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9755A - 电路模块和包括电路模块的电子器件 - Google Patents

电路模块和包括电路模块的电子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9755A
CN102469755A CN2011102708707A CN201110270870A CN102469755A CN 102469755 A CN102469755 A CN 102469755A CN 2011102708707 A CN2011102708707 A CN 2011102708707A CN 201110270870 A CN201110270870 A CN 201110270870A CN 102469755 A CN102469755 A CN 102469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frame
cover board
circuit module
shield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08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原一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69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97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2Casings with localised screening
    • H05K9/0022Casings with localised screening of components mounted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 H05K9/0024Shield cases mounted on a PCB, e.g. cans or caps or conformal shields
    • H05K9/0032Shield cases mounted on a PCB, e.g. cans or caps or conformal shields having multiple parts, e.g. frames mating with li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227Other objects, e.g. metallic pieces
    • H05K2201/10371Shields or metal cas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4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soldering
    • H05K3/341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配置成使屏蔽元件能紧固安装到板上的电路模块。该电路模块包括具有其上安装有电子组件的安装表面的板,以及安装到板上的屏蔽元件。该屏蔽元件包括屏蔽框架和屏蔽盖板,屏蔽框架具有焊接接合至安装表面的框架部分,而屏蔽盖板具有顶面部分和附连至屏蔽框架的框架部分的侧面部分。此外,L形狭缝在屏蔽盖板的顶面部分的四个隅角中的预定隅角处形成以便于沿形成该预定隅角的两条边延伸。

Description

电路模块和包括电路模块的电子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模块以及包括该电路模块的电子器件。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的是在板上安装有诸如IC的电子组件,并且用屏蔽壳覆盖安装在板上的电子组件的电路模块。在此常规电路模块中,通常通过将屏蔽壳安装到板上来支承该屏蔽壳。通过例如使用软熔炉的焊接接合来实现屏蔽壳到板的安装。这种电路模块在例如日本专利No.3714088公报中揭示。
然而,在上述常规电路模块的情形中,在用于将板和屏蔽壳互相焊接在一起的软熔工艺中,加热整个屏蔽壳,这使得该屏蔽壳有相当程度地翘曲。因此,该屏蔽壳甚至在不再加热时也保持翘曲,这导致板与屏蔽壳之间的焊接接缝断裂。即,该常规类型的电路模块出现了屏蔽壳不能被紧固安装到板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作出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屏蔽元件能被紧固安装到板上的电路模块,以及包括该电路模块的电子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电路模块包括:具有其上安装有电子组件的安装表面的板;以及安装到板上以覆盖电子组件的屏蔽元件。该屏蔽元件包括:具有框架部分的屏蔽框架,该框架部分在从与安装表面相反的区域一侧平视时具有四边形外形,并且焊接接合至安装表面;以及屏蔽盖板,该屏蔽盖板设置成从外面覆盖屏蔽框架,且具有顶面部分和侧面部分,该顶面部分在从与安装表面相反的区域一侧平视时具有四边形外形,而该侧面部分以直立方式设置在顶面部分的外周上,且附连至屏蔽框架的框架部分。此外,当从与安装表面相反的区域一侧平视时,在屏蔽盖板的顶面部分的四个隅角中的预定隅角处形成L形狭缝,以沿着形成该预定隅角的两条边延伸。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电路模块中,使用上述的屏蔽元件(由屏蔽框架和屏蔽盖板构成的元件),屏蔽框架的框架部分被焊接接合至板的安装表面,屏蔽盖板被设置成从外面覆盖屏蔽框架,并且屏蔽盖板的侧面部分被附连至屏蔽框架的框架部分,从而能使它们处于屏蔽元件安装到板上的状态。
在此情形中,因为屏蔽框架是无大面积板状部分(易于翘曲的部分)的骨架结构体,所以即使屏蔽框架在电路模块的制造工艺(或将电路模块焊接接合至另一板的工艺)中加热,屏蔽框架也几乎不翘曲。不言而喻,屏蔽框架在不再加热后(屏蔽框架冷却时)也几乎不可能翘曲。
此外,因为L形狭缝在屏蔽盖板的顶面部分的四个隅角中的预定隅角处形成以沿着形成该预定隅角的两条边延伸,所以即使在电路模块的制造工艺(或将电路模块焊接接合至另一板的工艺)中加热屏蔽盖板,也可防止屏蔽盖板的顶面部分与其侧面部分之间的温差变得太大,从而将屏蔽盖板的翘曲抑制到减小的程度。这可防止屏蔽盖板在不再加热之后(屏蔽盖板冷却时)保持翘曲。因而,即使屏蔽盖板的侧面部分被附连至屏蔽框架的框架部分,该屏蔽框架的框架部分也不会承受在离开板的安装表面方向上的强拉力。
此外,在L形狭缝在屏蔽盖板的顶面部分的预定隅角处形成以沿着形成该预定隅角的两条边延伸的情况下,屏蔽盖板的顶面部分变成与屏蔽盖板的侧面部分部分地不连续。因而,还实现了:即使屏蔽盖板的顶面部分翘曲,也可防止屏蔽盖板的侧面部分(屏蔽盖板的侧面部分所附连的屏蔽框架的框架部分)在屏蔽盖板的顶面部分翘曲的影响下浮动。
由于以上事实,可避免板的安装表面与屏蔽框架的框架部分之间的焊接接缝断裂。即,屏蔽元件可被紧固安装到板上。
此外,根据第一方面的电路模块使用上述屏蔽元件(由屏蔽框架和屏蔽盖板构成的元件),由此消除了将用于覆盖电子组件的屏蔽盖板实际焊接接合到板上的需要。即,即使在已经将屏蔽元件安装到板上之后,也可容易地拆卸屏蔽盖板本身。因而,例如,在屏蔽组件已被安装到板上之后应当进行诸如缺漏电子组件或短路的安装故障检查的情形中,能便于对安装故障的检查。因为屏蔽框架是骨架结构体,所以可通过骨架结构体的框架的空隙执行对安装故障的检查。因此,在此情形中不需要拆卸屏蔽框架。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电路模块中,优选地,在屏蔽盖板的顶面部分的全部四个隅角的每一个处都形成L形狭缝。根据此配置,可将屏蔽盖板的翘曲抑制至更小的程度。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电路模块中,优选地,分别在屏蔽框架的框架部分和屏蔽盖板的侧面部分设置装配部分,并且设置在屏蔽框架的框架部分的装配部分和设置在屏蔽盖板的侧面部分的装配部分彼此配合。根据此配置,可产生屏蔽盖板紧固附连至屏蔽框架的状态。
在分别在屏蔽框架的框架部分和屏蔽盖板的侧面部分设置装配部分的配置中,优选地,设置在屏蔽框架的框架部分的装配部分是装配凸部,而设置在屏蔽盖板的侧面部分的装配部分是装配孔。根据此配置,仅需要将屏蔽框架的框架部分上的装配凸部插入到屏蔽盖板的侧面部分上的装配孔,由此便于将屏蔽盖板附连至屏蔽框架的操作。不言而喻,也便于将屏蔽盖板从屏蔽框架拆下的操作。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电路模块中,优选地,板是多层接线板,并且如果存在以横穿屏蔽框架的框架部分所焊接接合的焊接接缝部分的方式走线的预定接线层,则替代设置在安装表面上的最上面接线层,位于最上面接线层之下的接线层被用作预定接线层。根据此配置,不需要在屏蔽框架的框架部分形成用于为预定接线层走线的切口(开口),由此屏蔽框架的框架部分可围绕其整个周边焊接接合至板的安装表面。这增强了板的安装表面与屏蔽框架的框架部分之间的焊接接缝,由此使得屏蔽框架更不可能翘曲。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电路模块中,优选地,屏蔽框架进一步包括以跨接屏蔽框架的框架部分所包围的区域的方式设置的梁部。根据此配置,能容易地获得高刚度且不太可能翘曲的屏蔽框架。
在屏蔽框架进一步包括梁部的配置中,优选地,屏蔽框架的梁部的预定部分被制成向安装表面延伸以竖立在安装表面的平面内。根据此配置,在不需要单独制备要用作屏蔽壁的元件的情况下,可产生屏蔽壁(屏蔽框架的梁部的预定部分)竖立在板的安装表面的平面内的状态。
在屏蔽框架的梁部的预定部分被用作屏蔽壁的配置中,优选地,在屏蔽框架的梁部和屏蔽盖板的顶面部分中各自设置一装配部分,并且设置在屏蔽框架的梁部上的装配部分和设置在屏蔽盖板的顶面部分上的装配部分彼此配合。根据此配置,屏蔽框架的梁部与屏蔽盖板的顶面部分紧密接触,由此更有效地实现由屏蔽框架的梁部的预定部分所进行的屏蔽。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电子器件包括根据第一方面的上述电路模块。根据此配置,有可能抑制电子器件中所包括的电路模块内出现缺陷(在将屏蔽元件安装到板上时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路模块的立体图。
图2是用于示出屏蔽框架的详细结构的平面图(示出屏蔽框架的框架部分被焊接接合至板的安装表面的状态的平面图),该屏蔽框架是图1所示的电路模块的一个组件。
图3是用于示出屏蔽框架的详细结构的侧视图(示出屏蔽框架的框架部分被焊接接合至板的安装表面的状态的侧视图),该屏蔽框架是图1所示的电路模块的一个组件。
图4是用于示出屏蔽盖板的详细结构的平面图,该屏蔽盖板是图1所示的电路模块的一个组件。
图5是用于示出屏蔽盖板的详细结构的侧视图(示出屏蔽框架与屏蔽盖板之间的装配点的侧视图),该屏蔽盖板是图1所示的电路模块的一个组件。
图6是图2中虚线圈出的区域100的平面图(示出接线层在屏蔽框架的框架部分所焊接接合的焊接接缝部分中如何走线的平面图)。
图7是沿图2的线200-200取得的截面图(示出屏蔽框架的梁部的预定部分被用作屏蔽壁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8是用于示出包括图1所示的电路模块的电子器件(陆地数字调谐器)的配置的框架图。
图9是用于示出为确认本发明的效果而进行的实验的平面图(比较例1的屏蔽盖板的平面图)。
图10是用于示出为确认本发明的效果而进行的实验的平面图(比较例2的屏蔽盖板的平面图)。
图11是用于示出为确认本发明的效果而进行的实验的曲线图(示出软熔工艺中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根据图1-7描述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路模块10的配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路模块10为嵌入各种电子器件的紧凑型,并且包括多层接线板1和屏蔽元件2。多层接线板1表示本发明的“板”的一个示例,且由例如有机板(诸如玻璃环氧树脂板)制成。此外,屏蔽元件2由例如镍银合金板(铜、锌和镍的合金板)制成。
多层接线板1具有其上设置有接线层的安装表面1a,且从与安装表面1a相反的区域一侧平视(下文中简称为“平视”)时具有基本四边形外形。此外,多个电子组件3被安装在多层接线板1的安装表面1a上,并且经由接线层进行电信号从外部设备向任一个电子组件3的传送(或者电信号从任一个电子组件3向外部设备的传送)。作为安装在多层接线板1的安装表面1a上的电子组件3,使用IC、存储器、晶体管、电阻器等等,并且电子组件3的数量和类型取决于预期用途而改变。此外,通过将电子组件3的端子焊接至接线层的方法、或者通过将这些端子插入通孔并在该状态下焊接的方法,可安装电子组件3。
屏蔽元件2被安装至多层接线板1,由此用该屏蔽元件2覆盖安装在多层接线板1的安装表面1a上的多个电子组件3。
屏蔽元件2包括彼此独立的屏蔽框架21和屏蔽盖板22。屏蔽框架21被附连至多层接线板1,且屏蔽盖板22被附连至屏蔽框架21以便于从外面覆盖屏蔽框架21,以使产生屏蔽元件2被安装至多层接线板1的状态。屏蔽框架21和屏蔽盖板22示意性地如图1所示。图2和3示出屏蔽框架21的具体结构,而图4和5示出屏蔽盖板22的具体结构。
如图2和3所示,屏蔽框架21具有:框架部分21a,其在平视时具有基本四边形(框形)外形;以及基本为十字形的梁部21b,其以跨接在框架部分21a所包围区域的方式设置。即,可以说屏蔽框架21是无大面积板状部分(易于翘曲的部分)的骨架结构体。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被焊接接合至多层接线板1的安装表面1a,从而产生屏蔽框架21被附连至多层接线板1的状态。
现在,如图6所示,多个接线层W通过多层接线板1走线,并且取决于预期用途,可存在任一接线层W以横穿焊接接缝部分(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所焊接接合的部分)P的方式走线的情形。
在此情形中,如果接线层W中的最上面接线层W1(设置在多层接线板1的安装表面1a上的接线层)要横穿焊接接缝部分P,则需要在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上形成用于为接线层W走线的切口(开口)。这导致可用于多层接线板1的安装表面1a与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之间的焊接接合的面积减少了由在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上形成的切口的宽度定义的量。
作为解决方案,在此实施例中,最上面接线层W1经由通孔TH连接至位于最上面接线层W1之下的接线层W2,从而替代最上面接线层W1,位于最上面接线层W1之下的接线层W2横穿焊接接缝部分P。即,防止接线层W被暴露于焊接接缝部分P,由此不需要在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上形成切口。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因此在其整个周边被焊接接合至多层接线板1的安装表面1a。
再参看图2和3,在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上,柱状装配凸部21c形成并装入在屏蔽盖板22的侧面部分22b上形成的装配孔22c(如下所述)中。此外,同样在屏蔽框架21的梁部21b上,柱状装配凸部21d形成并装入在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上形成的装配孔22d(如下所述)中。装配凸部21c和21d各自表示本发明的“装配部分”的一个示例。
此外,屏蔽框架21的梁部21b的预定部分21e被弯曲成向多层接线板1的安装表面1a基本上垂直地延伸。如图7所示,因此屏蔽框架21的梁部21b的预定部分21e看起来像是以像壁一样竖立在多层接线板1的安装表面1a的平面内的方式设置的。在此实施例中,上述屏蔽框架21的梁部21b的预定部分21e被制成用作屏蔽壁。换言之,当图7所示的电子组件3被分类成电子组件3a和电子组件3b时,电子组件3a和电子组件3b被屏蔽框架21的梁部21b的预定部分21e彼此分隔开。
接着参照图4和5,屏蔽盖板22具有顶面部分22a和侧面部分22b,该顶面部分22a在平视时具有基本四边形外形,而该侧面部分22b以竖立方式设置在顶面部分22a的外周上。具有圆形开口形状的装配孔22c在屏蔽盖板22的侧面部分22b上形成,并且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上的装配凸部21c被装入屏蔽盖板22的侧面部分22b上的装配孔22c。这使得屏蔽盖板22能被附连至屏蔽框架21。在屏蔽盖板22的侧面部分22b上形成的装配孔22c也表示本发明的“装配部分”的一个示例。
仅仅通过将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上的装配凸部21c装入屏蔽盖板22的侧面部分22b上的装配孔22c,屏蔽盖板22被附连至屏蔽框架21。因此,屏蔽盖板22的侧面部分22b上的装配孔22c与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上的装配凸部21c之间装配的分离使得屏蔽盖板22能从屏蔽框架21拆下。即,可以说屏蔽盖板22是可从屏蔽框架21拆下的。
此外,具有圆形开口形状的装配孔22d在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上形成。屏蔽框架21的梁部21b上的装配凸部21d被装入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上的装配孔22d,由此使得屏蔽框架21的梁部21b与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紧密接触。装配孔22d也表示本发明的“装配部分”的一个示例。
在如上所述屏蔽框架21的梁部21b与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紧密接触的情况下,在将屏蔽框架21的梁部21b的预定部分21e用作屏蔽壁(参见图7)的情形中,确保电子组件3a和电子组件3b之间的屏蔽。
此外,如图4所示,具有圆形开口形状的散热孔22e在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上形成。由此,屏蔽盖板22内的热量通过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上的散热孔排出。
此外,在此实施例中,除装配孔22d和散热孔22e之外,在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上形成L形狭缝22f。在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上形成的L形狭缝22f的数量为四个,并且这四个L形狭缝22f在平视时分别排列在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上的4个隅角处。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上的L形狭缝22f各自处于在平视时沿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的两条边延伸的状态。
在上述L形狭缝22f在平视时分别在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上的4个隅角处形成、且各自处于在平视时沿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的两条边延伸的状态的情况下,即使屏蔽盖板22被加热,也可防止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与屏蔽盖板22的侧面部分22b之间的温差变得太大。
这用以下方式来明确确认。即,制造具有与图4和5中所示的屏蔽盖板22相同结构的屏蔽盖板,并用电热板加热至265℃,并测量其温度。如在图4和5中的区域A-D测量的此屏蔽盖板的温度值如以下表1所示。为作比较,制造具有通过从图4和5中所示的屏蔽盖板22的结构省去L形狭缝22f所获得的结构的屏蔽盖板,并且在与以上相似的条件下进行温度测量。
表1
Figure BSA00000573278300081
参照表1,具有狭缝的屏蔽盖板和没有狭缝的屏蔽盖板在其相应侧面部分(区域D)都为温度200℃-225℃。另一方面,具有狭缝的屏蔽盖板在其顶面部分(区域A、区域B和区域C)为温度150℃-225℃,而没有狭缝的屏蔽盖板在其顶面部分(区域A和区域B)为温度125℃-175℃。
接着,以下描述一种用于制造本实施例的电路模块10的方法。
首先,将焊膏涂敷在多层接线板1的安装表面1a,并且经由焊膏,电子组件3和屏蔽框架21(框架部分21a)被安装在多层接线板1的安装表面1a上。然后,使用软熔炉,焊膏被熔解并硬化。以此方式,电子组件3被焊接接合至多层接线板1的安装表面1a,并且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被焊接接合至多层接线板1的安装表面1a。
随后,使用自动测试器或通过视觉检测,检查是否会发生诸如缺漏任一电子组件3或短路的安装故障。此时,因为屏蔽框架21是骨架结构体,所以可通过骨架结构体的框架的空隙执行对此安装故障的检查。
然后,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上的装配凸部21c被装入屏蔽盖板22的侧面部分22b上的装配孔22c,由此屏蔽盖板22被附连至屏蔽框架21。同时,屏蔽框架21的梁部21b上的装配凸部21d也被装入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上的装配孔22d。
以此方式,完成本实施例的电路模块10。
使用软熔炉,电路模块10然后被焊接接合至另一板(用户可购买的板等等)以嵌入各种电子器件。
装有本实施例的电路模块10的电子器件的示例包括接收地面数字广播的地面数字调谐器。如图8所示,此处所述的地面数字调谐器包括接收从天线11发射的信号的前端电路12、OFDM解调电路13、误码校正电路14等等。从地面信号调谐器输出的信号经由图像/音频解码部分15和RF调制器部分16传送至显示部分17。
此外,装有本实施例的电路模块10的电子器件可以是个人计算机(包括平板型终端等)、移动电话(包括PHS等),并且不言而喻还可采用除这些外的其它电子器件。
在此实施例中,使用上述的屏蔽元件2(由屏蔽框架21和屏蔽盖板22构成的元件),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被焊接接合至多层接线板1的安装表面1a,屏蔽盖板22被设置成从外部覆盖屏蔽框架21,且屏蔽盖板22的侧面部分22b被附连至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以使产生屏蔽元件2被安装到多层接线板1上的状态。
在此情形中,因为屏蔽框架21是无大面积板状部分(易于翘曲的部分)的骨架结构体,所以即使屏蔽框架21在电路模块的制造工艺(或将电路模块10焊接接合至另一板的工艺)中加热,屏蔽框架21也几乎不翘曲。不言而喻,屏蔽框架21在不再加热后(屏蔽框架21冷却时)也几乎不可能翘曲。
此外,因为L形狭缝22f在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的四个隅角中的预定隅角处(在本实施例中在全部四个隅角的每一个隅角处)形成以沿着形成该预定隅角的两条边延伸,所以即使在电路模块10的制造工艺(或将电路模块10焊接接合至另一板的工艺)中加热屏蔽盖板22,也可防止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与其侧面部分22b之间的温差变得太大,从而将屏蔽盖板22的翘曲抑制到减小的程度。这可防止屏蔽盖板22在不再加热之后(屏蔽盖板22冷却时)保持翘曲。因而,即使屏蔽盖板22的侧面部分22b被附连至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该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也不会承受在离开多层接线板1的安装表面1a方向上的强拉力。
此外,在L形狭缝22f在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的预定隅角处形成以沿着形成该预定隅角的两条边延伸的情况下,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变成与屏蔽盖板22的侧面部分22b部分地不连续。因而,还实现了:即使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翘曲,也可防止屏蔽盖板22的侧面部分22b(屏蔽盖板22的侧面部分22b所附连的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在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翘曲的影响下浮动。
由于以上事实,可避免多层接线板1的安装表面1a与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之间的焊接接缝断裂。即,屏蔽元件2可被紧固安装到多层接线板1上。
此外,本实施例使用上述屏蔽元件2(由屏蔽框架21和屏蔽盖板22构成的元件),由此消除了将用于覆盖电子组件3的屏蔽盖板22实际焊接接合到多层接线板1上的需要。即,即使在已经将屏蔽元件2安装到多层接线板1上之后,也可容易地拆卸屏蔽盖板22本身。因而,例如,在屏蔽组件2已被安装到多层接线板1上之后应当进行诸如缺漏任一电子组件3或短路的安装故障检查的情形中,能便于对安装故障的检查。因为屏蔽框架21是骨架结构体,所以可通过骨架结构体的框架的空隙执行对安装故障的检查。因此,在此情形中不需要拆卸屏蔽框架21。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装配凸部21c在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上形成,而装配孔22c在屏蔽盖板22的侧面部分22b上形成,并且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上的装配凸部21c被装入屏蔽盖板22的侧面部分22b上的装配孔22c,以使能产生屏蔽盖板22被紧固附连至屏蔽框架21的状态。
此外,使用将屏蔽盖板22附连至屏蔽框架21的上述方法,仅需要将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上的装配凸部21c插入到屏蔽盖板22的侧面部分22上的装配孔22c,由此便于将屏蔽盖板22附连至屏蔽框架21的操作。不言而喻,也便于将屏蔽盖板22从屏蔽框架21拆下的操作。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在接线层W中,替代最上面接线层W1(设置在多层接线板1的安装表面1a上的接线层),位于最上面接线层W1之下的接线层W2横穿焊接接缝部分P(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所焊接接合的部分),由此不需要在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上形成用于为接线层W走线的切口(开口),从而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可在其整个周边被焊接接合至多层接线板1的安装表面1a。这增强了多层接线板1的安装表面1a与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之间的焊接接缝,由此使得屏蔽框架21更不可能翘曲。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梁部21b以跨接屏蔽框架21的框架部分21a所包围的区域的方式设置,由此,能容易地获得高刚度且不太可能翘曲的屏蔽框架21。
此外,屏蔽框架21的梁部21b的预定部分21e被制成向多层接线板1的安装表面1a延伸,由此在不需要单独制备要用作屏蔽壁的元件的情况下,可产生屏蔽壁(屏蔽框架21的梁部21b的预定部分21e)竖立在多层接线板1的安装表面1a的平面内的状态。
此外,在屏蔽框架21的梁部21b的预定部分21e被用作屏蔽壁的情形中,在屏蔽框架21的梁部21b上形成装配凸部21d,而在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上形成装配孔22d,并且屏蔽框架21的梁部21b上的装配凸部21d被装入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上的装配孔22d。这使得屏蔽框架21的梁部21b与屏蔽盖板22的顶面部分22a紧密接触,由此更有效地实现由屏蔽框架21的梁部21b的预定部分21e所进行的屏蔽。
接着,以下描述为确认上述效果而进行的实验。
在此确认实验中,作为示例,制造使用具有与前面实施例的屏蔽盖板22相同结构的屏蔽盖板的电路模块的样本(所制造样本数量:15)。此外,为进行比较,作为比较例1,制造使用具有通过从前面实施例的屏蔽盖板22的结构省去L形狭缝22f所获得的结构的屏蔽盖板(参见图9)的电路模块的样本(所制造样本数量:61)。此外,作为比较例2,制造使用具有在前面实施例的屏蔽盖板22的结构中包括按十字形排列四个线性狭缝22g来替代L形狭缝22f的结构的屏蔽盖板(参见图10)的电路模块的样本(所制造样本数量:10)。
在图11所示的条件下进行制造这些示例的电路模块中的软熔工艺。更具体地,时间周期T1指示预热时间周期,其中加热时间被设置成60秒至120秒、加热温度被设置成130℃至180℃。此外,时间周期T2指示满程加热时间周期,其中加热时间被设置成30秒至60秒、加热温度被设置成230℃或更高。然而,在此情形中,假设峰值温度为250℃而峰值时间不超过10秒。
参照示例、比较例1和比较例2,检查样本中的各个屏蔽盖板是否翘曲,检查结果如下。即,示例展现0%的翘曲发生率。另一方面,比较例1展现21.3%的翘曲发生率,其中在61个样本中有13个样本发生翘曲。此外,比较例2展现高达40%的极高翘曲发生率,其10个样本中有4个样本发生翘曲。
本文中所揭示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解释为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前面对实施例的描述指示,并且本文中旨在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等效方案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
例如,尽管在前面实施例中,在屏蔽盖板的顶面部分的四个隅角中的每一个隅角处都形成了L形狭缝,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替代,可分别在屏蔽盖板的顶面部分的四个隅角中的一对对角线隅角处形成L形狭缝(共两个L形狭缝)。可选地,可仅在屏蔽盖板的顶面部分的四个隅角中的一个隅角处形成L形狭缝,或者可在屏蔽盖板的顶面部分的四个隅角中的三个隅角处形成L形狭缝。

Claims (9)

1.一种电路模块,包括:
具有其上安装有电子组件的安装表面的板;以及
安装到所述板上以覆盖所述电子组件的屏蔽元件,
其中所述屏蔽元件包括:
具有框架部分的屏蔽框架,所述框架部分在从与所述安装表面相反的区域一侧平视时具有四边形外形,并且焊接接合至所述安装表面;以及
屏蔽盖板,所述屏蔽盖板设置成从外面覆盖所述屏蔽框架,且具有:顶面部分,所述顶面部分在从与所述安装表面相反的区域一侧平视时具有四边形外形;以及侧面部分,所述侧面部分以直立方式设置在所述顶面部分的外周上,且附连至所述屏蔽框架的所述框架部分,
并且当从与所述安装表面相反的区域一侧平视时,在所述屏蔽盖板的所述顶面部分的四个隅角中的预定隅角处形成L形狭缝,以沿着形成所述预定隅角的两条边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L形狭缝在所述屏蔽盖板的所述顶面部分的全部四个隅角中的每一个隅角处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
装配部分设置在所述屏蔽框架的所述框架部分和所述屏蔽盖板的所述侧面部分的每一个上,以及
设置在所述屏蔽框架的所述框架部分上的装配部分和设置在所述屏蔽盖板的所述侧面部分上的装配部分彼此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所述屏蔽框架的所述框架部分上的所述装配部分是装配凸部,而设置在所述屏蔽盖板的所述侧面部分上的所述装配部分是装配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是多层接线板,以及
存在以横穿所述屏蔽框架的所述框架部分所焊接接合的焊接接缝部分的方式走线的预定接线层,并且替代设置在所述安装表面上的最上面接线层,位于所述最上面接线层之下的接线层被用作所述预定接线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框架还包括以跨接所述屏蔽框架的所述框架部分所包围的区域的方式设置的梁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框架的所述梁部的预定部分被制成向所述安装表面延伸以竖立在所述安装表面的平面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
装配部分设置在所述屏蔽框架的所述梁部和所述屏蔽盖板的所述顶面部分的每一个上,以及
设置在所述屏蔽框架的所述梁部上的装配部分和设置在所述屏蔽盖板的所述顶面部分上的装配部分彼此配合。
9.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模块的电子器件。
CN2011102708707A 2010-11-10 2011-09-02 电路模块和包括电路模块的电子器件 Pending CN1024697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51494 2010-11-10
JP2010251494A JP5138759B2 (ja) 2010-11-10 2010-11-10 回路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9755A true CN102469755A (zh) 2012-05-23

Family

ID=46019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08707A Pending CN102469755A (zh) 2010-11-10 2011-09-02 电路模块和包括电路模块的电子器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13601A1 (zh)
JP (1) JP5138759B2 (zh)
CN (1) CN102469755A (zh)
BR (1) BRPI1106903A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0961A (zh) * 2014-09-30 2015-01-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线路pcb板及手持终端
CN105592678A (zh) * 2016-02-25 2016-05-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软硬结合板走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10785073A (zh) * 2018-07-24 2020-02-1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48369A1 (en) * 2011-08-31 2013-02-28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ielding circuitry from interference with a removable shield assembly
US20140218851A1 (en) 2013-02-01 2014-08-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hield Can
JP2015056440A (ja) * 2013-09-10 2015-03-23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表示画面を備えた電子装置
US9736925B2 (en) * 2014-01-31 2017-08-15 Stmicroelectronics S.R.L. Packaged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shielding against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KR102350499B1 (ko) * 2015-02-17 2022-01-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용 전자기 쉴드 구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06308A (ja) * 1992-01-29 1993-08-13 Murata Mfg Co Ltd 表面実装部品
US5559676A (en) * 1995-06-07 1996-09-24 Gessaman; Martin J. Self-contained drop-in component
CN1816272A (zh) * 2004-12-06 2006-08-09 株式会社东芝 电路模块装置
US7442881B1 (en) * 2007-09-24 2008-10-28 Ezconn Corporation Shielding device
CN101472458A (zh) * 2007-12-25 2009-07-01 株式会社东芝 屏蔽壳、布线板和电子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63197U (zh) * 1987-10-16 1989-04-24
JP3161831B2 (ja) * 1992-09-09 2001-04-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回路素子モジュール
JPH06338695A (ja) * 1993-05-28 1994-12-06 Sony Corp シールドケース
US5608188A (en) * 1994-09-02 1997-03-04 Motorola, Inc. Multi compartment electromagnetic energy shield
US6552261B2 (en) * 2001-04-27 2003-04-22 Bmi, Inc. Push-fit shield
JP2006310406A (ja) * 2005-04-26 2006-11-09 Sharp Corp シールドケースおよび電子装置
JP4586688B2 (ja) * 2005-09-05 2010-11-2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シールドケース
JP2007299778A (ja) * 2006-04-27 2007-11-15 Murata Mfg Co Ltd 電子部品モジュール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06308A (ja) * 1992-01-29 1993-08-13 Murata Mfg Co Ltd 表面実装部品
US5559676A (en) * 1995-06-07 1996-09-24 Gessaman; Martin J. Self-contained drop-in component
CN1816272A (zh) * 2004-12-06 2006-08-09 株式会社东芝 电路模块装置
US7442881B1 (en) * 2007-09-24 2008-10-28 Ezconn Corporation Shielding device
CN101472458A (zh) * 2007-12-25 2009-07-01 株式会社东芝 屏蔽壳、布线板和电子模块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0961A (zh) * 2014-09-30 2015-01-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线路pcb板及手持终端
CN105592678A (zh) * 2016-02-25 2016-05-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软硬结合板走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10785073A (zh) * 2018-07-24 2020-02-1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38759B2 (ja) 2013-02-06
JP2012104632A (ja) 2012-05-31
US20120113601A1 (en) 2012-05-10
BRPI1106903A2 (pt) 2013-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9755A (zh) 电路模块和包括电路模块的电子器件
JP6296391B2 (ja) 受信装置及びシールドケース接続方法
EP2521271A1 (en) Tuner module and receiver
JP2007066936A (ja)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US20220392836A1 (en) Electronic assembly having multiple substrate segments
US9254531B2 (en) PCB mounting method
JP2009218435A (ja) プリント基板、及び表面実装デバイスの実装構造体
US10149384B1 (en) Support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JP4545615B2 (ja) 組立部品、モジュール基板、モジュール基板製造方法、電子回路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6245497A (ja)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CN100524718C (zh) 整合内埋元件的基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US20190074244A1 (en) Circuit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WO2022036989A1 (zh) 移动终端、软硬结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206173A (ja)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US20050272393A1 (en) Miniaturized television tuner
JP2007142620A (ja) モジュー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256654A (ja) 回路基板及び電子機器
JP4449786B2 (ja)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US8987609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US20120168825A1 (en) Charged Coupled Device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155471A (zh) 电路基板、电气电路的检查方法及电路基板的制造方法
JP2011155190A (ja) 回路基板装置
JP2008124166A (ja)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と、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2006032832A (ja) 端子、及びその端子を使用した電子機器
KR20100000925U (ko) 튜너와 메인보드의 고정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