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7012A - 旋转式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7012A
CN102467012A CN2011101860463A CN201110186046A CN102467012A CN 102467012 A CN102467012 A CN 102467012A CN 2011101860463 A CN2011101860463 A CN 2011101860463A CN 201110186046 A CN201110186046 A CN 201110186046A CN 102467012 A CN102467012 A CN 102467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developing
unit
rotation
rotary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60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越竹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67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70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79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for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not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21Details of unit for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47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15/015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onto which the monocolour toner images are superposed before common transfer from the recording member
    • G03G15/0173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onto which the monocolour toner images are superposed before common transfer from the recording member plural rotations of recording member to produce multicoloured copy, e.g. rotating set of developing uni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67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2215/0174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plural rotations of recording member to produce multicoloured copy
    • G03G2215/0177Rotating set of developing uni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旋转式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该显影装置构造成绕旋转轴线旋转且包括:多个显影单元,其均构造成将潜像显影并可绕旋转轴线旋转,从而能依次移动至显影位置;被通电部件,其被支撑在显影单元上;空心筒单元,其具有空腔,沿旋转轴线布置并固定成使可旋转单元绕固定的空心筒单元旋转;第一通电部件,其被支撑在空心筒单元的外周上;可旋转单元,其被支撑为能相对于空心筒单元旋转并与旋转式显影装置一起旋转;第二通电部件,其由可旋转单元支撑并包括与第一通电部件接触的接触部分;第一导电部件具有与第一通电部件连接的端部和经过空腔引出至显影装置外部的另一端;以及第二导电部件,其将第二通电部件和被通电部件连接起来。

Description

旋转式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式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被称为旋转式显影装置的转轮型显影装置,这种显影装置具有多个显影单元,多个显影单元以可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撑为使显影单元依次与图像保持部件对置,以执行显影。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1-134045(第[0016]至[0017]段,图4和图5)、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0-231250(第[0042]至[0043]段、第[0057]至[0066]段、第[0087]段、图2、图6、图9、图12至图15、图22)、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4-78872(第5页右上栏第11行至第6页右上栏最后一行、图1至图4)和日本专利No.3303607(第[0047]至[0056]段)所披露的技术是旋转式显影装置对容纳在各个显影单元中的显影剂的补充进行控制的现有技术。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1-134045描述了用于旋转式显影装置的技术,色调剂高度限制部件(17)布置在色调剂补充口(11)的下部,以便当色调剂补充单元(3)中的色调剂的顶部位置达到色调剂高度限制部件(17)时,不允许色调剂继续流入色调剂补充单元(3)中,从而在显影位置处使色调剂自动地补充至某一高度,而无需使用检测色调剂余量的传感器。
换句话说,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1-134045披露了自动控制显影剂总量而不是控制色调剂浓度的技术,色调剂浓度是包含色调剂和载体的显影剂中色调剂与载体的比率。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0-231250披露了以下旋转式显影装置的构造,其中利用补充显影剂传送部件(15)将显影剂补充至显影单元(Gy、Gm、Gc、Gk)。补充显影剂传送部件(15)相对于已经移动至与感光体(PR)对置的显影位置(P1)处的显影单元(Gy、Gm、Gc、Gk)在旋转轴(GA)的轴向上布置在前侧,并且从可与显影单元(Gy、Gm、Gc、Gk)一体旋转的旋转圆筒部件(B)延伸。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0-231250没有披露检测方法,但披露了检测色调剂浓度、以及当色调剂浓度小于或等于某一色调剂浓度(N0)时在允许补充色调剂期间打开爪件(CLk、CLy、CLm和CLc)来补充色调剂的方法。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4-78872披露了以下旋转式显影装置的构造,其中使色调剂传送管(33)相对于显影单元(21至24)从轴向上的一个端侧沿显影装置(6)的轴向移动,以便可以选择性地从显影单元(21至24)上拆卸色调剂传送管(33)来补充色调剂。
日本专利No.3303607披露了用于旋转式显影装置的技术,其中为了精确地预期待补充至各个显影单元的色调剂量,计数打印图像的像素的数量,并且对驱动色调剂供应螺旋推运器(66)旋转的时间进行校正。另外,浓度传感器(131)用于以光学的方式读取在潜像承载体(21)的表面上显影的色调剂量从而读取浓度,并且基于所读取的浓度来对驱动色调剂供应螺旋推运器(66)旋转的时间进行校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实现的技术目的是用简单的构造来给旋转式显影单元通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构造成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旋转式显影装置。所述旋转式显影装置包括多个显影单元、被通电部件、空心筒单元、第一通电部件、可旋转单元、第二通电部件、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多个所述显影单元中每一个均构造成将形成在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潜像显影成可见图像,并且能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从而能依次移动至与所述图像保持部件对置的显影位置。所述被通电部件被支撑在所述显影单元上。所述空心筒单元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心筒单元沿所述旋转轴线布置并且固定成使所述可旋转单元绕固定的所述空心筒单元旋转。所述第一通电部件被支撑在所述空心筒单元的外周上。所述可旋转单元被支撑为能相对于所述空心筒单元旋转,并且与所述旋转式显影装置一起旋转。所述第二通电部件由所述可旋转单元支撑,所述第二通电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通电部件接触的接触部分。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通电部件连接的一端和经过所述空心筒单元中的空腔而引出至所述显影装置外部的另一端。第二导电部件将所述第二通电部件和所述被通电部件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旋转式显影装置还包括补充装置,所述补充装置与所述显影单元一体地受到支撑,从而能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所述补充装置构造成传送待补充给各个所述显影单元的显影剂。所述补充装置包括多个补充单元,各个所述补充单元为所述多个显影单元中的对应一个显影单元而设置。所述多个补充单元沿所述旋转轴线的轴向布置。所述空心筒单元布置成延伸穿过所述补充装置的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旋转式显影装置中,所述接触部分在所述轴向上布置在所述空心筒单元的端侧,并且所述端侧以能相对于所述空心筒单元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可旋转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旋转式显影装置中,所述第二通电部件包括多个所述接触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旋转式显影装置中,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包括多根电线,并且所述多根电线布置在所述空心筒单元的空腔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所述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旋转式显影装置中,所述被通电部件包括对容纳在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显影剂的浓度进行检测的检测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旋转式显影装置还包括传送单元,从各个所述显影单元排出的显影剂通过所述传送单元传送。所述传送单元沿所述旋转轴线布置并且布置在与所述空心筒单元同轴或大致同轴的延长线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所述的旋转式显影装置中,当所述显影单元停止在所述显影位置时,以新显影剂来补充各个所述显影单元,并且允许劣化显影剂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保持部件、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旋转式显影装置、转印装置和定影装置。所述图像保持部件旋转。所述旋转式显影装置构造成将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潜像显影成可见图像。所述转印装置将所述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可见图像转印在介质上。所述定影装置将转印的所述可见图像定影在所述介质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和第九方面,与未采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用更简单的构造来给旋转式显影单元通电。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空心筒单元没有延伸穿过补充装置的旋转轴线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旋转期间补充单元的摆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与接触部分不布置在显影单元侧的情况相比,替换或拆除补充装置时,更不会妨碍接触部分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与仅仅使用一个接触部分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导电故障的出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可以在空心筒部的空腔中布置多个导电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旋转式显影装置中,可以对布置在显影单元中的检测部件实现导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可以沿旋转轴线布置空心筒单元和传送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执行显影的显影位置可以用作用于排出显影剂的排出位置和用于补充显影剂的补充位置。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旋转式显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与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旋转式显影装置的图2中所示部分不同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用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容器支撑部件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6A和图6B是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旋转式显影装置中的旋转轴的放大剖视图,其中图6A是沿图5中的线VIA-VIA截取的剖视图,而图6B是沿图6A中的线VIB-VIB截取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用于将旋转力传递至旋转地移动的旋转式显影装置的固定旋转力传递部件;
图8A至图8C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单元的透视图,其中图8A示出了从显影单元上拆卸了补充筒的状态,图8B示出了设置在图8A所示的显影单元的后端部处的齿轮的布置方式,并且图8C示出了补充筒安装在显影单元上的状态;
图9是沿图3中的线IX-IX截取的剖视图;
图10A和图10B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K、Y、M和C颜色的环形连接部件、和被可旋转地支撑在环形连接部件内的旋转圆筒部件,其中图10A是沿图5中的线XA-XA截取的剖视图,而
图10B是沿图5中的线XB-XB截取的剖视图;
图11是沿图10A中的线XI-XI截取的剖视图;
图12是沿图10A中的线XII-X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部件的透视图;以及
图14A和图14B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部件的剖视图,其中图14A是沿图13中的线XIVA-XIVA截取的剖视图,而图14B是沿图13中的线XIVB-XIVB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具体实例(以下称为“示例性实施例”)。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示例性实施例。
为了易于理解以下描述,附图中,前后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左右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并且上下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此外,由箭头X、-X、Y、-Y、Z和-Z表示的方向或侧分别定义为前方、后方、右方、左方、上方和下方,或者分别定义为前侧、后侧、右侧、左侧、上侧和下侧。
此外,附图中,从纸张的后侧指向前侧的箭头以圆圈中的点来表示,并且从纸张的前侧指向后侧的箭头以圆圈中的叉来表示。
在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中,为了易于理解,除那些需要描述的部件以外,适当地省略对各部件的说明。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图1中,作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复印机U包括复印机U的主体U1(以下称为“复印机主体U1”)和支撑在复印机主体U1的上端处的文档传送装置U2。
文档传送装置U2包括作为文档接纳单元实例的文档馈送托盘TG1,待复印的多个文档Gi被彼此相互堆叠并且接纳在该文档馈送托盘TG1中。接纳在文档馈送托盘TG1中的多个文档Gi依次经过台板玻璃PG上的复印位置,并且排出至作为文档排出单元实例的文档排出托盘TG2,台板玻璃PG位于复印机主体U1上端且作为透明文档台实例。文档传送装置U2可相对于复印机主体U1绕设置在复印机主体U1后端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旋转。在用户将文档Gi手动地放置在台板玻璃PG上时,使文档传送装置U2沿向上方向旋转地移动。
复印机U包括由用户操作的操作单元UI,以便输入诸如复印启动信号等操作指令信号。
操作单元UI包括显示单元和输入单元,诸如复印启动按钮和十键键盘。
在位于复印机主体U1的上表面上的透明台板玻璃PG的下方布置有作为图像读取单元实例的扫描单元U1a,并且在扫描单元U1a下方布置有作为图像记录单元实例的打印单元U1b。在扫描单元U1a内部支撑有可沿左右方向移动的曝光光学系统A。
根据作为位置检测部件实例的曝光系统配准传感器Sp的检测信号来控制曝光光学系统A的移动和停止。在正常状态下,曝光光学系统A在图1所示的初始位置或者所谓的起始位置保持静止。
从利用文档传送装置U2传送经过台板玻璃PG的上表面上的曝光位置的文档Gi所反射的光、或从手动放置在台板玻璃PG上的文档所反射的光通过曝光光学系统A,并且利用成像元件CCD转换成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电信号。
图像处理单元IPS将从成像元件CCD输入的RGB电信号转换成黑色(K)、黄色(Y)、品红色(M)和蓝绿色(青色)(C)的图像数据,并且暂时存储这些数据。接着,在预定时刻,图像处理单元IPS将图像数据作为用于形成潜像的图像数据,输出至用作写入驱动电路实例的激光驱动电路DL。
激光驱动电路DL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将作为写入信号实例的激光驱动信号输出至潜像形成装置ROS。
在潜像形成装置ROS下方布置有作为图像保持部件实例的感光体PR。感光体PR受驱动而朝箭头Ya所示方向旋转。充电器CR对感光体PR的表面均匀充电,接着用作为潜像形成装置ROS的写入光束实例的激光束L在潜像写入位置Q1对感光体PR的表面曝光和扫描,以形成静电潜像。为了形成被称为彩色图像的多颜色图像,依次形成与黑色(K)、黄色(Y)、品红色(M)和蓝绿色(C)四种颜色的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为了形成被称为单色图像的单颜色图像,仅形成与黑色(K)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
感光体PR的形成有一个或多个静电潜像的表面旋转地移动,并且依次经过显影区Q2和一次转印区Q3。
感光体PR的右方布置有转轮或旋转式显影装置G。显影装置G包括黑色(K)、黄色(Y)、品红色(M)和蓝绿色(C)四种颜色的显影单元GK、GY、GM和GC,这些单元随着旋转轴GA的旋转而依次旋转并移动至显影区Q2。各种颜色的显影单元GK、GY、GM和GC均具有作为显影剂保持部件实例的显影辊R0,该显影辊R0将相应的显影剂传送至显影区Q2,并且将形成在感光体PR上的经过显影区Q2的静电潜像显影成作为可见图像实例的色调剂图像。
各个显影单元GK、GY、GM和GC构造成,根据相应显影剂的消耗量用色调剂盒TCk、TCy、TCm和TCc(作为显影剂容纳容器实例)中相应一个色调剂盒内的新显影剂进行补充。
在感光体PR下方布置有中间转印带BT作为图像保持部件实例且还作为中间转印体实例。通过作为驱动部件实例的带驱动辊Rd、作为张力施加部件实例的张紧辊Rt、作为防止中间转印带BT蛇行的部件实例的步移辊Rw、作为从动部件实例的惰辊Rf、作为二次转印部件对置部件实例的支撑辊T2a和作为一次转印部件实例的一次转印辊T1,将中间转印带BT支撑成可旋转并且可移动。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辊Rd、Rt、Rw、Rf和T2a形成作为中间转印支撑部件实例的带支撑辊Rd+Rt+Rw+Rf+T2a。此外,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间转印带BT、带支撑辊Rd+Rt+Rw+Rf+T2a、一次转印辊T1和任何其它合适部件形成中间转印装置BT+Rd+Rt+Rw+Rf+T2a+T1。
为了形成全彩色图像,在潜像写入位置Q1处形成第一颜色的静电潜像,并且在显影区Q2形成第一颜色的色调剂图像Tn。所形成的色调剂图像Tn在经过一次转印区Q3时借助一次转印辊T1以静电方式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BT上。然后,类似地,将第二颜色、第三颜色和第四颜色的色调剂图像Tn一次转印在承载有第一颜色的色调剂图像Tn的中间转印带BT上,从而以叠加的方式重叠,并最终在中间转印带BT上形成全彩色、多色色调剂图像。
为了形成具有单种颜色的单色图像,仅仅使用一个显影单元,并且将单色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BT上。
在一次转印处理之后,除电器JR对感光体PR的表面上的残留色调剂进行除电处理,并且用作为感光体清洁单元实例的感光体清洁器CL 1去除残留显影剂。
在支撑辊T2a的下方布置有作为二次转印部件实例的二次转印辊T2b,二次转印辊T2b布置成可在与支撑辊T2a不接触的位置和与支撑辊T2a接触的位置之间移动。支撑辊T2a与二次转印辊T2b彼此接触的区域形成二次转印区Q4。
电源电路E将极性与在显影装置G中使用的色调剂的电荷极性相反的二次转印电压供应至支撑辊T2a,并且,电源电路E受作为控制单元实例的控制器C控制。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支撑辊T2a和二次转印辊T2b形成二次转印单元T2。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间转印装置BT+Rd+Rt+Rw+Rf+T2a+T1和二次转印装置T2形成转印装置T1+T2+BT。
作为介质容纳容器实例的送纸托盘TR1和TR2在复印机主体U1的下部布置成受到可拆卸的支撑。在启动复印操作时,作为取出部件实例的拾取辊Rp在预定时刻拾取容纳在送纸托盘TR1和TR2中的作为介质实例的记录纸张S。由拾取辊Rp拾取的记录纸张S被作为纸张分离部件实例的纸张分离辊Rs逐页分离,并且由沿作为介质传送路径实例的送纸路径SH1布置的作为传送部件实例的多个传送辊Ra来传送。由传送辊Ra传送的记录纸张S被传送至作为转印供应时间调整部件实例的配准辊Rr。传送至配准辊Rr的记录纸张S经过作为转印前引导部件实例的转印前纸张引导件SG1与经一次转印的多色色调剂图像或单色色调剂图像移动至二次转印区Q4同时地传送至二次转印区Q4。
在二次转印区Q4,二次转印单元T2以静电方式将中间转印带BT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在记录纸张S上。作为中间转印清洁单元实例的带清洁器CL2去除二次转印处理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BT上的色调剂,并且作为二次转印清洁单元实例的二次转印辊清洁器CL3对二次转印辊T2b进行清洁。
二次转印辊T2b和带清洁器CL2被支撑成能够与中间转印带BT接触和分离。在要形成彩色色调剂图像时,使二次转印辊T2b和带清洁器CL2与中间转印带BT分离,直到将最终颜色的未定影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BT上为止。二次转印辊清洁器CL3与二次转印辊T2b一起移动,以便与中间转印带BT接触和分离。
作为转印后引导部件实例的转印后纸张引导件SG2和作为介质传送部件实例的纸张传送带BH将二次转印有一个或多个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张S传送至定影装置F。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在纸张传送带BH中布置有作为抽吸单元实例的用于吸入空气的吸风机BH1。通过形成在纸张传送带BH中的多个孔(未示出)吸入空气,使经过二次转印区Q4的记录纸张S吸附并保持在纸张传送带BH上,进而传送至下游侧。
定影装置F包括作为加热定影部件实例的加热辊Fh和作为加压定影部件实例的加压辊Fp,并且加热辊Fh包括作为热源的加热器(未示出)。当记录纸张S经过加热辊Fh和加压辊Fp彼此接触的定影区Q5时,通过加热器的热量和加压辊Fp的压力来对记录纸张S的表面上的未定影色调剂图像进行加热并定影。在加热辊Fh的左上方布置有作为防粘剂供应单元实例的施油装置Ft,并且施油装置Ft在旋转方向上位于定影区Q5的上游且用于将油施加在加热辊Fh的表面上,以帮助从加热辊Fh上移除记录纸张S。在加热辊Fh的右上方布置有作为定影清洁器实例的清洁网Fw来清洁加热辊Fh的表面,清洁网Fw在旋转方向上位于定影区Q5的下游。
将定影有一个或多个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张S沿排纸路径SH2传送至作为介质排出部件实例的排纸辊Rh,并且从形成在复印机主体U1的侧壁中的排出口Ka排出至外部,其中排纸路径SH2位于定影区Q5的下游且作为介质传送路径实例。
排纸路径SH2连接至设置在排出辊Rh上游且作为介质传送路径实例的纸张反转路径SH3,并且在排纸路径SH2与纸张反转路径SH3之间的连接部设置有作为切换部件实例的切换门GT1。切换门GT1选择性地将沿排纸路径SH2传送的记录纸张切换至排出辊Rh侧或纸张反转路径SH3侧。
纸张反转路径SH3连接至作为介质传送路径实例的纸张循环路径SH4,并且在纸张反转路径SH3和纸张循环路径SH4之间的连接部设置有作为切换部件实例的切换门GT2。切换门GT2允许从切换门GT1沿纸张反转路径SH3传送来的纸张经过,并且还允许将已经过并沿相反传送方向传送的记录纸张S、或者转回的记录纸张S导向纸张循环路径SH4侧。传送至纸张循环路径SH4的纸张在纸张上下倒置的状态下经过送纸路径SH1再次传送至二次转印区Q4。
部件SH1至SH4形成纸张传送路径SH。此外,部件Rp、Rs、Rr、Ra、SG1、SG2和BH形成纸张传送装置SH。
<旋转式显影装置的描述>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旋转式显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与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旋转式显影装置的图2中所示部分不同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在图2和图3中,显影装置G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作为旋转中心实例的旋转轴GA和支撑在旋转轴GA上的Y、M、C和K四种颜色的显影单元GY、GM、GC和GK。显影单元GY、GM、GC和GK由显影容器支撑部件H支撑。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显影容器支撑部件H具有成对的前旋转板PL1和后旋转板PL2(将在下文中描述)(参见图5)以及旋转轴GA,其中显影单元GK、GC、GM和GY附接至前旋转板PL1和后旋转板PL2。
在图2和图3中,显影单元GY、GM、GC和GK构造成随着旋转轴GA的旋转而旋转地移动,并且依次停止在作为显影位置实例的第一停止位置P1、相对于第一停止位置P1旋转90°的作为第一旋转位置实例的第二停止位置P2、相对于第二停止位置P2旋转90°的第三停止位置P3、和相对于第三停止位置P3旋转90°的作为第二旋转位置实例的第四停止位置P4。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停止位置P1可以是将图像保持部件PR的表面上的潜像显影成可见图像的显影位置。第一停止位置P1还可以是排出显影剂的排出位置和补充显影剂的显影剂补充位置。在第一停止位置对各个显影单元GY、GM、GC和GK执行显影操作。
向停止在第一停止位置P1的显影单元GK、GY、GM或GC的显影辊R0传递旋转力,以便能够执行显影操作。用新的显影剂补充停止在第一停止位置P1的显影单元Gk、GY、GM或GC,并且使劣化的显影剂排出。
图4是用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容器支撑部件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6A和图6B是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旋转式显影装置中的旋转轴的放大剖视图。图6A是沿图5中的线VIA-VIA截取的剖视图,而图6B是沿图6A中的线VIB-VIB截取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用于将旋转力传递至旋转地移动的旋转式显影装置的固定旋转力传递部件。
在图4至图7中,复印机主体U1具有作为框架部件实例的前固定框架F1和后固定框架F2,并且在前固定框架F1的前表面上固定有作为前端支撑单元实例的固定圆筒部件F1a。
旋转式显影装置G的旋转轴GA具有作为轴部主体实例的矩形筒部GA1和作为轴后部实例的后侧圆筒部GA2。矩形筒部GA1在旋转轴GA的轴向上布置在中部,并且具有矩形剖面。后侧圆筒部GA2在旋转轴GA的轴向上布置在后侧部。后侧圆筒部GA2被支撑成可借助轴承BR1相对于后固定框架F2旋转。
在矩形筒部GA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支撑作为旋转框架部件实例的盘状前旋转板PL1和盘状后旋转板PL2。
旋转轴GA、前旋转板PL1和后旋转板PL2形成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容器支撑部件H,该显影容器支撑部件在支撑K、Y、M和C四种颜色的显影单元GK、GY、GM和GC的同时旋转。
在图5和图7中,通过作为连接部件实例的四个螺栓STD将作为旋转传递部件实例的环形齿轮G1固定至后旋转板PL2的后表面。环形齿轮G1与作为旋转传递部件实例的齿轮G2啮合。齿轮G2与支撑在后固定框架F2上且作为显影装置驱动源实例的旋转电动机M1的输出轴相连。
因此,当旋转电动机M1旋转时,环形齿轮G1旋转,并且显影容器支撑部件H随着环形齿轮G1的旋转而旋转。即,显影装置G旋转并且显影单元GY、GM、GC和GK旋转地移动。
在图6A和图6B中,在旋转轴GA中形成有沿轴向从旋转轴GA的后部延伸至后端的具有圆形剖面的通道1。
在旋转轴GA的矩形筒部GA1的后部形成有作为排出显影剂所流入的部分的实例的排出显影剂流入口3。排出显影剂流入口3连接至通道1的沿矩形筒部GA1的轴向延伸的四个侧表面。在图5中,在矩形筒部GA1的每一个侧表面上形成有作为显影单元连接部实例的销插孔4。
在图6A和图6B中,在旋转轴GA的通道1中布置有沿轴向延伸的作为排出显影剂传送单元实例的筒形显影剂排出筒7。显影剂排出筒7的后端部固定地支撑在作为排出路径支撑部件实例的排出筒固定部件F2a上,并且排出筒固定部件F2a固定至后固定框架F2。显影剂排出筒7的前端部通过作为支承部件实例的轴承8支撑在旋转轴GA中的通道1上。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显影剂排出筒7的前端延伸至排出显影剂流入口3的前方。
在图6B中,在排出筒7的前端,在前部上形成有作为入口连接部实例的流入连接口7a。流入连接口7a布置成使其轴向上的位置与旋转轴GA的矩形筒部GA1中的各个入口3对应。在排出筒7的后端形成有流出口7b。流出口7b连接至作为收集容器实例的收集箱VT的入口。
在图6A和图6B中,作为防泄漏部件实例的磁体密封件9附着并固定至排出筒7的外周表面上的位于流入连接口7a附近的部分。在磁体密封件9上形成有作为开口实例的片状连通口9a,并且该片状连通口9a总是与排出筒7上的流入连接口7a连接。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磁体密封件9的外周表面与旋转轴GA的内周表面之间形成有小间隙,以便在旋转轴GA旋转时不会产生接触摩擦阻力。磁体密封件9是防止显影剂通过排出筒7的外周表面与旋转轴GA的内周表面之间的间隙移动至旋转轴GA的其它排出显影剂流入口3的部件。
在图6A和图6B中,在排出筒7中布置有作为排出显影剂传送部件实例的排出传送螺旋件11。排出传送螺旋件11具有旋转轴11a和被支撑在旋转轴11a的外周上的传送叶片11b。在图5和图6A中,排出传送螺旋件11的旋转轴11a的前端和后端旋转地支撑在传送部件支撑部件12上,并且传送部件支撑部件12固定地支撑在排出筒7的前端和后端两者上。
在图5、图6A和图6B中,排出传送螺旋件11的旋转轴11a穿过传送部件支撑部件12并且向后延伸,在旋转轴11a的后端固定地支撑有作为旋转传递部件实例的齿轮G3。齿轮G3与作为旋转传递部件实例的齿轮G4啮合。作为驱动源实例的显影剂排出电动机(未示出)将旋转传递至齿轮G4。当驱动显影剂排出电动机时,齿轮G3、齿轮G4和旋转轴11a一体受驱动而旋转。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显影单元GY、GM、GC和GK停止在除第一停止位置P1以外的位置时,排出传送螺旋件11停止旋转。
在图4、图5和图7中,后旋转板PL2设置有作为旋转传递部件实例的四个输入齿轮G5、以及与四个输入齿轮G5同轴地或大致同轴地受支撑的四个一体式旋转齿轮G6,以便与显影单元GY、GM、GC和GK对应。输入齿轮G5布置在后旋转板PL2的后表面侧,而四个一体式旋转齿轮G6设置在后旋转板PL2的前表面侧。当显影单元GY、GM、GC和GK中的一个显影单元移动至第一停止位置P1时相应一个输入齿轮G5与作为旋转传递部件实例的齿轮G7连接,并且当显影单元GY、GM、GC和GK中的该显影单元远离第一停止位置P 1时该输入齿轮G5与齿轮G7分离。
齿轮G7的旋转轴的后端部穿过环形齿轮G1的内部,并且可旋转地支撑在位于环形齿轮G1的后侧的后固定框架F2上。与后旋转板PL2的后表面侧的齿轮G7同轴或大致同轴地支撑的作为旋转传递部件实例的齿轮G8与作为旋转输入部件实例的齿轮G9啮合。用于驱动显影单元GY、GM、GC和GK且作为驱动源实例的电动机(未示出)将旋转传递至齿轮G9。
图8A至图8C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单元的透视图。图8A示出了从显影单元上拆卸了补充筒的状态,图8B示出了设置在图8A所示的显影单元的后端部处的齿轮的布置方式,并且图8C示出了补充筒安装在显影单元上的状态。
图9是沿图3中的线IX-IX截取的剖视图。
在图5和图8A至图8C中,显影剂补充部件Th用新显影剂补充移动至第一停止位置P1处的各个显影单元GY、GM、GC和GK的显影容器V。显影剂补充部件Th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补充筒14和对补充筒14中的补充显影剂进行传送的补充传送部件15。补充筒14具有在其前端处敞开的传送入口14a和以图2所示方式与显影容器V连接的补充流入口14b。在图8C中,补充传送部件15具有旋转轴15a和被固定地支撑在旋转轴15a的外周上的传送叶片15b。
补充传送部件15的旋转轴15a的前端相对于补充筒14的前端处的传送入口14a向前延伸。如图8C所示,旋转轴15a的前端附接有作为支承部件实例的轴承16。旋转轴15a的后端可旋转地支撑在后旋转板PL2上。旋转轴15a的后端部附接有作为旋转传递部件实例的齿轮G10。在旋转轴15a的后端支撑在后旋转板PL2上的状态下,齿轮G10与如图4中所示的一个齿轮G6啮合。
下面,对显影单元GY、GM、GC和GK进行描述。由于显影单元GY、GM、GC和GK具有相似的构造,因此只描述显影单元GK,而不再详细地描述显影单元GY、GM和GC。
在图2、图3、图5和图8A至图8C中,显影单元GK的显影容器V具有作为容器下部实例的容器主体V1和作为容器上部实例的容器盖V2。显影容器V容纳由带负电的色调剂和带正电的磁性载体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
在图8A中,在容器主体V1的外侧面上支撑有作为向右突出的连接单元实例的成对的前突出销V1a和后突出销V1a。在图2和图5中,这对突出销V1a和V1a插入旋转轴GA的销插孔4中,从而将显影单元GK定位和固定。
在图2、图3和图9中,显影容器V包括:显影辊室17,其作为显影部件实例且容纳显影辊R0;供应室18,其与显影辊室17相邻且作为第一显影剂容纳单元的实例;以及搅拌室19,其与供应室18相邻且作为第二显影剂容纳单元的实例。在显影辊室17中布置有限制显影辊R0的表面上的显影剂厚度的厚度限制部件20。在供应室18中布置有作为第一搅拌部件实例的供应螺旋推运器R1,并且在搅拌室19中布置有作为第二搅拌部件实例的混合螺旋推运器R2。
螺旋推运器R1和R2形成搅拌传送部件R1+R2,这些搅拌传送部件在搅拌供应室18和搅拌室19中的显影剂的同时传送显影剂。此外,供应室18和搅拌室19形成搅拌传送区18+19。
如图9所示,在供应室18和搅拌室19之间除前端部和后端部以外的部分处设置有作为分隔部件实例的分割壁21。供应室18和搅拌室19在前后方向的两个端部处的连接部E彼此连接。
在图9中,布置在供应室18中的供应螺旋推运器R1具有沿显影剂传送方向延伸的旋转轴R1a、以及被支撑在旋转轴R1a的外周上的传送叶片R1b。布置在搅拌室19中的混合螺旋推运器R2也具有类似形式的旋转轴R2a和传送叶片R2b。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传送叶片R2b具有传送力与传送叶片R1b的传送力大致相同的正常传送部R2c、以及传送力较小且布置在正常传送部R2c后方的低传送部R2d。低传送部R2d在显影剂传送方向上设置在形成于容器盖V2中的显影剂排出口(将在下文中描述)的下游。
图2、图3和图9所示的显影辊R0可以是由外侧装有套筒的磁性辊形成的惯用显影辊。供应室18中的显影剂通过磁性辊的磁力吸附在显影辊R0的表面上。显影剂的厚度由厚度限制部件20限制,然后显影剂传送至显影区Q2。
在图2至图4、图5、图8B和图9中,作为显影辊R0的旋转轴实例的辊轴R0A具有从显影容器V的端壁向外突出的两个端部。辊轴R0A的外端附接有作为支承部件实例的轴承R0B,并且辊轴R0A的后端部附接有作为旋转传递部件实例的齿轮G11。在图9中,螺旋推运器R1和R2各自的旋转轴R1a和R2a的两个端部由显影容器V的端壁可旋转地支撑,并且旋转轴R1a和R2a的后端部向外突出。在螺旋推运器R1的旋转轴R1a的后端部和螺旋推运器R2的旋转轴R2a的后端部上分别固定地支撑有作为旋转传递部件实例的齿轮G12和G13。
在图8B中,齿轮G12和齿轮G13彼此啮合,并且齿轮G11和齿轮G12通过中间齿轮G14彼此连接。
此外,在图5中,在各个显影单元GK、GY、GM和GC附接至显影容器支撑部件H的状态下,位于辊轴R0A的后端部处的齿轮G11与一体式旋转齿轮G6中的一个啮合。从而,当将旋转力输入至输入齿轮G5时,旋转力从与输入齿轮G5一体地旋转的齿轮G6传递至位于辊轴R0A的后端部处的齿轮G11,并且将旋转运动从齿轮G11依次传递至齿轮G14、G12和G13。当齿轮G11、G12和G13旋转时,显影辊R0和搅拌传送部件R1+R2旋转。随着搅拌传送部件R1+R2的旋转,供应室18中的显影剂和搅拌室19中的显影剂在沿相反方向传送时进行循环。
由于补充旋转轴15a的后端的齿轮G10也与一体式旋转齿轮G6啮合,因此也将旋转运动传递至补充旋转轴15a。
在图2、图3和图8A至图8C中,容器盖V2具有构成显影辊室17的容器壁V2a、布置在容器主体V1的搅拌室19的上方的容器上壁V2b和从容器上壁V2b的右侧向下延伸且与容器主体V1的侧壁接触的容器侧壁V2c。
在图3中,停止在显影位置P1的搅拌室19的容器上壁V2b的后部形成为向上鼓胀,并且鼓胀部在内部形成有显影剂排出口27a。在排出口27a的下侧设置有作为开闭部件实例的闸板31,以使闸板31的左端被支撑为可绕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29旋转。
闸板31与止动部件(未示出)接触,并且在由图3中显影位置P1表示的打开位置和由排出口27a被封闭时的第三停止位置P3表示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当多余显影剂增多而使显影剂的上表面位置变高时,多余显影剂可以沉积并聚积在已经移动至打开位置的闸板31的上表面31a上。
因此,当闸板31旋转地移动至关闭位置时,多余显影剂聚积部(即,上表面)31a上的显影剂从排出口27a排出。
在排出口27a的上侧支撑有排出连接部件34。在图3和图8A至图8C中,在排出连接部件34的右端侧形成有连接口34a。当将显影容器V附接至显影容器支撑部件H时,连接口34a与形成在旋转轴GA的矩形筒部GA1中的排出显影剂流入口3中的相应一个连接,进而与旋转轴GA中的排出筒7连接。
因此,在显影单元GK移动至第二停止位置P2时,从排出口27排出的显影剂从排出连接部件34落入排出筒7内,并且进行传送。接着,排出筒7中的显影剂被排出传送螺旋件11向后传送,并且经流出口7b收集到收集箱VT内。
在图3、图8A至图8C和图9中,在搅拌室19的上表面的上侧形成有补充口36。
在图8A至图8C中,补充筒支撑部件37设置成,在显影容器V的表面上在补充口36的前方和后方具有一对圆筒接纳弧形表面。补充筒支撑部件37的该对圆筒接纳弧形表面支撑补充筒14的圆筒外侧表面。
图10A和图10B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K、Y、M和C的环形连接部件、和可旋转地支撑在环形连接部件内的旋转圆筒部件。图10A是沿图5中的线XA-XA截取的剖视图,而图10B是沿图5中的线XB-XB截取的剖视图。
图11是沿图10A中的线XI-XI截取的剖视图。
图12是沿图10A中的线XII-XII截取的剖视图。
在图4、图11和图12中,在补充筒14前方的前固定框架F1的前表面侧固定有作为补充单元固定单元实例的固定圆筒部件F1a。固定圆筒部件F1a构造成,在前后方向上连接有多个环形部件,这些环形部件被密封以防止待补充至显影容器V的各种颜色的色调剂混合。即,固定圆筒部件F1a包括如下部件作为连接部件实例:固定至前固定框架F1前表面的环形后连接部件Lb、环形K颜色连接部件Lk、环形Y颜色连接部件Ly、环形M颜色连接部件Lm、环形C颜色连接部件Lc、以及前壁前连接部件Lf。环形K颜色连接部件Lk、环形Y颜色连接部件Ly、环形M颜色连接部件Lm和环形C颜色连接部件Lc依次连接至环形后连接部件Lb的前表面,以便用各种颜色的显影剂补充相应显影容器V。
在图5、图11和图12中,K、Y、M和C颜色的环形连接部件Lk、Ly、Lm和Lc中的每一个均具有环形连接部件主体56。固定至前固定框架F 1的后连接部件Lb具有薄的环形连接部件主体56’。此外,前壁前连接部件Lf具有圆筒部Lf1。
在图10A至图10C、图11和图12中,每一个环形连接部件主体56均具有位于其外周上的三个连接固定部56a,并且环形连接部件主体56’具有位于其外周上的三个连接固定部56a’。圆筒部Lf1也具有三个连接固定部56a”。使用三个螺钉N1将环形连接部件主体56和56’以及圆筒部Lf1连接在一起,并且还固定在前固定框架F1上。
此外,显影剂供应单元56b与K、Y、M和C颜色的环形连接部件主体56中的每一个的外周表面成型为一体,并且在显影剂供应单元56b的内部形成有补充显影剂供应口56c。
在补充显影剂供应口56c的上端表面上附着有作为防泄漏部件实例的海绵筒形传送管接纳部件57。传送管接纳部件57通过补充显影剂传送装置(未示出)与色调剂盒TCy、TCm、TCc和TCk中的相应一个连接,并且将从色调剂盒TCy、TCm、TCc和TCk中的相应一个传送来的显影剂供应至传送管接纳部件57。
在图11和图12中,在各个环形连接部件主体56的内表面上在环形连接部件主体56的轴向上的两端部处安装有作为防泄漏部件实例的环形弹性密封部件58。
在每一个环形连接部件Lk、Ly、Lm和Lc的相邻环形连接部件主体56之间的每一个连接部的内表面布置有作为间隔调整部件实例的环形间隔物59,以使间隔物59介于密封部件58之间。
在图5、图11和图12中,前壁前连接部件Lf具有直径与每一个环形连接部件主体56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圆筒部Lf1,并且还具有位于圆筒部Lf1的前端表面上的平板部Lf2。圆筒部Lf1和平板部Lf2成型为一体。
各个螺钉N1的头部从圆筒部Lf1的连接固定部56a”向前突出。此外,在前壁前连接部件Lf的平板部Lf2的中部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撑孔Lf3。
在图5、图10A、图10B、图11和图12中,在固定圆筒部件F1a的内部布置有作为补充单元旋转单元实例的旋转圆筒部件B。旋转圆筒部件B包括位于其后端部的后圆筒部B1,并且后圆筒部B1的后端支撑在前旋转板PL1上。此外,后圆筒部B1通过轴承BR2可旋转地支撑在前固定框架F1上,并且旋转圆筒部件B构造成与后圆筒部B 1一体地绕旋转轴GA旋转。
在旋转圆筒部件B的中部形成有沿旋转轴GA的延长线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作为导电支撑部实例的前通道Ba。
通过沿前后方向依次连接后圆筒部B1、K颜色圆筒部Bk、Y颜色圆筒部By、M颜色圆筒部Bm、C颜色圆筒部Bc和前圆筒部Bf来构造旋转圆筒部件B。K颜色圆筒部Bk、Y颜色圆筒部By、M颜色圆筒部Bm和C颜色圆筒部Bc用于支撑各种颜色的显影容器V的显影剂补充筒14的前端部。
各个圆筒部Bk、By、Bm和Bc具有圆筒部主体60。圆筒部主体60具有外圆筒部61,并且外圆筒部61包括位于后侧的大直径外圆筒部62和位于前侧的小直径外圆筒部63。小直径外圆筒部63形成为外径与大直径外圆筒部62的内径大致相同。如图11和图12所示,当Y颜色圆筒部By以前后的关系与其它圆筒部Bc和Bk连接时,小直径外圆筒部63配合在大直径外圆筒部62内。
在小直径外圆筒部63的侧表面上形成有补充显影剂接纳口63a。如图10A和图10B所示,在补充显影剂接纳口63a的周向上的两侧形成有内侧弯曲部63b和外侧弯曲部63c。内侧弯曲部63b的前端弯曲并且朝向补充显影剂接纳口63a的中部延伸。外侧弯曲部63c的前端弯曲并且向外延伸。
补充筒14,旋转轴15a,轴承16,包括部件63a、63b和63c在内的小直径外圆筒部63,以及任何其它合适部件形成旋转侧的显影剂补充部件14至16和63。
在图11和图12中,圆筒部主体60具有位于其中部的内圆筒部64,并且内圆筒部64具有位于前侧的大直径内圆筒部66和位于后侧的小直径内圆筒部67。小直径内圆筒部67形成为,外径与大直径内圆筒部66的内径大致相同。如图11和图12所示,当Y颜色圆筒部By以前后关系与其它圆筒部Bc和Bk连接时,小直径内圆筒部67配合在大直径内圆筒部66中,并且内圆筒部64的大直径内圆筒部66的端表面相互接触,以便确定前后方向上的位置。
在图11中,内圆筒部64具有位于其后侧部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穿过内圆筒部64以形成前通道Ba的通孔64a。内圆筒部64还具有位于其前侧部的插孔64b,小直径内圆筒部67插入并配合在该插孔64b中。
在图11和图12中,圆筒部主体60具有:环形连接壁68,其将外圆筒部61和内圆筒部64彼此相连;以及作为强度增强部实例的四个肋件69。四个肋件69在连接壁68的前侧表面上以90°为间隔而形成。
连接壁68由四个肋件69划分成四个壁部,并且每一个壁部中形成有补充筒14的通孔68a。一个壁部中形成有作为轴承插入部实例的轴承通孔68b,并且轴承通孔68b具有更小的内径。
在图12中,补充显影剂接纳口63a形成在轴承通孔68b的前侧,并且在补充显影剂接纳口63a的前方形成有作为轴承接纳单元实例的轴承接纳孔68c。轴承接纳孔68c的直径与轴承通孔68b的内径大致相同。
在图12中,补充筒14和轴承16沿前后方向延伸穿过补充筒通孔68a,并且轴承16延伸穿过轴承通孔68b且被接纳在轴承接纳孔68c中。在该情况下,不允许显影剂补充筒14延伸穿过轴承通孔68b。从而,显影剂补充筒14的前端与形成有轴承通孔68b的连接壁68接触,从而被定位。在该状态下,如图12所示,显影剂传送入口14a布置成与轴承通孔68b和轴承接纳孔68c之间的补充显影剂接纳口63a对应。
在图10A、图10B和图12中,在圆筒部主体60的大直径外圆筒部62的外侧表面上附接有作为覆盖部件实例的环形盖70。
K颜色连接部件Lk、圆筒部Bk、补充筒14和任何其它合适部件形成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K颜色补充单元。类似地,Y颜色连接部件Ly、圆筒部By、补充筒14和任何其它合适部件形成Y颜色补充单元。M颜色连接部件Lm、圆筒部Bm、补充筒14和任何其它合适部件形成M颜色补充单元。C颜色连接部件Lc、圆筒部Bc、补充筒14和任何其它合适部件形成C颜色补充单元。
此外,旋转圆筒部件B、固定圆筒部件F1a及布置在内部的部件、和任何其它合适部件形成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补充装置B+F1a。
如可以从图11和图12中观察到的那样,沿前后方向从后向前依次布置环形连接部件Lk、Ly、Lm和Lc,并且环形连接部件Lk、Ly、Lm和Lc中补充显影剂供应口56c沿前后方向布置在顺序偏移的位置处。
接着,布置在环形连接部件Lk、Ly、Lm和Lc的内侧的圆筒部Bk、By、Bm和Bc中的补充显影剂接纳口63a分别布置在绕旋转轴GA偏移90°的位置处。
具体而言,例如,如图10A所示,在圆筒部Bk中的补充显影剂接纳口63a与补充显影剂供应口56c相连的状态下,圆筒部Bc的补充显影剂接纳口63a布置在图10B所示的位置,该位置相对于图10A所示的与补充显影剂供应口56c连接的位置逆时针旋转了270°。此外,其它圆筒部By和Bm中的补充显影剂接纳口63a分别布置在,相对于与补充显影剂供应口56c连接的位置逆时针旋转90°和180°的位置处。
接着,在图10A和图10B中,随着以90°为间隔绕旋转轴GA顺时针旋转,使圆筒部By、Bm和Bc中的补充显影剂接纳口63a依次移动至与补充显影剂供应口56c连接的位置处。
在图10A和图10B中,从补充显影剂供应口56c中的相应一个供应的显影剂,从形成在小直径外圆筒部63的侧表面上的补充显影剂接纳口63a补充至显影剂传送入口14a。补充传送部件15向后(朝-X方向)传送补充筒14。
在图2、图5、图6A和图6B中,补充筒14向后传送的显影剂从补充连接口14b和显影剂补充口36补充到相应的显影容器V中。
在图5、图11和图12中,前侧圆筒部Bf布置在C颜色圆筒部Bc的前表面上,并且利用作为连接部件的四个固定螺钉N2与圆筒部Bc、Bm、By和Bk连接成一体。固定螺钉N2的前端旋入固定至前旋转板PL1的螺母(未示出)内。
旋转圆筒部Bk、By、Bm和Bc与被固定地支撑的环形连接部件Lk、Ly、Lm和Lc之间的间隙由分别为圆筒部Bk、By、Bm和Bc设置的密封部件58来密封。从而,防止新的双组分显影剂从旋转圆筒部Bk、By、Bm和Bc与环形连接部件Lk、Ly、Lm和Lc之间的间隙移动至其它圆筒部,新的双组分显影剂包含载体和色调剂且从相应的补充显影剂供应口56c补充至补充显影剂接纳口63a。
<浓度传感器和导电部件的描述>
在图8A至图8C和图9中,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K颜色显影单元Gk包括作为被通电部件实例且作为检测部件实例的色调剂浓度传感器SNk,使色调剂浓度传感器SNk支撑在容器主体V1的底表面上。在图8C中,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浓度传感器SNk可以是检测显影容器V中的色调剂与载体之比(称为色调剂浓度)的惯用传感器,并且可以是例如利用导磁率检测色调剂浓度的磁性色调剂浓度传感器,利用导磁率甚至能够精确检测K颜色显影剂的色调剂浓度。
此外,在图1至图3中,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印机U中,在与显影单元GY、GM、GC和GK中移动至第二停止位置P2的一个显影单元的显影辊R0对置的位置处支撑有作为检测部件实例的色调剂浓度传感器SN1。色调剂浓度传感器SN1也可以是惯用传感器,并且可以是例如用检查光照射显影辊R0的表面并且检测反射光而由此来检测色调剂浓度的光学色调剂浓度传感器。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布置在第二停止位置P2的色调剂浓度传感器SN1测量Y、C和M显影单元GY、GC和GM的色调剂浓度。色调剂浓度传感器SNk测量K显影单元GK的色调剂浓度。
图13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部件的透视图。
图14A至图14B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部件的剖视图。图14A是沿图13中的线XIVA-XIVA截取的剖视图,而图14B是沿图13中的线XIVB-XIVB截取的剖视图。
在图5、图9、图10A和图10B、以及图11至图12中,在旋转圆筒部件B中,在前通道Ba内部且在通道1的内部支撑有作为导电部件实例的传感器导电部件81。在图11至图13以及图14A和图14B中,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传感器导电部件81包括作为空心筒单元实例的固定管82和作为可旋转单元实例的旋转单元83。固定管82布置在前侧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旋转单元83被支撑在固定管82的后方。
固定管82形成为内部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空腔82a的圆筒形形状。固定管82的外周表面可旋转地支撑在前通道Ba的内周表面上,并且固定管82的前端支撑在支撑孔Lf3中。即,固定管82延伸穿过位于显影装置G的旋转中心处的前通道Ba。
在图14A中,固定管82具有位于其后端且沿直径方向延伸穿过后端的多个引出孔82b,以便在固定管82的轴向上以预定间隔形成多个引出孔82b。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固定管82的轴向上形成有十二个引出孔82b,但图14A中没有完全示出十二个引出孔82b。引出孔82b的数量不限于十二,而可以改变成任何数量。
在固定管82的后端部的外周表面上支撑有作为绝缘部件实例的圆筒形绝缘圆筒86,并且在绝缘圆筒86上形成有与引出孔82b对应的十二个开口86a。在绝缘圆筒86的外周上支撑有作为第一通电部件实例的圈形或环形导电环87。与引出孔82b和开口86a对应的十二个导电环87沿轴向布置,并且在每对导电环87之间保持有作为绝缘部件实例的绝缘环88。
作为第一导电部件实例的连接电缆89的一端与各个导电环87电连接。连接电缆89经过开口86a和引出孔82b  伸穿过固定管82的内部空腔82a。连接电缆89在内部空腔82a内捆扎成束,并且沿固定管82从前端伸出至外部。每一根电缆89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器(未示出)与控制器C连接。
在图14A和图14B中,旋转单元83包括作为前端部件实例的盘形前板91、作为容纳部件实例的圆筒盒92和作为电路支撑单元实例的板形电路支撑板93。前板91布置在旋转单元83的前侧。圆筒盒92支撑在前板91的后表面上。电路支撑板93的前端由圆筒盒92支撑,并且向后延伸。
在前板91的中部利用作为支承部件实例的轴承94将前板91可旋转地支撑在固定管82的外周表面上。在圆筒盒92的后端壁92a的中部,利用作为支承部件实例的轴承96将圆筒盒92可旋转地支撑在固定管82的后端的外周表面上。
在圆筒盒92的后端壁92a的后方形成有延伸穿过内部空腔92c和电路支撑板93之间的空间的第二引出口92b。
在圆筒盒92的后端壁92a的内表面上支撑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支撑部97。在端子支撑部97上支撑有作为第二通电部件实例的电刷支撑部98,以便与导电环87对应。在各电刷支撑部98上支撑有作为接触部分实例的导电刷99。导电刷99与导电环87的外表面接触。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一个导电刷99由一对板簧状导电部件形成,以将相应一个导电环87保持在一对板簧状导电部件之间,并且每一个导电刷99构造成使导电刷99中与导电环87的外周表面接触的部分可滑动并且在与导电环87的外周表面接触的情况下滑动。与电刷支撑部98和导电刷99电连接的作为电连接部件实例的每一根电连接电缆101的一端与端子支撑部97连接,并且将电连接电缆101穿过第二引出孔92b引向电路支撑板93。
电路支撑板93上支撑有作为电路部件实例的多个IC芯片102,并且电连接电缆101的另一端与IC芯片102连接。IC芯片存储用于执行诸如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向K颜色显影单元GK的色调剂浓度传感器SNk馈送电能,将控制信号、检测信号和任何其它合适信号放大,以及对放大的信号进行转换等处理的预定处理程序。
作为电连接部件实例的每一个传感器连接电缆103的一端与IC芯片102连接。在图9中,传感器连接电缆103经过作为电连接部件通道开口实例的电缆通道开口104引出至通道1的外部。电缆通道开口104形成在矩形筒部GA1的与K颜色显影单元GK对置的表面上,并且用于使通道1与外部装置相连。每一个传感器连接电缆103的另一端与显影单元GK的色调剂浓度传感器SNk连接。
电连接电缆101、IC芯片102、传感器连接电缆103和任何其它合适装置形成将导电刷99与色调剂浓度传感器SNk电连接在一起的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导电部件101至103。此外,部件82至103和任何其它合适部件形成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传感器导电部件81。
在具有上述构造的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印机U中,移动至显影位置P1的各显影单元GY、GM、GC和CK对形成在感光体PR的表面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并且显影单元GY、GM、GC和GK中的显影剂被消耗。当显影单元GY、GM、GC和GK中的显影剂被消耗时,根据消耗量用色调剂盒TCy、TCm、TCc和TCk中的显影剂补充显影单元GY、GM、GC和GK。
在该情况下,如果仅仅基于潜像形成装置ROS的写入操作所使用的像素数量来检测显影剂消耗量,即待补充的显影剂补充量,则可能出现错误,并且可能出现诸如浓度不足或浓度过高等显影缺陷。因此,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色调剂浓度传感器SN1和SNk来测量显影单元GY、GM、GC和GK中的色调剂的色调剂浓度,并且校正补充量。
此处,按照惯例,在旋转式显影装置G中,如果为每一个显影单元GY、GM、GC和GK设置色调剂浓度传感器,则可能需要用于在色调剂浓度传感器与复印机主体U1之间建立连接的电缆。在该情况下,可能允许显影装置G仅沿一个方向旋转,并且电缆可能扭绞。最终,会使电缆断开。可以想到利用无线方法、电磁感应方式或任意其它方法来通电,但可能出现以下问题:增加构造的复杂性,同时增加成本。
因此,在旋转式显影装置G中,可以用色调剂浓度传感器SN1测量在除显影位置P1以外的位置处显影辊R0的表面上的色调剂浓度,并且可以检测显影单元GY、GM、GC和GK中的色调剂的色调剂浓度。然而,在该情况下,检测色调剂浓度的传感器通常为光学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检测Y、M和C颜色的色调剂浓度,但是在检测吸收光的K颜色色调剂浓度时检测精度明显很低,甚至不能够检测出K颜色的色调剂浓度。
因此,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色调剂浓度传感器SNk被支撑在K颜色显影单元GK上,并且传感器导电部件81在色调剂浓度传感器SNk和复印机主体U1的控制器C之间提供导电。即,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传感器导电部件81包括固定管82,其布置在显影装置G的旋转中心处并且不会旋转;以及旋转单元83,其通过轴承94和96可旋转地支撑在固定管82上,并且在显影装置G旋转时一体旋转。与控制器C连接的连接电缆89延伸穿过固定管82,并且与导电环87连接。另外,与旋转式显影单元GK的色调剂浓度传感器SNk电连接的第二导电部件101至103连接至导电刷99。当显影装置G旋转时,导电刷99在保持导电的同时以与固定导电环87接触的方式而滑动和旋转。
因此,随着显影装置G的旋转,每一个连接电缆89的两端与控制器C和相应一个导电环87(它们均为固定部件)连接,并且第二导电部件101至103的两端与一体旋转的导电刷99和色调剂浓度传感器SNk连接。从而,使电缆89、101和103在不会扭绞的情况下电连接。
因此,与用第二停止位置P2处的色调剂浓度传感器SN1测量色调剂浓度的情况相比,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印机U可以更精确地检测K颜色显影单元GK的色调剂浓度,并且可以减小显影故障的发生。另外,与使用无线方法或利用电磁感应的情况相比,可以采用较简单的结构来对旋转式显影单元GK的色调剂浓度传感器SNk进行电连接或通电。
此外,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装置G中,固定管82延伸穿过前通道Ba直到通道Ba的前端,并且用作旋转圆筒部件B的旋转轴。如果固定管82例如因较短而没有延伸穿过旋转圆筒部件B,则当旋转圆筒部件B旋转时,可能会由于圆筒部By、Bm、Bc和Bk之间连接的松动,或者由于公差累积等,导致旋转圆筒部件B摆动,并且可能存在显影剂泄露或内部的显影剂聚集等风险。然而,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固定管82用作旋转圆筒部件B的中心轴,并且有利于定位。因此,可以减小诸如显影剂泄露或显影剂聚集等问题的出现。
具体地说,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旋转单元83布置在显影单元GY、GM、GC和GK侧,并且仅仅固定管82延伸穿过圆筒部By、Bm、Bc和Bk。因此,在更换或拆除补充装置B+F1a时,与旋转单元83布置在补充装置B+F1a中的情况相比,直径比固定管82的直径大的旋转单元83更不会妨碍对补充装置B+F1a的操作。
另外,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装置中,传感器导电部件81布置在与排出筒7同轴或大致同轴的延长线上,并且旋转单元83容纳在通道1中。从而,与传感器导电部件81不布置在与排出筒7同轴或大致同轴的延长线上的情况相比,或者与旋转单元83布置在通道1的外部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前后方向上的长度。
此外,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旋转圆筒部件B设置有可从后圆筒部B 1上拆卸的圆筒部By、Bm、Bc和Bk。拆卸圆筒部By、Bm、Bc和Bk使得传感器导电部件81能够从显影装置G上拆卸。即,可以替换传感器导电部件81而无需将轴承BR1断开连接,轴承BR1可旋转地支撑显影装置G的前侧和后圆筒部B1。必要时,诸如在导电刷99磨损或损坏时,能容易地进行替换。
<变型例>
虽然已经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型。下面,通过实例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变型例至第七变型例。
<第一变型例>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实例,提供复印机U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然而,这并不受限制,从而可以使用打印机、传真机、具有这样多项功能的多功能机或任意其它合适的机器。此外,作为实例,使用了具有四个显影单元GY、GM、GC和GK的显影装置G。然而,这并不受限制,而是还可以使用具有例如多于或少于四个显影单元的多个显影单元的显影装置。即,停止位置P1至P4的数量不限于四个,而是可以多于或少于四个。
<第二变型例>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固定管82可以构造成延伸穿过旋转圆筒部件B。作为选择,固定管82的长度可以更短,并且可以仅仅使连接电缆89延伸穿过前通道Ba。
<第三变型例>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显影单元GY、GM、GC和GK的具体构造、用于旋转的旋转式机构、用于传递驱动动作的机构、闸板的构造和补充装置的具体构造等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构造。可以使用任何惯用的旋转式显影装置,例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1-134045、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0-231250、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4-78872、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0-122414、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0-131942和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0-321858中披露的任何构造。
<第四变型例>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实例,仅仅提供K颜色的色调剂浓度传感器SNk。该构造不受限制,Y、M和C的显影单元GY、GM和GC的全部或一部分可以具有与K颜色显影单元GK的构造类似的构造。在该情况下,可以使传感器连接电缆103从IC芯片102延伸。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了十二个导电环87,即,使用十二个槽的构造。例如,如果每个色调剂浓度传感器仅仅需要三个槽,即,电能馈送、信号和接地连接,则可以为四个显影单元GY、GM、GC和GK的每一个布置色调剂浓度传感器,并且单个信号导电部件81可以应对这些色调剂浓度传感器。
<第五变型例>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必要时,可以根据设计和规格等来改变传感器导电部件81的内部部件的数量和形状、以及具体形状等。例如,各个导电刷99没必要为板簧状,而可以根据需要来改变。例如,各个导电刷99可以由刚性板和弹簧的组合来形成,或者可以在不使用绝缘部件的情况下来形成。
<第六变型例>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实例,提供色调剂浓度传感器SNk作为被通电部件的实例。然而,这并不受限制。例如,可以提供用于存储诸如显影辊R0的累计转数等与显影装置G有关的信息的存储介质、以及所谓的客户可替换单元存储器(CRUM)。在该情况下,可以将CRUM通电。
<第七变型例>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固定管82可以具有圆筒形形状。固定管82也可以矩形筒形形状、多边圆筒形形状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形状。
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许多修改和变型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说明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人员能够理解各种实施例的发明和合适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构造成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旋转式显影装置,所述旋转式显影装置包括:
多个显影单元,每个所述显影单元均构造成将形成在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潜像显影成可见图像,并且能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从而能依次移动至与所述图像保持部件对置的显影位置;
被通电部件,其被支撑在所述显影单元上;
空心筒单元,其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心筒单元沿所述旋转轴线布置并且固定成使可旋转单元绕固定的所述空心筒单元旋转;
第一通电部件,其被支撑在所述空心筒单元的外周上;
所述可旋转单元,其被支撑为能相对于所述空心筒单元旋转,并且与所述旋转式显影装置一起旋转;
第二通电部件,其由所述可旋转单元支撑,所述第二通电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通电部件接触的接触部分;
第一导电部件,其具有与所述第一通电部件连接的一端和经过所述空心筒单元中的空腔而引出至所述显影装置外部的另一端;以及
第二导电部件,其将所述第二通电部件和所述被通电部件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显影装置,还包括:
补充装置,其与所述显影单元一体地受到支撑,从而能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所述补充装置构造成传送待补充给各个所述显影单元的显影剂,所述补充装置包括多个补充单元,各个所述补充单元为所述多个显影单元中的对应一个显影单元而设置,所述多个补充单元沿所述旋转轴线的轴向布置,
其中,所述空心筒单元布置成延伸穿过所述补充装置的旋转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接触部分在所述轴向上布置在所述空心筒单元的端侧,并且所述端侧以能相对于所述空心筒单元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可旋转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通电部件包括多个所述接触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包括多根电线,并且所述多根电线布置在所述空心筒单元的空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被通电部件包括对容纳在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显影剂的浓度进行检测的检测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显影装置,还包括:
传送单元,从各个所述显影单元排出的显影剂通过所述传送单元传送,所述传送单元沿所述旋转轴线布置并且布置在与所述空心筒单元同轴或大致同轴的延长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显影装置,还包括:
传送单元,从各个所述显影单元排出的显影剂通过所述传送单元传送,所述传送单元沿所述旋转轴线布置并且布置在与所述空心筒单元同轴或大致同轴的延长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式显影装置,其中,
当所述显影单元停止在所述显影位置时,以新显影剂来补充各个所述显影单元,并且允许劣化显影剂排出。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旋转的图像保持部件;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显影装置,所述旋转式显影装置构造成将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潜像显影成可见图像;
转印装置,其将所述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可见图像转印在介质上;以及
定影装置,其将转印的所述可见图像定影在所述介质上。
CN2011101860463A 2010-11-10 2011-07-01 旋转式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24670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52368 2010-11-10
JP2010252368A JP2012103510A (ja) 2010-11-10 2010-11-10 回転式の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7012A true CN102467012A (zh) 2012-05-23

Family

ID=46019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60463A Pending CN102467012A (zh) 2010-11-10 2011-07-01 旋转式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74650B2 (zh)
JP (1) JP2012103510A (zh)
CN (1) CN10246701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21452B2 (ja) * 2010-09-17 2014-11-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838922B2 (ja) 2016-10-11 2021-03-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542168B2 (en) 2016-10-11 2020-01-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849378B2 (ja) * 2016-10-11 2021-03-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21377B2 (ja) 2016-10-11 2021-0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21378B2 (ja) 2016-10-11 2021-0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59044B2 (ja) 2016-10-11 2020-09-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96783A (en) * 1970-12-15 1972-10-10 Xerox Corp Automated touchdown developement system
JPS6215565A (ja) * 1985-07-15 1987-01-23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81787A (ja) * 1998-09-04 2000-03-21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装置
JP2001255734A (ja) * 2000-03-10 2001-09-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78872A (ja) 1990-07-23 1992-03-1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303607B2 (ja) 1995-05-31 2002-07-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回転型現像装置
JP3613031B2 (ja) 1998-10-23 2005-01-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3823581B2 (ja) 1999-02-09 2006-09-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2000321858A (ja) 1999-05-12 2000-11-24 Fuji Xerox Co Ltd ロータリ式現像装置
AU766223B2 (en) 1999-09-16 2003-10-09 Ferag Ag Method and device for feeding flat items to individualization
JP2001134045A (ja) 1999-11-01 2001-05-18 Seiko Epson Corp ロータリー多色現像ユニット及び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96783A (en) * 1970-12-15 1972-10-10 Xerox Corp Automated touchdown developement system
JPS6215565A (ja) * 1985-07-15 1987-01-23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81787A (ja) * 1998-09-04 2000-03-21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装置
JP2001255734A (ja) * 2000-03-10 2001-09-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03510A (ja) 2012-05-31
US20120114381A1 (en) 2012-05-10
US8774650B2 (en) 2014-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7012A (zh) 旋转式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749828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显影剂盒
CN101046659B (zh) 调色剂供应装置、成像设备和调色剂供应方法
US812149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er supply method therefor
CN101114145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显影剂盒
US8295739B2 (en) Developmen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having multiple supply ports which are disposed at different positions in the axial direction
CN101393409B (zh)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98309B (zh) 气体传送单元
CN102375396B (zh) 可安装/拆卸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7870543A (zh) 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供给方法及调色剂供给程序
CN102681385A (zh) 片材检测装置以及成像装置
EP1548515B1 (en)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toner replenishing apparatus
CN104932225A (zh)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JP5515676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950631B (zh)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2955400B (zh) 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01276183B (zh) 显影剂传送部件、显影剂容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53523B (zh) 成像设备及其送纸方法
CN100445887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79544A (zh) 显影装置以及包括该显影装置的成像设备
US10708458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for reducing wrong printing order
CN102129192B (zh) 显影装置以及包括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5446095A (zh) 显影装置、可视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US8315533B2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JP200608468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