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2739B - 一种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制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2739B
CN102432739B CN2011102331043A CN201110233104A CN102432739B CN 102432739 B CN102432739 B CN 102432739B CN 2011102331043 A CN2011102331043 A CN 2011102331043A CN 201110233104 A CN201110233104 A CN 201110233104A CN 102432739 B CN102432739 B CN 1024327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resin
mixing solutions
low
surface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331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32739A (zh
Inventor
施利毅
孙小英
杭建忠
苏友权
金鹿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hui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Suq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SHU INSTITUTE OF NANO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SHU INSTITUTE OF NANO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DONGGUAN-SHU INSTITUTE OF NANO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11023310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327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32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27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327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27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以重量百分比计,在烧瓶中加入包含醋酸丁酯与二甲苯的第一混合溶液5-30%和硅油5-30%作为溶剂;制备包含丙烯酸酯单体和丙烯酸酯功能单体的第二混合溶液,并使引发剂溶解于该第二混合溶液中,该第二混合溶液的组成为甲基丙烯酸甲酯20-50%、丙烯酸丁酯10-20%、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与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3-20%、甲基丙烯酸羟乙酯3-10%和引发剂0.5-5%;将溶剂升温到60-100℃,将溶解了引发剂的第二混合溶液缓慢滴加到溶剂中并匀速搅拌,滴加完毕后,使溶剂恒温保持2-20小时,制得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树脂。

Description

一种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防污涂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的制备方法和由该制备方法所制得的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该树脂合成时,使用了具有防污作用的硅油作溶剂,制得的树脂具有低表面能、低弹性模量的特点。
背景技术
海洋生物的污损一直是全球面临的重大课题,海洋污损涉及海洋航运、浮标、海洋石油操作平台、海岸设施、海底电缆等。其中,海洋生物的污损对海洋航运业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据统计船底的海洋生物污损面积达到5%时,船舶航运增加的燃油将增加10%左右,并且增加了船底钢铁被加速腐蚀的风险。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在与海水接触的部位用防污涂料来加以保护。目前,在众多的防污涂料牌号中,自抛光防污涂料牌号最多。众多国内外涂料公司都开发了自抛光防污涂料。其中,有机锡自抛光防污涂料释放的有机锡对海洋生物产生了致畸的作用。国际海事组织所属的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规定:到2008年1月1日,含有机锡的防污漆将全面禁止使用。由此,出现了利用含铜毒物释放、抗生物药物或天然药物释放等技术研发成功的新型涂料。但是,这些涂料中的毒物释放后而产生的安全性问题也不断受到业界的质疑。特别是含铜毒物的释放,已经在某些港口造成了海洋生物的种群消失和生物量的急剧减少。
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由于其独特的环保特点,特别受到了广泛重视。但是到目前为止,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防污机理还不成熟。实践表明,在海洋环境中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防污效果有待提高。因此该类涂料还没能被用户广泛接受,因此研发出无毒或低毒性释出物并具有低表面能的防污树脂成为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着眼点。专利CN 101157740A描述了一种具有低表面能的含氟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涂料中的应用。其原料是(甲基)丙烯酸酯硬单体20~30%;(甲基)丙烯酯软单体(10~20%);(甲基)丙烯酸羟基酯(5~10%);含氟丙烯酸酯5~12%;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0.5~1%;改性剂0.5~1%;溶剂40~50%;引发剂0.5~1.5%。溶剂为二甲苯、醋酸丁酯、醋酸乙酯、丁酮、甲基异丁基酮、丙二醇甲醚醋酸酯或丙二醇乙醚醋酸酯之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和物。此方法得到的树脂具有低的表面能,但是树脂合成时使用了大量的有机溶剂,另外该树脂固体含量低,溶剂挥发会造成环境污染,并对施工工人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硅油具有低的表面能,并且可以作为一种低表面能的防污添加剂使用。专利CN 101225136A公开了一种防污用羟基硅油改性丙烯酸树脂制备方法,首先用含羟基丙烯酸单体与羟基硅油反应得到预聚物;再将其与端羟基硅油按摩尔比1∶2混合,加入二甲苯与环己酮的混合液,使体系固含量为20-60%,加入钛酸酯类催化剂,升温脱水得到产物。该树脂合成步骤复杂,树脂固含量低,涂装过程会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
为了解决以上不足,本发明采用低毒性的硅油作为部分溶剂,并保留在树脂主体中。该树脂表面能极低,生物难以附着;在海水中能缓慢释放出硅油,从而增强了防污效果。本发明不仅解决了树脂合成时,大量使用有毒溶剂的问题,而且制备的树脂具有低表面能、低弹性模量、释出物极低毒性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得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以硅油部分替代有毒溶剂,减少了有毒溶剂的用量,减轻了溶剂挥发对大气的污染。丙烯酸树脂合成时使用了含氟和含硅的(甲基)丙烯酸酯功能单体,因此制成的丙烯酸树脂表面能低,使得海洋生物难以附着。将该树脂配成防污涂料时,大分子硅油的缓慢释放能延长涂料的防污期限,从而能延长船舶再次涂装的时间,降低涂装成本。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百分比,
(1)制备包含醋酸丁酯与二甲苯的第一混合溶液5-30%,其中醋酸丁酯在第一混合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30-70%;
(2)在装有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所述第一混合溶液5-30%和硅油5-30%作为溶剂;
(3)制备包含丙烯酸酯单体和丙烯酸酯功能单体的第二混合溶液,并使引发剂溶解于该第二混合溶液中,
该第二混合溶液的组成为甲基丙烯酸甲酯20-50%、丙烯酸丁酯10-20%、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与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3-20%、甲基丙烯酸羟乙酯3-10%和引发剂0.5-5%;
(4)将步骤(2)中的溶剂升温到60-100℃,将步骤(3)中溶解了引发剂的第二混合溶液缓慢滴加到溶剂中并匀速搅拌,滴加完毕后,使溶剂恒温保持2-20小时,制得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
所述的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其中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在此混合溶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0-80%;其中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分子结构为:
Figure BDA0000083307480000041
R1为碳原子为1-10的烷烃;R2为H或CH3;X为CH2或NH;
其中含氟丙烯酸单体具有如下结构:
Figure BDA0000083307480000042
R3为H或CH3;Rf为碳原子为1-10的含氟的直链烷烃。
所述的硅油至少一端为烷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或为含有烷氧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并优选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聚甲基苯基硅氧烷。
在反应体系中,硅油占总溶液的重量百分比的5-30%;硅油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10000g/mol。
所述的引发剂是偶氮类引发剂、过氧化二酰或过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和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一种或两种;引发剂总用量为聚合反应单体重量百分比的0.5-5%。
一种由前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该树脂的原料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
Figure BDA0000083307480000051
所述的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其中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在此混合溶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0-80%;其中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分子结构为:
Figure BDA0000083307480000052
R1为碳原子为1-10的烷烃;R2为H或CH3;X为CH2或NH;
其中含氟丙烯酸单体具有如下结构:
Figure BDA0000083307480000053
R3为H或CH3;Rf为碳原子为1-10的含氟的直链烷烃。
所述的硅油至少一端为烷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或为含有烷氧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并优选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聚甲基苯基硅氧烷。
在反应体系中,硅油占总溶液的重量百分比的5-30%;硅油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10000g/mol。
所述的引发剂是偶氮类引发剂、过氧化二酰或过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和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一种或两种;引发剂总用量为聚合反应单体重量百分比的0.5-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以硅油部分替代有毒溶剂的方法合成了丙烯酸树脂。合成方法简单、易操作,合成的树脂VOC含量低、流平性极佳、弹性模量低、表面能低。以硅油部分替代有毒溶剂,减少了有毒溶剂的用量,减轻了溶剂挥发对大气的污染。丙烯酸树脂合成时使用了含氟和含硅的(甲基)丙烯酸酯功能单体,因此制成的丙烯酸树脂表面能低,使得海洋生物难以附着。将该树脂配成防污涂料时,大分子硅油的缓慢释放能延长涂料的防污期限,从而能延长船舶再次涂装的时间,降低涂装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树脂的红外光谱图;
图2为本发明树脂拉伸试验的数据线性拟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一种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百分比算,
(1)制备包含醋酸丁酯与二甲苯的第一混合溶液5-30%;其中醋酸丁酯在第一混合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30-70%;
(2)在装有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所述第一混合溶液5-30%和硅油5-30%作为溶剂;
(3)制备包含丙烯酸酯单体和丙烯酸酯功能单体的第二混合溶液,并使引发剂溶解于该第二混合溶液中,该第二混合溶液的组成为甲基丙烯酸甲酯20-50%、丙烯酸丁酯10-20%、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与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3-20%、甲基丙烯酸羟乙酯3-10%和引发剂0.5-5%;
(4)将步骤(2)中的溶剂升温到60-100℃,将步骤(3)中溶解了引发剂的第二混合溶液缓慢滴加到溶剂中并匀速搅拌,滴加完毕后,使溶剂恒温保持2-20小时,制得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
所述的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其中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在此混合溶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0-80%;其中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分子结构为:
Figure BDA0000083307480000071
R1为碳原子为1-10的烷烃;R2为H或CH3;X为CH2或NH;
其中含氟丙烯酸单体具有如下结构:
Figure BDA0000083307480000072
R3为H或CH3;Rf为碳原子为1-10的含氟的直链烷烃。
所述的硅油至少一端为烷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或为含有烷氧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并优选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聚甲基苯基硅氧烷。
在反应体系中,硅油占总溶液的重量百分比的5-30%;硅油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10000g/mol。
所述的引发剂是偶氮类引发剂、过氧化二酰或过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和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一种或两种;引发剂总用量为聚合反应单体重量百分比的0.5-5%。
一种由前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该树脂的原料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
Figure BDA0000083307480000081
见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树脂的红外光谱图;图2为本发明树脂拉伸试验的数据线性拟合图,对本发明树脂进行拉伸试验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弹性模量值为0.05404MPa。
所述的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其中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在此混合溶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0-80%;其中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分子结构为:
Figure BDA0000083307480000082
R1为碳原子为1-10的烷烃;R2为H或CH3;X为CH2或NH;
其中含氟丙烯酸单体具有如下结构:
Figure BDA0000083307480000083
R3为H或CH3;Rf为碳原子为1-10的含氟的直链烷烃。
所述的硅油至少一端为烷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或为含有烷氧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并优选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聚甲基苯基硅氧烷。
在反应体系中,硅油占总溶液的重量百分比的5-30%;硅油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10000g/mol。
所述的引发剂是偶氮类引发剂、过氧化二酰或过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和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一种或两种;引发剂总用量为聚合反应单体重量百分比的0.5-5%。
具体的,在装有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0克醋酸丁酯,10克二甲苯,30克二甲基硅油,升温到90℃,再称量丙烯酸丁酯1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70克,甲基丙烯酸十三氟庚酯8克、含硅(甲基)丙烯酸酯10克、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8克、二甲苯10克、醋酸丁酯15克、过氧化二苯甲酰4克,通过恒压滴液漏斗用2~4小时恒速滴加完毕。继续保温8小时后停止,制得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
实施例2:本发明一种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百分比算,
(1)制备包含醋酸丁酯与二甲苯的第一混合溶液5-30%;
(2)在装有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所述第一混合溶液5-30%和硅油5-30%作为溶剂;
(3)制备包含丙烯酸酯单体和丙烯酸酯功能单体的第二混合溶液,并使引发剂溶解于该第二混合溶液中,该第二混合溶液的组成为甲基丙烯酸甲酯20-50%、丙烯酸丁酯10-20%、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与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3-20%、甲基丙烯酸羟乙酯3-10%和引发剂0.5-5%;
(4)将步骤(2)中的溶剂升温到60-100℃,将步骤(3)中溶解了引发剂的第二混合溶液缓慢滴加到溶剂中并匀速搅拌,滴加完毕后,使溶剂恒温保持2-20小时,制得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
所述的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其中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在此混合溶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0-80%;其中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分子结构为:
Figure BDA0000083307480000101
R1为碳原子为1-10的烷烃;R2为H或CH3;X为CH2或NH;
其中含氟丙烯酸单体具有如下结构:
R3为H或CH3;Rf为碳原子为1-10的含氟的直链烷烃。
所述的硅油至少一端为烷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或为含有烷氧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并优选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聚甲基苯基硅氧烷。
在反应体系中,硅油占总溶液的重量百分比的5-30%;硅油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10000g/mol。
所述的引发剂是偶氮类引发剂、过氧化二酰或过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和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一种或两种;引发剂总用量为聚合反应单体重量百分比的0.5-5%。
一种由前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该树脂的原料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
所述的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其中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在此混合溶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0-80%;其中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分子结构为:
Figure BDA0000083307480000112
R1为碳原子为1-10的烷烃;R2为H或CH3;X为CH2或NH;
其中含氟丙烯酸单体具有如下结构:
Figure BDA0000083307480000113
R3为H或CH3;Rf为碳原子为1-10的含氟的直链烷烃。
所述的硅油至少一端为烷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或为含有烷氧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并优选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聚甲基苯基硅氧烷。
在反应体系中,硅油占总溶液的重量百分比的5-30%;硅油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10000g/mol。
所述的引发剂是偶氮类引发剂、过氧化二酰或过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和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一种或两种;引发剂总用量为聚合反应单体重量百分比的0.5-5%。
具体的,在装有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0克醋酸丁酯,20克甲苯、25克二甲基硅油,升温到85℃,再称量丙烯酸丁酯10克,甲基丙烯酸甲酯40克,甲基丙烯酸十三氟庚酯5克,含硅(甲基)丙烯酸8克、偶氮二异丁腈2.4克,通过恒压滴液漏斗,2~3小时内滴加完成,并保温8小时,制得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的方法与树脂与实施例1或2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该树脂的原料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
Figure BDA0000083307480000121
具体的,在装有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0克醋酸丁酯,11克二甲苯,60克二甲基硅油,升温到80℃,再称量丙烯酸丁酯44克,甲基丙烯酸甲酯48克,甲基丙烯酸十三氟庚酯8克、含硅(甲基)丙烯酸酯5克、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3克、偶氮二异丁腈1克,通过恒压滴液漏斗用2~4小时恒速滴加完毕。继续保温8小时后停止,制得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与实施例2或3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该树脂的原料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
Figure BDA0000083307480000131
具体的,在装有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0克醋酸丁酯,26克二甲苯,36克二甲基硅油,升温到100℃,再称量丙烯酸丁酯28克,甲基丙烯酸甲酯60克,甲基丙烯酸十三氟庚酯16克、含硅(甲基)丙烯酸酯8克、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2克、过氧化二苯甲酰4克,通过恒压滴液漏斗用2~4小时恒速滴加完毕。继续保温5小时后停止,制得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
实施例5:
本实施例5与实施例2或3或4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该树脂的原料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
Figure BDA0000083307480000132
Figure BDA0000083307480000141
具体的,在装有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4克醋酸丁酯,26克二甲苯,20克二甲基硅油,升温到100℃,再称量丙烯酸丁酯24克,甲基丙烯酸丁酯60克,甲基丙烯酸十三氟庚酯32克、含硅(甲基)丙烯酸酯8克、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2克、过氧化二苯甲酰4克,通过恒压滴液漏斗用2~4小时恒速滴加完毕。继续保温5小时后停止,制得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
该实施例2和3的涂装条件是:测试底材为喷砂钢板,底材表面处理采用抛丸处理法,钢板表面清洁度达到GB/T 8923-1988规定的Sa21/2级。干燥条件为25℃,50%相对湿度,干燥时间为7天。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实施例2涂膜性能
Figure BDA0000083307480000142
表2实施例3涂膜性能
本发明采用以硅油部分替代有毒溶剂的方法合成了丙烯酸树脂。合成方法简单、易操作,合成的树脂VOC含量低、流平性极佳、弹性模量低、表面能低。以硅油部分替代有毒溶剂,减少了有毒溶剂的用量,减轻了溶剂挥发对大气的污染。丙烯酸树脂合成时使用了含氟和含硅的(甲基)丙烯酸酯功能单体,因此制成的丙烯酸树脂表面能低,使得海洋生物难以附着。将该树脂配成防污涂料时,大分子硅油的缓慢释放能延长涂料的防污期限,从而能延长船舶再次涂装的时间,降低涂装成本。
如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结构的其他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的制备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得的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百分比,
(1)制备包含醋酸丁酯与二甲苯的第一混合溶液,所述包含醋酸丁酯与二甲苯的第一混合溶液,在树脂的原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30%,其中醋酸丁酯在第一混合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30-70%;
(2)在装有机械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和二甲基硅油作为溶剂,其中,包含醋酸丁酯与二甲苯的第一混合溶液,在树脂的原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30%,二甲基硅油在树脂的原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30%;
(3)制备包含丙烯酸酯单体和丙烯酸酯功能单体的第二混合溶液,并使引发剂溶解于该第二混合溶液中,
该第二混合溶液的组成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与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引发剂,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树脂的原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0-50%、丙烯酸丁酯在树脂的原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0-20%、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与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在树脂的原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3-20%、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在树脂的原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3-10%和引发剂在树脂的原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5%;
(4)将步骤(2)中的溶剂升温到60-100℃,将步骤(3)中溶解了引发剂的第二混合溶液缓慢滴加到溶剂中并匀速搅拌,滴加完毕后,使溶剂恒温保持2-20小时,制得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其中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在此混合溶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0-80%;其中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分子结构为:
R1为碳原子为1-10的烷烃;R2为H或CH3;X为CH2或NH;
其中含氟丙烯酸单体具有如下结构:
Figure FDA00003501739400022
R3为H或CH3;Rf为碳原子为1-10的含氟的直链烷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油至少一端为烷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或为含有烷氧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体系中,硅油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10000g/mo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是偶氮类引发剂、过氧化二酰或过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其特征在于:该树脂的原料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
Figure FDA000035017394000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溶液,其中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在此混合溶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0-80%;其中含硅(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分子结构为:
Figure FDA00003501739400032
R1为碳原子为1-10的烷烃;R2为H或CH3;X为CH2或NH;
其中含氟丙烯酸单体具有如下结构:
Figure FDA00003501739400033
R3为H或CH3;Rf为碳原子为1-10的含氟的直链烷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油至少一端为烷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或为含有烷氧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其特征在于,在反应体系中,硅油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10000g/mol。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是偶氮类引发剂、过氧化二酰或过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11102331043A 2011-08-15 2011-08-15 一种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制品 Active CN1024327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331043A CN102432739B (zh) 2011-08-15 2011-08-15 一种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制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331043A CN102432739B (zh) 2011-08-15 2011-08-15 一种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制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2739A CN102432739A (zh) 2012-05-02
CN102432739B true CN102432739B (zh) 2013-11-13

Family

ID=45981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331043A Active CN102432739B (zh) 2011-08-15 2011-08-15 一种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制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327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6165B (zh) * 2013-09-11 2015-12-09 东莞上海大学纳米技术研究院 有机氟硅仿生防污树脂制备方法及制品
CN103587210B (zh) * 2013-10-30 2015-09-23 溧阳市哈大成果转化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涂层的飞机机翼外壳
CN104559607B (zh) * 2015-01-12 2017-02-22 赵茹 一种憎水憎油型海港工程混凝土防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7421A (zh) * 2015-06-10 2015-09-02 上海大学 含聚乙二醇的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5187B (zh) * 2016-08-23 2018-07-24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高附着力低表面能载银防污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22185B (zh) * 2017-09-15 2020-12-18 浙江大学 一种低表面能氟硅防污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58015B (zh) * 2019-06-26 2022-01-07 嘉宝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润滑疏水硅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734519B (zh) * 2019-11-13 2020-08-14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低表面能水性自抛光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低表面能水性自抛光减阻防污涂料
CN112812306A (zh) * 2020-12-31 2021-05-18 浙江华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疏水树脂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0378A (zh) * 2008-03-14 2008-08-27 厦门大学 硅丙低表面能海洋防污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4868A (zh) * 2009-05-08 2009-09-30 厦门大学 氟硅自清洁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7532B2 (ja) * 1989-03-16 1994-05-18 昭和高分子株式会社 硬化可能な樹脂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0378A (zh) * 2008-03-14 2008-08-27 厦门大学 硅丙低表面能海洋防污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4868A (zh) * 2009-05-08 2009-09-30 厦门大学 氟硅自清洁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2-242811A 1990.09.2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2739A (zh) 2012-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2739B (zh) 一种低表面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制品
US9701794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main chain scission-type polysilyl (meth)acrylate resin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8053535B2 (en) Polysiloxanes with anti-fouling activity
CN1832981B (zh) 甲硅烷基酯共聚物组合物
DK173241B1 (da) Overtræksmidler til modvirkning af begroning, især til anvendelse på skibsskrog
RU2006131567A (ru) Композиции для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обрастания морскими организмами, включающие полимер с солевыми группами
CN102119192B (zh) 具有盐基团的聚合物以及包含所述聚合物的防污涂料组合物
WO2007053163A2 (en) Polysiloxanes with anti-fouling activity
CN102167775A (zh) 丙烯酸锌或丙烯酸铜自抛光防污树脂的合成工艺
RU2005106212A (ru) Кватернизованный полимер с кислотными блокирующими группами и композиции, содержащие такой полимер
JP6866488B2 (ja) 汚損剥離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該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でコーティングされた基材、および該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の使用
CN103122187A (zh) 离子液改性海洋防污涂料
KR20190057118A (ko) 방오 도료 조성물, 방오 도막, 방오 도막 부착 기재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방오 방법
CN105199577A (zh) 一种抗菌型低表面能海洋防污涂料组合物
CN102167774A (zh) 氟改性丙烯酸锌防污树脂的制备方法
NO20015198L (no) Ny (poly)oksyalkylenblokksilylester-kopolymer, antigroende beleggsammensetning, antigroende belegg dannet fra antigroendebeleggsammensetning, antigroende fremgangsmåte som anvenderantigroende beleggsammensetning og skrog eller undervannsstruk
CN103666165B (zh) 有机氟硅仿生防污树脂制备方法及制品
CN104513340B (zh) 一种氟硅丙烯酸自抛光防污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2047B (zh) 含离子液基团的防污涂料基体树脂的制备方法
WO2018181645A1 (ja) (メタ)アクリル変性シリコーンマクロモノマー
CN106977642A (zh) 一种丙烯酸锌与硅共聚防污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2935A (zh) 一种自抛光‑低表面能海洋防污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4307764A (ja) 塗料組成物、防汚塗膜、水中構造物、及び水中構造物の防汚塗膜形成方法
JPH0781101B2 (ja) 撥水型防汚塗料組成物
JP2863562B2 (ja) 防汚塗料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01

Address after: 223809 No. 9 Wei2 Road, Hubin New Area, Suq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uahui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Suqi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Songshan L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9 Building, First Floor

Co-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SHU INSTITUTE OF NANO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