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1987A - 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1987A
CN115491987A CN202211142164.9A CN202211142164A CN115491987A CN 115491987 A CN115491987 A CN 115491987A CN 202211142164 A CN202211142164 A CN 202211142164A CN 115491987 A CN115491987 A CN 1154919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guardrail
bridge
bearing
cross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421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兵
张凯
刘亮
杨如刚
张晓斌
马凡尹
王嘉新
王克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421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919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1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19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包括:架体竖杆,架体竖杆竖直设置于外侧主纵梁一侧,且架体竖杆与外侧主纵梁相连;架体横杆;斜撑支杆;锚固结构;护栏结构。本发明将架体横杆和架体竖杆进行一端铰接相连,然后将斜撑支杆设置在架体横杆和架体竖杆之间,通过斜撑支杆调节架体横杆在架体竖杆上的铰接角度,调节好架体竖杆和架体横杆之间的铰接角度,让架体横杆与锚固结构锚固相连,实现对架体横杆的双向固定,保证了架体横杆及其整个支架的承重稳定能力。即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桥梁翼缘模板结构承重能力差且不便于进行坡度调节的缺点。同时承重支架结构还设置有护栏结构,保证了在桥梁翼缘施工时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钢混组合梁桥面板采用现浇结构的,外侧的悬臂翼缘结构通常随着桥梁横坡的变化存在翼缘宽度、翼缘坡度、倒角尺寸的差别。现浇钢混组合梁外侧悬臂翼缘结构通常采用搭设支架或在钢梁外侧焊接托架浇筑的方式,无法根据桥梁翼缘结构进行适配调整,安装拆卸难,模板周转利用率不高,造成材料的浪费。
现有专利号为CN112832137A、专利名称为一种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桥面板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公开了支模体系包括钢箱梁底板,钢箱梁底板顶面连接有竖直的钢箱梁侧腹板、钢箱梁中间腹板,每个钢箱梁侧腹板、钢箱梁中间腹板顶部有钢箱梁顶板,两侧的钢箱梁侧腹板安装有可调式三角支架悬挑翼缘板悬浇体系,钢箱梁中间腹板与钢箱梁侧腹板之间安装有现浇桥面板底部柔性无损夹固对撑底模支撑体系,方法包括钢箱梁节段预制运输以及拼装、安装可调式三角支架、架设钢箱梁和临边防护、安装现浇桥面板、绑扎钢筋、安装预埋钢管、浇筑养护、拆除模板及支架、拆除模板及支架。
在上述公开的专利中,有如下缺点:
1、所述支模体系的整体支撑作用通过悬挂在钢梁顶板的外翼缘上,使得整体模板体系的承重能力不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且支模体系锚固需在钢梁顶板上开孔,容易对钢结构造成损伤,影响钢结构的使用寿命;
2、支模体系对桥梁翼缘的坡度进行调解时,需要同时调节两个可调式顶托,才能实现对桥梁翼缘的坡度调节,因此安装调节和拆卸过程较为复杂,无法很好的做到便捷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桥梁翼缘模板结构承重能力差且不便于进行坡度调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包括:
架体竖杆,所述架体竖杆竖直设置于外侧主纵梁一侧,且所述架体竖杆与外侧主纵梁相连;
架体横杆,所述架体横杆的一端与所述架体竖杆的顶端铰接,所述架体横杆用于承载支撑;
斜撑支杆,所述斜撑支杆的一端与所述架体横杆调节相连,所述斜撑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架体竖杆调节相连,且所述斜撑支杆倾斜设置,所述斜撑支杆用于调节架体横杆和架体竖杆之间的铰接角度;
锚固结构,所述锚固结构设置在所述外侧主纵梁的顶部,所述锚固结构与所述架体横杆锚固相连;
护栏结构,所述护栏结构与所述架体横杆相连,所述护栏结构位于远离所述架体竖杆的一端,所述护栏结构用于支撑防护。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斜撑支杆还包括:
两个斜撑丝杆,两个所述斜撑丝杆分别设置于所述斜撑支杆的两端,一个所述斜撑丝杆的一端与所述架体竖杆相连,另一个所述斜撑丝杆的一端与所述架体横杆相连,且两个所述斜撑丝杆分别与所述斜撑支杆螺纹相连。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锚固结构包括:
锚固座,所述锚固座设置在所述外侧主纵梁的顶部,所述锚固座与所述外侧主纵梁固定相连;
锚管,所述锚管抵接设置于所述锚固座上,且所述锚管位于远离所述架体横杆处,所述锚管用于容纳移动锚固长度;
斜拉锚固杆,所述斜拉锚固杆的一端与所述架体横杆相连,所述斜拉锚固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锚管,且所述斜拉锚固杆与所述锚管滑动相连;
拉杆螺帽,所述拉杆螺帽抵接设置于所述锚管的一端,所述拉杆螺帽位于远离所述架体横杆处,所述拉杆螺帽与所述斜拉锚固杆螺纹相连。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护栏结构包括:
护栏立柱,所述护栏立柱竖直设置在所述架体横杆的另一端,且所述护栏立柱与所述架体可拆卸相连;
护栏斜杆,所述护栏斜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架体横杆上,另一端设置在护栏立柱上,且所述护栏斜杆倾斜设置;
多个护栏卡扣,多个所述护栏卡扣沿所述护栏立柱的轴向设置,所述护栏卡扣用于安装护栏横杆。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架体竖杆和所述架体横杆的铰接一端通过一连接板进行铰接,且所述架体竖杆和所述架体横杆之间有铰接转动空间。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系统,采用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所述承重系统包括:
多个承重支架,多个所述承重支架沿桥梁架设方向设置,且多个所述承重支架之间相互平行;
多个纵向连接杆,多个所述纵向连接杆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承重支架之间,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承重支架之间通过多个纵向连接杆相连;
浇筑结构,所述浇筑结构设置于多个所述承重支架上的架体横杆上,所述浇筑结构用于构建浇筑空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浇筑结构包括:
多个纵向分配梁,多个所述纵向分配梁平行设置于所述架体横杆上,且所述纵向分配梁的设置方向垂直于所述架体横杆的铰接转动方向,所述纵向分配梁与所述架体横杆可拆卸相连;
横向分配梁,所述横向分配梁设置在多个所述纵向分配梁的顶端,所述横向分配梁与所述纵向分配梁相连接;
异形分配梁,所述异形分配梁平行设置于所述横向分配梁的一侧,所述异形分配梁通过所述纵向分配梁与所述架体横杆可拆卸相连,且所述异形分配梁位于远离所述锚固结构处;
浇筑面板,所述浇筑面板设置在所述横向分配梁和异形分配梁的顶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异形分配梁与所述横向分配梁在所述架体横杆的走向一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卡扣内设置有防护栏杆,多个所述防护栏杆之间相互连接。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系统的施工方法,对第二方面所述的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系统进行施工,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拼装场组装承重支架,将架体横杆与架体竖杆进行铰接相连,让斜撑支杆与架体横杆、架体竖杆构建三角形结构;
S2;在架体横杆上安装护栏结构,将护栏立柱、架体横杆、护栏斜杆构建三角形结构;
S3:在外侧主纵梁的侧面安装S2中组装好的承重支架的架体竖杆,同时承重支架与锚固结构进行锚固;
S4:在S3架设后,通过斜撑支杆进行横杆坡度调节,达到桥梁翼缘设计施工要求;
S5:沿桥梁走向重复S1-S4步骤后,在每两个相邻的承重支架之间安装多个纵向连接杆,将每两个相邻的承重支架进行连接;
S6:在多个承重支架的横杆上安装浇筑结构,形成模板体系;
S7:在桥梁翼缘结构浇筑层浇筑时,在预留浇筑面板上预留预留孔,预留孔贯穿桥梁翼缘结构,预留孔用于吊装拆卸承重支架;
S8:在桥梁翼缘结构浇筑层成型后,拆除承重系统的承重支架;在预留孔顶端处安装滑轮和架设第一调取设备,同时架设第二调取设备,第一调取设备和第二调取设备分别与纵向连接杆进行吊取拆装,完成承重系统的拆卸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将架体横杆和架体竖杆进行一端铰接相连,然后将斜撑支杆设置在架体横杆和架体竖杆之间,通过斜撑支杆调节架体横杆在架体竖杆上的铰接角度,调节好架体竖杆和架体横杆之间的铰接角度,让架体横杆与锚固结构锚固相连,实现对架体横杆的双向固定,保证了架体横杆及其整个支架的承重稳定能力。即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桥梁翼缘模板结构承重能力差且不便于进行坡度调节的缺点。同时承重支架结构还设置有护栏结构,保证了在桥梁翼缘施工时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系统的架体竖杆、架体横杆和斜撑支杆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系统的架体竖杆、架体横杆、斜撑支杆、护栏结构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系统的承重支架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系统的承重支架、浇筑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系统的结构安装示意图(未拆卸时);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系统的结构安装示意图(拆卸时)。
图中标记如下所示:
1、外侧主纵梁;11、附墙座;12、卡扣件;13、锚固座;131、斜拉锚固杆;132、锚管;
2、架体竖杆;21、纵向连接杆;
3、架体横杆;31、安装孔;
4、斜撑支杆;41、斜撑丝杆;
5、护栏立柱;51、护栏斜杆;52、护栏卡扣;
6、浇筑结构;61、异形分配梁;62、横向分配梁;63、纵向分配梁;64、浇筑面板;
7、浇筑层;71、预留孔;
8、第一调取设备;81、滑轮;
9、第二调取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参照图1-7,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通过在外侧主纵梁1顶端上设置锚固结构,所述承重支架通过锚固结构与外侧主纵梁1的顶端相互锚固,同时所述承重支架还与外侧主纵梁1的加工侧面进行安装连接,保证所述承重支架的整体承重能力。
具体的,所述承载支架包括:架体竖杆2、架体横杆3、斜撑支杆4、锚固结构和护栏结构。所述架体竖杆2竖直设置于外侧主纵梁1一侧,且所述架体竖杆2与所述外侧主纵梁1固定相连。所述架体横杆3的一端与所述架体竖杆2的顶端铰接,所述架体横杆3用于对浇筑结构6进行承载支撑。所述斜撑支杆4倾斜设置在所述架体横杆3和所述架体竖杆2之间,所述斜撑支杆4的一端与所述架体横杆3调节相连,所述斜撑支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架体竖杆2调节相连,所述斜撑支杆4用于调节架体横杆3和架体竖杆2之间的铰接角度。所述锚固结构设置在所述外侧主纵梁1的顶部,所述锚固结构与所述架体横杆3锚固相连。所述护栏结构与所述架体横杆3相连,所述护栏结构位于远离所述架体竖杆2的一端,所述护栏结构用于支撑防护桥梁翼缘加工。在本实施例中,将架体横杆3和架体竖杆2进行一端铰接相连,然后将斜撑支杆4设置在架体横杆3和架体竖杆2之间,通过斜撑支杆4调节架体横杆3在架体竖杆2上的铰接角度,在此过程中,架体竖杆2位置保持不变,始终与外侧主纵梁1固定相连。调节好架体竖杆2和架体横杆3之间的铰接角度,让架体横杆3与锚固结构锚固相连,实现对架体横杆3的双向固定,保证了架体横杆3及其整个支架的承重稳定能力。即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桥梁翼缘模板结构承重能力差且不便于进行坡度调节的缺点。同时承重支架结构还设置有护栏结构51,保证了在桥梁翼缘施工时的安全性能。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浇筑结构6在架体横杆3、架体竖杆2、斜撑支杆4、护栏结构完成安装后,架设安装在架体横杆3的顶面上,利用架体横杆3的顶面对浇筑结构6进行整体支撑。
参照图1,所述架体竖杆2和所述架体横杆3上均设置有多个安装孔31,多个安装孔31分别沿所述架体竖杆2和架体横杆3的轴向设置。即在架体竖杆2和架体横杆3上均开设有多个安装孔31。所述斜撑支杆4的两端上均设置有斜撑丝杆41,一个所述斜撑丝杆41的一端与所述架体竖杆2相连,另一个所述斜撑丝杆41的一端与所述架体横杆3相连,且两个所述斜撑丝杆41分别与所述斜撑支杆4螺纹相连。即所述斜撑支杆4通过两个所述斜撑丝杆41分别与所述架体竖杆2和所述架体横杆3相连。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斜撑丝杆41分别与架体竖杆2和架体横杆3上的安装孔31相连接。在需要小范围调节翼缘坡度时,通过旋转斜撑支杆4,调节与斜撑丝杆41的螺纹连接进给量,调节架体横杆3与架体竖杆2之间的铰接角度;在需要大范围调节翼缘坡度时,通过调节斜撑丝杆41在架体竖杆2和架体横杆3上的安装孔31安装位置,大范围调节架体横杆3和架体竖杆2之间的铰接角度,以实现对不同要求的桥梁翼缘进行支撑。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锚固结构包括:锚固座13、锚管132和斜拉锚固杆131,所述锚固座13设置在所述外侧主纵梁1的顶部,所述锚固座13与所述外侧主纵梁1固定相连。所述锚管132贯穿所述锚固座13,所述锚管132用于容纳移动锚固长度。所述斜拉锚固杆131的一端与所述架体横杆3上的安装孔31相连,所述斜拉锚固杆131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锚管132,且所述斜拉锚固杆131与所述锚管132滑动相连,通过控制斜拉锚固杆131在锚管132内的位移长度调节架体横杆3的锚固高度。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将斜拉锚固杆131在锚管132处进行固定,所述锚管132的一端设置有拉杆螺帽(图中未标出),所述拉杆螺帽位于远离所述架体横杆3处,且拉杆螺帽抵接于所述锚管132远离锚固座13的一端上,所述拉杆螺帽与所述斜拉锚固杆131螺纹相连。即所述斜拉锚固杆131通过与拉杆螺帽螺纹相连,实现斜拉锚固杆131在锚管132内固定,保证了锚固结构的支撑效果。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后续浇筑翼缘结构之后,锚管132、斜拉锚固杆131便于进行拆卸,所述锚管与所述锚固座之间相互抵接。即在需要固定锚管时,只需要通过拉杆螺帽与斜拉锚固杆之间螺纹连接咬合力,让拉杆螺帽将锚管紧紧抵接在锚固座上,锚管132的内、外侧需包裹黄油及胶带,以便于后期拆除。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后续斜拉锚固杆131在桥梁翼缘浇筑后进行拆卸,所述斜拉锚固杆131在锚固座13远离拉杆螺帽的一端处套设有套管(图中未标出),所述套管贯穿于所述锚固座13,且套接于所述锚管132内,所述斜拉锚固杆131滑动连接于所述套管内。即所述斜拉锚固杆131一端连接于所述架体横杆上,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套管、锚管132与拉杆螺帽进行螺纹相连。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套管为pvc管道或塑料管道。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强所述架体横杆3的支撑防护效果。所述护栏结构装配式安装设置在所述架体横杆3一端,且所述护栏结构位于远离所述架体竖杆2处。具体的,所述护栏结构包括:护栏立柱5、护栏斜杆51、护栏卡扣52。所述护栏立柱5上也设置有多个安装孔31,所述护栏立柱5通过其上的安装孔31与所述架体横杆3上的安装孔31进行相连。所述护栏立柱5竖直设置在所述架体横杆3的另一端,且所述护栏立柱5与所述架体竖杆2可拆卸相连。即所述护栏立柱5无论架体横杆3与架体竖杆2之间的铰接角度如何,护栏立柱5均竖向垂直设置,保证护栏立柱5的防护效果。所述护栏斜杆5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架体横杆3上,另一端设置在护栏立柱5上,且所述护栏斜杆51倾斜设置,所述护栏斜杆51用于增强所述护栏立柱5与架体横杆3之间的连接稳定,同时也保证了所述护栏立柱5的支撑防护效果。多个所述护栏卡扣52沿所述护栏立柱5的轴向设置,所述护栏卡扣52用于安装护栏横杆(图中未标出),以构建防护栏,保证所述护栏结构的防护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加固和后续拆卸架体竖杆2,所述架体竖杆2上设置有多组卡扣件12,所述卡扣件12位于靠近所述外侧主纵梁1处,且所述外侧主纵梁1上设置有多个附墙座11,所述附墙座11与所述外侧主纵梁1固定连接,所述卡扣件12与所述附墙座11相卡接。所述附墙座11呈工字型结构,所述附墙座11的两平行端分别与所述架体竖杆2平行,所述卡扣件12通过卡扣于附墙座11的开口处,将附墙座11靠近所述架体竖杆2的一平行端进行卡接,使得架体竖杆2通过卡扣件12与附墙座11卡接固定,即所述架体竖杆2与所述附墙座11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架体竖杆2和所述架体横杆3的铰接一端通过一连接板(图中未标出)进行铰接。具体的,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架体竖杆2顶部一安装孔31相连,所述架体横杆3通过其上的安装孔31铰接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即所述架体竖杆2和所述架体横杆3之间通过连接板进行铰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架体竖杆2和所述架体横杆3还可以直接铰接相连。且所述架体竖杆2和所述架体横杆3之间有铰接转动空间,以便于调节架体横杆3与架体竖杆2之间的铰接角度。实现针对于不同的桥梁翼缘施工要求进行调节。
实施例二
参照图1-7,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系统,所述承重系统采用了实施例一中的所述承重支架。所述承重系统通过采用承重支架,对桥梁翼缘的浇筑面进行整体支撑,保证了桥梁翼缘施工的安全稳定。让架体横杆3通过架体竖杆2和锚固结构对浇筑面进行支撑稳固。
具体的,所述承重系统包括:多个承重支架、浇筑结构6和纵向连接杆21。多个所述承重支架沿桥梁架设方向设置,且多个所述承重支架之间相互平行。多个所述纵向连接杆21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承重支架之间,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承重支架之间通过多个纵向连接杆21相连,以保证所述承重系统的整体稳定支撑效果。所述浇筑结构6设置于多个所述承重支架上的架体横杆3上,所述浇筑结构6用于构建浇筑空间,形成桥梁翼缘浇筑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浇筑结构6包括:异形分配梁61、横向分配梁62、纵向分配梁63和浇筑面板64。多个所述纵向分配梁63平行设置于所述架体横杆3上,且所述纵向分配梁63的设置方向垂直于所述架体横杆3的铰接转动方向,所述纵向分配梁63与所述架体横杆3可拆卸相连。所述横向分配梁62设置在多个所述纵向分配梁63的顶端,所述横向分配梁62与所述纵向分配梁63相连接。所述异形分配梁61平行设置于所述横向分配梁62的一侧,所述异形分配梁61通过所述纵向分配梁63与所述架体横杆3可拆卸相连,且所述异形分配梁61位于远离所述锚固结构处。所述浇筑面板64设置在所述横向分配梁62和异形分配梁61的顶面,所述浇筑面板64用于浇筑桥梁翼缘体。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浇筑结构6设置在承重支架的架体横杆3上,利用架体横杆3对浇筑结构6进行支撑,然后通过调节架体横杆3与架体竖杆2之间的铰接角度,实现对桥梁翼缘的不同施工要求进行调节,以满足实际施工需要。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后续对桥梁翼缘浇筑进行拆模工作。所述横向分配梁62通过卡扣件12与所述架体横杆3进行可拆卸相连。具体的,所述纵向分配梁63呈工字型,所述纵向分配梁63的一平行底端用于架体横杆3抵接,所述卡扣件12卡接于纵向分配梁63的开口处,所述卡扣件12将所述纵向分配梁63的平行底端卡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异形分配梁61与所述横向分配梁62的走向一致,且所述异形分配梁61靠近所述横向分配梁62的一侧处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构建桥梁翼缘浇筑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纵向连接杆21分别连接于每两个相邻的架体横杆3之间、每两个相邻的架体竖杆2之间,以此保证所述承重系统整体支撑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多个所述承重支架的支撑防护效果。所述防护卡扣内设置有防护栏杆,多个所述防护栏杆之间可相互连接,以有效增强护栏结构的防护效果。
实施例三
参照图1-7,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系统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为对实施例二中的承重系统进行施工安装,所述施工方法通过将架体竖杆2、架体横杆3、斜撑支杆4、护栏结构进行预先组装,将组装好的承重支架进行安装在外侧主纵梁1上,根据桥梁翼缘的设计进行架体横杆3走向调节,满足桥梁翼缘的施工要求,而后将浇筑结构6进行组装浇筑结构6,完成承重系统的安装施工。
参照图2-图7,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S1;如图2,在拼装场组装承重支架;承重支架主要由架体横杆3、架体竖杆2、斜撑支杆4、附墙座11组成。将架体横杆3与架体竖杆2进行铰接相连,让斜撑支杆4与架体横杆3、架体竖杆2构建三角形结构;
S2;如图3,在架体横杆3上安装护栏结构;将护栏立柱5安装在横杆远离竖杆的一端处,在护栏立柱5和架体横杆3上安装护栏斜杆51,让护栏立柱5、架体横杆3、护栏斜杆51构建三角形结构;
S3:如图4,在外侧主纵梁1的侧面安装S2中组装好的承重支架的架体竖杆2,同时承重支架与锚固结构进行锚固;横杆通过斜拉锚固杆131与锚固座13进行锚固,同时竖杆通过附墙座11与主纵梁平行可拆卸相连;
S4:在S3架设后,通过斜撑支杆4进行横杆坡度调节,达到桥梁翼缘设计施工要求。小范围调节翼缘坡度时,通过旋转斜撑支杆4,调节与斜撑丝杆41的螺纹连接进给量,调节架体横杆3与架体竖杆2之间的铰接角度;大范围调节翼缘坡度时,通过调节斜撑丝杆41在架体竖杆2和架体横杆3上的安装孔31安装位置,大范围调节架体横杆3和架体竖杆2之间的铰接角度,以实现对不同要求的桥梁翼缘进行支撑。同时锚固结构相应调整;
S5:沿桥梁走向重复S1-S4步骤后,在每两个相邻的承重支架之间安装多个纵向连接杆21,将每两个相邻的承重支架进行连接;多个所述纵向连接杆21分别连接于每两个相邻的架体横杆3之间、每两个相邻的架体竖杆2之间,完成多个承重支架连接工作。
S6:如图5,在多个承重支架的横杆上安装浇筑结构6,形成模板
体系;多个纵向分配梁63,然后多个纵向分配梁63上平行安装横向分配梁62和异形分配梁61,而后在横向分配梁62和异形分配梁61上安装浇筑面板64,构建桥梁翼缘浇筑空间;
S7:桥梁翼缘结构浇筑层7浇筑时,在预留浇筑面板64上预留预留孔71,预留孔71贯穿桥梁翼缘结构,预留孔71用于吊装拆卸承重支架;
S8:参照图6、图7,桥梁翼缘结构浇筑层7成型后,拆除承重系统的承重支架;将护栏结构进行拆卸,在预留孔71顶端处安装滑轮81和架设第一调取设备8,拆卸锚固结构和附墙座11,同时架设第二调取设备9,第一调取设备8和第二调取设备9分别与纵向连接杆21进行吊取拆装,完成承重系统的拆卸工作。达到拆模强度后,可利用在桥面布设的第一调取设备8(如:卷扬机)吊点及第二调取设备9(如:起重设备)吊点共同提吊一个承重支架,松开拉杆螺帽,拆除斜向支杆,在桥面卷扬机及起重设备的配合下,将单组承重单元缓慢拖出主纵梁下翼缘板并下放,将吊点全部交由起重设备吊点,然后解除卷扬机吊点,将一组承重单元利用起重设备吊装至桥面上方的运输车上。
针对本申请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物和其他材料,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档等,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作为参考。与本申请内容不一致或产生冲突的申请历史文件除外,对本申请权利要求最广范围有限制的文件(当前或之后附加于本申请中的)也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申请附属材料中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与本申请内容有不一致或冲突的地方,以本申请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为准。
最后,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原则。其他的变形也可能属于本申请的范围。因此,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替代配置可视为与本申请的教导一致。相应地,本申请的实施例不仅限于本申请明确介绍和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竖杆,所述架体竖杆竖直设置于外侧主纵梁一侧,且所述架体竖杆与外侧主纵梁相连;
架体横杆,所述架体横杆的一端与所述架体竖杆的顶端铰接,所述架体横杆用于承载支撑;
斜撑支杆,所述斜撑支杆的一端与所述架体横杆调节相连,所述斜撑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架体竖杆调节相连,且所述斜撑支杆倾斜设置,所述斜撑支杆用于调节架体横杆和架体竖杆之间的铰接角度;
锚固结构,所述锚固结构设置在所述外侧主纵梁的顶部,所述锚固结构与所述架体横杆锚固相连;
护栏结构,所述护栏结构与所述架体横杆相连,所述护栏结构位于远离所述架体竖杆的一端,所述护栏结构用于支撑防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支杆还包括:
两个斜撑丝杆,两个所述斜撑丝杆分别设置于所述斜撑支杆的两端,一个所述斜撑丝杆的一端与所述架体竖杆相连,另一个所述斜撑丝杆的一端与所述架体横杆相连,且两个所述斜撑丝杆分别与所述斜撑支杆螺纹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结构包括:
锚固座,所述锚固座设置在所述外侧主纵梁的顶部,所述锚固座与所述外侧主纵梁固定相连;
锚管,所述锚管抵接设置于所述锚固座上,且所述锚管位于远离所述架体横杆处,所述锚管用于容纳移动锚固长度;
斜拉锚固杆,所述斜拉锚固杆的一端与所述架体横杆相连,所述斜拉锚固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锚管,且所述斜拉锚固杆与所述锚管滑动相连;
拉杆螺帽,所述拉杆螺帽抵接设置于所述锚管的一端,所述拉杆螺帽位于远离所述架体横杆处,所述拉杆螺帽与所述斜拉锚固杆螺纹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结构包括:
护栏立柱,所述护栏立柱竖直设置在所述架体横杆的另一端,且所述护栏立柱与所述架体可拆卸相连;
护栏斜杆,所述护栏斜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架体横杆上,另一端设置在护栏立柱上,且所述护栏斜杆倾斜设置;
多个护栏卡扣,多个所述护栏卡扣沿所述护栏立柱的轴向设置,所述护栏卡扣用于安装护栏横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竖杆和所述架体横杆的铰接一端通过一连接板进行铰接,且所述架体竖杆和所述架体横杆之间有铰接转动空间。
6.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所述承重系统包括:
多个承重支架,多个所述承重支架沿桥梁架设方向设置,且多个所述承重支架之间相互平行;
多个纵向连接杆,多个所述纵向连接杆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承重支架之间,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承重支架之间通过多个纵向连接杆相连;
浇筑结构,所述浇筑结构设置于多个所述承重支架上的架体横杆上,所述浇筑结构用于构建浇筑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结构包括:
多个纵向分配梁,多个所述纵向分配梁平行设置于所述架体横杆上,且所述纵向分配梁的设置方向垂直于所述架体横杆的铰接转动方向,所述纵向分配梁与所述架体横杆可拆卸相连;
横向分配梁,所述横向分配梁设置在多个所述纵向分配梁的顶端,所述横向分配梁与所述纵向分配梁相连接;
异形分配梁,所述异形分配梁平行设置于所述横向分配梁的一侧,所述异形分配梁通过所述纵向分配梁与所述架体横杆可拆卸相连,且所述异形分配梁位于远离所述锚固结构处;
浇筑面板,所述浇筑面板设置在所述横向分配梁和异形分配梁的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分配梁与所述横向分配梁在所述架体横杆的走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卡扣内设置有防护栏杆,多个所述防护栏杆之间相互连接。
10.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系统,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拼装场组装承重支架,将架体横杆与架体竖杆进行铰接相连,让斜撑支杆与架体横杆、架体竖杆构建三角形结构;
S2;在架体横杆上安装护栏结构,将护栏立柱、架体横杆、护栏斜杆构建三角形结构;
S3:在外侧主纵梁的侧面安装S2中组装好的承重支架的架体竖杆,同时承重支架与锚固结构进行锚固;
S4:在S3架设后,通过斜撑支杆进行横杆坡度调节,达到桥梁翼缘设计施工要求;
S5:沿桥梁走向重复S1-S4步骤后,在每两个相邻的承重支架之间安装多个纵向连接杆,将每两个相邻的承重支架进行连接;
S6:在多个承重支架的横杆上安装浇筑结构,形成模板体系;
S7:在桥梁翼缘结构浇筑层浇筑时,在预留浇筑面板上预留预留孔,预留孔贯穿桥梁翼缘结构,预留孔用于吊装拆卸承重支架;
S8:在桥梁翼缘结构浇筑层成型后,拆除承重系统的承重支架;在预留孔顶端处安装滑轮和架设第一调取设备,同时架设第二调取设备,第一调取设备和第二调取设备分别与纵向连接杆进行吊取拆装,完成承重系统的拆卸工作。
CN202211142164.9A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54919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42164.9A CN115491987A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42164.9A CN115491987A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1987A true CN115491987A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70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42164.9A Pending CN115491987A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9198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52283B (zh) 路桥预制小箱梁式隐盖梁的大胯径支承体系的施工方法
CN211369053U (zh) 一种钢筋桁架板跨框架结构端支撑节点结构
CN207419520U (zh) 管廊施工用模板组件
CN111172887A (zh) 空心薄壁墩连续刚构桥主梁的施工方法及其0号块托架
CN108625486A (zh) 一种钢筋桁架板跨框架结构边部支撑节点结构
CN212689564U (zh) 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及临时支撑结构
JPS59501465A (ja) 片持ばり工法によるプレストレスト・コンクリ−ト橋の分割注型装置
CN111456425A (zh) 楼承板临时支撑装置、临时支撑结构及临时支撑方法
CN208472973U (zh) 一种可拆卸式钢筋桁架板端支撑节点结构
CN108625488A (zh) 一种可拆卸式钢筋桁架板端支撑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9976016U (zh) 一种自带钢筋保护层支撑的组合钢模板龙骨支架
CN115491987A (zh) 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8533724U (zh) 一种可拆卸式钢筋桁架板边支撑节点结构
CN218932884U (zh) 一种桥梁翼缘用承重支架及系统
CN108625487A (zh) 一种钢筋桁架板跨框架结构端支撑节点结构
CN112323647B (zh) 刚构桥挂篮悬浇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5104731U (zh) 一种三角托架结构
CN112227216B (zh) 一种钢斜撑连续刚构桥的三角区扣索吊索联合施工方法
CN213538700U (zh) 一种用于钢混组合梁桥悬臂端混凝土施工的支撑结构
CN115058976A (zh) 含横隔板变截面现浇箱梁铝合金内模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1818043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外露面的模板结构
CN116556567B (zh) 大跨度钢筋桁架楼承板挠度限制系统设计与施工方法
CN216809595U (zh) 一种钢混叠合桥梁面板浇筑用伸缩滑膜支架
CN108625484A (zh) 一种可拆卸式钢筋桁架板边支撑节点结构
CN220117038U (zh) 一种钢箱组合梁现浇桥面板翼缘吊模施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