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8091A -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8091A
CN102438091A CN2011102358402A CN201110235840A CN102438091A CN 102438091 A CN102438091 A CN 102438091A CN 2011102358402 A CN2011102358402 A CN 2011102358402A CN 201110235840 A CN201110235840 A CN 201110235840A CN 102438091 A CN102438091 A CN 102438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utput
image
way
ra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358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38091B (zh
Inventor
田中和人
杉本泰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38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8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38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80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22Increasing security of the print job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38Secure printing, e.g. user identification, user rights for device usage, unallowed content, blanking portions or fields of a page, releasing held job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该图像处理装置能够将等待批准的作业得到批准后的开始时间点自动地切换到考虑了安全确保和迅速处理的合适的时间点。复合机(10)在受理到的作业是图像输出需要得到批准的作业的情况下,将该作业设为等待批准状态,向规定的批准者发送请求批准该作业的图像输出的批准请求通知。在从该批准者接收到批准通知的情况下,根据该作业的属性,对是自动执行该作业的第1执行动作、还是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该作业的第2执行动作进行切换,其中,该批准通知表示同意通过批准请求通知请求得到批准的该作业的图像输出。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具体来讲,涉及通过使图像输出需要批准来确保安全性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复合机等图像处理装置中,从信息安全性的观点出发,力求要将用户不慎对机密文件进行的打印、发送或保存等防患于未然。于是,导入如下技术:通过使管理者(批准者)介入用户对机密文件进行的输出处理,使得若没有得到管理者的批准就无法执行该输出处理,从而针对因用户不慎对机密文件进行的输出而导致的信息泄露确保安全性。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7-4512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图像处理装置若从用户受理了机密性高的文件的输出指示,则将该输出处理设为保留,向批准者发送针对该文件的输出处理的批准请求,以便将从批准者接收到的批准结果通知给用户。在得到了批准者的批准的情况下,向用户通知表达该意思的批准结果,并从用户受理输出保留解除指示来输出该文件。除此之外,在得到了批准者的批准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输出该文件,并在输出后将该情况通知给用户。即,示出了在批准后另外从用户受理指示来开始处于等待批准的输出处理的构成、和在批准后直接开始处于等待批准的输出处理的构成。
在基于复合机等的图像输出方式中,存在有打印、发送、保存等。对于上述方式来说,从被输出的图像是否有被他人看到的可能性之类的观点出发,其保密性(安全性)的级别会存在不同。
例如,对于上述的技术而言,在批准后直接开始输出处理的构成中,当执行打印类的作业时,若在对机密文件的打印进行了指示的用户不在时得到了批准,会导致图像处理装置直接开始该机密文件的打印,此时存在着被输出到排纸盘的输出物(机密文件的打印物)被弃置不顾而导致被他人看到的可能性,在安全性方面存在问题。
另一方面,发送与打印不同,是向发送目的地输出输出物,因此不会发生该输出物被位于发送源的图像处理装置侧的他人看到的情况。因此,可以认为就算是机密文件,在得到批准之后开始发送也没有影响。但是,对于在得到批准后,在另外受理了指示以后开始输出处理的构成,当执行发送类的作业时,被批准的机密文件等的发送在用户另外进行指示之前不会开始,到发送到对方所需的时间较长,在迅速处理的方面存在问题。保存也和发送一样,由于是输出到保存目的地,所以输出物不会被图像处理装置周围存在的他人看到,就算是机密文件,在得到批准后开始保存也不会有影响。因此,对于在用户另外进行指示之前,被批准的机密文件等的保存不会开始的情况,在迅速处理的方面存在问题。并且,用户另外访问图像处理装置来进行发送或保存的指示这也比较麻烦。
另外,例如作为对等待批准的作业进行了批准后的执行动作,由用户通过手动来一一设定是在得到批准后直接开始执行,还是在得到批准后受理来自用户的另外的指示来开始执行的切换是比较麻烦的。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能够将等待批准的作业得到批准后的开始时间点自动地切换到考虑了安全确保和迅速处理的合适的时间点。
发明内容
作为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宗旨的地方,存在于以下各项发明中。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具备:
作业受理部,其受理输出图像的作业;
作业执行部,其执行由上述作业受理部受理到的作业来输出图像;
控制部,当由上述作业受理部受理到的作业是图像输出需要得到批准的作业时,该控制部将该作业设为等待批准状态,并向规定的批准者发送请求批准该作业的图像输出的批准请求通知,在从该批准者接收到批准通知的情况下,该控制部根据该作业的属性对是自动执行该作业的第1执行动作、还是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该作业的第2执行动作进行切换,其中,该批准通知表示同意通过上述批准请求通知请求得到批准的该作业的图像输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系统构成的系统构成图。
图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复合机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打印作业涉及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的(A)和(B)是表示针对图3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发送作业涉及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的(A)和(B)是表示针对图5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发送和打印作业涉及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的(A)和(B)是表示针对图7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进行的作业执行动作的流程图(1/4)。
图10是表示从图9的S111(是)开始的后续的流程图(2/4)。
图11是表示从图9的S103(是)开始的后续的流程图(3/4)。
图12是表示从图9的S104(是)开始的后续的流程图(4/4)。
图13是表示在复合机的显示部上显示的登陆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是表示在复合机的显示部上显示的恢复模式选择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5是表示在复合机的显示部上显示的已批准待机作业通知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6是表示在复合机的显示部上显示的已批准待机作业选择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是表示保存作业涉及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8的(A)和(B)是表示针对图17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的(A)和(B)是表示打印作业涉及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变形例、和针对该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0的(A)和(B)是表示保存作业涉及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变形例、和针对该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进行的作业执行动作的流程图(1/4)。
图22是表示从图21的S111(是)开始的后续的流程图(2/4)。
图23是表示从图21的S103(是)开始的后续的流程图(3/4)。
图24是表示从图21的S104(是)开始的后续的流程图(4/4)。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进行的作业执行动作的流程图(1/4)。
图26是表示从图25的S111(是)开始的后续的流程图(2/4)。
图27是表示从图25的S103(是)开始的后续的流程图(3/4)。
图28是表示从图21的S104(是)开始的后续的流程图(4/4)。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进行的作业执行动作的流程图(1/4)。
图30是表示从图29的S111(是)开始的后续的流程图(2/4)。
图31是表示从图29的S103(是)开始的后续的流程图(3/4)。
图32是表示从图29的S104(是)开始的后续的流程图(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表示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系统的构成。本系统被构成为:将作为图像处理装置的复合机10、用户终端30、和管理者终端35等连接在设置于办公室等的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等网络2中。
用户终端30例如是部门所属的用户(被管理者)使用的终端装置,在网络2中连接有被分配给各用户的多台用户终端30。管理者终端35是用户所属的部门的管理者(部门管理者)使用的终端装置,在网络2中连接有被分配给各管理者的多台管理者终端35。
用户终端30和管理者终端35具备向复合机10发送扫描作业或打印作业等作业,并请求执行该作业的功能。这些终端装置由安装有OS程序或复合机10的驱动程序、对文件或图像进行生成和编辑的应用程序、和电子邮件程序等的个人计算机(PC)等构成。扫描作业或打印作业的发送以及执行请求等、针对复合机10的各种请求通过用于复合机10的驱动程序来进行。另外,利用电子邮件在与复合机10之间进行与作业有关的通知,在与该复合机10之间进行的电子邮件的收发通过电子邮件程序来进行。
图2表示了复合机10的概略构成。复合机10具备对原稿图像进行光学读取并将其转印图像打印输出到记录纸上的复印功能、将读取到的原稿图像数据或者保存成文件形式、或者发送到终端装置或服务器装置的扫描功能、将基于从终端装置接收到的打印数据的图像或基于在该复合机10中保存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打印输出到记录纸上的打印功能、和传真功能等。并且,还具备电子邮件功能和用户认证功能。
复合机10被构成为:在作为控制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11上,经由总线12连接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3、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4、非易失性存储器15、硬盘装置(HDD)16、显示部17、操作部18、传真通信部19、网络通信部20、扫描部21、图像处理部22、打印部23、和外部存储器连接部24。
CPU11按照在ROM13中存储的程序来控制复合机10的动作。在ROM13中存储有由CPU11执行的各种程序和各种固定数据。RAM14除了被用作在CPU11执行程序时用于临时存储各种数据的工作存储器,还被用作临时保存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15是在电源被切断时也能够保持存储的可重写存储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存储有装置固有的信息和各种设定信息等。并且,还存储有在用户认证中用于进行核对的认证信息、例如用户ID(IDentification)和密码、指纹信息等。硬盘装置16除了存储各种保存数据之外,还保存被输入的各种图像数据等。
显示部17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显示操作画面、设定画面、确认画面等各种画面。操作部18由开始键、停止键、数字键等各种键类、和设置在液晶显示器表面上来检测被按下的坐标位置的触摸屏等构成,用于受理用户对复合机10进行的各种操作。
传真通信部19通过具备传真功能的外部装置和公用线路来收发图像数据。网络通信部20通过网络2来与用户终端30、管理者终端35等进行通信。
扫描部21对原稿图像进行光学读取来取得图像数据。扫描部21例如被构成为,具备对原稿照射光的光源、接收该反射光并在宽度方向上对原稿读取1行的量的线成像传感器、使行单位的读取位置在原稿的长度方向上依次移动的移动单元、由将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导入线成像传感器而使其成像的透镜、反射镜等组成的光学系统、和将线成像传感器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变换成数字图像信号的变换部等。
图像处理部22进行将打印数据变换成图像数据的光栅化处理、和对图像数据进行图像修正、旋转、扩大和缩小、压缩和扩展等各种图像处理。
打印部23通过电子照相处理过程将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形成并输出到记录纸上。打印部23例如被构成为所谓的激光打印机,其具备记录纸的输送装置、感光鼓、带电装置、对应于被输入的图像数据而被进行亮灯控制的LD(Laser Diode:激光二极管)、使从LD射出的激光在感光鼓上进行扫描的扫描单元、显影装置、转印分离装置、清洁装置、和定影装置。也可以是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代替激光来照射感光鼓的LED打印机,还可以是其他方式的打印机。
外部存储器连接部24连接USB(Universal Serial Bus)存储器等外部存储器(非易失性的外部存储装置),与被连接的外部存储器进行通信。
另外,复合机为了确保信息安全性而对用户进行的机密文件的输出进行限制。具体来讲,为了将用户不慎进行的机密文件的打印或发送等处理防患于未然,使管理者(批准者)介入用户进行的机密文件的输出作业,以使如果得不得到管理者的批准就无法执行该输出作业。
在复合机10从用户受理到的输出作业中,存在通过针对复合机10的用户操作而受理到的复印、扫描发送、传真发送、保存、和从用户终端30接收而受理到的打印、传真发送等各种作业。
在基于用户操作的原稿的复印、发送、保存中,预先对输出需要得到批准的机密文件等的原稿附加规定的信息。复合机10在进行原稿扫描时检测到该规定信息的情况下,自动判断为该原稿的输出需要得到批准。规定的信息例如可以采用将目视确认较困难的信息嵌入纸介质中的水印打印技术(电子水印)、将对电子信息(ID信息)进行存储和无线通信的IC芯片(RF标签)嵌入纸介质中的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等来附加于原稿。
对于被附加于原稿的电子水印信息,复合机10利用图像处理部22来对通过扫描部21扫描原稿而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解析,由此来判断该图像数据中是否包含有电子水印信息。对于附加于原稿的电子信息(ID信息),在复合机10通过扫描部21读取原稿时,利用设置于扫描部21的RF标签读取器来判断是否从原稿读取电子信息。
在来自用户终端30的打印或传真发送中,在附加有规定的信息(电子水印信息)的原稿的扫描图像的文件保存在用户终端30的情况下,在复合机10从用户终端30接收并输出(打印并发送)该文件的图像(打印数据)时,利用图像处理部22对该文件的图像进行解析,判断图像内包含有电子水印信息。对于包含有该电子水印信息的文件的图像的输出,判断为需要得到批准。
另外,复合机10在受理到图像输出需要得到批准的作业的情况下,将该作业设为等待批准状态,并向规定的批准者(管理者终端35)发送请求批准该作业的图像输出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在从该批准者接收到批准结果通知邮件从而同意了(完成批准)该批准结果(批准状况)的情况下,根据该作业的属性,将处于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执行动作(恢复模式)切换成立即开始(立即开始模式)或者待机(待机模式)。在立即开始的情况下,当得到批准后自动执行作业。在待机的情况下,在得到批准后,在从具有该作业执行权限的用户(操作者)受理到执行指示操作之前使作业待机,通过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作业。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上述切换的判断要素的作业属性是输出图像时的输出方式。对于复合机10来说,作为图像的输出方式有打印、发送、保存等多种输出方式。另外,利用该打印、发送、保存等对作业进行分类(大致分类),这里输出方式对应于作业种类。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作业种类(输出方式),以打印类作业、发送类作业、将发送和打印组合进行的作业(发送并打印作业)这3种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保存类的作业,会在后面的第2~第4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
打印类作业具体来说是通过用户操作受理的复印作业、从用户终端30受理的打印作业。发送类作业具体来说是通过从用户操作、用户终端30受理的扫描发送作业、传真发送作业等。另外,在基于用户操作的扫描发送作业中,有将原稿的扫描图像(文件)作为电子邮件(E邮件)的附件发送到指定地址的扫描至E邮件、将原稿的扫描图像(文件)保存到与网络连接的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服务器的指定文件夹中的扫描至FTP、和将原稿的扫描图像(文件)直接保存到与网络连接的终端装置的文件夹中的扫描至SMB(Server MessageBlock:服务器消息块)等作业。发送并打印作业例如有在传真发送中在发送后打印发送了的图像(Print After Send:发送后打印)的作业等。
图3~图8表示复合机10向管理者终端35发送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41、42、43)、和从管理者终端35接收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51a、51b、52a、52b、53a、53b)的一个例子。
批准请求通知邮件是在复合机10受理到图像输出需要得到批准的作业的情况下自动生成、并从该复合机10发送到进行批准的管理者终端35的通知邮件。批准结果通知邮件是在管理者终端35从复合机10接收到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情况下,批准者针对该批准请求通知邮件,利用电子邮件程序的回信功能生成、并从该管理者终端35返送回复合机10的通知邮件(回信邮件)。
在批准请求通知邮件(41~43)中,记载有与各种消息、需要批准的作业相关的信息。例如,记载有表示该邮件是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意思的消息、[请求日期时间]、[作业编号](作业ID)、表示作业的设定(请求批准的内容)的信息([作业种类]、[恢复模式]、[发送目的地信息]、[批准者信息]、[用户信息])、表示针对该邮件的批准方式的消息、和批准通知栏的多个项目([批准状况]、[作业种类]、[恢复模式])等。
批准请求通知邮件中记载的恢复模式是上述的、在得到批准后自动执行作业的“立即开始模式”、和在得到批准后从用户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作业的“待机模式”。恢复模式是根据初始设定,对应作业种类而自动选择立即开始模式和待机模式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初始设定中针对打印作业被自动选择待机模式,针对发送作业被自动选择立即开始模式,针对发送并打印作业被自动选择待机模式。另外,用户能够变更这种被自动选择出的恢复模式(用户选择)。关于基于这种恢复模式的初始设定的自动选择和用户选择,将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批准通知栏中的各项目([批准状况]、[作业种类]、[恢复模式])中,记载有被单选的多个信息(选择项)。其中,在[作业种类]中,只有在该批准请求通知邮件涉及的需要批准的作业种类(输出方式)是打印并发送的情况下,才记载有被单选的多个信息(选择项)。
具体来讲,在[批准状况]的项目中,记载有“已批准”和“拒绝批准”这2个选择项。在[作业种类]的项目中,只有在该批准请求通知邮件涉及的需要批准的作业的种类是打印并发送的情况下(参照图7),才记载有“发送并打印”、“发送”、和“打印”这3个选择项。另外,在该批准请求通知邮件涉及的需要批准的作业的种类是打印(打印类)或者发送(发送类)的情况下(参照图3、图5),单独记载“打印”或者“发送”。在[恢复模式]的项目中,记载有“立即开始模式”和“待机模式”这2个选择项。另外,对于该批准请求通知邮件涉及的需要批准的作业,没有被设定(选择)的一方的恢复模式信息被加上括弧来表示。根据该括弧的有无,能够识别对该作业设定的恢复模式。
批准者利用电子邮件程序的回信功能,生成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回信邮件,并将该回信邮件的批准通知栏的各项目中记载的信息(选择项)的一部分删除,从而完成批准结果通知邮件。通过将该批准通知栏的记载信息的一部分删除,来决定针对被请求的批准内容的批准结果(同意或者拒绝),并根据需要变更批准内容。在本实施方式中,批准者能够变更恢复模式、和发送并打印作业的作业种类(输出方式)。
下面对将批准通知栏的记载信息的一部分删除来进行的批准方法、即批准的方法和批准内容的变更方法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在批准通知栏的[批准状况]中,记载有“已批准”和“拒绝批准”。在批准(同意)的情况下,删除“拒绝批准”而留下“已批准”。在没有批准(同意)的情况下,删除“已批准”而留下“拒绝批准”。
在批准通知栏的[作业种类]中,在需要批准的作业是打印类的作业或者发送类作业的情况下,单独记载“打印”或者“发送”。
图3例示了需要批准的作业是打印类(只打印)的情况下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图4例示了针对图3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在是打印作业的情况下,在批准请求通知邮件中的批准通知栏的[作业种类]中,记载有“打印”。
图5例示了需要批准的作业是发送类的情况下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图6例示了针对图5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在是发送作业的情况下,在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批准通知栏的[作业种类]中,记载有“发送”。
当在批准通知栏的“作业种类”中单独记载有“打印”或者“发送”的情况下,批准者在批准结果通知邮件中,将该记载的作业种类的变更设为不允许。
图7例示了需要批准的作业是发送并打印的情况下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图8例示了针对图7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在是发送并打印的情况下,在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批准通知栏的[作业种类]中,记载有“发送并打印”、“发送”、和“打印”这3个作业种类信息。发送并打印作业能够从发送并打印变更为仅发送,或者从发送并打印变更为仅打印。批准者在批准结果通知邮件中,从这3种打印种类信息中留下被允许(批准)的一个作业种类信息,而删除其他的2个作业种类信息,由此来选择被允许的作业种类。
具体来讲,在发送并打印被允许的情况下,在3个作业种类信息中,留下“发送并打印”而删除其他的2个。另外,在无法允许发送而只能允许打印的情况下,如图8的(A)所示那样,留下“打印”而删除其他的2个。相反地,在无法允许打印而只能允许发送的情况下,如图8的(B)所示那样,留下“发送”而删除其他的2个。
在批准通知栏的[恢复模式]中,记载有上述的“立即开始模式”和“待机模式”这2个恢复模式信息。另外,对于该通知邮件涉及的需要批准的作业,在批准请求时没有被设定(自动选择或者用户选择)的一方的恢复模式被预先加上括弧来表示。批准者从这2个恢复模式信息中,删除没有被允许(批准)的恢复模式信息而留下被允许的恢复模式信息,由此来选择该被允许的恢复模式。另外,作为对恢复模式进行变更的例子,有如图4的(B)所示那样将对打印类的作业设定的待机模式变更为立即开始模式的情况、或者如图6的(B)所示那样将对发送类的作业设定的立即开始模式变更为待机模式的情况等。
另外,对于恢复模式,能够根据括弧的有无来识别批准请求时的设定状况。因此,在不对恢复模式进行变更而是直接允许批准请求时的设定的情况下,可以不对[恢复模式]的项目中记载的信息进行部分删除而是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判断为没有括弧的一方的恢复模式(在批准请求时被设定的一方的恢复模式)是被允许的。另外,也可以只在对恢复模式进行变更的情况下,才删除没有括弧的一方的恢复模式而留下有括弧的一方的恢复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判断为被变更为有括弧的一方的恢复模式(在批准请求时没有被设定的一方的恢复模式)并且被允许。
批准者对管理者终端35进行操作,通过上述方法生成针对从复合机10接收到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41~43)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51a~53b),并将其返送回复合机10。另外,在复合机10接收到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中,[批准状况]中记载有“已批准”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是“批准通知邮件”,其表示对请求批准的作业(基于该作业的图像输出)的同意。[批准状况]中记载有“拒绝批准”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是“拒绝批准通知邮件”,其表示对请求批准的作业(基于该作业的图像输出)的拒绝。
接着,对复合机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9~图12是表示复合机10进行的作业执行动作的流程图。图13~图16是表示在本动作中显示在复合机10的显示部17上的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结合这些附图对复合机10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这里,以复合机10从用户(操作者)受理操作来执行的原稿的复印(转印打印)和发送的作业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复合机10通过原稿中是否含有电子水印信息来判断从原稿读取到的图像的输出是否需要得到批准(自动判断)。
例如,在机密文件等原稿中,利用电子水印预先附加规定的信息,该规定的信息包括表示该原稿内的信息是机密信息(输出需要得到批准)的文字(“机密”、“对外保密”等)或标记等。
在读取原稿而得到的图像内没有电子水印信息的情况下,复合机10判断为该图像的输出无需得到批准。在含有电子水印信息的情况下,判断为该图像的输出需要得到批准(需要批准),并向规定的批准者请求批准。
规定的批准者可以是预先规定的1位批准者,也可以从多位批准者中按每个用户或每个原稿来决定。
在按每个用户决定的情况下,优选设为对需要批准的作业的执行进行了指示的用户(下属)的管理者(上司)。例如,将登记有部门名、每个部门所属的用户、每个部门的管理者和批准请求通知目的地(管理者终端35的ID、IP地址、电子邮件地址等)的部门信息表(列表)预先存储在复合机10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复合机10根据该表信息来确定对需要批准的作业的执行进行了指示的用户的管理者,并向该管理者(批准者)请求批准。
在按每个原稿决定的情况下,例如也将表示批准者目的地的批准者目的地信息(部门管理者的识别信息(姓名等)、管理者终端35的ID、IP地址、电子邮件地址等)以电子水印的形式附加在原稿中,根据从原稿读取到的图像内的电子水印信息中包含的批准者目的地信息,按每个原稿来确定批准者目的地的管理者,并向该管理者(批准者)请求批准。另外,在原稿中附加有批准者目的地信息的情况下,复合机10能够根据该批准者目的地信息自动判断为该原稿的图像的输出需要得到批准,因此能够省略上述的、表示该原稿是机密信息(输出需要得到批准)的文字和标记等信息。
另外,复合机10将被判断为图像输出需要得到批准的作业设为等待批准的状态来进行管理,并且将该作业涉及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从进行临时保存的RAM14退回保存到硬盘装置16中来进行管理。并且,将与该作业有关的设定信息(作业种类信息、发送类的作业的情况下的发送目的地信息等)、批准者信息(管理者信息)、用户信息(操作者信息)、恢复模式信息与该作业(作业ID等)建立关联地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利用这些信息来生成批准请求通知邮件,并发送到批准者目的地。
另外,对于图9~图12,按从登陆用户(操作者)受理到的普通作业(无需得到批准的作业)的执行、需要得到批准的作业的等待批准(保存并管理)、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发送、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接收、对应批准结果的等待批准作业的执行和不执行的流程来进行说明。另外,在本例中,批准者目的地按每个原稿来决定。即,预先将批准者目的地信息以电子水印的形式附加于原稿中,向通过从该原稿读取到的电子水印的批准者目的地信息表示的批准者目的地请求批准该原稿的图像的输出。
当复合机10在安全模式下进行动作时,CPU11在显示部17上显示登陆画面,该登陆画面受理用于对用户(操作者)进行认证(确定)的认证信息的输入(步骤S101)。图13中表示了登陆画面60的一个例子。在本例中,进行登陆所需的认证信息是用户ID和密码、或者指纹信息等。对于用户ID和密码,利用操作部18的按键操作来受理输入。对于指纹信息,通过由指纹读取器进行的指纹读取来受理输入。
在图9中,CPU11监视用户是否输入了认证信息,在没有的情况下(步骤S102、否),监视是否接收到批准结果通知邮件(步骤S103)。
在受理了认证信息的输入,并将该认证信息与非易失性存储器15内的核对用的认证信息进行核对,从而完成了认证的情况下(步骤S102、是(登陆成功)),CPU11检索针对该已登陆的用户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有无(步骤S104)。在符合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存在的情况下(步骤S104、是),转移到图12的步骤S151(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在符合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不存在的情况下(步骤S104:否),从用户处受理作业的设定(步骤S105)。
这里,通过操作部18来受理上述的、原稿的复印(转印打印)作业、或者原稿的发送作业、或者原稿的发送并打印作业的设定。另外,在发送作业和发送并打印作业的设定中,受理发送目的地信息(发送地址)的设定。当作业的设定完成时,用户为了指示复合机10执行该作业而按下操作部18的开始键。
当开始键被按下时(步骤S106、是),CPU11检测在扫描部21中是否设置有原稿(步骤S107)。在没有检测到原稿的情况下(步骤S107、否),为了对用户发出警告,在显示部17上显示“请设置原稿”等、请求设置原稿的消息(步骤S108)。并且,返回步骤S106,并设为等待开始键按下的状态。
在开始键被按下时,在检测到扫描部21中设置有原稿的情况下(步骤S107、是),CPU11受理被设定的作业,并向该作业赋予ID(作业编号)。另外,使扫描部21开始读取原稿(步骤S109),并经由图像处理部22将由扫描部21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临时保存在RAM14中(步骤S110)。此时,图像处理部22对图像数据进行解析,判断图像数据内是否含有电子水印信息。在图像数据是多页的情况下,以页为单位来对全部的页进行该判断(步骤S111)。
在全部原稿的读取已完成,在该图像数据的所有页中都没有电子水印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11、否),CPU11将该作业作为普通作业来执行(从步骤S112到步骤S113、否)。
对于普通作业,按照设定内容来打印或者发送该作业涉及的图像数据。
在进行复印的情况下,CPU11对打印部23进行控制,将基于RAM14中保存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打印输出到记录纸上。在进行传真发送的情况下,CPU11对传真通信部19进行控制,通过公用线路将RAM14中保存的图像数据发送到发送目的地的外部装置中。在进行扫描发送的情况下,CPU11对网络通信部20进行控制,通过网络2将RAM14中保存的图像数据发送到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或服务器装置等中。另外,在进行发送(传真发送)并打印的情况下,CPU11对传真通信部19进行控制,通过公用线路将RAM14中保存的图像数据发送到发送目的地的外部装置中,在该发送完成后,对打印部23进行控制,将基于RAM14中保存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打印输出到记录纸上。
当作业的执行完成时(步骤S113、是),CPU11删除RAM14中保存的该作业所涉及的原稿的图像数据(步骤S114)。并且,在从用户受理到注销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15、是),返回步骤S101,而在未受理到注销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15、否),返回步骤S104。
另一方面,在从原稿读取到的图像数据内,只要1页中含有电子水印信息(步骤S111、是),就将该电子水印信息临时保存在RAM14中,并转移到图10的步骤S121。
在步骤S121中,CPU11确认该作业的作业种类。在作业种类是发送的情况下(步骤S121、发送),CPU11将表示该作业的作业种类的“发送”与该作业(作业ID)建立关联地保存在非易式性存储器15中(步骤S122)。并且,将用户设定的发送目的地信息与该作业建立关联地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步骤S123)。并且,在显示部17上显示将立即开始模式设为初始选择状态的恢复模式选择画面(参照图14的恢复模式选择画面70),并转移到步骤S129。
在作业种类是打印的情况下(步骤S121、打印),CPU11将表示该作业的作业种类的“打印”与该作业建立关联地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步骤S125)。并且,在显示部17上显示将待机模式设为初始选择状态的恢复模式选择画面(步骤S128),并转移到步骤S129。
在作业种类是发送并打印的情况下(步骤S121、发送并打印),CPU11将表示该作业的作业种类的“发送并打印”与该作业建立关联地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步骤S126)。并且,将用户设定的发送目的地信息与该作业建立关联地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步骤S127)。并且,在显示部17上显示将待机模式设为初始选择状态的恢复模式选择画面(步骤S128),并转移到步骤S129。另外,针对发送并打印作业,设为初始选择状态的恢复模式也可以设为立即开始模式而非待机模式。
在步骤S129中,CPU11从RAM14所保存的电子水印信息中提取批准者信息,并将该批准者信息与该作业建立关联地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步骤S129)。并且,将当前登陆中的用户的用户信息(用户ID、姓名等)与该作业建立关联地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步骤S130)。
CPU11通过显示部17上显示的恢复模式选择画面,监视是否从用户处受理到恢复模式的选择(步骤S131、否)。图14中表示了恢复模式选择画面70的一个例子。
在恢复模式选择画面70中,显示有立即开始模式和待机模式各自的模式选择按钮。在图中,用阴影表示处于选择状态的模式选择按钮,在该图中,体现为立即开始模式是选择状态。
在不考虑初始选择状态的恢复模式(立即开始模式或待机模式)的情况下,用户按下画面内的OK按钮,确定恢复模式的选择。在对恢复模式进行变更的情况下,按下画面内的非选择状态的模式选择按钮来切换恢复模式,并按下OK按钮来确定恢复模式的变更和选择。另外,在取消需要得到批准的该作业的情况下,按下中止按钮。
在图10中,CPU11在通过恢复模式选择画面受理到恢复模式的选择的确定时(步骤S131、是),将表示被选择的恢复模式的恢复模式信息与该作业建立关联地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步骤S132)。
接着,CPU11将该作业(执行作业)变更为等待批准作业(步骤S133),并将RAM14中保存的该作业涉及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从RAM14中退回保存在硬盘装置16中(步骤S134)。该退回保存通过将RAM14中保存的图像数据转印到硬盘装置16中,并在转印后从RAM14内删除该图像数据来进行。
接着,CPU11利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保存的各种信息(作业种类、发送目的地信息、批准者信息、用户信息、恢复模式信息)、和对该作业赋予的作业ID(作业编号)来生成批准请求通知邮件(步骤S135)。若生成了该通知邮件,则删除RAM14中预先保存的电子水印信息,并将批准请求通知邮件发送到由批准者信息表示的该批准者的管理者终端35(步骤S136)。并且,在从用户受理到注销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37、是),返回步骤S101,在没有受理到注销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37、否),返回到步骤S104。
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具体细节如图3、图5、图7所说明的那样。使用接收到该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管理者终端35的批准者通过该管理者终端35来确认批准请求通知邮件,如上述那样生成批准结果通知邮件(批准通知邮件或拒绝批准通知邮件)(参照图4、图6、图8),并从管理者终端35返送回复合机10。
若复合机10从管理者终端35接收到批准结果通知邮件,则从图9的步骤S103的“是”转移到图11的步骤S141,进行步骤S141以后的处理。
在步骤S141中,CPU11将接收到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另外,根据该批准结果通知邮件中记载的用户信息,向该用户的用户终端30发送(转送)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保存的该批准结果通知邮件(步骤S142)。
接着,CPU11对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批准通信栏的[批准状况]中记载的信息进行确认(步骤S143)。在记载为“拒绝批准”的情况下(步骤S143、拒绝批准(接收到拒绝批准通知邮件时)),CPU11判断为没有得到该通知邮件涉及的等待批准作业的批准。在这种情况下,删除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保存的、和其批准被拒绝的等待批准作业有关的各种信息(作业种类、发送目的地信息、批准者信息、用户信息、恢复模式信息)和该作业涉及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并删除硬盘装置16中保存的该作业涉及的原稿的图像数据(步骤S144),返回步骤S101。
在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批准通信栏的[批准状况]中记载有“已批准”的情况下(步骤S143、已批准(接收到批准通知邮件时)),CPU11判断为得到了该通知邮件涉及的等待批准作业的批准,并将该等待批准作业变更为已批准待机作业。另外,对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保存的该作业(从等待批准状态变更成已批准待机状态的作业)的作业种类进行确认(步骤S145)。
在作业种类是“打印”或者“发送”的情况下(步骤S145、否),转移到步骤S150。在作业种类是“发送并打印”的情况下(步骤S145、是),对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批准通信栏的[作业种类]中记载的作业种类信息进行确认(步骤S146)。如果作业种类信息是“发送并打印”(步骤S146、是),则与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保存的作业种类“发送并打印”一致,作业种类不会被批准者变更,在这种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50。
如果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批准通信栏的[作业种类]中记载的作业种类信息是“打印”(从步骤S146的“否”到步骤S147的“是”),则作业种类被批准者变更成打印(只允许打印),在这种情况下,将该作业(已批准待机作业)从设定时的发送并打印作业变更成打印作业(步骤S148),并转移到步骤S150。
如果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批准通信栏的[作业种类]中记载的作业种类信息是“发送”(从步骤S146的“否”到步骤S147的“否”),则作业种类被批准者变更成发送(只允许发送),在这种情况下,将该作业(已批准待机作业)从设定时的发送并打印作业变更成发送作业(步骤S149),并转移到步骤S150。
在步骤S150中,CPU11确认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批准通信栏的[恢复模式]中记载的恢复模式(步骤S150)。在该恢复模式信息是“待机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50、待机模式),返回到图9的步骤S101。在是“立即开始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50、立即开始模式),转移到图12的步骤S154(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9中,在步骤S104中,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内检索针对已登陆用户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有无,在符合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存在的情况下(步骤S104、是),转移到图12的步骤S151。在步骤S151中,CPU11在显示部17上显示已批准待机作业的通知画面,然后显示已批准待机作业的选择画面(步骤S151)。
图15表示了已批准待机作业通知画面80的一个例子。已批准待机作业通知画面80在登陆画面60上被弹出显示。图16表示了已批准待机作业选择画面90的一个例子。在已批准待机作业选择画面90上,登陆用户(操作者)涉及的已批准待机作业被一览显示。
在图12中,CPU11通过已批准待机作业选择画面来监视是否受理到已批准待机作业的选择(步骤S152、否)。若受理到已批准待机作业的选择(步骤S152、是),则监视是否受理到开始键的按下(步骤S153、否)。若受理到开始键的按下(步骤S153、是),则CPU11将退回保存在硬盘装置16中的、该被选择的已批准待机作业涉及的原稿的图像数据返送回RAM14中(步骤S154)。
另外,在图11的步骤S150中,在基于从管理者终端35接收并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恢复模式是“立即开始模式”的情况下,进行该图12的步骤S154以后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CPU11确定符合接收并保存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已批准待机作业,并将退回保存在硬盘装置16中的、该确定的已批准待机作业涉及的原稿的图像数据返送回RAM14中(步骤S154)。
图像数据从硬盘装置16返回到RAM14的处理是通过将退回保存在硬盘装置16中的图像数据转印到RAM14中、并在转印后从硬盘装置16内删除该图像数据来进行的。
CPU11将通过已批准待机作业选择画面选择出的已批准待机作业、或者符合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已批准待机作业变更成执行作业(步骤S155),并执行该作业(从步骤S156到步骤S157的“否”)。由于该步骤S156的内容与图9的步骤S112一样,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
CPU11若完成了作业的执行(步骤S157、是),则删除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保存的与该作业有关的各种信息(作业种类、发送目的地信息、批准者信息、用户信息、恢复模式信息)、和该作业涉及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并删除RAM14中保存的该作业涉及的原稿的图像数据(步骤S158)。并且,在从用户受理到注销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59、是),返回步骤S101,在没有受理注销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59、否),返回步骤S104。
另外,这里以原稿的复印和发送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复合机10从用户终端30受理的打印作业和发送作业,也能够进行同样的处理。即,复合机10在判断为从用户终端30接收到的作业(打印或发送)是图像输出需要得到批准的作业的情况下,将该作业设为等待批准状态,并向规定的批准者请求批准该作业的图像输出。在从批准者得到了批准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该作业的输出方式(打印或发送)来切换是用立即开始模式或者待机模式中的哪一个来执行该作业。
另外,在判断为从用户终端30接收到的作业需要得到批准,且通过该用户终端30从用户受理恢复模式(立即开始模式或者待机模式)的选择的情况下,复合机10与用户终端30进行通信,利用用户终端30的驱动程序来在用户终端30的显示部上显示如图14所例示的那样的恢复模式选择画面,通过该画面能够从用户受理恢复模式的选择。
另外,在图9~图1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动作中,向用户提示对应于作业属性(输出方式或作业种类)的初始设定(初始选择状态)的恢复模式(立即开始模式或待机模式),并受理该恢复模式的同意或变更(用户选择),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不受理该用户进行的恢复模式的变更。另外,虽然向批准请求通知邮件附加恢复模式来进行发送,并通过来自批准者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批准通知邮件)来受理恢复模式的变更(指定),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不受理该批准者进行的恢复模式的变更。并且,虽然向批准请求通知邮件附加作业种类(输出方式或作业属性)来进行发送,并通过来自批准者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批准通知邮件)来受理作业种类的变更(指定),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不受理该批准者进行的作业种类的变更。即,可以构成为,在不受理用户进行的恢复模式的选择、批准者进行的恢复模式和作业种类(作业属性)的指定的情况下自动切换成与从用户处受理到的作业属性对应的初始设定的恢复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构成为,在图3、图5、图7所示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中,省略批准通知栏的[作业种类]和[恢复模式]的项目,不通过从批准者接收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参照图4、图6、图8)来受理作业种类或恢复模式的指定(变更)。另外,图14所示的、受理恢复模式的选择的恢复模式选择画面70被置换成报告对应于作业属性的初始设定的恢复模式的恢复模式报告画面等。在图10的步骤S124以及步骤S128中,将“选择画面”置换成“报告画面”,并删除步骤S131。在图11的步骤S150中,不对接收到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批准通知栏的[恢复模式]中记载的恢复模式信息进行确认,而是对符合接收到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作业(等待批准作业)的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的恢复模式信息进行确认。通过以上的变更以及置换,变成自动切换到对应于从用户受理了的作业的属性的初始设定的恢复模式。
这样,在受理到的作业是图像输出需要得到批准的作业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10将该作业设为等待批准状态,并向规定的批准者发送请求批准该作业的图像输出的批准请求通知(批准请求通知邮件)。在从该批准者接收到批准通知(批准通知邮件),而该批准通知表示同意通过批准请求通知请求得到批准的该作业的图像输出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10根据该作业的输出方式(作业种类)来切换是自动执行该作业的第1执行动作(基于立即开始作业的执行的立即开始模式的执行动作)、还是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该作业的第2执行动作(基于从用户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作业的待机模式的执行动作)。
具体来讲,对于发送类的作业,若从批准者接收到批准通知,则将其切换到立即开始模式并自动执行。对于发送而言,由于输出物的保密性依赖于接收机侧的输出状态,所以对于在发送机侧(复合机10侧)得到批准后进行自动发送的情况、和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进行发送的情况而言,输出时的保密性没有发生变化。另外,对于打印类的作业,若从批准者接收到批准通知,则将其切换到待机模式,在受理到执行指示操作以后开始执行。对于打印而言,与得到批准后自动执行的情况相比,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进行执行的情况下输出时的保密性变高。在上述的发送和打印中,保密性的级别不同,可以认为与打印相比,发送的保密性的级别较高(与发送相比打印的保密性的级别较低)。
由此,能够将处于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得到批准后的开始时间点根据该作业的输出方式(作业种类)自动地切换到考虑了确保安全和迅速处理的合适的时间点。因此,无需用于进行该切换的设定操作等,减轻了操作的负担。
另外,对于无论是受理还是不受理执行指示操作,输出时的保密性都不会改变的发送类的作业而言,通过在得到批准后不受理执行指示操作而自动执行,节省了无用的操作,从而提高了可用性。另外,对于若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则输出时的保密性变高的打印类的作业而言,通过在得到批准后不是自动执行,而是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则确保了安全性。
另外,在针对需要得到批准的作业,受理到在得到批准后是用立即开始模式或者待机模式中的哪一种来执行该作业的选择指示(恢复模式的用户选择)的情况下,切换到该选择的恢复模式。由此,能够按每个作业选择在得到批准后执行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时的执行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可识别的方式向用户提示对应于作业属性(输出方式或作业种类)的初始设定的恢复模式(立即开始模式或待机模式),并受理对该初始设定的恢复模式的了解或变更(用户选择),但是也可以不提示初始设定,而是受理对所期望的恢复模式(立即开始模式或待机模式)的直接选择。
另外,批准者能够利用自己的权限,在针对通过批准请求通知请求得到批准的作业(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图像输出)的批准通知中,对在得到批准后是用立即开始模式或者待机模式中的哪一种来执行该作业进行变更。在复合机10通过从批准者接收到的批准通知受理到恢复模式的变更的情况下,将该变更设为最优先,并切换到变更后的恢复模式。由此,批准者能够按每个作业变更在得到批准后执行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时的恢复模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批准者删除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批准通知栏的[恢复模式]中记载的“立即开始模式”和“待机模式”中的一方,由此来受理对恢复模式的了解或变更(批准者指定),但是也可以从批准者受理对得到批准(允许)的恢复模式的直接指定。例如,在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批准请求内容的[恢复模式]的项目中记载可以是“立即开始模式”和“待机模式”中的任意一个的意思,并将批准通知栏中的[恢复模式]的项目设为空栏来向批准者发送。批准者在作为针对该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回信邮件而生成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中,在批准通知栏的[恢复模式]项目中记入“立即开始”或者“待机”等,由此能够进行恢复模式的指定。
另外,批准者能够利用自己的权限,在针对通过批准请求通知请求得到批准的作业(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发送并打印作业)的批准通知中,变更该作业的输出方式(作业种类)。复合机10在通过从批准者接收到的批准通知来受理输出方式的变更的情况下,按照该批准通知来变更作业的输出方式。由此,批准者能够按每个作业来变更在得到批准后执行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时的输出方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批准者删除发送并打印作业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批准通知栏的[作业种类]中记载的作业种类信息(“发送并打印”、“发送”、“打印”)的一部分,由此来受理对作业种类(输出方式)的了解或变更(批准者指定),但是也可以从批准者受理对得到批准(允许)的作业种类的直接指定。例如,在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批准请求内容的[作业种类]项目中记载可以是“发送并打印”和“发送”中的任意一种的意思、或者可以是“发送并打印”和“打印”中的任意一种的意思,并将批准通知栏的[作业种类]项目设为空栏来向批准者发送。批准者在作为针对该批准请求通知邮件的回信邮件而生成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中,在批准通知栏的[作业种类]的项目中记入“发送并打印”、或者“发送”、或者“打印”等,由此能够进行作业种类的指定。
另外,复合机10将处于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数据(原稿的图像数据),从在作业执行时临时保存作业数据的RAM14中退回保存到硬盘装置16中,由此,即使处于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数量增加,也能够避免处于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数据被蓄积在RAM14中的情况。在执行不需要得到批准的作业的情况下,将该作业数据临时保存在RAM14中,能够有效地利用RAM14来进行处理。
另外,对于进行原稿的复印或发送的作业,在对原稿附加有规定的信息(电子水印信息或RFID信息等)的情况下,复合机10自动判断为该作业是图像输出需要得到批准的作业。例如,在打印有机密信息等的原稿中,预先在该原稿中附加规定的信息,由此能够将对该原稿进行读取而得到的图像的输出自动地设为需要得到批准,从而能够对该图像的输出确保安全性。
接着,在第2~第4实施方式中,说明复合机10对保存类的作业进行的执行动作。
[第2实施方式]
对于复合机10通过用户操作而受理到的保存类的作业来说,有将原稿图像保存在复合机10内的作业或保存在与复合机10连接的外部存储器中的作业、将复合机10内保存的图像保存到外部存储器中的作业、将外部存储器中保存的图像保存到复合机10内的作业等。在上述的作业中,将原稿图像保存到复合机10内的作业是扫描至BOX的作业,即将原稿的扫描图像(文件)保存到复合机10的硬盘装置16中设定的BOX(用于保存图像的文件夹)中。另外,将原稿图像保存到与复合机10连接的外部存储器中的作业是扫描至USB的作业,即将原稿的扫描图像保存到与复合机10连接的USB存储器等中。
图17和图18表示了复合机10向管理者终端35发送的保存类的作业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44)和、从管理者终端35接收的其批准结果通知邮件(54a、54b)的一个例子。
对于保存类的作业涉及的这些通知邮件,其记载内容的构成(记载项目)和批准者进行的批准方法(批准的方式和批准内容的变更方式)与图3~图8所例示的打印类和发送类的作业涉及的通知邮件相同。在具体的记载内容中,其不同之处在于,[作业种类]变成了“保存”。另外,[恢复模式]与发送类的作业相同,都是在初始设定时“立即开始模式”被自动选择。但是,如图14所例示的恢复模式选择画面70中说明的那样,该自动选择的恢复模式能够被用户变更。
另外,在图17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44中,作为[恢复模式]例示了“立即开始模式”被选择的情况。另外,在图18的2个批准结果通知邮件中,在(A)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54a中,例示了批准者允许(得到批准)“立即开始模式”作为[恢复模式]的情况,在(B)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54b中,例示了批准者允许(得到批准)“待机模式”作为[恢复模式]的情况。
另外,在图19和图20中,表示了打印类和保存类的作业涉及的通知邮件的变形例。
图19表示了打印类的作业涉及的变形例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45和批准结果通知邮件55。本例是针对图像的打印(原稿的复印等)和保存同时进行的作业的通知邮件。在批准请求通知邮件45中,批准通知栏的[作业种类]中记载有“打印”和“保存”,表示了请求批准打印和保存。在[恢复模式]中,表示了如下情况,即没有记载括弧标注的“待机模式”被选择,而记载有括弧标注的“立即开始模式”是非选择(未被选择)。
在针对该批准请求通知邮件45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55中,在批准通知栏的[打印种类]中仅记载有“打印”(“保存”被删除),由此表示了只有打印被批准的情况。在[恢复模式]中仅记载有“待机模式”(括弧标注的“立即开始模式”被删除),由此表示了待机模式被批准的情况。
图20表示了保存类的作业涉及的变形例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46和批准结果通知邮件56。本例是针对图像的保存(原稿的扫描保存等)和打印同时进行的作业的通知邮件。在批准请求通知邮件46中,批准通知栏的[作业种类]中记载有“打印”和“保存”,表示了请求批准打印和保存。在[恢复模式]中,表示了如下情况,即没有记载括弧标注的“待机模式”被选择,而记载有括弧标注的“立即开始模式”是非选择(未被选择)。
在针对该批准请求通知邮件46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56中,在批准通知栏的[打印种类]中仅记载有“保存”(“打印”被删除),由此表示了只有保存被批准的情况。在[恢复模式]中仅记载有“待机模式”(括弧标注的“立即开始模式”被删除),由此表示了待机模式被批准的情况。
图21~图2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作业执行的动作的流程图。该动作对应于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图9~图13,是将发送类的作业置换成了保存类的作业的动作。这里,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处理内容的步骤标记相同的步骤编号,并省略其说明,只对主要不同的处理内容的步骤(追加、删除、步骤编号相同而处理内容有一部分不同的步骤等)进行说明。
在图21中,复合机10的CPU11在步骤S105中从用户受理作业的设定。这里,通过操作部18来受理原稿的复印(转印打印)作业、或者将原稿的扫描图像保存到复合机10内的BOX(硬盘装置16)中的作业(BOX保存作业)、或者将原稿的扫描图像保存到与复合机10的外部存储器连接部24连接的USB存储器中的作业(USB存储器保存作业)的设定。
在所有的原稿的读取完成,且其全部图像数据的所有页中都没有电子水印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11、否),CPU11将该作业作为普通作业来执行(从步骤S212到步骤S213的“否”)。对于普通作业,按照设定内容,对该作业涉及的图像数据进行打印或者保存(BOX保存或USB存储器保存)。
在图22中,CPU11在步骤S221中确认该作业的作业种类。在作业种类是打印的情况下(步骤S221、打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CPU11将表示该作业的作业种类的“打印”与该作业建立关联地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步骤S125),在显示部17上显示将待机模式设为了初始选择状态的恢复模式选择画面(步骤S128),并转移至步骤S129。
在作业种类是保存的情况下(步骤S221、保存),CPU11将表示该作业的作业种类的“保存”与该作业建立关联地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步骤S222),在显示部17上显示将立即开始模式设为初始选择状态的恢复模式选择画面(步骤S124),并转移至步骤S129。
在图23中,CPU11在步骤S143中确认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批准通信栏的[批准状况]中记载的信息,在记载的是“已批准”的情况下(步骤S143、已批准(接收到批准通知邮件时)),CPU11判断为该通知邮件涉及的等待批准作业得到了批准,并将该等待批准作业变更成已批准待机作业。
接着,CPU11确认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批准通信栏的[恢复模式]中记载的恢复模式信息(步骤S150)。在该恢复模式信息是“待机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50、待机模式),返回到图21的步骤S101。在是“立即开始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50、立即开始模式),转移至图24的步骤S154。
在图24中,CPU11在步骤S155中将通过已批准待机作业选择画面选择出的已批准待机作业、或者符合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已批准待机作业变更成执行作业,并执行该作业(从步骤S256到步骤S257的“否”)。该步骤S256的内容与图21的步骤S212相同。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处于等待批准状态的打印类和保存类的作业得到批准后的开始时间点,根据该作业的输出方式(作业种类)自动地切换到考虑了确保安全和迅速处理的合适的时间点,从而无需用于进行该切换的设定操作等,减轻了操作的负担。
另外,对于将图像保存到复合机10内的BOX(硬盘装置16)的作业来说,在得到批准后进行自动保存的情况下、和在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进行保存的情况下,输出时的保密性不会发生改变。对于将图像保存到与复合机10连接的USB存储器中的作业来说,只要通过严格地保管该USB存储器,或者加上密码锁,从而在他人无法使用的状态下进行管理,就可以认为输出时的保密性也不会发生改变。
这样,保存类的作业也和发送类的作业一样,无论是受理还是不受理执行指示操作,输出时的保密性都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对于保存类的作业来说,在得到批准后不受理执行指示操作而是自动执行,由此不再需要用户对复合机10进行操作来进行该作业的执行指示,节省了无用的操作,从而提高了可用性。
[第3实施方式]
图25~图2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作业执行动作的流程图。该动作包括了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针对打印类和发送类的作业的动作、和在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针对保存类的作业的动作。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25~图28的各处理步骤,基本上综合了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图9~图13的各处理步骤、和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图21~图24的各处理步骤。与图9~图13以及图21~图24的不同之处在于,图25中的作业执行涉及的步骤S312、S313、图26中的作业种类信息的判断和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进行的保存涉及的步骤S321、S322、S323、和图28中的作业执行涉及的步骤S356、S357。图27的各处理步骤与图11相同。
图25~图28的各处理步骤如上述那样,综合了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处理步骤,由于处理内容的细节已经在前面进行了说明,因此这里不再重复。
[第4实施方式]
图29~图32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作业执行的动作的流程图。该动作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针对打印类和保存类的作业的动作的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针对保存类的作业的安全性,对于图像保存需要得到批准的作业(具有电子水印信息的图像的保存作业),将该图像加密保存。另外,在受理了打印该加密保存的图像的作业的执行指示的情况下,将该作业设为等待批准状态,并向规定的管理者(管理者终端35)发送批准请求通知邮件(参照图17)。在从该管理者接收到表示批准(同意)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参照图18)的情况下,允许执行该作业,对图像进行解密并打印。
这里,对与第1和第2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处理内容的步骤标记相同的步骤编号,并省略其说明,只对主要不同的处理内容的步骤(追加、步骤编号相同但处理内容有一部分不同的处理等)进行说明。
在图29中,复合机10的CPU11在步骤S105中从用户受理作业的设定。这里,通过操作部18受理如下作业的设定,即原稿的复印(转印打印)作业、或者将原稿的扫描图像保存到复合机10内的BOX(硬盘装置16)中的作业(BOX保存作业)、或者将原稿的扫描图像保存到与复合机10的外部存储器连接部24连接的USB存储器中的作业(USB存储器保存作业)、或者指定复合机10内的BOX中保存的图像来进行打印的作业、或者指定与复合机10的外部存储器连接部24连接的USB存储器中保存的图像来进行打印的作业。
开始键被按下,从而CPU11受理作业的执行指示(步骤S106、是),在没有检测到扫描部21的原稿的情况下(步骤S107、否),当受理了该执行指示的作业是复印、或者BOX保存、或者USB存储器保存的作业时(步骤S401、否),转移到步骤S108。并且,为了对用户发出警告,在显示部17上显示“请设置原稿”等请求设置原稿的意思的消息(步骤S108),返回步骤S106,并设为等待开始键按下的状态。
在受理了执行指示的作业是指定BOX或者USB存储器中保存的图像来进行打印的作业的情况下(步骤S401、是),CPU11确认该被指定的图像(图像数据的文件)是否已被加密(步骤S402)。在被指定的图像没有被加密的情况下(步骤S402、否),将被指定的图像转印到RAM14中(步骤S403),并执行打印该RAM14内的图像的作业(步骤S212、S213、否)。
CPU11若完成了作业的执行(步骤S213、是),则删除RAM14中保存的该作业涉及的图像(步骤S414)。
另一方面,在被指定的图像已被加密的情况下(步骤S402、是),CPU11将针对该指定的图像的打印的批准请求通知内容与该作业(作业ID)建立关联地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步骤S404),并将表示该作业的作业种类的“打印”与该作业建立关联地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步骤S405)。
批准请求通知内容的具体内容是生成批准请求通知邮件所需要的上述的批准者信息、用户信息(当前登陆中的用户)、和恢复模式信息等。上述的各种信息在后述的图32的步骤S463中,与BOX或者USB存储器中保存的图像(被加密了的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地保存在成为该图像的保存目的地的BOX或者USB存储器中。这里,将与指定的图像建立关联地保存在BOX或者USB存储器中的各种信息(批准请求通知内容)与该作业建立关联地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
CPU11在显示部17上显示将待机模式设为初始选择状态的恢复模式选择画面(参照图14)(步骤S406)。通过恢复模式选择画面,监视是否从用户受理恢复模式的选择(步骤S407、否)。CPU11若通过恢复模式选择画面受理了恢复模式的选择的确定(步骤S407、是),则将表示被选择的恢复模式的恢复模式信息与该作业建立关联地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步骤S408),将该作业(执行作业)变更成等待批准作业(步骤S409),并转移至图30的步骤S135。
在从步骤S409转移到了步骤S135的情况下,CPU11利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保存的各种信息(作业种类、批准者信息、用户信息、恢复模式信息)和该作业的作业ID(作业编号),生成批准请求通知邮件(步骤S135),并将批准请求通知邮件发送到由批准者信息表示的该批准者的管理者终端35。
图31的各处理步骤与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图23的各处理步骤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但是,在基于复合机10从管理者终端35接收并保存到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恢复模式是“立即开始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50、立即开始模式),转移到图32的步骤S451(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32中,CPU11通过显示部17上显示的已批准待机作业的选择画面(参照图16),从登陆用户受理已批准待机作业的选择(步骤S151、S152、是),若受理到开始键的按下(步骤S153、是),则在受理到该选择以及执行指示的该作业是复印作业的情况下(步骤S451、否),将退回保存在硬盘装置16中的该作业涉及的原稿的图像数据返送回RAM14(步骤S154),并转移到步骤S155。
在受理到选择以及执行指示的该作业是对保存在BOX或者USB存储器中的指定的图像进行打印的作业的情况下(步骤S451、是),CPU11从BOX或者USB存储器将该指定的图像(被加密了的图像数据)转印到RAM14中(步骤S452),并将该图像解密保存到RAM14中(步骤S453)。并且,删除转印到RAM14中的原来的图像(被加密了的图像数据)(步骤S454),并转移到步骤S155。
另外,在图31的步骤S150中,在基于从管理者终端35接收并保存到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恢复模式是“立即开始模式”的情况下,进行该图32的步骤S451以后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CPU11在符合接收并保存了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已批准待机作业是复印作业的情况下(步骤S451、否),进行步骤S154以后的处理,在是对保存在BOX或者USB存储器中的指定的图像进行打印的作业的情况下(步骤S451、是),进行步骤S452以后的处理。
在步骤S155中,CPU11将通过已批准待机作业选择画面选择出的已批准待机作业、或者符合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已批准待机作业变更成执行作业(步骤S155)。在该执行作业是复印、或者对保存在BOX或者USB存储器中的图像进行打印的作业的情况下(步骤S455、打印),CPU11执行该作业(从步骤S456到步骤S457的“否”)。这里,CPU11控制打印部23,将基于RAM14中保存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打印输出到记录纸上。
在作业的执行完成时(步骤S457、是),CPU11删除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保存的与该作业相关的各种信息(作业种类、批准者信息、用户信息、恢复模式信息)、和该作业涉及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删除RAM14中保存的该作业涉及的图像数据(原稿的图像数据、或者从BOX或者USB存储器转印并解密了的图像数据)(步骤S458),并转移到步骤S159。
另外,在执行作业是BOX保存或者USB存储器保存的作业的情况下(步骤S455、保存),CPU11将在步骤S154中从硬盘装置16返送回RAM14的该作业涉及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加密并保存到RAM14中(步骤S459),并从RAM14删除加密前的原稿的图像数据(步骤S460)。
接着,CPU11执行该作业,将RAM14中保存的已加密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保存在BOX或者USB存储器中(步骤S461、S462、否)。
在作业的执行完成时(步骤S462、是),CPU11将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保存的与该作业相关的批准请求通知内容与BOX或者USB存储器中保存的图像数据(被加密了的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地保存在BOX或者USB存储器中(步骤S463)。
在此,批准请求通知内容的具体内容是,在之后对BOX或者USB存储器中保存的图像数据进行打印时(参照图29的步骤S401、S402、S404),在生成用于得到该打印的批准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时所需要的上述的批准者信息、用户信息(当前登陆中的用户)和恢复模式信息等。这些各种信息在图30的步骤S129、S130、S132中被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在步骤S463中,这些各种信息(批准请求通知内容)与加密保存的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地进行保存。
另外,由于上述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中记载的作业种类是“打印”,所以在图30的步骤S222中被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的作业种类信息“保存”在生成上述邮件时不需要。因此,在此,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的作业种类信息不被包含在批准请求通知内容中,所以不进行与图像数据相关联的作业种类信息的保存。
接着,CPU11删除非易失性存储器15中保存的与该作业相关的各种信息(作业种类、批准者信息、用户信息、恢复模式信息)、和在RAM14中保存的该作业涉及的已被加密的原稿的图像数据(步骤S464),并转移到步骤S159。
例如,即使得到了批准者的同意而将作为机密性高的信息的附加有电子水印信息的原稿的图像等保存在BOX或者USB存储器中,若该图像被用户不慎(没有得到批准者的同意)输出,则该图像可能会被他人看到,从而在安全性方面存在问题。另外,在将图像保存在USB存储器中的情况下,若处于该USB存储器因管理松懈而能够被他人使用的状态下,则USB存储器中保存的图像(机密性较高的信息)有可能被他人看到,在安全性方面还是存在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图像加密保存在BOX或者USB存储器中,所以即使该图像被用户不慎输出,或者保存目的地的USB存储器的管理松懈,该图像也不会被他人看到,能够确保安全性。
另外,在受理了对保存在BOX或者USB存储器中的已被加密的图像进行打印的作业的情况下,复合机10将该作业设为等待批准状态,并向规定的批准者发送针对该作业的图像打印的批准请求通知邮件。在从该批准者接收到同意图像打印的批准结果通知邮件的情况下,允许执行该作业,将图像解密并打印。
由此,对BOX或者USB存储器中保存的已被加密的图像(机密性较高的信息)进行打印的作业也只能在得到了批准者的同意的情况下被执行,能够对用户不慎输出该保存的图像的情况防患于未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上述的打印作业,也能够根据其输出方式自动地切换到待机模式来执行,或者由用户选择恢复模式(立即开始模式或待机模式),或者由批准者依自己的权限来变更恢复模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保存的图像进行打印的情况,但是该保存的图像的输出方式也可以是发送或向其他的存储器进行的保存(从BOX向USB存储器进行的保存、从USB存储器向BOX进行的保存、从与复合机10连接的USB存储器向其他的USB存储器进行的保存)等。
另外,在得到了批准者的同意而执行对保存在BOX或USB存储器中的图像进行输出的作业的情况下,通过根据该作业的输出方式(作业种类)来切换是设为自动执行该作业的立即开始模式、还是设为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该作业的待机模式,也能够将该作业得到批准后的开始时间点自动地切换到考虑了安全确保和迅速处理的合适的时间点。
上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而具体的构成并不限于实施方式所示的构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的变更和追加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在处于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中,对于成为得到批准后的执行动作(恢复模式)的切换的判断要素的作业属性,以打印、发送、保存之类的输出方式(作业种类)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其他的属性。
例如,在打印的输出方式中,有将输出物(打印物)输出到排纸盘中的方式、和输出到带锁箱(保密箱)的方式等。向排纸盘的输出是,与得到批准后进行自动打印的情况相比,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进行打印的情况下的输出时的保密性变高的输出方式(利用自动打印时输出物有可能被第三者看到,是保密性的级别较低的输出方式)。向带锁箱的输出是,在得到批准后进行自动打印的情况下和在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进行打印的情况下,输出时的保密性没有改变的输出方式(输出物被第三者看到的可能性较低,是保密性的级别较高的输出方式)。也可以将这种打印中的、保密性的级别不同的多种输出方式作为上述的作业属性来进行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将向带锁箱输出的作业切换到立即开始模式(第1执行动作),将向排纸盘输出的作业切换到待机模式(第2执行动作)。
另外,在发送的输出方式中,有亲启发送和非亲启发送(普通发送)等。亲启发送是在得到批准后进行自动发送的情况下和在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进行发送的情况下,输出时的保密性不变的输出方式(输出物被第三者看到的可能性较低、保密性的级别较高的输出方式)。非亲启发送是,与得到批准后进行自动发送的情况相比(向发送接收方进行了发送开始的联络后),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进行发送的情况下的输出时的保密性变高的输出方式(利用自动发送时输出物有可能被第三者看到,保密性较低的输出方式)。也可以将这种发送中的、保密性的级别不同的多种输出方式作为上述的作业属性来进行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将亲启发送的作业切换到立即开始模式(第1执行动作),将非亲启发送的作业切换到待机模式(第2执行动作)。
另外,需要得到批准的作业也可以作为预约作业进行受理。在是预约作业的情况下,例如可以构成为,如果批准通知的接收在预约时刻(时间)之前,则到了预约时刻时该预约作业自动开始执行,或者如果批准通知的接收在预约时刻之后,则在接收到批准通知后立即自动开始执行该预约作业。即使是针对该预约作业的自动执行,也不用另外受理执行指示操作,从而能够迅速地开始执行作业。
虽然以如下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即根据原稿或输出对象的图像(文件)中是否附加有规定的信息(电子水印信息、RFID信息)来判断是否是图像输出需要得到批准的作业,但是也可以根据其他的条件来进行判断。例如,根据作业的请求用户(按用户)来判断是否需要得到批准,或者在发送类的作业中根据发送目的地(按发送目的地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得到批准。在按用户进行判断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将用户级别较低的用户的作业判断为需要得到批准,将用户级别较高的用户或管理者的作业判断为无需得到批准。在按发送目的地信息进行判断的情况下,例如将以部门外部或公司外部作为发送目的地的作业判断为需要得到批准,将以部门内部或公司内部作为发送目的地的作业判断为无需得到批准。
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的构成。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具备:
作业受理部,其受理输出图像的作业;
作业执行部,其执行由上述作业受理部受理到的作业来输出图像;
控制部,当由上述作业受理部受理到的作业是图像输出需要得到批准的作业时,该控制部将该作业设为等待批准状态,并向规定的批准者发送请求批准该作业的图像输出的批准请求通知,在从该批准者接收到批准通知的情况下,该控制部根据该作业的属性对是自动执行该作业的第1执行动作、还是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该作业的第2执行动作进行切换,其中,该批准通知表示同意通过上述批准请求通知请求得到批准的该作业的图像输出。
在上述发明中,图像处理装置在受理到的作业是图像输出需要得到批准的作业的情况下,将该作业设为等待批准状态,并向规定的批准者发送请求批准该作业的图像输出的批准请求通知,在从该批准者接收到批准通知的情况下,根据该作业的属性,对是自动执行该作业的第1执行动作、还是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该作业的第2执行动作进行切换,其中,批准通知表示同意通过批准请求通知请求得到批准的该作业(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图像输出。
另外,在基于第1执行动作的作业的自动执行中,包括在得到批准后不受理执行指示操作而是自动执行作业的方式。例如包括:在接收到批准通知后直接开始执行普通作业(立即自动开始),或者在接收到批准通知后根据预约时刻(时间)开始执行预约作业(预约自动开始)的方式。
由此,能够将处于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得到批准后的开始时间点根据该作业的属性自动切换到考虑了安全确保和迅速处理的合适的时间点。
[2]根据[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作业执行部中,作为输出图像时的输出方式有保密性的级别不同的多种输出方式,
成为上述切换的判断要素的作业属性是确定上述输出方式的信息。
在上述发明中,作为输出图像时的输出方式,具有保密性的级别不同的多种输出方式。在根据该作业的属性来切换设为了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得到批准后的执行动作(第1执行动作或第2执行动作)时,对于成为该切换的判断要素的作业属性,使用确定输出方式的信息。由此,在得到批准后执行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时,能够根据输出方式的保密性的级别,自动地切换到第1执行动作或者第2执行动作。
[3]根据[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作业执行部中,作为输出图像时的输出方式,有第1输出方式和第2输出方式,其中,在第1输出方式中,在得到批准后自动执行设为上述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情况下和、在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设为上述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情况下保密性不变,在第2输出方式中,与得到批准后自动执行设为上述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情况相比,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设为上述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情况下保密性变高,
成为上述切换的判断要素的作业属性是确定上述输出方式的信息,
在上述切换中,上述控制部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第1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1执行动作,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第2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2执行动作。
在上述发明中,对于第1输出方式的作业,在得到批准后自动指定的情况下和在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的情况下,输出时的保密性不会发生改变。对于无论是受理还是不受理该执行指示操作,输出时的保密性都不会发生改变的作业,通过在得到批准后不受理执行指示操作而是自动执行,省去了无用的操作,从而提高了可用性。对于第2输出方式的作业,与得到批准后进行自动执行的情况相比,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进行执行的情况下的输出时的保密性变高。对于若受理该执行指示操作来进行执行则输出时的保密性变高的作业,通过在得到批准后不进行自动执行而是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其安全性得以确保。
[4]根据[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作业执行部中,作为输出图像时的输出方式,有将图像发送到外部装置的发送输出方式、和将图像打印输出到记录纸上的打印输出方式,
成为上述切换的判断要素的作业属性是确定上述输出方式的信息,
在上述切换中,上述控制部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发送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1执行动作,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打印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2执行动作。
在上述发明中,对于将图像发送到外部装置的输出方式的作业,由于输出物的保密性依赖于接收机侧的输出状态,所以在发送机侧,在得到批准后进行自动发送的情况下和在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进行发送的情况下,输出时的保密性不会发生改变。对于将图像打印输出到记录纸上的输出方式的作业,与得到批准后进行自动执行的情况相比,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进行执行的情况下的输出时的保密性变高。另外,在这种发送和打印中,保密性的级别不同,也可以认为与打印相比,发送的保密性的级别较高(与发送相比,打印的保密性的级别较低)。
由此,对于作为无论受理还是不受理执行指示操作,输出时的保密性都不会发生改变(可以认为与打印相比保密性的级别较高)的输出方式的发送作业,通过在得到批准后不受理执行指示操作而是自动执行,省去了无用的操作,从而提高了可用性。另外,对于作为若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进行执行则输出时的保密性变高(可以认为与发送相比保密性的级别较低)的输出方式的打印作业,通过在得到批准后不进行自动执行而是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其安全性得以确保。
另外,在引用[2]所记载的发明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发送的输出方式和打印的输出方式被包括在保密性的级别不同的多种输出方式中。在引用[3]所记载的发明的情况下,发送的输出方式被包括在第1输出方式中,打印的输出方式被包括在第2输出方式中。
[5]根据[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作业执行部中,作为输出图像时的输出方式,有将图像保存到存储器中的保存输出方式、和将图像打印输出到记录纸上的打印输出方式,
成为上述切换的判断要素的作业属性是确定上述输出方式的信息,
在上述切换中,上述控制部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保存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1执行动作,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打印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2执行动作。
在上述发明中,对于将图像保存在图像处理装置的内部存储器(非易失性的内部存储装置)等中的输出方式的作业,在得到批准后进行自动保存的情况下和在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进行保存的情况下,输出时的保密性不变。另外,对于将图像保存在与图像处理装置连接的外部存储器(非易失性的外部存储装置)等中的输出方式的作业,如果在他人无法使用该外部存储器的状态下进行管理(严格保管或密码锁等),则可以认为输出时的保密性同样不变。另一方面,对于将图像打印输出到记录纸上的输出方式的作业,与得到批准后自动执行的情况相比,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的情况下的输出时的保密性变高。另外,在这种保存和打印中,保密性的级别不同,可以认为与打印相比保存的保密性的级别较高(与保存相比,打印的保密性的级别较低)。
由此,对于作为无论受理还是不受理执行指示操作,输出时的保密性都不会发生改变(可以认为与打印相比保密性的级别较高)的输出方式的保存作业,通过在得到批准后不受理执行指示操作而是自动执行,省去了无用的操作,从而提高了可用性。另外,对于作为若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进行执行则输出时的保密性变高(可以认为与保存相比保密性的级别较低)的输出方式的打印作业,通过在得到批准后不进行自动执行而是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其安全性得以确保。
另外,在引用[2]所记载的发明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保存的输出方式和打印的输出方式被包括在保密性的级别不同的多种输出方式中。在引用[3]所记载的发明的情况下,保存的输出方式被包括在第1输出方式中,打印的输出方式被包括在第2输出方式中。
[6]根据[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作业执行部中,作为输出图像时的输出方式,有将图像发送到外部装置的发送输出方式、将图像保存到存储器中的保存输出方式、和将图像打印输出到记录纸上的打印输出方式,
成为上述切换的判断要素的作业属性是确定上述输出方式的信息,
在上述切换中,上述控制部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发送输出方式的作业以及确定为上述保存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1执行动作,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打印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2执行动作。
[7]根据[5]或[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作业执行部在上述保存输出方式中,将图像加密保存到上述存储器中,
当由上述作业受理部受理到的作业是对保存在上述存储器中的已被加密的图像进行输出的作业时,上述控制部将该作业设为等待批准状态,并向规定的批准者发送请求批准该作业的图像输出的批准请求通知,在从该批准者接收到批准通知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允许执行该作业,其中,该批准通知表示同意通过上述批准请求通知请求得到批准的该作业的图像输出,
在执行对保存在上述存储器中的已被加密的图像进行输出的作业的情况下,上述作业执行部将该图像解密输出。
即使在得到了批准者的同意而将图像保存在存储器中的情况下,若该图像被用户不慎(没有得到批准者的同意)输出,则该图像有可能被他人看到,从而在安全性方面存在问题。另外,在将图像保存在与图像处理装置连接的外部存储器中的情况下,若在该外部存储器的管理松懈而导致他人能够使用的状态下,则外部存储器中保存的图像有可能被他人看到,在安全性方面还是存在问题。
在上述发明中,由于将图像加密保存在存储器中,所以即使该图像被用户不慎输出,或者保存目的地的外部存储器的管理松懈,该图像也不会被他人看到,能够确保安全性。
另外,在受理了对保存在存储器中的已被加密的图像进行输出的作业的情况下,将该作业设为等待批准状态,并向规定的批准者发送请求批准该作业的图像输出的批准请求通知。在从该批准者接收到批准通知的情况下,允许该作业的执行,将图像解密输出,其中,该批准通知表示同意通过批准请求通知请求得到批准的该作业(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图像输出。
另外,这里的输出(输出方式)包含打印、发送、向其他存储器进行的保存(从图像处理装置的内部存储器向外部存储器进行的保存、从外部存储器向图像处理装置的内部存储器进行的保存、从与图像处理装置连接的外部存储器向其他外部存储器进行的保存)等。
由此,对保存在存储器中的图像进行输出的作业也仅在得到了批准者的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够被执行,从而能够对保存在存储器中的图像被用户不慎输出的情况防患于未然。
[8]根据[7]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针对上述被允许执行的作业,根据该作业的属性来进行上述切换。
在上述发明中,在得到了批准者的同意而执行对保存在存储器中的图像进行输出的作业的情况下,也根据该作业的属性来切换是进行自动执行该作业的第1执行动作、还是进行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该作业的第2执行动作。
由此,也能够将对保存在存储器中的图像进行输出的作业得到了批准后的开始时间点根据改作业的属性自动切换到考虑了安全确保和迅速处理的合适的时间点。
[9]根据[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针对需要得到上述批准的作业,受理到选择上述第1执行动作或者上述第2执行动作的选择指示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切换中,使上述选择指示优先于上述作业属性,并进行向通过上述选择指示选择出的执行动作的切换。
在上述发明中,在针对需要得到批准的作业,受理了在得到批准后是以第1执行动作或者以第2执行动作来执行该作业(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选择指示的情况下,进行向该选择的执行动作的切换。由此,能够按每个作业来选择在得到批准后执行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时的执行动作。
[10]根据[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上述批准通知从上述批准者受理到上述第1执行动作或者上述第2执行动作的指定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切换中,使上述指定最优先,并进行向上述被指定的执行动作的切换。
在上述发明中,批准者能够在针对通过批准请求通知请求得到批准的作业(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图像输出)的批准通知中,指定在得到批准后是以第1执行动作或者以第2执行动作来执行该作业。图像处理装置在通过从批准者接收到的批准通知而受理到第1执行动作或者第2执行动作的指定的情况下,使该指定最优先,进行向指定的执行动作的切换。由此,批准者能够按每个作业来指定在得到批准后执行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时的执行动作。
[11]根据[2]~[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上述批准通知从上述批准者受理到上述输出方式的指定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将上述作业的输出方式变更成受理了上述指定的输出方式。
在上述发明中,批准者能够在针对通过批准请求通知请求得到批准的作业(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图像输出)的批准通知中,指定该作业的输出方式。图像处理装置在通过从批准者接收到的批准通知而受理了输出方式的指定的情况下,将该作业的输出方式变更成受理到指定的输出方式。由此,批准者能够按每个作业来指定在得到批准后执行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时的输出方式。
[12]根据[1]~[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将处于上述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该存储器与执行作业时对作业数据进行配置的存储器不同。
在上述发明中,将处于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数据存储到与在执行作业时对作业数据进行配置的存储器不同的存储器中,由此即使处于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数量增加,也能够避免处于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数据被蓄积在前者的存储器中。在执行无需得到批准的作业的情况下,将该作业数据配置到前者的存储器中,能够有效利用该存储器来进行处理。
[13]根据[1]~[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作业受理部受理到的作业包含对读取原稿而得到的图像进行输出的原稿图像的输出作业,
在上述受理到的作业是上述原稿图像的输出作业、且上述原稿中附加有规定的信息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判断为该作业是需要得到上述批准的作业。
在上述的发明中,在受理到的作业是原稿图像的输出作业(输出读取原稿而得到的图像的作业)、且该原稿中附加有规定的信息的情况下,判断为该作业是图像输出需要得到批准的作业。例如,对于打印有机密信息等的原稿,通过在该原稿中预先附加规定的信息,能够将读取该原稿而得到的图像的输出自动设为需要得到批准,能够确保针对该图像的输出的安全性。
[14]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受理输出图像的作业的步骤;
在上述受理到的作业是图像输出需要得到批准的作业的情况下,将该作业设为等待批准状态,并向规定的批准者发送请求批准该作业的图像输出的批准请求通知的步骤;
从上述批准者接收批准通知的步骤,其中,该批准通知表示同意通过上述批准请求通知请求得到批准的该作业的图像输出;
在接收到上述批准通知的情况下,根据该作业的属性,对是自动执行该作业的第1执行动作、还是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该作业的第2执行动作进行切换的步骤;和
按照上述切换后的执行动作,执行该作业来输出图像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能够将等待批准的作业得到批准后的开始时间点自动切换到考虑了安全确保和迅速处理的合适的时间点。因此,无需用于进行该切换的设定操作等,从而减轻了操作负担。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不限于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复合机,也可以将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其他图像处理装置设为对象。

Claims (20)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作业受理部,其受理输出图像的作业;
作业执行部,其执行由上述作业受理部受理到的作业来输出图像;
控制部,当由上述作业受理部受理到的作业是图像输出需要得到批准的作业时,该控制部将该作业设为等待批准状态,并向规定的批准者发送请求批准该作业的图像输出的批准请求通知,在从该批准者接收到批准通知的情况下,该控制部根据该作业的属性对是自动执行该作业的第1执行动作、还是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该作业的第2执行动作进行切换,其中,该批准通知表示同意通过上述批准请求通知请求得到批准的该作业的图像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作业执行部中,作为输出图像时的输出方式有保密性的级别不同的多种输出方式,
成为上述切换的判断要素的作业属性是确定上述输出方式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作业执行部中,作为输出图像时的输出方式有第1输出方式和第2输出方式,其中,在第1输出方式中,在得到批准后自动执行设为上述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情况下、和在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设为上述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情况下保密性不变,在第2输出方式中,与得到批准后自动执行设为上述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情况相比,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设为上述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情况下保密性变高,
成为上述切换的判断要素的作业属性是确定上述输出方式的信息,
在上述切换中,上述控制部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第1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1执行动作,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第2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2执行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作业执行部中,作为输出图像时的输出方式有将图像发送到外部装置的发送输出方式、和将图像打印输出到记录纸上的打印输出方式,
成为上述切换的判断要素的作业属性是确定上述输出方式的信息,
在上述切换中,上述控制部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发送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1执行动作,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打印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2执行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作业执行部中,作为输出图像时的输出方式,有将图像保存到存储器中的保存输出方式、和将图像打印输出到记录纸上的打印输出方式,
成为上述切换的判断要素的作业属性是确定上述输出方式的信息,
在上述切换中,上述控制部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保存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1执行动作,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打印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2执行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作业执行部中,作为输出图像时的输出方式,有将图像发送到外部装置的发送输出方式、将图像保存到存储器中的保存输出方式、和将图像打印输出到记录纸上的打印输出方式,
成为上述切换的判断要素的作业属性是确定上述输出方式的信息,
在上述切换中,上述控制部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发送输出方式的作业以及确定为上述保存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1执行动作,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打印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2执行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作业执行部在上述保存输出方式中,将图像加密保存到上述存储器中,
当由上述作业受理部受理到的作业是对保存在上述存储器中的已被加密的图像进行输出的作业时,上述控制部将该作业设为等待批准状态,并向规定的批准者发送请求批准该作业的图像输出的批准请求通知,在从该批准者接收到批准通知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允许执行该作业,其中,该批准通知表示同意通过上述批准请求通知请求得到批准的该作业的图像输出,
在执行对保存在上述存储器中的已被加密的图像进行输出的作业的情况下,上述作业执行部将该图像解密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针对上述被允许执行的作业,根据该作业的属性来进行上述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针对需要得到上述批准的作业,受理到选择上述第1执行动作或者上述第2执行动作的选择指示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切换中,使上述选择指示优先于上述作业属性,并进行向通过上述选择指示选择出的执行动作的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上述批准通知从上述批准者受理到上述第1执行动作或者上述第2执行动作的指定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切换中,使上述指定最优先,并进行向上述被指定的执行动作的切换。
11.根据权利要求2~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上述批准通知从上述批准者受理到上述输出方式的指定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将上述作业的输出方式变更成受理了上述指定的输出方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将处于上述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该存储器与执行作业时对作业数据进行配置的存储器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作业受理部受理到的作业包含对读取原稿而得到的图像进行输出的原稿图像的输出作业,
在上述受理到的作业是上述原稿图像的输出作业、且上述原稿中附加有规定的信息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判断为该作业是需要得到上述批准的作业。
14.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受理输出图像的作业的步骤;
在上述受理到的作业是图像输出需要得到批准的作业的情况下,将该作业设为等待批准状态,并向规定的批准者发送请求批准该作业的图像输出的批准请求通知的步骤;
从上述批准者接收批准通知的步骤,其中,该批准通知表示同意通过上述批准请求通知请求得到批准的该作业的图像输出;
在接收到上述批准通知的情况下,根据该作业的属性,对是自动执行该作业的第1执行动作、还是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该作业的第2执行动作进行切换的步骤;和
按照上述切换后的执行动作,执行该作业来输出图像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执行作业来输出图像的步骤中,作为输出图像时的输出方式,有保密性的级别不同的多种输出方式,
成为上述切换的判断要素的作业属性是确定上述输出方式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执行作业来输出图像的步骤中,有第1输出方式和第2输出方式,其中,在第1输出方式中,在得到批准后自动执行设为上述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情况下、和在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设为上述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情况下,保密性不变,在第2输出方式中,与得到批准后自动执行设为上述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情况相比,受理执行指示操作来执行设为上述等待批准状态的作业的情况下保密性变高,
成为上述切换的判断要素的作业属性是确定上述输出方式的信息,
在上述根据作业属性来进行切换的步骤中,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第1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1执行动作,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第2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2执行动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执行作业来输出图像的步骤中,作为输出图像时的输出方式,有将图像发送到外部装置的发送输出方式、和将图像打印输出到记录纸上的打印输出方式,
成为上述切换的判断要素的作业属性是确定上述输出方式的信息,
在上述根据作业属性来进行切换的步骤中,在上述切换中,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发送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1执行动作,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打印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2执行动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执行作业来输出图像的步骤中,作为输出图像时的输出方式,有将图像保存到存储器中的保存输出方式、和将图像打印输出到记录纸上的打印输出方式,
成为上述切换的判断要素的作业属性是确定上述输出方式的信息,
在上述根据作业属性来进行切换的步骤中,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保存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1执行动作,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打印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2执行动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执行作业来输出图像的步骤中,作为输出图像时的输出方式,有将图像发送到外部装置的发送输出方式、将图像保存到存储器中的保存输出方式、和将图像打印输出到记录纸上的打印输出方式,
成为上述切换的判断要素的作业属性是确定上述输出方式的信息,
在上述根据作业属性来进行切换的步骤中,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发送输出方式的作业以及确定为上述保存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1执行动作,针对根据上述信息确定为上述打印输出方式的作业,切换到上述第2执行动作。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执行作业来输出图像的步骤中,在上述保存输出方式中,将图像加密保存到上述存储器中,
在上述根据作业属性来进行切换的步骤中,当由上述作业受理部受理到的作业是对保存在上述存储器中的已被加密的图像进行输出的作业时,将该作业设为等待批准状态,并向规定的批准者发送请求批准该作业的图像输出的批准请求通知,在从该批准者接收到批准通知的情况下,允许执行该作业,其中,该批准通知表示同意通过上述批准请求通知请求得到批准的该作业的图像输出,
在上述执行作业来输出图像的步骤中,在执行对保存在上述存储器中的已被加密的图像进行输出的作业的情况下,将该图像解密输出。
CN201110235840.2A 2010-08-16 2011-08-11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Active CN1024380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81864 2010-08-16
JP2010-181864 2010-08-16
JP2010256260A JP5656011B2 (ja) 2010-08-16 2010-11-16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0-256260 2010-11-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8091A true CN102438091A (zh) 2012-05-02
CN102438091B CN102438091B (zh) 2014-11-12

Family

ID=45564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35840.2A Active CN102438091B (zh) 2010-08-16 2011-08-11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81349B2 (zh)
JP (1) JP5656011B2 (zh)
CN (1) CN10243809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2644A (zh) * 2021-05-27 2022-11-29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动作状态通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12793B2 (ja) * 2011-05-30 2015-05-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送信装置、画像送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66652B2 (ja) * 2012-05-31 2015-08-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45945B2 (ja) 2013-03-05 2016-12-14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エネルギー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サーバ装置
JP2014175943A (ja) * 2013-03-11 2014-09-22 Ricoh Co Ltd 配信制御システム、配信システム、配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71876B2 (ja) * 2013-06-19 2018-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及びその制御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11962876B2 (en) * 2014-01-31 2024-04-16 Digimarc Corporation Recycling methods and systems, and related plastic containers
US20190306385A1 (en) 2014-01-31 2019-10-03 Digimarc Corporation Concerning digital marking and reading of plastic items, useful in recycling
CN104361265A (zh) * 2014-10-28 2015-02-18 深圳市大成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档保护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US10078748B2 (en) * 2015-11-13 2018-09-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Unlock and recovery for encrypted devices
JP6702211B2 (ja) * 2017-01-30 2020-05-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69994B2 (ja) * 2017-03-16 2020-03-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6838460B2 (ja) * 2017-03-29 2021-03-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管理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情報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JP7059534B2 (ja) * 2017-07-28 2022-04-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6958293B2 (ja) * 2017-11-28 2021-11-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062309A (ja) * 2020-10-08 2022-04-2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電子文書管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088200A (ja) * 2020-12-02 2022-06-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0375A (zh) * 2003-10-20 2005-04-27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US20060031674A1 (en) * 2004-08-09 2006-02-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ncrypting method and encrypting apparatus for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748407A (zh) * 2002-12-19 2006-03-15 詹姆斯·伯克 路由语音/视频/传真邮件和检视传真文件的系统及方法
CN1758239A (zh) * 2004-10-07 2006-04-12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作业执行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图像形成设备和程序产品
CN1885892A (zh) * 2005-06-24 2006-12-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系统以及装置和批准服务器
CN101184141A (zh) * 2006-11-17 2008-05-21 施乐公司 用于提供安全传真发送确认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54285B2 (ja) * 2003-03-20 2009-04-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JP3840244B2 (ja) * 2003-11-12 2006-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ジョブ処理方法、記憶媒体、プログラム
JP2008194942A (ja) * 2007-02-13 2008-08-2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ならびに画像形成方法を実行するプログラム
JP5135239B2 (ja) * 2009-01-20 2013-02-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サーバ装置
JP5460109B2 (ja) * 2009-04-13 2014-04-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生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8407A (zh) * 2002-12-19 2006-03-15 詹姆斯·伯克 路由语音/视频/传真邮件和检视传真文件的系统及方法
CN1610375A (zh) * 2003-10-20 2005-04-27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US20060031674A1 (en) * 2004-08-09 2006-02-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ncrypting method and encrypting apparatus for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758239A (zh) * 2004-10-07 2006-04-12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作业执行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图像形成设备和程序产品
CN1885892A (zh) * 2005-06-24 2006-12-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系统以及装置和批准服务器
CN101184141A (zh) * 2006-11-17 2008-05-21 施乐公司 用于提供安全传真发送确认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2644A (zh) * 2021-05-27 2022-11-29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动作状态通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81349B2 (en) 2014-03-25
US20120038950A1 (en) 2012-02-16
JP5656011B2 (ja) 2015-01-21
CN102438091B (zh) 2014-11-12
JP2012065300A (ja) 201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8091B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US20210223973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US823793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stricting file operations
US8259941B2 (en) Image processor,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toring images and related code information
US7611050B2 (e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ncluding plurality of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es connected to network for use by plurality of users,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ncluded in the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US20070206216A1 (en) Management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anagement system
US20080198421A1 (en) Confidential documents management system
JP2008092369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7079693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6094070A (ja) 画像処理装置
TWI466012B (zh) 文件處理方法
JP2006303563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6157156A (ja) 印刷制御装置及び印刷制御方法
KR102024520B1 (ko) 화상형성장치의 큐알코드 삽입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1851658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화상형성장치의 정보 관리 방법
JP470672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1190248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2000353171A (ja) 文書読取装置
JP2007334456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7272566A (ja) 印刷システム
JP4176068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471531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ファイル管理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9723176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transferring a duplicate of a document to another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within a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group
JP2006094067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4971771B2 (ja) サーバ装置、文書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サーバ装置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