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0091A - 用来称重沿传送线供给的容器的方法和用来执行该方法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来称重沿传送线供给的容器的方法和用来执行该方法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0091A
CN102460091A CN2010800265178A CN201080026517A CN102460091A CN 102460091 A CN102460091 A CN 102460091A CN 2010800265178 A CN2010800265178 A CN 2010800265178A CN 201080026517 A CN201080026517 A CN 201080026517A CN 102460091 A CN102460091 A CN 102460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supporting member
weighing
conveyer line
gu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65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60091B (zh
Inventor
L·卡维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MA Industria Macchine Automatiche SpA
Original Assignee
IMA Life SR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MA Life SRL filed Critical IMA Life SRL
Priority to CN20141026409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801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60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0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60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00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5/00Arrangements for check-weighing of materials dispensed into removable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CCLEANING, FILLING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OR EMPTYING, OF BOTTLES, JARS, CANS, CASKS, BARRELS, OR SIMILAR CONTAIN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UNNELS
    • B67C3/00Bottlin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Filling jars or can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using bottling or like apparatus; Filling casks or barrel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 B67C3/02Bottlin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Filling jars or can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using bottling or like apparatus
    • B67C3/20Bottlin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Filling jars or can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using bottling or like apparatus with provision for metering the liquids to be introduced, e.g. when adding syrups
    • B67C3/202Bottlin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Filling jars or can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using bottling or like apparatus with provision for metering the liquids to be introduced, e.g. when adding syrups by weigh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Weight Measurement For Supplying Or Discharging Of Specified Amounts Of Material (AREA)
  • Filling Of Jars Or Cans And Processes For Cleaning And Sealing Jars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Closing Of Containers (AREA)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来称重沿传送线(L)供给的容器(2)的设备和方法。所述设备包括:第一称重装置(MP1),所述第一称重装置以接近第一侧的位置布置在容器(2)的传送线(L)的区段(T)的第一侧(L1)上;第二称重装置(MP2),所述第二称重装置以远离该侧部的位置布置在容器(2)的传送线(L)的区段(T)的侧部;支撑构件(8),所述支撑构件可以在第一位置(P1)、第二位置(P2)和第三位置(P3)之间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它布置在传送线(L)的区段(T)以便接收容器(2),在所述第二位置中,它与第一称重装置(MP1)接合,在所述第三位置中,它与第二称重装置(MP2)接合;和第一引导装置(9),所述第一引导装置可以在引导构型(C1)和脱离构型(C2)之间活动,在所述引导构型中,它们布置在所述区段(T)处以便沿传送线(L)引导容器(2)。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致动所述支撑构件(8)以便将从所述传送线(L)接收的容器(2)带到所述第三位置(P3)中;致动第二称重装置(MP2)以便称重容器(2);与支撑构件(8)的运动相位相关地致动第一引导装置(9)以便到达引导构型(C1)。

Description

用来称重沿传送线供给的容器的方法和用来执行该方法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称重沿填充系统的传送线供给的诸如小瓶或瓶子的容器的设备以及一种由用来称重容器的该设备执行的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动和称重容器的系统,称重设备和传送线是该系统的整体部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描述了位于容器的传送线的一个或更多个区段(tract)的称重设备,该称重设备用来称重由传送线移动的容器:例如,一些应用包括使用两个称重设备,该两个称重设备分别位于填充站的上游和下游,以便称重空的和充满产品的容器,以便计算放置在容器中的产品的量。
如已知的,称重模式可以包括称重沿传送线供给的所有容器(100%称重模式)或仅仅其一些批次(统计称重)。
已知多种称重设备,该称重设备设计成实现两种上述称重模式,以便保证根据应用需要的使用的最大灵活性。为此目的,例子包括属于相同申请人的专利No.EP1194333,该专利描述特别用于100%称重模式的设计成实现高的生产率的称重设备和传送线。
上述专利描述一种操作单元,该操作单元用来沿传送线供应容器并且用于将容器从传送线传递到称重线。传送线包括:多个位移模块,该多个位移模块由传送机构移动并且适合限定一系列V型座,该V型座适合通过接触容器的颈部和/或本体而接收容器;和滑动轨道,该滑动轨道布置在位移模块下面并且固定到框架,容器当被位移模块拉动时在该框架上滑动。
滑动区段在称重站处具有中断。包括与称重站相关联的可移动平台,该可移动平台接合在滑动轨道中,以便恢复其连续性;该平台在以下位置之间可移动:升起的传送位置,在该升起的传送位置中,该平台布置在滑动轨道的水平以便恢复其连续性和静止地接收沿传送线供给的容器;和降下的称重位置,在该降下的称重位置中,该平台与称重站中包括的称重装置接合并且布置在传送线附近,以便暂时释放从传送线收集的容器以搁置在其上。
该平台设置有开口并且称重装置在开口处包括互补支撑件,使得当充满容器的平台接近于到达降下的称重位置时,该支撑件自由地接合在该开口中,它们自身静止地接收容器,以便使称重能够被执行。因此,对于称重的整个阶段,平台必须留在降下的位置中;此后,与在向外行进期间顺着相同的轨迹,平台遵循回程以便将称重的容器返回到传送线上。
平台通过一对四杆连杆被移动,该一对四杆连杆相对于与传送线成横向的平面对称地布置在称重站中;这使得容器能够以快速的且精确的行程移动。
称重装置相对于传送线布置成使得搁置在相对称重支撑件上的容器部分地接合传送线,在整个称重阶段需要停止该线。
相对于传送线的称重装置的紧邻附近的位置是由于使平台进行短的且快速的行程的需要,其目的是最小化称重操作所需的时间。
可以致动上述单元以便执行100%称重或统计称重,仅仅称重时间根据一种称重模式和另一种称重模式而变化。
已知称重的精度与称重时间有关;这是由于称重单元的部件的惯性效应、容器与称重装置的可能撞击引起的摆动等等(这些引起测量误差,该测量误差持续测量件的“稳定周期”)。
仅仅在一些容器批次上执行的统计类型称重模式相对于100%类型称重模式需要较大的测量精度,并且因此,根据上面阐述的内容,也需要容器在称重装置上停留较长时间。
上述单元设计成在100%称重模式中保证令人满意的生产率,虽然具有比通过统计类型的称重模式可获得的生产率低的生产率。称重装置靠近传送线使得平台在容器输送离开和到该线期间能够执行短的行程;在另一方面,该线被经受称重阶段的容器占据的事实意味着它必须停止。在统计称重期间,由于称重所需的较长时间和将平台从降下的位置移动到升起的位置的所需时间而造成线停工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实现对容器执行统计称重和100%称重,在两种称重模式下都保证填充系统的令人满意的生产率。
本发明的另外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产生合理的成本或者在任何情况下被其意图提供的优点平衡。
通过用来称重在前进方向上沿传送线供给的容器的设备实现上面指示的目的,该设备包括:
第一称重装置,该第一称重装置在一位置中布置在用于容器的传送线的区段的第一侧上,在该位置中,当接收要被称重的至少一个容器时,传送线被容器自身接合;
和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在该第一位置中,支撑构件布置在传送线的所述区段以便从其接收至少一个容器,在该第二位置中,支撑构件与第一称重装置接合以便实现通过第一称重装置称重至少一个容器,
该设备的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二称重装置,该第二称重装置在一位置中布置在容器传送线该区段的一侧,在该位置中,当第二称重装置从支撑构件接收要被称重的至少一个容器时,传送线与容器脱离,
支撑构件还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活动,在第三位置中,它与第二称重装置接合以便使第二称重装置能够称重至少一个容器;
并且第一引导装置可以与支撑构件的运动相位相关地在引导构型和脱离构型之间活动,在该引导构型中,第一引导装置布置在传送线的该区段以便沿传送线引导容器,在该脱离构型中,第一引导工具布置成实现支承至少一个容器的支撑构件离开和到第一位置的运动。
提出的设备优选地用于借助第一装置对100%的容器执行称重操作并且借助第二称重装置执行统计称重。第二称重装置可以相对于第一称重装置的位置更远离传送线地布置在同一传送线中。
遵循参考上述方案描述的步骤可以完成容器的100%称重。在这方面上,传送线停止并且静止在其第一位置中的支撑构件被致动以将从该线接收的一个或更多个容器运送到第二位置中,在该第二位置中,容器被第一称重装置称重;一旦容器已经被称重,就重新致动支撑构件以将称重的容器引到传送线上,然后可以重新致动传送线。
在本发明中,可以以相对于已知类型的方案以新颖的且有利的方式完成统计称重。
由本发明的称重设备执行的沿传送线供给的容器的统计称重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停止传送线;致动静止在第一位置中的支撑构件以便将从传送线接收的一个或更多个容器引向第三位置;致动第二称重装置以便称重由支撑构件接收的容器;与支撑构件向着第三位置的运动相位相关地致动静止在脱离构型中的第一引导装置,以便到达引导构型;致动传送线。
因此,传送线保持不活动持续第一时间间隔。
根据上面显然的是,在返回到传送线的正常工作期间和之后,即在用来移动容器的线致动之后,如何可以执行统计称重阶段。因此,统计称重在传送线的起作用期间可以继续而没有特别限制;这是特别有利的,由于它实现称重时间自由延长,因此提高测量精度(如提及的,测量精度直接关系到称重时间)。在之前列举的已知类型的方案中,在执行统计称重阶段时传送线必须保持静止,这需要考虑到生产要求时通常不可接受的时间。
一旦已经完成统计称重阶段,传送线中就可包括容器“间隙”,即线中的容器中的间隙,以便实现称重的容器的再引入。包括的阶段是:停止传送线使得在传送线的所述区段处存在容器中的间隙;致动第一引导装置以便到达脱离构型;与第一引导装置的运动相位相关地致动支撑构件;致动支撑构件以便将已经被称重的一个或更多个容器引向第一位置;重新致动传送线。
因此,传送线不活动持续第二时间间隔。
传送器保持不活动的第一和第二时间间隔的总和影响线的生产率;该总和有利地显著小于已知类型的称重机器执行统计称重所需的时间。
根据上述考虑,清楚的是,本发明的称重设备如何有利地使传送线能够在两种可能的称重模式下都维持高的生产率。特别地,在统计类型称重的称重模式的相对工作期间,本发明构成相对于以上列举的已知类型的方案的明显的改进。
在称重设备中,第一和第二称重装置可以有利地是同一天平的整体部分;这样,100%称重和统计称重由相同的测量仪器执行,因此都受相同的测量不确定性影响。
附图说明
根据权利要求中阐述的内容并且借助附图,在本说明书的下文中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及与具体实施例相关的并且仅仅可部分地从以上描述获得的其有利的技术功能特性,图中:
图1示出包括容器的传送线和本发明的两个称重设备的可能应用方案的透视图,该两个称重设备与传送线协作并且布置在产品填充到容器中的填充站的上游和下游(填充站未示出);
图2是从不同的观察点取得的图1的细节的放大透视图,其中一些部件已经被去除以更好地示出其它部件;
图3是与图2中相同的细节的透视图,但从另一观察点取得,并且其中与传送线相关的部件已经被去除;
图4是根据图3的箭头J1的示意图,示出本发明的称重设备的第一构型;
图5是当称重设备处于第二构型时的图4的细节;
图6是沿箭头J2的图4的细节H的视图,其中称重设备处于第一构型(由虚线表示)和处于第二构型(由实线表示);
图7示出图4-6中已经详细示出的本发明的称重设备的功能元件的致动机构的简图的透视图;
图8是图1的应用方案的横截面的视图,其中示出的称重设备和传送线处于第一操作状态;
图9示出图8的放大细节K;
图10,11各是与图8相同的视图,其中称重设备和传送线分别处于第二和第三操作状态;
图12示出与图9中相同的放大细节,其中称重设备和传送线处于第四操作状态;
图13是图1的应用方案的横截面的视图,其中适合与较大尺寸的容器协作的称重设备和传送线处于类似于图10中示出的操作状态的操作状态;
图14具有与图11相同的关系;并且
图15具有与图9相同的关系;并且
图16具有与图12相同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用来拉动和称重容器2的系统100,该系统包括容器2的传送线L和两个相同的称重设备,第一称重设备1A和第二称重设备1B,该两个相同的称重设备沿传送线L的区段T1、T2布置在其第一侧L1;特别地,第一称重设备1A和第二称重设备1B相对于容器2沿线L的前进方向X分别布置在已知类型的产品填充站(未示出)的上游和下游,当容器是空的时(自重测量)和当容器填充有产品时(总重测量)用来称重容器2。
根据具体的操作要求,传送线L也可以沿与前进方向X相反的前进方向前进。
为了简单的目的,图1不示出分别在附图标记A、B指示的部分处操作的用来将空的容器2插入传送线L中的站和用来从传送线L移除空的容器2的站(因为其与本发明无关)。
传送线L包括卷成环形的传送机构3,该传送机构根据前进方向X移动多个可移动单元4;可移动单元4布置在与第一侧L1相对的传送线L的第二侧L2,并且设计成承载容器2。在示出的例子中,每一个可移动单元4支承六个容器2。
每一个可移动单元4包括:用来接触容器2底部的第一部分的基部5(也见图9);和用来部分地包围容器2的本体的横向座6,该横向座6面向传送线L的第一侧L1。
传送线L还包括引导件横向侧7,该引导件横向侧在传送线L的第一侧L1布置在每一个称重设备1A、1B的上游和下游从而与经过的可移动单元4的横向座6相对;在图1中示出的例子中,横向侧7在数量上是三个。
在称重设备1A、1B的上游和下游,被每一个可移动单元4移动的容器2通过由横向引导件7和由可移动单元4的横向座6和基部5施加的组合效果被稳定地支撑(图9);基部5在容器2的底部的有限表面(在上面被限定为容器2的底部的第一部分)接触每一个容器2,在容器沿传送线L的运动期间,该表面自身不足以稳定地支撑容器2。
如在本说明书的下面将清楚地说明的,在称重设备1A、1B处,根据系统100的操作构型,相对支撑构件8和引导杆9与可移动单元4交替地协作以便稳定地支撑经过或静止在传送线L的区段T1、T2中的容器2。
下面将明确参考总体上由1指示的并且在线L的区段T处操作的仅仅一个称重设备,并且特别参考其中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图2到12;剩余的图13到16也涉及相同的优选实施例,但关于较大的容器2。
称重设备1包括:第一称重装置MP1,该第一称重装置在一位置中布置在传送线L的区段T的第一侧L1上,在该位置中,当第一称重装置接收要被称重的容器2时,传送线L被容器2接合(图12);第二称重装置MP2,该第二称重装置在一位置中布置在传送线L的区段T的一侧附近,在该位置中,当第二称重装置接收要被称重的容器2时,传送线L与容器2脱离(图11);支撑构件8(上面已经提及),该支撑构件可以在第一位置P1(图2,3,8,9),第二位置P2(图12)和第三位置P3(图11)之间活动,在该第一位置中,支撑构件布置在传送线L的区段T以便接收容器2,在该第二位置中,支撑构件接合第一称重装置MP1以便使容器2能够被第一称重装置MP1称重,在该第三位置中,支撑构件接合第二称重装置MP2以便使容器2能够借助第二称重装置MP2被称重;和引导杆9(上面已经提及,见图1,3,9),该引导杆可以在引导构型C1(图11)和脱离构型C2(图10)之间与支撑构件8的运动相位相关地活动,在该引导构型中,引导杆9布置在传送线L的区段T以便沿传送线L引导容器2,在该脱离构型中,引导杆9布置成能够实现使容器2离开和到达第一位置P1的支撑构件8的运动。
第一称重装置MP1包括用于静止地接收要被称重的容器2的第一支撑件10和连接到第一支撑件10的第一秤盘11,而第二称重装置MP2包括用于静止地接收要被称重的容器2的第二支撑件12和连接到第二支撑件12的第二秤盘13(图12)。
第一和第二称重装置MP1、MP2是总体上由BI指示的单个天平的整体部分;天平BI布置成横向于传送线L,使得第二支撑件12比第一支撑件10更远地离开传送线L(图10-12)。特别地,如上面已经说明的,第二支撑件12的位置使得当它静止地接收容器2时,容器不占据传送线L(图11)。
第一和第二支撑件10、12具有突起16,该突起在图2中仅仅部分可见。
支撑构件8包括支承基部14和横向引导装置15。支承基部14设置有多个通孔150(图2,3),当支撑构件8分别到达第二位置P2和第三位置P3时,该多个通孔适合自由地接合第一和第二支撑件10、12的突起16,使得突起16穿过支承基部14的通孔150。这样,当支撑构件到达第二位置P2和第三位置P3时,由支撑构件8支撑的容器2可以分别被接收在第一支撑件10和第二支撑件12上。
一旦容器2已经支承在支撑件10和12上,支撑构件8就执行短的超出行程从而离开被称重的容器2的数毫米距离,从而不以任何方式影响称重。
换句话说,在第二位置P2中和在第三位置P3中,支撑构件8不接触容器2。
横向引导件15垂直于支承基部14并且执行与传送线L的横向引导件7类似的功能。
当支撑构件8处于第一位置P1中时,它布置成使得支承基部14的上接触表面处于比布置在该区段处的对应的可移动单元4的基部5的上接触表面大的高度(图9)。这意味着在第一位置P1中与支撑构件8相对的可移动单元4通过横向座6包围容器2,但不以基部5接触容器2(在图9中,两个另外的容器2在后面可见,该两个另外的容器以它们的底部接触基部5;基部5属于布置在区段T的下游的后面的可移动单元4,并且基部5接触的容器2由后面的可移动单元4支承)。
当支撑构件8布置在第一位置P1中时传送线L的区段T中的容器2通过由支撑构件8的横向引导件15和支承基部14和经过或静止在传送线L的区段T处的对应的可移动单元4的横向座6施加的组合效果被稳定地支撑。当引导杆9处于引导构型C1时(图11),在传送线L的区段T中前进的容器2通过由引导杆9并且由穿过区段T的可移动单元的横向座6和基部5施加的组合效果被稳定地支撑(图11)。
支撑构件8由整体上由附图标记20指示的运动装置致动,该运动装置包括(图8,10,11):第一可移动臂19,该第一可移动臂在第一铰链轴22铰接到称重设备1的基部21的第一端部;四杆连杆23,该四杆连杆由第一构件23A(功能上以其段代表)、第二构件23B、第三构件23C和第四构件23D(也在功能上以其段代表)组成,四杆连杆在第二铰链轴24铰接到第一可移动臂19的与其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和用来支承支撑构件8的连接构件25,该连接构件25在一侧上连接到支撑构件8,并且在另一侧上固定到远离第一可移动臂19的四杆连杆23的第四构件23D。
在支撑构件8在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和在第一位置P1和第三位置P3之间移动的操作构型中,第一可移动臂19和四杆连杆23的一构件(例如,第一构件23A)被致动以便保证支撑构件8的支承基部14维持大体上水平从而保证支承在基部14上的容器2的稳定和可靠传递。更具体地,支撑构件8在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的运动仅仅需要致动四杆连杆23;第一臂19保持静止。替代地,支撑构件8在第一位置P1和第三位置P3之间的运动需要第一臂19和四杆连杆23以适当的彼此相位关系被致动。
透视图2、3更详细地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运动装置20的空间布置。如从图2、3可注意到的,四杆连杆23形成为跨越第一可移动的臂19;四杆连杆23的第一构件23A接合在第一可移动臂19的第一表面19A,而四杆连杆23的第三构件23C接合在第一可移动臂19的与第一表面19A相对的第二表面19B。稳固地约束到四杆连杆23的第四构件23D的附件26实现与四杆连杆23的第三构件23C的功能连接;换句话说,附件26实现四杆连杆23的第四构件23D与四杆连杆23的第三构件23C的旋转联接。
称重设备1包括第一指引装置17,该第一指引装置在相对于容器2的前进方向X的传送线L的区段T的上游起作用,用来当支撑构件8处于第一位置P1中时指引沿线L前进的容器2到支撑构件8上;第一指引装置17是可在指引位置D1(见图4,7)和脱离位置D2(图5)之间活动的第一指引构件,在该脱离位置中,第一指引装置不干涉沿线L经过的容器2。特别地,第一指引构件17具有平坦表面17A和与该平坦表面连续的倾斜表面17B;第一指引构件17布置成使得当它处于指引位置D1中时,倾斜表面17B相对于容器2的前进向上倾斜,并且平坦表面17A大体上处于支撑构件的支承基部14的水平(图7),其结果是,倾斜表面17B预定遇到向着传送线L的区段T前进的容器2的底部,改变其轨迹。因此,在它们前进时,在通过对应的可移动单元4运动而前进时被如此偏离的容器2按顺序在倾斜表面17B上、平坦表面17A上前进,并且此后传递到支撑构件8的支承基部14上(图4)。
同样,称重设备1包括第二指引装置18,该第二指引装置在相对于容器2的前进方向X的传送线L的区段T的下游起作用,当支撑构件8处于第一位置P1中时,重新将在支撑构件8上滑动地前进的已经被称重的容器2指引到线L上;第二指引装置18是可在指引位置E1(见图3,4,7和6,图6中以虚线示出第二指引构件18)和脱离位置E2(见图6,其中以实线指示第二指引构件18)之间活动的第二指引构件,在脱离位置中,它不干涉在线L上经过的容器2。特别地,第二指引构件18具有平坦表面18A和与该平坦表面连续的倾斜表面18B;第二指引构件18布置成使得当在指引位置E1中时,倾斜表面18B相对于容器2的前进向下倾斜,并且平坦表面18A大体上处于支撑构件8的支承基部14的水平,其结果是,容器2在通过对应的可移动单元4移动而前进时,它们按顺序在支撑构件8上、在平坦表面18A上、在倾斜表面18B上前进,并且最后在可移动单元4的基部5上前进,它们预定保持接触在该基部上(图4)。
第一和第二指引装置17、18通过控制机构27移动,该控制机构包括:第一致动杆28;第一从动轴29,第一嵌齿轮30安装在该第一从动轴上,该第一嵌齿轮与第一致动杆28啮合以便从其接收驱动;安装在第一从动轴29上的第二嵌齿轮31和第三嵌齿轮32;第二杆33和第三杆34,该第二杆和第三杆分别布置成以便与第二嵌齿轮31啮合和与第三嵌齿轮32啮合;第二轴35,第四嵌齿轮36安装在该第二轴上,该第四嵌齿轮与第二杆33啮合,该第二轴35与第一指引装置17啮合;第三轴37,第五嵌齿轮38安装在该第三轴上,该第五嵌齿轮与第三杆34啮合,该第三轴37与第二指引装置18啮合。
通过第一致动杆28,可以分别在指引位置D1、E1(图4,7)和脱离位置D2、E2(图5和6)之间同时致动第一和第二指引装置17、18。
控制机构27的一部分用于致动引导杆9,并且由第一致动杆28、第一嵌齿轮30和第一从动轴29构成。用于致动引导杆9的控制机构还包括:第一元件39,该第一元件安装在第一从动轴29上以便从其接收驱动(见图7);第二元件40,该第二元件安装在第四空闲轴41上,该第四空闲轴由称重设备的基部21支承(图10,11);和第二臂42,引导杆9垂直地连接到该第二臂的端部,并且第一元件39和第二元件40铰接到该第二臂的相对端部。
沿传送线L供应的容器2的形式变化仅仅需要替换第二臂42;新的第二臂42必须具有铰链轴59、60,该铰链轴分别具有彼此远离的第一元件39和第二元件40,使得引导杆9在引导构型C1中采取合适的位置以便引导在传送线L的区段T中经过的特定形式的容器2。换句话说,不同的轴间距必须根据容器2的形式变化设置在铰链轴59、60之间,并且这可以通过提供每次具有合适的构型的第二臂42获得;通过对比图11和14,可以看到,在该两种情况下设置的第二臂42具有铰链轴59、60,该铰链轴具有的第一元件39和第二元件40呈现不同的相互距离。
在图11中,引导构型C1中的引导杆9占据的位置已经由附图标记F1指示。
较大形式(即,比图13-16中示出的那些容器大的高度和宽度)的容器2要求引导杆9到达相对于图11中的F1指示的位置更加退回的且更高的位置。图14中示出例子,其中安装第二臂42,该第二臂构造成使得具有第一元件39和第二元件40的相对铰链轴59、60具有不同于图11中示出的第二臂的铰链轴59、60之间的相互距离的相互距离;用于较大形式的容器2的引导构件9占据的新的位置已经在图14中由附图标记F2指示。
通过第一控制杆28、第一指引装置17和第二指引装置18,和引导杆9的相位相关的致动是有利的,如将从用于拉动和称重容器2的系统100的功能的以下描述清楚地显露出来的。
在100%称重模式中,在传送线L上经过的所有容器2由第一称重装置MP1称重;在这种情况下,传送线L间歇地起作用。
第一和第二指引装置17、18停留在指引位置D1、E1中(图4,7);同样,引导杆9保持在脱离位置C2中。第一致动杆28因此没有被致动。
参考100%称重模式,并且从图8,9中示出的系统100的操作状态开始,系统100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包括以下步骤:
停止传送线L(图9)使得可移动单元4面向静止在第一位置P1中的支撑构件8;
将支撑构件8从第一位置P1移动到第二位置P2中(通过第一构件23A的旋转)(图12);
致动第一称重装置MP1以称重容器2;
将支撑构件8从第二位置P2移动到第一位置P1(图9);
重新致动传送线L。
支撑构件8进行具有水平分量和竖直分量的平移,在向外行进(从第一位置P1到第二位置P2)中和在返回行进(从第二位置P2到第一位置P1)中执行相同的轨迹,其中支承基部14保持水平;特别地,为了从第一位置P1移动到第二位置P2,支撑构件8下降并且远离传送线L。通过绕第二铰链轴24分别沿逆时针方向和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四杆连杆23的第一构件23A,可以获得支撑构件8从第一位置P1到第二位置P2以及反过来的运动。
由每一个可移动单元4支承的容器2遵循图4中示出的类型的轨迹;在传送线L的区段T的上游,容器2以其相对底部部分接触可移动单元4的基部5;在传送线的区段T附近,容器2遇到第一指引装置17并且被偏离且被引导到支撑构件8上,容器通过相对底部的第二部分接触该支撑构件8;只要传送线L停止,由相应的可移动单元4推动的容器2就在支撑构件8上前进,以便移除容器2;一旦支撑构件8使被称重的容器2返回到传送线L上,相应的可移动单元4就重新致动;容器2因此通过第二指引装置18在支撑构件8上前进,直到它们离开区段T;然后,容器2重新返回,以其第一底部部分接触可移动单元4的基部5,并且根据前进方向X沿传送线L在它们的轨迹中前进。
统计称重模式还包括传送线L的间歇工作,但具有不同于用于100%称重模式的那些停止模式的该线的停止模式:为了执行由可移动单元4支承的容器2的统计称重,传送线L必须在两个不同的时间间隔中间停止以便实现要被称重的容器2的移除并且此后将称重的容器2重新引入到传送线L上。因此,可以区别两个步骤。
从图8、9中示出的系统100的操作状态开始,在第一步骤中,系统100包括:
停止传送线L(图9);
从第一位置P1向着第三位置P3移动支撑构件8(通过之前旋转第一可移动臂19和之后旋转第二构件23A)(图10);
致动第二称重装置MP2以便称重从支撑构件8接收的容器2;
与支撑构件8向着第三位置P3的运动相位相关地将引导杆9移动到引导构型C1中并且将第一和第二指引装置17、18移动到脱离位置D2、E2中(图11);
重新致动传送线L。
在统计称重的阶段期间重新致动传送线L,该阶段可以持续获得容器2的精确的重量测量所需要的时间。
在统计称重的阶段期间,可以连续地或间歇地致动传送线L。
如上所述,在传送线L的区段T中经过的容器2通过由对应的可移动单元4的横向座6和基部5和由引导构件9施加的组合效果被稳定地支撑,该引导构件执行与布置在称重装置1A、1B的上游和下游的横向引导件7相同的功能。
从图11中示出的系统100的操作状态开始,在第二阶段中,系统100包括:
留下沿传送线L经过而没有容器2的可移动单元4;
停止传送线L使得没有容器2的可移动单元4面对传送线L的区段T;
将引导杆9从引导构型C1移动到脱离构型C2,并且将第一和第二指引装置17、18从脱离位置D2、E2移动到指引位置D1、E2;
与引导杆9向着脱离构型C2的运动相位相关地从第三位置P3向着第一位置P1移动支撑构件8(通过首先第一构件23A和此后可移动臂19的旋转)以便从第二称重装置MP2接收称重的容器2并且将它们运送到传送线L上;
重新致动传送线L。
如已经说明的,第一指引装置17、第二指引装置18和引导构件9通过第一致动杆28被同时致动。更详细地,第一致动杆28可以在两个状态之间致动:在第一状态中,第一指引装置17和第二指引装置18分别在指引位置D1、E1中,而引导杆9处于脱离构型C2中;在第二状态中,第一指引装置17和第二指引装置18分别在脱离位置D2、E2中,而引导杆9处于引导构型C1中。第一致动杆28在该两个状态之间的运动有利地实现在统计称重模式期间同时致动第一指引装置17,第二指引装置18和引导杆9。
图13-16示出在使用相对于图2-12中示出的那些容器具有较大形式的容器2的情况下拉动和称重系统的作用。如上面已经说明的,系统100如何可以简单且快速地适应容器2的每一个形式改变是显然的。在使用中足以将可移动单元4、横向引导件7、支撑构件8的横向引导件15和第二臂42重新指定到新的形式。应当理解,上面已经通过非限制性例子被描述,并且任何最终构造变体落在如上面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用来称重在前进方向(X)上沿传送线(L)供给的容器(2)的称重设备,所述称重设备包括:
第一称重装置(MP1),所述第一称重装置布置在适于传送容器(2)的传送线(L)的区段(T)的第一侧(L1)上;和
支撑构件(8),所述支撑构件能在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操作,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支撑构件(8)布置在传送线(L)的所述区段(T)以便从传送线接收至少一个容器(2),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支撑构件(8)接合所述第一称重装置(MP1)以便允许所述至少一个容器(2)通过所述第一称重装置(MP1)被称重,
所述设备的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第二称重装置(MP2),所述第二称重装置布置在传送线(L)的所述区段(T)的所述第一侧(L1)上,并在这样的位置中,即当所述第二称重装置(MP2)从所述支撑构件(8)接收要被称重的至少一个容器(2)时,所述传送线(L)与所述容器(2)脱离,所述支撑构件(8)还能在所述第一位置(P1)和第三位置(P3)之间操作,在所述第三位置中,所述支撑构件(8)接合所述第二称重装置(MP2)以便允许所述至少一个容器(2)通过所述第二称重装置(MP2)被称重。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还包括第一引导装置(9),所述第一引导装置能够在引导构型(C1)和脱离构型(C2)之间与所述支撑构件(8)相位相关地操作,在所述引导构型中,所述第一引导装置(9)布置在所述传送线(L)的所述区段(T)以便沿所述传送线(L)引导所述容器(2),在所述脱离构型中,所述第一引导装置(9)布置成允许支承至少一个容器(2)的所述支撑构件(8)移动离开所述第一位置(P1)和移动到达所述第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称重装置(MP1)包括用来支撑地接收要被称重的至少一个容器(2)的第一支撑件(10)和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件(10)的第一秤盘(11),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称重装置(MP2)包括用来支撑地接收要被称重的至少一个容器(2)的第二支撑件(12)和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件(12)的第二秤盘(13)。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称重装置(MP1)和所述第二称重装置(MP2)是同一天平(BI)的整体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设备,其中所述支撑构件(8)包括设置有开口(150)的支承基部(14),并且所述第一称重装置(MP1)的第一支撑件(10)和所述第二称重装置(MP2)的第二支撑件(12)设置有突起部分(16),所述支撑构件(8)的支承基部(14)以及所述第一支撑件(10)和第二支撑件(12)尺寸设计成使得当支撑构件(8)到达所述第二位置(P2)和所述第三位置(P3)时所述支承基部(14)的开口(150)分别自由接合第一支撑件(10)和第二支撑件(12)的突出部分(16)。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何一项的设备,其中所述支撑构件(8)包括第二引导装置(15),所述第二引导装置被布置用来当所述支撑构件(8)处于所述第一位置(P1)时沿所述传送线(L)引导所述容器(2)。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何一项的设备,还包括第一指引装置(17),所述第一指引装置布置在所述传送线(L)的所述区段(T)上游并且能够在指引位置(D1)和脱离位置(D2)之间移动,在所述指引位置中,当所述支撑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P1)时,所述第一指引装置(17)指引在所述传送线(L)上前进的容器(2)到所述支撑构件(8)上。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设备,还包括第二指引装置(18),所述第二指引装置布置在所述传送线(L)的所述区段(T)下游,能够在指引位置(E1)和脱离位置(E2)之间移动,在第二指引装置的指引位置中,所述第二指引装置(18)再次指引在布置在所述第一位置(P1)上的所述支撑构件(8)上滑动地前进的所述容器(2)到所述传送线(L)上。
9.根据权利要求8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指引装置(17)包括倾斜表面(17B),当所述第一指引装置(17)处于指引位置(D1)时,所述倾斜表面抵靠容器(2)且使容器向上转向,并且所述第二指引装置(18)包括倾斜表面(18B),当所述第二指引装置(18)处于指引位置(E1)时,第二指引装置的倾斜表面接触容器(2)且使容器向下转向。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何一项的设备,还包括用来移动所述支撑构件(8)的移动装置(20),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连接到基部(11)的第一可移动臂(19)和支撑所述支撑构件(8)的4杆连杆(23),而所述4杆连杆(23)又由所述第一可移动臂(19)支撑,所述第一可移动臂(19)和4杆连杆(23)以相互相位关系被控制使得当所述支撑构件(8)离开所述第一位置(P1)和所述第二位置(P2)并在所述第一位置(P1)和所述第三位置(P3)之间移动时维持所述支撑构件(8)的支承基部(14)大体上水平。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的设备,还包括用来控制所述第一指引装置(17)和所述第二指引装置(18)的控制机构(27),所述控制机构适于与所述引导装置(9)相位相关地移动所述第一指引装置(17)和所述第二指引装置(18)。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引导装置(9)包括纵向延伸的引导构件(9),所述引导装置能够与所述支撑构件(8)相位相关地操作。
13.一种用来驱动和称重容器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到12的任何一项的用来称重容器(2)的设备和用来传送容器(2)的传送线(L),所述传送线(L)包括:引导横向侧(7),所述引导横向侧在相关的第一侧(L1)处布置在所述传送线(L)的区段(T)的上游和下游;和在所述传送线(L)的第二侧(L2)起作用的多个可移动单元(4),所述第二侧(L2)与所述第一侧(L1)相对,以便与所述引导横向侧(7)和所述第一引导装置(9)或所述支撑构件(8)协作,从而沿前进方向(X)移动容器(2)。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系统,其中每一个可移动单元(4)包括具有接触表面的基部(5),所述接触表面用来接触一个或更多个容器(2)的底部的第一部分,并且所述支撑构件(8)包括具有上支承表面的支承基部(14),所述上支承表面用来支撑地接收一个或更多个容器(2)的底部的第二部分,当所述支撑构件(8)处于所述第一位置(P1)时,所述支撑构件(8)的支承基部(14)的上支承表面布置在高于所述可移动单元(4)的基部(5)的接触表面的高度。
15.一种用来称重沿传送线(L)供给的容器(2)的方法,当所述传送线(L)停止时所述方法能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到12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设备操作,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操作所述支撑构件(8)以便将从所述传送线(L)接收的一个或更多个容器(2)带到所述第三位置(P3);
致动所述第二称重装置(MP2)以便称重从所述支撑构件(8)接收的容器(2);
与向着所述第三位置(P3)移动的所述支撑构件(8)相位相关地操作所述第一引导装置(9)以便到达所述引导构型(C1)。
CN201080026517.8A 2009-05-08 2010-04-19 用来称重沿传送线供给的容器的方法和用来执行该方法的设备 Active CN1024600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64096.2A CN104280104B (zh) 2009-05-08 2010-04-19 用来称重沿传送线供给的容器的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BO2009A000285 2009-05-08
ITBO2009A000285A IT1394024B1 (it) 2009-05-08 2009-05-08 Dispositivo per la pesatura di contenitori alimentati lungo una linea di convogliamento e relativo metodo
PCT/EP2010/055096 WO2010127936A1 (en) 2009-05-08 2010-04-19 A method for weighing containers which are supplied along a conveying line and a device for actuating the method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64096.2A Division CN104280104B (zh) 2009-05-08 2010-04-19 用来称重沿传送线供给的容器的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0091A true CN102460091A (zh) 2012-05-16
CN102460091B CN102460091B (zh) 2014-07-16

Family

ID=4156604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64096.2A Active CN104280104B (zh) 2009-05-08 2010-04-19 用来称重沿传送线供给的容器的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设备
CN201080026517.8A Active CN102460091B (zh) 2009-05-08 2010-04-19 用来称重沿传送线供给的容器的方法和用来执行该方法的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64096.2A Active CN104280104B (zh) 2009-05-08 2010-04-19 用来称重沿传送线供给的容器的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684162B2 (zh)
EP (1) EP2427744B1 (zh)
CN (2) CN104280104B (zh)
BR (1) BRPI1011295B1 (zh)
ES (1) ES2414405T3 (zh)
IT (1) IT1394024B1 (zh)
WO (1) WO201012793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9982A (zh) * 2012-06-11 2015-02-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对物品进行运输和质量测定的装置
CN109791069A (zh) * 2016-07-29 2019-05-21 I·M·A·工业机械自动装置股份公司 容器秤重的方法及相关秤重的单元
CN111051828A (zh) * 2017-09-05 2020-04-21 吉地股份公司 用于对容器称重的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BO20110105A1 (it) * 2011-03-04 2012-09-05 Ima Life Srl Dispositivo per la pesatura di contenitori oblunghi alimentati lungo una linea di convogliamento
ES2447315B1 (es) * 2013-07-30 2014-09-10 Grifols Worldwide Operations Limited Máquina y procedimiento para el llenado de contenedores de productos farmacéuticos
US9759598B2 (en) 2015-01-06 2017-09-12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heckweigh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weighing an object
ITMI20150573A1 (it) 2015-04-21 2016-10-21 Ima Spa Dispositivo e metodo di trasferimento contenitori
IT201900012513A1 (it) * 2019-07-22 2021-01-22 Ima Spa Macchina per il riempimento e pesatura di contenitori e relativo metodo di pesatura.
CN111302291A (zh) * 2020-01-08 2020-06-19 佛山市同人粘胶有限公司 一种热熔胶产品真空包装机构
IT202000011485A1 (it) * 2020-05-19 2021-11-19 Ima Spa Metodo di movimentazione di contenitori in una linea di lavorazione di detti contenitori, e relativa linea di lavorazion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6083A1 (en) * 1991-01-23 1992-07-29 I.M.A. INDUSTRIA MACCHINE AUTOMATICHE S.p.A. Device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the automatic checking of the weight of a product put into bottles by high-output micro-feeders
CN1457318A (zh) * 2000-05-19 2003-11-19 I·M·A.工业机械自动装置股份公司 分配器装置
CN1239354C (zh) * 2000-03-17 2006-02-01 I·M·A·工业机械自动装置股份公司 一种沿着输送线输送容器的机构、将容器从输送线传送到称重工位、或者反之亦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19908A (en) * 1940-12-06 1943-05-25 Ind Patents Corp Container filling and weighing apparatus
IE44296B1 (en) * 1976-10-13 1981-10-07 Power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eckweighing glass containers
US5004093A (en) * 1989-11-08 1991-04-02 Charles Packaging Corporation Straight line sorting and/or fill-to-weigh machine
US5176241A (en) * 1991-08-16 1993-01-05 Herbert Schaltegger High speed straight line weighing system
IT1285457B1 (it) * 1996-02-19 1998-06-08 Azionaria Costruzioni Acma Spa Unita' riempitrice di contenitori con materiali in polvere
JP3486729B2 (ja) * 1997-10-28 2004-01-13 Ykk株式会社 粉粒体の計量供給装置
DE102004024109A1 (de) * 2004-05-14 2005-12-08 Garvens Automation Gmbh Verfahren zum Wiegen eines Produktes, Wägesystem und Bestückungsvorrichtung
ITBO20070318A1 (it) * 2007-05-03 2008-11-04 Marchesini Group Spa Stazione per la pesatura di contenitori
ITBO20070641A1 (it) * 2007-09-24 2009-03-25 Ima Libra S R L Apparato e metodo per pesare contenitori.
CN201151195Y (zh) * 2007-11-22 2008-11-19 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 纸张压包液压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6083A1 (en) * 1991-01-23 1992-07-29 I.M.A. INDUSTRIA MACCHINE AUTOMATICHE S.p.A. Device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the automatic checking of the weight of a product put into bottles by high-output micro-feeders
CN1239354C (zh) * 2000-03-17 2006-02-01 I·M·A·工业机械自动装置股份公司 一种沿着输送线输送容器的机构、将容器从输送线传送到称重工位、或者反之亦然
CN1457318A (zh) * 2000-05-19 2003-11-19 I·M·A.工业机械自动装置股份公司 分配器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9982A (zh) * 2012-06-11 2015-02-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对物品进行运输和质量测定的装置
CN104349982B (zh) * 2012-06-11 2017-04-1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对物品进行运输和质量测定的装置
CN109791069A (zh) * 2016-07-29 2019-05-21 I·M·A·工业机械自动装置股份公司 容器秤重的方法及相关秤重的单元
CN111051828A (zh) * 2017-09-05 2020-04-21 吉地股份公司 用于对容器称重的系统和方法
US11326930B2 (en) 2017-09-05 2022-05-10 G.D S.P.A. System and method for weighing containers
CN111051828B (zh) * 2017-09-05 2022-07-26 吉地股份公司 用于对容器称重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414405T3 (es) 2013-07-19
IT1394024B1 (it) 2012-05-25
US20120043181A1 (en) 2012-02-23
EP2427744A1 (en) 2012-03-14
BRPI1011295B1 (pt) 2019-10-15
CN102460091B (zh) 2014-07-16
CN104280104B (zh) 2017-04-26
WO2010127936A1 (en) 2010-11-11
CN104280104A (zh) 2015-01-14
BRPI1011295A2 (pt) 2016-03-22
US8684162B2 (en) 2014-04-01
EP2427744B1 (en) 2013-03-27
ITBO20090285A1 (it) 2010-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0091B (zh) 用来称重沿传送线供给的容器的方法和用来执行该方法的设备
US9616538B2 (en) Interlinking system for overhead transfer devices
US8689525B2 (en) Machine for filling and capping vials
CN101384488B (zh) 用于组装可货盘化产品的方法和设备
CN101641578B (zh) 料斗、料斗单元和组合计量装置
CN102712421B (zh) 用于形成成组产品以供其装盒的机器
EP2676904B1 (en) Apparatus for sor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CN102656429B (zh) 具有偏置产品保持凹口的间歇式移动校重秤
CN207275775U (zh) 一种柔性化自动装车系统
CN106455591A (zh) 食物部件的自动电磁运输载体
EP2730897B1 (en) Device for weighing a wide variety of ingredients and system configuration of device for weighing a wide variety of ingredients
CN106672524A (zh) 拣货机及包含其的智能拣货系统
CN103234611A (zh) 新型微量自动配料机
CN205230188U (zh) 自动落桶装置
CN201272631Y (zh) 一种配送中心配货线自动补货系统
CN110239774B (zh) 一种高效补袋机
CN208119557U (zh) 一种无损伤瓶胚装箱系统
CN205222133U (zh) 一种自动分料的骨架料仓
CN105416683A (zh) 一种自动称重换罐、自动补空罐设备
EP3163265B1 (en) Transport system suitable for transporting buckets in a combination weighing machine
JP5686324B2 (ja) 組み合わせ計測装置
CN205683950U (zh) 一种用于釉料生产自动配料球磨系统
CN103492841B (zh) 用来称重沿传送线被供应的细长容器的设备
CN212069547U (zh) 低控制难度物品分拣系统
CN102284459B (zh) 药瓶自动定位冲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M.A. INDUSTRIA MACCHINEAUTOMATICHE S.P.A.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MA LIFE S. R. L.

Effective date: 201405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527

Address after: Bologna, Italy

Applicant after: I.M.A. Industria MacchineAutomatiche S. P. A.

Address before: Bologna, Italy

Applicant before: IMA Life S. R. L.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