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1791A - 喷墨印刷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印刷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1791A
CN102481791A CN2010800406316A CN201080040631A CN102481791A CN 102481791 A CN102481791 A CN 102481791A CN 2010800406316 A CN2010800406316 A CN 2010800406316A CN 201080040631 A CN201080040631 A CN 201080040631A CN 102481791 A CN102481791 A CN 1024817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rinted medium
bleeding agent
amount
jet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06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塚秀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81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17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41J2/2114Ejecting specialized liquids, e.g. transparent or processing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喷墨印刷方法,所述喷墨印刷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通过喷墨方法将在渗透剂中含有着色材料的墨喷射到印刷介质的表面上;和对所述印刷介质上的与已经喷射了墨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仅提供不含有着色材料的渗透剂,以将所提供的渗透剂在所述印刷介质中扩散,从而控制在将墨喷射在印刷介质时提供到印刷介质中的着色材料的分布。

Description

喷墨印刷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印刷方法和喷墨印刷装置,并且尤其涉及用于在印刷介质上通过喷墨印刷获得显色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通过喷墨方法将布、皮革等染色的技术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通过喷墨方法染色的益处包括优异的生产性和通过其可以满足设计变更需求的预备性(readiness)。
另一方面,通过喷墨方法印刷可能导致不均匀的染色,因为以喷射墨滴的聚集体实现染色的喷墨方法对所要染色的介质如布和皮革的表面构造和厚度变化敏感。
例如,JP 2000-45188 A提出了能够减少喷墨印刷中染料不均匀性出现的天然或合成皮革。为了抑制染料不均匀性的出现,预先对其中提出的皮革在其表面上安置渗透调整层和显色调整层,所述渗透调整层含有防水剂和粘合剂树脂,所述显色调整层含有阳离子物质和粘合剂树脂。这些层通过喷雾干燥法、涂布法等形成。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JP 2000-45188 A
发明概述
技术问题
然而,在印刷之前在所要染色的皮革的表面上形成渗透调整层和显色调整层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此外,在皮革厚度方向上获得均匀分布或在皮革的反面中获得均匀显色是困难的任务。
进行了本发明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带有的这些问题并且本发明具有以下目标:提供易于在印刷介质的反面(reverse side)中实现显色的喷墨印刷方法和喷墨印刷装置。
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喷墨印刷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通过喷墨方法将在渗透剂中含有着色材料的墨喷射到印刷介质的表面上;和对所述印刷介质上的与已经喷射了墨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仅提供不含有着色材料的渗透剂,以使所提供的渗透剂在所述印刷介质中扩散,从而控制在将墨喷射在印刷介质时提供到所述印刷介质中的所述着色材料的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喷墨印刷装置包括:墨头单元,所述墨头单元用于喷射在渗透剂中含有着色材料的墨;渗透剂提供单元,所述渗透剂提供单元用于仅提供不含有着色材料的渗透剂;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用于从所述渗透剂提供单元对所述印刷介质上的与已经通过墨头单元喷射了墨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仅提供不含有着色材料的渗透剂,以使所提供的渗透剂在所述印刷介质中扩散,从而控制在将墨喷射在印刷介质时提供到所述印刷介质中的所述着色材料的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喷墨印刷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通过喷墨方法将含有具有高浓度的着色材料的浓墨喷射到印刷介质的表面上;和通过喷墨方法将含有具有低浓度的着色材料的淡墨喷射在所述印刷介质上的与已经喷射了所述浓墨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以使所述浓墨和所述淡墨中含有的渗透剂在所述印刷介质中扩散,从而控制在将所述浓墨和所述淡墨喷射在所述印刷介质时提供到所述印刷介质中的所述着色材料的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喷墨印刷装置包括:浓墨头单元,所述浓墨头单元用于喷射含有具有高浓度的着色材料的浓墨;淡墨头单元,所述淡墨头单元用于喷射含有具有低浓度的着色材料的淡墨;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用于从所述淡墨头单元通过喷墨方法在所述印刷介质上的与已经从所述浓墨头单元喷射了所述浓墨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喷射所述淡墨,以使所述浓墨和所述淡墨中含有的渗透剂在所述印刷介质中扩散,从而控制在将所述浓墨和所述淡墨喷射在所述印刷介质时提供到所述印刷介质中的所述着色材料的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通过喷墨方法在印刷介质的反面中容易地获得均匀的显色。
附图简述
图1是示例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1的喷墨印刷装置的构造的框图。
图2是示例喷射在印刷介质上的着色材料的分布变化的图。
图3是示例根据实施方案1的喷墨印刷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4A是示例在将墨喷射在印刷介质上时的着色材料分布的图。
图4B是示例在将渗透剂另外喷射在印刷介质上时的着色材料分布的图。
图5示例在具有不均匀厚度的印刷介质上的墨喷射位置。
图6是示例根据实施方案2的喷墨印刷装置的构造的框图。
图7是示例根据实施方案2的喷墨印刷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示例基本着色材料分布的图。
图9A示例根据实施方案2的第一印刷步骤中所获得的着色材料分布。
图9B示例根据实施方案2的第二印刷步骤中所获得的着色材料分布。
图9C示例根据实施方案2的第三印刷步骤中所获得的着色材料分布。
图9D示例根据实施方案2的第四印刷步骤中所获得的着色材料分布。
图10示例实施方案3的变形中所使用的印刷头。
图11是示例根据实施方案3的另一个变形的喷墨印刷装置的构造的一部分的框图。
图12是示例根据实施方案4的喷墨印刷装置的构造的框图。
图13是示例根据实施方案5的喷墨印刷装置的构造的框图。
图14示例显色量如何随总着色材料量变化。
图15示例显色量如何随正面(obverse side)/反面印刷平衡变化。
图16是示例根据实施方案6的喷墨印刷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7示例选自所印刷的图像的代表色的印刷检查片。
图18是示例根据实施方案7的喷墨印刷装置的构造的框图。
图19是示例根据实施方案7的变形的喷墨印刷装置的构造的框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基于附图中所示例的优选实施方案在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
实施方案1
图1示例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1的喷墨印刷装置的构造。该喷墨印刷装置包括:数据输入单元1、喷射量计算器2、驱动单元3和印刷头4。
设置数据输入单元1以输入由操作者指定的关于印刷介质P的信息和关于要印刷在印刷介质P上的印刷图像的信息。数据输入单元1可以通过键盘、鼠标等配置。
数据输入单元1与喷射量计算器2连接。喷射量计算器2基于通过数据输入单元1输入的关于印刷介质P的信息和关于印刷图像的信息而计算要连续地喷射在印刷介质P上的每个像素位置的墨和渗透剂的量。
关于印刷介质P的信息包括由在印刷介质P上均匀地印刷单位着色材料量所得到的显色特性以及当将墨或渗透剂喷射在印刷介质P时所获得的着色材料分布。关于印刷图像的信息包括关于在印刷介质P上的单个位置处的目标显色色度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可以作为表示目标显色色度的色度坐标如CIE·L*a*b*,XYZ(三色刺激值)等输入或作为印刷介质P上的每个位置的光谱反射率输入。
为了本发明的目的,“墨”被定义为其中将着色材料溶解或分散在渗透剂中至给定浓度的那些墨。此外,“着色材料”用于允许显色并且包括着色剂、颜料、染料、漆等;“渗透剂”是用于溶解或分散着色材料的溶剂或分散介质。
喷射量计算器2与驱动单元3连接。驱动单元3根据由喷射量计算器2计算的墨量和渗透剂量向印刷头4提供电压。
驱动单元3连接至印刷头4。印刷头4包括用于喷射墨的墨头单元和用于喷射渗透剂的渗透剂头,并且是所谓的喷墨型印刷头,所述喷墨型印刷头使用例如压电元件的膨胀和收缩来喷射墨和渗透剂。将从驱动单元3提供的电压施加至墨头单元和渗透剂头单元以将墨和渗透剂按顺序由喷射量计算器2计算的它们各自的量喷射在印刷介质P上。
喷射量计算器2根据通过数据输入单元1输入的关于印刷介质P的信息和关于印刷图像的信息计算目标显色(印刷图像的光反射性质),并基于下面的式(1)中所示的Kubelka-Munk理论计算用于获得所计算的目标显色的着色材料量。在式(1)中,K是着色材料的吸收强度,S是印刷介质P的光散射强度,并且Rc是反射率。喷射量计算器2根据通过数据输入单元1输入的关于印刷介质P的信息计算目标渗透(基于印刷介质P的厚度的渗透系数),并根据所计算的目标渗透使用式(2)计算依赖渗透剂量的着色材料分布。在式(2)中,D是着色材料的分布指数,L是喷射在印刷介质P上的渗透剂量(包括喷射墨中含有的渗透剂量),并且F是着色材料渗透特性。
K/S=(1-Rc)2/2Rc    (1)
dD/dL=F(D,L)    (2)
图2示例随着在印刷介质P的正面上的给定像素位置处连续地喷射墨和渗透剂而在印刷介质P的厚度方向上出现的着色材料量的变化。如通过图2中的线T1所指出的,在当将墨喷射在印刷介质P上的时间点,与正面比较反面上的着色材料量不足。当随后仅喷射渗透剂时,如通过图2中的线T2所示,渗透剂在其厚度方向穿透印刷介质P,也促使着色材料在那个方向上穿透并移动,以使得着色材料量在正面上降低同时在反面上增加。随着进一步喷射渗透剂,如通过图2中的线T3所示,着色材料量在正面与反面之间颠倒,以使得反面上着色材料量超过正面上的着色材料量。
因此,喷射量计算器2通过使用式(1)和(2)计算墨喷射量和渗透剂喷射量,使得着色材料量遍及印刷介质P的厚度均匀地分布,并且使均匀分布的着色材料的光谱反射率对应于目标显色。
接下来,将参考图3的流程图描述图1中示例的喷墨印刷装置的操作。
首先,在步骤S1中,操作者通过数据输入单元1输入由操作者指定的关于印刷介质P的信息和关于要印刷在印刷介质P上的印刷图像的信息,所述两个信息都被送至喷射量计算器2。
在步骤S2中,喷射量计算器2根据在步骤1中通过数据输入单元1输入的关于印刷介质P的信息和关于印刷图像的信息对每个像素计算目标显色,并且在步骤S3中基于包括在关于印刷介质P的信息中的印刷介质P的厚度对每个像素分别地计算目标渗透如渗透系数。之后在步骤S4中,喷射量计算器2使用式(1)计算用于获得在步骤S2中计算的目标显色的着色材料量,并且在步骤5中,使用式(2)计算用于获得在步骤S3中计算的目标渗透的着色材料分布的变化,并计算用于引起着色材料分布的该变化的渗透剂量。
所计算的渗透剂量表示与着色材料有关的全部渗透剂量并且包括墨中含有的渗透剂量。
在随后的步骤S6中,喷射量计算器2使用在步骤S4和S5中计算的着色材料量和渗透剂量分别对每个像素计算要从印刷头4的墨头单元喷射的墨量和要从印刷头4的渗透剂头单元喷射的渗透剂量。
将通过喷射量计算器2所计算的墨量和渗透剂量传输至驱动单元3,所述驱动单元3进而在如下的步骤S7中驱动印刷头4。
驱动单元3根据通过喷射量计算器2计算的墨量对墨头单元提供电压,以将墨喷射在印刷介质P上的给定像素位置处。如图4A中所示,当墨落在印刷介质P的表面上时,着色材料量在印刷介质P的正面上最大,并且在其反面上极小。随后,驱动单元3根据通过喷射量计算器2计算的渗透剂量对渗透剂头单元提供电压。如图4B中所示的,当渗透剂落在印刷介质P的正面上的与由喷射墨击打的位置(给定像素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时,渗透剂在其厚度方向穿透印刷介质P,引起印刷介质P的正面上的着色材料也穿透至并朝向反面移动,使得着色材料量遍及印刷介质P的厚度均匀分布。
在与通过未示出的印刷介质传送部实现的印刷介质P的传送的联合操作中,也将墨和渗透剂以分别对于每个像素计算的量重复地喷射在其他像素位置处,直至在数据输入单元1处输入的印刷图像的印刷结束。
根据该实施方案的喷墨印刷装置,喷射量计算器2依靠渗透剂控制在在印刷介质的厚度方向上的着色材料渗透分布,所述渗透剂被喷射在印刷介质P的正面上的与着色材料喷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从而抑制在印刷介质的厚度方向上出现不均匀的着色材料分布。
虽然在该实施方案中在印刷介质P的厚度方向上控制了着色材料量分布,但是也可以控制印刷介质P的表面上着色材料量分布。当将墨和渗透剂成功地喷射在印刷介质P上的给定位置时,例如,着色材料量随着渗透剂扩散而均匀地在印刷介质P的表面方向上分布。因此,喷射量计算器2可以适合于计算墨量和渗透剂量以使得归因于着色材料在表面方向上的均匀分布而使光谱反射率呈现为给定值。因此,印刷介质P的表面上的给定区域范围内可以均匀地获得显色。
此外,如图5中所示,喷射量计算器2可以控制具有较厚部分7和较薄部分的印刷介质P的表面上的着色材料分布。可以例如通过下列方法在其厚度各位置不同的印刷介质P上实现均匀的显色:基于印刷介质P的较厚部分7和较薄部分8的平均厚度计算要喷射在印刷介质P上的给定位置的墨和渗透剂量以允许喷射渗透剂,使得着色材料均匀地在部分地包括较厚部分7和较薄部分8的渗透区域(图5中所示的扩散区R)内扩散。
实施方案2
图6示例了根据实施方案2的喷墨印刷装置的构造。代替图1中所示的实施方案1中的印刷头4,实施方案2的喷墨印刷装置具有分别设置在印刷介质P的正面和反面上的第一印刷头9和第二印刷头10,它们各自配备有由四种类型的墨头单元Y、M、C和K以及渗透剂头单元L组成的五个头单元。第一印刷头9和第二印刷头10分别连接至驱动单元11和12,而所述驱动单元11和12进而连接至喷射量计算器13。因此,实施方案2的喷墨印刷装置使用喷射量计算器13,驱动单元11、12,以及印刷头9、10代替图1中所示的实施方案1的喷墨印刷装置中的喷射量计算器2、驱动单元3以及印刷头4。
如图7中所示,与实施方案1的情况相同,在步骤S11中通过数据输入单元1对喷射量计算器13指定印刷介质P并输入印刷图像,以在步骤S12中分别对于每个像素计算目标显色和目标渗透。在该实施方案中,图像使用作为双色墨共混物显现的颜色。
之后,喷射量计算器13基于在以上式(1)中和以下式(3)中表达的Kubelka-Munk理论计算用于使用双色墨获得所计算的目标显色的着色材料量,所述双色墨被分别喷射在印刷介质P上的分别的像素位置处。
(K/S)混合=Jy(K/S)y+Jm(K/S)m+Jc(K/S)c+Jk(K/S)k    (3)
在式(3)中,(K/S)混合是指混合的着色材料的K/S;(K/S)y、(K/S)m、(K/S)c和(K/S)k是指当以它们相应的单位量喷射四种着色材料时的K/S;并且Jy、Jm、Jc和Jk是指四种着色材料的印刷量。因此,在混合着色材料的情况下的K/S由着色材料的K/S的线性加和表示。分别对于每个波长进行的这种计算产生得自用四色墨进行印刷的反射光谱。
为获得用于引起着色材料分布上的变化的目标渗透和渗透剂量,喷射量计算器13使用以上式(2)计算着色材料分布上的变化。
喷射量计算器13使用着色材料量和渗透剂量计算在步骤S13中要从第一印刷头9和第二印刷头10的头单元喷射的墨量和渗透剂量。
在步骤S14中,伴随印刷介质P的传送操作,将双色墨和渗透剂以给定量喷射在单独的像素位置,并且之后允许已印刷介质P干燥,之后加热并碱洗(显色处理)以在印刷介质P中获得显色。在显色处理之后,在步骤S15中,在印刷介质P的正面和反面上测量单个像素位置处的光反射性质以检验着色材料显色和渗透。在接下来的步骤S16中,检查那些测量以确定它们是否在目标值的可允许范围之内;当它们在可允许范围之内时,终止印刷介质P上的印刷。当测量值在目标值外时,进程返回至关于喷射量计算器13的步骤S13以校正在式(1)至(3)中使用的计算参数并且算出新的要喷射的墨和渗透剂量,重复相同的喷射,直至光反射性质的测量值落入目标值的可允许范围之内。这些步骤提高喷射量计算器13的精度。
根据实施方案2,即使在将双色墨混合的情况下,喷射量计算器13通过从分别设置在印刷介质P的正面和反面上的第一印刷头9和第二印刷头10喷射的双色墨和渗透剂的方式,控制印刷介质P的厚度方向上着色材料的渗透分布,从而抑制在印刷介质P的厚度方向上出现不均匀的着色材料分布。
通过如实施方案2混合两种以上颜色的墨获得目标显色需要进行超过一次的印刷步骤。通过第N次印刷在着色材料分布上将引起的改变可以从在进行第(N-1)次印刷之后即刻的渗透剂量、着色材料量和着色材料分布,以及第N次印刷中的渗透剂量和着色材料量得知。一旦确定印刷步骤的条件,就可以不进行印刷而通过计算获得当最终印刷时的着色材料量和分布特征。
实际上,优选使用优化技术找到等价于目标值的控制变量,其中目标函数是最终要获得的显色特征(印刷介质中的显色和着色材料分布),并且控制变量为每个印刷步骤中的渗透剂量和着色材料量。可以使用已知方法进行优化计算,所述已知方法包括线性规划、逐次逼近法和遗传法。
以上方法允许获得用于获得目标显色(印刷介质中的显色和着色材料分布)的每个印刷步骤中要喷射的渗透剂和墨的量。在通过数据输入单元1输入的图像信息中,可以通过以前获得的渗透剂喷射量和墨喷射量,省略与典型的目标显色色度相关的信息计算。
下面所描述的是使用第一色墨和第二色墨进行印刷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进行用第一色墨印刷,用第二色墨印刷,并且用渗透剂印刷的步骤在印刷介质P的正面上的给定像素位置处进行印刷,之后进行用第二色墨在印刷介质P的反面上的给定像素位置处印刷的步骤,以获得目标显色。表1显示每个步骤中的渗透剂量(包括墨中所含有的渗透剂)、第一着色材料量以及第二着色材料量,以及得自单独的步骤的第一色和第二色的分布。
为了易于比较单独的印刷步骤中的喷射量,在归一化的图中给出渗透剂量、第一着色材料和第二着色材料。表1中第一色分布和第二色分布用0至1的系数A表示相应的着色材料在印刷介质P中的分布。如图8中所示,A=0.5表示从印刷介质P的正面至反面均匀的着色材料分布,A=1表示使得印刷介质的正面上的着色材料穿透印刷介质P以到达反面的分布,并且A=0表示使得印刷介质的反面上的着色材料穿透印刷介质P以到达正面的分布。
[表1]
Figure BDA0000142887590000101
首先,将由第一着色材料量0.5和渗透剂量0.5组成的第一色墨量从第一印刷头9喷射在印刷介质P上的给定像素位置。如图9A中所示,当喷射第一色墨时,第一色分布为0.8显示第一着色材料量在印刷介质P的正面上很大并且在反面上极小。
之后,从第一印刷头9喷射由第二着色材料量0.4和渗透剂量0.4组成的第二色墨量。当将第二色墨喷射在印刷介质P的正面上的与第一色墨喷射位置(给定像素位置)对应的位置上时,随着第二色墨中含有的渗透剂发生穿透,第一着色材料穿透印刷介质P,从而引起第一色分布变为0.6,并且第二色分布变为0.8。因此,如图9B中所示,第一着色材料量的分布在印刷介质P的厚度方向上变得稍微更均匀,而第二着色材料量在印刷介质的正面上很大,并在反面上极小。
接下来,从第一印刷头9喷射渗透剂量0.6。当将渗透剂喷射在印刷介质P的正面上的与第一色和第二色墨喷射位置(给定像素位置)对应的位置时,随渗透剂发生穿透,第一着色材料和第二着色材料穿透印刷介质P,从而导致第一色分布变为0.4和第二色分布变为0.55。因此,如图9C中所示,第一着色材料量在印刷介质P的反面上大于其正面,而第二着色材料量分布均匀化。
之后,将由第二着色材料量0.2和渗透剂量0.2组成的第二色墨量从第二印刷头10喷射。如图9D中所示,当将第二色墨喷射在印刷介质P的反面上的与给定像素位置对应的位置上时,随第二色墨中含有的渗透剂从印刷介质P的反面向正面穿透,第一着色材料在相同的方向上穿透印刷介质P,使得第一色分布和第二色分布都变为0.5,以使得第一着色材料量和第二着色材料量两者都在印刷介质P的厚度方向上均匀分布。
实施方案3
根据实施方案3的喷墨印刷装置具有与根据实施方案2的喷墨印刷装置相同的构造。
如同实施方案2,通过用于喷射量计算器13的数据输入单元1指定印刷介质P并输入印刷图像,以计算目标显色和目标渗透。在该实施例中,图像使用作为四色墨共混物显现的颜色。
之后,喷射量计算器13基于在以上式(1)和式(3)中表达的Kubelka-Munk理论计算用于使用四色墨获得目标显色的着色材料量,所述四色墨被相继地喷射在印刷介质P上的单独的像素位置处。喷射量计算器13使用上面的式(2)计算用于获得目标渗透的着色材料分布的变化和用于产生着色材料分布的该变化的渗透剂量。之后,喷射量计算器13使用着色材料量和渗透剂量分别对于每个像素位置计算从第一印刷头9和第二印刷头10的头单元喷射的四色墨量和渗透剂量,以使得四种着色材料的分布各自均匀化并且可以获得最接近目标显色的显色。
将通过喷射量计算器13计算的要喷射在给定像素位置的四色墨量和渗透剂量提供至用于第一印刷头9和第二印刷头10的驱动单元11、12,于是将对应于墨量和渗透剂量的电压施加至第一印刷头9和第二印刷头10,以在印刷介质P上的给定像素位置喷射墨和渗透剂。
当喷射量计算器13确定印刷蓝灰色时,例如,需要的喷射量对Y为0.02,对M为0.05,对C为0.15,并且对K为0.3(相对喷射量),可以通过在印刷介质P的正面和反面上的给定像素位置处以表2中给定的喷射量喷射单独的墨,将四种着色材料量均匀地分布在印刷介质P的厚度方向上。
[表2]
  L   Y   M   C   K
  第一印刷头   0.0   0.02   0.05   0.1   0.2
  第二印刷头   0.2   0.0   0.0   0.05   0.1
在使用作为四色共混物显现的颜色的情况下,随着印刷介质P的传输操作在其他像素位置也重复类似的喷射产生具有均匀地分布在印刷介质的厚度方向上的单个着色材料量的印刷图像。
在印刷介质P中所要显现的颜色需要将五种以上的色混合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与实施方案3相同的方法,以在着色材料量在印刷介质P的厚度方向上均匀分布的同时进行印刷。
在实施方案2和3中所使用的第一印刷头9和第二印刷头10可以具有这样的渗透剂头单元L,其在印刷介质P的传输方向上设置在墨头单元Y、M、C和K的上游,而非在印刷介质P的传输方向上设置在墨头单元Y、M、C和K的下游。备选地,可以使用如图10中所示的第一印刷头14和第二印刷头15,其中两个渗透剂头单元L各自设置在印刷介质P的传输方向上的墨头单元Y、M、C和K的上游和下游。
因此,增加将墨/渗透剂喷射在印刷介质P上的自由度有利于控制印刷介质P的中着色材料量分布的均匀化和显色。
此外,如图11中所示,可以将加热器16设置在印刷介质P的传输方向上印刷头9和10的下游,以从印刷介质P的一侧干燥渗透剂。例如,可以将加热器16设置在印刷介质P的下侧以允许渗透剂从其面对大气的上侧蒸发,以便将渗透剂从反面向正面移动。这有利于控制着色材料渗透至印刷介质P内。
实施方案4
图12示例根据实施方案4的喷墨印刷装置的构造。
如通过实施方案1至3进行的着色材料分布控制需要印刷最大浸渍量(由浸渍在渗透剂中的印刷介质保留的浸渍量,所述浸渍量在由重力停顿引起的浸渍之后测量)的10%以上或优选30%以上的渗透剂。因此,实施方案4也通过使用含有最大浸渍量10%以上(优选最大浸渍量的30%以上)的量的渗透剂的低浓度墨并且以获得等于或小于目标显色色度的显色的量的着色材料代替不含有着色材料的渗透剂,获得与实施方案1至3相同的着色材料分布。基于以上想法,实施方案4使用具有不同着色材料浓度的墨控制印刷介质P中的着色材料渗透分布。
根据实施方案4的喷墨印刷装置包括印刷头4a,所述印刷头4a连接至驱动单元3并具有用于喷射含有高浓度着色材料的浓墨的浓墨头单元和含有低浓度着色材料的淡墨,以代替根据图1中实施方案1示例的喷墨印刷装置中的具有墨头单元和渗透剂头单元的印刷头4。淡墨含有最大浸渍量的10%以上的渗透剂以及实现等于或小于目标显色色度的显色的着色材料。
如同实施方案1一样,喷射量计算器2由输入的关于印刷介质P和印刷图像的信息计算目标显色和目标渗透。之后,喷射量计算器2基于Kubelka-Munk理论计算用于获得目标显色的着色材料量,并发现满足所计算的着色材料量的浓墨和淡墨的喷射量的组合。接下来,喷射量计算器2由目标渗透计算通过渗透剂量获得的着色材料分布,以发现允许均匀的着色材料分布的淡/浓墨喷射量组合中的一个。将从而得到的浓墨量和淡墨量传递至驱动单元3,所述驱动单元3将相应的电压施加至印刷头4的浓墨头单元和淡墨头单元,使得喷射浓墨和淡墨。从而,可以在印刷介质P的厚度方向上均匀地分布着色材料。
之前描述的实施方案2和3也可以对于每个色使用浓墨和淡墨代替不含有着色材料的渗透剂,以在印刷介质P的厚度方向上具有均匀的着色材料量分布的情况下实现印刷。
实施方案5
图13示例根据实施方案5的喷墨印刷装置的构造。当在印刷介质P上印刷时,在实施方案5中,测量印刷介质P中的着色材料量和着色材料分布,并且进行校正以便基于测量值而获得目标着色材料量和目标着色材料分布以完成印刷。根据实施方案5的喷墨印刷装置具有与图6中所示的根据实施方案2的喷墨印刷装置相同的构造,除了前者另外包括按以下顺序在印刷介质P的传输方向上设置在印刷头9、10的下游的加热器17、还原洗涤单元18、干燥器19以及测量单元20、21。测量单元20、21连接至印刷结果测量输入单元22,所述印刷结果测量输入单元22进而连接至喷射量计算器13。
加热器17在印刷完成之后加热印刷介质P。还原洗涤单元18通过使用还原洗涤助剂如亚硫酸氢盐进行印刷介质P的还原洗涤。干燥器19将印刷介质P干燥。测量单元20、21从其上侧和下侧测量印刷介质P的光学性质并测量显色量;所述测量单元包括具有积分球的分散比色计或用分散比色计标定的光学传感器。印刷结果测量输入单元22将通过测量单元20、21获得的测量值输入喷射量计算器13中,以反馈在印刷介质P上进行印刷的结果。喷射量计算器13获得校正的墨喷射量和校正的渗透剂喷射量,以使得从印刷结果测量输入单元22输入的测量值与关于从数据输入单元1提供的着色材料量和着色材料分布的目标值(目标显色色度)一致。
例如,如图14中所示,喷射量计算器13可以预先获得着色材料量移动与显色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使用该关系获得校正的要喷射的总墨量。详细地,喷射量计算器13使用图14中给出的图校正喷射着色材料量并获得要喷射的总墨量,以使得通过测量单元20、21测量的并从印刷结果测量输入单元22输入的关于显色量的测量值与从数据输入单元1提供的目标显色色度值一致。存在显色量上的变化与着色材料量上的变化之比在具有大着色材料量的高浓度区域和具有小着色材料量的低浓度区域之间变化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校正的校正曲线和公式优选根据总着色材料量选择。在图14中,例如,实线表示高浓度区域中着色材料量移动和显色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低浓度区域中着色材料量移动和显色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例如,如图15中所示,喷射量计算器13可以预先获得所印刷的墨的印刷平衡移动和正面和反面上的显色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使用该关系获得要从印刷头9、10喷射的校正的墨量和校正的渗透剂量。详细地,喷射量计算器13使用图15中给出的图以校正正面和反面上的印刷平衡,以使得通过测量单元20、21测量的并从印刷结果测量输入单元22输入的关于显色量的测量值与从数据输入单元1提供的目标显色色度值一致,以获得要从印刷头9、10喷射的墨量。在图15中,实线表示高浓度区域中墨印刷平衡移动与显色量变化之间关系;虚线表示低浓度区域中墨印刷平衡移动与显色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优选地,根据总着色材料量选择曲线和公式。
首先,喷射量计算器13从与实施方案2类似地输入的关于印刷介质P和印刷图像的信息计算目标显色和目标渗透,并且对于第一和第二印刷头9、10的头单元获得用于获得所计算的目标显色和目标渗透要喷射的墨量和渗透剂量。之后,驱动单元11、12将通过喷射量计算器13获得的对应于墨量和渗透剂量的电压施加至第一和第二印刷头9、10的印刷头单元。此时被印刷的印刷介质P由加热器17加热,并在通过在干燥器19干燥之前通过还原洗涤单元18进行还原洗涤。通过测量单元20、21从印刷介质P的正面和反面对干燥的印刷介质P进行测色;将测量结果通过印刷结果测量输入单元22送至喷射量计算器13。在所提供的测量在着色材料量和正面/反面印刷平衡的目标值(目标显色色度)的允许范围之外的情况下,喷射量计算器13使用图14和15中给出的关系获得要从第一和第二头9、10的头单元喷射的校正的墨量和渗透剂量,以使得由印刷结果测量输入单元22提供的测量值与目标显色色度一致。驱动单元11、12将对应于通过喷射量计算器13获得的墨量和渗透剂量的电压施加至第一和第二印刷头9、10的印刷头单元。当首次尝试未能使测量值落在着色材料量和正面/反面印刷平衡的目标值(目标显色色度)的允许范围内时,优选重复以上校正直至它们落入允许的范围内。
实施方案5基于通过对于印刷介质P进行的印刷的结果的反馈获得的校正量在印刷介质P上反复印刷。因此,甚至在初始计算精度差或墨、已印刷介质P等的物理性质随时间改变或由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地控制显色量上的不同或变化。
根据实施方案5,在首次喷射中要从印刷头单元喷射的墨量和渗透剂量不需要是考虑到如上所述的均匀分布的这样的值,而可以是通过使用简单方法高速计算获得的值。例如,喷射量计算器13可以基于Kubelka-Munk理论计算每个着色材料量和渗透剂量以获得那些着色材料量的良好的着色材料分布,并将减半的量输出至驱动单元11、12,以使得将着色材料和渗透剂以减半的量从其正面和反面喷射在印刷介质P上。通过在已印刷介质P上的印刷结果的反馈,校正着色材料量和渗透剂量以便在印刷介质P中获得均匀的着色材料分布。这种高速计算的使用获得计算速度的增加和计算负荷的减少。
测量单元20、21可以离线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值输入印刷结果测量输入单元22中,以代替在线将测量值输入测量输入单元22中的测量单元20、21。此外,通过测量单元20、21的测量不需要是所测量的色值;例如,可以使用样品色片本(a book of sample color patches)评定与目标值之差并且可以将该差别由印刷结果测量输入单元22提供。
实施方案6
在实施方案2的喷墨印刷装置中,可以采用喷射量计算器13对于用于在印刷介质P上印刷图像的多个色中至少一个代表色计算墨喷射量和渗透剂喷射量,并通过关于代表色的墨量和渗透剂量的插值(interpolation)算出用于其他色的喷射量。
首先,如图16中所示,与实施方案2相同,在步骤S11中对于喷射量计算器13指定印刷介质P并将印刷图像通过数据输入单元1输入,以在步骤S12中计算目标显色和目标渗透。接下来,在步骤S131中,如图17中所示,喷射量计算器13放置所选择的多个代表色的印刷检查片以覆盖图像之外的试验印刷区域中的印刷图像的色区,并对于这些代表色计算要从印刷头单元喷射以获得目标显色和目标渗透的墨量和渗透剂量。在随后的步骤S132中,喷射量计算器13还对于构成图像的除代表色之外的其他色通过关于代表色的计算的墨量和渗透剂量的插值计算要喷射的墨量和渗透剂量。
在喷射由喷射量计算器13计算的墨量和渗透剂之后,在步骤S14中,将印刷介质P干燥并进行显色处理。在步骤S15中,测量印刷介质P中的显色和着色材料的渗透分布,之后在步骤S16中判断测量值是否在目标值内。当测量值在目标值之外时,进程返回至喷射量计算器13的步骤S131以计算要喷射的墨和渗透剂量,重复类似的喷射直至测量值落入目标值的允许范围内。
同样对于实施方案5,当基于通过测量印刷在印刷介质P上的图像的颜色获得的测量结果而校正墨量和渗透剂量时,可以仅对代表色进行测色或计算,并除代表色之外的其他色的墨量和渗透剂量可以通过插值法获得。
根据实施方案6,可以降低计算负荷,因为不对印刷图像的所有色进行用于在印刷介质P的厚度方向上获得均匀着色材料分布的喷射量的计算,并且因为不在从而印刷的印刷图像上对于印刷图像的所有色进行测色。
实施方案7
图18示例根据实施方案7的喷墨印刷装置的构造。实施方案7包括仅由墨头单元构成的印刷头31代替根据实施方案1的喷墨印刷装置中的印刷头4,以及另外提供的连接至喷射量计算器2的渗透剂雾化器32。
渗透剂雾化器32不仅通过喷墨方法而且通过雾化渗透剂而将渗透剂提供至印刷介质P,并且所述雾化器可以是使用超声、气喷等方式的类型。可以使用任意已知方法控制雾化的渗透剂的提供,所述方法包括雾化脉冲宽度控制。
同实施方案1一样,喷射量计算器2首先从所输入的关于印刷介质P和印刷图像的信息计算目标显色和目标渗透。之后,喷射量计算器2计算用于获得目标显色和目标渗透的着色材料量和渗透剂量,并且使用这些值分别对于每个像素计算要从印刷头31的墨头单元喷射的墨量和要从渗透剂雾化器32喷射的渗透剂量。将从而计算的要从墨头单元喷射的墨量传送至驱动单元3,据此驱动单元3将对应于所计算的墨量的电压施加至墨头单元以使得将墨喷射在印刷介质P上的给定像素位置。通过喷射量计算器2计算的渗透剂量传送至渗透剂雾化器32,所述渗透剂雾化器32将雾化的渗透剂以所计算的量提供至印刷介质P上的给定像素位置。因此,代替通过喷墨方法所提供的雾化的渗透剂也允许使给定量的墨材料以与实施方案1类似的方式均匀地分布在印刷介质P的厚度方向上。
如图19中所示,实施方案7可以包括仅由墨头单元Y、M、C和K组成并且连接至驱动单元11、12的第一印刷头41和第二印刷头42代替实施方案2中的第一和第二印刷头9、10,并且可以另外包含连接至喷射量计算器13的渗透剂雾化器43至46。从而,与实施方案2类似地,可以将给定量的着色材料均匀地分散在印刷介质P的厚度方向上。
在所示例的实施例中,渗透剂雾化器43、44分别设置在第一印刷头41的上游和下游,而渗透剂雾化器45、46分别设置在第二印刷头42的上游和下游。注意可以将这些渗透剂雾化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印刷介质P的正面和反面上,以使得可以在印刷介质P的厚度方向上控制着色材料分布。
因为在实施方案7中使用渗透剂雾化器提供渗透剂,因此可以以比使用渗透剂头单元L更低的成本制造喷墨印刷装置。
虽然实施方案7的渗透剂雾化器以分别将对于每个像素计算的给定量将渗透剂雾化并提供至给定像素位置,但是渗透剂雾化器也可以以分别对于每个含有多个像素的提供区计算的量将渗透剂雾化并提供至那个提供区。例如,可以将通过喷射量计算器13分别对于每个提供区中相应的像素计算的渗透剂量在每个提供区中平均以对于每个提供区算出渗透剂量,之后可以将所述渗透剂量通过渗透剂雾化器雾化并提供至相应的提供区。
虽然相应的实施方案1至7的喷射量计算器使用上面的式(1)至(3)计算要喷射在印刷介质P上的墨量和渗透剂量,但是也可以使用预先通过进行试验制成的表格代替。例如,这样的表格可以含有通过改变喷射着色材料量和目标显色值而获得的显色值之间的关系,以使得需要喷射的着色材料量可以通过使用表中的值的内插法计算。此外,这样的表格可以含有通过改变喷射着色材料量和渗透剂量而获得的着色材料分布,以使得可以使用该表计算需要从印刷头喷射的着色材料量和渗透剂量。
在关于作为用于在上面的式(1)至(3)的显色参数和渗透参数的印刷介质P和墨的信息中,实施方案1至7的喷射量计算器可以在其中存储有墨的显色特性,渗透剂、着色材料、印刷介质P的材料的特性等。
在印刷介质P是聚酯纤维织物的情况下,着色材料可以是分散染料,其示例为分散黄54、分散红60和分散蓝395,并且渗透剂可以是由以下各项示例的分散剂:表面活性剂(例如脂肪酸化合物)或通过将高沸点溶剂(例如乙二醇和甘油)加入至水中以获得的分散介质。例如,在喷墨印刷之前的处理中将聚酯纤维织物在180℃至200℃的温度加热数十秒,之后用之前提到的着色材料和渗透剂印刷。之后,再次将聚酯纤维织物在180℃至200℃的温度加热2至10分钟,并且之后在含有还原洗涤助剂如苛性钠和亚硫酸氢盐的水溶液中在60℃至80℃的温度进行还原洗涤5至10分钟,之后水洗并干燥。从而,可以将聚酯纤维织物染色。
在印刷介质P是棉纤维织物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反应性染料,其示例为C.I.反应红1、CI反应黄85、CI反应黄95、CI反应橙12、CI反应橙13、CI反应红3:1、CI反应红218、CI反应橙35、CI反应棕11、CI反应蓝49和CI反应蓝5。上述反应性染料可以通过例如将染料喷墨印刷至织物上,之后进行蒸汽加热而固定至棉纤维织物。
参考图6,第一和第二印刷头9和10的每一个包含印刷头单元Y、M、C、K和L中的每一个。代替第一和第二印刷头9和10,可以备选地使用设置有以阵列方式设置的印刷头单元的印刷头,每个印刷头单元阵列在垂直于图6的方向上排列,并印刷相同的颜色。因此,简单地输送印刷介质P将同时在给定宽度的面积上得到印刷。通过以相对于印刷介质P的传输方向一定角度安排每个印刷头单元阵列,可以将用于印刷相同的色的这种印刷头单元的每个阵列在垂直于图6的方向上彼此接近地放置,以使得可以在印刷介质P上获得提高的印刷分辨率。相同的内容也可以应用至图10中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印刷头14和15。
[引用标记列表]
1            数据输入单元
2、13        喷射量计算器
3、11、12    驱动单元
4、4a、31    印刷头
7            较厚部分
8            较薄部分
9、14        第一印刷头
10、15       第二印刷头
16、17       加热器
18           还原洗涤单元
19        干燥器
20、21    测量单元
22        印刷结果测量输入单元
32、43、44、45、46    渗透剂雾化器
P         印刷介质
R         扩散区

Claims (27)

1.一种喷墨印刷方法,所述喷墨印刷方法用于将在渗透剂中含有着色材料的墨喷射在印刷介质的表面上,所述印刷介质对所述墨具有渗透性并且允许在所述印刷介质中显色,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通过喷墨方法将所述墨喷射到所述印刷介质的所述表面上;和
对所述印刷介质上的与已经喷射了所述墨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仅提供不含有着色材料的渗透剂,以使所提供的渗透剂在所述印刷介质中扩散,从而控制在将所述墨喷射在所述印刷介质时提供到所述印刷介质中的所述着色材料的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印刷方法,所述喷墨印刷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输入关于所述印刷介质和要在所述印刷介质上印刷的图像的信息;
基于所输入的关于所述印刷介质和要在所述印刷介质上印刷的图像的信息,计算目标显色和目标着色材料分布;和
计算用于获得所计算的目标显色和所计算的目标着色材料分布而要喷射的所述墨的量和要提供的所述渗透剂的量,
以所计算的要喷射的所述墨的量喷射所述墨,以所计算的要提供的所述渗透剂的量提供所述渗透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印刷方法,其中对要喷射的所述墨的量和要提供的所述渗透剂的量进行计算,以使得所述印刷介质的正面和反面获得相同的显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印刷方法,其中所计算的目标显色需要多种要喷射的墨,所述多种墨各自含有不同种类的着色材料,
所述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计算要喷射的所述多种墨的量;和
将所述多种墨中的至少一种墨喷射到所述印刷介质的所述正面和所述反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印刷方法,所述喷墨印刷方法还包括:
测量由所述墨的喷射和所述渗透剂的提供而引起的所述印刷介质上的显色;
基于关于印刷介质测色和所印刷的图像的结果的信息,校正所计算的要喷射的所述墨的量和所计算的要提供的所述渗透剂的量;和
以校正的要喷射的所述墨的量喷射所述墨,并且以校正的要提供的所述渗透剂的量提供所述渗透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印刷方法,其中根据色片样品本离线进行所述印刷介质测色。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印刷方法,其中关于要印刷的图像的输入信息含有多个色,
所述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计算所述多个色中的至少一个代表色的目标显色和目标着色材料分布,并且计算用于所述至少一个代表色的要喷射的所述墨的量和要提供的所述渗透剂的量;和
基于对至少一个代表墨所计算的要喷射的所述墨的量和所计算的要提供的所述渗透剂的量,对于除所述至少一个代表色之外的其他色计算要喷射的所述墨的量和要提供的所述渗透剂的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印刷方法,其中基于关于所述印刷介质的信息,对于每个像素分别计算要喷射的所述墨的量和要提供的所述渗透剂的量。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印刷方法,其中对要喷射的所述墨的量和要提供的所述渗透剂的量进行计算,以使得在所述印刷介质的所述表面上的给定区域范围内获得均匀的显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印刷方法,所述喷墨印刷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在提供所述渗透剂之后,加热所述印刷介质的一部分以在所述印刷介质中强制产生所述渗透剂的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印刷方法,其中通过喷墨方法将所述渗透剂喷射在所述印刷介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印刷方法,其中将所述渗透剂以雾化形式提供到所述印刷介质。
13.一种喷墨印刷装置,所述喷墨印刷装置用于将在渗透剂中含有着色材料的墨喷射在印刷介质的表面上,所述印刷介质对所述墨具有渗透性并且允许在所述印刷介质中显色,所述装置包括:
墨头单元,所述墨头单元用于喷射所述墨;
渗透剂提供单元,所述渗透剂提供单元用于仅提供不含有着色材料的渗透剂;和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用于从所述渗透剂提供单元对所述印刷介质上的与已经通过所述墨头单元喷射了所述墨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仅提供不含有着色材料的渗透剂,以使所提供的渗透剂在所述印刷介质中扩散,从而控制在将所述墨喷射在所述印刷介质时提供到所述印刷介质中的所述着色材料的分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包括:
数据输入单元,所述数据输入单元用于输入关于所述印刷介质和要在所述印刷介质上印刷的图像的信息;
计算器,所述计算器用于基于通过所述数据输入单元输入的关于所述印刷介质和要印刷的图像的信息而计算目标显色和所述着色材料的目标分布,并且计算用于获得所计算的目标显色和所计算的目标着色材料分布而要喷射的所述墨的量和要提供的所述渗透剂的量;和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操作所述墨头单元和渗透剂头单元以使得以由所述计算器计算的量喷射所述墨并且以由所述计算器计算的量提供所述渗透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所述喷墨印刷装置还至少包括墨头,其中所述墨头单元和所述渗透剂提供单元彼此相邻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其中所述墨头单元包括用于喷射多种不同类型的着色材料的直线排列的多个墨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其中所述渗透剂提供单元包括各自设置在所述多个墨头的两个末端的一对渗透剂头。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所述印刷头安置在所述印刷头的正面和反面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部还包括:
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用于测量由所述墨的喷射和所述渗透剂的提供而引起的所述印刷介质上的显色;和
测量输入单元,所述测量输入单元用于将通过所述测量单元获得的测色的结果输入到所述计算器中,
所述计算器基于所述测色的结果和关于要印刷的图像的信息而校正所计算的要喷射的所述墨的量和所计算的要提供的所述渗透剂的量,
所述驱动单元操作所述墨头单元和所述渗透剂提供单元,以使得以校正的要喷射的所述墨的量喷射所述墨,并且以校正的要提供的所述渗透剂的校正量提供所述渗透剂。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
其中所述计算器计算通过所述数据输入单元输入的关于要印刷的图像的信息中含有的多个色中的至少一个代表色的目标显色和目标着色材料分布,对于所述至少一个代表色计算用于获得所计算的目标显色和所计算的目标着色材料分布而要喷射的所述墨的量和要提供的所述渗透剂的量,并且基于对至少一个代表墨所计算的要喷射的所述墨的量和所计算的要提供的所述渗透剂的量,对于除所述至少一个代表色之外的其他色计算要喷射的所述墨的量和要提供的所述渗透剂的量。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其中基于关于要印刷的所述图像的信息,所述计算器分别对每个像素计算要喷射的所述墨的量和要提供的所述渗透剂的量。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所述喷墨印刷装置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印刷介质的一部分以在所述印刷介质中强制产生所述渗透剂的流。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其中所述渗透剂提供单元是用于将所述渗透剂雾化并提供至所述印刷介质的渗透剂雾化器。
24.一种喷墨印刷方法,所述喷墨印刷方法用于将在渗透剂中含有着色材料的墨喷射在印刷介质的表面上,所述印刷介质对所述墨具有渗透性并且允许在所述印刷介质中显色,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通过喷墨方法将含有具有高浓度的着色材料的浓墨喷射到所述印刷介质的所述表面上;和
通过喷墨方法将含有具有低浓度的着色材料的淡墨喷射在所述印刷介质上的与已经喷射了所述浓墨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以使所述浓墨和所述淡墨中含有的渗透剂在所述印刷介质中扩散,从而控制在将所述浓墨和所述淡墨喷射在所述印刷介质时提供到所述印刷介质中的所述着色材料的分布。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喷墨印刷方法,所述喷墨印刷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输入关于所述印刷介质和要在所述印刷介质上印刷的图像的信息;
基于所输入的关于所述印刷介质和要在所述印刷介质上印刷的图像的信息,计算目标显色和目标着色材料分布;
计算用于获得所计算的目标显色和所计算的目标着色材料分布而要喷射的所述浓墨的量和要喷射的所述淡墨的量;和
以各自计算量喷射所述浓墨和所述淡墨。
26.一种喷墨印刷装置,所述喷墨印刷装置用于将在渗透剂中含有着色材料的墨喷射在印刷介质的表面上,所述印刷介质对所述墨具有渗透性并且允许在所述印刷介质中显色,所述装置包括:
浓墨头单元,所述浓墨头单元用于喷射含有具有高浓度的着色材料的浓墨;
淡墨头单元,所述淡墨头单元用于喷射含有具有低浓度的着色材料的淡墨;和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用于从所述淡墨头单元通过喷墨方法在所述印刷介质上的与已经从所述浓墨头单元喷射了所述浓墨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喷射所述淡墨,以使所述浓墨和所述淡墨中含有的渗透剂在所述印刷介质中扩散,从而控制在将所述浓墨和所述淡墨喷射在所述印刷介质时提供到所述印刷介质中的所述着色材料的分布。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包括:
数据输入单元,所述数据输入单元用于输入关于所述印刷介质和要在所述印刷介质上印刷的图像的信息;
计算器,所述计算器用于基于通过所述数据输入单元输入的关于所述印刷介质和要印刷的图像的信息而计算目标显色和所述着色材料的目标分布,并且计算用于获得所计算的目标显色和所计算的目标着色材料分布而要喷射的所述浓墨的量和要喷射的所述淡墨的量;和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操作所述浓墨头单元和所述淡墨头单元,以使得以由所述计算器计算的量喷射所述浓墨,并且以由所述计算器计算的量喷射所述淡墨。
CN2010800406316A 2009-09-14 2010-07-21 喷墨印刷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24817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11579 2009-09-14
JP2009-211579 2009-09-14
JP2010-014756 2010-01-26
JP2010014756 2010-01-26
PCT/JP2010/004664 WO2011030496A2 (en) 2009-09-14 2010-07-21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and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1791A true CN102481791A (zh) 2012-05-30

Family

ID=42830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06316A Pending CN102481791A (zh) 2009-09-14 2010-07-21 喷墨印刷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22504B2 (zh)
EP (1) EP2477818B1 (zh)
JP (1) JP5713992B2 (zh)
CN (1) CN102481791A (zh)
WO (1) WO2011030496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2076A (zh) * 2017-02-03 2018-08-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CN114274691A (zh) * 2017-04-04 2022-04-05 阿莱恩技术有限公司 在矫正器上喷墨打印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18770B2 (ja) * 2016-08-10 2020-07-08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方法
JP2018069715A (ja) 2016-11-04 2018-05-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6966365B2 (ja) * 2018-03-20 2021-11-17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法の色予測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3164A (en) * 1993-04-05 1999-08-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US6471347B1 (en) * 1998-12-25 2002-10-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printing method and ink printing apparatus
US6547383B2 (en) * 2000-07-10 2003-04-15 Sony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6585363B1 (en) * 1996-02-09 2003-07-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15284A (ja) * 1987-06-18 1988-12-2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S6471752A (en) * 1987-09-12 1989-03-16 Canon Kk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JPS6444756A (en) * 1987-08-13 1989-02-17 Canon Kk Ink jet recorder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ATE183351T1 (de) 1992-05-25 1999-08-15 Canon Kk Abbildungsverfahren und -gerät
JP3466664B2 (ja) 1992-07-28 2003-1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US5792249A (en) * 1995-01-25 1998-08-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omposition, ink set, image-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3177113B2 (ja) * 1995-02-13 2001-06-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データ作成方法
JPH1076713A (ja) * 1996-09-03 1998-03-24 Sony Corp 両面同時印画プリンタ装置
US6916092B2 (en) 1997-08-11 2005-07-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method
JP3658196B2 (ja) 1997-08-11 2005-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方法
JP3410026B2 (ja) 1998-07-24 2003-05-26 カネボウ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用皮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062152A (ja) * 1998-08-19 2000-02-29 Minolta Co Ltd インク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記録方法
JP2002067292A (ja) * 2000-09-01 2002-03-05 Konica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3291484A (ja) 2002-04-01 2003-10-14 Seiko Epson Corp 水性後処理液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4082487A (ja) * 2002-08-26 2004-03-18 Canon Inc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2004148807A (ja) * 2002-10-09 2004-05-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4142205A (ja) * 2002-10-23 2004-05-20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356452B2 (ja) 2003-12-26 2009-11-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印刷データ作成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画像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画像データ処理方法
JP4010010B2 (ja) * 2004-09-30 2007-11-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942075B2 (ja) * 2005-01-14 2012-05-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7645019B2 (en) 2005-09-16 2010-01-12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reatment liquid
JP2007106117A (ja) * 2005-09-16 2007-04-26 Fujifilm Corp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36733A (ja) * 2005-11-15 2007-06-07 Canon Finetech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記録物及び記録装置
JP2007152808A (ja) * 2005-12-07 2007-06-21 Canon Finetech Inc 記録方法、記録装置及び記録物
JP2008087417A (ja) * 2006-10-04 2008-04-17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3164A (en) * 1993-04-05 1999-08-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US6585363B1 (en) * 1996-02-09 2003-07-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US6471347B1 (en) * 1998-12-25 2002-10-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printing method and ink printing apparatus
US6547383B2 (en) * 2000-07-10 2003-04-15 Sony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2076A (zh) * 2017-02-03 2018-08-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CN108382076B (zh) * 2017-02-03 2021-05-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CN114274691A (zh) * 2017-04-04 2022-04-05 阿莱恩技术有限公司 在矫正器上喷墨打印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77818A2 (en) 2012-07-25
WO2011030496A3 (en) 2011-10-06
EP2477818B1 (en) 2014-06-25
US20120182345A1 (en) 2012-07-19
JP2013504448A (ja) 2013-02-07
WO2011030496A2 (en) 2011-03-17
JP5713992B2 (ja) 2015-05-07
US9022504B2 (en) 2015-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1791A (zh) 喷墨印刷方法和装置
CN102248776B (zh) 喷墨记录方法以及记录物
CN102381024B (zh) 喷墨打印设备和方法
CN101992604B (zh)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喷射方法
CN108602348A (zh)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CN108688346B (zh) 用于为印刷任务设置和运行喷墨印刷机的方法
JP5106687B2 (ja) 色分解テーブルの作成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5381079B2 (ja) テキスタイルプリント方法
CN105269999B (zh) 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CN102001220A (zh) 印刷系统
CN110494509A (zh) 装饰天然皮革
EP3033871B1 (en) Digitally printed color cards
JP2017105193A (ja) 液体吐出ユニット、液体吐出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US10240060B2 (en) Method of printing
US9367772B2 (en) Controlling method for color calibration target to be used during digital printing process involves processing measurement of colored zones for obtaining describer of calibration target if no print anomalies are present
EP3683061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method, varnish information output method, and recoding medium information output method
CN111560779A (zh) 一种喷墨印花方法
CN101987531A (zh)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喷射方法
CN10795366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11390094B2 (en) Radiation sources for colorants
CN113650418A (zh) 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JP201120696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字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2659752A (zh) 用于喷涂布料的喷墨设备
JP200713673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記録物及び記録装置
Kumelachew et al. Digital textile printing innovations and the fu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