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6266B -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26266B
CN102526266B CN 201210071276 CN201210071276A CN102526266B CN 102526266 B CN102526266 B CN 102526266B CN 201210071276 CN201210071276 CN 201210071276 CN 201210071276 A CN201210071276 A CN 201210071276A CN 102526266 B CN102526266 B CN 1025262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thanol
preparation
vaginitis
decoction
dri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100712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26266A (zh
Inventor
赵涛
卢露
谢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Buchang High-Tech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BUCHANG HIGH-TECH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BUCHANG HIGH-TECH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BUCHANG HIGH-TECH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1007127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262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26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6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26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62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以山楂核作为药物原料,按照一定的工艺进行提取纯化后,与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而制成的一种中药制剂。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安全有效、药理药效作用显著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阴道炎是妇女生殖系统炎症中的常见多发病,主要症状为带下增多,阴痒或伴有阴部灼热,属于祖国医学带下及阴痒的范围。究其病因多为忽视卫生、感染阴虫,或湿热下注、蕴郁生虫,或脾虚湿阻、湿浊流溢下焦,伤及任带二脉,或肝肾阴虚、化燥生风,或心肝气郁,郁久化火循经下扰而致。现代西医学认为,阴道炎是阴道粘膜及粘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常见的有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及霉菌性阴道炎等,临床上以白带的性状发生改变以及外阴瘙痒灼痛为主要临床特点,感染累及尿道时,可有尿痛、尿急等症状。
山楂核在我国的医药经籍中早有记载,如《本草纲目》中称“吞之化食磨积,治癫疝”,《本草从新》中称“治疝,催生。”目前现有的技术信息中有关山楂核的研究报道较少,尤其是关于山楂核单味药材提取工艺的技术方案几乎没有报道。我们在实际的实验研究过程中发现,山楂核单味药材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阴道炎疾病,具有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介于此,我们于2003年6月26日申请了申请号为03139655.0的发明专利,此后并获得了授权,该专利文件主要是从处方配比和洗剂等方面进行保护,然而,由于阴道洗液剂型本身属于局部用药,存在使用不便、药液损失大,不能保持速效、长效,疾病难以彻底根治等缺点,从而导致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物本身的推广使用。因此本发明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拟改变药物的给药途径,扩大药物的使用范围,变外用药为内服药,并且创新性的摸索出方中山楂核的提取纯化方法以及制剂成型工艺,以提高药物稳定性,增强药物的起效速度和药物疗效为目的,而创造性的研制成功的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口服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稳定,疗效可靠,生物利用度高,疗效稳定持久的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该制剂能够迅速起效且疗效持久,患者方便用药,从而克服一般外用妇科制剂的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工艺简便、稳定,制得的中药制剂经过相应的疗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中药制剂疗效稳定、有效、可靠。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由下述步骤实现的:
(1)取山楂核1170份,粉碎,加入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滤过,乙醇液留用;药渣中加水浸泡后,加热煎煮提取,滤过,水液留用;
(2)将上述(1)中的水液加入乙醇,冷藏后离心分离,离心液与上述(1)中的乙醇液合并后,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粉碎成干膏粉,备用;
(3)选用药剂学上适宜的基质、助溶剂,与(2)中所得的干膏粉混合后,选用适宜的冷凝剂及滴制条件,滴制而成。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体是由以下步骤实现的:
(1)取山楂核1170份,粉碎成粗颗粒,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12倍量、浓度为60%~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1~2h,滤过,合并滤液,药液留用;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6~10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1~3次,每次1~2h,滤过,合并滤液,水液留用;
(2)将上述(1)中的水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80%,冷藏12-36h、以1000r~3000r/min离心分离,离心液与(1)中的乙醇液合并后,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粉碎成干膏粉,备用;
(3)选用药剂学上适宜的基质、助溶剂,与(2)中所得的干膏粉混合后,选用适宜的冷凝剂及滴制条件,滴制而成。
本发明制剂最终优选的技术方案如下:
(1)取山楂核1170份,粉碎成粗颗粒,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10倍量、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滤过,合并滤液,药液留用;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2次,每次1h,滤过,合并滤液,水液留用;
(2)将上述(1)中的水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冷藏24h、以2000r/min离心分离,离心液与(1)中的乙醇液合并后,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粉碎成干膏粉,备用;
(3)选用药剂学上适宜的基质、助溶剂,与(2)中所得的干膏粉混合后,选用适宜的冷凝剂及滴制条件,滴制而成。
上述中药制剂基质是聚乙二醇类、泊洛沙姆、卡波姆、硬脂酸钠、甘油明胶、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十八醇、虫蜡、氢化植物油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助溶剂是丙二醇或聚山梨酯类;冷凝剂是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植物油、水、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在上述中药制剂的技术方案(3)中其具体的步骤如下:
所选用的基质为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20%∶50%∶30%,助溶剂是丙二醇,滴制条件为:滴制温度为78℃,滴头直径为2.5mm,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冷凝温度0℃,滴速为40滴/分钟,滴距为6cm。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具有解毒祛湿,杀虫止痒之功效。用于湿毒下注之阴痒、带下,霉菌性阴道炎和非特异性阴道炎见上述证侯者。我们在实际的研究过程当中,相比于在先申请的专利03139655.0,药材的提取纯化、成型工艺及给药途径均有巨大的区别,属于采取了不同的技术手段,由此将带来全新的技术效果,具体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仅由山楂核单味药材制成,其组方精简、高效;自古以来,山楂即可入药,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健脾益气的功效,然而关于山楂核的研究报道较少,我们首先对其功效和制备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于先前的申请文件03139655.0中,对山楂核通过高温干馏技术来收集干馏液和干馏油,并且将二者按照一定的组成配比制成一种治疗阴道炎、皮肤病的药物进行了公开报道,并由此得到保护。但我们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发现该技术方案生产成本较高,且疗效和给药途径均受限,有必要改变药物基础及制备工艺,拓展临床运用范围及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本发明申请的技术方案则是将粉碎成粗颗粒的山楂核进行醇提后,药渣再进行水提醇沉,然后合并乙醇液并回收乙醇、干燥粉碎成干膏粉,再结合提取液的理化性质及其阴道炎类疾病的临床应用特点,我们创造性的最终将其制成速效滴丸制剂,使技术方案相比于03139655.0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将03139655.0的专利方案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比较可知,前者是一种将大分子物质通过化学方法裂解成小分子物质的技术,所得化学成分单一,主要成分为糠醛、愈创木酚类物质,适合局部给药,由于是裂解所得,因此其最终制成的药物制剂起效的物质基础是山楂核中本没有的化学物质,并且对生产设备的材质和性能均有较高的要求,从而会引起裂解效率不易控制。此外,糠醛、愈创木酚这一类小分子物质在储存过程易氧化变质,导致药物疗效难以保证。本发明的技术中对山楂核的药物利用采取全新的思维理念,采用物理的溶剂法提取山楂核中的有效化学成分,所得的有效物质为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并对其进行一定精制纯化工艺,最终将其制成疗效显著的滴丸制剂。由此,我们可以明显的得出:二者技术方案和技术思路具有质的差异性,并且由此而制成的药物制剂不仅具有各异的成型工艺,而且具有完全不同的疗效作用基础,这一点正是本发明申请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之一。
此外,我们还在本发明药物的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中,对于仅仅采取醇提、水煎煮等其他的提取方法所制得的制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化学成分的种类,制剂的稳定性和均一性等等质量评价参数进行研究,发现其结果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制得的药品的上述评价指标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特别是有效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更是差异巨大;并且我们亦通过下述“药效学研究”实验进行疗效比较,发现其在抑菌抗菌、止痒、抗炎和临床疗效等方面均不如本发明技术方案。
总之,本发明的提取纯化、成型的技术方案是我们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通过不懈的摸索和偶然的发现,并全面的考究了该制剂的临床应用需求,合理的统筹、比对而得出的工艺路线,从而保证了最终制成的中药制剂的科学性、高效性。
以下是对本发明内容详细的药效学试验研究,在此仅提供以最佳技术方案为代表的研究结果,以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技术效果的认识,然而本发明技术内容的决不限于此范围。
1试验材料及结果处理方法:
1.1本发明试验药物组的制备:
(1)取山楂核1170g,粉碎成粗颗粒,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10倍量、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滤过,合并滤液,药液留用;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2次,每次1h,滤过,合并滤液,水液留用;
(2)将上述(1)中的水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冷藏24h、以2000r/min离心分离,离心液与(1)中的乙醇液合并后,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粉碎成干膏粉,备用;
(3)选用的基质为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20%∶50%∶30%,加热熔融后,加入助溶剂丙二醇和与(2)中所得的干膏粉,搅拌均匀,以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滴制温度为78℃,滴头直径为2.5mm,冷凝温度0℃,滴速为40滴/分钟,滴距为6cm,滴制成1000g,即得本发明药物组,临用前碾碎滴丸剂并用蒸馏水配成1g生药量/ml溶液备用。
1.2实验动物:豚鼠,昆明种小白鼠,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菌株、滴虫和培养基:阴道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5株,白色念珠菌ATCC10231;阴道滴虫;CPLM培养基,改良Sabourad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
1.4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以
Figure BDA0000144220000000041
表示,采用t检验测定组间差异的显著性。
2试验方法与结果:
2.1体外抗菌作用:
(1)药液的配制:移取本发明药物及阳性对照物甲硝唑溶液(0.01mg/ml)各20ml,分别于80ml肉汤混匀后,用孔径0.22μm超微滤器过滤除菌,无菌药液置4℃冰箱保存备用。
(2)菌液配制:将37℃、24小时培养的实验菌接种于肉汤,置普通培养箱37℃、24小时培养,比浊法进行细菌计数,用肉汤调配成106CFU/ml菌液备用。
(3)MIC、MBC测定:将药液用肉汤由10%为起点进行连续二倍梯度稀释,依次加到96孔细胞培养板上,再加入浓度为106CFU/ml的实验菌液,同时设立细菌以及培养基对照,置4℃作用12小时,于普通培养箱37℃、48小时培养,观察结果。无细菌生长孔最小药物浓度为最小抑菌浓度(MIC)(单位:g生药/ml)。再依次将各无细菌生长孔的培养物用无菌蒸馏水稀释10倍,吸取0.01ml点种于普通琼脂平板,置培养箱37℃、48小时培养,无细菌生长点种区域所对应的药物最小浓度为最小杀菌浓度(MBC)(单位:g生药/ml),结果见表1、2。
表1对菌株的MIC的测定(
Figure BDA0000144220000000051
n=20)
Figure BDA0000144220000000052
注:与甲硝唑药物组比较,*P<0.05。
从表1可知,本发明药物组和甲硝唑药物组在体外抗菌MIC的试验中,二者对阴道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株均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且与甲硝唑比较,本发明药物组对以上菌株的MIC的测定结果均达到了显著性的差异效果。
表2对菌株的MBC的测定(
Figure BDA0000144220000000053
n=20)
Figure BDA0000144220000000054
注:与甲硝唑药物组比较,*P<0.05,**P<0.01。
从表2可知:本发明药物组和甲硝唑药物组在体外抗菌的最小杀菌浓度的试验中,二者无论对阴道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株均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尤其对白色念珠菌和阴道嗜血杆菌的杀菌作用更为突出。与甲硝唑药物组比较,本发明药物组对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和阴道嗜血杆菌MBC的测定结果达到了显著性差异。
通过以上体外抗菌试验的研究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对多种细菌菌株均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并且与低浓度甲硝唑药物比较明显达到了显著性的差异效果,研究结果提示:本发明药物组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对临床中的阴道炎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2对阴道滴虫的体外抑制作用:
将临床分离并经多次转种于CPLM培养基中生长良好的滴虫,用该培养基稀释成约6×105条/mL(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采用二倍稀释法,用CPLM培养基,将本发明药物组配制成成系列浓度,每一浓度2管,分别接种上述滴虫悬0.3ml(约含1.8×105条)置37℃培养48h,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求抑虫率,另外我们以杀死95%以上的最低药物浓度为最小抑虫浓度(MIC),结果见表3。
表3对阴道滴虫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结果
Figure BDA0000144220000000061
由表3的结果可知:本发明药物组对阴道滴虫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药物浓度为585g生药量/L时均具有100%的抑虫率。当药物浓度为73g生药量/L时,本发明药物组的就达到了最小抑虫浓度,即杀虫率为95%以上,提示本发明药物组对阴道滴虫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2.3对磷酸组织胺致痒阈值的影响:
豚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即为空白对照组、本发明药物组和甲硝唑药物组。实验前1日,各组豚鼠右后足背脱毛并涂药1次。实验当日用粗砂纸擦伤右后足背脱毛处表皮1cm2,再涂药1次,20min后,于擦伤脱毛区滴0.01%磷酸组织胺0.05mL/鼠,此后,每隔3min依次以0.02,0.03,0.04,0.05%……递增的浓度滴至豚鼠回头舔右后足时的组织胺总量为致痒阈值,结果见表4。
表4对磷酸组织胺所致豚鼠痒阈值的影响(
Figure BDA0000144220000000062
n=10)
Figure BDA0000144220000000063
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0.001;与甲硝唑药物组比较,P<0.05。
由表4的结果可知,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论是本发明药物组,还是甲硝唑药物组,均对磷酸组织胺引发的豚鼠致痒阈值达到极显著的差异性效果,表明二者均有良好的止痒作用;与甲硝唑药物组比较,本发明药物组明显具有提高豚鼠致痒阈值且亦达到了显著的差异性效果,提示本发明药物具有良好的止痒能力,这对于阴道炎疾病是非常显效的治疗作用。
2.4抗炎作用:
(1)对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取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天给药一次,灌胃给药7d,于末次给药1h后,于小鼠右耳正反面涂二甲苯0.05ml,给二甲苯后2h,处死动物,剪耳,于相应部位用8mm钢冲冲下耳片,称重,以左右耳重量之差为肿胀程度,结果见表5。
表5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Figure BDA0000144220000000071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01;与甲硝唑药物组比较,P<0.05。
(2)对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取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天给药一次,灌胃给药7d,于末次给药1h后,尾静脉注射1%伊文氏蓝生理盐水0.1ml/10g体重,并立即于腹部脱毛处皮内注入组胺5μg(0.1ml)。20min后,处死动物,剪下蓝染皮片,浸泡于丙酮生理盐水(7∶3)混合液中,24min后,离心取上清液于721型分光光度计波长610nm比色,结果见表6。
表6对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01;与甲硝唑药物组比较,P<0.05。
(3)对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于小鼠左右腋下植入5mg消毒棉球各1个,分组给药,每天1次,共7d,于末次给药1h后处死动物,取棉球肉芽肿,称重(湿重),结果见表7。
表7对小鼠棉球数肉芽肿的影响(
Figure BDA0000144220000000081
mg)
Figure BDA0000144220000000082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P<0.001;与甲硝唑药物组比较,P<0.05。
(4)对炎症渗出物PGE含量的影响:取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天给药一次,灌服药物7d,于末次给药1h后,于左足跖腱膜下注射1%角叉菜胶0.1ml/只,3h后,自鼠左后肢关节处剪下肿足,称重,剥皮剪碎,泡于5ml生理盐水中40min,取上清液0.5ml,加2ml 10.5N KOH甲醇溶液,于50℃水浴上异构化20min,再加入甲醇稀释至20ml,用751型分光光度计波长278nm测其光密度,求得PGE总含量,见表8。
表8对炎症渗出物PGE含量的影响
Figure BDA0000144220000000083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01;与甲硝唑药物组比较,P<0.05。
由表5-8的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药物组和甲硝唑药物组在上述的抗炎实验中均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二者均达到了极显著性的差异;与甲硝唑药物组比较,本发明药物组在对小鼠耳肿胀的影响、毛细血管通透性、棉球肉芽肿、炎症渗出物PGE含量等抗炎实验中均具有显著差异性的效果;以上试验结果提示:本发明药物组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以上药理实验证实了本发明药物治疗阴道炎症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为了全面的验证本发明药物成品制剂的疗效,我们还进行了相应的临床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2008年4月~2011年8月来步长医院的阴道炎患者177例,按照《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阴道炎诊疗标准》经阴道分泌物检查确诊,其中滴虫性阴道炎65例,霉菌性阴道炎72例,细菌性阴道炎33例,滴虫霉菌合并感染7例。
(2)实验药物的制备:
本发明临床试验药物的制备:按照上述1.1中所述的方法制得。
(3)试验方法:将本发明药物组:患者每天服药两次,每次10g,7d为1个疗程;滴虫性、霉菌性阴道炎应于月经过后第4天用药,并于第二、三个月经周期再各连用7d,每个月经期后各复查1次,其他阴道炎除行经外,均可用药,治疗期间禁房事。
(4)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执行《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阴道炎诊疗标准》。痊愈:滴虫性、霉菌性阴道炎按以上规定的疗程用药后,需观察3个月经周期,症状全部消失,经后三次阴道涂片检查滴虫均为阴性。其他阴道炎症状消失,阴道分泌物检查转阴。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阴道涂片检查滴虫或霉菌转阴。有效:症状减轻,阴道分泌物检查阴性或显弱阳性。无效:虽经治疗,但症状及阴道分泌物均无改变。
(5)结果:通过以上的临床研究结果可知:其中痊愈112例,占63.3%;显效35例,占19.8%;有效22例,占12.4%;无效8例,占4.5%;总有效率为95.5%。
上述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本发明成品药物在各种病菌引发的阴道炎疾病的治疗上,具有优良的作用效果。
根据以上的研究内容显示,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具有制备工艺高效可行、药效明确、疗效稳定可靠等特点,其疗效作用优于阳性对照组甲硝唑,其有益效果无论是从药物的提取纯化工艺上,还是成品制剂的成型技术,均有力地保证了本发明制剂的优良效果,这将为该中药制剂的临床应用带来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内容的具体实施例,用于阐述本申请文件中所要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内容。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现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1)取山楂核1170g,粉碎成粗颗粒,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10倍量、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滤过,合并滤液,药液留用;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2次,每次1h,滤过,合并滤液,水液留用;
(2)将上述(1)中的水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冷藏24h、以2000r/min离心分离,离心液与(1)中的乙醇液合并后,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粉碎成干膏粉,备用;
(3)选用基质为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20%∶50%∶30%,加热熔融后,加入助溶剂丙二醇和与(2)中所得的干膏粉,搅拌均匀,以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滴制温度为78℃,滴头直径为2.5mm,冷凝温度0℃,滴速为40滴/分钟,滴距为6cm,滴制成1000g。
实施例2
(1)取山楂核1170g,粉碎成粗颗粒,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滤过,合并滤液,药液留用;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10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1次,每次2h,滤过,合并滤液,水液留用;
(2)将上述(1)中的水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80%,冷藏36h、以1000r/min离心分离,离心液与(1)中的乙醇液合并后,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粉碎成干膏粉,备用;
(3)选用基质为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20%∶50%∶30%,加热熔融后,加入助溶剂丙二醇和与(2)中所得的干膏粉,搅拌均匀,以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滴制温度为78℃,滴头直径为2.5mm,冷凝温度0℃,滴速为40滴/分钟,滴距为6cm,滴制成1000g。
实施例3
(1)取山楂核1170g,粉碎成粗颗粒,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12倍量、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次,每次2h,滤过,合并滤液,药液留用;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6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3次,每次1.5h,滤过,合并滤液,水液留用;
(2)将上述(1)中的水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冷藏12h、以3000r/min离心分离,离心液与(1)中的乙醇液合并后,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粉碎成干膏粉,备用;
(3)选用基质为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20%∶50%∶30%,加热熔融后,加入助溶剂丙二醇和与(2)中所得的干膏粉,搅拌均匀,以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滴制温度为78℃,滴头直径为2.5mm,冷凝温度0℃,滴速为40滴/分钟,滴距为6cm,滴制成1000g。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质可以是聚乙二醇类、泊洛沙姆、卡波姆、硬脂酸钠、甘油明胶、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十八醇、虫蜡、氢化植物油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助溶剂可以是丙二醇或聚山梨酯类;冷凝剂可以是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植物油、水、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Claims (8)

1.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工艺制备而成:
⑴取山楂核1170份,粉碎成粗颗粒,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12倍量、浓度为60%~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1~2h,滤过,合并滤液,药液留用;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6~10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1~3次,每次1~2h,滤过,合并滤液,水液留用;
⑵将上述⑴中的水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80%,冷藏12-36h、以1000r~3000r/min离心分离,离心液与⑴中的乙醇液合并后,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粉碎成干膏粉,备用;
⑶选用药剂学上适宜的基质、助溶剂,与⑵中所得的干膏粉混合后,选用适宜的冷凝剂及滴制条件,滴制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工艺制备而成:
⑴取山楂核1170份,粉碎成粗颗粒,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10倍量、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滤过,合并滤液,药液留用;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2次,每次1h,滤过,合并滤液,水液留用;
⑵将上述⑴中的水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冷藏24h、以2000r/min离心分离,离心液与⑴中的乙醇液合并后,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粉碎成干膏粉,备用;
⑶选用药剂学上适宜的基质、助溶剂,与⑵中所得的干膏粉混合后,选用适宜的冷凝剂及滴制条件,滴制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⑴取山楂核1170份,粉碎成粗颗粒,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12倍量、浓度为60%~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1~2h,滤过,合并滤液,药液留用;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6~10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1~3次,每次1~2h,滤过,合并滤液,水液留用;
⑵将上述⑴中的水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80%,冷藏12-36h、以1000r~3000r/min离心分离,离心液与⑴中的乙醇液合并后,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粉碎成干膏粉,备用;
⑶选用药剂学上适宜的基质、助溶剂,与⑵中所得的干膏粉混合后,选用适宜的冷凝剂及滴制条件,滴制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⑴取山楂核1170份,粉碎成粗颗粒,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10倍量、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滤过,合并滤液,药液留用;药渣中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的水,加热煎煮提取2次,每次1h,滤过,合并滤液,水液留用;
⑵将上述⑴中的水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冷藏24h、以2000r/min离心分离,离心液与⑴中的乙醇液合并后,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粉碎成干膏粉,备用;
⑶选用药剂学上适宜的基质、助溶剂,与⑵中所得的干膏粉混合后,选用适宜的冷凝剂及滴制条件,滴制而成。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用的基质是聚乙二醇类、泊洛沙姆、卡波姆、硬脂酸钠、甘油明胶、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十八醇、虫蜡、氢化植物油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用的助溶剂是丙二醇或聚山梨酯类。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用的冷凝剂是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植物油、水、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8.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用的基质为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20%:50%:30%,助溶剂是丙二醇,滴制条件为:滴制温度为78℃,滴头直径为2.5mm,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冷凝温度0℃,滴速为40滴/分钟,滴距为6cm。
CN 201210071276 2012-03-16 2012-03-16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526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71276 CN102526266B (zh) 2012-03-16 2012-03-16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71276 CN102526266B (zh) 2012-03-16 2012-03-16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6266A CN102526266A (zh) 2012-07-04
CN102526266B true CN102526266B (zh) 2013-07-17

Family

ID=46335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071276 Active CN102526266B (zh) 2012-03-16 2012-03-16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262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1346A (zh) * 2015-04-17 2015-06-24 王雪雁 一种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生产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0308A (en) * 1997-03-19 1999-06-08 Sante International Inc. Herbal extract composition containing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crataegus pinnatifida and camellia sinensis
CN1108166C (zh) * 1999-09-28 2003-05-14 侯兆泉 消炎止痛剂
CN1116032C (zh) * 2000-09-30 2003-07-30 刘振玉 一种治疗皮肤疾病的酊剂
CN1502357A (zh) * 2002-11-20 2004-06-09 毅 铁 山楂核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抗真菌疾病药物上的用途
WO2006081739A1 (fr) * 2005-02-06 2006-08-10 Xinfu Guo Composition servant à traiter ou à prévenir l'hyperlipémie, l'hypertension ou l'infiltration lipidique hépatique
CN1853683A (zh) * 2005-04-20 2006-11-01 深圳市东广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药物及其制法
CN1985907A (zh) * 2005-12-22 2007-06-27 北京佗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山楂核提取物对病毒的作用及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GB2476070A (en) * 2009-12-10 2011-06-15 Kenneth Davison Subcritical water extraction of Hawthorn Crategus monogyna, Pueraria lobata and Centella asiatic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6266A (zh)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1203B (zh) 一种治疗难愈性创面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1131B (zh) 一种治疗妇女慢性盆腔炎的中药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8634A (zh) 一种治疗肛门瘙痒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62351A (zh) 没食子有效部位在制备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的用途
CN102861287B (zh)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淤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88058B (zh) 一种抑菌、消炎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7000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创疡的新药及制备方法
CN103041247B (zh)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6266B (zh)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14341A (zh)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4740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721138B (zh)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7693B (zh) 儿茶素类化合物或含其的植物提取物的应用及药物组合物
CN102579629B (zh)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2472B (zh)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36152B (zh) 酸浆苦素b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血吸虫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2145072A (zh) 一种治疗小儿湿疹及皮炎类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2973680B (zh) 一种用于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外用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39071B (zh)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软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66419A (zh) 一种鱼腥草抗菌霜剂的制备方法
CN105311328A (zh)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337901A (zh) 一种治疗非特异性膀胱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6265B (zh)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1230A (zh) 银杏提取物纳米脂质体在治疗妇科病中的应用
CN109470788A (zh) 一种妇科千金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AANXI BUCHANG HIGH-TECH. PHARMACEUT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AANXI BUCHANG PHARMACEUTICAL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1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712000 XIANYANG, SHAANXI PROVINCE TO: 710119 XI AN, SHAANXI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19

Address after: 710119, No. 70, West Avenue, new industrial zone, Changan District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Shaanxi, Xi'an

Applicant after: Shaanxi Buchang High-Tech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712000 Xianyang city of Shaanxi province qindouou Weiyang Road West No. 123

Applicant before: Shaanxi Buchang Pharmaceutical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