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7591A - 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7591A
CN102417591A CN2010105011945A CN201010501194A CN102417591A CN 102417591 A CN102417591 A CN 102417591A CN 2010105011945 A CN2010105011945 A CN 2010105011945A CN 201010501194 A CN201010501194 A CN 201010501194A CN 102417591 A CN102417591 A CN 102417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keric substance
rac
lactide
embolism
flow re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11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7591B (zh
Inventor
姜亨波
黄辰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 Mei Corp
Chi Me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 Me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 Mei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 Me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0119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175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17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75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75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75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主要是将丙交酯系化合物及催化剂连续式注入一聚合反应装置进行开环聚合,从而制得耐湿热安定性佳的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其中,该聚合反应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栓塞流式反应器,该栓塞流式反应器内部设有一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包括一垂直轴及由该垂直轴的周侧向外延伸的复数根棒状搅拌叶;所述开环聚合的聚合温度为110℃~300℃,聚合压力为0.1kg/cm2~50kg/cm2;该丙交酯系化合物与该催化剂的重量比为5,000∶1~100,000∶1。

Description

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续式制造聚合物的方法,进一步而言,尤指一种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将丙交酯系化合物及催化剂连续式注入一反应装置,在特定的聚合条件下进行开环聚合,据以得到耐湿热安定性佳的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的制造,可由乳酸(Lactic acid简称LA)化合物聚合成乳酸寡聚物,经裂解成为丙交酯系(Lactide)化合物,再由该丙交酯系化合物进行开环聚合成为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该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具有生物可分解性,为未来环保塑料的主力产品。一般而言,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制造是在L-丙交酯(L-lactide)、D-丙交酯(D-lactide)或内消旋-丙交酯(Meso-lactide)等丙交酯系化合物及适量的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开环聚合而得到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聚合所得的该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经后段熔融押出、切粒、结晶等步骤,即可得到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的粒状物。上述丙交酯系化合物进行开环聚合而成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的方法,一般使用批式(Batch)方式进行聚合,包括丙交酯系化合物及催化剂一次或分为多次注入反应器中,加热聚合成为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随着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加,聚合物的黏度上升的缘故,聚合过程中必需保持在高温以降低反应黏度,但高温聚合会降低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的分子量,产生丙交酯系化合物的寡聚物,导致无法商业化大量生产,并且聚合物的耐湿热安定性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经发明人锐意研究而得本发明。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其主要是将丙交酯系化合物及催化剂连续式注入一反应装置在特定的聚合条件下进行开环聚合,该反应装置包含至少一个栓塞流式反应器(Plugflow reactor),该栓塞流式反应器内设有一搅拌装置,藉此得到耐湿热安定性佳的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主要是将丙交酯系化合物及催化剂连续式注入一聚合反应装置进行开环聚合,得到耐湿热安定性佳的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
其中,该聚合反应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栓塞流式反应器,该栓塞流式反应器内部设有一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包括一垂直轴及由该垂直轴的周侧向外延伸的复数根棒状搅拌叶;
所述开环聚合的聚合温度为110~300℃,聚合压力为0.1~50kg/cm2;该丙交酯系化合物与该催化剂的重量比为5,000∶1~100,000∶1。
现将本发明明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所使用的丙交酯系化合物具体例为:二个L-乳酸形成的L-丙交酯、二个D-乳酸形成的D-丙交酯、L-乳酸与D-乳酸形成的内消旋-丙交酯(Meso-lactide,后称Meso丙交酯)等,以及视需要而选之共聚合单体化合物,其中,视需要而选择的共聚合单体化合物的具体例为:丁二酸(succinic acid)、己二酸(adipicacid)、壬二酸(azeiaic acid)、癸二酸(sebacic acid)、对苯二甲酸(Phthalic acid)、异苯二甲酸(Isophthalic acid)、对苯二甲酸(terephthalic acid)、乙二醇(ethylene glycol)、1,2-丙二醇(1,2-propylene glycol)、1,2-丁二醇(1,2-butylene glycol)、1,2-戊二醇(1,2-Pentanediol)、己二醇(Hexamethylene glycol)、辛二醇(Octanediol)、新异二醇(Neopentyl glycol)、环己基双甲醇(Cyclohexanedimethanol)等。
本发明的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主要是在丙交酯系化合物及适量催化剂存在下,视情况加入添加剂及溶剂进行开环聚合;上述聚合使用的催化剂例如:周期表第IV、V、VIII金属的氧化物(oxide)、卤化物(halogenide)或羧酸酯(carboxylate),具体例如:三氧化二锑(Sb2O3)、氧化钖(SnO)、二氯化锡(SnCl2)、双-(2-乙基己基羧酸酯)锡(Sn(Oct)2、Stannous bis(2-ethylhexyl carboxylate))等,催化剂的使用量依据聚合反应情况而定,上述丙交酯系化合物与催化剂的重量比为5,000∶1~100,000∶1,较佳为10,000∶1~90,000∶1,更佳为15,000∶1~80,000∶1。上述聚合加入的溶剂,例如:乙基苯(ethyl benzene)、甲苯、乙己烷(ethyl hexane)、丙酮等。
上述聚合时加入添加剂的种类不限定,添加剂的种类包括抗氧化剂、除水剂、分子量调节剂、结晶核剂等,添加剂的添加量不限制,相对于丙交酯系化合物,添加剂占10~50,000ppm为佳,更佳为50~30,000ppm。
本发明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主要是将丙交酯系化合物、催化剂及视需要加入的溶剂、添加剂等作为进料组成,将该进料组成连续式注入一聚合反应装置中进行聚合,该进料组成的注入处并无特别限定,可在该反应装置的前段、在该反应装置的中段,亦可视需要将构成该进料组成的一部份,例如添加剂,选择在该反应装置的后段注入。
本发明所使用的聚合反应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栓塞流式反应器,且该栓塞流式反应器内部具有一搅拌装置,如图1所示,该搅拌装置10包括一垂直轴(shaft)12及由该垂直轴12的周侧向外延伸的复数根棒状(rod)搅拌叶14,上述垂直轴12由一运转机构(图中未示)所带动,该运转机构并无特别限制,可包括马达等。该运转机构的转速依该反应器内部聚合物的黏度大小来决定,一般而言,聚合物的黏度愈大则该运转机构的转速愈小,以该运转机构所能负荷为上限。本发明的搅拌装置10使用该棒状(rod)搅拌叶14,聚合时的催化剂用量少,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较不易裂解。另外,各该棒状搅拌叶14与该垂直轴12可为一体成型,各该棒状搅拌叶14亦可藉由衔接方式固定于该垂直轴12,所述的衔接方式可选择焊接、螺接或其他连结方式。上述棒状搅拌叶14的数目并无特别限制,依反应器的大小而定;各该棒状搅拌叶14的大小及形状可为相同亦可不同,但依据该垂直轴12为中心形成对称的二棒状搅拌叶14,彼此的大小及形状相同为佳,以利于在搅拌时,各该棒状搅拌叶14的搅拌均匀。各该棒状搅拌叶14的横截面形状不限制,可为圆形、方形、椭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或不规则形状等,其中以圆形为佳。另外,上述搅拌装置10中,令该垂直轴12两侧对称状向外延伸的二棒状搅拌叶14的末端之间的距离为L,且L系指依据该垂直轴12形成对称向外延伸的两棒状搅拌叶14的长度加上该垂直轴12直径的总和,令各该棒状搅拌叶14的直径为D,(L/D)的比值较佳为5~30,更佳为6~27,最佳为7~25,当(L/D)的比值小于5或大于30时,搅拌效果不佳;前述该棒状搅拌叶14的直径D系指该棒状搅拌叶14的横截面外径,当该棒状搅拌叶14的横截面为圆形以外的其他几何形状(例如: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椭圆形等)或不规则形状时,则该棒状搅拌叶14的直径D为该棒状搅拌叶14的截面积换算为具有相同面积的圆形的直径。另外,令沿着该垂直轴12长轴延伸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二棒状搅拌叶14的距离为P,则(P/L)的比值较佳为0.05~0.5,更佳为0.1~0.45,最佳为0.12~0.4,当(P/L)比值小于0.05时,相邻二棒状搅拌叶14彼此的间隙太小,搅拌负荷过重;若(P/L)的比值大于0.5时,相邻二棒状搅拌叶14的间隙太大,失去搅拌效果不利聚合反应。上述相邻二棒状搅拌叶14的距离P系指相邻二棒状搅拌叶14的横截面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的聚合反应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栓塞流式反应器,当该反应装置包含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柱塞流式反应器时,各该反应器的排列方式可为串联或并联方式排列,亦可选择串联及并联方式并用,较佳为二个反应器串联排列。令一栓塞流式反应器为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另一栓塞流式反应器为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该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与该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串联排列,由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出口的聚合物溶液送入该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进行开环聚合。
本发明的聚合反应条件为聚合温度110~300℃及聚合压力0.1~50kg/cm2,较佳为聚合温度120~250℃及聚合压力0.2~30kg/cm2下进行聚合反应,更佳为聚合温度130~200℃及聚合压力0.4~15kg/cm2下进行聚合反应。
本发明的聚合反应若以前述二个反应器串联排列时的较佳排列方式进行时,该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的聚合温度较佳为110~200℃,更佳的聚合温度为120~180℃,最佳的聚合温度为130~170℃,当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的聚合温度小于110℃时,聚合物溶液的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转化率不足,聚合反应性差;若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的聚合温度大于200℃时,聚合反应黏度增加太快,则不利于生产的稳定控制;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的聚合压力较佳为0.1~20kg/cm2,更佳的聚合压力为0.3~18kg/cm2。上述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的搅拌装置的搅拌速率并不限制,视该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的容积大小、内部生成聚合物的黏度大小等因素决定,搅拌速率以小于100rpm为较佳。上述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出口的聚合物溶液的化合物的转化率为10~70wt%,更佳为15~60wt%,最佳为20~50wt%,若该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出口的聚合物溶液的化合物的转化率小于10wt%时,聚合反应不足;若聚合物溶液的化合物的转化率大于70wt%时,反应器中的聚合物黏度太高。
本发明的聚合反应若以前述二个反应器串联排列时的较佳排列方式进行时,该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的聚合温度较佳为120~300℃,更佳的聚合温度为150~210℃,最佳的聚合温度为160~200℃,当该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的聚合温度小于120℃时,聚合物溶液的化合物的转化率不足,聚合反应性差;当该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的聚合温度大于300℃时,聚合物易裂解;且该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的聚合压力较佳为2~50kg/cm2,更佳聚合压力为3~30kg/cm2;该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的搅拌装置的搅拌速率不限制,视该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的容积的大小、内部生成聚合物的黏度大小等因素决定,其中,搅拌速率以小于20rpm为较佳。另外,上述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出口的聚合物溶液的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转化率较佳为60~98wt%,更佳转化率70~95wt%,最佳转化率75~90wt%,
当该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出口的聚合物溶液的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转化率小于60wt%时,后置的脱挥装置负担大,若聚合物溶液的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转化率大于98wt%时,聚合物容易裂解。
本发明的单体化合物及催化剂或添加剂,较佳可自该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的上方进入,并由其下方出口,或者自该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下方进入,并由其上方出口,其中,自该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的上方进入,并由其下方出口为更佳。另外,聚合物溶液由该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出口后,流入该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时,可自该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下方进入,并由其上方出口,或者,自该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上方进入,并由其下方出口,但以自该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下方进入,并由其上方出口为较佳。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及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的管路间可视情况加入一泵浦帮助聚合物溶液的输送。
本发明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在聚合反应装置后,置一脱挥装置将未反应的丙交酯系化合物进行回收的步骤,该脱挥装置并不限制,可为脱挥槽或附排气口的押出机等设备,脱挥槽可以抽真空方式使槽内形成负压,其真空度较佳为0.5~200torr,使脱挥后聚合物中的残留单体较佳小于0.5wt%;该脱挥装置再经一回收设备回收未聚合反应的丙交酯系化合物重复使用,该回收设备可选用蒸馏设备或冷凝器(trap)设备;脱挥后聚合物则经切粒、结晶、干燥等步骤后,制得数均分子量60,000~170,000的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
本发明所制得的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以凝胶渗透层析仪器(GPC)测得数量平均分子量Mn1;并且将该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放置在温度80℃及相对湿度80%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再以上述凝胶渗透层析仪器测定其数均分子量Mn2,且(Mn2/Mn1)≥50%,当Mn2/Mn1<50%时,所制得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的耐湿热安定性差;上述温度80℃及相对湿度80%的环境条件可包括在具有温度及湿度控制的保温箱(Oven)中进行。
本发明聚合时所使用的添加剂,可以在进行开环聚合的反应前、聚合反应中,或在聚合反应后添加,本发明所使用的添加剂种类可包括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热安定剂、醇类及其他添加剂;其中,抗氧化剂的具体例:2,6-双-第三-丁基-4-甲基酚(2,6-di-t-butyl-4-methylphenol;BHT)、四[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季戊醇酯pentaerythritol-tetraki s(3-(3,5-di-t-butyl-4-hydroxyphenyl)propionate)、四[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十八酯octadecyl-3-(3,5-di-t-butyl-4-hydroxyphenyl)propionate、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亚磷酸三壬苯酯(trinonylphenyl phosphate)、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 hydroxyanisole;BHA)等;紫外线吸收剂的具体例:水杨酸衍生物(salicylic acid)、二苯甲酮化合物(benzophenonecompounds)、苯并三唑衍生物(benzotriazole derivatives)等;热安定剂的具体例:磷酸酯(phosphoric esters)、异氰酸酯化合物(isocyanatecompounds)、碳二亚胺(carbodiimide)、酸酐(anhydrides)、酰氯(acylchlorides)等;醇类的具体例为:C1~C18醇,较佳为C4~C16醇、更佳为C6~C14醇,例如十一醇、正十二烷醇(C12H25OH)、十三醇等;其他添加剂的具体例:1,2-环氧-7-辛烯(1,2-epoxy-7-octene)、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lycidyl acrylate)、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lycidylmethacrylate)、十一碳烯酸盐缩水甘油酯(glycidyl undecylenate)、环氧大豆油(Epoxidized Soybean Oil)及环氧塔尔油(Epoxidized TallOil)。上述在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后添加添加剂的状况,包括在聚合物溶液离开聚合反应装置后,且在进入脱挥装置前加入,或在脱挥装置后的押出机中加入。另外,本发明为了促进结晶化,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可进一步添加结晶核剂形成熔融物,一般而言,加入结晶核剂会使高分子结晶变微细,具有结晶速度变快的优点;结晶核剂的具体例为:滑石(Talc)、二氧化钛(TiO2)粒子、碳酸碳(CaCO3)粒子、氮化硼、脂肪族羧酸胺、芳香基磺酸盐衍生物(Aromatic sulfonate derivative)、苯基磷酸酯锌(ZincPhenylphosphonate)等。
另外,为增加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的可塑性,本发明可在聚合物中,混练适当的可塑剂提高聚合物的可塑性,可塑剂的具体例为:二辛基己二酸酯(dioctyl adipate)、二辛基癸二酸酯(dioctyl sebacate)、二辛基邻苯二甲酸酯(dioctyl phthalate)、聚丙烯己二酸酯(polypropyleneadipate)及丁二醇己二酸酯(butanediol adipate),可塑剂与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的兼容性佳。
本发明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可与其他热可塑性树脂混练形成树脂组成物,可改善聚合物的物性,其他热可塑性树脂,例如:高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丙烯腈-丙烯酸系橡胶-苯乙烯树脂(AAS)、丙烯腈-(乙烯-丙烯橡胶)-苯乙烯树脂(AES)等橡胶改性的苯乙烯系树脂、聚苯乙烯(PS)、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M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酰胺(PA)、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但不以前述所列举的热可塑性树脂为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使用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搅拌装置;12垂直轴;14棒状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效果,特以下列实施例说明,其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因此凡依本发明精神范畴所作的修饰或变更,均理应包含在本案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
【物性测定方法】
1、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的耐湿热安定性测定方法
先取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样品以凝胶渗透层析(GPC)仪器测定数均分子量Mn1;另外,将此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样品放置在恒温(80℃)恒湿(相对湿度80%)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取出样品后再以凝胶渗透层析(GPC)仪器测定数均分子量Mn2。
Mn2/Mn1≥50%,耐湿热安定性佳,以◎表示。
Mn2/Mn1<50%,耐湿热安定性差,以X表示。
实施例1
在串联排列的100公升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搅拌装置具有棒状搅拌叶)及100公升的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搅拌装置具有棒状搅拌叶)进行丙交酯化合物开环聚合反应;其中,该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的搅拌装置中(L/D)的比值为21,(P/L)的比值为0.16,该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的搅拌装置中(L/D)的比值为21,(P/L)的比值为0.16,该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的入口在上方,出口在下方;将100重量份丙交酯化合物(L-丙交酯95wt%以上)以40公斤/小时连续地注入该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上方入口,另外,取相对于丙交酯化合物使用量为40ppm的催化剂双-(2-乙基己基羧酸酯)锡连续地注入该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的上方入口,丙交酯化合物与催化剂的重量比为25000∶1。该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的聚合温度为150℃、聚合压力为2.0kg/cm2、搅拌速率60rpm,反应滞留时间为2.5小时,测得该第一反应器出口的聚合物溶液的丙交酯化合物的转化率为38wt%,该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出口的聚合聚合物溶液以泵浦继续泵入该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的下方入口,该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的聚合温度为190℃、聚合压力为20kg/cm2、搅拌速率10rpm,反应滞留时间为2.5小时,该第二反应器的上方出口的聚合物溶液的丙交酯化合物的最后转化率为85wt%,聚合完成后的聚合物经一脱挥槽(真空度<10torr)脱挥(聚合物中的丙交酯化合物含量小于0.5wt%),再经一回收设备冷凝器回收未聚合反应的丙交酯化合物再使用;而脱挥槽下方熔融聚合物经押出、结晶、干燥等步骤后得到本发明丙交酯化合物的聚合物。实施例1的进料组成、反应条件如表1所示,所制得的丙交酯化合物的聚合物特性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的聚合方式,并依表1的聚合反应条件操作得到本发明丙交酯化合物的聚合物,聚合物的特性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的聚合方式,并依表1的聚合反应条件操作得到本发明丙交酯化合物的聚合物,聚合物的特性如表1所示。
比较例1
在串联排列的第一管状反应器(无搅拌叶)20公升及第二管状反应器(无搅拌叶)20公升进行丙交酯化合物开环聚合反应;将100重量份的丙交酯化合物(L-丙交酯95wt%以上)以40公斤/小时连续地注入该第一管状反应器,另外,取相对于丙交酯化合物使用量为200ppm的催化剂双-(2-乙基己基羧酸酯)锡连续地注入该第一管状反应器的上方入口,丙交酯化合物与催化剂的重量比为5000∶1。该第一管状反应器的聚合温度为170℃、聚合压力为20kg/cm2,反应滞留时间为0.5小时,测得该第一管状反应器出口的聚合物溶液的丙交酯化合物的转化率为50wt%,该第一管状反应器出口的聚合物溶液以泵浦继续泵入该第二管状反应器,该第二管状反应器的聚合温度为190℃、聚合压力为60kg/cm2,反应滞留时间为0.5小时,该第二管状反应器出口的聚合物溶液的丙交酯化合物的最后转化率为85wt%,聚合完成后的聚合物经一脱挥槽(真空度<10torr)脱挥,再经一回收设备冷凝器回收未聚合反应的丙交酯化合物,供再次使用;而脱挥槽下方熔融聚合物经押出、结晶、干燥等步骤。比较例1的进料组成、反应条件如表1所示,所制得的丙交酯化合物的聚合物特性如表1所示。
比较例2
如比较例1的聚合方式,但改为串联排列的80公升第一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具有螺旋状搅拌叶)及80公升的第二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具有螺旋状搅拌叶)进行丙交酯化合物开环聚合反应,并依表一的聚合反应条件操作得到丙交酯化合物之聚合物,所制得的丙交酯化合物之聚合物特性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SA00000296351000141
触媒:双-(2-乙基己基羧酸酯)锡;PFR:栓塞流式反应器(Plug flow reactor);
CSTR: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Tube:管状反应器(Tube reactor);(Mn2/Mn1)≥50%,耐湿热安定性佳,以◎表示;(Mn2/Mn1)<50%,耐湿热安定性差,以X表示。

Claims (10)

1.一种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丙交酯系化合物及催化剂连续式注入一聚合反应装置进行开环聚合,得到耐湿热及安定性佳的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
其中,所述聚合反应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栓塞流式反应器,所述栓塞流式反应器内部设有一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一垂直轴及由所述垂直轴的周侧向外延伸的复数根棒状搅拌叶;所述开环聚合的聚合温度为110~300℃,聚合压力为0.1~50kg/cm2;所述丙交酯系化合物与所述催化剂的重量比为5,000∶1~100,0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以凝胶渗透层析仪器测得数均分子量Mn1;并且将该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放置在温度80℃及相对湿度80%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再以凝胶渗透层析仪器测定其数均分子量Mn2,Mn2/Mn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令所述垂直轴两侧对称状向外延伸的二棒状搅拌叶的末端之间的距离为L,该棒状搅拌叶的直径为D,L/D的比值为5~30∶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任一所述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令沿着所述垂直轴长轴延伸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二棒状搅拌叶的距离为P,所述垂直轴两侧对称状向外延伸的二棒状搅拌叶的末端之间的距离为L,P/L的比值为0.1~0.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装置包含二栓塞流式反应器,令一栓塞流式反应器为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另一栓塞流式反应器为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所述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与所述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串联排列,由所述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出口的聚合物溶液送入所述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进行开环聚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的搅拌速率小于100rpm,所述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搅拌速率小于20rp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合物的连续式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栓塞流式反应器的聚合温度为110~200℃、聚合压力为0.1~20kg/cm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栓塞流式反应器的聚合温度为120~300℃、聚合压力为2~50kg/cm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的连续式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双-(2-乙基己基羧酸酯)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的连续式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开环聚合时进一步加入添加剂,添加剂包括抗氧化剂、除水剂、分子量调节剂及结晶核剂。
CN2010105011945A 2010-09-26 2010-09-26 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175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11945A CN102417591B (zh) 2010-09-26 2010-09-26 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11945A CN102417591B (zh) 2010-09-26 2010-09-26 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7591A true CN102417591A (zh) 2012-04-18
CN102417591B CN102417591B (zh) 2013-11-13

Family

ID=45942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119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17591B (zh) 2010-09-26 2010-09-26 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1759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0792A (zh) * 2020-05-20 2020-07-28 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 聚乳酸以及制备聚乳酸的装置和方法
CN111501117A (zh) * 2020-05-20 2020-08-07 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 Pla/pha纤维以及在线制备pla/pha纤维的装置和方法
CN113801303A (zh) * 2021-10-27 2021-12-17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制备聚乳酸方法及装置
CN115803360A (zh) * 2020-04-23 2023-03-14 道达尔能源一技术比利时公司 用于将丙交酯聚合成聚乳酸的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9393A (zh) * 1998-04-01 2001-06-13 卡吉尔公司 含乳酸残余物的聚合物组合物,该产品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JP2005314503A (ja) * 2004-04-28 2005-11-10 Hitachi Ltd ヒドロキシカルボン酸の連続濃縮・縮合方法及び装置
WO2010012770A1 (en) * 2008-07-31 2010-02-04 Purac Biochem Bv Process for the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polyester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9393A (zh) * 1998-04-01 2001-06-13 卡吉尔公司 含乳酸残余物的聚合物组合物,该产品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JP2005314503A (ja) * 2004-04-28 2005-11-10 Hitachi Ltd ヒドロキシカルボン酸の連続濃縮・縮合方法及び装置
WO2010012770A1 (en) * 2008-07-31 2010-02-04 Purac Biochem Bv Process for the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polyesters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3360A (zh) * 2020-04-23 2023-03-14 道达尔能源一技术比利时公司 用于将丙交酯聚合成聚乳酸的工艺
CN115803360B (zh) * 2020-04-23 2024-04-02 道达尔能源一技术比利时公司 用于将丙交酯聚合成聚乳酸的工艺
CN111450792A (zh) * 2020-05-20 2020-07-28 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 聚乳酸以及制备聚乳酸的装置和方法
CN111501117A (zh) * 2020-05-20 2020-08-07 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 Pla/pha纤维以及在线制备pla/pha纤维的装置和方法
CN111501117B (zh) * 2020-05-20 2021-04-27 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 Pla/pha纤维以及在线制备pla/pha纤维的装置和方法
CN113801303A (zh) * 2021-10-27 2021-12-17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制备聚乳酸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7591B (zh) 2013-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71120B2 (ja) ブロック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3052672B (zh) 聚硅氧烷-聚丙交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Gu et al. Star vs long chain branching of poly (lactic acid) with multifunctional aziridine
CN102417591B (zh) 丙交酯系化合物的聚合物连续式制造方法
CN102105495B (zh) 包含单乙烯基芳族聚合物和由可再生资源制得的聚合物的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US11970559B2 (en) Grafted polylactic acid
CN105585704A (zh) 一种生物基聚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41925A (zh) 一种基于双呋喃型二醇或者双呋喃型二酸制备聚酯或者聚酰胺类的高分子化合物与应用
Wu et al. Synthesiz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ignin-graft-poly (lauryl methacrylate) via arget atrp
KR101692988B1 (ko) 폴리락타이드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JP3415723B2 (ja) 生分解性ポリエステルの連続製造方法
CN113736075B (zh) 一种聚内酯的制备方法
TWI413652B (zh) Preparation of polymer of lactide-based compound
CN105585703B (zh) 一种生物降解聚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221266A1 (en) Polypropiolactones and methods of preparation
KR101465206B1 (ko) 개선된 무연신 폴리에스테르계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90077807A (ko) 열가소성 폴리에스테르계 엘라스토머의 제조방법 및 폴리에스테르계 수지의 글리콜리시스 방법
CN104403108A (zh) 一种耐热共聚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35831A (zh) 1,4-二烷-2-酮与环酯单体共聚制备热稳定化1,4-二烷-2-酮(共)聚合物
KR101465210B1 (ko) 개선된 무연신 폴리에스테르계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7500871A (zh) 结晶度半衰期优异的聚丙交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015782A1 (en) Composition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closed-loop recycling of polyesters
KR20170035613A (ko) 폴리락타이드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WO2022182810A1 (en) Methods for production of biodegradable polyesters
CN115427478A (zh) 聚乳酸立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