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0586U - 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及模板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及模板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0586U
CN218880586U CN202222483289.XU CN202222483289U CN218880586U CN 218880586 U CN218880586 U CN 218880586U CN 202222483289 U CN202222483289 U CN 202222483289U CN 218880586 U CN218880586 U CN 218880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rame sid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832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亮
张凯
王嘉新
张晓斌
孙兵
王克文
马凡尹
何东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832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0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0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0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及模板体系,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呈三角形结构,支撑框架的第一框架边竖向连接于施工主体的侧边上,第二框架边连接于第一框架边的顶端,第三框架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边的底端,另一端与第二框架边相连,所述支撑框架用于对桥梁翼缘施工进行支撑承重;锚固结构;浇筑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在施工主体上进行设置锚固结构,不需要进行打孔即可完成锚固工作,从而不破坏施工主体的完整度,保证了施工主体的使用强度和使用寿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对支模体系进行加固时需要对施工主体造成破坏的缺点。同时通过将锚固结构与支撑框架相互配合,保证了支撑平台对桥梁翼缘的施工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及模板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及模板体系。
背景技术
对于钢混组合梁桥面板采用现浇结构的,外侧的悬臂翼缘结构通常随着桥梁横坡的变化存在翼缘宽度、翼缘坡度、倒角尺寸的差别。现浇钢混组合梁外侧悬臂翼缘结构通常采用搭设支架或在钢梁外侧焊接托架浇筑的方式,无法根据桥梁翼缘结构进行适配调整,安装拆卸难,模板周转利用率不高,造成材料的浪费。
现有专利号为CN112832137A、专利名称为一种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桥面板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公开了支模体系包括钢箱梁底板,钢箱梁底板顶面连接有竖直的钢箱梁侧腹板、钢箱梁中间腹板,每个钢箱梁侧腹板、钢箱梁中间腹板顶部有钢箱梁顶板,两侧的钢箱梁侧腹板安装有可调式三角支架悬挑翼缘板悬浇体系,钢箱梁中间腹板与钢箱梁侧腹板之间安装有现浇桥面板底部柔性无损夹固对撑底模支撑体系,方法包括钢箱梁节段预制运输以及拼装、安装可调式三角支架、架设钢箱梁和临边防护、安装现浇桥面板、绑扎钢筋、安装预埋钢管、浇筑养护、拆除模板及支架、拆除模板及支架。
在上述公开的专利中,所述支模体系的整体支撑作用通过悬挂在钢梁顶板的外翼缘上,使得整体模板体系的承重能力不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且支模体系锚固需在钢梁顶板上开孔,容易对钢结构造成损伤,影响钢结构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支模体系进行加固时需要对施工主体造成破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包括施工主体,包括:
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呈三角形结构,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一框架边竖向连接于施工主体的侧边上,第二框架边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边的顶端,第三框架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边的底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边相连,所述支撑框架用于对桥梁翼缘施工进行支撑承重;
锚固结构,所述锚固结构设置于施工主体上,所述锚固结构位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方,且所述锚固结构与所述第二框架边锚固相连;
浇筑结构,所述浇筑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且所述浇筑结构与所述第二框架边走向一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
两个螺杆,两个所述螺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框架边的两端,两个所述螺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边、所述第二框架边转动相连,两个所述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框架边螺纹相连。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锚固结构包括:
锚固座,所述锚固座焊接在施工主体上,且所述锚固座上设置有安装板;
锚固杆,所述锚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边铰接相连,所述锚固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锚固座、所述安装板;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套设在所述锚固杆上,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安装板抵接;
锁紧件,所述锁紧件抵接于所述连接管上,所述锁紧件位于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且所述锁紧件与所述锚固杆螺纹相连。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浇筑结构包括:
多个纵向承重梁,多个所述纵向承重梁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边的顶面,多个所述纵向承重梁之间相互平行,且所述纵向承重梁的设置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框架边的轴向方向;
横向承重梁,所述横向承重梁设置在多个所述纵向承重梁上;
异形承重梁,所述异形承重梁与所述横向承重梁平行抵接在多个所述纵向承重梁上,所述异形承重梁用于对桥梁翼缘结构的边缘结构进行成型;
浇筑面板,所述浇筑面板铺设于所述异形承重梁和所述横向承重梁的顶面,以构建桥梁翼缘浇筑空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纵向承重梁通过多个卡扣与所述第二框架边可拆卸相连。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平台还包括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
支撑竖杆,所述支撑竖杆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边的一端上,且所述支撑竖杆远离所述第一框架边处;
加强斜杆,所述加强斜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边和所述支撑竖杆之间,所述加强斜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边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竖杆相连,且所述加强斜杆呈倾斜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边、所述第二框架边、所述支撑竖杆和所述加强斜杆上均设置有多个装配孔;
其中,所述第一框架边、所述第二框架边、所述第三框架边之间均通过装配孔相连;
另外,所述第二框架边、所述支撑竖杆和所述加强斜杆之间也通过装配孔相连。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模板体系,采用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通过直接在施工主体上进行设置锚固结构,不需要进行打孔即可完成锚固工作,从而不破坏施工主体的完整度,保证了施工主体的使用强度和使用寿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对支模体系进行加固时需要对施工主体造成破坏的缺点。同时通过将锚固结构与支撑框架相互配合,保证了支撑平台对桥梁翼缘的施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结构示意图。
1、施工主体;
2、第一框架边;3、第二框架边;4、第三框架边;41、螺杆;
5、支撑竖杆;51、加强斜杆;
6、浇筑结构;61、纵向分配梁;62、卡扣;63、横向分配梁;64、异形分配梁;65浇筑面板;
7、锚固座;71、安装板;72、连接管;721、锁紧件;73、锚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通过在施工主体1上进行安装设置支撑锚固的结构,不需要在施工主体1上打孔进行锚固,从而不破坏施工主体1的完整度,保证了施工主体1的使用强度和使用寿命。在上述描述及下述描述中的施工主体1可为钢箱梁、主纵梁等等,在此就不作过多概述。
具体的,所述支撑平台包括:支撑框架、锚固结构、浇筑结构6和防护结构。所述支撑框架整体呈三角形结构,将所述支撑框架的三条边分别定义为第一框架边2、第二框架边3、第三框架边4。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一框架边2竖向连接于施工主体1的侧边上,所述第二框架边3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边2的顶端,所述第三框架边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边2的底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边3相连。所述支撑框架用于对桥梁翼缘施工进行支撑承重。即通过第一框架边2、第二框架边3和第三框架边4三者的首尾相连,让支撑框构建三角形结构,同时让第一框架边2与施工主体1的侧边相连,以保证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施工主体1的连接强度和所述支撑框架的支撑承重能力。所述锚固结构设置于施工主体1上,所述锚固结构位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方,且所述锚固结构与所述第二框架边3锚固相连。即所述锚固结构通过第二框架边3与所述支撑框架锚固相连,保证第二框架边3的支撑承重效果。所述浇筑结构6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且所述浇筑结构6与所述第二框架边3走向一致。通过将浇筑结构6设置于第二框架边3上,让支撑框架和锚固结构对桥梁翼缘施工进行承重支撑,保证了能够在浇筑结构6上进行桥梁翼缘结构浇筑。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直接在施工主体1上进行设置锚固结构,不需要进行打孔即可完成锚固工作,从而不破坏施工主体1的完整度,保证了施工主体1的使用强度和使用寿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对支模体系进行加固时需要对施工主体1造成破坏的缺点。同时通过将锚固结构与支撑框架相互配合,保证了支撑平台对桥梁翼缘的施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让支撑框架能够满足对不同坡度要求的桥梁翼缘结构进行支撑设置。所述支撑框架为可拆卸装配式结构。具体的,所述第二框架边3与所述第一框架边2相连的一端为转动相连,所述第三框架边4与第一框架边2、第二框架边3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装配式相连。具体的,所述第三框架边4的两端上均设置有螺杆41,两个螺杆41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边2、第二框架边3转动相连,两个螺杆4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框架边4螺纹相连。即所述第三框架边4的两端上均开设有螺孔(图中未标出),第三框架边4通过两端上螺孔与两个螺杆41螺纹相连。在调节第二框架边3的坡度时,只需要转动第三框架边4,控制螺杆41在螺孔内的旋转深度,由于第一框架边2与施工主体1固定,此时第二框架边3随着螺杆41旋转深度,调整第二框架边3与第一框架边2的转动角度,即完成调整第二框架边3的坡度。
所述锚固结构包括:锚固座65浇筑面板;7、锚固杆73、连接管72、锁紧件721。所述锚固座65浇筑面板;7焊接在施工主体1上,且所述锚固座65浇筑面板;7上设置有安装板71。所述锚固杆73的一端通过一连接耳与第二框架边3铰接相连,所述锚固杆73的另一端依次贯穿锚固座65浇筑面板;7、安装板71。所述连接管72套设在所述锚固杆73,且所述连接管72与所述安装板71抵接。所述锁紧件721抵接于所述连接管72上,所述锁紧件721位于远离安装板71的一端,且所述锁紧件721与所述锚固杆73螺纹相连。在需要将锚固杆73进行固定时,通过利用锁紧件721与锚固杆73的锁紧力将连接管72紧紧抵接在安装板71上,形成锚固拉力对第二框架边3进行锚固支撑。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重复利用锚固杆73,所述锚固杆73在桥梁翼缘结构浇筑前在其外部套设有塑料材质的护管(图中未标出),让锚固杆73在桥梁翼缘结构浇筑成型后能够移出。为了能够重复利用连接管72,连接管72的内、外侧需包裹黄油及胶带,以便于后期拆除。
所述浇筑结构6包括:多个纵向承重梁、横向承重梁、异形承重梁和浇筑面板。多个所述纵向承重梁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边3的顶面,多个所述纵向承重梁之间相互平行,且所述纵向承重梁的设置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框架边3的轴向方向。即多个纵向承重梁垂直交叉设置在第二框架边3的顶面,所述纵向承重梁通过多个卡扣62与所述第二框架边3可拆卸相连。所述横向承重梁设置在纵向承重梁的顶面一侧,所述横向承重梁用于第一时间承重支撑。所述异形承重梁设置在所述纵向承重梁的顶面另一侧,所述异形承重梁与所述横向承重梁平行抵接在多个纵向承重梁上,所述异形承重梁用于对桥梁翼缘结构的边缘结构进行成型。所述浇筑面板铺设于所述异形承重梁和横向承重梁的顶面,且所述浇筑面板与施工主体1抵接,防止漏浆的情况发生,所述浇筑面板用于构建桥梁翼缘浇筑空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纵向分配梁61、横向分配梁63和异形分配梁64,将桥梁翼缘结构进行支撑,保证在桥梁翼缘施工时能够进行正常浇筑。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异形承重梁和横向分配梁63底端连接的纵向分配梁61可以按照具体施工要求设置不同型号规格的纵向分配梁61,以满足桥梁翼缘施工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在桥式翼缘施工时的安全防护性能,所述支撑平台还包括: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边3的另一端,所述防护结构位于远离所述第一框架边2处。具体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支撑竖杆5、加强斜杆51。所述支撑竖杆5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边3的一端上,且所述支撑竖杆5远离所述第一框架边2处,所述支撑竖杆5用于构建防护支柱。所述加强斜杆51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边3和支撑竖杆5之间,所述加强斜杆5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边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竖杆5相连,且所述加强斜杆51呈倾斜设置,所述加强斜杆51用于增强所述防护结构的防护强度。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所述支撑竖杆5的防护效果,所述支撑竖杆5上还可以设置多个纵向防护栏杆(图中未视出),以进一步增强所述防护结构的防护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所述支撑平台进行拆卸安装及调节,所述第一框架边2、所述第二框架边3、支撑竖杆5和加强斜杆51上均设置有多个装配孔。所述第一框架边2、所述第二框架边3、所述第三框架边4上的螺杆41之间均通过装配孔相连,以便于进行支撑框架的安装拆卸和调节工作。所述第二框架边3与支撑竖杆5和加强斜杆51之间,随着第二框架边3的坡度调节,所述第二框架边3与支撑竖杆5和加强斜杆51之间也通过不同高度的装配孔进行适配调节,以便于保证防护结构与第二框架边3的连接强度。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模板体系,采用了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包括施工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呈三角形结构,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一框架边竖向连接于施工主体的侧边上,第二框架边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边的顶端,第三框架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边的底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边相连,所述支撑框架用于对桥梁翼缘施工进行支撑承重;
锚固结构,所述锚固结构设置于施工主体上,所述锚固结构位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方,且所述锚固结构与所述第二框架边锚固相连;
浇筑结构,所述浇筑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且所述浇筑结构与所述第二框架边走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
两个螺杆,两个所述螺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框架边的两端,两个所述螺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边、所述第二框架边转动相连,两个所述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框架边螺纹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结构包括:
锚固座,所述锚固座焊接在施工主体上,且所述锚固座上设置有安装板;
锚固杆,所述锚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边铰接相连,所述锚固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锚固座、所述安装板;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套设在所述锚固杆上,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安装板抵接;
锁紧件,所述锁紧件抵接于所述连接管上,所述锁紧件位于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且所述锁紧件与所述锚固杆螺纹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结构包括:
多个纵向承重梁,多个所述纵向承重梁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边的顶面,多个所述纵向承重梁之间相互平行,且所述纵向承重梁的设置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框架边的轴向方向;
横向承重梁,所述横向承重梁设置在多个所述纵向承重梁上;
异形承重梁,所述异形承重梁与所述横向承重梁平行抵接在多个所述纵向承重梁上,所述异形承重梁用于对桥梁翼缘结构的边缘结构进行成型;
浇筑面板,所述浇筑面板铺设于所述异形承重梁和所述横向承重梁的顶面,以构建桥梁翼缘浇筑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承重梁通过多个卡扣与所述第二框架边可拆卸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还包括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
支撑竖杆,所述支撑竖杆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边的一端上,且所述支撑竖杆远离所述第一框架边处;
加强斜杆,所述加强斜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边和所述支撑竖杆之间,所述加强斜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边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竖杆相连,且所述加强斜杆呈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边、所述第二框架边、所述支撑竖杆和所述加强斜杆上均设置有多个装配孔;
其中,所述第一框架边、所述第二框架边、所述第三框架边之间均通过装配孔相连;
另外,所述第二框架边、所述支撑竖杆和所述加强斜杆之间也通过装配孔相连。
8.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
CN202222483289.XU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及模板体系 Active CN218880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83289.XU CN218880586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及模板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83289.XU CN218880586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及模板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0586U true CN218880586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43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83289.XU Active CN218880586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及模板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05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70776A (zh) * 2024-03-11 2024-04-12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顶推实时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70776A (zh) * 2024-03-11 2024-04-12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顶推实时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52283B (zh) 路桥预制小箱梁式隐盖梁的大胯径支承体系的施工方法
KR100626542B1 (ko) 강판성형보와 콘크리트를 이용한 복합보 구조
CN218880586U (zh) 一种桥梁翼缘施工用支撑平台及模板体系
JP2006090026A (ja) 既設鋼部材アーチ橋の補修・補強構造
CN113250327A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的结构体系及其安装方法
CN215925691U (zh) 一种桥梁0号块浇筑用承托支架
JP2002227133A (ja) 打ち替え合成床版鋼桁橋及び施工方法
CN106545115B (zh) 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的施工方法
CN114232508A (zh) 一种钢混组合梁现浇桥面板施工支撑装置
CN112323647B (zh) 刚构桥挂篮悬浇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5058976A (zh) 含横隔板变截面现浇箱梁铝合金内模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3684766A (zh) 一种用于桥梁主塔牛腿的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KR102204901B1 (ko) 강판 보강 전단벽
CN114481846B (zh) 桥梁混凝土桥面板的现浇施工方法和桥梁施工模架
CN218438252U (zh) 基于钢结构建筑外悬挑现浇砼构件的装配式支模体系
CN216786888U (zh) 现役箱梁横隔板悬空支模体系
JP2006118191A (ja) 合成床版橋のコンクリート床版の構築方法および型枠構造
CN217710298U (zh) 一种钢壳砼盖梁
CN115535877B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固定塔吊附臂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8932884U (zh) 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及系统
CN216809609U (zh) 一种钢混组合梁现浇桥面板施工支撑装置
CN215669062U (zh) 一种用于桥梁主塔牛腿的施工平台
CN218989872U (zh) 一种梯形截面梁装配的空心墩横隔板
CN115491987A (zh) 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6007325U (zh) 一种钢梁和钢柱的连接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