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3227A - 车辆用照明灯具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照明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3227A
CN102313227A CN2011101937516A CN201110193751A CN102313227A CN 102313227 A CN102313227 A CN 102313227A CN 2011101937516 A CN2011101937516 A CN 2011101937516A CN 201110193751 A CN201110193751 A CN 201110193751A CN 102313227 A CN102313227 A CN 1023132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ransparent member
zone
optical axis
front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937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3227B (zh
Inventor
大谷友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13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3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3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32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3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lectors
    • F21S41/32Optical layout thereof
    • F21S41/33Multi-surface reflectors, e.g. reflectors with facets or reflectors with portions of different curv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0091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using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4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21S41/147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the main emission direction of the LED being angled to the optical axis of the illuminating dev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4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21S41/155Surface emitters, e.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2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1/285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not provided in groups F21S41/24-F21S41/28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3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lectors
    • F21S41/32Optical layout thereof
    • F21S41/321Optical layout thereof the reflector being a surface of revolution or a planar surface, e.g. trunca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3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lectors
    • F21S41/32Optical layout thereof
    • F21S41/322Optical layout thereof the reflector using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3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lectors
    • F21S41/32Optical layout thereof
    • F21S41/33Multi-surface reflectors, e.g. reflectors with facets or reflectors with portions of different curvature
    • F21S41/334Multi-surface reflectors, e.g. reflectors with facets or reflectors with portions of different curvature the reflector consisting of patch like sectors
    • F21S41/336Multi-surface reflectors, e.g. reflectors with facets or reflectors with portions of different curvature the reflector consisting of patch like sectors with discontinuity at the junction between adjacent area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3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lectors
    • F21S41/32Optical layout thereof
    • F21S41/3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reflectors
    • F21S41/365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reflectors successively reflecting the l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2/00Exteri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for illuminating purpos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照明灯具,其具有发光元件及透光部件,可以形成具有水平及倾斜明暗截止线的近光用配光图案,并且提高灯具设计的自由度。其构成为,使来自发光元件的光在透光部件的前表面进行内反射后,在其后表面(14b)再次进行内反射,并从该前表面射出。此时,前表面由朝向斜上方的平面构成,另外,使发光元件中的发光面的下端缘(12A1)位于与光轴(Ax)正交的水平线上。在此基础上,在透光部件的后表面上,将位于本车线侧的斜下方的第1区域(Z1)的、与在从正面观察灯具下向光轴(Ax)凸起地延伸的规定曲线(C1)相比位于内周侧的内周侧区域(Z1i),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形成用的区域。

Description

车辆用照明灯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照明灯具,其构成为,使来自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的光,通过配置在发光元件前方侧的透光部件向前方射出。
背景技术
当前,例如如“专利文献1”的记载所示,已知下述车辆用照明灯具,其构成为,使来自位于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上的规定点的附近且朝向前方配置的发光元件的光,通过配置在其前方侧的透光部件向前方射出。
在该车辆用照明灯具中构成为,使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至透光部件,在其前表面进行内反射后,在其后表面再次进行内反射,并从其前表面射出。此时,在该透光部件前表面的中央区域上,实施了用于使来自发光元件的光进行内反射的镜面处理。
另外,在该“专利文献1”中还记载了下述结构,即,发光元件配置为,其发光面的下端缘位于与光轴正交的水平线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17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通过采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可以使车辆用照明灯具构成为薄型,此时,如果将发光元件配置为,其发光面的下端缘位于与光轴正交的水平线上,则可以形成在上端部具有水平明暗截止线的配光图案。
但是,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照明灯具中,可以利用该照射光形成的明暗截止线仅是以一条直线状延伸的水平明暗截止线。
因此,存在下述问题,即,在要使用该车辆用照明灯具形成前照灯的近光用配光图案的情况下,如上述“专利文献1”的记载所示,需要同时使用用于形成水平明暗截止线的车辆用照明灯具、和利用与其相同结构且倾斜配置的用于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的车辆用照明灯具。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照明灯具存在下述问题,即,由于其透光部件的前表面由与光轴正交的平面构成,所以在采用配置有从透光部件的前方侧向后方大幅倾斜的透光罩的灯具结构的情况下,透光部件容易与透光罩干涉,制约灯具设计的自由度。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照明灯具,其构成为使来自发光元件的光通过配置在发光元件前方侧的透光部件向前方射出,在该车辆用照明灯具中,可以利用该照射光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并且可以提高灯具设计的自由度。
本发明通过对透光部件的形状及其后表面的结构想办法,从而实现上述目的。
即,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灯具,其具有:发光元件,其在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上的规定点的附近,朝向前方配置;以及透光部件,其配置在该发光元件的前方侧,该车辆用照明灯具构成为,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至所述透光部件,在利用该透光部件的前表面进行内反射后,利用该透光部件的后表面再次进行内反射,并从该透光部件的前表面射出,
该车辆用照明灯具的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配置为,具有下端缘以直线状延伸的发光面,并且使该发光面的下端缘位于与所述光轴正交的水平线上,
所述透光部件的前表面由包含与所述光轴正交的水平线的朝向斜上方的平面构成,并且所述透光部件的后表面由将旋转抛物面作为基准面而形成的规定的光反射控制面构成,该旋转抛物面将相对于该透光部件的前表面与所述规定点对称的位置作为焦点,并且具有相对于所述光轴朝向前方向上倾斜的中心轴,
在所述透光部件的前表面中的、以与连结所述规定点和所述焦点而成的直线的交点为中心的规定范围内的中央区域,实施镜面处理,并且在所述透光部件的后表面上实施镜面处理,
所述透光部件的后表面中的、相对于所述光轴位于本车线侧的斜下方的第1区域,以在从正面观察灯具下朝向所述光轴凸起地延伸的规定曲线为边界,划分为内周侧区域和外周侧区域,
所述第1区域的内周侧区域构成为,作为用于利用来自该区域的反射光形成朝向本车线侧向斜上方延伸的倾斜明暗截止线的区域。
上述“发光元件”只要是具有下端缘以直线状延伸的发光面的部件即可,对于该发光面的具体形状及大小不特别限定。另外,该“发光元件”只要配置为使其发光面的下端缘位于与光轴正交的水平线上即可,对于其左右方向的具体位置不特别限定。另外,该“发光元件”朝向前方配置,但此时,也可以朝向灯具正面方向配置,也可以朝向相对于灯具正面方向向上下倾斜的方向配置。
上述“将旋转抛物面作为基准面而形成的规定的光反射控制面”的具体形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由旋转抛物面自身构成的形状、在旋转抛物面上形成多个反射元件的形状、或者由将旋转抛物面变形而成的曲面所构成的形状等。
上述“镜面处理”表示用于可以实现镜面反射的处理,当然可以通过蒸镀铝等表面处理而实施镜面处理,但也可以通过粘贴具有镜面的部件等而实施镜面处理。
另外,该“镜面处理”可以构成为,针对透光部件的后表面在其整个区域上实施,也可以构成为,不对处于将来自透光部件的前表面的内反射光进行全反射的位置关系的区域实施。
发明的效果
如上述结构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灯具构成为,将来自位于向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上的规定点的附近且朝向前方配置的发光元件的光,入射至配置于发光元件前方侧的透光部件,利用透光部件的前表面进行内反射后,利用透光部件的后表面再次进行内反射,并从该前表面射出,由于上述发光元件配置为,其发光面的下端缘位于与光轴正交的水平线上,所以可以容易地形成在上端部具有水平明暗截止线的配光图案。
另外,由于上述透光部件的前表面由包含与光轴正交的水平线在内的朝向斜上方的平面构成,另外,其后表面由将旋转抛物面作为基准面而形成的规定的光反射控制面构成,其中,该旋转抛物面将相对于该透光部件的前表面与所述规定点对称的位置作为焦点,并且具有相对于所述光轴朝向前方向上倾斜的中心轴,所以可以在该基准面上出现特别位置,在该特别位置处,利用来自作为该基准面的旋转抛物面的反射光形成的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光源像,成为具有朝向本车线侧向斜上方延伸的上端缘的光源像。
对于该特别位置,具体地说,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结果,确认为下述位置,即,其处于透光部件的后表面上的相对于光轴位于本车线侧的斜下方的第1区域中,位于在从正面观察灯具下朝向光轴凸起地延伸的规定曲线上的位置处。
基于上述知识,由于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灯具中,透光部件的后表面上的、第1区域的内周侧区域中的上述规定曲线的附近区域,构成为用于利用来自该区域的反射光形成朝向本车线侧向斜上方延伸的倾斜明暗截止线的区域,所以不仅可以形成水平明暗截止线,还可以同时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
而且,由于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灯具中,其透光部件的前表面由包含与光轴正交的水平线的朝向斜上方的平面构成,所以即使采用配置有从透光部件的前方侧向后方大幅倾斜的透光罩的灯具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使透光部件不会与透光罩发生干涉。
如上述所示,根据本发明,在构成为使来自发光元件的光通过配置于其前方侧的透光部件向前方射出的车辆用照明灯具中,可以利用该照射光形成具有水平及倾斜明暗截止线的近光用配光图案,并且可以提高灯具设计的自由度。
在上述结构中,只要在透光部件的后表面上的位于包含光轴在内的水平面附近的第2区域,构成为用于利用来自该第2区域的反射光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明暗截止线的区域,则可以得到下述作用效果。
即,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灯具中,如上述所示,由于发光元件配置为,其发光面的下端缘位于与光轴正交的水平线上,所以可以容易地形成在上端部具有水平明暗截止线的配光图案,此时,在第2区域由上述基准面自身(即旋转抛物面)构成的情况下,由于利用来自位于包含光轴在内的水平面附近的第2区域的反射光所形成的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光源像,其上端缘位于大致同一水平面上,所以通过将该第2区域选择为用于利用来自该第2区域的反射光形成水平明暗截止线的区域,从而可以形成清晰的水平明暗截止线。
在上述结构中,如果发光元件构成为,将其发光面的下端缘中的本车线侧的端点配置为,与光轴相比位于本车线侧且位于该光轴附近,则可以得到下述作用效果。
即,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将利用用于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的第1区域的反射光所形成的光源像,形成在水平明暗截止线和倾斜明暗截止线之间的交点即拐点的本车线侧附近的位置处。并且由此,可以在最佳位置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的高亮度区域即热区。
另外,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从而对于利用用于形成水平明暗截止线的第2区域的反射光所形成的光源像,在第2区域由上述基准面自身构成的情况下,可以形成于拐点的本车线侧附近的位置处。因此,如果以使该光源像向逆向车线侧适当位移的方式形成第2区域的表面形状,则可以兼顾形成清晰的水平明暗截止线和确保热区的亮度。
在上述结构中,如果将透光部件的前表面中的中央区域(即,以连结规定点和焦点而成的直线与透光部件的前表面的交点为中心的规定范围内的、实施了镜面处理的区域)设定为以上述交点为中心的圆环状区域,并且,将该透光部件的前表面中的位于圆环状区域的内周侧的区域构成为棱镜部,其中,该棱镜部将到达该区域的来自发光元件的光在上下方向上向靠近光轴的方向偏转射出,则可以将利用来自该棱镜部的出射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追加形成在利用由透光部件的后表面进行内反射后的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上,由此,可以实现光源光束的有效利用。而且此时,可以在利用由透光部件的后表面进行内反射后的光所形成的较亮而较小的配光图案的周围,容易地以任意尺寸形成较暗而较大的配光图案。因此,可以将利用来自车辆用照明灯具的照射光所形成的近光用配光图案,形成为配光不均较少的配光图案。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灯具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剖面图。
图3是图2的III部详细图。
图4是透视地表示利用从上述车辆用照明灯具向前方照射的光,在配置于灯具前方25m的位置处的假想铅直屏幕上形成的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图。
图5是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透光部件的后表面上的第1区域的整个区域由旋转抛物面构成的情况下,利用来自该第1区域上的多个位置的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发光面的光源像的图。
图6是表示构成上述近光用配光图案中的一部分配光图案的光源像的图。
图7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是与图2相同的图。
图8是表示上述变形例的作用的图,是与图4相同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灯具10的正视图。另外,图2是图1的II-II线剖面图,图3是图2的III部详细图。
如上述附图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灯具10具有下述部分而构成:发光元件12,其位于向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Ax上的规定点A附近,朝向前方配置;透光部件14,其相对于该发光元件12配置在前方侧;金属制的支撑板16,其支撑发光元件12;以及金属制的散热器18,其固定在该支撑板16的后表面上。
该车辆用照明灯具10在可调整光轴地组装于未图示的灯体等上的状态下使用,在该光轴调整完毕的状态下,其光轴Ax相对于车辆正面方向朝下0.5~0.6°程度地延伸。并且,利用来自该车辆用照明灯具10的照射光,形成如图4所示的左配光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1。
此时,组装有该车辆用照明灯具10的前照灯如图2所示,形成为其透光罩50沿着车体前端部的上部表面的设计线,向后方侧朝向上方大幅倾斜地延伸。
发光元件12是白色发光二极管,由水平方向串联配置的4个发光芯片12a和对它们进行支撑的基板12b构成。
4个发光芯片12a在彼此大致紧密结合配置的状态下,将它们的前表面利用薄膜进行密封,由此,在从正面观察灯具下,构成以横向长的矩形形状发光的发光面12A。此时,各发光芯片12a具有1×1mm左右的正方形的外形形状,由此,发光面12A形成为具有1×4mm左右的外形形状。
该发光元件12配置为,使其发光面12A的下端缘12A1位于在规定点A处与光轴Ax正交的水平线上,并且,使其下端缘12A1中的本车线侧(在从正面观察灯具下为右侧)的端点B与该光轴Ax相比位于本车线侧且位于该光轴Ax的附近(具体地说,例如距离光轴Ax为0.3~1.0mm左右的位置)。此时,该发光元件12配置为,通过规定点A的发光面12A的法线N朝向前方且向上30°左右。
透光部件14由丙烯树脂成型品等透明的合成树脂成型品构成,在从正面观察灯具下具有圆形的外形形状。此时,该透光部件14的外径尺寸设定为φ100mm左右的值。而且,该透光部件14构成为,使得从发光元件12射出的光入射至该透光部件14,在利用其前表面14a进行内反射后,利用其后表面14b再次内反射,并从其前表面14a向前方射出。
该透光部件14的前表面14a由包含与光轴Ax正交的水平线在内的朝向斜上方的平面构成。此时,该前表面14a相对于与光轴Ax正交的平面向后方侧倾斜45°左右。
并且,在该透光部件14的前表面14a上,在其中央区域14a1通过蒸镀铝等而实施镜面处理。该中央区域14a1是下述被规定为大致圆形区域的区域中、从该前表面14a的中心位置向上方侧位移后的区域,即,在将相对于前表面14a而与规定点A对称的位置作为焦点F(对此在后面记述)时,该大致圆形区域在该前表面14a中以连结焦点F和规定点A而成的直线L与该前表面14a的交点作为中心。
该中央区域14a1的外周缘的位置设定为使得到达透光部件14的前表面14a的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准确地说为来自规定点A的光)的入射角成为临界角α的位置。并且由此,使得到达透光部件14的前表面14a的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在该中央区域14a1中,利用实施了镜面处理的反射面进行内反射,并且在位于该中央区域14a1的外周侧的周边区域14a2中,利用全反射而进行内反射。
另一方面,该透光部件14的后表面14b由将旋转抛物面P作为基准面而形成的规定的光反射控制面(对此在后面记述)构成,该旋转抛物面P相对于透光部件14的前表面14a,如上述所示将与规定点A面对称的位置作为焦点F,并且以相对于光轴Ax向前方朝上15°左右延伸的轴线为中心轴Ax1。并且,在该后表面14b上,在除了法线N的周边区域之外的整个区域上,通过蒸镀铝等实施镜面处理。
此时,旋转抛物面P的中心轴Ax1的朝上角度设定为下述值,即,在假设透光部件14的后表面14b由上述基准面自身构成的情况下,使在该后表面14b中沿与中心轴Ax1平行的方向再次反射后的来自规定点A的光,在该前表面14a中折射而向与光轴Ax平行的方向射出。
该透光部件14的后表面14b环状地包围法线N而形成,在该后表面14b的内周侧,在其中心形成包围发光元件12的空间部14c,在该空间部14c的周围形成台阶状的凹部14d。
空间部14c的前端面形成为以规定点A为中心的半球面状,由此,使来自发光元件12的出射光(准确地说为来自规定点A的出射光)不会折射而入射至透光部件14。另外,台阶状的凹部14d具有与支撑板16及散热器18的形状相应的形状,将它们定位并固定。此外,散热器18构成为,在其后表面形成多个散热片18a。
下面,说明透光部件14的后表面14b的作为光反射控制面的具体结构。
如图1所示,透光部件14的后表面14b由下述区域构成:第1区域Z1,其相对于光轴Ax位于本车线侧的斜下方;第2区域Z2,其相对于光轴Ax位于本车线侧及逆向车线侧的侧方,位于包含光轴Ax在内的水平面附近;第3区域Z3,其相对于光轴Ax位于逆向车线侧的斜下方;以及第4区域Z4,其位于第2区域Z2的上方侧。
第1区域Z1以在从正面观察灯具下朝向光轴Ax凸起地延伸的规定曲线C1为边界,划分为内周侧区域Z1i和外周侧区域Z1o。
在这里,在透光部件14的后表面14b由上述基准面自身(即旋转抛物面P)构成的情况下,规定曲线C1是将下述特别位置连接而形成的曲线(对此在后面记述),即,该特别位置使得利用来自该基准面的反射光形成的发光元件12的发光面12A的光源像,成为具有朝向本车线侧以15°的倾斜角向斜上方延伸的上端缘的光源像。此时,该规定曲线C1在从正面观察灯具下为近似于以光轴Ax为中心的双曲线的曲线。
即,在该规定曲线C1中,与光轴Ax最接近的部分位于透光部件14的后表面14b中的内周缘和外周缘之间的大致中央,与该后表面14b的外周缘相交的下端侧的端点,位于从包含光轴Ax在内的铅直面稍微离开本车线侧的位置,另外,与该后表面14b的外周缘相交的上端侧的端点,位于从包含光轴Ax在内的水平面略微离开下方侧的位置。并且,该规定曲线C1以下述方式延伸,即,与光轴Ax最接近的部分附近的曲率较大,随着朝向上端侧的端点及下端侧的端点,曲率逐渐变小。
第1区域Z1的内周侧区域Z1i构成为,规定曲线C1的附近区域(即,沿规定曲线C1以大致圆弧状延伸的带状区域)Z1ic由上述基准面自身构成,除此之外的区域构成为,在上述基准面上形成多个偏转反射元件14s1i。此时,规定曲线C1的附近区域Z1ic的宽度设定为5~20mm左右的值。
并且,对于该内周侧区域Z1i,该规定曲线C1的附近区域Zlic使入射至该区域的来自前表面14a的内反射光向与光轴Ax平行的方向反射,除此之外的区域利用该各偏转反射元件14s1i,使入射至该区域的来自前表面14a的内反射光,相对于与光轴Ax平行的方向向本车线侧偏转反射。
另一方面,第1区域Z1的外周侧区域Z1o构成为,其整个区域在上述基准面上形成多个偏转反射元件14s1o。并且,该外周侧区域Z1o利用该各偏转反射元件14s1o,使入射至该区域的来自前表面14a的内反射光,相对于与光轴Ax平行的方向向本车线侧偏转反射。
第2区域Z2以包含光轴Ax在内的水平面为中心,以横向长的带状延伸。此时,该第2区域Z2的上下宽度设定为5~20mm左右的值。
该第2区域Z2构成为,在上述基准面上形成多个偏转反射元件14s2。并且,该第2区域Z2利用该各偏转反射元件14s2,使入射至该区域的来自前表面14a的内反射光,相对于与光轴Ax平行的方向向逆向车线侧偏转反射。
第3区域Z3构成为,在上述基准面上形成多个扩散反射元件14s3。并且,该第3区域Z3利用该各扩散反射元件14s3,使入射至该区域的来自前表面14a的内反射光,相对于与光轴Ax平行的方向向左右两侧扩散反射。
第4区域Z4构成为,在上述基准面上形成多个扩散反射元件14s4。并且,该第4区域Z4利用该各扩散反射元件14s4,使入射至该区域的来自前表面14a的内反射光,相对于与光轴Ax平行的方向向左右两侧扩散反射。
图4是透视地表示利用从车辆用照明灯具10向前方照射的光,在配置于灯具前方25m的位置处的假想铅直屏幕上形成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1的图。
该近光用配光图案PL1如上述所示,为左配光的近光用配光图案,在其上端部具有水平及倾斜明暗截止线CL1、CL2。此时,相对于通过作为车辆正面方向的消隐点的H-V的铅直线即V-V线,在逆向车线侧形成水平明暗截止线CL1,并且在本车线侧形成具有15°的倾斜角度的倾斜明暗截止线CL2,作为两条明暗截止线CL1、CL2的交点的拐点E位于H-V的0.5~0.6°左右下方,另外,在该拐点E的本车线侧附近,形成作为高亮度区域的热区HZ。此外,拐点E位于H-V的0.5~0.6°左右下方的原因是,由于车辆用照明灯具10的光轴Ax相对于车辆正面方向沿以0.5~0.6°左右向下的方向延伸。
该近光用配光图案PL1形成为将4个配光图案PZ1(包含配光图案PZ1ic)、PZ2、PZ3、PZ4重叠而成的合成配光图案。
上述各配光图案PZ1~PZ4是利用在被透光部件14的前表面14a及后表面14b反复反射后射出的光(以下称为“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是分别利用来自第1~第4区域Z1~Z4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配光图案。
近光用配光图案PL1的水平明暗截止线CL1由配光图案PZ2~PZ4的上端缘形成,此时,利用配光图案PZ2的上端缘而特别清晰地形成。
另外,近光用配光图案PL1的倾斜明暗截止线CL2由配光图案PZ1的上端缘形成,此时,利用配光图案PZ1ic的上端缘而特别清晰地形成。
下面,详细说明各配光图案PZ1~PZ4。
首先,说明配光图案PZ1。
该配光图案PZ1是沿倾斜明暗截止线CL2延伸的大致楔形的配光图案,其上端缘形成为清楚的明暗边界线。下面,基于图5,说明其原因。
图5是表示在第1区域Z1的整个区域由旋转抛物面P构成的情况下,利用来自该第1区域Z1上的多个位置的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发光面12A的光源像的图。
此时,该图(a)~(c)是表示提取第1区域Z1的部分的正视图,该图(a)示出第1区域Z1的上段部的3个反射点R1、R2、R3的位置,该图(b)示出其中段部的3个反射点R4、R5、R6的位置,该图(c)示出其下段部的3个反射点R7、R8、R9的位置。
该图(d)是表示利用来自该图(a)所示的3个反射点R1、R2、R3的位置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发光面12A的光源像I1、I2、I3的图。
如该图(d)所示,上述各光源像I1~I3作为从拐点E的下方附近向本车线侧朝向斜上方延伸的细长的像而形成。
上述各光源像I1~13的上端缘作为发光面12A的下端缘12A1的光源像而形成,但由于该下端缘12A1位于在规定点A处与光轴Ax正交的水平线上,所以上述各光源像I1~I3的上端缘形成为通过拐点E的比较清晰的明暗边界线。
另外,上述各光源像I1~I3的逆向车线侧的端缘与V-V线相比略微位于逆向车线侧,其原因是,发光面12A的下端缘12A1的端点B与该光轴Ax相比位于本车线侧且位于该光轴Ax附近。
并且,利用来自位于最接近逆向车线侧的反射点R1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光源像I1成为倾斜幅度最小的像,随着以反射点R2、R3的顺序向本车线侧位移,光源像I2、I3的倾斜幅度逐渐变大。
此时,利用来自位于规定曲线C1上的反射点R2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光源像I2,其上端缘的倾斜角度成为15°,与从拐点E向本车线侧以15°的倾斜角度延伸的倾斜明暗截止线CL2一致。另外,利用来自位于内周侧区域Z1i的反射点R1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光源像I1,其上端缘的倾斜角度小于15°。另一方面,利用来自位于外周侧区域Z1o的反射点R3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光源像I3,其上端缘的倾斜角度大于15°。
该图(e)是表示利用来自该图(b)所示的3个反射点R4、R5、R6的位置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发光面12A的光源像I4、I5、I6的图。
如该图(e)所示,上述各光源像I4~I6也作为从拐点E的下方附近向本车线侧朝向斜上方延伸的细长的像而形成,其上端缘形成为通过拐点E的比较清晰的明暗边界线,另外,其逆向车线侧的端缘与V-V线相比略微位于逆向车线侧。
另外,利用来自位于最靠近逆向车线侧的反射点R4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光源像I4成为倾斜幅度最小的像,随着以反射点R5、R6的顺序向本车线侧位移,光源像I5、I6的倾斜幅度逐渐变大。
此时,利用来自位于规定曲线C1上的反射点R5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光源像15,其上端缘的倾斜角度成为15°,与从拐点E向本车线侧以15°的倾斜角度延伸的倾斜明暗截止线CL2一致。另外,利用来自位于内周侧区域Z1i的反射点R4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光源像I4,其上端缘的倾斜角度小于15°。另一方面,利用来自位于外周侧区域Z1o的反射点R6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光源像I6,其上端缘的倾斜角度大于15°。
该图(f)表示利用来自该图(c)所示的3个反射点R7、R8、R9的位置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发光面12A的光源像I7、I8、I9的图。
如该图(f)所示,上述各光源像I7~I9也作为从拐点E的下方附近向本车线侧朝向斜上方延伸的细长的像而形成,其上端缘形成为通过拐点E的比较清晰的明暗边界线,另外,其逆向车线侧的端缘与V-V线相比略微位于逆向车线侧。
并且,利用来自位于最接近逆向车线侧的反射点R7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光源像I7成为倾斜幅度最小的像,随着以反射点R8、R9的顺序向本车线侧位移,光源像I8、I9的倾斜幅度逐渐变大。
此时,利用来自位于规定曲线C1上的反射点R8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光源像I8,其上端缘的倾斜角度成为15°,与从拐点E向本车线侧以15°的倾斜角度延伸的倾斜明暗截止线CL2一致。另外,利用来自位于内周侧区域Z1i的反射点R7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光源像I7,其上端缘的倾斜角度小于15°。另一方面,利用来自位于外周侧区域Z1o的反射点R9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光源像I9,其上端缘的倾斜角度大于15°。
图6是将构成配光图案PZ1的多个光源像I1~I9与构成配光图案PZ2的多个光源像I(Z2)一起表示的图。
由于内周侧区域Z1i中的规定曲线C1的附近区域Z1ic由上述基准面自身构成,所以如图6(a)所示,利用来自该附近区域Z1ic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光源像I2、I5、I8(即,上端缘的倾斜角度为15°的光源像)直接形成在图5(d)~(f)所示的位置处。另外,通过将这些光源像I2、I5、I8重叠,从而形成在上端缘具有清楚的明暗边界线的配光图案PZ1ic,利用该上端缘清晰地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CL2。
该配光图案PZ1ic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相对于V-V线略微向靠近本车线位移,其原因是,发光面12A配置在相对于光轴Ax向逆向车线侧偏移的位置处。
由于内周侧区域Z1i中的除了附近区域Z1ic之外的区域构成为,在上述基准面上形成多个偏转反射元件14s1i,所以如图6(b)所示,利用来自该区域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光源像I1、I4、I7(即,上端缘的倾斜角度小于15°的光源像),形成在相对于图5(d)~(f)所示的位置向本车线侧位移的位置处。此时,将各偏转反射元件14s1i的偏转角度设定为,使得上述各光源像I1、I4、I7中的上端缘的逆向车线侧的端点,排列在倾斜明暗截止线CL2上的彼此不同的位置处。
由于外周侧区域Z1o构成为,在上述基准面上形成多个偏转反射元件14s1o,所以如图6(c)所示,利用来自该外周侧区域Z1o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光源像I3、I6、I9(即,上端缘的倾斜角度超过15°的光源像),形成在相对于图5(d)~(f)所示的位置向本车线侧位移的位置处。此时,将各偏转反射元件14s1o的偏转角度设定为,使得上述各光源像I3、I6、I9中的上端缘的本车线侧的端点,排列在倾斜明暗截止线CL2上的彼此不同的位置处。
另外,来自第1区域Z1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配光图案PZ1,利用由来自内周侧区域Z1i中的规定曲线C1的附近区域Z1ic的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PZ1ic,在上端缘具有清楚的明暗边界线,在该配光图案上附加了利用来自内周侧区域Z1i中的其他区域以及外周侧区域Z1o的反射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所以整体成为下述配光图案,即,清晰地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CL2,并且对该倾斜明暗截止线CL2的下方附近区域明亮地进行照射。
下面,说明配光图案PZ2。
该配光图案PZ2是沿水平明暗截止线CL1细长地延伸的配光图案,其上端缘形成为清楚的明暗边界线。其原因如下所示。
即,由于发光面12A的下端缘12A1位于包含光轴Ax在内的水平面上,另外,第2区域Z2在光轴Ax的侧方,以包含光轴Ax在内的水平面为中心延伸为横向长的带状,所以如果由上述基准面自身构成,则如图6(a)的双点划线所示,利用来自该第2区域Z2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多个光源像I(Z2),其上端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形成在与V-V线相比略微靠近本车线侧。
实际上,由于在第2区域Z2上形成多个偏转反射元件14s2,该偏转反射元件14s2将入射至该区域的来自前表面14a的内反射光,相对于与光轴AX平行的方向向逆向车线侧偏转反射,所以多个光源像I(Z2)如图6(a)的实线所示,形成在与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相比向逆向车线侧位移的位置处。此时,将各偏转反射元件14s2的偏转角度设定为,使得上述多个光源像I(Z2)排列在水平明暗截止线CL1上的彼此不同的位置处。
下面,说明图4所示的配光图案PZ3、PZ4。
配光图案PZ3是利用来自第3区域Z3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配光图案,配光图案PZ4是利用来自第4区域Z4的重复反射光形成的配光图案,它们形成为彼此大致相同形状的配光图案。
上述各配光图案PZ3、PZ4形成为沿水平明暗截止线CL1向水平方向细长地延伸的大于配光图案PZ2的配光图案,在其上端缘具有比较清楚的明暗边界线。
这是由于,对于分别来自第3及第4区域Z3、Z4的重复反射光,在上下方向上,来自发光面12A的下端缘12A1的光成为与光轴Ax平行的光,来自发光面12A的其他部位的光成为相对于光轴Ax朝下的光,另外,在水平方向上,来自发光面12A的光被多个扩散反射元件14s3、14s4向左右两侧扩散。
此时,上述各配光图案PZ3、PZ4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相对于V-V线略微向本车线侧位移,其原因是,发光面12A配置在相对于光轴Ax向逆向车线侧偏移的位置上。
另外,如上述所示,利用这些配光图案PZ3、PZ4的上端缘辅助形成水平明暗截止线CL1。
如以上的详细记述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灯具10构成为,将来自位于向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Ax上的规定点A附近且朝向前方配置的发光元件12的光,入射至配置于其前方侧的透光部件14,利用透光部件14的前表面14a进行内反射后,利用透光部件14的后表面14b再次进行内反射,并从该前表面14a射出,由于发光元件12配置为,其发光面12A的下端缘12A1位于与光轴Ax正交的水平线上,所以可以容易地形成在上端部具有水平明暗截止线CL1的配光图案。
另外,由于上述透光部件14的前表面14a由包含与光轴Ax正交的水平线在内的朝向斜上方的平面构成,另外,其后表面14b由将旋转抛物面P作为基准面而形成的规定的光反射控制面构成,其中,该旋转抛物面P将相对于该透光部件14的前表面14a与所述规定点A对称的位置作为焦点F,并且具有相对于所述光轴Ax朝向前方向上倾斜的中心轴Ax1,所以可以在该基准面上出现特别位置,在该特别位置处,利用来自作为该基准面的旋转抛物面P的反射光形成的发光元件12的发光面12a的光源像,成为具有朝向本车线侧向斜上方延伸的上端缘的光源像。
对于该特别位置,具体地说,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结果,确认为下述位置,即,其处于透光部件14的后表面14b上的相对于光轴Ax位于本车线侧的斜下方的第1区域Z1中,位于在从正面观察灯具下朝向光轴Ax凸起地延伸的规定曲线C1上的位置处。
基于上述知识,由于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灯具10中,透光部件14的后表面14b上,该第1区域Z1的内周侧区域Z1i中的上述规定曲线C1的附近区域Z1ic,构成为用于利用来自该区域Z1ic的反射光形成朝向本车线侧向斜上方延伸的倾斜明暗截止线CL2的区域,所以可以清晰地形成该倾斜明暗截止线CL2。
另外,由于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灯具10中,在透光部件14的后表面14b上的位于包含光轴Ax在内的水平面附近的第2区域Z2,构成为用于利用来自该第2区域Z2的反射光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明暗截止线CL1的区域,所以可以得到下述作用效果。
即,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灯具10中,如上述所示,由于发光元件12配置为,其发光面12A的下端缘12A1位于与光轴Ax正交的水平线上,所以可以容易地形成在上端部具有水平明暗截止线CL1的配光图案,此时,在第2区域Z2由上述基准面自身(即旋转抛物面P)构成的情况下,由于利用来自位于包含光轴Ax在内的水平面附近的第2区域Z2的反射光所形成的发光面12A的光源像I(Z2),其上端缘位于大致同一水平面上,所以通过将该第2区域Z2选择为用于利用来自该第2区域Z2的反射光形成水平明暗截止线CL1的区域,从而可以形成清晰的水平明暗截止线CL1。
而且,由于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灯具10中,其透光部件14的前表面14a由包含与光轴Ax正交的水平线的朝向斜上方的平面构成,所以即使采用配置有从透光部件14的前方侧向后方大幅倾斜的透光罩50的灯具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使透光部件14不会与透光罩50发生干涉。
如上述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构成为使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通过配置于其前方侧的透光部件14向前方射出的车辆用照明灯具10中,可以利用该照射光形成具有水平及倾斜明暗截止线CL1、CL2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1,并且可以清晰地形成上述水平及倾斜明暗截止线CL1、CL2,另外,可以提高灯具设计的自由度。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利用来自第1区域Z1的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PZ1,相对于来自内周侧区域Z1i中的规定曲线C1的附近区域Z1ic的重复反射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PZ1ic,添加有由来自内周侧区域Z1i中的其他区域以及外周侧区域Z1o的反射光沿着倾斜明暗截止线CL2形成的配光图案,所以可以在清晰地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CL2的基础上,还可以对该倾斜明暗截止线CL2的下方附近区域明亮地进行照射。并且由此,可以充分地确保热区HZ周边的亮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发光元件12配置为,其发光面12A的下端缘12A1中的本车线侧的端点B与光轴Ax相比位于本车线侧且位于该光轴Ax附近,所以可以将来自用于形成倾斜明暗截止线CL2的第1区域Z1的内周侧区域Z1i的反射光所形成的光源像,形成在拐点E的本车线侧附近的位置处。并且由此,可以在最佳位置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PL的热区HZ。
另外,通过如上所述配置发光元件12,对于利用来自用于形成水平明暗截止线CL1的第2区域Z2的反射光所形成的光源像I(Z2),在第2区域Z2由上述基准面自身构成的情况下,可以形成在拐点E的本车线侧附近的位置处。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以使该光源像I(Z2)向逆向车线侧适当位移的方式形成第2区域Z2的表面形状,所以可以兼顾形成清晰的水平明暗截止线CL1和确保热区HZ亮度。
此外,如图4的双点划线所示,如果由来自未图示的其他车辆用照明灯具的照射光在水平明暗截止线CL1的下方侧追加形成左右方向的漫射角较大的配光图案PA,则可以使近光用配光图案PL1的周边区域的亮度增加。
下面,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7是表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10的图,是与图2相同的图。
如该图所示,该车辆用灯具110的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的情况相同,但该透光部件114中的前表面114a的结构的一部分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
即,在本变形例的透光部件114中,对于其前表面114a中的中央区域114a1和周边区域114a2之间的边界位置,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但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的不同点在于,其中央区域114a1设定为以光轴Ax为中心的圆环状区域,并且,位于该圆环状的中央区域114a1的内周侧的光轴附近区域,构成为将到达该区域的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偏转射出的棱镜部114p。
该棱镜部114p构成为,上下多级地形成多个棱镜,在上述各棱镜中,将来自规定点A的光进行全反射后向棱镜的前方射出。
此时,该棱镜部114p形成为,将到达该棱镜部114p的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准确地说为来自规定点A的光),在各棱镜处,在上下方向上作为相对于与光轴Ax平行的方向略微朝下的平行光射出,并且在水平方向上作为从光轴Ax向左右两侧扩散的光射出。
图8是透视地表示利用从车辆用照明灯具110向前方照射的光,在配置于灯具前方25m的位置处的假想铅直屏幕上形成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2的图。
如该图所示,该近光用配光图案PL2成为与图4所示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1相比附加了配光图案Pp的配光图案。
该附加的配光图案Pp是利用从透光部件114的前表面114a中的棱镜部114p直接射出的光(以下称为“直接出射光”)形成的配光图案。
该配光图案Pp在水平明暗截止线CL1的下方侧,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向长的较大的配光图案。此时,该配光图案Pp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相对于V-V线略微向靠近本车线位移,其原因是,发光面12A配置在相对于光轴Ax向逆向车线侧偏移的位置处。
如本变形例所示,通过将利用来自棱镜部114p的直接出射光形成的配光图案Pp,追加在利用由透光部件114的后表面114b进行内反射后的光所形成的配光图案PZ1~PZ4中而形成,从而可以实现光源光束的有效利用。
而且此时,由于棱镜部114p构成为将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作为左右漫射光而射出,所以在利用由透光部件114的后表面114b进行内反射后的光形成的较亮而较小的配光图案PZ1~PZ4的周围,较暗而较大的配光图案Pp形成为横向长的配光图案。因此,可以将利用来自车辆用照明灯具110的照射光所形成的近光用配光图案PL2形成为配光不均较少的配光图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发光元件12作为具有横向长的矩形形状的发光面12A的部件而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也可以采用具有除此之外的形状的发光面12A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仅第1区域Z1的内周侧区域Z1i中的规定曲线C1的附近区域Z1ic由上述基准面自身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第1区域Z1的内周侧区域Z1i中的整个区域由上述基准面自身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透光部件14的后表面14b中的除了法线N的周边区域之外的整个区域实施镜面处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由于后表面14b的下部区域可以利用全反射而进行内反射,所以也可以形成不实施镜面处理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针对在透光部件14的后表面14b中,其第2区域Z2相对于光轴Ax配置于本车线侧及逆向车线侧的侧方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仅配置在本车线侧的侧方的结构或者仅配置在逆向车线侧的侧方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下述情况进行了说明,即,在假设透光部件14的后表面14b由上述基准面自身构成的情况下,将旋转抛物面P的中心轴Ax1的朝上的角度设定为使得在该后表面14b上向与中心轴Ax1平行的方向再次反射的来自规定点A的光,在该前表面14a中折射而向与光轴Ax平行的方向射出的值,但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即,设定为使得来自透光部件14的前表面14a的出射光的朝向成为相对于与光轴Ax平行的方向朝上或朝下的值。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规格而示出的数值仅为一个例子,当然也可以将它们适当地设定为不同的值。

Claims (5)

1.一种车辆用照明灯具,其具有:发光元件,其在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上的规定点的附近,朝向前方配置;以及透光部件,其配置在该发光元件的前方侧,该车辆用照明灯具构成为,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至所述透光部件,在利用该透光部件的前表面进行内反射后,利用该透光部件的后表面再次进行内反射,并从该透光部件的前表面射出,
该车辆用照明灯具的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配置为,具有下端缘以直线状延伸的发光面,并且使该发光面的下端缘位于与所述光轴正交的水平线上,
所述透光部件的前表面由包含与所述光轴正交的水平线的朝向斜上方的平面构成,并且所述透光部件的后表面由将旋转抛物面作为基准面而形成的规定的光反射控制面构成,该旋转抛物面将相对于该透光部件的前表面与所述规定点对称的位置作为焦点,并且具有相对于所述光轴朝向前方向上倾斜的中心轴,
在所述透光部件的前表面中的、以与连结所述规定点和所述焦点而成的直线的交点为中心的规定范围内的中央区域,实施镜面处理,并且在所述透光部件的后表面上实施镜面处理,
所述透光部件的后表面中的、相对于所述光轴位于本车线侧的斜下方的第1区域,以在从正面观察灯具下朝向所述光轴凸起地延伸的规定曲线为边界,划分为内周侧区域和外周侧区域,
所述第1区域的内周侧区域构成为,作为用于利用来自该区域的反射光形成朝向本车线侧向斜上方延伸的倾斜明暗截止线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部件的后表面中的、位于包含所述光轴的水平面的附近的第2区域构成为,作为用于利用来自该第2区域的反射光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明暗截止线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配置为,使该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下端缘中的本车线侧的端点,与所述光轴相比位于本车线侧且位于该光轴的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配置为,使该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下端缘中的本车线侧的端点,与所述光轴相比位于本车线侧且位于该光轴的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部件的前表面中的所述中央区域,设定为以所述交点为中心的圆环状区域,
所述透光部件的前表面中的位于所述圆环状区域的内周侧的区域构成为棱镜部,该棱镜部将到达该区域的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在上下方向上向靠近所述光轴的方向偏转射出。
CN201110193751.6A 2010-07-08 2011-07-07 车辆用照明灯具 Active CN1023132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56070A JP5518607B2 (ja) 2010-07-08 2010-07-08 車両用照明灯具
JP2010-156070 2010-07-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3227A true CN102313227A (zh) 2012-01-11
CN102313227B CN102313227B (zh) 2014-10-15

Family

ID=44898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93751.6A Active CN102313227B (zh) 2010-07-08 2011-07-07 车辆用照明灯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91082B2 (zh)
EP (1) EP2405185B1 (zh)
JP (1) JP5518607B2 (zh)
KR (1) KR101366513B1 (zh)
CN (1) CN10231322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1781A (zh) * 2017-11-21 2018-03-09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反射式聚光器、车灯及汽车
CN110325789A (zh) * 2017-01-20 2019-10-11 Zkw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机动车大灯的发光装置
WO2020114459A1 (en) * 2018-12-07 2020-06-11 Valeo Lighting Hubei Technical Center Co., Ltd. Lighting module, headlamp for motor vehicle, and motor vehicl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62120B2 (ja) * 2010-05-21 2014-07-30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ユニット
JP5518606B2 (ja) * 2010-07-08 2014-06-1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照明灯具
JP5955110B2 (ja) * 2012-06-05 2016-07-20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JP6250289B2 (ja) * 2013-02-07 2017-12-20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光学面決定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57826A1 (en) * 2003-06-19 2004-12-23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Lamp unit and vehicle headlamp using the same
CN1637340A (zh) * 2003-12-24 2005-07-13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单元
JP2008078086A (ja) * 2006-09-25 2008-04-03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車両用灯具
EP2172694A1 (en) * 2008-10-02 2010-04-07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Vehicular lamp
EP2202454A2 (en) * 2008-12-24 2010-06-30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Vehicular illumination lamp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68387B2 (ja) * 2002-04-23 2008-03-2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光源ユニット
JP4047186B2 (ja) * 2003-02-10 2008-02-13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及び光学ユニット
JP4018016B2 (ja) * 2003-03-31 2007-12-05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
ITTO20030612A1 (it) * 2003-08-05 2005-02-06 Fiat Ricerche Riflettore complesso per un proiettore di un veicolo, e procedimento per la fabbricazione di tale riflettore.
JP4393971B2 (ja) * 2004-11-24 2010-01-0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照明灯具
JP4468857B2 (ja) * 2005-05-17 2010-05-2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照明灯具
US7731401B2 (en) * 2006-10-24 2010-06-08 Valeo Sylvania Llc. High efficiency automotive LED optical system
JP4782064B2 (ja) * 2007-04-10 2011-09-28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ユニット
JP5253888B2 (ja) * 2008-02-22 2013-07-3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照明灯具
JP5070129B2 (ja) * 2008-05-22 2012-11-07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照明灯具
JP5567435B2 (ja) * 2010-09-06 2014-08-0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57826A1 (en) * 2003-06-19 2004-12-23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Lamp unit and vehicle headlamp using the same
CN1637340A (zh) * 2003-12-24 2005-07-13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单元
JP2008078086A (ja) * 2006-09-25 2008-04-03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車両用灯具
EP2172694A1 (en) * 2008-10-02 2010-04-07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Vehicular lamp
EP2202454A2 (en) * 2008-12-24 2010-06-30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Vehicular illumination lamp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5789A (zh) * 2017-01-20 2019-10-11 Zkw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机动车大灯的发光装置
CN110325789B (zh) * 2017-01-20 2021-08-10 Zkw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机动车大灯的发光装置
CN107781781A (zh) * 2017-11-21 2018-03-09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反射式聚光器、车灯及汽车
CN107781781B (zh) * 2017-11-21 2023-11-10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反射式聚光器、车灯及汽车
WO2020114459A1 (en) * 2018-12-07 2020-06-11 Valeo Lighting Hubei Technical Center Co., Ltd. Lighting module, headlamp for motor vehicle, and motor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366513B1 (ko) 2014-02-25
US8591082B2 (en) 2013-11-26
EP2405185A2 (en) 2012-01-11
KR20120005390A (ko) 2012-01-16
US20120008333A1 (en) 2012-01-12
CN102313227B (zh) 2014-10-15
EP2405185B1 (en) 2019-01-02
JP2012018847A (ja) 2012-01-26
JP5518607B2 (ja) 2014-06-11
EP2405185A3 (en)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7320C (zh) 车辆用前照灯
CN102313227A (zh) 车辆用照明灯具
US7513654B2 (en) Lighting device for vehicle
US7207705B2 (en) Vehicle illumination lamp
KR100706061B1 (ko) 차량용 조명 등기구
CN101266033B (zh) 车辆用灯具单元
JP5253888B2 (ja) 車両用照明灯具
CN102650398B (zh) 车辆用灯具
US7201499B2 (en) Vehicle lamp unit
US10054277B2 (en) Vehicle lamp
CN103765083B (zh) 车辆用照明灯具
US10378716B2 (en) Vehicle lamp
EP2484964B1 (en) Lamp unit
CN103133964A (zh) 车辆用照明灯具
CN102313226A (zh) 车辆用照明灯具
JP5097653B2 (ja) 車両用照明灯具
JP2023153375A (ja) 車両用灯具
EP2172694A1 (en) Vehicular lamp
JP2015216056A (ja) 車両用前照灯
JP4563338B2 (ja) 車両用前照灯の灯具ユニット
JP2014010975A (ja) 車両用灯具
JP5975674B2 (ja) 車両用照明灯具
JP2014137896A (ja) 車両用灯具
JP2016062668A (ja) 車両用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