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7610B - 一种分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7610B
CN102337610B CN 201010233115 CN201010233115A CN102337610B CN 102337610 B CN102337610 B CN 102337610B CN 201010233115 CN201010233115 CN 201010233115 CN 201010233115 A CN201010233115 A CN 201010233115A CN 102337610 B CN102337610 B CN 1023376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speed
rollers
constant speed
variator roll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3311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37610A (zh
Inventor
黄金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eshan Sour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黄金山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黄金山 filed Critical 黄金山
Priority to CN 20101023311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3761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00812 priority patent/WO201200994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337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7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37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7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5/00Carding machines or accessories; Card clothing; Burr-crushing or removing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carding or other preliminary-treatment machines
    • D01G15/02Carding machines
    • D01G15/12Details
    • D01G15/36Driving or speed control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分梳机,其中分梳单元沿着其布置平面依次相邻布置多个分梳辊,变速辊和定速辊交替布置。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定速辊按设定的转速做匀速转动,而变速辊做变速转动。并且在一个运动周期内,对于定速辊,其一侧的变速辊从低转速变为高转速,再从高转速变为低转速,而另一侧的变速辊同步地从高转速变为低转速,再从低转速变为高转速。并且当变速辊由高转速变为低转速时,其表面线速度变至低于相邻的定速辊的表面线速度;以及当变速辊由低转速变为高转速时,其表面线速度变至高于相邻的定速辊的表面线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分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纺织原料准备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分梳过程中对绒毛纤维损伤小而生产效率高的分梳机。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CN100335693C公开了一种分梳方法,该方法采用相邻两分梳辊变速剥取分梳,当其中一辊是高速转动时,另一辊是低速转动,高转速辊剥取低转速辊上的纤维,然后高转速辊降速转变为低转速辊,低转速辊升速转变为高转速辊,高转速辊剥取低转速辊上的纤维,如此反复剥取和转移以实现分梳。其中一辊或两辊在变速转动的同时还做沿轴向的往复运动,将纤维从辊的一个区间转移到另一个区间。分梳部分与喂入和出机装置相互配合,完成整个分梳过程。这样的技术较之给棉板刺辊分梳和梳理环分梳可以在显著减少纤维损伤的情况下获得无毛绒。
这种方式的两辊相互剥取分梳,相邻两辊表面线速度之比与分梳效率正相关,即速比越大分梳效率越高,速比越小分梳效率越低。分梳效率高则意味着机器去除粗毛和杂质的能力强,而分梳效率低则意味着机器去除粗毛和杂质的能力弱。
当采用相邻两辊变速剥取分梳时,在一个运动周期中,一个辊从低转速变化到高转速,另一辊从高转速变化到低转速。只要当一辊的表面线速度略大于另一辊的表面线速度,剥取作用即可发生。而且,通常在速比改变不多时剥取即可完成;此时即使加大速比,被剥取辊也无纤维可供剥取。这种只能小速比剥取分梳导致了分梳处理的低效。通过提高转速和变化速率可以缓解这一现象,但是不能根本解决分梳效率低的问题。具体生产中只能增加剥取分梳次数,如反复执行分梳过程,才能获得所需要的无毛绒,这导致了低生产率。
待审专利申请2009100219713(申请日2009年4月13日)提出了采用多个分梳辊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依然存在上述的问题。
待审专利申请2010102231943(申请日2010年7月12日)提出的方案与本发明是同一个问题的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上述专利文献通过引用并入此处,以供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既保持剥取分梳时纤维损伤少的优点,又显著提高剥取分梳的效率的方法和机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梳机,用于从喂入的绒毛中分离出满足预定规格的无毛绒。该分梳机包括:由分梳单元构成的分梳部分;喂入部分,用于把所述绒毛输送给所述分梳部分;出机部分,用于把所述分梳部分分离出的无毛绒转移出机;驱动部分,用于驱动所述分梳单元、喂入部分和出机部分按照预定的运动模式来运行。所述分梳机的特征是:所述分梳单元包括沿着其布置平面依次相邻布置的多个分梳辊,其中变速辊和定速辊交替布置,即定速辊只与变速辊相邻,并且变速辊只与定速辊相邻。所述驱动部分驱动所述分梳单元,使得:定速辊按设定的转速做匀速转动,而变速辊做变速转动,并且在一个运动周期内,对于定速辊,其一侧的变速辊从低转速变为高转速,再从高转速变为低转速,而另一侧的变速辊同步地从高转速变为低转速,再从低转速变为高转速;并且,当变速辊由高转速变为低转速时,其表面线速度变至低于相邻的定速辊的表面线速度;以及当变速辊由低转速变为高转速时,其表面线速度变至高于相邻的定速辊的表面线速度。
所述分梳单元的布置平面与地面垂直,所述分梳单元的各分梳辊的轴线与地面平行。
所述分梳单元的分梳辊的数量可以是3个,按照变速辊、定速辊、变速辊的顺序在布置平面上依次相邻布置,并且布置平面与地面垂直,所述分梳单元的各分梳辊的轴线与地面平行。
所述分梳单元的分梳辊的数量可以是9个,按照变速辊、定速辊、变速辊、定速辊、变速辊、定速辊、变速辊、定速辊、变速辊的顺序在布置平面上依次相邻布置,且布置平面与地面垂直,所述分梳单元的各分梳辊的轴线与地面平行。
所述分梳单元中的变速辊和定速辊的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当不相同时,变速辊的直径应该大于定速辊的直径,使得变速辊可以容纳较多的纤维。
所述分梳单元靠近相邻分梳辊的转入区间沿分梳辊的轴向设置直筒形的导流筒,导流筒上安装有固定盖板。
所述分梳单元中设定的变速辊在做变速转动的同时,在所述驱动部分驱动下还做沿轴向的往复运动,使得纤维从辊的一端输入部区间逐步向另一端输出部区间转移。
所述驱动部分包括控制装置、动力传递装置和非圆齿轮系。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动力传递装置使得沿轴向的往复运动按照预定的运动模式来开始和暂停。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下面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应该被看作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应该被看作是限制性的。
本发明的分梳机可分为四部分:
(1)分梳部分,由分梳辊组成,并利用相邻分梳辊之间的表面线速度之比来实现纤维分梳;
(2)喂入部分,用于把原料输送给所述分梳部分;
(3)出机部分,用于把所述分梳部分分离出的目标纤维转移出分梳机;
(4)驱动部分,用于驱动所述分梳部分、喂入部分和出机部分按照预定的运动模式来运行。
关于这四个部分的实施例,可参见申请号为2009100219713的专利申请的有关内容。
分梳部分可包括若干个分梳单元。每个分梳单元包括沿着一平面相邻布置的若干圆柱形的分梳辊。
分梳辊是本领域传统使用的已知部件。分梳辊是由圆柱体包覆弹性针布而形成。弹性针布上布置有钢针。所述钢针的一端固定在用来包缠辊的底布上,另一端的指向与辊的直径成一定角度。
分梳单元的多个分梳辊在一个平面上沿辊截面的直径方向依次相邻排列。所述平面称作分梳单元的布置平面。也就是说,分梳单元中各分梳辊的轴线是分梳单元的布置平面上的一组平行线。分梳辊表面与布置平面的最大距离就是辊(截面)的半径。
在分梳单元运行期间,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各辊按设定的运动模式绕其轴线转动。
分梳单元中的相邻两个分梳辊的转动方向相反。每个辊上钢针的指向(简称针向)与该辊的转动方向一致。这种设置在本领域中称作“针向相顺剥取作用”。相邻两个分梳辊沿轴向的邻接线称作剥取线。剥取线是虚拟线,实际上,相邻辊之间具有一定隔距。
对于两个相邻的分梳辊,表面线速度较高的辊会剥取表面线速度较低的辊上附着的纤维。在本文中,当谈及甲分梳辊剥取乙分梳辊上附着的纤维,可简称为“甲辊剥取乙辊”。
对于两个相邻的分梳辊,甲辊表面线速度除以乙辊的表面线速度被称为甲乙两辊的速比。
由于相邻两个分梳辊的转动方向相反,相邻两个分梳辊自剥取线在布置平面的相应一侧向两边沿分梳辊截面的圆周顺着辊的转动方向移动90度的区间称作转出区,在布置平面的另一侧逆着辊的转动方向移动90度的区间称作转入区。转入区和转出区都包括这两个辊的四分之一圆弧面。从分梳辊的截面看,转入区的两个端点分别对应两个分梳辊在布置平面相应一侧的最远点,转出区的两个端点分别对应这两个分梳辊在布置平面另一侧的最远点。转入区和转出区的中点对应这两个分梳辊的切点。
在分梳单元中,可设定某些辊在做变速转动的同时,还做沿轴向的往复运动。这样的辊具有运输纤维的作用,把纤维从辊的一端逐个区间地转移到辊的另一端。因此这样的辊又称作运输辊。关于运输辊的定义和作用,可参见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09100219713的专利申请的有关内容。
靠近相邻分梳辊的转入区沿分梳辊的轴向可设置直筒形的导流筒。导流筒上可安装固定盖板。关于导流筒和固定盖板的构造及作用,可参见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09100219713的专利申请的有关内容。
一个简单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分梳单元包括三个辊,这三个辊沿布置平面依次相邻布置,每个辊的转向与其针向相同,相邻的辊转动方向相反,相邻辊之间针向相顺剥取作用。
在分梳单元的依次相邻布置的三个辊当中,位于中间的辊是定速辊,位于两旁的两辊是变速辊。
分梳机的驱动部分驱动所述分梳单元,使得按照下述运动模式来运行:定速辊按设定的转速做匀速转动,而两个变速辊做变速转动,并且在一个运动周期内,对于定速辊,其一侧的变速辊的转速从低转速变为高转速,再从高转速变为低转速,而另一侧的变速辊的转速同步地从高转速变为低转速,再从低转速变为高转速;并且,当一个变速辊由高转速变为低转速时,其表面线速度变至低于定速辊的表面线速度;以及当一个变速辊由低转速变为高转速时,其表面线速度变至高于定速辊的表面线速度。
为了提高分梳效率,改善分梳效果,所述分梳单元靠近相邻分梳辊的转入区间沿分梳辊的轴向设置直筒形的导流筒,导流筒上安装固定盖板。关于导流筒和固定盖板的构造及作用,可参见本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09100219713的专利申请的有关内容。
一个分梳单元中的定速辊和变速辊的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当直径不相同时,变速辊的直径应该大于定速辊的直径,使得变速辊可以容纳较多的纤维,从而提高机器的产量。
分梳机的驱动部分可包括控制装置、动力传递装置和非圆齿轮系,使得分梳单元按照上述设定的运动模式来运行。
对于变速辊,其最高线速度与其最低线速度的比值被称作变速辊的变速比。在机械状态允许的情况下,变速比应该尽可能大。
变速辊转动的最高线速度与最低线速度之和除以2等于变速辊的平均线速度。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变速辊转动的平均线速度要大于定速辊转动的线速度。
当一个变速辊的表面线速度略小于相邻定速辊的表面线速度,而另一个变速辊的表面线速度远大于相邻定速辊的表面线速度时,剥取作用发生。即在发生剥取时,三个分梳辊表面线速度的大小次序是:剥取变速辊最高,定速辊以较大速比低于剥取变速辊而略高于被剥取变速辊,被剥取变速辊最低。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对于三个相邻分梳辊的梳理单元,是通过二级速比来实现剥取分梳。定速辊和被剥取变速辊的速比是小速比,主要作用是转移;剥取变速辊和定速辊的速比是大速比,因而分梳效率高,去除粗毛和杂质的能力强,主要作用是分梳。这样就确保了大速比、高效率地实现分梳。
在操作中,一个变速辊获得纤维并且开始降低转速,同时另一个变速辊开始提高转速。当正在降低转速的一个变速辊的表面线速度变得略低于定速辊的表面线速度时,另一个正在提高转速的变速辊的表面线速度变得高于定速辊的表面线速度。这样,一个变速辊上的纤维通过位于中间的定速辊被剥取转移到另一个变速辊。两个变速辊周期性地改变转速,纤维被反复剥取转移。
在操作中,驱动机构使上述三个辊中一个变速辊或两个变速辊在做转动的同时还做沿轴向的往复运动,使得纤维从辊一端的输入部区间逐步向另一端的输出部区间转移。分梳单元结合喂入和出机装置,共同完成整个分梳过程。
扩展实施例
对上述三个分梳辊的分梳单元做扩展,可以使用任意数量的分梳辊,并按照变速辊与定速辊依次交替的方式来布置,即变速辊只与定速辊相邻,并且定速辊只与变速辊相邻。在操作中,各定速辊按设定的转速做匀速转动,而变速辊做变速运动。在一个运动周期内,对于每个定速辊,其一侧的变速辊从低转速变为高转速,再从高转速变为低转速,而另一侧的变速辊同步“反相”变速,即从高转速变为低转速,再从低转速变为高转速。并且当变速辊由高转速变为低转速时,其表面线速度变化至低于相邻的定速辊的表面线速度;以及当变速辊由低转速变为高转速时,其表面线速度变化至高于相邻的定速辊的表面线速度。
例如,可以使用9个分梳辊来组成分梳单元,并按照变速辊与定速辊依次交替的方式布置;即依次为变速辊、定速辊、变速辊、定速辊、变速辊、定速辊、变速辊、定速辊、变速辊。
分梳单元的布置平面与地面垂直,分梳单元的各分梳辊的轴线与地面平行,并且结合特殊构造的导流筒使得实现高效的分梳。
分梳单元的导流筒上安装有固定盖板,可以显著减少无毛绒的毛粒。
构造驱动机构使得分梳单元按照上述的运动模式来运行,其中设定的变速辊在做变速转动的同时,还做沿轴向的往复运动,使得纤维从一端逐步转移到另一端。分梳机的驱动部分可包括控制装置、动力传递装置和非圆齿轮系。控制装置可以是可编程的,使得按照设定的程序来控制其他的相应装置来驱动分梳单元按期望的运动模式来运行。
在机器运行时,依据控制指令,当设定的运输辊暂停沿轴向的往复运动时,喂入部分和出机部分也暂停,分梳机只做分梳而没有喂入和出机;当分梳部分的纤维达到预定的质量指标后,运输辊开始沿轴向的往复运动,并且喂入部分和出机部分开始运行,使得分梳机可以输出预定的质量指标的无毛绒。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控制分梳机获得所需要的无毛绒。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既保持了剥取分梳时纤维损伤少的优点,又显著提高了剥取分梳的效率,并且显著提高了机器的去除粗毛、杂质的能力,从而可以显著提高机器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尽管已经参照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在不偏离如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本发明的各种修改、改型和部件替换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6)

1.一种分梳机,用于从喂入的绒毛中分离出满足预定规格的无毛绒,包括:由分梳单元构成的分梳部分;喂入部分,用于把所述绒毛输送给所述分梳部分;出机部分,用于把所述分梳部分分离出的无毛绒转移出机;驱动部分,用于驱动所述分梳单元、喂入部分和出机部分按照预定的运动模式来运行,
所述分梳机的特征是:
所述分梳单元包括沿着布置平面依次相邻布置的多个辊,其中变速辊和定速辊交替布置,即变速辊只与定速辊相邻,并且定速辊只与变速辊相邻,
所述驱动部分驱动所述分梳单元,使得:定速辊按设定的转速做匀速转动,而变速辊做变速转动,并且在一个运动周期内,对于定速辊,其一侧的变速辊从低转速变为高转速,再从高转速变为低转速,而另一侧的变速辊同步地从高转速变为低转速,再从低转速变为高转速;并且当变速辊由高转速变为低转速时,其表面线速度变至低于相邻的定速辊的表面线速度;以及当变速辊由低转速变为高转速时,其表面线速度变至高于相邻的定速辊的表面线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梳机,所述分梳单元的布置平面与地面垂直,所述分梳单元的各分梳辊的轴线与地面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梳机,所述分梳单元的分梳辊的数量是3个,按照变速辊、定速辊、变速辊的顺序在布置平面上依次相邻布置,并且布置平面与地面垂直,所述分梳单元的各分梳辊的轴线与地面平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梳机,所述分梳单元的分梳辊的数量是9个,按照变速辊、定速辊、变速辊、定速辊、变速辊、定速辊、变速辊、定速辊、变速辊的顺序在布置平面上依次相邻布置,并且布置平面与地面垂直,所述分梳单元的各分梳辊的轴线与地面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梳机,其中所述分梳单元的变速辊和定速辊的直径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梳机,其中所述分梳单元的变速辊的直径大于定速辊的直径。
CN 201010233115 2010-07-22 2010-07-22 一种分梳机 Active CN102337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33115 CN102337610B (zh) 2010-07-22 2010-07-22 一种分梳机
PCT/CN2011/000812 WO2012009949A1 (zh) 2010-07-22 2011-05-10 一种分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33115 CN102337610B (zh) 2010-07-22 2010-07-22 一种分梳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7610A CN102337610A (zh) 2012-02-01
CN102337610B true CN102337610B (zh) 2013-06-12

Family

ID=45496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33115 Active CN102337610B (zh) 2010-07-22 2010-07-22 一种分梳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37610B (zh)
WO (1) WO20120099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6429A (zh) * 2012-12-17 2014-06-18 信宜奕龙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梳棉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5080A (en) * 1983-12-22 1986-10-07 Hergeth Hollingsworth Gmb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web from staple fibers
GB2179682A (en) * 1985-08-31 1987-03-11 Hollingsworth Gmbh Roller carding apparatus
CN1504594A (zh) * 2002-11-28 2004-06-16 黄金山 一种山羊绒分梳方法
CN1566423A (zh) * 2003-06-24 2005-01-19 黄金山 一种山羊绒分梳机的喂入方法
CN2763294Y (zh) * 2005-01-11 2006-03-08 黄金山 一种山羊绒分梳装置
CN2763295Y (zh) * 2005-01-26 2006-03-08 黄金山 一种山羊绒分梳机的预梳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5768Y (zh) * 1993-11-03 1994-08-31 阿鲁科尔沁旗天山梳绒厂 羊绒罗拉分梳机
CN1053023C (zh) * 1996-04-10 2000-05-31 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 罗拉气流悬浮分梳方法及设备
EP1249523A1 (fr) * 2001-04-12 2002-10-16 Michel Beckers Cylindre brouilleur et son utilisation
CN101343783B (zh) * 2008-08-29 2012-01-11 青岛东佳纺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羊绒分梳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5080A (en) * 1983-12-22 1986-10-07 Hergeth Hollingsworth Gmb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web from staple fibers
GB2179682A (en) * 1985-08-31 1987-03-11 Hollingsworth Gmbh Roller carding apparatus
CN1504594A (zh) * 2002-11-28 2004-06-16 黄金山 一种山羊绒分梳方法
CN1566423A (zh) * 2003-06-24 2005-01-19 黄金山 一种山羊绒分梳机的喂入方法
CN2763294Y (zh) * 2005-01-11 2006-03-08 黄金山 一种山羊绒分梳装置
CN2763295Y (zh) * 2005-01-26 2006-03-08 黄金山 一种山羊绒分梳机的预梳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09949A1 (zh) 2012-01-26
CN102337610A (zh) 201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8322A (zh) 一种转杯纺混色成纱方法及装置与产品
CN101857987B (zh) 一种分梳机
CN203846185U (zh) 一种转杯纺混色成纱装置
CN102277662A (zh) 等线密度段彩棉或段彩毛并条方法及装置
CN202466005U (zh) 非织造布梳理机
CN102337610B (zh) 一种分梳机
CN103014971A (zh) 一种ab差异化多组份复合纺纱方法
CN208055533U (zh) 一种细纱机的ds曲线牵伸系统
CN102330194B (zh) 一种分梳机
CN102926036A (zh) 一种梳棉机分梳装置
CN2763294Y (zh) 一种山羊绒分梳装置
WO2017031613A1 (zh) 一种双棉条异步输入和三级分梳的转杯纺纺纱方法及装置
CN207276807U (zh) 一种高效梳纱机
CN206828745U (zh) 一种三维筒状织机
CN203113007U (zh) 一种亚麻麻条开松装置
CN215923987U (zh) 一种熔纺氨纶纺丝卷绕系统
CN100335693C (zh) 一种山羊绒分梳方法
CN109112690A (zh) 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
CN102691140B (zh) 一种使用双向变速辊的分梳机
CN113502582A (zh) 消防用阻燃纱的生产方法
CN103361771B (zh) 一种使用双向变速辊的模块化分梳机
CN103361771A (zh) 一种使用双向变速辊的模块化分梳机
CN115369523B (zh) 一种色纤维均匀混合装置和混合方法
CN103060950A (zh) 亚麻麻条开松装置
CN203411681U (zh) 非织造高效梳理成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20

Address after: 310051 22, 1888 Jianghui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Deshan Sourc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017000 No. 38 street, No.1 textile street, Dongsheng District, Ordos City,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Huang Jinsh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