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3950A - 手操纵式绿篱修剪机 - Google Patents

手操纵式绿篱修剪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23950A
CN102523950A CN201110437112XA CN201110437112A CN102523950A CN 102523950 A CN102523950 A CN 102523950A CN 201110437112X A CN201110437112X A CN 201110437112XA CN 201110437112 A CN201110437112 A CN 201110437112A CN 102523950 A CN102523950 A CN 1025239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handle component
changer lever
rotatable
hedgecli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371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23950B (zh
Inventor
D·克雷齐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2523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3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23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39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00Cutting imp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rticultural purposes; Delimbing standing trees
    • A01G3/04Apparatus for trimming hedges, e.g. hedge shears
    • A01G3/047Apparatus for trimming hedges, e.g. hedge shears portable
    • A01G3/053Apparatus for trimming hedges, e.g. hedge shears portable motor-drive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操纵式绿篱修剪机,其尤其带有电驱动马达。绿篱修剪机包括带有后把手(3)的手柄罩壳(2),其中,后把手(3)的手柄部件(4)可绕其纵轴线旋转,且可借助于卡锁元件(6)卡锁在其旋转位置中。在可旋转的手柄部件(4)处布置有用于驱动马达的运行切换杆(7),其中,运行切换杆(7)借助于滑动元件(8)和传递元件(9)对切换单元(10)产生作用以用于驱动马达(1)的转速设定。滑动元件(8)在卡锁元件(6)处以在纵轴线方向上滑动的形式引导。

Description

手操纵式绿篱修剪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操纵式绿篱修剪机(Heckenschere)。
背景技术
手操纵式绿篱修剪机为安全起见以两手使用。为此对于两手操作设置有:后把手,其带有用于驱动马达的运行切换杆(Betriebsschalthebel);和前把手,其带有安全切换杆(Sicherheitsschalthebel)。在为电驱动马达时,只有当利用一只手操纵前把手的安全切换杆且同时利用另一只手操纵后把手的运行切换杆时,该驱动马达才可运行。
对于一定的使用情况,固定预设地布置两个把手和所属的切换杆是不适宜的,因为例如在头顶之上工作
Figure BSA00000644639600011
时,一方面为了操纵运行切换杆且另一方面为了操纵安全切换杆,必须将绿篱修剪机保持在非人机工程学的位置中。为了在该方面扩大绿篱修剪机的应用范围,已知这样的实施方案,即,在其中,后把手的手柄部件以相对于手柄罩壳可绕手柄部件的纵轴线旋转的形式支承,且可借助于卡锁元件(Verriegelungselement)卡锁在其旋转位置中。使用者可通过释放(Entriegelung)卡锁元件将手柄部件以及安置在此处的运行切换杆带到所期待的旋转位置中且卡锁在该处,对于相应的情况,这导致在操纵绿篱修剪机时人机工程学的改进。
在上文已知的结构形式中设置有与手柄罩壳固定连接且穿过的支承管,手柄部件连同运行切换杆以可旋转的形式支承在该支承管上。通过在其两个端部处与手柄罩壳相连接的支承管,实现坚固且有承载能力的结构。然而支承管需要显著的结构空间。此外由于为了较好的可握性,可旋转的手柄部件在其横截面方面不允许设计成任意大,在支承管和可旋转的手柄部件之间仅存在少量位置以用于附加的、布置在手柄部件中的构件。
已提及的结构空间情况还由此而恶化
Figure BSA00000644639600021
即,一定的绿篱修剪机装备有所谓的手柄延长部。在此,在手柄罩壳的后端部处布置有附加的安全切换杆,对于两手操纵,可利用该安全切换杆作为前把手的安全切换杆的备选。这在头顶之上工作时尤其适宜。该附加的后安全切换杆的传递元件必须穿引通过可旋转的手柄部件。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可能存在的电源线(Netzkabel)。在上文描述的结构形式中,电源线和同样已提及的后安全切换杆的传递元件穿引通过支承管。
附加地,在运行切换杆和切换单元之间还可建立有效连接。切换单元用作实现一定的切换逻辑,只有当除了运行切换杆之外,两个安全切换杆中的一个也被操纵时,该切换逻辑才允许电驱动马达启动。同理
Figure BSA00000644639600022
在内燃机作为驱动马达的情况下同样也适用。根据背景技术,设置滑动元件以用于在运行切换杆和切换单元之间的有效连接,该滑动元件以在纵轴线方向上滑动的形式支承在支承管上且通过压入运行切换杆而线性移位。该滑动元件的线性移位运动经过合适的传递元件传递到切换单元上。
从前述看法中获知,在上文已知的实施方案中,结构空间非常窄且实际上不再保留间隙以用于附加的构件。尤其地,在可旋转的手柄部件处不可布置锁止杆(Sperrhebel)以用于阻挡(blockieren)运行切换杆,因为这种锁止杆可与中央支承管相冲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如此改进这类型的绿篱修剪机,即,在简单的设计构造中实现附加的结构空间以尤其用于附加的构件。
该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这样的手操纵式绿篱修剪机解决,即,该手操纵式绿篱修剪机带有驱动马达,该绿篱修剪机包括带有后把手的手柄罩壳,其中,后把手的手柄部件可绕其纵轴线旋转且可借助于卡锁元件卡锁在其旋转位置中,其中,在可旋转的手柄部件处布置有用于驱动马达的运行切换杆,其中,运行切换杆借助于滑动元件和传递元件对切换单元产生作用以用于驱动马达的转速设定,其中,滑动元件在卡锁元件处以在纵轴线的方向上滑动的形式引导。。
根据本发明设置成:负责将对运行切换杆的操纵转换成线性操纵运动以用于切换单元(Schalteinheit)的滑动元件,不是如在背景技术中通常的那样在支承管上引导,而是直接在可旋转的手柄部件的卡锁元件处以在纵轴线方向上滑动的形式引导。因此,滑动元件直接在卡锁元件处滑动引导使已知的支承管的支承功能可取消。在优选的改进方案中可完全取消支承管,其中,可旋转的手柄部件以其前端部和其后端部直接可旋转地支承在手柄罩壳处。通过取消根据背景技术的支承管实现显著的附加结构空间。在优选的改进方案中,这在可旋转的手柄部件处尤其在该手柄部件的与运行切换杆相对的侧边上允许对运行切换杆产生作用的锁止杆(Sperrhebel)的组件,由此实现附加的安全方面(Sicherheitsaspekt)。此外,容易地实现,在手柄罩壳的后端部处布置附加的第二安全切换杆以用于在手柄加长时两手操作绿篱修剪机,其中,尤其为鲍登线形式的相关联的传递元件穿引通过可旋转的手柄部件。所有这些构件都可容易地布置在可旋转的手柄部件中或穿引通过手柄部件。尽管如此,可旋转的手柄部件可实施成细长的以用于较好的可握性。
在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滑动元件以抗扭,然而可线性移位的形式在卡锁元件中引导,且可共同与卡锁元件和可旋转的把手一起旋转,其中,尤其由线材形成的传递元件以可旋转的形式支承在滑动元件处。在卡锁元件中的滑动元件可一起旋转的设计允许纯粹的(sauber)、无歪斜(verkantungsfrei)的线性引导。通过将传递元件可旋转地支承在滑动元件处,可靠防止了传递元件一起转动。可旋转的手柄部件可带到任意转角位置中,而不会在此由传递元件妨碍。滑动元件设计为线材给滑动元件在弯曲方向和同样在扭转方向上带来一定的刚度。可取消附加的引导。同样可靠防止了在手柄部件旋转运动时无意地扭转(Aufdrehen)传递元件。此外适宜的是,传递元件至少近似在手柄部件的纵轴线中作用在滑动元件处且支承在该处。由此排除:在手柄部件的旋转运动和传递元件的设定位置之间出现干涉。更确切的说,旋转运动和设定位置(Stellposition)可靠地彼此脱耦(entkoppeln)。
在适宜的改进方案中,用于可旋转的手柄部件的卡锁元件实施为在纵轴线方向上可操纵的卡锁滑块。通过该卡锁滑块线性的且轴向平行于可旋转手柄部件的纵轴线的操纵方向,同样避免或排除了该卡锁滑块的移位运动干涉到与运行切换杆相关联的传递元件的设定位置,且确保移位运动和设定位置的脱耦。
适宜地,在手柄部件的前端部或后端部和手柄罩壳相关联的自由端部之间借助于环绕的槽和弹簧实现将手柄部件可旋转地支承在手柄罩壳处。由此形成精确且节省空间的旋转支承,该旋转支承只在可旋转的手柄部件的周缘区域中起作用且不需要径向朝内的结构空间。以不受限制的方式提供可旋转的手柄部件的内部结构体积以用于不同构件的布置或穿引。
运行切换杆优选实施为以可摆动的形式支承在可旋转的手柄部件处的摆杆,且借助于铰接臂对滑动元件产生作用。可摆动的支承允许灵敏、无卡住的操纵,而铰接臂用于将摆动运动准确转换成滑动元件的线性滑动运动。锁止杆适宜地实施为以摆动形式支承在可旋转的手柄部件处的摆杆,且借助于横穿过可旋转手柄部件而伸出的锁止臂对运行切换杆产生作用。以高运行可靠性实现运动学和结构上简化的布置。
驱动马达可为内燃机且尤其为电驱动马达。在此,特别体现出本发明的优点,因为可穿引大量电线和传递元件通过可旋转的手柄部件以用于电流供给和电控制。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在此提供充分的结构空间,而可旋转的手柄部件不必配备有过大的横截面。
附图说明
接下来借助图纸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以透视总览图
Figure BSA00000644639600051
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的绿篱修剪机;
图2显示了根据图1的绿篱修剪机的手柄罩壳的分解图,其带有绿篱修剪机所应用的构件的细节;
图3显示了根据图2的在已安装状态下的组件的纵剖面图;
图4显示了根据图3的在静止位置中的组件的放大细节图;
图5显示了根据图4的带有压入的锁止杆和压入的运行切换杆的组件;
图6显示了根据前面附图的带有以预紧方式挂住的螺旋扭力弹簧的锁止杆的细节图;以及
图7显示了根据图6的在装配状态下带有挂住在手柄部件中的螺旋扭力弹簧的锁止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透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的绿篱修剪机,其带有此处未进一步示出的电驱动马达1。为了提供电能或电源电压给电驱动马达1,设置有电源线20。然而也可在绿篱修剪机中或在其处设置蓄电池以用于给电驱动马达供应能量,其中,则可取消电源线20。驱动马达1也可尤其为单缸的二冲程或四冲程内燃机。
与通常的结构形式相符,绿篱修剪机具有切割组(Schneidgarnitur)19,该切割组19在绘制的图示中以保护件遮盖。紧邻切割组19联接有用于容纳驱动马达1的罩壳以及向后联接有手柄罩壳2。在手柄罩壳2和切割组19之间布置有马镫形的前把手18。此外,手柄罩壳2还具有后把手3。后把手3包括手柄部件4,相对于固定不动且与马达罩壳构造成一体的手柄罩壳2,该手柄部件4以可绕纵轴线5旋转的形式支承。纵轴线5至少近似平行于整个绿篱修剪机的纵轴线或平行于该绿篱修剪机的切割组19。
手柄罩壳2实施成开环的形式,且具有两个面向彼此的自由端部21,22。在自由端部21,22之间存在可旋转的手柄部件4,其中,手柄部件4以其前端部11在形成前分离接合部(Trennfuge)23的情况下接临到手柄罩壳2的前自由端部21处,且以其后端部12在形成后分离接合部24的情况下接临到手柄罩壳2的后自由端部22处。在取消根据背景技术的通常的支承管的情况下,手柄部件4,以在下文继续进一步说明的方式,以可绕纵轴线5旋转的形式在两个分离接合部23,24的区域中借助于其两个端部11,12直接支承在手柄罩壳2的自由端部21,22处。
在可旋转的手柄部件4处布置有运行切换杆7以用于驱动马达1的转速设定。转速设定在这里通常表示为:根据选择或者以简单的形式实现接通/断开,然而或者相应于所述优选的实施例,在马达停止状态(电驱动马达断开)和全负荷(电驱动马达获得全电压)之间可利用任意的中间步骤(例如借助于电位计控制)设置转速-或功率控制。在提及的转速设定的情况下,转速调节器也为可能的,其中,在0和最大-或运行转速之间借助于运行切换杆7预设或调整驱动马达1的转速。同理,在驱动马达1设计为内燃机时同样也适用。那么在此,运行切换杆7对汽化器作用或对该汽化器的节流阀产生作用或者对内燃机的电控制器或电子控制器产生作用。
此外,在可旋转的手柄部件4处,关于纵轴线5在与运行切换杆7相对的侧边上布置有对运行切换杆7产生作用的锁止杆13。锁止杆13如此实施,即,运行切换杆7仅在锁止杆13已压入时才可压入,且由此才可接通电驱动马达1。此外,在可旋转的把手4处布置有卡锁元件6,借助于该卡锁元件6,可旋转的手柄部件4可卡锁在所选择的相对于手柄罩壳2的旋转位置中。在解除卡锁元件6之后,手柄部件4可绕其纵轴线5旋转,其中,卡锁元件6、运行切换杆7以及锁止杆13与手柄部件4一起共同转动。在手柄部件4或卡锁元件6已卡锁状态下,锁止杆13和运行切换杆7为可操纵的,而其在释放状态下被阻挡或者置于不起作用的。
卡锁元件6可为旋钮、摆杆等,且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实施为至少近似在纵轴线5的方向上或者轴向地平行于纵轴线5相应于双向箭头55可操纵的或者线性可移位的卡锁滑块(Verriegelungsschieber)。对此的细节在下文继续进一步说明。
如此设计所示的绿篱修剪机以用于两手操作,即,只有在其由使用者的两只手同时抓住且操作时,其才可运行。为此,由一只手握住手柄部件4,且在此操纵锁止杆13以及运行切换杆7。使用者利用另一只手握住前把手18且在此操纵在图3中示出的安全切换杆37,该安全切换杆37在被握住(Umgreifen)时相应于根据图3的图示在箭头38的方向上被压向前把手18。
附加于前把手18还可选地在手柄罩壳2的后端部15处布置有所谓的手柄延长部,其带有另一安全切换杆16。使用者可以其第二只手在手柄罩壳2的后端部15区域中握住手柄罩壳2而非前把手18,且在此操纵作为前安全切换杆37(图3)的备选的后安全切换杆16。
图2以在手柄罩壳2的区域中的分解图显示了根据图1的绿篱修剪机。手柄罩壳2,与可相对于其旋转的手柄部件4一样,建立成由注模塑料制成的半壳体(Halbschale)的形式,其中在此,为更好的视线起见,相应地仅示出一个半壳体。在手柄罩壳2中布置有切换单元10,该切换单元10通过相应的切换逻辑确保:只有当在使用运行切换杆7的情况下同时也操纵或者前安全切换杆37(图3)或者后安全切换杆16时,电驱动马达1(图1)才启动。与此相应地,设置从运行切换杆7、从后安全切换杆16以及从前安全切换杆37(图3)至切换单元10的有效连接。为此,在细节上布置有从后安全切换杆16至切换单元10的传递元件17,该传递元件17在所示实施例中实施为鲍登线(Bowdenzug),且由后安全切换杆16起穿过可旋转的手柄部件4引导至切换单元10。只要在后安全切换杆16的区域中布置有由其操纵的电开关,则传递元件17也可实施为电线,该电线以相同的方式被引导穿过手柄部件4。为更好的视野起见,实际存在的从前安全切换杆379图3)至切换单元10的传递元件未示出。
为了在运行切换杆7和切换单元10之间的有效连接,设置有铰接臂25、滑动元件8以及传递元件9,其中,传递元件9在所示实施例中实施为多次弯曲的线材,然而也可为鲍登线等。传递元件9具有弯曲的自由端部34,借助于该端部34,传递元件9在已安装状态下钩入到切换单元10中。相对地,传递元件9设有已粗化(aufdicken)、已压缩(stauchen)的端部33,借助于该端部33,传递元件9挂入到滑动元件8的容纳部32中。
铰接臂25由轴销(Achszapfen)42与两个成型在该处的臂而形成,其中,在两个臂的与轴销42相对的端部处分别构造有叉形部43。与此对应地,滑动元件8具有两个保持销44,铰接臂25的两个叉形部43在已安装状态下扣锁到该保持销44上。铰接臂25的轴销42在已安装状态下以可摆动的形式支承在运行切换杆7的内部。
实施为卡锁滑块的卡锁元件6具有两个侧向相对的操纵突出部27。与此对应地,在手柄罩壳2的侧面中设置有开口35,操纵突出部27在安装状态下穿过该开口35向外突出,而卡锁元件6的基体以滑动形式支承在手柄罩壳2的内部空间中。相应于根据图1的图示,两个向外突出的操纵突出部27由使用者握住,且由此引起卡锁元件6的线性操纵。
在卡锁元件6处,在其面向电驱动马达1(图1)的前侧上成型有止动凸起57,而与此对应地,在手柄罩壳2中设置有多个止动开口58。在可旋转的手柄部件4已卡锁的状态下,止动凸起57接合到止动开口58中的一个,由此,手柄部件4相对于手柄罩壳2的旋转位置固定。在卡锁元件6拉回的状态下,止动凸起57从止动开口58中拉出,使得手柄部件4可相对于手柄罩壳2绕纵轴线5(图1)自由旋转。
此外,卡锁元件6具有两个锁止面36,与锁止面36对应地,在运行切换杆7处成型有两个锁止面30。由此,可以在下文继续描述的方式引起对运行切换杆7的阻挡。在卡锁元件6中,在中心还成形有滑动容纳部28,在安装状态下,滑动元件8位于该滑动容纳部28中,其中,滑动元件8在滑动容纳部28中则可以滑动支承的形式相对于卡锁元件6在纵轴线5方向上移位。
运行切换杆7可为滑动开关等且在所示实施中实施为摆杆。为此,运行切换杆7设有支承孔29,而在空心的手柄部件4的内部空间中形成支承销31,该支承销31在安装状态下接合到运行切换杆7的支承孔29中。
同理,同样也适用于锁止杆13。该锁止杆13也可为滑动开关等且在所示实施例中实施为以可摆动方式支承的摆杆。为此,在锁止杆13中成型有支承孔47,为此,对应地在手柄部件4的内部空间中设置有与其一体成型的支承销48。在安装状态下,支承销48穿过锁止杆13的支承孔47,且由此使锁止杆13相对于手柄部件4的摆动运动成为可能。为了以预紧的方式对锁止杆13进行重置,设置有螺旋扭力弹簧26,该螺旋扭力弹簧26的功能在下文继续借助于图6和7进一步说明。此外,锁止臂14一体化成型在锁止杆13处,该锁止臂14的功能在下文继续借助于图4和5进一步说明。
图3以纵剖面图显示了根据图2的已安装组件。可看出:传递元件17以带有在轴向上固定的套和可在其中轴向运动的心线(Seele)的鲍登线的形式穿引通过后把手3且尤其通过可相对于手柄罩壳2旋转的手柄部件4,而不与手柄部件4处于固定连接下,该传递元件17从布置在手柄罩壳2的后端部15处的安全切换杆16引导至切换单元10。这可意味着:在鲍登线的套和手柄部件4之间不存在旋转连接,其中,手柄部件4可绕鲍登线的套旋转。然而,鲍登线的套也可抗扭地与手柄部件4相连接,且与此共同形成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可绕鲍登线的心线旋转。然而由于传递元件17至少近似与纵轴线5(图1)或与手柄部件4的旋转轴线同轴,且此外由于传递元件17具有补偿的(ausgleichend)柔性(Nachgiebiegkeit),手柄部件4的旋转运动无论如何不会由传递元件17妨碍。反过来说,手柄部件4的旋转设定对传递元件17或该传递元件17的切换状态同样没有影响。同理,同样也适用于电源线20,其中,为更好的视野起见,电源线20从后端部15穿过手柄部件4引导至切换单元10的区段未示出。
运行切换杆7以其支承孔29(图2)支承在支承销31上,而径向相对的锁止杆13以其支承孔47(图2)支承在支承销48上。锁止杆13的锁止臂14从锁止杆13开始横穿过可旋转的手柄部件4的内部空间伸出,且接合到运行切换杆7的U形横截面中。
在此为更好的视野起见,根据图2的卡锁元件6在图3中仅示意性地示出为以虚线表示的矩形为形式的阻挡元件。滑动元件8以滑动形式支承在卡锁元件6中,更确切的说支承在根据图2的该卡锁元件6的滑动容纳部28中。挂入在滑动元件8中的传递元件9在其相对的端部处接合到切换单元10中。最后,铰接臂25还支承在运行切换杆7的内部空间中且以上文的方式与滑动元件8相连接。由此建立在运行切换杆7经过铰接臂25、滑动元件8和传递元件9到切换单元10上的有效连接。
为了将电驱动马达1置入准备运行状态中,使用者必须利用一只手或使前安全切换杆37在箭头38的方向上运动,或使后安全切换杆16在箭头39的方向上运动。在后一种情况下,后安全切换杆16在此在箭头39方向上的摆动运动借助于传递元件17传递到切换单元10上。接下来借助图纸4和5进一步说明将运行切换杆7的摆动运动传递到切换单元上。
图4显示了根据图3的组件在运行切换杆7和锁止杆13的区域中的放大细节图。运行切换杆7和锁止杆13以静止位置显示,相应地,电驱动马达1(图1)为切断的。在该位置中,锁止杆13的锁止臂14几乎垂直于纵轴线5通过可旋转的手柄部件4如此伸入到运行切换杆7的U形横截面中,即,不可压入切换杆7。
借助于铰接臂25在运行切换杆7和滑动元件8之间建立运动学上唯一的连接,由此,滑动元件8位于前方的静止位置中。传递元件9也位于前方的静止位置中,相应地,切换单元10处于其起切断电驱动马达(图1)作用的布置(Konfiguration)中。
此外还可看出运行切换杆7的锁止面30。只要卡锁元件6(图1,2)被带入到其后方的、释放的位置中以用于手柄部件4的旋转调整,卡锁元件6的锁止面36(图2)则正好在运行切换杆7的锁止面30之上,使得该运行切换杆7不可被操纵。只有当卡锁元件6被带到已卡锁的前方位置中,在运行切换杆7的锁止面30和卡锁元件6(图2)的锁止面36之间才不再存在重叠,使得运行切换杆7可相应于图5被压入。由此确保:绿篱修剪机仅在手柄部件4相对于手柄罩壳2已卡锁状态下而不是在释放状态下可运行。
根据图4的放大图还显示了手柄部件4在手柄罩壳2处的支承设计方案。为此,可旋转的手柄部件4在其前端部11处设置有环形环绕的弹簧41,该弹簧41接合到在固定的手柄罩壳2的前自由端部21处的同样环形环绕的槽40中。由此在手柄部件4和手柄罩壳2之间产生轴向上形状配合的固定连接,然而该连接借助于弹簧41在槽40中的旋转滑动运动允许手柄部件4绕其纵轴线相对于固定的手柄罩壳2旋转运动。在手柄部件4的后端部12和手柄罩壳2(图1)的后自由端部22的区域中的、在手柄部件4和手柄罩壳2之间的连接或支承以相同的形式设计。在可旋转的手柄部件4和手柄罩壳2之间不存在其它支承元件。尤其不设置根据背景技术常用的、引导穿过手柄部件4的支承管。尽管如此,在本发明范围内,作为本文所示的槽-弹簧-系统的替代,另外形式的支承,尤其滑动轴承形式的支承也为适宜的,其中,在任何情况下可在分离接合部23,24(图1)的区域中设置手柄部件4在手柄罩壳2处的直接支承。
综观图2和4可获知:利用其粗化的端部33挂入到滑动元件8的容纳部32中的传递元件9虽然建立两个构件之间的轴向上起作用的牵拉连接(Zugverbindung),然而尽管如此允许传递元件9相对于滑动元件8自由相对旋转运动。此外,滑动元件8虽然在纵轴线5的方向上以滑动形式支承在卡锁元件6中,然而以抗扭的形式相对于其支承。在手柄部件4绕其纵轴线5旋转运动时,除了卡锁元件6,滑动元件8也一起旋转。但是,通过传递元件9以上文描述的方式松动地挂入到滑动元件8中,该旋转运动不传递到传递元件9上。此外可看出:传递元件9至少在其与滑动元件8的连接点方面至少近似且优选准确地位于纵轴线5上。总的来说由此确保:手柄部件4相对于手柄罩壳2的旋转运动和传递元件9以及切换单元10的开关位置不取决于彼此,且由此完全脱耦。此外,由于卡锁元件6可相应于根据图1的双向箭头55轴向平行于手柄部件4的纵轴线5移位,在卡锁元件6的切换位置和功能单元的切换位置之间同样存在这种脱耦,该功能单元包括运行切换杆7、铰接臂25、滑动元件8、传递元件9以及切换单元10。
图5显示了根据图4的组件,在该组件中,压入运行切换杆4和锁止杆13以用于接通电驱动马达1(图1)。为此,首先将锁止杆13相应于箭头45压入,其结果是锁止杆13的锁止臂14朝前摆动。由此,锁止臂14不再阻挡运行切换杆7,使得运行切换杆7可相应于箭头46压入。运行切换杆7在箭头46方向上的摆动运动如此地借助于铰接臂25传递到滑动元件8上,即,滑动元件8从根据图4的静止位置开始相应于箭头56在卡锁元件6(图2)的滑动容纳部28中以线性且轴向平行于手柄部件4的纵轴线5的方式朝后移位。滑动元件8的该移位运动经过在滑动元件8(图2)中的容纳部32的未进一步表示的棱边传递到传递元件9(图2)的粗化端部33上,使得同样在箭头56的方向上朝后拉动传递元件9,且由此借助于弯曲的自由端部34(图2)将相应的切换信息传递到切换单元10上。只要也同时或者压入前安全切换杆37或者备选地压入后安全切换杆16(图3),且将相应的切换信息传递到切换单元10的切换逻辑上,则电驱动马达1(图1)启动且使绿篱修剪机(图1)的切割组运行。
传递元件9以其粗化端部33挂入到滑动元件8(图2)的容纳部32中还如此设计,即,虽然从滑动元件8到传递元件9上的牵拉传递发生在箭头56的方向上,然而不发生在反方向上。在反方向上,在滑动元件8和传递元件9之间存在轴向间隙,以为了避免在一定切换状态下的夹紧。
图6显示了根据图2的锁止杆13和螺旋扭力弹簧26在安装状态下的透视的细节图。为此,锁止杆13设有钩状部49、凸起50以及突出部51,而支承孔47构造成一体成型的圆柱套的形式。螺旋扭力弹簧26的孔眼环绕支承孔47的套布置,其中,在此处较长的第一边腿52以预紧的形式位于钩状部49之下。螺旋扭力弹簧26在此处较短的第二边腿53同样以预紧的形式贴靠在凸起50处,且由突出部51确保其免于滑脱。由此由锁止杆13和螺旋扭力弹簧26形成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可以上文提及的预紧预安装且可作为分离的组件操作。
上文提及的根据图6的组件在安装时相应于根据图7的图示插上到手柄部件4的支承销48上。然后,螺旋扭力弹簧26的第二边腿53才克服其预紧力从锁止杆13的凸起50(图6)升起,且被夹在手柄部件4的贴靠面54之后。确保了螺旋扭力弹簧26在安装和在拆卸锁止杆13时都不可遗失。在根据图7的安装状态下,锁止杆13借助于处于预紧下的螺旋扭力弹簧26被压到其根据图4的外静止位置中。
从根据图7的图示中还可得出,在手柄部件4在此处后面的端部处成型有防护凸起(Sicherungsnase)59。该防护凸起59用作使手柄部件4免于相对于手柄罩壳2(图1)过度旋转的防护措施。通过防护凸起59与未示出的限动件的接触,手柄部件4相对于手柄罩壳2(图1)的可转动性限制在总共小于360°。

Claims (14)

1.一种手操纵式绿篱修剪机,带有驱动马达(1),该绿篱修剪机包括带有后把手(3)的手柄罩壳(2),其中,所述后把手(3)的手柄部件(4)可绕其纵轴线(5)旋转且可借助于卡锁元件(6)卡锁在其旋转位置中,其中,在可旋转的手柄部件(4)处布置有用于驱动马达的运行切换杆(7),其中,所述运行切换杆(7)借助于滑动元件(8)和传递元件(9)对切换单元(10)产生作用以用于所述驱动马达(1)的转速设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元件(8)在所述卡锁元件(6)处以在纵轴线(5)的方向上滑动的形式引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篱修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元件(8)以抗扭然而可线性移位的形式在所述卡锁元件(6)中引导,且可共同与所述卡锁元件(6)和所述可旋转的手柄部件(4)一起旋转,其中,所述传递元件(9)以可旋转的形式支承在所述滑动元件(8)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篱修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元件(9)由线材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篱修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元件(9)至少近似在所述手柄部件(4)的纵轴线(5)上作用在所述滑动元件(8)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篱修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锁元件(6)实施为可在纵轴线(5)的方向上操纵的卡锁滑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篱修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的手柄部件(4)具有前端部(11)和后端部(12),且以其前端部(11)和其后端部(12)以可旋转的形式直接支承在所述手柄罩壳(2)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绿篱修剪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端部(11)或所述后端部(12)和所述手柄罩壳(2)的相关联的自由端部(21,22)之间借助于槽(40)和弹簧(41)实现将所述手柄部件(4)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手柄罩壳(2)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篱修剪机,其特征在于,在可旋转的手柄部件(4)处布置有对所述运行切换杆(7)产生作用的锁止杆(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绿篱修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杆(13)布置在与所述运行切换杆(7)相对的侧边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绿篱修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杆实施为以可摆动的形式支承在可旋转的所述手柄部件(4)处的摆杆且借助于横穿过所述可旋转的手柄部件(4)而伸出的锁止臂(14)对所述运行切换杆(7)产生作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篱修剪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柄罩壳(2)的后端部(15)处布置有安全切换杆(16)以用于两手操作绿篱修剪机,其中,传递元件(17)穿引通过所述可旋转的手柄部件(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绿篱修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元件(17)为鲍登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篱修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切换杆(7)实施为以可摆动的形式支承在可旋转的所述手柄部件(4)处的摆杆,且借助于铰接臂(25)对所述滑动元件(8)产生作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篱修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马达(1)为电驱动马达。
CN201110437112.XA 2010-12-15 2011-12-15 手操纵式绿篱修剪机 Active CN1025239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54653.4 2010-12-15
DE102010054653.4A DE102010054653B4 (de) 2010-12-15 2010-12-15 Handgeführte Heckensche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3950A true CN102523950A (zh) 2012-07-04
CN102523950B CN102523950B (zh) 2016-01-20

Family

ID=46232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37112.XA Active CN102523950B (zh) 2010-12-15 2011-12-15 手操纵式绿篱修剪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13369B2 (zh)
CN (1) CN102523950B (zh)
DE (1) DE102010054653B4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0737A (zh) * 2019-09-12 2021-03-12 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带有刀具的手操纵式工作器械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64007A1 (de) * 2008-12-19 2010-06-24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Heckenschere
JP5935591B2 (ja) * 2012-08-20 2016-06-15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ヘッジトリマ
CN106914866B (zh) * 2015-12-24 2019-06-14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手持式电动工具
DE102020005909A1 (de) * 2019-10-07 2021-04-08 Makita Corporation Heckenscher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60466A1 (de) * 2002-12-21 2004-07-01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CN1620854A (zh) * 2003-11-28 2005-06-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动力作业机
CN201044581Y (zh) * 2007-01-11 2008-04-09 江苏鑫港企业有限公司 绿篱机
EP1579757B1 (en) * 2004-03-22 2008-06-25 HONDA MOTOR CO., Ltd. Power working machine
CN201104415Y (zh) * 2007-08-22 2008-08-27 杭州埃法花园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结构的剪刀
JP2009273434A (ja) * 2008-05-16 2009-11-26 Makita Corp 動力作業機
CN101779577A (zh) * 2008-12-11 2010-07-21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手持式发动机驱动的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018178U1 (de) * 1989-09-08 1998-04-09 Stihl Maschf Andreas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JP4467044B2 (ja) * 2003-11-28 2010-05-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作業機
CA2610033C (en) * 2005-06-13 2010-11-09 Shindaiwa Kogyo Co., Ltd. Power hand tool
JP2013533123A (ja) * 2010-06-04 2013-08-22 フスクバルナ アクティエボラーグ 手持ち式動力工具用のハンドルシステム
JP5598213B2 (ja) * 2010-09-29 2014-10-01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携帯型作業機
ES2564015T3 (es) * 2011-12-22 2016-03-17 Black & Decker Inc. Dispositivo de corte de vegetació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60466A1 (de) * 2002-12-21 2004-07-01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CN1620854A (zh) * 2003-11-28 2005-06-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动力作业机
KR20050052368A (ko) * 2003-11-28 2005-06-02 혼다 기켄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동력작업기
EP1579757B1 (en) * 2004-03-22 2008-06-25 HONDA MOTOR CO., Ltd. Power working machine
CN201044581Y (zh) * 2007-01-11 2008-04-09 江苏鑫港企业有限公司 绿篱机
CN201104415Y (zh) * 2007-08-22 2008-08-27 杭州埃法花园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结构的剪刀
JP2009273434A (ja) * 2008-05-16 2009-11-26 Makita Corp 動力作業機
CN101779577A (zh) * 2008-12-11 2010-07-21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手持式发动机驱动的工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0737A (zh) * 2019-09-12 2021-03-12 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带有刀具的手操纵式工作器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13369B2 (en) 2014-08-26
DE102010054653B4 (de) 2022-03-03
CN102523950B (zh) 2016-01-20
DE102010054653A1 (de) 2012-06-21
US20120151779A1 (en) 201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23950A (zh) 手操纵式绿篱修剪机
US8636092B2 (en) Saddle riding type electric vehicle
US6488451B1 (en) Drive shaft lock
EP2976189B1 (en) Foldable hand-held tool
EP2664734A2 (en) Unlatching device for vehicle door
US20230045384A1 (en) Attachment mechanism for a power tool
JP2009275486A (ja) 鉄筋結束機
US4316531A (en) Clutch lockout latch
BR102017011471A2 (pt) Comutador principal de veículo e veículo equipado com o mesmo
WO2016143185A1 (ja) 折り畳み式車両
WO2017082003A1 (ja) 結束機
JP2009232579A (ja) 間接活線工具
JP5808258B2 (ja) 歩行型草刈機
JP5392360B2 (ja) 船外機のハンドル構造
CN109094705B (zh) 折叠机构及电动车
EP2050651B2 (en) A tiller arm for a tiller arm truck
WO2017082002A1 (ja) 結束機
JP2011080511A (ja) 手動固定具、手動固定装置及び可動バンパー
US20230120128A1 (en) Hinge comprising an unlocking member
WO2017082360A1 (ja) 結束機
CN107208681B (zh) 用于工作工具的伸缩杆组件
JP7479773B2 (ja) 作業機
JP2009298167A (ja) 自転車用錠装置および自転車
CN212535337U (zh) 汽车车棚安防锁栓
JP2019116118A (ja) 作業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