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5025B - 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5025B
CN103715025B CN201210379596.1A CN201210379596A CN103715025B CN 103715025 B CN103715025 B CN 103715025B CN 201210379596 A CN201210379596 A CN 201210379596A CN 103715025 B CN103715025 B CN 1037150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card
contact chip
base
counter
d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795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5025A (zh
Inventor
蔡文智
谭忠华
刘金枪
王其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795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150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15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50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50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50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底座、静簧组合、推动卡部分和外壳;磁路部分包括衔铁部分、线圈和轭铁;推动卡部分包括推动卡和安装在推动卡上的接触片部分;接触片部分包括接触片,接触片安装在推动卡上;衔铁部分与推动卡活动相卡接,所述磁路部分在继电器置位和复位两种状态时均产生磁力以带动所述推动卡往返运动;在推动卡的底部设有卡勾,在底座对应设有第一卡槽,推动卡通过卡勾与第一卡槽的配合而卡装在底座上。该电磁继电器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廉的特点,而且还能保证推动卡在底座上高速运动时的平顺与稳定,以及保证接触片在随推动卡高速运动的过程中不会从推动卡中脱出。

Description

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将接触片通过弹簧安装于推动卡以形成动作时无反力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磁继电器,其动作与释放(磁保持继电器称为:复归)一般由吸力与反力的配合而实现。图1所示为目前典型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它由磁路部分、底座部分和推动卡部分构成;其中,底座部分包括底座16'、常开静簧组合17A'、常闭静簧组合17B'、常开动簧组合18A'、常闭动簧组合18B'和复原簧片20';磁路部分由线圈12'、轭铁13'和衔铁组合14'构成;衔铁组合14'可沿其中心插装的金属转轴19'转动;推动卡部分由一个带卡槽的推动卡15'担当。当线圈12'通电后驱动衔铁转动时,衔铁带动推动卡推动动簧组合运动,从而使常开静簧组合17A'与常开动簧组合18A'上的常开触点闭合,同时使常闭静簧组合17B'与常闭动簧组合18B'上的常闭触点打开,实现触点的切换;当线圈12'不施加激励时,在复原簧片20'和常开动簧组合18A'、常闭动簧组合18B'所共同提供的机械反力的作用下,推动卡15'被推回起始位置(图1所示位置),从而带动常开动簧组合18A'与常开静簧组合17A'上的常开触点组打开,同时使常闭静簧组合17B'和常闭动簧组合18B'上的常闭触点组闭合,实现触点的切换。
此种结构,继电器动作所需要的吸力由电磁力提供,继电器释放(磁保持继电器称为:复归)所需要的反力由结构件的机械力提供,是典型的继电器设计方式。
此种结构的不足在于:
1、在继电器动作的过程中,磁路系统所提供的吸力是继电器动作的“动力”,结构件所提供的反力是继电器动作的“阻力”,因此,吸力的值必须要大于反力的值,继电器才能完成动作过程,如图2所示。图2所示为现有常规的继电器的吸反力特性曲线示意图,在反力曲线T确定的情况下,为了使继电器动作,其吸力必须大于反力;对于吸力Q1,其曲线刚好处处大于反力,故如果某继电器的吸反力配合处于该种情况,则该继电器刚好可以动作;对于吸力Q3,由于其曲线低于反力曲线,故如果某继电器的吸反力配合处于该种情况,则继电器无法动作;对于吸力Q2,由于其曲线高于反力曲线,且高于吸力Q1曲线(继电器刚好可以动作的吸力曲线),故如果某继电器的吸反力配合处于该种情况,则继电器不仅可以动作,而且能够以高于吸力Q1的速度动作,即处于吸力Q2下的继电器其动作时间会比处于吸力Q1下的继电器动作时间短。工程上为了实现该目的,在反力不变的情况下,需要采取增大线圈吸力的方法(增加线圈功耗)来确保继电器的动作过程流畅。
2、由于此种结构需要由结构件,特别是金属件(动簧片、复原簧片等)提供反力,因此结构较为复杂,并且由于动簧片、复原簧片等在生产、运输、装配等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形变,从而影响继电器的反力稳定性,造成装配后继电器的产品性能一致性较差,因此在继电器组装完成后还需要对动簧片和复原簧片等结构件的形变量进行调整,以得到较为一致的反力特性曲线;并且复杂的结构增加了生产、装配的难度,同时增加了继电器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通过对推动卡部分和底座的结构改良,使得该电磁继电器不仅具有结构简单、继电器性能稳定、生产成本低廉的特点,而且还能保证推动卡在底座上高速运动时的平顺与稳定,以及有效保证了接触片在随推动卡高速运动的过程中不会从推动卡中脱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底座、静簧组合、推动卡部分和外壳;磁路部分包括衔铁部分、线圈和轭铁;所述推动卡部分包括推动卡和安装在推动卡上的接触片部分,所述接触片部分由接触片和固定在接触片上的动触点构成;所述衔铁部分与所述推动卡活动相卡接,所述磁路部分在继电器置位和复位两种状态时均产生磁力以带动所述推动卡往返运动;在推动卡的底部设有卡勾,在底座的对应位置处设有适配于所述推动卡的卡勾的第一卡槽,该第一卡槽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推动卡通过所述卡勾与所述第一卡槽的配合而卡装在底座上并能够沿所述第一卡槽滑动。
所述推动卡部分还包括弹簧,所述接触片通过弹簧安装在推动卡上。
所述接触片通过二个弹簧安装在推动卡上。
所述推动卡中设有用来套置所述弹簧的凸柱,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接触片相抵靠,弹簧的另一端套置在所述凸柱上。
所述接触片的内侧一面设有凹坑,所述弹簧的一端嵌置于所述接触片的凹坑中。
所述推动卡的端部设有用来活动装入所述接触片的第二卡槽,在第二卡槽的里侧设有用来容纳所述弹簧的容纳槽,所述凸柱设在容纳槽内,所述接触片插装在推动卡的第二卡槽中,弹簧弹性张顶在接触片与所述推动卡的容纳槽的里侧壁之间。
所述动触点固定在接触片的外侧一面,动触点的尾部凸现在接触片的内侧一面的凹坑中,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嵌置于所述接触片的凹坑并套在动触点的尾部处。
所述第二卡槽的周边尺寸大于所述接触片的周边尺寸。
所述推动卡容纳在所述的外壳内,所述接触片向上设有第一凸起,在外壳顶部内壁设有对应于接触片位置的第一凸筋,接触片的第一凸起与外壳的第一凸筋之间呈间隙配合以防止接触片向上活动而脱离所述推动卡。
所述推动卡的底部的卡勾设为两个,所述两个卡勾分别对称设在沿着推动卡往返移动方向的两侧,在底座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二处第一卡槽,所述推动卡通过所述两个卡勾与所述两个第一卡槽的配合而活动卡夹在底座上。
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推动卡的卡勾通过底座的第一开口卡入所述底座的第一卡槽中。
所述推动卡的底部中央设有沿着推动卡往返移动方向的导向筋,在底座的与推动卡的导向筋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导向槽,所述推动卡的导向筋活动配合在底座的导向槽中。
所述推动卡上还设有导向缺口,在底座的对应位置处设有导向凸部,所述推动卡的导向缺口通过底座的导向凸部而使推动卡装入底座的对应位置中。
所述推动卡的导向缺口为两个,所述两个导向缺口分别对称设在沿着推动卡往返移动方向的两侧,在底座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二个导向凸部,所述推动卡的二个导向缺口分别通过底座的二个导向凸部而使推动卡装入底座的对应位置中。
本发明的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不设用于产生反力的动簧片、复原簧片等结构组件,其动、静触点的闭合或者分断所需动力均由磁路系统的磁力提供;由于在动作行程的前段(触点产生超行程之前)不存在作为运动“阻力”的反力,因此可将驱动继电器动触点运动的“动力”(吸力)设计得更小,从而节省线圈功耗,并且提升继电器的动作速度。
本发明的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是在推动卡的底部设有卡勾,在底座上则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卡槽,通过卡勾与第一卡槽的配合,使得继电器一旦装配完成并且充磁后,底座上的第一卡槽便可借由推动卡的卡勾对推动卡进行限位,从而可确保无论继电器处于任何空间姿态、任何工作状态,推动卡都不会从底座上脱离;推动卡底部中央还设有导向筋,底座上相应位置设有导向槽,装配完成后,推动卡的导向筋可在底座的导向槽内沿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并且底座的导向槽能够对推动卡的导向筋在宽度方向上进行限位,从而确保推动卡始终沿着长度方向运动而不会发生偏离;并且,推动卡上设置的卡勾和导向筋与底座上设置的第一卡槽和导向槽,都确保了推动卡在底座上高速运动时的平顺与稳定。
本发明的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推动卡部分由接触片部分、弹簧、推动卡组装而成,其接触片的内侧一面设有凹坑,推动卡上与之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凸柱,装配完成后,弹簧的两个自由端,一端套住推动卡的凸柱,一端套入接触片的凹坑,并且弹簧套入接触片凹坑的那边同时套住了动触点尾部,从而对弹簧进行了很好的限位,使弹簧在推动卡部分进行高速运动的过程中不会从推动卡中脱出;装配完成后,弹簧被压缩,将接触片部分顶压在推动卡上;通过尺寸设计,使接触片的四周尺寸小于推动卡上放置接触片的第二卡槽的尺寸,装配后,由于弹簧套入接触片背面的凹坑,在力的作用下,弹簧将接触片撑起,使接触片的底部不会与推动卡接触,从而避免了接触片与推动卡摩擦产生塑料屑掉落到触点上而影响继电器电气性能。同时,接触片的顶部设计有第一凸起,在推动卡部分高速运动的过程中,一旦接触片部分有脱离推动卡的趋势,则其顶部的第一凸起会因顶到外壳顶面的内壁的第一凸筋而重新回归到正常位置,从而实现了对接触片在竖直方向上的限位,使其在随推动卡部分高速运动的过程中不会从推动卡中脱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采用了将接触片部分通过弹簧安装在推动卡上,其动、静触点的闭合或者分断所需动力均由磁路系统的磁力提供;由于在动作行程的前段(触点产生超行程之前)不存在作为运动“阻力”的反力,因此可将驱动继电器动触点运动的“动力”(吸力)设计得更小,从而节省线圈功耗,并且提升继电器的动作速度。
2、由于采用了双弹簧结构来推顶接触片部分,这样相比较于一个弹簧结构来推顶接触片部分时,具有动作更稳定的特点。
3、由于采用了在推动卡的底部设有卡勾,在底座上则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卡槽,并通过卡勾与第一卡槽的配合,来对推动卡的运动过程进行限位,从而确保了推动卡在底座上高速运动时的平顺与稳定。
4、由于采用了在推动卡底部中央设有导向筋,在底座上相应位置设有导向槽,通过导向筋与导向槽的配合,确保了推动卡始终沿着长度方向运动而不会发生宽度方向的偏离,进一步确保了推动卡在底座上高速运动时的平顺与稳定。
5、由于采用了接触片向上设有第一凸起,在外壳顶部内壁设有对应于接触片位置的第一凸筋,实现了对接触片在竖直方向上的限位,使其在随推动卡部分高速运动的过程中不会从推动卡中脱出。
6、由于采用了在接触片的内侧一面设有凹坑,并将动触点的尾部凸现在接触片的凹坑处,在推动卡上与之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凸柱,将弹簧两端分别套在接触片的凹坑和推动卡的凸柱处,从而对弹簧进行了很好的限位,使弹簧在推动卡部分进行高速运动的过程中不会从推动卡中脱出。
7、由于采用了将第二卡槽的周边尺寸设计成大于所述接触片的周边尺寸,能够使接触片的底部不会与推动卡接触,从而避免了接触片与推动卡摩擦产生塑料屑掉落到触点上而影响继电器电气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典型常规电磁继电器的吸反力曲线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未含外壳)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的推动卡部分装入底座的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的推动卡(前方向)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的推动卡(后方向)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6(a)是本发明的接触片部分(外侧面)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6(b)是本发明的接触片部分(内侧面)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推动卡部分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推动卡部分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底座和静簧组合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0(a)是本发明(中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是本发明(置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c)是本发明(复归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吸反力曲线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继电器的正面轴测剖立体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继电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推动卡部分的剖视图一;
图15是本发明的推动卡部分的剖视图二;
图16是本发明的另一种推动卡(卡勾方向朝外)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3至图1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1、底座21、静簧组合22、推动卡部分3和外壳4;磁路部分1包括线圈11、轭铁12和衔铁部分13;所述静簧组合22由静簧片221和固定在静簧片上的静触点222构成,所述静簧片221定位在底座21上,该静簧组合22共有二组,分别为常开静簧组合和常闭静簧组合;所述推动卡部分3包括推动卡31和安装在推动卡31上的接触片部分32,所述接触片部分32由接触片321和固定在接触片上的动触点322构成,其中,接触片321共有二片,装在推动卡31的两头,分别对应配合于常开静簧组合和常闭静簧组合;所述衔铁部分13与所述推动卡31活动相卡接,所述磁路部分1在继电器置位和复位两种状态时均产生磁力以带动所述推动卡31往返运动;在推动卡31的底部设有卡勾311,在底座的对应位置处设有适配于所述推动卡的卡勾的第一卡槽211,该第一卡槽211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推动卡31通过所述卡勾311与所述底座的第一卡槽211的配合而卡装在底座21上并能够沿所述第一卡槽211滑动。
所述推动卡部分3还包括弹簧33,所述接触片321通过弹簧33安装在推动卡31上。
所述接触片321通过二个弹簧33安装在推动卡31上。
所述推动卡的端部设有用来活动装入所述接触片的第二卡槽312,在第二卡槽312的里侧设有用来容纳所述弹簧的容纳槽313,容纳槽313的里侧壁向外凸伸有用来套置所述弹簧的凸柱314,在接触片321的内侧一面设有凹坑3212,所述接触片321插装在推动卡的第二卡槽312中,弹簧33弹性张顶在接触片321与所述推动卡的容纳槽的里侧壁之间,弹簧的一端套置于所述推动卡的凸柱314,弹簧的另一端嵌置于所述接触片的凹坑3212。
所述第二卡槽312的周边尺寸大于所述接触片321的周边尺寸。
所述动触点322固定在接触片321的外侧一面,动触点322的尾部3221凸现在接触片的内侧一面的凹坑3212中,所述弹簧33的另一端嵌置于所述接触片的凹坑并套在动触点的尾部3221处。
所述外壳4安装在底座21上;所述推动卡31容纳在所述的外壳4内,所述接触片321向上设有第一凸起3211,在外壳4顶部内壁设有对应于接触片位置的第一凸筋41,接触片的第一凸起3211与外壳的第一凸筋41之间呈间隙配合以防止接触片321向上活动而脱离所述推动卡31。
所述推动卡的底部的卡勾311设为两个,所述两个卡勾311分别对称设在沿着推动卡往返移动方向的两侧,且两个卡勾311的勾头朝向内侧方向,当然也可以是将两个卡勾311的勾头朝向外侧方向(如图16所示);在底座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二处第一卡槽211,所述推动卡31通过所述两个卡勾311与所述两个第一卡槽211的配合而活动卡夹在底座21上。
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连通的第一开口212,所述推动卡的卡勾311通过底座的第一开口212卡入所述底座的第一卡槽211中。
所述推动卡31的底部中央设有沿着推动卡往返移动方向的导向筋315,在底座21的与推动卡的导向筋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导向槽213,所述推动卡的导向筋315活动配合在底座的导向槽213中。
所述推动卡上还设有导向缺口316,在底座的对应位置处设有导向凸部214,所述推动卡的导向缺口316通过底座的导向凸部214而使推动卡装入底座的对应位置中。导向缺口316的作用一是起导入作用,另一个作用是可以利用导向缺口边上的实体部分对推动卡进行上下方向的限位。
所述推动卡的导向缺口316为两个,所述两个导向缺口316分别对称设在沿着推动卡往返移动方向的两侧,在底座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二个导向凸部214,所述推动卡的二个导向缺口316分别通过底座的二个导向凸部214而使推动卡装入底座的对应位置中。
所述推动卡31还设有用来与衔铁部分13相配合的通槽317。
本发明的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在推动卡部分3的装配过程中,如图7所示,是将弹簧33的一个自由端套入推动卡的凸柱314后,然后压缩弹簧,使弹簧缩入容纳槽内,再将接触片部分32沿图示箭头方向装入推动卡的第二卡槽312中,弹簧受弹力张开,使弹簧33的另一个自由端卡入接触片的凹坑3212中,则可装配成如图8所示的推动卡部分3。
在继电器的装配过程中,如图4所示,当衔铁部分13处于中间位置(即衔铁处于竖直位置)时,先将推动卡部分3的卡勾311置于底座的第一开口212,此时底座上的导向凸部214也刚好置于推动卡的导向缺口316的中间位置,然后将推动卡部分3沿图示箭头方向竖直装入底座21,装配完成后继电器处于图10(a)所示的中间状态位置。当继电器零部件都装配完成后,对磁钢进行充磁,充磁后的继电器由于磁钢与磁路部分的作用,在任一时刻,如果线圈不施加激励,则继电器只可能处于图10(b)所示的置位状态位置或者处于图10(c)所示的复归状态位置,图10(b)所示的置位状态位置和图10(c)所示的复归状态位置为该继电器装配完成充磁后仅有的两个自由状态。由于底座上第一卡槽211的上壁2111与推动卡上的卡勾311的配合限位作用,因此,从复归状态位置图10(c)到置位状态位置图10(b)的整个行程中,仅有在图10(a)所示的中间状态位置时推动卡部分能够与底座分离,其余任何位置,无论继电器整体处于何种空间状态,推动卡部分3都无法从底座21脱离,从而起到了底座21与推动卡部分3的限位作用。对于图10(a)所示的中间状态位置,可以取其它的方式来防止推动卡部分3脱离底座,比如采用将卡勾311与第一开口212设计成紧配合的形态,则卡勾311被挤过第一开口212而进入第一卡槽211后,卡勾311就不会因震动等原因从第一开口212脱出。
如图11所示,以本发明的推动卡部分进行受力分析,无论从图10(c)的复归位置运动到图10(b)的置位位置,还是从图10(b)的置位位置运动到图10(c)的复归位置,在运动行程的前段,推动卡部分均不受反力(阻力)T的作用,仅在行程末段(超行程段),动、静触点开始接触后,才受到由于触点超行程下压缩弹簧所产生的反力(阻力),所以,本发明的继电器,其吸力曲线可以设计得较低(吸力较小),从而实现较小的线圈功耗,较快的继电器动作速度;如图11所示,吸力Q1、吸力Q2、吸力Q3三条吸力曲线均可以使本发明的继电器动作。
本发明的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不设用于产生反力的动簧片、复原簧片等结构组件,其动、静触点的闭合或者分断所需动力均由磁路系统的磁力提供;由于在动作行程的前段(触点产生超行程之前)不存在作为运动“阻力”的反力,因此可将驱动继电器动触点运动的“动力”(吸力)设计得更小,从而节省线圈功耗,并且提升继电器的动作速度。
如图12、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是在推动卡的底部设有卡勾311,在底座上则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卡槽211,通过卡勾311与第一卡槽211的配合,使得继电器一旦装配完成并且充磁后,底座上的第一卡槽211可借由推动卡的卡勾311对推动卡31进行Z方向上的限位,从而确保了无论继电器处于任何空间姿态、任何工作状态,推动卡31都不会从底座21上脱离;并且,底座上的导向槽213可借由推动卡的导向筋315对推动卡进行Y方向上的限位,从而确保推动卡31可以始终沿着X方向运动而不会发生偏离。推动卡31上设置的卡勾311和导向筋315与底座上设置的第一卡槽211和导向槽213,都确保了推动卡31在底座21上高速运动时的平顺与稳定。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在接触片的顶部设计有第一凸起3211,外壳顶部内壁设有第一凸筋41,在推动卡部分高速运动的过程中,一旦接触片部分有脱离推动卡的趋势,则其顶部的第一凸起3211会因顶到外壳顶部内壁的第一凸筋41而重新回归到正常位置,从而实现了对接触片321在Z方向上的限位,使其在随推动卡高速运动的过程中不会从推动卡31中脱出。
如图14、15所示,推动卡31的前后两面上设有凸柱314,接触片321的背面设有凹坑3212,装配完成后,弹簧33的两个自由端,一边套住推动卡的凸柱314,一边套入接触片的凹坑3212,并且弹簧33套入接触片凹坑3212的那边同时套住了动触点322的尾部3221,装配后弹簧33被压缩,其所产生的弹力将接触片部分32顶压在推动卡的第二卡槽312的止挡壁3121上;并且由于弹簧33套入接触片的凹坑3212,从而将接触片321撑起,使接触片321的底部不会与推动卡31接触,形成间隙S1;通过尺寸设计,使接触片321的四周尺寸小于推动卡上放置接触片的第二卡槽312的尺寸,从而使接触片321的四周都不会与推动卡31接触,形成间隙S2;由于存在间隙S1与间隙S2,故接触片321四周及底部都不与推动卡31接触,从而确保了接触片321在推动卡31内沿X方向做往复运动时不会与推动卡31相刮擦而产生塑料屑,从而确保了继电器的电气性能。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底座、静簧组合、推动卡部分和外壳;磁路部分包括衔铁部分、线圈和轭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卡部分包括推动卡和安装在推动卡上的接触片部分,所述接触片部分由接触片和固定在接触片上的动触点构成;所述衔铁部分与所述推动卡活动相卡接,所述磁路部分在继电器置位和复位两种状态时均产生磁力以带动所述推动卡往返运动;在推动卡的底部设有卡勾,在底座的对应位置处设有适配于所述推动卡的卡勾的第一卡槽,该第一卡槽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推动卡通过所述卡勾与所述第一卡槽的配合而卡装在底座上并能够沿所述第一卡槽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反力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卡部分还包括弹簧,所述接触片通过弹簧安装在推动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反力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通过二个弹簧安装在推动卡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反力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卡中设有用来套置所述弹簧的凸柱,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接触片相抵靠,弹簧的另一端套置在所述凸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反力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的内侧一面设有凹坑,所述弹簧的一端嵌置于所述接触片的凹坑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反力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卡的端部设有用来活动装入所述接触片的第二卡槽,在第二卡槽的里侧设有用来容纳所述弹簧的容纳槽,所述凸柱设在容纳槽内,所述接触片插装在推动卡的第二卡槽中,弹簧弹性张顶在接触片与所述推动卡的容纳槽的里侧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无反力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点固定在接触片的外侧一面,动触点的尾部凸现在接触片的内侧一面的凹坑中,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嵌置于所述接触片的凹坑并套在动触点的尾部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反力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的周边尺寸大于所述接触片的周边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反力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卡容纳在所述的外壳内,所述接触片向上设有第一凸起,在外壳顶部内壁设有对应于接触片位置的第一凸筋,接触片的第一凸起与外壳的第一凸筋之间呈间隙配合以防止接触片向上活动而脱离所述推动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反力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卡的底部的卡勾设为两个,所述两个卡勾分别对称设在沿着推动卡往返移动方向的两侧,在底座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二处第一卡槽,所述推动卡通过所述两个卡勾与所述两个第一卡槽的配合而活动卡夹在底座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反力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推动卡的卡勾通过底座的第一开口卡入所述底座的第一卡槽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反力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卡的底部中央设有沿着推动卡往返移动方向的导向筋,在底座的与推动卡的导向筋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导向槽,所述推动卡的导向筋活动配合在底座的导向槽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反力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卡上还设有导向缺口,在底座的对应位置处设有导向凸部,所述推动卡的导向缺口通过底座的导向凸部而使推动卡装入底座的对应位置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反力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卡的导向缺口为两个,所述两个导向缺口分别对称设在沿着推动卡往返移动方向的两侧,在底座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二个导向凸部,所述推动卡的二个导向缺口分别通过底座的二个导向凸部而使推动卡装入底座的对应位置中。
CN201210379596.1A 2012-09-29 2012-09-29 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1037150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9596.1A CN103715025B (zh) 2012-09-29 2012-09-29 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9596.1A CN103715025B (zh) 2012-09-29 2012-09-29 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5025A CN103715025A (zh) 2014-04-09
CN103715025B true CN103715025B (zh) 2015-12-16

Family

ID=50407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9596.1A Active CN103715025B (zh) 2012-09-29 2012-09-29 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150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7451B (zh) * 2018-04-25 2024-01-02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强制导向的交直流通用继电器
CN109003866B (zh) * 2018-08-08 2023-06-02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平顺可靠的电磁继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27639B2 (ja) * 1989-04-07 1998-03-1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N100403475C (zh) * 2005-02-03 2008-07-16 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带弹簧推动结构的电磁继电器
AU2009339410B2 (en) * 2009-02-04 2013-10-10 Hongfa Holdings U.S., Inc. Electromagnetic relay assembly
CN201549449U (zh) * 2009-12-01 2010-08-11 李健全 一种单相磁保持继电器
CN102478919B (zh) * 2010-11-30 2014-06-1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滑轨模组
CN202796767U (zh) * 2012-09-29 2013-03-13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无反力电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5025A (zh) 201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40336B2 (en) Magnetic latching relay having asymmetrical solenoid structure
JP5741679B1 (ja) 電磁継電器
CN102881519B (zh) 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点单元
JP6168785B2 (ja) 有極電磁継電器
CN103715025B (zh) 一种无反力电磁继电器
JP5462220B2 (ja) 双安定永久磁石型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3715026B (zh) 一种触点偏置放置的电磁继电器
CN202796767U (zh) 无反力电磁继电器
CN201435350Y (zh) 一种可防窜动的磁保持继电器
JP4910900B2 (ja) 接触子装置
CN210200444U (zh) 一种并联电磁铁系统
CN208478255U (zh) 一种继电器
CN109003866B (zh) 一种运动平顺可靠的电磁继电器
CN202633179U (zh) 减少电磁继电器体积的结构
JP2014107221A (ja) リレー
CN207977277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14505389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18039034U (zh) 磁保持继电器
EP2768000B1 (en) Electromagnetic switching device
EP3629356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220041722U (zh) 一种提升初始电磁吸力的磁路系统及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EP2701164B1 (en) Electromagnet device
CN219917029U (zh) 一种新型磁保持继电器
CN214505387U (zh) 无压簧的电磁继电器
CN108447742B (zh) 一种节能式电磁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