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8722A - 一种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8722A
CN102488722A CN2011103978794A CN201110397879A CN102488722A CN 102488722 A CN102488722 A CN 102488722A CN 2011103978794 A CN2011103978794 A CN 2011103978794A CN 201110397879 A CN201110397879 A CN 201110397879A CN 102488722 A CN102488722 A CN 102488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liquid
radix bupleuri
adds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978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88722B (zh
Inventor
原素
何敏华
杜静
陈小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s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s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s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s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39787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887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88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8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88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87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制剂组方中仅有柴胡一味药材,制备时采用絮凝剂除去药液中的杂质粒子,经离心过滤后的清液制成产品,本发明方法改变了以往为使药液达到澄清效果而采用水提醇沉工艺的思路,既节省了生产成本、保护了资源环境、保留了原处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也改善了传统工艺中水煎液滤过浓缩后直接配样导致成品久置产生大量沉淀以及澄明度差的问题,并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制得的柴胡口服液制剂有效成分含量高、疗效更为显著;另外,本发明在现行柴胡口服液质量标准基础上,还提供了对柴胡口服液进行成分含量测定的检测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控制制剂的内在质量,有效地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柴胡口服液是一种解表退热的中成药,在我国已上市多年,临床用于外感发热,症见身热面赤、头痛身楚、口干而渴,疗效肯定。柴胡口服液由中药材柴胡1000g按中成药口服液体制剂的常规工艺制备而成,该工艺采用传统的水提浓缩工艺,制备的成品久置生成大量沉淀,严重影响产品的澄清度和质量。另外,控制最终产品的质量即按《中国药典》2010版柴胡口服液标准执行,该标准中的鉴别方法包括:(1)通过加入品红亚硫酸试液使蒸馏液显色检测挥发油;(2)通过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使皂苷类成分显色的方法检测柴胡皂苷;(3)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柴胡口服液中含有柴胡。该方法未能对柴胡皂苷类成分定量分析,也不能对其它有效成分进行全面检测,难以全面控制柴胡口服液的质量,可见,原质控方法相对简单,专属性较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完善。研究证明,柴胡属植物含有柴胡皂苷、挥发油、黄酮类、多糖等成分,据文献报道,柴胡皂苷a和d互为异构体,具有解热、抗病毒、抗炎、降血脂、护肝等生理活性,而柴胡皂苷a和d分子中的环氧键断裂后,分别转化为柴胡皂苷b1和b2。研究显示,柴胡皂苷b2也具有较好的生理活性,如对感染上呼吸道而造成绝大部分成人普通感冒的冠状病毒HcoV-229E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增加柴胡皂苷及总黄酮的测定,对控制含柴胡药材的制剂质量具有实际意义目前常用的柴胡皂苷类成分的检测方法,有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准确度低,重复性差,对操作人员要求高,药典基本已经淘汰此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但是柴胡制剂中柴胡皂苷含量较低,易分解,对样品处理和检测方法要求高。如CN 100522138C为了测定小柴胡汤口服液中各成分含量,提出了采用薄层色谱法,刮取Rf值约0.5处的两条暗带,测定吸收度,计算柴胡皂苷a(d)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受环境温度、湿度影响大,刮取暗带的操作复杂,且数据准确度较低,方法灵敏度较差,不能单独测定同一吸收波长下不同成分的含量。另外,在质量控制方面,2010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柴胡口服液,只有鉴别项,没有对皂苷类成分和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局限性很大,在含量测定项目下还属空白,难于准确控制柴胡口服液的质量。文献《HPLC法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柴胡皂苷b2的含量》为弥补柴胡口服液含量测定项目的空白,仅建立了柴胡口服液中降解产物柴胡皂苷b2的含量测定方法,而没有对其主要有效成分柴胡皂苷a(d)进行含量测定,因此,该方法不完善,未建立柴胡皂苷类有效成分总的含量测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柴胡口服液制剂。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柴胡口服液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柴胡口服液制剂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柴胡口服液制剂的组方中仅有柴胡一味药材,制备时采用絮凝剂除去药液中的杂质粒子,经过滤后的清液制成产品,本发明方法改变了以往为使药液达到澄清效果而采用水提醇沉工艺的思路,既节省了生产成本,保护了资源环境,保留了原处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也改善了传统工艺中水煎液滤过浓缩后直接配样导致成品久置产生大量沉淀以及澄明度差的问题,制得的柴胡口服液制剂有效成分含量高、疗效更为显著。
本发明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柴胡药材1000g,加四倍量的水,于80℃温浸半小时,加热回流1小时;
步骤2、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蒸馏液和药材水煎液,在蒸馏开始时一次性补充四倍量的水;收集药材量1~3倍的初馏液,加入氯化钠,使氯化钠在初馏液中的浓度达到12%进行盐析,取上述初馏液用水蒸气蒸馏法再进行重蒸馏,收集药材量0.3~0.6倍的重蒸馏液,加入丙二醇30ml,备用;初馏液继续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重蒸馏,再收集药材量0.05~0.2倍的该重蒸馏液,作为续蒸馏液,备用; 
步骤3、将收集初馏液后的药材水煎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3,该相对密度是在60℃条件下测得,是药液重量与所述原料重量的1:1.4~2.5,浓缩液相对密度优选1.2,浓缩液与原料重量比优选1∶2;
步骤4、取絮凝澄清剂0.5g~3g加入0.1%~3%的酸水溶液100ml,使其完全溶解,得到浓度为0.5%~3%絮凝澄清剂溶液,本发明所述的絮凝澄清剂结构上可以在同一分子上吸附多个杂质微粒,在杂质微粒间起到架桥作用,通过“吸附架桥”和“电中和”作用除去原液中较大的悬浮颗粒,使制剂澄清并最大限度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所述的絮凝澄清剂选自壳聚糖、甲壳素或ZTC1+1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絮凝澄清剂优选壳聚糖,该类絮凝澄清剂无毒无味,可生物降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本发明所述的酸水溶液可以选择醋酸、磷酸或盐酸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配制而成;
步骤5、在40℃~70℃条件下,取药材量的0.1~0.5倍絮凝澄清剂溶液加至步骤2的浓缩液中,搅拌均匀后,冷藏24小时,絮凝澄清剂溶液的加入量优选药材量的0.1倍;在絮凝澄清剂添加过程中,先用较快速度进行搅拌,使絮凝澄清剂与微粒充分混合接触,在快搅阶段,速度不易过高,时间要适中,原因是絮凝澄清剂与微粒接触后,需要强烈搅拌,使之迅速、均匀分散于药液中,时间过短不均匀,部分微粒可能吸附过量的絮凝澄清剂产生分散,而另一部分微粒未达到足够形成絮凝作用所需的药剂量,同时速度不能过高,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对絮凝澄清剂产生剪切作用,所以,本发明在快搅阶段,搅拌速度为350~700r/min,搅拌时间为5~40min,絮凝温度优选60℃,快速搅拌速度优选500r/min,快速搅拌时间优选10min;在慢搅阶段搅拌速度相应降低,避免破坏已形成的絮团,可显著降低药液的剩余浊度,提高絮凝效果,慢搅阶段速度和时间要适中,速度过低,时间过短减少了颗粒碰撞速率及刚形成的小絮体相互接触的机会,小絮体难以形成大絮体,不易沉降,絮凝效果差,搅拌速度过大,时间过长,较大的剪切力易使刚形成的絮体破碎,变成小颗粒而不能沉降,影响絮凝效果,故本发明在慢搅阶段,搅拌速度为100~300r/min,搅拌时间为5~40min,絮凝温度优选60℃,慢搅速度优选150r/min,快速搅拌时间优选10min,此时药液的剩余浊度较低,絮凝效果较好;
步骤6、将步骤5的冷藏液放入高速离心机中,在800~1500r/min的条件下离心处理0.5~3h,使药液中杂质颗粒和悬浮粒子在高速离心的作用下沉降于药液底部,以达到最大限度澄清药液,加速后续滤过时间;
步骤7、将上述离心液滤过,滤液与步骤2的重蒸馏液合并,滤过,加入香精,混匀,用稀盐酸调pH值至3.5~4.8;
步骤8、加步骤2的续蒸馏液至1000ml,滤过;
步骤9、灌封,经流通蒸汽灭菌,即得柴胡口服液100支。
用本发明方法制备柴胡口服液产品质量稳定性好,并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生产工艺,并使产品质量有所提高。
本发明所述的柴胡口服液制剂的检测方法,包括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总黄酮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b2的含量,所述检测方法如下:
(1)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总黄酮含量:
步骤①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芦丁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40~95%乙醇制成每1ml含芦丁0.1mg的溶液;
步骤②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ml、2ml、3ml、4ml、5ml、6ml,分别置10~25ml量瓶中,各加40~95%乙醇至5~10ml,加5%亚硝酸钠溶液0.1~0.5ml,混匀,放置3~10分钟,加10%硝酸铝溶液0.1~0.5ml,摇匀,放置3~10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2~5ml,再加40~95%乙醇至刻度,摇匀,放置10~20分钟,照分光光度法试验,在510nm±1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步骤③测定:取本品20~60ml,蒸干,加40~95%乙醇适量使溶解,并转至10ml量瓶中,加40~95%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2ml置25ml量瓶中,加40~95%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上述溶液2ml置10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40~95%乙醇至5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量,计算,即得;
步骤④本品规格设计为每支含总黄酮1.0~2.0mg,所述规格优选为1.5mg;
步骤⑤本品每支含总黄酮以芦丁(C27H30O16)计算,为标示量的90.0%~110.0%。
(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b2的含量,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①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5~230nm,
时间(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
0~50          10~30→50~90         90~70→50~40
      50~55         50~90→70~100        50~40→30~10
步骤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b2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柴胡皂苷a 0.4mg、柴胡皂苷b2 0.5mg的溶液,摇匀,即得;
步骤③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0~50ml,置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1~3次,每次10~50ml,合并正丁醇液,加入等体积的氨试液,摇匀,放置使分层,分取上层液,减压回收正丁醇至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步骤④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10~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步骤⑤本品每支含柴胡以柴胡皂苷a(C42H68O13) 计算不得少于0.11mg,以柴胡皂苷b2(C42H68O13)计算不得大于0.50mg。
用本发明检测方法检测柴胡口服液制剂,保证了柴胡口服液制剂较高的质量标准水平。
以下通过药效学实验和含量等试验数据对比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柴胡口服液制剂的药效学研究
试验材料:
1、动物 :健康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重110~130g;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g;日本大耳白家兔,体重1.9~2.2kg,上述实验动物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受试药物:空白对照为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田-高垣氏试剂A液制备方法:取碘2g溶于100ml无水乙醇即得;田-高垣氏试剂B液:取可溶性淀粉50g、蓖麻油100ml,两者均匀混合即得;药物一为本发明柴胡口服液(用本发明实施例6的方法制备);药物二为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柴胡口服液。
一、对造成大鼠足跖部汗液分泌的影响
1、方法:Wistar大鼠,24只,用棉签蘸取无水乙醇轻轻将足跖部污物擦洗干净,随机分为三组,即:药物一组为按人和动物体表面积等效剂量折算灌胃给药54g/kg,药物二组灌胃给药54g/kg,空白对照组灌胃54g/kg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给药后将大鼠分别置入大鼠固定器内,仰位固定,暴露双后肢,给药30min时将各组大鼠足跖部的汗液用干棉签拭干,于大鼠足跖部皮肤涂上和田-高垣氏试剂A液,待充分干燥后,再薄薄涂上B液,然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深紫色着色点(即汗点)出现的时间、颜色和数量,待汗点出现后,继续观察20min,实验结束后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各组间的差异。
2、结果: 
表1 柴胡口服液对正常大鼠足跖部汗液分泌的影响
Figure 138165DEST_PATH_IMAGE001
注:汗点等级评定标准:“—”大鼠足跖肉垫表面无汗点;“+” 大鼠足跖肉垫表面偶见汗点,汗点面积终占足跖表面的10%以下;“++” 大鼠足跖肉垫表面散在分布汗点,汗点面积约占足跖表面的11~40%;“+++” 大鼠足跖肉垫表面均匀分布汗点,汗点面积约占足跖表面的41~70%;“++++” 大鼠足跖肉垫表面均匀分布汗点,汗点面积约占足跖表面的71%以上。
3、结论:药物一与药物二对大鼠足跖部汗液分泌有明显促进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且药物一的发汗强度与药物二相当。
二、对啤酒酵母致大鼠发热的影响
1、方法:Wistar大鼠,用TH-212型便携式数字测温仪(北京海创高科科技有限公司)测量正常肛温2次,取平均值为正常体温,然后选体温在36.5~38℃的大鼠32只,随机分为四组,即:药物一组灌胃给药54g/kg,药物二组灌胃给药54g/kg,模型组每只大鼠从背部皮下注射10%鲜啤酒酵母混悬液3ml/kg,空白对照组从大鼠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3ml/kg,每隔1h测量一次肛温,待体温升高1℃左右时(约5h)开始给药,给药组分别灌胃药物一及药物二54g/kg,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分别灌胃54g/kg 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给药后每隔30min测量一次肛温,观察体温变化情况,并通过组间t检验比较各组间的差异。
2、结果: 
表2 柴胡口服液对啤酒酵母致大鼠发热的影响(n=8,x±s)
Figure 117622DEST_PATH_IMAGE003
注:与模型组比较 * p<0.05,  ** p<0.01, ** p<0.001
3、结论:本发明柴胡口服液制剂组于给药后30、60、90、120min对10%鲜啤酒酵母混悬液所致发热大鼠的体温均有明显降低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
三、对伤寒、副伤寒疫苗致家兔发热体温的影响
1、方法:日本大耳白家兔,24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即:药物一组灌胃给药54g/kg,药物二组灌胃给药54g/kg,空白对照组灌胃54g/kg 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模型组不给药,家兔置于兔固定器内固定,分别测肛温2次,以均值作为正常体温,空白对照组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kg;模型组和药物一组、药物二组分别耳缘静脉注射伤寒、副伤寒疫苗1ml/kg,待体温升高超过1℃后(约需1~1.5h,本试验均限定在1.5h),给药组分别灌胃药物一及药物二54g/kg,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均灌胃54g/kg 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给药后60、120、180、240min时,分别用便携式数字测温仪测量肛温。试验结果以实测值表示,并通过致热1.5h和给药后各时间点体温-正常体温的差值变化百分率进行组间t检验处理,比较各组间的差异。
2、结果: 
表3 柴胡口服液对家兔体温的影响(n=6,x±s)(以百分率%计)
Figure 21993DEST_PATH_IMAGE005
注:与模型组比较 * p<0.05,  ** p<0.01, ** p<0.001
3、结论:在试验观察的240min内,模型组的体温升高持续存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药物一组与药物二54g/kg组均能明显降低伤寒、副伤寒疫苗所致发热家兔的体温,于给药后60min起效,120~180min作用增强,持续至240min。
四、对小鼠扭体法致痛的影响
1、方法:昆明种小鼠,32只,随机分为四组,即:药物一组灌胃给药54g/kg,药物二组灌胃给药54g/kg,空白对照组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54g/kg,阿司匹林组灌胃给药200mg/kg,每组药物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3日,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0.7%冰醋酸0.1ml/10g致痛,记录注射致痛剂后15min内各鼠扭体次数,比较组间差异。
2、结果:
表4 柴胡软胶囊对小鼠扭体法致痛的影响(n=8,x±s)
组别 扭体次数 抑制率(%) P值
空白对照 32.6±6.7 / /
阿斯匹林 12.5±4.5 57.8 <0.001
药物一 22.4±5.1 21.3 <0.05
药物二 27.1±3.8 20.1 <0.05
3、结论:药物一组与药物二组均能减少小鼠扭体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其作用不如阳性对照药阿斯匹林。
五、对小鼠热板法痛阈的影响
1、方法:昆明种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分组及给药方法同小鼠扭体致痛试验。于末次给药后1、1.5、2h记录小鼠投入YLS-6A型智能热板仪至出现舔后足的反应时间(s)作为痛阈值。
2、结果:
表5 柴胡口服液对小鼠热板法痛阈的影响(n=8,x±s)
Figure 2011103978794100002DEST_PATH_IMAGE007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
3、结论:药物一组与药物二组均有明显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
中药口服液产品的澄清度是衡量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而在有效期内有沉淀析出的产品是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在疗效上,析出的沉淀中有可能含有具有药效作用的有效成分,从而影响药物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产品外观和口感上,不利于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易使患者对该药物产生抵触心理而延误病情的治疗。而本发明将絮凝法应用于柴胡口服液的制备工艺中,与柴胡口服液的药典制备方法相比,由于絮凝剂吸附了药液中的沉淀和大颗粒杂质,通过静置,杂质物质与絮凝剂沉降在药液底部,可以显著提高滤过效率、减少滤过次数,从而节约能耗,减少滤纸的使用,且经过滤后的清液制成的产品,久置无沉淀,药液澄清度好,有效成分含量高,质量更稳定,疗效更为显著,本发明方法革除了传统的水提醇沉法中回收酒精的步骤,改善了传统工艺中水煎液滤过浓缩后直接配样导致成品久置产生大量沉淀的缺陷,解决了长期困扰中药口服液品种澄清度和稳定性差的问题;在生产效率方面,由于药典制备方法中药液粘度大,悬浮杂质多,导致滤纸孔隙堵塞严重造成滤过效率低,更换滤纸频率快,而本发明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还提高了产品的澄清度,使产品久置无沉淀,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用药安全;在制备成品成本方面,用本发明方法投产100kg药材所需的絮凝剂价格约为100元,而在能源消耗,工人的工时以及滤纸的使用等方面成本显著降低,可使企业的利润大大提高。
若非特指,本发明所述原材料及试剂均为市售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取柴胡药材1000g,加四倍量的水,于80℃温浸半小时,加热回流1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收集初馏液1000ml,加入氯化钠使浓度达到12%进行盐析,再进行重蒸馏,收集重蒸馏液300ml,加丙二醇30ml,备用;将收集初馏液后的药材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的浓缩液,在60℃时加入0.5%盐酸的2%甲壳素溶液200g,以700r/min搅拌5min,150r/min搅拌40min后,冷藏24小时以1500r/min高速离心0.5小时,滤过,滤液与重蒸馏液合并,滤过,加入香精,混匀,用稀盐酸调pH值至4.8,加续蒸馏液100ml,滤过,灌封,经流通蒸汽灭菌,即得。
实施例2:取柴胡药材1000g,加四倍量的水,于80℃温浸半小时,加热回流1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收集初馏液3000ml,加入氯化钠使浓度达到12%进行盐析,再进行重蒸馏,收集重蒸馏液600ml,加丙二醇30ml,备用;将收集初馏液后的药材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的浓缩液,在60℃时加入0.1%磷酸的3% ZTC1+1溶液300g,以350r/min搅拌40min,300r/min搅拌5min后,冷藏24小时以800r/min高速离心3小时,滤过,滤液与重蒸馏液合并,滤过,加入香精,混匀,用稀盐酸调pH值至3.5,加续蒸馏液50ml,滤过,灌封,经流通蒸汽灭菌,即得。
实施例3:
取柴胡药材1000g,加四倍量的水,于80℃温浸半小时,加热回流1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收集初馏液2000ml,加入氯化钠使浓度达到12%进行盐析,再进行重蒸馏,收集重蒸馏液500ml,加丙二醇30ml,备用;将收集初馏液后的药材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的浓缩液,在60℃时加入3%醋酸和0.2%磷酸混合溶液的0.5%壳聚糖溶液100g,以700r/min搅拌10min,250r/min搅拌10min后,冷藏24小时以1200r/min高速离心1.5小时,滤过,滤液与重蒸馏液合并,滤过,加入香精,混匀,用稀盐酸调pH值至4.0,加续蒸馏液200ml,滤过,灌封,经流通蒸汽灭菌,即得。
实施例4:
取柴胡药材1000g,加四倍量的水,于80℃温浸半小时,加热回流1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收集初馏液1500ml,加入氯化钠使浓度达到12%进行盐析,再进行重蒸馏,收集重蒸馏液300ml,加丙二醇30ml,备用;将收集初馏液后的药材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的浓缩液,取甲壳素与ZTC1+1,加至1%醋酸和0.1%盐酸混合溶液中,配成上述混合溶液的2%絮凝澄清剂溶液,取250g加至60℃浓缩液中,以500r/min搅拌10min,150r/min搅拌5min后,冷藏24小时以1200r/min高速离心1.5小时,滤过,滤液与重蒸馏液合并,滤过,加入香精,混匀,用稀盐酸调pH值至4.0,加续蒸馏液80ml,滤过,灌封,经流通蒸汽灭菌,即得。
实施例5:
取柴胡药材1000g,加四倍量的水,于80℃温浸半小时,加热回流1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收集初馏液2500ml,加入氯化钠使浓度达到12%进行盐析,再进行重蒸馏,收集重蒸馏液300ml,加丙二醇30ml,备用;将收集初馏液后的药材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的浓缩液,备用;取壳聚糖与甲壳素,加至2.5%磷酸与0.1%盐酸混合溶液中,配成上述混合溶液的2%絮凝澄清剂溶液,取250ml加至60℃浓缩液中,以500r/min搅拌30min,150r/min搅拌10min后,冷藏24小时以1200r/min高速离心1小时,滤过,滤液与重蒸馏液合并,滤过,加入香精,混匀,用稀盐酸调pH值至4.5,加续蒸馏液80ml,滤过,灌封,经流通蒸汽灭菌,即得。
实施例6:
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取柴胡药材1000g,加四倍量的水,于80℃温浸半小时,加热回流1小时,用水蒸气蒸馏法收集初馏液1500ml,加入氯化钠使浓度达到12%进行盐析,再进行重蒸馏,收集重蒸馏液400ml,加丙二醇30ml,备用;将收集初馏液后的药材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的浓缩液,备用;在60℃时加入2%醋酸的1%壳聚糖溶液100g,以500r/min搅拌10min,150r/min搅拌10min后,冷藏24小时以1200r/min高速离心2小时,滤过,滤液与重蒸馏液合并,滤过,加入香精,混匀,用稀盐酸调pH值至4.0,加续蒸馏液200ml,滤过,灌封,经流通蒸汽灭菌,即得。
柴胡口服液的质量检测方法:
鉴别:
①取实施例1~6产品各10ml,分别置250ml烧瓶中,加水50ml,加热蒸馏,收集蒸馏液10ml,取2ml,加入品红亚硫酸试液2滴,摇匀,放置5分钟,溶液显玫瑰红色;
②取实施例1~6产品各5ml,分别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10ml使溶解,取上清液0.5ml,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甲醇溶液(1→30)0.5ml,混匀,加磷酸2ml,混匀,置热水浴中,溶液显淡红紫色;
③取实施例1~6产品各30ml,分别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15ml,弃去乙醚液,再用水饱和正丁醇香振摇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正丁醇液,加入等体积的氨试液,摇匀,放置使分层,分取上层液,减压回收正丁醇至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柴胡对照药材1g,加水30ml,在80℃温浸30分钟后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取滤液,自“用以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起,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照薄层色谱法,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在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乙醇溶液(1→10),在7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在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光下显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含量测定:
总黄酮含量测定
①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芦丁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60%乙醇制成每1ml含芦丁0.1mg的溶液;
②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ml、2ml、3ml、4ml、5ml、6ml,分别置10ml量瓶中,各加60%乙醇至5ml,加5%亚硝酸钠溶液0.3ml,混匀,放置6分钟,加10%硝酸铝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4ml,再加60%乙醇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照分光光度法试验,在51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③测定法:取实施例1~6产品各20ml,分别蒸干,加60%乙醇适量使溶解,并转至10ml量瓶中,加60%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2ml置25ml量瓶中,加60%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上述溶液2ml置10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60%乙醇至5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量,计算,即得。
本品每支含总黄酮以芦丁(C27H30O16)计算,为标示量的90.0%~110.0%规格为本品每支含总黄酮1.5mg。
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b 2 含量测定
①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
时间 (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
0~50 25→60 75→40
50~55 60→90 40→10
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b2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柴胡皂苷a 0.4mg、柴胡皂苷b2 0.5mg的溶液,摇匀,即得;
③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实施例1~6产品各10ml,分别置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液,加入等体积的氨试液,摇匀,放置使分层,分取上层液,减压回收正丁醇至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④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⑤本品每支含柴胡以柴胡皂苷a(C42H68O13) 计算不得少于0.11mg,含柴胡
皂苷b2(C42H68O13)计算不得大于0.50mg。
市售药柴胡口服液与本发明柴胡口服液在有效成分含量、固形物含量及稳定性方面的对比研究如下:
表6 市售药柴胡口服液与本发明制剂柴胡口服液实验对比数据
Figure 666470DEST_PATH_IMAGE009
澄清度: **澄清度好,久置有轻摇易散沉淀;***澄清度极佳,久置无沉淀。
实施例7:柴胡口服液的质量检测方法
总黄酮含量测定
①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芦丁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60%乙醇制成每1ml含芦丁0.1mg的溶液;
②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ml、2ml、3ml、4ml、5ml、6ml,分别置25ml量瓶中,各加95%乙醇至10ml,加5%亚硝酸钠溶液0.5ml,混匀,放置6分钟,加10%硝酸铝溶液0.4ml,摇匀,放置3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4ml,再加95%乙醇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照分光光度法试验,在51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③测定法:取实施例6的产品60ml,蒸干,加95%乙醇适量使溶解,并转至10ml量瓶中,加95%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2ml置25ml量瓶中,加95%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上述溶液2ml置10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95%乙醇至5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量,计算,即得;
本品每支含总黄酮以芦丁(C27H30O16)计算,为标示量的90.0%~110.0%。
结果:本品每支含总黄酮1.36mg,为标示量的91%。
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b 2 含量测定。
①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
时间 (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
0~50 30→90 70→10
50~55 90→95 10→5
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b2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柴胡皂苷a 0.4mg、柴胡皂苷b2 0.5mg的溶液,摇匀,即得;
③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实施例6的产品50ml,置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40ml,合并正丁醇液,加入等体积的氨试液,摇匀,放置使分层,分取上层液,减压回收正丁醇至干,残渣加甲醇3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④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⑤本品每支含柴胡以柴胡皂苷a(C42H68O13) 计算不得少于0.11mg,以柴胡
皂苷b2(C42H68O13)计算不得大于0.50mg。
结果:本品每支含柴胡以柴胡皂苷a(C42H68O13) 计算为0.13mg,以柴胡
皂苷b2(C42H68O13)计算为0.47mg。
本发明制剂柴胡口服液质量检测方法与现有技术在方法灵敏度、准确度和科学性方面有了较大进步,更符合当前法规对药物质量标准的要求和模式,对比研究如下:
Figure 546089DEST_PATH_IMAGE010
实施例8:柴胡口服液的质量检测方法
(1)鉴别:
①取实施例6的产品10ml,置250ml烧瓶中,加水50ml,加热蒸馏,收集蒸
馏液10ml,取2ml,加入品红亚硫酸试液2滴,摇匀,放置5分钟,溶液显玫瑰红色;
②取实施例6的产品5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10ml使溶解,取上清液0.5ml,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甲醇溶液(1→30)0.5ml,混匀,加磷酸2ml,混匀,置热水浴中,溶液显淡红紫色;
③取实施例6的产品30ml,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15ml,弃去乙醚液,再用水饱和正丁醇香振摇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正丁醇液,加入等体积的氨试液,摇匀,放置使分层,分取上层液,减压回收正丁醇至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柴胡对照药材1g,加水30ml,在80℃温浸30分钟后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取滤液,自“用以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起,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在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乙醇溶液(1→10),在7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在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光下显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含量测定:
①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芦丁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40~95%乙醇制
成每1ml含芦丁0.1mg的溶液;
②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ml、2ml、3ml、4ml、5ml、6ml,分别置10ml量瓶中,各加70%乙醇至10ml,加5%亚硝酸钠溶液0.2ml,混匀,放置3分钟,加10%硝酸铝溶液0.3ml,摇匀,放置10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5ml,再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放置20分钟,照分光光度法试验,在510nm±1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③测定法:取实施例6的产品20ml,蒸干,加70%乙醇适量使溶解,并转至10ml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2ml置25ml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上述溶液2ml置10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70%乙醇至5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量,计算,即得;
本品每支含总黄酮以芦丁(C27H30O16)计算,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结果:本品每支含总黄酮1.50mg,为标示量的100.0%。

Claims (10)

1.一种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Figure 2011103978794100001DEST_PATH_IMAGE001
取柴胡药材1000g,加四倍量的水,于80℃温浸半小时,加热回流1小时;
Figure 155525DEST_PATH_IMAGE00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蒸馏液和药材水煎液,在蒸馏开始时一次性补充四倍量的水,收集初馏液,加入氯化钠进行盐析,取上述初馏液用水蒸气蒸馏法再进行重蒸馏,收集部分重蒸馏液,加丙二醇,备用;再收集其余的重蒸馏液作为续蒸馏液,备用;
Figure 2011103978794100001DEST_PATH_IMAGE003
将收集初馏液后的药材水煎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3;
Figure 788763DEST_PATH_IMAGE004
取絮凝澄清剂0.5g~3g加入0.1%~3%的酸水溶液100ml,使其完全溶解,得到浓度为0.5%~3%絮凝澄清剂溶液;
Figure 2011103978794100001DEST_PATH_IMAGE005
在40℃~70℃条件下,取药材量的0.1~0.5倍絮凝澄清剂溶液加至步骤2的浓缩液中,搅拌均匀后,冷藏24小时;
Figure 889049DEST_PATH_IMAGE006
将上述冷藏液放入高速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处理,使药液中杂质颗粒和悬浮粒子在高速离心的作用下沉降于药液底部;
Figure 2011103978794100001DEST_PATH_IMAGE007
将上述离心液滤过,滤液与步骤2的重蒸馏液合并,滤过,加入香精,混匀,用稀盐酸调pH值至3.5~4.8;
Figure 582330DEST_PATH_IMAGE008
加入步骤2的续蒸馏液至1000ml,滤过;
灌封,经流通蒸汽灭菌,即得柴胡口服液100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收集初馏液的量为药材量的1~3倍,加入的氯化钠在初馏液中的浓度为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收集的部分重蒸馏液的量为药材量的0.3~0.6倍,丙二醇的加入量为30ml,再收集其余的重蒸馏液的量为药材量的0.05~0.2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絮凝澄清剂选自壳聚糖、甲壳素或ZTC1+1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絮凝澄清剂为壳聚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絮凝澄清剂溶液的加入量为药材量的0.1~0.5倍,搅拌时先在搅拌速度为350~700r/min时搅拌5~40min,再在搅拌速度为100~300r/min时搅拌5~40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酸水溶液可以选择醋酸、磷酸或盐酸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配制而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离心处理是在高速离心机中以800~1500r/min的速度离心处理0.5~3h。
9.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柴胡口服液中总黄酮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如下步骤:
①制备对照品溶液:取芦丁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40~95%乙醇制成每1ml含芦丁0.1mg的溶液;
②制备标准曲线: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ml、2ml、3ml、4ml、5ml、6ml,分别置10~25ml量瓶中,各加40~95%乙醇至5~10ml,加5%亚硝酸钠溶液0.1~0.5ml,混匀,放置3~10分钟,加10%硝酸铝溶液0.1~0.5ml,摇匀,放置3~10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2~5ml,再加40~95%乙醇至刻度,摇匀,放置10~20分钟,照分光光度法试验,在510nm±1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③测定:取本品20~60ml,蒸干,加40~95%乙醇适量使溶解,并转至10ml量瓶中,加40~95%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2ml置25ml量瓶中,加40~95%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上述溶液2ml置10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40~95%乙醇至5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量,计算,即得;
④本品规格设计为每支含总黄酮1.0~2.0mg,所述规格优选为1.5mg;
⑤本品每支含总黄酮以芦丁计算,为标示量的90.0%~110.0%。
10.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柴胡口服液中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b2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如下步骤:
①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5~230nm,
时间(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
0~50          10~30→50~90         90~70→50~40
50~55         50~90→70~100        50~40→30~10
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b2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柴胡皂苷a 0.4mg、柴胡皂苷b2 0.5mg的溶液,摇匀,即得;
③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0~50ml,置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1~3次,每次10~50ml,合并正丁醇液,加入等体积的氨试液,摇匀,放置使分层,分取上层液,减压回收正丁醇至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④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10~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⑤本品每支含柴胡以柴胡皂苷a计算不得少于0.11mg,以柴胡皂苷b2计算不得大于0.50mg。
CN 201110397879 2011-12-05 2011-12-05 一种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Active CN1024887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97879 CN102488722B (zh) 2011-12-05 2011-12-05 一种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97879 CN102488722B (zh) 2011-12-05 2011-12-05 一种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8722A true CN102488722A (zh) 2012-06-13
CN102488722B CN102488722B (zh) 2013-10-09

Family

ID=46180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397879 Active CN102488722B (zh) 2011-12-05 2011-12-05 一种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8872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8372A (zh) * 2012-11-22 2013-02-06 河南天方药业中药有限公司 一种浓缩型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CN104721208A (zh) * 2015-02-02 2015-06-24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一种预防和治疗脂肪肝及降血脂的药物制剂
CN108445139A (zh) * 2018-03-26 2018-08-24 河南省洛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滑膜炎的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
CN109596746A (zh) * 2018-12-28 2019-04-09 成都普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的含量测定方法在柴胡药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洪卫兵等: "HPLC法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 《安徽医药》 *
董明华等: "柴胡口服液的制备", 《中国药业》 *
马涵涛等: "小柴胡汤口服液絮凝澄清工艺的研究", 《中医药学刊》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8372A (zh) * 2012-11-22 2013-02-06 河南天方药业中药有限公司 一种浓缩型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CN102908372B (zh) * 2012-11-22 2014-07-23 河南天方药业中药有限公司 一种浓缩型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CN104721208A (zh) * 2015-02-02 2015-06-24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一种预防和治疗脂肪肝及降血脂的药物制剂
CN104721208B (zh) * 2015-02-02 2019-01-18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一种预防和治疗脂肪肝及降血脂的药物制剂
CN108445139A (zh) * 2018-03-26 2018-08-24 河南省洛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滑膜炎的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
CN109596746A (zh) * 2018-12-28 2019-04-09 成都普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的含量测定方法在柴胡药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8722B (zh) 2013-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7823B (zh) 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2488722B (zh) 一种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CN101708208B (zh) 治疗关节肿痛的胶囊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739598A (zh) 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中药注射剂及其制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829224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895438B (zh) 一种治疗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7834B (zh) 一种八味沉香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2068549B (zh) 中药制剂清热凉血丸的检测方法
CN100520398C (zh) 一种骨筋丸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0534427C (zh) 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
CN101837105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1439083B (zh) 一种具有清风热、通鼻窍的中药软胶囊剂的检测方法
CN1850838A (zh) 一种野黄芩苷原料药的制备方法
CN101766664A (zh) 一种岗梅总皂苷的提取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CN102342986B (zh) 固公果根中治疗腹泻的有效部位及制备方法
CN101933996A (zh) 一种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0432670C (zh) 一种中药制剂金嗓开音丸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0542595C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分析方法
CN1434042A (zh) 蒲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744883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2670698B (zh) 千斤拔提取物在制备防治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2218085A (zh) 多穗石柯叶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332690C (zh) 越鞠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CN111484567B (zh) 一种长红枣中多糖的提取制备方法、多糖及应用
CN110694025A (zh) 八珍益智复方和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