CN102574220B - 薄膜的端面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薄膜的端面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4220B
CN102574220B CN201080043068.8A CN201080043068A CN102574220B CN 102574220 B CN102574220 B CN 102574220B CN 201080043068 A CN201080043068 A CN 201080043068A CN 102574220 B CN102574220 B CN 1025742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bite
film
degree
duplex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30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4220A (zh
Inventor
片冈达哉
西原正
胜田澄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74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4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4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4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634Production of fil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3/00Milling particular work; Special milling operations; Machines therefor
    • B23C3/12Trimming or finishing edges, e.g. deburring welded cor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02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utter
    • B23C5/06Face-milling cutters, i.e. having only or primarily a substantially flat cutting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16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 B23C5/20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with removable cutte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 B23C5/22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1/00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 B26D1/0006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1/00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 B26D1/01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 B26D1/12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 B26D1/25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non-circular cutting member
    • B26D1/34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non-circular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line of cut
    • B26D1/36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with a non-circular cutting member moving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line of cut and rotating continuously in one direction during cutting, e.g. mounted on a rotary cylind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 Tur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刀具(100)具备旋转体(10)、和设置于相对于旋转体(10)的旋转轴(A)垂直的设置面(S)的多个切削部(1a~1f),切削部(1a~1f)从设置面突出,切削部具有顶面,在上述顶面的至少一边形成有切削刀,在从相对于设置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切削刀的情况下,以穿过上述切削刀的旋转轴(A)侧的端部和旋转轴(A)的直线为基准线时,上述切削刀设置为朝向旋转轴(A)的旋转方向以20度以上且35度以下的范围倾斜。根据本发明的刀具以及使用该刀具的端面加工方法,能够不在薄膜的端面产生碎片、损伤地进行切削,能够进行大量薄膜的端面加工。

Description

薄膜的端面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削薄膜端面的端面加工用刀具以及具备该端面加工用刀具的加工机、以及薄膜的端面加工方法,特别是涉及用于对通过重叠多张导光板、扩散板、光学薄膜等而构成的偏光板的端面进行镜面加工的端面加工用刀具。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各种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红外线传感器、其它各种用途中广泛地使用偏光板。偏光板通过层叠聚乙烯醇薄膜以及TAC(Tri Acetyl Cellulose:三乙酰纤维素)薄膜等树脂薄膜而构成。
在将上述偏光板等片状部件(薄膜)使用于各种用途的情况下,例如在安装于LCD时,需要将上述片状部件加工成规定的形状以及尺寸,特别是需要加工片状部件的端面。为了进行上述加工,通常使用在圆盘状的旋转板的圆周部分设置有切削刀的端面切削装置。在上述切削装置中考虑到了加工效率,能够同时对重叠多个的片状部件进行端面加工。
并且,关于偏光板等片状部件,在其端面形成有切削痕迹的情况下,片状部件的外观受损,尺寸精度降低。因此,高精度地切削片状部件的端面是非常重要的。
在JP2007-223021-A中公开了考虑到上述问题点的切削加工方法。在使用于JP2007-223021-A所记载的切削加工方法的端面切削装置(参照JP2007-223021-A的图3)中,在圆板状主体6配置有六个切削刀7。与一般的端面切削装置相同,切削刀7设置为相对于圆板状主体6的法线垂直,切削刀7的刀尖朝向圆板状主体6的旋转中心轴的方向设置。
在JP2007-223021-A所记载的切削加工方法中,在由切削刀形成的切削区域的部分与切削对象、亦即片状部件的端面接触时,上述切削刀侵入端面的角度相对于该端面的长边方向为75度以下(参照JP2007-223021-A的权利要求2以及图1)。即,具体地说,使上述片状部件移动到穿过圆板状主体6的下部的水平区域来进行切削。
由此,能够使切削刀以相对于片状部件的长边方向为75度以下的角度侵入端面。其结果是,对于片状部件,基于切削刀的上压(或者下压)作用得到缓和,能够防止产生端面破裂、因构成偏光板的层叠薄膜的剥离而产生的间隙,能够高精度地切削片状部件的端面。
然而,在JP2007-223021-A所记载的切削加工方法中,虽然能够高精度地加工端面,但存在无法提高加工效率这一问题。
详细地说,在JP2007-223021-A所记载的切削加工方法中,需要使片状部件移动至穿过圆板状主体6的下部的水平区域来进行切削。因此,能够设置片状部件的区域受到限定,无法为了提高加工效率而层叠更多的片状部件进行加工。
特别是在偏光板那样由多个层构成的片状部件的情况下,由于一个片状部件的厚度较大,为了加工多个上述片状部件,必然需要宽阔的能够加工片状部件的区域,因此,上述问题点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不使薄膜的端面产生碎片、损伤地进行切削,且能够进行大量薄膜的端面加工的薄膜的端面加工用刀具以及具备该端面加工用刀具的加工机、以及薄膜的端面加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薄膜的端面加工用刀具具备旋转体、和设置于相对于旋转体的旋转轴垂直的设置面(图1中的S)的多个切削部,其中,上述切削部从设置面突出,切削部具有顶面,在上述顶面的至少一边形成有切削刀,在从相对于设置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切削刀的情况下,以穿过上述切削刀的旋转轴侧的端部和旋转轴的直线为基准线时,上述切削刀设置为朝向上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以20度以上且35度 以下的范围倾斜。
根据上述发明,由于上述切削刀设置为相对于基准线以20度以上且35度以下的范围倾斜,因此,在将端面加工对象、亦即薄膜设置于包含穿过旋转体的中心点(旋转中心)的水平面的区域的情况下,能够使切削刀以平缓的角度与薄膜接触。其结果是,对于薄膜的端面,能够抑制碎片或者损伤的同时进行端面加工。即,对于薄膜的端面,能够在抑制产生裂缝的同时进行端面加工。并且,能够在端面加工中运用穿过旋转体的中心点的区域,从而能够确保宽的可进行端面加工的范围。
并且,在本发明的薄膜的端面加工用刀具中,优选上述切削刀设置为朝向上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以25度以上且30度以下的范围倾斜。
由此,能够使切削刀以更加平缓的角度与薄膜接触。由此,对于薄膜的端面,能够进一步抑制碎片或者损伤。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端面加工机是具备上述薄膜的端面加工用刀具、和支承薄膜的层叠体的支承装置的薄膜的端面加工机,其中,上述端面加工机还具备使支承装置相对于上述设置面水平地移动的移动装置。
上述端面加工机具备上述端面加工用刀具,相对于支承在支承装置的薄膜层叠体,通过使支承装置相对于配置有切削刀的上述设置面水平地移动,由此,能够进行薄膜的层叠体的端面加工。根据具备上述薄膜的端面加工用刀具的端面加工机,能够对薄膜的端面抑制碎片或者损伤的同时进行端面加工。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薄膜的端面加工方法是包含利用端面加工用刀具切削薄膜的层叠体的端面这一作业的薄膜的层叠体的端面加工方法,上述端面加工用刀具具备旋转体、和设置于相对于旋转体的旋转轴垂直的上述设置面的多个切削部,上述切削部从设置面突出,切削部具有顶面,在上述顶面中的至少一边形成有切削刀,在从相对于上述设置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切削刀的情况下,以穿过上述切削刀的旋转轴侧的端部和旋转轴的直线为基准线时,上述切削刀设置为朝向上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以20度以上且35度以下的范围倾斜,其中,在包 含穿过上述旋转轴的水平面的薄片区域中,通过使旋转的上述多个切削刀与薄膜的层叠体接触来切削薄膜的端面,将切削刀与薄膜的层叠体的下表面接触的出口角、和切削刀与薄膜的层叠体的上表面接触的侵入角之差设为45度以下。
根据上述发明,由于薄片区域包含上述水平面,因此,能够在穿过旋转体的中心点的水平面附近、即端面加工用刀具的中心部附近,进行上述层叠体的端面加工。由此,能够在端面加工中运用穿过旋转体的中心点的区域,从而能够确保宽的可进行端面加工的范围。此外,由于切削刀设置为倾斜,因此,上述切削刀以平缓的角度与层叠体接触,进行切削。因此,确保了宽的进行端面加工的薄片区域,并且,能够抑制层叠体产生碎片、损伤等的同时进行端面的加工。
并且,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薄膜的端面加工方法中,优选将上述侵入角设为9度以上且14度以下。
由此,能够使切削刀以平缓的角度与层叠体的上表面接触。其结果是,对于薄膜的端面,能够在抑制碎片或者损伤的同时进行端面加工。即,对于薄膜的端面,能够在抑制产生裂缝的同时进行端面加工。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薄膜的端面加工用刀具具备旋转体、和设置于相对于旋转体的旋转轴垂直的设置面(图1中的S)的多个切削部,其中,上述切削部从上述设置面突出,切削部具有顶面,在上述顶面的至少一边形成有切削刀,在从相对于上述设置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切削刀的情况下,以穿过上述切削刀的旋转轴侧的端部和旋转轴的直线为基准线时,上述切削刀设置为朝向上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以20度以上且35度以下的范围倾斜。
因此,在将端面加工对象、亦即薄膜设置于包含穿过旋转体的中心点的水平面的区域的情况下,能够使切削刀以平缓的角度与薄膜接触。其结果是,能够对薄膜的端面抑制碎片或者损伤的同时进行端面加工。即,起到能够对薄膜的端面抑制产生裂缝的同时进行端面加工这一效果。并且,能够在端面加工中运用穿过旋转体的中心点的区域,还起到了能够确保宽的可进行端面加工的范围这一效果。
并且,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薄膜的端面加工方法是包含利用端面加工用刀具切削薄膜的层叠体的端面的薄膜的层叠体的端面加工方法,上述薄膜的端面加工用刀具具备旋转体、和设置于相对于旋转体的旋转轴垂直的设置面(图1中的S)的多个切削部,其中,上述切削部从设置面突出,切削部具有顶面,在上述顶面的至少一边形成有切削刀,在从相对于设置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切削刀的情况下,以穿过上述切削刀的旋转轴侧的端部和旋转轴的直线为基准线时,上述切削刀设置为朝向上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以20度以上且35度以下的范围倾斜,其中,在包含穿过上述旋转轴的水平面的薄片区域中,通过使旋转的上述多个切削刀与薄膜的层叠体接触来切削薄膜的端面,将切削刀与薄膜的层叠体的下表面接触的出口角、和切削刀与薄膜的层叠体的上表面接触的侵入角之差设为45度以下。
因此,由于薄片区域包含上述水平面,因此,(1)能够在穿过中心点的水平面附近、即端面加工用刀具的中心部附近,进行层叠体的端面加工。由此,能够在端面加工中运用穿过旋转体的中心点的区域,从而能够确保宽的薄片区域;(2)此外,由于切削刀设置为倾斜,因此,切削刀以平缓的角度与层叠体接触,进行切削。因此,确保了宽的薄片区域,并且起到在抑制层叠体产生碎片、损伤等的同时进行端面加工这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膜的端面加工用刀具的侧视图,图1(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膜的端面加工用刀具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薄膜的端面加工用刀具的切削部的安装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面加工机的立体图。
图4是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膜的端面加工用刀具,示出切削刀以及层叠体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5是示出实施例或者比较例所涉及的切削刀的倾斜的图。
图6是示出在本实施例1中经过端面处理后的加工样本所涉及的端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薄膜的端面加工用刀具
以下,基于图1~图5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对本发明的端面加工用刀具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a)是示出端面加工用刀具的侧视图,图1(b)是示出端面加工用刀具的主视图。旋转体10被固定于支承台10a,以旋转轴A为轴线沿一个方向旋转。另外,虽然旋转体10形成为圆盘形状,但并不限定于该形状。
切削部1a设置于相对于旋转体10的旋转轴A垂直的设置面(图1中的S)(切削部1b~1f也相同)。切削部1a在上述设置面内具有切削刀B。切削刀B是切削部1a的刀部分,用该部分进行薄膜端面的切削。虽然切削刀B设置于上述设置面,但由于需要与薄膜接触,因此,设置于与切削面S分离的设置面。设置面与切削面S之间的距离根据薄膜的尺寸等而适当地变更。并且,在从上方(沿着旋转轴A)观察上述设置面时(例如图1b),切削部具有顶面、亦即切削部1a~1f,面切削部1a通常具有矩形形状,切削刀B形成于短边位置。在此,所谓短边表示切削部1a~1f为矩形形状的情况下的与长边连接的短边中的任意一方(宽度)。并且,所谓切削刀B的端部表示在切削部1a为矩形形状的情况下,切削刀B中的与长边连接的部分。另外,虽然切削部1a通常为矩形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正方形形状。
切削部1a~1f彼此设置为等间隔,分别以连续的三个(1a~1c以及1d~1f)为一组,配置为与旋转轴A之间的距离依次缩短。即,相对于切削部1a,位于与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相反侧的切削部1b与旋转轴A之间的距离比切削部1a短。并且,相对于切削部1b,位于与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相反侧的切削部1c与旋转轴A之间的距离比切削部1b短。如此配置三个切削部1a~1c,此外,在以切削部1a~1c的旋转轴A的位置为中心点的180度旋转对称位置,配置有另外一组切削部1d~1f。并且,切削部1a~1c按照切削部1a~1c的顺序从切削面S突出的突出量(高度)增大。根据该形状,切削部1a与旋转轴A之间的 距离最长,并且从切削面S突出的突出量最小,切削部1c与旋转轴A之间的距离最短,并且从切削面S突出的突出量最大。
进而,在相对于旋转体10的旋转轴A垂直的垂直面中,在以穿过切削刀B的旋转轴侧的端部和旋转轴A的直线作为基准线时,切削部1a~1c以及切削部1d~1f各自的切削刀的朝向向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倾斜30度(图1(b)中的倾斜角θ1=30度)。换而言之,切削部1a~1c以及切削部1d~1f各自的长边的朝向从旋转方向向内侧倾斜30度。倾斜角θ1不限定于30度,只要是20度以上且35度以下的范围即可。另外,切削部1a、1b、1d以及1e是粗切削用的切削刀,由多晶金刚石构成。另一方面,切削部1c以及切削部1f是精加工用的切削刀,由单晶金刚石构成。
图2示出向旋转体10安装切削部1a的部分的结构。切削部1a经由台座20而向旋转体10安装。台座20在圆柱形状的躯体部21的侧面具有供切削部1a收纳的宽度的槽部22,在上端具备凸缘部23。并且,在旋转体10的切削面S,设置有截面形状与躯体部21的截面形状相同的安装孔11,还设置有将安装孔11两等分的安装槽12。在安装切削部1a时,将切削部1a嵌合于台座20的槽部22,利用安装螺栓24进行固定。
进而,在将安装有切削部1a的台座20的躯体部21嵌入旋转体10的安装孔11时,利用凸缘部23卡止于安装孔11的周缘部。由于在将躯体部21嵌入安装孔11的状态下,台座20也能够旋转,因此,能够任意地调整切削部1a的方向。在决定切削部1a的方向之后,通过利用紧固螺栓13沿着安装槽12关闭的方向进行紧固,由此,台座20被固定于旋转体10,切削部1a的安装结束。 
另外,虽然该端面加工用刀具的直径为250mm,但上述距离不特别限定。虽然也与构成旋转体10的材料有关,但作为一例子,可以设为150mm以上且600mm以下。
并且,切削部1a以及1d、1b以及1e、1c以及1f分别为相同的形状,以垂直面中的旋转轴A的位置为中心点,形成为线对称。由此,保持端面加工用刀具的平衡。如此,只要保持了端面加工用刀具的平衡, 切削刀的个数不特别限定,也可以变更为四个、六个、八个、九个、十个或者十二个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面加工用刀具可以在如下所示的端面加工方法中使用。
薄膜的端面加工方法
接下来,基于图3对实际的端面加工方法进行说明,该端面加工方法使用具备本发明的端面加工用刀具的加工机(端面加工机)对层叠有重合多张光学薄膜而构成的偏光板而得到的层叠体的端面进行加工。图3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加工机(端面加工机)的立体图。
层叠体W是使长方形的薄膜重合而得到的立方体形,利用支承装置30进行支承。上述薄膜不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以聚乙烯醇类薄膜、三乙酰纤维素薄膜为代表的纤维素类薄膜、乙烯-乙酸乙烯酯类薄膜等,不特别限定,并且,由于由多层光学薄膜构成的偏光板其一张的厚度很厚,因此,特别优选上述偏光板作为能够进行大量薄膜的端面加工的本发明中的加工机的加工对象。
支承装置30在平板形的底座(移动装置)31上设置有门形的框架32。进而,在底座31上设置有回转的工作台33,在框架32的与上述工作台33对置的位置,设置有上下移动的气缸34,层叠体W经由夹具35被工作台33和气缸34夹持而固定。 
在底座31的两侧,以相互面对的方式设置有具有上述旋转体10的刀具(薄膜的端面加工用刀具)100。刀具100能够与层叠体W的大小对应地沿旋转轴方向移动,底座31能够以通过刀具100彼此之间的方式移动。在进行切削时,将层叠体W固定于支承装置30,利用底座31将刀具100移动至与层叠体W的大小对应的位置。进而,使旋转体10旋转,并且以通过相对的刀具100彼此之间的方式使底座31移动。
此时,首先,位于旋转体10的最外侧的切削部1a以及1d与层叠体W接触,切割该层叠体W的端面。当底座31继续行进时,设置于比切削部1a以及1d靠内侧的位置的切削部1b以及1e与层叠体W接触。由于切削部1b以及1e的突出量比切削部1a以及1c的突出量大,因此,将利用切削部1a以及1c进行切削的端面进一步切深。通过这样 做,切削部1a、1b、1d以及1e逐渐切深层叠体W的端面。最后,具有单晶金刚石的刀的精加工用切削部1c以及1f对层叠体W的端面进行切削,进行镜面精加工。如此,在一组相对的端面的处理结束之后,使工作台33旋转,对其他端面进行处理。实际上,虽然上述装置附带驱动装置、控制部等,但在此省略。
另外,本发明中的端面加工用刀具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对于各个切削刀,切削刀的突出量、与旋转轴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相同。并且,切削刀的倾斜角在各个切削刀中也可以不同。
接下来,对该端面加工方法的特征性的事项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中,使用具备图3所示的倾斜30度的切削部的加工机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切削刀的倾斜角不同的其他加工机对该端面加工方法加以实施。
使用图4对层叠体W与刀具100(切削刀B)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4是从刀具100的正面方向观察时,示出刀具100以及层叠体W的位置关系的图。在该图中,为了方便说明,仅图示切削部1a,示出切削部1a从上方顺时针移动的状态。如图4所示,在相对于旋转体的旋转轴垂直的设置面内,在从相对于设置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切削刀B的情况下,当以穿过上述切削刀B的旋转轴侧的端部E和旋转轴A的直线作为基准线R时,切削刀B在20度以上、35度以下的范围内倾斜设置。即,倾斜角θ1为20度以上、35度以下的范围。
根据该切削刀B的配置,在将端面加工对象、亦即层叠体W设置于包含穿过旋转轴A的中心点O的水平面的区域的情况下,能够以平缓的角度使切削刀B与层叠体W接触。其结果是,对于层叠体W的端面,能够抑制碎片或者损伤的同时进行端面加工。即,对于薄膜的端面,能够在抑制产生裂缝的同时进行端面加工。并且,能够在端面加工中运用穿过旋转体的中心点O的区域,能够确保宽的可进行端面加工的范围。
上述倾斜角θ1更优选为25度以上且30度以下。只要处于上述范围内,则能够使切削刀B以更平缓的角度与薄膜接触。由此,对于薄膜的端面,能够进一步抑制碎片或者损伤。
如使用图3所进行的说明,固定于支承装置30的层叠体W移动至刀具100附近的规定区域。将该规定区域称作薄片区域40。薄片区域40是包含穿过中心点O(旋转轴A所处位置)的水平面的区域,是供给于加工的薄膜层叠体的端面(层叠体W的厚度)。薄片区域40为供层叠体W配置的场所,层叠体W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薄片区域40,利用切削刀B对层叠体W的端面进行切削。
上述薄片区域40的位置由切削刀B的侵入角θ2以及出口角θ3规定。侵入角θ2是切削刀B与层叠体W的上表面接触的角度,出口角θ3是切削刀B与层叠体W的下表面接触的角度。
在本端面加工方法中,本发明所涉及的刀具100设置为,切削刀B向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倾斜,薄片区域40的出口角θ3与侵入角θ2之差为45度以下。表1示出了出口角θ3与侵入角θ2之差为45度的情况下的各个角度。
表1
 倾斜角θ1   20度   25度   30度   35度   40度   45度
 侵入角θ2   4度   9度   14度   19度   24度   29度
 出口角θ3   49度   54度   59度   64度   69度   74度
虽然出口角θ3与侵入角θ2之差的下限通过减小薄片区域40的高度而接近0度,但从加工大量薄膜的观点来看,下限优选为倾斜角的角度以上。即,在倾斜角θ1为25度的情况下,优选出口角θ3与侵入角θ2之差为25度以上,在倾斜角θ2为30度的情况下,优选出口角θ3与侵入角θ2之差为30度以上。如果是上述下限,则如后所述,能够减小切削刀B间距的差异,能够使薄膜端面的品质更加均匀。
通过如上所述限定薄片区域40,由此,(1)能够在穿过中心点O的水平面附近、即刀具100的中心部附近进行层叠体W的端面加工。即,按照JP2007-223021-A所记载的切削加工方法,薄片区域40不限定于刀具100的下侧。由此,能够在端面加工中运用穿过中心点O的区域,能够确保宽的薄片区域40。此外,(2)由于切削刀B设置为倾斜,因此,切削刀B以平缓的角度与层叠体W接触,进行切削。因此, 能够确保宽的薄片区域40,并且能够一边抑制在层叠体W产生碎片、损伤等,一边进行端面的加工。
并且,优选侵入角θ2设定为9度以上且14度以下。由此,能够使切削刀B以平缓的角度与层叠体W的上表面接触。其结果是,对于薄膜的端面,能够在抑制碎片或者损伤的同时进行端面加工。即,对于薄膜的端面,能够在抑制产生裂缝的同时进行端面加工。
另外,由于切削刀B相对于利用刀具100对层叠体W进行端面加工时的层叠体W的各个间距通过穿过中心点O的水平面,因此,间距的一部分形成上下对称的间距。与此相对,如JP2007-223021-A的图2所示,在沿着刀具100的下部配置层叠体W的情况下,切削刀B的间距部不通过穿过中心点O的水平面,而是形成越接近下方越窄的间距。
即,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端面加工方法中,由于薄片区域40包含穿过中心点O的水平面,因此,间距彼此的尺寸的差异变小。各个间距的尺寸更加平均。因此,具有端面加工后的端面的各部分很难产生品质之差这一优点。
接下来,对薄片区域40的距离X1、X2以及Y进行说明。距离X1表示薄片区域40中的从穿过中心点O的水平面为上部的区域的高度。另一方面,距离X2表示薄片区域40中的从穿过中心点O的水平面为下部的区域的高度,是与距离X1相同的距离。并且,距离Y表示薄片区域40中的从穿过中心点O的水平面为下部的区域的高度。切削刀B设置为以基准线R为基准向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倾斜30度。
在图4中示出,(1)将距离X1、X2这两方设定为28mm的情况下的出口角θ3,以及(2)将距离X1设定为28mm,且将距离Y设定为62mm的情况下的出口角θ3。
首先,在(1)的情况下,可以将侵入角θ2设为14度,将出口角θ3设为46度。即,由于倾斜角θ1为30度,出口角θ3与侵入角θ2之差约为32度,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切削刀B的间距的差异,能够使薄膜端面的品质更加均匀。另一方面,在(2)的情况下,能够将侵入角θ2 设为14度,将出口角θ3设为59度,出口角θ3与侵入角θ2之差为45度。如此,在将出口角θ3设定地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增大薄片区域40的宽度,能够对大量层叠体W的端面进行处理。另外,在该情况下,距离Z为63mm。上述距离X1、X2以及Y当然不限定于上述值,只要侵入角θ2以及出口角θ3在上述范围内,就能够进行变更。
并且,例如在使切削刀B以基准线R为基准而向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倾斜30度的情况下,由于将侵入角θ2设定为14度,将出口角θ3设定为59度,因此,能够将距离X1以及X2设定为28mm,将距离Y设定为62mm(旋转体10的直径R1为250mm)。另外,在改变距离R1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距离X1(mm)=0.13×R1(mm)-4.5(mm)”、“距离X2(mm)=0.13×R1(mm)-4.5(mm)”、“距离Y(mm)=0.24×R1(mm)+2(mm)”这两个式子计算出距离X1、X2以及距离Y,能够在将侵入角θ2维持在14度、且将出口角θ3维持在59度的状态下改变距离R1。
通过这样做,在切割层叠体W的情况下,与以往使用具有0度倾斜角(与位于旋转体的垂直面的圆的直径方向相同的方向)的切削刀的刀具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减少赋予脆弱层的损伤。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刀具100,与现有的刀具相比较,即使在切削厚度较厚的层叠体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品(裂痕处于能够充分允许的区域内的产品)。
具体地说,在利用具有直径250mm的旋转体的刀具进行切削的情况中,以往,切割厚度为40mm左右的层叠体已经是极限,但在将切削刀的倾斜角设为30度的情况下,能够切削厚度为100mm左右的层叠体。即,生产效率提高到2.5倍。并且,丙烯酸树脂等较硬的材料也能够利用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方法进行切削,与使用现有刀具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减少碎片的产生。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适当地组合分别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刀具100进行薄膜的端面加工。如图5所示,在每个实施例中均使刀具100的切削刀B前倾,在比较例中变更为前倾或者后倾。所谓前倾是指切削刀B向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倾斜的状态,所谓后倾是指切削刀B向与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的状态。为了方便说明,在图5中仅示出刀具100的切削部1a,省略台座等。
实施例1
在图3所示的加工机中,使切削刀B以旋转体10的设置面上的基准线R作为基准,向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倾斜30度(图5所示的前倾状态)。并且,旋转体10的直径为250mm,层叠体W的“距离X1+距离Y”为90mm,距离X1为28mm,距离Y为62mm。作为其它条件,层叠体W相对于刀具100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进给速度为0.5m/min.,将刀具100的转速设定为4800rpm,针对层叠体W的夹紧压力设定为0.15MPa。
层叠体W为层叠300张偏光板而得到。上述偏光板由厚度为0.1mm以上且0.4mm以下的光学薄膜以及保护薄膜(protect film)构成。
上述层叠体W的尺寸为52英寸,移动方向约为1500mm,宽度方向约为830mm。移动方向的长度相当于端面的长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使用上述尺寸的层叠体W,但层叠体W的尺寸根据其用途,例如移动电话设备、电视机设备、车载设备等而适当地变更。
将层叠体W的端面切掉几mm,从端面加工后的层叠体W分出光学薄膜以及保护薄膜的加工样本,进行裂缝试验。
裂缝试验
在裂缝试验中,对端面加工后的加工样本照射荧光灯,使用放大镜利用目视来观察裂缝的状态。表2示出上述裂缝试验的结果。
实施例2
除了使切削刀B以旋转体10的设置面上的基准线R作为基准,向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倾斜30度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进行端面加工。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对得到的样本进行裂缝试验,将结果 示于表2。
实施例3
除了使切削刀B以旋转体10的设置面上的基准线R作为基准,向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倾斜25度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端面加工。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对得到的样本进行裂缝试验,将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4
除了使切削刀B以旋转体10的设置面上的基准线R作为基准,向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倾斜20度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端面加工。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对得到的样本进行裂缝试验,将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1
除了使切削刀B以旋转体10的设置面上的基准线R作为基准,向与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45度(图5所示的后倾状态)以外,使用图3所示的加工机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端面加工。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对得到的样本进行裂缝试验,将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2
除了使切削刀B以旋转体10的设置面的基准线R作为基准,向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倾斜45度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端面加工。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对得到的样本进行裂缝试验,将结果示于表2。
表2
  NO.   倾斜角度   裂缝试验   样品评价
 实施例1   前倾35度   几乎没观察到裂缝   较好
 实施例2   前倾30度   未观察到裂缝   良好
 实施例3   前倾25度   未观察到裂缝   良好
 实施例4   前倾20度   几乎没观察到裂缝   较好
 比较例1   后倾45度   观察到无数裂缝   不良
 比较例2   前倾45度   观察到大量裂缝   不良
从表2的结果可知,关于裂缝试验,在实施例1~4的斜角角为35度、30度、25度、20度的情况下,几乎没有观测到裂缝,或者完全没有观测到,对于层叠体W的高度为90mm的大量的处理对象,能够几乎不在端面产生损伤地进行端面加工。特别是如实施例2、3所示,在使倾斜角前倾25度以及前倾30度的情况下,完全观察不到裂缝,能够进行非常良好的端面加工。此外,图6示出利用实施例1进行端面处理后的加工样本所涉及的端面。该图为显微镜照片,可以看出几乎不产生裂缝,也不产生端面裂纹。
与此相对,如比较例1、2所示,在将倾斜角设为45度的情况下,观察到在样本产生100条以上的大量裂缝,或者在此之上的无数裂缝。如此,当产生大量裂缝时,由于这成为端面破裂等原因,因此并不理想。如本实施例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端面加工方法,能够抑制裂缝的产生,并且能够进行厚度为90mm的大量层叠体W的端面加工,本方法非常有用。
由于本发明能够大量地进行特别是偏光板等薄膜的端面加工,因此,在偏光板的加工领域以及将偏光板作为部件而使用的领域中,能够广泛地进行应用。
附图标记说明 
1a、1b、1c、1d、1e、1f:切削部;10:旋转体;30:支承装置;31:基板(移动装置);40:薄片区域;100:刀具(薄膜的端面加工用刀具);A:旋转轴;B:切削刀;E:端部;O:中心点;R:基准线;W:层叠体(薄膜的层叠体);θ1:倾斜角;θ2:侵入角;θ3:出口角。

Claims (3)

1.一种薄膜的层叠体的端面加工方法,
该薄膜的层叠体的端面加工方法包含利用端面加工用刀具切削薄膜的层叠体的端面的作业,
所述端面加工用刀具具备旋转体、和设置于相对于旋转体的旋转轴垂直的设置面的多个切削部,
所述切削部从设置面突出,切削部具有顶面,
在所述顶面的至少一边形成有切削刀,
在从相对于设置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切削刀的情况下,以穿过所述切削刀的旋转轴侧的端部和旋转轴的直线为基准线时,
所述切削刀设置为朝向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以20度以上且35度以下的范围倾斜,
所述薄膜的层叠体的端面加工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包含穿过所述旋转轴的水平面的薄片区域中,通过使旋转的所述多个切削刀与薄膜的层叠体接触来切削薄膜的层叠体的端面,
将切削刀与薄膜的层叠体的下表面接触的出口角、和切削刀与薄膜的层叠体的上表面接触的侵入角之差设为45度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侵入角设为9度以上且14度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削刀设置为朝向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以25度以上且30度以下的范围倾斜。
CN201080043068.8A 2009-09-30 2010-09-29 薄膜的端面加工方法 Active CN1025742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27444 2009-09-30
JP2009-227444 2009-09-30
PCT/JP2010/067497 WO2011040639A1 (ja) 2009-09-30 2010-09-29 フィルムの端面加工用カッター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加工機、並びに、フィルムの端面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4220A CN102574220A (zh) 2012-07-11
CN102574220B true CN102574220B (zh) 2015-08-19

Family

ID=43826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3068.8A Active CN102574220B (zh) 2009-09-30 2010-09-29 薄膜的端面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823677B2 (zh)
KR (1) KR101685233B1 (zh)
CN (1) CN102574220B (zh)
TW (1) TWI566863B (zh)
WO (1) WO20110406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11379A (zh) * 2011-09-08 2013-03-16 Four Sun Tech Inc 圓形塑料之鏡面及微結構切割工法
CN103028766A (zh) * 2011-09-29 2013-04-10 富昱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的不连续v形槽结构切割工法
JP5743291B2 (ja) * 2013-04-09 2015-07-0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切削加工方法
JP6247864B2 (ja) * 2013-08-29 2017-12-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搬送台車及び切削加工ユニット
JP6381334B2 (ja) * 2013-09-04 2018-08-29 東友ファインケム株式会社Dongwoo Fine−Chem Co., Ltd. 端面加工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TWI499814B (zh) * 2015-01-30 2015-09-11 Sumika Technology Co Ltd 偏光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568524B (zh) * 2015-06-04 2017-02-01 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面切削刀輪
KR102006376B1 (ko) * 2015-09-25 2019-10-0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절삭 바이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절삭 장치
JP2016112682A (ja) * 2016-02-01 2016-06-2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切削加工方法及び切削加工装置、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KR102125239B1 (ko) 2016-03-31 2020-06-2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절삭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면취기
JP6188868B1 (ja) * 2016-05-26 2017-08-3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482522B2 (ja) * 2016-12-22 2019-03-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端面切削加工装置及び端面切削加工方法
JP6464136B2 (ja) * 2016-12-22 2019-02-0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端面切削加工装置及び端面切削加工方法
JP2020001160A (ja) * 2018-06-21 2020-01-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切削用エンドミルおよび該エンドミルを用いた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7215691B2 (ja) * 2018-12-21 2023-01-3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切削加工装置
CN113752096B (zh) * 2021-09-01 2023-01-03 合肥三利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磨边隔板的再利用加工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7359A (zh) * 2006-01-27 2007-08-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片状部件的切削加工方法和制造方法、片状部件、光学元件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76015U (zh) * 1987-04-27 1988-11-15
CA2089121C (en) * 1992-03-09 1998-08-04 Steven J. Brox Diamond film cutting tool
CN2432149Y (zh) * 2000-07-18 2001-05-30 广州擎天成套装备实业有限公司 覆膜环切装置
JP2002192415A (ja) * 2000-12-22 2002-07-10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スローアウェイ式カッター
JP4359413B2 (ja) * 2002-01-30 2009-11-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鏡面加工方法、面取り加工方法および鏡面加工装置、並びに積層フィルムの周縁仕上げ方法
JP3619813B2 (ja) * 2002-02-08 2005-02-16 三和研磨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工具
JP2008100316A (ja) * 2006-10-19 2008-05-01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切削工具及び仕上げ刃インサート
JP2008260077A (ja) * 2007-04-10 2008-10-30 Nakao Technica Kk 切削加工機用旋回同期装置及び切削加工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7359A (zh) * 2006-01-27 2007-08-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片状部件的切削加工方法和制造方法、片状部件、光学元件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4220A (zh) 2012-07-11
TW201117899A (en) 2011-06-01
KR20120087123A (ko) 2012-08-06
KR101685233B1 (ko) 2016-12-09
WO2011040639A1 (ja) 2011-04-07
JP2011093086A (ja) 2011-05-12
TWI566863B (zh) 2017-01-21
JP5823677B2 (ja)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4220B (zh) 薄膜的端面加工方法
CN101808806B (zh) 光学薄膜、其制造方法、偏振片及显示装置
KR101244996B1 (ko) 셀룰로오스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제조 장치, 상기 제조장치에 의해 제조된 광학 필름, 이 광학 필름을 이용한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1733768B (zh) 树脂膜的切断方法及切断装置以及其使用的切刀
CN104058582B (zh) 用于切割玻璃面板的装置
WO2005072926A1 (ja) カッターホイール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脆性材料基板のスクライブ方法および分断方法、ならびにカッターホイールの製造方法
KR101712668B1 (ko) 경질 취성판의 모따기 가공방법 및 장치
EP2286972A1 (en) Method for chamfering brittle material substrate
WO2008129726A1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CN101687360A (zh) 光学膜及其制造方法
JP2014226743A (ja) カッタユニット、切断装置、切断方法及びホルダー
CN102445784A (zh) 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
CN109477932A (zh) 光学叠层的制造方法
CN101251669A (zh) 液晶面板显示单元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
CN1447152A (zh) 液晶显示板的制造装置和方法
CN105565654A (zh) 厚板玻璃的刻划方法及用于厚板玻璃刻划的刻划轮
CN101489757A (zh) 光学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KR101530805B1 (ko) 연신 셀룰로오스 에스테르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40039453A (ko) 편광판 손상 억제를 위한 편광판 제조방법
KR102542729B1 (ko) 편광판 면취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편광판의 면취 방법
KR20210115308A (ko) 홀 절삭 공구,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필름의 홀 형성 장치 및 이를 사용한 광학 필름의 홀 형성 방법
JPH11300626A (ja) 研削装置
KR101287785B1 (ko) 스크라이빙 휠
KR20210037339A (ko) 기판 연마장치 및 방법
TW202237363A (zh) 晶棒切片裝置及晶棒切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