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06209A - 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 - Google Patents

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06209A
CN103806209A CN201310548088.6A CN201310548088A CN103806209A CN 103806209 A CN103806209 A CN 103806209A CN 201310548088 A CN201310548088 A CN 201310548088A CN 103806209 A CN103806209 A CN 103806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inker
side bearing
bearing portion
thickness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480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06209B (zh
Inventor
北原健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06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6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06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6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其能够可靠地防止由向沉降片侧支承部的厚度方向一侧的偏移产生的沉降片板的倾倒。在针板(12)的厚度方向一侧凹陷设置了收容沉降片板(22)的台阶部(30),在台阶部(30)内,设置可进退摆动地支承沉降片板(22)的摆动支承部(31)。摆动支承部(31)具备:设置在沉降片板(22)上的具有圆弧状的周面(32)的沉降片侧支承部(33);设置在与沉降片侧支承部(33)的周面(32)对峙的台阶部(30),具有在沉降片板(22)的摆动时引导周面(32)的圆弧状的导向面(34)的针板侧支承部(35);和设置在针板侧支承部(35)的厚度方向一侧,从针板(12)的厚度方向一侧支承被导向面(34)引导周面(32)的沉降片侧支承部(33)的周缘的支承壁(50)。

Description

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在至少前后一对地相向地配设的针床的前端可动的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
背景技术
作为可动沉降片,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可动沉降片已被众所周知。此可动沉降片被收容在台阶部中,由设置在此台阶部内的摆动支承部相对于上述针床的齿口可进退摆动地支承,该台阶部凹陷设置在直立设置于针床上的针板的厚度方向一侧。摆动支承部具备:具有从台阶部内的可动沉降片的下端向下方凸出设置的圆弧状的周面的沉降片侧支承部;和设置在与此沉降片侧支承部的周面对峙的台阶部的下端,具有在可动沉降片的摆动时引导沉降片侧支承部的周面的圆弧状的导向面的针板侧支承部。另外,可动沉降片,不仅避免与在其下部侧的厚度方向一侧进行出来退回移动的编织针的干涉,而且仅在上部侧的厚度方向一侧层叠支承板及隔板等,由此支承板及隔板从厚度方向一侧仅支承上部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27002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在被收容于针板的台阶部中的可动沉降片上,有时产生向其厚度方向的倾倒。这是因为,虽然可动沉降片被收容在针板的厚度方向一侧的台阶部中,而且其上部侧由支承板及隔板等从厚度方向一侧支承,但是不存在从厚度方向一侧支承向下方突出设置的沉降片侧支承部的构件。
如果在可动沉降片上产生向厚度方向的倾倒,则产生下述的那样的不良状况。
沉降片侧支承部的周面与针板侧支承部的导向面之间的摩擦、与引导可动沉降片的前端部的针床前端的导向槽之间的摩擦等变大,或者沉降片侧支承部的周面、针板侧支承部的导向面磨损,或者可动沉降片的前端部磨损。
另外,在可动沉降片相对于针床组装时,在向台阶部安装可动沉降片后直到层叠了支承板、隔板等的过程中,可动沉降片成为容易倾倒的不稳定的状态,将此可动沉降片向相对于齿口的进入方向加载的线弹簧也成为容易脱落的状态。
而且,如果是可动沉降片容易倾倒的不稳定的状态,则在编织针相对于针床装卸时容易与可动沉降片干涉,存在或者可动沉降片脱落或者可动沉降片、编织针损伤的危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防止由向沉降片侧支承部的厚度方向一侧的偏移产生的可动沉降片的倾倒,防止由可动沉降片的倾倒产生的不良状况的发生于未然的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是一种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是具备在至少前后一对地相向地配设的针床的前端可动的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其特征在于,在直立设置在上述各针床上的针板上,在其厚度方向一侧凹陷设置了收容上述可动沉降片的台阶部,在此台阶部内,设置了相对于上述针床的齿口可进退摆动地支承上述可动沉降片的摆动支承部,上述摆动支承部,具备:设置在上述可动沉降片上,且具有圆弧状的周面的沉降片侧支承部;设置在与上述沉降片侧支承部的周面对峙的上述台阶部,具有在上述可动沉降片的摆动时引导上述沉降片侧支承部的周面的圆弧状的导向面的针板侧支承部;和设置在上述针板侧支承部的厚度方向一侧,从上述针板的厚度方向一侧支承被上述导向面引导周面的上述沉降片侧支承部的支承壁。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支承壁被设置在上述针板侧支承部。
与此相对,也可以是,上述支承壁被设置在相对于上述针板侧支承部从其厚度方向一侧层叠的辅助板上。
另外,最好是,上述支承壁,与上述针板侧支承部的导向面相比向圆弧的半径方向内方突出,其突出量随着接近上述导向面的上端而减少。
最好是,在上述支承壁上设置了使来自上述摆动支承部的线屑向上述针板侧支承部的厚度方向一侧排出的排出部。
发明的效果
因为在针板侧支承部的厚度方向一侧设置从针板的厚度方向一侧支承沉降片侧支承部的支承壁,所以不存在沉降片侧支承部向厚度方向一侧偏移的情况。由此,能够靠地防止可动沉降片的向厚度方向的倾倒,能够防止由可动沉降片的倾倒产生的不良状况的发生于未然。
另外,因为在针板侧支承部设置支承壁,所以仅通过将沉降片侧支承部组装在针板侧支承部就从其厚度方向一侧支承可动沉降片,所以不会使零件数量增加就能够可靠地防止可动沉降片的向厚度方向的倾倒。
与此相对,因为在相对于针板侧支承部从其厚度方向一侧层叠的辅助板上设置支承壁,所以能够利用辅助板可靠地防止可动沉降片的向厚度方向的倾倒。
另外,因为使与针板侧支承部的导向面相比向圆弧的半径方向内方突出的支承壁的突出量随着接近导向面的上端而减少,所以在使沉降片侧支承部向其厚度方向一侧倾斜的状态下在插入针板侧支承部而组装时能够容易避免与支承壁的干涉。
进而,因为在支承壁上设置向针板侧支承部的厚度方向一侧排出来自摆动支承部的线屑的排出部,所以能够不会使来自摆动支承部的线屑堆积地从排出部顺利地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横编机的一方的针床的齿口附近将沉降片板层叠在针板的厚度方向的状态下的纵剖侧视图。
图2是在图1的沉降片板及针板的厚度方向层叠支承板及隔板并且组装了编织针的状态下的纵剖侧视图。
图3是表示将除了图2的编织针以外的各结构要件分解了的状态的分解侧视图。
图4是图3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横编机的一方的针床的齿口附近在针板的厚度方向层叠了各结构要件的状态下的纵剖侧视图。
图6是表示将图5的各结构要件分解了的状态的分解侧视图。
图7是图6的B-B线的剖视图。
图8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横编机的一方的针床的齿口附近在针板的厚度方向层叠了各结构要件的状态下的纵剖侧视图。
图9是图8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横编机的一方的针床的齿口附近在针板的厚度方向层叠了各结构要件的状态下的纵剖侧视图。
图11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横编机的一方的针床的齿口附近在针板的厚度方向层叠了各结构要件的状态下的纵剖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将图11的各结构要件分解了的状态的分解侧视图。
图13是图12的D-D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下面,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为实施例1~实施例5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例2~5中,省略了与实施例1重复的部分的图、说明。
图1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横编机的一方的针床的齿口附近在针板的厚度方向层叠了沉降片板的状态下的纵剖侧视图,图2是在沉降片板及针板的厚度方向层叠支承板及隔板并且组装了编织针的状态下的纵剖侧视图,图3是表示将除了编织针以外的各结构要件分解了的状态的分解侧视图,图4表示图3的A-A线的剖视图。
在图1~图4中,横编机1具备夹着齿口10地呈倒V字状相向的前后的针床11(在图1中仅表示一方)。在各针床11上分别设置了滑架(未图示)。各滑架,由未图示的马达驱动,在针床11的长度方向(在图1中是纸面前后方向)往返移动。
在针床11上设置了在其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针板槽12。在各针板槽12内埋设了针板13的下部。在各针板13的前端部的上端形成了燕尾槽状的卡合槽14。另外,在相互相邻的针板13、13之间,可出来退回地并列设置了在侧面具有移圈用的弹性导向片15的针舌式的编织针16。各编织针16由设置在滑架上的三角进行出来退回操作。
另外,在针床11的前端部,沿着各针板13的厚度方向一侧(在图4中是左侧)分别层叠了可动沉降片20,并且设置了对此各可动沉降片20相对于齿口10的进退摆动进行引导的导向槽21。各可动沉降片20由沉降片板22构成,沉降片板22由薄板形成,在此沉降片板22的前端,形成了接住编织纱线的编织纱线保持部23。另外,在编织纱线保持部23的后方的基部,形成了将下推编织纱线保持部23进行加载的大致U字形的线弹簧24的一端卡定的弹簧卡定部25。
在靠近各针板13的前端的部分的厚度方向一侧面上,设置了仅切削了沉降片板22的厚度量的凹状的台阶部30,在此台阶部30内收容了沉降片板22的基部。在台阶部30内,设置了可进退摆动地支承沉降片板22的摆动支承部31。此摆动支承部31具备沉降片侧支承部33和针板侧支承部35,沉降片侧支承部33与沉降片板22的弹簧卡定部25的后侧下端相比向下方突出设置大致半圆弧状的周面32,针板侧支承部35与和此沉降片侧支承部33的周面32对峙的台阶部30的下端相比向下方凹陷设置,具有在沉降片板22的摆动时引导沉降片侧支承部33的周面32的半圆弧状的导向面34。另外,在针板侧支承部35,设置了向针板13的厚度方向另一侧贯通的贯通孔36。
另外,在沉降片板22的厚度方向一侧,层叠了支承板40。此支承板40由薄的钢板形成,在前端具备向下方突出的编织纱线落下防止部41。在支承板40的后端部,设置了与转动铰支杆42嵌合的嵌合安装凹部43,嵌合安装凹部43与各针板13相互支承。另外,在支承板40的大致中央部的上端,形成了燕尾槽状的卡合槽44。
进而,在支承板40的厚度方向一侧,层叠了在上端具有卡合槽45的隔板46。在此隔板46的后端部,设置了与转动铰支杆42嵌合的嵌合安装凹部47。而且,在隔板46的下方设置了针槽48,在此针槽48内收容了编织针16。另外,在针板13、支承板40及隔板46的卡合槽14、44、45内插入了压板49,由此,将支承板40及隔板46相对于针板13固定,与此同时,由于在台阶部30上端的周面中线弹簧24的自由端部被进行下推加载,所以沉降片板22的前端的编织纱线保持部23通常被向下方进行下推加载。此沉降片板22由设置在滑架上的三角进行进退摆动操作。
而且,摆动支承部31具备从针板13的厚度方向一侧支承被针板侧支承部35的导向面34引导周面32的沉降片侧支承部33的周缘的支承壁50。支承壁50被一体地设置在针板侧支承部35,呈以与导向面34大致相同的曲率使中心比该导向面34的圆弧的中心稍微向上方移动了的圆弧状,与该导向面34相比向圆弧的半径方向内方方向突出的突出量随着接近导向面34的上端而减少。因此,沉降片侧支承部33,在向其厚度方向一侧倾斜的状态下在插入针板侧支承部35而组装时能够容易避免与支承壁50的干涉而容易插入,仅通过插入就由支承壁50从厚度方向一侧支承周缘。由此,不会使零件数量增加,沉降片侧支承部33不会向厚度方向一侧偏移,能够可靠地防止沉降片板22向厚度方向的倾倒。
因此,能够防止沉降片侧支承部33的周面32及针板侧支承部35的导向面34的磨损、沉降片板22的前端部的磨损于未然。也能够防止线弹簧24的脱落。进而,在编织针16相对于针床11装卸时不会与沉降片板22干涉,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沉降片板22的脱落、编织针16及沉降片板22的损伤。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从导向面34的厚度方向一侧端突出设置了以与导向面34大致相同的曲率使中心比该导向面34的圆弧的中心稍微向上方移动了的呈圆弧状的支承壁50,但也可以是从导向面34的厚度方向一侧端向该导向面34的圆周方向间断地突出设置的多个支承壁。总之,支承壁,只要沉降片侧支承部33是可插入针板侧支承部35的程度,向圆弧的半径方向内方突出设置即可。
另外,在针板侧支承部35一体地设置了支承壁50,但也可以与针板侧支承部35分体地设置支承壁50。
接着,基于图5~图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
图5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横编机的一方的针床的齿口附近层叠了各结构要件的状态下的纵剖侧视图,图6表示将各结构要件分解了的状态的分解侧视图,图7表示图6的B-B线的剖视图。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仅对针板的结构进行说明。
即,如图5~图7所示,针板60由在厚度方向层叠的主针板61和辅助板62构成。辅助板62呈与主针板61大致相同的形状,在其前端部,仅层叠在主针板61的前端部中的下部的厚度方向一侧,避免了与层叠在主针板61的前端部中的上部的厚度方向一侧的支承板40及隔板46的干涉。
另外,在靠近主针板61的前端的部分的厚度方向一侧面上设置了台阶部30。在此台阶部30的相对于针板侧支承部35从其厚度方向一侧层叠的辅助板62上,一体地设置了支承壁50。由此,能够利用辅助板62获得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
接着,基于图8及图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
图8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横编机的一方的针床的齿口附近在针板的厚度方向层叠了各结构要件状态下的纵剖侧视图,图9表示图8的C-C线的剖视图。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仅对支承壁的结构进行说明。
即,如图8及图9所示,支承壁64被一体地设置在辅助板62上。此支承壁64,从其厚度方向一侧看夹着中央的排出部65地设置在左右两侧。而且,各支承壁64,呈以与导向面34大致相同的曲率使中心比该导向面34的圆弧的中心稍微向上方移动了的圆弧状,与该导向面34相比向圆弧的半径方向内方方向突出的突出量随着接近导向面34的上端而减少。因此,沉降片侧支承部33,在插入针板侧支承部35而组装时能够容易避免与支承壁64的干涉而容易插入,仅通过插入就由支承壁64从厚度方向一侧支承周缘。由此,能够获得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
另外,排出部65沿着针板侧支承部35的导向面34的下端呈大致圆弧状地被切掉一部分,可以排出来自摆动支承部31的线屑。
接着,基于图1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4。
图10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横编机的一方的针床的齿口附近在针板的厚度方向层叠了各结构要件的状态下的纵剖侧视图。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仅对支承壁的结构进行说明。
即,如图10所示,支承壁71被一体地设置在辅助板62上。此支承壁71,呈以与针板侧支承部35的导向面34大致相同的曲率使中心比该导向面34的圆弧的中心稍微向上方移动了的圆弧状,与该导向面34相比向圆弧的半径方向内方方向突出的突出量随着接近导向面34的上端而减少。因此,沉降片侧支承部33,在插入针板侧支承部35而组装时能够容易避免与支承壁71的干涉而容易插入,仅通过插入就由支承壁71从厚度方向一侧支承周缘。由此,能够获得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
另外,从支承壁71的厚度方向一侧看在该支承壁71的中央部的下方位置,依照导向面34的曲率设置了呈长孔状切掉一部分的排出部72,可以经此排出部72排出来自摆动支承部31的线屑。
接着,基于图11~图1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5。
图11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横编机的一方的针床的齿口附近在针板的厚度方向层叠了各结构要件的状态下的纵剖侧视图,图12是表示将图11的各结构要件分解了的状态的分解侧视图,图13表示图12的D-D线的剖视图。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仅对摆动支承部的结构进行说明。
即,如图11~图13所示,摆动支承部73具备沉降片侧支承部75和针板侧支承部77,沉降片侧支承部75从沉降片板22的弹簧卡定部25的后侧下端向上方凹陷设置了半圆弧状的周面74,针板侧支承部77从与此沉降片侧支承部75的周面74对峙的台阶部30的下端向上方突出设置,具有在沉降片板22的摆动时引导沉降片侧支承部75的周面74的半圆弧状的导向面76。
另外,在辅助板62的前端部一体地设置了从主针板61的厚度方向一侧支承沉降片侧支承部75的周缘的支承壁78。此支承壁78由沉降片侧支承部75和针板侧支承部77构成了摆动支承部73。而且,支承壁78,呈将沉降片侧支承部75的周缘遍及其圆周方向整个区域地从厚度方向一侧覆盖的大致圆弧状,与针板侧支承部77的导向面76相比向圆弧的半径方向外方方向突出设置。因此,沉降片侧支承部75,仅通过插入针板侧支承部77就由支承壁78从厚度方向一侧支承周缘。由此,能够获得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5中,设置了将沉降片侧支承部75的周缘遍及其圆周方向整个区域地从厚度方向一侧覆盖的大致圆弧状的支承壁78,但也可以是将沉降片侧支承部75的周缘在其圆周方向间断地从厚度方向一侧覆盖的多个支承壁。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中,将一体地设置在针板侧支承部35的支承壁50做成了呈以与针板侧支承部35的导向面34大致相同的曲率使中心比该导向面34的圆弧的中心稍微向上方移动了的圆弧状的结构,但不言而喻,也可以在针板侧支承部设置与在实施例3~5中使用的辅助板62的支承壁64、71、78相同形状的支承壁。另外,不言而喻,在上述实施例2~5中,也可以与辅助板62分体地设置支承壁50、64、71、78。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将各支承壁50、64、71、78做成了与导向面34大致相同的曲率的圆弧状,但各支承壁50、64,71、78也可以是与导向面34不同的曲率的圆弧状,或者是直线状,只要是从厚度方向一侧可支承沉降片侧支承部的周缘,则不管其形状如何均可。另外,在支承壁50、78上也可以设置排出线屑的排出部。
进而,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层叠了支承板40,但也可以仅层叠隔板46。
符号的说明:
1:横编机
10:齿口
11:针床
12、60:针板
20:可动沉降片
30:台阶部
31、73:摆动支承部
32、74:周面
33、75:沉降片侧支承部
34、76:导向面
35、77:针板侧支承部
50、64、71、78:支承壁
62:辅助板
65、72:排出部。

Claims (5)

1.一种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是具备在至少前后一对地相向地配设的针床的前端可动的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其特征在于,
在直立设置在上述各针床上的针板上,在其厚度方向一侧凹陷设置了收容上述可动沉降片的台阶部,在此台阶部内,设置了相对于上述针床的齿口可进退摆动地支承上述可动沉降片的摆动支承部,
上述摆动支承部,具备:
设置在上述可动沉降片上,且具有圆弧状的周面的沉降片侧支承部;
设置在与上述沉降片侧支承部的周面对峙的上述台阶部,具有在上述可动沉降片的摆动时引导上述沉降片侧支承部的周面的圆弧状的导向面的针板侧支承部;和
设置在上述针板侧支承部的厚度方向一侧,从上述针板的厚度方向一侧支承被上述导向面引导周面的上述沉降片侧支承部的支承壁。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承壁被设置在上述针板侧支承部。
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承壁被设置在相对于上述针板侧支承部从其厚度方向一侧层叠的辅助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的任一项记载的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承壁,与上述针板侧支承部的导向面相比向圆弧的半径方向内方突出,其突出量随着接近上述导向面的上端而减少。
5.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的任一项记载的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支承壁上设置了使来自上述摆动支承部的线屑向上述针板侧支承部的厚度方向一侧排出的排出部。
CN201310548088.6A 2012-11-08 2013-11-07 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 Active CN1038062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6082 2012-11-08
JP2012246082A JP6091165B2 (ja) 2012-11-08 2012-11-08 可動シンカーを備えた横編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6209A true CN103806209A (zh) 2014-05-21
CN103806209B CN103806209B (zh) 2016-02-24

Family

ID=50703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48088.6A Active CN103806209B (zh) 2012-11-08 2013-11-07 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91165B2 (zh)
CN (1) CN1038062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5659B (zh) * 2017-08-29 2022-12-23 浙江丰帆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横机
WO2024075449A1 (ja) * 2022-10-05 2024-04-11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可動シンカーを備える横編機および可動シンカー
CN115573088A (zh) * 2022-10-28 2023-01-06 浙江睿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沉降片结构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00204B2 (ja) * 1992-12-15 1998-01-19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におけるシンカー装置
JP2006188774A (ja) * 2004-12-28 2006-07-20 Shima Seiki Mfg Ltd 可動シンカおよび可動シンカを備える横編機
CN1833060A (zh) * 2003-07-30 2006-09-13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具有可动沉降片的横机
DE112005003021T5 (de) * 2004-12-09 2007-10-25 Shima Seiki Mfg. Ltd. Flachstrickmaschine
EP2050849A1 (en) * 2006-08-11 2009-04-22 Shima Seiki Mfg., Ltd Movable sinker and weft knitting machine
CN201339103Y (zh) * 2007-11-21 2009-11-04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横机的沉降片装置
JP2012012735A (ja) * 2010-07-01 2012-01-19 Shima Seiki Mfg Ltd 可動シンカー部材、および横編機
CN102405311A (zh) * 2009-04-23 2012-04-04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0309083D1 (de) * 2003-10-07 2008-03-13 Stoll & Co H Flachstrickmaschine mit mindestens einem Nadelbett
JP4519636B2 (ja) * 2004-12-28 2010-08-04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可動シンカを備える横編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00204B2 (ja) * 1992-12-15 1998-01-19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におけるシンカー装置
CN1833060A (zh) * 2003-07-30 2006-09-13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具有可动沉降片的横机
DE112005003021T5 (de) * 2004-12-09 2007-10-25 Shima Seiki Mfg. Ltd. Flachstrickmaschine
JP2006188774A (ja) * 2004-12-28 2006-07-20 Shima Seiki Mfg Ltd 可動シンカおよび可動シンカを備える横編機
EP2050849A1 (en) * 2006-08-11 2009-04-22 Shima Seiki Mfg., Ltd Movable sinker and weft knitting machine
CN201339103Y (zh) * 2007-11-21 2009-11-04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横机的沉降片装置
CN102405311A (zh) * 2009-04-23 2012-04-04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
JP2012012735A (ja) * 2010-07-01 2012-01-19 Shima Seiki Mfg Ltd 可動シンカー部材、および横編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95160A (ja) 2014-05-22
JP6091165B2 (ja) 2017-03-08
CN103806209B (zh) 2016-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06209A (zh) 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
US9653899B2 (en) Floor stand system for mounting an electrical box
EP2038460B1 (en) Knitting machine with latch needles and without sinkers
CN205490014U (zh) 一种全自动电刷插入机的端盖排队装置
CN103453075A (zh) 线缆类保护引导部件
CN104299320A (zh) 自动售货机货架固定装置
CN102405311B (zh) 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编机
EP2775019B1 (en)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 equipped with movable sinker
CN101490324B (zh) 可动沉降片和横机
CN102069965A (zh) 纸巾盒
EP2599906B1 (en) Compound needle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
CN214168311U (zh) 一种横机针板
GB2564557A (en) Key blank dispensing system
EP2458052A2 (en) Compound needle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
CN101424005B (zh) 横机
US3448593A (en) Needle-beds for domestic knitting machines
CN208110716U (zh) 出钞机
CN210823245U (zh) 一种储物篮
EP2354285A1 (en) Knitting yarn holding device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
CN203498605U (zh) 横编机的复合针
CN205675417U (zh) 一种新型包装盒
CN201202014Y (zh) 隔板可换式针板
CN216304102U (zh) 一种横机中的齿片装置
CN103329638B (zh) 托架的收纳构造
CN219526959U (zh) 一种常闭式沉降片针床插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