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8996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8996A
CN102338996A CN2011101940754A CN201110194075A CN102338996A CN 102338996 A CN102338996 A CN 102338996A CN 2011101940754 A CN2011101940754 A CN 2011101940754A CN 201110194075 A CN201110194075 A CN 201110194075A CN 102338996 A CN102338996 A CN 102338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original copy
image
top framework
side se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940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38996B (zh
Inventor
近藤一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M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Mit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M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38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8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38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89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28Clamshell ty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87Frame structures using opening shell type machines, e.g. pivoting assembl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上部框体,开闭自如地配置在主框体的上部;读取部盖部件,开闭自如地配置在上部框体的上部;开放限制机构,在上部框体相对于主框体打开的状态下限制读取部盖部件相对于上部框体打开。开放限制机构具有设置在上部框体上的第一配合部件和设置在读取部盖部件上的第二配合部件,通过第一配合部件和第二配合部件的配合来限制读取部盖部件相对于上部框体打开,第二配合部件构成为能够向读取部盖部件侧移动。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降低开闭读取部盖部件时,第二配合部件接触使用者的手等导致受伤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纸张等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已知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主框体,具有基于图像信息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上部框体,具有读取原稿的图像以获得图像信息的图像读取部,且开闭自如地配置在主框体的上部;和原稿运送部,具有开闭自如地配置在上部框体的上部且在关闭状态下覆盖图像读取部的读取部盖部件。
这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开放限制机构,在上部框体相对于主框体打开的状态下,开放限制机构限制原稿运送部相对于上部框体打开。通过开放限制机构,在上部框体相对于主框体打开的状态下,能够防止原稿运送部相对于上部框体打开的现象。
开放限制机构具有:设置在上部框体的第一配合部件;和向上部框体侧突出地设置在读取部盖部件上且能够与第一配合部件配合的第二配合部件。而且,开放限制机构通过第一配合部件与第二配合部件的配合,限制读取部盖部件相对于上部框体打开。
对于这种开放限制机构来说,在上部框体相对于主框体关闭的状态下欲开闭读取部盖部件的情况下,当第二配合部件向上部框体侧突出时,可能突出的第二配合部件会接触使用者的手等,导致使用者受伤。此外,对于这种开放限制机构来说,由于第二配合部件向上部框体侧突出,在上部框体相对于主框体关闭的状态下欲开闭读取部盖部件的情况下,可能第二配合部件会接触使用者的手等,导致使用者受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主框体,具有基于图像信息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上部框体,具有读取原稿的图像以获得图像信息的图像读取部,且开闭自如地配置在所述主框体的上部;读取部盖部件,开闭自如地配置在所述上部框体的上部,且在关闭状态下覆盖所述图像读取部;和开放限制机构,在所述上部框体相对于所述主框体打开的状态下,限制所述读取部盖部件相对于所述上部框体打开,所述开放限制机构具有:第一配合部件,设置在所述上部框体上;和第二配合部件,向所述上部框体侧突出地设置在所述读取部盖部件上且能够与所述第一配合部件配合,通过所述第一配合部件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件的配合,限制所述读取部盖部件相对于所述上部框体打开,所述第二配合部件构成为被施力以从所述读取部盖部件向所述上部框体侧突出,且能够从所述上部框体向所述读取部盖部件侧移动。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降低在读取部盖部件的开闭时,设置于读取部盖部件上且用于限制读取部盖部件相对于上部框体打开的第二配合部件接触使用者的手等导致使用者受伤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复印机1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在图1所示的复印机1中,上部框体106相对于主框体104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在图1所示的复印机1中,在上部框体106相对于主框体104关闭的状态下,原稿运送部107相对于上部框体106打开的状态的右视图。
图4是在图1所示的复印机1中,在上部框体106相对于主框体104打开且原稿运送部107相对于上部框体106打开的状态的右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复印机1的主框体104中各结构要素的配置的左视图。
图6是原稿运送部107的示意剖视图。
图7是表示原稿运送部107相对于上部框体106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第二配合部件520附近的放大图。
图9是透视表示原稿运送部107相对于上部框体106关闭的状态下第二配合部件520附近的立体图。
图10是透视表示在第二配合部件520被向上按压的状态下第二配合部件520附近的立体图。
图11A及图11B是表示第二配合部件520与第一配合部件510的配合动作的示意图,图11A表示配合的状态,图11B表示配合解除的状态。
图12A及图12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复印机1的第二配合部件520的结构的放大右视图,图12A表示自然状态,图12B表示被向上按压的状态。
图13A及图13B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复印机1的第二配合部件520的结构,图13A是放大立体图,图13B是放大右视图。
图14A至图14C是表示图13A及图13B所示的第二配合部件520在被向上按压时的动作的右视图,图14A表示力从正下方作用时的动作状态,图14B表示力从左斜下方作用时的动作状态,图14C表示力从右斜下方作用时的动作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复印机1。首先,说明复印机1的整体结构。
如图1至图4所示,复印机1具备主框体104和原稿图像读取部105。原稿图像读取部105具备上部框体106和原稿运送部107。
如图5所示,主框体104在其内部具有基于图像信息在纸张T(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GK(后述)。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主框体104的上部能够开闭地配置有主体上盖104a。在主体上盖104a处于打开状态时,能够更换配置在主框体104内部的调色剂盒5(后述)或者维修图像形成部GK等。
如图1及图2所示,原稿图像读取部105在主框体104的上部,相对于主框体104开闭自如地配置。原稿图像读取部105由上部框体106和原稿运送部107构成。
上部框体106开闭自如地配置在主框体104的上部。上部框体106具有读取原稿的图像以获得图像信息的图像读取部120(参照图6)。上部框体106在其下侧的后端部,通过下侧第一连结部106a(参照图2)连结于主框体104的上侧的后端部。此外,上部框体106在其下表面,通过下侧第二连结部106b(参照图2)连结于主体上盖104a的上表面。因此,当上部框体106处于关闭状态(参照图1)或者打开状态(参照图2)时,主体上盖104a与上部框体106的开闭连动,分别处于关闭状态(参照图1)或者打开状态(参照图2)。进一步,上部框体106具备以向前方突出的方式配置的操作面板106d。操作面板106d具有由多个键构成的操作部150和显示部151。
如图6所示,原稿运送部107将原稿G运送到图像读取部120中的图像读取位置J。如图3及图7所示,原稿运送部107具有开闭自如地配置在上部框体106上部且在关闭状态下覆盖图像读取部120的读取部盖部件。读取部盖部件由原稿聚集部720(后述)构成。
原稿运送部107在其下侧的后端部,通过上侧第三连结部106c(参照图3)连结于上部框体106的上侧的后端部。
此外,上部框体106及原稿运送部107具备开放限制机构500。开放限制机构500在上部框体106相对于主框体104打开的状态下,限制作为读取部盖部件的原稿聚集部720相对于上部框体106打开(从图2所示的状态改变为图4所示的状态)。开放限制机构500的作用在于,从原稿运送部107相对于上部框体106处于关闭状态且上部框体106相对于主框体104处于关闭状态的状态(参照图1)成为上部框体106相对于主框体104处于打开状态(参照图2)的情况下,使原稿运送部107不会相对于上部框体106打开。关于开放限制机构500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描述。
接下来,参照图5说明具有主框体104的装置主体M的详细结构。
如图5所示,装置主体M具有:图像形成部GK,基于规定的图像信息在纸张T上形成规定的图像;和供排纸部KH,向图像形成部GK供给纸张T,且排出形成有图像的纸张T。
主框体104形成装置主体M的外形。在主框体104的内部配置有图像形成部GK、供排纸部KH等。
如图5所示,图像形成部GK具备感光鼓2、带电部10、激光扫描单元4、显影器16、调色剂盒5、调色剂供给装置6、转印辊8、鼓清洁装置11和作为定影部的定影部9。
此外,供排纸部KH具备供给盒52、手动托盘65、阻力辊对80和纸张T的运送路径L。
感光鼓2由圆筒状部件构成,起到像承载体的作用。感光鼓2以垂直于图5的纸面的旋转轴为中心能够旋转的形态配置在装置主体M上。在感光鼓2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带电部10配置在感光鼓2的垂直方向上侧(上方)。带电部10均匀地使感光鼓2的表面带正电(正极性)。
激光扫描单元4在感光鼓2的垂直方向上侧(上方)与感光鼓2分离配置。激光扫描单元4具有未图示的激光光源、多面镜、多面镜驱动用电机等而构成。
激光扫描单元4基于从图像读取部120输出的图像信息,对感光鼓2的表面进行扫描曝光。通过由激光扫描单元4进行扫描曝光,去除在感光鼓2的表面上带电的电荷。由此,感光鼓2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器16配置在感光鼓2的前方(图5中的右侧)。显影器16在形成于感光鼓2上的静电潜像上显影单色(通常为黑色)的调色剂图像。显影器16具有能够与感光鼓2相对配置的显影辊17和调色剂搅拌用的搅拌辊18而构成。
调色剂盒5收容向显影器16供给的调色剂。
调色剂供给装置6把收容于调色剂盒5的调色剂供给到显影器16。
鼓清洁装置11配置在感光鼓2的后方(图5中左侧)。鼓清洁装置11去除残留在感光鼓2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及附着物。
转印辊8直接把感光鼓2表面上显影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T上。在转印辊8上,通过未图示的电压施加单元,施加用于将感光鼓2上显影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T上的转印偏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通过中间转印带等而直接将感光鼓2的表面上显影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T上,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通过中间转印带等而间接将感光鼓2的表面上显影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T上。
转印辊8能够移动到抵接于感光鼓2的抵接位置和与感光鼓2分离的分离位置。详细而言,转印辊8在将感光鼓2上显影的调色剂图像转印于纸张T上的情况下移动到抵接位置,其他情况移动到分离位置。
在此,纸张T由感光鼓2和转印辊8相夹,并被压靠在感光鼓2的表面(调色剂图像显影的一侧)。如此形成作为转印部的转印辊隙N,且感光鼓2上显影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纸张T上。
定影部9使构成转印在纸张T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熔化,并定影在纸张T上。定影部9具备通过加热器加热的加热辊9a和压接于加热辊9a的加压辊9b。加热辊9a和加压辊9b以夹持的方式运送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T。通过纸张T以夹持在加热辊9a和加压辊9b之间的方式被运送,转印在纸张T上的调色剂被熔化且定影在该纸张T的表面上。
供给盒52配置在装置主体M的下部(垂直方向的下侧)。供给盒52配置为能够沿水平方向向装置主体M的前侧(图5中的右侧)抽出。供给盒52具备载置纸张T的载置板60,在供给盒52中以载置板60上层积纸张T的状态收容纸张T。盒供给部51配置在供给盒52的纸张送出侧的端部(图5中右侧端部)。盒供给部51把收容在供给盒52中的纸张T向运送路径L送出。
盒供给部51具备重叠运送防止机构,该重叠运送防止机构由取出载置于载置板60上的纸张T的前送辊61和将纸张T逐张向运送路径L送出的辊对63组成。
盒供给部51或手动供给部64与排纸部50之间形成有运送纸张T的运送路径L。运送路径L具有从盒供给部51到第一汇合部P1的第一运送路径L1、从第一汇合部P1到阻力辊对80的第二运送路径L2、从阻力辊对80到转印辊8的第三运送路径L3、从转印辊8到定影部9的第四运送路径L4、从定影部9到分支部P3的第五运送路径L5和从分支部P3到排纸部50的第六运送路径L6。
此外,运送路径L具有从手动托盘65到第一汇合部P1的第七运送路径L7。第一汇合部P1为从盒供给部51运送纸张T的第一运送路径L1与从手动托盘65运送纸张T的第七运送路径L7的汇合部。
在第二运送路径L2的中途配置有第二汇合部P2。进一步,运送路径L具有从分支部P3到第二汇合部P2的返回运送路径Lb。第二汇合部P2为第二运送路径L2与返回运送路径Lb的汇合部。
在此,于转印辊8在纸张T的运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图5中的右侧)配置有阻力辊对80。阻力辊对80是用于进行纸张T的歪斜(偏斜供给)校正或者与调色剂图像的定时调整的辊对。
返回运送路径Lb是为了在对纸张T进行双面印刷时,使已印刷面的反面(未印刷面)与感光鼓2相对而设置的运送路径。
利用返回运送路径Lb,能够使从分支部P3运送到排纸部50侧的纸张T正反面翻转,并返回到第二运送路径L2。在利用返回运送路径Lb正反面翻转的纸张T上,通过感光鼓2对未印刷面转印规定的调色剂图像。
在装置主体M的前面侧(图5中的右侧)供给盒52的上方设置有手动供给部64。手动供给部64具备手动托盘65和供给辊66。手动托盘65的基端部旋转自如(开闭自如)地安装在第七运送路径L7的入口附近。手动托盘65在其关闭状态下构成装置主体M前面的一部分。供给辊66取出载置于手动托盘65上的纸张T并送往第七运送路径L7。
手动供给部64将载置于打开状态的手动托盘65上的纸张T经由第七运送路径L7及第一汇合部P1供给到第二运送路径L2。
在第六运送路径L6的端部上形成有排纸部50。排纸部50配置在装置主体M的上方侧。排纸部50向装置主体M的前方(图5中的右方)开口。排纸部50将通过定影部9使调色剂定影后的纸张T排出至装置主体M的外部。
在排纸部50的开口侧上形成有排纸聚集部M1。排纸聚集部M1形成于装置主体M的上表面(外表面)。排纸聚集部M1是装置主体M的上表面向下方(垂直方向下侧)凹陷而形成的部分。排纸聚集部M1的底面构成装置主体M的上表面的一部分。排纸聚集部M1上层积并聚集从排纸部50排出且转印有规定图像的纸张T。
图像读取部120具备包含光源的照明部、形成光路的多个反射镜、成像透镜、作为读取单元的CCD、对通过CCD读取的图像信息进行规定的处理且把该图像信息输出到装置主体M侧的CCD基板。
在原稿运送部107中,由CCD读取形成在运送到图像读取位置J的原稿G上的图像。
从图像读取部120输出的图像信息从图像读取部120输出到装置主体M。
在装置主体M中,输入的图像信息被输入到未图示的图像形成控制部。图像形成控制部基于图像信息,控制作为构成图像形成部GK的像承载体的感光鼓2、带电部10、激光扫描单元4及显影器16等。在感光鼓2上,基于图像信息形成规定的调色剂图像。
在通过运送路径L运送到由感光鼓2形成的转印辊隙N的纸张T上,基于图像信息转印与原稿G的图像相同的图像。形成有图像的纸张T由排纸部50排出到排纸聚集部M1。
接下来,关于原稿运送部107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6所示,原稿运送部107具备运送机构框体701、原稿载置部710、原稿聚集部720和中间托盘730。
在运送机构框体701中收容有原稿运送部107的运送机构。
原稿载置部710是载置图像被读取前的原稿G的部分。
原稿聚集部720位于原稿载置部710的垂直方向下侧,聚集通过规定的图像读取位置J的原稿G。原稿聚集部720也起到在关闭状态下覆盖图像读取部120的读取部盖部件的作用。
中间托盘730配置于原稿载置部710与原稿聚集部720之间,将原稿载置部710与原稿聚集部720之间的空间K划分为原稿聚集部720侧的第一空间K1和原稿载置部710侧的第二空间K2。
如图1及图6所示,原稿载置部710具备载置部托盘711、原稿按压部712、托盘支撑壁715、待机部713和分离壁714。
在载置部托盘711的载置面(上表面)的基端侧(原稿运送部107侧)设置有一对原稿按压部712。一对原稿按压部712配置为能够对应于原稿G的宽度,在载置部托盘711的宽度方向(原稿运送部107的左右方向)上相对接近或分离自如地滑动。
托盘支撑壁715是支撑载置部托盘711的壁部。托盘支撑壁715设置在载置部托盘711的基端部侧(原稿运送部107侧)。
托盘支撑壁715具备原稿运送部107左侧(图6中的面前侧)的左支撑壁715a和原稿运送部107右侧(图6中的里侧)的右支撑壁。左支撑壁715a及右支撑壁为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板状部件。
待机部713设置在运送机构框体701的内部,且沿着原稿G的运送方向,在大致水平方向延伸而形成。在待机部713的上表面配置原稿G的前端部(输送方向C的下游侧的端部)。
分离壁714是配置在待机部713的输送方向C的下游侧,且随着朝向输送方向C的下游侧向垂直方向上侧倾斜的壁部。
载置于原稿载置部710上的原稿G,通过前端部碰到分离壁714,在待机部713中成为待机状态。而且,在待机部713中以层积状态待机的原稿G通过前端部越过分离壁714被良好地分离(分开)。
如图6所示,运送机构框体701设置有第一原稿排出部702、第二原稿排出部703、第一运送单元、第二运送单元和第三运送单元。
第一原稿排出部702与第一空间K1相邻,且向第一空间K1排出原稿G。
第二原稿排出部703与第二空间K2相邻,且向第二空间K2排出原稿G的一部分。
第一运送单元向图像读取位置J运送载置于原稿载置部710上的原稿G。
第二运送单元向第一原稿排出部702运送位于图像读取位置J上的原稿G。
第三运送单元利用第二空间K2使位于图像读取位置J上的原稿G折返并正反面翻转,且再次运送至图像读取位置J。
第一运送单元具有拾取辊741、输送辊742、分离垫743和读取前辊对745。
拾取辊741构成为能够移动到与原稿G分离的原位和轻轻抵接原稿G的表面的拾取位置。拾取辊741构成为当旋转驱动时从原位移动至拾取位置。拾取辊741构成为在输送原稿G之后从拾取位置回到原位。
输送辊742构成为能够与分离垫743抵接。
读取前辊对745配置在图像读取位置J的输送方向C的上游侧。读取前辊对745夹持由输送辊742输送的原稿G,并向图像读取位置J运送。
在图像读取位置J的垂直方向上侧配置有原稿导向件746。原稿导向件746为了在图像读取位置J形成原稿G的运送路径,与透射部件122之间隔着微小间隙地相对配置。
运送机构框体701中与图像读取位置J对应的部分(垂直方向下侧)是开放的。由此,原稿G(形成有被读取图像的面)在通过图像读取位置J时,与构成图像读取部120中读取面的透射部件122相对配置。
在第一原稿排出部702中配置有第一排出辊对753。第一排出辊对753将运送至第一排出辊对753的原稿G排出到第一空间K1。
在第二原稿排出部703中配置有第二排出辊对754。第二排出辊对754将运送至第二排出辊对754的原稿G排出到第二空间K2。
第二运送单元包含读取后辊对751、切换部件752和第一排出辊对753。第二运送单元将位于图像读取位置J的原稿G运送至第一原稿排出部702。
读取后辊对751将从图像读取位置J运送的原稿G运送至输送方向C的下游侧(切换部件752侧)。
切换部件752配设在读取后辊对751的输送方向C的下游侧,与第一排出辊对753或第二排出辊对754相比配设于上游侧。
切换部件752配置为能够切换(摆动)到将从读取后辊对751运送的原稿G引导至第一原稿排出部702(第一排出辊对753)侧的第一位置和引导至第二原稿排出部703(第二排出辊对754)侧的第二位置。
第三运送单元包含读取后辊对751、切换部件752和第二排出辊对754而构成。第三运送单元利用第二空间K2,使位于图像读取位置J的原稿G折返并正反面翻转,且返送至图像读取位置J。
接下来,通过图7至图11A及图11B,说明本发明的特征部分即开放限制机构500的详细结构。
图8是图7中第二配合部件520附近的放大图。图9是透视表示原稿运送部107相对于上部框体106关闭的状态下的第二配合部件520附近的立体图。图10是透视表示第二配合部件520被向上按压状态下的第二配合部件520附近的立体图。图11A及图11B是表示第二配合部件520和第一配合部件510的配合动作的示意图,图11A表示配合的状态,图11B表示配合解除的状态。
原稿聚集部720是原稿运送部107中还起到读取部盖部件作用的部位,如图7所示,通过一对上侧第三连结部106c相对于上部框体106开闭自如地连结。一对上侧第三连结部106c配置在原稿聚集部720的宽度方向(原稿的运送方向)的两侧部。上侧第三连结部106c的开闭轴106c1与相对于主框体104将上部框体106开闭自如地连结的下侧第一连结部106a的开闭轴106a1(参照图2)平行。如图2及图3所示,原稿聚集部720的开闭方向和上部框体106的开闭方向相同。
开放限制机构500与上部框体106及原稿运送部107的宽度方向的一方的侧部侧的上侧第三连结部106c相比设置在宽度方向的外侧。如图7到图11A至图11B所示,开放限制机构500具有第一配合部件510和能够与第一配合部件510配合的第二配合部件520。开放限制机构500通过第一配合部件510与第二配合部件520的配合,在上部框体106相对于主框体104打开的状态下,限制原稿聚集部720相对于上部框体106打开。
第一配合部件510(参照图11A至图11B)设置在上部框体106上。第一配合部件510位于形成在上部框体106的上面部的贯通孔501(参照图7及图8)的下方侧(内侧)。如图11A至图11B所示,第一配合部件510具有可动侧部511和配合爪部512。可动侧部511是以其下端部侧为支点,能够相对于上部框体106摆动(旋转)的部位。配合爪部512与可动侧部511的上端部一体形成。配合爪部512是通过可动侧部511的摆动,能够相对于第二配合部件520的配合部521进行配合及解除配合的钩状部位。
第二配合部件520向上部框体106侧突出地设置在原稿聚集部720上。如图9及图10所示,第二配合部件520旋转自如地连结在固定于原稿聚集部720的固定座522上。固定座522由底板部522a和在底板部522a的两侧弯折向上立起的一对侧板部522b构成。
第二配合部件520通过旋转轴525能够旋转地被支撑。旋转轴525架设在固定座522的一对侧板部522b之间。第二配合部件520具有轴侧部分523和配合侧部分524。轴侧部分523在自然状态下沿底板部522a延伸。配合侧部分524大致与轴侧部分523正交,并通过形成于固定座522的底板部522a上的贯通孔522c,向下方的上部框体106侧突出地延伸。
第二配合部件520的配合侧部分524具有与第一配合部件510的配合爪部512配合的配合部521。如图11A及图11B所示,配合部521由从配合侧部分524的一侧面侧向另一侧面侧凹陷的凹部构成。
另外,配合部521并不限于凹部,例如可由从配合侧部分524的一侧面侧贯通到另一侧面侧的贯通孔形成。
旋转轴525是能够旋转地支撑第二配合部件520的轴侧部分523的轴。旋转轴525上缠设有螺旋弹簧526。螺旋弹簧526的一端部526a卡定在原稿聚集部720侧的固定位置而固定。此外,螺旋弹簧526的另一端部526b抵接于第二配合部件520的轴侧部分523。由此,第二配合部件520被螺旋弹簧526施力,使得包含配合部521的配合侧部分524从原稿聚集部720向上部框体106侧突出。此外,第二配合部件520构成为通过围绕旋转轴525旋转,能够从上部框体106向原稿聚集部720侧移动。
接下来,说明开放限制机构500的动作。
在原稿运送部107相对于上部框体106处于关闭状态,且上部框体106相对于主框体104处于关闭状态的图1所示的状态下,开放限制机构500中的第二配合部件520的配合侧部分524通过螺旋弹簧526的作用力,围绕旋转轴525旋转,并如图9所示,从原稿聚集部720向上部框体106侧突出。
而且,向上部框体106侧突出的配合侧部分524中的配合部521如图11A所示,与设置于上部框体106的第一配合部件510的配合爪部512配合。如此通过第二配合部件520与第一配合部件510的配合,在从图1所示状态使上部框体106如图2所示相对于主框体104打开的中途及已经打开的状态中,能够限制(防止)原稿运送部107的原稿聚集部720相对于上部框体106打开。
此外,如图11B所示,能够使开放限制机构500中的第一配合部件510的可动侧部511向外方旋转(摆动),以解除第一配合部件510的配合爪部512和第二配合部件520的配合部521的配合。由此,在上部框体106相对于主框体104处于关闭状态的图1所示状态下,能够使原稿运送部107的原稿聚集部720相对于上部框体106开闭。
当使原稿运送部107的原稿聚集部720相对于上部框体106开闭时,第二配合部件520的配合侧部分524向上部框体106侧突出。因此,突出的第二配合部件520的配合侧部分524可能会接触使用者的手,或者在配合侧部分524的突出侧的端部与上部框体106的上面部之间夹住使用者的手指。然而,假设即使发生这种情况,如图10所示,第二配合部件520抵抗螺旋弹簧526的作用力而围绕旋转轴525旋转,并向原稿聚集部720侧移动而收容于固定座522的内侧。所以,能够减少由于第二配合部件520导致使用者的手或手指受伤的可能性。
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印机1例如具有以下效果。
在上部框体106相对于主框体104打开的状态下限制原稿聚集部720相对于上部框体106打开的开放限制机构500具有:设置在上部框体106上的第一配合部件510;和向上部框体106侧突出地设置在原稿聚集部720上且能够与第一配合部件510配合的第二配合部件520。第二配合部件520构成为被施力以从原稿聚集部720向上部框体106侧突出,且能够从上部框体106向原稿聚集部720侧移动。
因此,在相对于上部框体106开闭原稿聚集部720时,即使使用者的手或手指接触到从原稿聚集部720向上部框体106侧突出的第二配合部件520,第二配合部件520抵抗使其突出的作用力,并围绕旋转轴525旋转而移到原稿聚集部720侧。由此,与接触相关的力被吸收并缓和。所以,能够充分降低使用者的手或手指受伤的可能性。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通过图12A及图12B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图12A及图12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复印机1中第二配合部件520的结构的放大右视图,图12A表示自然状态,图12B表示被向上按压的状态。
第二实施方式的开放限制机构500和第一实施方式的开放限制机构500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第二配合部件520的结构。关于第二实施方式,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关于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省略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不做特别说明的部分,则适当地适用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
如图12A及图12B所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配合部件520具备包含旋转轴525的轴侧部分523和具有配合部521的配合侧部分524。配合部521与第一配合部件510中的钩状配合爪部512配合。配合侧部分524在轴侧部分523的靠近前端的位置上,相对于轴侧部分523能够围绕另外的旋转轴530旋转地被支撑。
和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缠设于旋转轴525的螺旋弹簧526,包含配合部521的配合侧部分524被施力以从原稿聚集部720向上部框体106侧突出。
此外,在位于轴侧部分523的靠近前端的位置上的另外的旋转轴530上缠设有另外的螺旋弹簧531。另外的螺旋弹簧531被设定为产生比螺旋弹簧526的作用力更小的作用力。另外的螺旋弹簧531的一端部531a卡定于原稿聚集部720侧的固定位置上而固定。另外的螺旋弹簧531的另一端部531b抵接于配合侧部分524。由此,配合侧部分524如图12A所示,被施力为以相对于轴侧部分523大致正交的姿势从原稿聚集部720向上部框体106侧突出。如图12B所示,配合侧部分524构成为旋转自如,且通过围绕旋转轴530旋转成为相对于轴侧部分523大致一条直线状的姿势。
第二实施方式的开放限制机构500例如具有以下效果。
第二配合部件520的配合侧部分524构成为相对于轴侧部分523旋转自如。
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开放限制机构500,在相对于上部框体106开闭原稿聚集部720的情况下,当使用者的手或手指接触到从原稿聚集部720向上部框体106侧突出的第二配合部件520时,仅第二配合部件520的配合侧部分524相对于轴侧部分523抵抗作用力小的螺旋弹簧531的作用力而围绕旋转轴530旋转,从而吸收并缓和与接触相关的力。即,使用者的手或手指仅以较轻的力接触配合侧部分524,便将配合侧部分524收容于固定座522的内侧。所以,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使用者的手或手指受伤的可能性。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通过图13A及图13B和图14A至图14C,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图13A及图13B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复印机1中第二配合部件520的结构,图13A是放大立体图,图13B是放大右视图。图14A至图14C是表示图13A及图13B所示的第二配合部件520被向上按压时的动作的右视图,图14A表示力从正下方作用时的动作状态,图14B表示力从左斜下方作用时的动作状态,图14C表示力从右斜下方作用时的动作状态。
第三实施方式的开放限制机构500和第一实施方式的开放限制机构500相比,第二配合部件520的结构不同。关于第三实施方式,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关于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省略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中不做特别说明的部分,适当地适用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
如图13A及图13B所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配合部件520具备配合侧部分524、作为施力部件的卷簧540、一对第一延出部541、一对第二延出部542和第二延出部移动限制部543。配合侧部分524具有与第一配合部件510中的钩状配合爪部512配合的配合部521。
卷簧540将配合侧部分524向其前端部524a侧直线施力。一对第一延出部541从配合侧部分524的基端部524b左右延出。一对第二延出部542从一对第一延出部541各自的延出侧的端部附近向与第一延伸部541正交的方向延出。第二延出部移动限制部543分别与一对第二延出部542对应设置。第二延出部移动限制部543向上方侧开放,并且具有缺口形状以不与第一延出部541接触。第二延出部移动限制部543构成为分别阻挡一对第二延出部542,从而限制由卷簧540的作用力引起的一对第二延出部542的移动。
具有上述结构的开放限制机构500中,在相对于上部框体106开闭原稿聚集部720的情况下,使用者的手或手指接触从原稿聚集部720向上部框体106侧突出的配合侧部分524中的前端部524a,配合侧部分524被向正上方按压时,如图14A所示,配合侧部分524抵抗卷簧540的作用力,向基端部524b侧直线移动。由此,配合侧部分524成为退避(收容)于原稿聚集部720侧的状态。
此外,使用者的手或手指接触配合侧部分524的前端部,配合侧部分524被从左斜下方按压的情况下,如图14B所示,配合侧部分524以一个(右侧)第二延伸部542为支点顺时针旋转,并成为退避(收容)于原稿聚集部720侧的状态。
此外,使用者的手或手指接触配合侧部分524的前端部,配合侧部分524被从右斜下方按压的情况下,如图14C所示,配合侧部分524以一个(左侧)第二延伸部542为支点逆时针旋转,并成为退避(收容)于原稿聚集部720侧的状态。
第三实施方式的开放限制机构500例如具有以下效果。
第二配合部件520具备:配合侧部分524,具有与第一配合部件510配合的配合部521;卷簧540,将配合侧部分524向配合侧部分524的前端部524a侧施力;一对第一延出部541,从配合侧部分524延出;一对第二延出部542,分别从一对第一延出部541延出;及第二延出部移动限制部543,与一对第二延出部542分别对应设置,且分别阻挡一对第二延出部542,以限制由卷簧540的作用力引起的一对第二延出部542的移动。第二配合部件520构成为当配合侧部分524被按压时,向配合侧部分524的基端部524b侧移动,或者以一对第二延出部542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为支点进行旋转。
因此,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开放限制机构500,在相对于上部框体106开闭原稿聚集部720的情况下,当使用者的手或手指接触从原稿聚集部720向上部框体106侧突出的第二配合部件520,第二配合部件520的配合侧部分524从下方被按压时,第二配合部件520向配合侧部分524的基端部524b侧移动。同样地,当第二配合部件520的配合侧部分524被从左斜下方或者从右斜下方按压的时候,第二配合部件520以一对第二延伸部542的一个或另一个为支点旋转。由此,能够吸收并缓冲作用于配合侧部分524的按压力,即对使用者的手或手指作用的力。所以,即使使用者的手或手指从各种方向接触第二配合部件520,均能够有效地降低手或手指受伤的可能性。
以上说明了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前述各实施方式,而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
例如,在各实施方式中读取部盖部件由构成将原稿G向图像读取部120的图像读取位置J运送的原稿运送部107的一部分的原稿聚集部720构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读取部盖部件可由不构成原稿运送部107的单纯的盖部件构成。
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配合部件520构成为通过旋转能够从上部框体106向原稿聚集部720侧移动,但并不限于此。例如,第二配合部件52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从上部框体106向原稿聚集部720侧直线移动。
虽然将单色复印机1作为图像形成装置来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是彩色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它们的复合机等。

Claims (8)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主框体,具有基于图像信息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
上部框体,具有读取原稿的图像以获得图像信息的图像读取部,且开闭自如地配置在所述主框体的上部;
读取部盖部件,开闭自如地配置在所述上部框体的上部,且在关闭状态下覆盖所述图像读取部;和
开放限制机构,在所述上部框体相对于所述主框体打开的状态下,限制所述读取部盖部件相对于所述上部框体打开,
所述开放限制机构具有:第一配合部件,设置在所述上部框体上;和第二配合部件,向所述上部框体侧突出地设置在所述读取部盖部件上且能够与所述第一配合部件配合,通过所述第一配合部件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件的配合,限制所述读取部盖部件相对于所述上部框体打开,
所述第二配合部件构成为被施力以从所述读取部盖部件向所述上部框体侧突出,且能够从所述上部框体向所述读取部盖部件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第二配合部件通过旋转来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读取部盖部件的开闭轴与所述上部框体的开闭轴是平行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读取部盖部件的开闭轴与所述上部框体的开闭轴是平行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读取部盖部件的开闭方向与所述上部框体的开闭方向是相同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读取部盖部件构成向所述图像读取部的图像读取位置运送原稿的原稿运送部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第二配合部件具备:轴侧部分,包含所述第二配合部件的旋转轴;和配合侧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一配合部件配合的配合部,
所述配合侧部分构成为相对于所述轴侧部分旋转自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第二配合部件具备:配合侧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一配合部件配合的配合部;施力部件,将该配合侧部分向该配合侧部分的前端部侧施力;一对第一延出部,从所述配合侧部分延出;一对第二延出部,分别从该一对第一延出部延出;和第二延出部移动限制部,与该一对第二延出部分别对应设置,且分别阻挡该一对第二延出部,以限制由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引起的该一对第二延出部的移动,所述第二配合部件构成为当所述配合侧部分被按压时,向该配合侧部分的基端部侧移动,或者以所述一对第二延出部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为支点进行旋转。
CN201110194075.4A 2010-07-16 2011-07-07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389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2140 2010-07-16
JP2010162140A JP5193257B2 (ja) 2010-07-16 2010-07-16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8996A true CN102338996A (zh) 2012-02-01
CN102338996B CN102338996B (zh) 2014-10-08

Family

ID=45466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9407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38996B (zh) 2010-07-16 2011-07-07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64471B2 (zh)
JP (1) JP5193257B2 (zh)
CN (1) CN1023389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22141B2 (ja) 2011-09-30 2014-06-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5594270B2 (ja) 2011-09-30 2014-09-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8941877B2 (en) * 2012-03-12 2015-01-2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canning device
US9277070B2 (en) 2012-03-12 2016-03-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canning device
JP6335615B2 (ja) * 2014-04-25 2018-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65517A (ja) * 1995-03-24 1996-10-11 Pfu Ltd フラットベッド型原稿読取装置及びその原稿カバー
JP2006030219A (ja) * 2004-07-12 2006-02-02 Murata Mach Ltd ロック機構
JP2006042003A (ja) * 2004-07-28 2006-02-09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入出力装置
JP2008180892A (ja) * 2007-01-24 2008-08-07 Funai Electric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29523A (zh) * 2007-06-22 2008-12-24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157064A (ja) * 2007-12-26 2009-07-16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219706A1 (en) * 2008-02-29 2009-09-03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44376B2 (ja) 1999-12-24 2005-04-2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758637B2 (ja) * 2002-12-27 2006-03-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組み付け方法
JP4832406B2 (ja) 2007-01-25 2011-12-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8103186B2 (en) * 2007-06-22 2012-01-2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082836B2 (ja) * 2007-12-27 2012-11-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304441B2 (ja) * 2009-05-27 2013-10-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566204B2 (ja) * 2009-07-10 2014-08-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93536B2 (ja) * 2009-09-28 2013-09-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65517A (ja) * 1995-03-24 1996-10-11 Pfu Ltd フラットベッド型原稿読取装置及びその原稿カバー
JP2006030219A (ja) * 2004-07-12 2006-02-02 Murata Mach Ltd ロック機構
JP2006042003A (ja) * 2004-07-28 2006-02-09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入出力装置
JP2008180892A (ja) * 2007-01-24 2008-08-07 Funai Electric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29523A (zh) * 2007-06-22 2008-12-24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157064A (ja) * 2007-12-26 2009-07-16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219706A1 (en) * 2008-02-29 2009-09-03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8996B (zh) 2014-10-08
JP5193257B2 (ja) 2013-05-08
US9164471B2 (en) 2015-10-20
JP2012022270A (ja) 2012-02-02
US20120013930A1 (en) 2012-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1025B (zh)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US820012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disposed above a plurality of photoconductors
US870600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resin frame and method for molding the resin frame
CN102436165B (zh) 成像装置
CN101639660A (zh) 处理盒、其定位机构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233899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16445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ost-processing device
US9063474B2 (en)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798690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30105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user contact prevention
US8472844B2 (en) Drive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7383015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186669B2 (en) Sheet feed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423229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09919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3202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20440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20751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813087B2 (ja) シート材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98288B2 (ja) 記録媒体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6044306A (zh) 图像形成装置
KR20160143292A (ko)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5487083B2 (ja) シート材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5819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5448063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片材传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KYOCERA CORP TO: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