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5507A - 电磁继电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5507A
CN102405507A CN2009801585240A CN200980158524A CN102405507A CN 102405507 A CN102405507 A CN 102405507A CN 2009801585240 A CN2009801585240 A CN 2009801585240A CN 200980158524 A CN200980158524 A CN 200980158524A CN 102405507 A CN102405507 A CN 102405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relay
switch
contact
coil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85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5507B (zh
Inventor
菲利普·格鲁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a holdings America Corpo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Clodi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254255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405507(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odi LLC filed Critical Clodi LLC
Publication of CN102405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5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5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5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1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 H01H50/642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intermediate part being generally a slide plate, e.g. a c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22Polarised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0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22Polarised relays
    • H01H51/2227Polarised relays in which the movable part comprises at least one permanent magnet, sandwiched between pole-plates, each forming an active air-gap with parts of the stationary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22Polarised relays
    • H01H51/2272Polarised relays comprising rockable armature, rocking movement around central axis parallel to the main plane of the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18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subsequent slid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 Relay Circuits (AREA)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电磁继电器允许电流通过开关末端,并且它包括线圈组件、转子或桥组件、以及开关组件。线圈组件包括线圈和C形磁芯。线圈缠绕在贯穿磁芯延伸的线圈轴上。磁芯由与线圈轴平行的磁芯末端组成。桥组件包括桥和励磁器。桥由中间场路径、侧面场路径和横向场路径组成。励磁器从侧面场路径侧向延伸出来。磁芯末端与旋转轴共面,并且容纳在中间场路径和侧面场路径之间。励磁器可与开关组件协同操作。线圈产生磁场,经由磁芯末端直接穿过桥组件,以使桥围绕旋转轴旋转。桥旋转使励磁器移动位置,从而接通和断开开关组件。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发明一般涉及一种内置经过独特装配的衔铁组件的电磁继电器装置。更具体地,本公开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装置,该装置具有磁场驱动的转子组件,用于线性地移动开关励磁器组件励磁器的位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电磁继电器的功能是用电磁体的小功率移动衔铁,而该衔铁可以开关大得多的功率。作为示例,继电器设计者可要求电磁体接通5伏电压和50毫安电流(250毫瓦),而衔铁可以在2安电流时支持120伏的电压(240瓦)。继电器在家用电器中十分常见,这些电器中都有电子控制电路用于接通(或断开)诸如转子或灯之类的应用设备。本发明宗旨主要是作为单极的、过电流为120安的电磁继电器装置。不过,还考虑了把本发明要义应用于多极继电器装置,通过本发明公开物中所提出的单极实施例的宗旨可以使其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下面简要描述反映当前技术水平并且在美国专利中公开的几个其他电磁继电器装置。
颁发给Gruner的专利号为6,046,660的美国专利(’660专利)公开一种带有线性转子的磁保持继电器装置。’660专利所讲解的磁保持继电器能够传送大于100安的电流,可用于调节电流的传送或者用于其他要求开关电流大于100安的应用。继电器转子组件具有细长的线圈绕线筒,其内有一个轴向延伸的空腔。绕线筒周围缠绕激励线圈。通常为U形的铁磁框架内放置有铁芯截面,延伸到细长线圈绕线筒中的轴向延伸的空腔中。两个触点截面一般垂直于铁芯截面进行延伸,并且出现在转子组件的上方。励磁器组件励磁器组件与继电器转子组件进行磁耦合。励磁器组件由在运转时耦合到通常为U形的第一和第二铁磁极片的励磁器框架和永磁铁组成。由一块导电材料铜制成的触点桥在运转时与励磁器组件相耦合。
颁发给Gruner的专利号为6,246,306的美国专利(’306专利)公开一种带压簧的电磁继电器。’306专利所讲解的电磁继电器具有转子组件,该组件带有固定于托架上的绕线筒。磁芯被紧连在绕线筒下方,而磁芯末端从绕线筒中伸出。当线圈通电时,衔铁末端因磁力与磁芯末端相接合。励磁器组件与衔铁和多个中心接触弹簧组件相结合。中心接触弹簧组件由中心接触弹簧组成,该弹簧事先不是弯曲的,并且被以超音速焊接到中心接触接线端。将通常开路的弹簧放在与中心接触弹簧平行的位置。这个通常开路的弹簧被以超音速焊接到通常开路的接线端,形成通常开路的外部接触弹簧组件。通常闭路的外部接触弹簧被放在垂直于中心接触弹簧的位置,使得当中心接触弹簧没有受到励磁器的作用时,该通常闭路的外部接触弹簧与中心接触弹簧组件相接触。该通常闭路的弹簧被以超音速焊接到通常闭路的接线端,以形成通常闭路的组件。当不使用励磁器时,压簧会对励磁器上方的中心接触弹簧施压。
颁发给Gruner的专利号为6,252,478的美国专利(’478专利)公开一种电磁继电器。’478专利所讲解的电磁继电器具有转子组件,该组件带有固定于支架的绕线筒。磁芯被放置在绕线筒内部,只有磁芯末端从绕线筒中伸出。当线圈通电时,衔铁末端因磁力而与磁芯末端相接合。励磁器与衔铁和多个活动闸刀组件相接合。活动闸刀组件由活动闸刀组成,该活动闸刀被以超音速焊接到中心接触接线端。通常开路的闸刀被放在与活动闸刀平行的位置。该通常开路的闸刀被以超音速焊接到通常开路的接线端,以形成通常开路的触点组件。通常开路的触点组件由另一个触点铆钉和通常闭路的接线端组成。通常闭路的触点组件被放在垂直于活动闸刀的位置,使得当活动闸刀没有受到励磁器的作用时,该通常闭路的触点组件与该活动闸刀组件相接触。
颁发给Gruner的专利号为6,320,485的美国专利(’485专利)公开一种带线性转子的电磁继电器。’485专利所讲解的电磁继电器能够传送大于100安的电流,可用于调节电流的传送或者用于其他要求开关电流大于100安的应用。继电器转子组件具有细长的线圈绕线筒,其内有一个轴向延伸的空腔。绕线筒周围缠绕激励线圈。通常为U形的铁磁框架内放置有铁芯截面,延伸到细长的线圈绕线筒中的轴向延伸的空腔中。两个触点截面一般垂直于铁芯截面进行延伸,并且出现在转子组件的上方。励磁器组件与继电器转子组件进行磁耦合。励磁器组件由在运转时耦合到通常为U形的第一和第二铁磁极片的励磁器框架和永磁铁组成。由一块导电材料铜制成的触点桥在运转时与励磁器组件相耦合。
颁发给Gruner的专利号为6,563,409的美国专利(’409专利)公开一种磁保持继电器装置。’409专利所讲解的磁保持继电器装置包括继电器转子,其第一线圈绕线筒周围缠绕着第一激励线圈,其第二线圈绕线筒周围缠绕着第二激励线圈,所述的第一激励线圈与所述的第二激励线圈是相同的,而且所述的第一激励线圈与所述的第二激励线圈是电绝缘的;励磁器组件,它与所述的继电器转子和所述的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励磁器组件两者都有磁耦合关系;以及一组或两组触点桥组件,所述的触点桥组件每组都包括有触点桥和弹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装置,该装置有某种抑制开关组件触点之间接触振动的构件。本发明的进一步目标是提供一种衔铁组件,该组件具有旋转轴并且在电磁线圈组件所产生或传导的磁场感应下进行旋转。该衔铁组件线性地移动开关励磁器的位置,以接通和断开继电器的开关组件。为了达到这些和其他显而易见的目标,本发明公开的电磁继电器装置由电磁线圈组件、衔铁桥组件和开关组件组成,下面对其进行详细讲述。
线圈组件主要包括线圈、C形磁轭组件和线圈轴。线圈缠绕在线圈轴上,并且磁轭组件包括第一磁轭臂和第二磁轭臂。每个磁轭臂都包括与线圈轴同轴对齐的轴向磁轭部分,它们共同形成C形磁轭组件的后部。每个磁轭臂又进而包括磁轭末端,这些磁轭末端是共面的,并且基本上与线圈轴相平行。
衔铁桥组件可以围绕与线圈轴隔开且正交并且与磁轭末端共面的轴来旋转。这样衔铁桥组件包括桥旋转轴、桥和励磁器臂。桥包括相对较接近线圈轴的中间场路径、相对较远离线圈轴的侧面场路径、以及在中间场路径和侧面场路径之间延伸的纵向或轴向隔开的中间到侧面或侧面到中间的场路径(或横向场路径)。励磁器臂可通过其第一末端与侧面场路径相配合,并且远离侧面场路径进行侧向延伸。
开关组件主要包括开关接线端,以及开关接线端之间的弹簧组件。弹簧组件连接到励磁器臂的第二末端。磁轭末端被容纳于中间场路径和侧面场路径之间。作为本领域的标准和非常成熟的技术,线圈接收电流,并且产生或传导磁场,该磁场通过磁轭末端可直接穿过桥组件,使得桥围绕桥旋转轴进行旋转并且线性地移动励磁器臂的位置。这个可移动位置的励磁器臂的功能是驱动处于开路触点位置和闭路触点位置之间的弹簧组件,其中闭路触点位置允许电流经由开关末端通过开关组件。
这个基本的电磁继电器装置的某些辅助功能包括某种增强弹簧超程的构件,该构件的作用是在弹簧组件处于闭路位置时增加开关接线端之间的触压。这种用于增强弹簧超程的构件进一步提供通过增强的触点或增加的触压进行触点擦拭或触点清洁的构件。换言之,触点界面上增强的导电通路可以很好地烧掉可能以别的方式留在触点表面的残余和/或碎屑。增强弹簧超程的构件还可能提供某种构件,用于在当从开路位置切换到闭路位置时抑制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的触点弹起或触点振动。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行讲述,将使本发明的其他目标以及其中的具体功能、元件和优点更佳清晰、明显。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功能在下面对专利附图进行简要说明后会更加明白:
图1是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装置的平面图,其开关组件处于开路位置。
图2是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装置的平面图,其开关组件处于闭路位置。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装置的顶部透视分解图,示出一个可选的机壳盖。
图4是电磁继电器装置的开关组件的第一接线端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电磁继电器装置的开关组件的第二接线端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装置的线圈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电磁继电器装置的衔铁组件的转子组件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8是电磁继电器装置的开关组件的三弹簧组件和触点按钮的分解透视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中的三弹簧组件、触点按钮和衔铁臂的局部侧视图,所示触点按钮处于闭路位置,三弹簧组件基本上呈共面关系。
图10所示为本发明中三弹簧组件、触点按钮和衔铁臂的局部侧视图,所示触点按钮处于闭路位置,三弹簧组件处于超程位置以用于增强触点按钮之间的触压。
图11所示为三弹簧组件和上方触点按钮连接处的局部放大侧视图,此处另有图10示出了三弹簧组件处于超程位置以用于增强触点按钮之间的触压的情况。
图12为示意图,示出了通过电磁继电器装置的C形磁芯组件和转子组件的磁通流和通过转子组件发生转向并且分开的场流。
图13所示为在运转时连接到三弹簧组件和触点按钮的开关接线端组件的侧视图,三弹簧组件示出了在第一和第二弹簧中间有C形褶皱,并且第三弹簧末端带弯头。
图14是从图13截取的局部截面放大图,详细示出第三弹簧末端的弯头。
图15为示意图,示出了穿过放置在与可旋转衔铁组件邻接处的继电器接线端的阈值电流通路,并且示出了接线端的磁场强度大于衔铁的磁场,从而可以把衔铁组件旋转到开路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涉及电磁继电器装置10,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装置10主要起到有选择性地允许电流通过开关末端11,参见图1至5。为了达到这些和其他显而易见的功能,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装置10最好包括电磁线圈组件12,大体参见图1至图3和图6;可旋转的衔铁组件13,大体参见图1至图3;开关组件14,大体参见图1至5。
本发明的线圈组件12最好包括导电线圈15,参见图1至图3和图6;C形磁芯或磁轭组件16,参见图3、图6和图12;线圈轴100,大体参见图1、图2、图6和图12。通过观察所提及的这些图可以看到或了解到,导电线圈15缠绕在线圈轴100上并且包括第一和第二电磁驱动末端17,参见图1至图3和图6。本发明的磁轭组件或C形磁芯组件16在轴向被容纳于线圈15内,并且最好包括第一和第二磁轭臂18,其中之一可参见图1至图3,其两者可参见图6。通过观察图6可以看出,每个磁轭臂18都包括轴向磁轭部分19和基本呈平面的磁轭末端20,该磁轭末端20最好与线圈轴100平行,这可进一步参见图12。
经考虑,本发明的可旋转衔铁组件13可以描述为最好包括转子组件21,大体参见图1至图3和图7;励磁器或励磁器臂22,大体参见图1至图3、图9和图10;以及衔铁旋转轴101,参见图1、图2、图12和图15中表示的点,以及图3和图7中表示的线。转子组件21最好包括第一和第二一致指向或极化的转子磁体23,参见图7和图12;转子片25,参见图1至图3、图7和图12;转子托架26,参见图1至图3、图7和图12;转子机壳27,参见图1至图3和图7;回位弹簧28,参见图3和图7;转子卡子29,参见图1和图3;转子座架30,参见图1至图3。
通过观察所提及的这些图可以看出,转子托架26附着在或者以别的方式联系在励磁器臂22的第一末端,并且转子片25和转子托架26(或其中的部分)最好经由转子机壳27的定向达到相互平行。在这一点,进一步可以看出,第一和第二转子磁体23尺寸相等,逼并且延伸到转子片25和转子托架26之间,从而与转子片25和转子托架26等距离相隔,并且进而提供了导轨或路径,使所谓的洛仑兹电流或磁通量有效地横穿转子或桥组件21,如示意图12所示。
最后一点,经考虑,衔铁组件13可以被认为是衔铁桥组件,该桥组件包括桥旋转轴(与衔铁旋转轴101类似)和与衔铁臂22相联系的桥。在这种情况下,桥可以被理解或描述为最好包括中间路径(类似于转子片25)、侧面路径(类似于转子托架26)、以及几个纵向或轴向间隔开的中间到侧面或横向路径(类似于第一和第二转子磁体23)。这样可以将衔铁臂22描述为远离侧面路径或转子托架26进行延伸,以便与开关组件14相结合。
转子机壳27的主要功能是容纳、安置和定位第一和第二转子磁体23、转子片25和转子托架26,以形成衔铁组件13的类桥结构。转子磁体23的指向一致,以使同极面对相同的转子结构。例如,经考虑,转子磁体23的北极可能面对转子托架26(因此南极面对转子片25),或者转子磁体23的南极可能面对转子托架26(因此北极面对转子片25)。
转子机壳27可以进一步包括容纳卡子的孔径或钻孔,以容纳转子卡子29,这可以通过观察图3和图7大体看到。转子机壳27的用于容纳卡子的孔径或钻孔能使桥或衔铁组件13绕衔铁旋转轴101旋转,转子卡子29穿过容纳卡子的钻孔进行延伸,可以经由继电器机壳48轴向固定在下端,参见图1至图3,继电器机壳48的尺寸和形状可以容纳、安置和定位线圈组件12、衔铁组件13和开关组件14,这通过观察图3可以很容易理解。观察图3可以更容易理解,继电器机壳48可以但不是必须包括继电器盖49或与其协作。
在最后一点,记得本发明的衔铁组件13可以经由转子座架30来固定或安放。转子座架30可以联系到继电器机壳48(即固定在继电器机壳48上)来轴向固定转子卡子29,被固定的转子座架30容纳、固定转子卡子29的上端以使继电器用户在没有继电器盖49的情况下有效操作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装置10。因而转子座架30或用于安装转子组件或桥组件的桥座架或构件可以描述为提供某种可以敞开式操作电磁继电器装置10的构件。可以考虑,例如在某种情形下,无盖的继电器装置具有一定的好处。例如,被动继电器装置可能在测试过程中更容易观察到。无论如何,都可以考虑通过不同方式把衔铁组件13固定于继电器机壳48,这样本发明的转子座架30使电磁继电器装置10实现无盖操作。
本继电器装置10的开关组件14最好包括第一开关接线端组件31,大体参见图1至图4;第二开关接线端组件32,参见图1至图3、图5、图13和图14;三弹簧组件33,参见图1至图3、图5、图8至图11、图13和图14。通过观察所提及的这些图可以看到,第一开关接线端组件31最好包括第一触点按钮34和如11那样的第一开关末端。而且,第二开关接线端组件32最好包括如11那样的第二开关末端。
三弹簧组件33最好包括第二触点按钮37,参见图1、图2、图9至图11、图13和图14;第一弹簧38、第二弹簧39和第三弹簧40,可进一步参见图5、图8至图10和图13。进一步可以看到,第一弹簧38最好包括如41那样的第一触点容纳孔径和如图8中42那样的第一C形孔径,再加上如图13和图14中70那样的末端固定的支脉或弯头。值得注意地,第一C形孔径42最好与第一触点容纳孔径41同中心。第二弹簧39最好包括如43那样的第二触点容纳孔径和如图8中44那样的第一C形褶皱。通过观察图8可以看到,第一C形褶皱44有第一曲率半径。第三弹簧40最好包括如45那样的第三触点容纳孔径、如46那样的第二C形孔径和如47那样的第二C形褶皱。
进一步可以看到,第二C形孔径46最好与第三触点支撑孔径45同中心,第二C形褶皱47有第二个曲率半径,而这第二个曲率半径在大小爱哦上比(第一C形褶皱44的)第曲率半径大。第二弹簧39经由容纳或穿过触点容纳孔径41、43和45的第二触点按钮37夹在第一弹簧38和第三弹簧40中间。第一C形褶皱44在第二C形褶皱47内,且与它(关于褶皱轴)同中心。第一触点按钮34和第二触点按钮37或者触点空间上同向或并列,彼此紧邻,大体描述见图1、图2、图9和图10。在该优选实施例中,三弹簧组件33偏置于第一和第二开关末端11之间的开路触点位置,并且被连接到衔铁臂22(的侧端)上,这一点也许图9和图10所示最为清楚。
预期第一C形孔径42、第二C形孔径46和末端固定的支脉或弯头70可以很好地提供某种构件以增强超程,从而增加第一触点按钮34和第二触点按钮37中间的触压。在这方面,读者可进一步去看图9和图10。对比考虑提及的这些图可以看到,弹簧组件33的接线端侧端53可能被驱动而越过弹簧组件的平坦部分,该部分紧邻触点按钮37的把柄51。这样,与触点按钮37的把柄51紧邻(而且径向相邻)的弹簧组件平坦部分形成按钮可折叠的弹簧部分,如图8和图11中的52那样。观察图8和图11可以看出,按钮可折叠部分52堆叠在触点按钮37上,并且弹簧组件33的接线端侧端53如50那样弹性地变形,从而实现所述的超程。
换言之,具有C形孔径的弹簧元件的材料(优选铜)在如图8中50那样的C形孔径的末端更容易、更能有弹性地变形。值得注意地,邻近末端50的弹性变形并不导致基本的物质晶格产生明显的脆化(即不会明显地传递不希望有的晶格位错),因而三弹簧组件的C形孔径结构和特征提供一种健壮的增强超程的构件,进而可以在触点按钮34和37中间增加一定的压力以改善其间的导电接头。末端固定的支脉或弯头70进一步提供一种增强超程的构件,可增加触压,减轻触点34和37的触点颤动。
因此,通过C形孔径控制和/或增强超程,触点按钮34到37的导电性得以改善,大体如图10所示。预期增强的触点和所获得的导电性为改善触点的擦拭提供某种构件,因而这种触点擦拭或清洁构件因增强的超程进一步成为可能。在这方面,预期本发明的继电器装置10具有内在的自清洁功能,这是C形孔径42和46完成的。此外,预期C形孔径42和46(和支脉或弯头70)可以提供某种构件以减轻触点颤动,或者抑制触点按钮34和37中间的接触振动,这种振动发生在从开路状态或开路开关位置(大体如图1所示)切换到闭路状态或闭路开关位置(大体如图2所示)时。
通过观察图12可以很容易理解,磁芯或磁轭末端20被转子片25和转子托架26松散地容纳着,并且衔铁旋转轴101与磁轭末端20共面,旋转轴101贯穿转子卡子29(没在图20中具体示出)。应该容易理解,导电线圈15接收电流,因而产生磁场,可进一步参见图12中矢量102。通过观察该图可以看出,磁场102经由转子组件(主要由转子托架26、转子磁体23和转子片25所定义)贯穿磁轭末端20,从而磁场感应的转矩使衔铁或桥绕衔铁旋转轴101旋转。
因此,转子托架26直线地移动励磁器臂22的位置,这个被移动位置的励磁器臂22驱使三弹簧组件33从首选的弹簧偏置的开路位置(大体如图1所示)移动到弹簧驱动的闭路位置(大体如图2所示)。继电器组件10的材料结构(相信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可理解范围内)和闭路位置基本上能够让120安的电流经由第一触点按钮34、第二触点按钮37和开关末端11通过开关组件14。当线圈组件12暂无电流而磁场得以有效消除时,回位弹簧28可以增强三弹簧组件33向首选的弹簧偏置开路位置的回归,大体如图11所示。因为可能出现故障电流的状况,所以电磁继电器10最好考虑再包括某种默认闭路触点的构件,这种默认的闭路触点构件在出现所述的故障电流或短路电流状况期间强制第一触点按钮34和第二触点按钮37闭合。在这方面,预期洛伦兹电流或磁场所遵循的路径一般如图12中的矢量箭头102所示。
可进一步预期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可以包括某种构件使它在基于接线端的阈值电流状态中默认是开路触点位置。在这方面,传统电磁理论表明,流动的电荷载流子产生与载流子的流向径向邻接的磁场。这样读者可看图15,图15所示为如71那样的阈值电流通路的图解,其中电流经由触点按钮34和37穿过继电器接线端31和32。由于电荷载流子电流按照通路71流动,所以如103那样表示的磁力矢量源于接线端。达到一定的阈值安培数之后,所产生的穿通接线端31和32的磁场将与永磁体或可旋转衔铁组件13中的转子磁体23相互作用。磁体23具有内在磁场,按照矢量箭头104所示,该磁场指向外,其强度大小比矢量箭头103处的强度小。所指示的104与103的强度差引起可旋转衔铁组件13向开路触点位置转动,如图15的图解所示。这一功能可以通过磁体23的尺寸和强度以及衔铁和固定触点的距离来测定。
虽然上述说明包含很大的确切性,但是这个确切性不应解释为本发明的范围限度,而应解释为本发明的例证。例如,本发明可以理解为主要讲解或公开一种能使电流通过开关末端的电磁继电器装置,这种电磁继电器装置包括线圈组件、桥组件和开关组件。线圈组件包括线圈、线圈轴和C形磁芯。线圈缠绕在线圈轴100上,线圈轴100贯穿磁芯,如图12中60那样。磁芯60包括磁芯末端20,磁芯末端20实际上平行于线圈轴100。
桥组件包括桥组件包括如101那样的旋转轴、如图12和图15中61那样的桥和如22那样的开关励磁器组件。桥61包括中间场路径63(即相对接近磁芯60的路径)、侧面场路径64(即相对远离磁芯60的路径)和轴向隔开的横向路径65,横向路径65在中间场路径63和侧面场路径64中间引导如102那样的场。励磁器臂22与侧面路径64配合,而且远离它延伸(没有在图12中示出)。磁芯末端20最好与旋转轴101共面,并得到中间路径63和侧面路径64中间部分的支撑。
预期横向路径65提供某种场转向构件,可使磁场102相对线圈轴101横向地转向并产生磁感应转矩,这个磁感应转矩驱动开关励磁器组件22。所述的场转向构件可以进一步看做包括某种场分开构件(有两个如图12中66那样的轴相反的路径),可以产生与磁感应转矩有关的磁偶。
如14那样的开关组件更是配合如14那样的开关组件更是配合励磁器臂22,励磁器臂22本质上是桥61和开关组件14中间的连接器。线圈的功能是产生或传导如102那样矢量表示的磁场。磁场102经由磁芯末端20穿过桥组件61,从而通过磁感应转矩产生桥绕旋转轴101的旋转。桥的旋转移动励磁器臂22的位置,移位的励磁器臂22物理上开闭开关组件14。本领域最易理解,闭合的开关组件14允许电流通过其中。
开关组件14包括某种增强弹簧超程的弹簧构件,所述的构件通过增加触点按钮34和37中间的触压来增强闭合的开关位置。这种增强弹簧超程的弹簧构件提供触点擦拭的构件和振动阻尼构件。触点擦拭构件预期可以有效自清洁开关组件14,振动阻尼构件抑制从开路到闭路切换开关位置时的接触振动。所以说,这种增强弹簧超程的弹簧构件可以通过增加触点中间的触压,通过维持无残余的接触界面,通过抑制触点闭合时的触点振动,来增强闭合的开关位置。
尽管通过参考几个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新型设备或继电器并不受此限制,只要在符合前述公开物和附图的范围和主旨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修订和更改。例如,前述的规格说明主要支持单极的、通过电流为120安的继电器装置。不过也可以考虑把本发明的精华应用于多极继电器装置,使其依自己的权利要求拥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只要符合通过本公开中所陈述的单极实施例的精神主旨即可。

Claims (29)

1.一种电磁继电器装置,该电磁继电器装置用于选择性地允许电流通过开关末端,该电磁继电器装置包括:
电磁线圈组件,该线圈组件包括导电线圈、磁轭组件和线圈轴,该线圈缠绕在该线圈轴上并且包括第一和第二电磁驱动末端,该磁轭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磁轭臂,每个磁轭臂包括轴向磁轭部分和磁轭末端;
衔铁组件,该衔铁组件包括转子组件和旋转的转子轴,该转子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转子磁体、转子片和转子托架,该转子托架包括励磁器,所述转子磁体具有相同的方向,并且相对于与该旋转的转子轴在转子片及与转子托架的中间延伸;以及
开关组件,该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开关接线端及三弹簧组件,该第一开关接线端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一开关末端,该第二开关接线端包括第二开关末端,该弹簧组件包括第二触点和三个弹簧元件,第一弹簧元件包括第一C形孔径,该第一C形孔径与第一触点容纳孔径同中心,该第二弹簧包括第二触点容纳孔径,该第三弹簧包括第三触点容纳孔径和第二C形孔径,该第二C形孔径与该第二触点容纳孔径同中心,该第二弹簧通过第二触点夹在第一和第三弹簧之间,该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并列且彼此相邻,该弹簧组件连接在该励磁器上,该磁轭末端容纳于该转子片和转子托架之间,该旋转的转子轴与该磁轭末端共面,该线圈用于产生磁场,该磁场通过该转子组件直接穿过磁轭末端,使得衔铁围绕该旋转的转子轴进行旋转,该转子托架用于移动该励磁器的位置,该励磁器用于激励开路位置和闭路位置间的弹簧组件,该闭路位置允许电流经由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和该开关末端通过该开关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装置,其中该C形孔径提供用于增强弹簧超程的构件,该增强的弹簧超程用于增加在该弹簧组件处于闭路位置时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之间的触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装置,其中该增强弹簧超程的构件提供用于触点擦拭的构件,该用于触点擦拭的构件用于清洁该第一和第二触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装置,其中该C形孔径提供构件,用于抑制从开路位置切换到闭路位置时发生在第一与第二触点之间的接触振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装置,其中该转子组件包括回位弹簧,该回位弹簧用于增强当线圈临时无电流时该弹簧组件向开路位置的回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装置,包括转子安装构件,该转子安装构件用于使电磁继电器能够进行敞开式操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装置,包括闭路触点默认构件,该闭路触点默认构件用于在故障电流情况发生期间,强制第一和第二触点处于闭路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装置,包括用于在基于接线端的阈值电流情况发生期间默认开路触点位置的构件。
9.一种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用于允许电流通过开关末端,该电磁继电器包括:
电磁线圈组件,该线圈组件包括线圈、C形磁轭组件和线圈轴,该线圈缠绕在该线圈轴上,该磁轭组件包括第一磁轭臂和第二磁轭臂,每个磁轭臂包括轴向磁轭部分和磁轭末端;
衔铁桥组件,该衔铁桥组件包括桥旋转轴、桥和励磁器臂,该桥包括中间场路径、侧面场路径和纵向隔开的横向场路径,该励磁器臂从侧面场路径侧向地延伸出来;以及
开关组件,该开关组件包括开关接线端和弹簧组件,该弹簧组件连接在励磁器臂上并且延伸到开关接线端之间,该磁轭末端容纳于中间和侧面场路径之间,该桥旋转轴与磁轭末端共面,该线圈用于接收电流并产生磁场,该磁场通过磁轭末端直接穿过桥组件,使得桥围绕桥旋转轴进行旋转,从而移动励磁器臂的位置,这个可移动位置的励磁器臂用于驱动处于开路触点位置和闭路触点位置之间的弹簧组件,该闭路触点位置允许电流经由开关末端通过开关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用于增强弹簧超程的构件,所述构件用于增强当弹簧组件处于闭路触点位置时开关接线端之间的触压。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该用于增强弹簧超程的构件提供用于触点擦拭的构件,所述构件用于清洁开关接线端。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用于在从开路位置切换到闭路位置时抑制发生在第一与第二触点之间的接触振动的构件。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包括桥安装构件,该桥安装构件用于使电磁继电器能够进行敞开式操作。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用于在故障电流情况发生期间默认在闭路触点位置的构件。
15.如权利要求9中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用于在基于接线端的阈值电流情况发生期间默认开路触点位置的构件。
16.一种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用于允许电流通过开关末端,该电磁继电器包括:
线圈组件,该线圈组件包括线圈、线圈轴和C形磁芯,该线圈缠绕在该线圈轴上,该线圈轴贯穿该磁芯,该磁芯包括磁芯末端,该磁芯末端平行于该线圈轴;
桥组件,该桥组件包括旋转轴、桥和励磁器,该桥包括中间场路径、侧面场路径和隔开的横向场路径,该励磁器从侧面场路径延伸出来,磁芯末端与旋转轴共面并且容纳于中间和侧面场路径之间;以及
开关组件,该励磁器与开关组件协作,该线圈用于产生磁场,该磁场通过磁芯末端直接穿过桥组件,使得桥通过磁感应转矩围绕旋转轴旋转,桥的旋转使励磁器移动位置,这个可移动位置的励磁器用于接通和断开开关组件,闭合的开关组件允许电流通过其中。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该开关组件包括用于增强弹簧超程的弹簧构件,所述的构件用于增强闭合的开关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该用于增强弹簧超程的弹簧构件提供触点擦拭构件,所述构件用于清洁开关组件。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用于在从开路开关位置切换到闭路开关位置时抑制开关振动的构件。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包括桥安装构件,该桥安装构件用于使电磁继电器能够进行敞开式操作。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用于在故障电流情况发生期间默认闭路触点位置的构件。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用于在基于接线端的阈值电流情况发生期间默认开路触点位置的构件。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该开关组件包括弹簧组件,该弹簧组件包括触点部分和C形孔径,触点部分和C形孔径同中心,而且C形孔径提供增强弹簧超程的构件。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该开关组件包括弹簧组件,该弹簧组件包括触点部分和C形孔径,触点部分和C形孔径同中心,而且C形孔径提供抑制开关振动的构件。
25.一种电磁继电器装置,该电磁继电器装置用于允许电流通过开关末端,该电磁继电器装置包括:
线圈组件,该线圈组件包括导电线圈和线圈轴,该线圈用于产生磁场;
衔铁组件,该衔铁组件包括开关励磁器和场转向构件,该场转向构件相对于线圈轴横向转变磁场方向并对转矩产生磁感应,该磁感应转矩用于驱动开关励磁器;以及
开关组件,开关励磁器与该开关组件协作,使得电流能够通过其中。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该场转向构件包括场分开构件,该场分开构件用于产生与磁感应转矩有关的磁偶。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该开关组件包括用于在从开路开关位置切换到闭路开关位置时抑制开关振动的构件。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用于在基于接线端的阈值电流情况发生期间默认开路触点位置的构件。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用于使电磁继电器能够进行敞开式操作的构件。
CN200980158524.0A 2009-02-04 2009-02-04 电磁继电器装置 Active CN1024055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09/000699 WO2010090619A2 (en) 2009-02-04 2009-02-04 Electromagnetic relay assembl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5507A true CN102405507A (zh) 2012-04-04
CN102405507B CN102405507B (zh) 2015-06-03

Family

ID=42542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8524.0A Active CN102405507B (zh) 2009-02-04 2009-02-04 电磁继电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EP (1) EP2394285B8 (zh)
JP (1) JP5351982B2 (zh)
KR (1) KR101313676B1 (zh)
CN (1) CN102405507B (zh)
AU (1) AU2009339410B2 (zh)
BR (1) BRPI0920362B1 (zh)
CA (1) CA2751585C (zh)
ES (1) ES2564637T3 (zh)
MX (1) MX2011008110A (zh)
PT (1) PT2394285E (zh)
WO (1) WO2010090619A2 (zh)
ZA (1) ZA20110569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5225A (zh) * 2013-09-19 2015-03-25 东邦电气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6024523A (zh) * 2016-07-30 2016-10-12 贾晓轻 电力继电器控制方法
CN109417001A (zh) * 2016-07-11 2019-03-01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机电式继电器、接线盒和机电式继电器组件
CN114724895A (zh) * 2021-01-06 2022-07-08 厦门台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14040B2 (en) 2011-02-11 2013-08-20 Clodi, L.L.C. Bi-stable electromagnetic relay with x-drive motor
JP5821030B2 (ja) * 2011-07-27 2015-11-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
DE102012203961B3 (de) * 2012-03-14 2013-04-25 Gruner Ag Mehrpolige Relaisanordnung
KR101405520B1 (ko) 2012-08-24 2014-06-09 우리산업 주식회사 복수개의 접점 기반 차량용 대전류 제어시스템
CN103715025B (zh) * 2012-09-29 2015-12-16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
CN103715026B (zh) * 2012-09-29 2015-10-28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点偏置放置的电磁继电器
CN103794415B (zh) * 2014-01-23 2017-04-05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及其动簧片
DE102014201533A1 (de) 2014-01-28 2015-07-30 Tyco Electronics Austria Gmbh Schaltkontakt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GB201407705D0 (en) * 2014-05-01 2014-06-18 Johnson Electric Sa Improvements in electrical contact sets
CN105140079B (zh) * 2015-09-18 2018-02-23 乐清市一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隔离功能的自复式过欠压保护器
CN106206165A (zh) * 2016-09-07 2016-12-07 泉州圆创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防振继电器
JP6922534B2 (ja) * 2017-08-04 2021-08-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KR102093784B1 (ko) 2018-08-13 2020-03-26 한국항공우주산업 주식회사 항공기 액추에이터 구동용 스위칭 장치 및 이의 스위칭 방법
CN110610834A (zh) * 2019-10-15 2019-12-24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微动开关的磁保持继电器
CN112086319A (zh) * 2020-08-20 2020-12-15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短路电流的电磁继电器
JP7100726B1 (ja) 2021-01-21 2022-07-13 松川精密股▲ふん▼有限公司 電磁継電器
KR102568999B1 (ko) * 2021-02-09 2023-08-18 송 추안 프레시션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전자기 계전기
JP7161559B2 (ja) * 2021-03-18 2022-10-26 松川精密股▲ふん▼有限公司 電気的な開閉を外部手動制御可能な電磁継電器
JP7166379B2 (ja) * 2021-03-24 2022-11-07 松川精密股▲ふん▼有限公司 電磁継電器の接点弾性片構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43668U (zh) * 1976-04-27 1977-10-31
JPS5566360U (zh) * 1978-10-31 1980-05-07
US6046661A (en) * 1997-04-12 2000-04-04 Gruner Aktiengesellschaft Electrical switching device
CN1294401A (zh) * 1999-10-26 2001-05-09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US20040080388A1 (en) * 2002-10-25 2004-04-29 Rainer Schmelz Bounce-reduced relay
CN101335156A (zh) * 2007-06-29 2008-12-31 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76604D1 (en) * 1984-12-05 1989-03-09 Sauer Hans Relay for high-frequency circuits
DE9320696U1 (de) * 1993-07-15 1994-11-24 Gruner Kg Relais Fabrik Relais zum Schalten hoher Stromstärken
FR2739487B1 (fr) * 1995-09-28 1997-10-31 Schneider Electric Sa Dispositif de commande et de signalisation pour appareil de protection
US6252478B1 (en) * 1999-02-04 2001-06-26 Klaus A. Gruner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4023052B2 (ja) * 1999-11-12 2007-12-19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
DE10162585C1 (de) * 2001-12-19 2003-04-24 Gruner Ag Prellreduziertes Relais
US7616082B2 (en) * 2004-07-14 2009-11-1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Electromagnetic relay
WO2006079558A1 (en) 2005-01-31 2006-08-03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Redox-stable anode
DE102007029633A1 (de) * 2007-06-26 2009-01-02 Gruner Ag 2-poliges Relai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43668U (zh) * 1976-04-27 1977-10-31
JPS5566360U (zh) * 1978-10-31 1980-05-07
US6046661A (en) * 1997-04-12 2000-04-04 Gruner Aktiengesellschaft Electrical switching device
CN1294401A (zh) * 1999-10-26 2001-05-09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US20040080388A1 (en) * 2002-10-25 2004-04-29 Rainer Schmelz Bounce-reduced relay
CN101335156A (zh) * 2007-06-29 2008-12-31 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5225A (zh) * 2013-09-19 2015-03-25 东邦电气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9417001A (zh) * 2016-07-11 2019-03-01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机电式继电器、接线盒和机电式继电器组件
CN109417001B (zh) * 2016-07-11 2021-02-09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机电式继电器、接线盒和机电式继电器组件
CN106024523A (zh) * 2016-07-30 2016-10-12 贾晓轻 电力继电器控制方法
CN106024523B (zh) * 2016-07-30 2018-07-31 永春康馨专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电力继电器控制方法
CN114724895A (zh) * 2021-01-06 2022-07-08 厦门台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94285A2 (en) 2011-12-14
KR101313676B1 (ko) 2013-10-02
WO2010090619A3 (en) 2010-10-07
EP2394285B1 (en) 2015-12-16
ES2564637T3 (es) 2016-03-28
WO2010090619A4 (en) 2010-11-25
JP2012517093A (ja) 2012-07-26
EP2394285B8 (en) 2016-02-24
PT2394285E (pt) 2016-03-29
BRPI0920362A2 (pt) 2020-07-28
CA2751585A1 (en) 2010-08-12
AU2009339410A2 (en) 2011-12-01
CN102405507B (zh) 2015-06-03
JP5351982B2 (ja) 2013-11-27
KR20110111533A (ko) 2011-10-11
CA2751585C (en) 2014-10-07
AU2009339410A1 (en) 2011-09-01
EP2394285A4 (en) 2014-04-09
ZA201105691B (en) 2013-01-30
MX2011008110A (es) 2011-12-08
WO2010090619A2 (en) 2010-08-12
AU2009339410B2 (en) 2013-10-10
BRPI0920362B1 (pt)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5507A (zh) 电磁继电器装置
CN102388427A (zh) 电磁继电器装置
US7710224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assembly
US7659800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assembly
JP5585550B2 (ja) 継電器
KR100968462B1 (ko) 영구자석을 이용한 조작기 및 그것을 구비하는 구동 장치
KR101103381B1 (ko) 영구자석과 스프링을 이용한 조작기 및 그것을 구비하는 구동 장치
US9053885B2 (en) Bistable high-performance miniature relay
KR20140004202A (ko) X-구동 모터를 구비한 쌍안정 전자기 릴레이
JP5991778B2 (ja) 電磁継電器
KR101068155B1 (ko) 조작기를 제어하는 구동 디바이스를 구비한 전자 접촉기
US10431407B2 (en) Medium voltage contactor
EP2482292B1 (en) Magnetic coil assembly
JP5549642B2 (ja) 継電器
EP2427892B1 (en) Magnetic latching actuator
AU2009276298A1 (en) Switching device
JP2015028904A (ja) 回路遮断器
KR200458019Y1 (ko) 자속 손실을 최소화한 조작기 및 그것을 구비하는 구동 장치
JP2021118183A (ja) 電磁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この種の電磁アクチュエータを備える電気スイッチング・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01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after: Hongfa holdings America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Illinois USA

Patentee before: Clodi L. L.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