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8056A - 高压打气筒结构 - Google Patents

高压打气筒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8056A
CN102338056A CN2010102336358A CN201010233635A CN102338056A CN 102338056 A CN102338056 A CN 102338056A CN 2010102336358 A CN2010102336358 A CN 2010102336358A CN 201010233635 A CN201010233635 A CN 201010233635A CN 102338056 A CN102338056 A CN 102338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pressure pump
cylindrical shell
pump structure
gas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36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38056B (zh
Inventor
黄英哲
黄俊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01023363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380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38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8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38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80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压打气筒结构,包含有一头部、一充气嘴、一刺穿件及一弹性件,其中该头部具有一容置部、一导气道及一螺接部,该刺穿件具有一基部、一刺穿部及一导气孔,该刺穿部形成有一抵靠环,该抵靠环的环面可迫合于该端面上形成气密状态,该弹性件为至少具有一支撑端、一抵顶端及一腔室,该腔室为包覆于该刺穿件外径上借以定位刺穿件的位置,并且不会阻挡气流进入该导气孔中,达到对轮胎可快速充气并且具备可多次使用同一高压气瓶以节省资源的功效。

Description

高压打气筒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打气筒结构,尤指一种可装填CO2气瓶等高压气瓶后透过释放高压气体对轮胎进行快速充气,并且具备可多次使用同一高压气瓶以节省资源的高压打气筒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的公知CO2打气筒40结构,目前市售的CO2打气筒结构的设计重点在于提供机车或自行车一种可快速完成打气的功效,而CO2打气筒40具有一筒身41,该筒身41与一CO2高压气瓶30连结,其中该筒身41内部开设有一第一套设空间411、一第二套设空间412以及一流道413,在该公知CO2打气筒40结构实施例中,该流道413外端接设有一充气嘴42,该充气嘴42为可连接至轮胎的气嘴(图未示)上导通,使该CO2的高压气瓶30内的气体可通过流道413的导通而迅速的充气至轮胎内,另外该第一套设空间411与第二套设空间412内套设有一穿刺件45,该穿刺件45具有一抵顶部451及一刺穿部452,其中该抵顶部451为设置于该第一套设空间411中移动,并使该刺穿部452相对套设于第二套设空间412内,其中该刺穿部452连接该抵顶部451的一端方向上套设有一垫片454,并同时套接一弹簧453的弹性件于第二套设空间412中,通过推顶整体穿刺件45于第一套设空间411与第二套设空间412内,借以保持一定的高度位置,其中该第一套设空间411上方枢接有一压柄43,该压柄43为抵压于该穿刺件45的抵顶部451上方凸出处,使使用者可按压该压柄43向下通过推动该穿刺件45向下进行后续的动作行程,而筒身41于第二套设空间412下方位置处套接有一套筒44,该套筒44具有一包覆空间使其可套入该CO2的高压气瓶30,在本公知结构实施例中,该套筒44上端开口为可螺接于筒身41下方,使该套筒44螺旋向上后,其内部空间的底部可推顶该CO2的高压气瓶30向上,并使其顶部螺接端31的端面311抵顶于第二套设空间412下方开口位置处,而使该穿刺件45受该压柄43抵压时,该刺穿部452可顺势向下穿透该端面311顶端表面,使CO2的高压气瓶30内部装填的高压CO2迅速的泄出,并通过流道413导通至充气嘴42,又第二套设空间412下方开口位置处内更可依需要套设有一套块46及具有气密效果的垫圈47,使CO2的高压气瓶30受该套筒44推顶向上后该端面311顶端可与该垫圈47形成气密。
惟该公知CO2打气筒40结构虽具有迅速将CO2的高压气瓶30内高压的气体快速的充气至轮胎打气,然公知CO2打气筒40结构却因为结构组设过于复杂,因此需要花费相当多的制造成本,又该穿刺件45为自上而下轴心延伸的杆体,当杆体长度过长,因此所衍生的扭力力矩越大,又因为市面上所贩售的CO2的高压气瓶30为属大量制造的消耗性产品,基于成本的考量,因此其于制造上的表面精度不高,因此该端面311的平直度不佳而经常有弯曲的不规则弧度,该端面311为受该刺穿部452穿刺该端面311的过程中,又可能因该端面311过于不平整的状况下,造成刺穿过程中形成该穿刺件45因刺穿点产生分力导致过大的弯曲扭力而使该穿刺件45弯曲变形造成损害。
又以该公知CO2打气筒40结构所揭露的设计,可知该垫圈47虽可于该穿刺件45恢复至为按压行程时,其可使该第一套设空间411与第二套设空间412间的通孔形成气密而不会继续充气,然该端面311受穿刺件45刺穿后,其气体为向外泄出于该套筒44内的空间中,然而刺穿件45向上退置后该CO2的高压气瓶30为持续的向外泄压,仅靠该垫圈47的抵顶气密,然其气密效果必须仰赖套筒44与筒身41间的密合程度而维持CO2的高压气瓶30产生的气压,因此结构制造上增加无形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高压打气筒结构,能多次使用同一高压气瓶以节省资源,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压打气筒结构,其可与一高压气瓶螺接后刺穿该高压气瓶的端面,以释放高压气体并导入轮胎的打气筒结构,其中该高压打气筒包含有一头部,该头部具有一容置部、一导气道及一螺接部,该容置部为开设于该导气道与该螺接部间,该导气道于该头部外围的适当位置处形成一开口,该螺接部为可螺接该高压气瓶并使其端面进入至该容置部内;一充气嘴,该充气嘴为可与轮胎的气嘴相连接,该充气嘴与该头部的开口连接,借以自头部导引高压气流通过轮胎气嘴至轮胎中充气;一刺穿件,该刺穿件具有一基部、一刺穿部及一导气孔,其中该基部的圆径为大于导气道的孔径,并抵靠于容置部与导气道连接处,该刺穿部形成有一抵靠环,该抵靠环的环面于该高压气瓶的端面受刺穿部刺穿时,迫合于该端面上形成一气密状态,该导气孔为开设于刺穿部的圆径上,并于该刺穿件内部形成导气孔道延伸至基部,借以导引高压气体至该导气道;一弹性件,该弹性件为至少具有一支撑端、一抵顶端及一腔室,其中该腔室为设于该支撑端与抵顶端的内径上,该腔室为包覆于该刺穿件外径上形成有一变形空间b1,该腔室于抵顶端位置处的内径与该刺穿部外径至少形成有一接触点a1,该腔室于支撑端位置处的内径与该基部外径至少形成有一接触点a2,当该弹性件的腔室于高压气瓶的端面受刺穿件刺穿时并受压变形时,该变形空间b1提供弹性件于受压变形时的体积变化预度时转变的空间,且该接触点a1与a2维持接触该刺穿件的外径上以定位刺穿件的位置,并且该接触点a1于受压变形后的接触位置不会阻挡气流进入该导气孔中,而当高压气瓶退置后,则该弹性件可恢复至未受压的形体并推顶该刺穿件保持于该腔室的包覆位置上。
进一步地,本发明于该头部具有一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该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相对端开设有可相对螺接的螺纹部,并于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于螺接后内部形成有一容置部,该头部的第一筒体为开设有一导气道,该头部的第二筒体相对于第一筒体的另一端内径上开设有一螺接部;该弹性件的抵顶端向螺接部方向的一端可再套接一顶靠件,该顶靠件为一环片,该顶靠件中心具有一通孔,该顶靠件于高压气瓶的端面于螺接进入该容置部后为抵靠于弹性件的抵顶端与该高压气瓶的端面间,防止端面螺接旋转时直接磨损该抵顶端,而该弹性件的顶靠件具有一环边,该环边内可套设一垫圈,使该垫圈可限制于该环边内,该顶靠件所设的垫圈于高压气瓶的端面螺接进入该容置部后为抵靠于该顶靠件与该端面间形成气密,并可方便更换垫圈于顶靠件上;该充气嘴具有一连接端及一气嘴接合部,其中该连接端为接设于该头部的开口内定位,该气嘴接合部内开设有螺纹,使其可与轮胎气嘴所设的螺纹相螺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高压打气筒结构,其为可与一高压气瓶螺接且刺穿该高压气瓶的端面后,将高压气体导入轮胎的打气筒结构,其包含有:
一头部,该头部具有一容置部、一导气道及一螺接部,该容置部为开设于该导气道与该螺接部间,该导气道于该头部外围的适当位置处形成一开口,该螺接部为可螺接该高压气瓶;
一充气嘴,该充气嘴为可与轮胎的气嘴相连接,该充气嘴与该头部的开口连接,以自头部导引高压气流通过轮胎气嘴至轮胎中充气;
一刺穿件,该刺穿件具有一基部、一刺穿部及一导气孔,其中该基部的圆径为大于导气道的孔径,并抵靠于容置部与导气道连接处,该刺穿部形成有一抵靠环,该抵靠环的环面于该高压气瓶的端面受刺穿部刺穿时,迫合于该端面上形成一气密状态,该导气孔为开设于刺穿部的圆径上,并于该刺穿件内部形成导气孔道延伸至基部;
一弹性件,该弹性件为至少具有一支撑端、一抵顶端及一腔室,其中该弹性件的抵顶端一端套接有一顶靠件,该顶靠件中心具有一通孔,该顶靠件套设有一垫圈于高压气瓶的端面螺接进入该容置部后为抵靠于该环片与该高压气瓶的端面间形成气密。
上述可知,本发明提出的高压打气筒结构,通过使高压气瓶释放高压气体可对轮胎进行快速充气,并且能多次使用同一高压气瓶,达到实现节省资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公知高压打气筒的结构组装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动作位置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局部动作位置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局部动作位置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动作位置放大剖视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    头部
10   第一筒体          101  开口
1011 抵靠环面          102  导气道
103  容置部            104  螺纹部
11   第二筒体          111  螺纹部
112  螺接部            113  O型环
12   刺穿件            121  基部
122  刺穿部            1221 抵靠环
123  导气孔
13     弹性件          131  抵顶端
132    腔室            133  支撑端
14     顶靠件          141  通孔
15     垫圈
20     充气嘴          201  气嘴接合部
21     连接端          22   O型环
30     高压气瓶        31   螺接端
311    端面
40     公知CO2打气筒   41   筒身
411    第一套设空间    412  第二套设空间
413    流道            42   充气嘴
43     压柄            44   套筒
45     穿刺件          451  抵顶部
452    刺穿部          453  弹簧
454    垫片
46     套块47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结构设计,为能解决公知CO2打气筒结构过于复杂,且更能使CO2气瓶等高压气瓶30内气压有效的保持使用于多次充气动作上,以及加强结构的耐用程度,本发明的高压打气筒结构以一头部1为主体,其中该头部1有一第一筒体10及第二筒体11,该第一筒体10及第二筒体11相对端开设有可相对螺接的螺纹部104、111,且同时套设有一O型环113于其间,该第一筒体10及第二筒体11相对螺接后,其内部形成有一容置部103的空间,该头部1的第一筒体10为开设有一导气道102,并于该头部1外围一适当位置处该向外形成一开口101,开口101外环面形成有一平直的抵靠环面1011,头部1的第二筒体11相对于第一筒体10的另一端内径开设有一螺接部112,该螺接部112为可与该高压气瓶30一端的螺接端31相螺接,并使该高压气瓶30的端面311螺旋进入该容置部103空间内;该头部1一侧则接设有一充气嘴20,该充气嘴20具有一连接端21及一气嘴接合部201,其中该连接端21为接设于该头部1的开口101内定位,其外环套设有一O型环22抵顶于该抵靠环面1011上形成气密,该气嘴接合部201内开设有螺纹,使其可与轮胎气嘴所设的螺纹相螺接;前述的容置部103内则套设有一刺穿件12,该刺穿件12具有一基部121、一刺穿部122及一导气孔123,其中该基部121的圆径为大于前述导气道102的孔径,且为设置抵靠于该容置部103与导气道102连接处位置上,该刺穿部122一端具有锥尖形体的构造,以产生穿刺效果,而该刺穿部122前端的外环形成有一抵靠环1221,该抵靠环1221的环面于该高压气瓶30的端面311螺接进入该容置部103位置内而受刺穿部122一端的锥尖形体刺穿破入时,该抵靠环1221的环面为迫合于该端面311上形成一紧密迫合的面积抵靠气密状态,亦即该高压气瓶30内气压于该抵靠环1221的环面为迫合于该端面311时,该高压气瓶30内气压为可完整保留于高压气瓶30内而不会流动到其它结构位置,借以在多次使用时通过该抵靠环1221的环面与该端面311密合而保持最佳的压力值而不泄失,又该导气孔123为开设于刺穿部122的圆径上,并于该刺穿件12内部形成导气孔道延伸至基部121,以导引该高压气瓶30内高压气体至该导气道102;但前述刺穿件12为独立套设于该容置部103空间中,因此在该刺穿件12外设计有一弹性件13包覆其外,透过该弹性件13的包覆及其结构特征,可使该刺穿件12定位于该容置部103中,并使该刺穿件12于各充气动作行程中有效的进行刺穿充气以及重复气密的效果。
请参阅图5所示的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动作位置示意图,在图5中显示的弹性件13为至少具有一支撑端133、一抵顶端131及一腔室132,其中该腔室132为于该支撑端133与抵顶端131的内径所形成的空间,该腔室132的形体设计为包覆于该刺穿件12外径上,并至少与该刺穿件12的外径形成有一变形空间b1,而前述的抵顶端131为包覆于该刺穿部122的外径上,前述的支撑端133为包覆于该基部121外径上,其中该腔室132于该抵顶端131位置处的内径与该刺穿部122外径形成至少有一接触点a1,该腔室132于支撑端133位置处的内径与该基部121外径至少形成有一接触点a2,该接触点a1与a2间间隔有该变形空间b1,其中为使本发明的高压打气筒结构于使用充气时其内部气密效果更佳,该弹性件13于该抵顶端131与高压气瓶30的端面311间更设置有一顶靠件14,该顶靠件14为一环片,该顶靠件14中心具有一通孔141,该顶靠件14于高压气瓶30的端面311于螺接进入该容置部103后为抵靠于弹性件13的抵顶端131与该高压气瓶30的端面311间,防止端面311螺接旋转时直接磨损该抵顶端131,而该顶靠件14具有一环边,该环边内更可套设一垫圈15,使该垫圈15限制于该环边内,该顶靠件14所设的垫圈15于高压气瓶30的端面311螺接进入该容置部103后为抵靠于该顶靠件14与该端面311间形成气密,且该垫圈15为可置换于该顶靠件14上的设计可提供该垫圈15于多次使用后产生磨损时方便更换的功效。
请参阅图6及图7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及第三动作位置示意图,本发明主要结构设计特点在于当该弹性件13的腔室132于高压气瓶30的端面311受刺穿件12刺穿并受压变形时,该变形空间b1提供弹性件13在受压变形时所产生的体积变化预度转变的空间,且该接触点a1与a2在弹性件13于变形的过程中维持接触该刺穿件12的外径上,借以维持定位刺穿件12于容置部103的位置,并且该接触点a1于受压变形后的接触位置不会阻挡气流进入该导气孔123中,即该弹性件13受压变形后与刺穿件12外径的接触位置形成接触点a1时,该导气孔123与该腔室132能处于导通状态,以使气流进入该导气孔123中,在图6显示当高压气瓶30受使用者操作依所示的箭头旋转方向驱动前进时,弹性件13在该端面311被刺穿件12刺穿时的受压变形后的位置变化状态,此时该端面311为完整的贴覆于刺穿件12的刺穿部122锥尖形体与该抵靠环1221的环面上,至此刺穿行程位置时,端面311与刺穿部122锥尖形体与该抵靠环1221的环面为形成无缝隙的贴覆,因此高压气瓶30内的气体尚未能泄出,因此本发明透过此一特点使高压气瓶30的端面311透过该螺接部112可与该螺接端31相螺接以重复前进及退出的设计,使端面311与刺穿部122锥尖形体与该抵靠环1221的环面贴覆时保持重复密合状态,特别是抵靠环1221与端面311为呈现平行的接触设计使得气密面积增加且不因重复刺穿角度的扩张而减损密合度,使气密效果达到最佳的效果,而此时该顶靠件14上的垫圈15变形为垫圈15a的变化,但该垫圈15a的变形不会抵顶到该刺穿部122的外径上而使气流能顺利通过,但此时该垫圈15可形成端面311与容置部103间的气密状态,使气体开始通过时不会自第一筒体10及第二筒体11的螺纹部104、111位置泄出,使整体气密效果达到最佳。
而图7则显示当高压气瓶30受使用者依所示的箭头操作旋转方向驱动逐渐后退至约1/4圈时,该弹性件13在该端面311被刺穿件12刺穿后进而退置时所受压变形的位置变化状态,此时该端面311被刺穿后形成有一缺口,此时该缺口为离开该刺穿件12的刺穿部122锥尖形体以及该抵靠环1221的环面上,此时高压气瓶30内部的气体产生外泄的气压P往头部1的容置部103位置依使用者旋转退置的行程而产生不同气压P的灌入,并受限于该垫圈15为形成端面311与容置部103间的气密状况下,气体的气压P便顺势自通孔141进入到该腔室132内,再进入该导气孔123内往导气道102内后经充气嘴20流出至其所连接的轮胎气嘴(图未示),此时该接触点a1于受压变形后的接触位置虽有些略恢复,但其位置仍不会阻挡气流进入该导气孔123中,又该垫圈15b的变形亦不会抵顶到该刺穿部122的外径上而使气流能顺利通过。
在请参阅图8显示的本发明较佳实施的局部结构变形状态示意图,当高压气瓶30退置后,则该弹性件13可逐渐恢复至未受压或减少受压的形体变化位置,但该接触点a1与a2在弹性件13于变形的过程中维持接触该刺穿件12的外径上,借以维持定位刺穿件12于容置部103的位置上,此一设计特征可使得前述重复的密合及泄压的过程中,刺穿件12与端面311的位置能因弹性件13的顶持而于每次接触时保持最佳接触的位置,以及配合刺穿部122锥尖形体与该抵靠环1221的环面与端面311的搭配,使得本发明的高压打气筒结构能于同一高压气瓶30使用完毕前,能长时间保持气密并重复使用的效果,又因本发明在操作灌气时,其开启与闭合行程仅需约1/4圈即可完成充气的程序,因此使用者可在有限的操作行程中简单的旋转高压气瓶30即可顺利的完成打气动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高压打气筒结构,其为能与一高压气瓶螺接并刺穿该高压气瓶的端面后,将高压气体导入轮胎的打气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高压打气筒结构包含有:
一头部,该头部具有一容置部、一导气道及一螺接部,该容置部为开设于该导气道与该螺接部间,该导气道于该头部的外围形成一开口,该螺接部能螺接该高压气瓶;
一充气嘴,该充气嘴能与轮胎气嘴相连接,该充气嘴与该头部的开口连接,以自该头部导引高压气流通过轮胎气嘴至轮胎中充气;
一刺穿件,该刺穿件具有一基部、一刺穿部及一导气孔,其中该基部的圆径大于导气道的孔径,并抵靠于容置部与导气道连接处,该刺穿部形成有一抵靠环,该抵靠环的环面于该高压气瓶的端面受刺穿部刺穿时,迫合于该端面上形成一气密状态,该导气孔开设于刺穿部的圆径上,并于该刺穿件内部形成导气孔道延伸至基部;
一弹性件,该弹性件为至少具有一支撑端、一抵顶端及一腔室,其中该腔室为设于该支撑端与抵顶端的内径上,该腔室为包覆于该刺穿件外径上形成有一变形空间(b1),该腔室于抵顶端内径位置处与该刺穿部外径至少形成有一接触点(a1),该腔室于支撑端内径位置处与该基部外径至少形成有一接触点(a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打气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头部具有一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该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相对端开设有能相对螺接的螺纹部,并于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于螺接后内部形成有该容置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打气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头部的导气道开设于第一筒体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打气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头部的第二筒体相对于第一筒体的另一端内径上开设有该螺接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打气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的抵顶端一端能再套接一顶靠件,该顶靠件为一环片,该顶靠件中心具有一通孔,该顶靠件于高压气瓶的端面螺接进入该容置部后,抵靠于弹性件的抵顶端与该高压气瓶的端面间,防止该端面螺接旋转时直接磨损该抵顶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打气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的顶靠件具有一环边,该环边内能套设一垫圈,使该垫圈限制于该环边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打气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的顶靠件所套设的垫圈于高压气瓶的端面螺接进入该容置部后,抵靠于该环片与该高压气瓶的端面间形成气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打气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充气嘴具有一连接端及一气嘴接合部,其中该连接端为接设于该头部的开口内定位,该气嘴接合部内开设有螺纹,使其能与轮胎气嘴所设的螺纹相螺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打气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变形空间(b1)为介于该接触点(a1)与该接触点(a2)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打气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受压变形后与刺穿件外径的接触位置形成接触点(a1)时,该导气孔与该腔室能处于导通状态,以使气流进入该导气孔中。
11.一种高压打气筒结构,其为能与一高压气瓶螺接且刺穿该高压气瓶的端面后,将高压气体导入轮胎的打气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高压打气筒结构包含有:
一头部,该头部具有一容置部、一导气道及一螺接部,该容置部为开设于该导气道与该螺接部间,该导气道于该头部的外围形成一开口,该螺接部能螺接该高压气瓶;
一充气嘴,该充气嘴能与轮胎气嘴相连接,该充气嘴与该头部的开口连接,以自头部导引高压气流通过轮胎气嘴至轮胎中充气;
一刺穿件,该刺穿件具有一基部、一刺穿部及一导气孔,其中该基部的圆径为大于导气道的孔径,并抵靠于容置部与导气道连接处,该刺穿部形成有一抵靠环,该抵靠环的环面于该高压气瓶的端面受刺穿部刺穿时,迫合于该端面上形成一气密状态,该导气孔为开设于刺穿部的圆径上,并于该刺穿件内部形成导气孔道延伸至基部;
一弹性件,该弹性件为至少具有一支撑端、一抵顶端及一腔室,其中该弹性件的抵顶端一端套接有一顶靠件,该顶靠件中心具有一通孔,该顶靠件套设有一垫圈于高压气瓶的端面螺接进入该容置部后抵靠于该环片与该高压气瓶的端面间形成气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压打气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头部具有一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该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相对端开设有能相对螺接的螺纹部,并于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于螺接后内部形成有该容置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压打气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头部的导气道为开设于第一筒体上。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压打气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头部的第二筒体相对于第一筒体的另一端内径上开设有该螺接部。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压打气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的腔室为设于该支撑端与抵顶端的内径上,该腔室为包覆于该刺穿件外径上形成有一变形空间(b1),该腔室于抵顶端内径位置处与该刺穿部外径至少形成有一接触点(a1),该腔室于支撑端内径位置处与该基部外径至少形成有一接触点(a2)。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高压打气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变形空间(b1)为介于该接触点(a1)与该接触点(a2)间。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高压打气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受压变形后与刺穿件外径的接触位置形成接触点(a1)时,该导气孔与该腔室能处于导通状态,以使气流进入该导气孔中。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压打气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充气嘴具有一连接端及一气嘴接合部,其中该连接端为接设于该头部的开口内定位,该气嘴接合部内开设有螺纹,使其能与轮胎气嘴所设的螺纹相螺接。
CN 201010233635 2010-07-19 2010-07-19 高压打气筒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380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33635 CN102338056B (zh) 2010-07-19 2010-07-19 高压打气筒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33635 CN102338056B (zh) 2010-07-19 2010-07-19 高压打气筒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8056A true CN102338056A (zh) 2012-02-01
CN102338056B CN102338056B (zh) 2013-10-23

Family

ID=45513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3363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38056B (zh) 2010-07-19 2010-07-19 高压打气筒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3805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7338A (zh) * 2014-08-22 2016-03-09 黄英哲 可手动或连接气瓶打气的充气装置
CN106246500A (zh) * 2016-08-30 2016-12-21 陈丽君 一种多功能自行车打气筒的组成方法
CN109307152A (zh) * 2017-07-28 2019-02-05 极点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安全装置的充气接头及其与高压气瓶的组合
TWI720778B (zh) * 2020-01-10 2021-03-01 吳樹木 具避震效果之高壓氣瓶打氣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5946B (zh) * 2018-05-14 2020-06-11 雙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氣瓶上的充氣接頭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66580Y (zh) * 1999-01-25 2000-03-01 邱吉均 一种携带式蓄压打气筒
CN1450264A (zh) * 2002-04-11 2003-10-22 株式会社丸井 自行车用空气泵
DE10245183A1 (de) * 2002-09-26 2004-04-15 Präsizionselektronik Stadermann OHG Mittel zur Vermeidung von Überwärmung beim Ausströmen von Gasen aus Druckkapseln
WO2007083165A1 (en) * 2006-01-21 2007-07-26 Tru-Air Limited Refillable compressed gas cartridge
US20090090741A1 (en) * 2005-06-02 2009-04-09 Kurt Oberhofer Vessel having CO2 compressed gas sour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66580Y (zh) * 1999-01-25 2000-03-01 邱吉均 一种携带式蓄压打气筒
CN1450264A (zh) * 2002-04-11 2003-10-22 株式会社丸井 自行车用空气泵
DE10245183A1 (de) * 2002-09-26 2004-04-15 Präsizionselektronik Stadermann OHG Mittel zur Vermeidung von Überwärmung beim Ausströmen von Gasen aus Druckkapseln
US20090090741A1 (en) * 2005-06-02 2009-04-09 Kurt Oberhofer Vessel having CO2 compressed gas source
WO2007083165A1 (en) * 2006-01-21 2007-07-26 Tru-Air Limited Refillable compressed gas cartridg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7338A (zh) * 2014-08-22 2016-03-09 黄英哲 可手动或连接气瓶打气的充气装置
CN106246500A (zh) * 2016-08-30 2016-12-21 陈丽君 一种多功能自行车打气筒的组成方法
CN109307152A (zh) * 2017-07-28 2019-02-05 极点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安全装置的充气接头及其与高压气瓶的组合
CN109307152B (zh) * 2017-07-28 2021-07-23 极点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安全装置的充气接头及其与高压气瓶的组合
TWI720778B (zh) * 2020-01-10 2021-03-01 吳樹木 具避震效果之高壓氣瓶打氣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8056B (zh)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38056B (zh) 高压打气筒结构
CN108058137B (zh) 用于气弹簧紧固件驱动器的气缸组件
TWI513896B (zh) Multi-stage pressurized pump
US8402987B2 (en) Schrader valve/Presta valve dual-mode valve cap
JP3175401U (ja) 車載用コンプレッサ装置
US20150337976A1 (en) Dual-purpose tire inlet valve connector
CN204083495U (zh) 旋转切换式风嘴头
AU2004273044B2 (en) Inflation valve with pneumatic assist
CN201034070Y (zh) 打气筒气嘴
CN203023703U (zh) 一种改进型耐高压气动快速接头
CN203809252U (zh) 双用型轮胎气门嘴连接器
US11408412B2 (en) Enclosure for air compressor
CN201589060U (zh) 一种充气枪
CN207485399U (zh) 一种环形防喷器
CN203869584U (zh) 一种气网
CN203336221U (zh) 高压气瓶专用的后压式充气头
CN102400895B (zh) 打气筒的阀体结构
CN210211432U (zh) 一体式补胎工具
CN203906209U (zh) 多段式加压打气筒
CN209977141U (zh) 一种阻尼器的充气装置
CN202321822U (zh) 外胀式叶片气胀轴
CN108180132B (zh) 一种一体式组合打气筒
CN204783519U (zh) 一种使用可靠的内增压打气筒
CN205689375U (zh) 易组拆收纳软管的打气筒
TWM579209U (zh) Infl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