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9084B - 片状物的拉伸机 - Google Patents

片状物的拉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29084B
CN102529084B CN201110372065.5A CN201110372065A CN102529084B CN 102529084 B CN102529084 B CN 102529084B CN 201110372065 A CN201110372065 A CN 201110372065A CN 102529084 B CN102529084 B CN 1025290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let
mentioned
pitman shaft
stretching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720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29084A (zh
Inventor
中岛郎
中岛一郎
河村宗则
上田博信
川根慎郎
川根慎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Steel Works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Steel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Steel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Steel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29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90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290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90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1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 B29C55/1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 B29C55/16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simultaneously
    • B29C55/165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20Edge cla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紧凑的结构,高速进行精度高的拉伸的拉伸机。本发明是一种片状物的拉伸机,所述片状物的拉伸机设有在上述片状物的两侧端具备把持片状物的端部的多个抓紧装置的循环连杆装置,从入口侧链轮被配置成平行状态和末端展开状态的导轨引导,使片状物拉伸,在拉伸后,将片状物拆下,通过出口侧链轮向入口侧链轮返回,其特征在于,在旋转自由地将构成连杆装置的折尺部的连杆板连接的接合用连杆轴的下方,设置被上述各导轨引导的连杆轴保持器,在片状物侧的各连杆轴保持器的下端设置夹着一方的导轨的两侧面滚动的两对横辊,且在片状物侧设置抓紧装置,上述两对横辊以彼此相邻的横辊上下错开,且夹着导轨彼此对角的横辊为相同高度的方式被设置。

Description

片状物的拉伸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片状物,例如热塑性树脂薄膜等拉伸的片状物的拉伸机。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6-513069号公报)表示了片状物的拉伸机的以往的一例。专利文献1中表示了使用用于保持、输送并拉伸薄膜的连续的夹具,用于在纵方向以及横方向同时拉伸的拉伸装置。夹具被轨道支承且引导,并被将夹具彼此连结成一个的循环链向前方驱动,循环链由一个以上的链轮驱动。
上述拉伸装置在应拉伸的薄膜的两侧具备被分离距离可变的两个轨道引导的循环链,循环链由以垂直销为中心相互连结的连杆的连续体构成。夹具与两个销中的一方的销连结或被设置在两个连杆之间,且被两个轨道的第一轨道引导,向链的一方的侧突出。对此,引导片与夹具之间的两个中一方的销连结或被设置在两个连杆之间。另外,引导片通过上述两个轨道的分离距离的变更,以链的连续的连杆大致排列成一列,或将在另一方连续的夹具彼此之间的距离固定,或变更地相互错开角度的方式,沿两个轨道中的第二轨道移动。
优选夹具具有以链的连续的连杆的两个垂直铰接销中的一方为中心连结的主体,另一方面,引导片以前面的配置在铰接销彼此之间的链的连续的连杆的另一方的垂直铰接销为中心被连结。
以间隔片被配置在两个轨道之间,由此,连杆将夹钳彼此的距离固定或变更的方式被构成。
在两个轨道的间隔缩小了时,链的连续的连杆排列成一列,成为最大宽度,但是,这是通过以各夹具主体以及各引导片相互接近的方式推压与连杆的连结点(铰接销),而排列成一列的方式构成。这样,为了以推压与连杆的连结点的方式发挥作用,各夹具主体以及各引导片必须使相对于轨道的姿势固定。因为若姿势变化,则不能正确地推压与连杆的连结点。因此,各夹具主体以及各引导片位于各轨道的两侧,分别具备两个上辊和两个下辊,在沿轨道被引导时,固定地确保姿势。
各夹具通过抓紧薄膜的两侧端沿轨道移动,将薄膜在纵方向(TD方向)和横方向(MD方向)拉伸。此时,各夹具受到拉伸方向和反方向的反作用力,因横方向的拉伸而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成为薄膜的入口侧(与薄膜的行进方向相反朝向)。上述反作用力由夹具主体所具备的辊和轨道支撑,但若因反作用力各夹具主体产生挠曲,则对薄膜的拉伸精度造成不良影响。即,由于挠曲,各夹具的抓紧薄膜的位置变化,所以,存在不能得到所设定的横方向的拉伸宽度的可能性,期望能够尽量减少夹具主体的挠曲。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6-5130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拉伸机中,没有考虑薄膜拉伸时的反作用力造成的夹具的挠曲的对策,存在夹具主体的挠曲影响薄膜的拉伸精度的情况。
另外,两个轨道由支架保持,各夹具主体和各引导片均以由处于此支架的上方和下方的分离位置的多个辊夹住各轨道的方式构成。机架延展到支架之下,在其前端设置夹着轨道的下方的辊,由于薄膜拉伸时的反作用力,机架部分的挠曲成为课题。
进而,轨道的上下宽度变大,且各夹具主体以及各引导片的与轨道的卡合结构复杂,由夹具主体以及引导片构成的移动部分的尺寸、重量变大,装置大型化,且不适合高速移动。
另外,由于各夹具主体以及各引导片均经夹着各轨道的两侧的多对辊引导,所以,存在在与轨道接触移动时,辊不能顺滑地移动的情况。即,由于由多对辊一面将各夹具主体以及各引导片都限制成固定的姿势,一面引导,所以,各辊以受限制的状态移动。由于这对顺滑的拉伸造成不良影响,且不适合高速移动,所以,存在对生产性造成影响的情况。
进而,因为各夹具主体以及各引导片突出到轨道之间,在两者的突出前端之间连结着连杆,所以,连杆的长度尺寸变小,难以增大MD方向(薄膜的行进方向)的拉伸宽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紧凑的结构高速进行精度高的拉伸的拉伸机。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是一种片状物的拉伸机,所述片状物的拉伸机构成为,设有在上述片状物的两侧端具备把持片状物的端部的多个抓紧装置的循环连杆装置,此循环连杆装置由形成为折尺状的多个等长连杆装置构成,被入口侧以及出口侧的链轮驱动,被从上述入口侧链轮送出,被在行进方向末端展开状态并行地配置的多个引导用导轨引导,使片状物拉伸,在拉伸后,将片状物拆下,经上述出口侧链轮向上述入口侧链轮返回,其特征在于,
在旋转自由地将构成上述等长连杆装置的折尺部的连杆板连接的接合用连杆轴的下方,设置被上述各导轨引导的连杆轴保持器,在片状物侧的各连杆轴保持器的下端设置夹着一方的导轨的两侧面滚动的两对横辊,且在片状物侧设置上述抓紧装置,上述两对横辊以彼此相邻的横辊上下错开,且夹着导轨彼此对角的横辊为相同高度的方式被设置,上述两对横辊中的上述导辊的片状物侧,即,上述入口侧的横辊和其对角的横辊被设置在靠近上述连杆轴保持器的主体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记载的片状物的拉伸机中,其特征在于,片状物的两侧所具备的循环连杆装置的各连杆轴保持器的两对横辊夹着片状物被设置在对称的上下位置。
另外,在上述记载的片状物的拉伸机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两对横辊以彼此相邻的辊重叠的方式被上下配置。
另外,在上述记载的片状物的拉伸机中,其特征在于,在片状物相反侧的各连杆轴保持器的下端设置夹着另一方的导轨的两侧面滚动的一对横辊。
另外,在上述记载的片状物的拉伸机中,其特征在于,在片状物相反侧的各连杆轴保持器的下端设置夹着另一方的导轨的两侧面滚动的两对横辊。
另外,在上述记载的片状物的拉伸机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片状物相反侧的连杆轴保持器以接合用连杆轴位于上述另一方的导轨的大致正上方的方式被配置。
另外,在上述记载的片状物的拉伸机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片状物侧的连杆轴保持器以接合用连杆轴位于上述一方的导轨的大致正上方的方式被配置。
另外,在上述记载的片状物的拉伸机中,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抓紧装置的连杆轴保持器在通过上述多对横辊与一方的导轨接触而限制了抓紧装置的姿势的状态下沿导轨被引导。
另外,在上述记载的片状物的拉伸机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抓紧装置保持相对于一方的导轨为大致直角方向的姿势被引导。
另外,在上述记载的片状物的拉伸机中,其特征在于,片状物相反侧的连杆轴保持器由一对横辊可相对于导轨变化姿势地引导。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紧凑的结构高速进行精度高的拉伸,能够提高生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拉伸机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拉伸机的等长连杆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将本发明实施例的等长连杆关闭了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从图2的箭头E看的表示连杆轴保持器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5是从图2的箭头A看的连杆轴保持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从图2的箭头B看的连杆轴保持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从图2的箭头C看的连杆轴保持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片状物侧的连杆轴保持器的里面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片状物相反侧的连杆轴保持器的里面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片状物侧的连杆轴保持器的里面的横辊和导轨的卡合关系的立体图。
图11是将本发明实施例的等长连杆打开了的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首先,使用图1、图2,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基本方式的两轴同时拉伸机。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两轴同时拉伸机的俯视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等长连杆装置31的剖视图,其结构以及动作如下。
在片状物1的两侧具备把持片状物1的端部的几个(多个)抓紧装置2的循环连杆装置3(图中省略连杆的一部分以及片状物的上半部分的循环连杆)由被形成为折尺状的几个(多个)等长连杆装置31构成。进而,循环连杆装置3由片状物1的入口侧链轮4驱动。而且,抓紧装置2由设置在入口的开闭导向器等开闭组件(不图示)开闭,抓紧片状物1,在预热区间(不图示)被加热到拉伸所必要的温度。
进而,循环连杆装置3在拉伸区间,被在行进方向X末端展开状地并行配置的两根引导用导轨5、6引导,在TD方向(末端展开部分的纵方向)拉伸,且就MD方向(横的行进方向)而言,从抓紧间距P1到P2逐渐扩大,由此,将片状物1在纵横两方向(纵:TD方向、横:MD方向)同时拉伸。此后,在热处理区间以规定的温度热固定,在冷却区间急剧冷却,由设置在出口的开闭导向器等开闭组件(不图示)开闭抓紧装置2,将片状物1拆下,被拆下的片状物1就这样行进。进而,循环连杆装置3以被出口侧链轮7驱动,返回入口侧链轮4的方式构成。
即,片状物的拉伸机构成为,设有在片状物1的两侧端具备了把持热塑性树脂的片状物1的端部的多个抓紧装置2的循环连杆装置3,该循环连杆装置3由被形成为折尺状的多个等长连杆装置31构成,被片状物1的入口侧链轮4驱动,被在行进方向X配置成末端展开状的引导用导轨5、6引导,在使片状物1拉伸后,将片状物1拆下,由出口侧链轮7驱动,返回入口侧链轮4。
如上所述,各抓紧装置2通过抓紧片状物1的两侧端沿轨道在行进方向A移动,来将薄膜在纵方向(TD方向)和横方向(MD方向)拉伸。而且,因MD方向的拉伸而产生的反作用力作用于各抓紧装置2,其反作用力的方向成为与拉伸方向X反方向的片状物1的入口侧的链轮4的方向(与薄膜的行进方向相反朝向)Y。省略了图示,但就片状物1的上半部分的循环连杆的抓紧装置2而言,也同样,因MD方向的拉伸而产生的反作用力在箭头Y方向施加。
引导用导轨如图2所示,截面由凸状部件形成为矩形,为片状物侧的一方的导轨5和片状物相反侧的另一方的导轨6并行的一对组。在片状物侧导轨5的中心的大致正上方配置连结着抓紧装置2的接合用连杆轴8,在另一方的片状物相反侧导轨6的中心的大致正上方,配置不具有抓紧装置2的接合用连杆轴9。连杆轴8和连杆轴9是用于将连杆板15以及16旋转自由地接合的连杆轴。
在连杆轴8、9的最下端,分别以跨越引导用导轨5、6的方式安装着连杆轴保持器10、11的主体。在连杆轴保持器10、11的两侧下方以纵轴为中心旋转自由地分别安装着成对的横辊(径向轴承)12(12a~12d)、13。上述横辊12、13以夹着对等长连杆装置31的运动进行限制的引导用导轨5、6的两侧面滚动的方式被配置。横辊12、13呈圆筒形状,通过其运动(转动)通常一面相对于引导用导轨5、6的两侧面实质上垂直地接触,一面变化(转动),由此,能够使连杆轴8、9高速移动,由引导用导轨引导等长连杆装置31,高速行走。
在连杆轴保持器10的下方的中央部,内置安装着与引导用导轨5的上面5a接触并滚动行走的两个纵辊12g。图8是片状物侧的连杆轴保持器的里面的立体图,已知纵辊12g被内置在各对横辊(12a~12d)的中央。在连杆轴保持器11的下方的中央部,内置安装着与引导用导轨6的上面6a接触并滚动行走的两个纵辊13a。图9是片状物相反侧的连杆轴保持器的里面的立体图,已知纵辊13a被内置在一对横辊13的中央。
纵辊12g、13a承受等长连杆装置31的载荷,向各导轨5、6的上面5a、6a传递。纵辊12g、13a以横轴为中心旋转,两个辊由于分别与各导轨的上面接触,所以,能够稳定地使等长连杆装置31不会倾斜地行走。
在上述连杆轴保持器中的靠近片状物1的连杆轴保持器10上,与片状物相向的侧部横向突出(大致垂直地突出),形成抓紧装置2的安装部17。在此安装部17安装着上述抓紧装置2。
图3是等长连杆关闭了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是从图2的箭头E看的表示连杆轴保持器10和11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2所示的连杆轴保持器10具有夹着导轨5的一方的成对的横辊12a、12d和夹着导轨5的另一方的成对的横辊12b、12c这两对横辊。上述结构的连杆轴保持器10沿引导用轨道5排列配置多个。另一方面,连杆轴保持器11具有夹着导轨6的一对横辊13,沿引导用导轨6排列配置多个。
由于连杆轴保持器10通过两对横辊12a~12d(四个)与导轨5的两侧面两个两个地接触(两点接触),所以,其姿势由导轨5限制。因此,被安装在连杆轴保持器10的抓紧装置2的姿势也被限制,如图3所示,即使是在连杆板15、16关闭了的状态和图11的连杆板15、16打开了的状态的任意一个状态下,也通常被保持为相对于导轨5在大致直角方向(垂直方向)向片状物1侧突出的姿势。
与此相对,由于若使连杆轴保持器11通过一对横辊13、13一个一个地与导轨6的两侧面接触(一点接触),则与连杆轴保持器10相比,姿势未被导轨6强势地限制,在机构的游隙范围能够以连杆轴9为中心转动,所以,在沿导轨6移动时,进行顺滑地动作。另外,横辊13也可以在连杆轴保持器11的下端设置两对。
若在图3、图4中,将图的上方作为片状物的入口侧,则因图1所说明的拉伸而产生的对抓紧装置2的反作用力在箭头Y方向被施加在安装部17。通过此Y方向的反作用力向连杆轴保持器10施加箭头Z方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也向横辊12a~12d施加。若看因此旋转力而产生的横辊12a~12d对导轨5的接触状况,则以横辊12b和12d与导轨5强力接触而横辊12a和12c从导轨5离开的方式发挥作用。因此,反作用力主要由横辊12b和12d支撑。
图5是从图2的箭头A看的连杆轴保持器10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从图2的箭头B看的连杆轴保持器10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连杆轴保持器10的里面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连杆轴保持器10的里面的横辊和导轨5的卡合关系的立体图。横辊12b和12d以夹着导轨5的上部的方式设置在连杆轴保持器10的两侧下方,横辊12a和12c以夹着导轨5的下部的方式被设置在从连杆轴保持器10的下端突出的支承轴12e的前端。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在连杆轴保持器10的两侧下方,分别上下错开地设置横辊12a~12d,使彼此对角的横辊12b和12d位于靠连杆轴保持器10的主体的上方,使彼此对角的横辊12a和12c位于远离连杆轴保持器10的主体的下方。因为彼此对角的横辊12a和12c位于下方,所以,被设置在从连杆轴保持器10的下端突出的支承轴12e的前端,从抓紧装置2到横辊12a或12c的距离仅长支承轴12e的量,此部分的挠曲变大。
与此相比,因为彼此对角的横辊12b和12d经短的支承轴12f设置在连杆轴保持器10的下端,所以,从支撑反作用力的横辊12b和12d的位置到抓紧装置2的距离变短,能够减小因此间的反作用力产生的挠曲。因此,通过将挠曲抑制得小,能够抑制抓紧装置2的片状物1的抓紧位置的变化,能够进行精度高的拉伸。
这里,导辊5的片状物侧,即,入口侧的横辊是12b,其对角的横辊是12d。
就图1中省略图示的片状物1的上半部分的循环连杆的抓紧装置2而言,因为也同样被施加反作用力,所以,以连杆轴保持器的两对横辊中的彼此相邻的横辊在上下错开,且使在片状物侧,即,入口侧的横辊和处于其对角位置的横辊位于上方的方式设置。因此,片状物1的两侧所具备的循环连杆装置的各连杆轴保持器的两对横辊夹着片状物1(以其为中心)被设置在上下对称的位置。
连杆轴保持器10由于将横辊12a~12d这两对横辊横向排列配置,所以,与一对横辊相比,在沿导轨5的方向需要大的设置空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与连杆轴保持器10邻接的横辊12a和12b上下错开且重叠地设置,抑制沿导轨5的上述设置空间。就横辊12c、12d而言也同样。即,因为支承轴12e突出横辊12b以及12d的厚度的量以上,所以,能够将两横辊12a和12b以及12c和12d分别不接触地在横方向重叠地配置。因此,以此重叠的量,抑制沿导轨5的横辊12a和12b的设置空间。
另外,如图5、图6所示,若将上述结构的连杆轴保持器10沿导轨5排列多个配置,则邻接的连杆轴保持器10的横辊12a和12b以及12c和12d分别相邻,但是,由于旁边的横辊上下分离而不接触,所以,能够在横方向重叠地配置,能够将邻接的连杆轴保持器10的间距减小此重叠的量。
连杆轴保持器11如图4、图7、图9所示,以一对横辊13夹着导轨6对称地被配置,从两侧夹着导轨6的相同位置(相同高度位置)在稳定的状态下行走的方式被构成。
另外,通过像上述那样缩小连杆轴保持器10的各横辊的设置空间以及间距,连杆轴保持器10和11以在导轨上排列配置多个时,成为相同的间距的方式被构成。
各连杆轴保持器10和11的接合用连杆轴8和9如图3所示,分别以位于上述导轨5和6的中心的大致正上方的方式被配置。通过以这样的方式构成,与上述专利文献1的夹具主体和引导片在轨道间突出,在此突出前端之间连结连杆的构造相比,能够将连杆(连杆板)的长度延长至导轨5和6的间隔。因此,能够增大从图3所示的等长连杆的关闭状态到图11所示的等长连杆的打开状态的MD方向(薄膜的行进方向)的拉伸长度以及拉伸倍率。换言之,由于能够为了实现相同的拉伸长度以及拉伸倍率而缩小导轨的间隔,所以,能够使拉伸装置小型化。
对在上述结构中,由引导用导轨引导的等长连杆装置31的行走动作进行说明。
在入口侧链轮4的地点,处于图3的等长连杆关闭的状态,由从导轨5在大致垂直方向突出的各抓紧装置2以间距P1的间隔抓紧片状物1的端部。若等长连杆装置31被片状物的入口侧链轮4驱动,则各连杆轴保持器的横辊分别与引导用导轨5和6接触,一面旋转,一面移动。
若横辊12(12a~12d)、13达到被配置成末端展开状态的引导用导轨5、6,则两导轨5和6的间隔逐渐变窄,等长连杆从关闭的状态逐渐打开。如图11所示,邻接的连杆轴保持器10彼此以及连杆轴保持器11彼此扩开间隔,抓紧装置2的间隔也扩开。连杆轴保持器间隔扩开的区域成为导轨5在图1中末端展开状态和此后的直线状态,导轨6接近导轨5的结构。
连杆轴保持器10被导轨5以限制姿势的状态引导,抓紧装置2在从导轨5在垂直方向突出的姿势状态下将片状物拉伸。这样,抓紧装置2相对于导轨,在入口侧链轮4的地点一面维持将片状物抓紧的姿势的状态,一面进行拉伸动作,片状物的把持部分不旋转(扭曲),片状物1不破损。
另外,各抓紧装置2受到与拉伸相伴的箭头Y方向的反作用力,但由于此反作用力由距离抓紧装置2最短的横辊12b、12c承受,所以,能够使抓紧装置2和横辊之间的挠曲减少,能够不使抓紧位置变化地进行精度高的拉伸。
因为连杆轴保持器11具有一对横辊13,所以,横辊一个一个地与导轨6的两侧面接触(一点接触)并转动。由于横辊13和导轨6之间存在游隙,所以,由于沿导轨6转动时的相互的力关系,姿势有可能些许变化。如上所述,连杆轴保持器10由多对横辊12a~12d限制姿势,但通过连杆轴保持器11的游隙的量缓和。因此,连杆轴保持器10能够一面缓和受限制的状态,一面沿导轨5顺滑地移动。
如上述说明,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减少抓紧装置2和横辊之间的挠曲,能够不使抓紧位置变化地进行精度高的拉伸。
另外,为了将姿势维持成一定,而在连杆轴保持器10设置多对横辊,但是,由于横辊以彼此相邻的辊重叠的方式在上下错开配置,所以,能够将设置空间抑制得小,能够缩小邻接的抓紧装置2的间距。通过缩小抓紧装置2的间距,能够以小的间距抓紧片状物,能够在拉伸时,以高精度的拉伸将被拉伸的片状物的品质维持得高。
进而,由于接合用连杆轴以分别位于对应的导轨的中心的大致正上方的方式被配置,所以,能够将连杆板设定成长至导轨的设置间隔,因此,即使是小型的拉伸装置(导轨的间隔窄的装置),也能够将拉伸长度以及拉伸倍率设定得大。
符号说明
1:片状物;2:抓紧装置;3:循环连杆装置;4:入口侧链轮;5:一方的导轨;6:另一方的导轨;7:出口侧链轮;8、9:连杆轴;10、11:连杆轴保持器;12、12a~12d:两对横辊;12a、12c:彼此对角的横辊;12b、12d:彼此对角的横辊;13:横辊;13:一对横辊;15、16:连杆板;17:抓紧装置的安装部;31:等长连杆装置。

Claims (10)

1.一种片状物的拉伸机,所述片状物的拉伸机构成为,设有在上述片状物的两侧端具备把持片状物的端部的多个抓紧装置的循环连杆装置,此循环连杆装置由形成为折尺状的多个等长连杆装置构成,被入口侧或出口侧的链轮驱动,被从上述入口侧链轮送出,被在行进方向末端展开状态并行地配置的多个引导用导轨引导,使片状物拉伸,在拉伸后,将片状物拆下,经上述出口侧链轮向上述入口侧链轮返回,其特征在于,
在旋转自由地将构成上述等长连杆装置的折尺部的连杆板连接的接合用连杆轴的下方,设置被上述各导轨引导的连杆轴保持器,在片状物侧的各连杆轴保持器的下端设置夹着一方的导轨的两侧面滚动的两对横辊,且在片状物侧设置上述抓紧装置,上述两对横辊以彼此相邻的横辊上下错开,且夹着导轨彼此对角的横辊为相同高度的方式被设置,上述两对横辊中的片状物侧且上述入口侧的横辊和其对角的横辊,被设置在靠近上述连杆轴保持器的主体的位置,且被设置在与片状物侧且上述出口侧的横辊和其对角的横辊相比较高的位置,上述连杆轴保持器的主体被安装在上述连杆轴的最下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物的拉伸机,其特征在于,片状物的两侧所具备的循环连杆装置的各连杆轴保持器的两对横辊夹着片状物被设置在对称的上下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状物的拉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两对横辊以彼此相邻的辊重叠的方式被上下配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状物的拉伸机,其特征在于,在片状物相反侧的各连杆轴保持器的下端设置夹着另一方的导轨的两侧面滚动的一对横辊。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状物的拉伸机,其特征在于,在片状物相反侧的各连杆轴保持器的下端设置夹着另一方的导轨的两侧面滚动的两对横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状物的拉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片状物相反侧的连杆轴保持器以接合用连杆轴位于上述另一方的导轨的大致正上方的方式被配置。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状物的拉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片状物侧的连杆轴保持器以接合用连杆轴位于上述一方的导轨的大致正上方的方式被配置。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状物的拉伸机,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抓紧装置的连杆轴保持器在通过上述多对横辊与一方的导轨接触而限制了抓紧装置的姿势的状态下沿导轨被引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片状物的拉伸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抓紧装置保持相对于一方的导轨为大致直角方向的姿势被引导。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状物的拉伸机,其特征在于,片状物相反侧的连杆轴保持器由一对横辊可相对于导轨变化姿势地引导。
CN201110372065.5A 2010-12-09 2011-11-22 片状物的拉伸机 Active CN1025290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74833 2010-12-09
JP2010274833A JP5611796B2 (ja) 2010-12-09 2010-12-09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9084A CN102529084A (zh) 2012-07-04
CN102529084B true CN102529084B (zh) 2016-09-07

Family

ID=46337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72065.5A Active CN102529084B (zh) 2010-12-09 2011-11-22 片状物的拉伸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11796B2 (zh)
KR (1) KR101336421B1 (zh)
CN (1) CN1025290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9699B (zh) * 2012-07-27 2016-09-28 亚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传送装置
CN104044263B (zh) * 2014-06-13 2017-12-15 长春工业大学 链夹轨迹方向可控的同步双向拉伸机轨道机构
JP6076387B2 (ja) * 2015-01-19 2017-02-08 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FR3063670B1 (fr) * 2017-03-10 2019-03-29 Carolina MARCHANTE Dispositif d’etirage pour etirer un film en matiere synthetique au moins dans un sens transversal
CN106881854B (zh) * 2017-03-10 2023-03-21 佛山市盟思拉伸机械有限公司 联动链夹机构及交错组合装置
FR3066425B1 (fr) * 2017-05-22 2021-12-10 Carolina Marchante Installation de production pour la production d’un film microporeux bi-oriente
JP6969050B2 (ja) * 2017-11-20 2021-11-24 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 シート状物の縦方向の収縮機能を備えた横方向延伸機
FR3075088B1 (fr) * 2017-12-15 2021-01-01 Jean Pierre Darlet Machine d'etirage de films en matiere thermoplastique
JP7242517B2 (ja) * 2019-12-16 2023-03-20 芝浦機械株式会社 同時2軸延伸装置のクリップリンク機構
JP7300404B2 (ja) * 2020-02-04 2023-06-29 芝浦機械株式会社 同時2軸延伸装置のクリップリンク機構
CN111120609B (zh) * 2020-03-30 2020-06-30 佛山市盟思拉伸机械有限公司 薄膜拉伸链夹的驱动组件及薄膜拉伸装置
KR20220129624A (ko) 2020-04-22 2022-09-23 시바우라 기카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연신 장치 및 클립 개수 조정 방법
JP7352966B2 (ja) 2020-10-01 2023-09-29 株式会社市金工業社 伸縮チェーン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チェーン機構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8951A (zh) * 2003-12-16 2005-06-2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片状物的延展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49801B1 (fr) * 2003-01-15 2006-12-08 Darlet Marchante Tech Sa Dispositif pour l'etirage simultane de films dans le sens longitudinal et dans le sens transversal
JP4379306B2 (ja) * 2003-12-16 2009-12-09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ントテクノロジー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JP4802918B2 (ja) * 2006-07-31 2011-10-26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ントテクノロジー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FR2922810B1 (fr) * 2007-10-24 2013-05-31 Darlet Marchante Technologie Procede d'etirage d'un film en matiere synthetique se presentant sous la forme d'une bande allonge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8951A (zh) * 2003-12-16 2005-06-2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片状物的延展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11796B2 (ja) 2014-10-22
CN102529084A (zh) 2012-07-04
JP2012121259A (ja) 2012-06-28
KR101336421B1 (ko) 2013-12-04
KR20120064618A (ko) 2012-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29084B (zh) 片状物的拉伸机
JP4837918B2 (ja) 縦横同時フィルム延伸装置
JP5371523B2 (ja) フィルム延伸装置およびフィルムの延伸方法
TWI611906B (zh) 夾式延伸裝置
JP4379306B2 (ja)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JP5587668B2 (ja) 延伸試験装置および延伸試験方法
JP4379343B2 (ja)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JP2017109423A (ja)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JP3258321B2 (ja) クロスラッパー
KR101021768B1 (ko) 클립식 시트ㆍ필름 연신 장치
CN110039754B (zh) 一种pvc薄膜装置
JP6057791B2 (ja) 延伸・収縮機能選択式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JP6076387B2 (ja)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JP5662895B2 (ja)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JP4432620B2 (ja)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CN114536727B (zh) 一种薄膜双向同步拉伸处理装置
KR20190058321A (ko) 시트상물의 2축 연신기
JP2012016855A (ja) フィルムの弛緩処理機構及びフィルムの横延伸機
JP2012121258A (ja)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JP3779281B2 (ja)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及びその方法
WO2010113979A1 (ja) ガラス板用曲げ成形装置及び曲げ成形方法
JP5662886B2 (ja)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JP2818243B2 (ja) 延伸装置
JP2012116154A (ja)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CN219489116U (zh) 一种收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1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10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PLANT MECHANIC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LTD.

Effective date: 201503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04

Address after: Yamaguchi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PLANT MECHA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APAN STEEL WORKS,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PLANT MECHA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6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25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Japan Steel Works, Ltd.

Address before: Yamaguchi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PLANT MECHANICS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