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6890A - 改良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改良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6890A
CN102406890A CN2011103316002A CN201110331600A CN102406890A CN 102406890 A CN102406890 A CN 102406890A CN 2011103316002 A CN2011103316002 A CN 2011103316002A CN 201110331600 A CN201110331600 A CN 201110331600A CN 102406890 A CN102406890 A CN 102406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s
moschus
preparation
radix curcumae
fructus gardeni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316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卫国
梅丹
张文姬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nji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NJI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NJI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ANJI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316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068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06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68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改良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其包含麝香、栀子、郁金、冰片、醇类溶剂、环糊精、和水。本发明还涉及制备本发明组合物的方法,包含所述组合物的药物制剂,以及所述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脑缺血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及出血性脑中风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组合物具有如说明书所述优良的特点。

Description

改良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申请是2010年7月7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 1022 5140.0的分案申请。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领域,涉及一种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改良的包含麝香等中药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涉及的组合物可作为鼻用组合物,特别是鼻腔给药制剂,其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及出血性脑中风疾病。
背景技术
素有“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美称而享誉海内外的安宫牛黄丸出自清代,经清宫传入同仁堂沿用至今,由牛黄、麝香等多味名贵药材制成的大蜜丸,是温病大家吴鞠通在继承古方基础上创立的,记载于《(温病条辨》中。安宫牛黄丸具有明确的解热、镇静、抗惊厥、消炎、降压、复苏、保肝以及治疗脑缺血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但安宫牛黄丸因其口服量大,如对中风发作时常伴有昏迷症状的患者而言,显然不便于口服给药;另一方面,口服丸剂起效较慢,而难以达到理想的临床急救效果。改进安宫牛黄丸是必然趋势,国内学者对安宫牛黄丸改进作了大量工作,已上市品种有清开灵注射液、牛黄醒脑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等。基础药理学表明安宫牛黄丸古方改进后的药物例如由麝香、郁金、冰片和栀子制成的醒脑静制剂仍然具有良好的药理效应。另外,仅以相当量麝香和冰片以相应的方法制备的制剂通过喷鼻给药亦可产生开窍醒脑、通脉活血以及治疗脑缺血等作用(例如,参见,刘亚敏,夏鑫华等,麝香配伍冰片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含水量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11月第24卷第6期)。
CN1365794A(中国专利申请号01101993.X,公开日2002年8月28日)公开的“纳米醒脑静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是采用微波萃取、减压浓缩、超音速射流、喷雾干燥等步骤将麝香、郁金、冰片、栀子四味中药材直接纳米化为中药饮片的纳米粉。可以预见,显然这种方式制备的粉末并不适用鼻用给药;虽然该粉末可供口服给药,但其服用便利性是明显较差的。CN1634145A(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10097167.0,公开日2005年7月6日)公开的“一种治疗脑炎、肝昏迷的醒脑静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是以麝香、郁金、冰片、栀子等四味中药为主药,配以多种辅料制成的滴丸剂。CN1857692A(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072942.6,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公开的“醒脑静固体分散体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是以麝香、郁金挥发油、郁金总姜黄素、冰片、栀子总甙等为主药,配以多种辅料制成的分散体制剂,如:滴丸、胶囊、片剂等。上述剂型均为口服药物制剂,但口服给药后,药物入脑的浓度易受生理因素变化的影响,从而使临床效果波动大,而且对临床发作时常伴有昏迷症状的患者而言,显然不便于口服给药;另一方面,口服给药起效较慢,也难以达到理想的临床急救效果。
CN1879840A(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077199.9,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公开的“一种纳米醒脑静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是以麝香、郁金、冰片、栀子四味药材为基础的中药注射剂。CN1615971A(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10050521.4,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公开的“醒脑静注射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是以麝香、郁金、冰片、栀子的提取精制物为主要成分,再以多种辅料制成中药注射乳剂。CN1628779 A(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10041752.9,公开日2005年6月22日)公开的“一种醒脑静脂肪乳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是以麝香、郁金、冰片、栀子为主要成分,再配以多种辅料制成中药注射脂肪乳剂。CN1785415A(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115047.3,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公开的“醒脑静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是以麝香、郁金、冰片、栀子为主要成分,再配以多种辅料制成中药注射剂,剂型包括纳米微乳剂型、亚纳米乳剂以及脂质体;上述剂型均为注射剂,虽起效快,吸收完全,但给药受环境和操作条件的限制,同时患者的依从性相对较低,且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发生率高、安全性差,不适合长期给药。
鼻腔给药由来已久,在临床实践中一直具有重要地位,但过去大多用于治疗鼻炎、鼻塞等局部疾病,随着药物制剂新技术和新辅料的发展,其不仅可治疗鼻腔局部疾病,而且可通过鼻腔给药发挥全身作用。鼻腔给药因能避免胃肠道降解和肝脏首过效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速效、患者顺应性好等特点,可作为注射给药的一种有效替代给药途径。近年来,基于鼻腔与颅腔在解剖生理上的独特联系,研究者们发现了鼻腔给药的另一潜在的优势,即可为脑部疾病治疗提供有效的给药的途径。与当前使用的其他方法如脑室内给药相比,鼻腔给药是无侵入性地将药物导入脑脊液。这一非侵入性给药方法更简单、安全并且节省费用。对于那些目标受体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且疗效与脑功能有关的药物比如用于帕金森氏病、阿尔兹海默氏病、偏头痛或脑中风的药物,尤其是常规给药途径下脑内浓度极低的药物,优势更为明显。
然而,根据已有的报道,改进的安宫牛黄丸制剂尚难以通过鼻腔有效给药,而且也未见有可经口给药的热力学稳定的溶液制剂。因此,提供一种例如由麝香、郁金、冰片和栀子制成的组合物特别是可鼻用的组合物,通过口服特别是鼻腔给药实现有效的治疗作用,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目前安宫牛黄丸及其改良制剂例如由麝香、栀子、郁金、冰片制成的制剂的一种或多种缺点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可经鼻给药,并且该组合物具有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使用方便、制备工艺简单、和/或产品稳定的优点,为人们预防和治疗脑缺血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或临床危重患者急救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方案。本发明令人惊奇地发现,使麝香、栀子、郁金的三者提取物和冰片与环糊精类物质和醇类溶剂混合,可以制成稳定的水溶液组合物,和/或呈现出良好的生物学性质。
本发明基于上述发现而得以完成。
发明概述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其包含麝香、任选的栀子、任选的郁金、冰片、醇类溶剂、环糊精、和水。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麝香、任选的栀子和任选的郁金药材是经提取后加至该组合物中的。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生理活性成分由麝香、任选的栀子、任选的郁金、冰片组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含由麝香、任选的栀子、任选的郁金、冰片组成的生理活性成分,以及醇类溶剂、环糊精、和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含由麝香、栀子、郁金、冰片组成的生理活性成分,以及醇类溶剂、环糊精、和水。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生理活性成分由麝香、任选的栀子和任选的郁金药材经提取后所得提取物以及冰片组成。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生理活性成分由麝香、栀子和郁金药材经提取后所得提取物以及冰片组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含由麝香、栀子和郁金药材经提取后所得提取物,冰片,醇类溶剂,环糊精,和水。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在每100ml组合物中,所述麝香以药材计其量为10~30g。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在每100ml组合物中,所述栀子以药材计其量为0~60g。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每100ml组合物中,所述栀子以药材计其量为10~60g。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每100ml组合物中,所述栀子以药材计其量为20~60g。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在每100ml组合物中,所述郁金以药材计其量为0~60g。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每100ml组合物中,所述郁金以药材计其量为10~60g。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每100ml组合物中,所述郁金以药材计其量为20~60g。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在每100ml组合物中,所述冰片量为1~5g。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在每100ml组合物中,所述醇类溶剂量为0.05~5g。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在每100ml组合物中,所述环糊精量为5~25g。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在每100ml组合物中,所述水为平衡量,即使整个组合物的终体积为100ml。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包含以下组分:
麝香        10~30g,
栀子        0~60g,
郁金        0~60g,
冰片        1~5g,
醇类溶剂          0.05~5g,
环糊精            5~25g,
水                加至100ml;
其中所述麝香、栀子和郁金药材是经提取后加至该组合物中的。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包含以下组分:
麝香              10~30g,
栀子              10~60g,
郁金              10~60g,
冰片              1~5g,
醇类溶剂          0.05~5g,
环糊精            5~25g,
水                加至100ml;
其中所述麝香、栀子和郁金药材是经提取后加至该组合物中的。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包含以下组分:
麝香              10~30g,
栀子              20~60g,
郁金              20~60g,
冰片              1~5g,
醇类溶剂          0.05~5g,
环糊精            5~25g,
水                加至100ml;
其中所述麝香、栀子和郁金药材是经提取后加至该组合物中的。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麝香、栀子和郁金药材的提取是使用一种或多种选自下列的方法:超临界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麝香、栀子和郁金药材的提取是使用一种或多种选自下列的方法:超临界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麝香、栀子和郁金药材的提取是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麝香、栀子和郁金药材的提取是使用一种或多种选自下列的方法:超临界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所得挥发油部位加至所述组合物中。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醇类溶剂是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乙醇、丙二醇、异丙醇、异戊醇、正丁醇、叔丁醇、甘油、聚乙二醇(例如分子量为200至600的PEG,例如PEG200、PEG300、PEG400、PEG60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醇类溶剂是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乙醇、丙二醇、异丙醇、甘油、聚乙二醇(例如分子量为200至600的PEG,例如PEG200、PEG300、PEG400、PEG60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醇类溶剂是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乙醇、丙二醇、异丙醇、PEG200、PEG300、PEG400、PEG60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醇类溶剂在每100ml组合物中的量为0.1~4g。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醇类溶剂在每100ml组合物中的量为0.15~3.5g、0.15~3.0g、0.15~2.5g、0.15~2.0g、0.15~1.5g、0.2~1.5g、0.2~1.0g、约0.15g、约0.2g、约0.3g、约0.4g、约0.5g、约0.6g、约0.75g、约0.8g、约0.9g、约1.0g、约1.5g、或约2g。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环糊精是β-环糊精或其衍生物。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环糊精是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二甲基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羧甲基β-环糊精、磺丁基醚β-环糊精、葡萄糖-β-环糊精、麦芽糖基-β-环糊精。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环糊精是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羟丙基β-环糊精、二甲基β-环糊精、羧甲基β-环糊精、葡萄糖-β-环糊精、麦芽糖基-β-环糊精。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环糊精在每100ml组合物中的量为6~20g、7~20g、7.5~20g、10~20g、约11g、约12g、约13g、约14g、约15g、约16g、约17g、约18g、约19g、或约20g。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优选还可以含有吐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吐温在每100ml组合物中的量为0.02~1g,例如0.05~0.5g、0.05~0.25g、0.05~0.2g、约0.05g、约0.1g、约0.15g、约0.2g。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还可以含有一种或多种选自下列的吐温: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65、吐温80和吐温8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吐温在每100ml组合物中的量为0.02~1g,例如0.05~0.5g、0.05~0.25g、0.05~0.2g、约0.05g、约0.1g、约0.15g、约0.2g。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吐温是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吐温60、吐温65、吐温80和吐温8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吐温是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吐温60、吐温65、吐温8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吐温是吐温80。在本发明组合物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其中包含以下组分:麝香10~30g、栀子20~60g、郁金20~60g、冰片1~5g、醇类溶剂0.05~5g、环糊精5~25g、吐温0.02~1g、水加至100ml;其中所述麝香、栀子和郁金药材是经提取后加至该组合物中的,并且所述吐温选自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65、吐温80和吐温85,优选吐温80。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包含以下组分:
麝香            10~30g,
栀子            20~60g,
郁金            20~60g,
冰片            1~5g,
醇类溶剂        0.05~5g,
环糊精          5~25g,
吐温            0.02~1g
水              加至100ml;
其中所述麝香、栀子和郁金药材是经提取后加至该组合物中的。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还可以含有一种或多种选自下列的增稠剂: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卡波普、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海藻酸盐、泊洛沙姆、阿拉伯胶、黄原胶、西黄芪胶、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卡拉胶、明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增稠剂在每100ml组合物中的量为2~20g。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增稠剂在每100ml组合物中的量为3~18g、4~16g、4~15g、4~12g、5~10g、约5g、约6g、约7g、约7.5g、约8g、约9g或约10g。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增稠剂是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羟丙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泊洛沙姆、卡波普、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海藻酸钠、阿拉伯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增稠剂选自:羟丙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和泊洛沙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还可以含有一种或多种选自下列的防腐剂:羟苯甲酯、羟苯乙酯、山梨酸及其盐、三氯叔丁醇、苯甲醇、苯乙醇、苯扎溴铵、醋酸洗必泰、硫柳汞。所述防腐剂在组合物中的用量可根据本领域公知的知识选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防腐剂在每100ml组合物中的量为0.02~0.6g、或0.05~0.5g。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包含实施例1-19任一项所列的组分,其中所述麝香、栀子和郁金药材是经提取后加至该组合物中的。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组合物,其可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脑缺血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及出血性脑中风疾病。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制备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将麝香、栀子和郁金药材使用一种或多种选自下列的方法提取:超临界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
b)使冰片加至醇类溶剂中,使溶解;
c)使步骤a)所得提取物和步骤b)的溶液与环糊精、水以及任选的吐温、增稠剂和防腐剂充分混合均匀,即得。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所得提取物是经提取得到的挥发油部位。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经充分混合后,得到的液体是透明溶液。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药物制剂,其包含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组合物和任选的药用赋形剂。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任一项的药物制剂,其为滴鼻剂、喷雾剂、喷鼻剂、口服液、溶液剂、凝胶剂、乳剂。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脑缺血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及出血性脑中风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脑缺血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及出血性脑中风疾病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特征。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在有需要的受试者中预防和/或治疗脑缺血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及出血性脑中风疾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所述受试者施用预防和/或治疗有效量的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就人用而言,所述组合物通常使用的有效剂量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参考本文公开的内容以及临床现有制剂例如醒脑静制剂的剂量容易地确定。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例如体重60kg的成人使用时,所述组合物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脑缺血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及出血性脑中风疾病的一次使用剂量可以为0.03ml至20ml(例如0.1ml至10ml、0.2ml至10ml、0.5ml至10ml、0.5ml至5ml),可通过滴鼻、喷鼻、喷口、口服等方式施用。
本发明任一方面或该任一方面的任一项所具有的特征同样适用于其它任一方面或该其它任一方面的任一项,只要它们不会相互矛盾,当然在相互之间适用时,必要的话可对相应特征作适当修饰。在本发明中,例如,提及“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时,该“任一项”是指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任一子方面,在其它方面以类似方式提及时,亦具有相同含义。
发明详述:
下面对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和特点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所引述的所有文献,它们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并且如果这些文献所表达的含义与本发明不一致时,以本发明的表述为准。此外,本发明使用的各种术语和短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一般含义,即便如此,本发明仍然希望在此对这些术语和短语作更详尽的说明和解释,提及的术语和短语如有与公知含义不一致的,以本发明所表述的含义为准。
如本文所述的,术语“麝香”、“栀子”、“郁金”、“冰片”分别符合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应项下的规定,例如冰片还可理解为“天然冰片”或者“冰片”。
如本文所述的,术语“醇类溶剂”是指一种溶剂,其分子含有一个或多个羟基。特别地,所述“醇类溶剂”是指本发明所罗列的以下试剂:乙醇、丙二醇、异丙醇、异戊醇、正丁醇、叔丁醇、甘油、聚乙二醇(例如分子量为200至600的PEG,例如PEG200、PEG300、PEG400、PEG600)。
如本文所述的,术语“环糊精”是指包括但不限于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述“环糊精”是指β-环糊精以其衍生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述“环糊精”是指选自下列的环糊精: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二甲基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羧甲基β-环糊精、磺丁基醚β-环糊精、葡萄糖-β-环糊精、麦芽糖基-β-环糊精。
如本文所述的,短语“麝香、栀子和郁金药材是经提取后加至该组合物中的”是指上述各药材在本发明组合物中并非以原药材形式存在,而是经提取处理后加入到该组合物中的。
如本文所述的,术语“生理活性成分”是指可发挥生理作用的成分,其区别于药物赋形剂或药用辅料的概念。在本发明中,“生理活性成分”是指麝香、栀子、郁金、冰片以及它/它们的提取物。
如本文所述的,术语“有效量”是指可在受试者中实现治疗、预防、减轻和/或缓解本发明所述疾病或病症的剂量。
如本文所述的,术语“组合物”,其还可以是指药物组合物,可用于在受试者中实现治疗、预防、减轻和/或缓解本发明所述疾病或病症。
如本文所述的,术语“受试者”可以指患者或者其它接受本发明组合物以治疗、预防、减轻和/或缓解本发明所述疾病或病症的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例如人、狗、猴、牛、马等。
如本文所述的,术语“疾病和/或病症”是指所述受试者的一种身体状态,该身体状态与本发明所述疾病和/或病症有关。
如本文所述的,“%”,如未特别指明,对于总物料是固体时一般是指重量/重量的百分比,对于总物料是液体时一般是指重量/体积的百分比。
如本文所述的,术语“生物学性质”是指药物所具有的影响其在机体内吸收、分布、转化、排泄等生物代谢过程的相关的特性,还包括在此过程中药物可能对机体所产生的刺激性和毒性等特性。
如本文所述的,术语“挥发油部位”是指药材中主要含挥发油的提取物。
如本文所述的,术语“多剂量制剂”是指可多次给药或连续给药的制剂。
如本文所述的,术语“生药”是指经过简单加工的新鲜中药材。
如本文所述的,术语“辅助剂”可以是指药物赋形剂或药用辅料的概称。
如本文所述的,术语“任选的”,是指可以加入有,也可以没加入。例如在提及“一种组合物,其包含麝香、任选的栀子、任选的郁金、冰片、醇类溶剂、环糊精、和水”时,是指其中的栀子和郁金可以(以其提取物)存在于该组合物中,也可以不加这两种中药材或者不加其中的一种中药材。由于仅以麝香和冰片作为配方的活性成分亦具有相应的生理学效果,因此不加栀子和郁金的配方亦是有效的。据此,本发明组合物中的活性组分可以包括麝香、栀子、郁金、冰片,或者可以包括麝香、栀子、冰片,或者可以包括麝香、郁金、冰片,或者可以包括麝香、冰片,这几种方案均在本发明所主张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本发明组合物可以作为安宫牛黄制剂的改良,其作为鼻腔给药制剂是特别有利的。本发明组合物包含麝香、栀子、郁金、冰片和辅助剂醇类溶剂、环糊精和水,以及任选的吐温、增稠剂、防腐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所选用的醇类溶剂可以是选自乙醇、丙二醇、异丙醇、异戊醇、正丁醇、叔丁醇、聚乙二醇或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所选用的吐温可以是选自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和吐温85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所选用的环糊精可以是选自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二甲基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羧甲基β-环糊精,磺丁基醚β-环糊精、葡萄糖-β-环糊精、麦芽糖基-β-环糊精以及其他环糊精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是鼻用组合物例如滴鼻剂,此时加入适量的增稠剂是有利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采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对制剂粘稠性进行调节,以延长药物与鼻黏膜的接触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可选用的高分子化合物包括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卡波普、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海藻酸盐、泊洛沙姆、阿拉伯胶、黄原胶、西黄芪胶、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卡拉胶、明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组合物在作为药物制剂使用时,可以是多剂量制剂。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可包含抑菌剂(亦可称为防腐剂)。本发明组合物中所用的防腐剂应在抑菌浓度范围内不产生或仅产生较小的鼻纤毛刺激性,对人体无害、无刺激性、无特殊嗅味、不影响制剂的理化性质。例如羟苯甲酯、羟苯乙酯、山梨酸及其盐、三氯叔丁醇、苯甲醇、苯乙醇、苯扎溴铵、醋酸洗必泰、硫柳汞等。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组合物中所用的麝香可选天然麝香也可选人工麝香。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组合物中所用的冰片可选天然冰片也可选合成冰片。
本发明采用常规方法提取麝香、栀子和郁金的挥发油,其可以是水蒸气蒸馏经有机溶媒萃取挥干后所得;也可用超临界萃取法直接将挥发油与生药分离。
本发明中采用超临界萃取法直接将挥发油与生药分离,所用超临界萃取的条件可以为:萃取压力为15~55MP,萃取温度为20~65℃,萃取时间为120~240min。
本发明中采用水蒸气蒸馏浓缩法提取其挥发油部位时,采用的浓缩方法可以为:将所得蒸馏液用有机溶媒萃取二次合并,去除溶媒得到浓缩物,有机溶媒包括:乙醚,异丙醚,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醋酸,甲酸乙酯,叔丁基甲醚,正丁醇,异丙醇,乙酸丙酯,三氯醋酸等。
本发明组合物及由其制成的制剂,作为改良的安宫牛黄产品,可以通过鼻腔给药应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及出血性脑中风疾病。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中鼻腔给药制剂为滴鼻剂或喷雾剂,包括溶液剂、凝胶剂、乳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组合物可以是喷雾剂的形式,该喷雾剂可以是单剂量或多剂量形式使用,且每次喷雾给药的剂量可以为30~150μl。
虽然在药物制剂领域,本发明所述醇类溶剂、环糊精已大量使用,但是就获得包含具有本发明所述特征的生理活性成分的液体制剂而言,特别是就获得热力学稳定的液体制剂例如溶液而言,使醇类溶剂与环糊精组合用于本发明组合物,出人意料地实现了上述期望。另外,本发明组合物虽然使用了环糊精,但在制备过程中并未按人们通常理解的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进行处理,而是采用简单的搅拌,即可获得热力学稳定的液体组合物,这一点也是出人意料的。
本发明组合物例如鼻腔给药组合物通过中药现代化制剂技术,克服现有安宫牛黄丸原方制剂的缺点,将原本3g每丸的安宫牛黄丸的有效成分进行改良浓缩为可以经鼻腔给药的制剂,达到了鼻黏膜给药制剂的给药体积小、浓度高的要求,可以增加药物吸收和减少刺激,使经典名方开发成方便使用、吸收好、起效快、具脑靶向性的新型高浓缩中药制剂,能提高药物在脑部病灶的递释水平,提高对脑中风的治疗效果,适合临床急救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组合物对MCAO大鼠脑梗塞范围的影响。
图2显示本发明组合物作用于大鼠鼻黏膜的病理切片。
图3显示本发明组合物作用于蟾蜍上腭黏膜的纤毛形态。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化和修饰。
本发明对试验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和/或具体的描述。虽然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所使用的许多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但是本发明仍然在此作尽可能详细描述。
实施例1、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
按下述组分配比制备本发明组合物: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01
采用下述方法制成:取天然麝香、郁金、栀子粉碎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并以石油醚萃取挥干得其挥发油部位;取天然冰片,加入乙醇使溶解,加入挥发油部位及Tween 60、羟丙基β环糊精、羟丙甲基纤维素、羟苯乙酯和水,充分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2、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11
采用下述方法制成:取天然麝香、郁金、栀子粉碎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并以石油醚萃取挥干得其挥发油部位;取天然冰片,加入丙二醇使溶解,加入挥发油部位及Tween 80、羟乙基β环糊精、羟丙基纤维素、羟苯甲酯和水,充分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3、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12
采用下述方法制成:取天然麝香、郁金、栀子粉碎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并以异丙醚萃取挥干得其挥发油部位;取天然冰片,加入PEG400使溶解,加入挥发油部位及Tween 65、羧甲基β环糊精、卡波普、羟苯乙酯和水,充分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4、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13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21
采用下述方法制成:取天然麝香、郁金、栀子粉碎后,采用超临界萃取法萃取得其挥发油部位;取天然冰片,加入丙二醇使溶解,加入挥发油部位及吐温80、二甲基β环糊精、聚乙烯醇、三氯叔丁醇和水,充分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5、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22
采用下述方法制成:取天然麝香、郁金、栀子粉碎后,采用超临界萃取法萃取得其挥发油部位;取天然冰片,加入乙醇使溶解,加入挥发油部位及吐温85、甲基β环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苯扎溴铵和水,充分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6、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23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31
采用下述方法制成:取人工麝香、郁金、栀子粉碎后,采用超临界萃取法萃取得其挥发油部位;取合成冰片,加入PEG600使溶解,加入挥发油部位及吐温85、磺丁基醚β-环糊精、甲基纤维素、山梨酸钾和水,充分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7、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32
采用下述方法制成:取人工麝香、郁金、栀子粉碎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并以乙酸乙酯萃取挥干得其挥发油部位;取合成冰片,加入丙二醇使溶解,加入挥发油部位及Tween 60、羧甲基β环糊精、泊洛沙姆、山梨酸钾和水,充分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8、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33
采用下述方法制成:取人工麝香、郁金、栀子粉碎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并以异丙醚萃取挥干得其挥发油部位;取合成冰片,加入异丙醇使溶解,加入挥发油部位及Tween 65、葡萄糖β环糊精、明胶、三氯叔丁醇和水,充分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9、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41
采用下述方法制成:取天然麝香、郁金、栀子粉碎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并以乙酸乙酯萃取挥干得其挥发油部位;取合成冰片,加入甘油使溶解,加入挥发油部位及Tween 40、磺丁基醚β-环糊精、海藻酸钠、山梨酸钾和水,充分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10、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42
采用下述方法制成:取人工麝香、郁金、栀子粉碎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并以石油醚萃取挥干得其挥发油部位;取天然冰片,加入乙醇使溶解,加入挥发油部位及二甲基β-环糊精和水,充分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11、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43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51
采用下述方法制成:取天然麝香、郁金、栀子粉碎后,采用超临界萃取法萃取得其挥发油部位;取合成冰片,加入丙二醇使溶解,加入挥发油部位、羧甲基β环糊精和水,充分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12、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52
采用下述方法制成:取人工麝香、郁金、栀子粉碎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并以乙酸乙酯萃取挥干得其挥发油部位;取合成冰片,加入甘油使溶解,加入挥发油部位、羟丙基β-环糊精和水,充分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13、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
采用下述方法制成:取人工麝香、郁金、栀子粉碎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并以异丙醚萃取挥干得其挥发油部位;取天然冰片,加入PEG400使溶解,加入挥发油部位、羟乙基β-环糊精和水,充分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14、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61
采用下述方法制成:取天然麝香、郁金、栀子粉碎后,采用超临界萃取法萃取得其挥发油部位;取合成冰片,加入丙二醇使溶解,加入挥发油部位、磺丁基醚β-环糊精和水,充分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15、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62
采用下述方法制成:取人工麝香、郁金、栀子粉碎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并以乙酸乙酯萃取挥干得其挥发油部位;取合成冰片,加入甘油使溶解,加入挥发油部位、二甲基β-环糊精和水,充分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16、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63
采用下述方法制成:取天然麝香、栀子粉碎后,采用超临界萃取法萃取得其挥发油部位;取合成冰片,加入乙醇使溶解,加入挥发油部位、葡萄糖β-环糊精和水,充分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17、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71
采用下述方法制成:取人工麝香、郁金粉碎后,采用超临界萃取法萃取得其挥发油部位;取合成冰片,加入甘油使溶解,加入挥发油部位、羧甲基β-环糊精和水,充分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18、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72
采用下述方法制成:取天然麝香粉碎后,采用超临界萃取法萃取得其挥发油部位;取合成冰片,加入丙二醇使溶解,加入挥发油部位、甲基β-环糊精和水,充分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19、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73
采用下述方法制成:取人工麝香、郁金、栀子粉碎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并以石油醚萃取挥干得其挥发油部位;取天然冰片,加入PEG600使溶解,加入挥发油部位、二甲基β-环糊精和水,充分搅拌混匀即得。
实施例20、由麝香和栀子等制成的乳液组合物
处方组成:有效部位10g、乳化剂30g、脂质40g、甘油、波洛沙姆188、聚乙烯吡咯烷酮、水加至1000ml。
有效部位的制备:麝香、郁金、栀子和冰片投料重量比率为10∶30∶30∶1.5。取郁金、栀子等药材粉碎成粗粉,加水进行蒸馏,收集蒸馏液;将麝香加入上述蒸馏液中,并加蒸馏水进行蒸馏,收集蒸馏液,用相同体积的石油醚萃取5次,合并萃取液,减压回收石油醚,得浓缩液;将冰片和浓缩液合并,用少量乙醇溶解,加入到饱和的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置4℃冰箱冷藏过夜,抽滤,低温干燥,得到有效部位。
载体制备方法:取有效部位10g,大豆卵磷脂30g和三月桂酸甘油酯40g,在通氮气条件下加热至80℃,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相同温度的甘油8g和波洛沙姆188 40g的水溶液,制成粗乳,在80℃通氮气的条件下用高压乳匀机在41.4Mpa压力下乳匀5次,充氮气分装后,迅速冷却形成主药混悬液。
最终制剂的制备:取上述混悬液,加聚乙烯吡咯烷酮2g,加注射用水1000ml,搅匀,调pH值为6.5-7.5,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灭菌即得乳状液。
试验例部分
试验例1、以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考察本发明组合物经鼻使用对局灶 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将大鼠(240-280g)仰卧位固定,颈正中切口,分离组织,结扎右颈外动脉,暂时夹闭右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翼额动脉。将直径0.18mm的4/0型尼龙线(头端预先烫成圆球形,直径0.22)由颈外动脉切口插入颈内动脉,插线深度近20mm时遇到明显阻力。固定尼龙线并松开动脉夹,缝合切口。插线成功即开始阻塞计时,阻塞1h后,将尼龙线轻柔退至颈外动脉,即为再灌注开始。将尼龙线留存于颈内动脉不入颅者为假手术。
将上述手术成功动物分为5组,阳性对照组将一粒安宫牛黄丸研为细粉,以生理盐水100ml配制成适当浓度的供试液,以药材计,大鼠灌胃给药剂量为0.3g/kg,临用前摇匀。供试品低、中、高剂量组以按上述实施例6所述方法制备而成本发明组合物(可供鼻腔给药的制剂,下文称为“鼻腔制剂”)滴鼻,均连续给药3天,一天给药两次,末次给药40min后进行造模,各组给药剂量均经人对动物体表面积折算。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相应时间均以生理盐水滴鼻。
动物手术后有明显手术侧(即左侧)Horner症(左侧眼睑下垂,眼球凹陷)及手术侧(即左侧)偏瘫体症(不能完全伸展左前肢,行走时向左侧倾倒或转圈)。依上述标准将能够存活24h的大鼠确定为最后的实验对象,记录行为学评分及快速断头取脑。每只取手术侧脑小片进行TTC染色,变白色者为合格模型动物,其数据可参与统计分析。
(1)行为学评分
存活24h大鼠,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进行神经病学评分。参考Zea Longa的4分制评分标准:
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
1分,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
2分,向外侧转圈;
3分,向对侧倾倒;
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
经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麻醉清醒后即有偏瘫样症状出现。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手术对侧前肢内收,肩内旋,肌张力降低,推右肩向对侧移动,抵抗阻力降低,甚至有些动物还出现不停地向一侧转圈现象。将24小时存活的大鼠进行神经病学评分。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产生显著性的行为障碍(P<0.01);与模型组比较,鼻腔制剂低剂量组大鼠的行为障碍有较明显地改善(P<0.05),阳性对照组和鼻腔制剂中、高剂量组大鼠行为障碍均有显著性地改善(P<0.01)。
表1对MCAO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191
n=10)
  组别   剂量(/kg)   神经行为学评分
  假手术组   -   0.10±0.21
  模型对照组   -   2.10±0.88**
  鼻腔制剂低剂量   0.92g   1.60±0.52
  鼻腔制剂中剂量   1.84g   1.44±0.76**
  鼻腔制剂高剂量   3.68g   1.31±0.48**
  阳性对照组   0.30g   1.05±0.37**
P<0.05;**P<0.01
(2)脑含水量测定
神经病学评分后,快速断头取鼠大脑,称湿重,染色照相后置120℃烤箱烘干至恒重,按以下公式计算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含水量(%)=(湿重-干重)/湿重×100%。
表2对MCAO大鼠脑含水量的影响(n=10)
  组别   剂量(/kg)   脑含水量(%)
  假手术组   -   76.59±1.02
  模型对照组   -   80.29±1.05
  鼻腔制剂低剂量   0.92g   78.54±1.06
  鼻腔制剂中剂量   1.84g   78.23±1.94
  鼻腔制剂高剂量   3.68g   77.08±1.48**
  阳性对照组   0.30g   77.24±1.45**
P<0.05;**P<0.01
由表2可见,假手术组大鼠脑含水量较低,模型组大鼠脑含水量较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鼻腔制剂低、中剂量组大鼠脑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阳性对照组和鼻腔制剂高剂量组大鼠脑含水量显著性降低(P<0.01)。
(3)血清生化指标测
造模后24h每组大鼠从腹腔静脉抽血,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
见表3,与假手术相比,模型组脑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提高,NO含量明显升高,均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鼻腔制剂各剂量组SOD活性较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较显著降低(P<0.05),对血清NO改变较不明显;阳性对照组也明显升高血清中SOD活性(P<0.05)和降低MDA(P<0.05),对NO的含量影响也较明显(P<0.05)。
表3对MCAO大鼠脑组织中SOD、MDA和NO含量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201
n=10)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202
P<0.05;**P<0.01
(4)脑梗塞范围的测定
造模后24h大鼠,快速取全脑,去掉嗅球、小脑和低位脑干,液氮冷冻25分钟。然后行冠状切,取大脑中间一片,迅速置1%红四氮唑(TTC)中,避光,37℃温孵20分钟,其间每隔7~8min翻动一次,染色后以4%多聚甲醛固定。染色结果:正常组织呈红色,损伤梗死组织呈白色。拍照后以称重法计算脑梗死面积百分比。结果见表4和图1。
表4对MCAO大鼠脑梗死面积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203
n=10)
  组别   剂量(/kg)   脑梗死面积(%)
  假手术组   -   0.73±1.63
  模型对照组   -   21.69±4.41**
  鼻腔制剂低剂量   0.92g   18.40±4.99
  鼻腔制剂中剂量   1.84g   15.39±3.39**
  鼻腔制剂高剂量   3.68g   14.88±4.36**
  阳性对照组   0.30g   15.03±5.58**
P<0.05;**P<0.01
由表4和图1可以看出,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24h后模型组脑组织梗塞程度明显(P<0.01)。与模型组比较,鼻腔制剂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给药后,使大鼠脑梗塞面积百分比显著下降(P<0.01);鼻腔制剂低剂量组也引起大鼠脑梗塞面积百分比较显著下降(P<0.05),假手术组动物未见明显脑梗塞发生。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鼻腔制剂低剂量给药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改善脑栓塞所致大鼠的偏瘫体症,减轻脑含水量,明显升高血清SOD,降低血清MDA,缩小脑内梗死面积;相比较于鼻腔制剂低剂量组,鼻腔制剂中、高剂量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效果更为显著。
试验例2.本发明组合物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小鼠死亡时间的影响
昆明种小鼠3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分别为:鼻腔制剂组(滴鼻,0.09g/kg)、阳性对照组以安宫牛黄丸供试液灌胃(0.39g/kg)、生理盐水组(滴鼻,生理盐水)。其中,鼻腔制剂组为按上述实施例8所述方法制备而成,阳性对照组供试液方法制备同前试验例2所述,给药剂量均以药材计。各组给药3天,每天2次,末次给药后40min逐个将小鼠麻醉,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进行结扎,观察从开始结扎到死亡的时间。
表5对小鼠死亡时间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211
n=10)
  组别   剂量(/kg)   死亡时间(s)
  生理盐水组   -   8.20±4.85
  鼻腔制剂剂   0.09g   15.67±7.63
  阳性对照组   0.39g   15.20±8.39
P<0.05
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鼻腔制剂组给药3天均能较显著地延长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结扎导致小鼠死亡的时间(P<0.05)。
试验例3.对小鼠断头呼吸时间和次数的影响
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3组:鼻腔制剂组(滴鼻,0.09g/kg)、阳性对照组以安宫牛黄丸供试液灌胃(0.39g/kg)、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滴鼻)。其中,鼻腔制剂组为按上述实施例8所述方法制备而成,阳性对照组供试液方法制备同前试验例2所述,给药剂量均以药材计。给药3天,每天2次,末次给药后40min将小鼠逐只断头,立即按秒表记录小鼠断头后至张口喘气停止时间及张口次数作为耐缺氧指标。
表6对小鼠断头呼吸时间和次数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212
n=10)
  组别   剂量(/kg)   张口次数   喘息连续时间(s)
  生理盐水组   -   8.83±1.64   17.11±1.03
  鼻腔制剂   0.09g   10.92±1.56   19.11±1.51**
  阳性对照组   0.39g   9.05±2.14   18.89±1.81
P<0.05;**P<0.01
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鼻腔制剂给药能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呼吸时间,(P<0.01),并能较显著地增加小鼠断头呼吸次数,阳性对照组能较显著地延长小鼠断头呼吸时间(P<0.05),其小鼠断头呼吸次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试验例4.鼻腔制剂与安宫牛黄丸时效比较试验
昆明种小鼠15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3组,即生理盐水组、鼻腔制剂组(滴鼻,0.09g/kg)和阳性对照组以安宫牛黄丸灌胃(0.39g/kg)组。其中,鼻腔制剂组为按上述实施例6所述方法制备而成,阳性对照组供试液方法制备同前试验例2所述,给药剂量均以药材计。各组给药后按15、30、45、60、120min时间将小鼠逐只断头,立即按秒表记录小鼠断头后至张口喘气停止时间及张口次数作为耐缺氧指标。实验数据用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221
表示,以t-检验的方法进行组间统计比较。
表7鼻腔给药制剂与安宫牛黄丸时效比较(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222
n=10)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223
P<0.05
结果可见,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鼻腔制剂单次滴鼻给药30min开始能明显的延长小鼠断头呼吸时间和张口次数(P<0.05),而安宫牛黄丸单次灌胃给药60min开始能明显的延长小鼠断头呼吸时间和张口次数(P<0.05)。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鼻腔制剂组可有效延长小鼠不完全性脑缺血的死亡时间;有效延长小鼠的断头呼吸的时间,增加呼吸的次数。其多次给药与安宫牛黄丸效果相当,其单次给药起效比安宫牛黄丸迅速,鼻腔制剂对小鼠脑缺血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可望开发为缺血性脑中风的急救良药。
试验例5、药代动力学试验(本发明组合物鼻腔给药脑靶向性评价)
一般认为,药物鼻腔给药后可经两条途径入脑,部分药物经呼吸部黏膜吸收进入体循环,然后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另一部分药物可到达嗅部与嗅黏膜充分接触,通过嗅黏膜上皮通路或嗅神经通路进入嗅球或脑脊液,然后再进一步转运到各脑组织。其中,后一条途径与药物直接吸收入脑有关。
本实验为了证实由鼻腔入脑直接转运途径的存在,选择静脉注射为参比途径,以靶向效率=(AUC/AUC血浆)为指标,评价本鼻腔制剂鼻腔给药途径的脑内递药特性。
实验方法
其中,鼻腔制剂组为按上述实施例3所述方法制备而成,阳性对照组供试液方法制备同前试验例2所述,给药剂量均以药材计。按常规方法取前述鼻腔制剂配方量制成静脉注射剂,对大鼠分别予以鼻腔给药和静脉注射,各组给药剂量均为0.92g·kg-1,并分别于给药后15、30、60、90、120min立即处死,断头,收集血样和脑组织,其中采用相对易行的脑组织匀浆法,获得大鼠给药后脑组织中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每个时间点重复做5只大鼠以减少个体差异的影响。
表8药物在血浆和脑组织中的血药浓度(C:μg·mL-1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231
n=5)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232
如表8所示,用药30min内,本鼻腔制剂给药后在30min时脑中血药浓度达峰值3.31μg·mL-1,高于静脉注射给药后血药浓度峰值1.25μg·mL-1,并且和静脉注射脑中AUC0→120相比,通过鼻腔给药可显著增加药物在脑组织的分布。
表9鼻腔与静注途径后脑靶向效率(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233
n=5)
  指数   Cmax(脑)   AUC   AUC/AUC血浆
  静脉注射   1.25±0.11   35.64±2.75   0.06
  鼻腔给药   3.31±0.87   82.37±4.90   0.29
  鼻腔给药/静注   2.6   2.3   4.8
本实验采用脑靶向效率(AUC/AUC血浆)来进行脑靶向性比较。药物静注后AUC/AUC血浆表示药物从血液循环经血脑屏障进入到各脑组织的分布,假如只存在血脑屏障一条转运途径,那么鼻腔给药后因药物不能瞬时入脑,则脑组织与血浆AUC的比值应略低于静脉注射或与静脉注射相当。实验结果如表9示,鼻腔给药后,鼻腔制剂在脑部的Cmax和AUC分别为静脉注射的2.6和2.3倍,鼻腔给药的脑靶向效率为0.29,是静注的4.8倍。本实验结果表明本鼻腔制剂可较好地在脑内富集,即具有一定的脑靶向性。
试验例6、本发明组合物的鼻黏膜刺激性试验
按上述实施例3所述方法制备而成鼻腔制剂,给药剂量以药材计。大鼠以本鼻腔制剂滴鼻(0.92g·kg-1),连续给药7天,每天给药2次,第8天停药,第9天处死取鼻腔组织切片观察。全部组织经10%甲醛溶液中固定、脱钙、切片、HE染色,在Leica研究级倒置显微镜及成像系统下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见表10和图2。
表10鼻黏膜形态镜检结果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241
实验结果表明:本鼻腔制剂对鼻黏膜的刺激性较小。
试验例7、本发明组合物的蟾蜍上腭纤毛毒性试验
将蟾蜍处死,手术剪将头剪掉,将上腭部分裸露,生理盐水洗去血迹,用手术剪和镊子取下约5mm×5mm的上腭黏膜,置载玻片上。
本实验中蟾蜍上腭黏膜随机分成四组:鼻腔制剂组(鼻腔制剂)、阳性对照组(1%脱氧胆酸钠)、赋形剂组(空白辅料溶液);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用加样器100μl给药,其中,鼻腔制剂组为按上述实施例3所述方法制备而成的鼻腔制剂。以完全浸没黏膜为限,盖上盖玻片,给药30min后光学显微镜10×10倍观察黏膜边缘处纤毛摆动情况,记录纤毛持续摆动时间。实验结果见表11和附图3。
表11蟾蜍上腭纤毛毒性实验结果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242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对鼻纤毛毒性小。
试验例8、组合物稳定性考察
(1)仪器与试药
pH S-2F型pH计(上海雷磁仪器厂);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TN型托盘式扭力天平(上海第二天平仪器厂);Shimadzu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浙江智达N-2000色谱工作站。色谱纯甲醇(山东禹王实业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试验样品:
实施例1至20制备的样品液。
(3)方法与结果
将实施例1至20制备的样品融封于安瓿瓶中,在60℃下放置10天,观察各样品的外观和含量(以麝香中的麝香酮的含量计,测定方法参考文献黄福星,徐明全,活心丸中麝香酮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广东药学,2005年第15卷第2期)变化,结果见表12。从表12中的结果可见,本发明组合物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和/或化学稳定性。
表12稳定性考察结果
Figure BSA00000600240300261
注:含量(%)是与相应配方0天时药物浓度的相对值。

Claims (10)

1.一种组合物,其包含麝香、任选的栀子、任选的郁金、冰片、醇类溶剂、环糊精、和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麝香、任选的栀子和任选的郁金药材是经提取后加至该组合物中的。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下(1)至(6)的任一项或多项:
(1)在每100ml组合物中,所述麝香以药材计其量为10~30g;
(2)在每100ml组合物中,所述栀子以药材计其量为0~60g;
(3)在每100ml组合物中,所述郁金以药材计其量为0~60g;
(4)在每100ml组合物中,所述冰片量为1~5g;
(5)在每100ml组合物中,所述醇类溶剂量为0.05~5g;
(6)在每100ml组合物中,所述环糊精量为5~25g。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包含以下组分:
麝香                  10~30g,
栀子                  0~60g,
郁金                  0~60g,
冰片                  1~5g,
醇类溶剂              0.05~5g,
环糊精                5~25g,
水                    加至100ml;
其中所述麝香、栀子和郁金药材是经提取后加至该组合物中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醇类溶剂是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乙醇、丙二醇、异丙醇、异戊醇、正丁醇、叔丁醇、甘油、聚乙二醇(例如分子量为200至600的PEG,例如PEG200、PEG300、PEG400、PEG60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环糊精是β-环糊精或其衍生物。优选地,所述环糊精是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二甲基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羧甲基β-环糊精、磺丁基醚β-环糊精、葡萄糖-β-环糊精、麦芽糖基-β-环糊精。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还可以含有吐温。优选地,所述吐温在每100ml组合物中的量为0.02~1g。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还可以含有一种或多种选自下列的增稠剂: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卡波普、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海藻酸盐、泊洛沙姆、阿拉伯胶、黄原胶、西黄芪胶、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卡拉胶、明胶。
9.制备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将麝香、栀子和郁金药材使用一种或多种选自下列的方法提取:超临界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
b)使冰片加至醇类溶剂中,使溶解;
c)使步骤a)所得提取物和步骤b)的溶液与环糊精、水以及任选的吐温、增稠剂和防腐剂充分混合均匀,即得。
10.一种药物制剂,其包含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组合物和任选的药用赋形剂;或者,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脑缺血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及出血性脑中风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CN2011103316002A 2010-07-07 2010-07-07 改良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ending CN1024068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316002A CN102406890A (zh) 2010-07-07 2010-07-07 改良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316002A CN102406890A (zh) 2010-07-07 2010-07-07 改良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51400A Division CN101897929B (zh) 2010-07-07 2010-07-07 改良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6890A true CN102406890A (zh) 2012-04-11

Family

ID=45909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316002A Pending CN102406890A (zh) 2010-07-07 2010-07-07 改良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0689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7940A (zh) * 2014-10-28 2015-02-25 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的微针透皮给药系统
CN104645241A (zh) * 2015-03-06 2015-05-27 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8578641A (zh) * 2018-06-29 2018-09-28 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临床急救中药注射液预填充式制剂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5794A (zh) * 2001-01-18 2002-08-28 杨孟君 纳米醒脑静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554431A (zh) * 2003-12-27 2004-12-15 北京神农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用醒脑静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562292A (zh) * 2004-03-31 2005-01-12 秦吉兴 一种注射用醒脑静冻干粉及其制备新方法
CN1709344A (zh) * 2005-06-23 2005-12-21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注射用中药急救粉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44234A (zh) * 2007-02-13 2008-08-20 广州安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防治缺血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5794A (zh) * 2001-01-18 2002-08-28 杨孟君 纳米醒脑静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554431A (zh) * 2003-12-27 2004-12-15 北京神农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用醒脑静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562292A (zh) * 2004-03-31 2005-01-12 秦吉兴 一种注射用醒脑静冻干粉及其制备新方法
CN1709344A (zh) * 2005-06-23 2005-12-21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注射用中药急救粉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44234A (zh) * 2007-02-13 2008-08-20 广州安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防治缺血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7940A (zh) * 2014-10-28 2015-02-25 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的微针透皮给药系统
CN104367940B (zh) * 2014-10-28 2017-09-12 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的微针透皮给药系统
CN104645241A (zh) * 2015-03-06 2015-05-27 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8578641A (zh) * 2018-06-29 2018-09-28 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临床急救中药注射液预填充式制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4658A (zh) 人参皂苷Rg3在制备用于预防或/和治疗痴呆病症药物中的应用及药物
CN103442703A (zh) 具有增强的生物利用度的含姜黄素的水溶性组合物及其方法
CN101601695B (zh) 灵芝三萜提取物的自微乳化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46934A (zh) 一种温经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CN102283895A (zh) 一种苓桂术甘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CN101965185A (zh) 茶多酚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02406890A (zh) 改良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0536860C (zh) 治疗头痛症的鼻用液体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7929B (zh) 改良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690755B (zh) 一种抗病毒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96300A (zh) 中药开窍醒脑微乳鼻腔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919339B (zh) 含有蛋白的葫芦素纳米制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Awad et al. Liquid dosage forms
CN103349737B (zh) 治疗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5524B (zh) 用于治疗癫痫的鼻用粉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5555B (zh) 一种葫芦素药物组合物及其制药用途
CN102357122A (zh) 一种掩味型柴连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19394A (zh) 一种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54349A (zh) 野八角新异戊烯基取代c6‑c3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其药物组合物
CN104474040A (zh) 一种防治偏头痛疾病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751230A (zh) 银杏提取物纳米脂质体在治疗妇科病中的应用
CN103565787B (zh) 一种含蓬莪术环二烯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药用途
CN103405616B (zh) 一种补肾壮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CN102940813A (zh) 灵芝总三萜、薏苡仁油组成的自微乳化纳米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073740B (zh) 一种理气活血滴丸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GUANGZHOU ANJIAN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XI AN ANJI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6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710400 XI AN, SHAANXI PROVINCE TO: 510224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618

Address after: 510224, No. 1, building 40, Po Han Kwong Street, Haizhuqu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Anji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710400 Shaanxi city of Xi'an Province pharmaceutical Zhouzhi County Road No. 1

Applicant before: Xi'an Anji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