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7127A - 线圈 - Google Patents

线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7127A
CN102347127A CN2011100259883A CN201110025988A CN102347127A CN 102347127 A CN102347127 A CN 102347127A CN 2011100259883 A CN2011100259883 A CN 2011100259883A CN 201110025988 A CN201110025988 A CN 201110025988A CN 102347127 A CN102347127 A CN 102347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ing
coil
opposite side
mentioned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59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7127B (zh
Inventor
菊地修一
黑田守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mi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da Corp filed Critical Sumid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47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71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7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71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71Pancake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该线圈不仅能改变作为线圈加以利用的区域的直径的大小,而且能得到卷绕轴线方向薄型化和直径方向小型化。以紧密贴合于绕卷绕轴线(C1A)卷绕的第1绕线(10A)的外周部的方式同轴卷绕第2绕线(20A),形成线圈(1A)。第1绕线(10A)的绕线的一侧(11A)从内周卷绕到外周,并且绕线的另一侧(12A)从内周与绕线的一侧(11A)交叉地引出到外周,而且在卷绕轴线(C1A)方向上,绕线的一侧(11A)和绕线的另一侧(12A)相交叉的交叉部分的厚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厚度相等。

Description

线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感应器和变压器而使用于各种电气设备中的线圈,特别是作为无接点电力输送(非接触电力输送)用的较佳的薄型类型的线圈。
背景技术
最近,利用供电侧装置内的线圈和受电侧装置内的线圈的电磁耦合,构成为通过无接点(非接触)进行电力的供给和接收的无接点电力输送的技术,能够利用在移动电话、便携型信息终端设备、家庭用电气设备等中(参照下述专利文件1、2)。
在使用这样的无接点电力输送的电气设备中,供电侧和受电侧均大多被强烈地要求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因此,在所用的线圈中,多数情况下使用容易应对这样的要求的薄型类型的空芯线圈。此外,由于连接于线圈的端部的端子一般配置在线圈的外周部,所以线圈的绕线的一侧和另一侧均需要引出到线圈的外周。
作为线圈的卷绕方法,一般公知有如下的方法:一边将线圈的绕线的一侧预留于内周,一边将绕线的另一侧从内周朝向外周呈涡旋状卷绕,并在卷绕后以将绕线的一侧贴在线圈端面引出的方式从内周朝向外周引出(以下称为“通常卷绕”)。在该通常卷绕的情况下,在将绕线的一侧从内周引出到线圈端面上时,由于需要折弯绕线,所以在绕线(特别是线直径大的单股线的情况)上容易作用有多余的力,此外,绕线的引线部分厚度(比其它部分)增大一个绕线的线直径的尺寸(参照下述专利文件1的图27、28)。
另一方面,如下述专利文献3记载那样,还公知有将卷轴抵接在绕线两端的中央附近,将线圈的绕线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向互相相反方向呈涡旋状卷绕的卷绕方法(以下称为“α卷绕”)。采用该α卷绕,能够不对绕线作用过度的力地将绕线的一侧和另一侧均引出到外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728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644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321054号的公报
在无接点电力输送系统中,在供电侧装置的线圈直径和受电侧装置的线圈直径互相相等的情况下,线圈间的电磁耦合性良好,由此,能够高效率地输送电力。以往,在一般的无接点电力输送系统中,由于在供电侧装置上只设置1个具有与受电侧装置的线圈直径相等的直径的线圈,因此,对于具有大小不同的直径的线圈的受电侧装置,难以进行高效率的电力输送。
相对于此,在上述专利文献2的无接点电力输送系统中,为了应对规格不同的多种受电侧装置(移动电话),提出在供电侧装置(充电器)内并列设置多个线圈的方法。只要使供电侧装置的多个线圈的直径互不相同,对线圈直径互不相同的多种受电侧装置也能容易高效率地输送电力,但是因为不得不确保用于并列设置多个线圈的空间,所以存在供电侧装置大型化这样的问题。
为了节省这样的多个线圈的并列设置空间,也可考虑以下的方案,即,将大直径的线圈和小直径的线圈配置成在同轴上互相重叠,根据对方侧的线圈的直径的大小,切换采用大直径的线圈的情况和采用小直径的线圈的情况。根据这样的方式,与将大直径的线圈和小直径的线圈并列设置在一个平面上的情况相比,能节省线圈的直径方向的空间。但是,问题在于,由于需要将线圈在同轴上重叠,所以在卷绕轴线方向(高度方向)上,需要更大的空间。
因此,如果有能够根据对方侧的线圈的大小来改变用作线圈的区域的直径大小的线圈,就是方便的。例如,可以考虑如下结构,即,将卷绕成小直径的绕线配置在呈环状卷绕的绕线的内侧(直径方向内部),根据对方侧的线圈直径的大小,切换仅将小直径的绕线用作线圈的情况和将小直径的绕线和环状的绕线共同用作1个大直径的线圈的情况。根据这样的方式,能够应对对方侧的大小不同的线圈,且能够实现作为1个线圈的卷绕轴线方向的薄型化。但是,因为在环状的绕线和小直径的绕线之间需要预先设置用于组合该环状的绕线和小直径的绕线的空间,所以存在作为1个线圈的直径方向的大小增大到必要程度以上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改变作为线圈加以利用的区域的直径的大小、且能实现卷绕轴线方向的薄型化和直径方向的小型化的线圈。
本发明的线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而具备以下的特征。
即,本发明的线圈包括:第1绕线,绕卷绕轴线卷绕,由单线或复线构成;第2绕线,以紧密贴合于该第1绕线的外周部的方式与该第1绕线同轴地卷绕,由单线或复线构成,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绕线和上述第2绕线当中,至少该第1绕线的绕线的一侧从内周卷绕到外周,并且至少该第1绕线的绕线的另一侧与该绕线的一侧交叉地从内周引出到外周,且在上述卷绕轴线方向上,该绕线的一侧和该绕线的另一侧的交叉部分的厚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厚度相等。
在本发明的线圈中,优选上述绕线的另一侧以其与上述绕线的一侧相交叉的上述交叉部分随着朝向外周去而沿周向偏移那样地沿涡旋状的曲线轨迹被引出到外周。
此外,优选上述第1绕线的上述绕线的一侧和上述绕线的另一侧分别沿涡旋状的曲线轨迹与上述第2绕线交叉地引出到该第2绕线的外周,而且该第2绕线构成为,在上述卷绕轴线方向上,该第1绕线中该绕线的一侧、该绕线的另一侧及该第2绕线彼此相交叉的交叉部分的厚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厚度相等。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在将绕线的另一侧从内周与绕线的一侧交叉地引出到外周时,将绕线的另一侧从内周朝向外周与绕线的一侧相反方向地卷绕并引出。
根据本发明的线圈,因为具有绕卷绕轴线卷绕的第1绕线和同轴卷绕于该第1绕线外周部的第2绕线,所以能够切换仅将第1绕线利用为小直径的线圈的情况和同时将第1绕线和第2绕线利用为1个大直径的线圈的情况,即,能改变作为线圈加以利用的区域的直径的大小。而且,通过第2绕线以紧密贴合于第1绕线的外周部的方式卷绕,在第1绕线和第2绕线之间不产生无用的空间,所以能实现作为1个线圈时直径方向的小型化。
而且,2个线圈当中,至少第1绕线的绕线的一侧从内周卷绕到外周,并且绕线的另一侧与该绕线的一侧交叉地从内周引出到外周,且在卷绕轴线方向上,该绕线的一侧和该绕线的另一侧的交叉部分的厚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厚度相等,由此,至少在第1绕线的卷绕区域,因为绕线的另一侧的引线部分的厚度不比其他的部分厚,所以能实现卷绕轴线方向的厚度的均匀化且薄型化。
此外,第1绕线和第2绕线均构成为,绕线的一侧从内周卷绕到外周,并且绕线的另一侧与该绕线的一侧交叉地从内周引出到外周,且在卷绕轴线方向上,该绕线的一侧和该绕线的另一侧相交叉的交叉部分的厚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厚度相等,而且,第1绕线的绕线的一侧和绕线的另一侧分别沿涡旋状的曲线轨迹与第2绕线交叉地引出到该第2绕线的外周,而且第2绕线构成为,在卷绕轴线方向上,第1绕线的绕线的一侧、绕线的另一侧及该第2绕线彼此相交叉的交叉部分的厚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厚度相等,根据上述结构,因为在将第1绕线的绕线的一侧和绕线的另一侧引出到第2绕线的外周时的引线部分的厚度、和在将第2绕线的绕线的一侧和绕线的另一侧引出到第2绕线的外周时的引线部分的厚度不比其他的部分厚,所以不仅在第1绕线的卷绕区域而且在第2绕线的卷绕区域,也都能够实现卷绕轴线方向的厚度的均匀化和薄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的构成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线圈的构成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线圈的构成的概略图。
图4是用于说明绕线的卷绕状态的概略图((a)是俯视图,(b)是(a)的X-X剖视图)。
图5是用于更加详细地说明绕线的卷绕状态的概略图((a)是俯视图,(b)是(a)的Y-Y剖视图,(c)是线圈由单线构成的情况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绕线的卷绕状态的另一方式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绕线的卷绕状态的再一方式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绕线的卷绕状态的再另一方式的剖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绕线的卷绕方法的概略图。
图10是表示绕线的一侧和绕线的另一侧相交叉的交叉部分沿直径方向直线排列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1是表示绕线的一侧和绕线的另一侧相交叉的交叉部分以随着向外周去而沿周向偏移的方式排列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2是表示线圈的外缘形状和空芯部的形状被做成带圆角的矩形的方式的概略图。
图13是线圈的外缘形状和空芯部的形状被做成椭圆状的方式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上述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线圈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1A是作为无接点电力输送用较佳的薄型类型的空芯线圈(空芯部是圆形),由第1绕线10A和第2绕线20A构成,该第1绕线10A绕卷绕轴线C1A(与纸面垂直的假想线)卷绕(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复线构成);该第2绕线20A以紧密贴合于该第1绕线10A的外周部的方式与该第1绕线10A同轴地卷绕(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复线构成)。
另外,构成第1绕线10A和第2绕线20A的复线的各线材为被称为所谓的自粘线(例如,在由聚氨酯覆盖的铜丝的外侧覆盖有热塑性的熔接性清漆等的线材)的线材,在利用未图示的绕线机卷绕的阶段,各线材被保持成能相互分离的状态,通过卷绕后加热而使各线材熔接固定为一体(在以下的第2和第3实施方式中相同)。
关于上述第1绕线10A,其绕线的一侧11A在图中绕顺时针方向从第1绕线10A的内周到外周紧密地卷绕,其绕线的另一侧12A与绕线的一侧11A交叉地从内周在图中绕逆时针方向沿平缓的涡旋状的曲线轨迹卷绕(大致1周),并且引出到第1绕线10A的外周。然后,绕线的一侧11A的端部11Aa和绕线的另一侧12A的端部12Aa分别从第1绕线10A的外周以沿直径方向贴在第2绕线20A的端面引出的方式引出到第2绕线20A的外周(端部11Aa向图中上方,端部12Aa向图中下方)。此外,上述第1绕线10A构成为,在卷绕轴线C1A方向上,其绕线的一侧11A和绕线的另一侧12A相交叉的交叉部分的厚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厚度相等(以下,将这样的卷绕状态称为“鸣门卷状卷绕”。后面详述鸣门卷状卷绕)。
另一方面,上述第2绕线20A利用通常卷绕的方式卷绕。即,其绕线的一侧21A在图中绕顺时针方向从第2绕线20A的内周到外周(从第1绕线10A的内周到第2绕线20A的外周)紧密地卷绕之后,该绕线的一侧21A的端部21Aa从第2绕线20A的外周向图中下方延伸。此外,其绕线的另一侧22A在第2绕线20A的内周在图中绕逆时针方向卷绕了1/4周左右之后,从第2绕线20A的内周以沿直径方向贴在该第2绕线20A的端面上引出的方式引出到第2绕线20A的外周之后,其端部22Aa向图中上方延伸。
在这里,关于上述第1绕线10A的卷绕状态(鸣门卷状卷绕),用图4~11详细地说明。图4概略地图示了与第1绕线10A相同地卷绕的绕线30,图5是为了更加详细地说明绕线30的卷绕状态,示意地表示使绕线30的卷绕圈数减少一半的状态的图。另外,在图4的(b)、图5的(b)、(c)中,在截面中的数值表示绕线的卷绕圈数(在以下的图6~8中相同)。
图4、5所示的绕线30以由2根线材(截面圆形)构成的复线构成,其绕线的一侧31(图中仅示出了最内周部和最外周部)在图中绕逆时针方向从内周到外周紧密地卷绕(大致7圈),并且其绕线的另一侧32(标注有剖面线的绕线)从内周起与绕线的一侧31交叉地在图中绕顺时针方向沿平缓的涡旋状的曲线轨迹卷绕(大致1周),并且引出到外周。而且,在卷绕轴线C30方向上,绕线的一侧31和绕线的另一侧32相交叉的交叉部分的厚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厚度相等。
即,如图4的(b)和图5的(a)、(b)所示,相对于绕线的另一侧32以2根线材沿直径方向排列的状态卷绕,绕线的一侧31在与绕线的另一侧32不交叉的部分以2根线材沿卷绕轴线C30方向重叠的状态卷绕,在与绕线的另一侧32交叉的部分(在图5的(a)中在图中○内中记有数字1~4进行表示的位置),2根线材以沿直径方向排列的状态卷绕。由此,在卷绕轴线C30方向上,绕线的一侧31和绕线的另一侧32相交叉的交叉部分的厚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厚度相等。上述的第1绕线10A的卷绕状态与在这里说明的绕线30的卷绕状态相同。
另外,在图5的(a)中,在图中○内标注1的位置是绕线的一侧31的第1圈和绕线的另一侧32相交叉的位置,在图中○内标注2的位置是绕线的一侧31的第2圈和绕线的另一侧32相交叉的位置,在图中○内标注3的位置是绕线的一侧31的第3圈和绕线的另一侧32相交叉的位置,在图中○内标注4的位置是绕线的一侧31的第4圈和绕线的另一侧32相交叉的位置。
上述那样的绕线30的卷绕状态是利用图9所示那样的卷绕方法形成的。即,如图9所示,绕着绕线机的卷轴40相互逆向地卷绕绕线的一侧31和绕线的另一侧32。此时,利用绕线机的卷绕框架(省略图示)将卷轴40方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的厚度限制成2根线材的厚度,并且将绕线的一侧31的卷绕角速度A和绕线的另一侧32的卷绕角速度B设定成互不相同的速度地进行卷绕。由此,在绕线的一侧31和绕线的另一侧32相交叉的交叉部分,通过利用未图示的卷绕框架限制厚度,绕线的一侧31的2根线材和绕线的另一侧32的2根线材均以沿直径方向排列的状态配置。即,在绕线的一侧31的、与绕线的另一侧32相交叉的交叉部分和与绕线的另一侧32不相交叉的非交叉部分,绕线截面的纵横比(直径方向的宽度和卷绕轴线方向的宽度之比)产生变化。而且,在卷绕后进行熔接处理,从卷轴40摘下绕线30,形成上述那样的空芯类型的绕线30。
另外,在这样的卷绕方法中,在将上述2个卷绕角速度设定为互相相同的情况下,形成如图10所示那样的椭圆形状的绕线30D。即,若使2个卷绕角速度相同,则绕线的一侧和绕线的另一侧相交叉的交叉部分50D(在图中用×标记表示)沿直径方向直线排列。在各交叉部分50D,因为2根线材成为沿直径方向排列的状态,所以在该部分成为向外周侧突出1根线材的量,该突出量在直径方向上重叠的结果,使得绕线10A的端面33D为椭圆形状。这样的卷绕状态与上述的鸣门卷状卷绕不同,倒是更接近以往的α卷绕,所以在本说明书中将其用作α卷绕的一种。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卷绕状态,也以绕线的一侧和绕线的另一侧相交叉的交叉部分的绕线截面的纵横比与绕线的一侧和绕线的另一侧不相交叉的部分的绕线截面的纵横比不同的方式进行卷绕,由此,在交叉部分的厚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厚度相等这一点与鸣门卷状卷绕相同,本方式能用作鸣门卷状卷绕的代替方式。
另一方面,在将上述2个卷绕角速度设定为互不相同速度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成为绕线的一侧和绕线的另一侧相交叉的交叉部分50E随着朝向外周去而沿周向偏移的鸣门卷状卷绕的状态,形成端面33E为接近正圆形状的绕线30E。上述的绕线30和第1绕线10A是该鸣门卷状卷绕类型的绕线。
另外,在图4、5中表示绕线30以由2根线材构成的复线构成的情况,但是绕线30以由3根以上线材构成的复线构成的情况、绕线30由单线构成的情况也能形成同样的卷绕状态,能将以下的各方式应用于上述的第1绕线10A。
图5的(c)表示由截面为2∶1的矩形的扁线构成的绕线30′。在该绕线30′中,绕线的另一侧32′始终以横卧的状态(沿直径方向配置宽度长的一方的状态)卷绕,相对于此,绕线的一侧31′在与绕线的另一侧32′不交叉的部分以纵向立起的状态(沿卷绕轴线C30′方向配置宽度长的一方的状态)卷绕,绕线的一侧31′在与绕线的另一侧32′交叉的部分以横卧的状态卷绕。即使在该情况下,在卷绕轴线C30′方向上,绕线的一侧31′和绕线的另一侧32′相交叉的交叉部分的厚度也与其他的部分的厚度相等。
图6表示以由8根线材构成的复线构成的绕线30A。在该绕线30A中,绕线的另一侧32A的8根线材以在直径方向上成4列、在卷绕轴线C30A方向上成2列的状态卷绕,相对于此,绕线的一侧31A在与绕线的另一侧32A不交叉的部分,8根线材以在直径方向上成2列、在卷绕轴线C30A方向上成4列的状态卷绕,绕线的一侧31A在与绕线的另一侧32A相交叉的部分,8根线材以在直径方向上成4列、在卷绕轴线C30A方向上成2列的状态卷绕。即使在该情况下,在卷绕轴线C30A方向上,绕线的一侧31A和绕线的另一侧32A相交叉的交叉部分的厚度也与其他的部分的厚度相等。
图7表示以由6根线材构成的复线构成的绕线30B。在该绕线30B中,绕线的另一侧32B的6根线材以在直径方向上成6列、在卷绕轴线C30B方向上成1列的状态卷绕,相对于此,绕线的一侧31B在与绕线的另一侧32B不交叉的部分,6根线材以在直径方向上成2列、在卷绕轴线C30B方向上成3列的状态卷绕,绕线的一侧31B在与绕线的另一侧32B相交叉的部分,6根线材以在直径方向上成3列、在卷绕轴线C30B方向上成2列的状态卷绕。即使在该情况下,在卷绕轴线C30B方向上,绕线的一侧31B和绕线的另一侧32B的交叉部分的厚度也与其他的部分的厚度相等。
图8表示以由8根线材构成的复线构成的绕线30C。在该绕线30C中,绕线的另一侧32C的8根线材以在直径方向上成8列、在卷绕轴线C30C方向上成1列的状态卷绕,相对于此,绕线的一侧31C在与绕线的另一侧32C不交叉的部分,8根线材以在直径方向上成2列、在卷绕轴线C30C方向上成4列的状态卷绕,绕线的一侧31C在与绕线的另一侧32C相交叉的部分,8根线材以从内周侧依次填埋于形成在绕线的一侧31C的8根线材的图中下侧的空间的状态卷绕。即使在该情况下,在卷绕轴线C30C方向上,绕线的一侧31C和绕线的另一侧32C的交叉部分的厚度也与其他的部分的厚度相等。
根据像上述那样构成的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1A,因为具有绕卷绕轴线C1A卷绕的第1绕线10A和同轴卷绕于该第1绕线10A外周部的第2绕线20A,所以能够切换仅将第1绕线10A利用为小直径的线圈的情况和同时将第1绕线10A和第2绕线20A利用为1个大直径的线圈(将第1绕线10A的绕线的一侧11A的端部11Aa和第2绕线20A的绕线的另一侧22A的端部22Aa电连接起来使用)的情况,即,能够改变作为线圈1A而利用的区域的直径的大小。而且,通过第2绕线20A以紧密贴合于第1绕线10A的外周部的方式卷绕,在第1绕线10A和第2绕线20A之间不产生无用的空间,所以作为1个线圈1A能实现直径方向的小型化。另外,除了切换仅将第1绕线10A利用为线圈1A的情况和仅将第2绕线20A利用为线圈1A的情况等之外,也能采用其他方式。
而且,第1绕线10A的绕线的一侧11A从内周卷绕到外周,并且绕线的另一侧12A与绕线的一侧11A交叉地从内周引出到外周,而且在卷绕轴线方向上,绕线的一侧11A和绕线的另一侧12A相交叉的交叉部分的厚度构成为与其他的部分的厚度相等,从而在第1绕线11A的区域上,能使卷绕轴线C1A方向的厚度均匀化且薄型化。
另外,在将第1绕线10A的绕线的一侧11A和绕线的另一侧12A以及第2绕线20A的绕线的另一侧22A引出到第2绕线20A的外周时,优选使各绕线10A、20A以横卧的状态贴在第2绕线21A的端面上引出,能够抑制各绕线10A、20A的引线部分的厚度。
第2实施方式
图2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线圈1B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1A同样,是作为无接点电力输送用较佳的薄型类型的空芯线圈,该线圈1B由第1绕线10B和第2绕线20B构成,该第1绕线10B(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复线构成)绕卷绕轴线C1B卷绕;第2绕线20B(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复线构成)以紧密贴合于该第1绕线10B的外周部的方式与该第1绕线10B同轴地卷绕。
上述第1绕线10B采用α卷绕进行卷绕。即,其绕线的一侧11B在图中绕顺时针方向从第1绕线10B的内周到外周紧密地卷绕,其绕线的另一侧12B在图中绕逆时针方向从内周到外周(以与绕线的一侧11B相同的卷绕角速度)紧密地卷绕,由此绕线的一侧11B和绕线的另一侧12B均被引出到外周,而且在卷绕轴线C1B方向上,绕线的一侧11B和绕线的另一侧12B相交叉的交叉部分的厚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厚度相等。此外,绕线的一侧11B的端部11Ba和绕线的另一侧12B的端部12Ba分别从第1绕线10B的外周以贴在第2绕线20B的端面上沿直径方向引出的方式引出到第2绕线20B的外周(端部11Ba引到图中上方,端部12Ba引到图中下方)。另外,在这里所谓的α卷绕,既可以是以往一般的α卷绕(绕线的一侧和绕线的另一侧相交叉的交叉部分的绕线截面的纵横比与不交叉的部分的绕线截面的纵横比相同),也可以是用图10说明的类型的α卷绕。
另一方面,上述第2绕线20B采用通常卷绕的方式卷绕。即,其绕线的一侧21B在图中绕顺时针方向从第2绕线20B的内周到外周(从第1绕线10B的内周到第2绕线20B的外周)紧密地卷绕之后,该绕线的一侧21B的端部21Ba从第2绕线20B的外周向图中下方延伸。此外,其绕线的另一侧22B在第2绕线20B的内周在图中绕逆时针方向卷绕了约1/4周之后,从第2绕线20B的内周以贴在该第2绕线20B的端面上沿直径方向引出的方式引出到第2绕线20B的外周之后,其端部22Ba向图中上方延伸。
根据这样构成的第2实施方式的线圈1B,得到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1A同样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图3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的线圈1C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1A和第2实施方式的线圈1B同样,是作为无接点电力输送用较佳的薄型类型的空芯线圈,由第1绕线10C和第2绕线20C构成,该第1绕线10C(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复线构成)绕卷绕轴线C1C卷绕;第2绕线20C(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复线构成)以紧密贴合于该第1绕线10C的外周部的方式与该第1绕线10C同轴地卷绕。
上述第1绕线10C采用鸣门卷状卷绕的方式卷绕。即,其绕线的一侧11C在图中绕顺时针方向从第1绕线10C的内周到外周紧密地卷绕,并且其绕线的另一侧12C与绕线的一侧11C交叉地从内周在图中绕逆时针方向沿平缓的涡旋状的曲线轨迹卷绕(大致1周),并且引出到第1绕线10C的外周,并且,上述第1绕线10C构成为,在卷绕轴线C1C方向上,其绕线的一侧11C和绕线的另一侧12C相交叉的交叉部分的厚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厚度相等。
另一方面,上述第2绕线20C也采用鸣门卷状卷绕的方式卷绕。即,其绕线的一侧21C在图中绕顺时针方向从第2绕线20C的内周到外周(从第1绕线10C的内周到第2绕线20C的外周)紧密地卷绕,并且其绕线的另一侧22C与绕线的一侧21C交叉地从内周在图中绕逆时针方向沿平缓的涡旋状的曲线轨迹卷绕(大致1周),并且引出到第2绕线20C的外周,并且,上述第2绕线20C构成为,在卷绕轴线C1C方向上,其绕线的一侧21C和绕线的另一侧22C的交叉部分的厚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厚度相等。
此外,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在将第1绕线10C的绕线的一侧11C和绕线的另一侧12C引出到第2绕线20C的外周时也应用鸣门卷状卷绕。即,第1绕线10C的绕线的一侧11C和绕线的另一侧12C分别沿涡旋状的曲线轨迹(一侧11C在图中绕顺时针方向,另一侧12C在图中绕逆时针方向),互相交叉地引出到该第2绕线20C的外周,或者与第2绕线20C的绕线的一侧21C或绕线的另一侧22C交叉地引出到该第2绕线20C的外周,而且在卷绕轴C1C方向上,第2绕线20C的第1绕线10C的绕线的一侧11C、绕线的另一侧12C以及第2绕线20C彼此相交叉的交叉部分的厚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厚度相等。
这样地构成的第3实施方式的线圈1C得到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1A同样的效果,并且在第2绕线20C的区域,也能实现卷绕轴线C1C方向的厚度均匀化且薄型化。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能改变为各种方式。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1绕线和第2绕线均由在卷绕阶段线材之间能够分离的复线构成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第1实施方式的第2绕线20A、第2实施方式的第1绕线10B和第2绕线20B、第3实施方式的第2绕线20C也能用单线或捻线。
此外,关于用复线时的线材的数量、卷绕时的线材的排列状态,不限定于上述的各方式,能改变为各种方式。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线圈的外缘形状和空芯部的形状均为圆形,但是这些形状也能做成带有圆角的矩形或椭圆状(图12、13表示这些形状的例子)。图12所示的线圈1D是外缘形状和空芯部的形状均为带有圆角的矩形的线圈,所以第1绕线10D为α卷绕,第2绕线20D为通常卷绕。图13所示的线圈1E是外缘形状和空芯部的形状均为椭圆状的线圈,第1绕线10E和第2绕线20D均为α卷绕。另外,在第1绕线10D、10E、第2绕线20D、20E中,也能采用鸣门卷状卷绕。
此外,本发明的线圈不限定于无接点电力输送用的供电侧或受电侧的线圈,也能够用作具有以第1绕线为1次侧绕线、以第2绕线为2次侧绕线(也可以相反)的变压器用的线圈。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是在第1绕线的外周部只卷绕有第2绕线的状态,然而也能够在第2绕线的外周部卷绕第3绕线,在第3绕线的外周部卷绕第4绕线,进一步在第4绕线的外周部...这样地,将作为线圈而利用的区域分为更多阶段。
此外,本发明的线圈不仅是空芯线圈,而且也能够同样地应用于卷绕在筒管、芯上的方式的线圈。

Claims (3)

1.一种线圈,包括:第1绕线,绕卷绕轴线卷绕,由单线或复线构成;第2绕线,以紧密贴合于该第1绕线的外周部的方式与该第1绕线同轴地卷绕,由单线或复线构成,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绕线和上述第2绕线当中,至少该第1绕线的绕线的一侧从内周卷绕到外周,并且绕线的另一侧与该绕线的一侧相交叉地从内周引出到外周,且在上述卷绕轴线方向上,该绕线的一侧和该绕线的另一侧相交叉的交叉部分的厚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厚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
上述绕线的另一侧以与上述绕线的一侧相交叉的上述交叉部分随着朝向外周去而沿周向偏移那样地沿涡旋状的曲线轨迹被引出到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绕线的上述绕线的一侧和上述绕线的另一侧分别沿涡旋状的曲线轨迹与上述第2绕线相交叉地引出到该第2绕线的外周,而且该第2绕线构成为,在上述卷绕轴线方向上,该第1绕线中该绕线的一侧、该绕线的另一侧及该第2绕线彼此相交叉的交叉部分的厚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厚度相等。
CN201110025988.3A 2010-07-30 2011-01-20 线圈 Active CN1023471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2477 2010-07-30
JP2010172477A JP5532422B2 (ja) 2010-07-30 2010-07-30 コイ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7127A true CN102347127A (zh) 2012-02-08
CN102347127B CN102347127B (zh) 2014-11-26

Family

ID=44840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5988.3A Active CN102347127B (zh) 2010-07-30 2011-01-20 线圈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07807B2 (zh)
EP (1) EP2413335B1 (zh)
JP (1) JP5532422B2 (zh)
CN (1) CN10234712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4532A (zh) * 2013-05-03 2014-11-05 胜美达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内径的线圈及利用其制成的电子模块
CN109155189A (zh) * 2016-05-12 2019-01-04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电力线圈
CN110223832A (zh) * 2018-03-02 2019-09-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线圈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34442B2 (ja) * 2009-10-16 2014-07-02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
JP2012230972A (ja) 2011-04-25 2012-11-22 Sumida Corporation コイル部品、圧粉インダクタおよびコイル部品の巻回方法
KR101356623B1 (ko) * 2011-11-10 2014-02-03 주식회사 스파콘 전력전송코일 및 무선 전력전송장치
US20130127406A1 (en) * 2011-11-18 2013-05-2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ductively charg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JP5885570B2 (ja) * 2012-04-13 2016-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無線電力伝送装置、無線電力伝送方法、無線電力伝送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KR101448024B1 (ko) * 2012-05-15 2014-10-07 스미다 코포레이션 가부시키가이샤 비접촉 급전시스템 및 비접촉 급전시스템용의 송전코일
JP6024195B2 (ja) * 2012-05-15 2016-11-09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およ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用の送電コイル
US9548621B2 (en) 2012-05-28 2017-01-1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ntactless connector system tolerant of position displacement between transmitter coil and receiver coil and having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WO2014073395A1 (ja) * 2012-11-09 2014-05-1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気部品およびアンテナ
JP6596813B2 (ja) * 2013-11-28 2019-10-30 Tdk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装置に用いられる送電用又は受電用コイル
US9831685B2 (en) * 2014-05-16 2017-11-28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JP7082785B2 (ja) * 2017-10-23 2022-06-09 国立大学法人信州大学 非接触給電用伝送コイル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非接触給電装置
US11177066B2 (en) * 2017-12-08 2021-11-16 Astec International Limited Egg-shaped continuous coils for inductive components
CN113251193B (zh) * 2021-05-10 2023-06-06 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阀双线圈固定方法
CN114425956B (zh) * 2022-03-08 2024-04-16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一种用于无人机充电的磁耦合充电设备以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32135A (ja) * 1998-03-03 1999-11-30 Seiko Epson Corp 電子機器
US20020153985A1 (en) * 1999-09-14 2002-10-24 Toru Hirohashi Coil and terminal
CN101383215A (zh) * 2007-05-29 2009-03-11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线圈模块设备
WO2009081934A1 (ja) * 2007-12-25 2009-07-02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平面コイ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非接触電力伝送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46090B2 (ja) * 1990-09-12 1999-01-13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 非接触型トランス
JPH04137606A (ja) * 1990-09-28 1992-05-12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平面状巻線
JPH06301914A (ja) * 1993-04-14 1994-10-28 Canon Inc 磁気ヘッド用コイルの巻回方法および磁気ヘッド
JPH09199347A (ja) * 1996-01-23 1997-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シートトランス
WO2003015110A1 (en) * 2001-08-09 2003-02-2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lanar inductive component and a planar transformer
JP4321054B2 (ja) 2002-12-03 2009-08-26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平角線二重巻きの巻線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005006440A (ja) 2003-06-12 2005-01-06 Seiko Epson Corp 無接点充電システムおよび無接点充電器
JP2009503909A (ja) * 2005-08-04 2009-01-29 ザ リージェンツ オブ ザ ユニヴァーシティ オブ カリフォルニア 交互配置三次元オンチップ差動誘導器及び変成器
JP4947637B2 (ja) 2007-01-09 2012-06-06 ソニー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無接点電力伝送コイル、携帯端末及び端末充電装置
JP2009064856A (ja) * 2007-09-05 2009-03-26 Totoku Electric Co Ltd 渦巻きコイル
JP4458149B2 (ja) * 2007-10-31 2010-04-28 Tdk株式会社 磁気カプラ
TW200926218A (en) * 2007-12-10 2009-06-16 Ind Tech Res Inst Planar-like inductor coupling structure
JP4752879B2 (ja) * 2008-07-04 2011-08-17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平面コイル
DE112010000855T5 (de) * 2009-01-08 2012-06-21 Nec Tokin Corp. Sendevorrichtung elektrischer Leistung und kontaktfreies Übertragungssystem elektrischer Leistung
JP5534442B2 (ja) * 2009-10-16 2014-07-02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32135A (ja) * 1998-03-03 1999-11-30 Seiko Epson Corp 電子機器
US20020153985A1 (en) * 1999-09-14 2002-10-24 Toru Hirohashi Coil and terminal
CN101383215A (zh) * 2007-05-29 2009-03-11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线圈模块设备
WO2009081934A1 (ja) * 2007-12-25 2009-07-02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平面コイ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非接触電力伝送機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4532A (zh) * 2013-05-03 2014-11-05 胜美达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内径的线圈及利用其制成的电子模块
US9773607B2 (en) 2013-05-03 2017-09-26 Sumida Electric (H.K.) Company Limited Coil with variable inner diameter and electronic module made from the coil
CN109155189A (zh) * 2016-05-12 2019-01-04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电力线圈
CN109155189B (zh) * 2016-05-12 2020-11-10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电力线圈
CN110223832A (zh) * 2018-03-02 2019-09-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线圈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13335A2 (en) 2012-02-01
JP5532422B2 (ja) 2014-06-25
EP2413335B1 (en) 2021-06-30
US20120025940A1 (en) 2012-02-02
JP2012033740A (ja) 2012-02-16
US8207807B2 (en) 2012-06-26
EP2413335A3 (en) 2017-07-26
CN102347127B (zh) 2014-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7127B (zh) 线圈
CN106463243B (zh) 磁芯壳体组件、线圈部件和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US10574111B2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with lane-changed coils
EP3026683A1 (en) Transformer,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ransformer
US8373532B2 (en) Coil
JP2016192489A (ja) コイル装置およびコイル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13187501A1 (ja) コイル状部材及びコイル装置
CN207397904U (zh) 一种辐向多根并绕绑扎的层式低压线绕线圈
US20160233018A1 (en) Transformer winding, transformer having the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950656B (zh) 高频谐振变压器线圈的绕制方法
JP2007103399A (ja)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2011229202A (ja) 無線電力伝送用コイル
JP5449822B2 (ja) ダブルパンケーキコイル
EP2256754B1 (en) Reactor
KR101908448B1 (ko) 트랜스포머의 적층 권선을 제조하는 방법
CN201918859U (zh) 高压电机圈式线圈匝间包带机
CN201222409Y (zh) 一种变压器线圈
CN211655950U (zh) 一种极线圈的轴槽口定位装置
CN204288997U (zh) 多层金属线圈、电感器、变压器、无线充电器、继电器
CN219202923U (zh) 自粘型跑道式扁平线圈
JP2000124039A (ja) トランス
US20150228404A1 (en) Coil Wire Support Elem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Coupler Incorprationg The Same
JP6262500B2 (ja) 受電装置
CN104637654A (zh) 用于电子变压器的磁芯及包括其的电子变压器
CN111049335A (zh) 一种极线圈的轴槽口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