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8236B - 操作拉绳以及操作拉绳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操作拉绳以及操作拉绳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8236B
CN102388236B CN201080027759.9A CN201080027759A CN102388236B CN 102388236 B CN102388236 B CN 102388236B CN 201080027759 A CN201080027759 A CN 201080027759A CN 102388236 B CN102388236 B CN 1023882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tay cord
fitting projection
embedding hole
connected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77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8236A (zh
Inventor
中村元
河合英治
山口将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chikawa Corp
Tachikawa Blin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chikawa Blin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515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4233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515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3905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515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1338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733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8112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achikawa Blin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chikawa Blin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841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651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88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82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8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82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1/00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6Details of cords, e.g. buckles, drawing knob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12Hauling- or hoisting-chains so called ornamental cha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0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22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elements
    • E05Y2201/676Transmission of human forc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0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22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elements
    • E05Y2201/676Transmission of human force
    • E05Y2201/678Hand cha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6Details of cords, e.g. buckles, drawing knobs
    • E06B2009/3265Emergency release to prevent strangulation or excessive loa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1/0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1/02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locking by rotation
    • F16B21/04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locking by rotation with bayonet cat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Blind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Ropes Or Cable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耐久性的操作拉绳。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连接部连接拉绳两端部的拉绳,其中,上述连接部具有直接或通过连接部件相连接的第一及第二连接部,相邻连接部或连接部件之中的一方具有嵌合凸部,另一方具有可嵌合于上述嵌合凸部的嵌合孔,上述嵌合凸部为实心体。

Description

操作拉绳以及操作拉绳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横式百叶窗、纵型百叶窗、卷绕型屏幕、纱窗、上下滑动窗、帆布篷、天窗、晒衣架竿的升降装置等的操作拉绳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升降装置中,可旋转地支撑于支撑架一端的滑轮上挂设有环状操作拉绳,操纵该操作拉绳使滑轮转动,由此对支撑于支撑架上的遮光部件进行升降操作。
在这种操作拉绳中,有一种具备可以连接或分离的部位(连接部)的操作拉绳。其连接部的功能为,当居住者在操作拉绳上跘到脚的时候可以使其分离而防止发生事故,或者,使操作拉绳轻易做到非环状结构而可以方便进行更换。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操作拉绳,其具有在操作拉绳延伸方向上施加剧变力量时可分离的连接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特开2003-1844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对操作拉绳施加的负荷小、或者,对操作拉绳的耐久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具备安全装置的操作拉绳问题不大,但是,要求耐久性的条件下,上述现有操作拉绳的耐久性不够,使用次数达到规定值之前就会损坏。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的操作拉绳。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在拉绳的两端部通过连接部相连接的拉绳中,上述连接部具有直接或通过连接部件相连接的第一及第二连接部,相邻的连接部或连接部件的一方具有嵌合凸部,另一方具有可嵌合于上述嵌合凸部的嵌合孔,上述嵌合凸部为实心体。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具有连接部的操作拉绳不适合应用于对耐久性要求高的情况,并认为需要提供具有不同构成的操作拉绳。并且发现,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连接部中,其耐久性不够是因为其嵌合孔与嵌合凸部的嵌合结构为空心结构所导致。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根据如上所述的理解,发现当操作拉绳具有由实心体构成的嵌合凸部嵌合于嵌合孔的结构时,会表现出优异的耐久性,由此完成本发明。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形态。在以下所述的各种实施形态可以互相组合使用。
作为一例,一种球链,其中,在拉绳上以相同间隔固定合成树脂制球体并形成球链,而且,通过连接部连接上述球链两端部并构成环状的球链,在此,上述连接部具备形状相同于上述球体的嵌合部,上述嵌合部由具备实心体嵌合凸部的第一嵌合部与具备可嵌合于上述嵌合凸部的嵌合孔的第二嵌合部构成,上述嵌合凸部可以弹性地嵌入或脱离于上述嵌合孔。
作为一例,一种通过连接部连接拉绳两端部的拉绳,其中,上述连接部由具备轴状嵌合凸部的第一嵌合部与具备可嵌合于上述嵌合凸部的嵌合孔的第二嵌合部构成,上述嵌合凸部通过插入于上述嵌合孔并以旋转方式可嵌合于该嵌合孔中。
作为一例,一种通过连接部连接拉绳两端部而构成环状的拉绳,其中,上述连接部具备:分别设置于上述拉绳两端的轴状嵌合凸部,以及使得上述嵌合凸部相互面对而嵌合的筒状连接部件。
作为一例,一种利用连接器连接端部而构成环状的拉绳,其中,上述连接器具备:可以卡合设置在上述拉绳端部上的球体的连接器工件,以及连接上述连接器工件的连接部件。并且,其可以为该拉绳的连接器。
作为一例,在上述拉绳上还可以以相同间隔成形并固定有合成树脂制球体。
作为一例,上述连接部具有与上述球体形状相同的嵌合部,上述嵌合部具备:具有实心体嵌合凸部的第一嵌合部,以及具有可嵌合于上述嵌合凸部的嵌合孔的第二嵌合部,其中,上述嵌合凸部可以弹性地嵌入或脱离于上述嵌合孔。
作为一例,在上述嵌合凸部的前端部上具备直径大于该嵌合凸部的基端部的扩径部,在上述嵌合孔的深部上可以设置有弹性地保持上述扩径部的卡合部。
作为一例,上述连接部具备:在第一连接拉绳的一端上具有上述嵌合凸部的连接部件,以及在第二连接拉绳的一端上具有上述嵌合孔的连接部件,其中,设置在上述各连接拉绳的另一端的半部与设置在上述拉绳的端部上的半部相互熔接而形成上述球体。
作为一例,上述嵌合凸部可以注塑成型于上述第一连接拉绳的一端。
作为一例,可以在上述嵌合凸部的前端部上设置倒角部。
作为一例,在上述嵌合凸部上设置扩径部,可以在上述嵌合孔内设置与上述扩径部相卡合的卡合部,并且,可以在上述卡合部设置倒角部。
作为一例,在上述第二连接拉绳的一端上注塑成型上述第二嵌合部,在上述第二嵌合部的前端部设置上述嵌合孔,上述嵌合孔的深度可以为上述第二嵌合部长度的一半以下。
作为一例,上述连接部具备:具有轴状嵌合凸部的第一嵌合部,以及具有可嵌合于上述嵌合凸部的嵌合孔的第二嵌合部,其中,上述嵌合凸部插入在上述嵌合孔并旋转的方式可嵌合于该嵌合孔中。
作为一例,对上述嵌合凸部,设置比起该嵌合凸部的基端部直径大的扩径部,上述嵌合孔内可以设置卡合于上述扩径部的卡合部。
作为一例,上述第一及第二嵌合部可以由合成树脂成形。
作为一例,可以在上述扩径部和上述嵌合孔的内周面上设置对上述嵌合凸部的旋转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作为一例,上述连接部可以具备:设置在上述拉绳的一端的第一嵌合部,以及设置在上述拉绳的另一端的第二嵌合部。
作为一例,上述嵌合凸部和上述嵌合孔的嵌合位置可以为,将上述嵌合孔插入到上述嵌合凸部并旋转90度的位置。
作为一例,上述连接部可以具备:分别设置在上述拉绳两端的轴状嵌合凸部,以及使得上述嵌合凸部相互面对而嵌合的筒状连接部件。
作为一例,在上述嵌合凸部的前端部上设置有直径大于该嵌合凸部基端部的扩径部,在上述连接部件上设置有插入于上述扩径部并旋转而卡合于该扩径部的卡合部。
上述嵌合凸部及连接部件可以由合成树脂成形。
作为一例,在上述扩径部和上述连接部件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对上述嵌合凸部的旋转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作为一例,可以使得嵌合于上述连接部件的一对嵌合凸部的嵌合角度相对错开而设。
作为一例,可以使得嵌合于上述连接部件的一对嵌合凸部的嵌合角度呈各嵌合凸部中心线互相垂直的角度。
作为一例,可以使得上述嵌合凸部在上述拉绳上注塑成型。
作为一例,上述连接部可以具备:可以对将安装在上述拉绳的端部上的球体进行卡合的一对连接器工件,以及连接上述连接器工件的连接部件。
作为一例,上述连接器工件和上述连接部件可以具备:面对连接部件而将上述连接器工件插入并旋转,从而使得该连接器工件弹性地卡合于连接部件的保持机构。
作为一例,上述保持机构可以具备:设置在上述连接器工件上的轴状嵌合凸部,设置在上述嵌合凸部的前端部的直径大于该嵌合凸部的基端部的扩径部,可插入于上述嵌合凸部的筒状连接部件,设置在上述连接部件上,并且,将上述扩径部插入于该连接部件并旋转而卡合该扩径部的卡合部。
作为一例,上述连接器工件及连接部件可以由合成树脂形成。
作为一例,在上述扩径部和上述连接部件的内周面上,可以设置有对上述嵌合凸部的旋转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作为一例,嵌合于上述连接部件的一对嵌合凸部的嵌合角度可以相对错开而设。
作为一例,可以使得嵌合于上述连接部件的一对嵌合凸部的嵌合角度呈各嵌合凸部中心线互相垂直的角度。
作为一例,可以使得上述一对连接器工件做成相同形状。
作为一例,上述嵌合凸部可以做成实心体。
作为一例,上述连接器工件的外形尺寸可以大于滑轮和滑轮盒的间隔。
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拉绳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拉绳上以相同间隔成形并固定合成树脂制球体,在第一连接拉绳的一端形成具备嵌合凸部的第一嵌合部,在上述第一连接拉绳的另一端上形成将上述球体分为二等分的半部,在第二连接拉绳的一端上形成具备使得上述嵌合凸部可以弹性地嵌入或脱离的嵌合孔的第二嵌合部,在上述第二连接拉绳的另一端上形成将上述球体分为两个相同部分的半部,将上述嵌合凸部嵌合于上述嵌合孔中的第一及第二嵌合部形成为具有与上述球体相同的形状,将上述第一及第二连接拉绳的半部熔接于形成在上述拉绳两端的半部,从而形成上述球体。
作为一例,利用合成树脂形成上述第一嵌合部,上述第二嵌合部在上述第二连接拉绳的端部上形成半部,并且,切削该半部的中央部而形成上述嵌合孔亦可。
作为一例,以从第一嵌合部的基端到前端可埋设在上述第一连接拉绳中的方式而在上述第一连接拉绳上以实心体注塑成型上述第一嵌合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具有优异耐久性的操作拉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形态相关的横式百叶窗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形态的球链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形态的连接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形态的第一连接部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形态的第二连接部件的断面示意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形态的连接部件的嵌合状态的断面示意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形态的球链的正面示意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形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形态的第一连接部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形态的第一连接部件的底面示意图。
图11是图9的A-A线断面示意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形态的第二连接部件的断面示意图。
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形态的第二连接部件的平面图。
图14是图12的B-B线断面示意图。
图15是表示第二实施形态的连接部件的嵌合状态的断面示意图。
图16是表示第三实施形态的球链的正面示意图。
图17是表示第三实施形态的连接部的断面示意图。
图18是表示第三实施形态的连接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第三实施形态的第一连接部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20是表示第三实施形态的第一连接部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21是表示第三实施形态的第一连接部件的侧面示意图。
图22是图19的C-C线断面示意图。
图23是表示第三实施形态的第二连接部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24是表示第三实施形态的第二连接部件的背面图。
图25是图23的D-D线断面示意图。
图26是图23的E-E线断面示意图。
图27是图25的F-F线断面示意图。
图28是表示第三实施形态的连接部件的嵌合状态的断面示意图。
图29是表示第三实施形态的另一例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30是表示第四实施形态的球链的正面示意图。
图31是表示第四实施形态的连接部的立体图。
图32是表示第四实施形态的连接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33是表示第四实施形态的连接部的立体图。
图34是表示第四实施形态的连接部的侧面示意图。
图35是表示第四实施形态的连接器工件的侧面示意图。
图36是表示第四实施形态的连接器工件的旋转限制部的断面示意图。
图37是表示第四实施形态的连接部件的侧面示意图。
图38是表示第四实施形态的连接部件的侧面示意图。
图39是图37的A-A线断面示意图。
图40是图37的B-B线断面示意图。
图41是图39的C-C线断面示意图。
图42是表示第四实施形态的嵌合凸部和连接部件的嵌合状态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形态)
接下来结合图1~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在本实施形态中,“操作拉绳”是指球链9,“连接部”由第一连接部件17和第二连接部件18构成。第一连接部件17具有实心体的嵌合凸部22。
以下,对本实施形态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横式百叶窗,悬吊支撑于顶侧箱体1的梯带2上被支撑有多段叶片3,在该梯带2下端安装有底部轨道4。
在上述叶片3上的上述梯带2支持位置附近插通有升降拉绳5,该升降拉绳5下端悬吊支撑有上述底部轨道4。上述升降拉绳5的上端卷绕在卷绕轴7上,该卷绕轴7可旋转地支撑于支持部件6上,该支持部件6配设在上述顶侧箱体1内。
上述顶侧箱体1的一端上可旋转地支撑有滑轮8,在上述滑轮8上挂设有环状球链9。并且,通过操纵球链9而在正反方向上转动滑轮8,由此,通过齿轮箱10及升降轴12a等而转动上述卷绕轴7,升降拉绳5卷绕或反绕在卷绕轴7上,由此升降叶片3及底部轨道4。
并且,当旋转滑轮8时,倾斜滚筒13通过齿轮箱10、倾斜单元11、倾斜轴12b等而旋转,各叶片3通过上述梯带2而旋转。
接着,结合图2~图6说明上述球链9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上述球链9是在由聚酯制成的拉绳14上以相等间隔成形合成树脂制成的球体15而成。各球体15是利用成型机在拉绳14表面上形成长球状的实心体而成,各球体15无法相对移动而固定在拉绳14上。
上述拉绳14的两端部通过连接部16相连接而构成环状球链9。如图3所示,上述连接部16由第一连接部件17和第二连接部件18构成。
上述第一连接部件17如图4所示,其中,在材质相同于上述拉绳14的连接拉绳19的一端上注塑成型有大小稍稍大于上述球体15的一半的半球部(半部)20,在另一端上注塑成型有至前端部为止由实心体构成的第一嵌合部21。半球部20与第一嵌合部21的间隔相同于上述球体15的间隔。
并且,如图3所示,在第一嵌合部21中,在其前端到基端位置上埋设有上述连接拉绳19,由此构成实心体而被注塑成型,因此充分确保第一嵌合部21和连接拉绳19的连接强度。图4表示在第一嵌合部21的前端附近为止的部位上埋设有上述连接拉绳19的状态。在此种情况,可以确保嵌合凸部22在压缩方向上的强度。
上述半球部20及第一嵌合部21形成在上述连接拉绳19两端部上,其材质相同于上述球体15。
上述第一嵌合部21的基端部如同上述球体15的端部而形成为半球状,第一嵌合部21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圆形凸缘状嵌合凸部22。在上述嵌合凸部22中,其前端部上形成有凸缘状的扩径部22a,该扩径部22a的外形形成为其直径小于半球状基端部的最大直径的形状。并且,在扩径部22a前端侧角部上形成有倒角部22b,由此可以使得扩径部22a方便嵌合到嵌合孔26中。
并且,上述第一嵌合部21一体成形于上述连接拉绳19的另一端。并且,与上述半球部20相同方式成形之后,切削出嵌合凸部22亦可。
上述第二连接部件18如图5所示,其中,与上述拉绳14相同材质的连接拉绳23的一端上形成有形状为上述球体15的一半的半球部24,在另一端上形成有第二嵌合部25。半球部24和第二嵌合部25的间隔相同于上述球体15的间隔。
上述半球部24及第二嵌合部25注塑成型在上述连接拉绳23两端部上,其材质相同于上述球体15。
上述第二嵌合部25的基端部如同上述球体15的端部形成为半球状,在第二嵌合部25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嵌合孔26。并且,嵌合孔26深部的直径大于开口部的直径,如图6所示,可以弹性地嵌合并保持着上述嵌合凸部22的扩径部22a。
并且,嵌合孔26的深度为第二嵌合部25长度的一半以下,上述嵌合凸部22的突出长度相同于嵌合孔26的深度。
保持嵌合凸部22用的嵌合孔26的保持力被设定为,通常的叶片升降操作及叶片角度调节操作时施加在球链9上的拉力不会导致嵌合凸部22与嵌合孔26相互脱离的程度。并且,仅仅在当球链9上施加的拉力超过通常拉力时,才会由于合成树脂的弹性使得嵌合凸部22和嵌合孔26相互脱离。
上述连接拉绳23的另一端形成有如同半球部24的半球部,并且,通过切削半球部的前端中央部而形成嵌合孔26。并且,如图2及图6所示,将嵌合凸部22嵌合在嵌合孔26的状态下,上述第一及第二嵌合部的外形具有如同上述球体15的形状。
上述嵌合孔26的深度为上述第二嵌合部25长度的一半以下,上述第二嵌合部25的基端部为实心体。从而,充分确保埋设在第二嵌合部25内的连接拉绳23的长度。
上述第一及第二连接部件17、18的半球部20、24被熔接固定在形成于上述拉绳14两端上的半球部15a,由此形成形状相同于上述球体15的球体。并且,通过将上述嵌合凸部22嵌合到嵌合孔26而形成环状球链9。
在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球链9中,上述球链9的拉绳14及上述连接部16的连接拉绳19、23在全部长度上为同一形状的球体以同一间隔形成。从而,球链9相对滑轮8可以无限制地旋转。
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球链可以获得如下所述的作用效果。
(1)球链9的拉绳14及上述连接部16的连接拉绳19、23在全部长度上为同一形状的球体以同一间隔形成。从而,球链9可以相对滑轮8无限制地旋转,由此进行叶片的升降操作。
(2)对球链9施加超过通常拉力的大拉力时,连接部16的嵌合凸部22脱离于嵌合孔26。从而,在室内移动的居住者或其它移动物体勾到球链9时,通过切断球链9而确保居住者安全,并且,事先防止挂设有球链9的滑轮8等损伤,即,可具备故障自动防护功能。
(3)连接部16的嵌合凸部22脱离于嵌合孔26之后,只要将嵌合凸部22再次嵌合到嵌合孔26,即可轻易恢复到环状球链9。
(4)形成在半球状的第一嵌合部21上的圆形轴状嵌合凸部22,到其前端为止形成为实心体,并且,嵌合于穿设在半球状的第二嵌合部25的嵌合孔26内,由此,可以确保嵌合凸部22与嵌合孔26的保持力。
(5)扩径部22a的前端部设置有倒角部22b,由此能够轻易将扩径部22a嵌合到嵌合孔26内,并且,将扩径部22a嵌合到嵌合孔26内时,可以防止嵌合孔26的开口部破损。
(6)由于可以充分确保埋设在第二嵌合部25内的连接拉绳23的长度,因此,可以充分确保第二嵌合部25与连接拉绳23的接合力。
(7)如图3所示,第一嵌合部21从其前端到基端被埋设在上述连接拉绳19而以实心体注塑成型,因此可以充分确保第一嵌合部21与连接拉绳19的连接强度。
(8)第二嵌合部25与连接拉绳23的连接距离能够确保该第二嵌合部25长度的一半以上,因此可以确保注塑成型于连接拉绳23的第二嵌合部25与上述连接拉绳23的连接强度。
(第二实施形态)
结合图7~图15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在本实施形态中,权利要求书中的“操作拉绳”是指球链9,“连接部”由第一连接部件27与第二连接部件28构成。第一连接部件27具有实心体的嵌合凸部30。
接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形态。
如图7所示,在聚酯制拉绳14上以相同间隔成形有合成树脂制球体15,由此构成上述球链9。各球体15是通过成形机成形于拉绳14表面上的长球状实心体,各球体15相对无法移动地固定在拉绳14上。
上述拉绳14的两端部通过连接部16相连接而构成环状球链9。如图8所示,上述连接部16包括第一连接部件27与第二连接部件28。
如图9所示,在上述第一连接部件27中,具有与上述拉绳14同样材质的连接拉绳19的一端上注塑成型有具有上述球体15一半形状的半球部20,另一端上形成有第一嵌合部29。半球部20与第一嵌合部29的间隔相同于上述球体15的间隔。
上述半球部20及第一嵌合部29,以相同于上述球体15的合成树脂材质形成于上述连接拉绳19的两端部上。
上述第一嵌合部29基端部形成为如同上述球体15的端部的半球状,在第一嵌合部29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平行切除圆形轴的两侧部的断面呈枕状结构的嵌合凸部30。
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上述嵌合凸部30前端部上形成有沿长轴方向扩径的枕状扩径部31,该扩径部31的长轴方向的两侧部的外周面上,在第一嵌合部29的轴方向上设置有凹条32。并且,上述扩径部31的前端角部上形成有倒角部33。
如图8及图12所示,在上述第二连接部件28中,具有与上述拉绳14同样材质的连接拉绳23的一端形成有具有上述球体15一半形状的半球部24,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嵌合部34。半球部24和第二嵌合部34以相同于上述球体15的合成树脂成形,半球部24和第二嵌合部34的间隔相同于上述球体15的间隔。上述半球部24及第二嵌合部34以相同于上述球体15的材质被形成于上述连接拉绳23的两端部上。
上述第二嵌合部34的基端部相同于上述球体15的端部,其形成为半球状,在第二嵌合部34的前端面的中央部上形成有嵌合孔35。如图13所示,在上述嵌合孔35的开口具有枕头形状,由此可插入上述嵌合凸部30的扩径部31。
如图12及图14所示,上述嵌合孔35的深部形成为圆形,并且,其具有在该嵌合孔35内可旋转上述嵌合凸部30的直径。从而,在嵌合孔35的开口部上以线对称形成有卡合于上述扩径部31的卡合部37。该卡合部37的开口端挖成圆弧状,由此可以使得上述嵌合凸部30的基端部旋转。
上述嵌合孔35的深部内周面的一侧形成有可卡合于上述凹条32的凸条36。上述凸条36形成在与上述嵌合孔35的开口部的长轴L1垂直的短轴L2上。
将上述第一嵌合部29和第二嵌合部34连接时,将嵌合凸部30的扩径部31插入于嵌合孔35中,以此状态下沿任一方向旋转第一嵌合部29。则,扩径部31的凹条32卡合在嵌合孔35内的凸条36上并定位,如图15所示,扩径部31卡合在卡合部37上并保持于嵌合孔35中。
该保持力设定为,通常的叶片升降操作及叶片角度调节操作时作用于球链9的通常拉力不会使得嵌合凸部30脱离于嵌合孔35的程度。并且,仅在对球链9施加的拉力超过通常拉力时,才会由于合成树脂的弹性使得嵌合孔35开口部扩张,由此扩径部31从嵌合孔35拔出,嵌合凸部30脱离嵌合孔35。
并且,在嵌合凸部30嵌合到嵌合孔35的状态下,上述第一及第二嵌合部29、34的外形形成为与上述球体15同样的形状。
上述第一及第二连接部件27、28的半球部20、24被熔接固定在注塑成型于上述拉绳14两端的半球部15a上,并形成相同于上述球体15形状的球体。并且,将上述嵌合凸部30嵌合到嵌合孔35,由此形成环状球链9。
在由此构成的球链9中,上述球链9的拉绳14及上述连接部16的连接拉绳19、23在其全长上以相同间隔形成有相同形状的球体。从而,球链9相对滑轮8可以不受限制地环绕。
如上构成的球链具有如下所述的作用效果。
(1)球链9的拉绳14及上述连接部16的连接拉绳19、23在其全长范围上以相同间隔形成有相同形状的球体。从而,球链9相对滑轮8可以不受限制地环绕,由此可以进行叶片升降操作。
(2)对球链9施加超过通常拉力的大拉力时,连接部16的嵌合凸部30将脱离嵌合孔35。从而,在室内移动的居住者或其它移动物体勾到球链时,球链9在连接部16上被切断而确保居住者安全,并且,可以事先防止挂设球链9的滑轮8等的损伤。
(3)连接部16的嵌合凸部30脱离嵌合孔35之后,如果再次将嵌合凸部30嵌合到嵌合孔35,则可以轻易恢复为环状球链9。
(4)将嵌合凸部30的扩径部31插入于嵌合孔35中,并旋转90度而使得嵌合凸部30嵌合于嵌合孔中,由此,利用轻微的操作力将嵌合凸部30嵌合于嵌合孔35,并且,可以充分确保嵌合凸部30与嵌合孔35的保持力。
(5)由于可以利用轻微的操作力将嵌合凸部30嵌合到嵌合孔35中,因此,不必使用工具也可以再次将嵌合凸部30嵌合到嵌合孔35中。从而,即使连接部16被脱离,居住者也能够轻易修复。
(6)在嵌合凸部30前端设置倒角部33,由此能够将嵌合凸部30轻易嵌合到嵌合孔35中。
(7)利用卡合部37的圆弧面能够可旋转地支撑嵌合凸部30的基端部。
上述实施形态亦可采用以下实施形态。
*可以利用刚性大于合成树脂的材料形成第一嵌合部29及第二嵌合部34。此时,虽然不具备故障自动防护功能,但是,即使对球链9施加强大力量也不会导致其断线,由此可以避免因不注意而导致的断线。
(第三实施形态)
结合图16~图28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形态。在本实施形态中,权利要求书中的“操作拉绳”是指球链9,“连接部”由具有相同结构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件41和筒状的第二连接部件42构成。两个第一连接部件41透过第二连接部件42而被连接。第一连接部件41具有实心体的嵌合凸部45。
接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形态。
如图16所示,上述球链9是在聚酯制拉绳14上以相等间隔成形有合成树脂制球体15而成。各球体15为通过成形机在拉绳14表面上成形的长球状实心体,各球体15相对拉绳14不可移动而被固定。
上述拉绳14的两端部通过连接部16相连接而形成环状球链9。如图17及图18所示,以筒状第二连接部件(第二嵌合部)42连接具有相同结构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件41而构成连接部16。
如图19所示,在上述第一连接部件41中,与上述拉绳14相同材质的连接拉绳19一端形成(注塑成型)有呈上述球体15的一半形状的半球部20,另一端形成有第一嵌合部43。上述半球部20与第一嵌合部43之间固定有呈相同于上述球体15的形状的球体44,上述第一嵌合部43与球体44的间隔及球体44与半球部20的间隔相同于上述球体15的间隔。
上述半球部20及第一嵌合部43使用与上述球体15相同的合成树脂成形于上述连接拉绳19的两端部上。
上述第一嵌合部43的基端部如同上述球体15的端部而形成为半球状,第一嵌合部43的前端部形成(注塑成型)有圆形轴状嵌合凸部45。
如图18~图21所示,在上述嵌合凸部45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相对于圆形轴的中心,线对称地形成有扩径部46,该扩径部46中间分别形成有断面半圆状的凹条47。并且,上述扩径部46前端侧以及基端侧形成有倒角部54。
如图18及图22所示,在上述嵌合凸部45基端部上,相对于圆形轴的中心,线对称地形成有沿着圆形轴直径方向突出的旋转限制部48。并且,各旋转限制部48形成在相对于上述圆形轴中心的、在圆周方向上相对上述凹条47隔开45度的位置。
上述第二连接部件42以相同于上述第一嵌合部43及球体15、44的合成树脂材质成形为圆筒状,并形成为具有嵌合孔的第二嵌合部,如图23及图24所示,两侧开口部49a、49b形成为枕状结构,由此可以插入包含上述嵌合凸部45的扩径部46的前端部。并且,开口部49a、49b具有其枕状结构的方向相对圆筒中心转动90度的形状。
在上述第二连接部件42的内部形成有圆形孔(嵌合孔)50,其具备可以使得上述嵌合凸部45前端部旋转的直径。并且,在开口部49a的枕状的短轴方向开口端上,分别形成有防止从上述扩径部46的圆形孔50拔出的卡合部51a、51b,在开口部49b的枕状的短轴方向的开口端上,分别形成有防止从上述扩径部46的圆形孔50拔出的卡合部51c、51d。
如图25及图26所示,上述卡合部51a~51d与上述圆形孔50的边界部设置有倒角部53,从圆形孔50拔出上述嵌合凸部45时,通过上述倒角部53、54的作用,以防止上述卡合部51a~51d的损伤。
并且,在上述卡合部51a、51c的内侧上,在上述圆形孔50内周面上分别形成有卡合于上述凹条47的凸条52。
连接上述第一连接部件41和第二连接部件42时,将第一嵌合部43的嵌合凸部45插入到第二连接部件42的一侧的开口部49a中,并将第一嵌合部43相对第二连接部件42按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则,嵌合凸部45的凹条47与圆形孔50内的凸条52相卡合,旋转限制部48从开口部49a的枕状的角部移动到相邻的角部,并定位于如同图28所示位置上。
并且,如同上述,在第二连接部件42的另一侧的开口部49b中插入第一连接部件41的嵌合凸部45并转动90度而进行定位。则,如图17所示,通过第二连接部件42连接第一连接部件41。
在此状态下,各个第一连接部件的嵌合凸部45的扩径部46卡合于第二连接部件42的卡合部51a~51d上,并保持在第二连接部件42的圆形孔50内。
此保持力被设定为,通常的叶片升降操作及叶片角度调节操作时施加到球链9的通常拉力不会使得嵌合凸部45从第二连接部件42拔出的力量。并且,仅限于对球链9施加超过通常拉力的大拉力时,才会由于第二连接部件42的合成树脂的弹性,因嵌合凸部45的扩径部46而使得第二连接部件42的开口部49a、49b扩张,嵌合凸部45从第二连接部件42拔出。
并且,在第二连接部件42的两侧嵌合第一嵌合部43的状态下,其外形形成为相同于上述球体15的形状。
上述第一连接部件41的半球部20熔接固定在注塑成型于上述拉绳14两端的半球部15a上,并形成其形状相同于上述球体15的球体。
并且,通过连接上述第一连接部件41与第二连接部件42而形成环状球链9。
在如此构成的球链9中,上述球链9的拉绳14及上述连接部16的连接拉绳19在其全长范围内以同样间隔形成有同样形状的球体。从而,球链9相对滑轮8可以不受限制地环绕。
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球链可具有下述作用效果。
(1)球链9的拉绳14及上述连接部16的连接拉绳19在其全长范围内以同样间隔形成有同样形状的球体。从而,相对滑轮8可以不受限制地环绕球链9而进行叶片的升降操作。
(2)对球链9施加超过通常拉力的大拉力时,连接部16的第一连接部件41之中的一个脱离于第二连接部件42。从而,在室内移动的居住者或其它移动物体勾到球链时,在连接部16上切断球链9而确保居住者安全,并且,事先防止挂设有球链9的滑轮8等的损伤。
(3)连接部16的嵌合脱离之后,只要再次嵌合第一连接部件41和第二连接部件42,即可轻易恢复到环状球链9。
(4)通过将嵌合凸部45插入到第二连接部件42的开口部49a、49b中并转动90度,由此将嵌合凸部45嵌合到第二连接部件42,因此,可以利用轻微的操作力将嵌合凸部45嵌合到第二连接部件42中,并且,充分确保将嵌合凸部45保持于连接部件42上的保持力。
(5)通过第二连接部件42相连接的一对第一连接部件41在其嵌合凸部45的中心线呈直角的状态下被保持。从而,拉力作用于各嵌合凸部45时,在第二连接部件42的开口部49a、49b相互错开90度的方向上,即,引起从第二连接部件42的中心向四方扩张的动作,因此容易确保保持力。
(6)通过倒角部53,上述嵌合凸部45拔出于圆形孔50时,能够防止上述卡合部51a~51d受损。
(7)采用通过第二连接部件42连接一对第一连接部件41的结构,并利用合成树脂可以轻易成形第一及第二连接部件41、42,因此,能够轻易形成连接部16。
(8)因为将嵌合凸部45嵌合到圆筒状第二连接部件42的操作力较为轻微,因此,不必使用工具即可将嵌合凸部45再次嵌合到第二连接部件42上。从而,即使连接部16被脱离,居住者也可以轻易使其恢复。
(9)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可以容易地将第一嵌合部43形成在连接拉绳19的端部上。
上述实施形态亦可采用以下实施形态。
*可以利用刚性大于合成树脂的材料形成第一嵌合部43及第二连接部件42。此时,虽然不具备故障自动防护功能,但是,即使对球链9施加强大力量也不会导致其断线,由此可以避免因不注意而导致的断线。
*可以作为纵型百叶窗或卷绕式百叶窗等的日照遮蔽装置的环状操作拉绳的连接部而使用上述连接部16。
*嵌合第一及第二连接部件41、42时,相对第二连接部件42转动第一连接部件41的角度可以为90度以外的角度。
*如图29所示,在第一嵌合部43的嵌合凸部45上,在其外周面的全周范围内设置扩径部46,并将该嵌合凸部45嵌合到上述第二连接部件42的开口部49a、49b中亦可。
*设置在第二连接部件42内的倒角部53亦可替换为断面直角状的段差。
*在第一~第三实施形态中,可以使半球部15a与半球部20、24的结合面相对于半球部15a与半球部20、24的轴心倾斜,由此增加结合面的面积。
*在第一~第三实施形态中,连接在从横式百叶窗的顶侧箱体垂下的底部轨道的操作拉绳的中间部上设置上述连接部16,使其具备故障自动防护功能亦可。
(第四实施形态)
结合图30~图42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形态。在本实施形态中,权利要求书中的“操作拉绳”是指球链9,“连接部”由具有同样构成的两个连接器工件59a、59b和筒状连接部件60构成。两个连接器工件59a、59b通过连接部件60相连接。连接器工件59a、59b具有实心体的嵌合凸部64。
接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形态。
图30所示的球链55是在聚酯制拉绳56上以相同间隔成形有合成树脂制球体57而成。各球体57为利用成形机成形于拉绳56表面上的长球状实心体,各球体57相对不可移动地固定在拉绳56上。
上述拉绳56的两端部通过连接器58相连接而构成环状球链55。如图31及图32所示,上述连接器58由具有同样结构的两个连接器工件59a、59b和筒状连接部件60将成形在拉绳56两端的球体57a连接。
该连接器58连接拉绳56而构成环状的球链55的同时,球链55在挂设于滑轮上的状态下接触于该滑轮与滑轮盒,而产生设定卷绕型屏幕等的拉升操作的上限位置的挡止作用。并且,连接器工件59a、59b,是不能经过滑轮和滑轮盒之间的外形尺寸被形成。
因为上述连接器工件59a、59b具有相同结构,因此,利用图33~图36说明连接器工件59a的具体结构。
上述连接器工件59a是利用合成树脂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其上开设有椭圆形卡合孔61,由此可插入上述球体57a。如图34所示,在上述连接器工件59a的基端面中央开设有与上述卡合孔61相连的插通孔62,该插通孔62透过导向槽63向连接器工件59a的上表面开口。
并且,形成在拉绳56端部的球体57a插入到卡合孔61内,与该球体57a相连的拉绳56a从导向槽63插入到插通孔62内,由此,球体57a在卡合孔61内不会向图31所示箭头方向拔出。
上述连接器工件59a前端突出形成有以实心体构成的圆形轴状嵌合凸部64。如图33及图35所示,在上述嵌合凸部64前端部外周面上,相对圆形轴中心线对称地形成有扩径部65,该扩径部65的中间分别形成有断面半圆状的凹条66。并且,上述扩径部65的前端侧及基端侧形成有倒角部72。
如图33及图36所示,在上述嵌合凸部64的基端部上,相对其中心线对称地形成有向圆形轴的直径方向突出的旋转限制部67。并且,相对上述圆形轴中心,各旋转限制部67形成在从上述凹条66沿圆周方向相隔45度的位置上。
上述连接部件60以相同于上述连接器工件59a的合成树脂成形为圆筒状,如图37及图38所示,两侧的开口部68a、68b形成为枕状,由此可插入包含上述嵌合凸部64的扩径部65的前端部。并且,开口部68a、68b具有其枕状的方向相对圆筒中心转动90度的形状。
在上述连接部件60内部形成有圆形孔69,该圆形孔69具有可以使得上述嵌合凸部64前端部转动的直径。并且,开口部68a的枕状的短轴方向的开口端分别形成有防止从上述扩径部65的圆形孔69拔出的卡合部70a、70b,在开口部68b的枕状的短轴方向的开口端分别形成有防止从上述扩径部65的圆形孔69拔出的卡合部70c、70d。
并且,在上述卡合部70a、70c的内侧中,在上述圆形孔69的内周面上分别形成有卡合于上述凹条66的凸条71。
连接上述连接器工件59a与连接部件60时,将嵌合凸部64插入于连接部件60的一侧的开口部68a中,并相对连接部件60在顺时针方向上将连接器工件59a转动90度。则,嵌合凸部64的凹条66与圆形孔69内的凸条71相卡合,旋转限制部67从开口部68a的枕状的角部移动到隔壁的角部,并定位于图42所示的位置上。
并且,连接部件60的另一侧的开口部68b也同样地插入到连接器工件59b的嵌合凸部64中并转动90度而被定位。则,如图31所示,利用连接部件60连接连接器工件59a、59b,并形成环状的球链55。
在此状态下,各连接器工件59a、59b的嵌合凸部64的扩径部65卡合于连接部件60的卡合部70a~70d上,连接部件60将保持在圆形孔69内。
此保持力被设定为通常的叶片升降操作及叶片角度调节操作时对球链55的作用力不会使得嵌合凸部64脱离连接部件60的力量。并且,仅限于施加在球链55的拉力超过通常拉力时,才会由于连接部件60的合成树脂的弹性,因嵌合凸部64的扩径部65而扩张连接部件60的开口部68a、68b,使得嵌合凸部64脱离于连接部件60。
如图39~图41所示,在上述卡合部70a~70d与上述圆形孔69的边界部上设置倒角部73,当上述嵌合凸部64从圆形孔69拔出时,根据上述倒角部72、73的作用,防止上述卡合部70a~70d的损伤。
如上构成的球链55具有下述作用效果。
(1)对球链55施加超过通常拉力的大拉力时,连接器58的连接器工件59a、59b的任意一个脱离于连接部件60。从而,在室内移动的居住者或其它移动物体勾到球链55时,球链55在连接器58上被切断而确保居住者安全,并且,可以事先防止挂设球链55的滑轮等的损伤。
(2)连接器58被切断之后,只要将连接器工件59a、59b再次嵌合到连接部件60中,即可以轻易重新形成环状的球链55。
(3)通过将实心体的嵌合凸部64插入到连接部件60的开口部68a、68b中并转动90度,由此将嵌合凸部64嵌合到连接部件60中,因此,将嵌合凸部64嵌合到连接部件60的操作力较为轻微,但是可以充分确保将嵌合凸部64保持于连接部件60上的保持力。
(4)以连接部件60相连接的一对连接器工件59a、59b以其嵌合凸部64的中心线呈直角的状态下被保持。从而,拉力作用于各嵌合凸部64时,各嵌合凸部64的扩径部65将连接部件60的开口部68a、68b相互错开90度的方向上,即,引起从连接部件60的中心向四方扩张的动作,因此容易确保保持力。
(5)通过圆筒状连接部件60连接一对连接器工件59a、59b,因此,可以利用合成树脂轻易成形连接器工件59a、59b及连接部件60,因此能够轻易形成连接器58。
(6)由于将嵌合凸部64嵌合于圆筒状连接部件60的操作力较为轻微,因此,可以不使用工具便能够将嵌合凸部64再次嵌合于连接部件60中。从而,即使连接器58被脱离,居住者也可以轻易做到使其恢复。
(7)连接器工件59a、59b可以做成相同形状的共通部件,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8)上述嵌合凸部64从圆形孔69被拔出时,通过倒角部72、73而能够防止上述卡合部70a~70d的损伤。
(9)因为连接器工件59a、59b不能通过滑轮和滑轮盒之间,因此,即使连接器58被断开也可以防止球链55脱离于滑轮。
上述实施形态还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实施。
*可以使用上述连接器58形成卷式百叶窗,褶型窗帘,挽起式窗帘等日照遮蔽装置用环状球链。
*作为连接挂在脖子上的名牌等的球链的连接器可以使用上述连接器58。
*将连接器工件59a、59b与连接部件60嵌合时,相对连接部件60转动连接器工件59a、59b的角度可以为90度以外的角度。
*球链55可以为仅在端部具有球体57a的绳状拉绳。
如上所述,在此说明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形态,不过,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限定于在此说明的实施形态。并且,只要不违犯其宗旨,有些实施形态中说明的内容可以适用于其它实施形态中。
符号的说明
9     球链
14    拉绳
15,44球体
15a,20,24半球部
16    连接部
17,27,41,61    第一连接部件
18,28,42,62    第二连接部件
19    连接拉绳
21,29、63    第一嵌合部
22,30,45,65嵌合凸部
23    连接拉绳
25,34    第二嵌合部
26,35,67嵌合孔
55    球链
56,56a  拉绳
57,57a  球体
58    连接器
59a、59b  连接器工件
60    连接部件
61    卡合孔
62    插通孔
63    导向槽
64    嵌合凸部
65    扩径部
66    凹条
67    旋转限制部
68a,68b    开口部
69    圆形孔
70a~70d  卡合部
71    凸条
72、73倒角部

Claims (15)

1.一种操作拉绳,其两端部通过连接部相连接,该操作拉绳的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部具有直接或通过连接部件被连接的第一以及第二连接部,
相邻的连接部或连接部件的一方具有嵌合凸部,另一方具有可嵌合于上述嵌合凸部的嵌合孔,
上述嵌合凸部通过插入上述嵌合孔并转动而嵌合于该嵌合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拉绳,其特征在于:上述拉绳上以等距离成形并固定有合成树脂的球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拉绳,其特征在于:上述嵌合凸部上设置有扩径部,上述嵌合孔中设置有可卡合于上述扩径部的卡合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拉绳,其特征在于:上述嵌合孔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对上述嵌合凸部的转动位置进行定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拉绳,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部包括:
在第一连接拉绳的一端具备上述嵌合凸部的连接部件,以及
在第二连接拉绳的一端具备上述嵌合凸部或嵌合孔的连接部件,
其中,将设置于上述各连接拉绳的另一端的半部与设置于上述拉绳的端部的半部熔接而形成了球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拉绳,其特征在于:上述嵌合凸部注塑成型于上述第一连接拉绳的一端上。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操作拉绳,其特征在于:第二嵌合部注塑成型于上述第二连接拉绳的一端上,上述嵌合孔设置于上述第二嵌合部的前端部上,上述嵌合孔的深度为上述第二嵌合部长度的一半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拉绳,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部包括:
分别设置于上述拉绳的两端的轴状嵌合凸部,以及
为使上述嵌合凸部可相对而嵌合的、两端具有嵌合孔的筒状连接部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拉绳,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部包括:
可卡合安装在上述拉绳端部的球体,且具有轴状嵌合凸部的一对连接器工件,以及可连接上述连接器工件而在两端具有嵌合孔的连接部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拉绳,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连接器工件呈相同形状。
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操作拉绳,其特征在于:嵌合于上述连接部件的一对嵌合凸部的嵌合角度相对错开而设。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拉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在拉绳上以相同间隔成形并固定合成树脂制球体;
在第一连接拉绳的一端形成具备嵌合凸部的第一嵌合部;
在上述第一连接拉绳的另一端上形成将上述球体分为二等分的半部;
在第二连接拉绳的一端上形成第二嵌合部,该第二嵌合部具备使得上述嵌合凸部可以弹性地嵌入或脱离的嵌合孔;
在上述第二连接拉绳的另一端上形成将上述球体分为两个相同部分的半部;
将上述嵌合凸部嵌合于上述嵌合孔中的第一及第二嵌合部形成为与上述球体相同的形状;
将上述第一及第二连接拉绳的半部熔接于形成在上述拉绳两端的半部上而形成上述球体。
13.一种连接部件,其构成通过嵌合凸部和嵌合孔的嵌合来连接拉绳两端部的连接部的一部分,该连接部件的特征在于:
上述嵌合凸部通过插入上述嵌合孔并转动而嵌合于该嵌合孔,
上述连接部件形成为在两端具有上述嵌合孔的筒状形状,
在上述连接部件的内部形成有圆形孔,该圆形孔具备可使上述嵌合凸部的前端部旋转的直径,
上述嵌合孔在其内周的局部上具备直径小于上述圆形孔的直径的部分。
14.一种嵌合部件,其构成通过嵌合凸部和嵌合孔的嵌合来连接拉绳两端部的连接部的一部分,该嵌合部件的特征在于:
上述嵌合凸部通过插入上述嵌合孔并转动而嵌合于该嵌合孔,
上述嵌合部件具备半球状基端部,以及从上述基端部向前端侧突出的圆形轴状嵌合凸部,
在上述嵌合凸部前端部的圆周上的局部上设置有扩径部,从上述前端部侧看到的上述扩径部的外周形状呈圆弧状。
15.一种连接器工件,其构成通过嵌合凸部和嵌合孔的嵌合来连接拉绳两端部的连接部的一部分,该连接器工件的特征在于:
上述嵌合凸部通过插入上述嵌合孔并转动而嵌合于该嵌合孔,
上述连接器工件具有轴状嵌合凸部,该轴状嵌合凸部可与安装在上述拉绳端部上的球体卡合,
在上述嵌合凸部前端部的圆周上的局部上设置有扩径部,从上述前端部侧看到的上述扩径部的外周形状呈圆弧状。
CN201080027759.9A 2009-06-25 2010-06-23 操作拉绳以及操作拉绳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3882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4193.5A CN104265142B (zh) 2009-06-25 2010-06-23 操作拉绳以及操作拉绳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51567A JP5442331B2 (ja) 2009-06-25 2009-06-25 ボールチェーン及びボールチェーンの製造方法
JP2009151569A JP5439055B2 (ja) 2009-06-25 2009-06-25 コード
JP2009-151569 2009-06-25
JP2009151568A JP5613387B2 (ja) 2009-06-25 2009-06-25 コード
JP2009-151567 2009-06-25
JP2009-151568 2009-06-25
JP2009-173385 2009-07-24
JP2009173385A JP5481121B2 (ja) 2009-07-24 2009-07-24 コードのコネクタ
PCT/JP2010/060611 WO2010150799A1 (ja) 2009-06-25 2010-06-23 操作コード、操作コードの製造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4193.5A Division CN104265142B (zh) 2009-06-25 2010-06-23 操作拉绳以及操作拉绳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8236A CN102388236A (zh) 2012-03-21
CN102388236B true CN102388236B (zh) 2014-09-03

Family

ID=4338656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4193.5A Active CN104265142B (zh) 2009-06-25 2010-06-23 操作拉绳以及操作拉绳的制造方法
CN201080027759.9A Active CN102388236B (zh) 2009-06-25 2010-06-23 操作拉绳以及操作拉绳的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4193.5A Active CN104265142B (zh) 2009-06-25 2010-06-23 操作拉绳以及操作拉绳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447568B1 (zh)
KR (1) KR101351241B1 (zh)
CN (2) CN104265142B (zh)
AU (1) AU2010263600B2 (zh)
TW (1) TWI500847B (zh)
WO (1) WO20101507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27546B (zh) * 2010-04-30 2016-04-01 Tachikawa Blind Mfg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ball chain, and a connecting member for a ball chain
US8898871B2 (en) * 2010-04-30 2014-12-02 Tachikawa Corporation Operation cord, and operation apparatus for sunlight shielding apparatus
JP2013145180A (ja) * 2012-01-13 2013-07-25 Olympus Corp 放射線検出器,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動作方法
KR200471337Y1 (ko) * 2013-07-30 2014-02-20 김대영 롤 블라인드의 볼 체인용 안전연결고리
CZ27693U1 (cs) * 2014-08-26 2015-01-12 Isotra A.S. Spojka tažných orgánů, zejména kuličkových řetízků nebo šňůr pro ovládání pohonných mechanismů interiérových lamelových žaluzií
CN109534145B (zh) * 2018-12-03 2020-08-07 东阳市中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建材吊拉线
CN113167101A (zh) * 2018-12-25 2021-07-23 立川窗饰工业株式会社 安全工具
US11306534B2 (en) 2019-02-06 2022-04-19 Hunter Douglas Inc. Connector for a looped operating element of an architectural-structure covering
WO2020209355A1 (ja) * 2019-04-12 2020-10-15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ボールチェーンおよび遮蔽装置
CN110671470B (zh) * 2019-09-29 2021-03-05 梁恩 一种传动链
JP7473458B2 (ja) 2020-11-17 2024-04-23 Ykk Ap株式会社 引手部材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75A (zh) * 1995-01-06 1996-07-10 黄忠臣 窗帘拉绳双向脱开安全拉帽
CN2620756Y (zh) * 2003-03-26 2004-06-16 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拉绳安全挡止功能的百叶窗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23716Y1 (zh) * 1968-07-04 1975-07-17
JPH05295642A (ja) * 1992-04-09 1993-11-09 Yoshida Kogyo Kk <Ykk> 長尺ボールチェーンと継ぎ具
JP2902267B2 (ja) * 1993-06-03 1999-06-07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縦型ブラインド
FR2789465B1 (fr) * 1999-02-08 2001-03-23 Zurfluh Feller Dispositif de raboutage pour chainette de treuil a cordon
JP3945959B2 (ja) * 2000-03-30 2007-07-18 Ykk株式会社 ボールチェーン用係着具
US6250359B1 (en) * 2000-06-06 2001-06-26 Eric W. Lorio Beaded chain for blinds
JP2003184456A (ja) 2001-12-20 2003-07-03 Yokota:Kk 日除け部材の操作コード
JP4438289B2 (ja) * 2002-12-25 2010-03-24 ブリヂストンフロ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継手構造
JP2007177440A (ja) 2005-12-27 2007-07-12 Tachikawa Blind Mfg Co Ltd 操作コード接続具及び操作コード接続具の製造方法
JP4832180B2 (ja) * 2006-06-23 2011-12-07 トーソー株式会社 日射遮蔽装置の操作コードの安全機構
US7325279B2 (en) * 2006-06-29 2008-02-05 Tai-Long Huang Cord-releasing safety device for window blind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75A (zh) * 1995-01-06 1996-07-10 黄忠臣 窗帘拉绳双向脱开安全拉帽
CN2620756Y (zh) * 2003-03-26 2004-06-16 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拉绳安全挡止功能的百叶窗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8236A (zh) 2012-03-21
CN104265142A (zh) 2015-01-07
KR20120024961A (ko) 2012-03-14
TW201104059A (en) 2011-02-01
AU2010263600B2 (en) 2015-02-05
WO2010150799A1 (ja) 2010-12-29
EP2447568A4 (en) 2015-12-30
EP2447568A1 (en) 2012-05-02
TWI500847B (zh) 2015-09-21
KR101351241B1 (ko) 2014-01-13
AU2010263600A1 (en) 2012-02-16
EP2447568B1 (en) 2019-08-28
CN104265142B (zh) 201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8236B (zh) 操作拉绳以及操作拉绳的制造方法
JP5341637B2 (ja) 操作コード
KR20170008870A (ko) 차양 및 그 작동 시스템
CN102859107A (zh) 操作拉绳,日照遮蔽装置的操作装置
JP5577055B2 (ja) 操作装置のボールチェーン
US8161682B2 (en) Shutter with side pull bar
CN102859232B (zh) 球链的制造方法
JP5514494B2 (ja) 操作コー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昇降装置
JP5337596B2 (ja) ボールチェーン及び横型ブラインドのコード
JP5538599B2 (ja) 無端コード
JP5442331B2 (ja) ボールチェーン及びボールチェーンの製造方法
CN102575497B (zh) 操纵拉绳及使用该操纵拉绳的升降装置
JP5752777B2 (ja) ボールチェーン及びブラインド
JP2011236556A (ja) 操作コード
JP5767363B2 (ja) 操作コード及び操作コードにより操作されるブラインド
JP5613387B2 (ja) コード
WO2020209355A1 (ja) ボールチェーンおよび遮蔽装置
ES1283963U (es) Caja de cobertura y tapa para elementos enrollables
JP5618611B2 (ja) コード
JP2021067335A (ja) ボールチェーン
CN104533269A (zh) 一种单绳卷帘
JP2011006925A (ja) コード
JP5618612B2 (ja) 日射遮蔽装置の操作装置
ES1073311U (es) Lama de persiana arrollable.
JP2011236557A (ja) 操作コードの製造方法、操作コードの連結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