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7258B - 一种结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的敷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的敷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57258B
CN102357258B CN201110331148.XA CN201110331148A CN102357258B CN 102357258 B CN102357258 B CN 102357258B CN 201110331148 A CN201110331148 A CN 201110331148A CN 102357258 B CN102357258 B CN 1023572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cribed step
solution
burn
dressing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311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57258A (zh
Inventor
商庆新
葛翠兰
徐荣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ebo Lif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ebo Lif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ebo Lif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ebo Lif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3114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572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57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7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57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72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的敷料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透明质酸和纤维素衍生物溶解于蒸馏水中,调节pH值为酸性;(2)往溶液中滴加交联剂,发生交联反应;(3)乙醇沉淀,并使用乙醇反复清洗沉淀物,取沉淀物,真空干燥;(4)溶胀于含有锌离子的水溶液中,冷冻干燥、压平制成薄片状敷料。本方法制备的新型敷料,结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时,具有疏脂性,不会因吸收湿润烧伤膏的油膏而影响该油膏的治疗作用;同时能够均匀黏附在烧烫伤皮肤表面形成一层疏松隔离层,透气性好,可吸收创面渗出液,能有效地保护、封闭创面,结痂面积较小,具有抑制瘢痕组织生成及加速烧烫伤创面愈合的功能;其柔软性和整体性,使换药时易于操作,不会损伤创面组织。

Description

一种结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的敷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结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的敷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伤是外科的常见病之一,据统计,每年因意外伤害的死亡人数,烧伤仅次于交通事故,排在第二位,我国烧伤年发病率约为1.5%~2%,即每年约有2000万人遭受不同程度烧伤,其中约5%的烧伤病人需要住院治疗。对于中度及以上烧伤,需要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对于创面,除了防止感染以外,需要促其尽早愈合,目前用于局部治疗烧伤创面的药膏或敷料有多重,其中中药药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前期专利CN 86108951A涉及用于治疗烧伤的湿润烧伤膏的成分和制作工艺,该工艺制备的湿润烧伤膏由基质和中药组成,其中基质由蜂蜡和麻油组成,中药成分由黄芩、黄柏、黄连、地龙等组成,在治疗烧伤时具有消炎止痛、减少物理性损伤、促进坏死组织排出、创造生理湿润环境、抑制细菌和真菌繁殖等功效。
湿润烧伤膏应用于烧伤创面后,低熔点的油膏在皮肤温度的温化作用下,渗入创面,将坏死组织分割为颗粒并将其包绕,并启动水解、酶解、酸败、皂化、脂化、酯化等一系列生化反应,反应的结果是坏死组织分解为毒性低或无毒的小分子疏脂性液体排出创面,接着新鲜的油液继续渗入创面,开始新的重复反应。
湿润烧伤膏在临床应用时,需要及时清理液化物、及时清理坏死组织和及时供药。在清理液化物和清理坏死组织时候,应以不使病人疼痛、创面不出血和不损伤正常组织为原则,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难以做到。而本发明制备的新型敷料解决了上述问题,该敷料能够吸收大量的渗出液和坏死组织分解成的毒素,并形成整体凝胶状物质,换药时,用镊子将包含有渗出液及毒素的凝胶物质直接揭下,不会引起病人疼痛或创面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的敷料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它所制备的新型敷料,结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时,具有疏脂性,不会因吸收湿润烧伤膏的油膏而影响该油膏的治疗作用;同时能够均匀黏附在烧烫伤皮肤表面形成一层疏松隔离层,透气性好,可吸收创面渗出液,能有效地保护、封闭创面,结痂面积较小,具有抑制瘢痕组织生成及加速烧烫伤创面愈合的功能;其柔软性和整体性,使换药时易于操作,不会损伤创面组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结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的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为,
(1)将透明质酸和纤维素衍生物溶解于蒸馏水中,调节pH值为酸性;
(2)往溶液中滴加交联剂,发生交联反应;
(3)乙醇沉淀,并使用乙醇反复清洗沉淀物,取沉淀物,真空干燥;
(4)溶胀于含有锌离子的水溶液中,冷冻干燥、压平制成薄片状敷料。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的透明质酸选自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钾、透明质酸钙和透明质酸锌中的一种,分子量为80-200万道尔顿。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的透明质酸在蒸馏水中的浓度在0.2-2%(m/v)范围。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的纤维素衍生物选自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和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的纤维素衍生物在蒸馏水中的浓度在0.2-2%(m/v)范围。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的酸性pH值在4.5-5.5范围。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的调节pH值,所选用的试剂为盐酸、硫酸、醋酸或磷酸中的一种。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的交联剂选自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二甲基氨丙基乙基碳化二亚胺,环己基甲基吗啉乙基碳化二亚胺-丁烯硫酸化物,亚苯基乙基碳化二亚胺或1,6-环六亚甲基二(碳化二亚胺)中的一种。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的交联剂的加入量为总溶液的0.2-2%(m/m)。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的交联剂的加入量为总溶液的0.5-1%(m/m)。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的交联剂的加入过程,具体为,先将交联剂溶解于pH为5左右的酸性溶液中,然后逐滴加入到反应溶液中,一面加入一面搅拌,同时时刻监测溶液pH的变化,用酸碱调节溶液pH值维持在4.5-5.5范围内。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的交联反应过程为,在25-40℃环境中反应2-6h。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的乙醇沉淀,其具体步骤为,先往溶液中加入氯化钠使其浓度为0.8-1.2%,再往溶液中加入约为溶液体积3-5倍的95%乙醇,搅拌均匀后静置过夜,获得白色絮状沉淀物。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的使用乙醇反复清洗,其具体步骤为,加入絮状沉淀物3-20倍的无水乙醇,放置2-6小时后,再取沉淀物,重复本操作2-5次。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的真空干燥,其具体步骤为将絮状沉淀物中的乙醇挤出后,置于真空干燥箱内,抽真空24-72小时。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的含有锌离子的水溶液,其锌离子的浓度为0.001-0.1%。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的含有锌离子的水溶液,选自由硫酸锌、硝酸锌、乙酸锌、乳酸锌、葡萄糖酸锌、乙二胺四乙酸锌、苹果酸锌或柠檬酸锌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配制成的溶液。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的冷冻干燥,其具体步骤为,将溶液移至至冷冻盘,在-50℃下冷冻24-72小时后,再移至冷冻干燥机内干燥36~72小时。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的压平,所采用的技术为水平加压或滚动加压技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产品的特点如下。
本发明的新型敷料为多空网络状结构,为疏脂性,在结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时,将不会吸附膏剂中基质——油膏,所以也不会影响湿润烧伤膏的治疗作用。
本发明的新型敷料具有高度吸收能力,能有效吸收创面渗出液及其伴生的毒素,减轻毒素对新生组织的继续损伤作用,同时能保持创面生理湿润环境。
本发明的新型敷料具有阻隔性,避免了创面与外界大气直接接触,使创面保持清洁和低菌的环境。
本发明的新型敷料含有透明质酸成分,透明质酸降解为小分子后,具有生物活性,在创伤愈合过程可发挥如下作用:1)与血纤蛋白组成的凝块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构造功能;2)通过促进粒细胞的吞噬活性调节炎症反应;3)促进上皮及内皮细胞的增殖,促进血管生成。
本发明的新型敷料含有锌成分,锌能够促进创伤组织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合成增加、具有抗菌尤其抗霉菌作用。
本发明的新型敷料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在吸附渗出液变成凝胶后,在更换敷料时直接揭下凝胶即可,操作简易,不会损伤正常组织,每天仅需更换一次。
本发明的新型敷料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使患者感觉舒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称取1g透明质酸钠、0.5g羧甲基纤维素钠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100ml,温柔搅拌至溶质充分溶解,使用盐酸将溶液pH值调节为4.5,往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一面加入一面搅拌,同时时刻监测溶液pH值,并随时使用盐酸溶液调节pH值在4.5-4.8范围。加入的EDC溶液达5ml后,停止加入,搅拌均匀,25℃室温放置4h。往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使其溶解后,加入350ml的95%乙醇,一面加入一面搅拌,形成絮状沉淀,静置过夜,收集沉淀,加入50ml无水乙醇,搅拌后室温放置4小时,重复“收集沉淀,加入50ml无水乙醇,搅拌后室温放置4小时,收集沉淀”操作5遍,挤干乙醇,于真空干燥箱内抽真空48小时,获得干燥的交联多糖产物。加入0.05%乙酸锌溶液100ml,使交联产物充分溶胀,倒入冷冻盘,-50℃放置48小时后于冻干机中冷冻干燥72小时,即获得海绵状物,压片成薄敷料状,裁切、内包装后使用γ射线照射灭菌。
实施例2
称取0.8透明质酸钠、1.0羟乙基纤维素钠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100ml,温柔搅拌至溶质充分溶解,使用醋酸溶液将pH值调节为4.7,往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二甲基氨丙基乙基碳化二亚胺,一面加入一面搅拌,同时时刻监测溶液pH值,并随时使用醋酸溶液调节pH值在4.5-5.0范围内。加入的碳化二亚胺溶液达10ml后,停止加入,搅拌均匀,30℃放置4h。往溶液中加入0.9g氯化钠,使其溶解后,加入350ml的95%乙醇,一面加入一面搅拌,形成絮状沉淀,静置过夜,收集沉淀,加入100ml无水乙醇,搅拌后室温放置6小时,重复“收集沉淀,加入100ml无水乙醇,搅拌后室温放置6小时,收集沉淀”操作2遍,挤干乙醇,于真空干燥箱内抽真空48小时,获得干燥的交联多糖产物。加入0.001%乳酸锌溶液100ml,使交联产物充分溶胀,倒入冷冻盘,-50℃放置48小时后于冻干机中冷冻干燥72小时,即获得海绵状物,压片成薄敷料状,裁切、内包装后使用γ射线照射灭菌。
实施例3
称取2.0 g透明质酸钠、0.2g羧甲基纤维素钠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100ml,温柔搅拌至溶质充分溶解,使用硫酸溶液pH值调节为5.0,往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一面加入一面搅拌,同时时刻监测溶液pH值,并随时使用硫酸溶液调节pH值在5.0-5.5范围。加入的碳化二亚胺溶液达10ml后,停止加入,搅拌均匀,30℃放置4h,。往溶液中加入1.1g氯化钠,使其溶解后,加入500ml的95%乙醇,一面加入一面搅拌,形成絮状沉淀,静置过夜,收集沉淀,加入无水乙醇70ml,放置2小时,重复“收集沉淀,加入无水乙醇70ml,放置2小时,收集沉淀”操作5遍,挤干乙醇,于真空干燥箱内抽真空48小时,获得干燥的交联多糖产物。加入0.03%葡萄糖酸锌溶液100ml,使交联产物充分溶胀,倒入冷冻盘,-50℃放置48小时后于冻干机中冷冻干燥72小时,即获得海绵状物,压片成薄敷料状,裁切、内包装后使用γ射线照射灭菌。
实施例4
称取0.8g透明质酸钠、2.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钠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100ml,温柔搅拌至溶质充分溶解,使用1N盐酸将溶液pH值调节为4.6,往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二甲基氨丙基乙基碳化二亚胺,一面加入一面搅拌,同时时刻监测溶液pH值,并随时使用盐酸溶液调节pH值在5.0-5.5范围。加入的碳化二亚胺溶液达10ml后,停止加入,搅拌均匀,30℃放置4h,此时还需时刻监测溶液pH值,并随时使用盐酸溶液调节pH值在在5.0-5.5范围。往溶液中加入0.9g氯化钠,使其溶解后,加入500ml的95%乙醇,一面加入一面搅拌,形成絮状沉淀,静置过夜,收集沉淀,加入无水乙醇40ml,放置6小时,重复“收集沉淀,加入无水乙醇40ml,放置6小时,收集沉淀”操作2遍,挤干乙醇,于真空干燥箱内抽真空48小时,获得干燥的交联多糖产物。加入0.1%葡萄糖酸锌溶液100ml,使交联产物充分溶胀,倒入冷冻盘,-50℃放置48小时后于冻干机中冷冻干燥72小时,即获得海绵状物,压片成薄敷料状,裁切、内包装后使用γ射线照射灭菌。
对比例1 未交联、含锌敷料的制备
称取1g透明质酸钠、0.5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钠于烧杯中,加入0.05%葡萄糖酸锌溶液100ml,充分溶胀,倒入冷冻盘,-50℃放置48小时后于冻干机中冷冻干燥72小时,即获得海绵状物,压片成薄敷料状,裁切、内包装后使用γ射线照射灭菌。
对比例2 交联、不含锌敷料的制备
称取1g透明质酸钠、0.5g羧甲基纤维素钠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100ml,温柔搅拌至溶质充分溶解,使用盐酸将溶液pH值调节为4.5,往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一面加入一面搅拌,同时时刻监测溶液pH值,并随时使用盐酸溶液调节pH值在4.7-5.3范围。加入的EDC溶液达5ml后,停止加入,搅拌均匀,25℃室温放置4h。往溶液中加入0.9g氯化钠,使其溶解后,加入350ml的95%乙醇,一面加入一面搅拌,形成絮状沉淀,静置过夜,收集沉淀,加入无水乙醇40ml,放置6h,重复“收集沉淀,加入无水乙醇40ml,放置4小时,收集沉淀”操作3遍,挤干乙醇,于真空干燥箱内抽真空48小时,获得干燥的交联多糖产物。加入蒸馏水100ml,使交联产物充分溶胀,倒入冷冻盘,-50℃放置48小时后于冻干机中冷冻干燥72小时,即获得海绵状物,压片成薄敷料状,裁切、内包装后使用γ射线照射灭菌。
为了彰显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敷料具有整体性、吸水性和抗菌性等特点,我们对实施例、对比例以及无菌纱布敷料进行了一些相关性能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本发明得到的敷料抗拉力能力强,具有优越的吸水性和整体性,还具有抗微生物能力。
  注:①拉力测定方法:取本品1片,剪成10mm×20mm的长条,用扁平夹子夹住两端,两夹子间距10mm,水平装于拉力器上,一端固定,另一端加50g、100g或200g的砝码,维持1min不断裂。
②吸水度测定方法:将0.2g样品置于培养皿内,加入预热至37+1℃的试验液(为含有142mmol氯化钠和1.25mmol氯化钙的溶液)8g,移入37+1℃的恒温箱保持30min,用镊子夹持样品一角或一端,悬垂30s,称重,除以样品重量即得吸收度。
③抗微生物试验方法:用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在平板培养皿上,中央覆盖样品,温室培养48h观察。
为了验证本发明制备的敷料在治疗烧伤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点,我们进行了相关动物试验,用91℃~95℃水烫伤大鼠背区,制成烫伤面积约占背区面积40%,烫伤达Ⅱ-Ⅲ度的动物模型,烫伤后1h外涂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并用相应敷料覆盖辅助治疗。动物试验的观察结果见表2。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Claims (17)

1.一种结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的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为,
(1)将透明质酸和纤维素衍生物溶解于蒸馏水中,调节pH值为酸性;
(2)往溶液中滴加交联剂,发生交联反应;
(3)乙醇沉淀,并使用乙醇反复清洗沉淀物,取沉淀物,真空干燥;
(4)溶胀于含有锌离子的水溶液中,冷冻干燥、压平制成薄片状敷料;
所述的步骤(2)的交联剂的加入过程,具体为,先将交联剂溶解于pH为4.5-5.5的酸性溶液中,然后逐滴加入到反应溶液中,一面加入一面搅拌,同时时刻监测溶液pH的变化,用酸碱调节溶液pH值维持在4.5-5.5范围内;交联反应在25-40℃环境中进行2-6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的透明质酸选自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钾、透明质酸钙和透明质酸锌中的一种,分子量为80-200万道尔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的透明质酸在蒸馏水中的浓度在0.2-2%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的纤维素衍生物选自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和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的纤维素衍生物在蒸馏水中的浓度在0.2-2%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的酸性pH值在4.5-5.5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的调节pH值,所选用的试剂为盐酸、硫酸、醋酸或磷酸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的交联剂选自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二甲基氨丙基乙基碳化二亚胺,环己基甲基吗啉乙基碳化二亚胺-丁烯硫酸化物,亚苯基乙基碳化二亚胺或1,6-环六亚甲基二碳化二亚胺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的交联剂的加入量为总溶液的0.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的交联剂的加入量为总溶液的0.5-1%。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的乙醇沉淀,其具体步骤为,先往溶液中加入氯化钠使其浓度为0.8-1.2%,再往溶液中加入溶液体积3-5倍的95%乙醇,搅拌均匀后静置过夜,获得白色絮状沉淀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的使用乙醇反复清洗,其具体步骤为,加入絮状沉淀物3-20倍的无水乙醇,放置2-6小时后,再取沉淀物,重复本操作2-5次。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的真空干燥,其具体步骤为将絮状沉淀物中的乙醇挤出后,置于真空干燥箱内,抽真空24-72小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的含有锌离子的水溶液,其锌离子的浓度为0.001-0.1%。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的含有锌离子的水溶液,选自由硫酸锌、硝酸锌、乙酸锌、乳酸锌、葡萄糖酸锌、乙二胺四乙酸锌、苹果酸锌或柠檬酸锌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配制成的溶液。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的冷冻干燥,其具体步骤为,将溶液移至冷冻盘,在-50℃下冷冻24-72小时后,再移至冷冻干燥机内干燥36~72小时。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的压平,所采用的技术为水平加压或滚动加压技术。
CN201110331148.XA 2011-10-27 2011-10-27 一种结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的敷料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3572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31148.XA CN102357258B (zh) 2011-10-27 2011-10-27 一种结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的敷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31148.XA CN102357258B (zh) 2011-10-27 2011-10-27 一种结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的敷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7258A CN102357258A (zh) 2012-02-22
CN102357258B true CN102357258B (zh) 2014-02-05

Family

ID=45582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31148.XA Active CN102357258B (zh) 2011-10-27 2011-10-27 一种结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的敷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572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03867B2 (en) 2015-03-03 2017-03-28 Yung Shin Pharm. Ind. Co., Lt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improving wound healing or prophylactically preventing or inhibiting scar formation
CN206214465U (zh) * 2015-05-29 2017-06-06 杭州弘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皮肤或创面复合敷料及其套件
CN113274310B (zh) * 2021-06-04 2023-04-07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质酸锌修复皮肤损伤的新用途及其组合物与皮肤外用制剂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8951A (zh) * 1986-12-31 1988-08-24 徐荣祥 低熔点软膏剂型及湿润烧伤膏的制作工艺
DE10135675A1 (de) * 2001-07-21 2003-03-06 Skw Biogarde Gmbh & Co Kg Mikrobiell erzeugter, physiologisch-verträglicher, permeabler Film, bestehend aus Hyaluronsäure-enthaltender Cellulose
CN1772311A (zh) * 2004-11-09 2006-05-17 深圳市清华源兴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银锌组合物的创伤敷料
CN102210884A (zh) * 2010-04-07 2011-10-12 南京理工大学 抗菌促愈创伤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02212208A (zh) * 2010-04-07 2011-10-12 南京理工大学 细菌纤维素/透明质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8951A (zh) * 1986-12-31 1988-08-24 徐荣祥 低熔点软膏剂型及湿润烧伤膏的制作工艺
DE10135675A1 (de) * 2001-07-21 2003-03-06 Skw Biogarde Gmbh & Co Kg Mikrobiell erzeugter, physiologisch-verträglicher, permeabler Film, bestehend aus Hyaluronsäure-enthaltender Cellulose
CN1772311A (zh) * 2004-11-09 2006-05-17 深圳市清华源兴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银锌组合物的创伤敷料
CN102210884A (zh) * 2010-04-07 2011-10-12 南京理工大学 抗菌促愈创伤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02212208A (zh) * 2010-04-07 2011-10-12 南京理工大学 细菌纤维素/透明质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医用敷料;赵成如等;《中国医疗器械信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20070731;第13卷(第7期);全文 *
赵成如等.医用敷料.《中国医疗器械信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2007,第13卷(第7期),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7258A (zh) 201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0929B (zh) 一种用于外伤愈合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7149C (zh) 纳米银生物仿生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03520764A (zh) 功能性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5487899A (en) Wound healing
CN105012993A (zh) 一种阳离子医用生物胶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887358A (zh) 一种医用壳聚糖敷料及其应用
CN103848926B (zh) 一种羧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927027A (zh) 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快速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88902A (zh) 一种大面积创伤急救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13957A (zh) 一种促愈合生物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6893A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吸收的止血组合物
CN105169456B (zh) 一种医用生物痔疮水凝胶功能性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6285A (zh) 一种可粘合组织裂隙的生长因子复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7258B (zh) 一种结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的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05031708B (zh) 一种外伤快速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28284B (zh) 外用沸石抗菌止血剂及其制备工艺
Shrimali et al. Fabr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medicated hydrogel film with embelin from Embelia ribes for wound healing activity
CN106110369A (zh) 一种医用复合型透明质酸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838970A (zh) 抗氧化剂伤口敷料材料
CN109289079B (zh) 一种抑制疤痕的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327601A (zh) 一种抗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的止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66932B (zh) 一种液体伤口喷剂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RU2640823C1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гнойно-некротических поражений копытец у крупного рогатого скота
CN105126154B (zh) 一种医用生物鼻腔快速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RU2709206C1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гнойно-некротических поражений копытец у крупного рогатого скот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