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0553B - 一种用于加固建筑模板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加固建筑模板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00553B CN102400553B CN201010518010.6A CN201010518010A CN102400553B CN 102400553 B CN102400553 B CN 102400553B CN 201010518010 A CN201010518010 A CN 201010518010A CN 102400553 B CN102400553 B CN 1024005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uss
- support
- primary branch
- connecting hole
- supervi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加固建筑模板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所述用于加固建筑模板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包括桁架单元、梁底支撑架、应力夹紧装置、枇杷支撑架、斜拉架以及可制动的移动装置。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加固建筑模板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可方便实现对建筑物施工中搭建的多种模板的支撑与固定作用,同时结构简单、高效实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加固建筑模板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架是非常重要的加固构件,其目的在于对建筑模板进行固定,在浇筑砼的时候,支撑在所述建筑模板的外围,从而防止建筑模板移动。目前,模板支架大多采用的是临时搭建成的竹木支架,这种竹木支架有以下不足:一、竹木支架属于纤维类物质,所以其牢固程度不够高,很容易由于支撑不牢而出现跑膜现象,导致浇筑成型后的建筑变形,影响了建筑质量;另一方面也容易由于竹木支架不够牢固而出现支架倒塌现象,存在安全隐患;二、竹木纤维容易在使用中遇到雨水后发生形变,导致模板支撑强度被破坏;三、为了实现竹木支架尽可能牢固的支撑,所以在搭建时需要对很多的连接点进行多次的加固连接,同样对其进行拆卸时也需要逐一地去解除上述加固连接,导致人工劳动强度加大;四、竹木支架在使用时,不能针对不同建筑物构造的尺寸进行调整,所以无法实现灵活使用;五、使用完毕后拆卸下来的竹木支架再次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近几年,金属脚手架模板支架开始出现,这种模板支架整体上较之竹木支架更为稳固牢靠,中国专利文献CN2816214Y就公开了一种可拆式建筑模组件,它包括第一边缘框件和连接件,所述第一边缘框件为直条状的角铁,其两个角边壁面上均匀设有不确定多个栓孔;所述连接件为直条状的角铁,其上也均匀设有不确定多个栓孔,且所述连接件的边缘上还均匀设有不确定多个卡口;还包括第二边缘框件,所述第二边缘框件为直条状的角铁,其中一角边内壁面的同一直线上均匀稳固地设有不确定多个“L”形承重物,其另一角边壁面上均匀设有不确定多个栓孔。架设造柱模框架时,根据需要对切割至少三根第一边缘框件和多根连接件,然后按柱的形状将所述第一边缘放在柱钢筋的四周,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边缘框件的外围,且内角向下地连接在相邻两根第一边缘框件之间,这样第一边缘框件的栓孔和连接件的栓孔相重合,并通过螺丝上紧,实现二者的连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所述卡口和所述卡栓的配合实现上述二者之间的加固连接,形成柱模框架。在两个造柱模框之间架设造梁模框架时,根据需要切割两根第一边缘框件、两根第二边缘框件和多根连接件,所述两根第一边缘框件内角向内架在两造柱模框架最上部的连接件之间,所述两根第一边缘框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所述两根第二边缘框件内角向外安装在第一边缘框件的上方并与柱面平齐;所述第一边缘框件和所述第二边缘框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形成造梁模框架。该技术这在整体上实现了模组件的稳固连接,而且拼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
但是该技术中由于第一边缘框件具有一定的厚度,加之其栓孔的设置位置和连接件栓孔的设置位置的关系,使得用于连接两个第一边缘框件的连接件必须设置在所述第一边缘框件的外围,第一边缘框件和连接件不在一个平面上。同理,第二边缘框架和连接件也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样在建筑施工时支架的受力也不在一个平面上,导致支架所承受力量不能均匀地分散在同一个平面上,从而容易出现不同平面上受力不均匀的问题,导致局部受力过大而变形,造成柱模框架的侧壁、梁模框架的底部及侧壁上的模板出现膨出、折断现象。加之,在该技术中第一边缘框件选择设置为角铁,而角铁本身的支撑作用力就不强,上面的受力不均匀的问题就更容易导致其变形,从而在整体上影响了支架的支撑稳定性。此外,该技术中的在使用时,需要根据搭建建筑大小尺寸,对第一边缘框件、连接件和第二边缘框件进行相应的尺寸切割,这样就耗费了更多的施工时间,降低了施工效率,而且切割后的第一边缘框件和连接件往往由于尺寸不符合施工需求无法再次利用而被废弃,从而增加了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模板支架中由于其主构件不在一个平面上,所以容易由于局部受力过大而导致构件变形,进而提供一种主构件位于同一个受力平面,对建筑模板进行支撑时受力均匀的模板支架即支模架系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模板支架设置为角铁,角铁的结构容易由于受力太大而导致变形,进而提供一种支撑作用力较好的模板支架即支模架系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模板支架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需求对支架构件尺寸进行现场的切割,而切割后的支架构件往往会由于施工要求的不同而无法实现再次利用,从而导致资源浪费,进而提供一种可以根据建筑物高低的施工需求对较小尺寸的支架构件单元进行组装、并可在拆卸后重复利用的模板支架即支模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固建筑模板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包括桁架单元,所述桁架单元包括两个平行的桁架主支管以及连接在所述两个桁架主支管之间的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桁架连接主管,所述桁架连接主管垂直于所述桁架主支管设置;
所述桁架主支管和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为长形方管,在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至少一个平面上都设置有多个等间距的连接主管连接孔;
每个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两端面分别与两所述桁架主支管的相对的内侧相连接;
在至少一个所述桁架主支管的外侧,与连接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桁架主支管连接,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贯通的连接件连接孔,所述连接件连接孔可选择地与所述相邻所述桁架单元上对应位置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上的所述桁架主支管连接主管连接孔的重叠贯通;
穿过该重叠贯通的所述连接件连接孔和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的销钉将相邻的所述桁架单元连接在一起。
所述连接件为长条形板状部件,所述板状部件的一个侧边壁与所述桁架主支管固定连接;所述板状部件的垂直于所述桁架主支管设置,且其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至少两个间距与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对应的所述连接件连接孔贯通所述板状部件的两板面;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设置在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垂直于所述桁架主支管长度方向的平面上。
所述桁架主支管上设置数个所述连接件,且所述连接件的所述连接板靠近一端处与所述桁架主支管连接;同一所述桁架主支管上的所述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一致。
每个桁架单元中,两个所述桁架主支管上都设有连接件,位于不同桁架主支管上的连接件的延伸方向相反。
所述连接件由两个沿所述桁架主支管长度方向对齐的所述板状部件组成,所述两个板状部件之间的距离适应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在所述桁架主支管长度方向的尺度;所述桁架连接主管垂直于所述桁架主支管长度方向的两个平面上都设置有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
所述连接件的边缘成型有加强凸缘。
每个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两端面与所述桁架主支管内侧面之间焊接连接,使得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与所述桁架主支管的至少一个平行平面处于一个平面内,以构成支撑工作面。
每个所述桁架单元还包括桁架连接支管,所述桁架连接支管为长形方管;在所述桁架连接支管两端分别设置有沿长度方向伸出的销柱,其中一端的销柱长度加上所述桁架连接支管的长度大于设置在所述桁架主支管的相邻所述桁架连接主管间的距离,另一端的销柱长度加上所述桁架连接支管的长度小于设置在所述桁架主支管的相邻所述桁架连接主管间的距离,所述销柱的尺寸适于插入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内。
每个所述桁架单元还包括多个桁架支撑杆,所述桁架支撑杆为圆管,每两个所述桁架支撑杆以交叉方式设置在两个相邻且平行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或所述桁架连接支管之间,所述桁架支撑杆的两端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或所述桁架连接支管相连接。
还包括梁底支撑件,所述梁底支撑件为一个支撑臂和一个垂直于所述支撑臂的连接臂构成的板状L形构件;在该L形面上分别设有成型在所述连接臂上的间距与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的间距对应的多个连接臂连接孔,和成型在所述支撑臂上的多个等间距的支撑臂连接孔;两个所述梁底支撑件以所述支撑臂同时垂直于所述桁架主支管及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方式夹持着两个所述桁架单元上的对应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使得成型在一个所述梁底支撑件的所述连接臂上的所述连接臂连接孔与一个所述桁架单元的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重叠贯通,并选择性地与另一所述梁底支撑件的所述支撑臂连接孔重叠贯通,并由穿过该重叠贯通的孔的销钉将三者连接在一起;另一所述桁架单元采用同样的方式与两个所述梁底支撑件连接。
所述梁底支撑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上的夹持构件,所述夹持构件包括一个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臂的远离所述支撑臂的一侧的侧壁上的底板,所述底板垂直于所述梁底支撑件的L形面,且所述底板远离所述连接臂自由端部的另一端成型有垂直于所述底板的第一卡头,在所述第一卡头与所述连接臂之间形成一个适于卡接所述桁架单元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卡接空间;以及从所述底板上向所述连接臂的延伸方向相反方向伸延出的第二卡头,所述第二卡头与所述支撑臂之间的空间适于容纳并卡接另一所述梁底支撑件的所述支撑臂和所夹持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
所述用于加固建筑模板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还包括斜拉架,所述斜拉架包括:
至少两个拉杆,所述拉杆具有第一拉杆连接端和第二拉杆连接端,所述拉杆的第一拉杆连接端连接于所述桁架主支管靠近两端的部位,所述第二拉杆连接端连接至一个平衡节点上;
撑杆,所述撑杆具有第一撑杆连接端和第二撑杆连接端,所述撑杆通过第一撑杆连接端在所述两个所述拉杆的所述第一拉杆连接端与所述桁架主管的连接部位之间,与所述桁架主支管连接,所述第二撑杆连接端连接于所述平衡结点;
所述桁架主支管与一个所述拉杆及一个所述撑杆通过连接的节点构成一个三角形支撑结构。
在所述拉杆和/或所述撑杆的端部设置有一个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的一端与所述拉杆和/或所述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构件的另一端为相对固定设置的两个片状体,所述两个片状体之间的间距适于所述桁架主支管置入,在所述两个片状体的上设置有相对的贯通孔。
所述平衡结点由一个撑杆的第二撑杆连接端和两个拉杆的第二拉杆连接端的所述连接构件通过销钉连接构成。
所述斜拉架还包括一个平衡杆,所述平衡杆的端部设置有所述连接构件;
所述平衡结点由所述平衡杆一端的所述连接构件与一个撑杆的第二撑杆连接端和一个拉杆的第二拉杆连接端的所述连接构件通过销钉连接构成。
所述撑杆垂直于所述桁架主支管。
所述撑杆上设置有杆长度调节机构。
多个所述桁架单元通过将一个所述桁架单元的所述连接件连接孔与另一个相邻的所述桁架单元的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通过所述销钉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多边形柱形框架;在所述桁架单元的底部设置移动装置。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滚轮,置于滚轮两侧的且位置相对固定的两块支撑罩板,所述支撑罩板通过轴接部件与所述滚轮轴接,所述支撑罩板通过水平转动枢接部件与上部的连接杆的一端连接;
一个适于置入所述支撑罩板与地面之间的支撑制动机构,所述支撑制动机构为楔形机构,实现对滚轮的制动作用,所述楔形机构上表面同所述支撑罩板可分离地接触连接。
所述楔形机构沿楔面升高方向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位于楔形机构的对称中心位置,所述滚轮可在所述开口槽内活动。
所述楔形机构包括垫板和设置在所述垫板上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与所述垫板固定连接,所述楔形块的上表面同所述支撑罩板可分离地接触连接。
所述楔形块上设有制动限位波纹,所述支撑罩板下底面为与所述楔形块配合的斜面,且所述斜面上设有适于同所述制动限位波纹配合咬合的罩板限位波纹。
所述连接杆包括一个丝杆和螺接在所述丝杆上的调节螺套。
所述用于加固建筑模板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还包括应力夹紧装置,所述应力夹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套接在建筑物支撑柱上端外表面的夹紧单元,所述夹紧单元具有
多个夹紧管,所述夹紧管为方管,并在至少一个边的管壁上沿管长方向设有等间距排列的夹紧管连接孔,
数个连接板,设有与所述夹紧管连接孔相配合的连接板连接孔,
所述夹紧管一端与相邻的夹紧管一端的侧壁相接触,使相邻的两个所述夹紧管的所述夹紧管连接孔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连接板置于所述夹紧管连接孔所形成的平面上,并通过将连接销钉穿过所述夹紧管连接孔及所述连接板连接孔固定,使数个所述夹紧管形成闭合的环形结构,实现所述夹紧单元与所述建筑物支撑柱的紧密贴合。
所述夹紧管同所述建筑物支撑柱相接触的夹紧面上设有防止所述夹紧管滑脱的防脱条纹。
所述连接板为呈“L”型平板。
多个所述夹紧单元沿建筑物支撑柱的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夹紧单元之间通过螺栓紧定连接。
所述用于加固建筑模板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还包括枇杷支撑架,具有支撑连接杆和设置在所述支撑连接杆两端的支撑座组件,所述的支撑座组件包括:
上部支撑座组件,置于所述支撑连接杆的上端用于支撑重物;
下部支撑座组件,置于所述支撑连接杆的下端用于同地面接触;
所述支撑连接杆由多个支撑杆固定连接而成,相邻两支撑杆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连接杆的长度通过增加或减少所述支撑杆的数量调节;
至少所述上部支撑座组件和下部支撑组件中的一个设有高度调节装置。
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纵向设置的外圆上成型有螺纹的调节杆和与调节杆滑动套接的调节套管,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组件和支撑连接杆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杆上设有与所述调节杆螺纹啮合的调节螺套,所述调节螺套的一个横截面与所述调节套管上所述调节杆的伸入面相结合,所述调节螺套沿所述调节杆轴向转动时,所述支撑座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连接杆的端部。
所述的调节螺套上设有手柄。
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支撑连接杆之间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一端与调节装置相连接,所述底座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连接杆具有相同的横截面,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机构为紧定卡箍,所述卡箍用于将相邻两支撑杆(3)的端部紧定连接。
所述用于加固建筑模板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第一个所述桁架单元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连接件上的所述连接件连接孔和与相邻的第二个桁架单元的对应桁架连接主管上的连接主管连接孔对齐,使用固定销对其进行固定连接,依次将数个所述桁架单元相互连接,形成一个闭合柱状框架;
(2)将第(1)步骤中形成的所述闭合柱状框架贴靠设置在立柱模板的外侧构成立柱支模架。
在第(2)步骤后进行浇筑及固化后,移走所述立柱支模架并在成型的柱体的顶部设置所述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由所述支撑单元组成,通过构成所述支撑单元的所述夹紧管的一端选择地对应适当的所述夹紧管连接孔,并由所述连接板及所述连接銷钉将数个所述夹紧管连接成抱合夹持在所述成型的柱体的顶部的闭合的环形结构。
将多个所述支撑单元沿建筑物支撑柱的竖直方向设置,通过螺栓紧定连接构成整体的支撑装置以提高支撑强度。
将两个所述桁架单元的所述桁架主支管的两端分别搭置在树立完成的所述立柱支模架中的所述桁架单元顶部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上或抱合夹持在所述成型的柱体的顶的所述支撑装置的中的所述夹紧管上,并使所述桁架连接主管处于竖直状态;
在所述两桁架单元中处于下部的所述桁架主支管上设置夹持在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两侧的所述梁底支撑件,通过穿过重叠贯通孔的所述销钉连接在一起,或通过所述夹持构件及穿过重叠贯通孔的所述销钉将两所述桁架单元与设置在其上的所述梁底支撑件连接在一起,构成横梁构建的模板的梁底支撑架。
将所述桁架单元的所述桁架主支管的两端分别搭置在树立完成的所述立柱支模架中的所述桁架单元顶部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上或抱合夹持在所述成型的柱体的顶的所述支撑装置的中的所述夹紧管上,并使所述桁架连接主管处于水平状态;构成楼面模板支撑架。
在所述桁架主支管的两支撑端部分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拉杆的第一拉杆连接端,并在两个所述拉杆与所述桁架主支管的连接位置之间的所述桁架主支管上连接一个所述撑杆的所述第一撑杆连接端;所述两个拉杆的第二拉杆连接端和所述撑杆的第二撑杆连接端连接成所述平衡结点。
在所述桁架主支管的两支撑端部部分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拉杆的第一拉杆连接端,并在两个所述拉杆与所述桁架主支管的连接位置之间的所述桁架主支管上连接两个所述撑杆的第一撑杆连接端;所述第二拉杆连接端和与其相邻的撑杆的第二撑杆连接端相连接分别连接于第一平衡结点以及第二平衡结点处,所述第一平衡结点和第二平衡结点之间通过所述平衡杆实现连接。
调整所述撑杆上的调节机构,调整所述撑杆的长度,来调节对所述第一撑杆连接端连接的所述桁架主支管部位的支撑力。
在所述桁架主支管的下部支撑设置有所述枇杷支撑架,包括
选择适当长度的支撑连接杆;
将各个所述支撑连接杆相互间,以及所述支撑连接杆与所述调节装置底座的通过所述紧定卡箍连接在一起;
通过所述调节机构调节,使所述枇杷支撑架支撑在所述地面及所述桁架主支管之间。
在浇筑料固化后,将其中一个所述桁架单元上的一个所述桁架主支管上的所述连接件与相邻的所述桁架单元上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之间的连接解除,并使所述立柱支模架中的任一一个所述桁架主支管上的所述连接件可相对于所述相邻所述桁架单元上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之间成为枢转地连接状态;
沿上述枢转连接转动所述立柱支模架的两部分,使得所述立柱支模架与已浇筑的柱体脱离,并利用装置安装于所述桁架主支管底端的所述移动装置将所述立柱支模架移动到下一目的地。
将所述立柱支模架移动到下一柱体浇筑位置,并沿上述枢转连接转动所述立柱支模架的两部分,使解除连接的所述连接件上的所述连接件连接孔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上的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对其贯通并通过销钉连接;
所述立柱支模架安装完毕后,在所述移动装置与地面之间设置所述支撑制动机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建筑支模架系统,由多个桁架单元组成,在每个所述桁架单元中,设置有两个桁架主支管以及连接在上述桁架主支管之间的多个相互平行的桁架连接主管,所述桁架主支管和桁架连接主管均为长条形方管,且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两端面均与所述两个桁架主支管的内侧相连接,这样就保证了在每个桁架单元内桁架主支管和所述桁架连接主管均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此外,本发明所述的建筑支模架系统,还在所述至少一个所述桁架主支管的外侧,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相邻所述桁架单元上的对应桁架连接主管连接,实现了支模架系统的搭建,也进一步实现了搭建好的支模架系统靠近所述建筑模板的内部也都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这样在整体上保证了支模架系统可以将承受的力量均匀地分散在同一个平面上,解决了受力不均匀的问题,从而避免了局部受力过大而变形,造成梁模框架的底部及侧壁上的模板出现膨出、折断现象的问题。使得本发明所述的支模架系统坚固牢靠、支撑力强,具有整体的稳固性。
(2)本发明在所述桁架主支管上所述连接件由两个所述板状部件组成,所述两个板状部件之间的距离适应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在所述桁架主支管长度方向的尺度,这样所述两个板状部件就可以对所述相邻桁架单元的对应桁架连接主管进行卡定,进一步提高了桁架单元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3)本发明中所述连接件的边缘上成型有加强凸缘,所述加强凸缘连接在所述桁架主支管,增大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桁架主支管之间的连接面积,实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桁架主支管的稳固连接。同时,避免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作用而导致设置在所述连接件连接孔和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上的销钉的松动,保证了桁架主支管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稳固连接。
(4)本发明所述连接件连接孔设有多个,且孔间距相等,所述连接件连接孔的孔间距和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连接主管连接孔的孔间距相等,这样,可实现任一所述连接件连接孔与任一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的重叠贯通,而不需要人工寻找相互匹配的所述连接件或所述行管支架,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5)本发明所述的支模架系统还包括桁架连接支管,在所述桁架连接支管两端分别设置有沿长度方向伸出的销柱,其中一端的销柱长度加上所述桁架连接支管的长度大于设置在所述桁架主支管的相邻所述桁架连接主管间的距离,另一端的销柱长度加上所述桁架连接支管的长度小于设置在所述桁架主支管的相邻所述桁架连接主管间的距离,所述销柱的尺寸适于插入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内。上述设置保证了在建筑施工桁架搭建时,可以先将较长销柱的一端插入一个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连接孔内,较短销柱的一端即可以很轻松地插入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连接孔内,这样,通过插接的方式即可实现所述桁架连接支管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连接,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且可实现稳固连接。所述桁架连接支管使相邻且相互平行的桁架连接主管得到进一步支撑,使整个支模架系统更加稳固,提高了施工质量。
(6)本发明所述的支模架系统通过所述桁架支撑杆的交叉设置,使相邻且相互平行的桁架支架、桁架连接支管得到进一步支撑,使整个支模架系统更加稳固。
(7)本发明所述的支模架系统还包括梁底支撑件,其设置在所述两个桁架单元之间、相对的两个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底部,实现了梁底支撑件与所述相对的桁架连接主管固定连接,同时梁底支撑件在实现上述连接后,即构成了横梁支模架系统的底部构件,这样就保证了横梁模板支架底面的稳固性,也加强了横梁模板支架侧面的稳固性,从而实现了横梁支模架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所述梁底支撑件还包括夹持构件,所述夹持构件上成型有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在所述第一卡头与所述连接臂之间形成一个适于卡接所述桁架单元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卡接空间;以及从所述底板上向所述连接臂的延伸方向相反方向伸延出的第二卡头,所述第二卡头与所述支撑臂之间的空间适于容纳并卡接另一所述梁底支撑件的所述支撑臂和所夹持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这样就可以实现两个梁底支撑件的配合使用,通过两个所述梁底支撑件的首尾连同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紧密卡接,并将两个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作为整体紧固起来,使两个所述梁底支撑件和两个所述桁架连接主管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了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之间得到进一步的支撑,加强了支模架系统底部的稳定性,整个支模架系统更加稳固。
本发明所述梁底支撑件的所述L形构件具有凹陷槽,将所述销钉固定在所述槽内,避免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作用而导致所述销钉松动,保证了所述梁底支撑件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稳固连接。所述凹陷槽朝向所述夹持构件设置的方向凹陷,使所述L形构件的凹陷槽的底面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接触,实现了所述梁底支撑件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接触紧密,连接牢固。此外,在所述L形构件的凹陷槽的转弯处的内侧设有与之相适配的加强件,有效防止所述L形构件因承重太大断裂,提高了所述梁底支撑件的稳固性。
(8)在桁架单元的底部设置带有支撑制动装置的移动装置,所述支撑制动装置,包括用于置入所述支撑罩板与地面之间的支撑制动装置,实现对滚轮的制动作用,利用支撑制动装置上的楔形块支撑罩板,楔形块和支撑罩板采用限位条纹咬合,定位效果良好且性能稳定,不会因为重物过重或承载时间过长而使滚轮损坏或影响其定位效果。且支撑制动装置底面为平面,当支撑起滚轮后,装置与地面通过平面接触,压强远小于通过圆形接触,即使地面硬度不够,整个装置也不会陷入地面内。
(9)本发明还包括用于加固建筑物楼面模板的斜拉架,所述斜拉架包括有拉杆和撑杆,所述第一拉杆连接端和第一撑杆连接端和所述建筑物楼面桁架单元的桁架主支管相连接,并通过设置平衡结点,在该结点上实现第二拉杆连接端、第二撑杆连接端等的连接;从而通过所述拉杆的收紧力,对所述撑杆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并传递到所述楼面桁架主支管上,起到支撑所述楼面桁架主支管的作用,也形成了稳定的支撑结构,可对所述建筑支模架系统的受力进行支撑,防止所述支模架系统的桁架主支管因承重太大而产生形变,在所述斜拉架的跨度范围内,不需要再安装架设在地面上的支撑架杆,避免了因为大量安装支撑架杆而占据施工空间的现象。
(10)所述斜拉架的所述拉杆和所述桁架主支管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0—45度,是考虑到了如果二者之间的夹角过小,则会导致所述拉杆对所述撑杆的作用力主要施加在水平方向,而竖直方向较小,影响支撑效果;如果所述夹角过大,由于所述撑杆的长度受空间所限,不可能设置的过长,从而只能将所述斜拉架的跨度减小,也不能起到显著的支撑效果;设置上述角度范围,确保了在适宜的结构空间内使所述斜拉架的工作状态稳定良好,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
(11)所述斜拉架在所述撑杆上设置有杆长度调节机构,通过所述杆长度调节机构调节所述撑杆的长度,这样在支模架系统中的桁架主支管等构件受力出现微拱时,可通过调节所述撑杆的长度,利用支撑力对上述微拱现象进行中和,从而使得支模架系统的桁架主支管始终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这样浇筑成型后的建筑体也不会出现表面微拱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精度。
(12)本发明所述斜拉架各组件间通过连接构件实现连接,组装方便并且也便于拆卸,可实现重复利用。
(13)本发明所述支模架系统还设有用于支撑梁体桁架的应力夹紧装置,只需采用极少数的夹紧单元即可负担起梁体桁架的支撑功能,同时整个应力夹紧装置无需使用竖直支撑架,在施工后期以本发明所述的应力支撑装置代替立柱支模架,可以很好的对梁体桁架起到支撑作用,方便使用较少的立柱支模架即可完成大规模工程施工,可以实现节省使用物料的目的,同时本发明所述的夹紧管安装时可以根据需要固定的建筑物支撑柱的尺寸依靠夹紧管上设置的通孔进行调节,因此可以方便夹紧管在制造时,可以制造成统一的尺寸,无需根据不同的工程特定制造,方便产业化快速生产;
(14)在所述夹紧管的夹紧面上设有防脱条纹,可以更好的加大夹紧管与建筑物支撑柱之间的摩擦力,有效加强整个夹紧单元的支撑强度;
(15)当所需支撑强度过大时,可以选择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夹紧单元并用螺栓紧定连接,有效提高支撑强度;
(16)在建筑物支撑柱处预埋设水平支撑杆,用于支撑所述的应力夹紧装置,可以辅助增强所述应力夹紧装置对梁体桁架的支撑强度;
(17)在建筑物支撑柱上方的钢筋笼处设置拉紧装置,所属拉紧装置用于吊紧所述的应力夹紧装置,可以辅助增强所述应力夹紧装置对梁体桁架的支撑强度。
(18)本发明中所述的枇杷支撑架组装好之后,可以调节上部调节套管沿上部调节杆轴向旋转移动,上部支撑座可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连接杆的端部,或者可以调节下部调节套管沿下部调节杆轴向旋转移动,下部支撑座可靠近或远离支撑连接杆的端部,进而实现对枇杷支撑架高度的微调;若对高度进行微调不能满足要求,支撑连接杆的长度还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所述支撑杆的数量进行调节调节,即支撑连接杆由可变数目的支撑杆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因此高度调节范围不会受每根支撑杆长度的限制。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所述支模架系统中桁架单元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支模架系统中桁架单元的立体结构拼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支模架系统中桁架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支模架系统中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支模架系统中的桁架连接支管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支模架系统中的桁架支撑杆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支模架系统中梁底支撑件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支模架系统中的梁底支撑件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支模架系统中的梁底支撑件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所述支模架系统中两个具有夹持构件的梁底支撑件的组合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带有支撑制动装置的万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所述支撑制动装置结构的剖面图;
图13为本发明中所述支撑制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所述支撑制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15所示是本发明所述的斜拉架;
图16所示是本发明所述的还包括有一个平衡杆的斜拉架;
图17所示是本发明所述的连接构件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18所示是本发明所述的平衡结点处三个连接构件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19所示是本发明所述的变换方式的连接构件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20所示是本发明所述的杆长度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所述梁体桁架支撑单元夹紧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所述梁体桁架支撑单元连接板的结构图;
图23为本发明所述梁体桁架支撑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所述梁体桁架支撑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
图25为本发明所述梁体桁架支撑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所述梁体桁架支撑系统第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所述枇杷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所述枇杷支撑架上部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所述枇杷支撑架下部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所述枇杷支撑架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桁架主支管,2-桁架连接主管,3-连接主管连接孔,4-连接件,5-板状部件侧壁,6-板状部件底面,7-连接件连接孔,8-桁架连接支管,9-行管连接支架连接孔,10-桁架支撑杆,11-梁底支撑件,12-支撑臂,121-连接臂,13-支撑臂连接孔,131-连接臂连接孔,14-夹持构件,15-底板,16-第一卡头,17-第二卡头,18-滚轮,19-支撑罩板,20-丝杆,21-螺套,22-垫板,23-手持部件,24-开口槽,25-限位波纹,26-枢接部件,27-拉杆,28-撑杆,29-平衡杆,30-第一拉杆连接端,31-第一撑杆连接端,32-平衡结点,33-第二平衡结点,34-片状体,35-贯通孔,36-套管,37-贯通连接孔,38-夹紧管,39-夹紧管连接孔,40-连接板,41-连接销钉,42-螺栓,43-连接件连接孔,44-支撑杆,45-上部支撑组件,46-下部支撑组件,47-支撑杆,48-连接机构,49-销柱,50-高度调节装置,51-底座,481-扣合片,482-锁扣,501-调节杆,502-调节套管,503-调节螺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支模架系统,由多个桁架单元组成,每个所述桁架单元的结构见图1和图3所示,包括两个桁架主支管1以及多个连接在所述桁架主支管1之间的桁架连接主管2,所述多个桁架连接主管2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的两端面与所述桁架主支管1的内侧焊接连接,所述内侧是指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的两端面和所述桁架主支管1的连接处所在的桁架主支管1的一侧。所述桁架主支管1和桁架连接主管2为钢制长条形方管。在所述桁架主支管1和桁架连接主管2的一个平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圆形连接主管连接孔3,所述桁架主支管1和桁架连接主管2上的圆形连接主管连接孔的大小相等,且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也相等。
在所述两个桁架主支管1的外侧,即在所述桁架主支管1上与所述桁架主支管1的内侧相对的一侧,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连接件4(见图4所示);当桁架单元内桁架连接主管2上多个连接主管连接孔3设置位置是在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的上平面,那么所述连接件4设置为长条形板状部件,在所述板状部件上设置有贯通的圆形连接件连接孔7,所述连接件4的板状部件的底面水平设置并且通过所述板状部件侧壁5与所述桁架主支管1连接,且所述板状部件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的长度方向、同时也垂直于所述桁架主支管1;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在所述板状部件底面6上设置三个所述连接件连接孔7,所述连接件连接孔7可直接和待连接的另一个桁架单元的对应桁架连接主管2上的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3的重叠贯通,从而可以通过销柱实现所述连接件连接孔7和另一个桁架单元的对应桁架连接主管2的连接固定。在实现上述连接固定时,可以选择两种方式进行固定,第一,所述连接件4上只要有一个连接件连接孔7可以实现和另一个桁架单元的对应桁架连接主管2上的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3的重叠贯通即可,第二,所述连接件连接孔7之间的孔间距相等,且所述连接件连接孔7的孔间距和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上的连接主管连接孔3的孔间距相等,这样就可以实现三个连接件连接孔7和三个连接主管连接孔3的重叠贯通连接,从而连接稳固性更强。
当桁架单元内桁架连接主管2上多个连接主管连接孔3设置位置不是在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的上平面,那么所述连接件4设置为沿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的宽度方向可将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进行卡套的方形开口部件,在所述方形开口部件上设置有贯通的圆形连接件连接孔7,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孔7实现和桁架连接主管2上的连接主管连接孔3的重叠贯通并利用销钉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在沿长度方向的上平面和下平面上都设置有等间距的连接主管连接孔3,上述设置便于后续与所述梁底支撑件的连接设置;也可以选择在所述桁架主支管1和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的四个面上均设置多个连接主管连接孔3,这样便于建筑施工中的随意拼装。
在所述桁架单元内,在同一个所述桁架主支管1上的板状部件的延伸方向是一致的(所述延伸方向见图3中箭头所示)。位于不同的桁架主支管1上的板状部件的延伸方向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选择设置为延伸方向是相反的,所述延伸方向相反的结构见图3中所示。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桁架单元中也可以只在一个桁架主支管的外侧设置连接件,也同样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述的目的。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4通过所述板状部件侧壁5与所述桁架主支管1连接,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优选所述连接件4在所述板状部件的边缘成型有加强凸起,所述加强凸起优选为延伸边,从而通过所述延伸边实现所述连接件4和所述桁架主支管1的连接。
为了更好地实现所述桁架单元之间的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件4选择设置为由两个板状部件组成,所述两个板状部件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的高度,从而可以通过两个板状部件之间的距离将所述待连接的桁架连接主管2卡定,同时所述两个板状部件上的连接件连接孔7都与所述相邻桁架单元上的待连接的桁架连接主管2上的连接主管连接孔3重叠贯通,并用销钉连接,与该实施例相对应地,所述桁架连接主管必须在至少两个相对的面上设置连接主管连接孔3,才可以实现上述设置。
另外,所述连接件可以固定在相邻桁架单元上的对应桁架连接主管2上不同位置上,两个相邻所述桁架单元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改变所述连接件在所述待连接的桁架连接主管2上的连接位置来进行调节,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建筑施工需求,通过简单地改变所述连接件在所述相邻桁架单元上的对应桁架连接主管2上的连接位置来调节造柱支架的粗细。
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桁架主支管1上设置多个连接件4,通过所述多个连接件4与待连接的桁架连接主管2实现多点连接,是为了所述支模架系统更加稳固,实际上在所述桁架主支管1的中部上设置一个连接件,或者在所述桁架主支管1的上下端分别设置一个连接件也可实现相邻两个所述桁架单元的固定连接。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所述支模架系统的第2个实施例,其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支模架系统还设有桁架连接支管8,所述桁架连接支管8同样为长条形方管,在所述桁架连接支管8至少一个平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行管连接支架连接孔9;在所述桁架连接支管8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销柱,其中一端的销柱长度大于另一端的销柱长度,所述销柱的尺寸适于插入所述桁架主支管连接孔3内。建筑施工时,所述桁架连接支管8设置在所述桁架单元上的两个相邻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之间,用于加强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可以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桁架主支管1之间,使桁架主支管1之间得到进一步支撑,使整个支模架系统更加稳固,提高了施工质量。
本发明所述支模架系统的第3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该支模架系统在所述桁架单元中还设有桁架支撑杆10,所述桁架支撑杆10为长条形圆管,每两个桁架支撑杆10交叉设置在两个相邻且平行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之间或者桁架连接支管8之间,所述桁架支撑杆10的两端通过销钉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或所述桁架连接支管8连接,对相邻且相互平行的桁架连接主管2以及桁架连接支管8进行进一步支撑。
本发明所述支模架系统的第4个实施例,该支模架系统还设置有梁底支撑件11,所述梁底支撑件11的结构如图8所示,所述梁底支撑件11为一个支撑臂12和一个垂直于所述支撑臂12的连接臂121构成的板状L形构件;在该L形面上分别设有成型在所述连接臂121上的间距与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3的间距对应的多个连接臂连接孔131,和成型在所述支撑臂12上的多个等间距的支撑臂连接孔13;优选设置所述支撑臂连接孔13的间距等于所述连接臂连接孔131的间距,更优选上述的间距均等于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3的间距。两个所述梁底支撑件11以所述支撑臂12同时垂直于所述桁架主支管1及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的方式夹持着两个所述桁架单元上的对应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使得成型在一个所述梁底支撑件11的所述连接臂121上的所述连接臂连接孔131与一个所述桁架单元的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3重叠贯通,并选择性地与另一所述梁底支撑件11的所述支撑臂连接孔13重叠贯通,并由穿过该重叠贯通的孔的销钉将三者连接在一起;另一所述桁架单元采用同样的方式与两个所述梁底支撑件11连接。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梁底支撑件1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臂121上的夹持构件14,所述夹持构件14包括一个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臂121的远离所述支撑臂12的一侧的侧壁上的底板15,所述底板垂直于所述梁底支撑件11的L形面,且所述底板15的远离所述连接臂121自由端部的一端成型有垂直于所述底板的第一卡头16,在所述第一卡头16与所述连接臂121之间形成一个适于卡接所述桁架单元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的卡接空间;以及从所述底板15上向所述连接臂121的延伸方向的相反方向伸延出的第二卡头17,所述第二卡头17与所述支撑臂12之间的空间适于容纳并卡接另一所述梁底支撑件11的所述支撑臂12和所夹持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L形构件还具有凹陷的槽,所述凹陷槽朝向所述夹持构件设置的方向凹陷,将所述销钉固定在所述槽内,避免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作用而导致所述销钉松动,保证了所述梁底支撑件11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的稳固连接。所述凹陷槽朝向所述延构件端设置的方向凹陷,使所述L形构件的凹陷槽的底面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接触,实现了所述梁底支撑件11与所述桁架主支管1接触紧密,连接牢固。此外,也可以在所述L形构件的凹陷槽的转弯处的内侧设有与之相适配的加强件18,提高所述L形构件的强度。
作为本发明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建筑需求,在桁架连接主管2及所述桁架连接支管8的多个平面上设置多个连接孔。
本发明所述的设置于所述桁架单元底部的移动装置为带有支撑制动装置的万向轮。
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万向轮包括滚轮18和支撑制动装置,所述支撑制动装置包括两块置于滚轮18两侧的位置相对固定的支撑罩板19,所述支撑罩板19板面相对且通过轴接部件与所述滚轮18轴接,支撑罩板19通过水平转动的枢接部件26与上部的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连接杆包括一个丝杆20和螺接在丝杆上的调节螺套21,还包括支撑制动机构,所述支撑制动机构用于置入所述支撑罩板19与地面之间,实现对滚轮18的制动作用,支撑制动机构的上表面同支撑罩板2可分离地接触连接。
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支撑制动机构为楔形机构,楔形机构上表面同支撑罩板19可分离地接触连接。楔形机构沿楔面升高方向设有开口槽,开口槽位于楔形机构的对称中心位置,滚轮可在开口槽内活动。楔形机构包括垫板22和设置在垫板22上的楔形块,楔形块与垫板22固定连接,楔形块的上表面同支撑罩板19可分离地接触连接。垫板22上靠近楔形块较高面一端设有手持部件23。楔形块上设有制动限位波纹25,支撑罩板19下底面为与楔形块配合的斜面,且斜面上设有适于同制动限位波纹25配合咬合的罩板限位波纹。支撑制动机构支撑罩板19,制动限位波纹25与支撑罩板底面的罩板限位波纹咬合。制动限位波纹25相邻波纹间距为3mm-13mm,相邻波纹间高度差为0.95mm-1.05mm。
本发明所述用于加固建筑物楼面模板的斜拉架至少两个拉杆,所述拉杆具有第一拉杆连接端和第二拉杆连接端,所述拉杆的第一拉杆连接端连接于所述桁架主支管靠近两端的部位,所述第二拉杆连接端连接至一个平衡结点上;
撑杆,所述撑杆具有第一撑杆连接端和第二撑杆连接端,所述撑杆通过第一撑杆连接端在所述两个所述拉杆的所述第一拉杆连接端与所述桁架主管的连接部位之间,与所述桁架主支管连接,所述第二撑杆连接端连接于所述平衡结点;
所述桁架主支管与一个所述拉杆及一个所述撑杆通过连接的结点构成一个三角形支撑结构。
其中,所述平衡结点是指所述斜拉架内部实现支撑平衡的支点,在该点处实现了斜拉架所有构件的施力平衡。
如图15所示是上述斜拉架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所述斜拉架由两个拉杆27和一个撑杆28连接而成,所述两个拉杆27均具有第一拉杆连接端30和第二拉杆连接端,所述两个拉杆27的第一拉杆连接端30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模架系统的桁架主支管上;所述撑杆28位于所述两个拉杆27之间,所述撑杆28的第一撑杆连接端31与所述桁架主支管连接,连接后,本实施例中所述撑杆28的第一撑杆连接端31与所述桁架主支管的连接点位于两个第一拉杆连接端30与所述桁架主支管的两个连接点之间;所述第二撑杆连接端连接于一个平衡结点32,该平衡结点32还与所述两个拉杆27的第二拉杆连接端相连接。
作为可变换的结构,本发明所述的斜拉架还包括一个平衡杆,其结构如图16所示,从该图中可以看到,所述斜拉架由两个拉杆27、两个撑杆28以及一个平衡杆29连接而成,所述两个拉杆27均具有第一拉杆连接端30和第二拉杆连接端,所述两个拉杆27的第一拉杆连接端30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模架系统的桁架主支管上;所述两个撑杆28均设置在所述两个拉杆27之间,所述两个撑杆28的第一撑杆连接端31均与所述桁架主支管连接,连接后,本实施例中所述撑杆28的第一撑杆连接端31与所述桁架主支管的连接点位于两个第一拉杆连接端30与所述桁架主支管的两个连接点之间;其中一个撑杆28的第二撑杆连接端连接于一个平衡结点32,该平衡结点32还与所述位于该撑杆28的左侧的拉杆27的第二拉杆连接端以及一个平衡杆29相连接;在所述平衡杆29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平衡结点33,在所述第二平衡结点33上,另一个撑杆28的第二撑杆连接端、位于该撑杆28右侧的拉杆27的第二拉杆连接端实现和所述平衡杆29的连接。
对于上述两个拉杆27的第一拉杆连接端30和所述桁架主支管的连接、所述第一撑杆连接端31和所述楼面桁架主支管的连接、所述两个拉杆的第二拉杆连接端和所述第二撑杆连接端在所述平衡结点32处的连接、以及所述拉杆第二连接端、所述撑杆28第二连接端和所述平衡杆29之间的连接均采用焊接连接。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拉杆和/或所述撑杆的端部设置有一个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的一端与所述拉杆和/或所述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这种固定连接方式可选择设置为焊接,所述连接构件的另一端为相对固定设置的两个片状体,所述片状体的结构如图3所示,连接在所述第一拉杆连接端30和/或所述第一撑杆连接端31的连接构件的两个片状体34之间的间距适于所述桁架主支管置入,在所述两个片状体34上设置有相对的贯通孔35,通过所述贯通孔35与所述楼面桁架主支管上的行管支架连接孔实现销柱连接,在所述平衡结点处,所述两个拉杆的第二拉杆连接端和所述第二撑杆连接端的连接、以及所述拉杆第二连接端、所述撑杆第二连接端和所述平衡杆29之间的连接则通过连接构件上的贯通孔35实现销柱连接。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中所述的两个片状体34可通过在其侧面设置连接面进行连接,如图17中所示,通过所述连接面的设置使得所述两个片状体34在其一端就形成了一个套管36,所述套管36上设置有贯通连接孔,并在与该端相配合实现连接的所述拉杆27、撑杆28以及平衡杆29的一端分别设置对接孔,实现销柱固定,使用这种连接构件的斜拉架的平衡结点处的连接结构如图18所示。
作为可以变换的又一实施方式,在所述连接机构上与设置有贯通孔35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同样设置有贯通连接孔37,如图19所示,并在与该端相配合实现连接的所述拉杆27、撑杆28以及平衡杆29的一端分别设置对接孔,从而可以通过所述贯通连接孔37和所述对接孔的重叠贯通,实现销柱固定。
在上述连接结构中,优选设置所述撑杆28垂直于所述桁架主支管,所述拉杆27和所述桁架主支管之间的夹角为10-45度之间的任一角度,有关该角度为15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可在所述斜拉架内部的所述撑杆28上设置杆长度调节机构,其结构如图20所示,所述杆长度调节机构包括在所述第一撑杆连接端31和所述第二撑杆连接端分别开设的空腔,在所述第一撑杆连接端31的空腔和在所述第二撑杆连接端的空腔可以是独立的两个空腔也可以是整体的一个空腔;在所述空腔内部即所述第一撑杆连接端31的空腔以及所述第二撑杆连接端的空腔内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可配合所述空腔进行旋动的螺栓,以及与所述螺栓配合实现旋动的螺母,在所述第一撑杆连接端31和所述第二撑杆连接端还具有对所述螺母进行卡定的旋动卡定端,所述第一撑杆连接端31通过螺栓与所述桁架主支管相连接。上述结构见图20所示。其中,所述螺母的设置位置可以设置在所述空腔外部的螺栓上也可以设置在空腔内部的螺栓上。
当支模架系统中的桁架主支管等构件受力出现微拱时,通过将位于所述第一撑杆连接端31的螺母向下旋动,或者将位于所述第二撑杆连接端的螺母向上旋动,从而分别推动所述撑杆28的旋动卡定端向下或向上移动,这样将位于所述空腔内部的螺栓旋转出来,从而加长了所述撑杆28的长度,在固定的空间距离内加长了所述撑杆28的长度,从而将出现上述微拱而向下移动的距离进行了补偿,利用支撑力对上述微拱现象进行了中和,从而使得楼面支模架系统的桁架主支管始终保持在一个平面上。
实际施工中,若是从建筑物支撑柱混凝土灌浇时即搭建起立柱支模架,直到完成墙面灌浇之后再拆去,由于整个立柱支模架需要多个竖直行管与水平行管相搭建而成,若在整个施工期间均将立柱支模架固定,会打打降低立柱支模架的利用率,造成成本资源浪费。因此可以考虑当灌浇后的混凝土支撑柱达到保养期要求的时间后(大约1天),将建筑物支撑柱的模板与立柱支模架拆下,而只在建筑物支撑柱顶端处搭建起水平方向的支撑架,用于梁体桁架的支撑,这样短期内即可将模板与立柱支模架解放出来,用于其他处建筑物支撑柱的支撑,而水平支撑架的用料较少,这样也可实现节省物料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加固建筑模板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还包括将立柱支模架拆除后,用于支撑梁体桁架的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包括安装于建筑物支撑柱顶端的支撑系统。
如图21至图2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套接在建筑物支撑柱上端外表面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由多个夹紧管38通过连接板40可拆卸地围接而成;所述夹紧管38为方管,沿管长方向设有等间距排列夹紧管连接孔39;所述连接板40为平面呈“L”型面板,其上也设有与所述夹紧管连接孔相配合的连接板连接孔43;所述夹紧管38一端与相邻的夹紧管38一端的侧壁相接触,使所述夹紧管连接孔39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连接件40置于所述夹紧管连接孔39所形成的平面上,安装时,使用连接销钉41穿过所述夹紧管连接孔39及所述连接件连接孔43固定,使数个所述夹紧管38形成闭合的环形支撑单元,实现所述支撑单元与所述建筑物支撑柱的紧密贴合,所述连接销钉41可以选用固定销或是螺栓连接。为了加强连接强度,可以在所述夹紧管38上具有所述夹紧管连接孔39的上、下平面处分别设有连接板40用于连接固定。
如图24所示,所述梁体桁架与固定于相邻两个建筑物支撑柱上的支撑单元可拆卸连接。
为了提高所述支撑单元的支撑强度,所述夹紧管38同所述建筑物支撑柱相接触的夹紧面上设有防止所述夹紧管滑脱的防脱条纹。
如图25所示,当所需支撑的梁体桁架过重,单一的支撑单元的支撑强度不足时,可以将多个所述支撑单元沿建筑物支撑柱的竖直方向设置,通过螺栓42紧定连接构成整体的支撑装置以提高支撑强度。
本发明所述的梁体桁架的支撑系统,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支撑装置的支撑强度。
如图2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梁体桁架支撑系统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为:在建筑物支撑柱上预埋设有水平支撑杆44,所述支撑装置的夹紧管38的下平面置于所述支撑杆44上,所述支撑杆44可以对所述支撑装置起到加固支撑的作用,提高支撑强度。
本发明所述的梁体桁架支撑系统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为:在建筑物支撑柱上方设置有钢筋笼的拉紧装置,如钢丝绳,用于吊紧所述的梁体桁架的支撑装置,提高支撑强度。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加固建筑模板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楼面模板桁架进行支撑固定的枇杷支撑架。
如图27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枇杷支撑架,包括支撑连接杆和与设置在支撑连接杆两端的支撑座组件,所述支撑座组件包括上部支撑座组件45,置于支撑连接杆的上端用于支撑重物;下部支撑座组件46,置于支撑连接杆的下端用于同地面接触;支撑连接杆由多个支撑杆47固定连接而成,相邻两支撑杆之间通过连接机构48可拆卸连接,支撑连接杆的长度通过增加或减少支撑杆47的数量调节;至少上部支撑座组件45和下部支撑组件46中的一个设有高度调节装置50。
高度调节装置50包括纵向设置的外圆上成型有螺纹的调节杆501和套接在调节杆501外部的调节套管502,调节套管502内成型有与调节杆501上的螺纹相啮合内螺纹,高度调节装置50的至少一端与支撑座组件和支撑连接杆可相对转动。高度调节装置50的可转动部分设有手柄。
如图28和图29所示的高度调节装置50包括纵向设置的外圆上成型有螺纹的调节杆501和与调节杆滑动套接的调节套管502,高度调节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座组件和支撑连接杆固定连接;调节杆501上设有与调节杆501螺纹啮合的调节螺套503,调节螺套503的一个横截面与调节套管502上调节杆501的伸入面相结合,调节螺套503沿调节杆501轴向转动时,支撑座组件靠近或远离支撑连接杆的端部。调节螺套503上设有手柄。
高度调节装置50与支撑连接杆之间设有底座51,底座51一端与高度调节装置50相连接,底座51另一端与支撑连接杆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底座51与支撑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接机构48可拆卸固定连接。
连接机构48为紧定卡箍,卡箍用于将相邻两支撑杆47的端部紧定连接。
如图30所示的紧定卡箍包括:可相互连接形成闭合环形的一第一构件和一第二构件,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一侧铰接;铰接机构:包括一体成型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一端外侧的固定铰接座孔,和穿设在铰接座孔中的销轴49,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通过铰接机构实现相对转动;扣合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构件另一端外侧并可与第一构件相对旋转的扣合片481,和设置在第二构件另一端外侧的锁扣482,扣合片481的弧度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连接处的弧度一致,扣合片481与锁扣482可相互扣合或开启。
所述用于加固建筑模板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第一个所述桁架单元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连接件上的所述连接件连接孔和与相邻的第二个桁架单元的对应桁架连接主管上的连接主管连接孔对齐,使用固定销对其进行固定连接,依次将数个所述桁架单元相互连接,形成一个闭合柱状框架;
(2)将第(1)步骤中形成的所述闭合柱状框架贴靠设置在立柱模板的外侧构成立柱支模架。
本发明所述的支模架系统在建筑施工时,其搭建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将两个桁架主支管1以及多个桁架连接主管2用焊接方式将多个桁架连接主管2平行连接在所述两个桁架主支管1之间,且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的两端面和所述桁架主支管1相焊接连接,焊接连接处位于所述桁架主支管1的内侧;在所述两个桁架主支管1的外侧,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桁架主支管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4的板状部件侧壁5焊接连接,这样一个桁架单元就搭建完成了。在焊接时,要考虑到为了方便桁架单元之间的连接,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与待固定连接的连接件4配合连接的一面必须设置有连接主管连接孔3。
在立柱搭建时,将第一个所述桁架单元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连接件4上的所述连接件连接孔7和与相邻的第二个桁架单元的对应桁架连接主管2上的连接主管连接孔3对齐,使用销柱对其进行固定连接,依次将数个所述桁架单元相互连接,形成一个闭合柱状框架;将上述形成的所述闭合柱状框架贴靠设置在立柱模板的外侧构成立柱支模架。当所述每个连接件4选择设置为由两个板状部件组成时,从而可以将所述待连接的桁架连接主管2卡入所述两个板状部件之间,再利用所述连接件连接孔7与连接主管连接孔3的重叠贯通进行加固连接;最后,按照上述方法,将围成立柱的四个所述桁架单元依次固定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结构,对所述模板起加固、支撑作用。
安装桁架连接支管8时,先将较长销柱的一端插入一个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的连接主管连接孔3内,较短销柱的一端即可以很轻松地插入与该桁架连接主管2相邻的桁架连接主管相对的连接主管连接孔3内。插入后,将所述较短销柱的一端先固定,此时较长销柱的一端和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之间则具有一定的间隙,此时可以向该间隙中填充一定的垫片,并通过焊接将垫片和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连接实现固定。同样的方式,上述桁架连接支管8也可以设置在所述桁架主支管1之间。这样,通过插接的方式即可实现所述桁架连接支管与所述桁架主支管1及桁架连接主管2的连接,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且可实现稳固连接。
该支模架系统还设有桁架支撑杆10,每两个桁架支撑杆10交叉设置在两个相邻且平行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之间或者桁架连接支管8之间,所述桁架支撑杆10的两端通过销钉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或所述桁架连接支管8连接,对相邻且相互平行的桁架连接主管2以及桁架连接支管8进行进一步支撑。
所述立柱支模架安装完毕后,在所述移动装置与地面之间设置所述支撑制动机构。
当建筑物支撑柱灌浇的混凝土达到保养期的要求后,即可拆除立柱支模架以及立柱模板,并在建筑物支撑柱的顶端安装用于支撑梁体桁架的应力夹紧装置,用于后续施工中对梁体桁架的支撑。
在对建筑物支撑柱进行浇筑及固化后,移走所述立柱支模架。在浇筑料固化后,将其中一个所述桁架单元上的一个所述桁架主支管上的所述连接件与相邻的所述桁架单元上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之间的连接解除,并使所述立柱支模架中的任一一个所述桁架主支管上的所述连接件可相对于所述相邻所述桁架单元上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之间成为枢转地连接状态;
沿上述枢转连接转动所述立柱支模架的两部分,使得所述立柱支模架与已浇筑的柱体脱离,并利用装置安装于所述桁架主支管底端的所述移动装置将所述立柱支模架移动到下一目的地。
当所述移动装置需要移动物体时,将适当个数的制动式提升万向轮放置在物体的下端,此时滚轮18可利用压力轴承26自由转动,将物体移动至目的地后,采用支撑制动机构定位。支撑制动机构上带有手持部件23,可方便放置支撑制动机构,放置时只需令滚轮18位于支撑制动机构上的开口槽24内,此时支撑罩板19的下底面和支撑制动机构上楔形块的上边面接触,支撑罩板19的下底面的罩板限位波纹和楔形块上表面的限位波纹25配合咬合。这种情况下主要是由支撑罩板19来承载重物,滚轮18或者不承载重物,或者只承担重物重量的一小部分。此时滚轮18与地面脱离接触或者滚轮18只是与地面接触而对地面没有太大的压力,因此实现对滚轮18的制动定位功能。若地面不平或者我们需要被承载物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便可以旋转螺套21,螺套沿着丝杆20发生向上或者向下的移动,将被承载物的高度和角度调节到最佳位置。
将所述立柱支模架移动到下一柱体浇筑位置,并沿上述枢转连接转动所述立柱支模架的两部分,使解除连接的所述连接件上的所述连接件连接孔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上的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对其贯通并通过销钉连接;
移走所述立柱支模架后,在成型的柱体的顶部设置所述应力夹紧装置;所述应力夹紧装置由所述夹紧单元组成,通过构成所述夹紧单元的所述夹紧管38的一端选择地对应适当的所述夹紧管连接孔39,并由所述连接板40及所述连接销钉41将数个所述夹紧管38连接成抱合夹持在所述成型的柱体的顶部的闭合的环形结构。
安装应力夹紧装置时,将第一根所述夹紧管38的一端与第二根夹紧管38的一侧侧壁相接触,并使所述夹紧管连接孔39处于同一平面上,刻有防脱条纹的一侧与建筑物支撑柱相接触,并将所述“L”型连接板40置于所述夹紧管连接孔39所形成的平面上,使所述夹紧管连接孔39及所述连接板连接孔43重合贯通,使用连接销钉41穿过所述夹紧管连接孔39及所述连接板连接孔43固定,也可以在所述夹紧管38上具有所述夹紧管连接孔39的上、下平面处分别设有连接板40用于连接固定。并以此方式将第二根夹紧管、第三根夹紧管与第四根夹紧管依次安装成闭合框架,完成所述夹紧单元的安装。将多个所述夹紧单元沿建筑物支撑柱的竖直方向设置,通过螺栓42紧定连接构成整体的应力夹紧装置以提高支撑强度。
本发明所述的应力夹紧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预设辅助的支撑系统。第一种辅助系统设置方式为:可以先在建筑物支撑柱上预埋设有水平支撑杆44,所述支撑装置的夹紧管38的下平面置于所述支撑杆44上,所述支撑杆44可以对所述支撑装置起到加固支撑的作用,提高支撑强度。
第一种辅助系统设置方式为:也可以在建筑物支撑柱上方设置有钢筋笼的拉紧装置,如钢丝绳,用于吊紧所述的梁体桁架的支撑装置,提高支撑强度。
当所述应力夹紧装置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梁底支撑架的搭建。
所述梁底支撑架设置时,是筑梁时使用的,筑梁时,所述桁架单元同样设置在所述建筑模板外部,将两个所述桁架单元的所述桁架主支管的两端分别搭置在树立完成的所述立柱支模架中的所述桁架单元顶部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上或抱合夹持在所述成型的柱体的顶的所述支撑装置的中的所述夹紧管上,并使所述桁架连接主管处于竖直状态;在所述两桁架单元中处于下部的所述桁架主支管上设置夹持在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两侧的所述梁底支撑件,通过穿过重叠贯通孔的所述销钉连接在一起,或通过所述夹持构件及穿过重叠贯通孔的所述销钉将两所述桁架单元与设置在其上的所述梁底支撑件连接在一起,构成横梁构建的模板的梁底支撑架。
其中桁架主支管1沿所述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沿所述梁的高度方向设置,将两个桁架单元分别设置在梁体建筑模板的前后两侧,对于这两个桁架单元而言,其有多对在垂直于所述桁架单元的平面上相对设置的需要使用梁底支撑件11进行连接的桁架连接主管2。连接时,在所述两桁架单元中处于下部的所述桁架主支管1上设置夹持在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两侧的所述梁底支撑件11,通过穿过重叠贯通孔的所述销钉连接在一起,或通过所述夹持构件14及穿过重叠贯通孔的所述销钉将两所述桁架单元与设置在其上的所述梁底支撑件连接在一起,构成横梁构建的模板的梁底支撑架。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夹持构件14也可以不紧贴设置在所述桁架主支管1上,只要能够夹持在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两侧并靠近所述桁架主支管1处即可。
连接时,两个所述梁底支撑件11以所述支撑臂12同时垂直于所述桁架主支管1及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的方式夹持着两个所述桁架单元上的对应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使得成型在一个所述梁底支撑件11的所述连接臂121上的所述连接臂连接孔131与一个所述桁架单元的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3重叠贯通,并选择性地与另一所述梁底支撑件的所述支撑臂连接孔13重叠贯通,并由穿过该重叠贯通的孔的销钉将三者连接在一起;另一所述桁架单元采用同样的方式与两个所述梁底支撑件11连接。
当所述梁底支撑件11除L形构件外还包括夹持构件时,此时,可以使用一个梁底支撑件11进行梁底支撑,同时也可以选择使用两个梁底支撑件11来进行梁底加固支撑。当使用一个梁底支撑件11时,所述夹持构件的第一卡头16将待连接固定的同一个平面上的一个桁架连接主管2卡定,同时依靠所述梁底支撑件11的支撑臂连接孔13以及连接臂连接孔131和所述桁架主支管1外侧的连接主管连接孔3重叠贯通,利用销钉对每对桁架连接主管2进行连接。
当使用两个梁底支撑件11时,其中一个梁底支撑件11的第一卡头16将待连接固定的同一个平面上的一个桁架连接主管2卡定,第二卡头17将这一个桁架连接主管2以及所述配合作用的另一梁底支撑件11的L形构件的顶端相卡定,同理另一个梁底支撑件11的工作方式也是同样,二者相配合就实现了梁底支撑固定,使得两个所述梁底支撑件的首尾紧密连接,并将两个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作为整体紧固起来,并使所述两个所述梁底支撑件11和两个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成为一个整体,有效防止所述桁架连接主管变形,加强了支模架系统底部的稳定性;其配合组装示意图见图10所示。
由于所述梁底支撑件11上设置有多个梁底支撑件连接孔,可通过调节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的连接位置,可以调节所述梁底支撑的距离,从而适用于任何建筑规模的支模架系统。
当梁底支撑架搭建完成后,在所述桁架主支管的下部支撑设置有所述枇杷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梁底支撑架。
安装时,首先选择适当长度的支撑杆47;并将各个所述支撑杆47相互间通过所述紧定卡箍连接构成所述的支撑连接杆,同时将所述支撑连接杆与上部支撑座组件45、下部支撑座组件46也通过所述紧定卡箍连接在一起;通过增加或减少所述支撑杆的数量调节所述支撑连接杆的高度与所述梁底支撑架相适应,同时也可以旋转高度调节装置50调整所述枇杷支撑架的支撑高度,使所述枇杷支撑架支撑在所述地面及所述桁架主支管之间。
当需要对高度进行微调时,调节高度调节装置50上的转动部分,使支撑座组件可以靠近或者远离支撑连接杆;若微调不能满足对高度调节的要求,可以通过增加或者减少支撑杆47的数量,实现对高度的粗调。这样,通过粗调和微调的结合,使得琵琶支撑架的高度满足要求。
将所述桁架单元的所述桁架主支管1的两端分别搭置在树立完成的所述立柱支模架中的所述桁架单元顶部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上或抱合夹持在所述成型的柱体的顶的所述支撑装置的中的所述夹紧管38上,并使所述桁架连接主管2处于水平状态;构成楼面模板支撑架。所述斜拉架设置在建筑物楼面模板支架水平行管的下端,对该水平行管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
在所述桁架主支管1的两支撑端部分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拉杆27的第一拉杆连接端30,并在两个所述拉杆27与所述桁架主支管1的连接位置之间的所述桁架主支管1上连接一个所述撑杆28的所述第一撑杆连接端31;所述两个拉杆27的第二拉杆连接端和所述撑杆28的第二撑杆连接端连接成所述平衡结点32。
在所述桁架主支管1的两支撑端部部分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拉杆27的第一拉杆连接端30,并在两个所述拉杆27与所述桁架主支管1的连接位置之间的所述桁架主支管1上连接两个所述撑杆28的第一撑杆连接端31;所述第二拉杆连接端和与其相邻的撑杆28的第二撑杆连接端相连接分别连接于第一平衡结点以及第二平衡结点处33,所述第一平衡结点和第二平衡结点33之间通过所述平衡杆29实现连接。
调整所述撑杆28上的调节机构,调整所述撑杆28的长度,来调节对所述第一撑杆连接端31连接的所述桁架主支管1部位的支撑力。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42)
1.一种用于加固建筑模板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包括桁架单元,所述桁架单元包括两个平行的桁架主支管以及连接在所述两个桁架主支管之间的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桁架连接主管,所述桁架连接主管垂直于所述桁架主支管设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桁架主支管和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为长形方管,在所述桁架主支管和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至少一个平面上都设置有多个等间距的连接主管连接孔;
每个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两端面分别与两所述桁架主支管的相对的内侧相连接;
在至少一个所述桁架主支管的外侧,与连接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桁架主支管连接,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贯通的连接件连接孔,所述连接件连接孔可选择地与相邻所述桁架单元上对应位置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上的连接主管连接孔重叠贯通;
穿过该重叠贯通的所述连接件连接孔和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的销钉将相邻的所述桁架单元连接在一起;
所述连接件为长条形板状部件,所述板状部件的一个侧边壁与所述桁架主支管固定连接;所述板状部件垂直于所述桁架主支管设置,且其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至少两个间距与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对应的所述连接件连接孔贯通所述板状部件的两板面;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设置在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垂直于所述桁架主支管长度方向的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主支管上设置数个所述连接件,且所述连接件的所述板状部件侧壁靠近一端处与所述桁架主支管连接;同一所述桁架主支管上的所述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桁架单元中,两个所述桁架主支管上都设有连接件,位于不同桁架主支管上的连接件的延伸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由两个沿所述桁架主支管长度方向对齐的所述板状部件组成,所述两个板状部件之间的距离适应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在所述桁架主支管长度方向的尺度;所述桁架连接主管垂直于所述桁架主支管长度方向的两个平面上都设置有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边缘成型有加强凸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加固建筑模板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两端面与所述桁架主支管内侧面之间焊接连接,使得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与所述桁架主支管的至少一个平行平面处于一个平面内,以构成支撑工作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桁架单元还包括桁架连接支管,所述桁架连接支管为长形方管;在所述桁架连接支管两端分别设置有沿长度方向伸出的销柱,其中一端的销柱长度加上所述桁架连接支管的长度大于设置在所述桁架主支管的相邻所述桁架连接主管间的距离,另一端的销柱长度加上所述桁架连接支管的长度小于设置在所述桁架主支管的相邻所述桁架连接主管间的距离,所述销柱的尺寸适于插入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桁架单元还包括多个桁架支撑杆,所述桁架支撑杆为圆管,每两个所述桁架支撑杆以交叉方式设置在两个相邻且平行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或所述桁架连接支管之间,所述桁架支撑杆的两端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或所述桁架连接支管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梁底支撑件,所述梁底支撑件为一个支撑臂和一个垂直于所述支撑臂的连接臂构成的板状L形构件;在该L形面上分别设有成型在所述连接臂上的间距与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的间距对应的多个连接臂连接孔,和成型在所述支撑臂上的多个等间距的支撑臂连接孔;两个所述梁底支撑件以所述支撑臂同时垂直于所述桁架主支管及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方式夹持着两个所述桁架单元上的对应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使得成型在一个所述梁底支撑件的所述连接臂上的所述连接臂连接孔与一个所述桁架单元的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重叠贯通,并选择性地与另一所述梁底支撑件的所述支撑臂连接孔重叠贯通,并由穿过该重叠贯通的孔的销钉将三者连接在一起;另一所述桁架单元采用同样的方式与两个所述梁底支撑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支撑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上的夹持构件,所述夹持构件包括一个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臂的远离所述支撑臂的一侧的侧壁上的底板,所述底板垂直于所述梁底支撑件的L形面,且所述底板远离所述连接臂自由端部的另一端成型有垂直于所述底板的第一卡头,在所述第一卡头与所述连接臂之间形成一个适于卡接所述桁架单元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的卡接空间;以及从所述底板上向所述连接臂的延伸方向相反方向伸延出的第二卡头,所述第二卡头与所述支撑臂之间的空间适于容纳并卡接另一所述梁底支撑件的所述支撑臂和所夹持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拉架,所述斜拉架包括:
至少两个拉杆,所述拉杆具有第一拉杆连接端和第二拉杆连接端,所述拉杆的第一拉杆连接端连接于所述桁架主支管靠近两端的部位,所述第二拉杆连接端连接至一个平衡节点上;
撑杆,所述撑杆具有第一撑杆连接端和第二撑杆连接端,所述撑杆通过第一撑杆连接端在所述两个所述拉杆的所述第一拉杆连接端与所述桁架主管的连接部位之间,与所述桁架主支管连接,所述第二撑杆连接端连接于所述平衡节点;
所述桁架主支管与一个所述拉杆及一个所述撑杆通过连接的节点构成一个三角形支撑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杆和/或所述撑杆的端部设置有一个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的一端与所述拉杆和/或所述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构件的另一端为相对固定设置的两个片状体,所述两个片状体之间的间距适于所述桁架主支管置入,在所述两个片状体的上设置有相对的贯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节点由一个撑杆的第二撑杆连接端和两个拉杆的第二拉杆连接端的所述连接构件通过销钉连接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架还包括一个平衡杆,所述平衡杆的端部设置有所述连接构件;所述平衡节点由所述平衡杆一端的所述连接构件与一个撑杆的第二撑杆连接端和一个拉杆的第二拉杆连接端的所述连接构件通过销钉连接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垂直于所述桁架主支管。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上设置有杆长度调节机构。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桁架单元通过将一个所述桁架单元的所述连接件连接孔与另一个相邻的所述桁架单元的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通过所述销钉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多边形柱形框架;在所述桁架单元的底部设置移动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滚轮,置于滚轮两侧的且位置相对固定的两块支撑罩板,所述支撑罩板通过轴接部件与所述滚轮轴接,所述支撑罩板通过水平转动枢接部件与上部的连接杆的一端连接;
一个适于置入所述支撑罩板与地面之间的支撑制动机构,所述支撑制动机构为楔形机构,实现对滚轮的制动作用,所述楔形机构上表面同所述支撑罩板可分离地接触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机构沿楔面升高方向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位于楔形机构的对称中心位置,所述滚轮可在所述开口槽内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机构包括垫板和设置在所述垫板上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与所述垫板固定连接,所述楔形块的上表面同所述支撑罩板可分离地接触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块上设有制动限位波纹,所述支撑罩板下底面为与所述楔形块配合的斜面,且所述斜面上设有适于同所述制动限位波纹配合咬合的罩板限位波纹。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一个丝杆和螺接在所述丝杆上的调节螺套。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应力夹紧装置,所述应力夹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套接在建筑物支撑柱上端外表面的夹紧单元,所述夹紧单元具有
多个夹紧管,所述夹紧管为方管,并在至少一个边的管壁上沿管长方向设有等间距排列的夹紧管连接孔,
数个连接板,设有与所述夹紧管连接孔相配合的连接板连接孔,
所述夹紧管一端与相邻的夹紧管一端的侧壁相接触,使相邻的两个所述夹紧管的所述夹紧管连接孔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连接板置于所述夹紧管连接孔所形成的平面上,并通过将连接销钉穿过所述夹紧管连接孔及所述连接板连接孔固定,使数个所述夹紧管形成闭合的环形结构,实现所述夹紧单元与所述建筑物支撑柱的紧密贴合。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管同所述建筑物支撑柱相接触的夹紧面上设有防止所述夹紧管滑脱的防脱条纹。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呈“L”型平板。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夹紧单元沿建筑物支撑柱的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夹紧单元之间通过螺栓紧定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1-26任一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枇杷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连接杆和设置在所述支撑连接杆两端的支撑座组件,所述的支撑座组件包括:
上部支撑座组件,置于所述支撑连接杆的上端用于支撑重物;
下部支撑座组件,置于所述支撑连接杆的下端用于同地面接触;
所述支撑连接杆由多个支撑杆固定连接而成,相邻两支撑杆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连接杆的长度通过增加或减少所述支撑杆的数量调节;
至少所述上部支撑座组件和下部支撑组件中的一个设有高度调节装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纵向设置的外圆上成型有螺纹的调节杆和与调节杆滑动套接的调节套管,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组件和支撑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上设有与所述调节杆螺纹啮合的调节螺套,所述调节螺套的一个横截面与所述调节套管上所述调节杆的伸入面相结合,所述调节螺套沿所述调节杆轴向转动时,所述支撑座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连接杆的端部。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螺套上设有手柄。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支撑连接杆之间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一端与调节装置相连接,所述底座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连接杆具有相同的横截面,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固定连接。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为紧定卡箍,所述卡箍用于将相邻两支撑杆的端部紧定连接。
32.权利要求16至22任一所述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第一个所述桁架单元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连接件上的所述连接件连接孔和与相邻的第二个桁架单元的对应桁架连接主管上的连接主管连接孔对齐,使用固定销对其进行固定连接,依次将数个所述桁架单元相互连接,形成一个闭合柱状框架;
(2)将第(1)步骤中形成的所述闭合柱状框架贴靠设置在立柱模板的外侧构成立柱支模架。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第(2)步骤后进行浇筑及固化后,移走所述立柱支模架并在成型的柱体的顶部设置应力夹紧装置的步骤;所述应力夹紧装置由夹紧单元组成,通过构成所述夹紧单元的夹紧管的一端选择地对应适当的夹紧管连接孔,并由连接板及连接销钉将数个所述夹紧管连接成抱合夹持在所述成型的柱体的顶部的闭合的环形结构。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个所述夹紧单元沿建筑物支撑柱的竖直方向设置,通过螺栓紧定连接构成整体的应力夹紧装置以提高支撑强度。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两个所述桁架单元的所述桁架主支管的两端分别搭置在树立完成的所述立柱支模架中的所述桁架单元顶部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上或抱合夹持在成型的柱体的顶的所述应力夹紧装置的中的所述夹紧管上,并使所述桁架连接主管处于竖直状态;
在两桁架单元中处于下部的所述桁架主支管上设置夹持在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两侧的梁底支撑件,通过穿过重叠贯通孔的所述销钉连接在一起,或通过夹持构件及穿过重叠贯通孔的所述销钉将两所述桁架单元与设置在其上的所述梁底支撑件连接在一起,构成横梁构建的模板的梁底支撑架。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桁架单元的所述桁架主支管的两端分别搭置在树立完成的所述立柱支模架中的所述桁架单元顶部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上或抱合夹持在所述成型的柱体的顶的所述应力夹紧装置的中的所述夹紧管上,并使所述桁架连接主管处于水平状态;构成楼面模板支撑架。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桁架主支管的两支撑端部分分别连接两个拉杆的第一拉杆连接端,并在两个所述拉杆与所述桁架主支管的连接位置之间的所述桁架主支管上连接一个撑杆的第一撑杆连接端;所述两个拉杆的第二拉杆连接端和所述撑杆的第二撑杆连接端连接成平衡节点。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桁架主支管的两支撑端部部分分别连接两个拉杆的第一拉杆连接端,并在两个所述拉杆与所述桁架主支管的连接位置之间的所述桁架主支管上连接两个撑杆的第一撑杆连接端;第二拉杆连接端和与其相邻的撑杆的第二撑杆连接端相连接分别连接于第一平衡节点以及第二平衡节点处,所述第一平衡节点和第二平衡节点之间通过平衡杆实现连接。
39.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撑杆上的调节机构,调整所述撑杆的长度,来调节对所述第一撑杆连接端连接的所述桁架主支管部位的支撑力。
40.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桁架主支管的下部支撑设置有枇杷支撑架,包括
选择适当长度的支撑连接杆;
将各个所述支撑连接杆相互间,以及所述支撑连接杆与调节装置底座的通过紧定卡箍连接在一起;
通过所述调节机构调节,使所述枇杷支撑架支撑在地面及所述桁架主支管之间。
41.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浇筑料固化后,将其中一个所述桁架单元上的一个所述桁架主支管上的所述连接件与相邻的所述桁架单元上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之间的连接解除,并使所述立柱支模架中的任一一个所述桁架主支管上的所述连接件可相对于所述相邻所述桁架单元上的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之间成为枢转地连接状态;沿枢转连接转动所述立柱支模架的两部分,使得所述立柱支模架与已浇筑的柱体脱离,并利用装置安装于所述桁架主支管底端的移动装置将所述立柱支模架移动到下一目的地。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立柱支模架移动到下一柱体浇筑位置,并沿枢转连接转动所述立柱支模架的两部分,使解除连接的所述连接件上的所述连接件连接孔与所述桁架连接主管上的所述连接主管连接孔对其贯通并通过销钉连接;
所述立柱支模架安装完毕后,在所述移动装置与地面之间设置支撑制动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18010.6A CN102400553B (zh) | 2010-09-13 | 2010-10-25 | 一种用于加固建筑模板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83969.6 | 2010-09-13 | ||
CN201010283969 | 2010-09-13 | ||
CN201010518010.6A CN102400553B (zh) | 2010-09-13 | 2010-10-25 | 一种用于加固建筑模板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00553A CN102400553A (zh) | 2012-04-04 |
CN102400553B true CN102400553B (zh) | 2015-11-25 |
Family
ID=45883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18010.6A Active CN102400553B (zh) | 2010-09-13 | 2010-10-25 | 一种用于加固建筑模板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40055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95084B (zh) * | 2014-10-29 | 2016-03-16 | 朱宏宇 | 螺杆销夹板节、独立架、独立模架及其施工方法 |
CN109958288A (zh) * | 2019-03-14 | 2019-07-02 | 河北卓达建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外支护机构及使用方法 |
CN110043032A (zh) * | 2019-05-04 | 2019-07-23 | 唐世飞 | 一种建筑物非标结构支模的辅助系统 |
CN113027118B (zh) * | 2021-03-01 | 2021-12-14 |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可周转散拼式单边支模型钢支架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778922A (en) * | 1954-11-29 | 1957-07-17 | Frederick Bramston Austin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huttering or formwork for use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
CN1718969A (zh) * | 2005-07-29 | 2006-01-11 | 梁振成 | 可拆式建筑模组件及建筑模框架施工方法 |
ES2249970A1 (es) * | 2004-02-02 | 2006-04-01 | Eugenio Del Castillo Cabello | Panel de encofrado para muros y pilares. |
CN201031503Y (zh) * | 2007-05-09 | 2008-03-05 | 韩诗岭 | 矩形卡 |
CN101566007A (zh) * | 2008-04-21 | 2009-10-28 | 株式会社村上工务店 | 柱模单元、柱模单元用横向紧固框及现浇钢筋混凝土柱的施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097274A (ja) * | 2007-10-18 | 2009-05-07 | Ohbayashi Corp | 柱の構築工法及び柱型枠ユニット |
KR100917833B1 (ko) * | 2009-02-24 | 2009-09-18 | (주)금산씨앤아이 | 기둥 축조용 거푸집 고정 구조 |
-
2010
- 2010-10-25 CN CN201010518010.6A patent/CN10240055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778922A (en) * | 1954-11-29 | 1957-07-17 | Frederick Bramston Austin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huttering or formwork for use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
ES2249970A1 (es) * | 2004-02-02 | 2006-04-01 | Eugenio Del Castillo Cabello | Panel de encofrado para muros y pilares. |
CN1718969A (zh) * | 2005-07-29 | 2006-01-11 | 梁振成 | 可拆式建筑模组件及建筑模框架施工方法 |
CN201031503Y (zh) * | 2007-05-09 | 2008-03-05 | 韩诗岭 | 矩形卡 |
CN101566007A (zh) * | 2008-04-21 | 2009-10-28 | 株式会社村上工务店 | 柱模单元、柱模单元用横向紧固框及现浇钢筋混凝土柱的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00553A (zh) | 2012-04-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00553B (zh) | 一种用于加固建筑模板的精密建筑支模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3389752U (zh) | 一种桥墩墩顶浇筑施工用托架 | |
CN105649213A (zh) | 一种密集布筋区大型钢结构预埋件的施工方法 | |
CN210342692U (zh) | 铝合金模板系统单点预埋件斜撑装置 | |
CN102454292A (zh) | 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模架的支撑钢架 | |
CN106758839A (zh) | 一种墩顶现浇节段施工的支架体系及其安装方法 | |
CN201850755U (zh) | 可移动支模架系统 | |
CN216516398U (zh) | 一种叠合板 | |
CN218880586U (zh) | 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及模板体系 | |
CN215104731U (zh) | 一种三角托架结构 | |
CN215631623U (zh) | 一种浇筑混凝土圆柱用柔性模板结构 | |
CN205975969U (zh) | 一种网架与桁架异面的组合构架以及连接件 | |
CN213174742U (zh) | 一种顶撑钢立柱结构 | |
CN113787587A (zh) | 一种楼梯整体浇注模具及楼梯浇注施工方法 | |
CN201802071U (zh) | 一种用于加固建筑支模架系统的斜拉架 | |
CN212078671U (zh) |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模板 | |
JP2001311247A (ja) |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体の建築工法 | |
CN220539214U (zh) | 一种组合式拼接梁柱模板 | |
CN118390421A (zh) | 一种现浇混凝土桥梁翼缘板的模板支撑结构 | |
CN204212063U (zh) | 钢内模脚手一体结构 | |
CN111550044B (zh) | 一种可稳定支护的建筑钢模板 | |
CN217076777U (zh) | 一种用于框架结构的塔吊附着体系 | |
CN117927014A (zh) | 一种钢管桁架叠合板装配式支撑体系 | |
CN216974186U (zh) | 一种全现浇混凝土外墙边梁支撑用定型化支撑装置 | |
CN220848784U (zh) | 一种辅助劲性混凝土结构钢柱内混凝土浇筑的固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