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9089B - 流体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流体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9089B
CN102459089B CN2010800286371A CN201080028637A CN102459089B CN 102459089 B CN102459089 B CN 102459089B CN 2010800286371 A CN2010800286371 A CN 2010800286371A CN 201080028637 A CN201080028637 A CN 201080028637A CN 102459089 B CN102459089 B CN 1024590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fluid
coagulation
outlet
ent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86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59089A (zh
Inventor
伊恩·杰弗里·卡明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b Wab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NAPDRAGON INVESTMENT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20099024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2009902489A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SNAPDRAGON INVESTMENTS Ltd filed Critical SNAPDRAGON INVESTMENT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59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90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590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90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r application of a germicide or by oligodynamic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 C02F1/3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with ultraviolet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 C02F1/3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with ultraviolet light
    • C02F1/325Irradiation devices or lamp constru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22Oxidation by per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with ozon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或净化诸如水等受污染液体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10),它包括至少一个直立伸长的一级处理腔室(11),所述腔室具有在所述腔室(11)上端的待处理流体用的入口(14),使得流体向下流过所述腔室(11);用于将诸如臭氧或富含臭氧的空气等消毒剂引入所述腔室(11)的下端的部件(20或24),使得消毒剂向上鼓泡通过向下流过所述腔室(11)的液体;在所述腔室(11)的上端的用于除去废物的部件(16);和对液体进行紫外线处理的紫外线灯(29),所述紫外线灯(29)位于与所述一级处理腔室(11)连接的另一个腔室(12)内或位于所述一级处理腔室(11)内。可以设置多个腔室(11)和(12),从而对液体进行多次处理。

Description

流体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处理诸如水等液体而对液体进行净化、清洁或除去其中的杂质或污染物的流体处理装置。本发明的装置尤其适用于处理灰水、饮用水、游泳池水、来自水产系统的水、排污水以及其他受污染的水,例如来自车辆清洗装置的含有肥皂和洗涤剂的水以及含有染料和其他污染物或着色剂的水。本发明还可以用于在脱盐过程中除去盐水中的盐来提供饮用水或淡水,或者用于处理诸如血液和燃料等其他液体。本发明还可以用于处理气体,从而净化气体。
背景技术
对于产生增量的污水或受污染的水的发展中社区而言,用于净化液体(尤其是水)或从水中除去污染物的水处理已经成为日益显著的问题。在家用、商业或农业中会产生受污染的水。通常,这类水受到一级处理,然后便被简单地留在沉降池中,在那里固体沉降出来。在水缺乏的情况下,非常希望对受污染的水进行处理,从而能够将其重新利用或再循环。在网状系统中供应的用于饮用的其他水通常没有被充分处理而能够被安全饮用。
在清洗车辆时,自动和非自动的车辆清洗装置使用大量的水。在车辆清洗过程中所使用的水会被清洗过程中使用的肥皂和洗涤剂泡沫以及油脂、油、刹车片灰尘、道路污垢和其他污染物所污染。此外,在清洗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水,从节约用水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不希望发生的。因此,为了节约水,需要一种有效的装置对车辆清洗装置中使用的水进行重新利用或再循环。然而,由于在清洗过程中使用的水含有污染物,因此在重新利用来自车辆清洗装置的水时会遇到困难。
当需要对其他液体和气体进行净化或除去污染物时,会遇到与上述相似的困难。
发明内容
在一个优选的方面,但不必须是最宽泛的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它包括至少一个直立伸长的一级处理腔室;在所述腔室上端的待处理流体用的入口;在所述腔室下端的腔室出口,使得流体从所述入口到所述出口向下流过所述腔室;用于将消毒剂引入所述腔室下端的部件,使得消毒剂向上鼓泡通过向下流过所述腔室的液体;在所述腔室上端的用于除去液体中的由向上通过所述腔室的气泡所输送的废物的部件;和用于使来自所述腔室的经气体处理过的液体接触紫外线的部件。
在本申请文件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消毒剂”通常包括诸如臭氧、富含臭氧的空气或过氧化氢等气体。
所述的用于将消毒剂引入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部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气体出口,所述一个或多个气体出口包括气石、气体透过管道、扩散器或与所述一级处理腔室和消毒剂源连通的外部文氏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在所述腔室上端的用于除去废物的部件可以包括倒置U形放泄弯管和/或文氏管单元。
适合的是,所述装置包括与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出口连通的另一个腔室,并且紫外线源设置在所述另一个腔室内,由此来自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液体在所述另一个腔室内接触紫外线。适合的是,所述紫外线源包括在所述另一个腔室内纵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紫外线灯或管。
适合的是,所述另一个腔室包括低于所述一级腔室的入口出口,使得流体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过所述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或每个腔室由伸长直立的管状元件限定。
在优选的形式中,设置有一系列可选的相互连接的一级处理腔室和另一个腔室,由此流过所述装置的流体被进行多次处理。适合的是,所述各另一个腔室连接在一级处理腔室的出口与邻近的一级处理腔室的入口之间。所述另一个腔室可以在邻近的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之间倾斜。
优选地,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中的至少一些从所述装置的入口到所述装置的出口具有相继降低的高度。优选地,所述各另一个腔室中的至少一些从所述装置的入口到所述装置的出口具有相继降低的高度或长度。
所述各另一个腔室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未设置紫外线源或紫外线源未工作。
在另一种形式中,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和各另一个腔室排列成横排,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入口与入口混合歧管连接,并且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出口与出口混合歧管连接,所述出口混合歧管经由输送通道连接到所述另一个腔室的入口。所述输送通道可以与连接到所述另一个腔室入口的入口混合歧管连接。所述输送通道可以将所述一级处理腔室与所述另一个腔室的上端连接,由此通过所述一级腔室和另一个腔室的流动在相同方向上。
每个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废物除去部件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共用废物管道连接。此外,所述各腔室的下端可与一个或多个共用排泄管道或通道选择性地连接,如通过适合的可手动操作或电气或机械操作的阀,从而允许所述各腔室的排泄。
在另一个优选的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处理或净化装置,它包括至少一个流体处理或净化单元,所述单元包括一对一级处理腔室;在每个所述一级处理腔室上端的待净化或处理流体用的入口,使得流体向下流过所述各腔室;用于向所述一级处理腔室供应消毒剂的部件,使得消毒剂向上鼓泡通过向下流过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流体,从而对流体进行臭氧分离;在所述一级腔室上端的用于除去流体中的由向上通过所述腔室的消毒剂气泡所输送的废物的部件,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相应下端与另一个腔室的下端连接,使得流体向上流过所述另一个腔室;用于使所述另一个腔室内的液体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紫外线的部件;和在所述另一个腔室上端的处理过的液体用的出口。适合的是,所述处理过的液体用的出口低于所述入口,使得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流过所述的或每个液体处理单元。
可以设置多个所述流体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的各入口相互连接并且与紧挨着的在先的所述另一个腔室的出口连接。适合的是,所述一级腔室和另一个腔室的下端在大致相同的水平面上,使得所述装置能够独立地直立。
所述的用于除去废物的部件可以包括在所述一级处理腔室上端的倒置U形废物放泄弯管元件。所述废物放泄弯管元件可以与至少一个共用废物管道或管线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共用废物管道或管线可以在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之间延伸。
作为选择,所述的用于除去废物的部件可以包括在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上端的文氏管单元。
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和另一个腔室的下端可与一个或多个共用排泄管道或通道连接,从而允许所述各腔室的排泄。
所述另一个腔室可以包括透明的内部流动管子和包围所述流动管子的外部壳体,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紫外线源位于所述外部壳体内,使得流过所述管子的流体接触紫外线。
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从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下端到上端具有减小的截面。因此,所述各腔室可以具有锥形或截头锥形结构。
在另一种配置中,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包括多个接合的或相互连接的腔室部分,每个所述腔室部分的截面小于紧邻的下方腔室部分的截面。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它包括至少一个预先氧化单元,所述预先氧化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直立伸长的一级处理腔室;在所述腔室上端的待处理流体用的入口;在所述腔室下端的腔室出口;用于将消毒剂引入所述腔室下端的部件;在所述腔室上端的用于除去液体中的由向上通过所述腔室的消毒剂气泡所输送的废物的部件;和在所述腔室中的用于使流体接触紫外线的部件。
所述的用于使所述腔室中的流体接触紫外线的部件可以包括在所述腔室内纵向延伸的至少一个伸长的紫外线灯或管。所述的或每个所述腔室可以由伸长直立的管状元件限定。所述直立的管状元件可以包括端盖,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紫外线灯或管可以安装在所述端盖上。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紫外线灯位于安装到所述端盖上的透明管子内,使得紫外线不与流过所述腔室的流体直接接触。
所述的用于将消毒剂引入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部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气体出口,所述一个或多个气体出口包括气石、气体透过管道、扩散器或与所述一级处理腔室和消毒剂源连通的外部文氏管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设置用于选择性地控制消毒剂流到所述一个或多个气体出口的部件。
适合的是,所述的在所述腔室上端的用于除去废物的部件包括倒置U形放泄弯管和/或文氏管单元或其组合中的一种。
在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流体净化或处理设备,它可以包括至少一对上述类型的预先氧化单元,每个单元具有一级处理腔室,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的入口相互连接,并且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相应下端与另一个腔室的下端连接,使得流体向上流过所述另一个腔室;用于使所述另一个腔室内的液体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紫外线的部件;和在所述另一个腔室上端的处理过的液体用的出口。
所述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所述流体净化或处理设备,并且至少一个所述设备的另一个腔室的出口连接到邻近的所述设备的一级处理腔室的相互连接的入口。所述各腔室的下端可以在大致相同的水平面上,并且所述各腔室中的至少一些从所述装置的入口到出口具有降低的高度。
所述各另一个腔室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未设置紫外线源或紫外线源未工作。所述的用于将消毒剂引入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部件包括用于将空气引入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部件。此外,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未设置消毒剂引入部件或消毒剂引入部件未工作。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和各另一个腔室排列成两行或列,每个行或列包括交替的一级处理腔室和另一个腔室以及用于将一行中的一级处理腔室与另一行中的邻近的另一个腔室相互连接的部件。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和各另一个腔室排列成横排,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入口与入口混合歧管连接,并且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出口与出口混合歧管连接,所述出口混合歧管经由输送通道连接到所述另一个腔室的入口。所述输送通道可以与连接到所述另一个腔室入口的入口混合歧管连接。在另一个方面,至少一对一级处理腔室连接到另一个腔室,由此在所述一级处理腔室中流动的流体流过所述另一个腔室。
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中的一个或多个从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下端到上端具有减小的截面。可选择地,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或接合的腔室部分,每个所述腔室部分的截面小于紧邻的下方腔室部分的截面。
可以设置用于对流过所述装置的流体进行电离、氯化消毒或向其施加电脉冲的部件。
在所述消毒剂包括臭氧或富含臭氧的空气的情况下,可以设置用于将臭氧或富含臭氧的空气供应到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臭氧产生部件,适合的是,所述臭氧产生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伸长直立的腔室、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腔室内的一个或多个紫外线灯以及用于使空气通过所述腔室的部件,来自所述灯的紫外线具有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成臭氧的频率。
可以设置用于处理来自所述装置的废物的部件,所述处理元件包括具有用于接收废物的入口的废物腔室、与所述废物腔室连接的真空泵或抽吸泵、在所述腔室内的用于破坏所述废物腔室中的气体的至少一个紫外线源以及所述腔室的出口。流体放泄弯管可以与所述出口连接,用于防止气体经过所述出口。
在本申请文件中,术语“管道”和“管子”包括限定了任意截面的流道的任何伸长的中空元件。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示出本发明各个优选实施例的附图。虽然结合使用富含臭氧的空气作为消毒剂来处理受污染的水而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的装置可以使用臭氧或其他消毒剂来处理其他液体和气体。因此,可以理解的是,下文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不认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本液体处理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4、图5和图6是图3所示的装置的俯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8、图9和图10是图7所示的装置的正视图、俯视图和端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液体处理装置的立体图;和
图12、图13和图14是图11所示的装置的侧视图、俯视图和正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16和图17是图15所示的装置的相对侧视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19和图20是图18所示的装置的相对侧视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22和图23是图21所示的装置的相对侧视图;
图24是具有用于向处理腔室供应电荷的部件的液体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25是图24所示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2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27和图28是图26所示的装置的相对侧视图;
图29和图30是图26所示的装置的相对端视图;
图31是与图26~30所示的实施例相似的液体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3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33是图32所示的装置的端视图;
图34是图32所示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35是图32所示的装置的立体端视图;
图36是图32所示的装置的放大图;
图3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处理装置的正视立体图;
图38是图37所示的装置的另一个正视立体图;
图39是图37所示的装置的仰视立体图;
图40是图37所示的装置的俯视立体图;
图41是图37所示的装置的处理过的液体用的出口端的立体图;
图4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处理装置的正视立体图;
图43是图42所示的液体处理装置的后视立体图;
图44是图43所示的液体处理装置的侧视图;
图45和图46示出图43所示的装置的入口端和出口端;
图47是图43所示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48和图49是图43所示的装置的俯视图和仰视图;
图5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处理装置的液体处理单元的立体图;
图51是图50所示的单元的侧视图;
图52是图50所示的单元的俯视图;
图53~55是包括图50~52所示类型的液体处理单元的液体处理装置的侧视图、正视图和俯视图;
图56~5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处理装置的正视图、立体图和侧视图;
图59是背对背关系的一对图56~58所示类型的装置的侧视立体图;
图60从正面和侧面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处理装置;
图61示出与图60所示相似的液体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型;
图62和图6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液体处理装置的可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和俯视图;
图6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可选液体处理装置的正视图;
图6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预先氧化单元的侧视图;
图66是图65所示的单元的部分纵剖视图;
图67是具有图65和图66所示类型的单元的液体处理设备的立体图;
图68是图67所示的设备的正视图;
图69是包括图67和图68所示类型的液体处理设备的液体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70是图69所示的装置的正视图;
图71是与图69所示的装置相似但具有臭氧发生器的液体处理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72和图73是图71所示的装置的侧视图和正视图;
图74是根据本发明的可选液体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75是图74所示的装置的放大俯视图;
图76、图77和图7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液体处理装置的俯视图、立体图和正视图;
图79、图80和图81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液体处理装置的侧视图和相对端视图;
图82和图8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处理装置的相对立体图;
图84和图8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液体处理装置的立体图和正视图;
图86和图8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处理装置的相对立体图;
图88是图86所示的装置的正视图;和
图89和图90是用于本发明的液体处理装置的废物提取单元的立体图和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各附图并首先参照图1和图2,示出了体现本发明原理的流体处理单元10,该流体处理单元通常用在处理受污染的液体(例如可以是灰水或来自车辆清洗设施的水)或处理任何其他流体的装置中。单元10包括第一直立伸长的中空元件11和第二伸长元件12,它们通常包括大致彼此平行并且下端在大致相同水平面上的管道或管子,在这种情况中,它们的下端通过用作流体输送通道13的一对弯管件彼此流体连接。
单元10的第一处理元件11具有朝向上端的待处理液体用的入口14,第二或在后元件12具有朝向元件12的上端但低于入口14的处理过的液体用的出口15。
元件11的上端经由U形放泄弯管16连接,元件11中产生的废物泡沫可以经过该U形放泄弯管。U形放泄弯管16与具有空气和/或水或其他液体用的入口18的文氏管(venturi)单元17连接。文氏管单元17的出口可以与共用废物管道或管线19(如虚线轮廓所示)连接。废物管道或管线19可以向下倾斜,从而允许废物管道19在重力作用下排泄。
在中空元件11的下端设置有另一个文氏管单元20,该文氏管单元具有流体入口21和流体出口22,其中入口21与元件11连接并高于出口22。文氏管单元20还包括位于入口21和出口22之间的气体入口23,该气体入口与将被引入元件11的气体的源连接。
可选择地,如图2的虚线轮廓所示,气体用的气体出口24可以设置在元件11的下部,气体出口24可以通过管道25被供应气体,管道25从穿过元件12侧壁的入口26沿元件12向下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出口24可以是气石(air stone)的形式,或者可选择地,可以是穿过元件12的喷嘴、穿孔的管道、扩散器或者位于元件12内部或延伸到元件12下端的其他形式的出口。
元件12在其上端由可拆卸端盖27封闭,可拆卸端盖27带有夹子28,可以夹持位于元件12内部并沿元件12纵向延伸的伸长的紫外线(UV)管或灯29。电力通过连接电缆31从端盖27的外部供应到灯29。
在使用时,待处理液体被供应到入口14,流入单元10的在先元件11,向下流过元件11,气体(通常是臭氧或富含臭氧的空气)被供应到元件12的下端。这可以借助文氏管单元20来实现,其中引入到气体入口23的气体将使液体从元件11流入入口21。向内流动的液体与通过入口23引入的气体混合并从出口22返回到元件11,其中再次引入的液体携带臭氧。
可选择地,气体通过入口26和管道25被引入到出口24。在各种情况下,臭氧或富含臭氧的空气逆着向下流动的液体作为气泡向上并鼓泡通过液体,因而液体受到臭氧的消毒作用。
通过向下流动的液体上升的气体气泡携带杂质和污染物向上通过元件,并且当它们到达元件11中的液体的上水平面时,产生携带杂质和污染物的泡沫。借助文氏管单元17的吸出和进入废物管线19,泡沫向外经过U形放泄弯管16。因此,元件11用作臭氧分离器。
液体从在先元件11经过输送通道13继续流入元件12的下端,并朝向出口15向上流动。携带溶解的臭氧的该液体接触来自UV灯的UV线,从而当液体从第一元件11向上流到第二元件12时杀死液体中的病原体。然后,最终处理过的液体通过出口15排出。由于出口15低于入口14,所以液体在重力作用下继续流过单元10。
液体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彼此相互连接的一系列单元10,如图2中虚线轮廓所示,各元件11的出口15与各元件11的入口14连接。此外,元件11和元件12具有从出口到入口相继增加的高度并且各个入口14具有相继增加的高度,使得经过装置时发生在重力作用下的流动。
下面,将描述具有单元10实施的处理原理的液体处理装置的各种不同的实施例。
图3~6示出的液体处理装置30包括第一处理单元31,第一处理单元包括一系列直立伸长的中空元件,通常是大致彼此平行并且下端在大致相同水平面上的管道或管子32,与图1和图2所示的元件11相同。相继的中空元件32从单元31的入口端33到出口端34具有降低的高度。
邻近并平行于单元31设置有与单元31具有大致相同结构的第二处理单元31′。一系列元件32的第一处理管道32′具有朝向上端的待处理液体用的入口35,而处理过的液体用的出口36与该系列的最后元件32″的下端连接。
每个中空元件32的下端具有出口37,出口37通过用作输送通道的成角度的连接管道39与邻近该系列的每个在后元件32上端的入口38连接,使得正被处理的液体从元件32的上端朝向下端向下流过在每个元件32中限定的腔室,并且液体向上流过连接管道39,从最先元件32′到最后元件32″依次通过每个元件32。
象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那样,每个元件32的上端包括泡沫用的废物出口并且与U形连接器40连接,该U形连接器用作放泄弯管并且将每个元件32的上端连接到共用废物管道或管线41,该共用废物管道或管线位于元件32上端的下方并大致水平延伸以连接废物出口42。连接器40具有透明部40′或者可以与透明部40′连接,从而允许观察泡沫收集。
每个元件的底部还通过允许每个元件32选择性排泄的可选择性操作的阀44与共用废物出口管线43连接。
在每个中空元件32的下端设置有空气或气体用的一个出口或多个出口45(见图4),该出口通过管道46供应有空气或气体,管道46在邻近该元件的上端47处穿过元件32的侧壁延伸。出口45可以是穿过元件32的喷嘴或文氏管的形式、气石、穿孔的管道或者位于元件32内部并在元件32下端的其他形式的出口。
至少一些连接管道39设置有位于管道39内并纵向延伸的紫外线(UV)管或灯48形式的紫外线(UV)光源。因此,包含管48的管道39与图1所示的元件12相同。电力通过连接管道39的上端供应到管48。在所示的实施例中,UV灯48设置于在后五个连接管道39中。这种配置确保了在液体接触紫外线之前,通过气体或臭氧处理除去液体中的浑浊而使其清澈,这将导致更为有效的UV处理。
在使用时,如图6中的箭头所示,待处理液体被供应到入口35,流入最先元件32′,然后向下流动。富含臭氧的空气经由出口45被供应到元件32′的下端并逆着向下流动的液体向上鼓泡流过液体,因而受到臭氧的消毒作用。到达元件32上端的气体气泡产生携带液体中污染物的泡沫。泡沫向上移动,然后向下通过连接器或放泄弯管40,进入废物管道41,在其中将泡沫通过废物出口42导向废物堆。因此,元件32用作臭氧分离器。
液体从元件32′向上继续流过连接管道39,流到邻近元件32的上端,在其中象在元件32′中那样向下流动。同样,被供应到邻近元件32中的出口45的富含臭氧的空气鼓泡通过液体,再次在元件32的上端产生泡沫,泡沫进入连接器40,再次被导向废物堆。由于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过装置30,因此这种处理过程在各个管道32中重复。在包含UV灯48的管道39中,液体接触UV线而杀死液体中的病原体。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这发生在最后的五个连接管道39中。
为了分解流动液体中残留的臭氧,可以通过出口45将空气或氧气引入最后元件32″。可选择地或此外,最后输送管道39中的UV灯48可以发出破坏液体中臭氧的波长的UV线。
然后,处理过的液体通过出口36从装置30排出。处理过的液体用的出口36可以连接回入口35,以便进一步处理液体。
对于上述装置30的操作可以做出许多变化。例如,引入每个元件32的臭氧的浓度可以变化。优选地,引入头两个元件32中的臭氧的浓度高于引入其余元件32中的臭氧的浓度。
各个连接管道39可以包含紫外线源,或者只有选定的管道39可以包括这些光源。尽管UV灯48被显示位于管道39内,但是可选择地,管道39可以是透明的或包括透明部,并且在管道39的外部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紫外线灯,使得在管道39中流动的液体仍然可以接触紫外线。根据需要,UV灯48可以被选择发出在低频范围、中频范围或高频范围内的紫外线。
还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流量调节阀来调节通过每个元件32或管道39的液体的流量,从而改变处理特性。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元件32依次比下一个更短,使得装置30的整体高度从入口端33到出口端34逐渐降低。然而,可以是只有一些元件32具有这种关系。
此外,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有元件32成一条直线,然而,象在图7~10所示的装置50的实施例中,各元件32可以设置成两行,其中第一组51的高度逐渐降低且成一条直线的元件32通过连接管道52与邻近组53的元件32连接,连接管道52将组51的最后元件32的出口与邻近组53的最先元件32的入口连接。与图3~6所示的实施例相似的其他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该实施例中还应该注意的是,所有连接管道均设置有UV灯48。
图11~14所示的装置54的实施例与图3~7所示的实施例相似,并且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装置54包括并排的单元55,每个单元包括用于泡沫分离目的七个主处理元件或腔室32,各腔室32之间的六个连接管道中的四个连接管道包含UV灯48。
图15~17所示实施例的液体处理装置55包括第一处理单元56,第一处理单元包括一系列直立伸长的中空元件,通常是大致彼此平行并且下端在大致相同水平面上的管道或管子57,在该实施例中,它们的上端也在大致相同水平面上。然而,至少一些中空元件57可以具有相继降低的高度。邻近并平行于单元56设置有第二处理单元56′,第二处理单元的结构与处理单元56的结构相似,包括直立的中空元件,这些直立的中空元件包括与管道或管子57相似的管道或管子57′,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管道或管子57′的下端在大致相同水平面上,同时管道或管子57′具有相继降低的高度。
单元56的第一或最先处理元件57具有朝向上端的待处理液体用的入口58,而处理过的液体用的出口59与单元56的最后元件57的下端连接。单元56′的入口60设置在单元56′的第一或最先处理元件57′的上端,而单元56′的出口61设置在单元56′的最后元件57′的下端。在出口59和入口60之间连接有用于将液体从单元56输送到单元56′以便处理的主输送管道62。
象图3~14所示的实施例那样,成角度的连接管道63将每个中空元件57的下端与每个在后元件57的上端连接,使得正被处理的液体从元件57的上端朝向下端向下流过在每个元件57中限定的腔室,并且液体向上流过连接管道63,在单元56中从最先元件57到最后元件57依次通过每个元件57。在元件57′中设置有相似的结构,其中成角度的连接管道63′将元件57′的下端与邻近元件57′的上端连接,使得在单元56′中同样地,正被处理的液体从元件57′的上端朝向下端向下流过在每个元件57′中限定的腔室,并且液体向上流过连接管道63′,从单元56′中的最先元件57′到在后元件57′依次通过每个元件57′。
象图3~14所示的实施例那样,U形废物连接器64用作放泄弯管并且将每个元件57和57′的上端与共用废物管道或管线65和66连接,而每个元件57和57′的底部通过允许每个元件57和57′选择性排泄的可选择性操作的阀70与废物出口管线67和69连接。
元件57和57′包括臭氧分离器,其中臭氧或富含臭氧的空气以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相同方式被引入,在元件57和57′中向上鼓泡通过向下流动的液体。此外,至少一些连接管道63和63′设置有位于管道63和63′内并且纵向延伸的UV管71。
待处理液体进入入口58,流入单元56的最先元件57,向下流动,臭氧或富含臭氧的空气被供应到元件57的下端,逆着向下流动的液体向上流动,鼓泡通过液体,因此液体受到臭氧的消毒作用。到达元件57的上端的气体气泡产生携带液体中污染物的泡沫,泡沫流经连接器或放泄弯管64,进入废物管道65,在其中被导向废物堆。
液体从最先元件57向上继续流过连接通道63,流到邻近元件57的上端,在其中象在最先元件57中那样向下流动,进行臭氧氧化。在包含UV灯71的管道63中,臭氧处理过的液体接触UV线而杀死液体中的病原体。
在单元56的末端,主输送管道62将处理过的液体从出口59导向单元56′的入口60,以与上述相似的方式流过各个元件57′。然而,由于各元件57′具有相继降低的高度,因而可以有效地收集相继的在后元件57′中的泡沫,这些泡沫通常升至低于相继的在先元件的水平。
为了分解流动液体中残留的臭氧,可以通过位于下端的出口59将空气或氧气引入最后元件。可选择地或此外,最后输送通道63中的UV灯可以发出破坏液体中臭氧的波长的UV线。
然后,处理过的液体通过出口61从装置55排出。根据需要,处理过的液体用的出口61可以连接回入口60,以便进一步处理液体。
在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元件57′依次比下一个更短,然而,可以是只有一些元件57′具有这种关系,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的元件57′可以具有相同的高度。相似地,各元件57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并且与元件57′相似,每个元件57依次具有降低的高度。
图18~20所示的装置72的实施例与图15~17所示的实施例相似,并且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装置72具有限定液体处理腔室的直立的元件57,该直立的元件开始具有相同的高度,然而,最后的三个元件57具有降低的高度。然而,装置72的结构与图15~17所示的大致相同。
同样,图21~23所示的装置74的实施例与图15~17所示的实施例相似,并且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单元75具有限定液体处理腔室的直立的元件57,该直立的元件具有相继降低的高度。然而,单元58的结构与图15~17所示的大致相同。
为了增强上述液体处理装置的灭菌效果,象在图24和图25所示的液体处理装置77的实施例中那样(其中一些UV处理管未示出),可以设置用于将电荷引入液体处理腔室的部件。液体处理装置77与图20~23所示的实施例相似,然而,装置77可以是包括上述配置的任何结构。在图24和图25中,与图20~23所示的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朝向由元件12限定的液体处理腔室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有能够使电荷被施加到腔室内液体的电极78和79,电极78和79与合适的电源连接。电源可以将任何形式的信号施加到电极,以对臭氧颗粒或分子施加电荷,从而有助于破坏元件57内的细菌。施加到电极78和79上的信号可以是任何形式的脉冲信号,并且可以是固定脉冲或者可以是间隔固定或可变的可变波形的脉冲。信号可以施加到电极78和79中的一个或二者上,并且在元件57′中可以设置相似的电极。另外,在输送管道63和63′中可以设置带有UV处理管的相似电极。
当然,除了所示出和描述的配置之外,处理元件或腔室57和57′还可以有多种可选配置,并且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向元件12和14供应电流的电极。
同样,图26~30所示的装置80的实施例与图15~17所示的实施例相似,象图7~9所示那样,装置80具有限定臭氧分离器腔室并且高度相继降低的直立的元件81和82(与元件57和58相同)。与图15~17中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种情况下,限定液体处理腔室的直立的元件81和82具有从元件81或82的下端朝向上端逐渐减小的截面,使得元件81和82稍微呈截头锥形结构。
由于元件81和82在外部和内部的截面减小,所以通过在元件81和82的下端经由出口83注入臭氧或富含臭氧的空气(或其他气体)而形成的气体气泡随着气泡在元件81和82中上升而被压缩,从而增强了杂质收集。
尽管元件81和82具有圆形截面,但是它们也可以具有其他截面。此外,元件81和82可以具有变化的高度。例如,元件81和82可以具有恒定的高度并且它们的上端在相同水平面上,具有这种结构的元件81和82的装置特别适用于处理含有洗涤剂的液体。相似地,这也适用于图15~23所示的装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元件81和82中只有一些可以具有相同的高度并且它们的上端在相同水平面上,而其他元件81和82可以具有降低的高度。可选择地,所有元件81可以具有相同的高度,而元件82可以在高度上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加。元件81和82也可以具有不同的截面。
用于限定从元件81和82的下端朝向上端截面减小的臭氧分离器的元件81和82的结构元件可以应用于上述流体处理或液体处理装置或下面进一步说明的装置中的任一种。
图31所示的液体处理装置84的实施例使用与上面结合图26~30所述的液体处理相同的原理,其中臭氧分离元件85的内部截面从处于元件85下端的最大处朝向元件85的上端逐渐减小,元件85从装置84的出口端具有相继增加的高度,其中出口86设置于最后元件85的下端,该相继增加的高度在装置84的最先端处于最大,其中入口87设置在最先元件85的上端。
每个元件85的上端分别包括泡沫用的废物出口,并且经由U形连接器88连接到位于元件85上端之下的大致水平的共用废物管道或管线89。管道89在自由端90处被端盖等封闭。为了将废物管道89中收集的泡沫转化成液体,另一个废物管道91设置在废物管道89的下方。废物管道89经由各个文氏管单元92与废物管道91连接。注入文氏管单元92的空气或液体(例如水)产生背压,从而从废物管道89吸入泡沫并将泡沫转化成废液而从液体废物管道91流出。
上述的废物收集和转化结构可以用于上述或下文将描述的任一种液体或流体处理装置。
图32~36所示的液体处理装置93包括形成臭氧分离器的一系列直立的元件94,各直立的元件具有台阶式结构并且它们的下端在大致相同水平面上,在该实施例中,它们的上端具有相继降低的高度。
装置93的第一或最先处理元件94具有朝向上端的待处理液体用的入口95,而处理过的液体用的出口96与装置93的最后元件94′的下端连接。
每个中空元件94的下端通过用作输送通道的直立连接管道97与这一系列中的每个在后元件94的上端连接,使得如图33中的箭头所示,正被处理的液体通过在每个元件94限定中的腔室98从元件94的上端朝向其下端向下流动,液体通过各连接管道97向上流动,并且从最先元件94到最后元件94依次通过每个元件94。
每个元件94包括具有不同截面的部分,其中截面在元件94的下端处最大和在元件94的上端处最小。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元件94包括三个部分98、99和100,每个部分具有不同的截面,但是在各自的整个长度内具有恒定的截面。因此,部分98具有比部分99更大的截面(或直径),部分99具有比部分100更大的截面(或直径)。部分98和部分99之间以及部分99和部分100之间的接合部在元件94的截面中限定了肩部或向内台阶101和102。肩部或向内台阶101和102相对于水平面向上成角度或倾斜45°,然而,它们可以相对于元件94的水平轴或纵轴呈任何角度。
每个元件94的上方部分100的上端103封闭并且邻近其封闭端具有泡沫用的废物出口104,该废物出口与文氏管单元105连接,各文氏管单元具有空气和/或水或其他液体用的入口106。各文氏管单元105的出口与一个或多个向下倾斜的共用废物管道或管线107连接。可选择地,可以通过U形放泄弯管除去废物泡沫,象图31中所示的那样。
连接管道97中的至少一些设置有位于管道97内并纵向延伸的紫外线(UV)管或灯108。
元件94的封闭上端103可以是透明的,从而能够从上方检查元件94,或者可以包括例如通过与元件94的部分100螺纹配合而可拆卸的检查口盖。图32中虚线轮廓示出的检查端口108也可以设置在肩部或台阶101和/或102中。如图所示,元件94的出口可以通过进给管道109与管道97连接,使得管道97大致直立或垂直并且与邻近元件94对齐。
象在之前实施例中那样,待处理液体通过元件94向下流动,从而接触供应到元件94下端的臭氧或富含臭氧的空气的气泡。由于元件94具有向内台阶部分98、99和100,所以由于元件94的截面减小,在气体气泡通过元件94上升时被压缩,从而提高了向下流过元件94的液体的处理效率。
到达元件94上端的气体气泡产生携带液体中污染物的泡沫,而泡沫将经由出口104由文氏管单元105吸出,并转化成液体,输送到废物管线107。
如图33的箭头所示,继续通过装置93流动,并用臭氧和UV线相继处理。由于各元件94的高度相继降低,所以可以利用文氏管单元105中产生的吸入压力通过出口104有效地收集或抽吸相继的在后元件94中的泡沫,这些泡沫通常升至低于在先元件的水平,并作为液体导向废物管线107。可以通过经由入口106向文氏管单元105引入空气或者可选择地通过引入诸如水等液体来产生吸入压力。
每个连接或输送管道97可以包含紫外线源或灯,或者只有选定的管道97可以包含这些光源。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各输送管道97分别位于各元件94的相对侧,并且各元件94成一条直线。然而,各元件94可以彼此偏置。
在图32所示的实施例中,各元件94依次比下一个更短,然而,可以是只有一些元件94具有这种关系,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元件94可以具有相同的高度。
尽管文氏管单元优选被设置成从废物管道抽吸泡沫并将泡沫转化成液体,但是真空泵或类似的泵也可以用于该目的。
臭氧或富含臭氧的空气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结构引入元件94,例如通过前述的文氏管单元110或任何其他气体入口。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液体处理装置111示于图37~41,装置111具有横排排列的第一组直立伸长的中空元件112,这些元件通常是大致彼此平行并且上端和下端在大致相同水平面上的塑料管道或管子。每个元件112在其上端具有直立的入口113,并且这些元件的各个入口113连接到横向延伸的共用入口歧管114,该歧管包括一系列T形连接器115和短管道连接件116。包括待处理液体用的入口的大致水平的入口管道117从各入口113延伸出来。可选择地,如图41所示,入口管道117可以直接连接到各入口113,并且未使用歧管114。
通过包括首尾相连的弯管连接器的U形废物放泄弯管118将各T形连接器115连接到结构与入口歧管116相似的共用横向延伸的废物歧管119。废物放泄弯管118的高度可以变化,以改变废物收集。废物歧管119的相对端与装置111相对侧上的向前和向下倾斜的废物管道120连接。如图37所示,U形废物放泄弯管118可以直接连接到废物歧管119,或者如图38所示,借助文氏管单元121连接,将废物泡沫转化成液体并有助于从装置中抽吸废物泡沫。文氏管单元121具有驱动文氏管单元121的空气或气体用的入口122。如图38所示,相似的文氏管单元121也可以设置在废物管道120中,从而有助于从装置111除去废液。
元件112在其下端具有与横向延伸的混合歧管124连接的出口123,该混合歧管具有与歧管114和119相似的结构。混合歧管124的相对端经由可选择性操作的阀126(通常是手动操作的闸门阀或球阀)与装置111的相对侧上的相对排泄管道125连接。
中空元件112包括臭氧处理腔室127,并且在其下端包括上述的用于引入臭氧或富含臭氧的空气的部件,如内部气石或外部文氏管单元。
装置111还包括在元件112前方横排排列的第二组直立伸长的中空元件128,同样,各元件128通常是大致彼此平行并且上端和下端在大致相同水平面上的塑料管道或管子,并且下端在与元件112大致相同的水平面上。然而,元件128的高度比元件112更短。
每个元件128在其下端具有入口129,并且元件128的各入口129连接到横向延伸的共用入口混合歧管130,该混合歧管具有与歧管124相似的结构。歧管124和130通过一系列连接管道131连接起来。歧管130的相对端经由另一个可选择性操作的阀126与排泄管道125连接。由于连接管道131排列在各元件112和128之间,因此连接通道131比入口管道117少一个。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存在四个入口管道117和三个连接管道131。这样确保了在流体流经装置111时,流体能够连续地混合,下面将进一步说明。
元件128包括UV处理腔室132,位于腔室132内且纵向延伸的紫外线(UV)管或灯133形式的紫外线(UV)光源延伸入腔室132中。管或灯133包括中央灯和在中央灯133的相对侧对称配置的另一对灯。元件128设置有由可拆卸端盖135封闭的中央向上延伸的壳体134。中央灯133的上端延伸入壳体134中,穿过端盖135,并由密封夹135′密封。其他灯133也被相似地密封。
元件128邻近其上端还设置有处理过的液体用的向外伸出的出口管道136,因此,出口管道136比入口管道117的位置更低。
在使用时,待处理液体被供应到入口管道117,流入各个臭氧处理腔室或分离器112,并沿着方向A向下流动。在安装有歧管114的情况下,流入各个入口117的液体可以在流入各腔室127之前与其他的入口液体混合,在各腔室中向下流动的液体受到臭氧对液体的消毒擦拭作用。这样使得液体被消毒和分离,并且包括浮渣和污垢的污染物颗粒通过腔室127被向上输送。液体中的细菌和病毒也将被除去。
携带液体中污染物的泡沫废物向上经过U形放泄弯管118进入废物歧管119,输送到排泄管道120,并被导向废物堆。
到达腔室127下端的液体经由出口123流入混合歧管124,在其中与流经其他腔室127的出口123的流体混合。然后,混合的流体经过连接管道131进入另一个混合歧管130和UV处理腔室132,沿着箭头B所示向上流动,在那里接触来自三个UV灯133的高剂量UV线,以杀死液体中的病原体。由于连接管道131比腔室127和132更少,所以随着液体从入口管道117流入腔室132,液体将连续混合。在腔室132的上端,处理过的液体通过出口管道136排出。此外,由于出口136低于入口117,所以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过装置111。
该装置可以包括以与上述相同结构排列的多个气体处理腔室127和UV处理腔室132。各元件112和128和腔室127和132具有相继降低的高度,使得正被处理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从入口117流到最终出口136′。
为了清洁装置111,阀126可以打开,以从腔室127和132排泄流体。
应该注意,在图38和图41中,排泄管道125、连接管道131、歧管124和歧管130全部大致在相同的水平面上,使得装置111稳定地座落在支撑面上。
上述类型的液体处理装置111可以具有任何数量的气体处理腔室和UV处理腔室。
图42~49的液体处理装置140的实施例与图37~41的实施例相似,因此,与装置111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然而,在该实施例中,入117的数量减少,并且与入口歧管114连接,使得待处理液体在进入气体处理腔室112之前被初始混合。此外,使液体在与流过气体处理腔室127的相同方向上流过UV处理腔室132。为此,连接管道131′向上成角度,经由横向管道141与腔室132的上端连接,该横向管道使邻近连接管道上端的邻近元件128互相连接。此外,UV处理腔室132不包括中央UV灯133。相反,没有灯133的延伸壳体134用作泡沫废物管道,经由U形放泄弯管142连接到另一个废物歧管143,废物歧管的相对端连接到废物管道120。
对于相继的每组腔室设置相似的连接结构,其中管道131用于将一组腔室127或132的下端连接到下一组腔室的上端,使得如图44中的箭头所示,液体在每个腔室127和132中沿着相同方向流动。
由于沿着相同方向流过装置140的处理腔室127和132,因此在最后腔室132′的下端需要设置处理过的液体用的出口,为此,腔室132′的下部出口端与出口歧管144连接,该出口歧管与出口管道136′连接。
引入各腔室127中的臭氧的浓度可以变化,此外,也不需要用气体或臭氧以及UV线交替地和相继地处理液体。因此,各腔室可以配置成进行多次臭氧或气体处理,然后是UV处理用的一个或多个UV处理腔室,反之亦然。
为控制通过装置的液体流动并因此改变液体在各腔室中的停留时间,一个或多个管道131可以设置有阀,可以操作阀来限制通过管道131的流动。
尽管元件112和128被显示为具有圆形截面,但是它们可以具有其他截面。尽管文氏管单元优选被设置用于从废物管道抽吸泡沫而将泡沫转化成液体,但是真空泵或类似的泵可以用于该目的。
出口管道136的高度相对于入口117可以变化,以改变通过液体处理装置的流动。元件112和128可以具有不同于如图所示的间隔。
图50~52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处理装置的液体处理单元145,它包括一对直立伸长的中空元件146,这些元件通常是大致彼此平行并且上端和下端在大致相同水平面上的塑料管道或管子。
各元件146的上端经由横向连接通道147连接,该连接通道设置有待处理液体用的中央入口148。连接通道147和入口148可以由T形管道连接器限定。各元件146的下端也经由另一个横向连接通道149连接,该连接通道具有中央出口150。同样,通道149和出口150由T形管道连接器限定。
各气体处理元件146的上端可以由可拆卸端盖151封闭,从而允许清洁各元件146的腔室,废物出口152设置在通道147上方并邻近端盖151,出口152与文氏管单元153连接。文氏管单元153的出口可以与废物管道或管线(下面进一步说明)连接。
可选择地,各气体处理腔室146的上端可以与泡沫通道154连接,该泡沫通道包括一个或多个放泄弯管,以防止泡沫返回到由元件146限定的腔室。泡沫通道154是倒置U形元件的形式,可以经由另一个文氏管单元153连接到废物堆。
如上面实施例中所述的,各元件146包括臭氧分离器并且在下端具有气体入口,可以包括在腔室146内部或延伸到腔室146下端的气石、喷嘴、穿孔的管道、扩散器或其他形式的出口,或者图示的文氏管单元。
限定腔室156的另一个直立伸长的中空元件155与出口150连接,并且在各元件146之间对称地设置。紫外线(UV)管或灯157位于腔室156内并纵向延伸,该腔室安装有封闭腔室156端部的端盖158。处理过的液体用的出口159(由T形连接器限定)朝向腔室156的上端设置,但低于入口148。
待处理液体被供应到入口148,分流进入各臭氧处理元件146,沿着方向B向下流动,从而接触臭氧气泡,臭氧气泡携带的废物泡沫流到元件146的上端,携带的污染物连同过量空气或臭氧由文氏管单元153直接地或经由U形管道154从元件146吸出,泡沫由文氏管单元153转化成液体,输送到废物堆。因此,元件146用作臭氧分离器,其中通过文氏管21引入的气体是臭氧。
到达元件146下端的液体经由通道149流向单个UV处理腔室156,并在其中沿着方向C向上流动,在其中接触来自UV灯157的UV线,以在从出口159排出之前杀死液体中的病原体。
由于流过入口148的流体分流到两个腔室146中,所以通过这些腔室的流体流动在通过臭氧消毒/分离腔室时比通过UV腔室156慢50%。这样允许更长的臭氧接触时间,以从水中除去任何异物或颜色和气味。此外,由于出口159低于入口148,所以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过单元145。
上述类型的液体处理单元145可以与各种结构组合,以形成适于宽范围应用的液体处理装置。
因此,在图53~55所示的实施例中,其中与图50~52的单元145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液体处理装置160包括串联设置的5个单元145,其中最先单元145具有待处理液体用的单个入口148′,最后单元145具有处理过的液体用的单个出口159′。每个相继单元145的各元件146和155的高度相继降低,使得正被处理的液体可以在重力作用下经由各出口159从一个单元145流到下一个单元145,每个出口被配置成低于在先单元145的出口。此外,应该注意,特别是在图54中,由连接通道149连接的各元件145和155的底部被配置在大致相同的水平面上,使得装置160能够独立地直立。
此外,在装置160中,向下倾斜的共用废物出口管道161设置在装置160的每一侧上,并且与转化泡沫用的各文氏管单元153的出口连接。
单个出口159′提供已经进行过元件145和155中的15次臭氧和UV线处理以及腔室146中的10次分离的完全消毒和清洁的流体。
在多个单元145组合到图53、图54和图55所示的装置160中时,由于来自臭氧注入的过度气体压力可以用于迫使泡沫排出到废物管道161,因而可以取消文氏管单元153。
同样,图56~58的液体处理装置162的实施例(其中与图50~52的单元145和图53~55的装置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包括高度相继降低的串联设置的5个单元145,最先单元145具有入口148,最后单元145具有出口159。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泡沫废物通道154由如之前所述的U形放泄弯管或歧管限定。如图57的双向箭头所示,各通道154可以在相反方向上垂直地调节,从而更快地进行泡沫或气泡以及气体除去,并允许保持最大量的清洁流体。这种调节可以通过在相反方向上滑动地移动U形放泄弯管或歧管或者通过在歧管和元件146的上端设置螺纹配合来实现。
此外,排泄管道163设置在装置162的每一侧上,并且经由截止阀或电磁阀164与各元件146的底部连接。排泄管道163与各单元145的下端设置在大致相同的水平面上,从而当装置162座落在支撑面或地板上时提供额外的稳定性。
此外,如果需要使水电离以提高pH值,则可以通过伸出的螺纹臂166将电离化单元165插入连接通道147中。根据使用需要,电离化单元165可以设置在臂166的螺丝端部167中。通过电离化单元165的打开数量、各单元165的功率和水流速度,可以调节pH值。作为电离化单元165的替代物,取决于应用,可以使用杀灭微生物的电脉冲施加单元或氯化消毒机。
在该实施例中的共用废物管道161是大致水平的,或者可以朝向装置162的终端倾斜。
图59的液体处理装置168的实施例包括背对背关系的一对图56~58所示类型的装置162,其中共用中央入口169与入口通道147连接,并且一对出口159′设置在装置168的相对端。图59所示的装置168不包括排泄管道163,然而,可以在装置168有排泄要求时包括排泄管道。
图60示出液体处理装置170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与图56~58所示的装置相似,除了歧管/U形放泄弯管154向内成角度,以减小装置170的宽度并减小占地面积。图60还示出一系列臭氧注入文氏管单元171可以在元件155周围位于不同径向位置和不同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在元件155的前部和侧面,以增强臭氧流动和增强分离。还应该注意,废物出口管道161在装置170的每一侧上位于元件146和155之间。
图61所示的装置172与图60所示的装置170相似,除了只有单个废物管道173设置在装置172的一侧并且通过各个阀174连接到装置172一侧上的一组元件146的下端。因此,装置172两侧上的元件146和元件155通过操作选定的阀174都可以排泄到单个废物管道173。
图62和图63所示的装置175的实施例与图56~58所示的实施例相似,除了元件146包括截面增大的中空管状元件176,从而允许包括多个UV管157,以增强消毒,其中管状元件176从入口148′到出口159′的高度降低。此外,由于元件176的截面增大,因此通过元件176的水流量减小,从而允许额外的UV消毒时间。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一个UV管或灯157设置在元件145的中央,另一个UV管157设置在与中央UV管157径向隔开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一系列UV管或灯157′可以在中央管157的周围间隔地设置,或者可选择地,可以用于代替中央管157(例如,如图63所示)。
元件176的顶部具有与图56~58相似的结构,并设置有盖子177,盖子的中央开孔,以允许从元件145释放任何气体或产生的泡沫。可选择地,盖子177可以用与废物通道154相似的废物通道代替,以排出气体或泡沫。
图64所示的液体处理装置178的实施例在外观上与图62和图63所示的实施例相似。然而,在这种情况下,UV处理腔室包括由诸如石英等材料形成并由扩大的管状壳体180包围的中央透明或半透明的管状元件179,该管状壳体具有反射性内表面181。一对UV灯157间隔地设置在周向位置,使得流过透明或半透明元件179的水接触紫外线,同时灯157保持干燥。当然,在壳体180中可以具有任何数量的UV灯157。
在上面实施例描述的液体处理装置中,UV处理腔室独立于臭氧分离器腔室设置。在下述实施例中,通过在臭氧分离器腔室中进行液体或流体的UV处理,实现预先氧化。图65和图66示出包括直立伸长的一级处理腔室211的预先氧化单元210,在该实施例中的腔室211具有由塑料管道或管子限定的主下部212和也由塑料管道或管子形成的上部213,该上部与下部212的管道或管子连接并且上端被端盖214封闭,该端盖具有与上部213的管道或管子的上端配合的内部螺纹。
待处理的流体用的入口215设置在腔室部分212的上端,出口216设置在腔室部分212的下端。为了从腔室211排泄流体,下方腔室部分212经由阀217与废物管线218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是手动球阀或闸门阀。
气石形式的气体出口219设置在腔室部分212的下端,并经由气体供应管线220与设置在腔室部分212的壁中的外部气体连接件221连接。
紫外线灯组件222安装在端盖214上,纵向延伸进入腔室211,并且与腔室大致同轴。灯组件222包括下端224封闭的透明伸长的中空管子223,管子223通常由石英形成。管子223借助于中空管状保持件225安装在端盖214上,该保持件固定到端盖214的中央并延伸到端盖的相对侧。管子223紧密地延伸穿过保持件225,使得管子的敞开上端226位于腔室211的外部并位于保持件225上方。保持件225的相对端带有螺纹,以与压紧螺母227配合,从而在拧紧时,向管子223施加径向力,并在端盖214的相对侧上将管子223夹紧到保持件225。
伸长的紫外线灯或管228位于管子223内并且纵向延伸。因此,管228不直接接触腔室211内的流体。用于将电力供应到UV灯228的连接线缆229从管子223的敞开上端226延伸出来。通常,UV管228发出波长为254纳米的UV线。
上部213的管道或管子包括限定视窗的透明部分230,从而允许目视观察腔室211内的处理过程。上部213也包括用于排出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泡沫的废物出口231。
在使用时,水或其他待处理液体进入入口215,在腔室211内朝向出口216向下流动。连接件221与臭氧或富含臭氧的空气的源连接,臭氧或富含臭氧的空气被供应到气石,从而通过向下流动的水作为气泡向上流动。电力也被供应到UV管228,使得腔室211内的水和气泡接触紫外线。紫外线反射气泡,从而产生多次反射,以增强水与UV线的接触。臭氧和UV线的组合将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并且通过腔室211的多次流动将增强水的消毒和清洁。臭氧在腔室211内的高浓度可以破坏并氧化铁氰化物、硫和其他化学物质。此外,臭氧能够分离向上气泡所携带的污垢和过量化学物质,并且在腔室211内的液体上部形成泡沫,泡沫通过废物出口231排出。
臭氧气泡在液体内的上升速率可以通过控制水或液体的流量来控制。对流动的控制允许气泡或者较快或者较慢地上升,或者保持悬浮。因此,臭氧气泡在腔室211内可以具有长接触时间,并确保有效的消毒。对臭氧供应量的控制也可以控制液体通过腔室211的流量。上述的预先氧化过程在用于处理水时的另一个有益效果在于水的pH可以提高。
下面参照图67和图68,示出了液体处理装置的液体处理设备232,该设备包括一对如上所述的预先氧化单元210。各个设备232的直立伸长的中空腔室211彼此隔开,并且T形管道连接器233与入口215连接,其中连接器233的自由腿部234包括待处理液体用的入口。相似的T形连接器235设置在各个腔室211的下端并与该下端连接,其中连接器235的腿部236包括液体从腔室211出来的出口。T形连接器235被配置成使得其相对臂通过弯管与腔室211的下端连接。应该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各腔室未通过阀217与废物管线218连接。
各腔室211还具有连接到废物通道236的出口231,该废物通道低于入口215并包括透明的通道237,从而允许目视检查流到通道236的泡沫废物。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文氏管单元238与腔室211的下端连接并在T形连接器235的上方,从而允许将臭氧或富含臭氧的空气引入腔室211。每个文氏管单元238具有连接到腔室211的入口239和连接到腔室211的在低于入口239位置的出口240。文氏管单元238的入口241与诸如空气或臭氧等气体源连接,产生吸入压力,通过入口239抽吸液体和气体,并迫使它们沿着图68的箭头A的方向通过出口240。这样通过从腔室211吸出液体并且在重新注入腔室211之前将液体与臭氧混合而将诸如臭氧等气体引入腔室211的下端。这样能够使臭氧在腔室211内再循环并增强腔室211中液体的臭氧分离。因此,臭氧气泡逆着液体从入口13沿着向下穿过腔室211的方向B的向下流动而向上经过每个腔室211。这种情况发生在每个腔室211中。
腔室211的出口216经由T形连接器235和经由弯管243连接到共用UV处理腔室242的下端,腔室242由位于各腔室211的最后侧并相对于各腔室211居中而使得各腔室211在腔室242的相对侧对称排列的直立管状元件或管道限定。这样能够使设备232稳定地座落在平的支撑面或地板上。紫外线(UV)管或灯244形式的紫外线(UV)源位于腔室242内并纵向延伸。管或灯244可以以与针对图65和图66的管或灯28所述相似的方式安装在腔室242的端盖245上。腔室211也可以包括透明的检查部分246。处理过的液体用的出口247(由T形连接器限定)朝向腔室242的上端设置,但低于入口234。
在使用时,待处理液体被供应到入口234,分流进入各预先氧化单元210的腔室211,并沿着方向B向下流动,而臭氧或富含臭氧的空气气泡向上流过腔室211,同时液体接触来自灯28的UV线。因此,向下流动的液体不仅接触UV线而且受到臭氧对液体的消毒擦拭作用。这样导致对流体的消毒和分离,其中污染物颗粒通过腔室211被向上输送,从而在腔室211的上端产生携带液体内污染物的泡沫,泡沫经过连接管道231输送到泡沫废物通道236。
到达腔室211下端的液体经由T形连接器235流向单个UV处理腔室242,在其中沿着方向C向上流动,在那里接触来自UV灯46的UV线,以在从出口247排出之前杀死液体中的病原体。
由于流过入口13的流体分流到两个腔室211中,所以通过这些腔室的流体流动在通过预先氧化单元210时比通过与各腔室211具有相同截面积的UV腔室242慢50%。这样允许更长的臭氧接触时间,以从水中除去任何异物或颜色和气味。此外,由于出口247低于入口234,所以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过单元210。此外,通过改变腔室211或242的截面积或直径,可以实现腔室211中的臭氧接触时间或腔室242中的UV线接触的改变。
上述类型的液体处理设备232可以在各种结构中组合,以形成适于宽范围应用的液体处理装置。因此,在图69和图70所示的实施例中,其中与图67和图68的设备232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液体处理装置248包括串联设置的5个设备232,其中最先设备232′具有待处理液体用的单个入口234′,最后设备232″具有处理过的液体用的单个出口247′。每个设备232的腔室211和242在每个相继单元210中的高度相继降低,使得正被处理的液体可以在重力作用下经由各出口247从一个单元232流到下一个单元232,每个出口被配置成低于在先单元232的出口。此外,应该注意,由T形连接器235(和弯管)连接的各腔室211和242的下端被配置在大致相同的水平面上,使得装置248能够独立地直立。
此外,在装置248中,共用废物出口管道236设置在装置248的每一侧,并且与连接到腔室211上端的各文氏管单元249的出口连接,各文氏管单元249与空气或气体的源连接、可将来自腔室的泡沫转化成液体并且将从各腔室211收集的液体废物导向废物管线236。图示的废物出口管线236从最先单元232′向最后单元232″倾斜,从而使废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向废物堆。
单个出口247′提供已经进行过腔室211和242中的多次预先氧化过程和UV处理的完全消毒和清洁的流体。
尽管腔室211通常用作使其内的液体接触UV线和臭氧分离的预先氧化单元,但是一个或多个腔室211可以构造成仅仅使其内的液体接触臭氧分离。因此,一个或多个腔室211可以具有未工作的UV灯或者未设置UV灯。此外,尽管装置248被显示为具有5个串联连接的液体处理设备232,但是装置248可以仅具有串联连接的2个这样的设备232或者多于5个设备232。
下面参照图70~73,示出了与图68~70相似的液体处理装置250,其中与图67~69的设备232和装置248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装置250包括用于向预先氧化单元210或臭氧分离器252供应臭氧的臭氧发生器251。预先氧化单元210和臭氧分离器252在下端具有臭氧出口,例如与图66中所述相似的气石219或与图69中所示相似的文氏管单元238,用于供应臭氧或富含臭氧的空气的气泡,这些气泡向上鼓泡通过向下流动的液体。
臭氧发生器251包括U形结构的大致水平的空气入口歧管253,歧管的各个臂254位于各设备232的腔室211之间。U形结构的臭氧出口歧管255位于入口歧管253下方。一系列直立的臭氧发生器管子256在其上端与入口歧管253连接并且在其下端与出口歧管255连接。UV灯257设置在各管子256中并且被安装到端盖上,端盖安装在管子256的上端以密封管子。UV灯通常提供波长为185nm的UV线。供应到入口歧管253的空气进入各个管子256。当接触来自灯257的UV线时,空气中的氧分子分裂而形成进入出口歧管255的臭氧。出口歧管255经由供应管259与U形臭氧供应歧管258连接,歧管258设置在空气歧管254上方并且位于各腔室211之间。
腔室211包括用于将臭氧供应到腔室211下端的气石219,使臭氧向上鼓泡通过向下流经腔室211的液体,歧管258的供应管260与腔室211上端的连接件221连接,连接件221通过内部管子与气石219连接(如虚线轮廓所示)。阀261能够控制臭氧向气石219的供应。
可选择地,供应管262(如虚线轮廓所示)经由阀262′与上述的用于将臭氧供应到腔室211下端的文氏管单元238连接。
为了利用电脉冲处理腔室211中的液体,一个或多个腔室211还可以设置有电接头263,电脉冲电流可以施加到电接头263上。可选择地,如果需要使水电离以提高pH值,那么电离化单元可以与一个或多个腔室211连接或连通,以处理在其中流动的液体。这可以通过在各腔室211之间的交叉通道中使用电极来实现,如图71中263′处的虚线轮廓所示。电极还可以用于对流到腔室211的水进行氯化消毒。在图67~69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相似的电极。
下面参照图74和图75,示出了与结合图32~34所述的相似的另一种液体处理装置264,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图32~34所示的台阶式臭氧分离器元件94被与UV处理单元266串联设置的预先氧化单元265代替,预先氧化单元265和UV处理单元266具有相继降低的高度。预先氧化单元265包括UV管267以及用于将臭氧或富含臭氧的空气引入诸如文氏管单元268等单元的下部的部件。发生从上面入口269到下面出口270的流动。
图76~78所示的装置274具有在两列277和278中交替设置的预先氧化单元275和UV处理单元276。入口279与最先氧化单元275连接,出口280与最后单元276连接。如图76中的箭头所示,通过将单元275和276的下侧连接起来的U形连接通道281,发生从一列277或278中的氧化单元275到另一列278或277中的UV处理单元276的经过装置274的流动。此外,各单元275和276具有截面扩大的腔室。这使得UV处理单元276不仅具有中央UV灯282,而且还具有额外的UV灯282′。可以理解的是,各单元275和276的腔室可以具有不同的直径或截面。
图79~81所示的装置283具有设置成单独两列或行的与图65和图66相似的预先氧化单元210。与图65和图66所示的单元210相似的部件具有相似的附图标记。各单元210的出口216与UV处理单元284的下端连接,UV处理单元284邻近下一个预先氧化单元210直立设置,以使液体向上流过UV单元284而接触灯285所提供的UV线。每个UV单元284的上端与邻近的氧化单元210的上端连接,以使液体向下流过各单元210。处理过的液体从出口216排出。
各单元210从入口215到出口216具有相继降低的高度,每个UV单元284的出口与氧化单元210的连接低于在先单元210的入口,使得液体在重力作用下从入口215流向出口216。废物出口231与共用废物管道286连接。
图82和图83所示的液体处理装置287与图42~47所述的相似,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类型的第一组预先氧化单元288代替图42~47所示的氧化腔室127并且限定处理腔室289。每个腔室289在其上端具有直立的入口290,并且各元件的入口290与横向延伸的共用入口歧管291连接,入口管道292从共用入口歧管291延伸出来。各腔室289带有用于对腔室中流动的液体进行预先氧化的UV灯293。装置287还包括UV处理腔室294,中央UV灯295和对称地设置在中央灯295相对侧的另一对灯296延伸进入该UV处理腔室内。
进入入口292的液体在流过腔室289和294时进行预先氧化和UV处理。尽管图82的装置示出在装置的每一行中具有预先氧化单元288,但是一些单元288可以未设置UV灯,使得在其中流动的液体仅进行臭氧分离。各单元288和腔室294可以设置成任意组合并且以任意顺序设置。
图84和图85所示的液体处理装置297使用与图82和图83所述的相似的预先氧化单元288和UV处理腔室294。在这种情况下,一对单元288之后是单个UV处理腔室294,单个腔室294之后是一对单元288。这种形式从设置于每个在先单元288上端的入口298到设置于在后单元288下端的出口299在整个装置297中持续。单元288和腔室294的下侧通过从单元288到腔室294的连接通道300连接在一起,上侧通过从腔室294到单元288的另一个连接通道301连接在一起。通道300和301还用于使通过装置297的流动分流。
因此,流入入口298的液体向下流过单元288而排入连接通道300内,在其中液体流到单个UV处理腔室294的下端,并通过该单个UV处理腔室向上流动。来自腔室294上端的流动被分流到各连接通道301,流到下一对单元288的上端,并通过这一对单元向下流动。按此方式,继续通过装置297流动,并从出口299排出。单元288和腔室294具有相继降低的高度,从而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装置297流动。
图86~88所示的液体处理装置302的实施例与图26所示的实施例相似,并且包括与图26所示的装置的腔室82结构相似的腔室,腔室的截面从下端朝向上端逐渐减小。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各腔室82包括预先氧化单元303,UV灯延伸进入该预先氧化单元内。在其他方面,该装置具有结合图26所述的功能。
下面参照图89和图90,示出了用于对从上述液体处理装置提取的废物进行处理的废物提取单元306。单元306包括与真空泵308连接的主腔室307以及与上述液体处理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废物出口管道连接的入口管道309。腔室307的底部包括向上延伸入腔室307的出口通道310。护罩311在通道310的上端之上延伸,形成放泄弯管,其中通道310的上边缘312限定了水可以绕过而流到废物的堰坝。一对UV灯313也延伸入腔室307内,灯313发出波长能够分解臭氧的UV线。
泵308的运行在腔室307中产生吸入压力,从而通过管道309将废液和臭氧吸入腔室307,液体在腔室307的底部被收集,并且如314处的虚线轮廓所示,当液面到达堰坝边缘312时,液体进入出口通道310。这会在腔室307的下端形成防止气体通过通道310排出的液体密封。腔室307中的诸如臭氧等气体接触灯313发出的UV线并因而被破坏或分解。泵308的持续运行使得处理过的气体经过泵出口315进入大气。
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液体处理装置的操作做出许多变化。例如,引入预先氧化腔室内的臭氧的浓度可以变化。另外,所述装置可以具有上述类型的预先氧化单元和UV处理单元的任意组合。过氧化氢可以作为气体而被引入一级处理腔室。可选择地或此外,过氧化氢可以在流体流过腔室之前或期间作为液体被引入。对于UV消毒,可以使用发出低频范围、中频范围和高频范围的UV线的UV灯,即,波长范围为100-280nm、280-315nm和315-400nm。消毒波长通常在低频范围内。
尽管各单元的各腔室通常具有圆形截面,但是它们可以具有其他截面。如上所述,可以使用各种部件将消毒气体引入预先氧化腔室。此外,在上述装置的每一种中,电离化单元或氯化消毒单元可以与预先氧化单元的一个或多个腔室连接或连通,或者与装置的用于处理其内流动的液体的任何其他流道连接或连通。根据需要,可以在上述任一个实施例中设置所述的废物泡沫除去部件的各种组合。
例如,如图37的实施例中所示的,处理腔室的截面可以扩大,以减小通过腔室的流动,并因此增大腔室与消毒剂和/或UV线的接触。
此外,上述的液体处理装置的实施例可以与额外的过滤装置结合,如碳过滤器或筛子或滚筒过滤器。
上述装置特别适用于清洁废水中的生物毒性或非降解性材料,例如芳香物、杀虫剂、石油成分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中受污染的材料很大程度上转化成稳定的无机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和盐。当应用于受污染的水时,根据需要,可以使用清洁过的废水。
应该注意,在本文中对现有技术的引用不是承认这些现有技术构成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
在本申请文件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类似用语是指存在所述的特征、整体或部分,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部分或分组的存在或加入。
尽管通过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给出了上述说明,然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所有修改和变型均被认为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宽泛范围和精神之内。

Claims (36)

1.一种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它包括至少一个直立伸长的一级处理腔室;在所述腔室上端的待处理流体用的入口;在所述腔室下端的腔室出口,使得流体从所述入口到所述出口向下流过所述腔室;用于将消毒剂引入所述腔室下端的部件,使得消毒剂向上鼓泡通过向下流过所述腔室的液体;在所述腔室上端的用于除去液体中的由向上通过所述腔室的气泡所输送的废物的部件;和用于使来自所述腔室的经气体处理过的液体接触紫外线的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的用于将消毒剂引入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气体出口,所述一个或多个气体出口包括气石、气体透过管道、扩散器或与所述一级处理腔室和消毒剂源连通的外部文氏管中的一种或多种,并且所述的在所述腔室上端的用于除去废物的部件包括倒置U形放泄弯管和/或文氏管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出口连通的另一个腔室以及在所述另一个腔室内的紫外线源,由此来自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液体在所述另一个腔室内接触紫外线,所述紫外线源包括在所述另一个腔室内纵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紫外线灯或管,并且还包括所述另一个腔室的出口,所述另一个腔室的出口低于所述入口,使得流体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过所述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的或每个所述腔室由伸长直立的管状元件限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还包括一系列交替的相互连接的一级处理腔室和另一个腔室,由此流过所述装置的流体被进行多次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各另一个腔室连接在一级处理腔室的出口与邻近的一级处理腔室的入口之间,所述各另一个腔室在邻近的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之间倾斜,并且所述各另一个腔室中的一个或多个未设置紫外线源或紫外线源未工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中的至少一些从所述装置的入口到所述装置的出口具有相继降低的高度,所述各另一个腔室中的至少一些从所述装置的入口到所述装置的出口具有相继降低的高度或长度,并且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和各另一个腔室排列成横排,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入口与入口混合歧管连接,并且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出口与出口混合歧管连接,所述出口混合歧管经由输送通道连接到所述另一个腔室的入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输送通道与连接到所述另一个腔室入口的入口混合歧管连接,并且所述输送通道将所述一级处理腔室与所述另一个腔室的上端连接,由此通过所述一级处理腔室和另一个腔室的流动在相同方向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其中每个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废物除去部件与一个或多个共用废物管道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各腔室的下端可与一个或多个共用排泄管道或通道选择性地连接,从而允许所述各腔室的排泄。
11.一种流体处理或净化装置,它包括至少一个流体处理或净化单元,所述单元包括一对一级处理腔室;在每个所述一级处理腔室上端的待净化或处理流体用的入口,使得流体向下流过所述各腔室;用于向所述一级处理腔室供应消毒剂的部件,使得消毒剂向上鼓泡通过向下流过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流体,从而对流体进行臭氧分离;在所述一级处理腔室上端的用于除去流体中的由向上通过所述腔室的消毒剂气泡所输送的废物的部件,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相应下端与另一个腔室的下端连接,使得流体向上流过所述另一个腔室;用于使所述另一个腔室内的液体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紫外线的部件;和在所述另一个腔室上端的处理过的液体用的出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流体处理或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处理过的液体用的出口低于所述入口,使得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流过所述的或每个液体处理单元。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流体处理或净化装置,还包括多个所述流体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的各入口相互连接并且与紧挨着的在先的所述另一个腔室的出口连接,并且所述一级处理腔室和另一个腔室的下端在大致相同的水平面上,使得所述装置能够独立地直立。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流体处理或净化装置,其中所述的用于除去废物的部件包括在所述一级处理腔室上端的倒置U形废物放泄弯管元件,所述废物放泄弯管元件与至少一个共用废物管道或管线连接,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共用废物管道或管线在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之间延伸。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流体处理或净化装置,其中所述的用于除去废物的部件包括在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上端的文氏管单元。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流体处理或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和另一个腔室的下端可与一个或多个共用排泄管道或通道连接,从而允许所述各腔室的排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流体处理或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另一个腔室包括透明的内部流动管子和包围所述流动管子的外部壳体,并且至少一个紫外线源位于所述外部壳体内,使得流过所述管子的流体接触紫外线。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流体处理或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中的一个或多个从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下端到上端具有减小的截面。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流体处理或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多个接合的或相互连接的腔室部分,每个所述腔室部分的截面小于紧邻的下方腔室部分的截面。
20.一种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它包括至少一个预先氧化单元,所述预先氧化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直立伸长的一级处理腔室;在所述腔室上端的待处理流体用的入口;在所述腔室下端的腔室出口;用于将消毒剂引入所述腔室下端的部件;在所述腔室上端的用于除去液体中的由向上通过所述腔室的消毒剂气泡所输送的废物的部件;和在所述腔室中的用于使流体接触紫外线的部件。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的用于使所述腔室中的流体接触紫外线的部件包括在所述腔室内纵向延伸的至少一个伸长的紫外线灯或管。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的或每个所述腔室由伸长直立的管状元件限定。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直立的管状元件包括端盖,所述至少一个紫外线灯或管安装在所述端盖上,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紫外线灯位于安装到所述端盖上的透明管子内,使得紫外线不与流过所述腔室的流体直接接触。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的用于将消毒剂引入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气体出口,所述一个或多个气体出口包括气石、气体透过管道、扩散器或与所述一级处理腔室和消毒剂源连通的外部文氏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选择性地控制消毒剂流到所述一个或多个气体出口的部件。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流体处理设备,所述流体处理设备包括一对所述预先氧化单元,所述单元的各一级处理腔室的入口相互连接,并且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相应下端与另一个腔室的下端连接,使得流体向上流过所述另一个腔室;用于使所述另一个腔室内的液体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紫外线的部件;和在所述另一个腔室上端的处理过的液体用的出口。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还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所述设备,至少一个所述设备的另一个腔室的出口连接到邻近的所述设备的一级处理腔室的相互连接的入口,所述各腔室的下端在大致相同的水平面上,并且所述各腔室中的至少一些从所述装置的入口到出口具有降低的高度。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各另一个腔室中的一个或多个未设置紫外线源或紫外线源未工作。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的用于将消毒剂引入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部件包括用于将空气引入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部件,并且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中的一个或多个未设置消毒剂引入部件或消毒剂引入部件未工作。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和各另一个腔室排列成两行或列,每个行或列包括交替的一级处理腔室和另一个腔室以及用于将一行中的一级处理腔室与另一行中的邻近的另一个腔室相互连接的部件,并且其中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和各另一个腔室排列成横排,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入口与入口混合歧管连接,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出口与出口混合歧管连接,所述出口混合歧管经由输送通道连接到所述另一个腔室的入口。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输送通道与连接到所述另一个腔室入口的入口混合歧管连接。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包括连接到另一个腔室的至少一对一级处理腔室,由此在所述一级处理腔室中流动的流体流过所述另一个腔室。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中的一个或多个从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下端到上端具有减小的截面,并且所述各一级处理腔室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腔室部分,每个所述腔室部分的截面小于紧邻的下方腔室部分的截面。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对流过所述装置的流体进行电离、氯化消毒或向其施加电脉冲的部件。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消毒剂包括臭氧或富含臭氧的空气,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将臭氧或富含臭氧的空气供应到所述一级处理腔室的臭氧产生部件,所述臭氧产生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伸长直立的腔室、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腔室内的一个或多个紫外线灯以及用于使空气通过所述腔室的部件,来自所述灯的紫外线具有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成臭氧的频率。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流体净化或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处理来自所述装置的废物的处理部件,所述处理部件包括具有用于接收废物的入口的废物腔室、与所述废物腔室连接的真空泵或抽吸泵、在所述腔室内的用于破坏所述废物腔室中的气体的至少一个紫外线源以及所述腔室的出口,并且还包括与所述出口连接的流体放泄弯管,用于防止气体经过所述出口。
CN2010800286371A 2009-06-02 2010-06-02 流体处理装置 Active CN1024590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09902489A AU2009902489A0 (en) 2009-06-02 Liquid treatment apparatus
AU2009902489 2009-06-02
AU2009903649 2009-08-05
AU2009903649A AU2009903649A0 (en) 2009-08-05 Liquid treatment apparatus
AU2009905544 2009-11-12
AU2009905544A AU2009905544A0 (en) 2009-11-12 Liquid treatment apparatus
AU2010900733A AU2010900733A0 (en) 2010-02-23 Liquid treatment apparatus
AU2010900731A AU2010900731A0 (en) 2010-02-23 Liquid treatment apparatus
AU2010900731 2010-02-23
AU2010900733 2010-02-23
AU2010901588 2010-04-15
AU2010901588A AU2010901588A0 (en) 2010-04-15 Fluid treatment apparatus using advanced oxidation
PCT/AU2010/000669 WO2010139001A1 (en) 2009-06-02 2010-06-02 Fluid treatment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9089A CN102459089A (zh) 2012-05-16
CN102459089B true CN102459089B (zh) 2013-05-01

Family

ID=43297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86371A Active CN102459089B (zh) 2009-06-02 2010-06-02 流体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9073762B2 (zh)
EP (1) EP2438015B1 (zh)
KR (1) KR20120052910A (zh)
CN (1) CN102459089B (zh)
AP (1) AP3090A (zh)
AU (1) AU2010256338B2 (zh)
CA (1) CA2783839C (zh)
HK (1) HK1165395A1 (zh)
NZ (1) NZ597220A (zh)
RU (1) RU2533151C2 (zh)
SG (1) SG176623A1 (zh)
WO (1) WO2010139001A1 (zh)
ZA (1) ZA2011093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14677B2 (en) * 2009-01-12 2019-09-17 Charles E. C. Harris Ozone-assisted fluid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13103184A (ja) * 2011-11-15 2013-05-30 Nec Lighting Ltd 浄化装置
CA3085086C (en) 2011-12-06 2023-08-08 Delta Faucet Company Ozone distribution in a faucet
KR101919887B1 (ko) * 2012-05-15 2018-1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건조기
EP3010861A4 (en) * 2013-04-30 2017-04-05 Worldwide Piping Products (M) Sdn Bhd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WO2015063581A1 (en) * 2013-11-04 2015-05-07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mited Heavy metal and chemical destructor
US9770014B2 (en) * 2014-07-09 2017-09-26 Zoetis Services Llc Sanitization system for an egg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RU2566815C1 (ru) * 2014-08-19 2015-10-27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Инженерный центр "Эксимер" (ЗАО "ИЦ "Эксимер") Реактор для окисления жидких радиоактивных отходов
WO2016085386A1 (en) * 2014-11-27 2016-06-02 Wallenius Water Ab Liquid treatment apparatus comprising an air trap vessel
US9266751B1 (en) * 2015-03-26 2016-02-23 Ted Suratt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WO2016168845A1 (en) * 2015-04-17 2016-10-20 Ted Suratt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US11358172B2 (en) * 2015-09-24 2022-06-14 Suss Microtec Photomask Equipment Gmbh & Co. Kg Method for treating substrates with an aqueous liquid medium exposed to UV-radiation
KR101660428B1 (ko) * 2015-11-24 2016-09-29 에스앤피환경주식회사 광산화반응장치
CN108463437B (zh) 2015-12-21 2022-07-08 德尔塔阀门公司 包括消毒装置的流体输送系统
WO2018024938A1 (en) * 2016-08-05 2018-02-08 Outotec (Finland) Oy Flotation line and a method
US11352283B2 (en) 2017-08-28 2022-06-07 Steven J. Blad Portable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US10858266B2 (en) * 2017-08-28 2020-12-08 Steven J. Blad Portable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US11597670B2 (en) 2017-08-28 2023-03-07 Steven J. Blad Portable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US10669181B2 (en) 2017-08-28 2020-06-02 Steven J. Blad Portable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RU185682U1 (ru) * 2018-01-30 2018-12-13 Владимир Сергеевич Спасский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еззараживания канализационных стоков
CN108525170B (zh) * 2018-06-07 2024-02-02 明光浩淼安防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全自动比例分配液体输送装置
CN110090610A (zh) * 2019-06-05 2019-08-06 深圳市弘玮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竖列式微波反应器
CN111039350A (zh) * 2020-01-09 2020-04-21 苏州晟德水处理有限公司 水处理用氧化处理组件、集成式深度氧化设备
US20220119290A1 (en) * 2020-10-19 2022-04-21 Desmond A. Fraser Microwave Non-Thermal Atmospheric Plasma UV-Assisted PFAS Decomposition & Bio-Contaminant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US11655174B2 (en) * 2020-10-21 2023-05-23 Kewest Equipment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contaminated water
CN112694229A (zh) * 2021-03-25 2021-04-23 佛山市玉凰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河湖水体与底泥治理设备
US20220371932A1 (en) * 2021-05-24 2022-11-24 Kohler Co. Multistage greywater treatment syste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0014312A2 (en) * 1989-05-23 1990-11-29 Eco Purification Systems B.V.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contaminated water by activated ozone
WO2002102723A1 (en) * 2001-06-15 2002-12-27 Vrm Enterprises Pt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CN1461223A (zh) * 2000-09-19 2003-12-10 株式会社大元潘亭泡沫材料 应用微波产生紫外线辐射和臭氧的装置
JP2004298717A (ja) * 2003-03-31 2004-10-28 Kurimoto Ltd 水の浄化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8272761A (ja) * 2008-08-04 2008-11-13 Toshiba Corp 促進酸化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768520A1 (ru) * 1990-09-11 1992-10-15 Le Ob Proletarskij Z Бaktepицидhый aппapat
DE4216784A1 (de) * 1992-05-21 1993-11-25 Messer Griesheim Gmbh Verfahren zur Oxidation von organischen Substanzen in Wasser oder Abwasser
RU2110296C1 (ru) * 1993-01-18 1998-05-10 Малое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Исток"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льтрафиолетового облучения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х жидкостей
US5393419A (en) * 1993-02-10 1995-02-28 Amway Corporation Ultraviolet lamp assembly for water purification
US5711887A (en) * 1995-07-31 1998-01-27 Global Water Industries, Inc.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JP2004337665A (ja) * 2003-05-13 2004-12-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水処理装置
HK1069716A2 (en) * 2004-03-31 2005-05-27 Acume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system.
US20090180934A1 (en) 2008-01-14 2009-07-16 Housh Khoshbin Ozone-based contaminant erad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090178968A1 (en) * 2005-09-02 2009-07-16 Ian Geoffrey Cummins Water treatment apparatus
RU2312818C2 (ru) * 2006-01-10 2007-12-2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таврополь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грар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еззараживания воды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ым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м разрядом
KR100979268B1 (ko) 2008-07-01 2010-09-01 (주) 시온텍 고효율 고도산화공정에 의한 수처리 장치
CN201296711Y (zh) * 2008-10-14 2009-08-26 周跃 一种循环供水系统
GB0821427D0 (en) * 2008-11-24 2008-12-31 Qinetiq Ltd Waste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0014312A2 (en) * 1989-05-23 1990-11-29 Eco Purification Systems B.V.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contaminated water by activated ozone
CN1461223A (zh) * 2000-09-19 2003-12-10 株式会社大元潘亭泡沫材料 应用微波产生紫外线辐射和臭氧的装置
WO2002102723A1 (en) * 2001-06-15 2002-12-27 Vrm Enterprises Pt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JP2004298717A (ja) * 2003-03-31 2004-10-28 Kurimoto Ltd 水の浄化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8272761A (ja) * 2008-08-04 2008-11-13 Toshiba Corp 促進酸化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73762B2 (en) 2015-07-07
AU2010256338B2 (en) 2014-08-07
RU2533151C2 (ru) 2014-11-20
WO2010139001A1 (en) 2010-12-09
AU2010256338A1 (en) 2012-01-19
EP2438015B1 (en) 2015-05-06
RU2011153973A (ru) 2013-07-20
EP2438015A1 (en) 2012-04-11
AP2011006035A0 (en) 2011-12-31
KR20120052910A (ko) 2012-05-24
ZA201109397B (en) 2012-09-26
SG176623A1 (en) 2012-01-30
CA2783839C (en) 2019-12-31
NZ597220A (en) 2013-08-30
AP3090A (en) 2015-01-31
CN102459089A (zh) 2012-05-16
US20120085691A1 (en) 2012-04-12
CA2783839A1 (en) 2010-12-08
EP2438015A4 (en) 2013-06-26
HK1165395A1 (en) 2012-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9089B (zh) 流体处理装置
US20090178968A1 (en) Water treatment apparatus
CN101861285B (zh) 水处理设备
WO2015063581A1 (en) Heavy metal and chemical destructor
KR101118510B1 (ko) 지하수 정화 시스템
WO2013173857A1 (en) Water disinfection apparatus
KR101817981B1 (ko) 분수대 및 일반 용수 정수장치
CN101300194A (zh) 水处理设备
CN111675400A (zh) 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11419862U (zh) 一种医疗废水消毒处理设备
CN207699409U (zh) 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10302657A (zh) 一种新型集成生物除臭装置
KR20200043780A (ko) 자가정화 기능을 가지는 기체 정화장치
KR102166874B1 (ko) 수처리 시스템
RU2170713C2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чистки и обеззараживания водных сред
KR200407311Y1 (ko) 오염수 순환 여과 장치
CN207511960U (zh) 高效稳流混凝气浮设备
CN206156934U (zh) 一种养殖水净化装置
KR20100088190A (ko) 농업용수 정화장치
AU2006287122A1 (en) Water treatment apparatus
CN207958058U (zh) 一种水环境自动修复系统
KR20150068548A (ko) 램프 세정 수단이 구비된 자외선 살균장치 및 램프 세정 방법
KR20180023526A (ko) 분수대용 정수장치
CN107285548A (zh) 冷等离子体聚变技术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KR970003588Y1 (ko) 오수 분뇨 합병 정화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6539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6539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20

Address after: The British Virgin Islands of Tortola

Patentee after: Bob Waba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8, Hongkong Financial Avenue, Hongkong, China

Co-patentee before: Cummins Ian Geoffrey

Patentee before: Snapdragon Invest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