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3958B - 镜头镜筒 - Google Patents

镜头镜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3958B
CN102313958B CN2011101911802A CN201110191180A CN102313958B CN 102313958 B CN102313958 B CN 102313958B CN 2011101911802 A CN2011101911802 A CN 2011101911802A CN 201110191180 A CN201110191180 A CN 201110191180A CN 102313958 B CN102313958 B CN 1023139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way
optical axis
fram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911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3958A (zh
Inventor
长冈弘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Imag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Imaging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Imag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13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3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3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39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镜头镜筒,其能够防止来自设在透镜保持部件的开口部的不需要的光线的产生,且高精度地进行透镜的定位。本发明的镜头镜筒保持多个透镜,能够变化为伸出状态和折叠状态,在伸出状态下将所有的所述透镜配置在光轴上,在折叠状态下使所述透镜中的退避透镜从所述光轴上退避,缩短长度,所述镜头镜筒具有:保持部件,其具有开口部;退避透镜框,其保持所述退避透镜,该退避透镜框在所述伸出状态下位于与所述开口部重叠的区域内,在所述折叠状态下从所述开口部退避;遮光叶片,其配置在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退避透镜框之间,该遮光叶片在所述伸出状态下遮蔽所述开口部中的不与所述退避透镜框重叠的区域,在所述折叠状态下从所述开口部退避。

Description

镜头镜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不使用时能够缩短全长的折叠式的镜头镜筒。
背景技术
对于保持在静像摄像机以及视频摄像机等摄像装置中使用的镜头的镜头镜筒,公知有如下的镜头镜筒,即构成为能够伸缩以使得不使用时的镜头镜筒的沿着光学系统部件的光轴的方向的长度比摄影等使用时的长度短。一般将如上所述的在不使用时能够缩短全长的镜头镜筒的方式称为折叠式镜头镜筒等,例如在日本特开2009-169285号公报中公开。
在日本特开2009-169285号公报中公开的镜头镜筒具有如下的结构,即通过使多个透镜中的一部分从光轴上向轴正交方向退避,从而进一步缩短折叠时的镜头镜筒等的全长。在这样的镜头镜筒中,在折叠时不仅将多个透镜彼此收集到沿着光轴的方向,而且使直径比较小的透镜从光轴上退避,从而配置成使透镜在轴正交方向上重叠,由此使多个透镜密集而缩小折叠时的体积,以提高透镜的体积在镜头镜筒的体积中所占的比例。
如上所述,对于在折叠时使多个透镜的一部分从光轴上退避而使透镜密集的镜头镜筒,为了避免折叠时保持透镜的保持部件彼此的干扰,需要在各部件上设置开口部或切口。这些开口部或切口在摄影等使用时会使得摄影中不需要的光线通过,该不需要的光线有可能会对摄影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日本特开2009-169285号公报中公开的镜头镜筒为如下所述的结构,即通过在保持部件的开口部等中配置遮光用的可挠性的板,从而遮挡不需要的光线。在折叠时,该板以被保持部件等按压而收纳到各部件之间的方式变形,从而不会妨碍镜头镜筒的小型化。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9-169285号公报
如在日本特开2009-169285号公报中公开的镜头镜筒那样,在不需要的光线通过的场所设置遮光用的板时,在摄影等使用时板的一部分有时会接触到保持透镜的保持部件。如上所述,当在使用时板接触到保持部件时,由于变形的板的反作用力,会使保持部件的姿势变化,存在透镜的定位产生偏差的可能性,不太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来自设在透镜保持部件的开口部的不需要光线的通过,且高精度地进行透镜的定位的可折叠的镜头镜筒。
本发明的镜头镜筒,其保持多个透镜,该镜头镜筒能够变化为伸出状态和折叠状态,在所述伸出状态下,将所有的所述透镜配置在光轴上,而在所述折叠状态下,使由所述透镜中的一部分透镜构成的退避透镜从所述光轴上退避,使得所述光轴方向的长度比所述伸出状态缩短,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镜筒具有:保持部件,其具有所述光轴通过的开口部;退避透镜框,其保持所述退避透镜,被支撑成能够相对于所述保持部件相对地移动,使得在从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观察时,在所述伸出状态下该退避透镜框位于与所述开口部重叠的区域内,在所述折叠状态下该退避透镜框从所述开口部退避;以及遮光叶片,其配置在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退避透镜框之间,被支撑成能够相对于所述保持部件相对地移动,使得在从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观察时,在所述伸出状态下该遮光叶片遮蔽所述开口部中的不与所述退避透镜框重叠的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折叠状态下该遮光叶片从所述开口部退避而移动到与所述退避透镜框重叠的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如下所述的可折叠的镜头镜筒,其可以防止来自设在透镜保持部件上的开口部的不需要光线的通过,且高精度地进行透镜的定位的可折叠的镜头镜筒。
附图说明
图1是处于伸出状态的镜头镜筒的剖面图。
图2是处于折叠状态的镜头镜筒的剖面图。
图3是从后方观察伸出状态中的直线前进框、第3组透镜保持框以及遮光叶片的图。
图4是从后方观察折叠状态中的直线前进框、第3组透镜保持框以及遮光叶片的图。
图5是从后方观察第3组透镜保持框的图。
图6是图5的A箭头图。
图7是从后方观察遮光叶片的图。
图8是图6的B箭头图。
图9是说明第3组透镜保持框以及遮光叶片的动作的图。
图10是说明第3组透镜保持框以及遮光叶片的动作的图。
图11是转动轴的剖面图。
标号说明
1:镜头镜筒;
2:固定框;
3:移动框;
4:旋转框;
5:凸轮框;
7:直线前进框(保持部件);
7a:滑动轴;
7b:平面部;
7c:开口部;
7d:侧面部;
7e:退避用开口部;
7f:挡块;
7g:挡块;
7h:舌片部;
8:遮光叶片;
8a:遮光部;
8b:圆筒形状部;
8c:滑动孔;
8d:抵接部;
9:施力部件;
10:转动轴;
11:第1组透镜保持框;
12:第2组透镜保持框;
13:第3组透镜保持框(退避透镜框);
13a:透镜保持部;
13b:臂部;
13c:滑动孔;
13d:圆筒形状部;
13e:卡合部;
13f:操作杆;
13g:圆筒面部;
13h:抵接部;
14:第4组透镜保持框;
21:第1组透镜;
22:第2组透镜;
23:第3组透镜;
24:第4组透镜;
25:快门单元;
25a:贯通孔;
25b:贯通孔;
26:摄像元件;
27:保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使用的各图中,由于各结构要素的大小是能够在图面上识别的程度,因此对每个结构要素使用了不同的缩尺,本发明不限定于记载于这些图中的结构要素的数量、结构要素的形状、结构要素的大小比例以及各结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
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镜筒1适用于静像摄像机以及视频摄像机等摄像装置中,构成为具有保持由透镜等构成的光学系统部件的多个框部件。另外,镜头镜筒1构成为能够在沿着光轴的方向上伸缩,以便能够使非摄影时的镜头镜筒1的沿着光学系统部件的光轴的方向的长度比摄影时的长度短。如上所述的镜头镜筒1的方式一般称为折叠式的镜头镜筒。
在以下的说明中,用符号O表示镜头镜筒1中的摄影光学系统部件的光轴。在沿着该光轴O的方向中,将被摄体侧(物体侧)设为前方,将构成镜头镜筒的各框部件朝向前方时的方向设为伸出方向。另一方面,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中将成像侧(像侧)设为后方,将各框部件朝向后方时的方向设为伸出方向。该镜头镜筒中的各结构部件的旋转方向用从前方侧观察到的旋转方向来表示。
图1表示了伸出状态(摄影时)的镜头镜筒1的剖面图。另外,图2表示了折叠状态(非摄影时)的镜头镜筒1的剖面图。镜头镜筒1构成为保持由第1组透镜21、第2组透镜22、第3组透镜23以及第4组透镜24构成的光学系统部件。另外,配置在镜头镜筒1上的光学系统部件不限于透镜,也可以是包含ND滤光器等光学滤光器、以及棱镜等的方式。
镜头镜筒1构成为具有第1组透镜保持框11、第2组透镜保持框12、第3组透镜保持框13以及第4组透镜保持框14,它们是能够分别保持第1组透镜21、第2组透镜22、第3组透镜23以及第4组透镜24并移动的框部件。第1组透镜保持框11、第2组透镜保持框12、第3组透镜保持框13以及第4组透镜保持框14能够相对于固定框2而在光轴O方向上相对地移动。另外,镜头镜筒1构成为具有:旋转框4以及凸轮框5,其通过未图示的电动机的驱动力,而在绕光轴O旋转的同时在光轴O方向上进退移动;以及移动框3,其在被限制了绕光轴O的旋转的状态下,在光轴O方向上进退移动。
固定框2是为了将镜头镜筒1固定到摄像装置,而固定在摄像装置上的部件。固定框2是大致筒形状的部件,在作为以光轴O为中心轴的圆筒面的内周面上雕设有凸轮槽2a。凸轮槽2a设置为,具有相对于光轴O斜行的规定的凸轮轮廓。在固定框2的外周部固定有未图示的电动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在固定框2的后方,通过保持板27例如固定有称为CCD或CMOS传感器的形式的摄像元件26。摄像元件26被以受光面相对于光轴O正交的方式固定。另外,摄像元件26也可以是通过相对于光轴O可移动地保持摄像元件26的所谓像模糊校正机构而固定在固定框2上的方式。
旋转框4是收纳在固定框2的内侧的大致圆筒形状的框部件。旋转框4在固定框2的内周部,以能够绕光轴O旋转且能够沿着光轴O进退的方式配置。在旋转框4的外周部设有与固定框2的凸轮槽2a可滑动地卡合的凸轮从动件。移动框3是收纳在旋转框4的内侧的大致圆筒形状的框部件。移动框3在旋转框4的内周部以绕光轴O的转动被限制的状态配置。在移动框3的内周面雕设有凸轮槽3a。凸轮槽3a设置为具有规定的凸轮轮廓。
旋转框4通过电动机的驱动力,相对于固定框2相对地绕光轴O旋转驱动。旋转框4通过凸轮从动件与固定框2的凸轮槽2a的卡合,而随着绕光轴O的旋转沿着光轴O进退移动。
凸轮框5是收纳在移动框3的内侧的大致圆筒形状的框部件。凸轮框5在移动框3的内周部以能够绕光轴O旋转且能够沿着光轴O进退的方式配置。在凸轮框5的外周部设置有与移动框3的凸轮槽3a可滑动地卡合的凸轮从动件。
在凸轮框5的内周面上雕设有凸轮槽5a及5b、未图示的透镜退避用凸轮槽。另外,在凸轮框5的外周面雕设有凸轮槽5c。凸轮槽5a、5b、5c以及透镜退避用凸轮槽设置为分别具有规定的凸轮轮廓。
凸轮框5通过电动机的驱动力,而被与旋转框3一起相对于移动框3相对地绕光轴O旋转驱动。凸轮框5通过凸轮从动件与移动框3的凸轮槽3a的卡合,伴随着绕光轴O的旋转而沿着光轴O进退移动。
第1组透镜保持框11是将第1组透镜21保持在光轴O上的大致圆筒形状的框部件。第1组透镜保持框11收纳在移动框3的内侧,具有规定的间隙而与凸轮框5的外侧嵌合。第1组透镜保持框11配置为被限制绕光轴O的旋转,且能够相对于凸轮框5而沿着光轴O相对地进退移动。
在第1组透镜保持框11的内周面设有与凸轮框5的凸轮槽5c可滑动地卡合的凸轮从动件。第1组透镜保持框11由于被限制了绕光轴O的旋转,因此通过凸轮从动件与凸轮框5的凸轮槽5c的卡合,伴随凸轮框5的旋转而沿着光轴O进退移动。
第2组透镜保持框12是在比第1组透镜21更位于后方的位置将第2组透镜22保持在光轴O上,并具有从凸轮框5的前方收纳到凸轮框5内的形状的框部件。第2组透镜保持框12配置为被限制绕光轴O的旋转,且能够相对于凸轮框5沿着光轴O相对地进退移动。
在第2组透镜保持框12的外周部设有与凸轮框5的凸轮槽5a可滑动地卡合的凸轮从动件。第2组透镜保持框12由于被限制了绕光轴O的旋转,因此通过凸轮从动件与凸轮框5的凸轮槽5a的卡合,伴随凸轮框5的旋转而沿着光轴O进退移动。
作为退避透镜框的第3组透镜保持框13是在镜头镜筒1为伸出状态时,在比第2组透镜23更位于后方的位置将第3组透镜23保持在光轴O上的框部件。虽然之后将详细说明,但是如图2所示,第3组透镜保持框13配置成在镜头镜筒1为折叠状态时,从光轴O上退避。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镜筒1通过在折叠状态下使第3组透镜保持框13从光轴O上退避,从而在折叠状态时,能够缩短第2组透镜保持框12与第4组透镜保持框14的光轴O方向的距离,并能够缩短折叠状态下的镜头镜筒1的长度。对于第3组透镜保持框13,将在后面详细说明,其通过直线前进框7而被保持。
作为保持部件的直线前进框7是具有从凸轮框5的后方收纳到凸轮框5内的形状的大致圆筒形状的框部件。直线前进框7配置为被限制绕光轴O的旋转,且能够相对于凸轮框5沿着光轴O相对地进退移动。
在直线前进框7的外周面设有与凸轮框5的凸轮槽5b可滑动地卡合的凸轮从动件。由于第1组透镜保持框11被限制了绕光轴O的旋转,因此通过凸轮从动件与凸轮框5的凸轮槽5c的卡合,伴随凸轮框5的旋转而沿着光轴O进退移动。由于直线前进框7被限制了绕光轴O的旋转,因此通过凸轮从动件与凸轮框5的凸轮槽5c的卡合,伴随凸轮框5的旋转而沿着光轴O进退移动。第3组透镜保持框13随着该直线前进框7的进退移动,而沿着光轴O进退移动。
直线前进框7除了第3组透镜保持框13以外,还在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的后方保持快门单元25以及后述的遮光叶片8。快门单元25构成为具有用于开闭摄影光路的快门功能、和用于进行摄影光量的调整的光圈功能。
在直线前进框7内,设有与光轴O大致平行的圆柱形状的滑动轴7a。另一方面,在快门单元25上,设有与滑动轴7a可滑动地嵌合的贯通孔25b。快门单元25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直线前进框7沿着光轴O相对地移动。
另外,在快门单元25上,在镜头镜筒1的折叠状态下从光轴O方向观察时,在与第3组透镜保持框13重叠的区域上设有贯通孔25a。在镜头镜筒1从伸出状态移动到折叠状态时,快门单元25相对于第3组透镜保持框13向前方相对移动。此时,在贯通孔25内,插通有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的后端部。如上所述,通过使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的一部分和快门单元25的一部分在镜头镜筒1的折叠状态时,在从与光轴O正交的方向观察时重叠,从而能够缩短折叠状态下的镜头镜筒1的长度。
第4组透镜保持框14是在比快门单元25更位于后方的位置将第4组透镜24保持在光轴O上的框部件。第4组透镜保持框14配置为在被限制绕光轴O的旋转的状态下能够沿着光轴O进退。第4组透镜框14构成为通过与旋转驱动旋转框4的电动机不同的致动器,而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移动。第4组透镜24是所谓的对焦透镜,在改变光学系统部件的对焦距离时,第4组透镜保持框14被沿着光轴O进退驱动。
以下,对直线前进框7、第3组透镜保持框13以及遮光叶片8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从后方观察镜头镜筒1为伸出状态时的直线前进框7、第3组透镜保持框13以及遮光叶片8的图。图4是从后方观察镜头镜筒1为折叠状态时的直线前进框7、第3组透镜保持框13以及遮光叶片8的图。
如图3所示,作为保持部件的直线前进框7是在前方侧具有与光轴O大致正交的平面形状的平面部7b,在平面部7b的后方具有将光轴作为中心轴的大致圆筒形状的侧面部7d的形状的部件。在平面部7b形成有作为贯通孔的开口部7c。开口部7c具有能够将第2组透镜保持框13的后方侧端部插通到内部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7c为大致圆形的贯通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2组透镜22的最后方的透镜的外径比第3组透镜23的外径最大的透镜的外径大,因此在从光轴O方向观察时,开口部7c具有比第3组透镜23大的直径。
另外,在平面部7b立设有转动轴10。转动轴10是从光轴O离开规定的距离R1,并与光轴O大致平行的轴部件,是可转动地支撑第3组透镜保持框13以及遮光叶片8中的至少一方的部件。
具体地讲,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轴10是圆柱形状的部件,如图11所示,由平面部7b、以及与平面部7b大致平行且从侧面部7d向径向内侧延伸的舌片部7h支撑该转动轴10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
另外,在直线前进框7的平面部7b设有作为凸部的挡块7f以及7g,该挡块7f以及7g通过与后述的第3组透镜保持框13以及遮光叶片8抵接,而进行第3组透镜保持框13以及遮光叶片8在上述转动轴10的周围的定位。
在直线前进框7的侧面部7d形成有作为贯通孔的退避用开口部7e。如图2所示,退避用开口部7e设置成在第3组透镜保持框13从光轴O上退避的状态下,退避用开口部7e能够在内部收纳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的一部分。换言之,退避用开口部7e是设置在侧面部7d的与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相干扰的位置上的贯通孔。如上所述,通过在侧面部7d设置退避用开口部7e,能够在折叠状态下使第3组透镜保持框13从光轴O远远地退避,能够进一步缩短第2组透镜保持框12与第4组透镜保持框14在光轴O方向的距离。
图5是从后方观察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的图。如图5所示,第3组透镜保持框13构成为具有:圆筒形状部13d、从圆筒形状部13d的外周部延伸的臂部13b、保持固定在臂部13b的前端部的第3组透镜23的透镜保持部13a、从透镜保持部13a延伸的抵接部13f。
圆筒形状部13d是形成有与滑动轴10的外周可滑动地嵌合的滑动孔13c的大致圆筒形状的部位。在第3组透镜保持框13中,滑动孔13c的中心轴与被透镜保持部13a保持的第3组透镜23的透镜光轴大致平行,且该中心轴与透镜光轴之间的距离R2与转动轴10的中心轴与光轴O之间的距离R1大致相同。因此,通过使转动轴10与滑动孔13c嵌合,第3组透镜保持框13被支撑成能够相对于直线前进框7绕与光轴O大致平行的转动轴10转动。
如图11所示,圆筒形状部13d的轴向的长度为能够滑动地内插到直线前进框7的平面部7b以及舌片部7h之间的长度。由此,进行相对于直线前进框7的、第3组透镜保持框13在光轴O方向的定位。
另外,在圆筒形状部13d的外周部设有圆筒面部13g。圆筒面部13g是后述的遮光叶片8可转动地外插到该圆筒面部13g周围的部位。圆筒面部13g的中心轴与滑动孔13c的中心轴大致一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圆筒面部13g形成为外径比圆筒形状部13d的其他部位小,且在轴向上具有规定的长度L1。
另外,从圆筒形状部13d的外周部朝向径向外侧立设有操作杆13f。如图11所示,操作杆13f设置成通过形成在直线前进框7的侧面部7d上的贯通孔,向侧面部7d的外周侧突出。操作杆13f可滑动地与雕设在凸轮框5的内周面的透镜退避用凸轮槽卡合。配置在直线前进框7的外周的凸轮框5相对于直线前进框7绕光轴O相对地转动,从而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绕转动轴10转动。
抵接部13h是通过与设置在直线前进框7的平面部7b上的凸形状的挡块7f抵接,而进行镜头镜筒1的伸出状态中的第3组透镜保持框13在转动轴10周围的定位的部位。在从如图4所示第3组透镜保持框23从光轴O上退避的状态起使第3组透镜保持框13如图3及图9所示向在光轴O上进出的方向转动时,在第3组透镜23的透镜光轴与光轴O大致一致的地方,抵接部13h与挡块7f抵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接部13h设置在比透镜保持部13a更远离转动轴10的位置上。如上所述,通过将抵接部13h设置在沿径向从转动轴10进一步离开的位置上,能够减少各部件的尺寸误差对镜头镜筒1的伸出状态中的第3组透镜23的定位的影响。
在臂部13b上设置有卡合部13e。卡合部13e是与后述的遮光叶片8卡合,伴随第3组透镜保持框13d的转动而使遮光叶片8连动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部13e具有从臂部13b的前方侧的面朝向前方突出的凸形状。更具体地讲,卡合部13e具有直径为D1的圆柱形状。并且,卡合部13e配置在其中心轴与滑动孔13c的中心轴大致平行,且中心轴与滑动孔13c的中心轴的距离为R3的位置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组透镜保持框13被具有弹性的施力部件9向光轴O上进出的方向施力。即、施力部件9在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的抵接部13h与挡块7f抵接的方向上对第3组透镜保持框13施力。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施力部件9是由绕转动轴10周围卷绕的扭簧来构成。
如上所述,通过施力部件9,在抵接部13h与挡块7f抵接的方向对第3组透镜保持框13施力,从而能够在没有游隙的状态下进行伸出状态中的第3组透镜23的定位。另外,施力部件9的方式不限定于扭簧,也可以是板簧或卷簧。
图7是从后方观察遮光叶片8的图。如图7所示,遮光叶片8构成为具有:圆筒形状部8b、从圆筒形状部8b的外周部延伸的遮光部8a、抵接部8d。
圆筒形状部8b是形成有滑动孔8c的大致圆筒形状的部位,该滑动孔8c隔着规定的间隙与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的圆筒面部13g的外周嵌合。通过滑动孔8c嵌合到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的圆筒面部13g,从而遮光叶片8被支撑成可绕圆筒面部13g的中心轴转动。换言之,遮光叶片8被支撑成可相对于直线前进框7绕与光轴O大致平行的转动轴10转动。
圆筒形状部8b的中心轴方向的厚度L2的值为比圆筒面部13g的中心轴方向的长度L1小规定值的值。如上所述,由于圆筒面部13g的外径比圆筒形状部13d的其他部位的外径小,因此在使滑动孔8c嵌合到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的圆筒面部13g,且使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的滑动孔13c嵌合到转动轴10时,如图11所示,圆筒形状部8b被平面部7b与外径比圆筒形状部13d的圆筒面部13g大的部位在光轴O方向上隔着规定的间隙夹持。即、在该状态中,进行相对于直线前进框7的遮光叶片8的光轴O方向的定位。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镜筒1中,通过使遮光叶片8在与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的圆筒面部13g的外周具有间隙的状态下嵌合到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的圆筒面部13g的外周,从而第3组透镜保持框13以及遮光叶片8被支撑成相对于直线前进框7可绕转动轴10转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直线前进框7的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的定位精度仅受到设置在直线前进框7上的平面部7b、舌片部7h以及挡块7g、固定在直线前进框7上的转动轴10的影响。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遮光叶片8的转动、遮光叶片8的形状尺寸的偏差不会对相对于直线前进框7的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的定位精度产生影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伸出状态中高精度地对在折叠状态中从光轴O上退避的第3组透镜23进行定位并保持。
抵接部8d是用于通过与设置在直线前进框7的平面部7b上的凸形状的挡块7g抵接,而进行镜头镜筒1的伸出状态中的遮光叶片8在转动轴10周围的定位的部位。在从如图4所示使遮光叶片8从与直线前进框7的开口部7c重叠的位置退避的状态开始,使遮光叶片8如图3及图9所示以向与开口部7c重叠的位置进出的方式进行转动的情况下,抵接部8d在规定的位置上与挡块7g抵接。
遮光部8a是从圆筒形状部8b的外周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大致平板状的部位。遮光部8a在镜头镜筒1的伸出状态、即遮光叶片8进出的状态下,从光轴O方向观察时,具有遮蔽不妨碍开口部7c的第3组透镜23的有效光路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
具体地讲,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遮光部8a在镜头镜筒1的伸出状态下,在从光轴O方向观察时,具有遮蔽比第3组透镜保持框13更存在于第3组透镜保持框13退避的方向上的开口部7c的区域的形状。
在遮光部8a上设置有卡合部8e。卡合部8e是通过与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的卡合部13e卡合,而使遮光叶片8伴随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的转动而连动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部8e是雕设在遮光部8a的后方侧的面上的凹形状的槽部。
更具体地讲,卡合部8e为以滑动孔8c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半径R4的大致圆弧形状的槽。卡合部8e的宽度D2比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的卡合部13e的直径D1大规定的值。另外,大致圆弧形状的卡合部8e的半径R4与卡合部13e和滑动孔13c的中心轴之间的离隔距离R3大致相同。
并且,如图9所示,作为槽的卡合部8e的一个端部形成为使得在镜头镜筒1为伸出状态时,在作为槽的卡合部8e与在槽部内突出的卡合部13e之间产生规定的间隙。因此,关于伸出状态中的遮光叶片8的转动方向的定位,在向开口部7c侧进出的方向上是通过抵接部8d碰到挡块7g来进行,而在从开口部7c退避的方向上是通过卡合部8e及卡合部13e的卡合关系来进行的。即、遮光叶片8是在伸出状态中,在绕转动轴10的转动方向上具有若干的游隙的状态下被定位。
如上所述,在镜头镜筒1为伸出状态时,通过在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的卡合部13e与遮光叶片8的卡合部8e之间产生间隙,从而防止卡合部13e及卡合部8e的卡合对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的定位精度产生影响。
另外,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遮光叶片8是例如通过将黑色的合成树脂作为材料的一体成型来制作的。另外,在遮光部8a的表面,为了抑制光的反射率,而优选在一面上形成有凹凸形状。
在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镜筒1中,在伸出状态下,能够通过遮光叶片8的遮光部8a来遮蔽直线前进框7的开口部7c中的与第3组透镜保持框13不重叠的区域的一部分。具体地讲,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镜筒1中,在伸出状态下,在从光轴O方向观察时,比第3组透镜保持框13还存在于第3组透镜保持框13退避的方向上的开口部7c的区域被遮光部8a遮蔽。
在镜头镜筒1中,在从光轴O方向观察时,在第3组透镜保持框13退避的方向上,设置有直线前进框7的退避用开口部7e、和快门单元25的贯通孔25a。该退避用开口部7e及贯通孔25a是为了形成在折叠状态下收纳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的空间而设置的。
如图1中箭头A1及A2所示,虽然存在退避用开口部7e及贯通孔25a在伸出状态下使在光学系统部件的成像中不需要的光线通过的可能性,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遮光叶片8比该退避用开口部7e及贯通孔25a还要位于前方,并且由于遮光叶片8遮蔽开口部7c的退避用开口部7e及贯通孔25a所在的方向的区域,因此不会产生通过退避用开口部7e及贯通孔25a的不需要的光线。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镜筒1通过在折叠状态中使第3组透镜23从光轴O上退避,从而能够缩短折叠状态的镜头镜筒1的全长,且能够防止在伸出状态中为了使第3组透镜23退避而形成的退避用开口部7e及贯通孔25a中通过的不需要的光线的产生,能够得到高画质的成像。
遮光叶片8在镜头镜筒1为伸出状态时,不会干扰第3组透镜保持框13的定位。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镜筒1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第3组透镜23的定位。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镜筒1能够防止不需要的光线的通过、实现透镜的定位精度的提高。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从权利要求书及整个说明书中读出的发明的要旨或不违反思想的范围进行适当变更,且伴随这种变更的镜头镜筒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本发明的镜头镜筒不限定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摄像装置,也可以适用到具有摄影功能的电子设备的镜头镜筒中,也能够适用到胶片相机的镜头镜筒中。

Claims (5)

1.一种镜头镜筒,其保持多个透镜,该镜头镜筒能够变化为伸出状态和折叠状态,在所述伸出状态下,将所有的所述透镜配置在光轴上,而在所述折叠状态下,使由所述透镜中的一部分透镜构成的退避透镜从所述光轴上退避,使得所述光轴方向的长度比所述伸出状态缩短,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镜筒具有:
保持部件,其具有所述光轴通过的开口部;
退避透镜框,其保持所述退避透镜,被支撑成能够相对于所述保持部件相对地移动,使得在从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观察时,在所述伸出状态下该退避透镜框位于与所述开口部重叠的区域内,在所述折叠状态下该退避透镜框从所述开口部退避;以及
遮光叶片,其配置在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退避透镜框之间,被支撑成能够相对于所述保持部件相对地移动,使得在从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观察时,在所述伸出状态下该遮光叶片遮蔽所述开口部中的不与所述退避透镜框重叠的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折叠状态下该遮光叶片从所述开口部退避而移动到与所述退避透镜框重叠的位置上,其中,
所述退避透镜框以及所述遮光叶片能够绕固定在所述保持部件上的与所述光轴平行的转动轴转动,通过绕所述转动轴转动,从而相对于所述开口部进退移动,
所述遮光叶片在伸出状态下,从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观察时,遮蔽所述开口部的位于所述退避透镜框退避的方向上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退避透镜框以及所述遮光叶片具有相互卡合的卡合部,
所述遮光叶片通过所述卡合部而与所述退避透镜框的移动连动,从而绕所述转动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出状态下的所述退避透镜框的定位是通过所述退避透镜框仅与所述转动轴以及所述保持部件抵接来进行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退避透镜框具有圆筒面部,该圆筒面部的外周形状为以所述转动轴为中心轴的圆筒形状,
所述遮光叶片通过可滑动地嵌合在所述圆筒面部的外周,从而构成为绕所述转动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镜头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退避透镜框的卡合部与所述遮光叶片的卡合部构成为在所述伸出状态下,在各自之间产生间隙。
CN2011101911802A 2010-07-08 2011-07-08 镜头镜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139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56154 2010-07-08
JP2010156154A JP5558236B2 (ja) 2010-07-08 2010-07-08 レンズ鏡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3958A CN102313958A (zh) 2012-01-11
CN102313958B true CN102313958B (zh) 2013-11-13

Family

ID=45427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9118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13958B (zh) 2010-07-08 2011-07-08 镜头镜筒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558236B2 (zh)
CN (1) CN1023139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60864A (ja) * 2012-02-02 2013-08-19 Panasonic Corp レンズ鏡筒
WO2013114908A1 (ja) 2012-02-02 2013-08-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WO2013114901A1 (ja) 2012-02-02 2013-08-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2015083999A (ja) 2012-02-02 2015-04-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2015083998A (ja) 2012-02-02 2015-04-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WO2013114902A1 (ja) 2012-02-02 2013-08-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2015083997A (ja) 2012-02-02 2015-04-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6063754B2 (ja) * 2013-01-21 2017-01-1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6892121B2 (ja) * 2017-12-21 2021-06-18 株式会社nittoh 絞り装置、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又は投影装置
CN111025514A (zh) * 2018-10-09 2020-04-17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组
CN110376823B (zh) * 2019-06-25 2020-08-2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具有可折展镜头盖的相机次镜端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08569A (ja) * 1993-04-21 1994-11-04 Canon Inc 絞り機構
JP4605439B2 (ja) * 2004-04-19 2011-01-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沈胴式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4744963B2 (ja) * 2005-07-22 2011-08-10 Hoya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4959246B2 (ja) * 2006-07-10 2012-06-20 Hoya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4771499B2 (ja) * 2006-09-21 2011-09-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レンズ鏡筒、撮像装置およびディジタルカメラ
JP2008304632A (ja) * 2007-06-06 2008-12-18 Casio Comput Co Ltd カメラ及びカメラのレンズ鏡筒制御方法
JP2009169285A (ja) * 2008-01-18 2009-07-30 Olympus Imaging Corp レンズ鏡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18325A (ja) 2012-01-26
JP5558236B2 (ja) 2014-07-23
CN102313958A (zh) 201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3958B (zh) 镜头镜筒
US8537477B2 (en) Lens barrel and optical device
US7338219B2 (en) Retractable lens system and a camera incorporating the retractable lens system
US7013081B2 (en) Retractable lens system and method of retracting a retractable lens system
TWI384270B (zh) 可縮回的鏡頭系統
US8451544B2 (en) Lens barrel
US7546029B2 (en) Retractable lens system
JP5498055B2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US7773871B2 (en) Retractable photographic lens
US6819502B2 (en) Structure of a zoom lens barrel
US8472127B2 (en) Lens barrel
US8294995B2 (en) Linear guide mechanism of lens barrel
US7373082B2 (en) Light shielding structure of a zoom lens barrel
US20100277818A1 (en) Lens frame radially-displacing mechanism of retractable photographic lens
US8308378B2 (en) Barrier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8964306B2 (en) Lens barrel
US7242535B2 (en) Zoom lens barrel including a rotatable cam ring
US6888685B2 (en) Retracting mechanism of a zoom lens barrel
CN103676074B (zh) 镜头镜筒
JP2014106264A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2203135A (ja) レンズ鏡筒
JP5137351B2 (ja) レンズ鏡筒ユニット
JP5484412B2 (ja) レンズ鏡筒ユニット
JP2012247719A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カメラ
JP2006235297A (ja) 沈胴式レンズ鏡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0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