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31825B - 一种促进丙烷转化制芳烃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促进丙烷转化制芳烃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31825B
CN102531825B CN201010610460.8A CN201010610460A CN102531825B CN 102531825 B CN102531825 B CN 102531825B CN 201010610460 A CN201010610460 A CN 201010610460A CN 102531825 B CN102531825 B CN 1025318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pane
transformation
hzsm
promotor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104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31825A (zh
Inventor
周游
魏迎旭
刘中民
常福祥
孙新德
张莹
李金哲
陈景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01061046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318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31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1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31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18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2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catalysts, e.g. selective catalyst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一种促进丙烷转化制芳烃的方法,通过在原料中添加促进剂的方法,提高丙烷的转化率和反应速率。所述促进剂为甲醇、二甲醚、乙醇、氯甲烷、碘甲烷、甲苯、二甲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丙烷与促进剂混合物料中,丙烷与促进剂所含碳原子数比为:丙烷/促进剂=10~500;所述分子筛催化剂为HZSM-5、HZSM-11、HZSM-22、HZSM-23、HY、HBeta中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

Description

一种促进丙烷转化制芳烃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丙烷转化制芳烃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化工生产的原料严重依赖石油,而石油和煤炭资源日益减少;芳烃作为液体燃料、溶剂、化工原料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以天然气为代表的低碳烷烃在地球上的储量非常大,但由于低碳烷烃结构和性质相对稳定,直接转化较少有突破,如能通过某种方式提高低碳烷烃的转化,在资源、能源、技术和经济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长期以来低碳烷烃绝大部分都是作为燃料使用,丙烷作为天然气加工和石油化工过程的副产物、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亦是如此。
丙烷转化方面已经进行过很多的研究,但限于其分子的稳定性,难以活化转化。因此,能够找到一种提高丙烷等化学性质稳定的烷烃分子活化转化的方法,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烃类的裂解是吸热过程,甲醇制烃类过程是强放热过程,这两个过程如果在一个体系中进行,可以平衡烃类裂解的强吸热和甲醇制烃类过程的强放热带来的负面影响。本实验室曾发展出一种耦合的石油烃类催化裂解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CN02152480.7.B),利用有机含氧化合物(甲醇、二甲醚等)与石油烃类在流化床中耦合反应,可以在维持低碳烯烃收率不变的条件下降低反应、再生器温度或降低剂油比、水水油比;通过耦合反应原料的配比控制催化剂的积碳量、热量平衡,提高过程效率。
丙烷的裂解也是强吸热过程,当丙烷裂解与甲醇制烃类过程在一个体系中进行,当满足某一原料配比时,可以让体系的反应热效近似为零,但丙烷的转化率低,其中甲醇对丙烷的化学影响未提及(高志贤等,甲醇/丙烷在ZSM-5分子筛上偶合转化过程的研究,燃料化学学报,1995,23卷,4期:390~395)。
罗门哈斯公司发明了一种通过加入CO2以提高丙烷脱氢过程中丙烯产率的方法,通过大量CO2的和少量的丙烷(典型方案:50%CO2、10%丙烷)以共进料的方式在催化剂表面反应,以提高产物丙烯的产率(CN200910002960.0.A)。主要利用的是大量CO2与丙烷脱氢中的氢气反应对平衡的拉动,以及大量CO2气氛中对催化剂的积碳的缓解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丙烷转化率、反应速率以及产物中芳烃选择性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促进丙烷转化为芳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丙烷与促进剂混合后通过含有分子筛催化剂的反应器,以提高丙烷的转化率、反应速率以及产物中芳烃选择性;所述促进剂为甲醇、二甲醚、乙醇、氯甲烷、碘甲烷、甲苯、二甲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所述丙烷与促进剂混合物料中,丙烷与促进剂所含碳原子数比为:丙烷/促进剂=10~500。
所述促进剂为甲醇、二甲醚、乙醇、二甲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
所述促进剂为甲醇、二甲醚、二甲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
所述促进剂为甲醇和/或二甲醚。
所述丙烷与促进剂混合物料中,丙烷与促进剂所含碳原子数比为:丙烷/促进剂=40~200。
所述分子筛催化剂为HZSM-5、HZSM-11、HZSM-22、HZSM-23、HY、HBeta中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
所述分子筛催化剂为由包含K+、Zn2+、Cr6+、Ga+、In+、Mo6+、Mg2+、Ta5+、Pt2+、Ti4+、Ag+、Ni2+、Ir3+、Pd2+、Co3+、La3+、Sn2+金属离子的化合物中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改性后的金属负载型分子筛催化剂。
所述分子筛催化剂为由包含Zn2+、Ga+、In+、Mo6+、Ta5+、Cr6+、Sn2+金属离子的化合物中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改性后的金属负载型分子筛催化剂。
改性后的金属负载型分子筛催化剂中,金属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
丙烷转化的反应温度为450~750℃。
丙烷转化的反应温度为500~600℃。
丙烷转化反应的物料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为10ms~10s。
丙烷转化反应的物料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为40ms~5s。
所述反应器为脉冲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组合成的复合反应器。
本发明的方法所制备的芳烃为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三甲苯、甲乙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
为了更清楚、完整的表达上述技术方案,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实现本发明,所述部分名词解释如下:
促进剂:与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丙烷相比反应活性更强的,在共进料体系中仅需少量或微量,就能够攻击丙烷分子促进丙烷分子活化或通过反应历程的耦合促进丙烷转化的物质,如甲醇、二甲醚、乙醇、氯甲烷、碘甲烷、甲苯、二甲苯等。
丙烷与促进剂所包含的碳原子数比:原料气中丙烷所包含的碳原子总数与促进剂所包含的碳原子总数之比,其计算公式为:(丙烷的摩尔数×3)/(促进剂的摩尔数×一个促进剂分子中包含的碳原子数)
金属负载型分子筛催化剂中金属的质量百分含量:金属负载型分子筛催化剂中所负载金属的质量与催化剂总质量的比值;其中,负载在催化剂上的金属以金属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所负载金属的质量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SA00000401532200031
公式(1)
金属负载型分子筛催化剂中金属的质量百分含量计算公式为:
Figure BSA00000401532200041
公式(2)
所述公式(1)和(2)中:
q:催化剂中所包含负载金属元素的数量;
Mi:催化剂中所含的第i种金属元素;
ni:催化剂中第i种金属元素Mi的氧化价态;
MiOni/2:催化剂中第i种金属元素Mi的氧化物;
本发明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1)提供了一种将经济价值较低的丙烷转化成经济价值较高的芳烃的方法;
2)提供了一种在丙烷转化制芳烃过程中提高丙烷转化率、反应速率以及产物中芳烃选择性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详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对比例1
HZSM-5上丙烷单独脉冲反应
在内径3mm的石英管中装入32mg的HZSM-5催化剂,在氮气流中加热至550℃并保持,在此状态下保持30min,完成催化剂活化过程。然后将常压下1ml的原料气通过催化剂,原料气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为80ms,原料气组成为:丙烷70%、氦气30%,上述百分含量均为摩尔百分含量。反应后的产物进入色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丙烷转化率为1.5%,芳烃选择性30.7%。
色谱分析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色谱仪:瓦里安3800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300℃),色谱柱:毛细管柱(内径0.25mm,长100m),载气:He。
产物芳烃组分为:苯32.0%、甲苯50.2%、二甲苯16.1%、其他1.7%。
对比例2
HZSM-5上甲醇单独脉冲反应
在内径3mm的石英管中装入32mg的HZSM-5催化剂,在氮气流中加热至550℃并保持,在此状态下保持30min,完成催化剂活化过程。然后将常压下1ml的原料气通过催化剂,原料气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为80ms,原料气组成为:甲醇(蒸汽)3%、氦气97%,上述百分含量均为摩尔百分含量。反应后的产物进入色谱进行分析,其条件如对比例1结果表明甲醇转化率为100%,产物中丙烷占总产物35%。
实施例1
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制备
实验中用到的HZSM-5/11/22/23(Si/Al=20~100)分子筛催化剂,购买自南开大学催化剂厂。
称取100.00g(干基)分子筛载体,加入一定浓度的金属盐溶液中,再加入一定量25~28%的氨水,搅拌至糊状。于120℃下烘干6小时,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550℃焙烧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研磨至粉末,在350℃中焙烧2小时,冷却后经过压片、研磨、筛分,留取60目~80目的催化剂颗粒备用。
所得催化剂样品编号与所采用的分子筛载体、金属盐溶液、加入25~28%氨水的量及催化剂上负载金属的质量百分含量关系如表1所示。2%Mo/HZSM-11的制备:
称取HZSM-5(Si/Al=55)100.00g(干基)。称取钼酸铵3.73g、水120g、25~28%的氨水2g,完全溶解后加入称取的100g分子筛中,搅拌至糊状,于120℃下烘干6小时,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550℃焙烧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研磨至粉末,在350℃中焙烧2小时,冷却后经过压片、研磨、筛分,留取60目~80目的催化剂颗粒备用。
1%Zn-2%Mo/HZSM-5的制备
称取2%Mo/HZSM-5(Si/Al=55)102.00g(干基)。称取硝酸锌2.65g,加水120g,加入25~28%的氨水2g,完全溶解后加入分子筛中,搅拌至糊状。于120℃下烘干6小时,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550℃焙烧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研磨至粉末,在350℃中焙烧2小时,冷却后经过压片、研磨、筛分,留取60目~80目的催化剂颗粒备用。
表1:样品编号与制备条件的对应关系
Figure BSA00000401532200061
Figure BSA00000401532200071
注:1将制备好的1%Ni/HZSM-5与HZSM-22按质量比50∶50混合;
2将制备好的2%Co/HZSM-22与0.5%La+5%Zn/HZSM-22按质量比30∶70混合。
实施例2
各种催化剂上甲醇作为促进剂与丙烷混合进行脉冲反应实验
在内径3mm的石英管中装入32mg的催化剂,在活化气(氮气、氢气、甲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流中加热至550℃并保持,在此状态下保持30min,完成催化剂活化过程。然后将常压下1ml的原料气通过催化剂,原料气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为80ms,原料气配比为:丙烷/甲醇=70(丙烷与促进剂所含碳原子数比),其具体组成为:丙烷70%、甲醇(蒸汽)3%、氦气27%,上述百分含量均为摩尔百分含量。反应后的产物进入色谱进行分析,其分析条件如对比例1,结果如表2所示(芳烃产物为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三甲苯、甲乙苯)。
表2:种催化剂上甲醇作为促进剂与丙烷混合进行脉冲反应实验
  催化剂   丙烷转化率   芳烃选择性
  HZSM-5   15.5%   45.7%
  0.5%Ga/HZSM-5   16.4%   61.5%
  1%Zn/HZSM-5   16.1%   54.5%
  2%Mo/HZSM-11   16.7%   58.3%
  2%Mg/HZSM-11   15.3%   51.1%
  3%Ta/HZSM-22   15.4%   50.9%
  6%Ni/HZSM-23   17.0%   51.3%
  10%Sn/HZSM-5   17.1%   60.7%
  2%Co/HZSM-5   17.4%   74.1%
  2%In/HZSM-5   16.7%   63.1%
  2%Mg/HZSM-5   16.5%   55.4%
  2%Ti/HZSM-5   15.9%   57.0%
  2%Ag/HZSM-5   18.0%   60.2%
  2%Ir/HZSM-5   17.2%   59.1%
  2%Pd/HZSM-5   18.1%   56.4%
  1%K/HZSM-5   15.9%   58.7%
  1%Cr/HZSM-5   17.8%   60.4%
  0.1%Pt+6%Zn/HZSM-5   19.3%   54.4%
  50%{1%Ni/HZSM-5}+50%{HZSM-22}   17.6%   59.4%
  30%{2%Co/HZSM-22}+70%{0.5%La+5%Zn/HZSM-22}   18.9%   70.1%
实施例3
HZSM-5上各种促进剂与丙烷混合进行脉冲反应实验
在内径3mm的石英管中装入32mg的HZSM-5催化剂,在活化气(氮气)流中加热至550℃并保持,在此状态下保持30min,完成催化剂活化过程。然后将常压下1ml的原料气通过催化剂,原料气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为80ms,原料气配比为:丙烷/促进剂=70(丙烷与促进剂所含碳原子数比),上述百分含量均为摩尔百分含量。反应后的产物进入色谱进行分析,其分析条件如对比例1,结果如表3所示。
表3:HZSM-5上各种促进剂与丙烷混合进行脉冲反应实验
促进剂   丙烷转化率   芳烃选择性
甲醇   15.5%   45.7%
二甲醚   15.3%   45.0%
乙醇   16.0%   47.2%
氯甲烷   16.1%   46.7%
碘甲烷   15.4%   46.9%
甲苯   16.6%   49.8%
二甲苯   16.9%   49.5%
甲醇+乙醇(摩尔比=1∶1)   15.9%   46.0%
甲醇+二甲苯(摩尔比=10∶1)   16.3%   48.1%
实施例4
不同温度下HZSM-5上二甲醚作为促进剂与丙烷混合进行固定床反应实验
在内径5mm的石英管中装入1.0g的HZSM-5催化剂,在活化气(氮气)流中分别加热至450℃、500℃、550℃、600℃、750℃并保持30min,然后将原料气通过催化剂,接触时间3.6s(空速1000h-1),原料气配比为:丙烷/二甲醚=70(丙烷与促进剂所含碳原子数比),其具体组成为:丙烷70%、二甲醚1.5%、氦气27%,上述百分含量均为摩尔百分含量。开始反应10min,将产物引入色谱进行分析,其分析条件如对比例1,结果如表3所示。
表4:不同温度HZSM-5上二甲醚作为促进剂与丙烷混合固定床反应实验
  反应温度   丙烷转化率   芳烃选择性
  450℃   5.3%   18.2%
  500℃   45.1%   65.1%
  550℃   89.0%   78.5%
  600℃   99.1%   80.9%
  750℃   99.9%   70.0%
实施例5
0.1%Pt+6%Zn/HZSM-5上甲醇作为促进剂与丙烷混合进行不同接触时间的脉冲反应实验
在内径3mm的石英管中装入32mg的0.1%Pt+6%Zn/HZSM-5催化剂,在活化气(氢气、氮气)流中加热至550℃并保持,在此状态下保持30min,完成催化剂活化过程。然后分别将常压下1ml的原料气以不同的接触时间通过催化剂,原料气配比为:丙烷/甲醇=70(丙烷与促进剂所含碳原子数比),其具体组成为:丙烷70%、甲醇(蒸汽)3%、氦气27%,上述百分含量均为摩尔百分含量。反应后的产物进入色谱进行分析,其分析条件如对比例1,结果如表2所示。
表5:0.1%Pt+6%Zn/HZSM-5上甲醇作为促进剂与丙烷混合进行不同接触时间的脉冲反应实验
  接触时间   丙烷转化率   芳烃选择性
  10ms   2.3%   27.6%
  40ms   11.2%   38.5%
  200ms   20.1%   62.0%
  1s   45.5%   78.9%
  5s   92.5%   80.5%
  10s   98.2%   80.8%
实施例6
HZSM-5上对二甲苯作为促进剂与丙烷混合进行不同原料气配比的固定床反应实验
在内径5mm的石英管中装入1.0g的HZSM-5催化剂,在活化气(氮气)流中加热至550℃并保持30min。然后分别将不同“丙烷/对二甲苯”配比的原料气通过催化剂,接触时间3.6s(空速1000h-1),改变原料气配比。开始反应10min,将产物引入色谱进行分析,其分析条件如对比例1,结果如表3所示。
表6:HZSM-5上对二甲苯10∶1混合作为促进剂与丙烷混合进行不同原料气配比的固定床反应实验
Figure BSA00000401532200101
实施例7
HZSM-5上甲醇作为促进剂与丙烷混合进行不同反应器的实验
分别在内径5mm的固定床、内径5mm的固定流化床中装入1.0g的HZSM-5催化剂,在活化气(氮气)流中加热至550℃并保持30min,将原料气通过催化剂,原料气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为3.6s(空速1000h-1),原料气配比为:丙烷/促进剂=80(丙烷与促进剂所含碳原子数比)。开始反应10min,将产物引入色谱进行分析,其分析条件如对比例1,结果如表2所示。
表7:HZSM-5上甲醇作为促进剂与丙烷混合进行不同反应器的实验
  反应器   丙烷转化率   芳烃选择性
  固定床   89.0%   78.5%
  流化床   91.1%   80.2%

Claims (10)

1.一种促进丙烷转化制芳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丙烷与促进剂混合后通过含有分子筛催化剂的反应器,以提高丙烷的转化率和反应速率;
所述促进剂为二甲醚、乙醇、氯甲烷、碘甲烷、甲苯、二甲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丙烷与促进剂混合物料中,丙烷与促进剂所含碳原子数比为:丙烷/促进剂=10~500;
所述分子筛催化剂为HZSM-5、HZSM-11、HZSM-22、HZSM-23、HY、HBeta中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丙烷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烷与促进剂混合物料中,丙烷与促进剂所含碳原子数比为:丙烷/促进剂=40~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促进丙烷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催化剂为由包含K+、Zn2+、Cr6+、Ga3+、In3+、Mo6+、Mg2+、Ta5+、Pt2+、Ti4+、Ag+、Ni2+、Ir3+、Pd2+、Co3+、La3+、Sn2+金属离子的化合物中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改性后的金属负载型分子筛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促进丙烷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改性后的金属负载型分子筛催化剂中,金属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促进丙烷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烷转化的反应温度为450~75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促进丙烷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烷转化的反应温度为500~60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促进丙烷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烷转化反应的物料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为10ms~10s。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促进丙烷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烷转化反应的物料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为40ms~5s。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促进丙烷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为脉冲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组合成的复合反应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促进丙烷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烃为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三甲苯、甲乙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
CN201010610460.8A 2010-12-29 2010-12-29 一种促进丙烷转化制芳烃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318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0460.8A CN102531825B (zh) 2010-12-29 2010-12-29 一种促进丙烷转化制芳烃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0460.8A CN102531825B (zh) 2010-12-29 2010-12-29 一种促进丙烷转化制芳烃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1825A CN102531825A (zh) 2012-07-04
CN102531825B true CN102531825B (zh) 2014-04-23

Family

ID=46340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1046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31825B (zh) 2010-12-29 2010-12-29 一种促进丙烷转化制芳烃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318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6587B (zh) * 2013-04-08 2016-12-28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甲醇与低碳烷烃反应生产芳烃的催化剂及应用
CN104557423B (zh) * 2013-10-21 2017-05-0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甲烷直接转化制芳烃的方法
CN104262255A (zh) * 2014-09-22 2015-01-07 四川大学 一种不对称催化合成γ-硝基吡唑酰胺化合物的方法
CN108043452B (zh) * 2017-12-06 2021-02-26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丙烷和甲醇混合芳构化催化剂及制法和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1226A (zh) * 2009-09-28 2010-03-17 清华大学 一种甲醇芳构化制取二甲苯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1226A (zh) * 2009-09-28 2010-03-17 清华大学 一种甲醇芳构化制取二甲苯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1825A (zh)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4212B (zh) 合成气直接转化为低碳烯烃的方法
CN102015969B (zh) 固体生物质的催化热解及相关的生物燃料、芳烃化合物和烯烃化合物
CN102452878B (zh) 合成气一步法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
CN104250194B (zh) 一种异丁烯的制备方法
CN103896768A (zh) 一种制备乙酸甲酯的方法
CN102463086A (zh) 联产低碳烯烃和对二甲苯的反应装置
CN101219384A (zh) 一种用于合成气一步转化为低碳烯烃反应的催化剂
CN102531825B (zh) 一种促进丙烷转化制芳烃的方法
CN114939433A (zh) 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制轻质芳烃的复合催化剂及制备和应用
CN102516004A (zh) 一种以生物质合成气为原料经二甲醚两步法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
CN102942435B (zh) 一种使用移动床技术将甲醇转化为丙烯的反应工艺
CN101115700B (zh) 芳香族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和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04250186A (zh) 一种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
CN105016954B (zh) 一种甲醇或/和二甲醚制备丙烯和芳烃的方法
CN104557423A (zh) 一种甲烷直接转化制芳烃的方法
CN104892346A (zh) 一种甲醇制对二甲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57854B (zh) 一种促进丙烷转化制低碳烯烃的方法
CN103664436B (zh) 由合成气直接转化为低碳烯烃的方法
CN106883091A (zh) 一种由4-甲基-3-环己烯甲醛选择性合成对二甲苯的方法
CN110201609B (zh) 一种利用合成气加氢联产烯烃和芳烃的设备及方法
CN104557419A (zh) 甲醇或二甲醚制芳烃的方法
CN101456781B (zh) 一种制备芳烃混合物的方法
CN103130605B (zh) 一种促进丁烷转化制低碳烯烃的方法
CN103130597B (zh) 一种促进丁烷转化制芳烃的方法
CN101293800B (zh) 含氧化合物与轻烃转化集成制取小分子烯烃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23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