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4505A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 - Google Patents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4505A
CN102544505A CN2011104196173A CN201110419617A CN102544505A CN 102544505 A CN102544505 A CN 102544505A CN 2011104196173 A CN2011104196173 A CN 2011104196173A CN 201110419617 A CN201110419617 A CN 201110419617A CN 102544505 A CN102544505 A CN 102544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phosphate
lithium iron
phosphate positive
reactor
plas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196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4505B (zh
Inventor
应皆荣
刘世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WANR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Hubei Wanr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WANR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WANR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BEI WANR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196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445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44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45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45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45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包括等离子体聚合法包覆导电高分子及表面氟化、氮化、硫化等,是将磷酸铁锂粉体与导电高分子聚合单体均匀混合置于放电等离子反应器中使导电高分子包覆在磷酸铁锂表面或将磷酸铁锂粉体置于放电等离子反应器中通入工作气体CF4、NH3、CS2或H2S电离产生F、N、S自由基,对磷酸铁锂材料进行表面进行氟化、氮化、硫化处理改性。本方法对提高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对提高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和低温性能具有显著效果。改性所得材料可在10-30C充放电,-20℃放电容量不低于常温放电容量的75%,适用于动力电池。

Description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包括等离子体表面聚合包覆导电高分子和等离子体表面氟化、氮化、硫化等。
背景技术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高安全、长寿命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随着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高速增长,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
为满足动力电池的要求,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和低温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要求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能10C倍率充放电,-20℃放电容量不低于常温放电容量的75%。
提高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和低温性能,本质上是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人们对此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采取的改进措施主要有:
1.往磷酸铁锂颗粒内部掺入导电碳材料或导电金属微粒,或者往磷酸铁锂颗粒表面包覆导电碳材料,提高材料的电子电导率;
2.往磷酸铁锂晶格中掺入少量杂质金属离子,如Mg2+、Al3+、Cr3+、Ti4+、Zr4+、Nb5+,W6+,取代一部分Li+的位置,从而使磷酸铁锂本征半导体转变为n型或p型半导体,显著提高了材料的电子电导率;
3.往磷酸铁锂中掺入Mn2+等杂质元素,取代一部分Fe2+的位置,增大磷酸铁锂的晶胞参数,提高材料的锂离子电导率;
4.采用溶胶凝胶法、液相合成法等新工艺,减小磷酸铁锂晶粒的大小,合成纳米磷酸铁锂,尽量缩短Li+的扩散距离,表观上提高了材料的锂离子电导率和材料利用率;
5. 采用液相聚合法或电化学聚合法等在磷酸铁锂表面包覆导电高分子,如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等,显著提高材料导电性。
表面包覆导电高分子是提高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和低温性能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报道采用的方法都为湿法包覆,即将制得的磷酸铁锂再分散在溶剂中,加入导电高分子聚合单体,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聚合(引发剂存在下的化学聚合或电化学聚合),使导电高分子包覆在磷酸铁锂表面,再经固液分离、干燥得到导电高分子包覆的磷酸铁锂材料。这一湿法包覆技术显然相当繁琐。
另据文献报道:往磷酸铁锂晶格中掺入少量杂质金属离子,取代一部分Li+或Fe2+的位置,可使磷酸铁锂本征半导体转变为n型或p型半导体,显著提高材料的电子电导率;在反应原料中加入含F、N、S的添加剂,采用固相法合成磷酸铁锂,可使F、N、S取代一部分P或O的位置,可起到与金属离子取代Li+或Fe2+的位置类似的作用。
在半导体工业中,将Si片置于等离子体放电装置中,在放电过程中引入CF4,在等离子体作用下,CF4离解,产生F自由基,可对Si片进行刻蚀。该技术是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干法刻蚀技术,比湿法刻蚀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利用类似方法,实现了很多材料的表面干法氟化处理。
低温等离子体化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物理学、化学、电子学、真空技术等学科交叉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可使物质通过吸收电能实现一系列传统化学所不能实现的新的化学反应。等离子体气体放电空间蕴含着丰富的高度激发的分子、原子和离子,利用这些高活性基团可以进行特殊化学反应,与传统化学方法具有完全不同的独特规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材料表面处理和改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效果显著,潜力巨大。陈杰瑢在其著作(陈杰瑢著. 低温等离子体化学及其应用. 科学出版社. 2001.)中对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作了详尽的阐述。然而,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的表面改性还是一种新的思路,尚未见文献报道。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方法对提高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对提高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和低温性能具有显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湿法表面包覆技术繁琐的不足以及提高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综合性能,而提出简洁、节能、环保的包括表面包覆和表面氟化、氮化、硫化等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上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是采用等离子体聚合法在磷酸铁锂颗粒表面包覆导电高分子,即将磷酸铁锂粉体与导电高分子聚合单体均匀混合,置于放电等离子反应器中,在低温等离子放电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使导电高分子包覆在磷酸铁锂表面,直接制得导电高分子包覆的磷酸铁锂。
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粉末加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实时搅拌,恒定至一定温度;该温度范围为常温至200℃;以一定的流量向反应器中通入工作气体,同时以一定的流量向有机单体储瓶中通入载气,有机单体储瓶中装有高分子聚合单体;单体蒸汽与载气一起进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对反应器连续抽真空,使反应器中的真空度维持在0.01-500Pa;调节电压和电流,使反应器中产生等离子体放电;单体在等离子体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导电高分子,包覆在磷酸铁锂粉体材料表面;反应1-1000分钟,得到等离子体表面聚合包覆导电高分子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其中:所述高分子聚合单体为吡咯、噻吩、苯胺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导电高分子为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其中:所述工作气体为氮气、氩气中的一种以上,流量为0.01-10升/分钟。
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其中:所述载气为氢气、氦气中的一种以上,流量为0.01-10升/分钟。
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其中:所述电压为1-200V,电流为1-500mA。
上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所述改性方法是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即将磷酸铁锂粉体置于放电等离子反应器中,分别通入工作气体,在低温等离子放电条件下电离产生自由基,对磷酸铁锂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取代磷酸铁锂中部分P或O的位置。
所述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粉末加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对其实时搅拌,恒定至一定温度;该温度范围为常温至200℃;以0.01-10升/分钟的流量向反应器中通入工作气体;对反应器连续抽真空,使反应器中的真空度维持在0.01-500Pa;调节电压和电流,使反应器中产生等离子体放电;工作气体电离产生自由基,对磷酸铁锂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反应1-1000分钟,得到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后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其中:所述工作气体为CF4,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表面进行氟化处理改性。所述工作气体为NH3,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表面进行氮化处理改性。所述工作气体为CS2和H2S中至少一种,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表面进行硫化处理改性。所述电压为1-200V,电流为1-500mA。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等离子体聚合法在磷酸铁锂颗粒表面包覆导电高分子是一种简洁的干法包覆技术,通过调节等离子体聚合反应的各项参数,可对导电高分子的成分、结构、性能、包覆量等进行调控。此法无需固液分离和干燥,是一种全新的干式包覆技术,简洁、节能、环保。
在本发明中,以CF4为工作气体,产生F自由基,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磷酸铁锂材料进行表面干法氟化处理,取代磷酸铁锂中部分P或O的位置,提高材料导电性,改善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和低温性能;以NH3为工作气体,产生N自由基,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磷酸铁锂材料进行表面干法氮化处理,取代磷酸铁锂中部分P或O的位置,提高材料导电性,改善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和低温性能;以CS2或H2S为工作气体,产生S自由基,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磷酸铁锂材料进行表面干法硫化处理,取代磷酸铁锂中部分P或O的位置,提高材料导电性,改善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和低温性能。
上述的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方法对提高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对提高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和低温性能具有显著效果。改性所得材料可在10-30C充放电,-20℃放电容量不低于常温放电容量的75%,适用于动力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等离子体表面改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包括采用等离子体聚合法在磷酸铁锂颗粒表面包覆导电高分子和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取代磷酸铁锂中部分P或O的位置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
其中,离子体聚合法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颗粒表面包覆导电高分子,是一种简洁的干法包覆技术,具体内容是:将制得的磷酸铁锂粉体与导电高分子聚合单体均匀混合,置于放电等离子反应器中,在低温等离子放电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使导电高分子包覆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表面,直接制得导电高分子包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通过调节等离子体聚合反应的各项参数,可对导电高分子的成分、结构、性能、包覆量等进行调控。此法无需固液分离和干燥,是一种全新的干式包覆技术,简洁、节能、环保。
该等离子体聚合法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颗粒包覆导电高分子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将一定量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粉末加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采用磁力搅拌器对其实时搅拌。如需加热并控温,可对反应器进行水浴或油浴磁力搅拌。以一定流量向反应器中通入工作气体(通常为N2)。同时以一定流量向有机单体储瓶中通入载气(通常为H2),有机单体储瓶中装有液态吡咯、噻吩或苯胺,在载气带动下,有机单体蒸汽与载气一起进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用机械真空泵对反应器连续抽真空,使反应器中维持适当的真空度。开启射频功率源并调节相关参数,使反应器中产生等离子体放电,有机单体在等离子体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导电高分子(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包覆在粉体材料表面。反应一定时间后停止,得到等离子体表面聚合包覆导电高分子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在本申请中均结合以图1所示的等离子体表面改性装置进行说明,该装置包括反应器3和与反应器3通过管路连接的工作气体储罐1、有机单体储瓶5和机械真空泵7,反应器3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线圈由射频功率源2控制电压和电流,反应器3下方设有磁力搅拌器4;载气储罐6通过管路与有机单体储瓶5连接;上述的各个管路上均设置有调节阀。下面就结合该装置,以详细实施例再进一步说明等离子体聚合法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颗粒表面包覆导电高分子的方法:
实施例1 
称取5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粉末加入等离子体反应器3中,采用水浴磁力搅拌器4对其实时搅拌,控温至49-51℃。以10毫升/分钟的流量向反应器3中通入工作气体N2,同时以10毫升/分钟的流量向有机单体储瓶5中通入载气H2,有机单体储瓶5中装有液态吡咯。吡咯蒸汽与载气H2一起进入等离子体反应器3中。用机械真空泵7对反应器连续抽真空,使反应器3中维持1-2 Pa的真空度。开启射频功率源2,调节电压为30V,电流为20mA,使反应器3中产生等离子体放电。吡咯单体在等离子体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导电高分子聚吡咯,包覆在磷酸铁锂粉体材料表面。反应30分钟后停止,得到等离子体表面聚合包覆导电高分子聚吡咯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包覆量约2%(质量百分比)。
测得该改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为:首次充放电效率97.3%,0.1C可逆放电比容量165mAh/g,1C可逆放电比容量151mAh/g,10C可逆放电比容量113mAh/g,30C可逆放电比容量85mAh/g,-20℃放电容量为常温放电容量的78%。材料具有优异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和低温性能,适用于动力电池。
实施例2 
称取10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粉末加入等离子体反应器3中,用磁力搅拌器4对其实时搅拌,温度为常温25℃。以5毫升/分钟的流量向反应器3中通入工作气体Ar,同时以5毫升/分钟的流量向有机单体储瓶5中通入载气He,有机单体储瓶5中装有液态噻吩。噻吩蒸汽与载气He一起进入等离子体反应器3中。用机械真空泵7对反应器3连续抽真空,使反应器3中维持0.1-0.2 Pa的真空度。开启射频功率源2,调节电压为10V,电流为10mA,使反应器3中产生等离子体放电。噻吩单体在等离子体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导电高分子聚噻吩,包覆在磷酸铁锂粉体材料表面。反应240分钟后停止,得到等离子体表面聚合包覆导电高分子聚噻吩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包覆量约3%(质量百分比)。
测得该改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为:首次充放电效率97.5%,0.1C可逆放电比容量163mAh/g,1C可逆放电比容量149mAh/g,10C可逆放电比容量110mAh/g,30C可逆放电比容量81mAh/g,-20℃放电容量为常温放电容量的77%。材料具有优异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和低温性能,适用于动力电池。
实施例3
称取15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粉末加入等离子体反应器2中,采用油浴磁力搅拌器4对其实时搅拌,控温至149-151℃。以100毫升/分钟的流量向反应器3中通入工作气体N2,同时以100毫升/分钟的流量向有机单体储瓶5中通入载气H2,有机单体储瓶5中装有液态苯胺。苯胺蒸汽与载气H2一起进入等离子体反应器3中。用机械真空泵7对反应器3连续抽真空,使反应器3中维持10-20 Pa的真空度。开启射频功率源2,调节电压为100V,电流为100mA,使反应器中产生等离子体放电。苯胺单体在等离子体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导电高分子聚苯胺,包覆在磷酸铁锂粉体材料表面。反应5分钟后停止,得到等离子体表面聚合包覆导电高分子聚苯胺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包覆量约2.5%(质量百分比)。
测得该改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为:首次充放电效率97.2%,0.1C可逆放电比容量163mAh/g,1C可逆放电比容量150mAh/g,10C可逆放电比容量112mAh/g,30C可逆放电比容量80mAh/g,-20℃放电容量为常温放电容量的76%。材料具有优异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和低温性能,适用于动力电池。
在本发明中,我们进一步提出了等离子体表面氟化、氮化、硫化方法,对磷酸铁锂材料表面进行掺F、N、S处理,取代一部分P或O的位置,与传统方法完全不同,其中:
以CF4为工作气体,产生F自由基,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磷酸铁锂材料进行表面干法氟化处理,取代磷酸铁锂中部分P或O的位置,提高材料导电性,改善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和低温性能;
以NH3为工作气体,产生N自由基,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磷酸铁锂材料进行表面干法氮化处理,取代磷酸铁锂中部分P或O的位置,提高材料导电性,改善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和低温性能;
以CS2或H2S为工作气体,产生S自由基,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磷酸铁锂材料进行表面干法硫化处理,取代磷酸铁锂中部分P或O的位置,提高材料导电性,改善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和低温性能。
上述等离子体表面氟化、氮化、硫化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图1中载气、有机单体储瓶及相关管路暂时关闭不用。将一定量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粉末加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采用磁力搅拌器对其实时搅拌。如需加热并控温,可对反应器进行水浴或油浴磁力搅拌。以一定流量向反应器中通入工作气体(如CF4、NH3、CS2、H2S等)。用机械真空泵对反应器连续抽真空,使反应器中维持适当的真空度。开启射频功率源并调节相关参数,使反应器中产生等离子体放电,工作气体电离产生自由基,对粉体材料进行反应改性。反应一定时间后停止,得到经表面氟化、氮化、硫化改性后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同样,结合实施例再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4
称取5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粉末加入等离子体反应器3中,采用水浴磁力搅拌器4对其实时搅拌,控温至79-81℃。以5毫升/分钟的流量向反应器3中通入工作气体CF4。用机械真空泵7对反应器3连续抽真空,使反应器3中维持0.01-0.02 Pa的真空度。开启射频功率源2,调节电压为150V,电流为5mA,使反应器3中产生等离子体放电。工作气体CF4电离产生F自由基,对磷酸铁锂材料进行表面氟化处理。反应60分钟后停止,得到等离子体表面氟化改性后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测得该改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为:首次充放电效率96.5%,0.1C可逆放电比容量160mAh/g,1C可逆放电比容量148mAh/g,10C可逆放电比容量110mAh/g,30C可逆放电比容量81mAh/g,-20℃放电容量为常温放电容量的75%。材料具有优异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和低温性能,适用于动力电池。
实施例5
称取8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粉末加入等离子体反应器3中,采用油浴磁力搅拌器4对其实时搅拌,控温至199-200℃。以15毫升/分钟的流量向反应器3中通入工作气体NH3。用机械真空泵7对反应器3连续抽真空,使反应器3中维持0.5-1.0 Pa的真空度。开启射频功率源2,调节电压为100V,电流为15mA,使反应器3中产生等离子体放电。工作气体NH3电离产生N自由基,对磷酸铁锂材料进行表面氮化处理。反应90分钟后停止,得到等离子体表面氮化改性后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测得该改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为:首次充放电效率97.5%,0.1C可逆放电比容量161mAh/g,1C可逆放电比容量149mAh/g,10C可逆放电比容量111mAh/g,30C可逆放电比容量82mAh/g,-20℃放电容量为常温放电容量的76%。材料具有优异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和低温性能,适用于动力电池。
实施例6
称取20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粉末加入等离子体反应器3中,采用油浴磁力搅拌器4对其实时搅拌,控温至119-120℃。以50毫升/分钟的流量向反应器3中通入工作气体CS2。用机械真空泵7对反应器3连续抽真空,使反应器3中维持2.0- 3.0Pa的真空度。开启射频功率源2,调节电压为200V,电流为25mA,使反应器3中产生等离子体放电。工作气体CS2电离产生S自由基,对磷酸铁锂材料进行表面硫化处理。反应300分钟后停止,得到等离子体表面硫化改性后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测得该改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为:首次充放电效率96.2%,0.1C可逆放电比容量159mAh/g,1C可逆放电比容量147mAh/g,10C可逆放电比容量108mAh/g,30C可逆放电比容量78mAh/g,-20℃放电容量为常温放电容量的76%。材料具有优异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和低温性能,适用于动力电池。
实施例7
称取5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粉末加入等离子体反应器3中,采用水浴磁力搅拌器4对其实时搅拌,控温至29-31℃。以2毫升/分钟的流量向反应器3中通入工作气体H2S。用机械真空泵7对反应器3连续抽真空,使反应器3中维持0.05- 0.06Pa的真空度。开启射频功率源2,调节电压为150V,电流为5mA,使反应器3中产生等离子体放电。工作气体H2S电离产生S自由基,对磷酸铁锂材料进行表面硫化处理。反应500分钟后停止,得到等离子体表面硫化改性后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测得该改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为:首次充放电效率97.2%,0.1C可逆放电比容量158mAh/g,1C可逆放电比容量148mAh/g,10C可逆放电比容量109mAh/g,30C可逆放电比容量77mAh/g,-20℃放电容量为常温放电容量的77%。材料具有优异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和低温性能,适用于动力电池。
下面结合一现有技术的实施例进行对比说明:
比较实施例1
称取18.5克电池级碳酸锂(Li2CO3)、93.5克的磷酸铁(FePO4·2H2O)、9克蔗糖,量取100毫升无离子水,置于球磨机中球磨3小时后停止,得到混合浆料。将混合浆料干燥后,放入氧化铝坩锅中,在管式炉中按200℃/小时的速度升温至800℃,恒温16小时,停止加热,于炉内自然冷却至室温,在此过程中管式炉中持续通入高纯氮气,得到自制磷酸铁锂(LiFePO4)产品。
测得该自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为:首次充放电效率89%,0.1C可逆放电比容量148mAh/g,1C可逆放电比容量120mAh/g,10C可逆放电比容量61mAh/g,30C可逆放电比容量9mAh/g,-20℃放电容量为常温放电容量的58%。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和低温性能尚不适用于动力电池。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表面改性方法对提高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对提高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和低温性能具有显著效果。改性所得材料可在10-30C充放电,-20℃放电容量不低于常温放电容量的75%,适用于动力电池。
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是采用等离子体聚合法在磷酸铁锂颗粒表面包覆导电高分子,即将磷酸铁锂粉体与导电高分子聚合单体均匀混合,置于放电等离子反应器中,在低温等离子放电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使导电高分子包覆在磷酸铁锂表面,直接制得导电高分子包覆的磷酸铁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粉末加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实时搅拌,恒定至一定温度;该温度范围为常温至200℃;
以一定的流量向反应器中通入工作气体,同时以一定的流量向有机单体储瓶中通入载气,有机单体储瓶中装有高分子聚合单体;
单体蒸汽与载气一起进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
对反应器连续抽真空,使反应器中的真空度维持在0.01-500Pa;
调节电压和电流,使反应器中产生等离子体放电;
单体在等离子体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导电高分子,包覆在磷酸铁锂粉体材料表面;
反应1-1000分钟,得到等离子体表面聚合包覆导电高分子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单体为吡咯、噻吩、苯胺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导电高分子为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中的一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气体为氮气和氩气中的一种以上,流量为0.01-10升/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气为氢气和氦气中的一种以上,流量为0.01-10升/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为1-200V,电流为1-500mA。
7.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所述改性方法是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即将磷酸铁锂粉体置于放电等离子反应器中,通入工作气体,在低温等离子放电条件下电离产生自由基,取代磷酸铁锂中部分P或O的位置,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粉末加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对其实时搅拌,恒定至一定温度;该温度范围为常温至200℃;
以0.01-10升/分钟的流量向反应器中通入工作气体;
对反应器连续抽真空,使反应器中的真空度维持在0.01-500Pa;
调节电压和电流,使反应器中产生等离子体放电;
工作气体电离产生自由基,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进行表面改性;
反应1-1000分钟,得到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后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气体为CF4,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表面进行氟化处理改性。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气体为NH3,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表面进行氮化处理改性。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气体为CS2和H2S中至少一种,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表面进行硫化处理改性。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为1-200V,电流为1-500mA。
CN201110419617.3A 2011-12-15 2011-12-15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 Active CN1025445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19617.3A CN102544505B (zh) 2011-12-15 2011-12-15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19617.3A CN102544505B (zh) 2011-12-15 2011-12-15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4505A true CN102544505A (zh) 2012-07-04
CN102544505B CN102544505B (zh) 2014-09-24

Family

ID=46350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19617.3A Active CN102544505B (zh) 2011-12-15 2011-12-15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44505B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5845A (zh) * 2014-05-29 2014-08-13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改性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264487A (zh) * 2014-10-21 2015-01-07 苏州大学 导电化学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CN104358011A (zh) * 2014-10-21 2015-02-18 苏州大学 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JP2016518958A (ja) * 2013-03-08 2016-06-30 コリア ベーシック サイエンス 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 リチウム遷移金属酸化物をfパッシベーションする方法
CN106298066A (zh) * 2016-08-17 2017-01-04 梅庆波 一种柔性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CN106654234A (zh) * 2017-02-06 2017-05-10 深圳市斯诺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40696A (zh) * 2017-05-25 2017-09-08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材料的等离子体强化氧化焙烧方法
CN107293713A (zh) * 2017-06-19 2017-10-24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超低温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48100A (zh) * 2018-04-14 2018-08-24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表面化学修饰的磷酸铁锂及其应用
CN109461933A (zh) * 2018-10-30 2019-03-12 东南大学 一种提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性能的改性方法
CN109935809A (zh) * 2019-02-28 2019-06-25 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氟化铝包覆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20001561A1 (zh) * 2018-06-29 2020-01-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正极和全固态锂电池
CN111933939A (zh) * 2020-07-27 2020-11-13 山东宏匀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包覆正极材料的方法、电池和制备电池的方法
CN112209362A (zh) * 2020-09-27 2021-01-1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等离子体诱导活化氟化碳的方法及锂一次电池制备
CN115775883A (zh) * 2023-02-13 2023-03-10 四川富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
CN116281933A (zh) * 2023-01-05 2023-06-23 电子科技大学 氟代磷酸铁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86157A1 (en) * 2008-05-16 2009-11-19 Zonghai Chen Surface modification agents for lithium batteries
CN102148368A (zh) * 2011-02-24 2011-08-10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86157A1 (en) * 2008-05-16 2009-11-19 Zonghai Chen Surface modification agents for lithium batteries
CN102148368A (zh) * 2011-02-24 2011-08-10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518958A (ja) * 2013-03-08 2016-06-30 コリア ベーシック サイエンス 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 リチウム遷移金属酸化物をfパッシベーションする方法
CN103985845A (zh) * 2014-05-29 2014-08-13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改性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264487A (zh) * 2014-10-21 2015-01-07 苏州大学 导电化学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CN104358011A (zh) * 2014-10-21 2015-02-18 苏州大学 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CN106298066A (zh) * 2016-08-17 2017-01-04 梅庆波 一种柔性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CN106298066B (zh) * 2016-08-17 2017-07-28 石狮市森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CN106654234A (zh) * 2017-02-06 2017-05-10 深圳市斯诺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40696A (zh) * 2017-05-25 2017-09-08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材料的等离子体强化氧化焙烧方法
CN107293713A (zh) * 2017-06-19 2017-10-24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超低温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48100A (zh) * 2018-04-14 2018-08-24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表面化学修饰的磷酸铁锂及其应用
WO2020001561A1 (zh) * 2018-06-29 2020-01-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正极和全固态锂电池
CN109461933A (zh) * 2018-10-30 2019-03-12 东南大学 一种提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性能的改性方法
CN109935809A (zh) * 2019-02-28 2019-06-25 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氟化铝包覆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933939A (zh) * 2020-07-27 2020-11-13 山东宏匀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包覆正极材料的方法、电池和制备电池的方法
CN111933939B (zh) * 2020-07-27 2022-02-08 山东宏匀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包覆正极材料的方法、电池和制备电池的方法
CN112209362A (zh) * 2020-09-27 2021-01-1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等离子体诱导活化氟化碳的方法及锂一次电池制备
CN112209362B (zh) * 2020-09-27 2021-12-0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等离子体诱导活化氟化碳的方法及锂一次电池制备
CN116281933A (zh) * 2023-01-05 2023-06-23 电子科技大学 氟代磷酸铁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775883A (zh) * 2023-02-13 2023-03-10 四川富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
CN115775883B (zh) * 2023-02-13 2023-06-02 四川富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4505B (zh) 2014-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4505B (zh)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
Zhang et al. FeS2@ C nanowires derived from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nanowires for high-rate and long-life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05460917B (zh) 一种具有分级结构的氮掺杂碳纳米管及制备方法
CN103762362B (zh) 一种纳米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水热制备方法
CN107437617B (zh) 一种改善富锂材料电化学性能的表面修饰方法、所得富锂材料及应用
CN108538641B (zh) 一种三维多孔无机非金属元素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326784B (zh) 磷掺杂MoS2负载石墨烯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Tian et al.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LiV3O8–polypyrrole composite as a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CN109273691B (zh) 一种二硫化钼/氮掺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450265A (zh) 一种原位氮掺杂碳包覆钛酸锂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0494B (zh) 一种Fe3O4/Fe/C纳米复合电池电极材料的仿生合成方法
CN110326136B (zh) 一种新型高电位多层碳包覆聚阴离子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85989B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导电聚合物/SnSex纳米花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28628A (zh) 一种多孔球形的高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Zhou et al. Cyclic performance of Li-rich layered material Li1. 1Ni0. 35Mn0. 65O2 synthesized through a two-step calcination method
CN111554889A (zh) 一种聚酰亚胺/MXen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0589793A (zh) 一种金属掺杂和Mxene包覆双重改性磷酸铁锂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Feng et al.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o-free P2/O3 biphasic Na1-xLixNi0. 33Mn0. 67O2 cathode material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Huang et al. Proton/Mg2+ Co‐Insertion Chemistry in Aqueous Mg‐Ion Batteries: From the Interface to the Inner
Yu et al. Porous activity of biomass-activated carbon enhanced by nitrogen-dopant towards high-performance lithium ion hybrid battery-supercapacitor
Xu et al. Construction of polyaniline coated FeMnCu co-doped Prussian blue analogue as cathode for sodium ion battery
CN106848227A (zh) 一种表面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981650A (zh) 一种纳米级单质铋的制备方法
CN109473634A (zh) 固相共热合成二硒化钼/氮掺杂碳棒的方法
CN105406035B (zh) 一种正八面体型磷酸铁/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Assignee: Hubei Hongrun High Tech New Materials Co.,Ltd.

Assignor: HUBEI WANR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0980002524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Surface modification method of lithium iron phosphate cathode material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00527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557 Tianma Avenue, Yuny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iy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bei Wanr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11, Huaguo Road, Zhangwan District, Shiyan City, Hubei Province 442000

Patentee before: HUBEI WANR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9

Address after: No. 111, Huaguo Road, Zhangwan District, Shiyan City, Hubei Province 442000

Patentee after: HUBEI WANR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11, Huaguo Road, Zhangwan District, Shiy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BEI WANR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