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8888B - 照明器具 - Google Patents

照明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8888B
CN102418888B CN201110241442.1A CN201110241442A CN102418888B CN 102418888 B CN102418888 B CN 102418888B CN 201110241442 A CN201110241442 A CN 201110241442A CN 102418888 B CN102418888 B CN 1024188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light
adapte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414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8888A (zh
Inventor
柳田光次
杉下直树
佐野康博
河野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653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06951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18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88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8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88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器具,所述照明器具包括:适配器(2),与设置在器具安装面(C)的配线器具(Cb)电性地且机械地连接;导光板(8),与该适配器(2)相向而在大致中央部具有开口(81),且在外周部具有光入射端面(82);以及器具本体(1),包括以出射光入射至该导光板(8)的所述光入射端面(82)的方式而配设的发光元件(71)、及对该发光元件(71)进行点灯控制的点灯装置(3),且安装在所述适配器(2)上。本发明提供的照明器具,在将照明器具本体安装在适配器的情况下或从适配器卸下的情况下无须卸下导光板便可进行作业,构成简单且可薄型化。

Description

照明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将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等的发光元件作为光源且使用导光板来进行照明的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发光二极管(以下,称作LED)的高输出化、高效率化,开发出一种使用LED作为光源的在室内或室外使用的可期待长寿命化的照明器具。该照明器具是将多个LED安装在基板上而获得规定的亮度,例如,作为直接安装在天花板面等的所谓的直接安装型的基础照明而使用。
然而,从LED出射的光的指向性强且容易产生眩光(glare),而且,容易产生亮斑。对此,为了抑制眩光并实现发光面的均一性的提高,而开发出一种使用导光板来进行照明的新的照明器具(例如,专利文献1、2)。
对于此种照明器具而言,例如为如下形式:将适配器(adapter)电性地且机械地连接于作为一般住宅用而设置在天花板面的配线器具即吊顶体(ceilingbody),且在该适配器安装着照明器具本体,照明器具本体的下方的大致整个面被导光板所覆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212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9-283197号公报
然而,在所述照明器具中,在将照明器具本体安装在适配器的情况下或从适配器卸下的情况下,因适配器的操作等而必须卸下导光板来进行作业。
此种使用导光板的照明器具中,必须将光入射端面与LED等的光源相向配置,以使得从LED等的光源出射的光入射至导光板的光入射端面,因此在伴随着所述作业的情况下,会产生所述照明器具的构成复杂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所述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照明器具本体安装在适配器的情况下或从适配器卸下的情况下无须卸下导光板便可进行作业,构成简单且可薄型化的照明器具。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包括:与设置在器具安装面的配线器具电性地且机械地连接的适配器,及安装在该适配器的器具本体。器具本体包括:与适配器相向而在大致中央部具有开口且外周部具有光入射端面的导光板,以出射光入射至该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端面的方式而配设的发光元件,以及对该发光元件进行点灯控制的点灯装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在将照明器具本体安装在适配器的情况下或从适配器卸下的情况下无须卸下导光板便可进行作业,构成简单且可薄型化的照明器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
图2是将该照明器具分解而表示的立体图。
图3是从背面侧观察该器具本体而表示的立体图。
图4是沿着图3中X-X线而表示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图4中的A部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图4中的B部的放大图。
图7是表示该器具本体的中心底架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该器具本体的中心底架的平面图。
图9(a)和图9(b)是表示安装着该器具本体的发光元件的基板,图9(a)为正视图,图9(b)为上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将该照明器具安装在天花板面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1同样是表示将照明器具安装在天花板面的安装完成状态的剖面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从该器具本体的导光板的发光元件出射的光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
图14是将该照明器具分解而表示的立体图。
图15是从背面侧观察该器具本体而表示的立体图。
图16是从背面侧观察该器具本体而表示的平面图。
图17是在将该器具本体安装在适配器的状态下卸下盖构件而由前表面侧观察而表示的平面图。
图18是表示该器具本体的剖面图。
图19是表示图18中的A部的放大图。
图20是表示图18中的B部的放大图。
图21是表示将该照明器具安装在天花板面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22是由前表面侧观察该器具本体的点灯装置而表示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该器具本体的中心底架及适配器导件的立体图。
图24是用以说明点灯装置侧的电源连接器与适配器侧的电源连接器的连接关系的立体图。
图25同样是用以说明点灯装置侧的电源连接器与适配器侧的电源连接器的连接关系的立体图。
[符号的说明]
1:器具本体    2:适配器
3:点灯装置    4:支撑底架
5:中心底架    6:适配器导件
7:光源部              8:导光板
9:本体框              10:盖构件
21:卡止部             22:电源线
23:电源连接器         31:外壳构件
31a:凸缘状的连接部    31b:安装舌片
32:电路基板           32a:树脂制固定具
33:电路零件           33a:电源连接器
33b:负载连接用连接器  33c:线束
41:凹部               42:安装片
43:支撑底架的开口     51:抵接部
52:中心底架的开口     53:中心底架的导出口
61:卡合口             62:下端侧的凸缘部
63:适配器导件的导出口 71:发光元件
72:基板               73:安装构件(安装板)
81:导光板的开口       82:光入射端面
91:侧壁               92:底壁
93:轮毂               C:器具安装面(天花板面)
Cb:配线器具(吊顶体)   D:暗部
G:间隙                Lc:光
P:衬垫                R:红外线遥控发送器
S:辅助零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采用如下形式,即,安装在作为设置于器具安装面的配线器具的吊顶体而使用,且使用导光板来例如进行室内的照明。
以下,参照图1至图11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各图中有时省略表示导线等的配线连接关系。另外,各图中对相同部分附上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至图4中,照明器具包括器具本体1及与设置在作为器具安装面的天花板面C的吊顶体Cb电性地且机械地连接的适配器2。器具本体1如图1所示形成为大致正方形状的外观,将前表面侧作为光的照射面,将背面侧作为安装在天花板面C的安装面。
如以图2为代表而表示,器具本体1包括点灯装置3、支撑底架(supportchassis)4、中心底架5、适配器导件(guide)6、光源部7、导光板8、本体框9及盖构件10。对这些构成要素依次进行说明。
点灯装置3在箱状的外壳内收容着电路基板及安装在该基板的电路零件而构成,经由适配器2而与商用交流电源连接,且接收该交流电源而生成直流输出。因此,点灯装置3与后述的光源部7电性连接,将该直流输出供给至发光元件71,以对发光元件71进行点灯控制。该点灯装置3位于并安装在支撑底架4的背面侧(参照图3)。
支撑底架4由铝等的金属材料形成为大致正方形状,具有正方形状的浅盘状的凹部41,且在该凹部41的各边形成着向外侧延伸的安装片42。而且,凹部41的前表面侧作为反射面而构成,此外,在大致中央部形成着四边形状的开口43。因此,支撑底架4具有反射板的功能。
就像另参照图5、图7及图8而表示那样,中心底架5由冷轧钢板等的金属材料而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的箱状,一端侧(图示上、下侧)开放,且在该开放的各边形成着向外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凸缘状的抵接部51。而且,在另一端侧(图示上、上侧)形成着圆形状的开口52。因此,中心底架5整体成为高度低的大致筒状。抵接部51为抵接于导光板8的背面侧的部分,开口52为供适配器2插通的部分。而且,如图5所示,以支撑底架4的开口43的周边部重合于中心底架5的抵接部51的上表面侧的方式配置,它们通过熔接等而固接在一起。另外,中心底架5的抵接部51如以下详细叙述那样具有增强导光板8的功能。
而且,在中心底架5的侧壁的另一端侧,将供连接于所述点灯装置3的未图示的电源连接器导出的导出口53切成大致四边形状而形成。
适配器导件6如另参照图5所示,形成为大致八角柱状,且设置着适配器2插通并卡合于中央部的卡合口61,下端侧形成着朝向外方的凸缘部62。该适配器导件6以其外周面与中心底架5的内周面接触的方式配设而安装着。适配器导件6上设置着与中心底架5的导出口53相对应的开口。
光源部7如图2、图4、图6及图9(a)、图9(b)所示,由安装着发光元件71的基板72、及作为安装着该基板72的安装构件的安装板73所构成。
基板72如以图9(a)、图9(b)为代表所示,以横长的长方形状切开两端而形成为阶梯状,由作为绝缘材料的玻璃环氧树脂的平板所构成,表面侧被施以由铜箔形成的配线图案。而且,在配线图案上适当地积层并施以抗蚀层。另外,基板72的材料在设为绝缘材料的情况下,可使用陶瓷材料或合成树脂材料。此外,在设为金属制的情况下,也可使用铝等的导热性良好且散热性优异的在基底板的一面积层着绝缘层的金属制的基底基板。
发光元件71为LED,且为表面安装型的LED封装体。将该LED封装体沿着基板72的长度方向以直线状排列多个,具体来说,安装并配设15个。LED封装体大致由配设在以陶瓷或合成树脂而形成的空腔内的LED芯片、及将该LED芯片密封的环氧系树脂或硅酮(silicone)树脂等的铸模用的透光性树脂而构成。
LED芯片为发出蓝色光的LED芯片。透光性树脂中混入荧光体,为了能够射出白色光,而使用放射出与蓝色的光存在补色关系的黄色系的光的黄色荧光体。
另外,LED也可将LED芯片直接安装在基板72上,而且也可安装炮弹型的LED,安装方式或形式并未作特别限定。
安装板73由镀铝或镀锌钢板等的导热良好的材料制作,成横长状且侧面形成为大致C型通道形状。在该安装板73的内侧壁,两块基板72通过螺固等以其背面侧密接的方式沿长度方向排列而安装。因此,光源部7在一个安装板73上安装着两块基板72而单元化。
本实施方式中,主要如图2所示,使用四个经单元化的该光源部7,与导光板8的各边相对应地配设着。
导光板8如图2所示,使用丙烯酸树脂(acrylic resin)等的透过率高的材料而形成为四边形状的平板状,且在背面侧通过印刷而形成着由扩散光的多个白色的反射点构成的点图案。此外,在导光板8的大致中央部,以与适配器导件6的外形相对应、且与适配器2相对应的方式形成着大致八边形的开口81。该大致八边形的开口81,典型而言形成为对四边形的角部进行倒角后而成的形状。而且,作为该导光板8的外周部的四边形状的各边,也就是侧端面,发挥着供从发光元件71出射的光入射并在导光板8内前进的光入射端面82的功能。
另外,就导光板8而言,可适当使用在背面侧设置着反射片材的导光板或在前表面侧设置着扩散片材的导光板。
如图2所示,在此种导光板8的各边配设着光源部7的基板72。也就是,以光入射至导光板8的光入射端面82的方式,将多个发光元件71在基板72上以直线状排列而配设。而且,在此情况下,在导光板8的形成着开口81的外形的边的延长线L上配置着发光元件71。换句话说,发光元件71位于与发光元件71在基板72上以直线状排列而配设的该直线正交、且与导光板8的开口81的外形相切的线L上。
本体框9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树脂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等的合成树脂制作,形成为大致正方形状且比所述导光板8的尺寸更大的框状,且包括侧壁91及底壁92,该底壁92具有从该侧壁91的下端部向内侧延伸且倾斜立起的倾斜状部。而且,底壁92上立设着多个轮毂(boss)93,该轮毂93上螺固着支撑底架4的安装片42。
盖构件10由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等的呈现乳白色的合成树脂材料而形成为大致正方形状,利用未图示的卡合脱离机构装卸自如地安装在适配器导件6上。因此,通过安装盖构件10,能够覆盖适配器2而不易从下方观察到。
如图2及图10所示,适配器2借由设置在上表面侧的悬挂刃而电性且机械地连接于设置在天花板面C的吊顶体Cb,且成为大致圆筒状,在周壁的两侧,一对卡止部21以由内置的弹簧而一直朝向外周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着。该卡止部21通过对设置在下表面侧的操纵杆进行操作而缩进去。而且,从该适配器2导出要连接到所述点灯装置3的电源线22,并经由连接器23而与点灯装置3连接。
然后,主要参照图4至图6来说明如所述那样构成的器具本体1的组装步骤。如所述那样,中心底架5以支撑底架4的开口43的周边部重合于该中心底架5的抵接部51的上表面侧的方式而配置,且在该部分通过熔接等而与支撑底架4固接在一起。并且,光源部7的安装板73螺固于支撑底架4,导光板8以其光入射端面82与发光元件71相向的方式而配设着。
然后,适配器导件6以插通导光板8的开口81且其外周面与中心底架5的内周面接触的方式插入,上表面螺固于中心底架5的另一端面。该状态下,将支撑底架4的安装片42螺固于本体框9的多个轮毂93,并将盖构件10安装在适配器导件6。
根据以上便完成了器具本体1的组装,但该组装的顺序并未作特别限定。
此种器具本体1中,如以图5为代表而表示,中心底架5的抵接部51抵接于导光板8的背面侧。更详细而言,中心底架5的抵接部51配设并抵接于导光板8的背面侧即开口81的周围。另外,中心底架5的抵接部51的对导光板8的背面侧的抵接,可直接地进行亦可间接地进行。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以支撑底架4的开口43的周边部重合于中心底架5的抵接部51的上表面侧的方式来进行配置的形态,相反地,也可为以中心底架5的抵接部51重合于支撑底架4的开口43的周边部的上表面侧的方式来进行配置的形态。在此情况下中心底架5的抵接部51间接地抵接于导光板8的背面侧。也就是,中心底架5的抵接部51的对导光板8的背面侧的抵接,可直接地进行也可间接地进行。
而且,如以图5为代表而表示,导光板8的开口81的前表面侧的周缘部支撑于适配器导件6的下端侧的凸缘部62。此外,如以图6为代表而表示,导光板8的前表面侧的外周缘部支撑于本体框9的底壁92的倾斜状部。另一方面,在导光板8的背面侧配设着支撑底架4,导光板8以由支撑底架4与所述适配器导件6的凸缘部62及本体框9的底壁92的倾斜状部夹持的方式而配置。在该状态下,导光板8的光入射端面82位于与发光元件71相向的位置,且供从发光元件71出射的光入射。
而且,如图3、图4及图6所示,本体框9的侧壁91与支撑底架4的安装片42之间形成着间隙G。即,支撑底架4的外形小于框状的本体框9,且遍及支撑底架4的全周而形成着间隙G。通过该间隙G,由发光元件71产生的热经由安装板73且在对流作用下散热。另外,为了促进该对流作用,也可在本体框9的底壁92形成空气流通孔。
然后,参照图10及图11来说明如所述那样构成的照明器具的对天花板面C的安装状态。
如图10所示,在天花板面C设置着吊顶体Cb。而且,该吊顶体Cb上电性且机械地连接着适配器2。从该状态起如图示箭头所示,一边将适配器2对准器具本体1的适配器导件6的卡合口61,一边利用手从下方上推器具本体1直至适配器2的卡止部21确实卡合于适配器导件6的卡合口61为止,由此来进行安装操作。
如图11所示,在器具本体1的安装状态下,适配器2插通中心底架5的开口52,适配器2的卡止部21卡止于适配器导件6的卡合口61,设置在支撑底架4的背面侧的海绵制的衬垫(packing)P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以压缩状态介于在支撑底架4的背面侧与天花板面C之间。
因此,器具本体1不会晃动地牢固地卡合于适配器2,从而稳定地保持安装状态。电性连接是通过如下方式来进行:将适配器2的连接器23经由适配器导件6及中心底架5的开口部53等而与连接至点灯装置3的连接器23连接。
而且,在要卸下器具本体1的情况下,在解除所述电性连接后,卸下盖构件10,对设置在适配器2的操纵杆(lever)进行操作,通过解除适配器2的卡止部21的卡合而能够卸下器具本体1。
此种器具本体1中,在导光板8形成着开口81,而不会成为覆盖包括适配器导件6的卡合口61在内的器具本体1的下方的大致整个面的构成。因此,在进行器具本体1的安装、卸下操作时,为了对适配器2进行操作等,无需将导光板8从器具本体1卸下便可进行作业。此外,适配器导件6插通导光板8的开口81而安装,因此可实现器具本体1的薄型化。
而且,在器具本体1的安装操作中,当利用手从下方上推器具本体1时,是利用手来上推导光板8而施加应力,从而有可能使导光板8变形。尤其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因要对适配器2进行操作,而以与适配器2相对应的方式在导光板8形成着开口81的情况,与未形成着开口81的导光板相比,存在强度减弱的倾向。
然而,本实施方式中,在中心底架5形成着与导光板8的背面侧相向的抵接部51,该抵接部51抵接于导光板8的背面侧,因此实现增强导光板8的功能,从而可抑制导光板8的变形。此外,由于抵接部51配设在导光板8的开口81的周围,所以能够有效地抑制导光板8的变形。
而且,因中心底架5的抵接部51重合并抵接于对导光板8的背面侧进行支撑的支撑底架4的开口43的周围,所以还具有增强支撑底架4的功能。因此,能够确实地抑制支撑底架4的变形、进而抑制导光板8的变形。此外,中心底架5因形成为箱状而发挥着支撑底架4的肋部(rib)的作用,从而增强效果高,且能够有效地增强平板状的支撑底架4。
在照明器具的安装状态下,如果对点灯装置3供给电力,则经由基板72而使发光元件71通电,从而各发光元件71点灯。从发光元件71出射的光朝向导光板8的光入射端面82入射,该入射的光在导光板8内全反射后在整个导光板8扩散,并且通过由形成在背面侧的反射点构成的点图案而扩散反射并均质化的光从前表面侧放射。而且,从导光板8漏出的一部分光被支撑底架4的反射面所反射后放射至前表面侧而得以再利用。
而且,由各发光元件71产生的热从基板72背面侧而传导至安装板73,在由本体框9与支撑底架4之间的间隙G而促进的对流作用下散热。此外,已传导至安装板73的热向支撑底架4传导,并在支撑底架4的大的面积内有效地散热。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可提供如下的照明器具:因与适配器2相对应地在导光板8形成着开口81,所以在将器具本体1安装在适配器2的情况下或从适配器2卸下的情况下无需卸下导光板8便可进行作业,构成简单且可薄型化。
而且,可提供能够增强导光板8而抑制变形的照明器具。
然后,本发明者对与导光板8的开口81的形状相关的亮度的均一性进行了研究。参照图12来说明该亮度的均一性。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从导光板8的发光元件71出射的光的状态的平面图。
首先,图12中,在四边形状的导光板8的中央部形成着四边形状的开口81。而且,安装在基板72的发光元件71以相向的方式而配设在导光板8的一边的光入射端面82(说明中仅表示1个发光元件71)。
在此情况下,可知从发光元件71出射的光朝向开口81前进(图示以虚线表示),并且从前表面侧放射,但开口81的发光元件71侧的角部附近如图所示会产生暗部D。因此,存在导光板8整体的均一性下降的问题。
认为该现象是因如下而引起:朝向开口81的角部附近的光Lc中,因角部而引起开口81(空气层)的介入,从而该光Lc发生折射而妨碍朝向导光板8内的前进从而产生光影,且该光影被反映。
因此,对导光板8的开口81的形状进行各种改变并观察光的状态。首先,对方形的角部进行倒角,也就是,对四边形的角部进行倒角,从而如所述实施方式那样,将导光板8的开口81的形状设为大致八边形的开口81。
在此情况下,可确认从发光元件71出射的光朝向开口81前进,且能够抑制暗部的产生。认为这是因为,通过设为对开口81进行倒角而成的形状,而能够使角部所引起的开口81(空气层)的介入减轻。
然后,将导光板8的开口81的形状设为圆形状。在此情况下,也与所述同样地,可确认从发光元件71出射的光朝向圆形状的开口81前进,且能够抑制暗部的产生。认为这是因为,由于开口81为圆形状,所以几乎不会有角部所引起的开口81(空气层)的介入。
以上的调查的结果可确认,通过将导光板8的开口81的形状设为将方形的角部进行倒角而成的形状或圆形状,能够抑制暗部的产生,且减轻均一性的降低。另外,所谓开口81的形状为圆形状,并不限于正圆形状,还容许椭圆形状等。
然后,进行对所述导光板8的开口81附近产生的暗部进行抑制的验证。首先,使发光元件71配设在与将发光元件71在基板72上以直线状排列而配设的该直线正交、且与导光板8的开口81的外形相切的线上,导光板8上形成着对四边形的角部进行倒角而成的开口81。而且,是在形成着导光板8的开口81的外形的边的延长线上配置着发光元件71。
因此,从发光元件71出射的光主要沿着外形的边前进,因而使如所述那样容易产生暗部的部位变亮,从而可有效地抑制暗部的产生。
作为另一形态,如果将发光元件71配置在形成着导光板8的圆形开口81的外形的边的延长线上,则使容易产生暗部的部位变亮,从而可有效地抑制暗部的产生。
作为又一形态,将发光元件71配设在与将发光元件71在基板72上以直线状排列而配设的该直线正交、且导光板8的圆形的开口81的切线上。
在此情况下,从发光元件71出射的光也主要沿着切线方向前进,因此使容易产生暗部的部位变亮,从而可有效地抑制暗部的产生。
另外,可使用四个经单元化的光源部7,将安装着发光元件71的基板72与导光板8的各边相对应而配设,也可使用两个光源部7,将基板72与导光板8的邻接的两边相对应而配设。此外,可将基板72与导光板8的相向的两边相对应而配设,也可将基板72仅与导光板8的一边相对应而配设。
而且,导光板8、中心底架5等的形状或形态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例如,发光元件71可使用LED或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t,EL)等的固体发光元件。此外,发光元件71的个数未作特别限定。
然后,参照图13至图25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基本构成是相通的,但细节部分的构成稍有不同。第二实施方式揭示了比第一实施方式更为具体的构成。
各图中有时省略表示导线等的配线连接关系。另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附上相同符号,并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
图13至图18中,照明器具包括:器具本体1,与设置在作为器具安装面的天花板面C的作为配线器具的吊顶体Cb电性地且机械地连接的适配器2(一并参照图14及图21),及红外线遥控发送器R。器具本体1如图1所示形成为大致正方形状的外观,将前表面侧作为光的照射面,将背面侧作为安装在天花板面C的安装面。
如以图2为代表而表示,器具本体1包括点灯装置3、支撑底架4、中心底架5、适配器导件6、光源部7、导光板8、本体框9及盖构件10。而且,包括设置着多个电气辅助零件的辅助零件单元S。
点灯装置3如进一步参照图19及图22所说明的那样,被具有导热性的铝等的金属制的外壳构件31所覆盖,包括安装并收容于该外壳构件31内的电路基板32、及安装在该电路基板32的电路零件33。外壳构件31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薄型的箱状,在一长边侧与一短边侧形成着沿着该边而向外方延伸的凸缘状的连接部31a。而且,在与一长边侧相向的长边侧延伸形成着安装舌片31b。
电路基板32由玻璃环氧树脂等的绝缘材料构成,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板状,在表面侧安装着控制用IC、电容器、卷线零件、电阻元件等的电路零件33。而且,设置着连接至电源侧(适配器2侧)的电源连接器33a、及用于连接光源部7的负载连接用连接器33b或用于连接辅助零件单元S的线束(hamess)33c。此外,在电路基板32的背面侧安装着开关元件或表面安装零件等的高度尺寸相对小的零件。
此种电路基板22如以图19为代表而表示,图示上,将表面侧作为下侧而由树脂制固定具32a安装在外壳构件31。树脂制固定具32a以前端从外壳构件31的背面侧向前表面侧突出的方式配置,该树脂制固定具32a压入至形成在电路基板32的安装孔。如图15、图16及图18所示,外壳构件31形成得比电路基板32更大,在电路基板32的安装状态下,电路基板32以与凸缘状的连接部31a侧背离而配置着。
以上的点灯装置3如后述那样将适配器2侧电性连接于电源连接器33a,并经由适配器2而连接于商用交流电源。因此,点灯装置3接收该交流电源而生成直流输出,从负载连接用连接器33b经由导线将该直流输出供给至光源部7,从而对发光元件71进行点灯控制。该点灯装置3位于并安装在支撑底架4的背面侧。
支撑底架4兼用作散热构件,作为散热构件而发挥功能。支撑底架4由具有导热性的铝等的金属材料形成为具有相对较大的面积的大致正方形状,背面侧具有正方形状的浅盘状的凹部41,该凹部41的各边形成着向外侧以阶梯状弯曲延伸的安装片42。而且,凹部41的前表面侧构成为对导光板8进行支撑的支撑面,此外,在大致中央部形成着四边形状的开口43。
中心底架5与所述支撑底架4一体地连结而构成底架本体。中心底架5由冷轧钢板等的金属材料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的箱状,一端侧(图示上、下侧)开放,且在该开放的各边形成着向外侧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凸缘状的抵接部51。而且,另一端侧(图示上、上侧)形成着圆形状的开口52。
抵接部51为经支撑底架4而抵接于导光板8的背面侧的部分,开口52为供适配器2插通的部分。而且,如图19所示,中心底架5的抵接部51以从上方重合于支撑底架4的开口43的周边部的方式而配置,它们由固定机构固接在一起。因此,中心底架5的抵接部51具有增强导光板8的功能。
而且,在中心底架5的侧壁的另一端侧,将供连接于所述点灯装置3的电源连接器33a导出的导出口53切成大致四边形状而形成。
适配器导件6如另参照图19而表示,与中心底架5同样地,整体形成为高度低的长方体形状,且设置着适配器2插通并卡合于中央部的卡合口61,下端侧设置着朝向外方的凸缘部62。该适配器导件6以其外周面与中心底架5的内周面接触的方式而配设安装着。而且,在适配器导件6的侧壁,与所述中心底架5的导出口53相对应而形成着导出口63。此外,适配器导件6包括可装卸地安装着盖构件10的装卸机构。
光源部7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如图14、图18至图20所示,由安装着发光元件71的基板72、及作为安装着该基板72的安装构件的安装板73而构成。
本实施方式中,主要如图14所示,使用两个经单元化的光源部7,与导光板8的相向的两边相对应而配设。另外,该将单元化的光源部7以与导光板8的各边相对应的方式而配设,可适当根据设计来进行选择。
导光板8使用丙烯酸树脂等的透过率高的材料而形成为四边形状的平板状,且在背面侧的整个面通过印刷而形成着由扩散光的多个白色的反射点构成的点图案并且设置着反射片材。而且,在前表面侧的整个面设置着扩散片材。此外,在导光板8的大致中央部,以与适配器导件6的外形相对应、且与适配器2相对应的方式形成着四边形状的开口81。而且,作为该导光板8的外周部的四边形状的各边,也就是侧端面,发挥着供从发光元件71出射的光入射并在导光板8内前进的光入射端面82的功能。
辅助零件单元S在横长箱状的外壳内包括单元基板及安装在该基板的多个电气辅助零件而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气辅助零件为红外线遥控信号接收部、常明灯或通道设定开关。
该辅助零件单元S配设在照明器具,也就是器具本体1的外周缘部,具体来说配设在本体框9的外周缘部。因此,配设在导光板8的发光区域的外侧。以此方式而构成的辅助零件单元S将多个电气辅助零件集中化而设置,且安装在本体框9。
本体框9由ABS树脂或聚碳酸酯等的合成树脂制作,形成为大致正方形状且比所述导光板8的尺寸更大的框状,且如图20所示,包括侧壁91及底壁92,该底壁92具有从该侧壁91的下端部朝内侧而向倾斜下方延伸、且进一步向内侧倾斜而立起的倾斜状部。而且,底壁92上立设着多个轮毂93,该轮毂93上螺固着支撑底架4的安装片42。
在所述适配器导件6上安装着盖构件10。盖构件10如另参照图18及图21而表示,由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等的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材料以前表面侧凸出的方式而形成为大致正方形状。而且,在前表面侧的表面形成着具有扩散性的功能的多个凹凸。该盖构件10与所述卡合口61相向而可开闭地覆盖卡合口61,且可卸下。
另外,适配器2如图14及图21所示,借由设置在上表面侧的悬挂刃而电性地且机械地连接于设置在天花板面C的吊顶体Cb,且成为大致圆筒状,在周壁的两侧,一对卡止部21以由内置的弹簧而一直朝向外周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着。该卡止部21通过对设置在下表面侧的操纵杆进行操作而缩进去。
而且,从该适配器2导出要连接到所述点灯装置3的电源线22,且在其前端部连接着电源连接器23。该电源连接器23与连接于点灯装置3而导出的电源连接器33a连接。适配器2侧的电源连接器23成为插座状的形态,点灯装置3侧的电源连接器33a成为灯座(socket)状的形态。
主要参照图23至图25来说明此种适配器2侧的电源连接器23与点灯装置3侧的电源连接器33a的连接构成。
首先,如图23所示,在中心底架5的内侧,以适配器导件6的外周面与中心底架5的内周面接触的方式配设着该适配器导件6。在中心底架5与适配器导件6组合的状态下,如图24所示,中心底架5的开口52与适配器导件6的卡合口61对应,而且,中心底架5的导出口53与适配器导件6的导出口63对应。
因此,适配器2可卡合于卡合口61,且点灯装置3侧的电源连接器33a可从导出口53、63导出。
更详细而言,如图25所示,从点灯装置3的电路基板32由电源线而连接的电源连接器33a,从导出口53、63而向中心底架5及适配器导件6的内侧导出。并且,在该电源连接器33a上连接着插通适配器导件6的卡合口61的适配器2侧的电源连接器23(一并参照图28)。
红外线遥控发送器R发送例如频率为38kHz的脉冲状的经特定编码的红外线遥控控制信号,例如设置着全光点灯按钮、调光点灯按钮、常明灯按钮或灭灯按钮等。通过将该遥控发送器R朝向辅助零件单元S,也就是红外线遥控信号接收部来进行操作,而能够进行光源部7的发光元件71的发光状态,即,全光点灯、调光点灯、灭灯等的控制。
于如此构成的照明器具中,如以图18至图20为代表而表示,发挥着散热构件的功能的支撑底架4配置在导光板8的背面侧,螺固并安装在本体框9的多个轮毂93上。该状态下,支撑底架4的安装片42与光源部7的安装板73的上表面进行面接触而热耦合。因此,安装片42成为光源部7与支撑底架4的热耦合部。
而且,导光板8的开口81的前表面侧的周缘部支撑在适配器导件6的下端侧的凸缘部62。如以图20为代表而表示,导光板8的前表面侧的外周缘部支撑在本体框9的底壁92的倾斜状部。另一方面,如所述那样在导光板8的背面侧配设着支撑底架4,导光板8以由支撑底架4与所述适配器导件6的凸缘部62及本体框9的底壁92的倾斜状部夹持的方式而配置。该状态下,导光板8的光入射端面82位于与发光元件71相向的位置,且供从发光元件71出射的光入射。
然后,参照图21来说明如所述那样构成的照明器具的对天花板面C的安装状态。
在天花板面C设置着吊顶体Cb。而且,该吊顶体Cb上电性地且机械地连接着适配器2。该状态下将适配器2侧的电源连接器23连接到点灯装置3侧的电源连接器33a。
然后,一边将适配器2对准器具本体1的适配器导件6的卡合口61,一边利用手从下方来上推器具本体1直至适配器2的卡止部21确实卡合于适配器导件6的卡合口61为止,由此来进行安装操作。
在器具本体1的安装状态下,适配器2插通中心底架5的开口52,适配器2的卡止部21卡止于适配器导件6的卡合口61,设置在支撑底架4的背面侧的海绵制的衬垫P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以压缩状态介于支撑底架4的背面侧与天花板面C之间。因此,器具本体1不会晃动地牢固地卡合于适配器2,从而稳定地保持安装状态。
在此种器具本体1的安装操作中,当利用手从下方上推器具本体1时,是利用手来上推导光板8而施加应力,从而有可能使导光板8变形。
然而,在中心底架5形成着与导光板8的背面侧相向的抵接部51,该抵接部51抵接于导光板8的背面侧,因此实现增强导光板8的功能,从而可抑制导光板8的变形。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中心底架5的抵接部51重合并抵接于对导光板8的背面侧进行支撑的支撑底架4的开口43的周围,因此还具有增强支撑底架4的功能。因此,能够确实地抑制支撑底架4的变形、进而抑制导光板8的变形。此外,中心底架5形成为箱状而使增强效果高,且能够有效地增强平板状的支撑底架4。
如此,中心底架5一并具有增强导光板8的功能及利用导出口33a导出电源连接器33a的功能。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可提供如下照明器具:因与适配器2相对应而在导光板8形成着开口81,所以在将器具本体1安装在适配器2的情况下或从适配器2卸下的情况下,无需卸下导光板8便可进行作业,并且可薄型化。而且,实现可增强导光板8而抑制变形的效果。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各实施方式的构成,可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而且,所述各实施方式是作为一例而提示,但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
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使用形成为四边形状的导光板,且发光面形成为大致四边形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构成为例如使导光板形成为六边形或八边形等,与这些各边相对应地配置发光元件,且使本体框形成为圆形状,以导光板的发光面呈圆形状露出的方式,来形成圆形状的发光面。

Claims (6)

1.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适配器,与设置在器具安装面的配线器具电性地且机械地连接;
导光板,与该适配器相向而在大致中央部具有开口,且在外周部的四边形状的相向的边具有光入射端面;以及
器具本体,包括:以出射光入射至该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端面的方式而配设的发光元件;对该发光元件进行点灯控制的点灯装置,且安装在所述适配器上;中心底架;支撑底架以及适配器导件;
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开口以与所述适配器导件的外形相对应、且与所述适配器相对应的方式形成着,并且所述导光板的开口的前表面侧的周缘部支撑于所述适配器导件的下端侧的凸缘部;
所述中心底架在一端侧形成着与所述导光板的背面侧相向的抵接部,在另一端侧形成着供所述适配器插通的开口;
所述支撑底架的开口的周边部重合于所述中心底架的所述抵接部的上表面侧的方式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底架的所述抵接部配设在所述导光板的开口的周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器具本体的所述支撑底架具有与所述导光板的开口相向的开口,对所述导光板的背面侧进行支撑且形成着底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底架形成为箱状,在其侧壁形成着供与所述点灯装置连接的电源连接器导出的导出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板的开口为将方形的角部倒角而成的形状或圆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以直线状排列而配设着,并且位于与以直线状排列的该直线正交且与所述导光板的开口的外形相切的线上。
CN201110241442.1A 2010-08-23 2011-08-22 照明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188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86675 2010-08-23
JP2010-186675 2010-08-23
JP2011165388A JP2012069511A (ja) 2010-08-23 2011-07-28 照明器具
JP2011-165388 2011-07-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8888A CN102418888A (zh) 2012-04-18
CN102418888B true CN102418888B (zh) 2015-06-24

Family

ID=45943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4144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18888B (zh) 2010-08-23 2011-08-22 照明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188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36502B2 (ja) * 2013-04-15 2017-05-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照明システム
WO2014174418A2 (en) * 2013-04-24 2014-10-30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ofit mounting and wiring small aperture recessed lighting
JP6104856B2 (ja) * 2014-08-07 2017-03-29 Necライ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光源部品および取付部品
WO2020261801A1 (ja) * 2019-06-25 2020-12-30 株式会社ホタルクス 照明器具用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1812A (ja) * 1993-07-05 1995-01-24 Nec Home Electron Ltd 照明装置
JP2001216808A (ja) * 2000-01-31 2001-08-1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照明器具
WO2007023891A1 (ja) * 2005-08-26 2007-03-01 Ccs Inc. 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8888A (zh) 2012-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15458B2 (ja) 照明器具
JP2012084316A (ja) 照明器具
CN102418888B (zh) 照明器具
CN103968340A (zh) 照明装置与照明器具
JP5594600B2 (ja) 照明器具
CN202813127U (zh) 照明装置
JP2013020766A (ja) 照明器具
JP5610282B2 (ja) 照明器具
CN202812949U (zh) 照明装置
TWI449865B (zh) 照明器具
JP6542579B2 (ja) Led照明装置
CN102404913A (zh) 照明器具
CN103542339B (zh) 照明器具
CN107781735A (zh) 照明装置
KR101302885B1 (ko) 조명기구
JP2012248456A (ja) 照明器具
JP2012146667A (ja) 照明器具
JP6960094B2 (ja) 照明器具
CN202813133U (zh) 照明装置
CN102434830A (zh) 照明器具
JP5477592B2 (ja) 照明器具
JP2014049275A (ja) 照明装置
KR20160135554A (ko) 조명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