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4913A - 照明器具 - Google Patents
照明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04913A CN102404913A CN2011102650848A CN201110265084A CN102404913A CN 102404913 A CN102404913 A CN 102404913A CN 2011102650848 A CN2011102650848 A CN 2011102650848A CN 201110265084 A CN201110265084 A CN 201110265084A CN 102404913 A CN102404913 A CN 1024049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amp
- substrate
- emitting component
- ligh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241000700647 Variola vir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676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25 Acry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78 Acryl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XECAHXYUAAWDEL-UHFFFAOYSA-N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N.C=CC1=CC=CC=C1 XECAHXYUAAWDE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22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07 re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335 Galvanized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VRAIHTAYLFXSJJ-UHFFFAOYSA-N 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AlH3].[AlH3] VRAIHTAYLFXSJ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89 copper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8 dipp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118 ep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97 galvanized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050 silicon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49 thermo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照明器具,能够选择性地将作为光源的多个发光元件切换成通常点灯模式或辅助点灯模式,不会产生不协调感,且能够抑制基板的大型化。本发明是一种照明器具,该照明器具包括:光源部(6),具有多个发光元件(61)、及装配有所述多个发光元件(61)的基板(62);以及模式切换单元(29),能够选择性地切换成通常点灯模式或辅助点灯模式,所述通常点灯模式是使所述多个发光元件(61)点灯的模式,所述辅助点灯模式是使所述多个发光元件(61)中的一部分的发光元件(61)点灯的模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照明器具,该照明器具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等的发光元件作为光源。
背景技术
以往,在一般住宅用的照明器具中,使用环状的荧光灯(lamp)作为主光源,除了主光源之外,另外使用适合于夜间照明灯(night light)且光输出较小的小型灯泡作为夜间照明灯。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LED等的发光元件的高输出化、高效率化以及普及化,已开发出如下的照明器具,该照明器具使用发光元件作为光源,从而可期待长寿命化。当使用发光元件作为光源时,由于该发光元件并非利用放电现象来点灯,因此,容易实现利用深度调光来达成的点灯。
因此,对于使用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照明器具,考虑不设置另外的光源,借由对发光元件的点灯进行深度调光来使光输出减小,从而使该发光元件具有夜间照明灯的功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142137号公报
然而,当以所述方式来对发光元件的点灯进行深度调光,借此,使该发光元件具有夜间照明灯的功能时,与以往的点状的光源不同,该发光元件的发光部为面状,因此,在作为夜间照明灯而点灯的状态下,发光部会呈面状地发光,从而会产生不协调感。另外,也可考虑除了作为主光源的发光元件之外,另外设置作为夜间照明灯的发光元件,但相应地,发光元件的数量有可能会增加,装配有发光元件的基板也有可能会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成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照明器具,该照明器具能够选择性地将作为光源的多个发光元件切换成通常点灯模式(mode)或辅助点灯模式,不会产生不协调感,且能够抑制基板的大型化。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包括光源部,该光源部具有多个发光元件、以及装配有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基板。另外,所述照明器具包括模式切换单元,该模式切换单元能够选择性地切换成通常点灯模式或辅助点灯模式,所述通常点灯模式是使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点灯的模式,所述辅助点灯模式是使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一部分的发光元件点灯的模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提供如下的照明器具,该照明器具能够选择性地将作为光源的多个发光元件切换成通常点灯模式或辅助点灯模式,不会产生不协调感,且能够抑制基板的大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
图2是分解地表示所述照明器具的立体图。
图3是从背面侧来对所述照明器具的器具本体进行观察而表示的立体图。
图4是从前表面侧来对所述器具本体进行观察而表示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所述器具本体中的导光板与基板的配置关系,且单独地表示特定的基板的平面图。
图6是沿着图3中的X-X线来表示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图6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表示图6中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所述照明器具的区块构成图。
图10是表示将所述照明器具安装于天花板面时的安装状态的剖面图。
图11同样是表示将照明器具安装于天花板面时的安装状态的剖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且相当于图6的剖面图。
图13是从前表面侧来对所述器具本体进行观察而表示的平面图。
符号的说明:
1:器具本体
2:点灯装置
3:反射板
4:基座
5:转接器引导件
6:光源部
7:导光板
8:辅助零件单元
9:本体框
10:外罩构件
21、81:外壳
21a:连接部
21b:安装舌片
22:电路基板
22a:树脂制固定件
23:电路零件
24:全波整流电路
25:平滑电容器
26:直流电压转换电路
27:电流检测单元
28:点灯电路控制部
29:模式切换单元
31:凹部
32:安装片
33、42、71:开口
41:抵接部
51:卡合口
52:凸缘部
61:发光元件
61A:特定的发光元件(辅助光源)/发光元件
62:基板
62A:基板/特定的基板
63:安装板
72:光入射端面
81b:外壳外罩
81b1:凸缘
82:单元基板/基板
82a:遥控控制电路
84:红外线遥控信号接收部
85:照度传感器
91:侧壁
92:底壁
93:凸台
A:转接器/部分
A1:卡止部
AC:商用交流电源/交流电源
B:部分
C:天花板面
Cb:挂式天花板体
Cv:透光性外罩
G:间隙
R:红外线遥控发射器/遥控发射器
X-X: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1来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各图中,有时省略表示利用导线等而形成的配线连接关系。再者,对相同部分附上相同符号,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是被安装于挂式天花板体(ceiling body)来使用的照明器具,该照明器具使用导光板来进行例如室内照明,所述挂式天花板体设置于器具安装面。
在图1至图4中,照明器具包括:器具本体1、转接器(adapter)A(参照图2以及图10)、以及红外线遥控(remote control)发射器R,所述转接器A电性地且机械性地连接于挂式天花板体Cb,该挂式天花板体Cb设置于作为器具安装面的天花板面C。如图1所示,器具本体1形成为大致正方形状的外观,且将前表面侧设为光的照射面,将背面侧设为安装于天花板面C的安装面。
如图2代表性所示,器具本体1包括:点灯装置2、反射板3、基座(chassis)4、转接器引导件(adapter guide)5、光源部6、导光板7、辅助零件单元(unit)8、本体框9、以及外罩(cover)构件10。现依次对这些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一并参照图7来进行说明,点灯装置2包括:具有导热性的铝(aluminium)等的金属制的外壳21、安装且收容于该外壳21的电路基板22、以及装配于该电路基板22的电路零件23。外壳21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薄型的箱状,在一长边侧与一短边侧,形成有沿着所述边向外方伸出的凸缘状的连接部21a。另外,在与一长边侧相向的长边侧,伸出地形成有安装舌片21b。
电路基板22包含玻璃环氧(glass epoxy)树脂等的绝缘材料,该电路基板22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板状,且在表面侧装配有控制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电容器(condenser)、绕组线零件、以及电阻元件等的电路零件23。另外,电路基板22是以图示中的表面侧为下侧,借由树脂制固定件22a而被安装于外壳21。
如上所述的点灯装置2电性地连接于转接器A侧,且经由转接器A而连接于商用交流电源。因此,点灯装置2接收所述交流电源而产生直流输出,将该直流输出经由导线而供给至发光元件61,对发光元件61进行点灯控制。所述点灯装置2位于且安装于反射板3的背面侧(主要参照图3)。
反射板3兼用作散热构件,以作为散热构件而发挥功能。反射板3是由具有导热性的铝等的金属材料形成为大致正方形状,该反射板3包括正方形状的浅碟状的凹部31,在该凹部31的各边上,形成有向外侧伸出的安装片32。另外,凹部31的前表面侧构成为反射面,而且在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四角形状的开口33。
基座4是由冷压延钢板等的金属材料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的箱状,该基座4的一端侧(图示中的下侧)已开放,在该已开放的各边上形成有凸缘状的抵接部41,该凸缘状的抵接部41沿着水平方向朝外侧伸出。另外,在另一端侧(图示中的上侧)形成有圆形状的开口42。因此,基座4整体上呈高度低的大致筒状。抵接部41是抵接于导光板7的背面侧的部分,开口42是被转接器A插通的部分。而且,如图7所示,反射板3中的开口33的周边部被配置成重合于基座4的抵接部41的上表面侧,这些构件借由焊接等而被固定。再者,基座4的抵接部41具有将导光板7予以加强的功能。
一并参照图7所示,转接器引导件5形成为大致八角柱状,在中央部设置有卡合口51,转接器A插通在该卡合口51中且与该卡合口51卡合,在下端侧形成有朝向外方的凸缘部52。所述转接器引导件5是以使外周面与基座4的内周面发生接触的方式而被配设及安装。
如图2、图5、图6以及图8所示,光源部6包括:基板62,装配有作为光源的发光元件61;以及作为安装构件的安装板63,安装有所述基板62。再者,图5表示导光板7与基板62的配置关系,另外,将特定的基板62A取出且予以显示。
基板62是形成为横长的长方形状,且包含作为绝缘材料的玻璃环氧树脂的平板,在表面侧形成有配线图案(pattern),该配线图案由铜箔形成。另外,适当地形成有抗蚀层(resist layer)。再者,当基板62的材料设为绝缘材料时,可应用陶瓷(ceramics)材料或合成树脂材料。此外,当所述基板62设为金属制的基板时,也可应用如下的金属制的基础(base)基板,该金属制的基础基板是在铝等的导热性良好且散热性优异的基础板的一个面上层叠着绝缘层而成。
发光元件61为LED,且为表面装配型的LED封装体(package)。该LED封装体沿着基板62的长度方向呈直线状地排列,装配且配设有多个所述LED封装体,具体而言,装配且配设有15个所述LED封装体。所述LED封装体大体上包括:LED芯片(chip),配设于由陶瓷形成的本体;以及环氧系树脂或硅酮(silicone)树脂等的铸模(mold)用的透光性树脂,对所述LED芯片进行密封。
再者,如下所述,在装配于特定的基板62A的多个发光元件61中,一部分的发光元件61A被用作辅助光源(参照图5)。具体而言,在装配于特定的基板62A的多个发光元件61中,位于基板62A的端部侧的2个发光元件61A被用作辅助光源即夜间照明灯。
LED芯片是发出蓝色光的蓝色的LED芯片。透光性树脂中混入有荧光体,为了可射出白色光而使用了黄色荧光体,该黄色荧光体放射出与蓝色的光存在补色关系的黄色系的光。
再者,对于LED而言,可将LED芯片直接装配于基板62,另外也可装配炮弹型的LED,装配方式或形式并无特别的限定。
安装板63是由铝或镀锌钢板等的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该安装板63形成为横长且侧面呈大致C形的渠道(channel)形状。2块基板62借由螺钉固定等,以内面侧密着于所述安装板63的内侧壁的方式,沿着长度方向排列且被安装于所述安装板63的内侧壁。因此,将2块基板62安装于一个安装板63来使光源部6实现单元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如图2所示,使用有4个已实现单元化的所述光源部6,该4个光源部6是与导光板7的各边相对应地配设。
导光板7是使用丙烯酸树脂等的透射率高的材料而形成为四角形状的平板状,在该导光板7的背面侧,借由印刷而形成有点图案(dot pattern),该点图案包含使光扩散的多个白色的反射点。而且,在导光板7的大致中央部,以与转接器引导件5的外形相对应且与转接器A相对应的方式,形成有大致八角形的开口71。典型而言,所述大致八角形的开口71是形成为对四角形的角部进行倒角所成的形状。另外,作为所述导光板7的外周部的四角形状的各边,即,侧端面,是作为光入射端面72而发挥功能,从发光元件61射出的光射入至该光入射端面72,接着在导光板7内前进。而且,导光板7构成为发光部,该发光部在前表面侧具有面状的发光区域。
再者,可适当地将在背面侧设置有反射片(sheet)的导光板、或在前表面侧设置有扩散片的导光板用作导光板7。
如图8所示,辅助零件单元8在横长箱状的外壳81内包括单元基板82、以及装配于该基板82的多个电气辅助零件。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气辅助零件为红外线遥控信号接收部84或照度传感器(sensor)85等。
所述辅助零件单元8配设于照明器具即器具本体1的外周缘部,具体而言配设于本体框9的一边侧。因此,所述辅助零件单元8配设于导光板7的发光区域的外侧。
以所述方式构成的辅助零件单元8集中地设置有多个电气辅助零件,且嵌合于本体框9中所形成的开口部,外壳外罩81b的凸缘(flange)81b1被卡止,该辅助零件单元8借由未图示的固定单元而安装于本体框9。
本体框9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树脂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等的合成树脂制成,该本体框9为大致正方形状,且形成为尺寸较所述导光板7的尺寸更大的框状,该本体框9包括侧壁91与底壁92,该底壁92从所述侧壁91的下端部向内侧伸出,且具有倾斜地立起的倾斜状部。另外,在底壁92上竖立设置有多个凸台(boss)93,反射板3的安装片32借由螺钉而固定于该凸台93。另外,如上所述,在与正方形状的一边相对应的底壁92中,形成有辅助零件单元8所嵌合的开口部。
外罩构件10是由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等的呈乳白色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大致正方形状,该外罩构件10借由未图示的卡脱单元而装脱自如地安装于转接器引导件5。因此,可借由安装该外罩构件10来将转接器A予以覆盖,从而不易从下方看到所述转接器A。
如图2以及图10所示,转接器A借由设置于上表面侧的挂刃而电性地且机械性地连接于挂式天花板体Cb,该挂式天花板体Cb设置于天花板面C,所述转接器A呈大致圆筒状,在周壁的两侧设置有一对卡止部A1,该一对卡止部A1借由内置的弹簧(spring)而总是向外周侧突出。对设置于所述转接器A的下表面侧的操作杆(lever)进行操作,借此,所述卡止部A1会没入至所述转接器A。另外,与所述点灯装置2连接的未图示的电源线(cord)从所述转接器A导出,经由连接器而连接于点灯装置2。
红外线遥控发射器R例如发送出频率为38kHz的脉冲(pulse)状的特定的编码化的红外线遥控控制信号,且该红外线遥控发射器R例如设置有通常点灯模式用按钮(button)(主光源点灯按钮)、辅助点灯模式用按钮(夜间照明灯按钮)、以及熄灯按钮等。朝向辅助零件单元8,即,朝向红外线遥控信号接收部84来对所述遥控发射器R进行操作,借此,可对光源部6中的发光元件61的发光状态进行切换控制,即,对通常点灯模式、辅助点灯模式、以及熄灯等进行切换控制。
接着,参照图9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区块构成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大体上包括:点灯装置2、装配有发光元件61的基板62、以及装配有红外线遥控信号接收部84的单元基板82。
点灯装置2作为直流电源而发挥功能,该点灯装置2连接于商用交流电源AC,接收该交流电源AC而产生直流输出。商用交流电源AC连接于全波整流电路24的输入端子,平滑电容器25连接在所述全波整流电路24的输出端子之间。也可使用功率改善电路来代替平滑电容器25,该功率改善电路以升压断路器(chopper)为主要构成。而且,直流电压转换电路26以及电流检测单元27连接于所述平滑电容器25。所述直流电源具有如下的控制功能,即,根据电流检测单元27的检测结果,将电流控制信号反馈(feedback)至直流电压转换电路26,以使输出电流成为恒定电流。
直流电压转换电路26可由降压断路器、升压断路器、以及DC-DC转换器(converter)等构成,在此情况下,借由所述反馈控制来对断路器等的开关元件的接通(on)期间或接通/断开(off)频率进行控制,借此,可实现恒定电流化。
另外,单元基板82经由点灯电路控制部28而连接于直流电压转换电路26,基板62,即,串联地连接有多个发光元件61的例如2个串联电路是经由模式切换单元29而并联地连接于直流电压转换电路26的输出端子之间。因此,在所述的已实现单元化的4个光源部6中,邻接的光源部6中的多个发光元件61串联地连接而构成一个串联电路。
而且,在所述多个发光元件61中,特定的发光元件61A被用作辅助光源即夜间照明灯。具体而言,例如,特定的2个发光元件61A被兼用作主光源,且被用作夜间照明灯。而且,模式切换单元29连接于所述的特定的2个发光元件61A的一端侧。
再者,在单元基板82中设置有遥控控制电路82a、红外线遥控信号接收部84、以及照度传感器85等。
在如上所述的构成中,例如对红外线遥控发射器R进行操作而选择通常点灯模式用按钮之后,由红外线遥控信号接收部84来接收已编码化的红外线遥控控制信号,该信号通过遥控控制电路82a、点灯电路控制部28而被发送至模式切换单元29。该模式切换单元29判断出通常点灯模式已被选择,接着以使全部的发光元件61成为点灯状态的方式进行动作。即,以将电力供给至2个串联电路的方式来发挥功能,该2个串联电路串联地连接有多个发光元件61。
另外,对红外线遥控发射器R进行操作而选择辅助点灯模式用按钮之后,与所述同样地,所述信号通过遥控控制电路82a、点灯电路控制部28而被发送至模式切换单元29。该模式切换单元29判断出辅助点灯模式已被选择,接着以如下的方式发挥功能,即,仅选择特定的发光元件61A即特定的2个发光元件61A,且将电力仅供给至该特定的2个发光元件61A。
如上所述,借由设置模式切换单元29,能够选择性地切换成通常点灯模式或辅助点灯模式来使用。另外,在所述情况下,在辅助点灯模式下,多个发光元件61中的一部分被选择且被供给电力。再者,在通常点灯模式下,也能够以规定的调光比来进行调光。
在如上所述的照明器具的构成中,如图7代表性所示,基座4的抵接部41抵接于导光板7的背面侧。更详细而言,基座4的抵接部41被配设且抵接于导光板7的背面侧的开口71的周围。再者,基座4的抵接部41可直接地抵接于导光板7的背面侧,也可间接地抵接于导光板7的背面侧。
如图3、图6以及图8所示,作为散热构件的反射板3配置于导光板7的背面侧,以借由螺钉而固定且安装于本体框9的多个凸台93。
另外,导光板7中的开口71的前表面侧的周缘部支撑于转接器引导件5的下端侧的凸缘部52。而且,如图8代表性所示,导光板7的前表面侧的外周缘部支撑于本体框9中的底壁92的倾斜状部。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导光板7的背面侧配设有反射板3,导光板7是配置成被该反射板3、所述转接器引导件5的凸缘部52以及本体框9的底壁92的倾斜状部夹持。在此状态下,导光板7的光入射端面72处于与发光元件61相向的位置,从发光元件61射出的光射入至该光入射端面72。
如图1、图4以及图6所示,辅助零件单元8配设在作为发光部的导光板7的发光区域之外的外周缘部。因此,可避免该辅助零件单元8即辅助零件在导光板7上形成暗部。另外,红外线遥控信号接收部84等的多个电气辅助零件集中地设置于辅助零件单元8,因此,能够使配线处理或组装作业的效率提高。而且,由于所述辅助零件单元8配置于外周缘部,因此,不会显眼且可期待设计(design)性的提高。
另外,如图3、图6以及图8所示,在本体框9的侧壁91、与反射板3的安装片32之间形成有间隙G。即,反射板3的外形是形成得小于框状的本体框9,在反射板3的整个周围形成有间隙G。由于具有该间隙G,由发光元件61产生的热利用对流作用,经由安装板63、反射板3的安装片32而被释放。再者,为了促进所述对流作用,也可在本体框9的底壁92中形成空气流通孔。
接着,参照图10以及图11来对将照明器具安装于天花板面C时的安装状态进行说明。再者,在各图中,省略了从转接器A导出的电源线的图示。
如图10所示,在天花板面C上设置有挂式天花板体Cb。另外,转接器A电性地且机械性地连接于该挂式天花板体Cb。从所述状态起,如图示的箭头所示,一面使器具本体1中的转接器引导件5的卡合口51对准转接器A,一面从下方用手将器具本体1向上推,直至转接器A的卡止部A1确实地卡合于转接器引导件5的卡合口51为止,从而进行安装操作。
如图11所示,在器具本体1的安装状态下,转接器A插通在基座4的如图10所示的开口42中,转接器A的卡止部A1卡止于转接器引导件5的如图10所示的卡合口51,从而保持着安装状态。
另外,在将器具本体1予以拆除的情况下,将外罩构件10予以拆除,接着对设置于转接器A的操作杆进行操作,将转接器A的卡止部A1的卡合予以解除,借此,可将所述器具本体1予以拆除。
在照明器具的安装状态下,将电力供给至点灯装置2,然后经由基板62来对发光元件61通电,各发光元件61点灯。从发光元件61射出的光射入至导光板7的光入射端面72,该射入的光在导光板7内进行全反射而蔓延至整个导光板7,并且从前表面侧的发光区域放射出如下的光,该光因形成于背面侧的包含反射点的点图案而扩散并被反射之后变得均匀化。此外,从导光板7泄漏的一部分的光被反射板3反射并向前表面侧放射,从而被再次利用。
另外,朝向红外线遥控信号接收部84来对红外线遥控发射器R进行操作,借此,可对光源部6中的发光元件61的发光状态进行控制。即,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辅助点灯模式下,多个发光元件61中的特定的一部分的发光元件61A点灯,因此,不会使整个面状的发光部发光,而且不会感到不协调感,能够作为夜间照明灯而发挥功能。另外,在所述情况下,由于兼用在通常点灯模式下点灯的多个发光元件61的一部分,因此,无需特别地增加作为辅助光源的发光元件61,从而可抑制基板62的大型化。
在发光元件61的点灯过程中产生热。由各发光元件61产生的热会从基板62内面侧传导至安装板63,而且传导至安装板63的热会传导至作为散热构件的反射板3中的安装片32,利用反射板3的广阔面积而有效果地被释放。此外,所述热会传导至连接于安装片32的点灯装置2的外壳21中的连接部21a,接着传导至外壳21而被释放。因此,来自光源部6的热会传导至反射板3以及外壳21这两者,并效率良好地被释放。借由所述构件的散热作用,散热效果整体上提高。
再者,在所述构成中,已对如下的照明器具进行了说明,该照明器具使用有4个已实现单元化的光源部6,且与导光板7的各边相对应地配设所述光源部,但例如也可使用2个光源部6,且与邻接的两边相对应地配设所述光源部6。此外,也可仅对应于导光板7的一边或对应于相向的两边而配设光源部6,该光源部6的配设方式并无特别的限定。可根据设计来适当地进行选择。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可提供如下的照明器具,该照明器具能够选择性地将作为光源的多个发光元件61切换成通常点灯模式或辅助点灯模式,不会产生不协调感,且能够抑制基板的大型化。
接着,参照图12以及图13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再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附上相同符号,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已对如下的形式的照明器具进行了说明,该照明器具使用作为发光部的导光板7,以从发光元件61射出的光来进行照明,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照明器具为如下的形式的照明器具,该照明器具不使用导光板7,使从装配于基板62的发光元件61射出的光,例如透过具有扩散性的乳白色的透光性外罩Cv来进行照明。
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外观形状构成为大致圆形状(参照图13)。在器具本体1的背面侧配设有大致环状的基板62,该基板62装配有多个发光元件61作为光源。在所述基板62的表面侧,呈放射状地装配有多个发光元件61,另外,例如装配有红外线遥控信号接收部84作为电气辅助零件。即,在同一基板62上装配有多个发光元件61与电气辅助零件。
而且,在装配于基板62的多个发光元件61中,位于中央部附近的2个发光元件61A被用作辅助光源即夜间照明灯。
在基板62的前表面侧,以将基板62的表面侧予以覆盖的方式而设置有透光性外罩Cv。因此,从发光元件61射出的光通过透光性外罩Cv而向外部放射,透光性外罩Cv作为具有规定的发光区域的面状的发光部而发挥功能。
在如上所述的构成中,例如对红外线遥控发射器R进行操作而选择通常点灯模式之后,以使全部的发光元件61成为点灯状态的方式进行动作,从面状的发光部照射出光。另外,选择辅助点灯模式之后,仅特定的发光元件61A即特定的2个发光元件61A点灯,该2个发光元件61A作为点状光源的夜间照明灯而发挥功能。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之外,由于将电气辅助零件装配于与基板62相同的基板,该基板62装配有多个发光元件61,因此,能够将从电气辅助零件导出的导线等予以省略或使该导线的配线长度缩短,从而可使构成简化。
再者,在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已对如下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即,当选择辅助点灯模式时,特定的发光元件61A点灯并作为夜间照明灯而发挥功能,但根据如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也可实现预期的目的。
例如,使发光部可进行调光,即,使发光元件61可进行调光点灯,在使全部的发光元件61的光减弱,直至达到固定的调光度为止的状态下点灯。接着,若进一步连续地使调光度逐渐加深,则随之成为如下的状态,即,从配置于外周部的发光元件61朝向配置于中央部的发光元件61的方向,随着光减弱而逐渐熄灯。
因此,配置于中央部方向的发光元件61,即,多个发光元件61中的一部分的发光元件61可在光已减弱的状态下点灯,在该状态下,所述发光元件61能够作为夜间照明灯而发挥功能。在此情况下,以如下方式而动作的单元成为模式切换单元,即:该单元从使全部的发光元件61点灯的状态切换至使一部分的发光元件61点灯的状态。
而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各实施方式的构成,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发光元件可应用LED或有机EL等的固态发光元件。另外,发光元件的个数并无特别的限定。····
Claims (2)
1.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部,具有多个发光元件、及装配有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基板;以及
模式切换单元,能够选择性地切换成通常点灯模式或辅助点灯模式,所述通常点灯模式是使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点灯的模式,所述辅助点灯模式是使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一部分的发光元件点灯的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中
在所述装配有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基板上,装配有电气辅助零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02303A JP2012059573A (ja) | 2010-09-09 | 2010-09-09 | 照明器具 |
JP2010-202303 | 2010-09-0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04913A true CN102404913A (zh) | 2012-04-04 |
Family
ID=45886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650848A Pending CN102404913A (zh) | 2010-09-09 | 2011-09-08 | 照明器具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2059573A (zh) |
CN (1) | CN10240491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97725A (zh) * | 2018-11-20 | 2020-05-26 |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照明装置及灯具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32497B2 (ja) * | 2012-06-05 | 2016-06-0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Led照明装置 |
JP5988202B2 (ja) * | 2012-07-04 | 2016-09-0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点灯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
JP2014035839A (ja) * | 2012-08-07 | 2014-02-24 | Iris Ohyama Inc | Led照明装置 |
JP7235301B2 (ja) * | 2019-04-26 | 2023-03-08 | オーデリック株式会社 | 面状照明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4374A (zh) * | 1999-10-27 | 2001-05-09 | S.A.技术株式会社 | 使用发光元件的图像显示系统 |
CN2700708Y (zh) * | 2004-01-12 | 2005-05-18 | 游木金 | 无线遥控led灯泡 |
CN101004511A (zh) * | 2006-01-19 | 2007-07-25 |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 |
CN2932066Y (zh) * | 2006-07-19 | 2007-08-08 | 郑浩 | 一种led灯具 |
JP2007234399A (ja) * | 2006-03-01 | 2007-09-13 |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 照明装置 |
CN200949790Y (zh) * | 2006-07-18 | 2007-09-19 | 贵州首朗新能源有限公司 | 全方位立体照射led照明灯 |
CN101532648A (zh) * | 2008-03-14 | 2009-09-16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发光二极管灯具 |
CN201487632U (zh) * | 2009-07-27 | 2010-05-26 | 廖明智 | 灯具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319933B2 (ja) * | 2008-02-26 | 2013-10-16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JP2009266461A (ja) * | 2008-04-23 | 2009-11-12 | Rohm Co Ltd | 発光ダイオード照明装置 |
JP2011222123A (ja) * | 2010-04-02 | 2011-11-04 | Sharp Corp | 照明装置 |
-
2010
- 2010-09-09 JP JP2010202303A patent/JP2012059573A/ja active Pending
-
2011
- 2011-09-08 CN CN2011102650848A patent/CN10240491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4374A (zh) * | 1999-10-27 | 2001-05-09 | S.A.技术株式会社 | 使用发光元件的图像显示系统 |
CN2700708Y (zh) * | 2004-01-12 | 2005-05-18 | 游木金 | 无线遥控led灯泡 |
CN101004511A (zh) * | 2006-01-19 | 2007-07-25 |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 |
JP2007234399A (ja) * | 2006-03-01 | 2007-09-13 |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 照明装置 |
CN200949790Y (zh) * | 2006-07-18 | 2007-09-19 | 贵州首朗新能源有限公司 | 全方位立体照射led照明灯 |
CN2932066Y (zh) * | 2006-07-19 | 2007-08-08 | 郑浩 | 一种led灯具 |
CN101532648A (zh) * | 2008-03-14 | 2009-09-16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发光二极管灯具 |
CN201487632U (zh) * | 2009-07-27 | 2010-05-26 | 廖明智 | 灯具结构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97725A (zh) * | 2018-11-20 | 2020-05-26 |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照明装置及灯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2059573A (ja) | 2012-03-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015458B2 (ja) | 照明器具 | |
CN102418889B (zh) | 平面照明组件和包括该平面照明组件的平面照明组合装置 | |
JP2012084316A (ja) | 照明器具 | |
CN102404913A (zh) | 照明器具 | |
JP2012146440A (ja) | 照明器具 | |
JP5610282B2 (ja) | 照明器具 | |
CN202813127U (zh) | 照明装置 | |
JP2013062108A (ja) | 発光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 |
JP2012109058A (ja) | 補助部品ユニ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 |
CN102418888B (zh) | 照明器具 | |
CN102588777B (zh) | 照明器具 | |
CN102434830A (zh) | 照明器具 | |
CN102563406A (zh) | 照明器具 | |
JP2012146667A (ja) | 照明器具 | |
JP2012248456A (ja) | 照明器具 | |
JP6531067B2 (ja) | Led照明装置 | |
JP5477592B2 (ja) | 照明器具 | |
JP2020074285A (ja) | 照明器具 | |
JP2014135290A (ja) | 照明器具 | |
CN202813133U (zh) | 照明装置 | |
JP2014179341A (ja) | 照明器具 | |
JP2013145760A (ja) | 照明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