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0543A - 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0543A
CN102570543A CN2011104167950A CN201110416795A CN102570543A CN 102570543 A CN102570543 A CN 102570543A CN 2011104167950 A CN2011104167950 A CN 2011104167950A CN 201110416795 A CN201110416795 A CN 201110416795A CN 102570543 A CN102570543 A CN 102570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axle
playscript
coil
slid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167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中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ashin Den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ashin Den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ashin Den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ashin Den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70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05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且电力效率高的、使安装有输电线圈的台在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自如移动的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充电器。在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充电器中,在滑座与台本体之间夹着赋能部件,所述输电线圈利用所述赋能部件的附加力而被按按压在电路基板上,且所述台在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上移动。

Description

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并且电效率高、耐久性优异的磁感应式线圈移动无触点充电器,其中,将内置有受电侧线圈的可充电电池放置在上面,使安装有输电侧线圈的台在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上自如移动并利用磁感应作用向所述受电侧线圈传输电力。
背景技术
作为使安装有输电侧线圈的台在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上自如移动的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充电器,已经提出了各种方案。
例如,在日本特开平2009-247194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那样的充电台。
即,在该公报中,具备以下部件:与交流电源(12)连接并在感应线圈(51)中感应出电动势的电源线圈(11);内置有所述电源线圈(11)并具有在上面放置电池内置设备(50)的上面板(21)的壳体(20);内置在所述壳体(20)中并使电源线圈(11)沿着上面板(21)的内表面移动的移动机构(13);检测载置在上面板(21)上的电池内置设备(50)的位置并控制移动机构(13)而使电源线圈(11)接近电池内置设备(50)的感应线圈(51)的位置检测控制器(14)。充电台(10)将电源线圈(11)、交流电源(12)、移动机构(13)、位置检测控制器(14)内置在壳体(20)中。
另外,接近感应线圈(51)的电源线圈(11)与感应线圈(51)进行电磁耦合并向感应线圈(51)传输交流电。电池内置设备(50)对感应线圈(51)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并变换为直流,用所述直流对内置电池(52)进行充电。
另外,电源线圈(11)配置在壳体(20)的上面板(21)之下,并配置成沿着上面板(21)移动。从电源线圈(11)向感应线圈(51)输送电力的效率能够通过缩小电源线圈(11)与感应线圈(51)的间隔来提高。优选的是,在使电源线圈(11)接近感应线圈(51)的状态下,电源线圈(11)与感应线圈(51)的间隔设置成7mm或更小。
因此,电源线圈(11)被配置成在上面板(21)之下并尽可能接近上面板(21)。其公开了:电源线圈(11)由于要以接近放置在上面板(21)上的电池内置设备(50)的感应线圈(51)的方式移动,所以要被配置成能够沿着上面板(21)的下表面移动的方式。
这样,在磁感应式的充电器中,由于能够通过缩小电源线圈与感应线圈的间隔来提高从电源线圈向感应线圈传输电力的效率,所以需要尽可能地减小电源线圈与感应线圈的间隔。
另外,在感应线圈移动型的充电器中,由于感应线圈在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上移动,所以需要使感应线圈沿着壳体的上面板的内表面移动。
但是,虽然在该公报中没有明确记载,但在使感应线圈沿着上面板的内表面移动方面存在几个问题。图11是用于说明感应线圈与上面板(上壳体)的间隔的图。首先,如图11(a)所示,感应线圈201安装在基座202的上表面,所述基座202固定在滑座203上。在所述滑座203中插有导杆204,用导杆安装部205将所述导杆204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感应线圈201的上方配置有上壳体206。所述滑座203沿着导杆204在图中的左右方向(X轴或Y轴方向)上移动。
在感应线圈201隔着基座202安装在滑座203上的状态下,导杆204与上壳体206平行的情况下,感应线圈201的上表面与上壳体206的下表面的间隔无论在图中的P-1、P-2、P-3的哪个位置处都不变而始终保持恒定,但这些充电器需要大量生产,在进行大量生产的过程中,如图11(b)、图11(c)那样,由于零件的加工的原因,感应线圈201的上表面与上壳体206的下表面的间隔不能始终保持恒定,而是根据相关的零件精度,对所述间隔有很大的影响。
图11(b)为由于图中左侧的导杆安装部205稍低一些而使导杆204变成在图中向左下倾斜的状态。于是,与P-5的位置相比,在P-4的位置处,感应线圈201的上表面与上壳体的下表面的间隔扩大。即,在P-4的位置上,因为感应线圈201从位于上壳体上方的电源线圈(未图示)离开,所以电力效率降低。
另外,在图11(c)中,由于上壳体206的图中中央部向下方弯曲,所以感应线圈201的上表面与上壳体的下表面的间隔消失。在P-6、P-8的位置处,感应线圈201也与上壳体206的下表面接触,而在P-7的位置处,感应线圈201与上壳体的下表面滑动大。于是,在感应线圈201移动时,这种滑动的负荷增高,对包含电机的驱动机构有不良影响。进而,由于这种滑动反复进行,因而感应线圈201或者上壳体206磨损,有可能无法维持所要求的性能。
因而,为了避免这种故障,一般考虑在考虑零件精度的前提下将感应线圈的上表面与上壳体的下表面的间隔空开若干间隙。但是,零件精度高的要求无法得到缓和,零件精度要求高则零件的价格高,与此同时不能始终恒定地保持电源线圈与感应线圈的间隔,难以实现电力的高效率。另外,在所述中,说明了上壳体206向图中下方弯曲的情况,但当向图中上方弯曲的情况下,感应线圈201的上表面与上壳体的下表面的间隔扩大,和向下方弯曲的情况一样不能保持电源线圈和感应线圈的间隔恒定。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7194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便宜地制造、并且谋求电力的高效率的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充电器。
本发明的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充电器是具有安装有输电线圈的二维移动机构以及电路基板的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移动机构具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使X轴用滑块沿着X轴导杆在X轴方向上移动;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使Y轴用滑块沿着Y轴导杆在Y轴方向上移动;台,所述台具有滑座、台本体、赋能部件、以及所述输电线圈,所述滑座向所述X轴方向以及所述Y轴方向移动、安装在所述X轴用滑块以及所述Y轴用滑块上、并且如果所述X轴用滑块在X轴方向上移动则随着所述Y轴用滑块向X方向移动、而如果所述Y轴用滑块在Y轴方向上移动则随着所述X轴用滑块向Y轴方向移动,所述台本体以能够在Z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滑座上,所述赋能部件夹在所述滑座与所述台本体之间,而所述输电线圈安装于所述台本体的上表面,其中,所述电路基板具有包括检测放置在上壳体的上表面上的所述可充电电池的位置的位置检测电路和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进行控制的驱动控制电路的电路基板,当所述位置检测电路检测安装有所述受电线圈的可充电电池,利用所述驱动控制电路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而移动所述台时,所述输电线圈由所述赋能部件的附加力而按压在所述电路基板上,所述台在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上移动。
优选地,可以在所述输电线圈的上表面或者所述电路基板的下表面的至少一方上附着滑动接触保护片。
优选地,附着于所述输电线圈的上表面的滑动接触保护片的材质可以采用聚乙烯。
优选地,附着于所述电路基板的下表面的滑动接触保护片的材质可以采用聚酯。
优选地,所述赋能部件可以采用压缩弹簧。
优选地,所述滑座具有呈方筒形的方筒部,在所述方筒部的上部设置有至少2个凸缘,并且在所述方筒部的顶面上设置有有底的孔;在所述台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所述输电线圈的基座部,并且在所述基座部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有底的凹部且还设置至少2个爪部;所述压缩弹簧容纳在所述滑座的孔与所述台本体的凹部之间,并通过分别将所述台本体的爪部钩挂在所述滑块的凸缘上,将台本体固定在所述滑座上。
优选地,可以在所述滑座的上表面与所述台本体的基座部的下表面之间设置微小的间隙。
本发明的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充电器在滑座和台本体之间夹着赋能部件,对所述台本体在接近在Z方向上的上壳体的方向上赋与势能。因此,在驱动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而所述台移动时,安装在所述台本体的上表面的所述输电线圈靠所述赋能部件的附加力的作用而按压在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一侧的电路基板上,在将所述输电线圈与所述电路基板的距离保持为恒定间隔的同时,台能够在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上移动。其结果,能够谋求电力的高效率化。另外,因为台本体可以利用赋能部件的作用而在Z方向上移动,所以不需要驱动机构等零件的高精度,能够降低成本。
另外,如果在所述输电线圈的上表面或者所述电路基板的下表面的至少一方上附着滑动接触保护片,则能够防止因所述输电线圈以及所述电路基板的滑动引起的磨损。
另外,如果附着在所述输电线圈的上表面的滑动接触保护片的材质采用滑动性良好的聚乙烯,则滑动性提高。
另外,如果附着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下表面的滑动接触保护片的材质采用防止静电的聚酯,则能够防止因滑动发生的静电带电。
另外,如果所述赋能部件采用压缩弹簧,则能够谋求廉价以及结构的简单化。
另外,在所述滑座上具有呈方筒的方筒部,在所述方筒部的上部设置至少2个凸缘,并在所述方筒部的顶面上设置有有底的孔;在所述台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所述输电线圈的基座部,并且在所述基座部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凹部并且还设置至少2个爪部;所述压缩弹簧容纳在所述滑座的孔与所述台本体的凹部之间,并且通过分别将所述台本体的爪部钩挂在所述滑座的凸缘上,将台本体固定在所述滑座上,这样,所述台本体就可以相对于所述滑座在Z方向上移动,当所述台在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上移动时,能够使所述输电线圈在所述电路基板上始终一边滑动一边移动。
另外,通过在所述滑座的上表面与所述台本体的基座部的下表面之间设置微小的间隙,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使述台本体相对于所述滑座在Z方向上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式充电器的外观斜视图。
图2是所述充电器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表示X轴用滑块、一对小齿轮以及蜗轮副的关系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X轴用滑块、一对小齿轮以及蜗轮副的关系的斜视图。
图5是表示Y轴用滑块、一对小齿轮以及蜗轮副的关系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Y轴用滑块、一对小齿轮以及蜗轮副的关系的斜视图。
图7是台的分解斜视图。
图8是滑座的斜视图。
图9是以局部剖面表示将滑座向台本体安装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10是表示台的移动状态的斜视图。
图11是现有技术中感应线圈与上面板的间隔的概略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2:可充电电池;3:下壳体;4:二维移动机构;5:上壳体;6:X轴导杆
7:X轴用滑块;8:第一驱动机构;9:Y轴导杆;10:Y轴用滑块
11:第二驱动机构;12:滑座;13:台本体;14:输电线圈;15:台
17:驱动控制电路;18:位置检测电路;65:方筒部;69:凸缘;70:圆孔
71:压缩弹簧;74:基座部;75:凹部;76:爪部;80:膜;81: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充电器1以及电子设备等搭载有受电线圈的用作电源的可充电电池2的外观的侧视图。
这种无触点充电器1不需要用端子等将充电器一侧和可充电电池一侧连接起来,而是如图1所示那样,只要将可充电电池2放置在充电器1的上面,就可以以无触点方式将充电器1的电力传输到可充电电池2并对可充电电池2进行充电。在充电器一侧和可充电电池一侧分别设置线圈,利用这些线圈并借助于磁感应作用将充电器的电力向可充电电池传输并进行可充电电池的充电,这在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充电器1是在从矩形的四边向上方而形成了薄壁的下壳体3内配置二维移动机构4并从上方覆盖上壳体5构成的,下壳体3和上壳体5用未图示的螺钉固定。
图中箭头表示各个轴方向,X表示X轴方向,Y表示Y轴方向,Z表示Z轴方向。
所述二维移动机构4包括以下部分:与X轴方向平行配置的X轴导杆6;由所述X轴导杆6导引的X轴用滑块7;使所述X轴用滑块7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8;与Y轴方向平行配置的Y轴导杆9;由所述Y轴导杆9导引的Y轴用滑块10;使所述Y轴用滑块10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11;安装于所述X轴用滑块7以及所述Y轴滑块10两者上的滑座12;以及固定在所述滑座12上的台本体13。在所述台本体13的上表面安装有作为输电一侧的线圈的输电线圈14,台本体13、输电线圈14和滑座12构成台15。
在所述上壳体5的下表面一侧配置有电路基板16。
在所述电路基板16上搭载有: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8以及第二驱动机构11的驱动控制电路17;检测内置有受电线圈的所述电源用可充电电池2的位置的位置检测电路18;以及检测所述电源用可充电电池2充电完毕并停止充电的充电控制电路19等。
所述X轴导杆6以及Y轴导杆9是金属制的圆棒,分别将两个端部从上方插入到设置在所述下壳体3上的凹形的轴安装部20、20中,并利用轴安装片21、21来防止从各个轴安装部20的拔出。
图3表示所述X轴用滑块7位于X轴方向的移动范围中的正中心位置上的状态。在X轴用导杆7上,在X轴方向上长的基座部25的两个端部具有用于安装到所述X导杆6上的一对导杆部26、26,并且在所述基座部25的图中的下部具有与X轴导杆6平行的齿条27。所述齿条27设定为X轴用滑块7的最大距离的一半的长度。另外,所述基座部25还具有从图中的上部的中央向Y轴方向延伸的延伸部28。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8包括X轴用电机30、与所述电机30的轴31直接连结的蜗轮副32、以及装在所述蜗轮副32与所述齿条27之间的一对X轴用小齿轮33、34。在X轴用滑块7位于X轴方向的移动范围中的正中心位置上的状态下,一对X轴用小齿轮33、34同时与所述齿条27的两端附近的齿啮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一对小齿轮33、34的形状以及尺寸设置成相同,以谋求零件的通用化,但也可以根据设计等的情况做成不同的形状以及尺寸。有关以后说明的Y轴用小齿轮53、54也一样。
所述蜗轮副32与X轴导杆6平行配置,并且与所述X轴用电机30相对置一侧的端部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设置于下壳体3上的轴支撑部35上。所述蜗轮副32具有第一蜗杆36和第二蜗杆37,在两个蜗杆36、37之间为连结部38。
如图4所示,X轴用小齿轮33、34为上下两段的二段齿轮。位于下方的第一段齿轮41、43是与所述齿条27啮合的平齿齿轮,位于上方的第二齿轮40、42分别为与第一蜗杆36以及第二蜗杆37啮合的斜齿齿轮。
图5表示所述Y轴用滑块10位于Y轴方向的移动范围中的正中心位置上的状态。在Y轴用导杆10上,在Y轴方向上长的基座部45的两个端部具有用于安装到所述Y导杆9上的一对导杆部46、46,并且在所述基座部45的图中的下部具有与Y轴导杆9平行的齿条47。所述齿条47设定为Y轴用滑块10的最大移动距离的一半的长度。另外,所述基座部45还具有从图中的上部的中央向X轴方向延伸的延伸部48。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1包括Y轴用电机50、与所述电机50的轴51直接连结的蜗轮副52、以及装在所述蜗轮副52与所述齿条47之间的一对Y轴用小齿轮53、54。在Y轴用滑块10位于Y轴方向的移动范围中的正中心位置上的状态下,一对Y轴用小齿轮53、54同时与所述齿条47的两端附近的齿啮合。
所述蜗轮副52与Y轴导杆9平行配置,并且与所述Y轴用电机50相对置一侧的端部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设置于下壳体3上的轴支撑部55上。所述蜗轮副52具有第一蜗杆56和第二蜗杆57,在两蜗杆56、57之间为连结部58。
如图6所示,Y轴用小齿轮53、54为上下两段的二段齿轮。位于上方的第一段齿轮60、62是与所述齿条47啮合的平齿齿轮,位于下方的第二齿轮61、63分别为与第一蜗杆56以及第二蜗杆57啮合的斜齿齿轮。
图7是所述台15的分解斜视图。所述台15从图中的下方开始按照滑座12、作为赋能部件的压缩弹簧71、台本体13、以及输电线圈14的顺序在上下方向上重叠配置。
如图7以及图8所示,在所述滑座12上,在呈方筒形的方筒部65的底面的三个位置上突出了L字形的脚部66。即,两个脚部66以下端的弯曲部67向着左方的方式设置在图中的右方,一个脚部66以下端的弯曲部67向着左方的方式设置在图中的右方。
所述方筒部65在所述图中的正面以及背面的上部分别突出了凸缘69、69,在顶面上具有有底的圆孔70,压缩弹簧71能够容纳在所述圆孔70内。如图7所示,所述压缩弹簧71是将线材卷成线圈状而形成的,是对按压的力产生要恢复的力的弹簧,在本实施方式中线材为φ0.32mm。如图8所示,在将所述压缩弹簧71容纳在所述滑座12中的状态下,所述压缩弹簧71的上端从方筒部65的上表面突出。
所述滑块12如图2所示,按以下方式安装在X轴用滑块7的延伸部28以及Y轴用滑块10的延伸部48上。即,图8所示的方筒部65滑动自如地安装在所述Y轴用滑块10的延伸部48上,所述三个脚部66滑动自如地安装在所述X轴用滑块7的延伸部28上。由此,图2所示的滑座12在X轴用滑块7向X轴方向移动时沿着Y轴用滑块10的延伸部48向X轴方向移动,而在Y轴用滑块10向Y轴方向移动时沿着X轴用滑块7的延伸部28向Y轴方向移动。因而,滑座12与X轴用滑块7以及Y轴用滑块10的移动一致地在X-Y方向上移动。
所述台本体13如图7所示那样,具有安装所述输电线圈14的矩形的基座部74,在所述基座部74的下表面的中央部具有圆形的凹部75,并且以着所述凹部75的方式使一对爪部76向下方突出。于是,所述台本体13与所述滑座12的结合是通过在将所述压缩弹簧71的上端压接到所述台本体13的凹部75的内底面上的状态下使一对爪部76与所述滑座12的一对凸缘69的位置对齐的进行的。
如图9所示,在所述滑座21插入到所述X轴用滑块7(参照图2)以及Y轴用滑块10(参照图2)的状态下,在使所述台本体13与所述滑座12结合时,在所述滑座12的上表面与台本体13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微小的间隙t1,在所述滑座12的凸缘69的下表面与所述台本体13的爪部76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微小的间隙t2。因此,安装在台本体13上表面的输电线圈14(参照图2、图9)抵抗压缩弹簧71并可以相对于滑座12在图中的上下方向上、即、在Z轴方向上以间隙t1以及t2的量移动。所述间隙t1在所述上壳体5与基准值相比还靠图中的下方的情况下,可以使台本体13降低间隙t1的量,而间隙t2在所述上壳体5与基准值相比还靠图中的上方的情况下,可以使台本体13提高间隙t2的。即,因为所述台本体13可以在Z方向上移动,所以在Z方向上即使驱动机构等的零件精度稍有变化,只要在所述台本体13的可动范围内,就能够让所述输电线圈14始终与所述电路基板16滑动接触,因此能够将所述输电线圈14与电路基板16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的间隔。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t1为约0.5mm左右,间隔t2为约0.8mm左右,但并不限于此。
在所述输电线圈14的上表面贴有作为滑动接触保护片的膜80。所述膜80可以使用滑动性好的材质,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聚乙烯制的膜。这种用聚乙烯制的膜能够防止因所述输电线圈14与电路基板16的滑动接触所引起的磨损。
在所述电路基板16的下表面贴有作为滑动接触保护片的片81。所述片81可以使用防止带电的材质,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聚酯制的片。这种用聚酯制的片能够防止因所述输电线圈14与电路基板16的滑动接触而导致的静电带电。
以下,说明二维移动机构4的动作。图10表示二维移动机构4的输电线圈14(用实线表示)位于图中跟前一侧的原始位置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在如图1所示那样,将可充电电池2放置在输电线圈14的利用二维移动机构4的移动范围、即可充电范围时,位置检测电路18(参照图2)检测可充电电池2。于是,驱动控制电路17(参照图2)启动所述X轴用电机30以及Y轴用电机50以使所述输电线圈14向着可充电电池2的位置移动。
X轴用电机30的动力从第一蜗杆36经由X轴用小齿轮33传递给X轴用滑块7,所述滑块7沿着X轴导杆6向箭头X1方向移动。同时,Y轴用电机50的动力从第二蜗杆57经由Y轴用小齿轮54传递给Y轴用滑块10,所述滑块10沿着Y轴导杆9向箭头Y1方向移动。
于是,所述台15因为位于X轴用滑块7以及Y轴用滑块10的延伸部28、48的交叉部上,所以安装在所述台15上的输电线圈14也随着所述交叉部的移动而移动。当输电线圈14移动到规定的位置时,利用驱动控制电路17(参照图2)使X轴用电机30以及Y轴用电机50停止,并从输电线圈14向可充电电池2传输电力而开始对可充电电池2充电。
根据以上的结构,可以利用无触点充电方式而无需连接端子等的连接,可以通过线圈移动型来减小线圈的尺寸,另外,无需在充电范围内布满线圈因而能够便宜地制造。另外,虽然是用磁感应作用传输电力的方式,但因为在所述滑座12与台本体13之间插有压缩弹簧71,能够对在接近Z方向上的上壳体5的方向的所述台本体13赋能,在通过驱动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并移动所述台时,将安装在所述台本体13上表面的所述输电线圈14按压在电路基板16上,并在所述输电线圈14与所述电路基板16之间保持恒的间隔,所以能够谋求电力的高效率。另外,因为可以用压缩弹簧71使台本体13在Z方向上移动,所以无需高度地追求驱动机构等的零件精度,能够进一步减低成本。
另外,如果在所述输电线圈14的上表面或者所述电路基板16的下表面的至少一方上附着滑动接触保护片,则能够防止所述输电线圈14以及所述电路基板16的磨损。
另外,如果在所述输电线圈14的上表面贴附聚乙烯制的膜80,则滑动性提高。
另外,如果在所述电路基板16的下表面贴附聚酯制的片81,则能够除去因滑动导致的静电带电。
另外,如果所述赋能部件采用压缩弹簧71,则能够谋求便宜以及结构的简单化。
另外,在所述滑座12上设置2个凸缘69、69并设置所述圆孔70;在所述台本体13上设置基座部74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部的下表面的凹部75,并且还设置爪部76、76;在所述滑座12的圆孔70和所述台本体13的凹部75之间容纳所述压缩弹簧71,并且所述台本体13的爪部76、76分别挂扣在所述滑座12的凸缘69、69上,据此将台本体固定在所述滑座12上,这样,所述台本体13可以相对于所述滑座12在Z方向上移动,在所述台15在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上移动时,能够让所述输电线圈14始终在所述电路基板16上滑动接触并移动。
另外,通过在所述滑座12的上表面与所述台本体13的基座部74的下表面之间设置微小的间隙t,可以以简单的结构使所述台本体13在Z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滑座12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可充电电池放置在上壳体的上表面,但并不限于可充电电池单体,也可以是内置有受电线圈的产品,例如,手机、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便携式游戏机等。

Claims (7)

1.一种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充电器,具有安装有输电线圈的二维移动机构以及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维移动机构具有: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使X轴用滑块沿着X轴导杆在X轴方向上移动;
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使Y轴用滑块沿着Y轴导杆在Y轴方向上移动;以及
台,所述台具有滑座、台本体、赋能部件以及所述输电线圈,所述滑座向所述X轴方向以及所述Y轴方向移动并安装在所述X轴用滑块以及所述Y轴用滑块上、并且如果所述X轴用滑块在X轴方向上移动则沿着所述Y轴用滑块向X方向移动、而如果所述Y轴用滑块在Y轴方向上移动则沿着所述X轴用滑块向Y轴方向移动,所述台本体以能够在Z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滑座上,所述赋能部件夹在所述滑座与所述台本体之间,而所述输电线圈安装在所述台本体的上表面,
所述电路基板具有:
包括检测放置在上壳体的上表面上的所述可充电电池的位置的位置检测电路以及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进行控制的驱动控制电路的电路基板,
当所述位置检测电路检测安装有所述受电线圈的可充电电池,利用所述驱动控制电路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并移动所述台时,所述输电线圈利用所述赋能部件的附加力而被按压在所述电路基板上,且所述台在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电线圈的上表面或者所述电路基板的下表面的至少一方上附着有滑动接触保护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充电器,其特征在于:附着在所述输电线圈的上表面上的所述滑动接触保护片的材质采用聚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充电器,其特征在于:附着在所述电路基板的下表面上的所述滑动接触保护片的材质采用聚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赋能部件采用压缩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具有呈方筒形的方筒部,在所述方筒部的上部设置至少两个凸缘,并且在所述方筒部的顶面上设置有有底的孔,
在所述台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所述输电线圈的基座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部的下表面上的有底的凹部,并且还设置有至少两个爪部,在所述滑座的孔与所述台本体的凹部之间容纳有所述压缩弹簧,并且所述台本体的爪部分别挂扣在所述滑座的凸缘上,据此将所述台本体固定在所述滑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座的上表面与所述台本体的基座部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微小的间隙。
CN2011104167950A 2010-12-14 2011-12-14 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充电器 Pending CN1025705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78449A JP2012130139A (ja) 2010-12-14 2010-12-14 磁気誘導式コイル移動型無接点充電器
JP2010-278449 2010-12-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0543A true CN102570543A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15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167950A Pending CN102570543A (zh) 2010-12-14 2011-12-14 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2130139A (zh)
CN (1) CN102570543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7247A (zh) * 2017-01-13 2017-05-31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无线能量传输效率测试系统
WO2019196071A1 (zh) * 2018-04-12 2019-10-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
WO2019196070A1 (zh) * 2018-04-12 2019-10-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和调整发射线圈位置的方法
CN110867916A (zh) * 2019-11-01 2020-03-06 清华大学 一种变电站放电源定位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
CN111247711A (zh) * 2017-10-30 2020-06-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受电装置以及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
CN111786475A (zh) * 2020-08-06 2020-10-16 成都晓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功率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29414B1 (ja) * 2012-05-17 2013-07-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充電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車
JP6279305B2 (ja) * 2013-12-10 2018-02-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給電システム
CN106026235A (zh) * 2016-06-06 2016-10-12 薛寿贞 无线充电器
FR3059485B1 (fr) * 2016-11-29 2019-12-27 Continental Automotive France Dispositif de charge par induction d'un equipement d'utilisateur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CN107796431B (zh) * 2017-11-06 2024-03-19 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接头外观检测治具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4606A (ja) * 1998-12-11 2000-06-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非接触充電器の充電電流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425703A (zh) * 2007-09-26 2009-05-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送电控制装置、送电装置、受电装置、无触点输电系统
US20090153098A1 (en) * 2007-12-18 2009-06-18 Shoichi Toya Battery charger cradl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4606A (ja) * 1998-12-11 2000-06-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非接触充電器の充電電流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425703A (zh) * 2007-09-26 2009-05-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送电控制装置、送电装置、受电装置、无触点输电系统
US20090153098A1 (en) * 2007-12-18 2009-06-18 Shoichi Toya Battery charger cradle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7247A (zh) * 2017-01-13 2017-05-31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无线能量传输效率测试系统
CN106787247B (zh) * 2017-01-13 2019-02-15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无线能量传输效率测试系统
CN111247711A (zh) * 2017-10-30 2020-06-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受电装置以及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
CN111247711B (zh) * 2017-10-30 2024-02-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受电装置以及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
WO2019196071A1 (zh) * 2018-04-12 2019-10-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
WO2019196070A1 (zh) * 2018-04-12 2019-10-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和调整发射线圈位置的方法
CN112236921A (zh) * 2018-04-12 2021-0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和调整发射线圈位置的方法
CN112272912A (zh) * 2018-04-12 2021-0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
CN110867916A (zh) * 2019-11-01 2020-03-06 清华大学 一种变电站放电源定位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
CN110867916B (zh) * 2019-11-01 2022-02-15 清华大学 一种变电站放电源定位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
CN111786475A (zh) * 2020-08-06 2020-10-16 成都晓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功率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30139A (ja) 201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0543A (zh) 磁感应式线圈移动型无触点充电器
US9793727B2 (en)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harging
CN101895156B (zh) 功率馈送系统、功率馈送器、功率接收设备和定位控制方法
CN101771283B (zh) 充电系统
KR101082192B1 (ko) 전기 전도체의 비접촉에 의한 전력전송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5666997B2 (ja) コイル移動型無接点充電器
CN103441579A (zh) 无线充电能量发射装置
JP2007528188A5 (zh)
CN102638070A (zh) 利用磁铁的充电装置
CN103401320A (zh) 线圈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
CN101326706A (zh) 无线传动器
CN201594751U (zh) 可自行启动充电程序的感应式充电系统
CN213402574U (zh) 线圈自动移动对位的车载无线充电器
CN108327573A (zh) 移动自充电装置
CN208806622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WO2018220164A1 (en) Contactless charger system for charging an electric vehicle
CN203416053U (zh) 线圈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
CN1350716A (zh) 小型手提式平面发电机
KR101659215B1 (ko) 무선 충전기
CN212304885U (zh) 一种无线充电支架
CN217486237U (zh) 多功能充电装置
WO2019082076A1 (en) INDUCTION RECHARGEABLE APPARATUS FOR HIGH-PERFORMANCE ELECTRIC VEHICLES
CN209913514U (zh) 无线充电座和充电系统
CN111262350A (zh)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
CN208359944U (zh) 移动自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