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2986A - 原液的供给装置及压力过滤脱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原液的供给装置及压力过滤脱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2986A
CN102462986A CN201110328027XA CN201110328027A CN102462986A CN 102462986 A CN102462986 A CN 102462986A CN 201110328027X A CN201110328027X A CN 201110328027XA CN 201110328027 A CN201110328027 A CN 201110328027A CN 102462986 A CN102462986 A CN 1024629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plate
filter
stoste
connector portions
lin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280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水谷太
伊能二郎
辻野博
安堂豪
伊藤祯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62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29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一种原液的供给装置,具有:接头部(53),其形成有供给有原液的供给通路(54)、和将供给到供给通路(54)的原液分支供给于过滤室(14)的分支通路(55);以及连接滤板的链节机构,所述链节机构和接头部(53)被固定成:接头部(53)由所述链节机构支承。在并排设置于沿上下方向挂设的一对滤布(7)的前后两侧的滤板(30)被沿并排设置方向压接的压接状态下,将原液供给于形成在一对滤布(7)之间的过滤室(14)。本发明的原液的供给装置的可靠性高,无论处于滤板的压接状态还是分离状态,都可容易地将接头部定位支承在滤板间。

Description

原液的供给装置及压力过滤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液的供给装置及压力过滤脱水装置,该供给装置在并排设置于沿上下方向挂设的一对滤布的前后两侧的滤板被沿并排设置方向压接的压接状态下,将原液供给于形成在一对滤布之间的过滤室。
背景技术
以往,在对净水厂和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进行脱水而分离成滤液和滤饼的污泥处理工序、或碳制品和钛制品等制造工序中所必须的固液分离工序等各种领域,使用压力过滤脱水装置以进行固液分离。
如图7(a)所示,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压力过滤脱水装置80。压力过滤脱水装置80构成为:多个滤板84可在压接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滑动地配设在侧框架83上,而侧框架83被架设在前框架81与后框架82之间,随着设置在前框架81上的液压缸86的推进动作,各滤板84借助与该液压缸86连接的推压构件85而转移成被推向后框架82的方向的压接状态,随着该液压缸86的后退动作,各滤板84转移成互相分离的分离状态。另外,滤板84被连接成,相邻的滤板84利用链节机构(未图示)以规定间隔分离。
并且,在滤板84之间配设有环形的滤布88,该环形滤布88利用支承机构87而被支承成滤面相对,在压接状态下,在由被各滤板84夹持的滤布88所划分的空间形成过滤室。
在各滤板84之间具有接头部92,其在各滤板84的压接状态下与形成于各滤板84厚度方向的贯通孔连通,将原液供给到由滤布88划分的过滤室中。在已将原液供给于过滤室的状态下,通过使滤板84所具备的隔膜膨胀,由此原液受到挤压并被固液分离,若挤压后各滤板84转移成分离状态,则脱水滤饼就从滤布88上剥离落下。
如图7(b)所示,接头部92构成为,在各滤板84的分离状态下,与一对滤布88分别分离。下面详细描述接头部92。
如图8(a)至(c)所示,接头部92具有:沿平板状的构件的厚度方向贯通形成的供给通路92a、将供给到供给通路92a的原液分支供给到所述过滤室中的分支通路92b、用于将从平板状的构件的一个面突出形成的接头部92支承在滤板上的导向销95、以及安装在所述一个面的背面方向上的卡合部96。
如图9(a)、(b)所示,在滤板84(84a、84b)的压接状态下,接头部92收容在滤板84a的凹部93内。此时,接头部92的供给通路92a与沿各滤板84厚度方向形成的原液的供给通路即贯通孔84c连通。
如图9(c)、(d)所示,在滤板84(84a、84b)的分离状态下,卡合部96与另一方的滤板84b卡合,接头部92构成为从凹部93分离。此时,接头部92构成为从一对滤布88(88a、88b)分别分离。
另外,无论处于滤板84的压接状态和分离状态中的哪一种状态,接头部92的导向销95都插通在形成于一方的滤板84a(84)的凹部93的导向孔94中,将接头部92支承在滤板84a上,从而使滤布88不被夹持,因此,可使滤布88行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5710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当滤板84(84a、84b)从压接状态转移成分离状态时,接头部92所具备的卡合部96与另一方的滤板84b卡合,接头部92移动成从凹部93分离。但是,由于仅是为了定位而将导向销95插通于导向孔94,而不是通过导向销95来限定接头部92的从凹部93分离的分离距离的结构,因此,当将接头部92从凹部93分离时,接头部92因惯性而被超出需要地拉出,接头部92的位置不稳定。
由于导向孔94及导向销95设在原液供给通路即贯通孔84c和供给通路92a的附近,因此,从凹部93与接头部92的接触面泄漏的原液有可能堵住导向孔94。这样,会妨碍导向销95的顺利滑动,收容于凹部93内的接头部92有可能不从凹部93分离而保持将滤布88a夹入的状态。
另外,如上所述,当原液堵住导向孔94、接头部92不能顺利地从凹部93脱离或收容在凹部93内时,各滤板84就不能在分离状态和压接状态之间切换,压力过滤脱水装置有可能发生动作不良。此外,若在导向销95在导向孔94中发生扭动的状态下对各滤板进行压接、分离,则也有可能使接头部产生变形、破损。
另外,由于具有用于支承接头部92的导向销95,因此,将接头部92支承在各滤板84之间的构造变得复杂,需要在滤板84上形成用于插通导向销95的导向孔94,还有加工费变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原液的供给装置及压力过滤脱水装置,无论处于滤板的压接状态和分离状态中的哪一种状态,都能够容易地将接头部定位支承在滤板之间。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如技术方案1所述,本发明的原液的供给装置的结构特点是,在并排设置于沿上下方向挂设的一对滤布的前后两侧的滤板被沿并排设置方向压接的压接状态下,将原液供给于形成在一对滤布之间的过滤室,该原液的供给装置具有:接头部,其形成有供给有原液的供给通路、和将供给到所述供给通路供给的原液分支供给于过滤室的分支通路;以及连接滤板的链节机构,所述链节机构和所述接头部被固定成:所述接头部由所述链节机构支承。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接头部固定在连接相邻的滤板的链节机构上,因此,不必在接头部自身上设置将接头部支承在各滤板之间的机构,通过预先将接头部安装在链节机构的适当的位置上,从而无论处于滤板压接时还是分离时的任何状态,都可以利用链节机构来限定接头部与滤板之间的相对位置。此外,由于接头部由链节机构支承,因此,不存在像以往技术那样原液堵住导向销的导向孔、妨碍接头部移动可能性,可防止接头部破损的可能性和滤板在压接分离时的动作不良,故可提高压力过滤脱水装置的可靠性。
如技术方案2所述,第二结构特点是,除了上述的第一结构特点外,在所述压接状态下,所述供给通路与沿各滤板的厚度方向形成的贯通路连接,在各滤板以由所述链节机构限制的分离距离分离后的分离状态下,所述接头部和所述链节机构被固定成:所述接头部处于与滤板的各相对面分离的位置。
采用上述结构,在并排设置于沿上下方向挂设的一对滤布的前后两侧的滤板被沿并排设置方向压接的压接状态下,接头部的供给通路与形成于所述各滤板的贯通孔连通,原液成为能供给到形成在所述一对滤布之间的过滤室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各滤板以由所述链节机构限制的分离距离分离后的分离状态下,所述接头部处于与滤板的各相对面分离的位置,并成为与所述一对滤布分别不接触的状态,即使使所述滤布移动,也不存在所述滤布与接头部或滤板接触而使滤布破损的可能性。
如技术方案3所述,第三结构特点是,除了上述的第二结构特点外,所述链节机构由连接件构成,该连接件形成有与滤板所具备的卡合销相卡合的卡合部,所述接头部固定在该连接件上,通过使各卡合销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由此,在所述分离状态下,相邻的滤板间的分离距离被限制成规定距离。
采用上述结构,形成于连接件的卡合部与滤板所具备的卡合销相卡合,在分离状态下,相邻的滤板间的分离距离被限制成为规定距离。由于接头部固定在该连接件上,因此,相对于分离所述规定距离后的滤板的位置,能可靠地配置在规定位置。
本发明的压力过滤脱水装置的第一结构特点是,具有:多个滤板,其在前框架与后框架之间被支承成可在压接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移动;滤布,其被支承成在各滤板间形成过滤室的面相对;进退机构,其使所述滤板移动成所述压接状态或所述分离状态;以及驱动机构,其在所述分离状态下使所述滤布移动,各滤板通过上述第一至第三中任一结构特点的原液的供给装置的链节机构连接,原液经由接头部而供给到所述过滤室。
如技术方案5所述,本发明的压力过滤脱水装置的第二结构特点是,除了上述的第一结构特点外,在所述压接状态下,形成有连通路,该连通路通过密封构件将沿厚度方向形成于各滤板的贯通路和各接头部的供给通路连通,原液供给于该连通路,原液通过各分支通路供给到各过滤室。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采用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原液的供给装置及压力过滤脱水装置,无论出于滤板的压接状态和分离状态中的哪一种状态,都能够容易地将接头部定位支承在滤板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压力过滤脱水装置的概要图。
图2是过滤单元压接状态的说明图,(a)是主要部分说明图,(b)是主要部分说明图中沿A-A线的端面图。
图3是过滤单元分离状态的说明图,(a)是主要部分说明图,(b)是主要部分说明图中沿B-B线的端面图。
图4是过滤单元的说明图,(a)是主视图,(b)是后视图。
图5(a)是链节机构的说明图,(b)是与卡合销卡合的链节机构的说明图,(c)是各滤板为分离状态时的链节机构的说明图,(d)是各滤板为压接状态时的链节机构的说明图。
图6是供给装置的说明图,(a)是侧视图,(b)是俯视图,(c)是主视图。
图7是以往的压力过滤脱水装置的说明图,(a)是外观图,(b)是各滤板分离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以往的接头部的说明图,(a)是俯视图,(b)是主视图,(c)是主视图中沿C-C线的剖视图。
图9是支承在相邻的滤板间的以往的接头部的说明图,(a)是滤板压接状态时的侧剖视图,(b)是滤板压接状态时的俯视图,(c)是滤板分离状态时的侧剖视图,(d)是滤板分离状态时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压力过滤脱水装置
2:前框架
3:后框架
4:侧框架
4a:滑动件
5:进退机构
5a:杆
5b:推压构件
5c:液压缸
7:滤布
6:驱动辊
8:清洗机构
9:张紧机构
10:支承机构
10a:上部辊
10b:下部辊
10c:导辊
11:卡合销
12:连接件
14:过滤室
15:原液供给口
16:滤液排出口
17:摆动修正机构
20:隔膜
21:薄壁部
22:厚壁部
22a:排出槽
30:滤板
32:贯通孔
33:加压水流路
34:加压水供给孔
35:集液部
36:立起部
37:排液孔
38:排水槽
41:凹部
42:衬垫
43:嵌合槽
50:链节机构
51:连接件
52:长孔
53:接头部
54:供给通路
55:分支通路
56:连接部
57:衬垫
58: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原液的供给装置及压力过滤脱水装置的一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压力过滤脱水装置1具有:前框架2、后框架3、架设在前框架2与后框架3之间的一对侧框架4。
多个滤板30可滑动地支承在一对侧框架4上,各滤板30被设置在前框架2上的进退机构5在图2(a)所示的压接状态与图3(a)所示的分离状态之间驱动。
在前框架2的上部配置有将环形的滤布7送出的驱动辊6,在后框架3的上部配置有对滤布7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8。
由驱动辊6送出的滤布7,在被同样设置在前框架2上的张紧机构9调整为规定张力后,被设置在各滤板30上下的支承机构10挂设成滤面相对,在从各滤板30送出后被导入到清洗机构8。
在各滤板30的左右突设有上下一对的卡合销11,相邻的滤板30的卡合销11与上下一对的链节机构50连接。图1中,左端的滤板30与后框架3连接,右端的滤板30与进退机构5连接。
下面说明链节机构50的一例子。这里,不将上下的链节机构5加以区分地说明。
如图5(a)所示,链节机构50由平板状连接件51构成,该连接件51形成有与设在滤板30上的卡合销11卡合的作为卡合部的长孔52。
如图5(b)所示,卡合销11插通在长孔52中,通过嵌合垫圈11a并将弹簧销11b插通在卡合销11的顶端,由此,连接件51不会从卡合销11脱落。
长孔52的内周面与相邻的滤板30的卡合销11卡合,在分离下状态将相邻的滤板30间的分离距离限制成为规定距离。所谓规定距离,是指在各滤板30的分离状态下过滤室内的脱水滤饼可落下的适当距离,即在各滤板30的分离状态下,配置于一对滤布7之间的后述的接头部53不与滤布7接触的距离。
如图5(c)所示,连接件51被卡合于设在各滤板30上的相邻的两个卡合销11之间,相邻的连接件51被配置成沿卡合销11的轴芯方向位于互不相同位置,且可与相同的滤板30的卡合销11卡合。
如图5(d)所示,在压接状态下,相邻的滤板30的卡合销11被沿长孔52(参照图5(a))的内周面引导,各滤板30被压接。当进退机构5从该压接状态开始作后退动作时,各滤板30跟从图5(c)中右端的滤板30而成为分离状态。当各滤板30分离结束时,各卡合销11与各连接件51的长孔52内周面抵接而使各滤板30的分离距离受到限制。
如图1所示,进退机构5由杆5a的顶端具有推压构件5b的液压缸5c构成。当利用液压缸5c使杆5a作推进动作时,各滤板30借助推压构件5b而转移成被向后框架3推压的压接状态,当使杆5a作后退动作时,各滤板30就向前框架2移动而成为分离状态。
压力过滤器脱水装置1,在进退机构5已作推进动作的压接状态下,实行将原液充填在各过滤室内的充填处理和将充填后的原液予以挤压的挤压处理。
并且,在挤压处理后,在进退机构5已作后退动作的分离状态下,实行利用驱动辊6使滤布7行走规定距离的行走处理,以使在各过滤室被挤压的脱水滤饼从滤布7上脱离,然后,进退机构5作推进动作,重复同样的处理。另外,驱动辊6借助减速机构而与驱动电动机驱动连接,驱动机构由驱动辊6、减速机构和驱动电动机构成。
从滤板30送出的滤布7,在由后框架3具备的清洗机构8清洗后,经由摆动修正机构17而挂设在驱动辊6上。
清洗机构8与驱动辊6之间所具备的摆动修正机构17是对滤布7的宽度方向行走位置进行限制的机构,设置在被安装于前框架2上部的支承框架18上。
利用摆动修正机构17,对由清洗机构8清洗后的滤布7进行精度良好的摆动修正,被矫正为适当的输送姿势后,由驱动辊6以稳定的姿势输送到下游侧。
张紧机构9将规定张力赋予滤布7。所谓的规定张力,是指利用与驱动辊6的摩擦而使滤布7可稳定行走的张力,在各滤板30分离状态下,最好是各滤板30间的滤布7不产生弯曲的适当张力。
为了利用驱动辊6来稳定输送滤布7,在驱动辊6的前后必须作用足够的张力,但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对滤布7的张力变小的驱动辊6的下游侧,滤布的张力被张紧机构9调整成恰当的数值,因此,滤布7稳定地受驱动辊6驱动,并向设置于其下游侧的滤板30输送。
如图4(a)所示,在各滤板30上,在一个面上沿排列方向固定有隔膜20。隔膜20具有膨胀收缩自如的薄壁部21和一体形成在薄壁部21周围的起到滤框作用的厚壁部22,由该隔膜20和与该隔膜20相邻的滤板30的背面所隔开的空间形成滤室。
支承机构10具有上部辊10a和下部辊10b,上部辊10a和下部辊10b支承在被固定于各滤板30的托架上,利用两辊10a、10b将滤布7沿上下方向挂设在相邻的滤板30之间。
在上部辊10a的附近,具有在滤板30分离状态下将滤布7导向成不与滤板30和隔膜20接触的导辊10c。
如图2(b)所示,在进退机构5将并排设置于沿上下方向挂设的一对滤布7前后两侧的滤板30沿并排设置方向予以压接后的压接状态下,形成于一对滤布7之间的空间成为过滤室14。
如图1至图4的各图所示,在各滤板30之间设有将原液供给于过滤室14的接头部53。
如图6(a)、(b)、(c)所示,接头部53上形成有:在各滤板的压接状态下与形成于滤板30厚度方向的贯通孔32连通、供给有原液的供给通路54,以及将供给到供给通路54的原液分支供给于过滤室14的分支通路55。在各滤板的压接状态下,原液从后框架3具备的原液供给口15供给到该贯通孔32内,且原液经由形成于接头部53的供给通路54和分支通路55而充填在各过滤室14中。
接头部53通过连接部56与连接件51连接。连接部56具有衬垫57。另外,虽然相邻的连接件51被配置成沿相同的卡合销11的轴芯方向位于互不相同的位置,但各接头部53在连接件51上被安装成供给通路54的轴芯相同。
在接头部53的分支通路55的顶端侧形成有倾斜面58,顺畅地嵌合在形成于滤板30的凹部41中。
如图2(a)、(b)所述,在各滤板压接状态下,接头部53的供给通路54与形成在各滤板30的沿厚度方向上的贯通路32连接,将原液供给到过滤室14中,如图3(a)、(b)所示,在各滤板30以由链节机构限制的分离距离分离后的分离状态下,接头部53与相邻的滤板30的各相对面分离地固定在连接件51的规定位置,例如固定在一对滤布7大致中央的位置。
如上所述,以接头部53和链节机构50构成原液的供给装置。
返回图4(a),在各滤板30的下方具有供给加压水的加压水流路33,该加压水用于使安装在滤板30上的隔膜20向滤室侧膨胀。
从加压水流路33供给的加压水,从形成于滤板30的加压水供给孔34排出到滤板30与安装在滤板30上的隔膜20的薄壁部21之间。
利用加压水供给机构将作为加压流体的加压水供给于加压水流路33,使隔膜20的薄壁部21向过滤室侧膨胀,由此,供给到过滤室内的原液被挤压。另外,加压流体不限于加压水,也可以是加压空气。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形态中,由具有支承机构10及加压水流路33的一个滤板30和一个隔膜20构成一个过滤单元,由过滤单元和加压水供给机构构成在压接状态下对供给于各滤板30之间所形成的滤面相对的空间的原液进行挤压的挤压机构。
多个过滤单元可在压接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移动地并排配置,一个过滤单元的滤板为所述一方的滤板,与该一个过滤单元的隔膜相邻的过滤单元的滤板为所述另一方的滤板。
在隔膜20的厚壁部22上形成有将从过滤室经由滤布7排出的滤液排出的排出槽22a。
在滤板30上,形成有收集从排出槽22a排出的滤液并使其沿滤板30表面流通的集液部35,在集液部35的外侧形成有与相邻的滤板30抵接的立起部36。
在集液部35的下端部侧方形成有贯通于滤板30厚度方向的排液孔37,由集液部35收集的滤液,从排液孔37经后框架2所具备的滤液排出口16而向压力过滤脱水装置1的外部排出。
如图4(b)所示,滤板30的另一个面与相邻的隔膜20形成滤室,在该面形成有多条的排水槽38,以使滤液通过。
在滤板30的左右侧方,具有用于载放在一对侧框架4上的一对滑动件4a。
在滤板30的左右上方,形成有在各滤板30压接状态下可收容接头部35的凹部41。在凹部41中具有衬垫42,该衬垫42在接头部53被收容于凹部41的状态下对接头部53与凹部41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在凹部41的上方,形成有接头部53与连接件51连接的连接部56的嵌合槽43。另外,嵌合槽43在滤板30的压接状态下被连接部56所具有的衬垫57密封。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压力过滤脱水装置的另一实施形态。
在上述的实施形态中,说明了各滤板间的分离距离由链节机构限制的例子,但链节机构不一定要具有对各滤板间的分离距离进行限制的功能。链节机构也可是将滤板机械式连接、在滤板分离后的分离状态下可将接头部固定成位于规定位置的构件。
在该情况下,也可具有另外的机构来限制各滤板间的分离距离。例如,也可设置这样的机构:其将左端的滤板与后框架连接,将右端的滤板与液压缸的杆顶端所具备的推压构件连接,在各滤板的左右侧面突出地设置卡合销,用链条将相邻的滤板的卡合销连接。
当使杆从各滤板的压接状态作后退动作时,可从与推压构件连接的右端的滤板开始依次使邻接的滤板互相之间分离由连接的链条的长度所限制的规定距离。另外,当使杆作推进动作时,从与推压构件连接的右端的滤板开始依次将邻接的滤板推压到左端方向,各滤板成为压接状态。
在上述的实施形态中,对滤板30的左右具有一对接头部53的结构作了说明,但各滤板之间所具备的接头部53的个数并不限于此,也可是具有一个或多于两个的多个接头部53的结构。例如,也可是在滤室的四个角部具有接头部的结构。
在上述的实施形态中,对在滤板30的压缩部背面的另一侧面具有可嵌入隔膜20的立起部36的结构作了说明,但也可是滤板上没有形成立起部的公知的结构。
在上述的实施形态中,对隔膜20具有膨胀收缩自如的薄壁部21和一体形成在薄壁部21周围的起到滤框作用的厚壁部22的结构作了说明,但隔膜可使用公知的隔膜。例如,在使用不具有厚壁部的隔膜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另外准备的滤框,由隔膜的薄壁部、滤板和滤框构成滤室。
另外,隔膜不一定需要,也可使过滤室形成在相邻滤板间所具备的一对滤布之间,将原液压入该过滤室而进行固液分离。
在上述的实施形态中,对具有驱动辊并配置环形的滤布的结构作了说明,但滤布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也可是在各滤板之间吊设一对滤布的结构。
上述的实施形态,任何一个都是本发明的一例,本发明并不由该记载所限定,不言而喻,各部的具体的结构在可获得本发明作用效果的范围内可作适当变更设计。

Claims (5)

1.一种原液的供给装置,在并排设置于沿上下方向挂设的一对滤布的前后两侧的滤板被沿并排设置方向压接的压接状态下,将原液供给于形成在一对滤布之间的过滤室,该原液的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接头部,其形成有供给有原液的供给通路、和将供给到所述供给通路的原液分支供给于过滤室的分支通路;以及连接滤板的链节机构,所述链节机构和所述接头部被固定成:所述接头部由所述链节机构支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液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接状态下,所述供给通路与沿各滤板的厚度方向形成的贯通路连接,在各滤板以由所述链节机构限制的分离距离分离后的分离状态下,所述接头部和所述链节机构被固定成:所述接头部处于与滤板的各相对面分离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液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节机构由连接件构成,该连接件形成有与滤板所具备的卡合销相卡合的卡合部,所述接头部固定在该连接件上,通过使各卡合销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由此,在所述分离状态下,相邻的滤板间的分离距离被限制成规定距离。
4.一种压力过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多个滤板,其在前框架与后框架之间被支承成可在压接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移动;
滤布,其被支承成在各滤板间形成过滤室的面相对;
进退机构,其使所述滤板移动成所述压接状态或所述分离状态;以及
驱动机构,其在所述分离状态下使所述滤布移动,
各滤板通过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原液的供给装置的链节机构连接,原液经由接头部而供给到所述过滤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过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接状态下,形成有连通路,该连通路通过密封构件将沿厚度方向形成于各滤板的贯通路和各接头部的供给通路连通,原液供给于该连通路,原液通过各分支通路供给到各过滤室。
CN201110328027XA 2010-11-05 2011-10-25 原液的供给装置及压力过滤脱水装置 Pending CN1024629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48514 2010-11-05
JP2010248514A JP2012096208A (ja) 2010-11-05 2010-11-05 原液の供給装置及びフィルタプレス脱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2986A true CN102462986A (zh) 2012-05-23

Family

ID=46067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28027XA Pending CN102462986A (zh) 2010-11-05 2011-10-25 原液的供给装置及压力过滤脱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2096208A (zh)
CN (1) CN10246298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07521B1 (ko) * 2012-08-20 2014-06-27 남옥지 자동 압착필터 장치
KR101407522B1 (ko) 2012-08-20 2014-06-13 김영수 필터판
KR102451543B1 (ko) * 2022-06-03 2022-10-06 (주)동일캔바스엔지니어링 다중 여과포 순환 필터프레스
KR102519149B1 (ko) * 2022-06-03 2023-04-06 (주)동일캔바스엔지니어링 여과포 순환 필터프레스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24385A (en) * 1975-08-20 1977-02-23 Sanki Eng Co Ltd Single filter press
CN2495357Y (zh) * 2001-07-02 2002-06-19 湖南中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利用水压实现高压压榨的压滤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26659A (en) * 1975-08-25 1977-02-2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Filter press
JPS5291576U (zh) * 1975-12-29 1977-07-08
JPS52115476A (en) * 1976-03-25 1977-09-2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Filter pres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24385A (en) * 1975-08-20 1977-02-23 Sanki Eng Co Ltd Single filter press
CN2495357Y (zh) * 2001-07-02 2002-06-19 湖南中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利用水压实现高压压榨的压滤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96208A (ja) 201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2986A (zh) 原液的供给装置及压力过滤脱水装置
CN101146585B (zh) 固液分离装置及固液分离方法
CN102462987A (zh) 压力过滤脱水装置
CN101247873A (zh) 过滤装置
CN113842685A (zh) 一种机械自动化滤饼脱落的隔膜式压滤机
UA88454C2 (ru) Процесс отделения твердых фракций от жидкости
CN103657176B (zh) 一种物料固液分离机
WO2012127676A1 (ja) フィルタプレス脱水機
US20070209980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iltering a fluid, in particular for plastics processing plants
CN103442780A (zh) 隔膜、过滤板以及压滤脱水机
CN115944957A (zh) 一种生物浸出液用板框式压滤机
CN103055562A (zh) 压力过滤脱水装置
CN203663555U (zh) 印刷电路板膜渣过滤收集装置
CN106731072A (zh) 一种可连续工作的自动卸料板框压滤机
CN103055557A (zh) 压力过滤脱水装置、及其控制装置和运行方法
CN103055561A (zh) 压力过滤脱水装置
CN110694316A (zh) 压滤机
CN205528748U (zh) 一种用于蛋白酶生产的隔膜式压滤机
CN212523292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y型过滤器
EA038051B1 (ru) Способ работы фильтр-пресса и фильтр-пресс
CN102462988A (zh) 压力过滤脱水装置
CN208244183U (zh) 一种滤饼自动清洗压滤机
JP2011067798A (ja) フィルタプレス脱水機
CN201470190U (zh) 一种烛式增稠过滤器
JPH0810517A (ja) フイルタプレスにおける原液の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