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16834A - 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16834A
CN102516834A CN2011103615377A CN201110361537A CN102516834A CN 102516834 A CN102516834 A CN 102516834A CN 2011103615377 A CN2011103615377 A CN 2011103615377A CN 201110361537 A CN201110361537 A CN 201110361537A CN 102516834 A CN102516834 A CN 102516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rium
antimony
codoped
tin
tin 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615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16834B (zh
Inventor
曾和平
张宝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AIXIANG BUILDING MATERI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AIXIANG BUILDING MATERI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AIXIANG BUILDING MATERI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AIXIANG BUILDING MATERI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615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168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16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6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16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68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薄膜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4:10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粉体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4:100。本发明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粉体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生产工艺简便、适合于各类企业生产;将制备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镀在白玻璃基材上,得到的镀膜玻璃在300~380nm的屏蔽效率为60%以上,在380~780nm的透过率为85~92%(使用的白玻璃只有85%)。

Description

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透明半导体薄膜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铈-锑共掺杂锡溶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由该溶胶制备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和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
背景技术
透明半导体薄膜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和导电性,具有紫外截止、红外高反射、微波强衰减等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光电器件中。氧化锡(化学式:SnO2)是一种金红石型种n型宽禁带半导体, 常温下其禁带宽为3.6 eV。在常温下表现为绝缘状态,电阻率很高,电学、光学和气敏性能等难以满足使用要求。近几十年来,人们利用掺杂技术获得性能优异的新材料,掺杂金属、其他添加剂或者催化剂等,以求制得小颗粒,高活性,高比表面积的SnO2,从而获得更好的性能。
SnO2的单掺杂,主要集中在Sb、F、In、Fe、Co、Cu、Ti、Ag 、Bi和Nb离子掺杂。其中Sb掺杂SnO2(ATO)薄膜不仅在可见光范围内有很高的透过率,同时薄膜硬度高、热稳定性好、成本低。用溶胶-凝胶法制取ATO薄膜,其薄膜在碘钨灯照射两小时后,底板温度比空白玻璃低3-4℃,与薄膜在近红外处的平均透过率很低相一致。用喷雾热解法在玻璃基底上合成了锑掺杂SnO2薄膜,发现电离杂质或中性杂质散射在薄膜中占主导地位,掺杂可以增大薄膜内在的载流子浓度和流动性,提高薄膜导电性和红外反射率。随着稀土元素在材料中的应用,La、Ce、Er和Y离子掺杂SnO2 可以明显抑制晶粒的生长,同时使其在光学中的应用得到很大改善。其中Ce3+在基态的电子层结构为4f1,在激发态的电子层结构为5d1,当4f1基态(2F5/2)向5d激发态(2D)转变时呈现光谱红移,反之则在489nm附近发蓝光。
为了进一步提高透明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和红外反射率,共掺杂技术在纳米材料的制备中变得活跃起来。Ni-Sb共掺杂SnO2透明导电薄膜,Co-Sb共掺杂SnO2透明导电薄膜,Al-Zn共掺杂SnO2透明导电薄膜,此外,还有Sb-In共掺杂SnO2透明导电薄膜,Y-Sb共掺杂SnO2导电粒子,这些新材料显著的改善透明半导体电学性能。中国专利CN101205419B公开了根据三氧化二镱粉体能够吸收近红外热线,采用湿法研磨工艺制备出掺镱纳米水性ATO浆料。用固相法制得了Bi2O3/ATO混烧填料,发现随着Bi2O3含量的增加,填料的红外辐射率先减小后增大,当Bi2O3含量为70%时红外辐射率最低位0.67,且颜色可调,能够实现红外、可见光的兼容隐身。
然而,无论是单掺杂还是共掺杂透明薄膜,随着在基材玻璃上膜厚度的增加,使可见光的透过率减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可以屏蔽紫外线和近红外线,且随着薄膜层数的增加可见光的透过率增加。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4:100。
上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铈溶液:将铈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在65~90℃搅拌溶解,得到铈溶液;
(2)制备锑溶液:将锑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在65~90℃搅拌溶解,得到锑溶液;
(3)制备锡溶液:将锡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在65~90℃搅拌溶解,得到锡溶液;
(4)制备铈-锑共掺杂锡溶胶:将步骤(1)与(2)分别得到的溶液同时滴加入步骤(3)的锡溶液中,得到透明溶胶,在60~90℃搅拌1~4h,冷却至室温,空气中静置陈化24~48h,得到铈-锑共掺杂锡溶胶;
(5)将步骤(4)得到的铈-锑共掺杂锡溶胶在基材上成膜后,在600~800℃下固化2~6小时,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
优选的,所述铈盐为硝酸铈、醋酸铈、氯化铈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锑盐为氯化锑、醋酸锑、乙二醇锑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锡盐为氯化亚锡、氯化锡、醋酸锡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乙二醇、乙二醇单甲醚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4:100。
上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上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的制备方法步骤(1)~(4)制备得到铈-锑共掺杂锡溶胶;
(2)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锡溶胶在600~800℃下烧制2~6小时,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铈-锑共掺杂锡溶胶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生产工艺简便、适合于各类企业生产;
(2)与真空磁控溅射生产工艺相比,同样规模的流水线设备成本是真空磁控溅射生产工艺的三分之一,使用的铈-锑共掺杂锡溶胶,与其溅射靶材相当;
(3)本发明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镀在白玻璃基材上,得到的镀膜玻璃在300~380nm的屏蔽效率为60%以上,在380~780nm的透过率为85~92%(使用的白玻璃只有85%);
(4)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具纳米效应,用于抗静电,不仅可以屏蔽紫外和近红外,而且可见光的透过率显著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的UV-VIS图;
图2是透过涂覆了本发明实施例1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的白玻璃所看到的远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以下各实施例中的成膜基材除了可用玻璃外,还可选用不锈钢、钛合金、铝合金、陶瓷、硅片、石英、塑料等基材中的一种。
以下各实施例中,在基材上形成薄膜的方法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各种常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喷涂、浸渍或擦涂的方法。溶胶的涂覆厚度视具体情况而定,与对薄膜材料的要求有关,一般,溶胶的涂覆量使得到的薄膜厚度为200~270.5纳米。
实施例 1
称取112.81g SnCl2·2H2O(0.5mol)溶于1200ml无水乙醇中,在76℃下搅拌回流2h;然后称取1.14g SbCl3(0.005mol)和2.17g Ce(NO3)3·6H2O (0.005mol)分别溶于200ml无水乙醇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将SbCl3和Ce(NO3)3·6H2O的乙醇溶液同时滴加到SnCl2的乙醇溶液中,在80℃继续搅拌回流4h;空气中静置陈化24h,即得到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在600℃的高温烤箱中烧制5小时,球磨,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通过浸渍方法在玻璃上成膜后,置于600℃高温烤箱中烘烤固化5小时,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薄膜厚度为270.5纳米。
实施例1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00,本发明拉膜三层以上,在普通玻璃上得到的镀膜玻璃,在400nm的透过率为92%。
实施例 2
称取112.81g SnCl2·2H2O(0.5mol)溶于1200ml乙二醇中,在76℃下搅拌回流2h;然后称取2.28g SbCl3(0.01mol)和3.17g醋酸铈(0.01mol)分别溶于200ml无水乙醇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将SbCl3和醋酸铈的乙醇溶液同时滴加到SnCl2的乙醇溶液中,在80℃继续回流搅拌4h;在空气中静置陈化48h,即得到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在700℃的高温烤箱中烧制2小时,球磨,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通过浸渍方法在玻璃上成膜后,置于700℃高温烤箱中烘烤固化2小时,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薄膜厚度为260纳米。
实施例2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00,本发明拉膜三层以上,在普通玻璃上得到的镀膜玻璃,在450nm的透过率为92%。
实施例 3
称取112.81g SnCl2·2H2O(0.5mol)溶于1200ml乙二醇单甲醚中,在76℃下搅拌2h;然后称取3.42g SbCl3(0.015mol)和5.85g 氯化铈 (0.015mol)分别溶于200ml无水乙醇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将SbCl3和氯化铈的乙醇溶液同时滴加到SnCl2的乙二醇单甲醚溶液中,在90℃继续回流搅拌2h;在空气中静置陈化36h,即得到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在800℃的高温烤箱中烧制2小时,球磨,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通过浸渍提拉方法在玻璃上成膜后,置于800℃高温烤箱中烘烤固化2小时,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薄膜厚度为265纳米。
实施例3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3:100,本发明拉膜三层以上,在普通玻璃上得到的镀膜玻璃,在460nm的透过率为92%。
实施例 4
称取112.81g SnCl2·2H2O(0.5mol)溶于1200ml乙二醇中,在76℃下搅拌回流2h;然后称取5.98g 醋酸锑(0.02mol)和8.68gCe(NO3)3·6H2O(0.02mol)分别溶于200ml乙二醇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将醋酸锑和Ce(NO3)3·6H2O的乙二醇溶液同时滴加到SnCl2的乙二醇溶液中,在65℃继续回流搅拌4h;在空气中静置陈化24h,即得到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在600℃的高温烤箱中烧制8小时,球磨,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通过旋涂方法在玻璃上成膜后,置于600℃高温烤箱中烘烤固化8小时,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薄膜厚度为250纳米。
实施例4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4:100,本发明拉膜三层以上,在普通玻璃上得到的镀膜玻璃,在480nm的透过率为92%。
实施例 5
称取112.81g SnCl2·2H2O(0.5mol)溶于1200ml无水乙醇中,在76℃下回流搅拌2h;然后称取6.26g乙二醇锑(0.015mol)和4.34gCe(NO3)3·6H2O(0.01mol)分别溶于200ml无水乙醇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将乙二醇锑和Ce(NO3)3·6H2O的乙醇溶液同时滴加到SnCl2的乙醇溶液中,在70℃继续回流搅拌3h;在空气中静置陈化36h,即得到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在650℃的高温烤箱中烧制6小时,球磨,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通过旋涂方法在玻璃上成膜后,置于650℃高温烤箱中烘烤固化6小时,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薄膜厚度为245纳米。
实施例5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100,本发明拉膜三层以上,在普通玻璃上得到的镀膜玻璃,在510nm的透过率为92%。
实施例6
称取180g 氯化锡(0.5mol)溶于1200ml无水乙醇中,在76℃下回流搅拌2h;然后称取1.14g SbCl3(0.005mol)和4.34gCe(NO3)3·6H2O(0.01mol)分别溶于200ml无水乙醇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将SbCl3和Ce(NO3)3·6H2O的乙醇溶液同时滴加到氯化锡的乙醇溶液中,在80℃继续回流搅4h;在空气中静置陈化24h,即得到铈-锑共掺杂氯化锡溶胶。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锡溶胶在700℃的高温烤箱中烧制4小时,球磨,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锡溶胶通过旋涂方法在玻璃上成膜后,置于700℃高温烤箱中烘烤固化4小时,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薄膜厚度为270纳米。
实施例6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00,本发明拉膜三层以上,在普通玻璃上得到的镀膜玻璃,在600nm的透过率为92%。
实施例 7
称取177.5g 醋酸锡(0.5mol)溶于1200ml无水乙醇中,在76℃下回流搅拌2h;然后称取1.14g SbCl3(0.005mol)和6.51g Ce(NO3)3·6H2O (0.015mol)分别溶于200ml无水乙醇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将醋酸锡和Ce(NO3)3·6H2O的乙醇溶液同时滴加到醋酸锡的乙醇溶液中,在80℃继续回流搅拌4h;在空气中静置陈化24h,即得到铈-锑共掺杂有机锡溶胶。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有机锡溶胶在600℃的高温烤箱中烧制8小时,球磨,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有机锡溶胶通过旋涂方法在玻璃上成膜后,置于600℃高温烤箱中烘烤固化8小时,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薄膜厚度为255纳米。
实施例7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100,本发明拉膜三层以上,在普通玻璃上得到的镀膜玻璃,在610nm的透过率为92%。
实施例 8
称取112.81g SnCl2·2H2O(0.5mol)溶于1200ml无水乙醇中,在76℃下回流搅拌2h;然后称取1.14g SbCl3(0.005mol)和8.68gCe(NO3)3·6H2O(0.02mol)分别溶于200ml无水乙醇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将SbCl3和Ce(NO3)3·6H2O的乙醇溶液同时滴加到SnCl2的乙醇溶液中,在80℃继续回流搅拌4h;在空气中静置陈化24h,即得到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在600℃的高温烤箱中烧制5小时,球磨,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通过浸渍提拉方法在玻璃上成膜后,置于600℃高温烤箱中烘烤固化5小时,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薄膜厚度为240纳米。
实施例8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100,本发明拉膜三层以上,在普通玻璃上得到的镀膜玻璃,在620nm的透过率为92%。
实施例 9
称取112.81g SnCl2·2H2O(0.5mol)溶于1200ml无水乙醇中,在76℃下回流搅拌2h;然后称取4.56g SbCl3(0.02mol)和2.17g Ce(NO3)3·6H2O (0.005mol)分别溶于200ml无水乙醇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将SbCl3和Ce(NO3)3·6H2O的乙醇溶液同时滴加到SnCl2的乙醇溶液中,在80℃继续回流搅拌4h;在空气中静置陈化24h,即得到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在600℃的高温烤箱中烧制5小时,球磨,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通过浸渍提拉方法在玻璃上成膜后,置于600℃高温烤箱中烘烤固化5小时,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薄膜厚度为245纳米。
实施例9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00,本发明拉膜三层以上,在普通玻璃上得到的镀膜玻璃,在510nm的透过率为92%。
实施例 10
称取112.81g SnCl2·2H2O(0.5mol)溶于1200ml无水乙醇中,在76℃下回流搅拌2h;然后称取2.28g SbCl3(0.01mol)和2.17g Ce(NO3)3·6H2O (0.005mol)分别溶于200ml无水乙醇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将SbCl3和Ce(NO3)3·6H2O的乙醇溶液同时滴加到SnCl2的乙醇溶液中,在80℃继续回流搅拌4h;在空气中静置陈化24h,即得到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在600℃的高温烤箱中烧制5小时,球磨,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通过浸渍提拉方法在玻璃上成膜后,置于600℃高温烤箱中烘烤固化5小时,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薄膜厚度为235纳米。
实施例10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00,本发明拉膜三层以上,在白玻璃上得到的镀膜玻璃,在520nm的透过率为92%。
实施例 11
称取112.81g SnCl2·2H2O(0.5mol)溶于1200ml无水乙醇中,在76℃下回流搅拌2h;然后称取3.42g SbCl3(0.015mol)和2.17g Ce(NO3)3·6H2O (0.005mol)分别溶于200ml无水乙醇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将SbCl3和Ce(NO3)3·6H2O的乙醇溶液同时滴加到SnCl2的乙醇溶液中,在80℃继续回流搅拌4h;在空气中静置陈化24h,即得到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在800℃的高温烤箱中烧制2小时,球磨,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通过浸渍提拉方法在玻璃上成膜后,置于800℃高温烤箱中烘烤固化2小时,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薄膜厚度为248纳米。
实施例11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100,本发明拉膜三层以上,在白玻璃上得到的镀膜玻璃,在530nm的透过率为92%。
实施例 12
称取112.81g SnCl2·2H2O(0.5mol)溶于1200ml无水乙醇中,在76℃下回流搅拌2h;然后称取4.56g SbCl3(0.02mol)和4.34gCe(NO3)3·6H2O(0.01mol)分别溶于200ml无水乙醇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将SbCl3和Ce(NO3)3·6H2O的乙醇溶液同时滴加到SnCl2的乙醇溶液中,在80℃继续回流搅拌4h;在空气中静置陈化24h,即得到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在800℃的高温烤箱中烧制2小时,球磨,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通过浸渍提拉方法在玻璃上成膜后,置于800℃高温烤箱中烘烤固化2小时,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薄膜厚度为267纳米。
实施例12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100,本发明拉膜三层以上,在白玻璃上得到的镀膜玻璃,在520nm的透过率为92%。
实施例 13
称取112.81g SnCl2·2H2O(0.5mol)溶于1200ml无水乙醇中,在76℃下回流搅拌2h;然后称取2.28g SbCl3(0.01mol)和6.51g Ce(NO3)3·6H2O (0.015mol)分别溶于200ml无水乙醇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将SbCl3和Ce(NO3)3·6H2O的乙醇溶液同时滴加到SnCl2的乙醇溶液中,在80℃继续回流搅拌4h;在空气中静置陈化24h,即得到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在800℃的高温烤箱中烧制2小时,球磨,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通过浸渍提拉方法在玻璃上成膜后,置于800℃高温烤箱中烘烤固化2小时,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薄膜厚度为259纳米。
实施例13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00,本发明拉膜三层以上,在白玻璃上得到的镀膜玻璃,在590nm的透过率为92%。
实施例 14
称取112.81g SnCl2·2H2O(0.5mol)溶于1200ml无水乙醇中,在76℃下回流搅拌2h;然后称取4.56g SbCl3(0.02mol)和6.51g Ce(NO3)3·6H2O (0.015mol)分别溶于200ml无水乙醇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将SbCl3和Ce(NO3)3·6H2O的乙醇溶液同时滴加到SnCl2的乙醇溶液中,在80℃继续回流搅拌4h;在空气中静置陈化24h,即得到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在800℃的高温烤箱中烧制2小时,球磨,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通过浸渍提拉方法在玻璃上成膜后,置于800℃高温烤箱中烘烤固化2小时,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薄膜厚度为249纳米。
实施例14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100,本发明拉膜三层以上,在白玻璃上得到的镀膜玻璃,在530nm的透过率为92%。
实施例 15
称取112.81g SnCl2·2H2O(0.5mol)溶于1200ml无水乙醇中,在76℃下回流搅拌2h;然后称取2.28g SbCl3(0.01mol)和8.68gCe(NO3)3·6H2O(0.02mol)分别溶于200ml无水乙醇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将SbCl3和Ce(NO3)3·6H2O乙醇溶液同时滴加到SnCl2的乙醇溶液中,在80℃继续回流搅拌4h;在空气中静置陈化24h,即得到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在800℃的高温烤箱中烧制2小时,球磨,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通过浸渍提拉方法在玻璃上成膜后,置于800℃高温烤箱中烘烤固化2小时,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薄膜厚度为262.5纳米。
实施例15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2:100,本发明拉膜三层以上,在白玻璃上得到的镀膜玻璃,在600nm的透过率为92%。
实施例 16
称取112.81g SnCl2·2H2O(0.5mol)溶于1200ml无水乙醇中,在76℃下回流搅拌2h;然后称取3.42g SbCl3(0.015mol)和8.68gCe(NO3)3·6H2O(0.02mol)分别溶于200ml无水乙醇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将SbCl3和Ce(NO3)3·6H2O的乙醇溶液同时滴加到SnCl2的乙醇溶液中,在80℃继续回流搅拌4h;在空气中静置陈化24h,即得到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在600℃的高温烤箱中烧制6小时,球磨,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
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氯化亚锡溶胶通过浸渍提拉方法在玻璃上成膜后,置于600℃高温烤箱中烘烤固化6小时,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薄膜厚度为253纳米。
实施例16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100,本发明拉膜三层以上,在白玻璃上得到的镀膜玻璃,在630nm的透过率为92%。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具纳米效应,用于抗静电,不仅可以屏蔽紫外和近红外,而且加强了可见光的透过。
本发明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镀在白玻璃基材上,得到的镀膜玻璃在300~380nm的屏蔽效率为60%以上,在380~780nm的透过率为85~92%(使用的白玻璃只有85%)。
以上实施例仅为介绍本发明的优选案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所进行的任何显而易见的变化和改进,都应被视为本发明的一部分。

Claims (8)

1.一种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4:10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铈溶液:将铈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在65~90℃搅拌溶解,得到铈溶液;
(2)制备锑溶液:将锑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在65~90℃搅拌溶解,得到锑溶液;
(3)制备锡溶液:将锡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在65~90℃搅拌溶解,得到锡溶液;
(4)制备铈-锑共掺杂锡溶胶:将步骤(1)与(2)分别得到的溶液同时滴加入步骤(3)的锡溶液中,得到透明溶胶,在60~90℃搅拌1~4h,冷却至室温,空气中静置陈化24~48h,得到铈-锑共掺杂锡溶胶;
(5)将步骤(4)得到的铈-锑共掺杂锡溶胶在基材上成膜后,在600~800℃下固化2~6小时,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铈盐为硝酸铈、醋酸铈、氯化铈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锑盐为氯化锑、醋酸锑、乙二醇锑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锡盐为氯化亚锡、氯化锡、醋酸锡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乙二醇、乙二醇单甲醚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由氧化铈、氧化锑和氧化锡组成,其中,铈元素:锑元素:锡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4:100。
8.权利要求7所述的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权利要求2步骤(1)~(4)的方法制备得到铈-锑共掺杂锡溶胶;
(2)将得到的铈-锑共掺杂锡溶胶在600~800℃下烧制2~6小时,得到铈-锑共掺杂氧化锡粉体。
CN201110361537.7A 2011-11-16 2011-11-16 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5168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61537.7A CN102516834B (zh) 2011-11-16 2011-11-16 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61537.7A CN102516834B (zh) 2011-11-16 2011-11-16 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6834A true CN102516834A (zh) 2012-06-27
CN102516834B CN102516834B (zh) 2014-02-19

Family

ID=46287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61537.7A Active CN102516834B (zh) 2011-11-16 2011-11-16 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1683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5880A (zh) * 2012-11-16 2013-02-13 宁波祈禧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锡锑透明电热膜的制备方法
CN103073202A (zh) * 2012-12-20 2013-05-01 华南理工大学 热反射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27179A (zh) * 2018-02-19 2020-09-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氧化锡系烧结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15247064A (zh) * 2021-01-18 2022-10-28 浙江理工大学 铽掺杂氧化锡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89082A (en) * 1997-03-12 1998-08-04 The Walman Optical Company Thermosetting coating composition
CN101885937A (zh) * 2009-05-15 2010-11-17 深圳市华光业宝涂料制品有限公司 彩色与透明隔热节能防护功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89082A (en) * 1997-03-12 1998-08-04 The Walman Optical Company Thermosetting coating composition
CN101885937A (zh) * 2009-05-15 2010-11-17 深圳市华光业宝涂料制品有限公司 彩色与透明隔热节能防护功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锐: "稀土Ce、Sb掺杂SnO2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基础科学辑》, no. 02, 15 February 2008 (2008-02-15)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5880A (zh) * 2012-11-16 2013-02-13 宁波祈禧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锡锑透明电热膜的制备方法
CN103073202A (zh) * 2012-12-20 2013-05-01 华南理工大学 热反射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73202B (zh) * 2012-12-20 2015-10-28 华南理工大学 热反射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27179A (zh) * 2018-02-19 2020-09-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氧化锡系烧结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15247064A (zh) * 2021-01-18 2022-10-28 浙江理工大学 铽掺杂氧化锡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6834B (zh) 201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2535B (zh) 玻璃料
Huang et al. Solvothermal synthesis of Sb: SnO2 nanoparticles and IR shielding coating for smart window
TWI595509B (zh) Conductive thick film paste for solar cell contacts
CN103915127B (zh) 用于表面高方阻硅基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48154B1 (ko) 투명 전도성 막 코팅 조성물, 투명 전도성 막 및 투명 전도성 막의 제조 방법
CN102190448B (zh) 一种复合宽带减反增透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Xu et al. Preparation and overall energy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wide waveband two-component transparent NIR shielding coatings
Kumar et al. Intense red-emitting multi-rare-earth doped nanoparticles of YVO4 for spectrum conversion towards improved energy harvesting by solar cells
CN102516834B (zh) 铈-锑共掺杂氧化锡薄膜、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55853B (zh) 一种微晶玻璃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153292A (zh) 一种高透过纳米二氧化硅减反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378871C (zh) In2O3-SnO2纳米涂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321296B (zh) 基于光子晶体异质结的反式低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KR101889931B1 (ko) 파장변환유리를 구비하는 태양전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6504814B (zh) 玻璃粉、正银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JP5076435B2 (ja) 超微粒子酸化亜鉛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ang et al. Applications and functions of rare-earth ions 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KR101602486B1 (ko) 차광 구조물의 제조방법
US10224438B2 (en) Lead-tellurium inorganic reaction systems
CN112919820A (zh) 一种Zn掺杂VO2粉体及利用该粉体制备复合薄膜的方法
CN101704635B (zh) 一种在光学太阳反射镜上制备掺铝氧化锌薄膜的方法
CN101549995A (zh) ZnO@SnO2包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84021B (zh) 一种稀土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251236A (zh) 一种钇-铝共掺杂氧化锌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1323C (zh) 一种涂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