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6074B - 镜头镜筒 - Google Patents

镜头镜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6074B
CN103676074B CN201310426418.4A CN201310426418A CN103676074B CN 103676074 B CN103676074 B CN 103676074B CN 201310426418 A CN201310426418 A CN 201310426418A CN 103676074 B CN103676074 B CN 1036760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arts
axle
blade part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264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76074A (zh
Inventor
东山雅树
太田雅也
安富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Imag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Imaging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Imag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76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6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76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60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加用于检测伺服电机的旋转的旋转缝隙板的缝隙数量,并且考虑了装配性的镜头镜筒。本发明镜头镜筒为具有伺服电机和旋转缝隙板,该旋转缝隙板具有由多个叶片部间的间隙形成的多个缝隙,所述旋转缝隙板由第1部件和第2部件构成,所述第1部件具有:第1固定部,其构成为能够相对所述轴固定;以及第1叶片部组,其由所述多个叶片部中的一个或多个叶片部构成,所述第2部件具有:第2固定部,其构成为能够从径向外侧与所述轴嵌合,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轴固定;第2叶片部组,其由所述多个叶片部中的所述第1叶片部组以外的叶片部构成;以及接合部,其构成为通过与所述第1固定部接合,来进行所述第2固定部相对于所述第1固定部绕所述轴的定位。

Description

镜头镜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伺服电机的镜头镜筒。
背景技术
在用于照相机或摄像机等摄像装置中的变焦镜头镜筒中,存在将DC伺服电机用作变焦动作的驱动力源的变焦镜头镜筒。例如,日本特开2011-99979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的镜头镜筒。
在日本特开2011-99979号公报所公开的镜头镜筒中,在作为变焦动作的驱动力源的伺服电机的轴上固定在周向上穿透设置了多个缝隙的旋转缝隙板,通过光遮断器检测该缝隙的通过,从而检测伺服电机的旋转速度并进行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99979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日本特开2011-99979号公报所公开的镜头镜筒中,具有如下结构:在伺服电机的轴周边设置有螺孔,在使用与该螺孔螺合的螺钉将伺服电机固定到电机安装壁上后,从轴的径向(侧方)将旋转缝隙板嵌入到轴上。这样,通过采用在旋转缝隙板的安装前,对伺服电机进行螺钉固定的结构,在安装时不会出现旋转缝隙板与拧螺钉的工具之间的干涉,提高了布局的自由度。
这样,在从轴的径向嵌入旋转缝隙板的结构的情况下,需要在旋转缝隙板上设置从外周部到中心部的缺口部。由于该缺口部的宽度是根据伺服电机的轴的外径而确定的,因此,在使该缺口部的宽度变窄时存在极限。由于存在该缺口部,很难使配置用于通过光遮断器进行检测的缝隙的间隔变窄。优选地,由于旋转缝隙板的缝隙的间隔越窄,越能提高检测伺服电机的旋转速度的分辨率,因此,能够进行更精细的变焦动作等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镜筒,增加用于检测伺服电机的旋转的旋转缝隙板的缝隙数量,并且考虑了装配性。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镜头镜筒具有:伺服电机;旋转缝隙板,其固定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轴上,具有由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设的多个叶片部间的间隙形成的多个缝隙;以及光遮断器,其检测与所述轴一起旋转的所述旋转缝隙板的所述缝隙的通过,所述旋转缝隙板由第1部件和第2部件构成,所述第1部件具有:第1固定部,其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轴固定;以及第1叶片部组,其由所述多个叶片部中的一个或多个叶片部构成,所述第2部件具有:第2固定部,其构成为能够从径向外侧与所述轴嵌合,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轴固定;第2叶片部组,其由所述多个叶片部中的所述第1叶片部组以外的叶片部构成;以及接合部,其构成为通过与所述第1固定部接合,进行所述第2固定部相对于所述第1固定部绕所述轴的定位。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增加用于检测伺服电机的旋转的旋转缝隙板的缝隙数量,并且考虑了装配性的镜头镜筒。
附图说明
图1是镜头镜筒的分解立体图的一部分。
图2是镜头镜筒的分解立体图的另外一部分。
图3是固定框和变焦驱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镜头镜筒的收缩状态下的沿着摄影透镜光轴的纵剖视图。
图5是镜头镜筒的广角状态下的沿着摄影透镜光轴的纵剖视图。
图6是镜头镜筒的变焦标准状态下的沿着摄影透镜光轴的纵剖视图。
图7是镜头镜筒的望远状态下的沿着摄影透镜光轴的纵剖视图。
图8是示出在齿轮箱上组装了伺服电机、驱动齿轮以及旋转缝隙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A向视图。
图10是图8的B向视图。
图11是将伺服电机从齿轮箱拆卸后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驱动齿轮和旋转缝隙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从基端侧观察第1部件的图。
图14是从基端侧观察第2部件的图。
图15是从基端侧观察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立体图。
图16是说明第1叶片部与螺钉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7是示出将第1部件和第2部件组合后的状态的图。
图18是说明向齿轮箱组装伺服电机、驱动齿轮和旋转缝隙板的顺序的图。
图19是说明向齿轮箱组装伺服电机、驱动齿轮和旋转缝隙板的顺序的图。
图20是说明向齿轮箱组装伺服电机、驱动齿轮和旋转缝隙板的顺序的图。
图21是示出第1部件的变形例的图。
标号说明
1:镜头镜筒,
2:固定框,
3:旋转框,
3c:凸轮槽,
3d:直行槽,
4:移动框,
4b、4c:直行槽,
4d:凸轮槽,
5:浮键,
5b:直行引导件,
6:引导框,
6c,6b:直行槽,
7:外凸轮框,
7a:凸轮槽,
7d:直行槽,
8:一组变焦框,
9:内凸轮框,
9b:凸轮随动件,
9c、9da、9db:凸轮槽,
9e:直行引导突起,
11:二组变焦框,
11a、11ba、11bb:凸轮随动件,
12:快门框,
13:二组框,
14:三组框,
15:四组框单元,
16:摄像单元,
17:变焦驱动单元,
18:对焦驱动单元,
20:一组帽单元,
24:凸轮随动件,
25a:凸轮随动件,
41:伺服电机(变焦电机),
41a:螺孔,
41b:轴,
41c:座面部,
42:驱动齿轮(蜗杆),
42a:接合部,
44:齿轮箱,
44a:螺钉贯插孔,
44c:螺孔,
44d:螺孔,
44e:电机固定壁,
44f:轴贯插孔,
45:蜗轮,
46:齿轮,
47:齿轮,
48:长齿轮,
49:螺钉,
50:光遮断器,
51:对焦电机,
52:单元指示板,
53:引导轴,
54:齿轮,
55:齿轮,
56:进给螺钉
57:螺母,
61:一组透镜,
62:二组透镜,
63:三组透镜,
64:四组透镜,
65:快门叶片,
66:快门致动器,
70:旋转缝隙板,
71:第1部件,
71a:第1叶片部,
71b:第1固定部,
71c:嵌合孔,
71d:缺口部
71e:接合部,
72:第2部件,
72a:第2叶片部,
72b:第2固定部,
72c:嵌合孔,
72d:缺口部
72e:接合部,
80:工具。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各图中,为了使各结构要素的大小为能够在图上识别的程度的大小,使各结构要素各自的比例尺不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些图中记载的结构要素的数量、结构要素的形状、结构要素的大小的比率和各结构要素的相对的位置关系。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镜头镜筒1例如装入到数字照相机等中,是构成为自由位移到摄影状态的位置和收缩状态的位置的伸缩式的变焦镜头镜筒,摄影状态是指各镜框在沿着摄影光学系统的光轴的方向上被送出,可进行摄影的状态,收缩状态是指非摄像状态,即上述镜框被送入、被收纳在固定框内。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镜头镜筒1的摄影光学系统的光轴设为光轴O。此外,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将被摄体侧(物体侧)设为前方,将成像侧(像侧)设为后方。而且,将在镜头镜筒1中各镜框朝向前方的方向设为送出方向,各镜框的旋转方向以从前方侧观察到的旋转方向来表示。而且,左右方向以从前方侧观察到的方向表示。
如图1和图2所示,镜头镜筒1具有:固定框2,其固定在该照相机主体上;旋转框3,其被支撑在固定框2上,被驱动旋转和进退;移动框4,其在旋转限制(即旋转阻止)状态下与旋转框3一起在光轴O方向上进退;内凸轮框9,其与旋转框3一起旋转,在光轴O方向上进退移动;浮键5,其在旋转限制状态下与内凸轮框9一起在光轴O方向上进退移动;二组变焦框11,其在内部支撑二组框13和快门框12,在旋转限制状态下在光轴O方向上进退移动;引导框6,其在旋转限制状态下在光轴O方向上进退移动;外凸轮框7,其在旋转限制状态下与引导框6一起在光轴O方向上进退移动;一组变焦框8,其在旋转限制状态下在光轴O方向上进退移动;一组帽单元20,其内置镜头阻挡件;三组框14,其在对焦时或伸缩动作时被驱动在光轴方向上进退;四组框单元15,其被固定支撑在固定框2的背面部;以及摄像单元16,其被固定支撑在四组框单元15的背面侧,此外,镜头镜筒1还具有:作为镜筒驱动部的变焦驱动单元17和对焦驱动单元18;和作为摄影光学系统的一组透镜61、二组透镜62、三组透镜63、四组透镜64、快门叶片65以及快门致动器66,其中,所述一组透镜61是保持在一组变焦框8上的变焦透镜系统的第二透镜,二组透镜62是保持在二组框13上的变焦透镜系统的第一透镜,三组透镜63是保持在三组框14上的对焦透镜,四组透镜64保持在四组框32上,快门叶片65保持在快门框12上。
固定框2具有圆筒内周部,在其内周部具有凸轮槽2a和直行槽2b,该凸轮槽2a连接了相对于光轴O倾斜的倾斜凸轮槽部和沿着圆周形成的圆周槽部,该直行槽2b形成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
此外,在固定框2的外周右上部的单元收纳部2d内配置有用于进行摄影光学系统的变焦驱动的变焦驱动单元17,在外周左上部的单元收纳部2e内配置有用于进行摄影光学系统的对焦驱动的对焦驱动单元18。
如图3所示,变焦驱动单元17由齿轮箱44、作为变焦驱动致动器的伺服电机41、蜗轮45、齿轮46、47以及长齿轮48构成。详细的内容将在后面进行说明,伺服电机41的轴41b上固定有作为蜗杆的驱动齿轮42以及用于电机旋转量检测的具有8个叶片部的旋转缝隙板70。此外,齿轮箱44上固定有光遮断器50,该光遮断器50用于检测与伺服电机41的轴41b一起旋转的旋转缝隙板70的叶片的通过。
通过螺钉58、59将组装了伺服电机41和齿轮46等的齿轮箱44固定于固定框2的单元收纳部2d,该螺钉58、59通过固定框2的螺孔,并贯插于齿轮箱44的螺孔44c、44d中。长齿轮48在与齿轮47啮合的状态下插入长齿轮收纳室2f。
上述的变焦驱动单元17中的伺服电机41的旋转从驱动齿轮42经过蜗轮45、齿轮46、47传递到长齿轮48。另外,变焦驱动单元17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说明。
对焦驱动单元18由作为对焦驱动致动器的对焦电机51、单元支撑板52、被支撑在单元支撑板52上的进给螺钉56和引导轴53、齿轮54、55以及与进给螺钉56螺合的螺母57构成。
对焦驱动单元18被装入固定框2的单元收纳部2e中。对焦电机51的旋转经过齿轮54、55传递到进给螺钉56,通过进给螺钉56的旋转,螺母57沿着光轴O方向进退移动。
三组框14保持着三组透镜63,被收纳在固定框2的内周部后方侧。三组框14具有:对焦驱动单元18的引导轴53可滑动地嵌入的引导轴孔14a,以及与固定框2的直行槽2c可滑动地接合的引导突起部14b。
三组框14通过引导轴53和直行槽2c被支撑成在光轴O方向上可进退移动,在对焦时,被对焦驱动单元18经由螺母57驱动成在光轴O方向上进退。
四组框单元15由底板31和固定在该底板31的前表面部、并保持四组透镜64的四组框32构成。通过螺钉将四组框底板31固定在固定框2的后端面上。
摄像单元16由以下部分构成:摄像单元底板33;具有保护玻璃、光学系统滤光片和摄像元件等的摄像元件单元34;以及连接用挠性电路基板35构成。将摄像单元底板33在与固定框2的后方即四组框底板31的背面重叠的状态下固定。
旋转框3是光轴O方向上两端开放的圆筒形状的框部件,旋转框3的筒部外周以自由转动和进退的状态嵌入到固定框2的筒部内周。在旋转框3的外周后方部形成有:滑动自由地嵌入到固定框2的凸轮槽2a中的凸轮随动件3b,以及与长齿轮48啮合的齿轮部3a。
在旋转框3的内周部上设置有:相对光轴O倾斜的作为第一凸轮槽(第二凸轮单元)的凸轮槽3c;以及形成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的作为第一直行槽(第一凸轮单元)的直行槽3d,此外,在旋转框3的内周前端部上设置有沿着周向的周槽3e。
当将镜头镜筒1从收缩状态设定成摄像状态时,长齿轮48通过伺服电机41被驱动旋转。旋转框3经由齿轮部3a被驱动旋转,通过凸轮槽2a经由凸轮随动件3b从收缩位置向前方被送出,到达摄像状态的广角位置。此后,当进一步朝同方向驱动长齿轮48旋转时,凸轮随动件3b沿着周向在凸轮槽2a上移动,旋转框3转动移动到望远位置而不在光轴O方向上进退。
移动框4是在光轴O方向上两端开放的圆筒形状的框部件,移动框4的筒部外周相对于旋转框3的筒部内周能够自由旋转,并且在旋转限制(旋转阻止)的状态下嵌入到旋转框3的筒部内周内。移动框4的后端外周部设置有:引导突起部4a,其与固定框2的直行槽2b可滑动地接合,向外部突出设置;突起部4e,其沿着前端部外周部,与旋转框3的周槽3e可滑动地接合;以及在圆周筒部贯通内外周的槽,也就是向光轴O方向倾斜的凸轮槽4d,和沿着光轴O方向的直行槽4b、4c。
移动框4被固定框2的直行槽2b限制旋转(被阻止旋转),并且,在相对于旋转框3可旋转的状态下通过突起部4e和周槽3e与旋转框3卡口接合(bayonet)。因此,在旋转框3旋转并且进退的情况下,移动框4在旋转限制状态下与旋转框3一起向光轴方向进退移动。
内凸轮框9是在光轴O方向上两端开放的圆筒形状的框部件,嵌入到外凸轮框7的内周部并一起旋转(相对旋转被限制的状态下),在光轴O方向上两端开放),并且在光轴O方向上进退。该内凸轮框9具有:在外周后方部向外部突出设置的第一凸轮随动件即凸轮随动件9b和一体地设置在该凸轮随动件的外部前端的引导突起9a;以及直线状直行引导突起9e,其作为在外周部上沿着光轴O方向的旋转传递单元。此外,在内凸轮框9的内周部上设置有相对光轴O倾斜的凸轮槽9c和凸轮槽9da、9db,沿着周向的周槽9f,以及二组框13转动到退避位置时的退出部。
内凸轮框9的凸轮随动件9b与移动框4的凸轮槽4d可滑动地接合,引导突起9a贯插移动框4的凸轮槽4d,与旋转框3的直行槽3d自由滑动地接合。因此,内凸轮框9与旋转框3一起转动的同时,相对于移动框4在光轴O方向上进退。
浮键5是形成为中央有开口的圆板状的框部件,圆板状部嵌入到移动框4内,在旋转限制状态下在光轴O方向上进退。浮键5上设置有:向圆板状部外方突出的引导突起部5a;与引导突起部5a成对,向圆板状外周突出的突起部5a′;沿着光轴O方向向前方突出的2个直线状的直行引导件5b以及在直行引导件5b的外周部上向外周侧突出的突起5c,在浮键5的圆板状部上贴附有遮光板。
浮键5的引导突起部5a与移动框4的直行槽4b可滑动地接合。此外,突起部5a′与移动框4的直行槽4c松弛地嵌合,在某种程度上遮住从镜框前部从直行槽4c进入的不需要的光。直行引导件5b贯通内凸轮框9的内周部,在该贯通状态下,直行引导件5b上的突起5c与内凸轮框9的周槽9f可滑动地接合。因此,浮键5在通过移动框4被限制旋转的同时,与内凸轮框9在一体的状态下在光轴O方向上进退移动。
二组变焦框11由圆筒形状的框部件构成,其外周部可相对旋转地嵌入到内凸轮框9的内周部内。在二组变焦框11的内部,二组框13能够相对于摄影光路呈直角地进退,以可转动到进入位置和退避位置的状态被支撑,而且,在二组框13的后方,快门框12在沿光轴O方向可进退的状态下,在被向后方弹簧施力的状态下被支撑。
在二组变焦框11的外周部上设置有:左右地沿着光轴O方向的直行槽11c;作为第三凸轮随动件的2个凸轮随动件11a;以及沿着光轴O方向配置、且成对的2个凸轮随动件11ba、11bb。此外,在内周部上设置有可转动地支撑二组框13的与光轴O平行的支撑轴(未图示)。
浮键5的直行引导件5b可滑动地贯插到直行槽11c中,凸轮随动件11a与内凸轮框9的凸轮槽9c接合,此外,凸轮随动件11ba、11bb分别与凸轮槽9da、9db接合,二组变焦框11嵌入到内凸轮框9的内周部内。因此,二组变焦框11在通过浮键5被限制旋转(被阻止旋转)的状态下伴随内凸轮框9的旋转和进退移动,沿光轴O方向进退如下的移动量,即凸轮槽9c、9da的移动量加上移动框4、内凸轮框9各自的相对移动量而得到的移动量。
此外,在二组变焦框11的前端面上,在与一组变焦框8之间插入有压缩螺旋弹簧26,成为对二组变焦框11向后方施力,对一组变焦框8向前方施力的状态,因此,在凸轮随动件11a、11ba、11bb、凸轮随动件24与分别和它们接合的各凸轮槽之间的间隙被去除。
引导框6由在光轴O方向上两端开放的圆筒形状的框部件构成,引导框6的筒部嵌入到移动框4的筒部内周侧。从引导框6的后端外周部贯通到内周的销部件25被压入固定。在引导框6的内周部设置有沿着光轴O方向的作为第三直行槽(第四凸轮单元)的直行槽6c、6b,以及沿着后端部周向的周槽6a。
在压入到引导框6的后端部内的销部件25上形成有:向引导框6的内周侧突出的引导销部25c;向外周侧突出的引导销部25b;以及形成在引导销部25b的前端部的作为第二凸轮随动件的凸轮随动件25a。
外凸轮框7由在光轴O方向上两端开放的圆筒形状的框部件构成,筒部外周后端位于引导框6的筒部内后端部,并且,筒部外周部嵌合插入到一组变焦框8的内周部内,而且,内凸轮框9的筒部外周部嵌入到外凸轮框7的筒部内周部内。在外凸轮框7上,在后端外周部设有周槽7b和突起部7c,在外周部设有相对于光轴O方向倾斜的凸轮槽7a,在内周部上设有沿着光轴O方向的直行槽7d。内凸轮框9的直行引导突起9e与外凸轮框7的直行槽7d可滑动地接合,外凸轮框7可与内凸轮框9一起旋转,即外凸轮框7与内凸轮框9被限制相对旋转并被支撑。此外,在外凸轮框7上,在光轴O方向的前端面上设有抵接倾斜面7e,该抵接倾斜面7e与设在挡环22上的被驱动臂抵接,用于在收缩时朝闭合方向驱动阻挡叶片23。此外,在外框7的后侧端面,设置有缺口7f,该缺口7f用于避免与具有内凸轮框9的凸轮随动件9a、9b的、在外径方向上延伸的脚部的干扰。
销部件25从外周侧被压入到引导框6的后端的销孔内,使引导销部25c贯通该销孔。贯通后的引导销部25c与外凸轮框7的周槽7b可滑动地接合。此外,被压入到引导框6内的销部件25的位于朝引导框6的外方侧的突出部分的引导销部25b和凸轮随动件25a分别与移动框4的直行槽4c和旋转框3的凸轮槽3c可滑动地接合。
一组变焦框8由圆筒形状的框部件构成,筒部外周嵌入到引导框6的内周部内,并且,外凸轮框7嵌入到一组变焦框8的内周部内。在一组变焦框8的后端,压入固定有向内周侧突出的作为第四凸轮随动件的凸轮随动件24,凸轮随动件24被压入,设置有朝外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8a,并且,在相同的外周后端部上设有向外径方向突出的另外的突起部8b。
一组变焦框8使凸轮随动件24与外凸轮框7的凸轮槽7a接合并嵌入到外凸轮框7的外周内。在使一组变焦框8的突起部8a、8b与引导框6的内周侧直行槽6c、6b嵌合,并且使外凸轮框7的突起部7c与引导框6的周槽6a接合的状态下,将一组变焦框8和外凸轮框7嵌入到引导框6的内周部内。
因此,引导框6和一组变焦框8在通过移动框4被限制旋转(被阻止旋转)的状态下,在光轴O方向上可进退移动地被支撑,外凸轮框7被支撑成与引导框6在光轴O方向上一体地移动,并且,与内凸轮框9一起被旋转框3驱动旋转。而且,当引导框6通过旋转框3进退、被驱动旋转时,一组变焦框8在光轴O方向上进退如下移动量,该移动量为旋转框3和引导框6各自的相对移动量加上凸轮槽7a的移动量而得到的移动量。
一组帽单元20由一组帽21、挡环22、阻挡叶片23以及阻挡施力弹簧(未图示)构成。
一组帽21具有通过阻挡叶片23被开闭的中央开口部21a,安装在一组变焦框8的前方部。挡环22以能够以光轴O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被支撑在一组变焦框8的前表面,与外凸轮框7的转动联动起来进行阻挡叶片23的开闭。阻挡叶片23由被一组帽的支撑轴21b转动支撑的一对阻挡叶片构成,被收纳在一组帽21与挡环22之间,被上述阻挡施力弹簧朝打开方向施力。
接着,对具有上述结构的镜头镜筒1的进退动作进行说明。
当镜头镜筒1处于收缩状态时,如图4所示,各镜框部件在重叠状态下被送入到固定框2的内部。在该收缩状态下,通过设置在四组框32上的退避凸轮32a驱动二组框13旋转,具有光轴O′的二组透镜62从摄影光路退避。此外,设置在变焦镜头镜筒前端部的镜头阻挡件23也关闭。
在将镜头镜筒1从上述收缩状态设置为可摄影的广角状态的情况下,对伺服电机41进行旋转驱动,对旋转框3进行顺时针的旋转驱动。旋转框3在通过凸轮槽2a旋转的同时,在光轴O方向上被送出至广角位置(图5)。与此同时,与挡环22的被驱动臂抵接的外凸轮框7的抵接倾斜面7e的抵接被解除,阻挡叶片23联动而成为打开状态。
伴随旋转框3的旋转、移动,浮键5在光轴O方向上移动,内凸轮框9一边旋转一边在光轴O方向上移动,伴随该移动,二组变焦框11被送出至广角位置。通过二组变焦框11的送出,二组框13的凸轮随动件13b沿着退避凸轮32a被驱动旋转,进而,当分离时,二组框13逆时针转动,二组透镜62进入摄影光路内。此外,快门框12通过施力弹簧的作用力相对于二组变焦框11移动到后方侧相分离的位置。
另一方面,由于引导框6也伴随旋转框3的旋转和在光轴O方向上的移动而被送出,因此,一组变焦框8经由进行旋转、进退的外凸轮框7被送出到广角位置。当镜头镜筒1处于广角状态时,二组变焦框11位于比一组透镜61的位置靠近摄像元件单元34的位置,内凸轮框9的后端面与外凸轮框7的后端面相比在光轴O方向上位于后侧。而且,内凸轮框9的前端面与外凸轮框7的后端面相比在光轴O方向上位于前侧,并且,内凸轮框9的前端面位于外凸轮框7的前端面与后端面之间。而且,此时,作为外观部件的旋转框3的前端面位于固定框2的前端面的前方,旋转框3的后端面位于固定框2的内部,引导框6的前端面位于旋转框3的前端面的前方,引导框6的后端面位于旋转框3的内部,一组变焦框8的前端面位于引导框6的前端面的前方,一组变焦框8的后端面处于引导框6的内部,它们呈所谓的笋状在光轴O方向上延伸。
在二组变焦框11和一组变焦框8到达上述可摄影的广角位置后,在使镜头镜筒1处于可摄影的变焦标准状态或望远状态的情况下,进一步对旋转框3进行转动驱动,二组变焦框11和一组变焦框8朝向各自的变焦位置进退移动(图6、图7)。然后,当镜头镜筒1处于望远状态时,二组变焦框11处于比摄像元件单元34的位置更靠近一组透镜61的位置。此外,内凸轮框9的前端面与外凸轮框7的前端面相比在光轴O方向上位于前侧。内凸轮框9的后端面与外凸轮框7的前端面相比在光轴O方向上位于后侧。
在镜头镜筒1的上述各变焦状态中,三组框14通过对焦电机51的旋转驱动经由对焦驱动单元18被送出,以使得三组透镜63位于对焦位置。
接着,对变焦驱动单元17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8至图11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例,伺服电机41是构成为驱动从主体部突出的圆棒状的轴41b进行旋转的DC伺服电机。伺服电机41具有设置在主体部上的大致平面状的座面部41c,在座面部41c上与齿轮箱44相接。
轴41b从座面部41c突出。轴41b被配设成在座面部41c的中央部与座面部41c大致垂直。
此外,在座面部41c上,在轴41b的周围设置有用于将主体部固定到齿轮箱44上的一个或多个螺孔41a。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在座面部41c上设置有一对螺孔41a。将一对螺孔41a配设在从轴41b离开大致相等的规定距离的位置,并且使轴41b位于它们之间。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螺孔41a被配设成以轴41b作为对称轴的大致对称的位置关系,不过,一对螺孔41a与轴41b之间的位置关系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可以为任意的位置关系。
在齿轮箱44上设置有固定伺服电机41的电机固定壁44e。在电机固定壁44e的一个面上,形成有与伺服电机41的座面部41d相接的着座部44g。
在电机固定壁44e上形成有轴贯插部44f,该轴贯插部44f在伺服电机41的座面部41d与着座部44g相接的状态下供轴41b贯通插入电机固定壁44e。轴贯插部44f可以为四周封闭的孔状的形状,也可以为一部分在电机固定壁44e的侧部上开放的缺口状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轴贯插部44f为细长的缝隙状,长方向的一端具有在电机固定壁44e的侧部上开放的形状。这样,通过使轴贯插部44f成为在电机固定壁44e的侧部上开放的形状,能够在将直径比轴贯插部44f的开口直径大的驱动齿轮42固定在轴41b的前端部的状态下,进行伺服电机41向齿轮箱44的拆装。
此外,在电机固定壁44e上形成有螺钉贯插孔44a,该螺钉贯插孔44a在伺服电机41的座面部41d与着座部44g相接的状态下,在对应于螺孔41a的位置贯通电机固定壁44e。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机固定壁44e上形成有一对螺钉贯插孔44a。
将螺钉49从电机固定壁44e的与着座部44g相反的一侧插入到螺钉贯插孔44a中,并与伺服电机41的螺孔41a螺合,由此将伺服电机41固定到电机固定壁44e上。
在伺服电机44的轴41b上固定有驱动齿轮42和旋转缝隙板70。旋转缝隙板70在驱动齿轮42与座面部41c之间被固定在轴41b上。此外,也可以为将旋转缝隙板70相对于驱动齿轮42配设在轴41b的前端侧的方式。
通过例如压入或粘接剂等将驱动齿轮42固定在轴41b的前端。在驱动齿轮42的基端部上形成有与后述的旋转缝隙板70接合的接合部42a。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接合部42a为沿着轴41b向基端方向突出的凸部。这里,驱动齿轮42的基端部是指,在驱动齿轮42被固定到轴41b上的状态下,靠近轴41b的基端的一侧的端部,并且是靠近驱动齿轮42的伺服电机41的主体部侧的端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驱动齿轮42是作为螺钉状的齿轮的蜗杆,不过驱动齿轮42的形态是根据镜头镜筒1的形状而适当选定的,驱动齿轮42也可以是平齿轮或斜齿轮等其他形态。
旋转缝隙板70构成为具有:在固定到轴41b上的状态下相对于旋转中心轴(轴41b的中心轴)大致垂直的板状的部位;以及多个作为贯通孔的缝隙,它们被配置成从该板状的部位的旋转中心轴起大致在同一直径上、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这里,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是指,配设成在旋转缝隙板70以固定的旋转速度旋转的情况下,光遮断器50的缝隙通过的检测周期固定。
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镜筒1构成为,通过固定在齿轮箱44上的光遮断器50来检测该缝隙的通过,由此检测伺服电机44的旋转速度。这样,由于通过对设置在与电机的轴一起旋转的板状的部位上的缝隙的通过进行检测,来检测电机的旋转速度的技术为公知技术,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如图11所示,旋转缝隙板70具有从旋转中心轴以放射状延伸的多个叶片状(花瓣状、刀片状)的叶片部,构成为以在周向上具有预定间隙的状态大致等间隔地配设该多个叶片部。在旋转中心轴的轴向上,多个叶片部被配设在大致相同的位置。即,将多个叶片部配设在与旋转中心轴大致垂直的同一平面上。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缝隙板70中,在同一平面上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设多个叶片部而得到的叶片部之间的间隙构成作为贯通孔的缝隙。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旋转缝隙板70构成为具有以大致45度的周期配设的8个叶片部。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缝隙板7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旋转缝隙板70通过将可分割的2个部件进行组合而构成。以下,将构成旋转缝隙板70的2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称为第1部件71,将另一个部位称为第2部件72。
在旋转缝隙板70被固定在轴41b上的状态下,第1部件71被配设在相比第2部件72靠近驱动齿轮42的位置。
第1部件71构成为具有:构成为可相对于轴41b固定位置的第1固定部71b,以及由旋转缝隙板70的多个叶片部中的一部分叶片部构成的第1叶片部71a。第1叶片部71被配设成从第1固定部71b延伸。
另一方面,第2部件72构成为具有:构成为可相对于轴41b固定位置的第2固定部72b,以及由旋转缝隙板70的多个叶片部中的非第1叶片部71a的其余全部叶片部构成的第2叶片部72a。第2叶片部72a被配设成从第2固定部72b延伸。
即,旋转缝隙板70的多个叶片部被分割成由第1叶片部71a和第2叶片部72a构成的2个组,作为一个组的第1叶片部71a属于第1部件71,作为另一个组的第2叶片部72a属于第2部件72。此外,第1叶片部71a可以由一个叶片部构成,也可以由多个叶片部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旋转缝隙板70的8个叶片部中,绕旋转中心轴以大致90度的周期配设的4个叶片部为第1叶片部71a,其余的以大致90度的周期配设的4个叶片部为第2叶片部72a。
这里,对在本发明中将旋转缝隙板70的多个叶片部分成第1叶片部71a和第2叶片部72a的条件进行说明。对第1叶片部71a进行选择以成为如下配置:在将被固定于轴41b的状态的伺服电机41固定在电机固定壁44e上的情况下,具有第1叶片部71a的第1部件71与螺钉49和用于转动螺钉49的工具(螺丝刀)之间不发生干扰。其余的叶片部被选择作为第2叶片部72a。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由于第1叶片部71a由以大致90度的周期配设的4个叶片部构成,因此通过适当地转动固定了第1部件71的轴41b,能够获得在从沿着旋转中心轴(轴41b)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螺钉49(螺孔41a)与第1叶片部71a不重叠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作为螺丝刀的工具80与第1叶片部71a不发生干扰。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旋转缝隙板70构成为具有8个叶片部的情况下,选择1到7个叶片部作为第1叶片部71a。
如前述那样,第1部件71由第1固定部71b和第1叶片部71a构成,它们通过树脂的一体成型而形成。
如图13和图15所示,第1部件71的第1固定部71b具有嵌合孔71c,该嵌合孔71c具有与轴41b嵌合的内径。嵌合孔71c具有相对于轴41b的外形无间隙地嵌合的内径。这样的无间隙的嵌合被称为盈配合或轻压入。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第1固定部71b构成为能够从径向外侧对轴41b进行嵌合。具体地,在第1固定部71b上形成有缺口部71d,该缺口部71d形成为从第1固定部71b的外周面到嵌合孔71c的范围。由于缺口部71d的存在,嵌合孔71c成为向径向外侧开放的状态。缺口部71d被设置于周向上与从第1固定部71b延伸的第1叶片部71a不重叠的位置。
缺口部71d的宽度比嵌合孔71c的直径小。将轴41b从第1固定部71b的外侧以撑开缺口部71d的方式押入,由此能够将轴41b嵌入到嵌合孔71c内。
此外,将缺口部71d的宽度设定为,在轴41b被夹入到缺口部71d内的状态下的第1固定部71b的变形在弹性变形的区域内。
此外,第1部件71也可以为不具有缺口部71d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轴41b的前端压入到嵌合孔71c内,使第1部件71固定到轴41b上。
在轴41b嵌合到嵌合孔71c内的状态下,由于缺口部71d的宽度小于轴41b的外径,因此,只要不施加使第1固定部71b变形的外力而撑开缺口部71d,轴41b与第1固定部71b的嵌合状态就不会破坏。
第1固定部71b的缺口部71d与凸形状的接合部42a接合,该接合部42a从驱动齿轮42沿着旋转中心轴朝向第1部件71突出。通过缺口部71d与接合部42a之间的接合,完成了第1部件71相对于驱动齿轮42的绕旋转中心轴的定位,两者间的相对旋转被阻止。即,缺口部71d既是用于将轴41b导入到嵌合孔71c内的部位,也是用于进行驱动齿轮42与第1部件71之间的定位的接合部。
第1叶片部71a是从第1固定部71b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延伸至距离旋转中心轴预定距离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述那样,4个第1叶片部71a被配设成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
第1叶片部71a被配置成,在将第1固定部71b固定到轴41b上的状态下,其位于第1固定部71b的与驱动齿轮4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上。换言之,第1叶片部71a被配设在第1固定部71b的、沿着旋转中心轴的方向上靠近第2部件72的一侧的端部上。这是因为:通过将第1叶片部71a配设在靠近第2部件72的位置上,能够容易地将第1叶片部71a与设置在第2部件72上的第2叶片部72a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此外,在图示的本实施方式中,在从旋转中心轴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图13的视角),第1叶片部71a具有伴随朝向径向外侧宽度以扇形变宽的形状,但是,第1叶片部71a也可以为朝向径向外侧保持大致相同的宽度而延伸的方式。
此外,在将第1固定部71b固定在轴41b的状态下,在第1固定部71b的与驱动齿轮4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上形成有第1接合部71e,该第1接合部71e构成为通过与后述第2部件72的第2接合部72e接合,进行第1部件71和第2部件72的绕旋转中心轴的定位。这里,将第1部件71的接合部71e与第2部件72的接合部72e的定位设定成:第1叶片部71a和第2叶片部72a被配置在大致同一平面上,并且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配置。
此外,构成为,通过第1部件71和第2部件72沿着旋转中心轴进行相对移动,来进行第1部件71的接合部71e与第2部件72的接合部72e的接合和接合的解除。
具体地,第1接合部71e设置在第1固定部71b的、靠近第2部件72的一侧的端部,是后述的第2叶片部72a的基部从沿着旋转中心轴的方向嵌入到其内部的凹形状的部位。如图13所示,第1接合部71e被配设成在从旋转中心轴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位于与第1叶片部71a相位错开45度的位置。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凹形状的第1接合部71e具有如下深度,该深度使得在第2叶片部72a嵌入到其内部的状态下,第1叶片部71a和第2叶片部72a位于大致同一平面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缺口部71d的位置上没有形成第1接合部71e。
如前述那样,第2部件72由第2固定部72b和第2叶片部72a构成,它们通过树脂的一体成型而形成。
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2部件72的第2固定部72b具有嵌合孔72c,该嵌合孔72c具有与轴41b嵌合的内径。嵌合孔72c具有相对于轴41b的外形无间隙地嵌合的内径。这样的无间隙的嵌合被称为盈配合。
第2固定部72b构成为能够从径向外侧对轴41b进行嵌合。具体地,在第2固定部72b上形成有缺口部72d,该缺口部72d形成为从第2固定部72b的外周面到嵌合孔72c的范围。由于缺口部72d的存在,嵌合孔72c成为向第2固定部72b的径向外侧开放的状态。缺口部72d被设置于在周向上与从第2固定部72b延伸的第2叶片部72a不重叠的位置。
缺口部72d的宽度比嵌合孔72c的直径小。将轴41b从第2固定部72b的外侧以撑开缺口部72d的方式押入,由此能够将轴41b嵌入到嵌合孔72c内。
此外,将缺口部72d的宽度设定为,在轴41b被夹入到缺口部72d内的状态下的第2固定部72b的变形在弹性变形的区域内。
在轴41b嵌合到嵌合孔72c内的状态下,由于缺口部72d的宽度小于轴42b的外径,并且嵌合孔72c与轴41b处于盈配合的关系,因此,只要不施加使第2固定部72b变形的外力而撑开缺口部72d,轴41b与第2固定部72b的嵌合状态就不会破坏。
第2叶片部72a是从第2固定部72b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延伸至距离旋转中心轴预定距离的部位。在光遮断器50的检测范围内,第2叶片部72a具有与第1叶片部71a大致相同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述那样,4个第2叶片部72a被配设成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第2叶片部72a被配设成,在第2固定部72b被固定在轴41b上的状态下,其位于第2固定部72b的、靠近第1部件71的一侧的端部。
此外,在第2固定部72b上设置有第2接合部72e,该第2接合部72e与设置在前述的第1部件71上的第1接合部71e接合。第2接合部72e构成为:通过与第1部件71的接合部71e接合,进行第1部件71与第2部件72的绕旋转中心轴的定位。
如前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第2叶片部72a的基部嵌入到形成于第1部件71的凹形状的接合部71e内,因此,第2叶片部72a的基部作为接合部72e发挥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第1部件71和第2部件72双方与轴41b的嵌合状态下,使第1部件71和第2部件72沿着轴41b向彼此相对靠近的方向滑动,由此第1部件71的接合部71e与第2部件72的接合部72e接合。
而且,如图17所示,在第1部件71的接合部71e与第2部件72的接合部72e接合的状态下,第2叶片部72a被配设在相对于第2叶片部71a相位错开45度的位置。即,由第1叶片部71a和第2叶片部72a构成的8片叶片部被配置成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此外,在该状态下,第1叶片部71a和第2叶片部72a配置在针对旋转中心轴方向与旋转中心轴大致垂直的同一平面上。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旋转缝隙板70通过组合第1部件71和第2部件72而构成。
接着,对在变焦驱动单元17中将伺服电机41、驱动齿轮42、旋转缝隙板70组装到齿轮箱44中的顺序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8所示,将驱动齿轮42和第1部件71压入到伺服电机41的轴41b上并固定。此时,使驱动齿轮42的接合部42a与第1部件71的缺口部71d接合。
接着,如图19所示,将轴41b贯通插入到电机固定壁44e的缝隙状的轴贯插部44f中,从而将伺服电机41配置到预定的位置,并通过螺钉49将伺服电机41固定到电机固定壁44e上。此时,如前述那样,第1叶片部71a被配置为与螺钉49和用于转动螺钉49的工具80之间不发生干扰。
接着,如图20所示,使第2部件72与轴41b嵌合。在该状态下,第1部件71和第2部件72为在旋转中心轴方向上彼此分离的状态。接着,使第2部件72沿着轴41b向靠近第1部件71的方向滑动,使第1部件71的接合部71e与第2部件72的接合部72e接合。通过该操作,固定在轴41b上的旋转缝隙板被组装完成。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镜筒1中,在旋转缝隙板70中,将用于构成缝隙的多个叶片部中的一部分作为第1叶片部71a设置在第1部件上,将其余的作为第2叶片部72a设置在第2部件上。而且,第2部件72构成为能够从径向外侧对轴41b进行嵌合。
这样,通过将叶片部分为2个组并设于第1部件71和第2部件72,在各个叶片部的组中,产生相邻的叶片部的间隔较宽的部位。如果在该叶片部的间隔较宽的部位设置用于将轴41嵌入至贯通孔71e和72e的缺口部71d和72d,则缺口部71d和72d的存在使得在将叶片部在周向上密集配置的情况下不会造成妨碍。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构成旋转缝隙板70的第1部件71和第2部件72能够从径向外侧对轴进行嵌合,能够提高装配性,并且能够增加旋转缝隙板的缝隙数量。此外,由于装配性的提高使得伺服电机41的配置的自由度提高,因此,本发明对镜头镜筒的小型化也有所贡献。
此外,设置在第1部件71上的第1叶片部71a被配置成与螺钉49和用于转动螺钉49的工具80之间不发生干扰。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第1部件71被固定在轴41b上的状态下,将伺服电机41固定在电机固定壁44e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缝隙板70具有的叶片部的数量为8个,但叶片部的数量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多于或少于8个。
此外,构成旋转缝隙板70的第1部件71也可以为与驱动齿轮42一体成型的方式。在图21中示出该变形例。如图21所示,在本变形例中,第1部件71的固定部71b与驱动齿轮42成为一体。
在这样的变形例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此外,由于螺钉49和用于转动螺钉49的工具80与第1叶片部71a不发生干扰,因此,能够在驱动齿轮42(以及第1部件71)被固定在轴41b上的状态下,将伺服电机41固定在电机固定壁44e上。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违背权利要求书和整个说明书所示出的发明的主旨或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地变更,伴随这样的变更的镜头镜筒也仍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本发明的镜头镜筒不限于设置在所谓的数字照相机中的方式,当然也可以为设置在具有便携通信终端、游戏机、数字媒体播放器等具有摄像功能的电子设备中的方式。

Claims (2)

1.一种镜头镜筒,其具有:伺服电机;旋转缝隙板,其固定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轴上,具有由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设的多个叶片部间的间隙形成的多个缝隙;以及光遮断器,其检测与所述轴一起旋转的所述旋转缝隙板的所述缝隙的通过,该镜头镜筒的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缝隙板由第1部件和第2部件构成,
所述第1部件具有:第1固定部,其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轴固定;以及第1叶片部组,其由所述多个叶片部中的一个或多个叶片部构成,
所述第2部件具有:第2固定部,其构成为能够从径向外侧与所述轴嵌合,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轴固定;第2叶片部组,其由所述多个叶片部中的所述第1叶片部组以外的叶片部构成;以及接合部,其构成为通过与所述第1固定部接合,进行所述第2固定部相对于所述第1固定部绕所述轴的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镜头镜筒,其特征在于,
该镜头镜筒具有固定在所述轴上的驱动齿轮,
所述第1部件在所述第1固定部中与所述驱动齿轮为一体。
CN201310426418.4A 2012-09-18 2013-09-18 镜头镜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760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04714 2012-09-18
JP2012204714A JP2014059467A (ja) 2012-09-18 2012-09-18 レンズ鏡筒
JPJP2012-204714 2012-09-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6074A CN103676074A (zh) 2014-03-26
CN103676074B true CN103676074B (zh) 2015-11-04

Family

ID=50314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2641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76074B (zh) 2012-09-18 2013-09-18 镜头镜筒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059467A (zh)
CN (1) CN1036760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90853B2 (ja) * 2015-03-23 2018-09-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駆動ユニット及びレンズ鏡胴
US11252318B2 (en) * 2018-09-06 2022-02-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235701A (zh) * 2022-06-13 2022-10-25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用于水下恶劣工况的成像装置及其环境适应性验证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92989A (en) * 1996-05-30 1999-04-06 Minolta Co., Ltd. Rotation device and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rotation device
CN1396691A (zh) * 2001-07-06 2003-02-12 佳能株式会社 电机以及摄像装置
CN1542533A (zh) * 2003-04-30 2004-11-03 ������������ʽ���� 光量调节装置、拍摄装置和滤光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43689A (ja) * 2000-05-30 2001-12-1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信号検出装置
JP2004252200A (ja) * 2003-02-20 2004-09-09 Olympus Corp レンズ鏡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92989A (en) * 1996-05-30 1999-04-06 Minolta Co., Ltd. Rotation device and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rotation device
CN1396691A (zh) * 2001-07-06 2003-02-12 佳能株式会社 电机以及摄像装置
CN1542533A (zh) * 2003-04-30 2004-11-03 ������������ʽ���� 光量调节装置、拍摄装置和滤光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59467A (ja) 2014-04-03
CN103676074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76171B2 (ja)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
KR100950896B1 (ko) 이미지 센서용 각도 조정 장치를 가진 촬상 장치
JP3762602B2 (ja)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のレンズ枠案内装置
JP3569478B2 (ja)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
CN102313958B (zh) 镜头镜筒
WO2014136457A1 (ja) 光量調節装置および光学機器並びに撮像装置
CN100510828C (zh) 镜头筒和使镜头筒从摄影状态转换为收纳状态的方法
US20120070138A1 (en) Lens barrel
US20100202068A1 (en) Lens barrel structure
CN103676074B (zh) 镜头镜筒
US8472127B2 (en) Lens barrel
CN102053337B (zh) 变焦镜头镜筒
KR20090088327A (ko) 광학 장치의 차광 구조
US8385733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8964306B2 (en) Lens barrel
KR101953307B1 (ko) 셔터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촬영 장치
CN102540392A (zh) 镜头筒及光学设备
CN104423011B (zh) 镜头镜筒
JP2015169808A (ja) レンズフード及び撮像装置
JP2013003591A (ja) ズームレンズ
JP2014106264A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004223B2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US8810920B2 (en) Lens barrel
US8503103B2 (en) Lens barrel
JP7189699B2 (ja) ズームレン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2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