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6696A - 合成4-aa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合成4-aa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36696A CN102336696A CN2011101985187A CN201110198518A CN102336696A CN 102336696 A CN102336696 A CN 102336696A CN 2011101985187 A CN2011101985187 A CN 2011101985187A CN 201110198518 A CN201110198518 A CN 201110198518A CN 102336696 A CN102336696 A CN 1023366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und
- formula
- reaction
- solvent
- solu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合成4-AA的中间体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该用途为所述中间体用于合成4-AA。本发明通过改变合成路线,合成了中间体(2S,3S)-3-[(R)-1-羟乙基]-1-(4-甲氧基苯基)-4-氧代氮杂环丁基-2-羧酸,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易于提纯,从而使得合成4-AA的工艺过程简化,成本降低,且改善了生产环境,更利于规模化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4-AA的中间体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该用途为由所述中间体合成4-AA。
背景技术
4-AA,即(3R,4R)-3-[(R)-1-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乙基]-4-乙酰氧基-2-氮杂环丁酮,是合成培南类药物的关键中间体。培南类药物是一组新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迄今开发的抗菌药物中抗菌谱最广、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类抗生素。自从1976年发现硫霉素以来,培南类药物的研究已有很大的发展。迄今为止,全球已上市的培南类药物主要有亚胺培南(Imipenem)、帕尼培南(Panipenem)、美罗培南(Meropenem),还有若干培南类药物品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因此研究培南类药物的关键中间体4-AA的合成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4-AA的合成工艺研究一直都非常活跃,已有许多文献和专利报道。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是以天然L-苏氨酸为起始原料合成4-AA的工艺,该工艺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中间体酰胺化合物的制备:
1984年,M.Shiowuki等(MAUO SHIOZAKI NOBORU ISHIDA,et al.Tetrahedron,1984,40(10):1795-1802)报道了以L-苏氨酸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溴代、缩合等反应合成4-AA的中间体酰胺化合物Ⅱ’,见方案1。
1996年,Tae-subHwang等(Tae-subHwang,et al.Korean patentLaid-Open_No.96-41161)对方案1进行了改进,以L-苏氨酸为起始原料,并制得合成4-AA的中间体酰胺化合物Ⅱ’,见方案2。
第二部分是以中间体酰胺化合物Ⅱ’经环合、水解、脱羧等反应得到目标产物4-AA。
1998年,LEE MI-JUNG等(WO9807690A1,公开日1998年2月26日)报道了以中间体酰胺化合物Ⅱ’经环合、水解、脱羧等反应合成目标产物4-AA的工艺,工艺路线如下:
上述工艺路线中,粗产物Ⅳ’(其中化合物Ⅳ’的含量为85%~90%,杂质为10%~15%)为高沸点粘稠油状混合物,该混合物在工业上的分离纯化难度大,工艺繁琐,需要耗费大量试剂,成本较高;而若将该中间体不经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则给生产带来了反应试剂难于计量、产品质量不高、总收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洁、成本降低、质量提高、更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的合成4-AA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易于分离纯化的用于合成4-AA的新的中间体,其化学名称为(2S,3S)-3-[(R)-1-羟乙基]-1-(4-甲氧基苯基)-4-氧代氮杂环丁基-2-羧酸,化学结构如式Ⅳ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式Ⅳ所示中间体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式Ⅱ化合物溶于溶剂中,加入碱试剂进行关环反应,得到式Ⅲ化合物;
其中,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控制在-30~0℃,优选为-20℃;式Ⅱ化合物与碱试剂的摩尔当量比为1∶1.0-1.5,优选为1∶1.2;所述溶剂为甲苯或正己烷,所述碱试剂为六甲基二硅胺锂(HMDSLi)。
式Ⅱ化合物可以以L-苏氨酸为起始原料,经常规方法制得,例如通过J.Chromatogr.A.,1999,832,259;Bull.Korean Chem.Soc.,1997,18,475;Bull.Chem.Soc.Jpn.,1985,58,3264.;MAUO SHIOZAKI NOBORUISHIDA,et al.Tetrahedron,1984,40(10):1795-1802;Tae-subHwang,etal.Korean patent Laid-Open_No.96-41161等文献所述的方法。这些文献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到本申请中。例如以L-苏氨酸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酯化、缩合反应,合成得到式Ⅱ化合物。
2)将式Ⅲ化合物溶于溶剂中,在无机碱存在下进行水解反应,得到Ⅳ式化合物;
其中,所述无机碱可以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锂;反应溶剂选自含水醇或水,其中所述的醇优选为C1-C4醇,更优选甲醇或乙醇。
本发明还提供应用式Ⅳ化合物作为关键中间体合成4-AA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式Ⅳ化合物在缚酸剂存在下与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TBDMSCl)反应得到式Ⅴ化合物;
2)式Ⅴ化合物与氧化剂发生脱羧氧化反应得到式Ⅵ化合物;
3)式Ⅵ化合物在氧化剂作用下脱去氮上的保护基得到目标产物4-AA;
其中:
上述步骤1)所述缚酸剂选自三乙胺、咪唑或4-N,N-二甲氨基吡啶。
上述步骤1)所述的反应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氯甲烷或氯仿。
上述步骤2)所述氧化剂为醋酸铅或高锰酸钾。
上述步骤2)所述的反应溶剂为冰醋酸。
上述步骤3)所述氧化剂为臭氧或硝酸铈铵。
上述步骤3)所述的反应溶剂选自甲醇、乙腈或丙酮。
与合成4-AA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优点:
(1)与现有技术相应步骤所得粘稠油状的中间体Ⅳ’相比,本发明得到的新中间体式Ⅳ化合物为固体,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易于进行后续反应;
(2)本发明方法的反应处理过程简捷,简化了操作工序,节约了大量试剂,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生产环境;
(3)本发明方法使用的设备更为简单,中间体容易提纯,杂质少,产品质量更好,整个工艺更利于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述实施例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是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内容。
检测仪器:
400MHz FT-NMR核磁共振波谱仪,型号Mercury Plus 400,Varian公司;
LCQ质谱仪,Themo Scientific公司;
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型号NEXUS-470,Nicolet公司。
实施例1化合物Ⅱ的制备
首先,L-苏氨酸经常规方法制得(2R,3R)-环氧丁酸(具体可以参见文献J.Chromatogr.A.,1999,832,259,该文献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到本申请中)。在氮气保护下,于1000mL的四口瓶中加入(2R,3R)-环氧丁酸(36.0g,0.35mol),乙酸乙酯(400mL),搅拌溶解得澄清溶液。控制反应温度于-15~-10℃滴加N-甲基吗啉(31.0g,0.30mol),半小时滴加完。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1h,而后控制反应温度于-30~-20℃滴加氯甲酸乙酯(31.5g,0.30mol),大约1h滴加完毕,保温1h后加入2-(对甲氧基苯基)氨基乙酸乙酯(49.0g,0.24mol),保温1h,然后升温至20℃~25℃,定时以TLC检测溶液中含有的2-(对甲氧基苯基)氨基乙酸乙酯以确定反应进行程度,反应完全后加2N盐酸溶液调节pH为1~2,静置分层。有机层经饱和NaHCO3洗涤(300mL×3),加入无水Na2SO4干燥,滤过,滤液减压蒸去溶剂得化合物Ⅱ粗品63.0g,呈淡黄色油状物。粗品收率:90%。该产品不经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2化合物Ⅲ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于1000mL四口瓶中依次加入实施例1得到的化合物Ⅱ(60.0g),甲苯(180mL),室温下搅拌溶解得澄清溶液,控制反应温度于-25℃~-15℃,滴加六甲基二硅胺锂(HMDSLi)(144.0g)的30%甲苯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于1.5h完成,定时以TLC检测溶液中含有的化合物Ⅱ以确定反应进行程度,待反应结束,控制反应温度于0~10℃,滴加2N盐酸溶液调节pH为1~2,静置分层。水层用甲苯(200mL×3)萃取,合并有机层。有机层经饱和NaHCO3洗涤(200mL×3),加入无水Na2SO4干燥,滤过,滤液减压蒸去溶剂得淡黄色固体,该固体经甲苯-正己烷溶液(体积比1∶1,80mL)重结晶得化合物Ⅲ57.0g,收率为95%。 1.25(t,J=4.0,3H),1.41(d,J=5.6,3H),3.04(m,1H),3.29(d,J=4.8,1H),3.82(s,3H),4.15(m,3H),4.62(d,J=16.8,1H),6.93(m,2H),7.27(m,2H).13C-NMR:168.37,166.84,159.24,133.12,128.89,114.74,61.23,55.42,54.12,53.59,51.34,14.13,13.14.m/z(ESI):316.3[M+Na]+.IR(KBr):ν3485,2980,2937,2839,1747,1681,1606,1583,1512,1433,1396,1373,1300,1249,1199,1107,1026,970,839cm-1。
实施例3化合物Ⅳ的制备:
于500mL的三口瓶中依次加入95%乙醇(100mL),水(65mL),实施例2方法得到的化合物Ⅲ(30g,0.102mol),搅拌下慢慢滴加30%的NaOH水溶液,直至pH值维持在8左右且不再发生变化时,停止滴加。滴加完毕后在50~55℃保温反应1~2h。反应结束后先减压蒸去乙醇,再加入水(60mL),所得溶液经二氯甲烷(30mL×3)萃取分层,水层用2N的盐酸溶液调节pH为1~2,有白色固体析出,抽滤,干燥得化合物Ⅳ25.6g,收率:95%。化合物Ⅳ经旋光、1H-NMR、13C-NMR、MS、IR等分析手段进行了结构确认。m.p.179.5-181.5℃。 1H-NMR:1.18(m,3H),3.31(q,J=2.4,1H),3.71(s,3H),4.05(m,1H),4.50(m,1H),5.14(s,1H),6.91(m,2H),7.15(m,2H)。13C-NMR:171.54,163.81,155.25,130.90,117.16,114.21,62.65,61.94,55.25,52.08,21.83。m/z(ESI):266.2[M+H]+。IR(KBr):ν3400,2974,2843,2729,2615,2536,1743,1712,1583,1514,1442,1375,1352,1300,1247,1178,1128,1082,1024,968,927,871,835,812cm-1。
实施例4化合物Ⅳ的制备:
于500mL的三口瓶中依次加入95%乙醇(120mL),实施例2方法得到的化合物Ⅲ(30g,0.102mol),搅拌下慢慢滴加30%的NaOH水溶液,直至pH值维持在8左右且不再发生变化时,停止滴加。滴加完毕后在50~55℃保温反应1.5h。反应结束后先减压蒸去乙醇,再加入水(50mL),所得溶液经二氯甲烷(30mL×3)萃取分层,水层用2N盐酸溶液调节pH为1~2,有白色固体析出,抽滤,干燥得产物24.7g,收率:91.7%。所得产物经过旋光、1H-NMR、13C-NMR、MS、IR等分析手段进行了结构确认,其结构确认数据显示为化合物Ⅳ。
实施例5化合物Ⅳ的制备:
于500mL的三口瓶中依次加入甲醇(100mL),水(65mL),实施例2方法得到的化合物Ⅲ(30g,0.102mol),搅拌下慢慢滴加30%的KOH水溶液,直至pH值维持在8左右且不再发生变化时停止滴加。滴加完后在30~35℃保温反应1.5h。反应结束后溶液先减压蒸去甲醇,再加入水(30mL),所得溶液经二氯甲烷(30mL×3)萃取分层,水层用2N盐酸溶液调节pH为1~2,有白色固体析出。抽滤,干燥得产物25.1g,收率:93%。所得产物经过旋光、1H-NMR、13C-NMR、MS、IR等分析手段进行了结构确认,其结构确认数据显示为化合物Ⅳ。
实施例6化合物Ⅳ的制备:
于500mL的三口瓶中依次加入水(50mL),实施例2方法得到的化合物Ⅲ(30g,0.102mol),搅拌下慢慢滴加30%的LiOH水溶液,直至pH值维持在8左右且不再发生变化时,停止滴加。滴加完毕后在20~30℃保温反应1.5h。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经二氯甲烷(60mL×2)萃取分层,水层用2N盐酸溶液调节pH为1~2,有白色固体析出,抽滤,干燥得产物24.5g,收率:90.8%。所得产物经过旋光、1H-NMR、13C-NMR、MS、IR等分析手段进行了结构确认,其结构确认数据显示为化合物Ⅳ。
实施例7化合物Ⅴ的制备:
于500mL的三口瓶中依次加入DMF(100mL),实施例3方法得到的化合物Ⅳ(25.0g,0.094mol),搅拌溶清,降温至-5℃,依次缓慢加入三乙胺(22.8g,0.225mol)和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36.9g,0.225mol),在保持温度为-5℃不变条件下,30min内加完,加完后升温至30℃,并在30℃保温反应10h。定时以TLC检测溶液中含有的化合物IV以确定反应进行程度,反应结束后,在搅拌下将300mL水加入反应液,然后用氯仿(300mL×3)萃取,合并有机层。有机层经饱和NaCl溶液(200mL×3)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去溶剂得化合物Ⅴ粗品,该粗品经甲醇-水溶液(体积比3∶1,100mL)精制得化合物Ⅴ33.8g,收率为95%。M.p.189.0-191.0℃. 0.00(s,3H),0.07(s,3H),0.74(s,9H),1.27(d,J=6.0Hz,3H),3.40(s,1H),3.77(s,3H),4.36(q,J=2.4,1H),4.63(d,J=2.0,1H),6.83(d,J=9.2,2H),7.25(d,J=9.2,2H),11.53(s,1H).13C-NMR:175.13,164.20,156.17,130.47,117.87,114.20,64.16,62.82,55.43,51.99,25.58,22.39,17.78,-4.20,-5.02.m/z(ESI):380.2[M+H]+.IR(KBr):ν2964,2931,2858,2615,1751,1716,1589,1512,1444,1394,1361,1334,1294,1246,1211,1153,1139,1116,1070,1039,976,829cm-1.
实施例8化合物VI的制备:
于250mL的四口瓶中依次加入冰醋酸(60mL),醋酐(60mL),升温至50~55℃,加入四氧化三铅(67.5g.0.098mol),分3次加入,每次22.5g,2h加完。待反应液红色褪去时开始滴加实例7方法得到的化合物V(30.0g,0.079mol)的冰醋酸溶液(60mL),滴加完后在同温下反应,定时以TLC检测含有的化合物V以确定反应程度,反应结束时加入乙二醇(1mL)。反应液经减压旋蒸除去冰醋酸溶剂,然后加入乙酸乙酯(100mL)和水(50mL),静置分层,有机层经饱和NaHCO3洗涤(200mL×3),用无水Na2SO4干燥,滤过,滤液减压蒸去溶剂得化合物Ⅵ的粗品。所述粗品经甲醇-水溶液(体积比3∶1,100mL)进行重结晶得化合物Ⅵ29.8g,呈白色固体,收率:96%。M.p.76.5-77.5℃. 0.00(s,3H),0.06(s,3H),0.74(s,9H),1.31(d,J=6.4,3H),2.12(s,3H),3.19(d,J=2.4,1H),3.77(s,3H),4.28(m,1H),6.61(s,1H),6.84(m,2H),7.30(q,J=2.0,2H).13C-NMR:169.81,163.54,156.25,129.47,118.38,114.20,76.62,65.35,64.13,55.41,25.61,22.34,21.17,17.79,-4.18,-5.05.m/z(ESI)394(M+H)+.IR(KBr):ν2949,2931,2858,1753,1512,1402,1375,1247,1226,1180,1151,1068,1028,979,898,831cm-1.
实施例9化合物Ⅵ的制备:
于250mL的四口瓶中依次加入冰醋酸(60mL),醋酐(60mL),室温下,分3次加入高锰酸钾(15.5g.0.098mol),大约2h加入完毕,保温0.5h后,滴加实施例7方法得到的化合物Ⅴ(30.0g,0.079mol)的冰醋酸溶液(60mL),滴加完毕后在-10℃反应8h,定时以TLC检测含有的化合物V以确定反应程度,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经减压蒸去冰醋酸溶剂,然后先加入乙酸乙酯(100mL)溶解,再加入水(50mL),静置分层,有机层经饱和NaHCO3洗涤(200mL×3),用无水Na2SO4干燥,滤过,滤液减压蒸去溶剂得粗品。粗品经甲醇-水溶液(体积比3∶1,120mL)进行重结晶得产物21.7g,呈白色固体,收率:70%。所得产物经过旋光、1H-NMR、13C-NMR、MS、IR等分析手段进行了结构确认,其结构确认数据显示为化合物Ⅵ。
实施例10化合物4-AA的制备:
于250mL的三口瓶中依次加入甲醇(100ml),化合物Ⅵ(19.6g,0.05mol),室温下搅拌溶解为澄清溶液,控制反应温度于-25℃~-15℃向所述溶液中通入臭氧,定时以TLC检测溶液中的化合物Ⅵ以确定反应程度,待反应原料消失后向溶液中缓慢滴加30%硫代硫酸钠溶液(110mL),1h滴加完毕,然后,分2次加入硫脲(11.4g,0.15mol),在40℃反应3h,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去大约90mL甲醇,接着加入蒸馏水190mL,静置析晶,过滤得4-AA粗品,粗品经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体积比1∶4,80mL)重结晶得4-AA,呈白色固体,收率:95%。M.p.106-107℃.lit.23M.p.104℃. 0.01(d,J=6.0,6H),0.80(s,9H),1.19(d,J=6.4,3H),2.04(s,3H),3.11(t,J=2.4,1H),4.14(m,1H),5.76(s,1H),7.04(s,1H).13C-NMR:170.7,166.4,74.9,64.8,63.7,25.6,20.8,20.5,17.8,-4.4,-5.1.m/z(ESI)310(M+Na)+.IR(KBr):ν3203,2958,2929,2895,2856,1782,1745,1471,1377,1361,1342,1300,1253,1234,1163,1134,1107,1078,1039,983,945,896,873cm-1.
实施例11化合物4-AA的制备:
于250mL的三口瓶中依次加入丙酮(160mL),化合物Ⅵ(19.6g,0.05mol),室温下搅拌溶解为澄清溶液,慢慢加入硝酸铈铵固体(5.0g,0.097mol)进行反应,定时以TLC检测溶液中含有的化合物Ⅵ以确定反应程度,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去大约140mL丙酮,加入乙酸乙酯(500mL)溶解,然后分别经饱和NaHCO3溶液(200mL×3)和饱和NaCl(200mL×3)溶液洗涤,用无水Na2SO4干燥,滤过,滤液浓缩得粗品,粗品经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体积比1∶4,80mL)重结晶得产物,呈白色固体。收率:65%。所得产物经过旋光、1H-NMR、13C-NMR、MS、IR等分析手段进行了结构确认,其结构确认数据显示为化合物4-AA。
Claims (11)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Ⅳ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将式Ⅲ化合物溶于溶剂中,加入无机碱进行水解反应,得到式Ⅳ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含水醇或水,其中所述的醇选自C1-C4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试剂为六甲基二硅胺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缚酸剂选自三乙胺、咪唑或4-N,N-二甲氨基吡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的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或氯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氧化剂为醋酸铅或高锰酸钾。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氧化剂为臭氧或硝酸铈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985187A CN102336696A (zh) | 2011-07-15 | 2011-07-15 | 合成4-aa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985187A CN102336696A (zh) | 2011-07-15 | 2011-07-15 | 合成4-aa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36696A true CN102336696A (zh) | 2012-02-01 |
Family
ID=45512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985187A Pending CN102336696A (zh) | 2011-07-15 | 2011-07-15 | 合成4-aa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36696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27199A (zh) * | 2012-08-28 | 2012-12-19 | 三峡大学 | 青霉烯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类关键中间体4aa的合成方法 |
CN103242361A (zh) * | 2013-05-23 | 2013-08-14 | 浙江海翔川南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培南类抗生素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CN103539813A (zh) * | 2013-10-15 | 2014-01-29 |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4-乙酰氧基-2-氮杂环丁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CN106008585A (zh) * | 2016-05-20 | 2016-10-12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一种(3r,4r)-4-乙酰氧基-3-[(r)-1-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乙基]-2-氮杂环丁酮的合成工艺和装置 |
CN107759626A (zh) * | 2016-08-17 | 2018-03-06 | 江苏汉阔生物有限公司 | 一种无机还原剂还原制备4‑aa的方法 |
CN109879904A (zh) * | 2019-04-10 | 2019-06-14 | 江苏汉阔生物有限公司 | 一种培南类药物中间体4-aa前体及中间体4-aa的制备方法 |
CN115385950A (zh) * | 2022-10-27 | 2022-11-25 | 天津凯莱英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连续臭氧氧化制备4-乙酰氧基氮杂环丁酮的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8007690A1 (en) * | 1996-08-24 | 1998-02-26 | Choongwae Pharmaceutical Co., Ltd. | Process for stereoselective preparation of 4-acetoxyazetidinones |
-
2011
- 2011-07-15 CN CN2011101985187A patent/CN10233669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8007690A1 (en) * | 1996-08-24 | 1998-02-26 | Choongwae Pharmaceutical Co., Ltd. | Process for stereoselective preparation of 4-acetoxyazetidinones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Research on Chemical Intermediates》 20110707 Guo-Bin Zhou et al. "Practical synthetic approach to 4-acetoxy-2-azetidinon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arbapenem and penem antibiotics" 第251-259页 1-11 第38卷, * |
GUO-BIN ZHOU ET AL.: ""Practical synthetic approach to 4-acetoxy-2-azetidinon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arbapenem and penem antibiotics"", 《RESEARCH ON CHEMICAL INTERMEDIATES》 *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27199A (zh) * | 2012-08-28 | 2012-12-19 | 三峡大学 | 青霉烯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类关键中间体4aa的合成方法 |
CN103242361A (zh) * | 2013-05-23 | 2013-08-14 | 浙江海翔川南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培南类抗生素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CN103539813A (zh) * | 2013-10-15 | 2014-01-29 |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4-乙酰氧基-2-氮杂环丁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CN103539813B (zh) * | 2013-10-15 | 2016-05-04 |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4-乙酰氧基-2-氮杂环丁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CN106008585A (zh) * | 2016-05-20 | 2016-10-12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一种(3r,4r)-4-乙酰氧基-3-[(r)-1-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乙基]-2-氮杂环丁酮的合成工艺和装置 |
CN106008585B (zh) * | 2016-05-20 | 2018-07-17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一种(3r,4r)-4-乙酰氧基-3-[(r)-1-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乙基]-2-氮杂环丁酮的合成工艺和装置 |
CN107759626A (zh) * | 2016-08-17 | 2018-03-06 | 江苏汉阔生物有限公司 | 一种无机还原剂还原制备4‑aa的方法 |
CN107759626B (zh) * | 2016-08-17 | 2021-08-20 | 江苏汉阔生物有限公司 | 一种无机还原剂还原制备4-aa的方法 |
CN109879904A (zh) * | 2019-04-10 | 2019-06-14 | 江苏汉阔生物有限公司 | 一种培南类药物中间体4-aa前体及中间体4-aa的制备方法 |
CN109879904B (zh) * | 2019-04-10 | 2021-08-20 | 江苏汉阔生物有限公司 | 一种培南类药物中间体4-aa前体及中间体4-aa的制备方法 |
CN115385950A (zh) * | 2022-10-27 | 2022-11-25 | 天津凯莱英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连续臭氧氧化制备4-乙酰氧基氮杂环丁酮的系统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36696A (zh) | 合成4-aa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1619069A (zh) | 一种头孢替安酯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 |
CN111072633A (zh) | 一种埃索美拉唑镁三水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1993447A (zh) | 一种人工合成普拉格雷的方法 | |
CN110183445A (zh) | 莫西沙星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
CN102164897A (zh) | 制备孟鲁司特钠盐的方法 | |
CN106083539B (zh) | 一种单氟甲氧基或单氟氘代甲氧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
CN115894554A (zh) | 一种膦酸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10551123A (zh) | 一种5-(叔丁氧羰基)-2-甲基-4,5,6,7-四氢-2h-吡唑并[4,3-c]吡啶-7-羧酸的制备方法 | |
CN101973996B (zh) | 一种生物素中间体酰亚胺单酯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4773378A (zh) | 一种培南类药物中间体的非对映异构体的合成方法 | |
CN105745191A (zh) | 一种西洛多辛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
CN105801482A (zh) | 一种1-环丙基-4-氧代-7-溴-8-二氟甲氧基-1,4-二氢喹啉-3-羧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 |
CN103073525A (zh) | 一种合成制备(s)-(3,4-二氟苯基)环氧己烷的方法 | |
CN109942397B (zh) | 一种王浆酸的制备方法 | |
CN107936034B (zh) | 苄氧基二苯并[b,f]噁庚英环丙烯酸类化合物与中间体及其应用 | |
CN112079781A (zh) | 5-溴-1-甲基-1h-吡唑-3-胺的合成方法 | |
CN102070624B (zh) | 一种盐酸噻加宾的合成方法及无水盐酸噻加宾的制备方法 | |
CN103012261B (zh) | 一种孟鲁司特钠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
CN104744263A (zh) | 一种高效合成6-羟基-2,3-二甲氧基-9-菲甲酸甲酯新方法 | |
CN114195748B (zh) | 一种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9180564A (zh) | 一种哌啶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
CN114315863B (zh) | 一种法罗培南钠的制备方法 | |
CN113943281B (zh) | 异恶唑嘧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 |
CN111848419B (zh) | (e)-4-羟基-3-甲基-2-丁烯基胺及玉米素的合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