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2550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2550A
CN102472550A CN201080030797XA CN201080030797A CN102472550A CN 102472550 A CN102472550 A CN 102472550A CN 201080030797X A CN201080030797X A CN 201080030797XA CN 201080030797 A CN201080030797 A CN 201080030797A CN 102472550 A CN102472550 A CN 102472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imeter
barrier rib
refrigerator
inlet scoop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07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2550B (zh
Inventor
赵燕禹
宋桂永
安光运
金荣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72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2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2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25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7Evaporator fan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25D17/065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with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01Geometry problems, e.g. for reducing siz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11Fan speed control
    • F25B2600/112Fan speed control of evaporator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6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mount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9Cooling space dividing part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8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ans
    • F25D2317/0682Two or more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400/00General features of,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or fo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subclass
    • F25D2400/04Refrigerators with a horizontal mull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包括:冰箱本体,其中形成有第一冷却室和第二冷却室,该第一冷却室和该第二冷却室由阻隔壁分隔开;蒸发器,设于该阻隔壁内;第一冷却风扇,设置在该蒸发器的一侧,用以向该第一冷却室内吹入冷气;以及第二冷却风扇,设置在该蒸发器的另一侧,用以向该第二冷却室内吹入冷气。在该阻隔壁的上、下表面分别形成第一吸风口和第二吸风口,使得通过该第一吸风口和该第二吸风口吸入该阻隔壁的空气与该蒸发器的不同区域接触而不相混合,从而该第一冷却室与该第二冷却室可单独或同时被冷却到适当温度。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通过使用单个蒸发器来单独地或同时地冷却多个冷却室的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是用于冷藏或冷冻储藏物品的装置。冰箱可包括其中形成多个冷却室的主体、用于打开和关闭每个冷却室的门以及对冷却室进行冷却的制冷循环。该制冷循环例如可以是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包括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器、使制冷剂减压和膨胀的膨胀装置以及允许制冷剂吸收环境潜热的蒸发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冰箱可包括一冷气循环流路,该冷气循环流路沿多个冷却室中的每个冷却室的适当的壁延伸,以允许由制冷循环产生的冷气经由该冷却室循环并返回该制冷循环中。该冷气循环流路中可设有一蒸发器,以允许空气在经过蒸发器时被冷却。该冷却室内可形成冷气供给流路,以允许将经过蒸发器的冷气供给到每个冷却室。
如果温度比冷气的温度还要低的蒸发器被设置于冷却室的一个壁上,则通过壁的冷却损失可能增大。为对此进行补偿,可以增大壁的厚度。然而,这样会使冷却室内的可用储藏空间缩小。
在蒸发器的一侧可设置有冷却风扇来更为强制地使冷气循环,以便可利用单个蒸发器冷却多个冷却室。当要冷却设置得离蒸发器和冷却风扇较远的冷却室时,由于冷气流路的长度和复杂性,在将冷气传送到对应的冷却室时会产生冷气损失。这样会使流阻增大,使得难以迅速消除冷却室中的温差,并且会使运行时间延长。
当使用单个蒸发器冷却多个冷却室时,即使其它的(多个)冷却室可能已经达到期望温度,制冷循环也会持续地运转以满足一个或多个冷却室的温度条件,从而可能导致过度冷却。
技术方案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为每个冷却室设置一个单独的蒸发器以便分别冷却每个冷却室。然而,为了容置这么多蒸发器,要将每个蒸发器设置为靠近其相应的冷却室的壁,并因此使单个冷却室的壁的厚度增大来补偿通过每个蒸发器的壁的冷却损失,从而使冷却室内的可用储藏空间减小。这种布置方式还延长了制冷剂的流路,不仅使流阻增大,还产生压力和热量损失,从而降低了运行效率。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蒸发器设置在将冰箱的内部空间分成多个冷却室的阻隔壁(barrier wall,空腔壁)内,并且第一冷却风扇和第二冷却风扇设置在蒸发器的对应侧,因此可以增加冰箱本体的可用中部空间而不会使冰箱本体的外观尺寸增大,另外,可利用一单个蒸发器来分别冷却每个冷却室。
而且,因为形成第一吸风口和第二吸风口而使得被吸入阻隔壁内部的、来自不同冷却室的空气在蒸发器的彼此不同的区域进行热交换,因此当多个冷却室被同时冷却时,可防止不同冷却室的空气接触及混合。由此,可以有效地冷却每个冷却室。
另外,当同时冷却多个冷却室时,在不同的接触时间段内,来自每个不同冷却室的空气在蒸发器的不同的区域进行热交换,从而可将适于冷却每个冷却室的冷气供给到每个冷却室。
此外,因为蒸发器的制冷剂进入侧被设置在阻隔壁的吸气口侧,所以可防止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的温度升高,从而提高制冷剂的压缩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下列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似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在此宽泛描述的实施例的示例性冰箱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冰箱的侧剖视图;
图3是图1和图2所示的冰箱的阻隔区域的放大的侧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阻隔区域的前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阻隔区域的立体图;
图6是沿图5的线VI-VI截取的立体图;
图7是图2所示的冰箱的蒸发器区域的平面图;
图8是图1所示的冰箱的制冷循环的示意图;
图9是图2所示的冰箱的蒸发器的平面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蒸发器的侧视图;
图11是沿图9的线XI-XI截取的剖视图;
图12是根据在此宽泛描述的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阻隔壁和蒸发器区域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冰箱的蒸发器的侧剖视图;以及
图14是图1所示的冰箱的示意性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在此宽泛描述的实施例的冰箱可包括冰箱本体110,该冰箱本体110包括:第一冷却室150和第二冷却室160,其由水平设置的阻隔壁120分隔开并且分别由门155、165打开和关闭;蒸发器250,设置在阻隔壁120内;第一冷却风扇210,设置在蒸发器250的一侧以向第一冷却室150内吹入冷气;以及第二冷却风扇220,设置在蒸发器250的另一侧以向第二冷却室160内吹入冷气。第一冷却室150和第二冷却室160中的一者可配置成冷藏室,则另一者可配置成冷冻室。或者,第一冷却室150和第二冷却室160可以都配置成冷冻室,或者都配置成冷藏室。在以下描述中,仅仅是为了论述方便,使第一冷却室150配置成冷藏室,而第二冷却室160配置成冷冻室。
阻隔壁120可设置在冰箱本体110的内部,以便分隔内部空间(即冷却室),使得冷藏室150可形成在阻隔壁120的上侧,而冷冻室160可形成在阻隔壁120的下侧,如图1和图2所示。在备选的实施例中,阻隔壁可竖直设置,以使冷藏室和冷冻室并排设置。其它布置型式也是适用的。
冰箱本体110可包括形成冰箱的外观的外壳111a、位于外壳111a内的内壳111b以及设置在外壳111a与内壳111b之间的绝热材料111c。
在冰箱本体110的后下部可形成机械室170。在冰箱本体110中可设置制冷循环,以便向冷冻室160和冷藏室150的内部供给冷气。该制冷循环例如可配置成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在这种制冷循环中,制冷剂在被循环的同时被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
冷藏室门155可以可旋转地联接到冷藏室150的相对的两侧。冷冻室的门165可配置成沿向内/向外方向滑动的抽屉式门。其它布置型式也是适用的。在一个冷藏室门155上可设置有制冰室180,制冰室180可具有将从外部源接收的水制成冰的制冰器以及储藏制冰器制得的冰的储冰器。
冷藏室150的一侧可设置有侧壁冷气管道190,以向制冰室180提供冷气。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形成一对侧壁冷气管道190。其中一个侧壁冷气管道190可构成冷气供给流路,而另一个可构成冷气返回流路,经过制冰器180的冷气可沿着该冷气返回流路返回制冷循环。
在某些实施例中,蒸发器250可设置在阻隔壁120内。这样,由于蒸发器250(其与冷冻室160中的冷气相比可能处于低温)不安装在后壁,因此可以增加冷冻室160和/或冷藏室150的可用内部空间而不会使冰箱主体110的外部尺寸增大。另外,可避免来自蒸发器250的冷气通过后壁外泄。另外,可稍微减小后壁的厚度。这样一来,冷冻室160和/或冷藏室150的内部可用空间的尺寸可以因此增大。
在阻隔壁120内可形成蒸发器容置凹槽122,以便容置蒸发器250。蒸发器容置凹槽122的上部可具有开口。蒸发器250的上侧可设置有蒸发器盖125(见图5),以便关闭蒸发器容置凹槽122的上部开口。在阻隔壁120的上表面的中后部可形成排放孔127。可紧邻蒸发器250设置一除霜加热器,例如设置在蒸发器250的下部,用以为蒸发器250除霜。
蒸发器容置凹槽122的下表面可从前端至其后端向下倾斜。由此,蒸发器250可容置在蒸发器容置凹槽122中,使得蒸发器250从阻隔壁120的前部朝阻隔壁120的后端向下倾斜。例如,蒸发器容置凹槽122的下表面和蒸发器250可相对于水平表面倾斜约4°至6°。由此,当为蒸发器250除霜时,除霜流体(defrost fluid)可以顺利地流向阻隔壁120的后端。
在阻隔壁120的前部可形成第一吸风口131和第二吸风口132,以便将冷气从冷藏室150和冷冻室160吸入设于蒸发器容置凹槽122中的蒸发器250。第一吸风口131可形成在阻隔壁120的上表面。更详细而言,第一吸风口131例如可形成在蒸发器盖125上,以便贯穿蒸发器盖125。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形成多个第一吸风口131。第一吸风口131可按预定间距分隔开,并沿阻隔壁120的顶表面的水平方向排布。由此,冷藏室150的空气可被吸入蒸发器250的不同区域,以便进行热交换。其它布置型式也是适用的。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一吸风口131可形成为矩形。其它的形状也是适用的。
第一吸风口131可形成为其宽度大于其长度。由此,可以减少来自冷藏室150和蒸发器的接触区域(即热交换区域)的空气,并且可以增大从冷藏室150提供的空气量。这样,由于可将大量相对高温的冷气供给到冷藏室150,可防止隔离部过冷,并可迅速消除冷藏室150中的温差。
在阻隔壁120的下表面、阻隔部120的中央区域可形成第二吸风口132。由此,冷冻室160的空气可被吸入蒸发器250的中央区域,以便在相对宽的区域内进行热交换。
第二吸风口132例如可具有条形或沟槽形状,使其长度比宽度更大。由此,可以使来自冷冻室160和蒸发器250的接触区域(即热交换区域)的空气增加,并可适当维持从冷冻室160提供的空气量。因为来自冷冻室160的空气在更大的区域中与蒸发器250进行热交换,所以冷冻室160可在较低温度下更迅速地被冷却。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冷藏室150的后侧可设置有制冷冷气管道152,以便向冷藏室150供给冷气。制冷冷气管道152可以是长而且薄的,并且其长度与冷藏室150的高度相当,而其宽度大于冷藏室150的宽度的一半。其它布置型式/比例也是适用的。由此,可减小制冷冷气管道152的厚度,以增大冷藏室150的可用空间。在制冷冷气管道152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区域可形成多个冷气排放孔153,以便将冷气排放到冷藏室150中。
在制冷冷气管道152的下部区域可形成有第一冷却风扇容置部157,以便将第一冷却风扇210容置在制冷冷气管道152中。第一冷却风扇210例如可以是沿轴向吸入冷气并沿径向排出冷气的离心风扇。可将第一冷却风扇210设置成使其吸风口朝向前侧取向,而使其排风口朝向上侧取向。在第一冷却风扇容置部157的一侧可形成管道吸风口158,该管道吸风口158形成为使其下侧敞开,以便与阻隔壁120的排放孔127相通。第一冷却风扇容置部157与相邻的上部相比可向前凸伸得更远,以便包含吸风口158,从而将冷气吸入第一冷却风扇210。
如图6和图7所示,制冰风扇230可设置成与制冰室180相通。制冰风扇230例如可以是沿轴向吸入空气并沿径向排出空气的离心风扇。这样,由于制冰风扇230的轴向长度可以减小,因此可将制冰风扇230容易地容置在阻隔壁120中而不会使阻隔壁120的厚度增大。由此,制冰风扇230不会向冷冻室160或冷藏室150凸伸出,并因此可使冷冻室160或冷藏室150的可用空间增大。
可将制冰风扇230设置成使其吸风口朝向下侧取向,而使其排风口沿水平方向取向。在阻隔壁120中可设置有制冰风扇容置腔141,以便容置制冰风扇230。阻隔壁120可包括与制冰风扇容置腔141相通的冷气流路142,以允许从制冰风扇230排出的冷气流过该冷气流路142并进入侧壁冷气管道190。在冷气流路142的一侧可形成排放孔143来接收经过制冰风扇180的冷气,以便将其排放到冷冻室160中。侧壁冷气管道190的下端可连接到阻隔壁120的对应侧。借助这种构造,制冰风扇230吸入经过蒸发器250的冷气,并将其排放到冷气流路142,并且冷气经由冷气流路142和侧壁冷气管道190供给到制冰室180。供给到制冰室180的冷气执行制冰操作,沿侧壁冷气管道190下流,经过阻隔壁120,然后通过排放孔143排放到冷冻室160。
第二冷却风扇220可靠近冷冻室160的后端设置,以便将经过蒸发器250的冷气吹入冷冻室160。第二冷却风扇220例如可以是沿轴向吸入空气并沿径向排出空气的离心风扇。第二冷却风扇220可配置成使其一侧吸入空气,而另一侧沿与吸气方向相同的方向排出空气。如图2所示,第二冷却风扇220可设置为比第一冷却风扇210略微向前。这样,处于较低温度的空气不会通过后壁外泄。
可以靠近第二冷却风扇220设置格栅270,以便将经过蒸发器250的冷气流引导入冷冻室160。格栅270可设置在冷冻室160的后端的上部。更具体而言,格栅270可进一步将内部空间分成冷气产生于其中的蒸发器250侧空间以及容纳储藏物品的储藏空间(实质上为冷冻室)。
格栅270可包括与阻隔壁120的下部连接的上板271以及风扇容置板281,该风扇容置板281从上板271向下延伸以限定容置第二冷却风扇220的区域。上板271的长度与阻隔壁120的水平宽度相当。
风扇容置板281的水平宽度可以小于上板271的水平宽度,并可从上板271的中央区域向下延伸。第二冷却风扇220容置在由风扇容置板281限定的空间内。冷气排放孔283穿透风扇容置板281的前侧,以便允许从第二冷却风扇220排出的冷气排放到冷冻室160中。
上板271可沿后侧和水平方向倾斜,以便收集蒸发器250处产生的除霜流体并允许其沿风扇容置板281的一侧的壁向下流,以使其通过朝机械室170向下延伸的排水管289排出,使得除霜流体可从冷却室150、160排出并蒸发。
图8示出图1所示的冰箱的制冷循环的构造。如图8所示,冰箱可包括用于向冷冻室160和冷藏室150供给冷气的制冷循环240。制冷循环240可包括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241、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器243、使制冷剂降压和膨胀的膨胀装置247以及使制冷剂能够吸收环境潜热而使其蒸发的蒸发器250。压缩机241、冷凝器243和膨胀装置247可设置在机械室170中,而蒸发器250可设置在阻隔壁120中。
风扇245可设置在冷凝器243的一侧,以便加快从冷凝器243释放热量。第一冷却风扇210和第二冷却风扇220可设置在蒸发器250的侧部,以便将经过蒸发器250的冷气提供到冷藏室150和冷冻室160。在蒸发器250的一侧可设置制冰风扇230,以便向制冰室180吹送冷气。
在蒸发器250的制冷剂入口侧可形成第一分支流路261和第二分支流路262。第一分支流路261和第二分支流路262的端部可设置开关阀265,以便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分支流路。开关阀265可配置成流路开关阀265,用以允许来自冷凝器243的制冷剂通过第一分支流路261或通过第二分支流路262移动到蒸发器250。或者,开关阀265可配置成允许制冷剂通过第一分支流路261和第二分支流路262移动。
第一分支流路261可具有第一毛细管248,第二分支流路262可具有第二毛细管249。第一毛细管248和第二毛细管249可具有不同直径(内径)和/或长度。例如,第一毛细管248的内径可大于第二毛细管249的内径。另外,第一毛细管248可比第二毛细管249更长。因为每个毛细管248、249的内径可相对较大,所以流量可以增大,并且因为每个毛细管248、249的长度增大,制冷剂的温度可以下降。第一毛细管248和第二毛细管249的内径和长度因此可以被酌情调整。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假设第一毛细管248具有比第二毛细管249更大的制冷剂流量,并形成为使制冷剂的温度更低。
如图9至图11所示,蒸发器250可包括制冷剂从中流过的传热管251和多个与传热管251联接的传热板255。传热管251可包括设置成彼此平行的直管253以及多个连接相邻的直管253的端部的连接管254。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直管253沿阻隔壁120的水平方向布置。每个传热板255可具有基本上呈矩形板的形状。每个传热板255可包括允许直管253贯穿的插孔256。每个传热板255可沿直管253的长度方向按一定节距分开地设置。例如,蒸发器250的进入端或上游端的传热板255的节距P1可大于离去端或下游端的传热板255的节距P2。由此,可防止由于在上游端形成的霜使空气通道可能以相对更大的程度变窄,而使得空气流阻增大。直管253可在相同表面上设置成一排。
蒸发器250可配置成使制冷剂入口252a设置在第一吸风口131和第二吸风口132,而制冷剂出口252b设置在阻隔壁120的后端。由此,可防止由于蒸发器250的制冷剂出口252b的温度升高而使得压缩效率降低。即,如果蒸发器250的制冷剂出口252b设置在第一吸风口131和第二吸风口132,则冰箱的处于相对高温的内部空气将与蒸发器250的出口侧处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使蒸发器250的出口侧的、提供给压缩机241的制冷剂的温度升高,导致压缩效率下降。
如图10所示,蒸发器可设置成从前方至后方向下倾斜,且相对于水平面具有倾角(q)。倾角(q)例如可以是4°到6°。
在蒸发器250的制冷剂出口252b处可形成弯管(trap,隔液器)257,以便控制液态制冷剂的外流。弯管257与蒸发器250的制冷剂出口252b的端部可具有沿竖向的高度差。弯管257可以为向上弯曲然后向下弯曲,以便形成为U形。由此,可在气态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241的同时,防止液态(液相)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241,因此防止损坏压缩机241。
在阻隔壁120内可形成分离引导件259,以便将通过第一吸风口131吸入的空气与通过第二吸风口132吸入的空气相分离地引导,使得两股气流保持分离。分离引导件259可设置在蒸发器250中。如图11所示,分离引导件259可通过弯折传热板255而形成。由此,通过第一吸风口131吸入的空气被引入到传热板255的上侧,而通过第二吸风口132吸入的空气被引入到传热板255的下侧,由此冷藏室150的空气与冷冻室160的空气不接触也不混合。在备选的实施例中,在传热板255之间可插设有一板件,以将蒸发器容置凹槽122水平地分隔,并用作分离引导件259。
图12是根据在此宽泛描述的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阻隔壁和蒸发器区域的剖视图,而图13是图12所示的蒸发器的改型。如图12所示,蒸发器250可设置在形成于阻隔壁120内的蒸发器容置凹槽122中,该阻隔壁120将冰箱主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冷藏室150和冷冻室160。在阻隔壁120的两侧可以沿水平方向分开地布置有多个第一吸风口131,而第二吸风口132可形成为槽,其长度包含阻隔壁120的中央区域。蒸发器250可被倾斜设置,以便从阻隔壁120的前端至后端向下倾斜。蒸发器250上方的一部分阻隔壁120的厚度可从前端向后端逐渐增加,使得蒸发器250的冷气不会直接通过阻隔壁120传送到冷藏室150。另外,因为蒸发器250的冷气通过蒸发器250的厚度较小的下壁部传递到冷冻室160,所以冷冻室内部温度的提高可以被控制。由此,可延长冷冻室160的冷气供给时段,以减少由于第二冷却风扇220的频繁驱动造成的功耗。
蒸发器250可包括设于不同竖向高度的第一热交换部250a和第二热交换部250b。由此,可以更有效地调整从冷藏室150吸入的热交换空气和从冷冻室160吸入的热交换空气的量。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热交换部250a可包括多个(例如七个)设置在蒸发器容置凹槽122的下部区域的直管253,从冷冻室160吸入的空气沿这些直管253移动,而第二热交换部250b可包括多个(例如两个)设置在蒸发器容置凹槽122的上部区域的直管253,从冷藏室150吸入的空气沿这些直管253移动。第一热交换部250a与第二热交换部250b的直管253的数量和它们之间的高度差可以被酌情调整。
第一热交换部250a和第二热交换部250b可配置成使制冷剂交替地流入其中。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热交换部250a的第一直管253可与第二热交换部250b的第一直管253连接,而第一热交换部250a的第五直管253可与第二热交换部250b的第二直管253连接。由此,制冷剂被引入第一热交换部250a,经过第二热交换部250b、第一热交换部250a及第二热交换部250b,然后从第一热交换部250a排出。第二热交换部250b的直管的位置可以被酌情调整。
在靠近第一吸风口131和第二吸风口132的区域可形成分离引导件259,以便将从冷藏室150吸入的空气和从冷冻室160吸入的空气相分离地引导,使得分开的气流不相交或混合。分离引导件259可被水平地设置并且通过弯折蒸发器250的传热板255形成。或者,在传热板255之间可插设一板件以将传热板255上、下分隔。因此,避免冷藏室150的空气与冷冻室160的空气(两者间具有温差)彼此接触和混合。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与第一热交换部250a及第二热交换部250b的每个第一直管253联接的传热板255上形成分离引导件259。
如图13所示,蒸发器250可包括设置成一排的第一热交换部250a和在第一热交换部250a的上侧与每个第一热交换部250a的一端连接的第二热交换部250c,第一热交换部250a与第三热交换部250c之间有竖向高度差。由此,已流过第一热交换部250a的制冷剂经由第二热交换部250c被提供到压缩机241。
图14是图1所示的冰箱的示意性方框图。如图14所示,冰箱可包括控制器290,该控制器290例如可被实施为微处理器之类并且包括控制程序。用于分别检测冷藏室150和冷冻室160的温度的冷藏室温度传感器292和冷冻室温度传感器291可连接到控制器290。另外,控制器290可与第一冷却风扇210和第二冷却风扇220连接以对两者进行控制,使得可根据相应的传感器291、292测得的冷藏室150和冷冻室160的温度条件来向冷藏室150和/或冷冻室160提供冷气。而且,制冰风扇230可连接到控制器290,以便由控制器290进行控制。另外,为了根据冷藏室150和冷冻室160的运行情况来调整引入到蒸发器250的制冷剂的状态(制冷剂的流量和/或制冷剂的温度),可将流路开关阀265与控制器290连接以便对该流路开关阀265进行控制。
借助这种构造,当冷气供给到冷藏室150时,控制器290能够控制第一冷却风扇210的旋转。当第一冷却风扇210旋转时,冷藏室150的空气通过第一吸风口131被吸入阻隔壁120的内部,在经过蒸发器250的同时发生热交换并被冷却,然后经由第一冷却风扇210被引入制冷冷气管道152。
已被引入制冷冷气管道152的冷气通过冷气排放孔153排放到冷藏室150内部。在此情况下,控制器290可控制流路开关阀265以允许制冷剂沿第二分支流路262流动。即,流过冷凝器243,制冷剂经由流路开关阀265被引入第二分支流路262,然后通过第二毛细管249降压和膨胀。通过第二毛细管249降压和膨胀的制冷剂被引入到蒸发器250,然后从经由第一吸风口131吸入阻隔壁120的空气吸取热量,以使制冷剂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被引导入压缩机241,被反复地压缩和排出,以执行冷却操作。
当将冷气供给到冷冻室160时,控制器290可控制第二冷却风扇220旋转。当第二冷却风扇220旋转时,来自冷冻室160的空气经由第二吸风口132被吸入阻隔壁120内部,在经过蒸发器250时被冷却,然后通过第二冷却风扇220排放到冷冻室160的内部。此时,控制器290可控制流路开关阀265,以允许制冷剂沿第一分支流路261流动。
已在经过冷凝器243时被冷凝的制冷剂通过流路开关阀265流到第一分支流路261,然后在经过第一毛细管248时被降压和膨胀。在此情况下,由于第一毛细管248比第二毛细管249的内径更大且长度更长,因此可将更大流量的、温度更低的制冷剂引入蒸发器250。制冷剂从通过第二吸风口132吸入的空气中吸取热量,以使制冷剂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被引导入压缩机241,在该压缩机中,制冷剂被反复地压缩和排出,以执行冷却操作。
当想要将冷气同时供给到冷藏室150和冷冻室160时,控制器290可以控制第一冷却风扇210和第二冷却风扇220同时进行旋转。当第一冷却风扇210和第二冷却风扇220旋转时,冷藏室150的空气通过第一吸风口131被吸入阻隔壁120中,冷冻室160的空气通过第二吸风口132被吸入阻隔壁120中。
一旦进入阻隔壁120中,则借助于分离引导件259可防止冷藏室的空气和冷冻室的空气相接触。由此,可防止从冷藏室150吸入的空气和从冷冻室160吸入的空气彼此相接触和/或混合。冷藏室150的空气沿着蒸发器250的两个端部移动,从而主要接触蒸发器250的两个端部而被冷却,同时冷冻室160的空气在包括蒸发器250的中央区域在内的相对较大的区域中与蒸发器250相接触而被冷却。另外,冷藏室150的空气主要沿蒸发器容置凹槽122的上部区域移动,同时冷冻室160的空气沿蒸发器容置凹槽122的下部区域移动。由此,供给到冷藏室150的冷气具有相对高的温度,而供给到冷冻室160的冷气具有相对低的温度,因而冷藏室150和冷冻室160可被更有效地冷却到适当温度。
在经过蒸发器250时进行了热交换的一部分空气通过第一冷却风扇210排放到制冷冷却管道152,然后经由冷气排放孔153排放到冷藏室150。并且,在经过蒸发器250时被冷却的另一部分空气通过第二冷却风扇220被吸入并被排放到冷冻室160中。
当冷气被同时供给到冷冻室160和冷藏室150时,控制器290可控制流路开关阀265,以允许已流经冷凝器243的制冷剂同时流向第一分支流路261和第二分支流路262。由此,流经冷凝器243的制冷剂在流过第一毛细管248和第二毛细管249时被降压和膨胀,然后被引入蒸发器250。由此,更大量的制冷剂被引入蒸发器250并被蒸发器250蒸发,并且可产生更大量的冷气。因此,可同时迅速消除冷藏室150和冷冻室160的温差。
同时,在经过一定时段之后,可执行除霜操作来去除蒸发器250的表面形成的霜。在除霜操作期间,第一冷却风扇210和第二冷却风扇220停止,除霜加热器被通电以加热形成在蒸发器250的表面上的霜。霜融化而产生的除霜流体(defrost fluid)沿蒸发器容置部122的下表面流到蒸发器250的后端,被格栅风扇270的上板部271收集,并流动到风扇容置部281,然后通过排水单元281和排水管289排放到机械室170。
根据在此宽泛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由于蒸发器设置在将冰箱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冷却室的阻隔壁内,第一冷却风扇和第二冷却风扇设置在蒸发器的对应侧,因此可以增加冰箱本体的可用中部空间而不会使冰箱本体的外观尺寸增大,另外,可利用一单个蒸发器来分别冷却每个冷却室。
而且,因为形成第一吸风口和第二吸风口来使得被吸入阻隔壁内部的、来自不同冷却室的空气在蒸发器的彼此不同的区域进行热交换,因此当同时冷却多个冷却室时,可防止不同冷却室的空气相接触及混合。由此,可以有效地冷却每个冷却室。
另外,当同时冷却多个冷却室时,在不同的接触时间段内,来自每个不同冷却室的空气在蒸发器的不同区域进行热交换,从而可将适合冷却每个冷却室的冷气供给到每个冷却室。
此外,因为蒸发器的制冷剂进入侧被设置在阻隔壁的吸气口侧,所以可防止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的温度升高,从而提高制冷剂的压缩效率。
提供一种冰箱,在该冰箱中,不同冷却室的空气在单个蒸发器的不同区域进行热交换。
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在多个冷却室被同时冷却时能够限制不同冷却室的冷气彼此接触。
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能够限制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的温度升高,从而提高压缩效率。
如在此所体现和宽泛描述的冰箱可包括:冰箱本体,其包括由阻隔壁上下分隔的第一冷却室和第二冷却室;蒸发器,设置在阻隔壁的内侧;第一冷却风扇,设置在蒸发器的一侧并向第一冷却室内吹入冷气;第二冷却风扇,设置在蒸发器的另一侧并向第二冷却室内吹入冷气;第一吸风口,形成在阻隔壁的上表面;以及第二吸风口,形成在阻隔壁的下表面,其中第一吸风口和第二吸风口配置成使得通过第一吸风口吸入的空气和通过第二吸风口吸入的空气与该蒸发器的彼此不同的区域相接触。
该蒸发器可布置成朝着后侧向下倾斜。
多个第一吸风口可以分开地布置在阻隔壁的两侧。
第二吸风口可包括阻隔壁的中央区域。
该蒸发器可包括多个沿阻隔壁的水平方向布置的传热管和形成在传热管上的多个传热板。
该蒸发器可包括布置成具有高度差的第一热交换单元和第二热交换单元。
该蒸发器可配置成允许制冷剂交替地流过第一热交换单元和第二热交换单元。
该蒸发器可配置成使制冷剂经过第一热交换单元然后再流过第二热交换单元。
该传热板可配置成使设置在气流方向的下游侧的传热板的节距小于设置在气流方向的上游侧的传热板的节距。
该冰箱还可包括引导通过第一吸风口吸入的空气和通过第二吸风口吸入的空气分开地流动的分离引导单元。
该蒸发器可包括制冷剂从其中流过的传热管以及与该传热管联接的传热板,并且分离引导单元可配置成与该传热管联接。
该分离引导单元可通过弯折传热板的一部分来形成。
蒸发器可配置成使制冷剂入口侧布置在阻隔壁的前侧,而其制冷剂出口侧布置在阻隔壁的后侧。
在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侧可设置有以一定高度差弯曲的弯管部。
该弯管部可配置成向上弯曲,然后向下弯曲。
根据如在此宽泛描述的另一实施例的冰箱可包括:冰箱本体,其包括由阻隔壁上下分隔的第一冷却室和第二冷却室;蒸发器,设置在阻隔壁的内侧;第一冷却风扇,设置在蒸发器的一侧并向第一冷却室内吹入冷气;第二冷却风扇,设置在蒸发器的另一侧并向第二冷却室内吹入冷气;第一吸风口,形成在阻隔壁的上表面;第二吸风口,形成在阻隔壁的下表面;以及弯管部,配置成向上弯曲然后向下弯曲,以在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侧具有高度差。
根据如在此宽泛描述的另一实施例的冰箱可包括:冰箱本体,其包括由阻隔壁上下分隔的冷藏室和冷冻室;蒸发器,设置在阻隔壁的内侧;第一冷却风扇,设置在蒸发器的一侧并向冷藏室内吹入冷气;第二冷却风扇,设置在蒸发器的另一侧并向冷冻室内吹入冷气;第一吸风口,其一侧穿透阻隔壁的上表面而形成,另一侧与蒸发器的上部区域连接;以及第二吸风口,其一侧穿透阻隔壁的下表面而形成,另一侧与蒸发器的下部区域连接。
第一吸风口可在阻隔壁的两侧形成,而第二吸风口可在阻隔壁的中央区域形成。
本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等,均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的不同位置出现的这些短语未必都指的是同一实施例。进一步而言,当结合任何实施例来描述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时,应当认为,结合其它的实施例来实现这些特征、结构或特性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预见到的。
虽然参照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设计出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精神和范围的多种其它改型和实施例。更具体而言,在本说明书、附图和随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对组成部件和/或附属的组合布置的布置方式进行各种变型和更改。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置方式做出变型和更改外,可供选择的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也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21)

1.一种冰箱,包括:
主体,该主体中形成有储藏空间;
阻隔壁,设置在所述储藏空间中,该阻隔壁将所述储藏空间分隔成第一冷却室和第二冷却室;
蒸发器,设置在所述阻隔壁内;
第一冷却风扇,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第一侧,以便向所述第一冷却室内吹入冷气;
第二冷却风扇,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第二侧,以便向所述第二冷却室内吹入冷气;
至少一个第一吸风口,形成在所述阻隔壁的上表面;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吸风口,形成在所述阻隔壁的下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吸风口和所述第二吸风口配置成使得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吸风口吸入所述阻隔壁的空气接触所述蒸发器的第一区域,而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吸风口吸入所述阻隔壁的空气接触所述蒸发器的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蒸发器被设置成在所述阻隔壁内倾斜,使得所述蒸发器从所述阻隔壁的对应于所述储藏空间中的开口的前端至所述阻隔壁的后端向下倾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吸风口包括形成在所述阻隔壁的相对的侧端部的一对第一吸风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吸风口包括沿所述阻隔壁的下表面的中央区域延伸的开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蒸发器包括:
多个传热管,沿所述阻隔壁的水平方向平行地设置;以及
多个传热板,联接到所述多个传热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蒸发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高度的第一热交换器和设置在第二高度的第二热交换器,使得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之间存在高度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蒸发器配置成交替地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提供制冷剂。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蒸发器配置成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提供制冷剂,然后继之向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提供制冷剂。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端处的相邻的传热板之间的节距小于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端处的相邻的传热板之间的节距。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还包括:分离引导件,其将通过所述第一吸风口和所述第二吸风口吸入所述阻隔壁的空气引导入不同的流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蒸发器包括:
传热管,制冷剂流过该传热管;以及
传热板,联接到所述传热管,其中所述分离引导件联接到所述传热管。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分离引导件包括所述传热板的弯曲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蒸发器包括:制冷剂入口,设置在所述阻隔壁的对应于所述储藏空间中的开口的前部;以及制冷剂出口,位于所述阻隔壁的后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冰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处的弯管,其中所述弯管包括从所述制冷剂的出口向上延伸然后再向下延伸成U形的弯曲管。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阻隔壁包括:
主壁体;
凹槽,形成在所述主壁体,使得所述凹槽的上表面敞开,其中所述蒸发器容置在所述凹槽中;以及
盖,选择性地设置在所述凹槽的敞开的上表面,以便选择性地覆盖容置在所述凹槽中的蒸发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蒸发器,其中所述凹槽的底面从所述凹槽的对应于所述储藏空间中的开口的前端至所述凹槽的后端向下倾斜,以便将所述蒸发器产生的流体引导至所述凹槽的后部并排出所述阻隔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冰箱,还包括设置在邻近所述阻隔壁的后底部的格栅,以便封围所述第二冷却风扇,其中所述格栅包括:
上板,所述上板的上端从所述阻隔壁的后底部向下延伸;
下板,从所述下板向下延伸,其中所述上板和下板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二冷却风扇对应并与所述第二冷却风扇间隔开;
多个排放开口,形成在所述下板中,以便将冷气引导入所述冷冻室内;以及
排水管,从所述下板的底部向下延伸。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蒸发器产生的流体经由所述格栅的上板和下板限定的空间流出所述凹槽的后部,并通过排放管排出。
19.一种冰箱,包括:
主体,包括第一冷却室,该第一冷却室设置在第二冷却室上方并由阻隔壁分隔开;
蒸发器,设置在所述阻隔壁中;
第一冷却风扇和第二冷却风扇,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便分别向所述第一冷却室和第二冷却室内吹入冷气;
第一吸风口,形成在所述阻隔壁的上表面;
第二吸风口,形成在所述阻隔壁的下表面;以及
弯管,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向上延伸然后向下延伸。
20.一种冰箱,包括:
主体,包括由阻隔壁分隔开的第一室和第二室;
蒸发器,设置在所述阻隔壁中;
第一冷却风扇和第二冷却风扇,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便分别向所述第一室和第二室内吹入冷气;
第一吸风口,贯穿所述阻隔壁,使得第一端形成在所述阻隔壁的下表面,而第二端与所述蒸发器的下部区域连接;以及
第二吸风口,贯穿所述阻隔壁,使得第一端形成在所述阻隔壁的下表面,而第二端与所述蒸发器的下部区域连接。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第一吸风口包括形成在所述阻隔壁的上表面的两个相对端部的一对第一吸风口,并且所述第二吸风口沿所述阻隔壁的下表面的中央区域延伸。
CN201080030797.XA 2009-07-15 2010-06-10 冰箱 Active CN1024725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064668 2009-07-15
KR1020090064668A KR101649624B1 (ko) 2009-07-15 2009-07-15 냉장고
PCT/KR2010/003739 WO2011007960A2 (en) 2009-07-15 2010-06-10 Refrigera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2550A true CN102472550A (zh) 2012-05-23
CN102472550B CN102472550B (zh) 2015-05-13

Family

ID=43449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0797.XA Active CN102472550B (zh) 2009-07-15 2010-06-10 冰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11118A1 (zh)
KR (1) KR101649624B1 (zh)
CN (1) CN102472550B (zh)
WO (1) WO2011007960A2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5464A (zh) * 2013-02-26 2013-05-22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的风道组件和冰箱
CN103115465A (zh) * 2013-03-13 2013-05-22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的整体式风道系统
CN107427137A (zh) * 2015-03-20 2017-12-01 百事可乐公司 冷却系统和方法
CN107883644A (zh) * 2016-09-29 2018-04-06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07883645A (zh) * 2016-09-29 2018-04-06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07883643A (zh) * 2016-09-29 2018-04-06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08180689A (zh) * 2016-12-08 2018-06-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12129030A (zh) * 2020-09-24 2020-12-25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的风道组件及冰箱
CN113028708A (zh) * 2019-12-09 2021-06-25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86129A1 (en) * 2012-01-25 2013-07-25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KR101954198B1 (ko) * 2012-01-25 2019-03-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US9557091B1 (en) * 2013-01-25 2017-01-31 Whirlpool Corporation Split air pathway
US9733008B2 (en) * 2013-03-13 2017-08-15 Whirlpool Corporation Air flow design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in a refrigerator compartment
TR201722541T3 (tr) * 2014-03-28 2018-01-22 Arcelik As Soğutucu cihazda kullanılan iyileştirilmiş evaporatör sistemi.
KR101715806B1 (ko) * 2015-06-16 2017-03-13 동부대우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의 제빙시스템 및 제빙방법
US20160370087A1 (en) * 2015-06-16 2016-12-22 Dongbu Daewo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oled-air circulation structure of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10041717B2 (en) 2016-10-27 2018-08-07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Air tower improvement for a refrigerator
KR102261134B1 (ko) * 2017-03-10 2021-06-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2289289B1 (ko) 2017-03-10 2021-08-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2530909B1 (ko) 2017-12-13 2023-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US11313568B2 (en) * 2018-01-20 2022-04-26 Daikin Industrie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KR20210116836A (ko) * 2020-03-17 2021-09-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20210128207A (ko) * 2020-04-16 2021-10-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WO2022097695A1 (ja) * 2020-11-05 2022-05-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93763A (ja) * 1981-11-25 1983-06-03 バスフ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陰極電着塗装用ラツカ−結合剤
JPS5893763U (ja) * 1981-12-18 1983-06-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S59112172A (ja) * 1982-12-16 1984-06-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凍冷蔵庫箱体の製造方法
JPS59150281A (ja) * 1983-02-09 1984-08-28 株式会社東芝 冷凍冷蔵庫
JPS604883U (ja) * 1983-06-24 1985-01-14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等の冷却装置
FR2650377A1 (fr) * 1989-07-25 1991-02-01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Refrigerateur a condenseur forme d'une plaque de tole garnie de tub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26716A (en) * 1964-03-31 de witte
US1073746A (en) * 1913-09-23 Joseph Dwyer Ammonia-gas condenser.
US2309006A (en) * 1941-04-02 1943-01-19 Earl Hovey C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for vending machines
US2982115A (en) * 1958-09-23 1961-05-02 Gen Motors Corp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US3050956A (en) * 1960-07-08 1962-08-28 Gen Motors Corp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with frost free compartment
US3107502A (en) * 1961-04-24 1963-10-22 Whirlpool Co Air circuit means for combined freezer and refrigerator apparatus
US3093981A (en) * 1961-07-24 1963-06-18 Whirlpool Co Gas flow controller means for a refrigerator
US3181310A (en) * 1963-09-03 1965-05-04 Walter D Ammons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with holdover means
US3310957A (en) * 1966-02-14 1967-03-28 Gen Motors Corp Keeping insulation dry
US4509335A (en) * 1984-06-25 1985-04-0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re-assembled cooling and air circulating module for a household refrigerator
JP3499396B2 (ja) * 1997-03-21 2004-02-23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KR20030027368A (ko) * 2001-09-28 2003-04-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독립냉각 냉장고
WO2003073024A1 (en) * 2002-02-28 2003-09-04 Lg Electronics Inc. Heat exchanger for refrigerator
US20040200608A1 (en) * 2003-04-11 2004-10-14 Baldassarre Gregg J. Plate fins with vanes for redirecting airflow
EP1580504B1 (en) * 2004-03-24 2017-03-29 LG Electronics, Inc. Cold air guide structure for ice-making chamber in cold chamber door
JP2005345065A (ja) * 2004-06-07 2005-12-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JP2005345061A (ja) * 2004-06-07 2005-12-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US7908883B2 (en) * 2006-12-22 2011-03-22 Whirlpool Corporation Refrigerator accelerated heat exchanger
DE102007015185B4 (de) * 2007-03-29 2022-12-29 Valeo Klimasysteme Gmbh Klimaanlag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RU2473025C2 (ru) * 2007-10-09 2013-01-20 Панасоник Корпорэйшн Холодильни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93763A (ja) * 1981-11-25 1983-06-03 バスフ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陰極電着塗装用ラツカ−結合剤
JPS5893763U (ja) * 1981-12-18 1983-06-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S59112172A (ja) * 1982-12-16 1984-06-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凍冷蔵庫箱体の製造方法
JPS59150281A (ja) * 1983-02-09 1984-08-28 株式会社東芝 冷凍冷蔵庫
JPS604883U (ja) * 1983-06-24 1985-01-14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等の冷却装置
FR2650377A1 (fr) * 1989-07-25 1991-02-01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Refrigerateur a condenseur forme d'une plaque de tole garnie de tubes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5464A (zh) * 2013-02-26 2013-05-22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的风道组件和冰箱
CN103115464B (zh) * 2013-02-26 2016-01-13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的风道组件和冰箱
CN103115465A (zh) * 2013-03-13 2013-05-22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的整体式风道系统
CN103115465B (zh) * 2013-03-13 2015-05-20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的整体式风道系统
CN107427137A (zh) * 2015-03-20 2017-12-01 百事可乐公司 冷却系统和方法
CN107883644B (zh) * 2016-09-29 2020-05-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US10731902B2 (en) 2016-09-29 2020-08-04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CN107883643A (zh) * 2016-09-29 2018-04-06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US11686521B2 (en) 2016-09-29 2023-06-27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US10473379B2 (en) 2016-09-29 2019-11-12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CN107883644A (zh) * 2016-09-29 2018-04-06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07883643B (zh) * 2016-09-29 2020-05-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US11333424B2 (en) 2016-09-29 2022-05-17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US10663214B2 (en) 2016-09-29 2020-05-26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CN107883645A (zh) * 2016-09-29 2018-04-06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US10788255B2 (en) 2016-09-29 2020-09-29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CN107883645B (zh) * 2016-09-29 2020-10-27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12097446A (zh) * 2016-09-29 2020-12-18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US10663207B2 (en) 2016-12-08 2020-05-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frigerator
US11384973B2 (en) 2016-12-08 2022-07-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frigerator
CN108180689A (zh) * 2016-12-08 2018-06-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13028708A (zh) * 2019-12-09 2021-06-25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12129030A (zh) * 2020-09-24 2020-12-25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的风道组件及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49624B1 (ko) 2016-08-19
WO2011007960A3 (en) 2011-03-31
US20110011118A1 (en) 2011-01-20
CN102472550B (zh) 2015-05-13
WO2011007960A2 (en) 2011-01-20
KR20110006998A (ko) 2011-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2550A (zh) 冰箱
KR101631904B1 (ko) 냉장고
CN100489420C (zh) 冰箱的冷空气供应管道
CN102317718B (zh) 冰箱
CN102345954B (zh) 一种风冷冰箱
CN105637306B (zh) 冰箱
EP2868997B1 (en) Refrigerator
CN107421205B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0398955C (zh) 冰箱
CN104246377A (zh) 空调装置的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KR20180114682A (ko) 냉장고
CN110411070A (zh) 蒸发单元和具有蒸发单元的冰箱
CN100552341C (zh) 冰箱的除霜装置
CN107300282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0520244C (zh) 冰箱
CN101652612B (zh) 冰箱储存室的冷气通道
JP7032055B2 (ja) 冷蔵庫
CN101995134A (zh) 冰箱
KR101097974B1 (ko) 에너지 절약형 냉장냉동창고
CN107328153A (zh) 冰箱
KR101659011B1 (ko) 냉장고
JPH08247618A (ja) 冷蔵庫
KR100525398B1 (ko) 냉장고
JP6762247B2 (ja) 冷凍冷蔵装置
CN107830680A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