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5311B - 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 - Google Patents

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5311B
CN102405311B CN2010800172169A CN201080017216A CN102405311B CN 102405311 B CN102405311 B CN 102405311B CN 2010800172169 A CN2010800172169 A CN 2010800172169A CN 201080017216 A CN201080017216 A CN 201080017216A CN 102405311 B CN102405311 B CN 1024053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sinker
needle
yarn
prevents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72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5311A (zh
Inventor
宫本昌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05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5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5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53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06Sinke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10Needle be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66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 D04B15/68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knitting instruments used
    • D04B15/70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knitting instruments used in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备可动沉降片横编机,即使将针床的前端做成顶齿,也能够可靠地实现防止编织纱线向可动沉降片和沉降片槽之间的间隙脱落。在可动沉降片(14)上,在从纱线导向隔片(15)延伸的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15b)的前端被插入的状态下,以可摆动位移的方式设置长孔(14b)。在可动沉降片(14)与编织针3邻接的一侧,在与沉降片槽(2c)之间产生的间隙,由于由脱落防止部(15b)覆盖,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编织纱线的脱落。纱线导向隔片(15)由板状的金属材料形成,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15b)形成在以横穿针槽(2a)的底部的方式延伸的延伸部(15c)的前端侧。

Description

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横编机,其至少前后一对针床夹着齿口而相向,具备设置在针床的齿口侧的前端并可在齿口进退的可动沉降片。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具备可在齿口进退的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以便向齿口的下方推下编织中的编织物。此可动沉降片,一部分插入在靠近针床的前端的位置形成的沉降片槽中,在向齿口侧突出的前端形成编织纱线保持部。可动沉降片,在从齿口空开间隔的位置可摆动地被支承,编织纱线保持部通过摆动能够将编织物推下到齿口间隙下方的深的位置。但是,可动沉降片被插入沉降片槽中的部分,在与沉降片槽之间产生间隙。如果编织纱线落入此间隙,则存在成为编织纱线被切断等不良状况的危险。为了防止编织纱线向间隙落入,在收容编织针的针槽内配置具有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的纱线导向隔片等的技术已被众所周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8是对于针床2的前端附近在从齿口侧观看的状态下局部地表示适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的横编机1的概略的结构。在针床2上,省略了图示的针板在图中沿成为左右方向的长度方向以等间隔直立设置,在针板之间形成针槽2a。在各针槽2a内收容了编织针3、可动沉降片4、纱线导向隔片5及隔片6等。另外,图的左侧仅表示针床2的部分。针床2的前端成为顶齿2b,在包含顶齿2b在内的针床2的前端部,形成沉降片槽2c。编织针3,在前端具有钩3a,在与钩3a相比离开齿口的位置具有移圈叶片3b。编织针3在针槽2a内进行用于使钩3a、移圈叶片3b进退于齿口的滑动位移。在可动沉降片4上,以与顶齿2b相比向齿口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编织纱线保持部4a而进行 编织物的推下。 
在形成线圈时,使钩3a进出于齿口,在接受编织纱线的供给之后向针槽2a内拉入钩3a。由钩3a拉入的编织纱线,形成线圈之中的针编弧。与可动沉降片4的编织纱线保持部4a相比挂在上方的部分的编织纱线,形成线圈之中的沉降弧。在由钩3a拉入成为新的线圈的针编弧的编织纱线之前,在由钩3a卡定了线圈的情况下,在钩3a进出于齿口时,已卡定的线圈从钩3a后退而相对地向编织针3的里侧移动。如果钩3a为了形成新的线圈而拉入编织纱线,则向编织针3的里侧移动的线圈相对地返回钩3a侧,进而越过钩3a而引起向齿口侧脱离的脱圈。顶齿2a,使线圈脱圈而成为在形成新的线圈时编织纱线挂在钩3a上的部分。 
在针槽2a内,在与可动沉降片4一起夹着编织针3的位置,配置纱线导向隔片5。纱线导向隔片5的前端也向齿口侧突出,在突出部分的下部,形成纱线导向部5a。纱线导向部5a,在将在齿口被供给编织纱线的钩3b(3a)拉入针槽2a内时,以从钩3b(3a)延伸到供线口的编织纱线的位置变低的方式进行引导,是为了向编织的下游侧的编织针3的钩3b可靠地供给编织纱线而设置的。在针槽2a内,在编织针3的上方,设置隔片6。纱线导向隔片5的基部5d,夹在了隔片6和可动沉降片4之间。 
在可动沉降片4上,也设置以插入沉降片槽2c内而进行摆动位移的方式被引导的部分。在可动沉降片4和沉降片槽2c之间产生的间隙中,存在编织纱线脱落的危险。在纱线导向隔片5上设置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5b,以便编织纱线不脱落到间隙内。纱线导向隔片5由板状的金属材料形成,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5b,具有将以横穿针槽2a的底部的方式向可动沉降片4侧延伸的延伸部5c的前端进一步沿可动沉降片4立起的那样的弯曲的形状。在针床2中,顶齿2b的上部去除了与纱线导向隔片5的延伸部5c的厚度相当的部分而形成了层加工部2d。 
不是在针床2自身的前端,而是在顶齿2b的位置由在针床2的长 度方向张挂的钢丝等也能够起到线圈形成时的脱圈需要的顶齿2b的功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将顶齿做成钢丝也可以进行可动沉降片的摆动位移,在可动沉降片上设置弧状的长孔,在成为顶齿的钢丝贯通长孔的状态下使用。钢丝的支承,或者在各针槽上设置支承构件,或者使钢丝贯通于纱线导向隔片等来进行。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7002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887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图8所示,与可动沉降片4的侧面平行的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5b,如果从针槽2a的底面算起的高度低,则充分地实现脱落防止的功能变得困难。但是,由于移圈叶片3b在进出于齿口时通过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5b的上方,所以在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5b的高度上存在制约。另外,即使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5b具有充分的高度,如果上端侧以离开可动沉降片4的方式倾斜,则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5b和可动沉降片4之间张开而间隙变大,也存在编织纱线侵入此间隙的危险。 
如专利文献2的那样,在可动沉降片上设置长孔并使成为顶齿的钢丝贯通的情况下,能够使相当于沉降片槽的部分离开齿口,也能够由钢丝防止编织纱线向此部分和可动沉降片之间的间隙脱落。但是,由于钢丝成为顶齿,所以需要以位置不偏移的方式进行可靠的支承。另外,在对特定的针槽进行维修作业等时,需要拔出在针床整体中进行了可靠的支承的钢丝。如果对特定的针槽的维修作业等结束,则必须再次使钢丝贯通于针床整体而进行可靠的支承。在横编机的针床上,由于并列设置数百根编织针,所以即使对一根编织针进行维修作业,也将花费很大的功夫。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该横编机即使将针床的前端做成顶齿,也能够可靠地实现防止编织纱线向可动沉降片和沉降片槽之间的间隙脱落。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收容于并列设置在针床上的针槽内而可进行相对于齿口进退的滑动位移的每个编织针,包含: 
可动沉降片,该可动沉降片具有在形成于针床的齿口侧前端的顶齿附近的沉降片槽内可位移的槽内位移部及与槽内位移部的位移相伴在齿口中作用在编织纱线上的齿口作用部; 
脱落防止构件,该脱落防止构件用于防止编织纱线向可动沉降片的槽内位移部和沉降片槽的间隙脱落而配置, 
其特征在于, 
脱落防止构件为板状,是对每个可动沉降片分别地设置的构件,各脱落防止构件具有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该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在顶齿附近向可动沉降片的槽内位移部延伸,覆盖槽内位移部和沉降片槽之间的间隙, 
可动沉降片在槽内位移部具有长孔,该长孔在使脱落防止构件的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的前端插入的状态下容许在沉降片槽内的位移。 
另外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脱落防止构件是在上述齿口侧的前端部设置纱线导向部的纱线导向隔片, 
该纱线导向隔片的该前端部及基部,配置在与上述编织针的一侧方面对的一侧, 
上述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从该前端部向该可动沉降片延伸而穿插在上述槽内位移部的上述长孔中,覆盖在该槽内位移部和上述沉降片槽之间形成在该可动沉降片与该编织针面对的一侧的间隙。 
另外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纱线导向隔片的上述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横穿上述针槽的底部,在该纱线导向隔片的另一侧方侧穿插在以夹着上述编织针的方式配置的上述可动沉降片的上述长孔中。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动沉降片具有在形成在针床的齿口侧前端的顶齿附近的沉降片槽内可位移的槽内位移部和与槽内位移部的位移相伴在齿口中作用编织纱线的齿口作用部。脱落防止构件为板状,是对每个可动沉降片分别地设置的构件,各脱落防止构件具有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该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在顶齿附近向可动沉降片的槽内位移部延伸,覆盖槽内位移部和沉降片槽之间的间隙。在可动沉降片的槽内位移部,具有在使脱落防止构件的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的前端插入的状态下容许在沉降片槽内的位移的长孔。编织纱线向可动沉降片的槽内位移部和沉降片槽之间的间隙的脱落,通过覆盖此间隙,与例如专利文献1的那样做成与可动沉降片的侧面平行的结构相比,能够可靠地被防止。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将前端部及基部配置在与编织针的一侧方面对的一侧的纱线导向隔片上设置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由于使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穿插在可动沉降片的槽内位移部的长孔中,所以能够实现防止编织纱线向在可动沉降片在与编织针面对的一侧在槽内位移部和沉降片槽之间形成的间隙脱落。 
根据本发明,纱线导向隔片的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由于横穿针槽的底部而穿插在可动沉降片的长孔中,所以即使编织针被拉入针槽内,也能够在可动沉降片与编织针邻接的一侧保持覆盖可动沉降片的槽内位移部和针床的沉降片槽的间隙的状态,可靠地防止编织纱线的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对于针床2的前端附近以从齿口侧观看的状态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横编机11的概略的结构的局部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在图1的横编机11中针床2的前端附近的概略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在图2的可动沉降片14露出于表面的状态下省略编织针3及隔片6表示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在图1的横编机11中作为脱落防止构件发挥功能的纱线导向隔片15的俯视图、左侧视图及主视图。 
图5是与图2的侧面剖视图相关连的零件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在图1的横编机11中可动沉降片14从齿口20最大限度地退出的摆动位移的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图7是对于针床22的前端附近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横编机21的概略的结构的局部的俯视图。 
图8是对于针床2的前端附近以从齿口侧观看的状态表示来自现有的横编机1的概略的结构的局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作为实施例1及实施例2进行说明。在各实施例中,对于与关于图8说明了的部分相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参照符而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在实施例2中,仅说明与实施例1不同的结构部分,省略共同的部分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对于针床2的前端附近以从齿口侧观看的状态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横编机11的概略的结构。在针床2上,沿在图中成为左右方向的长度方向以等间隔形成针槽2a。在各针槽2a内收容编织针3、可动沉降片14、纱线导向隔片15及隔片6等。可动沉降片14,在向齿口突出的部分的前端,具有与图8的编织纱线保持部4a相同的编织纱线保持部14a,在形成于包含顶齿2b在内的针床2的前端部的沉降片槽2c内进行位移的部分上形成长孔14b。在纱线导向隔片15向齿口侧突出的部分的下部,形成与图8的纱线导向部5a相同的纱线导向部15a。 
可动沉降片14的长孔14b,在穿插从纱线导向隔片15延伸的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15b的状态下,以可动沉降片14可摆动位移的方式设置。在与编织针3面对的一侧,在可动沉降片14和沉降片槽2c之间产生的间隙,由于由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15b覆盖,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编织纱线的脱落。纱线导向隔片15,与图8的纱线导向隔片5同样,由板状的金属材料形成,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15b,以横穿针 槽2a的底部的方式形成在向可动沉降片14侧延伸的延伸部15c的前端侧。纱线导向隔片15的基部15d,在编织针3的上方,被夹在隔片6和可动沉降片14之间。 
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15b的前端,被插入可动沉降片14的长孔14b。长孔14b虽然也可以是带底的槽,但是,在可动沉降片14的板厚薄的情况下,做成无底的透孔,这样,因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可动沉降片14的制造是容易的。另外,考虑零件精度、组装的充裕,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15b的前端贯通了长孔14b。 
但是,在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15b的前端贯通长孔14b而突出的一侧,配置了另一个纱线导向隔片15。由于此纱线导向隔片15被配置在与可动沉降片14和沉降片槽2c的间隙接近的位置,所以编织纱线难以脱落。因此,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15b也可以不贯通可动沉降片14的长孔14b,只是以停留在可动沉降片14的厚度的内部的方式至少将前端插入长孔14b。 
图2及图3概略地表示横编机11的针床2的前端附近的结构。图2表示俯视的结构,图3表示图2的可动沉降片14成为表面的状态的侧面剖面的结构。但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在图2和图3中,也存在仅在一方进行图示而在另一方中省略了图示的部分。例如,编织针3仅在图2中图示,隔片6等仅在图3中图示。 
在针槽2a的底部,在针床2的前端的顶齿2b附近,形成层加工部2d,即使延伸部15c从纱线导向隔片15横穿针槽2a的底部,也不会对编织针3的在针槽2a内的滑动位移产生障碍。可动沉降片14,其编织纱线保持部14a、长孔14b被设置在呈弧状地形成于前端侧的臂部14c上。设置了长孔14b的部分被包含于在沉降片槽2c内进行位移的槽内位移部14d中,编织纱线保持部14a被包含在齿口作用部14e中。 
可动沉降片14具有从臂部14c空开间隔地设置的受压部14f、设置在臂部14c和受压部14f之间的摆动支点部14g。在圆弧状的摆动支点部14g的内侧设置了线弹簧17,以可动沉降片14以摆动支点部14g 作为中心向图的顺时针方向进行摆动位移的方式加载。如果受压部14f由搭载在沿针床2的表面侧移动的滑架上的三角推压,则反抗线弹簧17的加载,可动沉降片14向图的逆时针方向进行摆动位移。另外,如果在编织纱线保持部14a上,从编织物等施加比由线弹簧17产生的加载力大的上推力,则可动沉降片17向逆时针方向进行摆动位移而使上推力缓和。 
另外,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可动沉降片14的臂部14c,通过顺时针方向的摆动位移,最大限度地进出于齿口20。因此,长孔14b的上端,只要在此状态下处于纱线导向隔片15的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15b穿插的位置即可。 
针槽2a被形成在直立设置于针床2上的针板18之间。在针板18的前端侧上部设置薄壁部18a。在薄壁部18a内收容可动沉降片14的臂部14c和受压部14f的中间部分及线弹簧17。线弹簧17的一端由针板18的上部18b抑制,线弹簧17的另一端与可动沉降片14结合。可动沉降片14的摆动支点部14g,被收容在形成于针板18的薄壁部18a的下方的支承凹部18c内,以可摆动位移的方式被支承。针床2和针板18的固定,由钢丝状的贯通件19a、19b进行。在针槽2a的上方的隔片6的保持,相对于针板18,由钢丝状的贯通件19c和铁箍状的贯通件19d进行。在针板18中,设置了贯通件19c的贯通孔的部分的周围由于不收容可动沉降片14所以成为微凹部18d。编织针3的钩3a、移圈叶片3b的进退、可动沉降片14的齿口作用部14e,相对于针床2的顶齿2b面对的齿口20进行。 
在横编机11中,针床2以前后成对的方式设置,以便顶齿2b夹着齿口20地相向。但是,在图2及图3中,仅表示前后的一方侧的针床2,另一方侧的针床2的图示省略了。另外,针床2,虽然以与齿口20面对的顶齿2b侧高,如果离开齿口20则变低的方式倾斜,但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在图3中以水平的姿势表示。 
如果使编织针3进出于齿口20直到移圈叶片3b的部分,则能够进行使卡定在移圈叶片3b上的线圈向相向的针床2的编织针3的钩 3a移动的移圈。从纱线导向隔片15向可动沉降片14的槽内位移部14d侧延伸的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15b,即使在覆盖槽内位移部14d和沉降片槽2c的间隙的状态下也不成为对移圈叶片3b的进出的障碍,能够可靠地防止编织纱线向间隙的脱落。 
图4表示在图1的横编机11中作为脱落防止构件发挥功能的纱线导向隔片15的结构。图4(a)、(b)与图2及图3同样,分别表示从上面及侧面观看的结构。图4(c)表示从与图1同样的正面观看的结构。纱线导向隔片15的纱线导向部15a、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15b及延伸部15c,形成在形成于基部15d的前端侧的前端部15e的下端附近。基部15d,如图1所示,在隔片6和可动沉降片14之间夹着地被支承,如图3所示,由贯通件19c、19d定位。 
图5,作为从侧面观看的结构,与进退于齿口的方向的相对的位置关系一起表示与图2关连的零件。图5(a)表示隔片6及编织针3的结构。图5(b)表示针板18的前端附近的结构。图5(c)表示可动沉降片14及线弹簧17的结构。 
编织针3,虽然是由针舌3c开闭钩3a的舌针,但是,也存在使用由导针片开闭钩3a的复合针的情况。另外,在复合针中,不使用移圈叶片3b,而使用由从钩3a的两侧夹着导针片的2片弹性板形成并可以使导针片与钩3a相比进一步进出于齿口侧而进行移圈的构件。在无论使用哪一种编织针3的情况下,在使用图5(c)所示的那样的可动沉降片14时,都能够实现由在图4中表示的纱线导向隔片15可靠地防止编织纱线的脱落。 
图6表示在图1的横编机11中可动沉降片14的臂部14c最大限度地从齿20退出的摆动位移的状态。设置在可动沉降片14的槽内位移部14d上的长孔14b的下端,只要在此状态下处于纱线导向隔片15的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15b穿插了的位置即可。 
实施例2 
图7是对于针床22的前端附近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横编机21的概略的结构的局部的俯视图。与图2同样,在直立设置于针床 22上的针板18之间形成针槽22a,在与齿口20面对的前端形成顶齿22b,在顶齿22b附近形成沉降片槽22c。在各针槽22a内,收容可动沉降片14、编织针3及纱线导向隔片25。在纱线导向隔片25上,也设置与如图4(b)等所示的那样的纱线导向隔片15的纱线导向部15a同样的纱线导向部25a。另外,收容在针槽22a内的编织针3仅表示3根,其它的图示省略。 
在实施例2中,从纱线导向隔片25延伸的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25b突出,在图中不是夹着编织针3地配置在左侧的可动沉降片14侧。纱线导向隔片25,使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25b的前端向与图的右侧邻接的可动沉降片14侧突出而实现编织纱线的脱落防止。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25b,由于不需要横穿编织针3进退的针槽22a的底部,所以不需要设置在针床2上的层加工部2d。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使收容在各针槽2a、22a内而设置在具有纱线导向的功能的纱线导向隔片15、25上的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15b、25b穿插在可动沉降片14的槽内位移部14d的长孔14b中。由于在针床2、22的长度方向贯通的钢丝等不用于编织纱线脱落防止,所以能够对每个针槽2a、22a进行编织针3、可动沉降片14的维修作业等。另外,虽然将纱线导向隔片15、25作为脱落防止构件而设置了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15b、25b,但是,如专利文献1的图14所示的那样,也能够使用仅具有脱落防止部的功能的构件。 
符号说明: 
2、22:针床 
2a、22a:针槽 
2b、22b:顶齿 
2c、22c:沉降片槽 
3:编织针 
11、21:横编机 
14:可动沉降片 
14b:长孔 
14d:槽内位移部 
15、25:纱线导向隔片 
15b、25b: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 

Claims (3)

1.一种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收容于并列设置在针床上的针槽内而可进行相对于齿口进退的滑动位移的每个编织针,包含:
可动沉降片,该可动沉降片具有在形成于针床的齿口侧前端的顶齿附近的沉降片槽内可位移的槽内位移部及与槽内位移部的位移相伴在齿口中作用在编织纱线上的齿口作用部;
脱落防止构件,该脱落防止构件用于防止编织纱线向可动沉降片的槽内位移部和沉降片槽的间隙脱落而配置,
其特征在于,
脱落防止构件为板状,是对每个可动沉降片分别地设置的构件,各脱落防止构件具有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该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在顶齿附近向可动沉降片的槽内位移部延伸,覆盖槽内位移部和沉降片槽之间的间隙,
可动沉降片在槽内位移部具有长孔,该长孔在使脱落防止构件的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的前端插入的状态下容许该脱落防止构件的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在沉降片槽内的位移。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脱落防止构件是在上述齿口侧的前端部设置纱线导向部的纱线导向隔片,
该纱线导向隔片的该前端部及基部,配置在与上述编织针的左侧方或右侧方面对的一侧,
上述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从该前端部向该可动沉降片延伸而穿插在上述槽内位移部的上述长孔中,覆盖在该槽内位移部和上述沉降片槽之间形成在该可动沉降片与该编织针面对的一侧的间隙。
3.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纱线导向隔片的上述编织纱线脱落防止部,横穿上述针槽的底部,穿插在以夹着上述编织针的方式配置的上述可动沉降片的上述长孔中。
CN2010800172169A 2009-04-23 2010-04-16 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 Active CN1024053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05639 2009-04-23
JP2009105639 2009-04-23
PCT/JP2010/002763 WO2010122750A1 (ja) 2009-04-23 2010-04-16 可動シンカーを備える横編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5311A CN102405311A (zh) 2012-04-04
CN102405311B true CN102405311B (zh) 2013-09-11

Family

ID=43010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72169A Active CN102405311B (zh) 2009-04-23 2010-04-16 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423363B1 (zh)
JP (1) JP5637984B2 (zh)
CN (1) CN102405311B (zh)
WO (1) WO20101227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2002B (zh) * 2011-04-30 2012-09-26 松谷机械(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双针距针织横机装置
JP5564479B2 (ja) * 2011-09-22 2014-07-30 佰龍機械廠股▲ふん▼有限公司 横編機のニードルベッド
JP6091165B2 (ja) * 2012-11-08 2017-03-08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可動シンカーを備えた横編機
CN106894152B (zh) * 2017-03-31 2018-11-23 浙江丰帆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横机
CN107385659B (zh) * 2017-08-29 2022-12-23 浙江丰帆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横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9012708A1 (fr) * 1988-06-13 1989-12-28 Universal Maschinenfabrik Dr. Rudolf Schieber Gmbh Tricoteuse rectiligne
JP2700204B2 (ja) 1992-12-15 1998-01-19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におけるシンカー装置
DE50313476D1 (de) * 2003-10-07 2011-03-31 Stoll & Co H Platine einer Flachstrickmaschine
JP4519636B2 (ja) 2004-12-28 2010-08-04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可動シンカを備える横編機
JP4408803B2 (ja) * 2004-12-28 2010-02-03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可動シンカおよび可動シンカを備える横編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5311A (zh) 2012-04-04
EP2423363B1 (en) 2014-11-12
EP2423363A1 (en) 2012-02-29
JP5637984B2 (ja) 2014-12-10
JPWO2010122750A1 (ja) 2012-10-25
EP2423363A4 (en) 2013-03-06
WO2010122750A1 (ja) 2010-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5311B (zh) 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
CN102656611B (zh) 介质处理装置
CN104775226B (zh) 具备沉降片装置的横机
CN100554555C (zh) 横编机
TW426766B (en) Horizontal knitting machine having a coil pressing device and a knitting method using the horizontal knitting machine
CN101278086B (zh) 具有可动导纱器的横机
CN100503926C (zh) 横编机的可动沉降片装置
CN101091011B (zh) 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机
CN1057577C (zh) 缝纫机的悬臂保护器
ITMI20010786A1 (it) Ago per macchina per maglieria
EP4317560A1 (en) Movable sinker for weft knitting machines
CN202925262U (zh) 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
CN101094947B (zh) 可动沉降片以及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机
JP2014038488A (ja) キャッシュドロワ
CN103806209A (zh) 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
US2298571A (en) Guide card with index-insert pocket
IT9020457A1 (it) Dispositivo di alimentazione del filo con almeno un guidafilo per una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US6286446B1 (en) Multi-needle zipper tape stitching mechanism, chain and zipper tape fastening structure
EP2354285B1 (en) Knitting yarn holding device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
US2747815A (en) Yarn guide
JP2011147759A (ja) ミシンの垂直全回転釜の構造
US290497A (en) Peters
JP2015108418A (ja) 配線・配管材支持具
US4570459A (en) Compound needle for warp knitting machine
US1230322A (en) Needle-carrier for knitting-machi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