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7304B - 一种防治慢性高原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慢性高原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27304B
CN102327304B CN2011103088896A CN201110308889A CN102327304B CN 102327304 B CN102327304 B CN 102327304B CN 2011103088896 A CN2011103088896 A CN 2011103088896A CN 201110308889 A CN201110308889 A CN 201110308889A CN 102327304 B CN102327304 B CN 1023273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total flavones
fructus hippophae
extraction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088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27304A (zh
Inventor
周吉银
周世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MMU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M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MMU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MMU
Priority to CN20111030888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273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27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7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27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73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服防治慢性高原病的沙棘叶单方中药,它是从高原植物沙棘叶中经乙醇回流提取、减压浓缩、萃取、纯化、干燥获得的有效部位,作为药品、食品或保健品使用。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的有效部位经药理实验证明,具有提高耐缺氧能力、抗疲劳、耐寒冷等功效,可用于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慢性高原病。为防治慢性高原病患者提供了一种纯天然药物。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慢性高原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慢性高原病的非合成药物,它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而成的。
背景技术
我国高原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战场,蕴藏着丰富的各种自然资源。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人员健康、生活质量和部队的战斗力。至今,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对长期驻扎人员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始终存在。慢性高原病是指长期生活在海拔2500米以上高原的世居者或移居者,对高原低氧环境逐渐失去习服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增高。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慢性高原病四种亚型中的主要亚型,是一种严重影响高原久居人群健康的疾病,我国青藏高原人群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病率为2.5%。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多发生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多为移居者,少数世居者亦可罹患,多为慢性发病。随海拔高度增高患病率明显增加,移居汉族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世居藏族,男性患病率较女性显著为高。作为我国战略战备的需要,必须克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因此,寻找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药物是高原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与低氧时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增高有密切的关系,低氧时机体血浆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增高,刺激骨髓红系增生是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基础。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具有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增高,导致血液粘滞度显著增加,具有浓粘聚凝的特点,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从而影响到组织器官充血、血流淤滞及低氧性损害、微循环障碍及增加心脏后负荷等一系列病理改变。高原环境低氧引起机体低氧血症,通气驱动不足、夜间睡眠周期型呼吸或呼吸暂停、肺泡换气功能障碍、肺动脉高压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因素均加重已出现的低氧血症,因此,改善低氧血症是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关键。血液流变学异常是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的重要环节,主要解决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浓粘聚凝的问题以改善微循环也有利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
由于目前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预防比较困难,迄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在药物治疗上,至今仍无重大突破。但是,通过长期的研究证明,下列药物仅能部分地缓解慢性高原病症状,如乙酰唑胺、抗凝药、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吸入型一氧化氮、前列环素、扩血管药物、钙拮抗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中草药如:红景天、党参、人参、银杏叶和藏药等。仅有文献表明复方天棘胶囊、利舒康胶囊等中药复方制剂能部分地缓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症状。复方天棘胶囊由红景天、枸杞和沙棘组成,能明显改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红细胞压积,升高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调节和改善患者体内氧自由基代谢失衡,动物实验表明其有抗疲劳、抗缺氧和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鉴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浓粘聚凝的特点,除改善缺氧环境外,抗凝治疗常作为主要手段之一。但仅仅采用具有活血抗凝功效的西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是治标不治本的策略。
一些能顽强生长的特高海拔植物,说明它具有在严酷的极度缺氧、寒冷、干燥和强辐射等因素构成的高原环境下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生长于高原的红景天属和沙棘属植物具备这类“物质基础”,对其深入研究就可能成为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有效药物。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 L.)为胡颓子科沙棘属的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于海拔2500米以上地区,抗旱和耐寒性极强。沙棘性温、味酸涩,入肝、胃、大肠经,有活血化瘀、化痰宽胸、补脾健胃等功能。沙棘是我国古代藏医、蒙医和中医的常用药物,早在1300年前,我国唐代的《月王药珍》、《四部医典》及清代的《晶珠本草》等均记载了沙棘具有祛痰、利肺、养胃、活血、化瘀等医药用途,1977年卫生部首次将沙棘正式列入《中国药典》,此后均列入历版药典。沙棘叶富含黄酮类、单宁类和三萜类化合物,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为异鼠李素、槲角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可提高血液循环能力。沙棘叶醇提取物对低氧诱导的氧化损害有强的抗氧化和细胞保护活性,是一种较强的抗氧化剂,具有明显的抗应激功能,还提高小鼠的耐寒冷、耐常压缺氧和抗疲劳能力,并有明显的抗辐射作用。沙棘叶提取物对淋巴细胞氧化损伤的细胞保护、抗氧化、免疫调节活性明显强于沙棘果提取物,且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大于果实。沙棘总黄酮对活性氧自由基清除作用明显强于维生素E。
为了进一步阐明沙棘总黄酮的药理作用,本发明对沙棘叶进行提取纯化,并对其防治慢性高原病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沙棘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提高耐缺氧能力、抗疲劳、耐寒冷等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沙棘叶提取物沙棘总黄酮在制备防治慢性高原病药物中的应用。
通过药理实验证明沙棘总黄酮提取物具有提高耐缺氧能力、抗疲劳、耐寒冷等新的医药用途,可特别用于制备防治慢性高原病药物。
其中沙棘叶提取物沙棘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如下:
(1) 醇提:将沙棘叶干燥后粉碎,8-20倍量50%-95%乙醇浸泡1h后,回流提取1-3次,控制回流温度60℃-100℃,每次0.5-2 h,合并滤液,过滤;
(2) 浓缩:利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提取液浓缩到原来体积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3) 萃取:用石油醚萃取浓缩提取液至石油醚相无色,再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萃取至盐酸-镁粉检测无色;
(4) 纯化:浓缩萃取液得沙棘总黄酮粗提取物,将粗提物用适量水稀释,用1500-2000dalton的膜进行过滤,其滤液再经200dalton膜过滤,再经减压干燥得沙棘总黄酮粉末。
利用沙棘总黄酮制备防治慢性高原病的药物,药物中包含有提取物沙棘总黄酮1%-99.5%,其余为制备胶囊、软胶囊、散剂、颗粒剂、片剂或丸剂的辅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多项实验证明中药沙棘总黄酮具有提高耐缺氧能力、抗疲劳、耐寒冷等功效。本发明为慢性高原病提供一种非合成防治药物,其功能明确、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拓宽了沙棘叶防治疾病的范围。
药效实验例:沙棘总黄酮抗缺氧、抗疲劳、耐寒冷的实验研究。
本系列实验通过对本发明的药物进行初步药效学研究,观察沙棘总黄酮的抗缺氧、抗疲劳、耐寒冷的功效。
实验材料
1.1 动物:清洁级KM小鼠,体重18-22 g,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80-220 g,由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自由饮水摄食,清洁级动物房适应性饲养1周,温度(20 ± 2)℃,湿度(60 ± 5)%,12 h光照周期。
1.2 试剂:沙棘叶,实验用沙棘叶采自青海省西宁市地区,经第二附属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张诗平副主任药师鉴定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药用部位为沙棘叶。叶片采下后阴干储藏备用,使用前粉碎过40目筛备用。相关试剂盒均为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其余试剂均为化学纯级试剂。
实验方法
2.1 沙棘总黄酮的制备
(1) 醇提:将沙棘叶干燥后粉碎,10倍量95%乙醇浸泡1h后,回流提取2次,控制回流温度80℃,每次1 h,合并滤液,过滤;
(2) 浓缩:利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提取液浓缩到原来体积四分之一;
(3) 萃取:用石油醚萃取至石油醚相无色,再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萃取至盐酸-镁粉检测无色;
(4) 纯化:浓缩萃取液得沙棘总黄酮粗提取物,将粗提物用适量水稀释,用1500-2000dalton的膜进行过滤,其滤液再经200dalton膜过滤,再经减压干燥得沙棘总黄酮粉末。
2.2 沙棘总黄酮的小鼠常压缺氧实验
2.2.1 小鼠常压缺氧实验
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 g,适应性饲养3天,随机分成每组10只动物,正常摄食饮水。药物治疗组每天分别灌胃低剂量(25 mg/kg)和高剂量(100 mg/kg)沙棘总黄酮;对照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每只小鼠10 g体重每天灌胃0.2 ml,连续灌胃7天。其中复方天棘胶囊按0.61 g/kg体重剂量给药。末次给药1 h后,将小鼠放入盛有15 g钠石灰的250 ml的磨口瓶内(每瓶1只)用凡士林涂瓶口、盖严,使之不漏气,外用保鲜膜再次封住瓶口,从瓶盖封严即刻计时,以呼吸停止为指标,记录小鼠因缺氧而窒息性死亡的时间。
2.2.2 小鼠亚硝酸盐中毒缺氧实验
实验分组和给药同小鼠常压缺氧实验,连续灌胃7天,末次给药1 h后,各组动物按230 mg/kg剂量逐只腹腔注射亚硝酸钠,秒表立即计时,以呼吸停止为指标,记录每只小鼠自注射开始至停止呼吸的时间,作为小鼠中毒缺氧的时间。
2.3 小鼠爬杆实验
实验分组和给药同小鼠常压缺氧实验,连续灌胃7天。实验时,将爬杆架置于水温15℃、深约10 cm的水盆中。末次给药30 min后开始实验,将小鼠放在有机玻璃棒上,使肌肉处于静力紧张状态,记录小鼠由于肌肉疲劳从有机玻璃棒上跌落下来的时间,第3次落水时终止实验,累计3次的时间作为爬杆时间。
2.4 小鼠游泳试验
2.4.1 常温游泳实验:实验分组和给药同小鼠常压缺氧实验,连续灌胃7天,末次给药1 h后进行实验。在温度25-30℃的水中游泳90 min,游泳结束后摘眼球采血,离心取血清,测定小鼠血液乳酸含量、乳酸脱氢酶活性及血液尿素氮浓度,取肝脏组织用蒽酮法测定肝糖原含量。
2.4.2 负重游泳试验:实验分组和给药同小鼠常压缺氧实验,连续灌胃7天。置小鼠在游泳箱中游泳,水深30 cm,水温25±0.5℃,正式游泳前动物先训练2次,最后1次灌胃30 min后开始鼠尾根部负荷5%体质量的铅皮(5A保险丝)。记录小鼠自游泳开始至死亡的时间(力竭沉入水中30 s不起),作为力竭性游泳时间。
2.5 耐寒冷实验
实验分组和给药同小鼠常压缺氧实验,连续灌胃7天,末次给药1 h后进行实验。将小鼠分别以组为单位分装于铁丝笼中,放置于-20℃的低温冰柜中,记录小鼠存活时间。
2.6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Figure 800684DEST_PATH_IMAGE001
± s)表示,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多重比较用LSD法。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3.1 沙棘总黄酮的小鼠常压缺氧实验
3.1.1 小鼠常压缺氧实验
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的密闭缺氧死亡时间比较,高剂量沙棘总黄酮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的密闭缺氧死亡时间明显延长,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沙棘总黄酮与复方天棘胶囊一样具有抗缺氧作用。
表1 每组雌雄各5只小鼠密闭缺氧死亡时间(min)(n=10,
Figure 168211DEST_PATH_IMAGE001
±s
组别 密闭缺氧死亡时间(min)
正常对照组 32.1 ± 2.9
低剂量组(25 mg/kg) 32.8 ± 3.1
高剂量组(100 mg/kg) 46.9 ± 4.2 *
阳性对照组 42.8 ± 3.7 *
*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3.1.2 小鼠亚硝酸盐中毒缺氧实验
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的亚硝酸钠中毒缺氧时间比较,高剂量沙棘总黄酮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的亚硝酸钠中毒缺氧时间明显延长,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沙棘总黄酮与复方天棘胶囊一样具有抗缺氧作用。
表2 每组雌雄各5只小鼠亚硝酸钠中毒缺氧时间(min)(n=10,
Figure 846055DEST_PATH_IMAGE001
±s
组别 亚硝酸钠中毒缺氧时间(min)
正常对照组 20.7 ± 1.8
低剂量组(25 mg/kg) 21.2 ± 1.6
高剂量组(100 mg/kg) 32.7 ± 2.7 *
阳性对照组 31.2 ± 1.9 *
*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3.2 小鼠爬杆实验
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的爬杆时间比较,高剂量沙棘总黄酮组和阳性对照药复方天棘胶囊组小鼠的爬杆时间明显延长,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沙棘总黄酮与复方天棘胶囊一样具有抗疲劳作用。
表3 每组雌雄各5只小鼠爬杆时间(min)(n=10,
Figure 58862DEST_PATH_IMAGE001
±s
组别 爬杆时间(min)
正常对照组 5.5 ± 0.4
低剂量组(25 mg/kg) 5.7 ± 0.5
高剂量组(100 mg/kg) 10.4 ± 1.0 *
阳性对照组 9.7 ± 0.8 *
*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3.3 小鼠游泳试验
3.3.1 常温游泳实验
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高剂量沙棘总黄酮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的血清中乳酸和血浆尿素氮含量均明显降低,血清中乳酸脱氢酶活性明显增强,肝组织中肝糖原含量明显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沙棘总黄酮与复方天棘胶囊一样具有抗疲劳作用。
表4 每组雌雄各5只小鼠乳酸含量(mmol/L)、乳酸脱氢酶活性(U/L)、尿素氮含量(mmol/L)及肝糖原含量(mg/g)(n=10,
Figure 702333DEST_PATH_IMAGE001
±s
组别 乳酸含量(mmol/L) 乳酸脱氢酶活性(U/L) 尿素氮含量(mmol/L) 量(mg/g)肝糖原含
正常对照组 8.227 ± 1.588 5.97 ± 0.99 5.97 ± 0.99 9.071 ± 0.786
低剂量组(25 mg/kg) 7.811 ± 1.248 5.76 ± 1.07 5.76 ± 1.07 9.040 ± 0.729
高剂量组(100 mg/kg) 4.908 ± 0.739 * 3.93 ± 0.39 * 3.93 ± 0.39 * 12.660 ± 1.389 *
阳性对照组 5.373 ± 1.034 * 4.19 ± 0.30 * 4.19 ± 0.30 * 11.717 ± 1.222 *
*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3.3.2 负重游泳试验
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的负重力竭性游泳时间比较,高剂量沙棘总黄酮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的负重力竭性游泳时间明显延长,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沙棘总黄酮与复方天棘胶囊一样具有抗疲劳作用。
表5 每组雌雄各5只小鼠负重力竭性游泳时间(min)(n=10,
Figure 975182DEST_PATH_IMAGE001
±s
组别 负重力竭性游泳时间(min)
正常对照组 12.1 ± 0.8
低剂量组(25 mg/kg) 12.3 ± 1.0
高剂量组(100 mg/kg) 22.5 ± 1.6 *
阳性对照组 20.5 ± 1.7 *
*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3.4 耐寒冷实验
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的低温存活时间比较,高剂量沙棘总黄酮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的低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沙棘总黄酮与复方天棘胶囊一样具有耐寒冷作用。
表6 每组雌雄各5只小鼠低温存活时间(min)(n=10,
Figure 641787DEST_PATH_IMAGE001
±s
组别 低温存活时间(min)
正常对照组 8.6 ± 0.9
低剂量组(25 mg/kg) 8.7 ± 0.9
高剂量组(100 mg/kg) 14.1 ± 1.2 *
阳性对照组 12.5 ± 1.5 *
*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论
沙棘总黄酮能明显延长小鼠密闭缺氧和亚硝酸钠中毒缺氧死亡时间,明显延长小鼠爬杆时间,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乳酸和血浆尿素氮含量、增强血清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加肝糖原含量,提示沙棘总黄酮具有提高耐缺氧能力、活血化瘀、抗疲劳、耐寒冷等功效,可用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慢性高原病的防治。
本发明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备成胶囊、软胶囊、散剂、颗粒剂、片剂或丸剂提供临床应用,在制备上述制剂时可加入适量淀粉或其它辅料作为添加剂。
具体实施方式
由此已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显然还可有各种改变,本发明并不受说明书所述的限制。
实施例1]
沙棘总黄酮的提取获得
将沙棘叶干燥后粉碎,8倍量70%乙醇浸泡1 h后,回流提取3次,控制回流温度60℃,每次1 h,合并滤液,过滤;利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提取液浓缩到原来体积二分之一;用石油醚萃取至石油醚相无色,再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萃取至盐酸-镁粉检测无色;浓缩萃取液得沙棘总黄酮粗提取物,将粗提物用适量水稀释,用1500-2000dalton的膜进行过滤,其滤液再经200dalton膜过滤,再经减压干燥得沙棘总黄酮粉末。
实施例2]
沙棘总黄酮的提取获得
将沙棘叶干燥后粉碎,10倍量95%乙醇浸泡1 h后,回流提取2次,控制回流温度80℃,每次1 h,合并滤液,过滤;利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提取液浓缩到原来体积四分之一;用石油醚萃取至石油醚相无色,再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萃取至盐酸-镁粉检测无色;浓缩萃取液得沙棘总黄酮粗提取物,将粗提物用适量水稀释,用1500-2000dalton的膜进行过滤,其滤液再经200dalton膜过滤,再经减压干燥得沙棘总黄酮粉末。
实施例3]
沙棘总黄酮的提取获得
将沙棘叶干燥后粉碎,20倍量50%乙醇浸泡1 h后,回流提取1次,控制回流温度100℃,每次2 h,合并滤液,过滤;利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提取液浓缩到原来体积二分之一;用石油醚萃取至石油醚相无色,再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萃取至盐酸-镁粉检测无色;浓缩萃取液得沙棘总黄酮粗提取物,将粗提物用适量水稀释,用1500-2000dalton的膜进行过滤,其滤液再经200dalton膜过滤,再经减压干燥得沙棘总黄酮粉末。
实施例4]
沙棘总黄酮的提取获得
将沙棘叶干燥后粉碎,15倍量75%乙醇浸泡1 h后,回流提取3次,控制回流温度70℃,每次0.5 h,合并滤液,过滤;利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提取液浓缩到原来体积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用石油醚萃取至石油醚相无色,再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萃取至盐酸-镁粉检测无色;浓缩萃取液得沙棘总黄酮粗提取物,将粗提物用适量水稀释,用1500-2000dalton的膜进行过滤,其滤液再经200dalton膜过滤,再经减压干燥得沙棘总黄酮粉末。
实施例5]
沙棘总黄酮的提取获得
将沙棘叶干燥后粉碎,10倍量60%乙醇浸泡1 h后,回流提取2次,控制回流温度90℃,每次1.5 h,合并滤液,过滤;利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提取液浓缩到原来体积三分之一;用石油醚萃取至石油醚相无色,再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萃取至盐酸-镁粉检测无色;浓缩萃取液得沙棘总黄酮粗提取物,将粗提物用适量水稀释,用1500-2000dalton的膜进行过滤,其滤液再经200dalton膜过滤,再经减压干燥得沙棘总黄酮粉末。
将以上几例获得的沙棘总黄酮粉末按前面所述的药效实验方法进行小鼠实验,能达到与上述实验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6]
沙棘总黄酮胶囊的制备
一种中草药药物,它是以中草药沙棘叶为原料所制成的药剂,用于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配方:沙棘总黄酮(有效部位)160 g,乳糖(赋形剂)80 g,淀粉(赋形剂)70 g,硬脂酸镁(抗粘剂)2.5 g,共制成1000粒胶囊。
制备方法:将有效部位和药用辅料均过100目筛,按处方分别准确称量,在混合机中混合10-15 min,加入硬脂酸镁2.5 g,混合2 min后,装入1000粒胶囊即得。
服用方法:1天2次,每次2粒(每粒0.16 g)。
实施例7]
沙棘总黄酮软胶囊的制备
一种中草药药物,它是以中草药沙棘叶为原料所制成的药剂,用于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慢性高原病。
配方:沙棘总黄酮(有效部位)160 g,植物油(赋形剂)70 g,蜂蜡(赋形剂)30 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防腐剂)1 g,共制成1000粒软胶囊。
制备方法:将有效部位过100目筛,按照制剂处方准确称取主药和辅料,置于胶体磨研成油膏状混悬物,制成1000粒软胶囊,即得。
服用方法:1天2次,每次2粒(每粒0.16 g)。
实施例8]
沙棘总黄酮颗粒剂的制备
一种中草药药物,它是以中草药沙棘叶为原料所制成的药剂,用于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慢性高原病。
配方:沙棘总黄酮(有效部位)250 g,糊精(赋形剂)100 g,甜菊素(矫味剂)适量。
制备方法:将有效部位和药用辅料均过100目筛,按处方分别准确称量,在混合机中混合均匀,通过干法制粒,包装成750袋,即得。
服用方法:1天2次,每次1袋(每袋0.32 g)。
实施例9]
沙棘总黄酮片剂或丸剂的制备
一种中草药药物,它是以中草药沙棘叶为原料所制成的药剂,用于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慢性高原病。
片芯配方:沙棘总黄酮(有效部位)200 g,糊精(赋形剂)112.5 g,乳糖(赋形剂)87.5 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粘合剂)18.75 g,4%羟丙基纤维素的50%乙醇(粘合剂)112.5 ml,滑石粉(抗粘剂)3.75 g,硬脂酸镁(抗粘剂)3.75 g,共制成1250片。
包衣液配方:包衣预混剂(欧巴代OY-C-7000A)4.37 g,蒸馏水30 g,用于制备1250片。
制备方法:将有效部位和其他药用辅料均过100目筛,称取处方量的沙棘总黄酮、乳糖、糊精和占处方量一半的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按等量递加法混合均匀,以4%羟丙基纤维素的50%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18目筛制粒,湿颗粒于45-50℃干燥,20目筛整粒,加入剩余量的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和处方量的滑石粉、硬脂酸镁混匀,测定有效部位含量后,确定片重,于10.0 mm浅凹冲模压片。按常规方法包以白色薄膜衣,包衣增重1%-2%。
包衣液的配制:在搅拌下把包衣预混剂(欧巴代OY-C-7000A)加入蒸馏水中,5 min内加完,继续搅拌45 min即得。
服用方法:1天2次,每次2片或丸(每片或丸0.16 g)。

Claims (4)

1.沙棘叶提取物沙棘总黄酮在制备防治慢性高原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中包含有提取物沙棘总黄酮1%-99.5%,其余为制备胶囊、散剂、颗粒剂、片剂或丸剂的辅料;其中沙棘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醇提:将沙棘叶干燥后粉碎,8-20倍量50%-95%乙醇浸泡1h后,回流提取1-3次,控制回流温度60℃-100℃,每次0.5-2 h,合并滤液,过滤;
(2) 浓缩:减压浓缩,提取液浓缩到原来体积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3) 萃取:用石油醚萃取至石油醚相无色,再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萃取至盐酸-镁粉检测无色;
(4) 纯化:浓缩萃取液得沙棘总黄酮粗提取物,将粗提物用水稀释,用1500-2000dalton的膜进行过滤,其滤液再经200dalton膜过滤,再经减压干燥得沙棘总黄酮粉末。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慢性高原病是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含有提取物沙棘总黄酮1%-99.5%,其余为制备软胶囊的辅料。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棘叶提取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醇提:将沙棘叶干燥后粉碎,8-20倍量50%-95%乙醇浸泡1h后,回流提取1-3次,控制回流温度60℃-100℃,每次0.5-2 h,合并滤液,过滤;
(2) 浓缩:减压浓缩,提取液浓缩到原来体积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3) 萃取:用石油醚萃取至石油醚相无色,再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萃取至盐酸-镁粉检测无色;
(4) 纯化:浓缩萃取液得沙棘总黄酮粗提取物,将粗提物用水稀释,用1500-2000dalton的膜进行过滤,其滤液再经200dalton膜过滤,再经减压干燥得沙棘总黄酮粉末。
CN2011103088896A 2010-05-28 2011-10-13 一种防治慢性高原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3273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088896A CN102327304B (zh) 2010-05-28 2011-10-13 一种防治慢性高原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84875 2010-05-28
CN2010105756534A CN102008520A (zh) 2010-05-28 2010-12-07 一种防治慢性高原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1010575653.4 2010-12-07
CN2011103088896A CN102327304B (zh) 2010-05-28 2011-10-13 一种防治慢性高原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7304A CN102327304A (zh) 2012-01-25
CN102327304B true CN102327304B (zh) 2013-07-10

Family

ID=438389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756534A Pending CN102008520A (zh) 2010-05-28 2010-12-07 一种防治慢性高原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11103088896A Active CN102327304B (zh) 2010-05-28 2011-10-13 一种防治慢性高原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756534A Pending CN102008520A (zh) 2010-05-28 2010-12-07 一种防治慢性高原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200852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4150B (zh) * 2017-12-20 2021-05-11 浙江科技学院 天然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缺氧和抗辐射的药物或食品中的应用
CN110339191B (zh) * 2018-04-08 2022-08-02 成都百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银杏萜内酯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4398A (zh) * 2006-12-29 2007-07-11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治疗红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7304A (zh) 2012-01-25
CN102008520A (zh) 201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05407B2 (ja) 免疫を調節する漢方薬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585433B (zh)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CN102579655B (zh) 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外敷制剂
CN108743669A (zh) 用于治疗痛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35738A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27304B (zh) 一种防治慢性高原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92532A (zh) 一种用于燃脂减肥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贴剂和减肥套装
CN102872368B (zh) 一种用于泻火解毒的中药贴敷制剂
CN110200926A (zh) 复合活性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642486B (zh) 一种促进创伤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63977B (zh) 一种党参、沙棘复合冲剂及其应用
CN103479824B (zh) 一种治疗慢性牙周炎和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36016B (zh) 一种保护心脏和促进肝脏健康的营养食品
CN105125738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5343503B (zh) 一种治疗咽喉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173745A (zh) 一种滋补健身的蒙药
CN110025011A (zh)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麦冬人参含片
CN108478701A (zh)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含片
CN103127255A (zh) 用于治疗哮喘的抗氧化中药外用敷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6248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伤口溃烂并可持续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
CN102225082A (zh) 一种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和其制备方法
CN102091135A (zh) 一种含体外培育牛黄的牛黄解毒丸(片、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4150B (zh) 一种具有抗缺氧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5288107A (zh) 复方沙棘清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1286A (zh) 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