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6594B - 快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快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6594B
CN102486594B CN201110399838.9A CN201110399838A CN102486594B CN 102486594 B CN102486594 B CN 102486594B CN 201110399838 A CN201110399838 A CN 201110399838A CN 102486594 B CN102486594 B CN 1024865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cam member
spring
axle
c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998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86594A (zh
Inventor
犬饲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86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6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865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65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 G03B9/36Sliding rigid plat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3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exposure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50Control of the SSIS exposure
    • H04N25/53Control of the integration tim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hutters For Cameras (AREA)
  • Camera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快门装置。快门基板形成有与摄影光束的光轴平行的第一轴,驱动杆绕第一轴转动以驱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镜杆绕与第一轴平行的第二轴转动以驱动主镜。第二凸轮装置绕与第一轴平行的第三轴转动,以对镜杆驱动弹簧和叶片驱动弹簧加载。

Description

快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门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8-180815号公报论述了一种不仅使用焦平面快门而且还使用电子快门来进行摄像操作的摄像设备(imaging apparatus)。该摄像设备利用图像传感器的电子快门功能开始曝光操作,并且通过使由机械快门构成叶片组行进来结束曝光操作。
在该快门装置中,通过对电磁体通电来保持驱动杆,之后,设定杆开始驱动镜(mirror)上升。在镜向上移动之后,叶片杆的接合被解除,从而叶片组使开口打开。随后,在预定定时,电磁体被断电,使得驱动杆和叶片杆沿闭合开口的方向被一起驱动。
在日本特开2008-180815号公报论述的快门装置中,设定杆绕与摄影光轴垂直的轴线转动(由此设定杆在与图像传感器的光接收面正交的平面中移动),由此镜从光路退避。诸如马达等驱动源使设定杆转动,由此加载(charge)杆转动以对驱动驱动杆用的驱动弹簧加载。
然而,由于设定杆绕与摄影光轴垂直的轴线转动,所以,存在以下问题:当设定杆被设置于快门装置时,快门装置大型化。
此外,当诸如马达等驱动源的输出轴被配置成与摄影光轴平行时,需要改变驱动方向以驱动设定杆。然而,当驱动方向被改变时,存在以下问题:驱动源的损耗增大。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一种快门装置,其用于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具有能够进入到摄影光路中以及从所述摄影光路退避的镜,所述快门装置包括:快门板,其形成有供摄影光束通过的开口;辅助板,其被构造成被固定到所述快门板;快门叶片,其被构造成开闭所述开口;驱动杆,其被构造成驱动所述快门叶片;叶片驱动弹簧,其被构造成对所述驱动杆施力;镜杆,其被构造成驱动所述镜;镜杆驱动弹簧,其被构造成对所述镜杆施力;以及加载凸轮构件,其形成有第一凸轮部和第二凸轮部,其中,所述第一凸轮部能与所述镜杆接触,所述第二凸轮部能与所述驱动杆接触,其中,所述快门板形成有与所述摄影光束的光轴平行的第一轴,所述驱动杆被配置成绕所述第一轴转动以驱动所述快门叶片,所述辅助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轴平行的第二轴,所述镜杆被配置成绕所述第二轴转动以驱动所述镜,所述快门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轴平行的第三轴,所述加载凸轮构件被配置成绕所述第三轴转动,以对所述镜杆驱动弹簧和所述叶片驱动弹簧加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快门装置,一种快门装置,其用于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具有能够进入到摄影光路中以及从所述摄影光路退避的镜,所述快门装置包括:快门板,其形成有供摄影光束通过的开口;辅助板,其被构造成被固定到所述快门板;快门叶片,其被构造成开闭所述开口;叶片杆,其与所述快门叶片联接;叶片回位弹簧,其被构造成在所述快门叶片打开所述开口的方向上对所述叶片杆施力;驱动杆,其被构造成驱动所述叶片杆;叶片驱动弹簧,其被构造成对所述驱动杆施力;镜杆,其被构造成驱动所述镜;镜杆驱动弹簧,其被构造成对所述镜杆施力;加载凸轮构件,其形成有第一凸轮部和第二凸轮部,其中,所述第一凸轮部能与所述镜杆接触,所述第二凸轮部能与所述驱动杆接触;以及保持凸轮构件,其形成有保持凸轮部,其中,所述保持凸轮部与所述叶片杆接触以在所述快门叶片闭合所述开口的状态下保持所述叶片杆,其中,所述快门板形成有与所述摄影光束的光轴平行的第一轴,所述叶片杆被配置成绕所述第一轴转动以驱动所述快门叶片,所述驱动杆被配置成绕所述第一轴转动以驱动所述叶片杆,所述辅助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轴平行的第二轴,所述镜杆被配置成绕所述第二轴转动以驱动所述镜,所述快门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轴平行的第三轴,所述加载凸轮构件被配置成绕所述第三轴转动,以对所述镜杆驱动弹簧和所述叶片驱动弹簧加载,所述快门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轴平行的第四轴,所述保持凸轮构件被配置成绕与所述第一轴平行的所述第四轴转动,以在所述叶片杆在所述快门叶片闭合所述开口的状态下被保持的状态和所述叶片杆的保持被解除的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图像传感器;和以上所述的快门装置,所述快门装置被构造成调节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曝光量。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设置具有优选大小的快门装置(例如,不会增大快门装置的大小),其中,在驱动源的输出轴被配置成与摄影光轴平行的情况下,无需改变驱动方向。
从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特征和方面,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和图1B是示出快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A和图2B是示出快门单元的图。
图3是示出第一凸轮装置、第二凸轮装置、叶片杆、驱动杆、叶片驱动弹簧和棘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A至图4D是示出驱动杆、叶片杆和棘轮的图。
图5A至图5C是示出第一凸轮装置和第二凸轮装置的图。
图6是示出镜杆、主镜、叶片杆、驱动杆、线圈、叶片组、图像传感器和凸轮装置控制弹簧的操作定时的定时图。
图7A至图7C是示出处于释放前待机状态的快门单元的状态的图。
图8的(A)至图8的(C)是示出处于叶片杆保持解除状态的快门单元的状态的图。
图9A和图9B是示出处于镜上升实时观察状态的快门单元的状态的图。
图10A至图10D是示出处于设定解除状态的快门单元的状态的图。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处于叶片行进状态的快门单元的状态的图。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处于叶片行进完成状态的快门单元的状态的图。
图13A和图13B是示出处于镜杆加载和凸轮装置控制弹簧加载解除开始状态的快门单元的状态的图。
图14A和图14B是示出处于凸轮装置控制弹簧加载解除完成状态的快门单元的状态的图。
图15A和图15B是示出处于镜杆加载完成状态的快门单元的状态的图。
图16A和图16B是示出处于叶片杆可保持状态的快门单元的状态的图。
图17A和图17B是示出处于驱动杆加载状态的快门单元的状态的图。
图18是示出根据变型例的镜杆、主镜、叶片杆、驱动杆、线圈、叶片组、图像传感器和凸轮装置控制弹簧的操作定时的定时图。
图19A和图19B是示出处于镜杆加载状态的快门单元的状态的图。
图20A和图20B是示出处于镜杆加载完成状态的快门单元的状态的图。
图21A和图21B是示出处于叶片杆可保持状态的快门单元的状态的图。
图22A和图22B是示出处于驱动杆加载和凸轮装置控制弹簧加载解除开始状态的快门单元的状态的图。
图23A和图23B是示出处于凸轮装置控制弹簧加载解除完成状态的快门单元的状态的图。
图24是示出可更换镜头与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的数字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主体的中央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特征和方面。
下文中将参考图1A和图1B至图24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快门装置和包括该快门装置的摄像设备。
图24是示出可更换镜头201与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的数字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主体101的中央截面图。
可更换镜头201能够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01,并且由设置于照相机主体101的安装单元102和设置于可更换镜头201的安装单元202固定。当安装可更换镜头201时,照相机主体101的接触部103电连接到可更换镜头201的接触部203。因此,照相机主体101检测到可更换镜头201被安装。
另外,从照相机主体101经由接触部103和接触部203对可更换镜头201供电,并且用于控制可更换镜头201的通信经由接触部103和接触部203传输。已经通过可更换镜头201的聚焦透镜204的光束入射到照相机主体101的主镜6。主镜6是能够进入到摄影光路中以及从摄影光路退避的镜。主镜6是半镜,并且由主镜6反射的光束被导向取景器。
已通过主镜6的光束由副镜105向下反射,并且被导向焦点检测单元106。焦点检测单元106检测聚焦透镜204的散焦量,并且计算使聚焦透镜204移动以实现聚焦透镜204的对焦状态的透镜驱动量。然后,在所计算的透镜驱动量经由接触部103和接触部203传输到可更换镜头201时,可更换镜头201控制马达(未示出),由此使聚焦透镜204移动并调节焦点。
主镜6被保持于主镜保持架107,并且主镜6由转轴部6b可转动地支撑。副镜105由副镜保持架109保持。副镜保持架109以可相对于主镜保持架107转动的方式由铰链轴(未示出)支撑。由主镜6导向取景器的光束在调焦屏110上形成被摄体像。摄像设备被构造成使得使用者能够经由五棱镜111和目镜透镜112观察到调焦屏110上的被摄体像。
快门单元100设置在副镜105的后方,并且在通常状态中叶片组被闭合。光学低通滤波器114配置在快门单元100的后方。图像传感器116和盖构件117设置在光学低通滤波器114的后方。图像传感器116由利用螺钉(未示出)被固定到壳体的图像传感器保持件115保持。盖构件117保护图像传感器116。橡胶构件118保持光学低通滤波器114并且对光学低通滤波器114与图像传感器116之间的部分进行密封。摄像设备被构造成使得在拍摄操作期间,已通过光学低通滤波器114的光束入射到图像传感器116。
图1A是示出从快门单元100的正面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分解立体图。图1B是示出从快门单元100的背面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A所示,开口1a形成在快门基板(快门板)1的中央部。光轴49通过开口1a的中心。与光轴49平行的轴1b、轴1c和轴1d形成于快门基板1。驱动杆11和棘轮16被轴1b可转动地支撑。叶片杆15由驱动杆11支撑,并且叶片杆15绕作为驱动杆11的转动轴线的轴1b转动。第一凸轮装置21被轴1c可转动地支撑。第二凸轮装置22被轴1d可转动地支撑。轴1b用作第一轴,轴1c用作第四轴,轴1d用作第三轴。
轴1b、轴1c和轴1d被形成为与光轴49平行。因此,轴1c和轴1d与轴1b平行。第一凸轮装置21用作保持凸轮构件,第二凸轮装置22用作加载凸轮构件。
由具有与光轴49平行的输出轴的马达47提供的驱动力经由具有与光轴49平行的转轴的多个减速齿轮系48传输到第二凸轮装置22。
下面所述的与镜杆36的凸轮从动件36a接触的第一凸轮22a设置于第二凸轮装置22。与设置于驱动杆11的辊13接触的第二凸轮22c形成于第二凸轮装置22。第二凸轮22c用作第二凸轮部。第一凸轮22a和第二凸轮22c在轴1d的方向(第三轴的方向)上形成在第二凸轮装置22的不同的部分。第二凸轮22c比第一凸轮22a接近快门基板1。
另外,与控制第二凸轮装置22的转动用的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接触的第三凸轮22d形成于第二凸轮装置22。第三凸轮22d比第二凸轮22c接近快门基板1。换句话说,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用作根据第二凸轮装置22的转动位置抑制第二凸轮装置22的转动用的转动控制弹簧。用作第三凸轮部的第三凸轮22d比用作第二凸轮部的第二凸轮22c接近快门基板1。
驱动杆11和棘轮16由轴1b可枢转地支撑,第一凸轮装置21由轴1c可枢转地支撑,第二凸轮装置22由轴1d可枢转地支撑,由此辅助基板(辅助板)31被固定到快门基板1。叶片杆15由驱动杆11可枢转地支撑,并且叶片杆15像驱动杆11那样绕轴1b转动。在辅助基板31中,形成轴接收孔。轴1b、轴1c和轴1d被相应地插入到轴接收孔中。驱动杆11、叶片杆15、棘轮16、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被夹在快门基板1与辅助基板31之间。
轴31a形成于辅助基板31。镜杆36由轴31a可转动地支撑。轴31a用作第二轴。轴31a也被形成为与光轴49平行。因此,轴31a与轴1b平行。
在镜杆36被安装成由轴31a可枢转地支撑之后,螺钉37被螺接到辅助基板31的轴31a的一端。螺钉37以镜杆36能够相对于轴31a转动的方式将镜杆36固定到轴31a。
凸轮从动件36a设置于镜杆36,并且能与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一凸轮22a接触。接触部36b形成于镜杆36,并且能与主镜6的轴部6a接触。镜杆驱动弹簧39被置于镜杆36。镜杆驱动弹簧39沿图1A中的顺时针方向、即,使主镜6上升的方向对镜杆36施力。
主镜6绕转轴部6b往复转动。结果,主镜6能够位于下部位置和上部位置,在下部位置,主镜6相对于光轴49以45°的角度被保持从而将摄影光束导向五棱镜111,在上部位置,主镜6从摄影光路退避以将摄影光束导向图像传感器116。
另外,主镜驱动弹簧7安装到镜杆36。主镜驱动弹簧7的端部被置于主镜6的轴部6a。因此,主镜驱动弹簧7对主镜6施加向下的力。
棘轮齿16a形成于棘轮16。用作与棘轮齿16a接合的接合构件的接合爪部31b形成于辅助基板31。
用于检测叶片杆15的转动位置的光传感器32被安装到辅助基板31。
如图1B所示,磁轭33和线圈34被螺钉35固定到辅助基板31。当对线圈34施加电压时,在磁轭33中产生磁力。
如图1A所示,第一固定部38a和第二固定部38b形成于柔性配线板38。第一固定部38a被固定到辅助基板31。第二固定部38b被固定到快门基板1。柔性配线板38利用第一固定部38a与线圈34和光传感器32连接。用于检测安装到第一凸轮装置21的相位触片23的相位的相位图案部38c形成于柔性配线板38的第二固定部38b。
由比如橡胶等弹性构件制成的半月形缓冲构件3被固定于快门基板1的圆弧状的孔1e的上部。
如图1B所示,盖板2被固定于快门基板1的背面侧。开口2a形成在盖板2的中央部。开口2a形成在与快门基板1的开口1a的位置大体上相同的位置处。开口1a和开口2a限制通过快门单元100的光束。
用于收纳叶片组的叶片室形成在快门基板1与盖板2之间。叶片组包括第一叶片41、第二叶片42、主臂43和副臂44。
作为快门叶片的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由包含黑色涂料(blackening)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第一叶片41由主臂43和副臂44利用销45可转动地支撑。第二叶片42由主臂43和副臂44利用销45可转动地支撑。
主臂43由形成于快门基板1的轴1f可转动地支撑。副臂44由形成于快门基板1的轴1g可转动地支撑。主臂43绕轴1f转动,副臂44绕轴1g转动,使得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进行平行连杆运动。
下面所述的用于与叶片杆15的接合部15a接合的孔43a形成于主臂43。叶片杆15用作与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联接的叶片杆。叶片回位弹簧46被置于副臂44。叶片回位弹簧46沿图1B中的顺时针方向对副臂44施力。即,叶片回位弹簧46所施加的施力使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在打开开口1a和开口2a的方向上行进。
当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利用叶片回位弹簧46所施加的施力而完成在打开开口1a和开口2a的方向上的行进时,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碰撞叶片缓冲构件4。叶片缓冲构件4被固定到配置于快门基板1的矩形的轴部1h。叶片缓冲构件4具有矩形外形。轴部1h也被形成为与叶片缓冲构件4的外形相同的矩形形状。当叶片缓冲构件4被安装到快门基板1时,叶片缓冲构件4的外形的边与轴部1h的边大体上平行。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叶片缓冲构件4和轴部1h为矩形形状,但是,只要它们是满足上述条件的多边形形状,就能够实现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叶片缓冲构件4由例如橡胶材料或弹性体等吸收冲击的材料制成,所述橡胶材料是诸如氯丁橡胶、丁基橡胶、聚氨酯橡胶、硅橡胶等。叶片缓冲构件4的周围被叶片接触构件5覆盖。叶片接触构件5由比如金属或塑料等耐磨性比叶片缓冲构件4的耐磨性高的材料制成。叶片接触构件5被固定到叶片缓冲构件4。当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碰撞叶片缓冲构件4时,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不直接接触叶片缓冲构件4。在本构造中,当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碰撞叶片缓冲构件4时,防止叶片缓冲构件4被磨损。
图2A是示出从快门单元100的正面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图2B是从快门单元100的侧面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
如图所示,用作设置于快门基板1的第一凸轮装置21的转动中心的轴1c相对于如下的线形成在与光轴49(开口1a)相反的位置处,所述线是作为驱动杆11和叶片杆15的转动中心的轴1b与作为第二凸轮装置22的转动中心的轴1d之间的连接线。轴1b、轴1c和轴1d形成为使得通过连接轴1b、轴1c和轴1d形成的三角形(由虚线表示)成为锐角三角形。这能够使快门驱动单元小型化。
如图2B所示,镜杆36的接触部36b相对于光轴49位于图中的上侧。驱动杆11相对于光轴49位于图中的下侧。如图2B所示,驱动杆11以及镜杆36的接触部36b在光轴49的方向上基本上位于相同的位置。换句话说,镜杆36的接触部36b可以被配置在比光轴49高的空间中,驱动杆11可以被配置在比光轴49低的空间中。在本构造中,能够使快门驱动单元在光轴49的方向上小型化。
图3是示出第一凸轮装置21、第二凸轮装置22、叶片杆15、驱动杆11、叶片驱动弹簧14和棘轮16的分解立体图。电枢保持部11a、贯通孔11b、突起11c、辊保持轴11d、突出部11e和圆筒部11f形成于驱动杆11。
电枢12被安装到电枢保持部11a。辊13由辊保持轴11d保持。
接合部15a、突出部15b、遮光壁部15c、辊接收部15d、凸轮从动件15e和倾斜部15f形成于叶片杆15。
齿轮21a和凸轮21b形成于第一凸轮装置21。第一凸轮22a、齿轮22b、第二凸轮22c和第三凸轮22d形成于第二凸轮装置22。
图4A至图4D是示出驱动杆11、叶片杆15和棘轮16的图。图4A和图4C是示出从快门基板1侧观察的驱动杆11、叶片杆15和棘轮16的图。
图4B是沿图4A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该截面图是示出驱动杆11的电枢保持部11a的截面图。图4D是沿图4C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该截面图是示出驱动杆11的辊保持轴11d与叶片杆15的辊接收部15d之间的关系的图。
如图4A和图4C所示,突出部11e形成于驱动杆11,并且突出部15b形成于叶片杆15。在图4A所示的状态中,突出部11e与突出部15b接触。在图4C所示的状态中,突出部11e不与突出部15b接触。
如图4B所示,电枢保持部11a形成于驱动杆11。贯通孔11b形成于电枢保持部11a。凸缘12b设置于电枢轴12a的一端。凸缘12b的外径大于贯通孔11b的内径。电枢轴12a的另一端宽松地插入到贯通孔11b。在电枢12被安装到电枢轴12a之后,电枢轴12a的另一端被弯边(crimped),以防止电枢12脱落。
电枢弹簧17、即压缩弹簧围绕电枢轴12a被配置在电枢12与电枢保持部11a之间。电枢弹簧17在使电枢12移动远离电枢保持部11a的方向上施力。
半球状的突起11c形成于电枢保持部11a的与凸缘12b面对的位置处。
如图4A、图4C和图4D所示,辊13被可转动地保持于驱动杆11的辊保持轴11d。润滑油被涂布在辊保持轴11d与辊13之间。辊13能与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二凸轮22c接触。
突出部11e形成于驱动杆11。突出部11e能与叶片杆15的突出部15b接触。
突出的接合部15a形成于叶片杆15。接合部15a贯通快门基板1的圆弧状的孔1e,并且与快门基板1的背面侧的主臂43的孔43a接合。因此,主臂43与叶片杆15同步转动。凸轮从动件15e形成于叶片杆15。凸轮从动件15e能与第一凸轮装置21的凸轮21b接触。两个遮光壁部15c设置于叶片杆15。当遮光壁部15c遮挡光传感器32所接收的光时,光传感器32检测到叶片杆15的转动位置。换句话说,光传感器32用作检测单元,遮光壁部15c用作被检测部。
辊接收部15d形成于叶片杆15。辊接收部15d朝向辊保持轴11d伸出,使得保持于辊保持轴11d的辊13不脱落。
辊接收部15d形成在当叶片杆15通过叶片回位弹簧46的施力而在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打开开口1a和2a的方向上被驱动时辊保持轴11d移动的范围中。
由此,不管驱动杆11和叶片杆15被如何配置,辊接收部15d都与辊保持轴11d面对。因此,即使当涂布到辊保持轴11d与辊13之间的部分的润滑油渗出时,润滑油也仅附着到辊接收部15d,而并不渗出到快门基板1。
如图4D所示,驱动杆11的圆筒部11f与快门基板1的轴1b接合,使得驱动杆11由快门基板1的轴1b可转动地支撑。然后,叶片杆15与驱动杆11的圆筒部11f接合,使得叶片杆15由驱动杆11的圆筒部11f可转动地支撑。因此,叶片杆15相对于快门基板1转动,并且驱动杆11相对于快门基板1绕与叶片杆15的轴线相同的轴线转动。
如图4D所示,叶片驱动弹簧14、即扭力弹簧被设置在棘轮16和驱动杆11之间。叶片驱动弹簧14的一端14a被固定到驱动杆11,叶片驱动弹簧14的另一端14b被固定到棘轮16。叶片驱动弹簧14沿图4A中的逆时针方向对驱动杆11施力。叶片驱动弹簧14的自由长度被设定成比驱动杆11和棘轮16之间的间隔长,并且叶片驱动弹簧14用作压缩弹簧,从而对驱动杆11施加朝向快门基板1的力。
如图4D所示,倾斜部15f形成于叶片杆15。由于形成倾斜部15f,所以叶片杆15的辊接收部15d从叶片杆15的转动中心以大致圆锥形状伸出。如果辊接收部15d从叶片杆15的转动中心以大致圆筒形状伸出,则当叶片杆15转动时作用于叶片杆15的惯性力增大。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辊接收部15d形成为大致圆锥形状,使得能够在抑制叶片杆15的惯性力增大的状态下形成辊接收部15d。
将说明将驱动杆11安装到叶片杆15的步骤。首先,辊保持轴11d被插入到辊13。之后,叶片杆15以图4A所示的状态被插入到圆筒部11f。然后,当叶片杆15相对于驱动杆1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实现图4C所示的状态。在图4C所示的状态中,辊保持轴11d位于辊接收部15d与遮光壁部15c之间,因此,驱动杆11不从叶片杆15脱落。辊保持轴11d在辊接收部15d和遮光壁部15c之间沿轴向移动的范围小于辊13的厚度。因此,辊13不从辊保持轴11d脱落。
以此方式,驱动杆11、辊13、和叶片杆15成为一体,并且驱动杆11的圆筒部11f与快门基板1的轴1b接合。
图5A至图5C是示出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的图。第一凸轮装置21的齿轮21a与第二凸轮装置22的齿轮22b啮合,由此传输转动。齿轮21a用作第一齿轮单元,齿轮22b用作第二齿轮单元。凸轮21b是被叶片杆15的凸轮从动件15e跟随的保持凸轮部。
在图5A所示的状态中,凸轮从动件15e与凸轮21b接触。在本状态中,叶片回位弹簧46对叶片杆15施加沿逆时针方向的力,但是,由于凸轮21b和凸轮从动件15e相互接触,所以叶片杆15并不转动。因此,第一凸轮装置21保持叶片杆15使得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闭合开口1a和开口2a。换句话说,凸轮21b用作保持凸轮部。
当第一凸轮装置21从图5A所示的状态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实现图5B所示的状态。图5C是示出从快门基板侧观察的图5B所示的状态的图。在图5B所示的状态中,凸轮21b和凸轮从动件15e之间的接触被解除,叶片杆15通过叶片回位弹簧46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当第一凸轮装置21从图5B所示的状态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凸轮21b与凸轮从动件15e接触,这使叶片杆1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结果,叶片回位弹簧46被加载(负荷力施加到叶片回位弹簧46)。
相位触片23被配置于凸轮21b的底面。相位触片23与柔性配线板(FPC)38的图案部38c接触,并且检测第一凸轮装置21的转动相位。
第二凸轮装置22的齿轮22b与减速齿轮系48啮合,并且传输马达47的驱动力。
齿轮22b的齿数和齿轮21a的齿数被设定为相同。齿轮22b和齿轮21a以预定的相位彼此啮合。因此,当第一凸轮装置21转动一转时,第二凸轮装置22也转动一转,并且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以预定的相位并且以相同的转数转动。
用作第一凸轮部的第一凸轮22a与镜杆36的凸轮从动件36a接触,并且第一凸轮22a使镜杆36转动以使主镜6在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之间移动。更具体地,当第二凸轮装置22处于第一凸轮22a与镜杆36的凸轮从动件36a相互接触的第一位置时,第二凸轮装置22使主镜6向下移动以使主镜6进入到摄影光路中。当第二凸轮装置22处于第一凸轮22a与镜杆36的凸轮从动件36a不再相互接触的第二位置时,第二凸轮装置22使主镜6向上移动以使主镜6从摄影光路退避。
用作第二凸轮部的第二凸轮22c能与保持于驱动杆11的辊13接触,第二凸轮22c对驱动杆11进行加载操作以及加载解除操作。
第三凸轮22d能与设置于快门基板1的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可动臂部50a接触。利用第二凸轮装置22的转动,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实现加载状态或加载解除状态。这控制第二凸轮装置22的转动。如图5B和图5C所示,当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被加载时,通过使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对第三凸轮22d施加侧压力而抑制第二凸轮装置22的转动。更具体地,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在从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开始加载操作到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完成加载操作期间使第二凸轮装置22制动。另一方面,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在从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开始加载解除操作到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完成加载解除操作期间推动第二凸轮装置22以支撑转动。
第三凸轮22d比第二凸轮22c接近快门基板。结果,与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接触的第三凸轮22d能够容易地形成。另外,第三凸轮22d并不导致快门的驱动单元大型化。
图6是示出镜杆36、主镜6、叶片杆15、驱动杆11、线圈34、叶片组、图像传感器116和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操作定时的定时图。将参考图7A至图7C至图17A和图17B说明快门单元100从图6所示的状态A向状态N改变时的操作。
图6所示的状态A是释放前待机状态。图7A至图7C示出了处于释放前待机状态的快门单元100的状态。图7A是示出从主镜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图7B是示出从图像传感器11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应注意,快门基板1、盖板2和辅助基板31被省略,以说明各凸轮装置和各杆的操作。
在释放前待机状态中,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停止在图7A和图7B所示的位置。
保持于驱动杆11的辊13与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二凸轮22c的凸轮顶部接触。驱动杆11处于叶片驱动弹簧14被过度加载(overcharge)的状态。叶片驱动弹簧14被过度加载的状态是指如下的状态:在该状态中,线圈34被通电,由此磁轭33移动超过电枢12能够被保持的位置,并且驱动杆11沿叶片驱动弹簧14被加载的方向移动。如图7C所示,在过度加载状态中,电枢12与磁轭33接触,但驱动杆11的电枢保持部11a压缩电枢弹簧17,并且电枢12的凸缘12b和叶片驱动构件的突起11c彼此远离地移动。
叶片杆15的凸轮从动件15e与第一凸轮装置21的凸轮21b的凸轮顶部21c接触。结果,叶片杆15被保持在如图所示的状态。
在图7B中,叶片回位弹簧46沿顺时针方向对副臂44施力,但叶片杆15被保持。因此,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抵抗叶片回位弹簧46的施力而被保持在闭合开口1a和开口2a的状态。
此时,叶片杆15的辊接收部15d处于与辊13面对的位置,从而防止辊13从辊保持轴11d脱落。
镜杆36的凸轮从动件36a与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一凸轮22a的凸轮顶部22e接触,由此镜杆36将镜杆驱动弹簧39保持在如图7A所示的加载状态。
主镜6被主镜驱动弹簧7沿向下方向施力。主镜6与止动件(未示出)接触,并且主镜6处于下部位置。此时,在主镜6的轴部6a与镜杆36的接触部36b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即使镜杆36的位置发生误差,主镜6的位置也被止动件(未示出)定位在正确的位置处。
此时,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臂部50a与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三凸轮22d接触,并且完成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加载操作。
当在释放前待机状态中输入释放信号时,线圈34被通电,并且磁轭33吸引电枢12。同时,马达47被通电,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转动,从而实现图6所示的叶片杆保持解除状态B。
图6所示的状态B是叶片杆保持解除状态。图8的(A)至图8的(C)示出了处于叶片杆保持解除状态的快门单元100的状态。图8的(A)是示出从主镜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图8的(B)是示出从图像传感器11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应注意,快门基板1、盖板2和辅助基板31被省略,以说明各凸轮装置和各杆的操作。
在叶片杆保持解除状态中,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停止在如图8的(A)和图8的(B)所示的位置。
在本说明中,将仅说明与图7A至图7C所示的释放前待机状态的不同,并且相对于释放前待机状态未改变的元件的说明被省略。
当马达47被通电时,第一凸轮装置21从图7A至图7C所示的状态向图8的(A)至图8的(C)所示的状态转动。当第一凸轮装置21实现如图8的(A)至图8的(C)所示的状态时,叶片杆15的凸轮从动件15e不再与第一凸轮装置21的凸轮21b的凸轮顶部21c接触。更具体地,凸轮21b从叶片杆15的凸轮从动件15e的转动轨迹退避,叶片杆15被释放,使得叶片杆15变得可相对于轴1b转动。
当解除对叶片杆15的保持时,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利用对副臂44施力的叶片回位弹簧46的施力而沿打开开口1a和开口2a的方向行进。因此,叶片杆15相对于轴1b转动。
此时,安装到驱动杆11的辊保持轴11d的辊13以不与辊保持轴11d脱离的方式沿着叶片杆15的辊接收部15d移动。
在叶片杆保持解除状态中,如图8的(A)和图8的(B)所示,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沿打开开口1a和开口2a的方向行进,之后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在彼此重叠的状态下碰撞叶片缓冲构件4。叶片缓冲构件4减缓当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已经完成移动时施加到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的冲击。
叶片缓冲构件4的周围被叶片接触构件5覆盖。更具体地,当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在彼此重叠的状态下碰撞叶片缓冲构件4时,叶片接触构件5位于叶片缓冲构件4与包括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的叶片组之间。叶片接触构件5由具有比叶片缓冲构件4的耐磨性高的耐磨性的材料制成。
当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碰撞叶片缓冲构件4时,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与叶片接触构件5直接接触,而不与叶片缓冲构件4直接接触。由于叶片接触构件5由诸如金属等耐磨性高的材料制成,所以,即使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直接接触叶片接触构件5,也不易产生磨损粉末。由于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不与叶片缓冲构件4直接接触,所以,即使缓冲性能高的材料易于产生磨损粉末,叶片缓冲构件4也可由该缓冲性能高的材料制成。
如图8的(A)和图8的(B)所示,当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与叶片接触构件5接触时,如图8的(C)所示,在驱动杆11的突出部11e与叶片杆15的突出部15b之间存在间隙。在本状态中,如图7C所示,驱动杆11对叶片驱动弹簧14过度加载。
在本状态中,即使当使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根据叶片回位弹簧46所施加的施力而沿打开方向行进时,叶片杆15也不与驱动杆11接触。因此,驱动杆11并不接收当使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根据叶片回位弹簧46所施加的施力而沿打开方向行进时所导致的冲击。在叶片驱动弹簧14被过度加载的状态下,驱动杆11将电枢12按压到磁轭33。此时,当冲击被施加到驱动杆11时,电枢12和磁轭33的吸引面受损。电枢12和磁轭33的受损的吸引面导致曝光精度降低,但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电枢12和磁轭33的吸引面不受损。
当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根据叶片回位弹簧46所施加的施力而沿打开方向行进,并且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与叶片接触构件5接触时,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如图6所示地跳动(bound)。
当快门单元100从释放前待机状态向叶片杆保持解除状态改变时,随着第一凸轮装置21转动,第二凸轮装置22也转动。第二凸轮装置22如图8的(A)所示。即,镜杆36的凸轮从动件36a与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一凸轮22a的凸轮顶部22e接触。因此,与图7A所示的状态类似,镜杆36被保持以对镜杆驱动弹簧39加载。
与图7A所示的状态类似,主镜6也被主镜驱动弹簧7沿向下方向施力,主镜6与止动件(未示出)接触,并且主镜6处于下部位置。即,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打开开口1a和开口2a,但主镜6仍处于下部位置。
当马达47被持续通电时,马达47使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转动,使得实现图6所示的镜杆保持解除状态C。
图6所示的状态C是镜杆保持解除状态。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从图6所示的状态B进一步转动。随着第二凸轮装置22转动,镜杆36的凸轮从动件36a不再与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一凸轮22a接触。当第一凸轮22a从凸轮从动件36a的转动轨迹退避时,已加载的镜杆驱动弹簧39被释放,并且镜杆36利用镜杆驱动弹簧39所施加的施力沿图8的(A)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在释放前待机状态中,在主镜6的轴部6a与镜杆36的接触部36b之间存在间隙。因此,镜杆36沿图8的(A)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与该间隙相等的距离,之后,镜杆36的接触部36b与主镜6的轴部6a接触。当镜杆36的接触部36b与主镜6的轴部6a接触时,图6所示的状态C改变到镜杆接触状态D。
图6所示的状态D是镜杆接触状态。在本状态中,镜杆36的接触部36b与主镜6的轴部6a接触,并且镜杆36开始使主镜6抵抗主镜驱动弹簧7所施加的施力而沿向上方向转动。
当主镜6与止动件(未示出)接触时,主镜6如图6所示地跳动,之后主镜6停止在上部位置。镜杆驱动弹簧39具有较强的弹簧力以减少主镜6跳动的时间(跳动时间)。因此,该跳动时间少于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在叶片杆保持解除状态中跳动的跳动时间。当主镜6的跳动收敛时,实现图6所示的镜上升实时观察状态E。
图6所示的状态E是镜上升实时观察状态。图9A和图9B示出处于镜上升实时观察状态的快门单元100的状态。图9A是示出从主镜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图9B是示出从图像传感器11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应注意,快门基板1、盖板2和辅助基板31被省略,以说明各凸轮装置和各杆的操作。
在镜上升实时观察状态中,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停止在图9A和图9B所示的位置。
驱动杆11和叶片杆15处于与图8的(A)和图8的(B)所示的状态相同的状态。即,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打开开口1a和开口2a,使得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与叶片接触构件5接触。在镜上升实时观察状态中,保持于驱动杆11的辊13也与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二凸轮22c的凸轮顶部接触,因此,叶片驱动弹簧14被过度加载。因此,在镜上升实时观察状态中,在驱动杆11的突出部11e与叶片杆15的突出部15b之间也存在如图8的(C)所示的间隙。
如上所述,镜杆36的凸轮从动件36a不再与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一凸轮22a接触,并且镜杆36根据镜杆驱动弹簧39所施加的施力而转动。于是,镜杆36使主镜6抵抗主镜驱动弹簧7所施加的施力而沿向上方向转动。
当在该状态中马达47停止时,已通过可更换镜头201的光束到达图像传感器116,图像传感器116拍摄的被摄体像显示于显示监视器,即,摄像设备实现所谓的实时观察状态。
在镜上升实时观察状态中,保持于驱动杆11的辊13与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二凸轮22c的凸轮顶部接触。因此,即使线圈34被断电,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也维持开口1a和开口2a打开。
在镜上升实时观察状态中,马达47被通电,这使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转动,在图6所示的设定解除状态F中,马达47停止。
图6所示的状态F是设定解除状态。图10A至图10D示出了处于设定解除状态的快门单元100的状态。图10A是示出从主镜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图10B是示出从图像传感器11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应注意,快门基板1、盖板2和辅助基板31被省略,以说明各凸轮装置和各杆的操作。
在设定解除状态中,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停止在图10A和图10B所示的位置。
在设定解除状态中,第二凸轮装置22转动,使得保持于驱动杆11的辊13不再与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二凸轮22c的凸轮顶部接触。结果,驱动杆11通过叶片驱动弹簧14所施加的施力而沿图10A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并且叶片驱动弹簧14的过度加载状态被解除。即使在辊13不再与第二凸轮22c的凸轮顶部接触时,线圈34仍被通电,电枢12也被磁轭33吸引,并且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也维持开口1a和开口2a打开。
当叶片驱动弹簧14的过度加载状态被解除时,电枢12的凸缘12b根据电枢弹簧17所施加的施力而与叶片驱动构件的突起11c接触。结果,如图10C所示,驱动杆11轻微转动,驱动杆11的突出部11e与叶片杆15的突出部15b接触。于是,如图10D所示,驱动杆11的突出部11e按压叶片杆15的突出部15b,使得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不再与叶片接触构件5接触。
换句话说,在叶片驱动弹簧14被过度加载的状态下线圈34被通电,使得磁轭33吸引电枢12,并且在叶片驱动弹簧14的过度加载状态被解除之前,叶片杆15与驱动杆11接触。
在设定解除状态中,与镜上升实时观察状态类似,主镜6停止在上部位置。
如图6所示,在设定解除状态中进行图像传感器116的像素的复位扫描(下文中称为电子第一帘行进),由此开始摄影曝光操作。从输入释放信号到进行电子第一帘行进的时间是释放时间延迟。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开始跳动时间较短的主镜6的向上移动操作之前,开始跳动时间较长的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的打开操作。如果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的打开操作与主镜6的向上移动操作同时开始,则,即使在主镜6的跳动收敛之后,除非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的跳动收敛,否则不能进行电子第一帘行进。因此,这需要较长的释放时间延迟。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考虑到该问题,在开始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的打开操作之后开始主镜6的向上移动操作。
在开始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的打开操作之后,开始主镜6的向上移动操作,这减少了直射阳光照射到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的机会。因此,即使当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由包含黑色涂料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时,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也不易被照射到其上的直射阳光损坏。
在从电子第一帘行进开始起经过了与设定快门时间(秒)对应的时间间隔之后,线圈34被断电,使得实现图6所示的叶片行进状态G。
图6所示的状态G是叶片行进状态。图11A和图11B示出了处于叶片行进状态的快门单元100的状态。图11A是示出从主镜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图11B是示出从图像传感器11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应注意,快门基板1、盖板2和辅助基板31被省略,以说明各凸轮装置和各杆的操作。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线圈34被断电,结果,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不能维持开口1a和开口2a打开。
驱动杆11根据叶片驱动弹簧14所施加的施力而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地转动。当驱动杆11转动时,驱动杆11的突出部11e推叶片杆15的突出部15b,这使得叶片杆15转动。由于驱动杆11和叶片杆15一起转动,所以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抵抗叶片回位弹簧46所施加的施力而沿闭合开口1a和开口2a的方向行进。
在图10A至图10D所示的设定解除状态中,驱动杆11的突出部11e已经与叶片杆15的突出部15b接触。当线圈34被断电时,驱动杆11和叶片杆15根据叶片驱动弹簧14所施加的施力而一起转动。换言之,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沿闭合开口1a和开口2a的方向行进时,自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开始行进,驱动杆11和叶片杆15就以一体的方式一起转动。
可能存在下面的情况:在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沿闭合开口1a和开口2a的方向行进期间,驱动杆11的突出部11e碰撞叶片杆15的突出部15b,之后,驱动杆11和叶片杆15以一体的方式一起转动。但是,在本情况中,转动速度在驱动杆11和叶片杆15的碰撞之前和之后改变,这使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的行进操作的精度降低。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行进之前,驱动杆11和叶片杆15成为一体,并且在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行进期间,驱动杆11和叶片杆15以一体的方式一起转动。这稳定了驱动杆11和叶片杆15的转动速度,并且提高了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的行进操作的精度。
另外,由于驱动杆11和叶片杆15一起转动,所以安装到驱动杆11的辊保持轴11d的辊13与叶片杆15的辊接收部15d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改变。因此,在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沿闭合开口1a和开口2a的方向行进期间,在辊13与辊接收部15d之间不发生磨损。在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行进期间,即使当作用于辊的重力的方向由于姿势的改变而改变时,辊13与辊接收部15d之间的相对位置也不改变,因此,磨损系数不改变。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降低了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沿闭合开口1a和开口2a的方向行进时的磨损,这提高了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的行进操作的精度。
当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行进到开口1a和开口2a被闭合的位置时,实现图6所示的叶片行进完成状态H。
图6所示的状态H是叶片行进完成状态。图12A和图12B示出了处于叶片行进完成状态的快门单元100的状态。图12A是示出从主镜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图12B是示出从图像传感器11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应注意,快门基板1、盖板2和辅助基板31被省略,以说明各凸轮装置和各杆的操作。
当形成于叶片杆15的接合部15a与在形成于快门基板1的圆弧状的孔1e的上部设置的缓冲构件3碰撞时,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停止在开口1a和开口2a被闭合的位置。
此时,驱动杆11的突出部11e与叶片杆15的突出部15b接触。换句话说,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沿闭合开口1a和开口2a的方向行进时,驱动杆11和叶片杆15在从行进开始至行进结束的整个过程中都一起转动。
在图12A和图12B所示的叶片行进完成状态中,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闭合开口1a和开口2a,使得叶片回位弹簧46被加载。
在叶片行进完成状态中,设置于辅助基板31的光传感器32用于检测处于叶片行进完成转动位置处的叶片杆15。
在从线圈34被断电起经过预定时间段之后,马达47被通电。当马达47被通电,并且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转动时,实现如图6所示的镜杆加载和凸轮装置控制弹簧加载解除开始状态I。
图6所示的状态I是镜杆加载和凸轮装置控制弹簧加载解除开始状态。图13A和图13B示出了处于镜杆加载和凸轮装置控制弹簧加载解除开始状态的快门单元100的状态。图13A是示出从主镜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图13B是示出从图像传感器11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应注意,快门基板1、盖板2和辅助基板31被省略,以说明各凸轮装置和各杆的操作。
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从图12A和图12B所示状态转动,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一凸轮22a与镜杆36的凸轮从动件36a接触。同时或者稍后,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三凸轮22d开始解除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加载。
当第二凸轮装置22转动时,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一凸轮22a推镜杆36的凸轮从动件36a。因此,镜杆36沿图13A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镜杆36对镜杆驱动弹簧39加载。当镜杆36沿图13A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主镜6根据主镜驱动弹簧7所施加的施力而沿向下方向转动。
另外,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可动臂部50a推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三凸轮22d,从而沿图13B中的逆时针方向对第二凸轮装置22施力。换句话说,当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加载被解除时,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对第二凸轮装置22施力。该施力是沿与镜杆驱动弹簧39所施加的施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力,因此,该施力抵抗镜杆驱动弹簧39所施加的施力而推动并支持第二凸轮装置22的转动。
在镜杆加载和凸轮装置控制弹簧加载解除开始状态中,与叶片行进完成状态类似,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停止在开口1a和开口2a被闭合的位置。
当在镜杆加载和凸轮装置控制弹簧加载解除开始状态中马达47被持续通电时,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进一步转动,实现如图6所示的凸轮装置控制弹簧加载解除完成状态J。
图6所示的状态J是凸轮装置控制弹簧加载解除完成状态。图14A和图14B示出了处于凸轮装置控制弹簧加载解除完成状态的快门单元100的状态。图14A是示出从主镜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图14B是示出从图像传感器11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应注意,快门基板1、盖板2和辅助基板31被省略,以说明各凸轮装置和各杆的操作。
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从图13A和图13B所示的状态转动。随着第二凸轮装置22转动,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一凸轮22a推镜杆36的凸轮从动件36a。结果,镜杆36沿图14A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镜杆驱动弹簧39被加载。当镜杆36沿图14A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主镜6根据主镜驱动弹簧7所施加的施力而沿向下方向转动。
当实现该状态时,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加载被完全解除,并且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不再对第二凸轮装置22施加任何施力。结果,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不再推动和支撑第二凸轮装置22的转动。
另外,马达47被通电,使得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经由减速齿轮系48转动。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镜杆驱动弹簧39开始加载的同时或者稍后,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加载开始被解除,并且在镜杆驱动弹簧39被加载期间,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加载被完全解除。但是,该构造不限于此。在从镜杆驱动弹簧39开始加载到镜杆驱动弹簧39完成加载期间,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加载可以开始被解除,并且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加载可以被完全解除。在本构造中,能够减小马达47的对镜杆驱动弹簧39加载所需的驱动力。
图6所示的状态K是镜杆加载完成状态。图15A和图15B示出处于镜杆加载完成状态的快门单元100的状态。图15A是示出从主镜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图15B是示出从图像传感器11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应注意,快门基板1、盖板2和辅助基板31被省略,以说明各凸轮装置和各杆的操作。
当第二凸轮装置22从镜杆加载状态沿图15B中的逆时针方向进一步转动时,镜杆36对镜杆驱动弹簧39加载。随着镜杆36转动,主镜6沿向下方向进一步转动,与止动件(未示出)接触,然后停止。即使在主镜6停止在下部位置之后,第二凸轮装置22也转动,并且镜杆36的凸轮从动件36a到达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一凸轮22a的凸轮顶部22e。此时,如图15A所示,在主镜6的轴部6a与镜杆36的接触部36b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即使镜杆36的位置发生误差,也通过止动件(未示出)将主镜6的位置保持在正确的位置处。
当在镜杆加载完成状态中马达47被持续通电时,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进一步转动,使得实现图6所示的叶片杆可保持状态L。
图6所示的状态L是叶片杆可保持状态。图16A和图16B示出了处于叶片杆可保持状态的快门单元100的状态。图16A是示出从主镜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图16B是示出从图像传感器11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应注意,快门基板1、盖板2和辅助基板31被省略,以说明各凸轮装置和各杆的操作。
当第一凸轮装置21转动时,第一凸轮装置21的凸轮21b移动到能够与叶片杆15的凸轮从动件15e接触的位置处。在图16A和图16B所示的叶片杆可保持状态中,叶片驱动弹簧14所施加的施力使驱动杆11的突出部11e推叶片杆15的突出部15b,因此,叶片杆15的凸轮从动件15e不与第一凸轮装置21的凸轮21b接触。
当在叶片杆可保持状态中马达47被持续通电时,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转动,使得实现图6所示的驱动杆加载状态M。
图6所示的状态M是驱动杆加载状态。图17A和图17B示出了处于驱动杆加载状态的快门单元100的状态。图17A是示出从主镜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图17B是示出从图像传感器11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应注意,快门基板1、盖板2和辅助基板31被省略,以说明各凸轮装置和各杆的操作。
当第二凸轮装置22转动时,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二凸轮22c推动保持于驱动杆11的辊13。结果,驱动杆11沿图17A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对叶片驱动弹簧14加载。当驱动杆11沿图17A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驱动杆11的突出部11e与叶片杆15的突出部15b彼此不再接触。因此,叶片杆15根据叶片回位弹簧46所施加的施力而沿图17A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叶片杆15的凸轮从动件15e与第一凸轮装置21的凸轮21b接触。结果,叶片杆15被保持在图17B所示的位置,并且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维持开口1a和开口2a被闭合。
当在驱动杆加载状态中马达47被持续通电时,第二凸轮装置22进一步转动,使得实现图6所示的驱动杆加载完成状态N。
图6所示的状态N是驱动杆加载完成状态。
当保持于驱动杆11的辊13到达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二凸轮22c的凸轮顶部时,驱动杆11对叶片驱动弹簧14过度加载。在本状态中,马达47被断电。
即使马达47被断电之后,第二凸轮装置22由于惯性而继续转动直到第二凸轮装置22完全停止。
大致在使马达47断电的同时,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三凸轮22d与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可动臂部50a接触,并且开始对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加载。当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被加载时,通过使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对第三凸轮22d施加侧压力来抑制第二凸轮装置22的转动。即,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使第二凸轮装置22制动。
结果,包括第二凸轮装置22的各构成部件完全停止,实现图6所示的状态A(释放前待机状态)。
将参考图18至图23A和图23B说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型例。
图18是示出镜杆36、主镜6、叶片杆15、驱动杆11、线圈34、叶片组、图像传感器116和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操作定时的定时图。
图18所示的状态A至状态H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状态A至状态H相同,这里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图18所示的状态I1是镜杆加载状态。图19A和图19B示出了处于镜杆加载状态的快门单元100的状态。图19A是示出从主镜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图19B是示出从图像传感器11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应注意,快门基板1、盖板2和辅助基板31被省略,以说明各凸轮装置和各杆的操作。
当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从图12A和图12B所示的状态转动时,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一凸轮22a与镜杆36的凸轮从动件36a接触。
当第二凸轮装置22转动时,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一凸轮22a推镜杆36的凸轮从动件36a。因此,镜杆36沿图19A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镜杆36对镜杆驱动弹簧39加载。当镜杆36沿图19A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主镜6根据主镜驱动弹簧7所施加的施力而沿向下方向转动。
此时,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可动臂部50a与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三凸轮22d接触,并且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加载操作完成。这是与图6所示的状态I的唯一不同点,即与图13A和图13B所示的镜杆加载和凸轮装置控制弹簧加载解除开始状态的唯一不同点。
在镜杆加载状态中,与叶片行进完成状态类似,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停止在开口1a和开口2a被闭合的位置。
当在镜杆加载状态中马达47被持续通电时,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进一步转动,实现图18所示的镜杆加载完成状态K1。
图18所示的状态K1是镜杆加载完成状态。图20A和图20B示出了处于镜杆加载完成状态的快门单元100的状态。图20A是示出从主镜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图20B是示出从图像传感器11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应注意,快门基板1、盖板2和辅助基板31被省略,以说明各凸轮装置和各杆的操作。
当第二凸轮装置22从镜杆加载状态沿图20B中的逆时针方向进一步转动时,镜杆36对镜杆驱动弹簧39加载。随着镜杆36转动,主镜6沿向下方向进一步转动,与止动件(未示出)接触,然后停止。即使在主镜6停止在下部位置之后,第二凸轮装置22也转动,镜杆36的凸轮从动件36a到达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一凸轮22a的凸轮顶部22e。此时,如图20A所示,在主镜6的轴部6a与镜杆36的接触部36b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即使镜杆36的位置发生误差,也通过止动件(未示出)将主镜6的位置保持在正确的位置处。
此时,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可动臂部50a与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三凸轮22d接触,并且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加载操作完成。这是与图6所示的状态K的唯一不同点,即与图15A和图15B所示的镜杆加载完成状态的唯一不同点。
当在镜杆加载完成状态中马达47被持续通电时,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进一步转动,使得实现图18所示的叶片杆可保持状态L1。
图18所示的状态L1是叶片杆可保持状态。图21A和图21B示出了处于叶片杆可保持状态的快门单元100的状态。图21A是示出从主镜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图21B是示出从图像传感器11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应注意,快门基板1、盖板2和辅助基板31被省略,以说明各凸轮装置和各杆的操作。
当第一凸轮装置21转动时,第一凸轮装置21的凸轮21b移动到能够与叶片杆15的凸轮从动件15e接触的位置处。在图21A和图21B所示的叶片杆可保持状态中,叶片驱动弹簧14所施加的施力使驱动杆11的突出部11e推叶片杆15的突出部15b,因此,叶片杆15的凸轮从动件15e不与第一凸轮装置21的凸轮21b接触。
此时,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可动臂部50a与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三凸轮22d接触,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加载操作完成。这是与图6所示的状态L的唯一不同点,即与图16A和图16B所示的叶片杆可保持状态的唯一不同点。
当在叶片杆可保持状态中马达47被持续通电时,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进一步转动,实现图18所示的驱动杆加载和凸轮装置控制弹簧加载解除开始状态M1。
图18所示的状态M1是驱动杆加载和凸轮装置控制弹簧加载解除开始状态。图22A和图22B示出了处于驱动杆加载和凸轮装置控制弹簧加载解除开始状态的快门单元100的状态。图22A是示出从主镜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图22B是示出从图像传感器11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应注意,快门基板1、盖板2和辅助基板31被省略,以说明各凸轮装置和各杆的操作。
当第二凸轮装置22转动时,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二凸轮22c推动保持于驱动杆11的辊13。结果,驱动杆11沿图22A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对叶片驱动弹簧14加载。当驱动杆11沿图22A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驱动杆11的突出部11e和叶片杆15的突出部15b彼此不再接触。因此,叶片杆15根据叶片回位弹簧46所施加的施力而沿图22A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叶片杆15的凸轮从动件15e与第一凸轮装置21的凸轮21b接触。结果,叶片杆15被保持在图22B所示的位置,并且第一叶片41和第二叶片42维持开口1a和开口2a被闭合。
另外,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可动臂部50a推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三凸轮22d,从而沿图22B中的逆时针方向对第二凸轮装置22施力。换句话说,当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加载被解除时,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对第二凸轮装置22施力。该施力是沿与镜杆驱动弹簧39所施加的施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力,因此,该施力抵抗镜杆驱动弹簧39所施加的施力而推动并支持第二凸轮装置22的转动。
当在驱动杆加载状态中马达47被持续通电时,第二凸轮装置22进一步转动,使得实现图18所示的凸轮装置控制弹簧加载解除完成状态M2。
图18所示的状态M2是凸轮装置控制弹簧加载解除完成状态。图23A和图23B示出了处于凸轮装置控制弹簧加载解除完成状态的快门单元100的状态。图23A是示出从主镜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图23B是示出从图像传感器116侧观察的快门单元100的图。应注意,快门基板1、盖板2和辅助基板31被省略,以说明各凸轮装置和各杆的操作。
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从图22A和图22B所示的状态进一步转动。随着第二凸轮装置22转动,第二凸轮装置22的第一凸轮22a推镜杆36的凸轮从动件36a。结果,镜杆36沿图23A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镜杆驱动弹簧39被加载。当镜杆36沿图23A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主镜6根据主镜驱动弹簧7的施力而沿向下方向转动。
当实现该状态时,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加载被完全解除,并且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不再对第二凸轮装置22施加任何的施力。结果,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不再推动和支撑第二凸轮装置22的转动。
另外,马达47被通电,使得第一凸轮装置21和第二凸轮装置22利用减速齿轮系48转动。当第二凸轮装置22进一步转动时,实现图18所示的驱动杆加载完成状态N。图18所示的驱动杆加载完成状态N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驱动杆加载完成状态N相同,这里省略对它的说明。
在上述的变型例中,在叶片驱动弹簧14被加载期间,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加载开始被解除,并且在叶片驱动弹簧14被加载期间,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加载被完全解除。但是,该构造并不限于此。在从叶片驱动弹簧14开始加载到叶片驱动弹簧14完成加载期间,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加载可以开始被解除,并且凸轮装置控制弹簧50的加载可以被完全解除。在本构造中,能够减小马达47的对叶片驱动弹簧14加载所需的驱动力。
虽然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符合最宽泛的阐释,以涵盖全部的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2)

1.一种快门装置,其用于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具有能够进入到摄影光路中以及从所述摄影光路退避的镜,所述快门装置包括:
快门板,其形成有供摄影光束通过的开口,其中所述快门板形成有与所述摄影光束的光轴平行的第一轴和与所述第一轴平行的第三轴;
辅助板,其被构造成被固定到所述快门板,其中所述辅助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轴平行的第二轴;
快门叶片,其被构造成开闭所述开口;
驱动杆,其被构造成驱动所述快门叶片,其中所述驱动杆被配置成绕所述第一轴转动;
叶片驱动弹簧,其被构造成对所述驱动杆施力;
镜杆,其被构造成驱动所述镜,其中所述镜杆被配置成绕所述第二轴转动;
镜杆驱动弹簧,其被构造成对所述镜杆施力;以及
加载凸轮构件,其被构造成对所述叶片驱动弹簧和所述镜杆驱动弹簧加载,其中所述加载凸轮构件被配置成绕所述第三轴转动,
其中,所述加载凸轮构件形成有第一凸轮部和第二凸轮部,
所述第一凸轮部和所述第二凸轮部在所述第三轴的方向上形成在所述加载凸轮构件的不同的部分,
所述第二凸轮部比所述第一凸轮部接近所述快门板,
在所述加载凸轮构件对所述叶片驱动弹簧和所述镜杆驱动弹簧加载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凸轮部与所述镜杆接触,所述第二凸轮部与所述驱动杆接触,
在所述加载凸轮构件沿一个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加载凸轮构件直接驱动所述驱动杆,以使所述驱动杆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并且所述加载凸轮构件直接驱动所述镜杆,以使所述镜杆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二转动方向是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门装置还包括:
转动控制弹簧,所述转动控制弹簧被构造成控制所述加载凸轮构件的转动,
其中,所述转动控制弹簧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加载凸轮构件的转动位置来抑制所述加载凸轮构件的转动,
所述转动控制弹簧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加载凸轮构件的转动位置来推动并支持所述加载凸轮构件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控制弹簧被配置成在所述加载凸轮构件对所述镜杆驱动弹簧加载期间推动并支持所述加载凸轮构件的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控制弹簧被配置成在所述加载凸轮构件对所述叶片驱动弹簧加载期间推动并支持所述加载凸轮构件的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载凸轮构件形成有第三凸轮部,所述第三凸轮部比所述第二凸轮部接近所述快门板,
所述转动控制弹簧被配置成能与所述第三凸轮部接触。
6.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
图像传感器;和
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门装置,所述快门装置被构造成调节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曝光量。
7.一种快门装置,其用于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具有能够进入到摄影光路中以及从所述摄影光路退避的镜,所述快门装置包括:
快门板,其形成有供摄影光束通过的开口,其中所述快门板形成有与所述摄影光束的光轴平行的第一轴、与所述第一轴平行的第三轴和与所述第一轴平行的第四轴;
辅助板,其被构造成被固定到所述快门板,其中所述辅助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轴平行的第二轴;
快门叶片,其被构造成开闭所述开口;
叶片杆,其与所述快门叶片联接;
叶片回位弹簧,其被构造成在所述快门叶片打开所述开口的方向上对所述叶片杆施力;
驱动杆,其被构造成驱动所述叶片杆,其中所述驱动杆被配置成绕所述第一轴转动;
叶片驱动弹簧,其被构造成对所述驱动杆施力,其中所述叶片杆被配置成绕所述第一轴转动以驱动所述快门叶片;
镜杆,其被构造成驱动所述镜,其中所述镜杆被配置成绕所述第二轴转动;
镜杆驱动弹簧,其被构造成对所述镜杆施力;
加载凸轮构件,其被构造成对所述叶片驱动弹簧和所述镜杆驱动弹簧加载,其中所述加载凸轮构件被配置成绕所述第三轴转动;以及
保持凸轮构件,其形成有保持凸轮部,其中,所述保持凸轮部与所述叶片杆接触以在所述快门叶片闭合所述开口的状态下保持所述叶片杆,所述保持凸轮构件被配置成绕所述第四轴转动,以在所述叶片杆在所述快门叶片闭合所述开口的状态下被保持的状态和所述叶片杆的保持被解除的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加载凸轮构件形成有第一凸轮部和第二凸轮部,
所述第一凸轮部和所述第二凸轮部在所述第三轴的方向上形成在所述加载凸轮构件的不同的部分,
所述第二凸轮部比所述第一凸轮部接近所述快门板,
在所述加载凸轮构件对所述叶片驱动弹簧和所述镜杆驱动弹簧加载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凸轮部与所述镜杆接触,所述第二凸轮部与所述驱动杆接触,
在所述加载凸轮构件沿一个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加载凸轮构件直接驱动所述驱动杆,以使所述驱动杆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并且所述加载凸轮构件直接驱动所述镜杆,以使所述镜杆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二转动方向是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门装置还包括:
转动控制弹簧,所述转动控制弹簧被构造成控制所述加载凸轮构件的转动,
其中,所述转动控制弹簧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加载凸轮构件的转动位置来抑制所述加载凸轮构件的转动,
所述转动控制弹簧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加载凸轮构件的转动位置来推动并支持所述加载凸轮构件的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控制弹簧被配置成在所述加载凸轮构件对所述镜杆驱动弹簧加载期间推动并支持所述加载凸轮构件的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控制弹簧被配置成在所述加载凸轮构件对所述叶片驱动弹簧加载期间推动并支持所述加载凸轮构件的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载凸轮构件形成有第三凸轮部,所述第三凸轮部比所述第二凸轮部接近所述快门板,
所述转动控制弹簧被配置成能与所述第三凸轮部接触。
12.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
图像传感器;和
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门装置,所述快门装置被构造成调节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曝光量。
CN201110399838.9A 2010-12-01 2011-12-01 快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865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8750 2010-12-01
JP2010268750A JP5773629B2 (ja) 2010-12-01 2010-12-01 シャッター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6594A CN102486594A (zh) 2012-06-06
CN102486594B true CN102486594B (zh) 2014-10-01

Family

ID=45002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9983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86594B (zh) 2010-12-01 2011-12-01 快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91204B2 (zh)
EP (1) EP2461209B1 (zh)
JP (1) JP5773629B2 (zh)
KR (1) KR101490754B1 (zh)
CN (1) CN10248659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3871A (zh) * 2017-03-31 2018-10-16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53192B2 (ja) * 2010-11-24 2015-0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5743509B2 (ja) 2010-12-01 2015-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ー装置
JP5743508B2 (ja) 2010-12-01 2015-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ー装置
JP5725839B2 (ja) * 2010-12-20 2015-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装置及びカメラ
JP6654243B2 (ja) * 2016-07-19 2020-02-26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羽根駆動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6762024B2 (ja) * 2016-07-28 2020-09-30 三星ダイヤモ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レーザ加工装置及びレーザ加工方法
CN110824808B (zh) * 2019-11-28 2021-09-07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焦面帘幕式快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9309U (zh) * 1988-10-04 1991-06-19 至法实业有限公司 照相机的快门机构
US20100290776A1 (en) * 2009-05-14 2010-11-18 Hoya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having cam-incorporated gear, and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imag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77032A (ja) * 1989-04-19 1990-11-13 Nikon Corp カメラの電動駆動装置
JPH0743776A (ja) * 1993-07-30 1995-02-14 Minolta Co Ltd チャージ機構
JP4126780B2 (ja) 1998-10-23 2008-07-30 株式会社ニコン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US6795122B2 (en) 2000-07-12 2004-09-21 Nidec Copal Corporation Focal-plane shutter for digital still cameras
JP2005266210A (ja) 2004-03-18 2005-09-29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撮像装置
JP4643191B2 (ja) * 2004-07-15 2011-03-02 株式会社シグマ 一眼レフカメラのクイックリターン機構
JP5058613B2 (ja) 2007-01-23 2012-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5127341B2 (ja) 2007-07-26 2013-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装置及びシャッタ装置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5127340B2 (ja) 2007-07-26 2013-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装置及びシャッタ装置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5534679B2 (ja) * 2009-01-19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511211B2 (ja) * 2009-03-30 2014-06-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9309U (zh) * 1988-10-04 1991-06-19 至法实业有限公司 照相机的快门机构
US20100290776A1 (en) * 2009-05-14 2010-11-18 Hoya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having cam-incorporated gear, and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imaging apparatu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3871A (zh) * 2017-03-31 2018-10-16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门装置
CN108663871B (zh) * 2017-03-31 2021-06-25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41106A1 (en) 2012-06-07
US8491204B2 (en) 2013-07-23
JP2012118344A (ja) 2012-06-21
JP5773629B2 (ja) 2015-09-02
KR20120060164A (ko) 2012-06-11
EP2461209B1 (en) 2018-10-31
KR101490754B1 (ko) 2015-02-06
EP2461209A1 (en) 2012-06-06
CN102486594A (zh) 2012-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6593B (zh) 快门装置
CN102486594B (zh) 快门装置
CN102566202B (zh) 摄像设备
US8157458B2 (en) Focal-plane shutter apparatus and image-pickup apparatus
US8596893B2 (en) Shutter device
CN101639605A (zh) 快门器件与摄像装置
CN102566203B (zh) 快门装置
CN102478746B (zh) 快门装置
US8876416B2 (en) Shutter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5677049B2 (ja) シャッター装置
CN102749792A (zh) 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1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