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6880A - 光学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66880A CN102466880A CN2011102276972A CN201110227697A CN102466880A CN 102466880 A CN102466880 A CN 102466880A CN 2011102276972 A CN2011102276972 A CN 2011102276972A CN 201110227697 A CN201110227697 A CN 201110227697A CN 102466880 A CN102466880 A CN 1024668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toptron
- support member
- scanning
- light beam
- suppor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7600 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108091008695 photoreceptor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023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1514 refle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447 accommodation refle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 G03G15/043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by introducing an optical element in the optical path, e.g. a filter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G02B26/127—Adaptive control of the scanning light beam, e.g. using the feedback from one or more detect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光学扫描装置包括:壳体;光源,其发射光束;旋转多棱镜,其在旋转的同时接收来自光源的光束并且用于偏转光束;扫描光学系统,其将来自旋转多棱镜的光束引导至扫描对象以便利用光束重复扫描扫描对象;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以及光检测器,其接收由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中之一反射的光束并且检测用光束扫描扫描对象的定时。壳体包括:第一支撑件,其构造为将第一反射镜支撑在位于第一扫描用区域之外并且位于第二扫描用区域之内的第一位置处;以及第二支撑件,其构造为将第二反射镜支撑在位于第二扫描用区域之外的第二位置处,第二反射镜被支撑成朝向光检测器反射光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典型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采用曝光装置的设备,该曝光装置通过用光扫描图像承载部件来形成静电潜像。这种曝光装置是包括发射光的光源、多个光学部件等的组件。从成本和可靠性改进的观点出发,一种类型的曝光装置可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09-080336公开了既用作文档读取器又用作图像记录仪的扫描光学系统。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06-067104和No.06-067105分别公开了不同的光学系统壳体所通用的模件。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3-270578公开了光学器件的位置可微调的光学扫描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应用于扫描区域具有不同宽度的不同类型的扫描对象的光学扫描装置和包括该光学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包括:壳体;光源,其发射光束;旋转多棱镜,其在旋转的同时接收来自所述光源的光束,并且通过沿与所述旋转多棱镜的旋转角度对应的方向反射光束来偏转所述光束;扫描光学系统,其将来自所述旋转多棱镜的光束引导至扫描对象以便利用所述光束重复扫描所述扫描对象;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中之一设置在由所述旋转多棱镜偏转光束的偏转区域之内;以及光检测器,其接收由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中之一反射的光束并且检测用所述光束扫描所述扫描对象的定时。所述扫描对象是第一扫描对象和第二扫描对象中之一。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支撑件,其构造为将所述第一反射镜支撑在位于第一扫描用区域之外并且位于第二扫描用区域之内的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一扫描用区域用于扫描所述第一扫描对象,所述第二扫描用区域用于扫描所述第二扫描对象,所述第一扫描用区域比所述第二扫描用区域窄,所述第一反射镜被支撑成朝向所述光检测器反射光束;以及第二支撑件,其构造为将所述第二反射镜支撑在位于所述第二扫描用区域之外的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二反射镜被支撑成朝向所述光检测器反射光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处:由所述第一支撑件支撑的所述第一反射镜与由所述第二支撑件支撑的所述第二反射镜彼此重叠,并且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中的仅一个能够由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中的相应一个来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第一表面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并且构造为将所述第一反射镜支撑成使得所述第一反射镜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分相接触。此外,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第二表面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分,并且构造为将所述第二反射镜支撑成使得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相接触。此外,如果所述第一表面是反射面,则所述第二表面是背面;并且如果所述第一表面是背面,则所述第二表面是反射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中,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具有相同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并且构造为将所述第一反射镜支撑成使得所述第一反射镜的所述反射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分相接触。此外,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分,并且构造为将所述第二反射镜支撑成使得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所述反射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相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中,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具有不同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支撑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以使得由所述第一支撑件支撑的所述第一反射镜所反射并且入射在所述光检测器的光检测表面的中心上的光束和由所述第二支撑件支撑的所述第二反射镜所反射并且入射在所述光检测表面的中心上的光束各自从穿过所述光检测表面的中心的垂线的两侧入射。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显影图像形成部分和转印定影部分。所述显影图像形成部分包括:图像承载部件,通过充电和曝光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充电装置,其对所述图像承载部件进行充电;曝光装置,其利用根据图像信号所调制的光束扫描所述图像承载部件来对所述图像承载部件进行曝光;以及显影装置,其通过将所述静电潜像显影来形成显影图像。所述转印定影部分包括:转印装置,其将由所述显影图像形成部分形成的显影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定影装置,其对被转印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显影图像进行定影。所述曝光装置包括:壳体;光源,其接收所述图像信号并且发射根据所述图像信号调制的光束;旋转多棱镜,其在旋转的同时接收来自所述光源的光束,并且沿着与所述旋转多棱镜的旋转角度对应的方向反射所述光束;扫描光学系统,其将来自所述旋转多棱镜的光束引导至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以便利用所述光束重复扫描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中之一设置在由所述旋转多棱镜偏转光束的偏转区域之内;以及光检测器,其接收由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中之一反射的光束并且检测用所述光束扫描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定时。所述图像承载部件是第一图像承载部件和第二图像承载部件中之一。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支撑件,其构造为将所述第一反射镜支撑在位于第一扫描用区域之外并且位于第二扫描用区域之内的第一位置处,当采用所述第一图像承载部件时所述第一扫描用区域用于扫描所述第一图像承载部件,当采用所述第二图像承载部件时所述第二扫描用区域用于扫描所述第二图像承载部件,所述第一扫描用区域比所述第二扫描用区域窄,所述第一反射镜被支撑成朝向所述光检测器反射光束;以及第二支撑件,其构造为将所述第二反射镜支撑在位于所述第二扫描用区域之外的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二反射镜被支撑成朝向所述光检测器反射光束。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处:由所述第一支撑件支撑的所述第一反射镜与由所述第二支撑件支撑的所述第二反射镜彼此重叠,并且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中的仅一个能够由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中的相应一个来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第八或第九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第一表面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并且构造为将所述第一反射镜支撑成使得所述第一反射镜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分相接触。此外,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第二表面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分,并且构造为将所述第二反射镜支撑成使得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相接触。此外,如果所述第一表面是反射面,则所述第二表面是背面;并且如果所述第一表面是背面,则所述第二表面是反射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第十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具有相同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第八或第九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并且构造为将所述第一反射镜支撑成使得所述第一反射镜的所述反射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分相接触。此外,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分,并且构造为将所述第二反射镜支撑成使得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所述反射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相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第十二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具有不同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第八或第九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支撑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以使得由所述第一支撑件支撑的所述第一反射镜所反射并且入射在所述光检测器的光检测表面的中心上的光束和由所述第二支撑件支撑的所述第二反射镜所反射并且入射在所述光检测表面的中心上的光束各自从穿过所述光检测表面的中心的垂线的两侧入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也能够应用于具有不同扫描区域的机器。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和第三方面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和第十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任一个中,由所述光检测器检测的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光学特性大致相同。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任一个中,在不同类型的机器之中可使用相同的反射镜。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任一个中,与未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相比,可获得更精确的光学特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任一个中,与未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相比,可分别更精确地定位所述反射镜。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任一个中,与未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相比,可以进行更精确的检测。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
图2是曝光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设置在曝光装置的壳体中的光学系统的平面图;
图4是设置在曝光装置的壳体中的光学系统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在图3所示的平面图上叠加的窄扫描区域和宽扫描区域;
图6是构造为对设置在各扫描区域之外的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中之一进行支撑的支撑单元的透视图;
图7是以不同于图6的角度观察的支撑单元的另一透视图;
图8是在采用窄扫描区域的情况下支撑第一反射镜的图6和图7中所示的支撑单元的又一透视图;
图9是在采用窄扫描区域的情况下并且以不同于图8的角度观察的支撑第一反射镜的图6和图7中所示的支撑单元的又一透视图;
图10是在采用宽扫描区域的情况下支撑第二反射镜的图6和图7中所示的支撑单元的又一透视图;
图11是在采用宽扫描区域的情况下并且以不同于图10的角度观察的支撑第二反射镜的图6和图7中所示的支撑单元的又一透视图;
图12是在也示出两个反射镜的情况下图6和图7中所示的支撑单元的又一透视图;
图13是在也示出两个反射镜的情况下并且以不同于图12的角度观察的图6和图7中所示的支撑单元的又一透视图;
图14示出了光学传感器与反射镜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反射镜的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曝光装置53。曝光装置53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扫描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文档读取部分10、图像形成部分20以及纸张收容部分30。
文档读取部分10包括堆叠有文档片材S的文档馈送托盘11。文档馈送托盘11上的文档片材S被一页接一页地送出。由传送辊12沿着传送路径13传送所送出的每页文档片材S。文档读取光学系统15设置在由透明玻璃制成的文档读取台板14的下方并且读取记录在文档片材S上的文字和图像。随后,将文档片材S输出到文档输出托盘16上。
文档读取部分10在其后侧包括沿横向延伸的铰链。文档馈送托盘11和文档输出托盘16可一起绕着铰链而可旋转地向上移动。当文档馈送托盘11和文档输出托盘16向上移动时,露出文档读取台板14。在文档读取部分10中,可将一页文档片材S正面朝下地放置在文档读取台板14上,而不是将文档片材S放置在文档馈送托盘11上。在这种状态下,当文档读取光学系统15沿着箭头A的方向移动时,读取文档读取台板14上的文档片材S上所记录的文字和图像。
由文档读取光学系统15生成图像信号并且将该图像信号输入到处理/控制电路21。处理/控制电路21基于图像信号以下面单独描述的方式形成图像。处理/控制电路21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中所包括的各个元件的操作。
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底部设置有纸张收容部分30,该纸张收容部分30包括三个供纸托盘31_1~31_3。供纸托盘31_1~31_3例如收容堆叠在其中的分别具有不同尺寸的纸张P。供纸托盘31_1~31_3可以向外拉出以便补充纸张P。
通过相应的一个拾取辊32从三个供纸托盘31_3中的收容有例如与文档片材S的尺寸相吻合的纸张P的一个供纸托盘(这里,以供纸托盘31_3为实例)中拾取几页纸张P。通过分离辊33将这几页纸张P一页接一页地分离。通过传送辊34沿着箭头B的方向向上传送所分离的这几页纸张P的每一页,并且在待机辊35调节定时的情况下由待机辊35进一步传送纸张P。下面将单独描述从待机辊35的传送的后续处理。
图像形成部分20包括手动供纸托盘22。该手动供纸托盘22是可折叠型并且可绕着其下端部打开。通过打开手动供纸托盘22,并且将各页纸张P放置在手动供纸托盘22上,可沿着箭头C的方向送出手动供纸托盘22上的各页纸张P的每一页。
图像形成部分20还在其中部包括构造为沿着箭头D的方向旋转的感光体51。围绕感光体51设置有充电装置52、显影装置60、静电除电器54以及清洁器55。曝光装置53位于感光体51的上方。此外,转印装置56设置成使以下单独描述的中间转印带71保持在感光体51与转印装置56之间。
感光体51是辊状件。感光体51通过充电而承载电荷,并且通过受到曝光而释放电荷。这样,在感光体5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充电装置52将感光体51的表面充电至预定的电势。
曝光装置53接收来自于处理/控制电路21的图像信号,并且输出根据图像信号而调制的光束531。充电装置52对沿箭头D的方向旋转的感光体51的表面的一部分充电。利用光束531沿着感光体51的旋转轴线(沿垂直于图1页面的方向)重复扫描感光体51的带电部分。这样,在感光体5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利用光束531扫描而在感光体51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被显影装置60显影。这样,在感光体51的表面上形成色调剂图像。具体而言,显影装置60包括六个显影单元61_1~61_6。显影装置60构造为沿着箭头E的方向旋转,以使六个显影单元61_1~61_6中的一个显影单元(在图1中为显影单元61_1)面向感光体51。通过面向感光体51的显影单元(这里为显影单元61_1)将形成在感光体5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这样,形成色调剂图像。
显影装置60中包括的六个显影单元61_1~61_6收容有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黑色(K)以及按照用户用途而选定的两种专色的各种颜色的色调剂。在将感光体5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时,使得显影单元61_1~61_6中的收容有此次待使用的颜色的色调剂的一个显影单元处于面向感光体51的位置,并且由面向感光体51的显影单元利用收容在显影单元中的色调剂进行显影。按照用户用途所选定的专色的实例包括用于图像上光工序的透明色调剂和用户频繁使用的调节颜色的色调剂。
在显影装置60的上方设置有六个色调剂罐62_1~62_6,在这六个色调剂罐62_1~62_6中收容有颜色与在六个显影单元61_1~61_6中所用各种色调剂的颜色相同的色调剂。当显影单元61_1~61_6中的任何色调剂的量减少时,将相应的色调剂罐62_1~62_6中的色调剂补给到相应的显影单元61_1~61_6中。
通过转印装置56的操作将已由显影装置60在感光体51上显影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1上。
在转印之后,通过静电除电器54消除感光体51上的电荷,并且通过清洁器55去除在转印之后残留在感光体51上的色调剂。
中间转印带71是围绕多个辊72张紧的环形带并且沿着箭头F的方向旋转。在中间转印带71的邻近处设置有转印装置73,并且用于纸张P的传送路径限定在转印装置73与中间转印带71之间。清洁器74构造为去除在转印装置73进行转印之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71上的色调剂,并且沿着中间转印带71的旋转方向设置在转印装置73的下游侧。转印装置73和清洁器74可向中间转印带71移动及远离中间转印带71。
在形成多色图像时,在转印装置73和清洁器74与中间转印带71保持分离的同时,通过旋转显影装置60,以相关显影单元的数目(相关色调剂颜色的数目)来重复这样的处理:使用具有特定颜色的色调剂在感光体51上形成色调剂图像,并且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1上。这样,不同颜色的多个色调剂图像依次叠加在中间转印带71上。
随后,使转印装置73与中间转印带71接触,并且当一组具有不同颜色的叠加色调剂图像到达设置有转印装置73的转印位置时,由待机辊35送出一页纸张P以使该页纸张P到达该转印位置。这样,在转印位置处通过转印装置73的操作将中间转印带71上的一组具有不同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一页纸张P上。沿着箭头G的方向进一步传送已转印有一组色调剂图像的该页纸张P,并且通过定影装置75对纸张P进行加热和加压。这样,在该页纸张P上得到作为一组已定影色调剂图像的图像。沿着箭头H的方向进一步传送已通过定影装置75的一页纸张P,并且将该页纸张P输出到纸张输出托盘23上。
此外,使清洁器74与中间转印带71接触,并且通过清洁器74从中间转印带71上去除在转印装置73进行完转印之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71上的色调剂。
图像形成设备1能够在每页纸张P的双面上形成图像。在一页纸张P的双面上形成图像时,如上所述在第一面上具有图像的一页纸张P不被输出到纸张输出托盘23上。而是,切换引导部件36,从而通过传送辊37沿着箭头I的方向传送该页纸张P。之后,使传送方向反转,并且使用另一引导部件38以通过传送辊39沿着箭头K的方向传送纸张P的方式引导该页纸张P,并且使该页纸张P到达待机辊35。
之后,与上述情况相同,在该页纸张P的第二面上形成另一图像。这样,将在双面形成有图像的一页纸张P输出到纸张输出托盘23上。
图2是曝光装置53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去除了盖体的曝光装置53的内部。
曝光装置53包括壳体541。电路板81固定在壳体541上。作为示例性光源,表面发射激光二极管82(参见图3和图4)安装在电路板81上,并且电缆811连接至电路板81。处理电路812也安装在电路板81上。安装在电路板81上的激光二极管82发射多个光束531。因此,曝光装置53构造为一次利用多个光束531扫描图1所示的感光体51。
电缆811也与图1所示的处理/控制电路21连接,并且将图像信号从处理/控制电路21传输至电路板81。通过处理电路812对被传输到电路板81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并且将图像信号转换为用于对从激光二极管82发射的光束531的调制进行控制的调制信号,并且将调制信号传输到激光二极管82。这样,激光二极管82发射根据所传输的调制信号而调制的多个光束531。
曝光装置53的壳体541容纳包括旋转多棱镜83和其它光学部件的光学系统。
图3和图4分别为容纳在曝光装置53的壳体541中的光学系统的平面图和透视图。
从激光二极管82发射出的多个光束531通过准直透镜84和光阑85,并且入射到半反射镜86。半反射镜86将光束531的一部分反射为光束532。光束532通过会聚透镜87并且进入用于光量检测的光学传感器88。由光学传感器88生成光检测信号,并且将该光检测信号传输到图2所示的电路板81。由安装在电路板81上的处理电路812基于该光检测信号来对将从激光二极管82发射的光束531的量进行调节。
经由半反射镜86传送的光束531的另一部分通过柱面透镜89,并且入射到旋转多棱镜83。旋转多棱镜83具有用作反射镜的外周面831并且沿着与其旋转角度对应的方向反射入射光束。旋转多棱镜83沿着箭头L的方向旋转。因此,沿着箭头M的方向反复偏转由旋转多棱镜83反射的光束531。
由旋转多棱镜83反射的光束531通过fθ透镜90,由柱面镜91向上反射并且由平面镜92沿着使光路返转的方向反射。由平面镜92反射的光束531经过fθ透镜90和旋转多棱镜83的上方,并且被柱面镜93向下反射,通过设置在壳体541中的开口542(参见图2),并且从壳体541向下发射出。如图1中所示的,从曝光装置53的壳体541发射出的光束531用于沿着感光体51的旋转轴线扫描感光体51。这样,在感光体51上形成静电潜像。
参考图3,反射镜94a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处:该位置位于由旋转多棱镜83偏转光束531的偏转区域R之内并且位于用于扫描感光体51的扫描区域Sa之外。反射镜94a在每次扫描开始时将经由平面镜92反射的光束531反射为光束533a。从反射镜94a反射的光束533a通过会聚透镜95并且进入用于定时检测的光学传感器96。
光学传感器96检测每次扫描的开始定时以便调节光束531的调制定时。通过光学传感器96生成光检测信号,并且将光检测信号传输到处理/控制电路21(参见图1)。处理/控制电路21生成基于光检测信号而定时受到调节的图像信号。通过电缆811将来自处理/控制电路21的图像信号输入到电路板81。这样,在基于由光学传感器88生成的光检测信号调节了光量的情况下,激光二极管82发射出基于通过电缆811接收到的图像信号而根据调制信号调制的光束531。
图2至图4所示的曝光装置53可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1,尽管图1未示出这些图像形成设备1之间的差异,但这些图像形成设备1的扫描区域(对应于图4所示的扫描区域Sa)沿着感光体51(参见图1)的旋转轴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图1的页面的方向)具有不同的宽度。
图5示出了在图3所示的平面图上叠加的窄扫描区域Sa和宽扫描区域Sb。
如果激光二极管82保持打开,则进行扫描以便随着旋转多棱镜83的旋转在偏转区域R内偏转来自于激光二极管82的光束531。
在第一种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1中,在反射镜94a恰好位于扫描区域Sa之外以使光学传感器96接收来自反射镜94a的光束533a的情况下,进行感光体51(参见图1)的扫描以在偏转区域R内的扫描区域Sa中偏转光束531。这样,检测到扫描开始定时。
在第二种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1中,进行感光体51(参见图1)的扫描以在比扫描区域Sa稍宽的扫描区域Sb中偏转光束531。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反射镜94a与扫描区域Sb部分重叠,因此无法利用整个扫描区域Sb对感光体51进行扫描。因此,在恰好位于扫描区域Sb之外并且位于偏转区域R之内的位置处设置反射镜94b,以取代反射镜94a。调节反射镜94b的角度以使从反射镜94b反射的光束533b进入光学传感器96。
由于反射镜94b也位于偏转区域R之内,因此反射镜94b 在扫描区域Sa和Sb两种情况下用于对感光体51进行扫描。然而,考虑到装置开发进程,如果将采用扫描区域Sa的装置首先投入市场,继而将采用扫描区域Sb的装置投入市场,则难以使反射镜94b统一。
此外,反射镜94b定位成比反射镜94a更远离扫描区域Sa的位于反射镜94b一侧的起始点。因此,可以相应地降低检测扫描开始定时的精度。
此外,在扫描区域Sb的情况下,与扫描区域Sa的情况相比需要更大程度地偏转光路。因此,旋转多棱镜83的外周表面831(即反射镜)需要用到较靠近其边缘的部分。对于制造工艺而言,难以在靠近旋转多棱镜83的边缘的部分获得足够的平整度。因此,扫描开始定时可能随着外周表面831而变化。
出于这些原因,本文所描述的曝光装置53当处于采用扫描区域Sa的图像形成设备1中时采用反射镜94a,并且当处于采用扫描区域Sb的图像形成设备1中时采用反射镜94b。
下面,将描述支撑两个反射镜94a和94b等的结构。
图6和图7是以不同角度观察的处于曝光装置53(参见图2)的壳体541中的支撑单元100的透视图,支撑单元100构造为将反射镜94a和反射镜94b中之一支撑为设置在各扫描区域Sa和Sb之外。
图8和图9是以不同角度观察的在采用较窄的扫描区域Sa的情况下支撑反射镜94a的图6和图7中所示的支撑单元100的其它透视图。
图10和图11是以不同角度观察的在采用较宽的扫描区域Sb的情况下支撑反射镜94b的图6和图7中所示的支撑单元100的其它透视图。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反射镜94a和94b具有相同的尺寸。
支撑单元100包括构造为支撑反射镜94a的第一支撑件101和构造为支撑反射镜94b的第二支撑件102。
参考图8和图9,第一支撑件101包括与反射镜94a的反射面941a相接触的两个接触壁101a和101b以及与反射镜94a的侧面942a相接触的接触壁101c。反射镜94a通过与三个接触壁101a至101c相接触来确定其位置和角度,并且利用金属紧固部件109a将反射镜94a紧固到直立壁103上,该直立壁103设置在壳体541(参见图2)上并且形成接触壁101a。
参考图10和图11,第二支撑件102包括与反射镜94b的背面943b相接触的两个接触壁102a和102b以及与反射镜94b的侧面942b相接触的接触壁102c。反射镜94b通过与三个接触壁102a至102c相接触来确定其位置和角度,并且利用金属紧固部件109b将反射镜94b紧固到直立壁104上,该直立壁104设置在壳体541(参见图2)上并且形成接触壁102a。
图12和图13是以不同角度观察的在图6和图7中所示的支撑单元100的其它透视图,图中也示出了两个反射镜94a和94b。
反射镜94a和紧固部件109a以实线示出,并且反射镜94b和紧固部件109b以双点划线示出。
两个反射镜94a和94b将分别由第一支撑件101(参见图6至图8)和第二支撑件102(参见图6、图7以及图11)支撑。如图12和图13所示,两个反射镜94a和94b彼此重叠。因此,可以仅设置两个反射镜94a和94b中之一。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将两个反射镜94a和94b设置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彼此靠近的各位置处,通过使反射面941a与第一支撑件101接触来定位反射镜94a,并且通过使背面943b与第二支撑件102接触来定位反射镜94b。
通过将两个反射镜94a和94b设置在彼此重叠的靠近位置处,由光学传感器96(参见图2至图4)检测到的两个反射镜94a和94b的光学特性变得大致相同。
尽管本文未提及反射镜94a和94b的底面(与壳体541的内表面接触的表面),但反射镜94a和94b可设置成它们各自的底面与壳体541的内表面直接接触。作为另一种选择,如下面参考图15所单独描述的情况那样,反射镜94a和94b可分别单独设置在壳体541的内表面上的两个凸部上且使反射镜94a和94b各自的底面与凸部相接触。
图14示出了光学传感器96与两个反射镜94a和94b之间的位置关系。
假设图14所示的两个反射镜94a和94b分别由第一支撑件101和第二支撑件102支撑。图14还示出了穿过光学传感器96的接收表面961的中心961a的垂线962。
随着旋转多棱镜83的旋转,由各反射镜94a和94b朝向光学传感器96反射的光束533a和533b分别穿越光学传感器96的接收表面961。在光束533a和533b的这种穿越期间,光束533a和533b分别穿过接收表面961的中心961a。当光束533a和533b的中心轴线分别与接收表面961的中心961a一致时,由光学传感器96接收到的光量变得最大。这里,分别由α和β表示当光束533a和533b的中心轴线与接收表面961的中心961a一致时在穿过接收表面961的垂线962与光束533a和533b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的角度。在此时,两个光束533a和533b从垂线962的两侧入射到接收表面961上,并且建立α=β的关系。
此外,由于两个反射镜94a和94b定位成彼此靠近以彼此重叠,因此由激光二极管82(参见图2至图4)发射、由各反射镜94a和94b反射并且到达光学传感器96的光束533a和533b的光程大致相同。
也就是说,当采用反射镜94a时所获得的光束533a和当采用反射镜94b时所获得的光束533b分别从垂线962的两侧但在对于光学传感器96的相同条件下入射到光学传感器96上。因此,在采用反射镜94a的情况下由光学传感器96接收到的光量与在采用反射镜94b的情况下由光学传感器96接收到的光量大致相同。此外,光束533a和533b在扫描期间的表现方式大致相同。相应地,在两种情况下由光学传感器96生成的光检测信号大致相同。结果,在采用反射镜94a的情况下所获得的检测精度水平与在采用反射镜94b的情况下所获得的检测精度水平大致相同。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两个反射镜94a和94b的布置。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反射镜94a和94b具有不同的尺寸,并且根据扫描区域Sa或Sb(参见图5)而采用这两个反射镜94a和94b中的一个。为了便于描述,在图15中示出了这两个反射镜94a和94b。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采用第一支撑件201和第二支撑件202。第一支撑件201包括与反射镜94a的反射面941a相接触的两个接触面201a和201b以及与反射镜94a的侧面942a相接触的接触面201c。第二支撑件202包括与反射镜94b的反射面941b相接触的两个接触面202a和202b以及与反射镜94b的侧面942b相接触的接触面202c。
两个直立壁203和204具有相同的形状。分别例如利用与图8至图13中所示的紧固部件109a和109b等同的金属紧固部件将反射镜94a和94b紧固到直立壁203和204上。通过将两个直立壁203和204设置为相同形状,可采用对两个反射镜94a和94b通用的紧固部件。
图15还示出了从壳体541的内表面突出的三个凸部205至207。反射镜94a定位成使其底面与三个凸部205至207中的两个(具体为凸部205和206)相接触。反射镜94b定位成使其底面与凸部206和207相接触。这样,即使壳体541的内表面有一些弯曲和不平整,也可确定反射镜94a和94b的水平度。
在图15所示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反射镜94a和94b具有不同的尺寸,因此不管图像形成设备1是采用扫描区域Sa还是扫描区域Sb(参见图5)都不能共用反射镜94a和94b。然而,在图15所示的反射镜94a和94b的两种情况下,通过使反射面941a和941b分别与第一支撑件201和第二支撑件202相接触来定位反射镜94a和94b。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使反射面941a与第一支撑件101接触来定位反射镜94a,而通过使背面943b与第二支撑件102接触来定位反射镜94b。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反射镜94a和94b的厚度存在任何误差,则当采用反射镜94b时反射面941b的位置可能包括对应于厚度误差的误差。这种误差可能导致光程等的误差。
相反,在图15所示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使反射面941a和941b分别与第一支撑件201和第二支撑件202相接触来定位两个反射镜94a和94b。因此,反射镜94a和94b的厚度误差不会影响光程。相应地,可提供更精确的光学系统。
尽管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关注的是在如图1所示构造的图像形成设备1中所包括的曝光装置53,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在其它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例如,包括多个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包括的曝光装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扫描装置不限于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曝光装置所采用的光学扫描装置,还可应用于在需要改变扫描区域的各种领域中所采用的光学扫描装置。
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许多修改和变型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说明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人员能够理解各种实施例的发明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包括:
壳体;
光源,其发射光束;
旋转多棱镜,其在旋转的同时接收来自所述光源的光束,并且通过沿与所述旋转多棱镜的旋转角度对应的方向反射光束来偏转所述光束;
扫描光学系统,其将来自所述旋转多棱镜的光束引导至扫描对象以便利用所述光束重复扫描所述扫描对象;
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中之一设置在由所述旋转多棱镜偏转光束的偏转区域之内;以及
光检测器,其接收由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中之一反射的光束并且检测用所述光束扫描所述扫描对象的定时,
其中,所述扫描对象是第一扫描对象和第二扫描对象中之一,并且
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支撑件,其构造为将所述第一反射镜支撑在位于第一扫描用区域之外并且位于第二扫描用区域之内的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一扫描用区域用于扫描所述第一扫描对象,所述第二扫描用区域用于扫描所述第二扫描对象,所述第一扫描用区域比所述第二扫描用区域窄,所述第一反射镜被支撑成朝向所述光检测器反射光束;以及
第二支撑件,其构造为将所述第二反射镜支撑在位于所述第二扫描用区域之外的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二反射镜被支撑成朝向所述光检测器反射光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处:由所述第一支撑件支撑的所述第一反射镜与由所述第二支撑件支撑的所述第二反射镜彼此重叠,并且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中的仅一个能够由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中的相应一个来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第一表面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并且构造为将所述第一反射镜支撑成使得所述第一反射镜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分相接触,
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第二表面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分,并且构造为将所述第二反射镜支撑成使得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相接触,并且
如果所述第一表面是反射面,则所述第二表面是背面;并且如果所述第一表面是背面,则所述第二表面是反射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具有相同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并且构造为将所述第一反射镜支撑成使得所述第一反射镜的所述反射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分相接触,并且
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分,并且构造为将所述第二反射镜支撑成使得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所述反射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具有不同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支撑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以使得由所述第一支撑件支撑的所述第一反射镜所反射并且入射在所述光检测器的光检测表面的中心上的光束和由所述第二支撑件支撑的所述第二反射镜所反射并且入射在所述光检测表面的中心上的光束各自从穿过所述光检测表面的中心的垂线的两侧入射。
8.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显影图像形成部分,其包括:
图像承载部件,通过充电和曝光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
充电装置,其对所述图像承载部件进行充电,
曝光装置,其利用根据图像信号所调制的光束扫描所述图像承载部件来对所述图像承载部件进行曝光,以及
显影装置,其通过将所述静电潜像显影来形成显影图像;以及
转印定影部分,其包括:
转印装置,其将由所述显影图像形成部分形成的显影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
定影装置,其对被转印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显影图像进行定影,
其中,所述曝光装置包括:
壳体;
光源,其接收所述图像信号并且发射根据所述图像信号调制的光束;
旋转多棱镜,其在旋转的同时接收来自所述光源的光束,并且沿着与所述旋转多棱镜的旋转角度对应的方向反射所述光束;
扫描光学系统,其将来自所述旋转多棱镜的光束引导至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以便利用所述光束重复扫描所述图像承载部件;
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中之一设置在由所述旋转多棱镜偏转光束的偏转区域之内;以及
光检测器,其接收由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中之一反射的光束并且检测用所述光束扫描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定时,
其中,所述图像承载部件是第一图像承载部件和第二图像承载部件中之一,并且
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支撑件,其构造为将所述第一反射镜支撑在位于第一扫描用区域之外并且位于第二扫描用区域之内的第一位置处,当采用所述第一图像承载部件时所述第一扫描用区域用于扫描所述第一图像承载部件,当采用所述第二图像承载部件时所述第二扫描用区域用于扫描所述第二图像承载部件,所述第一扫描用区域比所述第二扫描用区域窄,所述第一反射镜被支撑成朝向所述光检测器反射光束;以及
第二支撑件,其构造为将所述第二反射镜支撑在位于所述第二扫描用区域之外的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二反射镜被支撑成朝向所述光检测器反射光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处:由所述第一支撑件支撑的所述第一反射镜与由所述第二支撑件支撑的所述第二反射镜彼此重叠,并且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中的仅一个能够由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中的相应一个来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第一表面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并且构造为将所述第一反射镜支撑成使得所述第一反射镜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分相接触,
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第二表面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分,并且构造为将所述第二反射镜支撑成使得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相接触,并且
如果所述第一表面是反射面,则所述第二表面是背面;并且如果所述第一表面是背面,则所述第二表面是反射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具有相同的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面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并且构造为将所述第一反射镜支撑成使得所述第一反射镜的所述反射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分相接触,并且
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分,并且构造为将所述第二反射镜支撑成使得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所述反射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相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具有不同的尺寸。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支撑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以使得由所述第一支撑件支撑的所述第一反射镜所反射并且入射在所述光检测器的光检测表面的中心上的光束和由所述第二支撑件支撑的所述第二反射镜所反射并且入射在所述光检测表面的中心上的光束各自从穿过所述光检测表面的中心的垂线的两侧入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46455 | 2010-11-02 | ||
JP2010246455A JP5786306B2 (ja) | 2010-11-02 | 2010-11-02 |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66880A true CN102466880A (zh) | 2012-05-23 |
CN102466880B CN102466880B (zh) | 2016-11-02 |
Family
ID=45996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27697.2A Active CN102466880B (zh) | 2010-11-02 | 2011-08-09 | 光学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482590B2 (zh) |
JP (1) | JP5786306B2 (zh) |
CN (1) | CN102466880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05144A (zh) * | 2014-04-22 | 2015-10-28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光扫描装置以及具备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10691989A (zh) * | 2017-05-24 | 2020-01-14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以至少一个恒定定向的射束对扫描角进行扫描的激光雷达设备和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60345B2 (ja) * | 2016-02-08 | 2019-01-30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光走査装置 |
CN107942460B (zh) * | 2017-12-14 | 2023-12-15 | 苏州康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线性光源分光镜的调节机构 |
JP7355631B2 (ja) * | 2019-12-10 | 2023-10-0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18306A (en) * | 1986-05-08 | 1990-04-17 |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beam position detecting device |
JP2007072069A (ja) * | 2005-09-06 | 2007-03-22 | Fuji Xerox Co Ltd | 光走査装置 |
CN101308254A (zh) * | 2007-05-17 | 2008-11-19 | 佳能株式会社 | 扫描光学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抖动校正方法 |
CN101346657A (zh) * | 2006-01-24 | 2009-01-14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光扫描装置及具有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67104A (ja) | 1992-08-20 | 1994-03-11 | Asahi Optical Co Ltd | 光学系のハウジング用金型 |
JP3199865B2 (ja) | 1992-08-20 | 2001-08-20 |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 光学系のハウジング構造 |
JPH06308402A (ja) * | 1993-04-22 | 1994-11-04 | Tokyo Electric Co Ltd | レーザ走査位置検知装置 |
JPH0980336A (ja) | 1995-09-11 | 1997-03-28 | Brother Ind Ltd | 走査光学装置 |
JPH11326810A (ja) * | 1998-05-15 | 1999-11-26 | Mita Ind Co Ltd | 走査式光学装置 |
JP2000235158A (ja) * | 1999-02-16 | 2000-08-29 | Fuji Xerox Co Ltd | ミラーの取付構造 |
JP2003270578A (ja) * | 2002-03-18 | 2003-09-25 | Fuji Xerox Co Ltd |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7411712B2 (en) * | 2003-03-19 | 2008-08-12 | Ricoh Company, Limited | Optical scanner an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
JP2005017587A (ja) * | 2003-06-25 | 2005-01-20 | Pentax Corp | 走査装置 |
JP5040557B2 (ja) | 2007-09-26 | 2012-10-03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光学素子、ラベル付き物品及び光学キット |
-
2010
- 2010-11-02 JP JP2010246455A patent/JP5786306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7-07 US US13/178,210 patent/US8482590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8-09 CN CN201110227697.2A patent/CN10246688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18306A (en) * | 1986-05-08 | 1990-04-17 |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beam position detecting device |
JP2007072069A (ja) * | 2005-09-06 | 2007-03-22 | Fuji Xerox Co Ltd | 光走査装置 |
CN101346657A (zh) * | 2006-01-24 | 2009-01-14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光扫描装置及具有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308254A (zh) * | 2007-05-17 | 2008-11-19 | 佳能株式会社 | 扫描光学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抖动校正方法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05144A (zh) * | 2014-04-22 | 2015-10-28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光扫描装置以及具备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5005144B (zh) * | 2014-04-22 | 2018-09-04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光扫描装置以及具备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10691989A (zh) * | 2017-05-24 | 2020-01-14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以至少一个恒定定向的射束对扫描角进行扫描的激光雷达设备和方法 |
CN110691989B (zh) * | 2017-05-24 | 2024-03-26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激光雷达设备和用于运行激光雷达设备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105569A1 (en) | 2012-05-03 |
US8482590B2 (en) | 2013-07-09 |
CN102466880B (zh) | 2016-11-02 |
JP2012098541A (ja) | 2012-05-24 |
JP5786306B2 (ja) | 2015-09-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61365B (zh) | 光学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
EP1638310B1 (en) | Optical wri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0419494C (zh) | 光束扫描仪和成像装置 | |
KR101747301B1 (ko) | 광주사장치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 사진 방식의 화상형성장치 | |
CN101308254B (zh) | 扫描光学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抖动校正方法 | |
CN104737057A (zh) | 光扫描装置和具备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2466880A (zh) | 光学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
US6856335B2 (en) |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for scanning plural surface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 |
CN103376550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09223026A (ja) | 光源装置、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0510839C (zh) | 光学扫描设备和使用该设备的彩色图像形成设备 | |
JP438632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8446649B2 (en) | Optical scan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8216520A (ja)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8976423B2 (en) | Optical scanning system and imaging apparatus for using same | |
CN104865699A (zh) | 光学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04271763A (ja) | 光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US8736653B2 (en) |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scanning method | |
JP4822542B2 (ja)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224439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1346671A (zh) | 光扫描装置及具有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22037725A (ja) | 画像センサの取付傾き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0194052A (ja) |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5090429B2 (ja)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8013801A (ja) | 光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