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4003B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4003B
CN102314003B CN201010221808.4A CN201010221808A CN102314003B CN 102314003 B CN102314003 B CN 102314003B CN 201010221808 A CN201010221808 A CN 201010221808A CN 102314003 B CN102314003 B CN 1023140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line
metal layer
section
display panels
metal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218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4003A (zh
Inventor
金旻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2180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140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14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4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4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4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像素阵列和多条连接线,所述像素阵列包括多条驱动线,所述连接线至少由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构成,所述连接线一端连接驱动电路,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多条驱动线,所述多条连接线中至少部分的连接线的一段由第一金属层构成,另一段由第二金属层构成。本发明能够减小连接线之间的电阻差异,从而,避免液晶显示面板闪烁不均的问题。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尤其涉及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具有该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TFT-LCD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在高分辨率的条件下控制液晶显示面板的尺寸。要求液晶显示面板可视区的周边尺寸减少,已经成为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像素阵列和多条连接线。像素阵列包括多条驱动线,多条连接线一端连接驱动电路,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多条驱动线。所述驱动线可以是扫描线,也可以是数据线。
上述结构中,所述多条连接线均形成在同一金属层上,因此,现有技术减小液晶显示面板可视区周边尺寸是通过缩小连接线之间的距离来实现。但是,上述方式中,相邻两条连接线相当于电容的两极板,相邻两条连接线之间的介质相当于位于两极板之间的绝缘介质,因此,采用缩小连接线之间的距离的方式不仅会产生电容耦合现象,而且,使得工艺难度增加,再者,连接线的线宽减小而增大连接线的电阻值。
请参阅图1,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另外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连接线3采用Double layer的方式来达到减小液晶显示面板可视区周边尺寸的目的,该方式是位于像素阵列一侧的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由不同的金属层构成,如图1所示,第N条连接线3N’由第一金属层形成,第N-2条连接线3N-2’由第二金属层形成,第N-4条连接线3N-4’由第一金属层形成,第N-6条连接线3N-6’由第二金属层形成,以此类推,该种方式虽然能够避免电容耦合的现象,但是,相邻的连接线3’在不同的金属层上采用不同的制造工艺形成,所以,相邻的连接线存在电阻差异,这样,液晶显示面板存在闪烁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液晶显示面板闪烁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像素阵列和多条连接线,所述像素阵列包括多条驱动线,所述连接线至少由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构成,所述连接线一端连接驱动电路,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多条驱动线,所述多条连接线中至少部分连接线的一段由第一金属层构成,另一段由第二金属层构成。
可选地,所述至少部分连接线分别位于像素阵列的两侧,位于像素阵列一侧的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中,一条连接线由第一金属层构成的一段与另一条连接线由第二金属层构成的一段层叠设置,该条连接线由第二金属层构成的一段与另一条连接线由第一金属层构成的一段层叠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叠层设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该绝缘层上形成有过孔,所述连接线的一段和另一段通过所述过孔连接。
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栅极钝化层、源漏极钝化层和氧化铟锡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形成于栅极钝化层的第一表面,所述源漏极钝化层和第二金属层形成于栅极钝化层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源漏极钝化层覆盖所述第二金属层,一第一过孔贯穿栅极钝化层和源漏极钝化层至第一金属层表面,一第二过孔贯穿源漏极钝化层至第二金属层表面;氧化铟锡金属层覆盖源漏极钝化层,并填充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而连接所述连接线的一段和另一段。
可选地,所述至少部分连接线分别位于像素阵列的两侧,位于像素阵列一侧的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中,一条连接线由第一金属层构成的一段与驱动线连接,另一条连接线由第二金属层构成的一段与驱动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至少部分连接线是指连接像素阵列中设置于所述远离驱动电路的一端至像素阵列的中点之间的多条驱动线的连接线。
可选地,所述驱动线是扫描线和/或数据线。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像素阵列和多条连接线,所述像素阵列包括多条驱动线,所述多条连接线至少由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构成,所述连接线一端连接驱动电路,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多条驱动线,至少部分连接线中,相邻的两条连接线中一条连接线包括连接驱动线和驱动电路之间第一金属层部分,和并联于第一金属层部分中一段的第二金属层部分,另一条连接线包括连接驱动线和驱动电路之间第二金属层构成部分,和并联于第二金属层部分中一段的第一金属层部分。
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该绝缘层上设置有连接一所述连接线中第一金属层部分和第二金属层部分的过孔。
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栅极钝化层、源漏极钝化层和氧化铟锡金属层,所述栅极钝化层形成于第一金属层上,该栅极钝化层设置有贯穿该栅极钝化层的第一过孔,所述源漏极钝化层和第二金属层形成于栅极钝化层上,且所述源漏极钝化层覆盖第二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填充于第一过孔,一第二过孔贯穿栅极钝化层和源漏极钝化层至第一金属层的表面,一第三过孔贯穿源漏极钝化层至第二金属层的表面,所述氧化铟锡金属层覆盖源漏极钝化层并填充第二过孔和第三过孔,所述一连接线的第一金属层部分和第二金属层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过孔、第二过孔、第三过孔和所述氧化铟锡金属层连接。
可选地,所述至少部分的连接线分别位于像素阵列的两侧,位于像素阵列一侧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中,一条连接线直接与驱动电路连接的一段为未并联第二金属层部分的第一金属层部分,另一条连接线直接与驱动电路连接的一段为未并联第一金属层部分的第二金属层部分。
可选地,所述至少部分的连接线是指:连接像素阵列中设置于所述远离驱动电路的一端至像素阵列的中点之间的多条驱动线中相邻的连接线。
可选地,所述至少部分的连接线分别位于像素阵列的两侧,位于像素阵列一侧的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中,一条连接线未并联第二金属层部分的第一金属层构成的一段与另外一条连接线未并联第一金属层部分的第二金属层构成的一段层叠设置。
可选地,所述驱动线是扫描线和/或数据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和前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本发明的至少部分的连接线中,一条连接线的一段由第一金属层构成,另外一段由第二金属层构成;或者,至少部分连接线中,相邻两条连接线中的一条连接线包括连接于驱动线和驱动电路之间第一金属层构成部分,和并联于第一金属层部分中一段的第二金属层部分,另一条连接线包括连接于驱动线和驱动电路之间第二金属层构成部分,和并联于第二金属层部分中一段的第一金属层部分,这样,从整条连接线来看,一条连接线既包括第一金属层的部分又包括第二金属层的部分,从而,相当于该条连接线由一种制造工艺形成,减小了工艺难度和连接线之间的电阻差异,信号从驱动电路经过连接线时,能够同时传输至与驱动线连接的像素电极,液晶显示面板不会出现闪烁不均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减小液晶显示面板可视区周边的尺寸。
2、由于一条连接线由第一金属层构成的一段与另一条连接线由第二金属层构成的一段层叠设置,该条连接线由第二金属层构成的一段与另一条连接线由第一金属层构成的一段层叠设置,这样,可以减小液晶显示面板可视区周边的尺寸,且两条连接线之间不存在电容耦合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连接线的布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布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连接线的布线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一条连接线的一段和另一段连接的一种连接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3中一条连接线的一端和另一段连接的另一种连接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连接线的结构的第二种布线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中的一条连接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连接线相邻的连接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图6中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中的另一种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连接线相邻的连接线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制造液晶显示面板的过程中,发现有两种方式减小液晶显示面板可视区的周边尺寸,第一种方式是减小形成于同一金属层的连接线之间的距离,第二种方式是将位于像素阵列一侧的任意相邻的两条连接线由不同的金属层构成。第一种方式会出现电容耦合现象,而且也增加工艺难度,增大了连接线的电阻值。第二种方式虽然能够避免第一种方式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相邻的两条连接线由不同的金属层形成而使得相邻的两条连接线的制造工艺不同,这样,相邻两条连接线存在电阻差异,连接线的电阻差异对从驱动电路传输至像素阵列的驱动线的信号的延迟不同,从而,信号不能同时到达与驱动线连接的像素电极而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存在闪烁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不会出现闪烁不均匀的问题,而且,进一步的可以减小液晶显示面板可视区周边的尺寸,工艺难度低。
请参阅图2,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1、像素阵列2、多条连接线3和第一连接线4,所述像素阵列2包括多条驱动线。像素阵列2的多条驱动线可以是数据线,也可以是扫描线。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线是扫描线,在此种情况下,像素阵列2的数据线与第一连接线4连接。所述多条连接线3分别位于像素阵列2的两侧,比如,像素阵列2一侧的连接线3的序号全部为偶数,像素阵列2另一侧的连接线3的序号全部为奇数。请参阅图3,图3中示意出了位于像素阵列一侧的序号全部为偶数的连接线32、34、36、38、……3N-6、3N-4、3N-2和3N以及位于像素阵列2另一侧的序号全部为奇数的连接线31、33和3N-1。像素阵列2两侧的多条连接线3采用相同的方式设置,因此,本实施例仅以像素阵列2一侧的连接线3的序号全部为偶数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3、图4并结合图2,所述多条连接线3的一端A与驱动电路1连接,另外一端B分别连接所述像素阵列2的多条驱动线。所述多条连接线3中至少部分连接线的一段由第一金属层5构成,另一段由第二金属层6构成。其中,所述至少部分连接线3具体是指连接像素阵列2中设置于所述远离驱动电路1的一端(B端)至像素阵列2的中点之间的多条驱动线的连接线3,比如,图2所示的连接线3N、3N-1以及图3所示的连接线3N、3N-2、3N-4和3N-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5可以是栅极金属层(GATE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6可以为源漏极金属层(S/D金属层)。连接线3的一段由第一金属层5构成,另一段由第二金属层6构成,比如图3中,连接线3N包括由第二金属层6构成的一段32和由第一金属层5构成的另一段33;连接线3N-2包括由第一金属层5构成的另一段34和由第二层金属6构成的一段35。位于像素阵列2一侧的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3中,一条连接线3由第一金属层5构成的一段与另一条连接线3由第二金属层6构成的一段层叠设置,该条连接线由第二金属层6构成的一段与另一条连接线3由第一金属层5构成的一段层叠设置,比如,图3中的连接线3N的由第二金属层6构成的一段32与连接线3N-2的由第一金属层5构成的另一段34层叠设置,连接线3N的由第一金属层5构成的另一段33与连接线3N-2的由第二金属层6构成的一段35层叠设置,这样,可以理解为,所述相邻两条连接线3中,一条连接线3的一段和另一条连接线3的一段采用Double layer结构设置,从而,可以减小液晶显示面板可视区周边的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与C部分外的驱动线连接的连接线3可以采用传统的Double layer结构,比如,图2所示的连接线31、33、34、32以及图3所示的32、32、36、38。如图2所示,位于像素阵列2一侧的相邻的两条连接线31和连接线33分别第一金属层5和第二金属层6构成,或者如图3所示,位于像素阵列2一侧的连接线34和32、36和38分别第一金属层5和第二金属层6构成,这样,连接线3其在垂直显示面板的方向上层叠以减少侧边的面积。
另外,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C部分是根据连接线3由第一金属层5构成的一段和由第二金属层6构成的另一段所占的空间大小进行定义的,比如,以像素阵列远离驱动电路1的一端为基准点,当该基准点至像素阵列的三分之二的部分的空间足够时,该部分也可定义为所述C部分,在此种情况下,所述至少部分的连接线具体是指连接像素阵列中设置于所述远离驱动电路的一端至像素阵列的三分之二处之间的多条驱动线的连接线,其他的情况以此类推。
请参阅图4,图4是连接线3N的一段和另一段连接的一种连接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线3N的一段和另一段通过过孔7连接,具体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5和第二金属层6。第一金属层5和第二金属层6之间设置有绝缘层8,该绝缘层8上形成有所述过孔7,在绝缘层8上形成所述第二金属层6时,该第二金属层6填充所述过孔7而连接第一金属层5上形成连接线3N的另一段33和第二金属层6上形成连接线3N的一段32。同样的,连接线3N-2的一段35和另一段34也可以采用与连接线3N的一段32和另一段33相同的方式进行连接,在此不再赘述。对于连接线3N的由第一金属层5的一部分构成的第一段31,该第一段31和一段32通过另一过孔9连接,该连接方式与连接线3N的一段32和另一段33通过过孔7连接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连接线3N和3N-2的连接方式可以适用于与C部分内的驱动线连接的所有连接线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部分连接线3位于像素阵列2的两侧,位于像素阵列2一侧的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中,一条连接线3由第一金属层5形成的一段与驱动线连接,另一条连接线3由第二金属层6构成的一段与驱动线连接,比如,连接线3N-2由第二金属线6构成的一段35与连接线3N由第一金属层5构成的另一段33与驱动线连接。
请参阅图5,图5是与C部分的驱动线连接的连接线3的一段和另一段连接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的截面示意图,仍以连接线3N为例进行说明,在该结构示意图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栅极钝化层(Gate passivation layer)10、源漏极钝化层(S/D passivation layer)11和氧化铟锡金属层(ITO)12,所述第一金属层5形成于栅极钝化层10的第一表面,所述源漏极钝化层11和第二金属层6形成于栅极钝化层10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源漏极钝化层11覆盖所述第二金属层6,一第一过孔13贯穿源漏极钝化层11和栅极钝化层10至第一金属层5的表面,一第二过孔14贯穿源漏极钝化层11至第二金属层6的表面。氧化铟锡金属层12覆盖于源漏极钝化层11,并填充第一过孔13和第二过孔14而连接所述连接线3N的一段32和另一段33。
请参阅图6并结合图2,图6是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线3的布线方式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1、像素阵列2和多条连接线3,多条连接线3一端D连接驱动电路1,另一端E分别连接所述多条驱动线,所述多条连接线至少由第一金属层5和第二金属层6构成。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至少部分连接线中,相邻的两连接线中一条连接线包括连接于驱动线和驱动电路之间的第一金属层部分和并联于第一金属层5部分中一段的第二金属层部分,另一条连接线包括连接驱动线和驱动电路之间第二金属层构成部分和并联于第二金属层部分中一段的第一金属层部分。以位于像素阵列2一侧的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3为例说明:连接线3N的一段36由第一金属层5构成,另一段37包括由第一金属层5构成的第一段371以及由第二金属层6构成的与第一段371并联第二段372,这样,连接线3N包括连接于驱动线和驱动电路1之间的第一金属层5的部分(一段36和第一段371)以及并联于第一金属层5中的一段(371)的第二金属层部分(形成于第二段372的部分)。连接线3N-2包括连接于驱动线和驱动电路1之间的第二金属层部分(一段39和第二段372)和并联于第二金属层6中的一段(第二段372)的第一金属层部分(第一段371)。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像素阵列2一侧的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3中,一条连接线3由第一金属层5形成的一段和另一条连接线3由第二金属层6形成的一段层叠设置,比如,图6中,连接线3N由第一金属层5形成的一段36和连接线3N-2由第二金属层6形成的一段39层叠设置。与第一实施例类似,所述至少部分的连接线分别位于像素阵列的两侧,位于像素阵列一侧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中,一条连接线直接与驱动电路连接的一段为未并联第二金属层部分的第一金属层部分,比如,连接线3N直接与驱动电路连接的一段36为未并联第二金属层6部分的第一金属层5部分。另一条连接线直接与驱动电路连接的一段为未并联第一金属层部分的第二金属层部分,比如,连接线3N-2直接与驱动电路连接的一段为未并联第一金属层5的第二金属层部分6。
所述一条连接线与驱动线连接的一段由第一金属层构成,另一条连接线与驱动线连接的一段由第二金属层构成,比如,连接线3N由第一金属层5形成的一段36和连接线3N-2由第二金属层6形成的一段39与位于C部分的驱动线连接。
请参阅图7和图8并结合图6,图7是图6中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中的一条连接线(3N)的截面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连接线相邻的连接线的截面示意图,在图7和图8中,所述第一金属层5和第二金属层6层叠设置,所述第一金属层5和第二金属层6之间设置有绝缘层8。在图7中,所述绝缘层8上形成有过孔15。以过孔15为基准点,所述第一金属层5包括第一部分51、第二部分52和形成所述E端的第三部分53,所述连接线3N的一段36形成在第一金属层5的第一部分51。所述第二金属层6形成于绝缘层8上相对于第一金属层5的表面上,且填充所述过孔15,这样设置后,所述连接线3N的一段36、另一段37的形成于第一金属层5的第二部分52的第一段371以及形成于第二金属层6的第二段372通过过孔15连接。在图8中,以过孔15为基准点,所述第二金属层6包括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所述第一金属层5包括第四部分54和形成E端的三部分53。连接线3N-2的一段39形成于第二金属层6的第一部分61,另一段37的第一段371形成于第二金属层6的第二部分62和第二段372形成于第一金属层5的第四部分54,所述连接线3N-2的一段39、另一段37的形成于第二金属层6的第二部分62的第一段371以及形成于第一金属层5的第二段372通过过孔15连接。
上述以连接线3N和3N-2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其他的连接线3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连接,比如,连接线3N-4的连接方式和连接线3N的连接方式相同,连接线3N-2和3N-6的连接方式相同,以此类推至所述多条连接线3,从而,位于像素阵列2一侧的两条连接线3中,一条连接线3的一段由第一金属层5构成,另一段由第一金属层5和第二金属层6构成,另一条连接线3的一段由第二金属层6构成,另一段由第一金属层5和第二金属层6构成。
请参阅图9,图9是图6中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中的另一种结构截面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栅极钝化层10、源漏极钝化层11和氧化铟锡金属层12,所述栅极钝化层10形成于第一金属层5上,该栅极钝化层10设置有第一过孔18,所述源漏极钝化层11和第二金属层6形成于栅极钝化层10上,且所述源漏极钝化层11覆盖第二金属层6,第二金属层6填充于第一过孔18且形成所述另一段37的第二段372。一第二过孔16贯穿栅极钝化层10和源漏极钝化层11至第一金属层5的表面,以该第二过孔16为基准点,所述连接线3N的一段36由第一金属层5的第一部分51形成,连接线3N另一段37的第一段371形成于第一金属层5的第二部分52,连接线3N的E端形成在第三部分53。一第三过孔17贯穿源漏极钝化层11至第二金属层6的表面,所述氧化铟锡金属层12覆盖源漏极钝化层11,并填充第二过孔16和第三过孔17,这样,所述连接线3N的一段36、另一段37的第一段371和第二段372通过所述第一过孔18、第二过孔16和第三过孔17连接。
请参阅图10并结合图9,图10是图6中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中的另一条连接线的另一种结构截面示意图,图10以连接线3N-2为例,如图10所示,以第一过孔18为基准点,所述第二金属层6包括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连接线3N-2的一段39形成于第二金属层6的第一部分61,另一段37的第一段371形成于第二金属层6的第二部分62。以过孔16为基准点,第一金属层5包括形成所述E端的第三部分53以及形成另一段37的第二段372的第四部分54,所述连接线3N-2的一段39、另一段37的形成于第二金属层6的第二部分62的第一段371以及形成于第一金属层5的第二段372通过第一过孔18、第二过孔16和第三过孔17连接。连接方式与图9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以位于像素阵列2两侧的连接线3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连接线4之间存在电阻差异且像素阵列2靠近驱动电路1的一端与驱动电路1之间的空间足够时,也可以采用上述结构来减小第一连接线4之间的电阻差异,在此种情况下,所述驱动线为扫描线和数据线。
综上所述,多条连接线3的一段由第一金属层5构成,另一段由第二金属层6构成,或者,一条连接线的一段由第一金属层5构成,另一段由第一金属层5和第二金属层6构成,另一条连接线的一段由第二金属层6构成,另一段由第一金属层5和第二金属层6构成。这样,从整条连接线来看,一条连接线3既包括第一金属层5的部分又包括第二金属层6的部分,相当于该条连接线3由一种制造工艺形成,减小了工艺难度和连接线3之间的电阻差异,由于连接线3之间电阻差异小,所以,信号从驱动电路经过连接线时,能够同时与驱动线连接的像素电极,液晶显示面板不会出现闪烁不均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减小液晶显示面板可视区周边的尺寸。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像素阵列和多条连接线,所述像素阵列包括多条驱动线,所述连接线至少由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构成,所述连接线一端连接驱动电路,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多条驱动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连接线中至少部分连接线的一段由第一金属层构成,另一段由第二金属层构成,所述至少部分连接线连接像素阵列中设置于远离驱动电路的一端至像素阵列的三分之二之间的多条驱动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连接线分别位于像素阵列的两侧,位于像素阵列一侧的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中,一条连接线由第一金属层构成的一段与另一条连接线由第二金属层构成的一段层叠设置,该条连接线由第二金属层构成的一段与另一条连接线由第一金属层构成的一段层叠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叠层设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该绝缘层上形成有过孔,所述连接线的一段和另一段通过所述过孔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栅极钝化层、源漏极钝化层和氧化铟锡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形成于栅极钝化层的第一表面,所述源漏极钝化层和第二金属层形成于栅极钝化层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源漏极钝化层覆盖所述第二金属层,一第一过孔贯穿栅极钝化层和源漏极钝化层至第一金属层表面,一第二过孔贯穿源漏极钝化层至第二金属层表面;氧化铟锡金属层覆盖源漏极钝化层,并填充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而连接所述连接线的一段和另一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连接线分别位于像素阵列的两侧,位于像素阵列一侧的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中,一条连接线由第一金属层构成的一段与驱动线连接,另一条连接线由第二金属层构成的一段与驱动线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连接线是指连接像素阵列中设置于远离驱动电路的一端至像素阵列的中点之间的多条驱动线的连接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是扫描线和/或数据线。
8.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像素阵列和多条连接线,所述像素阵列包括多条驱动线,所述多条连接线至少由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构成,所述连接线一端连接驱动电路,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多条驱动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连接线中,相邻的两条连接线中一条连接线包括连接驱动线和驱动电路之间第一金属层部分,和并联于第一金属层部分中一段的第二金属层部分,另一条连接线包括连接驱动线和驱动电路之间第二金属层构成部分,和并联于第二金属层部分中一段的第一金属层部分,所述至少部分连接线连接像素阵列中设置于远离驱动电路的一端至像素阵列的三分之二之间的多条驱动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该绝缘层上设置有连接一所述连接线中第一金属层部分和第二金属层部分的过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栅极钝化层、源漏极钝化层和氧化铟锡金属层,所述栅极钝化层形成于第一金属层上,该栅极钝化层设置有贯穿该栅极钝化层的第一过孔,所述源漏极钝化层和第二金属层形成于栅极钝化层上,且所述源漏极钝化层覆盖第二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填充于第一过孔,一第二过孔贯穿栅极钝化层和源漏极钝化层至第一金属层的表面,一第三过孔贯穿源漏极钝化层至第二金属层的表面,所述氧化铟锡金属层覆盖源漏极钝化层并填充第二过孔和第三过孔,所述一连接线的第一金属层部分和第二金属层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过孔、第二过孔、第三过孔和所述氧化铟锡金属层连接。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的连接线分别位于像素阵列的两侧,位于像素阵列一侧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中,一条连接线直接与驱动电路连接的一段为未并联第二金属层部分的第一金属层部分,另一条连接线直接与驱动电路连接的一段为未并联第一金属层部分的第二金属层部分。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的连接线是指:连接像素阵列中设置于远离驱动电路的一端至像素阵列的中点之间的多条驱动线中相邻的连接线。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的连接线分别位于像素阵列的两侧,位于像素阵列一侧的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中,一条连接线未并联第二金属层部分的第一金属层构成的一段与另外一条连接线未并联第一金属层部分的第二金属层构成的一段层叠设置。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是扫描线和/或数据线。
15.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为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CN201010221808.4A 2010-06-29 2010-06-29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1023140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21808.4A CN102314003B (zh) 2010-06-29 2010-06-29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21808.4A CN102314003B (zh) 2010-06-29 2010-06-29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4003A CN102314003A (zh) 2012-01-11
CN102314003B true CN102314003B (zh) 2015-07-29

Family

ID=45427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1808.4A Active CN102314003B (zh) 2010-06-29 2010-06-29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140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88423B1 (ko) * 2011-06-10 2018-08-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평판 표시장치
KR101987384B1 (ko) * 2012-11-23 2019-06-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3022033B (zh) * 2012-12-11 2015-09-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3474435A (zh) 2013-09-17 2013-1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9387985B (zh) * 2014-03-14 2022-05-17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3926773B (zh) * 2014-03-21 2016-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242466B (zh) * 2015-10-27 2019-01-04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CN106125418A (zh) * 2016-08-11 2016-11-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CN106531119A (zh) * 2017-01-10 2017-03-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7861279B (zh) * 2017-06-06 2020-02-2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561798A (zh) * 2017-10-26 2018-01-0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扇出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JP2019152832A (ja) * 2018-03-06 2019-09-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及び表示パネル
CN108761933B (zh) * 2018-05-28 2021-07-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器及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9656071B (zh) * 2018-12-29 2024-01-30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开口率的液晶面板
CN109782502B (zh) * 2019-01-17 2022-05-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83669B1 (en) * 1999-08-06 2004-01-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ubstrate of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interconnects therein
CN1811540A (zh) * 2006-03-07 2006-08-02 广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缩小信号传递时电阻-电容效应差异的显示面板及其制法
CN101271802A (zh) * 2007-03-22 2008-09-24 三星Sdi株式会社 平板显示器
CN101414086A (zh) * 2007-10-16 2009-04-2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77133B (en) * 2005-09-05 2007-03-21 Au Optronics Corp Fan-out wire structure
JP2008003118A (ja) * 2006-06-20 2008-01-10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83669B1 (en) * 1999-08-06 2004-01-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ubstrate of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interconnects therein
CN1811540A (zh) * 2006-03-07 2006-08-02 广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缩小信号传递时电阻-电容效应差异的显示面板及其制法
CN101271802A (zh) * 2007-03-22 2008-09-24 三星Sdi株式会社 平板显示器
CN101414086A (zh) * 2007-10-16 2009-04-2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4003A (zh) 201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4003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CN108376522B (zh) 一种异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186307B (zh)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2955637B (zh)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2243838B (zh) 显示设备
US2015017323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fan out-line structure thereof
CN105679795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540525B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5094437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6647071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20037461A (ko) 전자기 감응 타입 액정 패널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US2016018775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ing device
CN103676369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器件
CN104716148A (zh) 柔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装置
CN104777690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3135851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摸显示屏
CN104882451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1847639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6775124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902119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5228335A (zh) 柔性线路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3926772A (zh) Tft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142588A (zh)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
CN201828742U (zh) 驱动电路和液晶显示器
CN104281314A (zh) 触控面板的设计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