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10110B - 送电装置、受电装置和电力传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送电装置、受电装置和电力传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10110B
CN102510110B CN201110202248.2A CN201110202248A CN102510110B CN 102510110 B CN102510110 B CN 102510110B CN 201110202248 A CN201110202248 A CN 201110202248A CN 102510110 B CN102510110 B CN 1025101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side
transmission device
current
collec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022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10110A (zh
Inventor
市川敬一
乡间真治
加藤数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10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0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10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01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and dc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7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reduction of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leakage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送电装置、受电装置和电力传送系统,送电装置与受电装置之间的电力传送效率较高,并且抑制了无源电极的电位变化。在送电装置(101)的壳体(10)的内部,沿着台座部(10D)设置送电装置的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在靠背部(10B)露出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受电装置(201)沿着其壳体的下表面形成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在受电装置的壳体的外表面上形成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通过在送电装置的安放部上安放受电装置,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通过电介质层与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对置,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直接导通。

Description

送电装置、受电装置和电力传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的送电装置、受电装置和电力传送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使两个装置彼此接近在装置间传送电力的有代表性的系统,已知的有利用磁场从送电装置的初级线圈向受电装置的次级线圈传送电力的磁场耦合方式的电力传送系统。但是,由于在通过磁场耦合传送电力的情况下,通过各线圈的磁通的大小对电动势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另外,由于利用线圈,因此难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另一方面,如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那样的电场耦合方式的无线电力传送系统也是已知的。在该系统中,通过电场从送电装置的耦合电极向受电装置的耦合电极传送电力。在该方式中,耦合电极的相对位置精度相对要求不严,还能够实现耦合电极的小型化、薄型化。
图1是示出了专利文献1的电力传送系统的基本构成的图。该电力传送系统由送电装置和受电装置构成。在送电装置中,具备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1、无源(passive)电极2和有源(active)电极3。在受电装置中,具备高频高电压负载电路5、无源电极7和有源电极6。由此,通过将送电装置的有源电极3与受电装置的有源电极6隔着空隙4彼此接近,这两个电极彼此进行电场耦合。
在专利文献2的电力传送系统中,送电装置具有:与由交流信号生成部所生成的交流信号进行谐振的第一谐振电路和供电电极。受电装置具有:生成电信号的受电电极、与电信号进行谐振的第二谐振电路、以及根据谐振后的电信号来生成直流电力的整流部和电路负载。送电装置的有源电极和无源电极设置在一个平面上,并且将受电装置的有源电极与无源电极按照与对方侧的各电极隔开给定间隔而对置的方式来设置。
专利文献1:JP特表2009-5310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9-296857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电力传送系统中,需要通过使送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的有源电极彼此接近而在电极之间形成较强的电场,并且为了使送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的无源电极彼此间所产生的电容尽可能大,需要使无源电极较大。当在纵向上已经变得较窄的空间中沿纵向配置送电装置的无源电极、送电装置的有源电极、受电装置的有源电极和受电装置的无源电极时,寄生电容易于变得过大。在专利文献2的电力传送系统中,由于将有源电极与无源电极邻接配置在一个面上,所以有源电极和无源电极与和这些电极接近配置的电路基板之间所产生的寄生电容也易于变得过大。由此,任一种方式中都存在耦合度变大、传送效率较低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在构造上无法使送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的无源电极对的容量太大,该无源电极对的电容越小,两个无源电极的电位越发生变化。其问题在于:送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的无源电极的电位变化成为不必要电磁场的泄漏的原因,或者成为送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的接地电位变化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送电装置、受电装置和电力传送系统,送电装置与受电装置之间的电力传送效率较高,抑制了无源电极的电位变化。
(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受电装置,与将具有升压电路的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连接在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的送电装置形成一对,该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的高频为100kHz~几十MHz,所述受电装置具有:
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对在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所产生的电压进行降压的降压电路、以及将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作为电源电压输入的负载电路,
其中,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通过电容与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连接,并且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与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直接导通。
根据该构造,由于送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的无源电极彼此直接导通,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电位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电位大致相等。由此,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电位变得稳定,确保了送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不严,并且能够实现不必要电磁场的泄漏、接地电位变化等较少的电力传送系统。另外,由于抑制了寄生电容,因而耦合度的下降较少,并且可以获得较高的传送效率。此外,由于以升压后的高电压来进行电力传送,流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电流可以是诸如几mA数量级(例如,可以是与充电电流相比充分小的电流),因此没有必要将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接触电阻抑制为较低。由此,导电性橡胶等各种接触手段均可适用。
(2)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例如构成受电装置的壳体。根据该构造,能够容易且可靠地使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接触。
(3)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受电装置,与将用于施加高频的高电压的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连接在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的送电装置形成一对,该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的高频为100kHz~几十MHz,
所述送电装置具有:由相互正交的第一面、第二面构成的安放面、沿着所述第一面设置的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沿着所述第二面设置的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以及向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施加高频的高电压的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
与所述送电装置形成一对的受电装置具备:
具有正交的底面和背面、以及与该底面和背面正交的平行的两个侧面的壳体;
沿着该壳体的背面设置且与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对置的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
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面和两个侧面的至少一个上、且与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直接导通的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
对在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所产生的电压进行降压的降压电路;以及
将该降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作为电源电压输入的负载电路。
根据该构造,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电位变得稳定,确保了送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不严,并且能够实现不必要电磁场的泄漏或接地电位变化等较少的电力传送系统。另外,由于在受电装置中,将与送电装置的无源电极直接导通的无源电极设置在壳体的底面和两个侧面的至少一个上,无论将哪个表面安放在送电装置上均可以进行从送电装置向受电装置的电力传送,因此能够提高安放受电装置的自由度。
(4)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受电装置,与将用于施加高频的高电压的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连接在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的送电装置形成一对,该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的高频为100kHz~几十MHz,
所述送电装置具备由相互正交的第一面、第二面构成的安放面,并且连接了用于向沿着所述第二面设置的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第二面的交叉部分处的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施加高频的高电压的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
与所述送电装置形成一对的受电装置具备:
具有正交的底面和背面、以及与该底面和背面正交的平行的两个侧面的壳体;
分别沿着该壳体的底面和两个侧面设置且与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对置的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
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背面和底面的交叉部分、以及所述背面和所述两个侧面的交叉部分处、且与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直接导通的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
对在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所产生的电压进行降压的降压电路;以及
将该降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作为电源电压输入的负载电路。
根据该构造,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电位变得稳定,确保了送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不严,并且能够实现不必要电磁场的泄漏或接地电位变化等较少的电力传送系统。另外,在送电装置中,将无源电极设置在第一面、第二面的交叉部分处,将与该无源电极直接导通的受电装置的无源电极分别设置在底面和背面的交叉部分处、以及底面和两个侧面的交叉部分处。由此,由于无论将底面和两个侧面的哪个表面安放在送电装置上,有源电极彼此对置而无源电极彼此直接导通,因此可以进行从送电装置向受电装置的电力传送,并且能够提高安放受电装置的自由度。
(5)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送电装置,与将降压电路连接在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的受电装置形成一对,
所述送电装置具有: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对置的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对置的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以及连接在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的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该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的高频为100kHz~几十MHz,
其中,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通过电容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连接,并且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直接导通。
根据该构造,由于送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的无源电极彼此直接导通,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电位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电位大致相等。由此,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电位变得稳定,确保了送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不严,并且能够实现不必要电磁场的泄漏或接地电位变化等较少的电力传送系统。另外,由于抑制了寄生电容,因而耦合度的下降较少,并且可以获得较高的传送效率。
(6)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与诸如送电装置的“接地”连接。根据该构造,可以更进一步稳定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电位。
(7)所述送电装置的“接地”直流或交流地以低阻抗与送电装置的输入电源系统的基准电位连接。根据该构造,可以抑制送电装置和受电装置的接地电位的变化。
(8)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力传送系统,其由上述受电装置和上述送电装置构成,
所述送电装置具有: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以及连接在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的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该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的高频为100kHz~几十MHz,
所述受电装置具有: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对在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所产生的电压进行降压的降压电路、以及将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作为电源电压输入的负载电路,
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通过在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容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连接,并且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直接导通,
所述送电装置具备由相互正交的第一面、第二面构成的安放面,
所述受电装置具备与所述送电装置的第一面接触的第三面、以及与所述送电装置的第二面接触的第四面,
将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并且沿着所述第二面设置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
将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三面上,并且沿着所述第四面设置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
根据该构造,仅通过将受电装置安放在设置于送电装置上的安放面上,即能够实现送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的无源电极彼此的稳定接触、以及送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的有源电极彼此的精度较好的对置。此外,由于沿着安放面来配置送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的有源电极彼此,能够降低来自两个有源电极的电场泄漏。
(9)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电力传送系统中,所述受电装置还具备与所述第三面和第四面分别正交且相互平行的第五面、第六面,并且将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五面、第六面的至少一个上。
根据该构造,由于无论将送电装置安放在第四面、第五面、第六面的哪个面上,有源电极彼此对置而无源电极彼此直接导通,因此可以进行从送电装置向受电装置的电力传送,并且能够提高受电装置的安放方式的自由度。
(10)另外,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力传送系统,其由上述受电装置和上述送电装置构成,所述送电装置具有: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以及连接在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的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该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的高频为100kHz~几十MHz,
所述受电装置具有: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对在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所产生的电压进行降压的降压电路、以及将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作为电源电压输入的负载电路,
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通过在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容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连接,并且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直接导通,
所述送电装置具备安放所述受电装置的安放面,
将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设置在所述送电装置的安放面上,并且沿着所述安放面设置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
将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设置在所述受电装置的底面上,并且沿着所述受电装置的底面设置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
根据该构造,由于通过受电装置的自重使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与送电装置无源电极稳定地接触,因此可以使送电装置无源电极和/或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面积较小。
(11)另外,在本发明的电力传送系统中,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在多个位置处导通,并且在所述送电装置中具备:用于通过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来检测与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的导通与否的检测单元。
根据该构成,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检测受电装置相对于送电装置的安放与否。
(12)在本发明的电力传送系统中,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或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由分离地设置的两个电极构成,并且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所述两个电极之间的导通与否。
根据该构成,由于无源电极由分离的两个电极构成,如果检测出两个电极之间的导通与否,即能够检测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是否接触。结果,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检测受电装置相对于送电装置的安放与否。
(13)在本发明的电力传送系统中,所述两个电极是带状的且沿着长度方向平行地设置。
根据该构成,由于沿着长度方向平行地设置两个电极,并且构成无源电极,即使送电装置的安放面或受电装置的底面在宽度方向(长度方向的正交方向)上较小,也能够设置无源电极。此外,即使在已安放在送电装置上的受电装置在长度方向上发生位置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检测受电装置的安放。
(14)在本发明的电力传送系统中,所述两个电极是带状的且按照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式设置在一直线上。
根据该构成,通过沿着长度方向在直接上设置两个电极,即使在已安放在送电装置上的受电装置在宽度方向上发生位置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检测受电装置的安放。
(15)在本发明的电力传送系统中,所述两个电极是第一、第二梳状电极,并且被设置为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梳状电极的梳齿交替地平行排列。
根据该构成,通过使无源电极成为两个梳状电极,能够使无源电极彼此的导通面积变得更大,并且能够可靠地检测受电装置的安放。
(16)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力传送系统,具备:
送电装置,其具有: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以及连接在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的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该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的高频为100kHz~几十MHz,
受电装置,其具有: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对在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所产生的电压进行降压的降压电路、以及将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作为电源电压输入的负载电路,
其中,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通过在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容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连接,并且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直接导通,
所述送电装置具备由相互正交的第一面、第二面构成的安放面,
所述受电装置具备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互正交的第三面、第四面、以及与所述第三面、第四面分别正交且相互平行的第五面、第六面,
将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第二面的交叉部分处,并且沿着所述第二面设置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
将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面、第四面的交叉部分、所述第三面、第五面的交叉部分、以及所述第三面、第六面的交叉部分处,并且分别沿着所述第四面、第五面、第六面设置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
根据该构成,由于无论将第四面、第五面、第六面的哪个面安放在送电装置上,有源电极彼此对置而无源电极彼此直接导通,因此可以进行从送电装置向受电装置的电力传送,并且能够提高受电装置的安放方式的自由度。
(17)在本发明的电力传送系统中,
所述受电装置具备:
用于检测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是否与所述第四面、第五面、第六面的任一个上所设置的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对置的单元;
用于将所述第四面、第五面、第六面上所设置的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之一与所述降压电路连接的开关;以及
通过对该开关进行切换,将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对置的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与所述降压电路连接的单元。
根据该构成,由于可以在需要的有源电极和无源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因此不向其他不需要的有源电极施加电压,并且由于未带有高电位而能够降低不必要的辐射噪声。
(18)优选地,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的面积比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的面积大。根据该构成,能够更进一步降低来自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的电场泄漏。
(19)此外,在本发明的电力传送系统中,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与送电装置的“接地”连接。根据该构成,由于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与送电装置的“接地”变为同电位,因此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电位变得稳定,并且抑制了不必要的电磁场的泄漏。
(20)另外,在本发明的电力传送系统中,所述送电装置在形成了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面上具备送电装置侧通信电极,并且所述受电装置在形成了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面上具备与所述送电装置侧通信电极接触的受电装置侧通信电极。根据该构造,能够在进行电力传送的同时,从送电装置向受电装置或者从受电装置向送电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由于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电位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电位变为大致相等,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电位变得稳定,确保了送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不严,并且能够实现不必要电磁场的泄漏或接地电位变化等较少的电力传送系统。另外,由于抑制了寄生电容,因而耦合度的下降较少,可以获得较高的传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专利文献1的电力传送系统的基本构成的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送系统401的简略电路图。
图3的(A)是送电装置101的侧视图,图3的(B)是电力传送系统401的侧视图。
图4是电力传送系统401的等效电路图。
图5(A)是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受电装置202A的斜后方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图5(B)是受电装置202A的截面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送系统402的使用方式下的立体图。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送系统402的使用方式下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送系统的送电装置内的控制部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9(A)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送系统403的某个使用方式下的立体图,图9(B)是示出了紧接相对于送电装置103安放受电装置203之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A)是从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受电装置204的斜后方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图10(B)是受电装置204的截面图。
图11的(A)和(B)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送系统404的某个使用方式下的立体图。
图12是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个电力传送系统的等效电路图。
图13(A)是从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受电装置的斜后方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图13(B)和图13(C)是受电装置206的侧视截面图。
图14是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送系统的使用方式下的立体图。
图15是作为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电力传送系统的一部分的受电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16(A)是从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受电装置的斜后方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图16(B)和图16(C)是受电装置的侧视截面图。
图17是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送系统的使用方式下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了用于检测受电装置的安放的另一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形状的模式图。
图19是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送系统的使用方式下的立体图。
图20是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送系统的使用方式下的侧视截面图。
图21是受电装置中的降压电路等模块的配置图。
符号说明
LG……电感器
LL……电感器
OSC……高频电压产生电路
RL……负载电路
TG……升压变压器
TL……降压变压器
10……壳体
10D……台座部
11、11A、11B……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
11D……送电装置侧通信电极
11G……接地电极
11L……连接导体
12……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
13……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
17……升压电路
20……壳体
21……无源电极
21……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
21C……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连接导体
21D……受电装置侧通信电极
21N……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
22……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
25……降压电路
101~104……送电装置
201~204……受电装置
202A、202B……受电装置
401~404、405A、405B、405C……电力传送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送系统401的简略电路图。该电力传送系统401由送电装置101和受电装置201构成。送电装置101具备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和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而受电装置201具备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和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
将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13连接在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和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之间。将降压电路25连接在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和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之间,并且将负载电路RL与降压电路25连接。
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13在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之间施加高频的高电压。降压电路25对在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与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之间所产生的电压进行降压。对负载电路RL输入降压电路25的输出电压,作为电源电压。该负载电路RL具备对降压电路25的输出进行整流平滑的整流平滑电路、以及利用该整流平滑电路的输出来充电的二次电池。
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接触而直流地导通。
根据本发明,由于利用升压后的高电压来进行电力传送,流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的电流可以是诸如几个mA的数量级。在通过接触点电极的接触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的现有的接触式充电装置中,由于几个A的数量级的充电电流直接流过,因而由于接触电阻造成的损失较大。与此相对,根据本发明,由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接触电阻的影响非常小,因而不需要将接触电阻抑制为较低。由此,导电性橡胶等各种接触手段均可适用。
图3(A)是送电装置101的侧视图,图3(B)是电力传送系统401的侧视图。
如图3(A)所示的,送电装置101具备:台座部10D、与该台座部10D正交的靠背部10B。由该台座部10D和靠背部10B构成了用于安放(载置)受电装置201的安放部(载置部)。将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沿着台座部10D设置在送电装置101的壳体10的内部。在靠背部10B露出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该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通过连接导体11L与送电装置的接地电极11G导通。
由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通过连接导体11L与送电装置的接地电极11G导通,而使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变为与送电装置的“接地”同电位,因而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电位得到稳定,并且抑制了不必要电磁场的泄漏。
如图3(B)所示,受电装置201沿其壳体的下表面形成有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另外,在受电装置201的壳体的外表面形成有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
通过在送电装置101的安放部上安放受电装置201,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通过电介质层(壳体部分)与送电装置101侧的有源电极12对置,并且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与送电装置101侧的无源电极11直接导通。
图4是电力传送系统401的等效电路图。送电装置101的高频电压产生电路OSC产生诸如100kHz~几10MHz的高频电压。由升压变压器TG和电感器LG形成的升压电路17对高频电压产生电路OSC产生的电压进行升压并施加在无源电极11与有源电极12之间。将由降压变压器TL和电感器LL形成的降压电路25连接在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与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之间。将负载电路RL与降压变压器TL的次级侧连接。该负载电路RL由整流平滑电路与二次电池构成。
连接在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与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之间的电阻r相当于在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与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的接触部构成的接触电阻。连接在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与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之间的电容器Cm相当于在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与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之间产生的电容。
当前述接触电阻r的电阻值表示为r,电容耦合部的电容Cm的电容表示为Cm时,存在r<<1/ωCm的关系。由此,通过送电装置101与受电装置201的无源电极彼此直接导通,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的电位大致等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的电位。结果,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的电位得到稳定,并且抑制了接地电位变化和不必要电磁场的泄漏。另外,由于抑制了寄生电容,因而提高了耦合度且能够得到较高的传送效率。
第二实施方式
图5(A)是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受电装置202A的斜后方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图5(B)是受电装置202A的截面图。该受电装置202A的壳体20是绝缘体(电介质)材料的成形体。在壳体内部沿着壳体20形成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N。在壳体20的背面露出形成与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N导通的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连接导体21C。另外,在壳体20的底面附近沿着壳体20形成有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送系统402的使用方式下的立体图。在该例中,送电装置102具有能够对其安放多个受电装置202A、202B的大小。按照在沿着由台座部10D与靠背部10B形成的谷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A、11B和有源电极12,从而无论将受电装置安放在送电装置102的台座部10D的哪个位置均能够传送电力。
在已将受电装置202A安放在送电装置102的台座部10D上的状态下,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连接导体21C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A、11B直接导通,并且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通过电介质层与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对置。对于受电装置202B同样如此。通过这样做,还能够从单一的送电装置向多个受电装置进行电力传送。
图7是电力传送系统402的使用方式下的截面图。在已将受电装置202A安放在送电装置102的台座部10D上的状态下,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连接导体21C、21C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A、11B直接导通。由此,通过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N在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A-11B之间进行导通。
送电装置102内的控制部通过检测在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A-11B之间是否导通,来判定受电装置的安放与否。
图8是示出了所述控制部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首先,作为初始化处理对标记(flag)进行复位(S1)。该标记是表示充电已完成的标记。接下来,测量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A-11B之间的导通电阻(S2)。如果导通,则进行送电(S3→S4→S5)。重复上述处理直到充电完成为止(S6→S2→S3→S4→……)。如果充电完成,则对标记进行置位,并且返回到步骤S2(S6→S7→S2)。在标记的置位状态下不执行送电(S3→S4→S2)。若从送电装置102取下受电装置202A,则在等待一定时间之后(S3→S8→S2→……),对标记进行复位从而返回到初始状态(S8→S1)。
通过这样做,通过检测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对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导通与否来判定受电装置的安放与否,并执行与此相对应的处理,能够容易地且可靠地检测受电装置对送电装置的安放与否。
第三实施方式
图9(A)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送系统403的某个使用方式下的立体图,图9(B)是示出了紧接相对于送电装置103安放受电装置203之前的状态的侧视图。送电装置103的上表面是安放面。将受电装置203安放在该安放面上。
在送电装置103的壳体上,在安放面上设置有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并且沿着安放面设置有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将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设置在受电装置203的底面上,并且沿着受电装置203的底面设置有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
在已将受电装置203安放在送电装置103上的状态下,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直接导通,并且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通过电介质层与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对置。
另外,通过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的面积比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的面积大,从而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被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覆盖。结果,能够使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与外部导体之间的寄生电容变小,并且能够更进一步降低来自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的电场泄漏。
通过这样做,还能够通过在送电装置的平面上的安放部上安放受电装置来进行电力传送。
第四实施方式
图10(A)是从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受电装置204的斜后方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图10(B)是受电装置204的截面图。该受电装置204的壳体20是绝缘体(电介质)材料的成形体。在壳体20的背面露出形成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另外,将受电装置侧通信电极21D露出形成在壳体20的背面上。在壳体20的底面附近沿着壳体20形成有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
图11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送系统404的某个使用方式下的立体图。在该例中,按照在沿着由送电装置104的台座部10D与靠背部10B形成的谷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和有源电极12。另外,在靠背部10B露出形成送电装置侧通信电极11D。
在已将受电装置204安放在送电装置104的台座部10D上的状态下,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直接导通,并且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通过电介质层与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对置。另外,受电装置侧通信电极21D与送电装置侧通信电极11D导通。
通过这样做,在从送电装置向受电装置进行电力传送的同时,能够在这两者间进行数据的通信。例如,在送电装置是充电器而受电装置是内置有二次电池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情况下,通过由送电装置(充电器)与受电装置(便携式电子设备)对必要的数据进行通信,能够执行由送电装置(充电器)在对受电装置(便携式电子设备)内的二次电池的状态进行监控的同时进行充电这样的控制。
第五实施方式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送电装置侧的对接地阻抗的具体示例。
图12是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个电力传送系统的等效电路图。都在电路上明确示岀了送电装置101的对接地阻抗ZG。
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通过对接地阻抗ZG与送电装置101的输入电源系统的基准电位连接。这里,对接地阻抗ZG是直流时以低阻抗导通的电阻,或者交流时以低阻抗导通的电容。“送电装置101的输入电源系统的基准电位”是房屋、大地的电位。
在送电装置101的输入电源是电池(battery)的情况下,对接地阻抗ZG是该电池的对地寄生电容。另外,在送电装置101的输入电源是AC适配器的情况下,对接地阻抗ZG是AC适配器内的变压器的初级、次级间的寄生电容。如果送电装置101的输入电源是可接地连接的商用电源,则对接地阻抗ZG是与商用电源的“接地”导通的线的电阻、或者有意连接的电阻。另外,即使对接地阻抗ZG是前述的寄生电容,对于用于电力传送的频带(例如100kHz~几10MHz)而言,也是充分低的阻抗。
在图12(A)所示的电力传送系统405A的示例中,升压变压器TG的初级侧与次级侧通过电容C1相连。同样地,降压变压器TL的初级侧与次级侧通过电容C2相连。
在图12(B)所示的电力传送系统405B的示例中,升压变压器TG的初级侧与次级侧的基准电位侧直接导通。即,送电装置101的基准电位由升压变压器TG的初级侧与次级侧公用。降压变压器TL的初级侧与次级侧通过电容C2相连。
在图12(C)所示的电力传送系统405C的示例中,送电装置101的基准电位由升压变压器TG的初级侧与次级侧公用。同样地,受电装置201的基准电位由降压变压器TL的初级侧与次级侧公用。特别地,在该图12(C)所示的构成、并且对接地阻抗ZG是直流导通的电阻的情况下,电力传送系统405C的整体不会静电带电。
在图12所示的任一个构成中,送电装置101的“接地”都与送电装置101的输入电源系统的基准电位直流或交流地以低阻抗连接。由于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直流地导通,因此不仅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而且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的电位也与商用电源的基准电位大致相等。
由于通过这样做能够抑制电力传送系统整体的接地电位的变化,所以即使受电装置具备诸如电容变化检测型的触摸板,由于受电装置的地电位(基准电位)是稳定的,也能够防止受电装置侧的负载电路RL的误动作。
第六实施方式
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受电装置相对于送电装置的安放方式的自由度。
图13(A)是从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受电装置206的斜后方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图13(B)和图13(C)是受电装置206的侧视截面图。该受电装置206的壳体20是绝缘体(电介质)材料的成形体。在壳体内部沿着壳体20露出形成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E、21F、21G。具体地,在壳体20的底面和背面的角部设置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E,并且在壳体20的背面和侧面的角部分别设置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F、21G。另外,沿着壳体20的底面形成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A,并且沿着侧面形成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B、22C。
图14是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送系统406的使用方式下的立体图。按照在沿着由台座部10D与靠背部10B形成的谷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C和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从而无论将受电装置安放在送电装置106的台座部10D的哪个位置均能够传送电力。将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C露出形成在由台座部10D与靠背部10B形成的谷上。沿着台座部10D设置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
在已将受电装置206安放在送电装置106的台座部10D上的状态下,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E、21F、21G的任一个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C直接导通,并且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A、22B、22C的任一个通过电介质层与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对置。
例如,在已将受电装置206的底面安放在台座部10D上的情况下,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E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C直接导通。另外,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A通过电介质层与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对置。在已将受电装置206的侧面安放在台座部10D上的情况下,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F(或者21G)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C直接导通,并且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C(或者22B)通过电介质层与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对置。
由此,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即使在使壳体20的底面处于下侧而相对于送电装置106纵放受电装置206的情况下,或者在使侧面处于下侧而对其进行横放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电力传送,可以提高受电装置206相对于装置106的安放方式的自由度。
图15是作为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电力传送系统的一部分的受电装置206的电路框图。第六实施方式的受电装置206被构成为通过切换开关29将三个有源电极22A、22B、22C与降压电路25选择性地连接。
切换开关29根据传感器部30的检测结果来选择有源电极22A、22B、22C的任一个。传感器部30具备用于检测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的传感器,通过该传感器30来检测受电装置206的哪一个有源电极与送电装置106的有源电极12对置。切换开关29选择与送电装置106的有源电极12对置的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由此,非选择状态的有源电极变为浮置(floating)状态,并未带有高电位,能够降低不必要的辐射噪声。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将非选择状态的有源电极与无源电极连接。由此,能够争取无源电极的总面积。
第七实施方式
与第六实施方式相同,在第七实施方式中,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受电装置相对于送电装置的安放方式的自由度。
图16(A)是从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受电装置207的斜后方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图16(B)和图16(C)是受电装置207的侧视截面图。该受电装置207的壳体20是绝缘体(电介质)材料的成形体。在壳体内部沿着壳体20露出形成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H、21J、21K。具体地,沿着壳体20的底面设置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H,并且沿着壳体20的侧面分别设置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J、21K。另外,沿着壳体20的背面形成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D。
图17是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送系统407的使用方式下的立体图。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E、11F是矩形形状(带状)的,其短边平行且隔开地在一直线上露出形成在台座部10D上。沿着靠背部10B形成有源电极12。
在已将受电装置207安放在送电装置107的台座部10D上的状态下,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H、21J、21K的任一个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E、11F直接导通,并且按照通过电介质层与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对置的方式沿着受电装置207的壳体的背面形成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D。
例如,在已将受电装置207的底面安放在台座部10D上的情况下,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H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E、11F直接导通。另外,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D通过电介质层与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对置。在已将受电装置207的侧面安放在台座部10D上的情况下,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J(或者21K)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E、11F直接导通,并且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D通过电介质层与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对置。将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D设计为其离台座部10D的安放面的距离不根据安放方向而变化。
由此,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即使在相对于送电装置107纵放或横放受电装置207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电力传送,可以提高受电装置207相对于装置107的安放方式的自由度。此外,通过在台座部10D上设置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E、11F,并且在安放受电装置207时与该台座部10D面接触的底面和侧面上设置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H、21J、21K,能够使无源电极彼此的接触点不良难以发生。
另外,当将受电装置207安放在送电装置107上,并且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H、21J、21K的任一个与隔开的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E、11F这两者接触时,在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E、11F之间通过已接触的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H、21J、21K的任一个进行导通。由此,通过检测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E、11F之间的导通与否,能够检测是否将受电装置207安放在送电装置107上。
另外,用于检测受电装置207的安放的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形状并不限定为图17的构成。图18是示出了用于检测受电装置207的安放的另一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形状的模式图。该图18是从上方仅观察送电装置107的台座部10D的图。
如图18(A)所示,用于检测是否将受电装置207安放在送电装置107上的两个无源电极也可以是在台座部10D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带状的、且平行排列的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G、11H。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台座部10D的宽度方向较窄的情况下,也能够设置两个电极。另外,即使在已安放受电装置207的情况下在台座部10D的长度方向上发生位置偏差,由于受电装置207的无源电极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G、11H这两者接触,能够可靠地检测受电装置207的安放。
此外,如图18(B)所示,用于检测是否将受电装置207安放在送电装置107上的两个无源电极也可以是由一对梳状电极形成的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J、11K。在这种情况下,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J、11K这两者的梳齿(以下,称为电极指)交替地位于其间而对置地设置在台座部10D上。无源电极11J、11K这两者的细长电极指以较小的间隔交替地位于其间。由此,通过使无源电极成为其各自的电极指交替地位于其间的一对梳状电极,即使在台座部10D的宽度较窄的情况下,也能够设置两个电极。另外,即使在台座部10D的宽度方向的尺寸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与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接触面积变大。
另外,既可以将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H、21J、21K分别隔开地分离设置,也可以使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H、21J、21K由一个电极构成。另外,更优选地,采用按照使受电装置207所具备的降压电路25等模块由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H、21J、21K围住的方式,设置在壳体20的底面附近的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降压电路25等模块由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H、21J、21K静电屏蔽,能够降低在电力传送时由变压器等产生的噪声。
此外,也可以采用将受电装置207侧的无源电极分割为两个,在受电装置侧检测受电装置的安放与否,并且向送电装置通知检测结果的构成。
另外,与本实施方式的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E、11F同样地,可以将第六实施方式中的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C分割为两个,来检测受电装置的安放与否。
第八实施方式
在第八实施方式中,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构成壳体的一部分。图19是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送系统408的使用方式下的立体图。图20是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送系统408的使用方式下的侧视截面图。
在送电装置108的台座部10D的前表面上,与靠背部10B大致平行地设置用于按照与靠背部10B夹住的方式使受电装置208得以安放的抑制部10E。
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是矩形形状(带状)的,其短边平行且隔开地在一直线上露出形成在台座部10D上。与第七实施方式相同地,既可以将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分割为两个,也可以使其成为一个。与第七实施方式相同的,沿着靠背部10B形成有源电极12。
受电装置208的壳体20是绝缘体(电介质)材料的成形体,并且壳体20的一部分,具体为两个侧面和底面由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形成。另外,沿着壳体20的背面形成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
将受电装置208按照图中箭头方向插入到送电装置108的靠背部10B和抑制部10E之间,从而安放在台座部10D上。在该状态下,受电装置208的两个侧面和底面的任一个的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L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直接导通,并且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22通过电介质层与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12对置。此外,也可以按照其两个侧面和底面的任一个成为台座部10D侧的方式来安放受电装置208。
由此,由于受电装置208的插入方向与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L和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的接触点的接触方向为同一方向,并且无源电极彼此进行面接触,能够使无源电极间的接触点不良难以产生。此外,通过使与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11接触的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L成为壳体20的一部分,受电装置208的接触点部分可以不明显而不会损坏受电装置208的外观。
此外,尽管在第八实施方式中,壳体20的两个侧面和底面由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L形成,但是也可以由无源电极来形成壳体20的前表面和背面的一部分。另外,优选地,采用将受电装置208所具有的降压电路25等模块设置在由形成壳体20的一部分的无源电极围住的位置上的构成。
图21是受电装置208中的降压电路25等模块的配置图。如图21所示,通过由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21L围住降压电路25等模块,能够通过无源电极21L的金属来屏蔽在电力传送时由降压电路25等模块产生的噪声。结果,能够降低产生的噪声对电力传送带来的不利影响。

Claims (20)

1.一种受电装置,与将具有升压电路的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连接在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的送电装置形成一对,该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的高频为100kHz~几十MHz,其中,
所述受电装置具有: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对在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所产生的电压进行降压的降压电路、以及将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作为电源电压输入的负载电路,
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通过电容与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连接,并且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与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直接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构成受电装置的壳体。
3.一种受电装置,与将用于施加高频的高电压的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连接在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的送电装置形成一对,该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的高频为100kHz~几十MHz,其中,
所述送电装置具有:由相互正交的第一面、第二面构成的安放面、沿着所述第一面设置的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沿着所述第二面设置的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以及向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施加高频的高电压的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
与所述送电装置形成一对的受电装置具备:
壳体,其具有正交的底面和背面、以及与该底面和背面正交的平行的两个侧面;
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其沿着该壳体的背面设置,与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对置;
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面和两个侧面的至少一个面上,与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直接导通;
降压电路,其对在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所产生的电压进行降压;以及
负载电路,其将该降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作为电源电压输入。
4.一种受电装置,与将用于施加高频的高电压的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连接在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的送电装置形成一对,该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的高频为100kHz~几十MHz,其中,
所述送电装置具备由相互正交的第一面、第二面构成的安放面,并且连接了用于向沿着所述第二面设置的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与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第二面的交叉部分处的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施加高频的高电压的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
与所述送电装置形成一对的受电装置具备:
壳体,其具有正交的底面和背面、以及与该底面和背面正交的平行的两个侧面;
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其分别沿着该壳体的底面和两个侧面设置,与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对置;
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背面和底面的交叉部分、以及所述背面和两个侧面的交叉部分处,与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直接导通;
降压电路,其对在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所产生的电压进行降压;以及
负载电路,其将该降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作为电源电压输入。
5.一种送电装置,与将降压电路连接在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的受电装置形成一对,其中,
所述送电装置具有: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对置的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对置的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以及连接在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的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该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的高频为100kHz~几十MHz,
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通过电容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连接,并且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直接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电装置,其中,
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与送电装置的接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电装置,其中,
所述送电装置的接地直流或交流地以低阻抗与所述送电装置的输入电源系统的基准电位连接。
8.一种电力传送系统,具备送电装置和受电装置,
所述送电装置具有: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以及连接在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的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该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的高频为100kHz~几十MHz,
所述受电装置具有: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对在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所产生的电压进行降压的降压电路、以及将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作为电源电压输入的负载电路,
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通过在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容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连接,并且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直接导通,
所述送电装置具备由相互正交的第一面、第二面构成的安放面,
所述受电装置具备与所述送电装置的第一面接触的第三面、以及与所述送电装置的第二面接触的第四面,
将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并且沿着所述第二面设置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
将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三面上,并且沿着所述第四面设置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力传送系统,其中,
所述受电装置还具备与所述第三面和第四面分别正交且相互平行的第五面、第六面,
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还设置在所述第五面、第六面的至少一个面上。
10.一种电力传送系统,具备送电装置和受电装置,
所述送电装置具有: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以及连接在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的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该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的高频为100kHz~几十MHz,
所述受电装置具有: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对在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所产生的电压进行降压的降压电路、以及将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作为电源电压输入的负载电路,
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通过在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容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连接,并且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直接导通,
所述送电装置具备安放所述受电装置的安放面,
将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设置在所述送电装置的安放面上,并且沿着所述安放面设置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
将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设置在所述受电装置的底面上,并且沿着所述受电装置的底面设置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
11.根据权利要求8到10的任一个所述的电力传送系统,其中,
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在多个位置处导通,
在所述送电装置中具备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通过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来检测与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的导通与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力传送系统,其中,
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或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由分离地设置的两个电极构成,
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所述两个电极之间的导通与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力传送系统,其中,
所述两个电极是带状的且沿着长度方向平行地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力传送系统,其中,
所述两个电极是带状的且按照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式设置在一直线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力传送系统,其中,
所述两个电极是第一梳状电极、第二梳状电极,并且被设置为使所述第一梳状电极和第二梳状电极的梳齿交替地平行排列。
16.一种电力传送系统,具备送电装置和受电装置,
所述送电装置具有: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以及连接在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的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该高频高电压产生电路的高频为100kHz~几十MHz,
所述受电装置具有: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对在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之间所产生的电压进行降压的降压电路、以及将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作为电源电压输入的负载电路,
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通过在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和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容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连接,并且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与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直接导通,
所述送电装置具备由相互正交的第一面、第二面构成的安放面,
所述受电装置具备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互正交的第三面、第四面、以及与所述第三面、第四面分别正交且相互平行的第五面、第六面,
将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第二面的交叉部分处,并且沿着所述第二面设置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
将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面、第四面的交叉部分、所述第三面、第五面的交叉部分、以及所述第三面、第六面的交叉部分处,并且分别沿着所述第四面、第五面、第六面设置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力传送系统,其中,
所述受电装置具备:
用于检测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是否与所述第四面、第五面、第六面的任一个面上所设置的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对置的单元;
用于将所述第四面、第五面、第六面上所设置的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之一与所述降压电路连接的开关;以及
通过对该开关进行切换,将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对置的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与所述降压电路连接的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8到10任一个所述的电力传送系统,其中,
所述受电装置侧有源电极的面积比所述送电装置侧有源电极的面积大。
19.根据权利要求8到10任一个所述的电力传送系统,其中,
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与送电装置的接地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8到10任一个所述的电力传送系统,其中,
所述送电装置在形成了所述送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面上具备送电装置侧通信电极,所述受电装置在形成了所述受电装置侧无源电极的面上具备与所述送电装置侧通信电极接触的受电装置侧通信电极。
CN201110202248.2A 2010-07-28 2011-07-19 送电装置、受电装置和电力传送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101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9386 2010-07-28
JP2010169386 2010-07-28
JP2011-004782 2011-01-13
JP2011004782A JP5093369B2 (ja) 2010-07-28 2011-01-13 送電装置、受電装置およ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0110A CN102510110A (zh) 2012-06-20
CN102510110B true CN102510110B (zh) 2014-02-26

Family

ID=44533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0224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10110B (zh) 2010-07-28 2011-07-19 送电装置、受电装置和电力传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76789B2 (zh)
EP (1) EP2413470B1 (zh)
JP (1) JP5093369B2 (zh)
CN (1) CN1025101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52298B2 (ja) * 2010-06-24 2013-02-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送電装置、受電装置及び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5500269B2 (ja) * 2010-12-24 2014-05-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送電装置および受電装置
CN103597708B (zh) 2011-11-14 2016-03-1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力传输系统
JP5839105B2 (ja) * 2012-02-22 2016-01-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送電装置及び送電制御方法
JP5729626B2 (ja) 2012-03-23 2015-06-0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送電装置、受電装置および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EP2712054B1 (en) 2012-05-09 2018-12-19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WO2013187102A1 (ja) * 2012-06-15 2013-12-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送電装置
US9985476B2 (en) * 2012-07-02 2018-05-29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Electrostatic coupling type contactless electric power supply device
JP6066607B2 (ja) * 2012-07-26 2017-01-25 株式会社アルメックス 携帯情報端末盗難抑制システム及び携帯情報端末盗難抑制プログラム
JP6065447B2 (ja) * 2012-08-03 2017-01-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送電装置及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WO2014045375A1 (ja) * 2012-09-20 2014-03-27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装置
CN103793089B (zh) * 2012-10-30 2017-05-17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GB2524683A (en) * 2013-02-14 2015-09-30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Parameter derivation method
JP5979301B2 (ja) * 2013-03-01 2016-08-2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送電装置および受電装置
JP6320678B2 (ja) * 2013-03-18 2018-05-09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給電方法及びワイヤレス給電システム
CN107228995B (zh) * 2013-06-06 2019-08-2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送电装置的检查装置及检查方法
JP6130593B2 (ja) * 2013-07-31 2017-05-17 インテル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無線デバイスのための無線充電ユニット及びカプラーに基づくドッキングコンボ
TWI528673B (zh) 2014-01-02 2016-04-01 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充電基座
CN104917219B (zh) * 2014-03-14 2017-10-1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基座
WO2018191609A1 (en) * 2017-04-13 2018-10-18 Mansell Richard Mar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power
IT202000009202A1 (it) * 2020-04-28 2021-10-28 Eggtronic Eng S P A Base di alimentazione elettrica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2441A (en) * 1994-04-04 1996-11-0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ata connector for portable devices
CN1511366A (zh) * 2002-03-27 2004-07-07 借助分成两部分的传输线路为耗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
CN101416411A (zh) * 2006-03-21 2009-04-22 Tmms有限公司 通过穿越电介质的局部感应传输能量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57245U (ja) * 1981-10-12 1983-04-18 株式会社サンコ−シャ 静電誘導電源を用いる負荷回路
JPH04317517A (ja) * 1991-04-17 1992-11-09 Takaoka Electric Mfg Co Ltd 充電部用電源回路
JP2770599B2 (ja) * 1991-04-17 1998-07-02 株式会社高岳製作所 充電部用電源回路
JPH0538232U (ja) 1991-10-25 1993-05-25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用キー装置
JPH09128110A (ja) 1995-10-31 1997-05-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
JPH1156890A (ja) * 1997-08-25 1999-03-02 Wide Kk 集中監視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に用いる湿度検出器並びに水分吸収体
US6173899B1 (en) * 1998-04-03 2001-01-16 Alexander Rozi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act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and data exchange between a terminal and IC card
US6633154B1 (en) 2000-01-04 2003-10-14 William B. Duff, Jr. Method and circuit for using polarized device in AC applications
JP5027421B2 (ja) 2006-02-08 2012-09-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の充電装置
JP4811313B2 (ja) 2007-03-23 2011-1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位置検出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09089520A (ja) 2007-09-28 2009-04-23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JP4557049B2 (ja) 2008-06-09 2010-10-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伝送システム、給電装置、受電装置、及び伝送方法
WO2010017416A1 (en) * 2008-08-06 2010-02-11 Wildcharge, Inc. Universal electrical interface for providing power to mobile devices
JP2010183706A (ja) 2009-02-04 2010-08-19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充電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2441A (en) * 1994-04-04 1996-11-0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ata connector for portable devices
CN1511366A (zh) * 2002-03-27 2004-07-07 借助分成两部分的传输线路为耗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
CN101416411A (zh) * 2006-03-21 2009-04-22 Tmms有限公司 通过穿越电介质的局部感应传输能量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93369B2 (ja) 2012-12-12
EP2413470A3 (en) 2013-05-08
JP2012050314A (ja) 2012-03-08
US20120025628A1 (en) 2012-02-02
EP2413470B1 (en) 2014-12-17
EP2413470A2 (en) 2012-02-01
US8476789B2 (en) 2013-07-02
CN102510110A (zh) 2012-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0110B (zh) 送电装置、受电装置和电力传送系统
CN102299572B (zh) 送电装置、受电装置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CN103843228B (zh)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CN103283119B (zh) 无线电力输送系统、送电装置及受电装置
US9831710B2 (en) Electric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US9768836B2 (en) Inductive energy supply unit
CN108027392A (zh) 用于电流传感器的装置和方法
CN103181060B (zh) 电力输送系统以及受电外壳
CN104769535A (zh) 静电方式输入笔
JP5979301B2 (ja) 送電装置および受電装置
KR101468020B1 (ko) 와이어리스 전력 전송 시스템
CN104040832A (zh) 电力传输系统
US8981713B2 (en) Charging apparatus using pad type electrode contact point
CN105637731A (zh) 用于以电容方式驱动负载的系统
CN109148111A (zh) 一种线圈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148585A1 (en) Position-free, multiple output capaci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
JP2015005802A (ja) 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CN102870316A (zh) 无线充电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