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5458A - 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5458A
CN102545458A CN2011103568821A CN201110356882A CN102545458A CN 102545458 A CN102545458 A CN 102545458A CN 2011103568821 A CN2011103568821 A CN 2011103568821A CN 201110356882 A CN201110356882 A CN 201110356882A CN 102545458 A CN102545458 A CN 102545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earing
parts
bearings
cylindrica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568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5458B (zh
Inventor
山本昌登
忠田昌信
浦上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213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12512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45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5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5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54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65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or around a fixed spindle;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or direct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动机具有轴;固定于轴的上部的转子架;对轴支承进行支承的作为含油烧结轴承的轴承部件;供轴承部件插入的轴承保持部件;以及固定于轴承保持部件的安装板。轴承保持部件具有供轴承部件插入的轴承保持圆筒部;以及从轴承保持圆筒部的下端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凸缘部。凸缘部的外周面具有定位面,该定位面通过被嵌入安装对象的孔部,来决定中心轴相对于安装对象的位置。安装板具有供轴承保持圆筒部压入的开口部;以及固定于安装对象的安装部。安装板的下表面与凸缘部的上表面抵接,在轴向上,安装板被压入轴承保持圆筒部的压入范围与轴承部件的存在范围重合。在压入范围内,且在轴承部件与轴承保持圆筒部之间设有间隙。

Description

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式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以往,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设备等搭载有电动机。在这样的电动机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与设备内的其他部件固定。日本特开2003-32987号公报公开的电动机,具有含油金属制的套筒轴承、大致圆筒状的壳体、以及安装板。套筒轴承压入壳体的内侧。在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向径向外部弯曲的多个锷状部、在锷状部之间垂下的多个垂下部。安装板安装于搭载有电动机的复印机等。安装板具有设于中央的直径大的的安装孔、和设于安装孔周围的直径小的孔。在电动机中,通过垂下部与安装孔在径向上抵接来进行壳体相对于安装孔的在径向上的定位。并且,通过对设置于锷状部的螺纹孔与设置于安装板的直径小的孔进行螺栓固定,使壳体固定于安装板。
日本特开2008-289323号公报公开的电动机的壳体具有保持圆筒部、圆环状的凸缘部、凹窝部。在保持圆筒部的内侧配置有两个球轴承。凸缘部在保持圆筒部的下侧向径向外侧延伸,并固定于电动机的安装板。凹窝部在比凸缘部更靠下侧的位置沿轴向延伸,并嵌合于搭载有电动机的设备的其他部件的孔部。
日本特开平10-127006号公报公开的电动机是盘驱动装置用的。电动机具有旋转轴、作为含油轴承的筒状轴承、供筒状轴承压入的壁厚的轴承保持部。在筒状轴承的内周面的上下两端部,设置有向径向内侧突出形成的上下轴支承部。在筒状轴承的外周面中,上部以及下部从轴承保持体的内周面分离。由此,能够防止由筒状轴承的向轴承保持体的压入引起的对上下轴支承部的内径的影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29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8932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127006号公报
但是,近年来,预计伴随着新兴国家的经济成长OA设备的需求增大,要求OA设备的低价化。因此必须开发廉价的电动机。在日本特开2003-32987号公报中,因为壳体与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来固定,所以工时多,不能控制制造成本。
并且,在日本特开2003-32987号公报中,若想要以套筒轴承的下端成为与垂下部相同位置的方式使套筒轴承位于下侧、即处于电动机的输出侧,则有润滑油从邻接的垂下部之间漏出的危险。因此,不能将套筒轴承设置于电动机的输出侧,为了稳定地支承轴需要将含油轴承的长度加长。其结果是制造成本增大。
但是,在电动机中,为了防止轴相对于轴承部件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在轴承部件的上侧以及下侧在轴的周围设置有环状的防脱部。在电动机的制造中,要求容易地将防脱部安装于轴。假设,若由插入到轴的金属制的垫圈、以及防止垫圈从轴脱落的金属的挡圈来构成防脱部,则在电动机驱动时,垫圈与轴相对旋转,垫圈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降低电动机的制造成本为主要目的之一,也以容易地将防脱部安装于轴为目的。
本发明举例说明的第1方案涉及的电动机具有: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为中心配置的轴;固定于上述轴的上部的有盖大致圆筒状的转子架;固定于上述转子架的圆筒部的内周面的转子磁铁;将上述轴支承为能够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作为含油烧结轴承的轴承部件;供上述轴承部件插入的轴承保持部件;配置于上述转子磁铁的径向内侧的定子;以及固定于上述轴承保持部件的安装板,上述轴承保持部件具有:供上述轴承部件插入的轴承保持圆筒部;以及从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的下端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凸缘部,上述定子固定于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的外周面,上述轴的下端比上述凸缘部更向下方突出,上述凸缘部的外周面具有定位面,该定位面通过被嵌入安装对象部件的孔部,来决定上述中心轴相对于上述安装对象部件的位置,上述安装板具有:供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压入的开口部;以及固定于上述安装对象部件的安装部,上述安装板的下表面与上述凸缘部的上表面抵接,在轴向上,上述安装板被压入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的压入范围与上述轴承部件的存在范围重合,在上述压入范围内,且在上述轴承部件与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之间设有间隙。
本发明举例说明的第2方案涉及的电动机具有: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为中心配置的轴;固定于上述轴的上部的有盖大致圆筒状的转子架;固定于上述转子架的圆筒部的内周面的转子磁铁;将上述轴支承为能够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作为含油烧结轴承的轴承部件;供上述轴承部件插入的轴承保持部件;配置于上述转子磁铁的径向内侧的定子;以及固定于上述轴承保持部件的安装板,上述轴承保持部件具有:供上述轴承部件插入的轴承保持圆筒部;以及从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的下端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凸缘部,上述定子固定于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的外周面,上述轴的下端比上述凸缘部更向下方突出,上述凸缘部的外周面具有定位面,该定位面通过被嵌入安装对象部件的孔部,来决定上述中心轴相对于上述安装对象部件的位置,上述安装板具有:供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压入的开口部:以及固定于上述安装对象部件的安装部,在上述安装板与上述凸缘部之间,设有决定上述安装板与上述凸缘部之间的轴向上的距离的衬套部。
本发明举例说明的第3方案涉及的电动机具有: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为中心配置的轴;固定于上述轴的上部的有盖大致圆筒状的转子架;固定于上述转子架的圆筒部的内周面的转子磁铁;将上述轴支承为能够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作为含油烧结轴承的轴承部件;供上述轴承部件插入的轴承保持部件;配置于上述转子磁铁的径向内侧的定子;固定于上述轴承保持部件的安装板;以及在上述轴承部件的下侧被安装于上述轴的防脱部,上述轴承保持部件具有:供上述轴承部件插入的轴承保持圆筒部;以及从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的下端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凸缘部,上述定子固定于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的外周面,上述轴的下端比上述凸缘部更向下方突出,上述凸缘部的外周面具有定位面,该定位面通过被嵌入安装对象部件的孔部,来决定上述中心轴相对于上述安装对象部件的位置,上述安装板具有:供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压入的开口部;以及固定于上述安装对象部件的安装部,上述防脱部具有:嵌于在上述轴的外周面沿周向形成的槽部中的金属的挡圈;插入上述轴并配置于上述挡圈的上侧的金属的垫圈;以及配置于上述垫圈与上述轴承部件之间的环状的树脂板,上述垫圈具有向下方突出的突起部,上述突起部与上述挡圈的一部分在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的周向上相互卡止。
本发明举例说明的第4方案涉及的电动机具有: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为中心配置的轴;固定于上述轴的上部的有盖大致圆筒状的转子架;固定于上述转子架的圆筒部的内周面的转子磁铁;将上述轴支承为能够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作为含油烧结轴承的轴承部件;供上述轴承部件插入的轴承保持部件;配置于上述转子磁铁的径向内侧的定子;固定于上述轴承保持部件的安装板;以及在上述轴承部件的下侧被安装于上述轴的防脱部,上述轴承保持部件具有:供上述轴承部件插入的轴承保持圆筒部;以及从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的下端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凸缘部,上述定子固定于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的外周面,上述轴的下端比上述凸缘部更向下方突出,上述凸缘部的外周面具有定位面,该定位面通过被嵌入安装对象部件的孔部,来决定上述中心轴相对于上述安装对象部件的位置,上述安装板具有:供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压入的开口部;以及固定于上述安装对象部件的安装部,上述防脱部具有:嵌于在上述轴的外周面沿周向形成的槽部中的树脂的挡圈;插入上述轴并配置于上述挡圈的上侧的金属的垫圈;以及配置于上述垫圈与上述轴承部件之间的环状的树脂板。
根据技术方案1至3所述的发明,能够降低电动机的制造成本。根据技术方案4至6所述的发明,能够容易地将防脱部安装于轴。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的俯视图。
图2是电动机的仰视图。
图3是电动机的侧视图。
图4是电动机的剖面图。
图5是将电动机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图。
图6是将电动机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图。
图7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的剖面图。
图8是轴承保持部件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轴承部件的下部附近的剖面图。
图10是表示下防脱部以及轴的仰视图。
图11是表示轴承部件的上部附近的剖面图。
图12是表示其他例子涉及的电动机的剖面图。
图13是表示另一其他例子涉及的电动机的剖面图。
图14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的轴承部件的下部附近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1a...电动机;3...定子;9...安装对象部件;12...安装板;14...衬套部;21...转子架;22...转子磁铁;31...定子铁芯;41...轴;42...轴承部件;43、43a...轴承保持部件;46、46a...下防脱部;47...上防脱部;51...(轴承保持圆筒部的)外周面;92...(安装对象部件的)孔部;121...安装部;123...开口部;124...(安装板的)下表面;125、433...台阶部;211...圆筒部;211a...(圆筒部的)内周面;212b、212c...中央圆筒部;311...(定子铁芯的)上表面;411...(轴的)外周面;412、413...槽部;422...(轴承部件的)上端面;431...轴承保持圆筒部;432...凸缘部;461、464、471...挡圈;461a...突出部;462、472...垫圈;462a...突起部;463、473...树脂板;531...(凸缘部的)外周面;533...(凸缘部的)上表面;711~713...压入范围;721~723...第1至第3间隙;J1...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将电动机的中心轴方向的上侧简称为“上侧”,下侧简称为“下侧”。另外,上下方向并不是表示装入实际设备时的位置关系或方向。并且,将与中心轴平行或大致平行的方向称作“轴向”,以中心轴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以中心轴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1的俯视图。电动机1例如作为复印机、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等OA(Office Automation)设备的驱动源被利用。电动机1具有电动机主体11、安装板12和电路基板13。电动机主体11设置于安装板12。图2是电动机1的仰视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安装板12设置有具有安装孔121a的安装部121。安装板12由冲压加工而成型。在OA设备中,安装部121由螺栓固定而固定于安装对象部件的孔部。
图3是电动机1的左侧侧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电路基板13从电动机主体11向径向外侧突出。在电路基板13固定有连接器131。连接器131与外部电源连接。在电动机1中,经由连接器131以及电路基板13的配线从外部电源向电动机主体11供给电力。
图4是在图1的箭头A的位置将电动机1切断的剖面图。电动机主体11是外转子型的电动机。电动机主体11具有作为旋转组装体的旋转部2、定子3和轴承机构4。旋转部2以朝上下方向的电动机主体11的中心轴J1为中心,经由轴承机构4能够相对于安装板12旋转地被支承。
旋转部2具有有盖大致圆筒状的转子架21、转子磁铁22。转子架21具有圆筒部211、盖部212。圆筒部211与中心轴J1平行。盖部212将圆筒部211的上端闭塞。盖部212的中央部212a向下方凹下。在中央部212a设置有从凹陷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的中央圆筒部212b。因此,容易通过翻边加工将中央圆筒部212b向轴向下侧形成。转子磁铁22是铁氧体磁石,其固定于圆筒部211的内周面211a。转子磁铁22可以是圆筒状,也可以将多个磁铁元件沿周向排列。
定子3具有定子铁芯31、卷绕在定子铁芯31的线圈32。定子3配置于转子磁铁22的径向内侧。在电动机主体11驱动时,在转子磁铁22与定子3之间产生转矩。定子铁芯31的上表面311位于比转子架21的中央圆筒部212b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
电路基板13配置于安装板12的上表面,通过设置于安装板12的铆接部122来铆接固定。在电路基板13上,在转子磁铁22附近且定子铁芯31的齿(teeth)之间实装有霍尔传感器132(霍尔元件、霍尔IC等)。
轴承机构具有轴41、作为含油烧结轴承的轴承部件42、大致圆筒状的轴承保持部件43、圆筒状的衬套44、以及环状的防脱部45。轴承部件42为大致圆筒状。轴41以中心轴J1为中心配置于轴承部件42内。轴41的上部固定于转子架21的中央圆筒部212b。轴承保持部件43通过金属板材冲压加工成型。轴承保持部件43具有轴承保持圆筒部431、凸缘部432。凸缘部432从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下端向径向外侧扩展。凸缘部432的外周面531是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圆形。轴41的下端比凸缘部432更向下方突出。
在轴承保持圆筒部431内压入有轴承部件42。在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外周面51的外部,压入并固定有定子铁芯31的内周面的下部。定子铁芯31的上表面311位于比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上端更靠上侧的位置。
在轴承机构4中,实质上,轴承部件42的外周面62的整体被轴承保持部件43覆盖。因此,防止润滑油的漏出。在轴向上,轴承部件42的下端面421的位置与凸缘部432的下表面532一致。但是,没有必要严格地一致,轴承部件42比凸缘部432的下表面532稍微突出也可以。具体地,在轴向上,轴承部件42的下端面421与下表面532之间的距离为1mm以下,更优选为0.5mm以下。即使这种情况下,因为轴承部件42的外周面62的下部的大概整体被凸缘部432覆盖,所以防止润滑油的漏出。
在安装板12的中央设置有圆筒状的开口部123。开口部123通过翻边加工而形成。在电动机1中,通过将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下部压入开口部123,来使安装板12固定于轴承保持圆筒部431。安装板12的下表面124的开口部123附近的部位与凸缘部432的上表面533抵接。如后所述,安装板12被压入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轴向的压入范围,与轴承部件42的轴向的存在范围在径向上重合。
在电动机1搭载于设备的时候,安装板12载置于在图4中由双点划线表示的作为安装对象部件9的安装面的上表面91上。这时,凸缘部432的外周面531嵌入安装对象部件9的孔部92。由此,决定在与上表面91平行的方向上的相对于安装对象部件9的中心轴J1的位置。这样,凸缘部432的外周面531利用嵌合,作为相对于安装对象部件9的定位面起作用。其中,只有外周面531的一部分作为定位面起作用也可以。
在电动机1驱动时,轴承部件42以中心轴J1为中心能够旋转地支承轴41。在设备内,在轴41的下部固定有省略图示的小齿轮,通过小齿轮与其他齿轮啮合,来传递电动机1的动力。在电动机1中,因为定子3固定于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上部,所以轴承部件42对轴41的支承中心,存在于比定子3靠下侧的位置、即存在于比电动机1的转矩发生位置靠近输出侧的位置。因此,轴41被稳定地支承。
图5是将电动机主体11的局部放大表示的图。衬套44由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树脂形成,配置于轴承部件42的上端与转子架21的中央圆筒部212b的下端之间。通过设置衬套44,防止轴41以及旋转部2向下方移动。防脱部45在轴承部件42的下侧固定于轴41。防脱部45具有环状的挡圈451、配置于挡圈451的上表面上的环状的树脂板452。树脂板452例如由PEEK(聚醚醚酮)形成。通过设置防脱部45来防止轴41向上方移动。并且,通过设置树脂板452,即使防脱部45与轴承部件42抵接,也防止轴承部件42的损伤。
在轴承部件42的内周面61,且在轴向的中央,设置有朝径向外侧凹下的凹部611。在轴承部件42的外周面62中,上部621的直径比中央部622以及下部623小。中央部622与下部623的直径相同。并且,在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内周面52中,下部523的直径比上部521以及中央部522的直径大。上部521与中央部522的直径相同。在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内周面52中,在中央部522与下部523的边界形成有台阶部520。另外,在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外周面51中,在中央部512与下部513的边界形成有台阶部510。
在轴承机构4中,在轴承部件42的外周面62的上部621与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内周面52的上部521之间设置有第1间隙721。在轴承部件42的外周面62的下部623与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内周面52的下部523之间设置有第2间隙722。在轴承部件42的内周面61的凹部611与轴41的外周面411之间设置有第3间隙723。
如图6所示,在径向上,第1间隙721与定子铁芯31被压入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压入范围711大致重合。在径向上,第2间隙722与安装板12压入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压入范围712重合。以下将压入范围711、712分别称作“第1压入范围711”以及“第2压入范围712”。因此,即使安装板12以及定子铁芯31分别按压轴承保持圆筒部431,也能防止被插入轴承保持圆筒部431中的轴承部件42的内周面61歪斜。
在径向上,第3间隙723与在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内周面52的中央部522与轴承部件42的外周面62的中央部622之间的压入范围713重合。因此,即使由于来自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按压而轴承部件42歪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对轴41的旋转产生影响。
以上,虽然对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1的构造进行了说明,通过安装板12压入轴承保持部件43,能够简单地组装安装板12和轴承保持部件43。其结果,能够削减组装工时,并能够减少制造成本。
在轴承机构4中,在第1压入范围711内,且在轴承部件42与轴承保持圆筒部431之间设置有第1间隙721。由此,能够抑制轴承部件42的内周面61的上部的变形。另外,在第2压入范围712内,且在轴承部件42与轴承保持圆筒部431之间设置有第2间隙722。由此,能够抑制轴承部件42的内周面61的下部的变形。其结果,能够容易地将轴承部件42配置于轴41的输出侧。通过将轴承部件42配置于轴41的输出侧,所以即使缩短轴承部件42的长度也能够适当地支承轴41。由此,能够减少制造成本。
在轴承机构4中,通过利用廉价的铁氧体磁石作为转子磁铁22,能够更加降低制造成本。因为铁氧体磁石比钕磁石磁力弱,所以有必要提高转子磁铁22以及定子3在轴向上的高度以充分确保磁作用。在电动机1中,即使是这样的构造,中央圆筒部212b向下方延伸,并形成于轴向下侧。因此,转子架21在轴承部件42的附近被紧固。其结果,即使产生由于转子架21的不平衡等引起的振动,与中央圆筒部212b向上方延伸并在轴向上侧被紧固的情况相比,传递至轴承部件42的振动也少。因此,能够缩小轴承部件42。其结果是抑制电动机1制造成本的增大。
由于转子架21的固定轴41的部位亦即中央圆筒部212b的下端,位于比定子铁芯31的上表面311更靠下方的位置,从而能够使转子架21的对轴41的固定位置靠近轴承部件42。其结果,能够容易地稳定地支承转子架21。在安装板12中,由于开口部123为圆筒状,从而能够将开口部123牢固地固定于轴承保持圆筒部431。通过利用翻边加工,能够容易地形成开口部123。在轴承保持部件43中,由于凸缘部432的外周面531为圆形,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由平板部件的凸缘部432的成型。并且能够将凸缘部432容易地插入安装对象部件9的孔部92。
在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外周面51,且在中央部512与下部513的边界形成有台阶部510。由此,在将轴承保持圆筒部431压入安装板12的开口部123时,能够缩短压入的距离。另外,因为台阶部510由倾斜面形成以引导插入,所以组装变得容易。
如前文所述,轴承部件42、安装板12以及定子3压入并固定于轴承保持部件43。电路基板13铆接固定于安装板12。这样,通过在电动机1的各部件的组装中利用压入或铆接,能够不使用昂贵的设备来制造电动机1。在以下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
第2实施方式
图7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1a的剖面图。在电动机1a中,在轴承部件42的下侧,防脱部46安装于轴41。在轴承部件42的上侧,防脱部47安装于轴41。在图7中,省略了防脱部46、47的剖面的平行斜线的图示。以下,将防脱部46称作“下防脱部46”,将防脱部47称作“上防脱部47”。轴承部件42的上端面422位于定子3的轴向中央,即位于比定子铁芯31的轴向中央靠下方的位置。在转子架21的盖部212的中央部212a,设置有从凹陷的下端向上方延伸的中央圆筒部212c。在中央筒部212c上固定轴41的上部。
在电动机1a中,轴承保持部件43a的厚度比图4所示轴承保持部件43的薄。具体地,轴承保持部件43a的厚度是1.2mm。轴承保持部件43a的凸缘部432具有从上表面533向安装板12突出的多个台阶部433。台阶部433通过半冲裁加工而设置。电动机1a的其他构造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1大致一样。以下,相同的构成附上相同符号并进行说明。
图8是轴承保持部件43a的俯视图。凸缘部432的台阶部433是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圆弧状。三个台阶部433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如图7所示,台阶部433的上端与安装板12的下表面124大致环状地抵接,并从下方支承安装板12。凸缘部432的上表面533与安装板12的下表面124之间的距离与台阶部433在轴向上的高度相等。这样,在电动机1a中,台阶部433作为决定安装板12与凸缘部432之间的轴向上的距离的衬套部起作用。
图9是表示轴承部件42的下部附近的剖面图。下防脱部46具有金属的挡圈461、金属的垫圈462、以及环状的树脂板463。在下防脱部46中,且在轴承部件42的下侧,树脂板463、垫圈462、挡圈461按顺序朝下方配置。挡圈461为C型挡圈。挡圈461的内周部嵌于在轴41的外周面411沿周向设置的环状的槽部412。垫圈462以及树脂板463以间隙配合的状态安装于轴41。由于存在挡圈461,所以防止配置于挡圈461的上侧的垫圈462从轴41脱落。其中,在图9中,表示了将树脂板463与轴承部件42的下端面421接触的状态。但是,也有通过润滑油附着在垫圈462来使树脂板463与垫圈462的上表面接触的情况。
在电动机1a中,通过设置下防脱部46,来防止轴41向上方移动。并且,通过在垫圈462与轴承部件42之间配置树脂板463,来防止轴承部件42的下部的磨损或损伤。
图10是从下方观察图9的下防脱部46以及轴41的图。在图10中,在轴41上附有平行斜线。垫圈462有两个突起部462a。突起部462a向下方、即向图10中的纸面的前侧突出。两个突起部462a隔着中心轴J1排列成一条直线。挡圈461具有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环状的部位461b、以及从该部位461b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461a。突起部462a以及突出部461a沿着周向排列。正确地讲,突起部462a在径向上的存在范围与突出部461a在径向上的存在范围重合,但不与部位461b在径向上的存在范围重合。
在电动机1a驱动时,通过一个突起部462a与突出部461a在周向上相互卡止,来阻碍垫圈462相对于挡圈461的相对旋转。其结果,抑制垫圈462的磨损。在电动机1a中,由于存在有两个突起部462a,即使突出部461a越过一个突起部462a,也与剩下的突起部462a在周向上卡止。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垫圈462相对于挡圈461的相对旋转。其中,在突起部462a的大小小的情况下,有时突起部462a还会嵌入到在突出部461a的内侧设置的区域。
图11是表示轴承部件42上部附近的剖面图。上防脱部47具有金属的挡圈471、金属的垫圈472、以及环状的树脂板473。在上防脱部47中,且在轴承部件42的上侧,树脂板473、垫圈472以及挡圈471按顺序朝上方配置。挡圈471的内周部嵌于在轴41的外周面411沿周向设置的环状的槽部413。垫圈472以及树脂板473以间隙配合的状态安装于轴41。由于存在挡圈471所以防止垫圈472从轴41脱落。
在电动机1a中,通过设置上防脱部47来防止轴41向下方移动。另外,通过将树脂板473配置于垫圈472与轴承部件42之间,来防止轴承部件42的磨损或损伤。
在垫片472的上表面,与图10的下防脱部46的垫圈462相同地设置有突起部。突起部朝上方突出。在上防脱部47中,与下防脱部46相同地,突起部与挡圈471的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在周向上相互卡止。由此,阻碍垫圈472相对于挡圈471的相对旋转。
以上,对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1a进行了说明,但在下防脱部46中,利用挡圈461能够防止垫圈462从轴41脱落。因此,不需要将垫圈462压入轴41,从而能够容易地插入轴41。其结果,能够容易地将下防脱部46在轴41周围构成。上防脱部47也一样。
在不用挡圈构成防脱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由冲压加工或烧结等形成的环状部件压入轴。但是,在这样的电动机中,为了确保过盈量而需要加厚环状部件,并且,若轴径小,则有时不能确保充分的压入强度。其结果,有垫圈从轴脱落的危险。相对于此,在电动机1a中,即使在轴41的直径小的情况下,通过设置挡圈461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垫圈462从轴41脱落。上防脱部47也一样。在电动机1a中,通过下防脱部46以及上防脱部47能够简单地构成能充分经得住在电动机1a驱动时等产生的推力方向的荷载的防脱构造。因为能够容易地构成防脱构造,所以能够提高电动机1a的生产率。
因为轴承保持部件43a的厚度薄,所以能够抑制轴承保持部件43a的材料费。并且,能够实现电动机1a的轻量化。在轴承保持部件43a中,由于在凸缘部432存在台阶部433,所以能够使凸缘部432的外周面531从安装板12的下表面124向下方离开。其结果,即使凸缘部432的厚度变薄,在径向上也能使外周面531与图4中的安装对象部件9的孔部92的内周面充分地抵接。
在电动机1a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安装板12因为被压入轴承保持部件43a,所以能够削减组装工时,并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在定子铁芯31被压入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第1压入范围711(参照图6)内,且在轴承部件42与轴承保持圆筒部431之间设置有第1间隙721。由此,抑制轴承部件42的内周面61的上部变形。同样,在安装板12压入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第2压入范围712内,且在轴承部件42与轴承保持圆筒部431之间设置有第2间隙722。由此,抑制轴承部件42的内周面61的下部变形。在以下其他实施方式中也一样。
图12是表示其他例涉及的电动机的局部的图。电动机1a的安装板12具有多个台阶部125。台阶部125从安装板12的下表面124朝凸缘部432的上表面突出。台阶部125通过半冲裁加工而设置。多个阶部125与图8所示的阶部433一样地沿着周向等间隔设置。在电动机1a中,设置台阶部125来作为安装板12与凸缘部432之间的衬套部。由此,即使在凸缘部432的厚度薄的情况下,也能使凸缘部432的外周面531与安装对象部件9的孔部92的内周面充分地抵接。
图13是表示另一其他例子涉及的电动机的局部的图。在安装板12与凸缘部432之间设置有环状的衬套部14。即使在图13所示的情况下,由于存在衬套部14,能够容易地决定安装板12与凸缘部432之间的轴向上的距离。其结果,在径向上,能够使凸缘部432与安装对象部件9的孔部92充分地抵接。其中,衬套部不一定必须是环状,例如也可以在俯视时呈大致C字状。
第3实施方式
图14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的轴承部件的下部附近的图。在电动机的下防脱部46a,替代金属的挡圈而设置树脂的挡圈464。挡圈464的内周部嵌于轴41的外周面411的槽部412。在轴承部件42的上侧设置有上防脱部。上防脱部的构成除了设置树脂的挡圈这一点之外,其余与图11的上防脱部47相同。电动机的其他构造与图7所示的电动机1a相同。以下,对相同的构造附上相同符号。
在下防脱部46a中,通过使用树脂的挡圈464,即使垫圈462相对挡圈464旋转,也能抑制垫圈462的磨损。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在下防脱部46a中,因为利用挡圈464防止垫圈462从轴41脱落,所以能够容易地将垫圈462插入轴41。其结果能够容易地将下防脱部46a在轴41的周围构成。上防脱部也一样。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有各种各样的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凸缘部432的外周面531只要能够进行中心轴J1的定位,则外周面531可以是圆形以外的各种各样的形状。例如,可以是圆形的外周的一部分被切掉的形状,也可以是角部被倒角的四边形。
在第1实施方式中,轴承部件42的下端面421只要位于比第2压入范围712的上端更靠下方的位置,更优选为只要位于比凸缘部432的上表面533更靠下方的位置,则无需在轴向上处于与凸缘部432的下表面532相同的位置。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使轴承部件42靠近轴41的输出侧,利用第2间隙722抑制轴承部件42的内周面61的下部的变形。轴承部件42的上端也可以位于比定子3的轴向的中央更靠下方的位置。在第2以及第3实施方式中,在轴向的轴承部件42的下端面421的位置可以与凸缘部432的上表面533相同,或者也可以位于比上表面533更靠下方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将轴承部件42的外周面62的上部621以及中央部622的直径设为相同,也可以将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内周面52的上部521的直径设为比中央部522的直径大。同样地,可以将轴承部件42的外周面62的下部623的直径设为比中央部622的直径小,也可以将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内周面52的中央部522的直径以及下部523的直径设为相同。这样,第1间隙721以及第2间隙722可以由各种各样的方法形成。其中,通过将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内周面52的下部523的直径设为比其他部位大,能够容易地由冲压加工从平板部件制造轴承保持部件43、43a。
安装板12没有必要是完整的板状,可以存在对安装对象部件9的安装所需的各种各样的立体的部位。安装部121的安装构造也可以是螺栓固定以外的构造。安装板12的开口部123没有必要一定是圆筒状,也可以省去圆筒状的部位。即,开口部123也可以为形成开口的平板状的部位。这种情况下,对于开口的内周面,压入轴承保持圆筒部431。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凸缘部432的台阶部433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以外的数量。在台阶部433的数量为两个的情况下,两个台阶部433隔着中心轴J1大致配置于一条直线上。在设置有三个以上的台阶部433的情况下,只要多个台阶部433以中心轴J1为中心配置成大致环状,则没有必要沿着周向等间隔地配置。在只设置有一个台阶部433的情况下,优选在周向上的存在范围在180度以上。台阶部433的形状不限于也可以为圆弧状、圆形或点阵状等其他各种形状。安装板12的台阶部125也一样。
在下防脱部46中,作为挡圈利用E型挡圈也可以。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垫圈462设置有一个突起部462a,突起部462a配置于E型挡圈的圆弧状的部位的两端部之间。在电动机1a驱动时,突起部462a与一侧的端部在周向上卡止。这样,在电动机1a中,能够利用各种各样的形状的挡圈,通过旋转时挡圈的一部分在周向上与突起部462a卡止,来简单地实现垫圈462相对于挡圈的止转。上防脱部47也一样。其中,在金属的挡圈的情况下,在强度上,优选使用C型挡圈。
在下防脱部46中,垫圈462的突起部462a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以上。只要突起部462a在周向上与挡圈461可靠地卡止,则突起部462a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另外,只要能够将垫圈462容易地插入轴41,则也可以将垫圈462轻轻压入轴41。上防脱部47也一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定子铁芯31没有必要直接安装于轴承保持圆筒部431的外周面51,间接安装也可以。作为转子磁铁22也可以使用钕磁石。在电路基板13上,也可以实装有IC(集成电路)等构成电路的电子构件。在第1实施方式中,防脱部45也可以为省略图示的小齿轮。即,也可以不设置防脱部45而配置齿轮,使齿轮本身作为防脱部起作用。转子架21的中央圆筒部212b也可以以从中央部212a向上弯曲的方式设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加大衬套44的长度,能够缩短轴承部件42。相反,在第2实施方式中,转子架21与轴41也可以通过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结合。
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的构成,只要不相互矛盾可适当组合。
产业中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各种各样用途的电动机中。

Claims (13)

1.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
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为中心配置的轴;
固定于上述轴的上部的有盖圆筒状的转子架;
固定于上述转子架的圆筒部的内周面的转子磁铁;
将上述轴支承为能够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作为含油烧结轴承的轴承部件;
供上述轴承部件插入的轴承保持部件;
配置于上述转子磁铁的径向内侧的定子;以及
固定于上述轴承保持部件的安装板,
上述轴承保持部件具有:
供上述轴承部件插入的轴承保持圆筒部;以及
从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的下端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凸缘部,
上述定子固定于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的外周面,
上述轴的下端比上述凸缘部更向下方突出,
上述凸缘部的外周面具有定位面,该定位面通过被嵌入安装对象部件的孔部,来决定上述中心轴相对于上述安装对象部件的位置,
上述安装板具有:
供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压入的开口部;以及
固定于上述安装对象部件的安装部,
上述安装板的下表面与上述凸缘部的上表面抵接,
在轴向上,上述安装板被压入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的压入范围与上述轴承部件的存在范围重合,在上述压入范围内,且在上述轴承部件与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之间设有间隙。
2.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
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为中心配置的轴;
固定于上述轴的上部的有盖大致圆筒状的转子架;
固定于上述转子架的圆筒部的内周面的转子磁铁;
将上述轴支承为能够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作为含油烧结轴承的轴承部件;
供上述轴承部件插入的轴承保持部件;
配置于上述转子磁铁的径向内侧的定子;以及
固定于上述轴承保持部件的安装板,
上述轴承保持部件具有:
供上述轴承部件插入的轴承保持圆筒部;以及
从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的下端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凸缘部,
上述定子固定于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的外周面,
上述轴的下端比上述凸缘部更向下方突出,
上述凸缘部的外周面具有定位面,该定位面通过被嵌入安装对象部件的孔部,来决定上述中心轴相对于上述安装对象部件的位置,
上述安装板具有:
供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压入的开口部;以及
固定于上述安装对象部件的安装部,
在上述安装板与上述凸缘部之间,设有决定上述安装板与上述凸缘部之间的轴向上的距离的衬套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衬套部是从上述凸缘部的上表面朝向上述安装板突出的台阶部、或者是从上述安装板的下表面朝向上述凸缘部突出的台阶部。
4.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
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为中心配置的轴;
固定于上述轴的上部的有盖圆筒状的转子架;
固定于上述转子架的圆筒部的内周面的转子磁铁;
将上述轴支承为能够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作为含油烧结轴承的轴承部件;
供上述轴承部件插入的轴承保持部件;
配置于上述转子磁铁的径向内侧的定子;
固定于上述轴承保持部件的安装板;以及
在上述轴承部件的下侧被安装于上述轴的防脱部,
上述轴承保持部件具有:
供上述轴承部件插入的轴承保持圆筒部;以及
从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的下端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凸缘部,
上述定子固定于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的外周面,
上述轴的下端比上述凸缘部更向下方突出,
上述凸缘部的外周面具有定位面,该定位面通过被嵌入安装对象部件的孔部,来决定上述中心轴相对于上述安装对象部件的位置,
上述安装板具有:
供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压入的开口部;以及
固定于上述安装对象部件的安装部,
上述防脱部具有:
嵌于在上述轴的外周面沿周向形成的槽部中的金属的挡圈;
插入上述轴并配置于上述挡圈的上侧的金属的垫圈;以及
配置于上述垫圈与上述轴承部件之间的环状的树脂板,
上述垫圈具有向下方突出的突起部,
上述突起部与上述挡圈的一部分在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的周向上相互卡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挡圈为C型挡圈。
6.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
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为中心配置的轴;
固定于上述轴的上部的有盖圆筒状的转子架;
固定于上述转子架的圆筒部的内周面的转子磁铁;
将上述轴支承为能够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作为含油烧结轴承的轴承部件;
供上述轴承部件插入的轴承保持部件;
配置于上述转子磁铁的径向内侧的定子;
固定于上述轴承保持部件的安装板;以及
在上述轴承部件的下侧被安装于上述轴的防脱部,
上述轴承保持部件具有:
供上述轴承部件插入的轴承保持圆筒部;以及
从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的下端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凸缘部,
上述定子固定于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的外周面,
上述轴的下端比上述凸缘部更向下方突出,
上述凸缘部的外周面具有定位面,该定位面通过被嵌入安装对象部件的孔部,来决定上述中心轴相对于上述安装对象部件的位置,
上述安装板具有:
供上述轴承保持圆筒部压入的开口部;以及
固定于上述安装对象部件的安装部,
上述防脱部具有:
嵌于在上述轴的外周面沿周向形成的槽部中的树脂的挡圈;
插入上述轴并配置于上述挡圈的上侧的金属的垫圈;以及
配置于上述垫圈与上述轴承部件之间的环状的树脂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板的上述开口部为圆筒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圆筒状的上述开口部是通过翻边加工而形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缘部的上述外周面是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子架的固定上述轴的部位的下端,位于比上述定子的定子铁芯的上表面更靠下方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子磁铁为铁氧体磁石。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轴承部件的下端位于比上述凸缘部的上述上表面更靠下方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轴承部件的上端位于比上述定子的轴向上的中央更靠下方的位置。
CN201110356882.1A 2010-11-15 2011-11-11 电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54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54400 2010-11-15
JP2010-254400 2010-11-15
JP2011121388A JP2012125129A (ja) 2010-11-15 2011-05-31 モータ
JP2011-121388 2011-05-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5458A true CN102545458A (zh) 2012-07-04
CN102545458B CN102545458B (zh) 2014-12-17

Family

ID=46268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5688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5458B (zh) 2010-11-15 2011-11-11 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257194B1 (zh)
CN (1) CN10254545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0364A (zh) * 2012-08-09 2014-02-1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8233584A (zh) * 2016-12-22 2018-06-29 日本电产(东莞)有限公司 马达
CN108336838A (zh) * 2017-01-20 2018-07-27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电机
CN109962561A (zh) * 2017-12-26 2019-07-02 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
CN112366883A (zh) * 2016-11-23 2021-02-1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5933A (zh) * 2002-01-31 2003-08-13 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定子支承机构及该支承机构的制造方法
JP2004208400A (ja) * 2002-12-25 2004-07-22 Tokyo Parts Ind Co Ltd アウターロータ型モータ
CN1614859A (zh) * 2003-11-07 2005-05-1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主轴马达和包括该主轴马达的记录磁盘驱动装置
CN101312315A (zh) * 2007-05-21 2008-11-2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35999A (ko) * 2008-09-29 2010-04-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스핀들 모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5933A (zh) * 2002-01-31 2003-08-13 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定子支承机构及该支承机构的制造方法
JP2004208400A (ja) * 2002-12-25 2004-07-22 Tokyo Parts Ind Co Ltd アウターロータ型モータ
CN1614859A (zh) * 2003-11-07 2005-05-1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主轴马达和包括该主轴马达的记录磁盘驱动装置
CN101312315A (zh) * 2007-05-21 2008-11-2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0364A (zh) * 2012-08-09 2014-02-1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12366883A (zh) * 2016-11-23 2021-02-1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12366883B (zh) * 2016-11-23 2023-11-2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08233584A (zh) * 2016-12-22 2018-06-29 日本电产(东莞)有限公司 马达
CN108336838A (zh) * 2017-01-20 2018-07-27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电机
US10714997B2 (en) 2017-01-20 2020-07-14 Johnson Electric International AG Outer rotor motor
CN109962561A (zh) * 2017-12-26 2019-07-02 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
CN109962561B (zh) * 2017-12-26 2021-03-26 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52174A (ko) 2012-05-23
KR101257194B1 (ko) 2013-04-22
CN102545458B (zh) 2014-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61571U (zh) 送风风扇
CN102545458A (zh) 电动机
JP4946625B2 (ja) モータ
JP2012125129A (ja) モータ
CN110462989B (zh) 马达
CN105864300A (zh) 用于围绕轴承的外环组装夹具的方法
US20090256441A1 (en) Motor structure
US10177626B2 (en) Brushless motor
JP2012196125A (ja)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構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2840784U (zh) 马达
CN101382147A (zh) 散热风扇及其模组化的轴承系统
CN103141013B (zh) 扁平型马达
CN102386738A (zh) 包含肋部的主轴电机和盘片驱动装置
US8742638B1 (en) Hydrodynamic bearing assembly and spindle motor having the same
CN204258508U (zh) 马达
CN202488250U (zh) 马达
CN100419288C (zh) 油动压轴承装置及轴回转型电机
CN102340203A (zh) 电动机以及电动机构
CN103835961A (zh) 散热风扇
CN102761191A (zh) 马达
CN102118077B (zh) 轴承保持器和具有该轴承保持器的主轴电机
EP2881603A1 (en) A bearing arrangement, a motor with a bearing arrangement, and a method for preventing rotation of an outer bearing ring
CN104852502A (zh) 马达、盘片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2624136B (zh) 主轴马达及盘驱动装置
CN210517968U (zh) 一种轴承支撑结构及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