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83643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83643A
CN107883643A CN201710804974.9A CN201710804974A CN107883643A CN 107883643 A CN107883643 A CN 107883643A CN 201710804974 A CN201710804974 A CN 201710804974A CN 107883643 A CN107883643 A CN 107883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ing chamber
evaporator
lid
fan
grill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049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83643B (zh
Inventor
韩准修
金东锡
卞康洙
李允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3123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35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83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3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83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3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8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using du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25D17/065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with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7Evaporator fan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14Collecting or removing condensed and defrost water; Drip tr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6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mount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25D23/028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5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9Cooling space dividing part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3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with air gu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 F25D2317/0664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from the s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 F25D2317/066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from the freez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7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air du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8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ans
    • F25D2317/0681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8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ans
    • F25D2317/0683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ans the fans not of the axial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21/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21/14Collect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Remov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 F25D2321/142Collect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Remov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characterised by droplet gu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21/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21/14Collect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Remov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 F25D2321/144Collect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Remov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drip water collection pans
    • F25D2321/1441Collect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Remov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drip water collection pans inside a refrige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D2500/02Geometry probl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Removal Of Water From Condensation And Defros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冰箱,包括:机壳,包括冷藏室和布置在冷藏室下方的冷冻室;间隔壁,被设置在冷藏室与冷冻室之间,且具有间隔壁隔热体;蒸发器壳体,被布置在冷冻室中,并位于间隔壁的下表面上;蒸发器,被安装在蒸发器壳体中;格栅盖,附接到蒸发器壳体的后侧,并安装有吹送风扇;第一供应管道,从格栅盖延伸到冷藏室,经过吹送风扇的空气的第一部分流过第一供应管道;以及第二供应管道,从格栅盖延伸到冷冻室,经过吹送风扇的空气的第二部分流过第二供应管道。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冰箱包括多个储存室,其中储存的物品以冷冻状态或冷藏状 态被容纳,且储存室的表面被打开使得食物能够被取出。多个储存室包括: 冷冻室,其被构造为将食物储存在冷冻状态;以及冷藏室,其被构造为将食 物储存在冷藏状态。
供制冷剂在其中循环的制冷系统在冰箱中运行。构成制冷系统的装置包 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和蒸发器。制冷剂可在经过蒸发器时被蒸发, 且在该过程中,经过蒸发器附近的空气可被冷却。此外,冷却的空气可被供 应到冷冻室或冷藏室。一般而言,蒸发器安装在储存室的后侧上并竖向地延 伸。
近年来,扩大冰箱的内部储存空间(特别地,储存室)是消费者的主要 关注点。因此,已经作出了大量的努力来减少冰箱中所需的容纳制冷系统的 部件的空间且相对地增加储存室的容积。然而,如上所述,当蒸发器设置在 储存室的后侧上时,将储存室的尺寸减小来确保用于安装蒸发器的空间是存 在困难的。
特别地,冰箱包括可从储存室向前抽出的抽屉。问题在于,由于蒸发器 的布置造成储存室的尺寸、特别是前后长度减小,因此,抽屉的抽出距离减 小。当抽屉的抽出距离减小时,抽屉间隔减小,使用者在抽屉中容纳食物是 不方便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经开发出将蒸发器安装在间隔壁中,冷藏室和冷 冻室通过该间隔壁被间隔开。在冷冻室和冷藏室布置在冰箱的左侧和右侧上 的并排式冰箱中,因为间隔壁在冷冻室和冷藏室之间竖向地延伸,所以由蒸 发器产生的除霜水可容易地排出。然而,在冷藏室和冷冻室布置在冰箱的上 侧和下侧上的冰箱中,因为间隔壁在冷冻室和冷藏室之间横向地延伸,所以 难以排出由蒸发器产生的除霜水。
下面将描述相关技术的信息。
1.欧洲专利第EP2694894号(公开于2016年3月23日)
2.发明的标题:用于制冷的组合装置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将蒸发器安装在间隔壁中的技术,冷藏室和冷 冻室通过该间隔壁在冰箱中彼此分开,在该冰箱中,冷藏室位于冰箱的上部 且冷冻室位于冰箱的下部。然而,根据现有技术的蒸发器朝向后端向下倾斜。 蒸发器的这种布置将由蒸发器产生的除霜水容易地排放到下侧。然而,由于 蒸发器朝向后端倾斜,所以用于布置隔热体和蒸发器的间隔壁的厚度会增加。 当间隔壁的厚度增加时,冰箱的储存室变得相对较小。
此外,由于蒸发器的倾斜布置,间隔壁的下表面向下倾斜,相应地,设 置在冷冻室的上部处的抽屉的侧表面朝向后端向下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对 食物的储存能力会变差。
根据现有技术的蒸发器的布置,因为风扇直接位于蒸发器的后方,由蒸 发器产生的除霜水会流入风扇,所以风扇可能发生故障。此外,当具有高湿 度的冷空气经过风扇时,可能在风扇中产生冷凝水。根据现有技术,没有设 置用以排出风扇的冷凝水的单独的水通道,且冷凝水会流入冷空气所供应到 的管道。在这种情况下,由冷凝水引起的霜会凝结在管道中。
收集除霜水的托盘必须设置在蒸发器的下侧上。根据现有技术的蒸发器 的布置,为了尽可能地减小间隔壁的厚度,托盘应设置在蒸发器的下侧上, 以非常靠近蒸发器。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储存在托盘中的除霜水结霜,所以 蒸发器的热交换性能恶化。
上述参考文献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其适于附加或替代的细节、特征和/ 或技术背景的适当教导。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冰箱包括:机壳,包括冷藏室和布置在冷藏室下方的 冷冻室;间隔壁,被设置在冷藏室与冷冻室之间,且具有间隔壁隔热体;蒸 发器壳体,被布置在冷冻室中,并位于间隔壁的下表面上;蒸发器,被安装 在蒸发器壳体中;格栅盖,附接到蒸发器壳体的后侧,并安装有吹送风扇; 第一供应管道,从格栅盖延伸到冷藏室,经过吹送风扇的空气的第一部分流 过第一供应管道;以及第二供应管道,从格栅盖延伸到冷冻室,经过吹送风 扇的空气的第二部分流过第二供应管道。
其中,格栅盖包括:第一格栅盖,限定格栅盖的前表面,并具有被构造 成将空气引导到吹送风扇的风扇吸入口;以及第二格栅盖,联接到第一格栅 盖的后部,并具有安装吹送风扇的风扇座。
其中,第一供应管道包括:冷藏室供应口,形成在格栅盖的上部处,并 被构造为排出空气的第一部分;其中第一供应管道与冷藏室供应口连通,并 被构造成向上引导空气的第一部分。
冰箱还包括:冷藏室冷空气管道,与第一供应管道连通并限定冷藏室的 后壁;以及至少一个冷藏室冷空气供应口,设置在冷藏室冷空气管道的前表 面上并被构造成将空气供应到冷藏室。
冰箱还包括:多个第一供应口,形成在格栅盖的上部处并被构造成将空 气排出到冷冻室的上部空间;以及第二供应口,形成在格栅盖的下部处并被 构造为将空气排出到冷冻室的下部空间。
其中,多个第一供应口被设置在风扇吸入口的相对两侧。
其中,蒸发器壳体包括:第一盖,设置在蒸发器上方;以及第二盖,支 撑蒸发器的下部。
其中,蒸发器的第一部分从蒸发器的中心部向第一侧倾斜,蒸发器的第 二部分从蒸发器的中心部向第二侧倾斜,且其中第二盖的底表面倾斜成对应 于蒸发器的倾斜。
其中,第二盖的底表面包括:第一底表面,限定底表面的中心部并以下 降方式朝向第二盖的后部延伸;至少一个第二底表面,从第一底表面向上延 伸;以及至少一个第三底表面,从至少一个第二底表面的上部侧向地 (sideways)延伸。
其中,多个第一供应口位于第二底表面的任一侧上,并朝向第二盖的底 表面排出空气。
其中,多个第一供应口位于第三底表面的下侧上,并朝向第二盖的底表 面排出空气。
其中,格栅盖包括盖插入孔,且其中蒸发器壳体包括穿过盖插入孔并被 构造成收集冷凝水的除霜水托盘。
冰箱还包括形成在第一格栅盖中并位于盖插入孔下方以将空气排出到冷 冻室的第二供应口。
其中,第二供应管道联接到格栅盖的下侧,并被构造成将经过吹送风扇 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排放到冷冻室的下部空间。
所述冰箱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格栅盖的前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冷凝水引导 件,至少一个冷凝水引导件被构造成将在格栅盖或吹送风扇中产生的冷凝水 引导到除霜水托盘。
其中,至少一个冷凝水引导件从第一格栅盖的上部朝向风扇吸入口延伸, 且沿着风扇吸入口成圆形,且连接到盖插入孔。
其中,盖排出孔被构造成将冷冻室中的空气引入蒸发器壳体中,其被形 成在第二盖的相对两侧表面上。
其中,盖排出孔位于比多个第一供应口更远离冰箱中心的位置。
其中,多个第一供应口从第一格栅盖的前表面倾斜,以面对格栅盖的中 心部。
其中,吹送风扇包括离心风扇,空气通过该离心风扇沿轴向被吸入并沿 圆周方向被排出。
附图说明
将参考以下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 件,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冰箱的构造的前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冰箱在门打开的情况下的前视图;
图3示出设置在根据实施例的冰箱中的内壳和冷空气供应装置;
图4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冷空气供应装置的构造;
图5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冷空气供应装置中的冷空气发生器的构造;
图6是示出冷空气发生器的构造的立体分解图;
图7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冷空气供应装置中的流动供应装置的构造;
图8是示出流动供应装置的构造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第一格栅盖的构造的前视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第一格栅盖的构造的后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第二格栅盖的构造的前视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蒸发器、除霜水托盘和格栅盖彼此联接的状 态的剖视图;
图13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冷空气从冷空气供应口被排出的状态;
图1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冷空气供应口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15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冷空气供应装置的内部构造;
图16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蒸发器的构造;
图1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蒸发器和除霜水托盘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18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保持器和支撑蒸发器的支撑体的构造;
图19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经过蒸发器的冷空气的流动;
图20和图21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由蒸发器冷却的冷空气供应到储存室的 状态;以及
图22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由蒸发器产生的除霜水被排出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详细实施例。然而,本公开的精神 并不限于所提出的实施例,在相同的精神范围内,理解本公开精神的本领域 技术人员可容易地提出其他实施例。
参照图1到图3,根据实施例的冰箱10可包括:机壳11,其中设置有 储存室;以及门21和22,设置在机壳11的前表面上,以选择性地打开/关 闭储存室。机壳11可具有长方体形状,机壳11的前表面是开放的。此外, 机壳11可包括限定冰箱外观的外壳60和联接到外壳60的内部并限定储存 室的内表面的内壳70。被构造成在冰箱外部与储存室之间进行隔热的机壳 隔热体65(参见图22)可设置在外壳60与内壳70之间。
储存室可包括被控制为具有不同温度的第一储存室12和第二储存室 13。第一储存室12可包括冷藏室12,第二储存室13可以是冷冻室13。作 为示例,冷藏室12可形成在机壳11的上部处,冷冻室13可形成在机壳11 的下部处。
冷藏室12可被布置在冷冻室13的上方。根据这样的构造,因为相对频 繁地用于储存或取出食物的冷藏室12可被布置在与使用者的腰部对应的高 度处,所以当使用冷藏室12时,使用者不需要弯腰,使得使用者的便利性 可得到提高。
冰箱10还可包括间隔壁50,冷藏室12和冷冻室13通过该间隔壁被间 隔开。间隔壁50可设置在机壳11中,以从机壳11的前侧朝向后侧延伸。
作为示例,间隔壁50可沿着平行于地面的方向从机壳11的前侧朝向后 侧延伸。因为在冷藏室12和冷冻室13处形成的温度彼此不同,所以被构造 成将冷藏室12和冷冻室13彼此隔热的间隔壁隔热体55可设置在间隔壁50 中。
门21和22可包括:冷藏室门21,可旋转地设置在冷藏室12的前侧上; 以及冷冻室门22,可旋转地设置在冷冻室13的前侧上。作为另一示例,冷 冻室门22可以是能够向前抽出的抽屉。使用者可抓握的第一手柄21a可设 置在冷藏室门21的前表面上,第二手柄22a可设置在冷冻室门22的前表面 上。
冰箱10还可包括设置在储存室中的多个搁架31,以容纳食物。作为示 例,多个搁架31可设置在冷藏室12中以彼此垂直地间隔开。
冰箱10还可包括能够从储存室中抽出的抽屉35。抽屉35可设置在冷 藏室12和冷冻室13中,且可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用于食物的容纳空间。抽屉 35的前后长度可随着储存室的前后宽度变大而增加,因此,抽屉35的抽出 距离可增加。
当抽屉35的抽出距离增加时,对使用者而言,容纳食物的便利性可得 到提高。因此,考虑到使用者的便利性,冰箱被构造成使得储存室的前后宽 度可变得相对较大是非常重要的。
抽屉35抽出的方向被定义为向前方向,抽屉35被容纳的方向被定义为 向后方向。此外,当从冰箱10的前侧观察冰箱10时的向左方向被定义为向 左方向,当从冰箱10的前侧观察冰箱10时的向右方向被定义为向右方向。 方向的定义可贯穿整个说明书而同样适用。
冰箱10还可包括显示单元或显示器25,其被构造为显示关于冰箱的储 存室的温度和操作状态的信息。作为示例,显示器25可设置在冷藏室门21 的前表面上。
内壳70可包括限定冷藏室12的内部冷藏室壳体71。内部冷藏室壳体 71可具有开放的前表面且可具有近似长方体形状。
内壳70还可包括限定冷冻室12的内部冷冻室壳体75。内部冷冻室壳 体75可具有开放的前表面且可具有近似长方体形状。内部冷冻室壳体75 可被布置在内部冷藏室壳体71的下方,以与内部冷藏室壳体71间隔开。内 部冷藏室壳体71可被命名为“第一内壳”,内部冷冻室壳体75可被命名为 “第二内壳”。
间隔壁50可被布置在内部冷藏室壳体71与内部冷冻室壳体75之间。 间隔壁50可包括限定间隔壁50的前部外观的前间隔壁部分(或第一间隔壁) 51。当门21和22打开时,当从外面观察时,前间隔壁51可位于冷藏室12 与冷冻室13之间。
间隔壁50还可包括设置在前间隔壁51的后侧上的间隔壁隔热体55, 以使冷藏室12和冷冻室13隔热。间隔壁隔热体55可布置在内部冷藏室壳 体71的底表面和内部冷冻室壳体75的上表面之间。间隔壁50可包括内部 冷藏室壳体71的底表面和内部冷冻室壳体75的上表面。
冰箱10可包括冷空气供应装置(或冷空气供应源)100,其被构造为向 冷藏室12和冷冻室13供应冷空气。冷空气供应源100可被布置在间隔壁隔 热体55的下方。冷空气供应源100可安装在内部冷冻室壳体75的内部上表 面上。
由冷空气供应源100产生的冷空气可分别被供应到冷藏室12和冷冻室 13。由冷空气供应源100产生的冷空气的至少一部分所流过的冷藏室冷空气 管道81可设置在冷藏室12的后侧上。
此外,被构造成将冷空气供应到冷藏室12的冷藏室冷空气供应部分或 冷藏室冷空气供应口82可形成在冷藏室冷空气管道81中。冷藏室冷空气管 道81可形成在冷藏室12的后壁上,冷藏室冷空气供应口82也可形成在冷 藏室冷空气管道81的前表面上。
冷空气供应源100可包括冷冻室冷空气供应单元,其被构造为将冷空气 供应源100产生的冷空气的至少一部分供应到冷冻室13。冷冻室冷空气供 应单元可包括第二供应单元(或冷冻室空气供应源)326。将参照附图对其 进行说明。
机器室80可形成在内部冷冻室壳体75的下后侧上。作为构成制冷循环 的部件的压缩机和蒸发器可安装在机器室80中。
参照图4到图6,根据实施例的冷空气供应源100可包括:冷空气发生 器200,被构造为使用在制冷循环中循环的制冷剂的蒸发热来产生冷空气; 流动供应单元或流动供应装置300,被构造为将冷空气发生器200产生的冷 空气供应到储存室。冷空气发生器200可包括:蒸发器220,其中制冷剂被 蒸发;第一盖210,设置在蒸发器220上方;以及第二盖270,设置在蒸发 器220下方。第一盖210可联接到第二盖270的上部,由第一盖210和第二 盖270限定的内部空间可限定安装蒸发器220的安装空间。
此外,第一盖210和第二盖270可被命名为容纳蒸发器220的“蒸发器 壳体”,安装空间可被命名为“蒸发室”或“热交换室”。蒸发器壳体210 和270可位于间隔壁50的底表面上。间隔壁50可使冷藏室12与热交换室 隔热。
蒸发器220可包括:制冷剂管221,制冷剂通过该制冷剂管流动;以及 散热片223,联接到制冷剂管221,以增大制冷剂的热交换区域(参见图15)。 第一盖210可形成内部冷冻室壳体75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盖210可形成内 部冷冻室壳体75的内部上表面。换言之,第一盖210可与内部冷冻室壳体 75一体地成形,且可设置在内部冷冻室壳体75的下表面上。
第一盖210可包括:第一前盖部分(或第一前盖)211,设置在蒸发器 220的前面;第一侧盖部分(或第一侧盖)212,从第一前盖部分211的相 对两侧向后延伸;以及第一上盖部分(或第一上盖)213,联接到相对的第 一侧盖部分212的上侧。凹入部分(或凹部)215可形成在第一上盖213的 中心处。凹部215可从第一上盖213的前侧延伸到后侧。
第一上盖213可从凹部215朝向凹部215的相对两侧倾斜。这种形状可 对应于蒸发器220的形状,其可倾斜于相对两侧。
每个第一侧盖212可包括第一管道联接部分(或第一管道联接器)217, 流动供应装置300的排出管道311联接到该第一管道联接部分217,这将在 下面描述。作为示例,第一管道联接器217可分别形成在相对的第一侧盖 212中。即,第一管道联接器217可被布置在第一盖210的相对两侧表面(左 表面和右表面)上。
储存在冷藏室12中的冷空气可通过排出管道311排出,排出的冷空气 可经由第一管道联接器217流到由第一盖210和第二盖270限定的内部空 间。此外,冷空气可在经过蒸发器220时被冷却。
第一盖210可包括第二管道联接部分(或第二管道联接器)218,流动 供应装置300的第一供应管道380联接到该第二管道联接部分218。由蒸发 器220产生的冷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可流动到第一供应管道380,且可被供应 到冷藏室12。第二管道联接器218可设置在第一上盖213中。
供吸入管290穿过的管穿透部分或管穿透孔216可形成在第一盖210 中。吸入管290是被构造为将由蒸发器220蒸发的制冷剂引导到压缩机的管, 其可连接到蒸发器220,经过管穿透孔216,并延伸到布置在机器室80中的 压缩机。管穿透孔216可形成在凹部215中。
支撑蒸发器220的第二盖270可被布置在冷冻室13中。作为示例,第 二盖270可被布置在内部冷冻室壳体75的下侧上。
第二盖270可包括布置在蒸发器220的下侧上以支撑蒸发器220或除霜 水托盘240的盖座部分(或盖座)273。盖座273可从相对两侧朝向中心侧, 以与蒸发器220的倾斜形状和除霜水托盘240的倾斜形状相对应。
第二盖270还可包括设置在盖座273的前面的第二前盖部分(或第二前 盖)271。供储存在冷冻室13中的冷空气通过的通孔271a可形成在第二前 盖271中。作为示例,通孔271a可形成在第二前盖271的相对两侧上,以 引导位于冷冻室13的前侧上的冷空气,使得冷空气可容易地流动以覆盖排 出孔275。通过形成通孔271a,朝向盖排出孔275流动的冷空气的流动阻力 可被减小。
第二盖270还可包括隔热体插入部分或隔热体插入狭槽271b,盖隔热 体235可安装在隔热体插入部分或隔热体插入狭槽271b中。隔热体插入狭 槽271b可由于第二前盖271的上表面被穿透而形成(参见图15)。
第二盖270还可包括联接到第二前盖271的相对两侧的第二侧盖部分或 第二侧盖272,以朝向冰箱的后部延伸。此外,相对的第二侧盖272可联接 到盖座273的相对两侧以向上延伸。第一盖210可联接到第二侧盖272的上 部。
被构造成将储存在冷冻室13中的冷空气引导到蒸发器220的盖排出孔 275可形成在第二侧盖272中。作为示例,多个孔可包括在盖排出孔275中, 且多个孔可从第二侧盖272的前侧或第一侧朝向后侧或第二侧布置。冷冻室 13中的冷空气可通过盖排出孔275流到由第一盖210和第二盖270限定的 内部空间,且可在经过蒸发器220的同时被冷却。第一管道联接器217和盖 排出孔275可统称为“引入引导部分”。
冷空气发生器200还可包括联接到蒸发器220的第一加热器243,以向 蒸发器220供应预定量的热量。第一加热器243可以是加热器,其被构造为 提供一定量的热量以在蒸发器220中产生霜时融化冰,该加热器可被称为 “第一除霜加热器”。作为示例,第一加热器243可联接到蒸发器220的上 部。
冷空气发生器200还可包括被构造为支撑蒸发器220的蒸发器支撑装置 或蒸发器支撑件231、233和236。蒸发器支撑件231、233和236可位于蒸 发器壳体210和270的内部。此外,蒸发器支撑件231、233和236可包括 蒸发器保持器231和233以及支撑体236。
蒸发器保持器231和233可包括支撑蒸发器220的前部的第一保持器 231和支撑蒸发器220的后部的第二保持器233。第一保持器231可被支撑 在除霜水托盘240上,第二保持器233可被支撑在支撑体236上。
支撑体236可被支撑在第二盖270上且可被布置在蒸发器220的后侧 上。借助蒸发器保持器231和233以及支撑体236的构造,蒸发器220可被 稳定地支撑在由第一盖210和第二盖270限定的空间内部。
冷空气发生器200还可包括除霜传感器228,其被构造为检测蒸发器220 附近的温度,以确定蒸发器220的除霜开始时间或除霜终止时间。除霜传感 器228可安装在蒸发器保持器231和233中,例如,安装在第二保持器233 中。
冷空气发生器200还可包括保险丝229,其被构造为中断施加到第一加 热器243的电流。当蒸发器220的温度不低于预定温度时,供应到第一加热 器243的电流可在保险丝229被切断时中断,从而可防止安全事故。保险丝 229可被安装在蒸发器保持器231和233中,例如,安装在第二保持器233 中。
冷空气发生器200还可包括蒸发器隔热体235和247,该蒸发器隔热体 被构造成在靠近蒸发器220形成的热交换区域与热交换区域之外的空间之 间进行隔热。蒸发器隔热体235和247可包括盖隔热体235,其被布置在第 一保持器231的前侧上,以使蒸发器220的前部空间隔热。
蒸发器隔热体235和247还可包括由第二盖270支撑的托盘隔热体247。 托盘隔热体247可被布置在除霜水托盘240的下方,以使蒸发器220的下部 空间隔热。托盘隔热体247可座接于第二盖270的盖座273上,且可被定位 于第二加热器245的下方。特别地,托盘隔热体247可防止由第二加热器 245产生的热量被施加到冷冻室13。
冷空气发生器200还可包括布置在蒸发器220下方的除霜水托盘240, 以收集由蒸发器220产生的除霜水。除霜水托盘240可从除霜水托盘240 的相对两侧朝向中心部凹入而形成对应于蒸发器220的形状。因此,由蒸发 器220产生的除霜水可储存在除霜水托盘240中,且可流到除霜水托盘240 的中心部。
在除霜水托盘240与蒸发器220之间的间隔距离中,蒸发器220和除霜 水托盘240的中心部之间的距离可大于蒸发器220与除霜水托盘240的相对 两侧之间的距离。换言之,除霜水托盘240与蒸发器220之间的间隔距离可 从蒸发器220和除霜水托盘240的相对两侧朝向中心部逐渐增加。根据这样 的构造,即使当流到除霜水托盘240的中心部的除霜水的量增加时,除霜水 也不会与蒸发器220的表面接触,从而可防止蒸发器220中结霜。
冷空气发生器200还可包括布置在除霜水托盘240下方的第二加热器 245,以向除霜水托盘240供应预定量的热量。第二加热器245可提供一定 量的热量以在除霜水托盘240中产生霜时融化冰,第二加热器245可被称为 “第二除霜加热器”。第二加热器245可被布置在除霜水托盘240与托盘隔 热体247之间。
作为示例,第二加热器245可包括具有板或面板的形状的表面形加热 器。第二加热器245可设置在除霜水托盘240的底表面上,因此在除霜水托 盘240的上表面上流动的除霜水不会受到第二加热器打扰,使得除霜水可容 易地被排出。此外,除霜水可不被施加到第二加热器245的表面,使得可防 止第二加热器245被除霜水腐蚀或发生故障的现象。
冷空气发生器200还可包括排水管295,该排水管被构造成从除霜水托 盘240中排出收集在除霜水托盘240中的除霜水。排水管295可被布置在格 栅盖320和330的后侧上,这将在下面描述。此外,排水管295可连接到除 霜水托盘240的后侧,向下延伸并与机器室80连通。除霜水可流过排水管 295以被引入机器室80,且可被收集在设置于机器室80中的排风扇中。
参照图7和图8,根据实施例的流动供应装置300可包括风扇组件350 和355,上述风扇组件被构造为产生冷空气的流动。风扇组件350和355可 包括吹送风扇350。作为示例,吹送风扇350可包括离心风扇,冷空气通过 该离心风扇沿轴向被引入并沿圆周方向排出。流过冷藏室吸入通道的冷空气 和流过冷冻室吸入通道的冷空气可彼此混合,且混合的冷空气可被引入吹送 风扇350。
吹送风扇350可包括:毂351,风扇电机被联接到其上;多个叶片,被 布置在毂351的外周表面上;以及喇叭口353,联接到多个叶片352的前端 以引导冷空气,使得冷空气被引入吹送风扇350中。吹送风扇350可安装在 格栅盖320与330之间的内部空间中。吹送风扇350可座接在设置在格栅盖 320和330中的风扇座部分(或风扇座)332上。风扇座332可设置在第二 格栅盖330中。
风扇组件350和355还可包括联接到吹送风扇350的风扇支撑件355, 以允许吹送风扇350被支撑在格栅盖320和330上。风扇支撑件355可包括 盖支撑件356,其被联接到风扇座332的支撑联接部分(或支撑联接器)332a。 多个盖支撑件356可沿着风扇支撑件355的圆周形成。
流动供应装置300还可包括格栅盖320和330,上述格栅盖限定风扇组 件350和355所安装在的安装空间(下文称为风扇安装空间)。格栅盖320 和330可位于冷冻室13的后侧上,即,位于内部冷冻室壳体75的后表面上。
格栅盖320和330可包括第一格栅盖320和联接到第一格栅盖320的后 侧的第二格栅盖330。安装空间可被限定为通过将第一格栅盖320和第二格 栅盖330彼此联接而限定的内部空间。
第一格栅盖320可包括:第一格栅盖体321,具有板的形状;以及风扇 吸入部分或吸入口322,形成在第一格栅盖体321中,以引导由蒸发器220 热交换的冷空气使得冷空气流到吹送风扇350。作为示例,风扇吸入口322 可形成在第一格栅盖体321的上部处,且可具有大致圆形形状。经过蒸发器 220的空气可经由风扇吸入口322被引入风扇安装空间。
被构造成将在风扇吸入部分322周围产生的冷凝水(即在格栅盖320、 330或吹送风扇350中产生的冷凝水)引导到下侧的冷凝水引导件322a可 设置在风扇吸入部分322外面。冷凝水引导件322a可设置在第一格栅盖体 321的前表面上。作为示例,冷凝水引导件322a可从第一格栅盖体321的 外部朝向风扇吸入部分322延伸,且可围绕风扇吸入部分322的边缘。此外, 冷凝水引导件322a的下端可连接到第一盖插入部分323。
第一格栅盖体321还可包括第一盖插入孔323,冷空气发生器200的第 二盖270或除霜水托盘240被插入该第一盖插入孔中。此外,第二格栅盖体 330可包括第二盖插入部分或第二盖插入孔333,冷空气发生器200的第二 盖270或除霜水托盘240被插入该第二盖插入部分或第二盖插入孔中。
第二盖270或除霜水托盘240可通过第一盖插入孔323延伸到格栅盖 320和330之间的内部空间,并通过第二盖插入孔333延伸到格栅盖320和 330的后侧。此外,第二盖270或除霜水托盘240可连接到排水管295,且 储存在除霜水托盘240中的除霜水可被引入排水管295(参见图22)。
流动供应装置300还可包括被构造成遮蔽第一盖插入部分323的至少一 部分的副盖340。作为示例,副盖340可遮蔽第一盖插入孔323的下部空间, 第二盖270或除霜水托盘240可被插入第一盖插入孔323的上部空间中。在 组装过程的简单描述中,当第二盖270和除霜水托盘240被插入第一盖插入 孔323之后,副盖340可与第一盖插入孔323组装。
联接孔344可形成在副盖340中。联接孔344可通过特定的紧固构件联 接到第二格栅盖330的副盖联接部分或副盖联接凸台334。在这种情况下, 紧固构件可穿过第一格栅盖320的第一紧固孔321a而联接到副盖联接凸台 334。第一紧固孔321a可位于第一盖插入部分323的下方。
第一格栅盖320可包括多个冷空气供应部分或冷空气供应口325和 326,其被构造成将经过吹送风扇350的冷空气排放到冷冻室13。多个冷空 气供应口325和326包括形成在第一格栅盖体321的上部处的第一供应部分 或第一供应口325。多个第一供应口325可布置在风扇吸入口322的相对两 侧上,且可位于第一盖插入孔323的上方。第一供应口325可朝向冷冻室13的上部空间供应冷空气。
作为示例,第一供应口325可朝向冷空气发生器200的下表面(即,第 二盖270的底表面)供应冷空气。由于第二盖270的内部温度与冷冻室13 的内部温度之间的差异,露水可在第二盖270的外表面上产生。当冷冻室门 22被打开时,可能产生更大量的露水,因此湿热的空气可被引入冷冻室13 中。
通过第一供应口325供应的冷空气朝向第二盖270流动,使得露水可能 蒸发,或可去除存在于第二盖270中的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第一供应口 325可被布置在低于第二盖270的底表面的位置处。
多个冷空气供应口325和326还可包括形成在第一格栅盖体321的下部 处的第二供应部分或第二供应口326。第二供应口326可位于第一盖插入孔 323下方,且可将冷空气朝向冷冻室13的中心空间或下部空间供应。
第二格栅盖330可联接到第一格栅盖320的后侧。第二格栅盖330可包 括具有板的形状的第二格栅盖体331。第二格栅盖体331可包括具有联接到 风扇支撑件355的支撑联接器332a的风扇座332。风扇座322可设置在第 二格栅盖330的上部处,且可布置在对应于第一格栅盖320的风扇吸入口 322的位置处。
第二格栅盖330还可包括从第二格栅盖体331向前突出的突起337。突 起337可支撑第一格栅盖320的后表面并围绕第二盖插入孔333。
突起337的上表面可用作水收集器,其收集在吹送风扇350或格栅盖 320和330内产生的冷凝水。此外,由吹送风扇350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冷凝 水孔338被排放到下侧,该冷凝水孔338可形成在突起337的上表面上。当 冷空气流过吹送风扇350时,冷凝水可在风扇组件350和355周围产生。此 外,冷凝水可被收集到突起337的上表面,且可通过冷凝水孔338落到除霜 水托盘240上。
冷凝水孔338可位于第二盖插入孔333的上侧上,且除霜水托盘240 可穿过第二盖插入孔333,使得通过冷凝水孔338落下的除霜水可被收集在 除霜水托盘240中。根据这种构造,由风扇组件350和355产生的冷凝水可 容易地排出。
流动供应装置300还可包括排出管道311,该排出管道联接到蒸发器壳 体210和270,以将储存在冷藏室12中的冷空气引导到蒸发器壳体210和 270的内部,即朝向蒸发器220引导。排出管道311可联接到内部冷藏室壳 体71以向下延伸,且可联接到蒸发器壳体210和270。
排出孔312与冷藏室12连通,冷藏室12中的冷空气被引入该排出孔 312,该排出孔312可形成在排出管道311的上部处。多个第一格栅312a 可设置在排出孔312中,以防止存在于冷藏室12中的异物通过排出孔312 被引入排出管道311中。排出孔312可以是形成在多个第一格栅312a之间 的空间。
联接到蒸发器壳体210和270以将从冷藏室12排出的冷空气引入用于 蒸发器220的安装空间中的蒸发器供应部分或蒸发器供应口313,可形成在 排出管道311的下部处。作为示例,蒸发器供应口313可联接到第一盖210 的第一管道联接部分217。
排出管道311可设置在蒸发器壳体210和270的相对两侧上。因此,储 存在冷藏室12中的冷空气可被排放到内部冷藏室壳体71的相对两侧,且可 通过排出管道311被供应到蒸发器壳体210和270的内部。此外,供应的冷 空气可在经过蒸发器220时被冷却。
流动供应装置300还可包括第一供应管道380,经过吹送风扇350的空 气的至少一部分流过该第一供应管道380。作为示例,第一供应管道380可 引导被供应到冷藏室12的冷空气的流动。
格栅盖320和330可包括与第一供应管道380连通的冷藏室供应部分或 冷藏室供应口339。冷藏室供应口339可通过将第一格栅盖320和第二格栅 盖330联接到彼此而形成。
此外,冷藏室供应口339可联接到第一盖210的第二管道联接器218。 即,第一盖210的后部可联接到格栅盖320和330的上部,第二管道联接器 218和冷藏室供应口339可竖向地对准以彼此连通。因此,经过吹送风扇350 的冷空气可通过格栅盖320和330的冷藏室供应口339和第一盖210的第二 管道联接器218流到第一供应管道380。
连接到冷藏室冷空气管道81的管道连接器382可形成在第一供应管道 380的上部处。因此,流过第一供应管道380的冷空气可被引入冷藏室冷空 气管道81以向上流动,且可通过冷藏室冷空气供应口82被供应到冷藏室12。
流动供应装置300还可包括第二供应管道385,该第二供应管道385联 接到格栅盖320和330的下侧,且经过吹送风扇350的冷空气的至少一部分 可流过该第二供应管道385。作为示例,第二供应管道385可引导冷空气的 流动以被供应到冷冻室13。此外,冷空气通过第三供应部分或第三供应口 386而被排出到冷冻室13,该第三供应部分或第三供应口386形成在第二供 应管道385的下部处。
经过吹送风扇350的冷空气的一部分可向上流动,且可通过第一供应管 道380被供应到冷藏室12。此外,剩余的冷空气可流到吹送风扇350的相 对两侧,且剩余的冷空气的一部分可通过多个第一供应口325被供应到冷冻 室13的上部空间。
没有通过第一供应口325供应的冷空气可进一步向下流动,且可通过第 二供应口326被供应到冷冻室的中心空间。此外,没有通过第二供应口326 供应的冷空气可进一步向下流动,可被引入第二供应管道385中,且可通过 第三供应口386被供应到冷冻室13的下部空间。
参照图9到图14,第一格栅盖320可包括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的第一 格栅盖体321。第一格栅盖体321的前表面(图9中观察到的表面)可为面 对冰箱10的前侧的表面,第一格栅盖321的后表面(图10中观察到的表面) 可为面对第二格栅盖330的表面。
第一格栅盖体321可包括供空气经过的多个孔322、325和326。多个 孔322、325和326可包括:风扇吸入口322,被构造成引导空气从前侧流 到后侧;以及多个冷空气供应口,被构造成引导空气从后侧流到前侧。风扇 吸入口322可引导由位于风扇吸入口322的前侧上的蒸发器220冷却的空 气,使得空气可流到第一格栅盖320的后侧、并流到风扇安装空间。
多个冷空气供应口325和326可包括位于风扇吸入口322的相对下侧上 的第一供应口325和与第一供应口325间隔开的第二供应口326。第一供应 口325可冷却冷冻室13的上部空间并将空气朝向第二盖270的底表面排出。 此外,第二供应口326可冷却冷冻室13的中心空间或下部空间。
第一供应口325可从第一格栅盖体321的前表面突出预定长度。此外, 第一供应口325可具有近似矩形的形状。根据第一供应口325的这种突出形 状,通过第一供应口325供应的空气可在被集中在第一格栅盖体321的前侧 上的同时流动。此外,第一供应口325可限定第一冷空气供应孔325a。第 一冷空气供应孔325a可以是突出的第一供应口325的内部空间,该第一冷 空气供应孔325a可通过穿透第一格栅盖体321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
被构造成引导空气经过第一冷空气供应孔325a流动的供应引导肋325b 可设置在第一供应口325的后侧上。供应引导肋325b可从第一格栅盖体321 的后表面向后突出预定长度。根据供应引导肋325b的构造,可容易地将经 过吹送风扇350的空气供应到第一冷空气供应孔325a。
参照图14所示,第一供应口325可比设置在第二盖270中的盖排出孔 275更靠近格栅盖320和330的中心部。即,盖排出孔275可横向地位于第 一供应口325。
此外,第一供应口325的前表面325c可与横向参考线lo相交。第一供 应口325的前表面325c可相对于参考线lo倾斜设定角θo。换言之,设置在 格栅盖320和330的相对两侧上的第一供应口325可从第一格栅盖320的前 表面突出以倾斜地面对格栅盖320和330的中心部。根据第一供应口325 的这种构造,通过第一供应口325排放的空气可被排放到格栅盖320和330 的前中心部,且盖排出孔275可布置在第二盖的相对两侧上,使得可防止从 第一供应口325排出的冷空气直接地吸入盖排出孔275。
第二供应口326可从第一格栅盖体321的前表面突出预定长度。此外, 第二供应口326可具有大致矩形形状,且可在横向方向上延伸。根据第二供 应口326的这种突出形状,通过第二供应口326供应的冷空气可在被集中在 第一格栅盖体321的前侧上的同时流动。此外,第二供应口326可限定第二 冷空气供应孔326a。第二冷空气供应孔326a可以是突出的第二供应口326 的内部空间,该第二冷空气供应孔326a可通过穿透第一格栅盖体321的至 少一部分而形成。
第一格栅盖体321可包括供水经过的第一盖插入孔323。第一盖插入孔 323可以是供第一格栅盖体321的至少一部分穿过的贯穿孔。第一盖插入孔 323可位于第一供应口325与第二供应口326之间。即,第一盖插入孔323 可位于第二供应口326的上侧,并位于第一供应口325的下侧。
冷凝水引导件322a从风扇吸入口322的外侧弧形地延伸,从风扇吸入 口322的相对两侧向下延伸,且连接到第一盖插入孔323,该冷凝水引导件 322a可设置在第一格栅盖体321的前表面上。沿着冷凝水引导件322a落下 的冷凝水可下落到插入第一盖插入孔323中的除霜水托盘240。
被布置在第一盖插入孔323外侧的盖支撑肋327可被设置在第一格栅盖 体321的后表面上。盖支撑肋327可围绕第一盖插入孔323的至少一部分。 此外,盖支撑肋327可由第二格栅盖330的突起337支撑。
可旋转地支撑吹送风扇350的喇叭口353的护罩322b可形成在第一格 栅盖体321的后表面上。护罩322b可形成在风扇吸入口322的边缘处,且 可凹入到第一格栅盖体321的后表面中。喇叭口353的至少一部分可插入护 罩322b中。
当吹送风扇350旋转时,通过吸入风扇口322吸入的冷空气可沿吹送风 扇350的轴向被引入,且可沿着多个叶片352被引导。此外,经过多个叶片 352的空气可被分支并流过冷藏室排出通道和冷冻室排出通道。
冷藏室排出通道可包括第一供应管道380。空气中的一些分支空气可流 过第一供应管道380,且可通过冷藏室冷空气管道81和冷藏室冷空气供应 口82被供应到冷藏室12。
冷冻室排出通道可包括第一供应口325、第二供应口326和第二供应管 道385。供应到冷藏室12的空气中的剩余空气可被分支并流过第一供应口 325和第二供应口326以及第二供应管道385。经过吹送风扇350的空气中 的一些空气可通过第一供应口325被供应到冷冻室13。此外,一些空气可 通过第二供应口326被供应到冷冻室13。此外,剩余空气可流到第二供应 管道385,且可通过第三供应口386供应到冷冻室13。
通过第一供应口325延伸到冷冻室13的通道可被称为“第一排出通 道”,通过第二供应口326延伸到冷冻室13的通道可被命名为“第二排出 通道”,且通过第二供应管道385延伸到冷冻室13的通道可被命名为“第 三排出通道”。第二格栅盖330可包括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的第二格栅盖体 331。第二格栅盖体331的前表面(图11中所观察到的表面)可以是面对冰 箱10的前侧的表面,且第二格栅盖331的后表面可以是与前表面相对的表 面。
突起337可从第二格栅盖体331的前表面突出,且可位于风扇吸入口332的下方。此外,突起337可围绕第二盖插入孔333。
由风扇座332或吹送风扇350产生的冷凝水f2通过冷凝水孔338排出 到下侧,该冷凝水孔338可形成在突起337的上部。冷凝水孔338可形成在 突起337的大致中心部处,且突起337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被切割。
参照图11和图12,除霜水托盘240和第二盖270所插入的盖插入孔323 和333可形成在格栅盖320和330中。除霜水托盘240和第二盖270可从格 栅盖320和330的前侧延伸到后侧,可经过盖插入孔323和33,且可朝向 格栅盖320和330的后侧延伸。此外,除霜水托盘240和第二盖270的后部 可与排水管295连通。
被构造成将冷凝水或除霜水排出到排水管295的第一排出引导件242 可形成在除霜水托盘240的后侧。第一排出引导件242可位于冷凝水孔338 的下方。因此,通过冷凝水孔338排出的冷凝水可下落到第一排出引导件 242。
此外,第二排出引导件276可形成在第二盖270的后侧上。第二排出引 导件276的形状可对应于第一排出引导件242的形状,且可支撑第一排出引 导件242。
第一排出引导件242和第二排出引导件276的至少一部分可插入排水管 295。为了实现该目的,第一排出引导件242和第二排出引导件276的宽度 可小于排水管295的入口的直径。
排出孔277可在第二盖270中形成,流过第一排出引导件242的水通过 该排出孔277被排到排水管295。排出孔277可形成在第二排出导管276的 后侧上。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蒸发器220产生的冷凝水或除霜水f1可下落到除 霜水托盘240的上表面上,可沿倾斜的除霜水托盘240向后流动,且可通过 盖插入孔323和333被引入到排水管295中。此外,由吹送风扇350或格栅 盖320和330产生的冷凝水可通过冷凝水孔338下落到除霜水托盘240的上 表面上,且可通过排出孔277被引入排水管295。
参照图13,第一供应口325可布置在第二盖270的底表面的相对两侧 上。第二盖270可包括:第二前盖271,限定其前表面;两个第二侧盖272, 从第二前盖271的相对两侧向后延伸;以及底表面270a、270b和270c,从 第二前盖271的下侧向后延伸。
底表面270a、270b和270c可为弯曲的。底表面270a、270b和270c的 弯曲形状可对应于蒸发器220的结构,其中蒸发器220朝向其相对两侧向上 倾斜,例如具有与V形相似的形状。
底表面270a、270b和270c可包括:第一底表面270a,位于其中心并且 朝向冰箱10的后部向下倾斜;以及第二底表面270b,从第一底表面270a 的侧面向上延伸;以及第三底表面270c,从第二底表面270b的上端侧向地 延伸。
由于第一底表面270的形状可朝向冰箱10的后部向下倾斜,第二底表 面270b的竖向高度可朝向冰箱10的后部增加。此外,第二底表面270b可 将第一底表面270a和第三底表面270c彼此连接,且可被理解为限定第一底 表面270a和第三底表面270c之间的高度差的“台阶”。
第一供应口325可位于第二底表面270b的侧面上,且可位于第三底表 面270c的下侧上。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第一供应口325供应的空气可流 到冷冻室13的上部,且可朝向第二盖270的底表面270a、270b和270c流 动。
因此,布置在冷冻室13的上部空间中的抽屉35可容易地被冷却,在第 二盖270的底表面270a、270b和270c上产生的冷凝水可被蒸发,或者在底 表面270a、270b和270c上的霜可被去除。此外,空气可通过第一供应口 325被排到第二盖270的底表面270a、270b和270c,使得可防止排出的空 气被直接地吸入形成在第二盖270的第二侧盖272中的盖排出孔275。
参照图15到图18,根据实施例的冷空气供应装置100可包括安装在蒸 发器壳体210和270内的蒸发器220。蒸发器220可包括制冷剂流过的制冷 剂管221和联接到制冷剂管221的散热片223。作为示例,制冷剂管221可 被弯曲若干次,可横向地延伸,且可竖向地布置成两排。根据这样的结构, 制冷剂的流动距离增大,使得可增加热交换量。
散热片223可竖向地延伸以联接到两排制冷剂管221,且可引导冷空气 的流动以促进冷空气与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根据制冷剂管221和散热片 223,可提高制冷剂的热交换性能。
冷空气供应装置100可包括:入口管222a,该入口管连接到制冷剂管221的入口,以将制冷剂引入制冷剂管221;以及出口管222b,该出口管连 接到制冷剂管221的出口,使得在制冷剂管221中循环的制冷剂通过出口管 222b被排出。入口管222a和出口管222b可被布置在蒸发器220的中心部 处。
此外,气/液分离器260可安装在出口管222b的出口处,该气/液分离器 260被构造成将气体制冷剂从经过蒸发器220的制冷剂中分离出来并将分离 出来的气体制冷剂供应到吸入管290。气/液分离器260可安装在风扇吸入通 道227中。根据气/液分离器260的这种布置,气/液分离器260可被布置在 相对较低的位置,因此,冷空气供应装置100的竖向高度可被减少(参见图 19)。
作为示例,通过入口管222a被引入蒸发器220的下排制冷剂管221的 制冷剂可流到左侧(或右侧),流到上排制冷剂管221,然后朝向蒸发器220 的相对部分流到右侧(或左侧)。此外,制冷剂可被引入制冷剂管221的下 排制冷剂管221中,可流向蒸发器220的中心部,且可通过出口管222b排 出。
可设置多个散热片223。多个散热片223可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此外,多个散热片223中的一些散热片223可在横向或第二方向或左右方向 上延伸。构成这种布置的散热片223可被命名为“引导散热片”。引导散热 片可从侧部分或侧部220a和220b朝向蒸发器220的中心部分或中心部220c 延伸,以引导冷空气在侧部分的流动。
根据这种构造,当从蒸发器220的相对两侧引入的冷空气流到蒸发器 220的中心部220c时,冷空气可容易地沿着多个散热片223、特别是引导散 热片流动。即,可防止散热片223干扰冷空气流动的现象。蒸发器220还可 包括第一加热器243,该第一加热器联接到制冷剂管221的上部,以在蒸发 器220的除霜时间内向蒸发器220提供预定量的热量,从而融化在制冷剂管 221或散热片223中结霜的冰。
蒸发器220可包括:侧部220a和220b,限定蒸发器220的相对两侧部; 以及中心部220c,限定蒸发器220的中心部。侧部220a和220b可包括多 个热交换器220a和220b。此外,中心部220c可包括在多个热交换器220a 和220b之间形成的风扇吸入通道227,以限定吹送风扇350的吸入侧通道。
多个热交换器220a和220b可包括第一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 220b。而且,风扇吸入通道227可以是不具有制冷剂管221和散热片223 的冷空气通道。作为示例,制冷剂管221和散热片223可不布置在风扇吸入 通道227中。
风扇吸入通道227可以是形成在蒸发器220的连接器221a的后侧上的 通道,或者是形成在连接器221a与吹送风扇350之间的通道。根据这种构 造,在经过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20b的同时被冷却的空气可 在风扇吸入通道227中汇合,且可朝向吹送风扇350流动。
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20b可包括制冷剂管221和散热片 223。制冷剂管221可包括将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20b彼此 连接的连接器221a。连接器221a可具有弯曲形状,例如U形管的形状。
连接器221a可被布置在蒸发器220的前侧上,且可由第一保持器231 支撑。第一保持器231可包括支撑连接器221a的连接支撑件231a。连接支 撑件231a可通过使第一保持器231的至少一部分凹入而形成,连接器221a 可适配在凹入部中。
冷空气供应装置100可包括:第一保持器231,支撑蒸发器220的前部; 第二保持器233,支撑蒸发器220的后部。第一保持器231或第二保持器233 可包括通孔234b和234c,制冷剂管221被支撑在通孔234b和234c上。参 照图18,第二保持器233可包括保持器体234a,该保持器体具有板形状并 沿第二方向延伸,多个通孔234b和234c通过穿透保持器体234a的至少一 部分而形成。
多个通孔234b和234c可包括:多个第一通孔234b,制冷剂管221的 第一弯曲管221b被插入多个第一通孔234b中;第二通孔234c,制冷剂管 221的第二弯曲管221c被插入该第二通孔234c。多个第一通孔234b可以成 两排地被布置在保持器体234a的上部和下部处,且可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间 隔开。
第一弯曲管221b可以是设置在制冷剂管221的后部处的管,用于将流 过制冷剂管221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从向前方向转换成向后方向,或从向后 方向转换成向前方向。第一通孔234b可在第二方向上延伸。
此外,第二弯曲管221c可以是设置在制冷剂管221的侧部处的管,以 将流过制冷剂管221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从制冷剂管221的下排转换成上 排。第二通孔234c可沿着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延伸。
第二保持器233可联接到支撑体236。支撑体236可联接到第二保持器 233,且可位于格栅盖320和330的风扇吸入口322的前面。
第二保持器233还可包括设置在保持器体234a的边缘处并被支撑在支 撑体236的内表面上的支撑凸台234d。支撑凸台234d可设置在第一通孔 234b的上侧和下侧上,且可减小支撑体236和第二保持器233的接触面积。 根据支撑凸台234d的这种构造,从支撑体236经由第二保持器233传递到 制冷剂管221的应力可被减小。
此外,可设置多个支撑凸台234d,且供第一加热器243定位其中的支 撑空间可在多个支撑凸台234d之间形成。根据这样的结构,当第一加热器 243被支撑在支撑空间上时,支撑凸台234d可被支撑在支撑体236的内表 面上,使得第一加热器243可稳定地固定。
尽管已经基于第二保持器233描述了保持器的构造,但是设置在第二保 持器233中的保持器体234a、第一通孔234b和支撑凸台234d可同样应用 到第一保持器231。第二保持器233还可包括与风扇吸入通道227连通的凹 入部分或凹部233a,其被构造成引导经过蒸发器220的冷空气,使得冷空 气朝向吹送风扇350流动。
凹部233a可形成在保持器体234a的大致中心部处,以从保持器体234a 的上表面向下凹陷。此外,凹部233a可被布置在格栅盖320和330的风扇 吸入口322的前侧。由蒸发器220冷却的冷空气可经由风扇吸入通道227 和凹部233a被引入风扇吸入口322。
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20b可从蒸发器220的中心部延伸 到侧面以彼此相交。换言之,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20b可相 对于风扇吸入通道227朝向侧面向上倾斜。即,当风扇吸入通道227的中心 部被限定为C3时,穿过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20b的竖向中 心的中心线l2和l3被限定,中心部C3和中心线l2和l3可具有V形或楔形。
当穿过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中心部C3中的两排制冷剂管221 和散热片223的竖向纵向中心的线是第一中心线l2时,第一中心线l2可从 中心部C2向左侧向上倾斜地延伸。即,第一中心线l2可相对于水平线l1 具有预定的第一设定角θ1。作为示例,第一设置角度θ1可具有5°-10° 的范围。
当穿过设置在第二热交换器220b和中心部C3中的两排制冷剂管221 和散热片223的竖向纵向中心的线是第二中心线l3时,第二中心线l3可以 是从中心部C2向右向上倾斜。即,第二中心线l2可具有相对于水平线l1 预定的第一设定角θ1。
根据蒸发器220的构造,冷空气供应装置100的竖向宽度可相对地减小, 使得冷冻室13的储存空间可能相对增加。冷空气供应装置100的竖向宽度 可能不大,使得可确保位于间隔壁50中的间隔壁隔热体55的厚度相对较大。 因此,有利的是,即使间隔壁隔热体55的厚度相对增大,间隔壁50和冷空 气供应装置100的整体厚度也可相对减小。
此外,与沿横向水平布置的蒸发器相比,蒸发器220的热交换区域可相 对增加,使得热交换性能可被提高。根据蒸发器220倾斜为V形的构造, 支撑蒸发器220的前部和后部的第一保持器231和第二保持器233也可从中 心部朝向其相对两侧向上倾斜。
被构造成收集由蒸发器220产生的除霜水的除霜水托盘240可安装在蒸 发器220的下侧上。除霜水托盘240可与蒸发器220的下端向下隔开以储存 从蒸发器220落下的除霜水。
除霜水托盘240的下表面可从除霜水托盘240的中心部朝向外侧延伸, 以相对于水平线l1向上倾斜。即,除霜水托盘240的下表面可具有相对于 水平线l1预定的第二设定角θ2。第二设定角θ2可稍大于第一设定角θ1。 作为示例,第二设定角θ2可具有10°-15°的范围。
除霜水托盘240可包括从除霜水托盘240的相对两侧朝向中心部向下倾 斜的流动引导件244。即,多个流动引导件244可设置在除霜水托盘240的 相对两侧上。
流动引导件244的向下倾斜形状对应于蒸发器220的倾斜形状,因此下 落到除霜水托盘240的除霜水可沿着流动引导件244朝向除霜水托盘240 的中心部流动。流动引导件244可相对于水平线l1形成第二设定角θ2。
蒸发器220的下端与流动引导件244之间的距离可从除霜水托盘240 的相对两侧到中心部逐渐增加。根据这种构造,即使除霜水的量在除霜水沿 着流动引导件244流向除霜水托盘240的中心部时增加,除霜水也可容易地 流动而不受蒸发器220的干扰。
除霜水托盘240还可包括从相对的流动引导件244向下凹入的除霜水储 存部分或除霜水储存槽246。除霜水储存槽246可形成在风扇吸入通道227 的下方。
从流动引导件244凹入(即倾斜)到除霜水储存槽246的角度可大于流 动引导件244的向下倾斜角度。以这种方式,除霜水储存部分246具有凹陷 形状,使得沿着相对的流动引导件244流动的除霜水的排出速度可增加,因 此,除霜水可容易地排出。
除霜水托盘240可从其前部向后部向下倾斜。除霜水托盘240的下部可 在经过格栅盖320和330的盖插入孔323和333的同时向下延伸,且可连接 到排水管295。根据这种构造,储存在除霜水储存部246中的除霜水可从除 霜水托盘240的前部流到后部,且可容易地排出到排水管295。
参照图19到图22,储存在根据实施例的储存室12和13中的冷空气可 通过每个吸入通道被引入供蒸发器220定位其中的蒸发室中。储存在冷藏室 12中的冷空气可通过构成冷藏室吸入通道(虚线箭头)的排出管道311被 引入蒸发室。此外,储存在冷冻室13中的冷空气可通过构成冷冻室吸入通 道(实线箭头)的盖排出孔275被引入蒸发室。
如上所述,盖排出孔275可相对地位于排出管道311的前面。因此,通 过盖排出孔275被引入蒸发室的冷冻室中的冷空气可在从蒸发器220的前侧 朝向后侧流动的同时进行热交换。因此,冷冻室中的冷空气的热交换区域可 相对较大。
因此,冷藏室中的通过排出管道311被引入蒸发室的冷空气可在从蒸发 器220的大致中心部朝向后侧流动的同时进行热交换。因此,冷藏室中的冷 空气的热交换区域可小于冷冻室中的冷空气的热交换区域。然而,冷藏室中 的冷空气的冷负荷可不大于冷冻室中的冷空气的冷负荷,因此即使当吸入通 道如上所述那样布置时,也可确保足够的冷却性能。
蒸发器220的多个散热片223可从蒸发器220的前侧朝向后侧彼此间隔 开。即,多个散热片223可沿第一方向形成多排。此外,构成排的散热片 223的前表面可布置成面向前侧。
作为示例,构成多排的散热片223的前表面可沿横向方向彼此平行地延 伸。根据散热片223的这种布置,从蒸发器220的侧面朝向蒸发器220的中 心部、即朝向风扇吸入通道227流动的冷空气不会被散热片223干扰。因此, 散热片223可容易地引导冷空气的流动。
冷空气的这种流动可通过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20b在蒸 发器220的相对两侧上进行。从蒸发器220的相对两侧引入的冷空气可经过 与制冷剂管221和散热片223,通过风扇吸入通道227混合,然后向后流动。
此外,风扇吸入通道227的冷空气可通过风扇吸入部分322被引入格栅 盖320和330中并经过吹送风扇350。经过吹送风扇350的冷空气的至少一 部分可通过第一供应管道380流到冷藏室冷空气管道81,且可通过冷藏室 冷空气供应口82供应到冷藏室12(参见图22的箭头A)。经过吹送风扇 350的冷空气中的剩余冷空气可流到第一供应口325和第二供应口326或第 二供应管道385,且可被供应到冷冻室13(参见图22的箭头B)。
当冷空气通过蒸发器220被供应时,冷凝水f2或除霜水f1可由蒸发器 220产生,冷凝水或除霜水可能下落到设置在蒸发器220下方的除霜水托盘 240上。除霜水托盘240中收集的水可朝向除霜水托盘240的后侧流动。
如上所述,除霜水托盘240可从其前侧朝向后侧向下倾斜,使得冷凝水 或除霜水可容易流动。流过除霜水托盘240的水可经过格栅盖320和330, 且被引入排水管295。
由吹送风扇350或格栅盖320和330产生的冷凝水f2可通过冷凝水孔 338下落到除霜水托盘240上,且可被引入排水管295中。除霜水f1以及 冷凝水f2可在除霜水托盘240中彼此混合,并可被引入排水管295中。
引入排水管295中的水可向下流动以被引入机器室80中,且可被收集 在设置于机器室80的排风扇中。根据这种操作,除霜水可被容易地排出。
冰箱可包括:蒸发器壳体,布置在冷冻室中并位于间隔壁的底表面上; 蒸发器,安装在蒸发器壳体内部;以及格栅盖,布置在蒸发器壳体的后侧上, 并具有安装在其中的吹送风扇。冰箱还可包括:冷藏室排出通道,从格栅盖 延伸到冷藏室,经过吹送风扇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流过该冷藏室排出通道; 以及冷冻室排出通道,其从格栅盖延伸到冷冻室,经过吹送风扇的空气中的 剩余空气流过该冷冻室排出通道。
格栅盖可包括:第一格栅盖,限定格栅盖的前表面,且具有被构造成将 空气引导到吹送风扇的风扇吸入部分;以及第二格栅盖,联接到第一格栅盖 的后部,并具有安装吹送风扇的风扇座部。冷藏室排出通道可包括:冷藏室 供应口,形成在格栅盖的上方并被构造成排出空气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一 供应管道,与冷藏室供应口连通并被构造成将冷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引导到上 侧。
冷藏室排出通道可包括:冷藏室冷空气管道,与第一供应管道连通并限 定冷藏室的后壁;以及冷藏室冷空气供应口,设置在冷藏室冷空气管道的前 表面上并被构造为将空气供应到冷藏室。冷冻室排出通道可包括:第一排出 通道,形成在格栅盖的上方并被构造成将空气排放到冷冻室的上部空间;以 及第二排出通道,形成在格栅盖的下方并被构造成将空气排出到冷冻室的下 部空间。
第一排出通道可包括形成在第一格栅盖中并设置在风扇吸入口的相对 两侧上的第一供应口。蒸发器壳体可包括设置在蒸发器上方的第一盖和支撑 蒸发器的下部的第二盖。蒸发器可从蒸发器的中心部向相对两侧向上倾斜, 且第二盖的底表面可具有对应于蒸发器形状的弯曲形状。
第二盖的底表面可包括:第一底表面,位于底表面的中心处并朝向冰箱 10的后部向下倾斜地延伸;第二底表面,从第一底表面向上延伸;以及第 三底表面,从第二底表面的上部侧向地延伸。第一供应口可位于第二底表面 的侧面上,且可将冷空气朝向第二盖的底表面排出。
第一供应口可位于第三底表面的下侧,且可将空气朝向第二盖的底表面 排出。格栅盖可包括盖插入孔,且蒸发器壳体可包括经过盖插入孔并被构造 成收集冷凝水的除霜水托盘。
第二排出通道可包括第二供应口,该第二供应口形成在第一格栅盖中并 位于盖插入孔下方以将空气排出到冷冻室。冷冻室排出通道可包括联接到格 栅盖的下部的第二供应管道,且被构造成将经过吹送风扇的空气的至少一部 分排出到冷冻室的下部空间。
冰箱还可包括冷凝水引导件,该冷凝水引导件设置在第一格栅盖的前表 面上,并被构造成将格栅盖中产生的冷凝水引导到除霜水引导件,或通过吹 送风扇引导到除霜水引导件。冷凝水引导件可朝向风扇吸入口向下延伸,且 可在风扇吸入口的相对两侧上成圆形,且可被连接到盖插入孔。
构造成将冷冻室中的空气引入蒸发器壳体的盖排出孔可形成在第二盖 的相对两侧表面上。盖排出孔可位于第一供应口的横向外侧。第一供应口可 以是多个,且多个第一供应口可从第一格栅盖的前表面倾斜地面对格栅盖的 中心部。
吹送风扇可包括离心式风扇,冷却空气通过该离心式风扇沿轴向被吸 入,并被排出到圆周方向。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冰箱,由于蒸发器可安装在 间隔壁的一侧,冷藏室和冷冻室通过该间隔壁被竖向地分隔,所以可扩大冰 箱的内部储存空间,且可增加设置在冰箱中的抽屉的取出距离。因此,可提 高对于食物的储存能力。
此外,冷空气从冷冻室被引入蒸发器所经过的冷冻室吸入通道和冷空气 从冷藏室被引入蒸发器所经过的冷藏室吸入通道可竖向地布置,使得可防止 通过冷冻室吸入通道和冷藏室吸入通道引入的冷空气之间产生流动阻力。此 外,蒸发器可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冷空气通过 风扇吸入通道被吸入风扇,该风扇吸入通道可被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 热交换器之间,使得从间隔壁的相对两侧引入的冷空气可容易地流向位于间 隔壁后侧的风扇。
此外,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可从蒸发器的中心部朝向侧面倾 斜,使得蒸发器的热交换区域可增加,且可确保位于间隔壁中的隔热体的厚 度相对较大。此外,除霜水托盘可设置在蒸发器的下侧,且除霜水托盘可从 中心部的相对两侧向下倾斜以对应于蒸发器的形状,使得除霜水可平稳地流 动。
此外,因为凹入部分形成在除霜水托盘的中心部处,风扇吸入通道形成 在凹入部分的上方,即使除霜水的量增加,储存在除霜水托盘中的除霜水也 可不接触蒸发器,使得可防止霜在蒸发器的下部产生。此外,通过风扇吸入 通道被引入吹送风扇的冷空气可被分支并朝向冷藏室流过排出通道(冷藏室 排出通道)以及朝向冷冻室流过排出通道(冷冻室排出通道),使得可有效 地冷却冷冻室和冷藏室。
此外,因为吹送风扇包括离心式风扇,所以沿吹送风扇的轴向引入的冷 空气可朝向吹送风扇的外周面排出,使得冷空气可容易地分支到冷藏室排出 通道和冷冻室排出通道。此外,冷藏室排出通道可包括第一供应管道,且第 一供应管道可连接到布置在冷藏室的后壁上的冷藏室冷空气管道,并引导冷 空气使得冷空气从间隔壁向上流动,使得冷空气可容易地被供应到冷藏室。
此外,冷冻室排出通道可包括第一供应口,且第一供应口可被布置在吹 送风扇的相对两侧上,即在冷冻室上方,使得冷冻室的上部空间可容易地被 冷却。特别地,布置在冷冻室的上部空间中的抽屉可容易地冷却。此外,支 撑蒸发器的下侧的第二盖的中心部可具有与蒸发器的倾斜形状对应的凹入 形状,使得冷冻室的空间可相对地固定在第二盖的底表面的相对两侧上。此 外,第一供应口可被布置在第二盖的底表面的相对两侧上,且可将冷空气朝 向第二盖的底表面排出,使得在第二盖的底表面上产生的冷凝水可被蒸发, 或者可除去第二盖的底表面上的霜。
此外,第一供应口可朝向第二盖的底表面将冷空气排出,从而可防止排 出的冷空气被直接吸到形成在第二盖的侧面上的盖排出孔。此外,冷冻室排 出通道可包括第二供应口,且第二供应口可布置在冷冻室的下侧上,使得冷 冻室的下部空间可容易地被冷却。特别地,布置在冷冻室的上部空间中的抽 屉可容易地被冷却。
此外,冷凝水孔可形成在容纳吹送风扇的格栅盖中,使得可防止吹送风 扇被冻结。此外,冷凝水孔可形成在座接吹送风扇的格栅盖的风扇座的下方, 使得由吹送风扇产生的冷凝水可容易地被排出。
此外,被布置在蒸发器下方的除霜水托盘可通过冷凝水孔的下部空间而 穿过格栅盖,使得流过冷凝水孔的冷凝水可容易地通过除霜水托盘排出。此 外,除霜水托盘可连接到排水管,且储存在除霜水托盘中的水可容易地通过 排水管排出到冰箱的机器室。
本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 等表示结合实施例描述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 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多处出现的这些措词不一定都针对相同的实施例。 此外,当结合实施例对某一特征、结构或特性进行说明时,应当明白,结合 其它实施例来实施这些特征、结构或特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 见的。
尽管参照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本 领域技术人员能想到的众多其它改型和实施例都落入本发明原理的精神和 范围内。更具体地,在本公开内容、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 主要的组合配置方案中的组成部件和/或结构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型。除了对 组成部件和/或结构进行修改和改型以外,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替 代性的使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包括:
机壳,包括冷藏室和布置在所述冷藏室下方的冷冻室;
间隔壁,被设置在所述冷藏室与所述冷冻室之间,且具有间隔壁隔热体;
蒸发器壳体,被布置在所述冷冻室中,并位于所述间隔壁的下表面上;
蒸发器,被安装在所述蒸发器壳体中;
格栅盖,附接到所述蒸发器壳体的后侧,在所述格栅盖中安装有吹送风扇;
第一供应管道,从所述格栅盖延伸到所述冷藏室,经过所述吹送风扇的空气的第一部分流过所述第一供应管道;以及
第二供应管道,从所述格栅盖延伸到所述冷冻室,经过所述吹送风扇的空气的第二部分流过所述第二供应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格栅盖包括:
第一格栅盖,限定所述格栅盖的前表面,并具有被构造成将空气引导到所述吹送风扇的风扇吸入口;以及
第二格栅盖,联接到所述第一格栅盖的后部,并具有安装所述吹送风扇的风扇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第一供应管道包括:
冷藏室供应口,形成在所述格栅盖的上部处,并被构造为排出空气的第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一供应管道与所述冷藏室供应口连通,并被构造成向上引导空气的第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还包括:
冷藏室冷空气管道,与所述第一供应管道连通并限定所述冷藏室的后壁;以及
至少一个冷藏室冷空气供应口,设置在所述冷藏室冷空气管道的前表面上并被构造成将空气供应到所述冷藏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还包括:
多个第一供应口,形成在所述格栅盖的上部处并被构造成将空气排到所述冷冻室的上部空间,所述多个第一供应口被设置在所述风扇吸入口的相对两侧;以及
第二供应口,形成在所述格栅盖的下部处并被构造为将空气排到所述冷冻室的下部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蒸发器壳体包括:
第一盖,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上方;以及
第二盖,支撑所述蒸发器的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蒸发器的第一部分从所述蒸发器的中心部向所述蒸发器的第一侧倾斜,所述蒸发器的第二部分从所述蒸发器的中心部向所述蒸发器的第二侧倾斜,且其中所述第二盖的底表面是倾斜的,以对应于所述蒸发器的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第二盖的底表面包括:
第一底表面,限定所述底表面的中心部并以下降方式朝向所述第二盖的后部延伸;
至少一个第二底表面,从所述第一底表面向上延伸;以及
至少一个第三底表面,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底表面的上部侧向地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多个第一供应口位于所述第三底表面的下侧上,并朝向所述第二盖的底表面排出空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格栅盖包括盖插入孔,且其中所述蒸发器壳体包括除霜水托盘,所述除霜水托盘穿过所述盖插入孔并被构造成收集冷凝水。
CN201710804974.9A 2016-09-29 2017-09-08 冰箱 Active CN1078836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2345.6A CN111473578B (zh) 2016-09-29 2017-09-08 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25946 2016-09-29
KR1020160125946A KR102604833B1 (ko) 2016-09-29 2016-09-29 냉장고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2345.6A Division CN111473578B (zh) 2016-09-29 2017-09-08 冰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3643A true CN107883643A (zh) 2018-04-06
CN107883643B CN107883643B (zh) 2020-05-12

Family

ID=5996906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2345.6A Active CN111473578B (zh) 2016-09-29 2017-09-08 冰箱
CN201710804974.9A Active CN107883643B (zh) 2016-09-29 2017-09-08 冰箱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2345.6A Active CN111473578B (zh) 2016-09-29 2017-09-08 冰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0317115B2 (zh)
EP (1) EP3301385B1 (zh)
KR (1) KR102604833B1 (zh)
CN (2) CN111473578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5476A (zh) * 2018-04-13 2019-10-2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室位于冷冻内胆内侧下部的冰箱
WO2020173358A1 (zh) * 2019-02-26 2020-09-03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防止送风风道下坠的冰箱
CN112639380A (zh) * 2018-10-09 2021-04-09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CN113028708A (zh) * 2019-12-09 2021-06-25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13063253A (zh) * 2020-01-02 2021-07-02 Lg电子株式会社 玄关用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US11493257B2 (en) 2020-01-02 2022-11-08 Lg Electronics Inc. Entrance refrigerator
US11512894B2 (en) 2020-01-02 2022-11-29 Lg Electronics Inc. Storage system for house entrance
US11543169B2 (en) 2020-01-02 2023-01-03 Lg Electronics Inc. Entrance refrigerator
US11662133B2 (en) 2020-01-02 2023-05-30 Lg Electronics Inc. Entrance refrigerator
US11674739B2 (en) 2020-01-02 2023-06-13 Lg Electronics Inc. Entrance refrigerato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21634B1 (ko) * 2018-06-04 2023-04-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CN109708357B (zh) * 2018-06-26 2021-07-23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的制冷装置及具有其的冰箱
US11480382B2 (en) 2019-01-10 2022-10-25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KR20200087049A (ko) 2019-01-10 2020-07-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2665398B1 (ko) 2019-01-10 2024-05-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2665527B1 (ko) * 2019-01-10 2024-05-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2619492B1 (ko) * 2019-01-10 2024-0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2630194B1 (ko) 2019-01-10 2024-0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20210006701A (ko) * 2019-07-09 2021-0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KR20210015481A (ko) * 2019-08-02 2021-02-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US20220357093A1 (en) * 2019-09-03 2022-11-10 Winia Electronics Co., Ltd. Refrigerator
KR20210028012A (ko) * 2019-09-03 2021-03-11 주식회사 위니아전자 냉장고
KR20210087153A (ko) 2020-01-02 2021-07-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현관용 물품 보관 시스템
KR102646411B1 (ko) * 2020-03-27 2024-03-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US11719483B2 (en) * 2020-04-09 2023-08-08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Ice maker for a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an implementation of an ice making cycle and an implementation of a defrost cycle of an evaporator in a refrigerator
KR20210128207A (ko) * 2020-04-16 2021-10-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20220007292A (ko) * 2020-07-10 2022-01-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CN115435540B (zh) * 2021-06-03 2023-12-01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箱体内胆、箱体框架以及冰箱
KR20230009083A (ko) * 2021-07-08 2023-0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저장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10957A (en) * 1966-02-14 1967-03-28 Gen Motors Corp Keeping insulation dry
US4086785A (en) * 1977-01-17 1978-05-0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Two-piece fan motor mounting arrangement
CN102428331A (zh) * 2009-05-20 2012-04-25 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无霜致冷设备
CN102472550A (zh) * 2009-07-15 2012-05-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04024772A (zh) * 2011-12-30 2014-09-03 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冷存格的家用制冷器具
WO2016041791A1 (de) * 2014-09-15 2016-03-24 BSH Hausgeräte GmbH Kältegerät mit mehreren lagerkammer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66891A (en) * 1967-09-06 1969-09-16 Amana Refrigeration Inc Combination freezer and refrigerator with fast freezing means
US3455119A (en) * 1968-02-16 1969-07-15 Gen Motors Corp Plural compartment high humidity domestic refrigerator
IT1230908B (it) 1989-06-23 1991-11-08 Ocean Spa Circuito di controllo ambienti a temperature differenziate, in particolare frigoriferi domestici.
CN2075328U (zh) * 1990-08-29 1991-04-17 青岛电冰箱总厂 一种新型电冰箱
KR200207421Y1 (ko) 1999-01-20 2000-1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의 냉기유통구조
DE102006015992A1 (de) 2006-04-05 2007-10-11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Gebläse für ein Kältegerät
KR200431862Y1 (ko) 2006-07-13 2006-11-27 김형일 냉장고의 제상수 배수 구조
KR101573535B1 (ko) * 2008-12-11 2015-12-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1631904B1 (ko) 2009-07-15 2016-06-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1637443B1 (ko) 2009-07-15 2016-07-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용 제상히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장고
KR101132548B1 (ko) * 2010-01-21 2012-04-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US20120000231A1 (en) 2010-06-30 2012-01-05 Refrigeration Kool-Air Inc. Extruded evaporator drain pan
DE102011006807A1 (de) 2011-04-05 2012-10-11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Kombinationskältegerät
DE102012218706A1 (de) * 2012-10-15 2014-05-15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Lüfterbaugruppe
BR102013016743A2 (pt) * 2013-06-28 2015-08-25 Whirlpool Sa Sistema de circulação de ar
CN103575023B (zh) 2013-11-15 2016-03-23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风道系统
CN112556273B (zh) * 2014-01-07 2022-06-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204202275U (zh) * 2014-09-30 2015-03-1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10957A (en) * 1966-02-14 1967-03-28 Gen Motors Corp Keeping insulation dry
US4086785A (en) * 1977-01-17 1978-05-0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Two-piece fan motor mounting arrangement
CN102428331A (zh) * 2009-05-20 2012-04-25 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无霜致冷设备
CN102472550A (zh) * 2009-07-15 2012-05-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04024772A (zh) * 2011-12-30 2014-09-03 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冷存格的家用制冷器具
WO2016041791A1 (de) * 2014-09-15 2016-03-24 BSH Hausgeräte GmbH Kältegerät mit mehreren lagerkammern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5476A (zh) * 2018-04-13 2019-10-2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室位于冷冻内胆内侧下部的冰箱
CN112639380A (zh) * 2018-10-09 2021-04-09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CN112639380B (zh) * 2018-10-09 2022-08-23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WO2020173358A1 (zh) * 2019-02-26 2020-09-03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防止送风风道下坠的冰箱
CN113028708A (zh) * 2019-12-09 2021-06-25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13063253A (zh) * 2020-01-02 2021-07-02 Lg电子株式会社 玄关用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US11493257B2 (en) 2020-01-02 2022-11-08 Lg Electronics Inc. Entrance refrigerator
US11512894B2 (en) 2020-01-02 2022-11-29 Lg Electronics Inc. Storage system for house entrance
US11543169B2 (en) 2020-01-02 2023-01-03 Lg Electronics Inc. Entrance refrigerator
US11662133B2 (en) 2020-01-02 2023-05-30 Lg Electronics Inc. Entrance refrigerator
CN113063253B (zh) * 2020-01-02 2023-06-13 Lg电子株式会社 玄关用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US11674739B2 (en) 2020-01-02 2023-06-13 Lg Electronics Inc. Entrance refrigera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01385A1 (en) 2018-04-04
EP3301385B1 (en) 2019-04-03
US10731902B2 (en) 2020-08-04
KR102604833B1 (ko) 2023-11-22
US20190249910A1 (en) 2019-08-15
US11525610B2 (en) 2022-12-13
US20180087814A1 (en) 2018-03-29
CN107883643B (zh) 2020-05-12
US20200284481A1 (en) 2020-09-10
KR20180035622A (ko) 2018-04-06
CN111473578B (zh) 2022-02-01
CN111473578A (zh) 2020-07-31
US10317115B2 (en)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3643A (zh) 冰箱
CN107883644A (zh) 冰箱
CN107883645A (zh) 冰箱
CN107883642A (zh) 冰箱
KR102261134B1 (ko) 냉장고
KR102409358B1 (ko) 냉장고
KR102671121B1 (ko) 냉장고
KR102153136B1 (ko) 냉장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