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2122A - 一种陶瓷坯体及其成型方法以及一种陶瓷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陶瓷坯体及其成型方法以及一种陶瓷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2122A
CN102452122A CN2010105149531A CN201010514953A CN102452122A CN 102452122 A CN102452122 A CN 102452122A CN 2010105149531 A CN2010105149531 A CN 2010105149531A CN 201010514953 A CN201010514953 A CN 201010514953A CN 102452122 A CN102452122 A CN 1024521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ceramic
epoxy resin
epoxy
ceramic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149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52122B (zh
Inventor
徐述荣
林勇钊
张旭
林信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1495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521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52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2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52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2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陶瓷坯体及其成型方法,所述成型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配料:称取陶瓷粉料,并制备环氧体系粉末,所述陶瓷粉料与所述环氧体系粉末的重量比为100:(10-15);步骤2、球磨:将所述陶瓷粉料与所述环氧体系进行球磨,得到混合粉体;步骤3、热压成型:将所述混合粉体置于模具中通过热压成型的方法成型坯件。本发明还涉及采用所述陶瓷坯体制作的陶瓷产品。本发明所提供的成型方法制作的陶瓷坯件具有较高的硬度、较低的收缩率,并且适用于于大尺寸的陶瓷产品的制备。

Description

一种陶瓷坯体及其成型方法以及一种陶瓷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陶瓷坯体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陶瓷产品的成型方法主要包括干压成型、热压铸成型、挤出成型、溶胶凝胶成型等成型方法。其中,干压成型是将陶瓷粉体、粘结剂分散均匀后置于模具中,通过一定压力压制成型,干压成型具有生产周期短,效率高的优点,其缺点在于当陶瓷粉体的硬度较大时,(例如:陶瓷为SiC陶瓷时),对模具的磨损严重、难以做出复杂形状的产品。因而,目前本领域中常采用热挤出成型和热压铸成型来制作陶瓷产品。
现有的热挤出成型是将陶瓷粉末、粘结剂置于挤出机内,在一定温度下在螺杆的旋转作用下制得具有流动性的浆料,然后挤压浆料入机头的模具中成型,热挤出成型的缺点在于粘结剂的用量相对较高,制成的坯体中陶瓷的量相对较低,使得坯体的强度不高、烧结后的尺寸收缩大。
现有的热压铸成型通常是利用石蜡受热熔化和遇冷凝固的特点,将无可塑性的陶瓷粉料与热石蜡液均匀混合形成可流动的浆料,在一定压力下注入金属模具中后进行冷却,待浆料凝固后脱模取出,得到成型好的坯体。然而,使用石蜡作为热压铸成型的粘结剂有如下缺点:1)、坯体的强度不高,难以对坯体进行一些必要的机加工,预烧后,坯体的强度才有一定的提高,但仍不适合机加工,只有在烧结完成后才能进行机加工,但烧结后的陶瓷产品的强度大大提高,机加工时,会使得刀具磨损严重;2)、坯体在烧结后的尺寸收缩大;3)、难以制备大尺寸的产品,因为在脱蜡的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固体石蜡熔化,其粘结性能变差,若产品过大,则产品的自重将会导致产品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陶瓷坯体的成型方法所制得的陶瓷坯体的强度不高,难以进行机械加工;并且烧结后尺寸收缩大的缺陷。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坯体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料:称取陶瓷粉料,并制备环氧体系粉末,所述陶瓷粉料与所述环氧体系粉末的重量比为100:(10-15);
步骤2、球磨:将所述陶瓷粉料与所述环氧体系粉末进行球磨,得到混合粉体;
步骤3、热压成型:将所述混合粉体置于模具中通过热压成型的方法成型坯件。
在本发明的成型方法中,所述环氧体系包括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所述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在常温下呈固态,软化点温度为60℃-160℃,反应温度比软化点温度高10℃-40℃。
在本发明的成型方法中,所述环氧体系还包括固化促进剂,以1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为基准,所述固化剂的含量为10-150重量份,所述固化促进剂的含量为0.2-0.8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成型方法中,所述环氧树脂为邻甲酚醛环氧树脂、双酚A型环氧树脂、联苯型环氧树脂、含萘环结构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所述固化剂为线性酚醛树脂、二氨基二苯基砜、咪唑类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固化促进剂为咪唑类固化促进剂、三乙醇胺、三苯基磷、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的成型方法中,在步骤1中,制备环氧体系粉末是通过将环氧体系经过开炼和破碎而制得;所述开炼的条件是将环氧体系在开炼机上开炼3-5min,并迅速冷却,开炼机的辊温在环氧体系的软化点温度以上、反应温度以下;所述破碎的条件是将开炼后的环氧体系置于破碎机中,在室温至50℃的温度下,破碎至粒度达到1-3um。
在本发明的成型方法中,所述陶瓷粉料选自粒度不同的陶瓷粉末。
在本发明的成型方法中,在步骤2中,在所述陶瓷粉料与所述环氧体系粉末中添加溶剂进行湿法球磨,以100重量份的陶瓷粉料为基准,所述溶剂的含量为100±20重量份;球磨时间为8h±2h,球磨后脱除溶剂,得到所述混合粉末。
在本发明的成型方法中,所述热压成型是将混合粉体放入热压模具中,所述热压成型的温度为环氧体系的反应温度,压力为0.5Mpa-1.5Mpa。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陶瓷坯体,采用如上所述的方法制得,包括:环氧树脂的固化体系以及分散于所述固化体系中的陶瓷粉料,所述陶瓷粉料与所述固化体系的重量比为100:(10-15)。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陶瓷产品,通过将如上所述的陶瓷坯体进行排胶,再将排胶后的坯件进行预烧和烧结后制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成型方法采用环氧体系作为陶瓷粉料的粘结剂,通过热压铸成型,能够制备出较高硬度、较低收缩率的陶瓷坯体,并且适用于大尺寸的陶瓷产品的制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陶瓷坯体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料:称取陶瓷粉料,并制备固态环氧体系粉末,所述陶瓷粉料与所述环氧体系粉末的重量比为100:(10-15)。
其中,所述陶瓷粉料选自粒度不同的陶瓷粉末,能够使得小粒径的陶瓷粉末分散于大粒径的陶瓷粉末形成的空隙中,有利于陶瓷粉末的分散,使得最终的成品具有良好的密度和导热率;例如:可以选择60wt%-90wt%的粒径为40-100um的陶瓷粉末、以及10wt%-40wt%的粒径为1-10um的陶瓷粉末;本发明中所用到的陶瓷粉末可以通过商购获得,可以是碳化硅、氮化铝、氮化硼、氧化铝等陶瓷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环氧体系包括环氧树脂、固化剂;所述环氧树脂和固化剂选自在常温下呈固态,软化点温度为60℃-160℃,反应温度比软化点温度高至少10℃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选择上述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原因在于:首先、选择常温下呈固态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才能制作成粉末与陶瓷粉料分散均匀;其次、将所述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加热到软化点温度时,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可以填充于陶瓷粉料中,反应温度比软化点温度高至少10℃,以便于反应温度的控制,优选反应温度比软化点温度高30℃-40℃,符合上述要求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均适用于本发明。
其中,所述环氧树脂为邻甲酚醛环氧树脂、双酚A型环氧树脂、联苯型环氧树脂、含萘环结构环氧树脂中的一种;这些环氧树脂在软化点温度以上形成的熔融态的环氧树脂的流动性较好。
所述固化剂根据环氧树脂的类型进行选择,用于固化环氧树脂,从而提高坯体的强度,其种类和用量已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在本发明中,邻甲酚醛环氧树脂优选线性酚醛树脂作为固化剂,以1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为基准,所述线性酚醛树脂的含量为90-110重量份;当然,所述固化剂不限于线性酚醛树脂,还可以为二氨基二苯基砜、咪唑类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以1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为基准,所述固化剂的含量可为10-150重量份。
所述环氧体系还可以包含固化促进剂,所述固化促进剂同样根据环氧树脂的类型进行选择,其种类和用量已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其作用在于加快固化反应的进程,优选能够使环氧体系在3-5分钟内固化的固化促进剂,以提高反应效率。在本发明中,优选咪唑类固化促进剂,以1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为基准,所述咪唑类固化促进剂的含量为0.2-0.8重量份,所述咪唑类固化促进剂可以是但不限于二甲基咪唑、2乙基-4甲基咪唑,值得一提的是,当采用咪唑类固化剂时,无需再使用咪唑类固化促进剂;当然,所述固化促进剂还可以为三乙醇胺、三苯基磷、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以1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为基准,所述固化促进剂的含量可为0.2-0.8重量份。
所述环氧体系粉末的制备:通过将上述环氧树脂、固化剂和固化促进剂进行开炼、并迅速冷却后得到块状的固态环氧体系,然后将所述块状的固态环氧体系进行破碎,制成粒度为1-3um的环氧体系粉末;其中,所述开炼是将环氧树脂、固化剂和固化促进剂在开炼机上开炼3-5min,并迅速冷却,所述开炼机的辊温根据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的软化点而定,温度需要控制在环氧体系的软化点温度以上、反应温度以下,一般来说在软化点以上5℃即可,以避免环氧体系反应固化,另外,开炼的时间也需要严格控制,开炼后也需要迅速冷却。所述破碎是将开炼后的块状的固态环氧体系置于破碎机中,在50℃以下,破碎至粒度达到1-3um,所述开炼机和破碎机均可采用本领域常用的开炼机和破碎机,并且,所述破碎机优选气流磨破碎机。
步骤2、球磨:将所述陶瓷粉料与所述环氧体系粉末进行球磨,得到混合粉体;在本步骤中,将所述陶瓷粉料与所述环氧体系粉末以100:(10-15)的重量比进行球磨,所述球磨在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分散的时间为8h±2 h,球磨后得到混合粉体,在所述混合粉体中,所述陶瓷粉料与所述环氧体系粉末的分散均匀,上述球磨属于干法球磨。在本发明中,为了使所述陶瓷粉料与所述环氧体系的分散更为均匀,优选湿法球磨,通过在所述陶瓷粉料与所述环氧体系粉末中添加溶剂来进行湿法球磨,以100重量份的陶瓷粉料为基准,所述溶剂的含量为100±20重量份,球磨后脱除溶剂,得到混合粉末。在湿法球磨中,所采用的溶剂优选不与环氧体系反应,并且能够在低温下挥发的溶剂,例如:无水酒精、水、丙酮、甲苯、二甲苯等,可以在50℃下脱除;关于球磨机的种类和球磨的工艺条件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步骤3、热压成型:将上述球磨后的混合粉体置于模具中通过热压成型的方法成型坯件;所述热压成型可采用现有的热压成型的工艺步骤和条件,所述热压成型的温度为环氧体系的反应温度,压力为0.5Mpa-1.5Mpa,保温时间不少于固化反应的时间(一般来说,保温时间控制在3min-20min的范围内),通过加压促进环氧体系在受热情况下,达到软化温度而未达到反应固化温度之前的流动,使得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填充于整个陶瓷粉料堆积的体系中,并且确保环氧体系之间能相互连接,当继续加热达到反应温度时,环氧树脂与固化剂反应固化形成固化体系,所述固化体系以交联网路的形态将陶瓷粉料有效的粘结在一起形成陶瓷坯体。例如:在本发明中,以采用邻甲酚醛环氧树脂、线性酚醛树脂的环氧体系为例,其反应温度为150℃-180℃,将混合粉体放入热压模具中,在150℃-180℃的温度,0.5Mpa-1.5Mpa的压力下进行热压,保温3-7min,即可制得陶瓷产品的坯件。通过热压成型的坯件一般来说比其他成型方法,例如:干压成型的生坯更致密。
通过上述步骤1-3所制得的陶瓷坯件,包含:环氧树脂的固化体系以及分散于所述固化体系中的陶瓷粉料,所述陶瓷粉料与所述固化体系的重量比为100:(10-15)。
本发明通过采用环氧体系粉末与陶瓷粉料一起球磨,使得环氧树脂、固化剂能够均匀的分散于陶瓷颗粒之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有较佳的流动性和较好的粘度,热压成型时,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因其优异的流动性能而填充于整个陶瓷粉料堆积的体系中,当继续加热达到反应温度时,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反应固化形成“交联网路”,如此,陶瓷颗粒将被“网罗”于环氧体系固化后形成的固化体系之中,环氧体系以其自身的性能(固化后强度高、固化前后收缩率小)赋予坯体相应优异的性能。
下述步骤4是将陶瓷坯件制作成陶瓷产品的工艺步骤。
步骤4、排胶和烧结:将所述坯件置于排胶炉中进行排胶,去除坯体中的环氧树脂的固化体系,然后将排胶后的坯件置于真空高温炉中进行预烧、烧结,得到所需的陶瓷产品。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所述环氧树脂的固化体系在脱脂时没有石蜡受热软化的过程,不会导致坯体的变形,因而适用于大尺寸的陶瓷产品的制备;通过预烧可以得到陶瓷半成品而可应用于其它领域(例如:作为电子元件的散热基板)。而陶瓷产品的制作需要经过烧结形成致密体。在本步骤中,所述排胶、预烧和烧结的工艺条件可以根据具体的环氧体系和陶瓷种类进行选择,例如:邻甲酚醛环氧树脂的去除需要以0.5-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300℃±20℃保温2-3小时,然后以1-3℃/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00℃保温2-3h。氮化铝陶瓷的预烧于1000℃-1200℃进行,时间为1-3h,氮化铝陶瓷的烧结需要在惰性气氛保护下,于1750℃-1850℃进行烧结,烧结时间为3-5h,这些工艺条件的选择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陶瓷坯体的成型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制备的陶瓷坯体。
实施例1
步骤1、配料:1)、称取100g邻甲酚醛环氧树脂(CYDCN-200H,巴陵石化)、50g线性酚醛树脂(JSF-A002-23,九盛化工)、0.5g二甲基咪唑,在辊温为100℃的开炼机上炼5min,再迅速降温制得块体环氧体系,然后通过气流磨(控制气流磨的温度在50℃以下)将块体环氧体系破碎至平均粒径为2μm的环氧体系粉末,并取12g环氧体系粉末备用;
2)、配制不同粒度搭配的SiC粉料:称取粒径为60μm的SiC粉末66g,粒径为5μm的SiC粉末22g;
步骤2:球磨: 将12g的环氧复合粉末、88g的SiC粉料、100g无水酒精置于球磨机中球磨分散8h,然后在50℃下脱除无水酒精,得到混合粉体;
步骤3、热压成型:将所述混合粉体置于热压模具的型腔中,在160℃,1.2Mpa的压力下热压5min,降温后取出得到陶瓷坯件A1;
步骤4、排胶和烧结:将陶瓷坯体A1进行排胶,去除坯体中的环氧体系,再将排胶后的坯件进行预烧和烧结后制得陶瓷产品A10。
实施例2
步骤1、配料:1)、称取100g双酚A型环氧树脂(E20)、60g二氨基二苯基砜、0.6g三苯基磷,在辊温为100℃的开炼机上炼4min,再迅速降温制得块体环氧体系,然后通过气流磨(控制气流磨的温度在50℃以下)将块体环氧体系破碎至平均粒径为3μm的环氧体系粉末,并取11g环氧体系粉末备用;
2)、配制不同粒度搭配的Al2O3粉料:称取粒径为50μm的Al2O3粉末60g,粒径为3μm的Al2O3粉末40g;
步骤2:球磨: 将11g的环氧复合粉体、100g的Al2O3粉料于球磨机中球磨分散8h,得到混合粉体;
步骤3、热压成型:将所述混合粉体置于热压模具的型腔中,在170℃,1.5Mpa的压力下热压3min,降温后取出得到陶瓷坯件A2;
步骤4、排胶和烧结:将陶瓷坯体A2进行排胶,去除坯体中的环氧体系,再将排胶后的坯件进行预烧和烧结后制得陶瓷产品A20。
实施例3
步骤1、配料:1)、称取100g含萘环结构环氧树脂(HP-4700)、60g 2-乙基-4甲基咪唑,在辊温为100℃的开炼机上炼4min,再迅速降温制得块体环氧体系,然后通过气流磨(控制气流磨的温度在50℃以下)将块体环氧体系破碎至平均粒径为1μm的环氧体系粉末,并取10g环氧体系粉末备用;
2)、配制不同粒度搭配的AlN粉料:称取粒径为70μm的AlN粉末60g,粒径为5μm的AlN粉末30g;
步骤2:球磨: 将10g的环氧复合粉体、90g的AlN粉料于球磨机中球磨分散8h,得到混合粉体;
步骤3、热压成型:将所述混合粉体置于热压模具的型腔中,在150℃,1.0Mpa的压力下热压5min,降温后取出得到陶瓷坯件A3;
步骤4、排胶和烧结:将陶瓷坯体A3进行排胶,去除坯体中的环氧体系,再将排胶后的坯件进行预烧和烧结后制得陶瓷产品A30。
 对比例1
步骤1、配料:称取85g SiC陶瓷粉末、14g固体石蜡、1g硬脂酸;
步骤2:分散:在石蜡熔点以上的温度,对上述体系进行分散1h;并且在石蜡熔点以上的温度进行脱泡处理,得到混合粉体;
步骤3、热压成型:将所述混合粉体采用热压铸机以1.0MPa的压力压入冷的模具中,脱模后得到陶瓷坯件B1;
步骤4、排胶和烧结:将陶瓷坯体B1进行排胶,去除坯体中的环氧体系,再将排胶后的坯件进行预烧和烧结后制得陶瓷产品B10。
 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3得到的陶瓷坯体A1-A3以及对比例1得到的陶瓷坯体B1按照下列条件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和硬度测试。
1、强度测试
按照GB/T3851-1983的方法将实施例1-3得到的陶瓷坯体A1-A3以及对比例1得到的陶瓷坯体B1分别在万能材料实验机(美国英斯特朗公司,3367)上进行抗弯强度测试,跨距40毫米,加载速度为0.5毫米/分钟,结果如表1所示。
  2、收缩率测试
实施例1-3得到的陶瓷坯体A1-A3以及对比例1得到的陶瓷坯体B1的收缩率根据如下公式1计算得到:(公式1),式中,V1代表烧结前的陶瓷坯体的体积、V2代表烧结后的陶瓷产品的体积,具体数值列于表1中。
表1
制品编号 抗弯强度(兆帕) 收缩率(%)
A1 530 0.5%
A2 512 0.9%
A3 528 0.7%
B1 472 7%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成型方法所制得的陶瓷坯体的抗弯强度高于采用石蜡制作的陶瓷坯体的抗弯强度,并且所制得的陶瓷坯体在烧结前后的收缩率小于采用石蜡制作的陶瓷坯体在烧结前后的收缩率;充分说明:本发明的成型方法采用环氧体系作为陶瓷粉料的粘结剂,通过热压铸成型,能够制备出较高硬度、较低收缩率的陶瓷坯体。

Claims (10)

1.一种陶瓷坯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料:称取陶瓷粉料,并制备环氧体系粉末,所述陶瓷粉料与所述环氧体系粉末的重量比为100:(10-15);
步骤2、球磨:将所述陶瓷粉料与所述环氧体系粉末进行球磨,得到混合粉体;
步骤3、热压成型:将所述混合粉体置于模具中通过热压成型的方法成型坯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坯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体系包括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所述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在常温下呈固态,软化点温度为60℃-160℃,反应温度比软化点温度高10℃-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坯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体系还包括固化促进剂,以1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为基准,所述固化剂的含量为10-150重量份,所述固化促进剂的含量为0.2-0.8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坯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邻甲酚醛环氧树脂、双酚A型环氧树脂、联苯型环氧树脂、含萘环结构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所述固化剂为线性酚醛树脂、二氨基二苯基砜、咪唑类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固化促进剂为咪唑类固化促进剂、三乙醇胺、三苯基磷、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陶瓷坯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制备环氧体系粉末是通过将环氧体系经过开炼和破碎而制得;所述开炼的条件是将环氧体系在开炼机上开炼3-5min,并迅速冷却,开炼机的辊温在环氧体系的软化点温度以上、反应温度以下;所述破碎的条件是将开炼后的环氧体系置于破碎机中,在室温至50℃的温度下,破碎至粒度达到1-3u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坯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粉料选自粒度不同的陶瓷粉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坯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所述陶瓷粉料与所述环氧体系粉末中添加溶剂进行湿法球磨,以100重量份的陶瓷粉料为基准,所述溶剂的含量为100±20重量份;球磨时间为8h±2h,球磨后脱除溶剂,得到所述混合粉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坯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成型是将混合粉体放入热压模具中,所述热压成型的温度为环氧体系的反应温度,压力为0.5Mpa-1.5Mpa。
9.一种陶瓷坯体,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包括:环氧树脂的固化体系以及分散于所述固化体系中的陶瓷粉料,所述陶瓷粉料与所述固化体系的重量比为100:(10-15)。
10.一种陶瓷产品,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陶瓷坯体进行排胶,再将排胶后的坯件进行预烧和烧结后制得。
CN201010514953.1A 2010-10-22 2010-10-22 一种陶瓷坯体及其成型方法以及一种陶瓷产品 Active CN1024521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14953.1A CN102452122B (zh) 2010-10-22 2010-10-22 一种陶瓷坯体及其成型方法以及一种陶瓷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14953.1A CN102452122B (zh) 2010-10-22 2010-10-22 一种陶瓷坯体及其成型方法以及一种陶瓷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2122A true CN102452122A (zh) 2012-05-16
CN102452122B CN102452122B (zh) 2014-05-28

Family

ID=46036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14953.1A Active CN102452122B (zh) 2010-10-22 2010-10-22 一种陶瓷坯体及其成型方法以及一种陶瓷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5212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8956A (zh) * 2014-09-29 2015-01-28 无锡康伟工程陶瓷有限公司 低收缩率的陶瓷胚体及其生产方法
CN106735241A (zh) * 2016-12-29 2017-05-31 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加强型树脂光固化成形方法
CN107915468A (zh) * 2017-12-07 2018-04-17 鲁忠华 一种高硬度的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7052A (zh) * 2018-04-20 2018-08-17 佛山汇众森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老化陶瓷加工方法
CN109808404A (zh) * 2019-03-22 2019-05-28 黄淮学院 一种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陶瓷壁画装饰工艺
CN112142461A (zh) * 2019-06-28 2020-12-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组合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61251A (ja) * 1988-04-12 1989-10-18 Koransha Co Ltd 焼結を前提にした粉末成形体の緻密化方法
CN1864961A (zh) * 2006-03-10 2006-11-22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水溶性环氧树脂原位固化制备陶瓷坯体的方法
CN101029165A (zh) * 2006-03-01 2007-09-05 广东榕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集成电路封装用的环氧树脂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45808A (zh) * 2007-04-28 2007-10-03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压电陶瓷/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200373A (zh) * 2007-12-11 2008-06-18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用于橡胶模具的碳化硅陶瓷坯体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61251A (ja) * 1988-04-12 1989-10-18 Koransha Co Ltd 焼結を前提にした粉末成形体の緻密化方法
CN101029165A (zh) * 2006-03-01 2007-09-05 广东榕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集成电路封装用的环氧树脂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864961A (zh) * 2006-03-10 2006-11-22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水溶性环氧树脂原位固化制备陶瓷坯体的方法
CN101045808A (zh) * 2007-04-28 2007-10-03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压电陶瓷/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200373A (zh) * 2007-12-11 2008-06-18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用于橡胶模具的碳化硅陶瓷坯体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8956A (zh) * 2014-09-29 2015-01-28 无锡康伟工程陶瓷有限公司 低收缩率的陶瓷胚体及其生产方法
CN104308956B (zh) * 2014-09-29 2016-05-18 无锡康伟工程陶瓷有限公司 低收缩率的陶瓷胚体及其生产方法
CN106735241A (zh) * 2016-12-29 2017-05-31 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加强型树脂光固化成形方法
CN106735241B (zh) * 2016-12-29 2018-09-25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强型树脂光固化成形方法
CN107915468A (zh) * 2017-12-07 2018-04-17 鲁忠华 一种高硬度的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7052A (zh) * 2018-04-20 2018-08-17 佛山汇众森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老化陶瓷加工方法
CN109808404A (zh) * 2019-03-22 2019-05-28 黄淮学院 一种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陶瓷壁画装饰工艺
CN109808404B (zh) * 2019-03-22 2021-04-27 黄淮学院 一种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陶瓷壁画装饰工艺
CN112142461A (zh) * 2019-06-28 2020-12-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组合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2122B (zh) 201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2122B (zh) 一种陶瓷坯体及其成型方法以及一种陶瓷产品
CN102452123B (zh) 一种陶瓷坯体及其成型方法以及一种陶瓷产品
CN101451203B (zh) 制备SiCp/Al电子封装零件的方法
US4233256A (en) Process for injection molding sinterable carbide ceramic materials
CN102898141B (zh) 一种高导热氮化铝陶瓷异形件的制备方法
CN1325431C (zh) 高强度陶瓷复合材料凝胶注模坯体及其成型方法
CN105382255B (zh) 一种纳米钨粉注射成形方法
CN104907567A (zh) 一种制备高密度复杂形状硬质合金零件和刀具的方法
JPS6256105B2 (zh)
CN101913878A (zh) 一种制备碳化硅颗粒增强氮化硅复相陶瓷零件的方法
JPS61287702A (ja) 粉体の成形方法
CN103272989A (zh) 一种以铬铁矿砂为主料的型砂及其制作方法
CN102773483A (zh) 一种粉末冶金制截止阀阀座的方法
CN101898240B (zh) 一种电子封装用SiC/A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915490A (zh) 一种氮化铝陶瓷的注射成形方法
CN108296476A (zh) 一种3d打印制芯覆膜砂
CN109226772B (zh) 一种高屈服强度粉末冶金产品的热整形方法
CN109047670A (zh) 盐芯制备方法
CN110357589A (zh) 一种结构陶瓷的水基注射成型工艺
CN101942596B (zh) 半固态真空热压制备颗粒增强镁合金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13462995A (zh) 一种高比刚度铝碳化硅结构件的制备方法及高比刚度铝碳化硅结构件
CN113878113A (zh) 一种陶瓷-不锈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76250A (zh) 一种pdc钻头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71020B (zh) 一种高频磁芯坯体的制造方法
CN113808840B (zh) 一种精确预固化的高固含量一体化电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