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4455A - 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4455A
CN102374455A CN2011101626273A CN201110162627A CN102374455A CN 102374455 A CN102374455 A CN 102374455A CN 2011101626273 A CN2011101626273 A CN 2011101626273A CN 201110162627 A CN201110162627 A CN 201110162627A CN 102374455 A CN102374455 A CN 102374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or
light source
light unit
back light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626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74455B (zh
Inventor
金旻相
张智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0007967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189161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000928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171856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74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4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74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44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8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1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to provide homogeneous light output intens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73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该背光单元包括:光学构件;反射器,该反射器与光学构件间隔开,并且该反射器具有倾斜表面;固定件,该固定件连接到反射器的一侧以固定所述反射器;以及光源,该光源布置于反射器的一侧。

Description

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该申请要求2010年8月1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P2010-0079673和2010年9月24日提交的专利申请No.P2010-0092846的优先权,如同在本文中完全阐述的那样,上述专利申请在此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代表性的大型显示设备包括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等。
与自发射型PDP不同,由于不存在自发光装置,因此LCD基本需要单独的背光单元。
根据光源的位置,在LCD中使用的背光单元被分类为侧光式背光单元和直下式背光单元。在侧光式背光单元中,光源布置在LCD面板的左右边缘或上下边缘处,并且导光板设置为使光均匀分布在LCD面板的表面上,这确保了均匀的亮度,并使得能够生产极薄的显示面板。
直下式背光单元通常应用于20英寸或更大的显示器。由于在面板下方布置多个光源,直下式背光单元有利地比侧光式背光单元具有更高的光效率,因此主要用在要求高亮度的大型显示器中。
传统的侧光式背光单元或直下式背光单元采用冷阴极荧光灯(CCFL)作为光源。
然而,使用CCFL的背光单元具有几个缺点,例如:由于电力始终施加到CCFL而导致大量的电力消耗、阴极射线管(CRT)的大约70%的低颜色再现效率、以及由于汞的使用而导致的环境污染。
当前,正在研究使用发光二极管(LED)的背光单元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在使用LED的背光单元的情形中,能够打开或关闭LED阵列的一部分,这能够实现显著的功耗降低。特别地,RGB LED展现出超过由全国电视系统委员会制式(NTSC)提出的颜色再现范围的100%的颜色再现,并且能够向消费者提供更生动的图像。
此外,通过半导体工艺制造的LED是环保的。
虽然已经引入了使用具有上述优点的LED的LCD产品,但因为LED的驱动机制不同于传统的CCFL,因此这些LCD产品需要昂贵的驱动器、PCB等。
因此,LED背光单元目前仅仅应用于高价格的LCD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该背光单元包括气导部(air guide)以实现轻重量的设计,并且该背光单元适于大规模生产,并且使用具有倾斜表面的反射器。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意图,如在这里体现和一般性描述的,一种背光单元包括:光学构件;反射器,该反射器与光学构件间隔开,并且该反射器局部具有倾斜表面;固定件,该固定件连接到反射器的一侧,以固定该反射器;以及光源,该光源布置于到该反射器的一侧。
在光学构件和反射器之间的空间中可以形成有气导部。
反射器的下表面与固定件的上表面可以布置成彼此面对,并且反射器的下表面与固定件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随着距反射器和固定件的连接位置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在反射器的下表面与固定件的上表面之间布置有弹性构件和间隔件中的至少一种。
反射器的厚度可以随着距光源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反射器的倾斜表面相对于从光源出射的光的光轴可以具有0到85度的倾斜角。
该光源可以布置成与反射器的至少一侧接触,或者可以与反射器间隔开预定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背光单元包括:光学构件;反射器,该反射器与光学构件间隔开,并且该反射器局部具有倾斜表面;托架,该托架布置在光学构件和反射器之间并且该托架中形成有凹部;以及布置在托架的该凹部中的光源。
托架的该凹部可以朝着反射器定向,并且在托架的该凹部的表面处可以设置有反射层。
光漫射层可以填充在托架的凹部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背光单元包括:光学构件;反射器,该反射器与光学构件间隔开且局部具有倾斜表面;托架,该托架布置在光学构件和反射器之间;固定于托架的光源;以及与该光源的前表面间隔开预定距离的光扩散层。
附图说明
可以参考以下附图来详细描述布置结构和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
图1是说明根据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基本构思的视图;
图2A到2C是示出光源的各种构造的视图;
图3A和3B是示出图1的反射器的实施例的视图;
图4A到4D是示出附接到反射器的反射表面的反射层的视图;
图5A到5C是示出具有不同反射图案的反射层的视图;
图6是示出具有不规则反射图案的反射层的视图;
图7A和7B是示出图1的反射器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
图8A到8F是示出图3A的反射器和固定件之间的不同连接关系的视图;
图9是示出联接到图3A的固定件的光源的视图;
图10A和10B是示出图3A的反射器的长度的视图;
图11A和11B是示出反射器的不同的反射表面形状的视图;
图12A到12D是示出反射器的不同的反射图案形状的视图;
图13是示出图1的反射器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
图14和15是示出图1的反射器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
图16A到16C是示出图1的反射器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
图17和18是示出图1的反射器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
图19是示出位于两个光源之间的反射器的视图;
图20A和20B是示出反射器和光源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
图21是示出设置有反射镜的包括光源的背光单元的视图;
图22A到22C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反射镜和光源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
图23A到23C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反射镜和光源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
图24到26是示出包括反射器的背光单元的各种实施例的视图;
图27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图28是示出背光单元和显示设备的底盖的前透视图;
图29是示出背光单元和显示设备的底盖的后透视图;
图30是示出设置在背光单元和显示设备的底盖的内部位置处的光源模块的视图;
图31A到31C是示出光源模块和反射片的构造和操作的视图;
图32A到32C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背光单元和显示设备的底盖和光学片之间的联接的视图;并且
图33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和显示设备的底盖、反射片和光学片之间的联接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附图中示出了这些实施例的示例。
在描述实施例之前,应当理解,当每个元件被称为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它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在其间插入有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的情况下间接地形成。
当强调单个元件时,术语“上”或“下”可以表示向下方向或向上方向。
图1是说明根据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基本构思的视图。如图1中示出的,该背光单元可以包括光源100和反射器200。
光源100可以布置在反射器200的至少一侧。
而且,至少一个光源100可以形成在支撑层110上。
支撑层110可以是其上安装至少一个光源100的基板。可以在支撑层110上形成用于将电源适配器(未示出)和光源100相互连接的电极图案(未示出)。
例如,可以在基板的上表面上形成碳纳米管电极图案(未示出)以将光源100和适配器(未示出)相互连接。
支撑层110可以是其上安装多个光源100的、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玻璃、聚碳酸酯(PC)、硅(Si)等制成的印刷电路板(PCB)基板,或者可以采取膜的形式。
光源100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芯片。LED芯片可以是蓝色LED芯片或紫外LED芯片,或者可以是组合从红色LED芯片、绿色LED芯片、蓝色LED芯片、黄绿色LED芯片和白色LED芯片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芯片的封装。
通过将黄色荧光体结合到蓝色LED、将红色荧光体和绿色荧光体结合到蓝色LED或者将黄色、红色和绿色荧光体结合到蓝色LED,可以实现白色LED。
这里,光源100可以是水平光源、竖直光源和混合光源中的任何一种。
图2A是示出水平光源的视图,图2B是示出竖直光源的视图,并且图2C是示出混合光源的视图。
如图2A所示,由硅或蓝宝石制成的基板9构成水平光源的最下层。
n型半导体层2可以位于基板9上。n型半导体层2例如由n-GaN制成。
有源层3可以位于n型半导体层2上。例如,通过在彼此之上反复堆叠InGaN(阱层)和GaN(势垒层)来形成有源层3。
p型半导体层4可以位于有源层3上。p型半导体层4例如由p-GaN制成。
p型电极5可以位于p型半导体层4上。p型电极5例如包含选自由Cr、Ni和Au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n型电极6可以位于n型半导体层2上。n型电极6例如包含选自由Cr、Ni和Au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如图2B所示,竖直光源可以包括在彼此之上顺序堆叠的具有反射表面5a的p型电极5、p型半导体层4、有源层3、n型半导体层2和n型电极6。
光源可以根据下述原理而运行:如果电压施加到p型电极5和n型电极6,则空穴和电子彼此在有源层3中复合,从而发出与导带和价带之间的差(能隙)相对应的光能。
如在图2C中所示,混合光源包括在基板9上形成的n型半导体层2、有源层3和p型半导体层4。
n型电极6形成在n型半导体层2上。p型电极5形成在基板9和n型半导体层2之间以通过n型半导体层2和有源层3与p型半导体层4形成接触。
即,p型电极5通过在n型半导体层2和有源层3中穿孔的孔而与p型半导体层4形成接触。
绝缘膜7涂覆在孔周围以将p型电极5电绝缘。
在实施例中,具有上述构造的光源可以包括具有光提取结构的任何一个基板,其包括从由Al2O3基板、半导体基板和导电基板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缓冲层可以形成在基板上并且包括具有从由GaN、AlN、AlGaN和InGaN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的单或者超晶格(SLS),并且第一N型半导体层可以形成在缓冲层上并且包括具有从由GaN、AlGaN、InGaN、InAlGaN和AlInN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的单或者超晶格(SLS)。
这里,第一N型半导体层可以由具有组成式InxAlyGa1-(x+y)N(0≤x≤1,0≤y≤1,0≤x+y≤1)的半导体材料制成,并且可以掺杂n型掺质,例如Si、Ge、Sn等。
而且,第二N型半导体层可以形成在第一N型半导体层上,并且包括具有从由InGaN/GaN、AlGaN/GaN、InGaN/InGaN和AlGaN/InGaN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的SLS(大约3~10层),并且有源层可以形成在第二N型半导体层上,并且包括从由InGaN/GaN或者InGaN/InGaN阱/势垒层等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
这里,有源层可以具有如下结构中的任何一种结构:单量子阱结构、多量子阱结构、量子点结构、和量子线结构。
第一P型半导体层可以使用从AlGaN或者AlGaN/GaN SLS(大约30nm或者更少)等中选择的任何一种材料形成在有源层上,并且第二P型半导体层可以使用从GaN或者AlGaN/GaN SLS等中选择的任何一种材料形成在第一P型半导体层上。
这里,可以使用具有组成式InxAlyGa1-(x+y)N(0≤x≤1,0≤y≤1,0x+y≤1)的半导体材料,并且可以掺杂p型掺质,例如Mg、Zn、Ca、Sr、Ba等。
第一n电极、第二p电极焊盘和第二欧姆接触层或者透明层可以形成为单层或者多层,其包括从由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铟锌锡氧化物(IZTO)、铟铝锌氧化物(IAZO)、铟镓锌氧化物(IGZO)、铟镓锡氧化物(IGTO)、铝锌氧化物(AZO)、锑锡氧化物(ATO)、镓锌氧化物(GZO)、IrOx、RuOx、RuOx/ITO、Ni、Ag、Ni/IrOx/Au和Ni/IrOx/Au/ITO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
这样,本实施例的光源100可以从各种形状的发光器件中进行选择。
反射器200以包括具有预定坡度的反射表面210。
反射器200的反射表面210是相对于与布置在反射表面210上方的光学构件的表面平行的假想水平面具有预定倾斜角的倾斜表面。反射表面210是平坦表面,以朝其上方的显示面板反射从光源100投射的光。
反射器200的反射表面210可以相对于从光源100投射的光的光轴具有大约0~85度的倾斜角。
可以根据各种实施例来构造反射器200。图3A和3B示出图1的反射器的实施例。
图3A是反射器的截面图,并且图3B是反射器的透视图。
如在图3A和3B中所示,反射器220可以固定到固定件230。
反射器220可以具有反射表面221,反射表面221相对于水平面具有预定的倾斜角θ,以在预定方向上反射从光源100投射的光。固定件230可以附接到反射器220的一侧以固定反射器220。
这里,根据情况需要,反射器220和固定件230可以由具有高反射性的导电材料或非导电材料制成。
为了提高反射器220的光反射效率,可以另外在反射器220的反射表面221上形成反射层223。
反射层223可以是反射涂敷膜,或者通过沉积反射材料形成的反射涂敷材料层。
反射层223可以包含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反射层223可以包含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氧化物或者金属,例如Al、Ag、Au或者TiO2
在此情形中,可以通过在反射器220的反射表面221上沉积或者涂敷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形成反射层223,或者可以通过印刷金属墨水形成反射层223。
这里,可以通过热沉积、蒸镀或者诸如溅射的真空沉积来执行沉积,并且可以通过凹板涂敷、丝网印刷等执行涂敷或者印刷。
反射层223可以采取膜或者片的形式并且附接到反射器220的反射表面221。
图4A到4D是示出附接到反射器的反射表面的反射层的视图。
图4A和4B示出其中反射层223形成在反射器220的整个反射表面221上的构造,并且图4C和4D示出其中反射层223形成在反射器220的反射表面221的一部分上的构造。
具体地,图4A示出其中同一反射层223形成在整个反射表面221上的构造,并且图4B示出其中具有不同的反射率的多个反射层223a、223b、223c和223d形成在整个反射表面221上的构造。
图4C示出其中反射层223从反射器220的反射表面221的局部区域凸出的构造,并且图4D示出其中凹部在反射器220的反射表面221的局部区域中凹陷并且反射层223填充该凹部的构造。
如图4B、4C和4D中所示,形成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多个反射层223或者仅在反射表面221的局部区域上形成反射层223的原因在于:在反射表面221上仅形成相同的反射层223会为整个反射表面提供不规则的反射率,使得整个背光单元的亮度不规则。
因此,通过如图4B所示地在反射表面221的具有低亮度的区域上形成具有较高反射率的反射层223,或者通过如图4C和4D所示地仅在选定的区域上形成反射层223,能够均匀地校正整个背光单元的亮度。
根据情况需要,反射层223的表面上可以形成有预定的反射图案,或者该预定的反射图案可以直接形成在反射器220的反射表面221上。
图5A到5C是示出具有不同反射图案的反射层的视图。
图5A到5C示出具有相对于水平面以预定角度倾斜的斜面的反射图案225。图5A示出了平坦斜面,图5B示出了凹状斜面,而图5C示出了凸状斜面。
如在图5A到5C中所示,当在反射层223上形成反射图案225时,可以获得光的均匀扩散和反射。
这里,反射图案225可以具有与反射器220的反射表面221相同的形状或者不同的形状。
例如,如果反射器220的反射表面221具有平坦的倾斜表面,则在反射层223上形成的反射图案225可以具有平坦斜面。
根据情况需要,反射图案225可以是平坦表面图案和弯曲表面图案的组合。
另外,反射图案225可以包括各种尺寸的图案。
例如,反射图案225的尺寸可以随着距光源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地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距光源的距离的增加,光入射角可以改变且光亮度可以降低。
因此,如果反射图案225的尺寸随着距光源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则反射图案225的倾斜表面的倾斜角可以调节为在最大程度上朝其上方的显示面板反射光,这可以提高光的扩散效率。
图6是示出具有不规则反射图案的反射层的视图。如在图6中所示,在反射层223上形成的反射图案225的尺寸随着距光源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反射图案225的尺寸可以根据整个背光单元的亮度分布而基于每一区域进行改变。
图7A和7B是示出图1的反射器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图7A是反射器的截面图,并且图7B是反射器的透视图。
如在图7A中所示,反射器220的厚度可以随着距固定件230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具体地,反射器220的靠近固定件230的区域的厚度d1大于反射器220的远离固定件230的区域的厚度d2。
这种构造具有如下效果:减轻了反射器220的重量,因此,减轻了整个背光单元的重量。
图8A到8F是示出图3A的反射器和固定件之间的不同的连接关系的视图。
图8A示出了下述构造:其中反射器220的一侧连接到固定件230的整个侧表面,并且反射器220的厚度d基本等于固定件230的侧表面的高度h。
图8B和8C示出下述构造:其中反射器220的一侧连接到固定件230的侧表面的一部分,并且反射器220的厚度d小于固定件230的侧表面的高度h。
图8D示出下述构造:其中反射器220的一侧连接到固定件230的整个上表面,并且反射器220的厚度d基本等于固定件230的上表面的宽度w。
图8E和8F示出下述构造:其中反射器220的一侧连接到固定件230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并且反射器220的厚度d小于固定件230的上表面的宽度w。
图9是示出联接到图3A的固定件的光源的视图。
如在图9中所示,光源100可以安装在固定件230的上表面上。
如果光源100安装在固定件230的上表面上,则不需要用于支撑光源100的额外的结构,这可以简化总体构造。
图10A和10B是示出图3A的反射器的长度的视图。
图10A是示出包括具有小的光照射角的光源的、背光单元的反射器的视图,并且图10B是示出包括具有大的光照射角的光源的、背光单元的反射器的视图。
如图10A中所示,如果光源的光照射角小到基本接近水平,则反射器220可以具有最小长度L1。
如图10B中所示,如果光照射角增加,则反射器220可以具有增加至最大程度的长度L2。
最小化反射器220的长度可以减小整个背光单元的厚度,因此,光源100可以具有小的光照射角。
如上所述,反射器220的长度可以根据光源的光照射角而改变。
图11A和11B是示出反射器的不同反射表面形状的视图。图11A是示出与平坦表面相比的凹反射表面221的视图,并且图11B是示出与平坦表面相比的凸反射表面221的视图。
如图11A和11B中所示,反射器220的反射表面221相对于水平面具有大约0~85度的倾斜角并且可以是凹的或凸的。
图12A到12D是示出反射器的不同反射图案形状的视图。图12A示出粗糙图案形状,其表面是平坦的;图12B示出粗糙图案形状,其表面是凹的;图12C示出粗糙图案形状,其表面是凹的;并且图12D示出不规则粗糙图案形状。
如图12A到12D中所示,反射器220的反射表面221可以相对于水平面具有大约0~85度的倾斜角并且可以设置有粗糙反射图案。
可以为反射器220的反射表面221提供各种形状的反射图案,以便能够实现光的均匀扩散和反射。
粗糙反射图案可以具有如图12A中所示的平坦表面、如图12B中所示的凹的弯曲表面、或者如图12C中所示的凸的弯曲表面。
具体地,反射器220的反射表面221由锯齿形成,每个锯齿均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并且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的角度可以是锐角和钝角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情况需要,反射器的反射图案可以是具有平坦表面的粗糙图案、具有凹表面的粗糙图案和具有凸表面的粗糙图案的组合。
另外,反射器的反射图案可以是各种尺寸的图案的组合。
例如,如图12D中所示,反射器的反射图案的尺寸可以随着距光源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地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距光源的距离的增加,光入射角可以改变并且光亮度可以降低。
因此,反射图案的尺寸随着距光源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具有调节反射图案的斜面的倾斜角的效果,从而最大化光的向上反射和扩散效率。
图13是示出图1的反射器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如图13中所示,反射器220可以移动从而改变其倾斜角。
具体地,图13是示出可移动反射器的视图。如图13中所示,反射器220可以由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第一材料500和第二材料600制成。
例如,可以通过在彼此之上地堆叠两种薄金属板而形成反射器220,所述薄金属板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即根据温度变化而不同的膨胀和收缩程度。
具有较大热膨胀系数的一个金属板更大地膨胀,并且随着温度增加而弯曲,然后随着温度降低而返回其初始状态。
不易膨胀的金属的示例包括Ni和Fe合金,而快速膨胀的金属的示例包括Ni、Mn和Fe合金、Ni、Mo和Fe合金、Ni、Mn和Cu合金等。
因此,当反射器220由上述两种材料制成并且提供电路以向反射器220施加电流或热时,能够调节反射器220的倾斜角。
由此,还能够调节光的反射角,这保证了光的更有效率和均匀的传输。
根据情况需要,可以使用静电力、电磁力、压电力等来精确地移动反射器220。
图14和15是示出图1的反射器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
图14示出下述构造:其中固定件230联接到倾斜反射器220的上端;并且图15示出下述构造:其中两个固定件230a和230b分别联接到倾斜反射器220的上端和下端。
图14和15示出稳定的反射器构造。在图14中,具有相对于水平面以大约0~85度的角度倾斜的反射表面的反射器220在其上部区域处配备有在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上延伸的固定件230。
在图15中,具有相对于水平面以大约0~85度的角度倾斜的反射表面的反射器220在其下部区域处配备有第一固定件230a,并且在其上部区域处配备有在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固定件230b。
这里,虽然如图15中所示的设置有两个固定件的反射器具有比如图14中所示的设有单个固定件的反射器更稳定的构造,但是图15的反射器可能不利地比图14的反射器更重。
图16A到16C是示出图1的反射器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如图16A到16C中所示,固定件230位于反射器220的反射表面下方。
具体地,反射器220的下表面布置成面对固定件230的上表面,并且,反射器220的下表面与固定件230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随着距反射器220和固定件230的连接位置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因为当外部冲击施加到反射器220时,图16A的构造引起反射表面的倾斜角的改变,所以如图16B中所示,可以在反射器220的下表面和固定件230的上表面之间额外地安装至少一个间隔件250,或者如图16C中所示,可以在反射器220的下表面和固定件230的上表面之间额外地安装至少一个弹性构件260。
这里,弹性构件260可以是弹簧、热塑性弹性结构等。
图17和18是示出图1的反射器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如图17和18中所示,反射器和固定件可以彼此形成一体。
在图17中,反射器220的反射表面221可以相对于反射器220的下表面以大约0~85度的角度倾斜。
在此情形中,反射器可以具有直角三角形截面,并且反射器220的厚度可以随着距光源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在图18中,反射器220的反射表面221可以相对于反射器220的下表面以大约0~85度的角度倾斜,并且,可以额外地设置支撑反射器220的支撑板270。
类似地,反射器可以具有直角三角形截面,并且反射器220的厚度可以随着距光源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图19是示出位于一对光源之间的反射器的视图。
如图19中所示,位于两个光源100之间的反射器可以包括联接为彼此面对的两个反射器220a和220b。
虽然固定件230a和230b示出为附接到各自的反射器220a和220b,但固定件的所有上述各种构造都可以应用于反射器。
这样,可以制造背光单元使得两个反射器联接为彼此面对以构造单个反射结构并且两个光源分别地位于反射结构的对侧处。
图20A和20B是示出反射器和光源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图20A示出下述构造:其中光源100定位成与反射器200的至少一侧形成接触;并且图20B示出下述构造:其中光源100与反射器200间隔开预定距离d。
反射器200和光源100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光源100的光定向角、背光单元的构成元件的布局等而改变。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额外地将反射镜安装到光源。该反射镜用于减小光源的光定向角从而光基本水平地移动。
图21是示出包括设置有反射镜的光源的背光单元的视图。如图2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背光单元可以包括:设置有具有预定坡度的反射表面的反射器200;布置在反射器200的至少一侧以发射光的光源100;以及用于朝向反射器200的反射表面反射该光源100的光的反射镜240。
反射镜240可以构造成在除了光发射方向以外的方向上包围光源100。
因此,从光源100发射的光可以直接朝向反射器200的反射表面移动,或者可以从反射器200反射而间接地朝向反射器200的反射表面移动。
在此情形中,因为反射镜240用于减小从光源100发射的光的定向角,所以大部分的光可以朝向反射器200的反射表面水平移动,并且从反射器200的反射表面反射的光可以均匀传输到显示面板。
图22A到22C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反射镜和光源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并且图23A到23C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反射镜和光源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
在图22A到22C中,反射镜240布置成面对光源100的光发射表面。在图23A到23C中,反射镜240布置在光源100的光发射表面的相反侧。
图22A示出下述构造:其中竖直光源100的光发射表面面对反射镜240并且反射镜240具有在光源100的光发射表面的相反方向上敞口的U形截面。
图22B示出下述构造:其中竖直光源100的光发射表面面对反射镜240,并且反射镜240具有在光源100的光发射表面的相反方向上敞口的四分之一球形截面。
图22C示出下述构造:其中水平光源100的光发射表面面对反射镜240,并且反射镜240具有在光源240的光发射表面的相反方向上敞口的四分之一球形截面。
图23A示出下述构造:其中竖直光源100的光发射表面没有面对反射镜240,并且反射镜240具有在与光源100的光发射表面相同的方向上敞口的U形截面。
图23B示出下述构造,其中垂直光源100的光发射表面面对反射镜240并且反射镜240具有在与光源100的光发射表面相同的方向上敞口的四分之一球形截面。
图23C示出下述构造:其中水平光源100的光发射表面面对反射镜240,并且反射镜240具有在与光源100的光发射表面相同的方向上敞口的四分之一球形截面。
除了上述构造之外,反射镜240可以采取具有至少一个弯曲表面的多边形的形式。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采用反射镜240以允许光水平移动,但是可以用设置在光源100的光发射表面前面的透镜或者具有特定形状以暴露光源100的光发射表面的任何其它结构来替代反射镜240。
图24到26是示出包括反射器的背光单元的各种实施例的视图。
图24中示出的背光单元可以包括光源100、反射器200、遮光片250和透明树脂层260。
光源100可以形成在配备有各种电路电极的电路板110上。
电路板110可以配备有电极图案(未示出)以将电源适配器(未示出)和光源100相互连接。
例如,可以在电路板110的上表面上形成碳纳米管电极图案(未示出)以将光源100和适配器(未示出)相互连接。
电路板110可以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玻璃、聚碳酸酯(PC)、硅(Si)等制成的印刷电路板(PCB),或者可以采取膜的形式。
光源100以是发光二极管(LED)芯片或者是包括至少一个LED芯片的LED封装。
光源100可以由发射红色、绿色和蓝色中的至少一种颜色的有色LED或者无色LED构成。
有色LED可以包括红色LED、蓝色LED和绿色LED中的至少一种。这些LED可以以各种方式布置并且可以发射多种颜色的光。
反射器200支撑该光源100和电路板110,并且包括相对于与遮光片250的表面平行的水平面具有预定倾斜角的反射表面210。
这里,反射器200的反射表面210可以位于光源100的一侧,并且,垂直于水平面延伸的支撑结构可以位于光源的另一侧以支撑反射表面210。
反射片可以附接到反射器200的反射表面210。反射片用于反射从光源100发射的光。
反射片可以包含至少一种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反射材料。例如,反射片可以由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制成,例如由Al、Ag、Au或者TiO2制成。
在此情形中,可以通过在反射器200的反射表面210上沉积或者涂覆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形成反射片,或者可以通过印刷金属墨水形成反射片。
这里,可以通过热沉积、蒸镀或者诸如溅射的真空沉积来执行沉积,并且可以通过凹板涂敷、丝网印刷等执行涂覆或者印刷。
另外,反射片可以额外地设置有反射图案。该反射图案用于扩散或者折射从光源100发射的光。
反射图案的尺寸可以随着距光源100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光亮度可以随着距光源100的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并且增加反射图案的尺寸可以增加光的扩散或者折射效率,从而即使在远离光源100的区域处也能实现均匀的亮度。
为了提高反射图案的扩散或折射效果,反射图案可以具有明亮的颜色,例如接近白色的颜色。
而且,反射图案可以由利用上述材料制成的多个点构成。
例如,反射图案可以由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点构成。
另外,从一个光源到相邻的另一个光源,反射图案的密度可以逐级增大。
例如,反射图案的密度可以从彼此相邻的第一光源向第二光源增大。
利用这种构造,能够防止从远离第一光源的区域,即靠近第二光源的后表面(即非发射表面)的区域向上导向的光的亮度的降低并且因此保持从背光单元提供的光的均匀亮度。
遮光片250可以紧密地形成在透明树脂层260上并且可以具有预定的遮光图案。
遮光片250可以用于减小从邻近于光源100的区域发射的光的亮度,从而确保来自背光单元的光的均匀亮度的发射。
考虑到从反射器200的反射表面210反射的光的不规则亮度,而在遮光片250上形成遮光图案。
这里,遮光片250可以采取其各个区域具有不同光透射率的单层或多层的形式。
另外,遮光片250的遮光图案的厚度可以保持恒定或者可以随着距光源100的光发射表面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地降低。
而且,遮光片250的遮光图案的宽度可以保持恒定或者可以随着距光源100的光发射表面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地降低。
遮光片250可以由从由金属、TiO2、CaCO3和ZnO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
根据情况需要,遮光片250可以与透明树脂层260隔开,并且在其间具有填充有空气或者气体的预定空间,或者可以进一步在遮光片250和透明树脂层260之间形成预定的缓冲层。
缓冲层可以是扩散层,可以由具有不同于透明树脂层260的折射率的材料制成,可以是粘结剂层以改进遮光片250和透明树脂层260之间的粘附性,或者可以是在遮光片250的遮光图案的制造期间形成的吸热层。
透明树脂层260可以用于扩散从光源100发射的光,同时还均匀地向显示面板透射从光源100发射的光。
透明树脂层260可以由光透射材料,例如硅树脂或丙烯酸基树脂制成。
然而,透明树脂层260的构成材料不限于前述材料,而是可以在各种树脂中选择。
为了保证从光源100发射的光被扩散以实现背光单元的均匀亮度,透明树脂层260可以由具有大约1.4到1.6的折射率的树脂制成。
例如,透明树脂层260包括从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环氧化合物(PE)、硅(Si)、压克力等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
透明树脂层260可以包含黏性聚合物树脂以牢固地附接到光源100和反射器200。
例如,透明树脂层260包括从由下面所述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非饱和聚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正丁酯等。
可以通过向光源和反射器200涂覆液相或凝胶相树脂并且固化涂覆的树脂来形成透明树脂层260。
透明树脂层260可以用作导光板,以引导从光源100发射的光。
不同于图24的背光单元,图25的背光单元包括在反射器200和遮光片250之间的填充有空气或气体的预定空间,来代替透明树脂层260。
这里,遮光片250可以形成并支撑在反射器200的部分上部区域上。
与图24的实施例相比,图25的实施例提供更简化的工艺、减小的背光单元的厚度、和低的工艺成本。
下面,不同于图25的背光单元,图26的背光单元还包括在反射器200的反射表面210上形成的导光板270。
在反射器200的反射表面210上形成导光板270的原因在于:反射并同时扩散从光源100发射的光,从而允许从光源100发射的光均匀传输到显示面板。
图27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27中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包括:底盖10;设置在底盖10的内部位置处的光源模块(未示出);布置在底盖10的前部上的反射片20;布置在反射片20前面以将从发光模块发射的光引导到显示设备前面的光学片40;布置在光学片40前面的液晶显示器面板60;布置在液晶显示器面板60前面的顶盖70;以及布置在底盖10和顶盖70之间以将底盖10和顶盖70彼此固定的支撑构件51、52、53和54。
反射片20用于反射从光源模块发射的光从而将光该发射为平面光,这提高了光效率。
这里,反射片20可以由具有高反射率并且能够以超薄形式使用的材料制成。例如,反射片20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成。而且,可以通过利用高反射率材料涂覆底盖10的前表面来形成反射片20。
布置在反射片20的前表面处的光学片40可以用于扩散和折射从反射片20反射的光,这提高了亮度和光效率。
光学片40可以包括多个片或者单片。
具体地,光学片40可以包括第一扩散片41、棱镜片42和第二扩散片43,或者可以包括具有扩散片和棱镜片这两种功能的单个光学片。
可以根据所需要的亮度特性来不同地选择光学片40的构成片的数目和种类。
图28是示出背光单元和显示设备的底盖的前透视图。
底盖10可以采取金属板的形式。为了增加底盖10的强度,底盖10可以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向前凸出的第一形成部分(未示出)、以及在与第一形成部分延伸的左右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向前凸出的第二形成部分10b。
可以通过压制该底盖10来形成第一形成部分和第二形成部分10b。
第一形成部分和第二形成部分10b分别具有平坦的前表面,并且这些平坦表面具有相同的高度。
这用于允许反射片(20,见图1)布置在第一形成部分和第二形成部分10b上。
为了增加底盖10的强度,多个第二形成部分10b可以相互间隔开。
可以在相邻的第二形成部分10b之间安装热管形式的第一吸热构件11。因此,多个第一吸热构件11可以相互隔开。
第一吸热构件11用于把在布置于底盖10上的光源模块(未示出)的发光期间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外部。
为此,第一吸热构件11能够以预定长度安装在底盖10上而平行于第二形成部分10b。
因为第二形成部分10b以预定高度向前凸出,所以第二形成部分10b的与第一吸热构件11相邻的部分可以倾斜,以保证第一吸热构件11的容易安装。
底盖10的边沿向前弯曲以形成边沿壁10c,边沿壁10c用于防止安装在底盖10上的导光板、光学片或者反射片的分离。
底盖10设置有联接孔10g以允许支撑构件51、52、53和54和顶盖70经由诸如螺丝的紧固构件联接到底盖10。
底盖10的左和右边沿壁设置有联接柱10e从而通过联接柱10e固定顶盖70。而且,为了增加底盖10的刚度,可以将工字梁安装到底盖10的后表面。
可以在底盖10上设置安装构件13以将第一吸热构件11固定到底盖10。
安装构件13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布置的本体13a、从本体13a朝向第一吸热构件11垂直延伸的延伸部13b、和在延伸部13b中穿孔的紧固孔13c,紧固构件穿过紧固孔13c以将第一吸热构件11和底盖10相互联接。
因此,在第一吸热构件11布置在底盖10的前表面上且随后安装构件13的延伸部13b布置在吸热构件11的前表面上之后,紧固构件插入到延伸部13b的紧固孔13c中,从而,在底盖10和延伸部13b之间的第一吸热构件11通过紧固构件的紧固力而与底盖10和延伸部13b这两者形成紧密接触。
图29是示出背光单元和显示设备的底盖的后透视图。
如图29中所示,多个固定销14设置在底盖10的后表面处。固定销14用于将功率器件或者印刷电路板固定到底盖10的后表面。
固定销14装配到功率器件或者印刷电路板中,用于增加底盖10的刚度。
图30是示出设置在背光单元和显示设备的底盖的内部位置处的光源模块的视图。
光源模块80是LED封装,但不限于此,而是可以由冷阴极荧光灯(CCFL)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形成。
光源模块80可以是“1-边缘”型,其中其发光器件82布置在底盖10和显示面板60的上或下边缘处,或者是“2-边缘”型,其中其发光器件82布置在底盖10的两个对侧处。
为了实现想要的亮度和均匀的光分布,发光器件82的数目可以根据显示面板60的尺寸、即显示面板60的对角长度(英寸值)而改变。发光器件82的数目可以是显示面板60的英寸值的2.5~3.5倍。如果发光器件82的数目小于显示面板60的英寸值的2.5倍或者大于显示面板60的英寸值的3.5倍,则难以提供具有适当亮度和均匀分布的光。
例如,如果显示面板60具有47英寸的对角长度,则可以安装118至164个发光器件82。在本实施例中,假设显示板60具有47英寸的对角长度并且发光器件82的数目是138。
在布置于底盖10上的多个第二形成部分10b中,最左和最右侧的第二形成部分10b设置有在笔直方向上相互隔开的支撑件10d。
图31A到31C是示出光源模块和反射片的构造和操作的视图。图31A是沿着图30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其示出“1-边缘”型背光单元的一部分。
在图31A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光源模块80设置在底盖10的一个边缘上。光源模块80可以包括电路板81、以预定间隔布置在电路板81上的光源(例如发光器件82)的阵列、和设置在电路板81上以将电路板81连接到外部功率器件的连接器(未示出)。
光源模块80安装在托架12上,并且反射片20被设置在托架12的侧表面处。设置在底盖10上的第一吸热构件11连接到托架12,以将光源模块80产生的热量直接散发到外部。虽然图31A将反射片20和第一吸热构件11示出为彼此直接接触,但事实上,反射片20和第一吸热构件11能够以预定距离相互隔开,这能够防止反射片20的热变形。
在此情形中,底盖10的高度可以随着距光源模块80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即,底盖10的厚度可以在与光源模块80接触的第一表面处具有最小值,并在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处具有最大值,从而具有高度差。
图31A示出底盖10的放大的高度差,并且如果第二表面的峰点反射从光源模块80发射的直射光,则底盖10的高度足够。第一吸热构件11和反射片20可以根据底盖10的坡度而倾斜。
底盖10的高度逐渐增加,并且底盖10和光学片(未示出)之间的距离随着距光源模块80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但这在图31A中被夸大了。因为设置在底盖10上的反射片20也可以倾斜,所以反射片20变为随着距光源模块80的距离的增加而更加靠近光学片。而且,支撑在底盖10上的反射片20可以平行于底盖10。
发光器件82可以平行于底盖10的下表面而投射光。具体地,考虑到其定向角,发光器件82在大约120度的范围内、在电路板81的相反方向(即图31A的右方向)上发射光。
在平行于底盖10的下表面的方向上从发光器件82投射的光可以入射在反射片20上而与反射片20具有预定的角度,从而被朝向光学片(未示出)反射。在此情形中,反射片20如上所述地相对于从发光器件82投射的光的发射角度的中心倾斜。
现在将详细地描述光源模块80的构造。
托架12固定到底盖10的一个边缘并具有凹部,电路板81和发光器件82的阵列插入到该凹部中,从而电路板81与凹部的底表面形成接触。反射层R形成在凹部的倾斜表面上以朝向反射片20投射从发光器件82的阵列发射的光。可以通过涂覆具有高反射率的材料、例如Ag或者Al来形成反射层R。
在上述实施例中,从发光器件82发射的光被从反射层R反射或者直接移动到反射片20。由此,当该光被从具有预定坡度的反射片20的整个区域均匀地反射而朝向光学片移动时,平面光被引入到光学片40中,这使得能够省略导光板。
因此,背光单元和显示设备能够实现其成本和重量的降低。此外,省略树脂基导光板可以消除由于导光板引起的问题,例如不防潮以及由于光源模块产生的热量引起的热膨胀。而且,能够省略用于将导光板固定到背光单元的底盖的刚性结构。
图31B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和反射片的构造和操作的视图。
虽然本实施例基本上与在图31A中示出的实施例相同,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光扩散层30填充托架12的凹部以折射从发光器件82的阵列发射的光,从而允许该光被均匀投射到反射片20。
光扩散层30用于散射从发光器件82发射的光,允许光均匀分布在倾斜反射片20上。
为此,光扩散层30可以由具有高折射率和透射率的材料、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或者注射成型树脂制成。
图31C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和反射片的构造和操作的视图。
虽然本实施例基本上与在图31A和31B中示出的实施例相同,但本实施例的托架12具有L形形式,以支撑固定有发光器件82的电路板81。
光扩散层30与发光器件82的前表面间隔开预定距离。为了防止光扩散层30由于发光器件82的热量而变形,光扩散层30可以与发光装置82间隔开1mm到5mm的距离。
如果光扩散层30和发光器件82之间的距离大于5mm,这会导致在底盖10的边缘处的空间利用很低效,或者引起从发光器件82发射的光的一部分被引导到背光单元的内部空间中而不是通过光扩散层30。因此,光扩散层30可以比发光器件82的光的发射角度更宽。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以从背光单元省略导光板,因为从光源模块80投射的光被从反射片20反射,因此,说获得的平面光被引入光学片40中。因为不同于在背光单元的前表面上设置传统的导光板而仅仅在底盖10的一个边缘处设置具有类似于传统的导光板的组成和类似于导光板的功能的光扩散层30,所以该背光单元和显示设备能够实现成本和重量的降低。另外,该背光单元和显示设备不存在由于易受湿气影响和由于光源的热量而热膨胀的导光板引起的问题。另外,不需要用于将导光板固定到底盖的刚性结构。
当导光板被省略时,光学片40与反射片20隔开预定距离。在此情形中,反射片20固定到底盖10,但是光学片40可以保持分离。因此,使用固定构件10a将光学片40可分离地固定在底盖10上。具体地,固定构件10a是竖直安装在底盖10的各个边缘上的矩形构件。
光学片40在其每一个边缘处均设有至少一个孔40a。当底盖10的固定构件10a插入到光学片40的孔40a中时,光学片40可以联接到底盖10。
因此,由于第一扩散片41、棱镜片42和第二扩散片43在相同的位置处联接到底盖10,所以张力会集中在各个片41、42和43的相同位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光学片具有如将在下文中描述的联接结构。
图32A到32C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光学片与背光单元和显示设备的底盖之间的联接的视图。
虽然图32A示出第一扩散片41和棱镜片42的联接并且图32B和32C示出第一扩散片41、棱镜片42和第二扩散片43的联接,但是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个片,另外,可以设置有微透镜阵列片和保护片。
设置在底盖10上的固定构件10a的数目可以大于形成在各个片的边缘中的孔41a、42a和43a的数目。而且,考虑到各个片41、42和43的热膨胀,各个片的孔41a、42a和43a可以大于固定构件10a。
在图32A中,第一片41和第二片42联接到底盖10。设置在底盖10的边缘上的固定构件10a可以用于将第一光学片41和第二光学片42联接到底盖10。
在此情形中,第一光学片41的孔41a可以位于不同于第二光学片42的孔42a的位置处。即,第一光学片41的孔41a和第二光学片42的孔42a联接到位于不同的位置处的固定构件10a。
在第一光学片41的孔41a和第二光学片42的孔42a中,上边缘和下边缘的孔位于不同的位置处并且左边缘和右边缘的孔位于相同的位置处。这里,词语“上”和“下”是基于当在使用中时安装背光单元或者具有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的方向。在不同的位置处定位上孔和下孔的原因在于:张力主要在竖直方向上施加到各个片41和42、即施加到上边缘和下边缘。
在图32B中,第一片41、第二片42和第三片43联接到底盖10。第一光学片41、第二光学片42和第三光学片43可以通过在底盖10的边缘上设置的固定构件10a联接到底盖10。
在此情形中,第一光学片41的孔41a可以位于与第二光学片42的孔42a不同的位置处。即,第一光学片41的孔41a和第二光学片42的孔42a联接到位于不同位置处的固定构件10a。而且,第二光学片42的孔42a可以位于与第三光学片43的孔43a不同的位置处。即,第二光学片42的孔42a和第三光学片43的孔43a联接到位于不同位置处的固定构件10a。
第一光学片41的孔41a可以位于与第三光学片43的孔43a相同的位置处。即,第一光学片41的孔41a和第三光学片43的孔43a联接到位于相同位置处的固定构件10a。
在图32C中示出的实施例中,与图32B中示出的实施例类似地,第一片41、第二片42和第三薄片43联接到底盖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学片41的孔41a、第二光学片42的孔42a和第三光学片的孔43a位于不同的位置处并且联接到位于不同位置处的固定构件10a。
具体地,如果不能消除当以与图32B的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将一些重叠片在相同位置处联接到彼此时施加到片的张力,则在不同位置处将全部的片联接到底盖10可以分散张力。这里,虽然因为在各个片的左右方向上施加的张力不大所以各个片具有相同的左和右联接位置,但如果不需要减小在左右方向上施加的张力,则各个片的左孔和右孔可以位于不同的位置。
利用根据在图32A到32C中示出的实施例的上述联接构造,各个片的孔的数目可以大于底盖10的固定构件10a的数目。
图33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和显示设备的底盖、反射片和光学片之间的联接的视图。
特别地,图33示出在反射片20和光学片40的左侧或右侧的联接结构。反射片20和光学片40布置在底盖10与设置在底盖10的左侧和右侧处的第二和第三支撑构件52和53之间。反射片20和光学片40的左边沿和右边沿可以设置有用于与支撑构件52和53联接的凹部20a和40a。
如上所述,施加到光学片40的左侧和右侧的张力不大,并且因此,可以在光学片40的左侧和右侧处设置如图所示的简化的联接结构。
根据以上说明明显的是,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采用具有以相对于水平面的预定角度倾斜的反射表面的反射器,该反射器用于均匀地向上反射从光源发射的光,从而在没有额外的机械装置的情况下实现均匀的亮度。
因此,该背光单元具有低的制造成本和减轻的总体重量并且能提供均匀的亮度,从而实现提高的经济效率和可靠性。
虽然已经参照其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该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将落入本发明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多个其它修改和实施例。更具体地,在本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主题组合布置结构的组成部件和/或布置结构方面的各种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除了组成部件和/或布置结构方面的变化和修改之外,替代用途也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25)

1.一种背光单元,包括:
光学构件:
反射器,所述反射器与所述光学构件间隔开,并且所述反射器局部具有倾斜表面;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到所述反射器的一侧,以固定所述反射器;以及
光源,所述光源布置于所述反射器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反射器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件的上表面布置成彼此面对,并且,所述反射器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件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随着距所述反射器和所述固定件的连接位置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在所述光学构件和所述反射器之间的空间中形成有气导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反射膜和反射材料层中的任一种被附接到所述反射器的倾斜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反射器的厚度随着距所述光源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光源布置成与所述反射器的至少一侧接触,或者所述光源与所述反射器间隔开预定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还包括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用于把从所述光源出射的光朝向所述反射器的倾斜表面反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在所述反射器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件的上表面之间布置有弹性构件和间隔件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在所述反射器的所述倾斜表面上形成有预定的反射图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反射图案的尺寸随着距所述光源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反射器的倾斜表面相对于从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的光轴具有0到85度的倾斜角。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反射器的倾斜表面包括锯齿,每个锯齿均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并且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角度是锐角或钝角。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反射器的倾斜表面是平坦表面或弯曲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反射镜在除了光发射方向以外的方向上包围所述光源。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反射镜布置成面对所述光源的光发射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反射镜布置在所述光源的光发射表面的相反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还包括:
托架,所述托架布置在所述光学构件和所述反射器之间,并且所述托架中形成有凹部;以及
布置在所述托架的凹部中的光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托架的凹部朝着所述反射器定向。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在所述托架的凹部的表面处设置有反射层。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光扩散层填充在所述托架的凹部中。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还包括:
托架,所述托架布置在所述光学构件和所述反射器之间;
固定于所述托架的光源;以及
光扩散层,所述光扩散层与所述光源的前表面间隔开预定距离。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所述光学构件包括多个光学片。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背光单元,所述光学片在每个边缘处均设有至少一个孔。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背光单元,所述光学片的孔位于与相邻的光学片的孔不同的位置。
25.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和
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用于将光投射到所述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背光单元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
CN201110162627.3A 2010-08-18 2011-06-10 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44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79673 2010-08-18
KR1020100079673A KR101189161B1 (ko) 2010-08-18 2010-08-18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1020100092846A KR101171856B1 (ko) 2010-09-24 2010-09-24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2010-0092846 2010-09-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4455A true CN102374455A (zh) 2012-03-14
CN102374455B CN102374455B (zh) 2016-01-20

Family

ID=44512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262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4455B (zh) 2010-08-18 2011-06-10 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84547B2 (zh)
EP (1) EP2420874B1 (zh)
JP (1) JP5969735B2 (zh)
CN (1) CN102374455B (zh)
TW (1) TWI55480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8024A (zh) * 2013-10-31 2014-0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元件、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107153299A (zh) * 2017-06-08 2017-09-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9616011A (zh) * 2018-12-28 2019-04-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237650A (zh) * 2015-01-30 2020-06-05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52753B2 (en) 2012-03-14 2017-09-0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KR20130108683A (ko) * 2012-03-26 2013-10-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US20140085867A1 (en) * 2012-09-26 2014-03-27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Reflector,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hereof
KR101969713B1 (ko) * 2012-10-23 2019-04-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휘어진 표시 장치
WO2014098432A1 (ko) 2012-12-17 2014-06-2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후측방 경보모듈
KR101664422B1 (ko) 2013-01-23 2016-10-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평면 조명 장치
KR101282029B1 (ko) 2013-01-31 2013-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이를 갖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50084216A (ko) * 2014-01-13 2015-07-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패턴시트,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표시장치
EP3015912B1 (en) 2014-10-31 2017-12-06 LG Electronics Inc.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backlight unit
KR102426038B1 (ko) * 2014-10-31 2022-07-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6068590A1 (en) 2014-10-31 2016-05-06 Lg Electronics Inc.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backlight unit
US12000582B2 (en) 2014-10-31 2024-06-04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having reflecting sheet with plurality of dot areas reducing reflectivity of the reflecting sheet
US9547213B2 (en) 2014-12-19 2017-01-1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Display device
US9547202B2 (en) 2014-12-19 2017-01-1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
KR20170088019A (ko) * 2016-01-22 2017-08-01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조명장치
EP3472936B1 (de) 2016-06-21 2020-07-08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Einrichtung mit mindestens einem beleuchtbaren bereich
US20180022274A1 (en) * 2016-07-21 2018-01-25 Sharpline Converting, Inc. Illuminating emblem devic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CN107884867A (zh) * 2017-09-16 2018-04-06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背光模组
KR101933571B1 (ko) 2018-03-22 2018-12-28 주식회사 린피니티 반사 타입 면 발광 조명
US20210364149A1 (en) * 2018-02-08 2021-11-25 Linfinity Inc. Light-reflective-type profile surface for light diffusion and concentration, and surface-emitting lighting and light concentration apparatus using same
KR20230052477A (ko) * 2021-10-13 2023-04-20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조명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56529A (ko) * 2001-12-28 2003-07-04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EP1837701A1 (en) * 2006-03-24 2007-09-26 LG Electronics, Inc. Surface light source comprising a hollow light guide for a backlight unit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US20080062714A1 (en) * 2006-09-12 2008-03-13 Gi-Cherl Kim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1520149A (zh) * 2009-04-14 2009-09-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发光阵列的中空型侧光式背光模块与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0628A (en) 1993-04-05 1996-06-25 Peerless Lighting Corporation Task light
JPH0843819A (ja) * 1994-08-04 1996-02-16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657472B2 (ja) 1994-12-20 1997-09-24 茶谷産業株式会社 面照明装置
JP3176317B2 (ja) * 1996-12-27 2001-06-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読取装置
KR100907198B1 (ko) 1997-03-11 2009-09-25 닛또 쥬시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면광원장치및비대칭프리즘시트
JP4053626B2 (ja) * 1997-03-11 2008-02-27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面光源装置並びに非対称プリズムシート
WO2000052667A1 (fr) * 1999-03-02 2000-09-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positif d'illumination et dispositif d'affichage associe
EP1106916B1 (de) 1999-11-30 2017-08-23 Siteco Beleuchtungstechnik GmbH Leuchte mit einer abschirmenden lichtbrechenden Struktur und einer strahlbegrenzenden Reflektoranordnung
JP2001201729A (ja) 2000-01-21 2001-07-27 Hitachi Ltd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1307526A (ja) 2000-04-20 2001-11-02 Fujitsu Kasei Kk バックライト式照明装置
JP4177025B2 (ja) 2002-05-15 2008-11-05 パナソニック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通信機又は複写機
TWI253189B (en) * 2003-12-05 2006-04-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instrument using the same
JP2005327682A (ja) 2004-05-17 2005-11-24 Sony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DE102004046696A1 (de) * 2004-05-24 2005-12-29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s Oberflächenleuchtsystems und Oberflächenleuchtsystem
JP4514569B2 (ja) 2004-09-09 2010-07-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4746301B2 (ja) * 2004-10-01 2011-08-10 ライツ・アドバンスト・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4594859B2 (ja) 2005-12-19 2010-12-08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4640188B2 (ja) 2006-01-18 2011-03-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面状光源装置
JP2007287463A (ja) 2006-04-17 2007-11-01 Sharp Corp 照明装置
KR200435252Y1 (ko) 2006-09-27 2007-01-12 연성흠 개폐체가 달린 라이트 박스
JP5153152B2 (ja) 2007-01-31 2013-02-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JP4869275B2 (ja) 2007-03-26 2012-02-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源モジュール及び発光装置
KR20090016100A (ko) 2007-08-10 2009-02-13 이동희 면 광원 장치
JP2009070869A (ja) 2007-09-11 2009-04-02 Panasonic Corp 半導体発光装置
JP2009176563A (ja) * 2008-01-24 2009-08-06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バックライト
JP2010067372A (ja) 2008-09-08 2010-03-25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赤外光照射ランプ
JP2010108900A (ja) * 2008-09-30 2010-05-13 Showa Denko Kk 表示装置及び発光装置
JP2010225737A (ja) 2009-03-23 2010-10-07 Seiko Epson Corp 発光装置および発光モジュー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56529A (ko) * 2001-12-28 2003-07-04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EP1837701A1 (en) * 2006-03-24 2007-09-26 LG Electronics, Inc. Surface light source comprising a hollow light guide for a backlight unit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US20080062714A1 (en) * 2006-09-12 2008-03-13 Gi-Cherl Kim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1520149A (zh) * 2009-04-14 2009-09-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发光阵列的中空型侧光式背光模块与显示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8024A (zh) * 2013-10-31 2014-0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元件、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WO2015062259A1 (zh) * 2013-10-31 2015-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元件、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111237650A (zh) * 2015-01-30 2020-06-05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CN111237650B (zh) * 2015-01-30 2022-06-2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CN107153299A (zh) * 2017-06-08 2017-09-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9616011A (zh) * 2018-12-28 2019-04-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1320581B2 (en) 2018-12-28 2022-05-03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9489A (en) 2012-03-01
TWI554809B (zh) 2016-10-21
CN102374455B (zh) 2016-01-20
JP2012043772A (ja) 2012-03-01
US8684547B2 (en) 2014-04-01
EP2420874A1 (en) 2012-02-22
JP5969735B2 (ja) 2016-08-17
US20110286202A1 (en) 2011-11-24
EP2420874B1 (en) 2020-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4455B (zh) 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
USRE45805E1 (en) Display device
EP2980866B1 (en) Light-emitting element package
KR102024291B1 (ko) 램프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차량 램프 장치
CN102005465A (zh) 发光器件以及具有该发光器件的发光器件封装
CN105355624A (zh) 发光器件封装
US9337383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102472914A (zh) 光学组件、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CN103515514A (zh) 发光器件
CN102214760B (zh) 发光器件和发光器件封装
KR101873585B1 (ko)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및 이를 구비한 조명 시스템
CN102479911B (zh) 发光器件封装
KR20130074562A (ko) 발광 모듈
KR101693656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719652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707579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818589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672418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40055157A (ko)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KR101758821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171856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1804405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901835B1 (ko)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조명 장치
KR101674944B1 (ko) 발광소자 패키지 및 그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1824881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