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2692A - 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2692A
CN102312692A CN2011101861358A CN201110186135A CN102312692A CN 102312692 A CN102312692 A CN 102312692A CN 2011101861358 A CN2011101861358 A CN 2011101861358A CN 201110186135 A CN201110186135 A CN 201110186135A CN 102312692 A CN102312692 A CN 102312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ircuit
oil
valve
air inlet
transmiss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61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2692B (zh
Inventor
野田明裕
田中智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12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2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2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26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12Transmitting gear between valve drive and valve
    • F01L1/18Rocking arms or levers
    • F01L1/185Overhead end-pivot rocking ar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20Adjusting or compensating clearance
    • F01L1/22Adjusting or compensating clearance automatically, e.g. mechanically
    • F01L1/24Adjusting or compensating clearance automatically, e.g. mechanically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ally
    • F01L1/2405Adjusting or compensating clearance automatically, e.g. mechanically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ally by means of a hydraulic adjusting device located between the cylinder head and rocker ar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01L13/0015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 F01L13/0021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by modification of rocker arm ratio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9/00Lubrication means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7/00
    • F01M9/10Lubrication of valve gear or auxilia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305/00Valve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 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其包括:第一及第二延伸油路(32、31),分别将机油供应给设置在进气侧及排气侧的气门传动部中的间隙调节器;第一连结油路(33),将第一及第二延伸油路(32、31)的一端部彼此连结;油压控制阀(51),在阻断第一延伸油路(32)与泄油路(52)的连通的第一状态和将第一延伸油路(32)与泄油路(52)予以连通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一延伸油路(32)的一端部或者第一连结油路(33)中设置有节流部。由此,在将供应给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的油压维持于适当值的情况下,在早期能够切换气门特性。

Description

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该机油供给装置具有可变气门传动机构,该可变气门传动机构通过经由设置在进气侧及排气侧的气门传动部中的一侧的气门传动部中的间隙调节器所供应的工作油来切换气门特性。
背景技术
先前,已知有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5-306603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所示的发动机的气门传动机构,该气门传动机构中在发动机的气门传动部设置间隙调节器,通过从包含油泵的油压供应系统将作为工作油的机油供应到上述间隙调节器从而自动调整气门间隙。
为了使气门传动部恰当地工作,要求供应给上述间隙调节器的机油油压始终维持于适当值。为此,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106701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2”)中,在油压供应系统的油压下降时,可通过停止或限制对间隙调节器以外的机构进行机油供应来较高地确保供应给间隙调节器的油压。
此外,还已知有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232078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3”)所示的发动机,该发动机具有可根据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来切换气门的升程或开闭时期等气门特性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这样的发动机中例如有通过将工作油经由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供应给上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来切换气门特性的发动机。
在采用如上述专利文献3那样经由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将工作油供应给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的结构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当可变气门传动机构进行气门特性的切换时(向使油压下降的一侧切换时),此油压的下降会导致供应给间隙调节器的油压也下降,从而无法将气门间隙维持于适当值。
尤其,当有切换气门特性的要求时,从尽早切换气门特性的观点考虑,要求迅速地降低油压,为满足这样的要求,例如可考虑通过阀使向间隙调节器供应油压的油路一下子连通于泄油路。然而,如果这样做,会造成供应给间隙调节器的油压变得极低。这样,气门特性切换的油压要求与间隙调节器的油压要求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在满足这两油压要求上,现有技术尚存改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进气侧及排气侧的气门传动部中的一侧设置有通过经由该一侧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供应的工作油来切换气门特性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的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在将供应给上述一侧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的油压维持于适当值的情况下,在早期能够切换气门特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其包括:间隙调节器,分别设置在气缸的进气侧及排气侧的气门传动部中;第一延伸油路,将机油供应给上述进气侧及上述排气侧的气门传动部中的一侧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第二延伸油路,将机油供应给上述进气侧及上述排气侧的气门传动部中的另一侧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第一连结油路,将所述第一延伸油路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延伸油路的一端部彼此连接;可变气门传动机构,设置在上述一侧气门传动部中,利用经由该一侧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供应的工作油来进行气门特性切换;油压控制阀,设置在上述第一延伸油路的另一端部,在阻断该第一延伸油路与泄油路的连通的第一状态和将该第一延伸油路与所述泄油路予以连通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上述第一延伸油路的所述一端部或者所述第一连结油路中设置有节流部。
根据上述结构,在由油压控制阀阻断第一延伸油路与泄油路的连通的第一状态下,第一及第二延伸油路的油压为相同值且维持于高的油压,从而可向一侧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以及另一侧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供应高的油压。此时,基于可变气门传动机构而实现的气门特性为第一气门特性。当从该状态转变为由油压控制阀将第一延伸油路与泄油路予以连通的第二状态时,第一延伸油路的油压迅速下降,气门特性一下子从第一气门特性下降至第二气门特性的水准。
然而,由于在第一延伸油路的一端部或者第一连结油路中设置有上述节流部,因此,第一延伸油路的油压可维持于能够将气门间隙维持于适当值的水准。
因此,可在将向一侧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供应的油压维持于适当值的情况下,尽早地进行基于该一侧气门传动部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而实现的气门特性切换。此外,切换至第二气门特性之后的第二延伸油路的油压基于上述节流部而保持于比第一延伸油路的油压更高的值,因而向另一侧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供应的油压也可维持于适当值。此外,在将气门特性从第二气门特性切换至第一气门特性时,由于构成由油压控制阀阻断第一延伸油路与泄油路的连通的第一状态,因此,高的油压被迅速地供应给第一延伸油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从发动机前侧观察时的进气侧及排气侧的气门传动部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油压控制阀的导通状态及断开状态的概略图。
图4是用于根据发动机的运行状态而设定气门特性的特性图。
图5是表示机油供给装置中的机油的流动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及图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应用该机油供给装置的发动机为具有多个沿发动机前后方向排成列状设置的气缸的直列多气缸(本实施方式中为四气缸)发动机,在各气缸中具有两个进气门1与两个排气门2。
各进气门1分别由包含进气侧摇臂3a的进气侧气门传动部3驱动,各排气门2分别由包含排气侧摇臂4a的排气侧气门传动部4驱动。各进气侧气门传动部3的摇臂3a由设置在进气凸轮轴5的与该摇臂3a对应的部分上的凸轮6驱动,各排气侧气门传动部4的摇臂4a由设置在排气凸轮轴7的与该摇臂4a对应的部分上的凸轮8驱动。另外,发动机的曲轴的输出端侧位于发动机后侧(图1的左内侧),其相反侧位于发动机前侧(图1的右前侧)。
在各进气侧气门传动部3中分别设置有进气侧间隙调节器10,在各排气侧气门传动部4中分别设置有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1。进气侧及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0、11的详细图示从略,但在该间隙调节器10、11的主体内安装有可进出的柱塞,如后所述,通过油泵21压送来的机油的一部分,作为工作油而被供给,通过使该被供给的油压作用于上述柱塞而分别推压进气侧及排气侧摇臂3a、4a的一端部,由此分别调整进气侧摇臂3a的另一端部与进气门1的间隙、及排气侧摇臂4a的另一端部与排气门2的间隙,从而可自动调整气门间隙。
上述机油供给装置包括设置在气缸体的发动机前侧部分上的油泵21,油泵21吸入设置在上述发动机的气缸体下侧的油盘20中的机油后加以压出。该油泵21将油盘20中的机油作为润滑油供应到发动机的各种滑动部分,或者作为工作油供应到上述进气侧及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0、11或后述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等利用油压的机构。另外,与油泵21并列地设置有压力阀22,该压力阀22在对该压力阀22作用有第一指定值以上的油压时成为打开状态,从而将从油泵21压出的机油的一部分返回至油盘20,由此将从油泵21压出的机油的油压维持于上述第一指定值。
从上述油泵21压出的机油依序通过设置在上述气缸体的发动机前后方向中间部的进气侧部分上的机油滤清器23及机油冷却器24,并在设置在该气缸体上侧的气缸盖80(参照图2)的发动机后侧的进气侧部分向沿上下方向延伸地设置的供油路27的下端部压送。该供油路27的上端部在上述气缸盖80的进气侧部分连接于沿气缸列方向(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发动机前后方向),图2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进气侧延伸油路31的端部(发动机的后侧端部)。
在上述气缸盖80的排气侧部分,与进气侧延伸油路31平行地设置有沿气缸列方向(发动机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排气侧延伸油路32。该排气侧延伸油路32除发动机的后侧端部以外沿气缸列方向呈直线状延伸地设置。
上述进气侧及排气侧延伸油路31、32的一端部彼此(发动机的前侧端部彼此)通过前侧连结油路33连结,进气侧及排气侧延伸油路31、32的另一端部彼此(发动机的后侧端部彼此)通过后侧连结油路34连结。于是,通过上述进气侧及排气侧延伸油路31、32和前侧及后侧连结油路33、34,在上述气缸盖80上形成相互连通成闭合回路状的闭合回路状油路30。
在上述进气侧延伸油路31的与排气侧延伸油路32相对的一侧(闭合回路内侧),开设有用于分别向各进气侧气门传动部3的进气侧间隙调节器10供应机油的共计八个(四气缸×2)机油供应口31a。各进气侧间隙调节器10的机油导入口10a(参照图2)连接于各机油供应口31a,油压经由机油供应口31a及机油导入口10a供应到进气侧间隙调节器10。通过该油压而自动调整各进气门1的气门间隙。
同样地,在上述排气侧延伸油路32的与进气侧延伸油路31相对的一侧(闭合回路内侧),开设有用于分别向各排气侧气门传动部4的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1供应机油的共计八个(四气缸×2)机油供应口32a。各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1的机油导入口11a连接于各机油供应口32a,油压经由机油供应口32a及机油导入口11a供应到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1。通过该油压而自动调整各排气门2的气门间隙。
在上述进气侧及排气侧气门传动部3、4的一侧(本实施方式中为排气侧气门传动部4),设置有切换包含排气门2的升程及打开期间(开始打开时期及关闭结束时期)在内的气门特性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参照图2)。该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通过经由排气侧气门传动部4的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1供应的工作油来切换气门特性。该结构的详细说明从略,其是例如专利文献3等记载的周知的结构,如图2所示,从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1经由设置在排气侧摇臂4a内的油路4b向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供应油压。于是,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根据该油压的大小而在互不相同的第一气门特性与第二气门特性之间切换气门特性。如后述,该切换可根据发动机的运行状态使向油压控制阀51的通电导通或断开来进行。
在对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作用有上述第一指定值的油压时,基于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而实现的气门特性为第一气门特性。另一方面,在对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作用有第二指定值(比上述第一指定值低的压力)以下的油压时,基于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而实现的气门特性为第二气门特性。相对于此,进气侧及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0、11将气门间隙维持于适当值所需的油压为第三指定值(比上述第二指定值低的压力)以上的油压。
用于向进气凸轮轴5供应作为润滑油的机油的四个油路37连接于进气侧延伸油路31。各油路37分别连接于各气缸的两个机油供应口31a(用于分别向分别驱动各气缸的两个进气门1的两个进气侧气门传动部3的进气侧间隙调节器10供应机油的两个机油供应口31a)之间的位置,且从该连接部朝向排气侧延伸油路32侧向斜上侧延伸。
另外,在进气侧延伸油路31的发动机前侧端部上连接有向排气侧延伸油路32侧的相反侧延伸的油路38(该油路38的前端开口封闭),该油路38上连接有与进气侧延伸油路31平行且向发动机前侧延伸的油路39(该油路39的前端开口封闭),该油路39上连接有用于向进气凸轮轴5供应机油的一个油路40。
同样地,用于向排气凸轮轴7供应作为润滑油的机油的四个油路43连接于排气侧延伸油路32。各油路43连接于各气缸的两个机油供应口32a(用于分别向分别驱动各气缸的两个排气门2的两个排气侧气门传动部4的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1供应机油的两个机油供应口32a)之间的位置,且从该连接部朝向进气侧延伸油路31的设置部向斜上侧延伸。
上述前侧连结油路33包括在该前侧连结油路33的两端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铅直部33a,及连结这些铅直部33a的各上端部的连结管部33b。各铅直部33a的下端部分别连接于进气侧及排气侧延伸油路31、32的一端部(发动机的前侧端部)。进气侧及排气侧喷淋管(shower pipe)47、48分别连接于连结管部33b的中间部的两个部位。
这些进气侧及排气侧喷淋管47、48以位于所有气缸的进气侧及排气侧气门传动部3、4上方位置的状态分别沿气缸列方向延伸,将经由前侧连结油路33供应的作为润滑油的机油从进气侧及排气侧气门传动部3、4上方分别向该进气侧及排气侧气门传动部3、4喷出。
在排气侧延伸油路32与后侧连结油路34的连接部设置有油压控制阀51,油压控制阀51在使该排气侧延伸油路32连通于该后侧连结油路34和连通于泄油路52之间进行切换。该油压控制阀51为电磁线圈阀,在通电为导通状态下,如图3的(A)所示成为第一状态,即,使排气侧延伸油路32连通于后侧连结油路34,并且使排气侧延伸油路32及后侧连结油路34与泄油路52成非连通。在油压控制阀51的通电为断开状态下,如图3的(B)所示,该油压控制阀51成为第二状态,即,一方面使排气侧延伸油路32连通于泄油路52,另一方面使排气侧延伸油路32及泄油路52与后侧连结油路34成非连通。
在上述后侧连结油路34上的油压控制阀51的近傍部分上,连接有增压器连结油路55,该增压器连结油路55连接于涡轮增压器25,该涡轮增压器25将向气缸内供应的进气进行加压,经由后侧连结油路34供应的机油的一部分,作为润滑油通过上述增压器连结油路55被供应给涡轮增压器25。
上述油压控制阀51如图4所示被控制成:在发动机低负载低转速时构成阻断排气侧延伸油路32与泄油路52的连通的第一状态,使气门特性为第一特性,而在发动机低负载低转速以外的区域中构成使排气侧延伸油路32连通于泄油路52的第二状态,使气门特性为第二特性。这里所说的低负载低转速时是指发动机转速为1500RPM以下且为1/3的WOT(Wide Open Throttle,节气门全开)以下的区域。
在上述油路中设置有使该油路的剖面积局部减小的节流部61(参照图1及图5)。该节流部61设置在位于比向设置在发动机的最前端部侧(一端部侧)的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1供应来自排气侧延伸油路32的工作油的工作油供应部更靠前侧连结油路33侧,且比向设置在发动机的最前端部侧(一端部侧)的进气侧间隙调节器10供应来自上述进气侧延伸油路31的工作油的工作油供应部更靠前侧连结油路33侧的“油路”上。另外,这里所说的“油路”包含进气侧延伸油路31、排气侧延伸油路32、以及将进气侧延伸油路31的一端部与排气侧延伸油路32的一端部彼此连结的前侧连结油路33。
即,较为理想的是,节流部61设置在排气侧延伸油路32(也称作“第一延伸油路”)的前侧端部(也称作“一端部”)或者前侧连结油路33(也称作“第一连结油路”)上。另外,本发明不排除节流部61设置在进气侧延伸油路31(也称作“第二延伸油路”)的前侧端部(也称作“一端部”)的实施方式。
即,本发明的理想的实施方式(图1的实施方式)中,在前侧连结油路33上的该前侧连结油路33与排气侧喷淋管48连接的连接部和该前侧连结油路33与排气侧延伸油路32连接的连接部之间设置上述节流部61,由此,在油压控制阀51的通电断开状态(第二状态)下,使排气侧延伸油路32的油压为上述第三指定值以上且上述第二指定值以下。另外,也可替代在连结管部33b的与排气侧喷淋管48连接的连接部的排气侧延伸油路32侧的部分设置上述节流部61的本实施方式,而采用在连接于排气侧延伸油路32的铅直部33a上设置节流部61的结构。
图5表示上述机油供给装置中的机油的流动情况。参照此图对上述机油供给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从油泵21压送至供油路27的机油从供油路27供应至进气侧延伸油路31及后侧连结油路34。供应至进气侧延伸油路31的机油从机油供应口31a供应至进气侧气门传动部3的进气侧间隙调节器10,并且经由油路37~40供应至进气凸轮轴5。
此外,从进气侧延伸油路31供应至机油前侧连结油路33的机油被供应至进气侧及排气侧喷淋管47、48,并且经由该进气侧及排气侧喷淋管47、48而从上方分别被供应至进气侧及排气侧气门传动部3、4。
另外,供应至上述前侧连结油路33后剩余的机油通过节流部61欲向排气侧延伸油路32流出。然而,在向油压控制阀51的通电为导通状态的第一状态下,如图5的实线箭头所示,排气侧延伸油路32与后侧连结油路34处于连通状态,因此,机油经由后侧连结油路34向排气侧延伸油路32供应。该排气侧延伸油路32的油压与进气侧延伸油路31的油压同为上述第一指定值。
因此,前侧连结油路33的机油基本上不会通过节流部61流至排气侧延伸油路32。供应至排气侧延伸油路32的机油从机油供应口32a供应至排气侧气门传动部4的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1后,从该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1供应至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同时经由油路43供应至排气凸轮轴7。
因此,在油压控制阀51的通电为导通状态(第一状态)下,向进气侧间隙调节器10、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1及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供应上述第一指定值的油压。由此,基于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而实现的气门特性为第一气门特性。而且进气侧及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0、11可将气门间隙维持于适当值。
另一方面,在油压控制阀51的通电为断开状态的第二状态下,如图5的虚线箭头所示,排气侧延伸油路32与泄油路52处于连通状态,并且排气侧延伸油路32与后侧连结油路34处于非连通状态,因此来自后侧连结油路34的机油不会供应至排气侧延伸油路32,上述前侧连结油路33的机油通过节流部61供应至排气侧延伸油路32,并流至泄油路52。因此,排气侧延伸油路32的油压虽低于上述第一指定值,但维持于上述第三指定值以上且上述第二指定值以下。
因此,在上述油压控制阀51的通电为断开状态(第二状态)时,向进气侧间隙调节器10供应上述第一指定值的油压,而向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1及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供应上述第三指定值以上且上述第二指定值以下的油压。由此,基于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而实现的气门特性为第二气门特性。
此外,进气侧及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0、11可将气门间隙维持于适当值。另外,在上述第二状态下供应至后侧连结油路34的机油作为润滑油而经由增压器连结油路55供应至涡轮增压器25。
这样,基于向油压控制阀51的通电为导通或断开,可切换气门特性。这里,当使油压控制阀51从通电导通状态转换为通电断开状态以将气门特性从第一气门特性切换至第二气门特性时,排气侧延伸油路32连通于泄油路52,由此排气侧延伸油路32的油压从上述第一指定值迅速降低,气门特性一下子从第一气门特性降低至第二气门特性的水准(上述第二指定值以下)。
然而,由于通过上述节流部61限制排气侧延伸油路32内的机油的流动,上述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1的油压维持于第三指定值以上,因此可将气门间隙维持于适当值。从而,可通过上述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1将气门间隙维持于适当值,并且可使排气侧延伸油路32的油压从上述第一指定值迅速降低至可切换至第二气门特性的水准(上述第三指定值以上且上述第二指定值以下),从而可快速地切换基于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而实现的气门特性。
反之,当使油压控制阀51从通电断开状态转换为通电导通状态以将气门特性从第二气门特性切换至第一气门特性时,上述排气侧延伸油路32与泄油路52的连通被阻断,由此可使供应至排气侧延伸油路32的油压迅速上升至第一指定值。因此,此时也可快速地切换基于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而实现的气门特性。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使从前侧连结油路33供应的机油从上方喷出至进气侧气门传动部3及排气侧气门传动部4的进气侧及排气侧喷淋管47、48,被连接在前侧连结油路33中比节流部61更靠进气侧延伸油路31侧,因此,即便在排气侧延伸油路32连通于泄油路52的状态下,也可通过节流部61将前侧连结油路33上与进气侧及排气侧喷淋管47、48连接的连接部的油压维持于上述第一指定值,从而可较好地向进气侧及排气侧喷淋管47、48供应机油。
此外,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在采用通过使油压控制阀51从通电断开状态转换为通电导通状态,从而阻断将上述进气侧延伸油路31的另一端部(发动机的后侧端部)与油压控制阀51的设置部予以连结的后侧连结油路34与泄油路52的连通状态,并且使上述排气侧延伸油路32连通于后侧连结油路34的结构时,具有如下优点:可从该后侧连结油路34经由排气侧延伸油路32及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1向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迅速地供应第一指定值的油压,因而可更迅速地进行基于该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而实现的气门特性的切换。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包括:后侧连结油路34,连结进气侧延伸油路31的另一端部与油压控制阀51的设置部;增压器25,设置在上述排气侧延伸油路32侧并且将向气缸内供应的进气进行加压;其中,由于设置有从上述后侧连结油路34对增压器25供应机油的增压器连结油路55,因此在阻断上述排气侧延伸油路32与泄油路52的连通的第一状态下,可容易且适当地将作为润滑油的机油从上述排气侧延伸油路32经由增压器连结油路55供应给上述增压器25。
此外,即便在已进行基于上述油压控制阀51而实现的气门特性的切换时,也可向增压器25适当地供应机油。虽然排气侧延伸油路32的油压会随着由油压控制阀51实现的气门特性的切换而发生变动,但即便在由油压控制阀51进行了气门特性切换时,后侧连结油路34的油压变动也较小,因此可恰当地对增压器供应润滑油。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发动机低负载低转速时构成阻断上述排气侧延伸油路32与泄油路52的连通的第一状态,而在该发动机低负载低转速以外的运行时构成使排气侧延伸油路32连通于泄油路52的第二状态,因此可根据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对各部分恰当地供应机油。即,设置有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的排气侧延伸油路32需要油压的区域为发动机低转速区域。另一方面,增压器25需要大量润滑油的区域为发动机高转速区域。
这样,设置有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的排气侧延伸油路32与增压器25各自需要机油的发动机转速区域是不同的,因此尤其在从上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时,具有可抑制对增压器25的机油供应迟缓的优点。
本实施方式中,就排气侧延伸油路32相当于第一延伸油路,进气侧延伸油路31相当于第二延伸油路,前侧连结油路33相当于第一连结油路,后侧连结油路34相当于第二连结油路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发明内容的技术方案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替换。
例如,也可替代将上述供油路27连接在进气侧延伸油路31的发动机后侧端部上的上述实施方式,而在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设置于排气侧气门传动部4的前提下,将供油路27连接于进气侧延伸油路31上的某一处。或者,在油压控制阀51及节流部61为上述那样的设置的情况下,也可将供油路27连接于后侧连结油路34,或者将供油路27连接于前侧连结油路33中比节流部61更靠进气侧延伸油路31侧的部分。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节流部61设置在前侧连结油路33上的该前侧连结油路33与排气侧喷淋管48连接的连接部和该前侧连结油路33与排气侧延伸油路32连接的连接部之间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亦即节流部61设置在位于比对设置在上述第一延伸油路(排气侧延伸油路32)的一端部侧(前侧)的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1供应工作油的供应部32a更前侧,且比对设置在进气侧延伸油路31的一端部侧(前侧)的进气侧间隙调节器10供应工作油的供应部31a更前侧的“油路”上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另外,这里所说的“油路”包含进气侧延伸油路31、排气侧延伸油路32、以及将进气侧延伸油路31的一端部与排气侧延伸油路32的一端部彼此连结的第一连结油路33。
例如,也可在上述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设置于排气侧气门传动部4,且油压控制阀51设置于排气侧延伸油路32与前侧连结油路33的连接部的前提下,在排气侧延伸油路32的发动机前侧端部,即在比与位于最靠近发动机前侧(一端部侧)的排气侧间隙调节器11所相对的机油供应口32a更靠发动机前侧的部分设置节流部61。或者,也可在前侧连结油路33上在该前侧连结油路33与进气侧及排气侧喷淋管47、48连接的连接部之间,或在该前侧连结油路33与进气侧喷淋管47连接的连接部和该前侧连结油路33与进气侧延伸油路31连接的连接部之间设置节流部61。
但从较好地对进气侧及排气侧喷淋管47、48供应机油的观点考虑,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位置或排气侧延伸油路32的发动机前侧端部(比最靠近发动机前侧的机油供应口32a更靠发动机前侧的部分)设置节流部61。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油压控制阀51设置在排气侧延伸油路32与后侧连结油路34的连接部,并且在前侧连结油路33上设置节流部61,且连接进气侧及排气侧喷淋管47、48,但在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设置于排气侧气门传动部4中的前提下,也可在排气侧延伸油路32与前侧连结油路33的连接部设置油压控制阀51,并且在后侧连结油路34上连接进气侧及排气侧喷淋管47、48。
此时,较为理想的是,节流部61设置在后侧连结油路34上该后侧连结油路34与排气侧喷淋管48的连接部和该后侧连结油路34与排气侧延伸油路32的连接部之间,或排气侧延伸油路32的发动机后侧端部(比最靠近发动机后侧的机油供应口32a更靠发动机后侧的部分)。
此外,也可替代在排气侧气门传动部4中设置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的结构,而在进气侧气门传动部3中设置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此时,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5通过经由进气侧气门传动部3的进气侧间隙调节器10供应的工作油来切换油气门特性。然后,在进气侧延伸油路31与前侧连结油路33的连接部设置油压控制阀51,并且在后侧连结油路34上设置节流部61,且连接进气侧及排气侧喷淋管47、48便可。
或者,也可在进气侧延伸油路31与后侧连结油路34的连接部设置油压控制阀51,并且在前侧连结油路33上设置节流部61,且连接进气侧及排气侧喷淋管47、48。供油路27连接于排气侧延伸油路32等便可。
本发明的总结:
如上所述,本发明为一种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其包括:间隙调节器,分别设置在气缸的进气侧及排气侧的气门传动部中;第一延伸油路,将机油供应给上述进气侧及上述排气侧的气门传动部中的一侧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第二延伸油路,将机油供应给上述进气侧及上述排气侧的气门传动部中的另一侧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第一连结油路,将上述第一延伸油路的一端部和上述第二延伸油路的一端部彼此连接;可变气门传动机构,设置在上述一侧气门传动部中,利用经由该一侧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供应的工作油来进行气门特性切换;油压控制阀,设置在上述第一延伸油路的另一端部,在阻断该第一延伸油路与泄油路的连通的第一状态和将该第一延伸油路与上述泄油路予以连通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上述第一延伸油路的所述一端部或者所述第一连结油路中设置有节流部。
根据上述结构,在由油压控制阀阻断第一延伸油路与泄油路的连通的第一状态下,第一及第二延伸油路的油压为相同值且维持于高的油压,从而可向一侧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以及另一侧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供应高的油压。此时,基于可变气门传动机构而实现的气门特性为第一气门特性。当从该状态转变为由油压控制阀将第一延伸油路与泄油路予以连通的第二状态时,第一延伸油路的油压迅速下降,气门特性一下子从第一气门特性下降至第二气门特性的水准。
然而,由于在第一延伸油路的一端部或者第一连结油路中设置有上述节流部,因此,第一延伸油路的油压可维持于能够将气门间隙维持于适当值的水准。
因此,可在将向一侧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供应的油压维持于适当值的情况下,尽早地进行基于该一侧气门传动部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而实现的气门特性切换。此外,切换至第二气门特性之后的第二延伸油路的油压基于上述节流部而保持于比第一延伸油路的油压更高的值,因而向另一侧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供应的油压也可维持于适当值。此外,在将气门特性从第二气门特性切换至第一气门特性时,由于构成由油压控制阀阻断第一延伸油路与泄油路的连通的第一状态,因此,高的油压迅速地被供应给第一延伸油路。
上述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喷淋管,使从上述第一连结油路供应的机油从上方向上述进气侧及上述排气侧的气门传动部喷出;其中,上述节流部设置在上述第一连结油路上比上述喷淋管与该第一连结油路的连接部更靠上述第一延伸油路侧。
根据该结构时,由于无需另外设置供油路即可从上述第一连结油路对喷淋管供应机油,并且采用将节流部设置在上述第一连结油路上比上述喷淋管与该第一连结油路的连接部更靠第一延伸油路侧的结构,因此可充分确保从该第一连结油路对喷淋管的机油供应量。
上述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第二连结油路,将上述第二延伸油路的另一端部与上述油压控制阀的设置部予以连结;其中,在上述第一状态下,上述第二连结油路与上述第一延伸油路的另一端部被连通。
根据上述结构,在由油压控制阀阻断第一延伸油路与泄油路的连通的第一状态下,可使第二连结油路与第一延伸油路的另一端部连通而迅速提升对一侧气门传动部的油压,因此可更有效地提高在由设置在该一侧气门传动部中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实现气门特性的切换时的响应性。
上述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第二连结油路,将上述第二延伸油路的另一端部与上述油压控制阀的设置部予以连结;增压器,设置在上述第一延伸油路侧并且将向气缸内供应的进气予以加压;增压器连结油路,将上述第二连结油路连接于上述增压器。
根据该结构,在阻断排气侧的第一延伸油路与泄油路的连通的第一状态下,可容易且适当地从第二连结油路经由增压器连结油路向增压器供应机油亦即润滑油。此外,即便在由上述油压控制阀进行了气门特性切换的情况下,也可对增压器进行恰当的机油供应。虽然第一延伸油路的油压会随着由油压控制阀进行的气门特性切换而发生变动,但第二连结油路的油压即便在由油压控制阀进行了气门特性切换的情况下也只有较少的油压变动,因此可向增压器恰当地供应润滑油。
上述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在发动机低负载低转速时构成阻断上述第一延伸油路与上述泄油路的连通的上述第一状态,在该发动机低负载低转速以外的运行时,亦即在发动机高负载或高转速时构成将上述第一延伸油路与上述泄油路予以连通的上述第二状态。
根据该结构,第一延伸油路(可变气门传动机构)需要油压的区域为发动机的低转速区域。另一方面,增压器需要大量润滑油的区域为发动机的高转速区域。这样,由于第一延伸油路(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与增压器需要机油的发动机转速区域不相同,因此,尤其在从上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时,可抑制对增压器的机油供应迟缓的情况。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进气侧及排气侧的气门传动部中的一侧气门传动部设置有通过经由该一侧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供应的工作油来切换气门特性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的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中,可在将向一侧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供应的油压维持于适当值从而将气门间隙维持于适当值的情况下,迅速地降低向可变气门传动机构供应的油压,从而能够尽早地切换气门特性。
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为例示,不应限定性地解释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在发明的总结中记载的技术方案的范围来定义,属于该技术方案的范围的等同范围的变形或变更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间隙调节器,分别设置在气缸的进气侧及排气侧的气门传动部中;
第一延伸油路,将机油供应给所述进气侧及所述排气侧的气门传动部中的一侧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
第二延伸油路,将机油供应给所述进气侧及所述排气侧的气门传动部中的另一侧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
第一连结油路,将所述第一延伸油路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延伸油路的一端部彼此连接;
可变气门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一侧气门传动部中,利用经由该一侧气门传动部的间隙调节器供应的工作油来进行气门特性切换;
油压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油路的另一端部,在阻断该第一延伸油路与泄油路的连通的第一状态和将该第一延伸油路与所述泄油路予以连通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
在所述第一延伸油路的所述一端部或者所述第一连结油路中设置有节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喷淋管,使从所述第一连结油路供应的机油从上方向所述进气侧及所述排气侧的气门传动部喷出;其中,
所述节流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结油路上比所述喷淋管与该第一连结油路的连接部更靠所述第一延伸油路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连结油路,将所述第二延伸油路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油压控制阀的设置部予以连结;其中,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连结油路与所述第一延伸油路的另一端部被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连结油路,将所述第二延伸油路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油压控制阀的设置部予以连结;
增压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油路侧并且将向气缸内供应的进气予以加压;
增压器连结油路,将所述第二连结油路连接于所述增压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增压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油路侧并且将向气缸内供应的进气予以加压;
增压器连结油路,将所述第二连结油路连接于所述增压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发动机低负载低转速时构成阻断所述第一延伸油路与所述泄油路的连通的所述第一状态,在该发动机低负载低转速以外的运行时构成将所述第一延伸油路与所述泄油路予以连通的所述第二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发动机低负载低转速时构成阻断所述第一延伸油路与所述泄油路的连通的所述第一状态,在该发动机低负载低转速以外的运行时构成将所述第一延伸油路与所述泄油路予以连通的所述第二状态。
CN201110186135.8A 2010-06-29 2011-06-22 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126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47164 2010-06-29
JP2010-147164 2010-06-29
JP2011-092924 2011-04-19
JP2011092924A JP5447427B2 (ja) 2010-06-29 2011-04-19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2692A true CN102312692A (zh) 2012-01-11
CN102312692B CN102312692B (zh) 2015-03-25

Family

ID=45351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613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12692B (zh) 2010-06-29 2011-06-22 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13622B2 (zh)
JP (1) JP5447427B2 (zh)
CN (1) CN102312692B (zh)
DE (1) DE102011105599B4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4285A (zh) * 2012-02-01 2013-08-1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主动燃油管理的发动机的控制
US10240496B2 (en) 2014-09-11 2019-03-26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Engine oil supply apparatu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38448B1 (ko) 2012-11-15 2013-12-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가변 밸브 리프트 시스템
JP6332314B2 (ja) * 2016-03-23 2018-05-30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供給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0891A (en) * 1991-03-15 1993-06-22 Nissan Motor Co., Ltd. Variable cam engine
JP2008106701A (ja) * 2006-10-26 2008-05-08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供給装置
US7455040B2 (en) * 2006-10-10 2008-11-2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ydraulic circuit for switchable cam followers
CN201486673U (zh) * 2009-07-03 2010-05-2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vt系统汽车发动机缸盖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64410U (zh) * 1985-04-01 1986-10-13
JP2503737B2 (ja) * 1990-07-10 1996-06-05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動弁装置
JP3040146B2 (ja) * 1990-09-14 2000-05-08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JPH05306603A (ja) 1992-04-28 1993-11-19 Yamaha Motor Co Ltd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用動弁機構の潤滑装置
JPH106701A (ja) 1996-06-25 1998-01-13 G Corp:Kk ホイールキャップの固定装置
DE102005021113A1 (de) * 2005-05-06 2006-11-09 Daimlerchrysler Ag Gaswechselventilbetätigungsvorrichtung
JP2007056848A (ja) * 2005-08-26 2007-03-08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5090037B2 (ja) * 2007-03-22 2012-12-05 株式会社オティックス 可変動弁機構
JP5082959B2 (ja) * 2008-03-17 2012-11-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潤滑構造
KR101023917B1 (ko) * 2008-11-24 2011-03-22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유압밸브간극조정기가 구비된 엔진의 오일드레인 방지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0891A (en) * 1991-03-15 1993-06-22 Nissan Motor Co., Ltd. Variable cam engine
US7455040B2 (en) * 2006-10-10 2008-11-2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ydraulic circuit for switchable cam followers
JP2008106701A (ja) * 2006-10-26 2008-05-08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供給装置
CN201486673U (zh) * 2009-07-03 2010-05-2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vt系统汽车发动机缸盖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4285A (zh) * 2012-02-01 2013-08-1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主动燃油管理的发动机的控制
CN103244285B (zh) * 2012-02-01 2016-02-1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主动燃油管理的发动机的控制
US10240496B2 (en) 2014-09-11 2019-03-26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Engine oil supply apparatus
CN105593478B (zh) * 2014-09-11 2019-04-09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的机油供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31847A (ja) 2012-02-16
US20110315106A1 (en) 2011-12-29
US8413622B2 (en) 2013-04-09
DE102011105599A1 (de) 2012-04-12
CN102312692B (zh) 2015-03-25
JP5447427B2 (ja) 2014-03-19
DE102011105599B4 (de) 2018-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2692A (zh) 发动机的机油供给装置
EP1618293B1 (en) Variable valve lift device for the lift adjustment of gas-exchange valves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3192200U (ja) システム高圧側の高速充填を伴う内燃機関のバルブ可変作動用電子制御油圧システム
CN101994536B (zh) 进气阀关闭液压调节器
CN101639002A (zh) 连续可变气门正时装置的油路
SE537454C2 (sv) Förbränningsmotor samt gashanteringssystem för pneumatisk drivning av en ventilaktuator
CN102414428B (zh) 发动机
CN106368759A (zh) 用于改变内燃发动机中的气缸气门正时的系统
CN103670582B (zh) 发动机润滑控制系统
KR101805524B1 (ko) 완전 유압식 이앙기의 유압 시스템
CN101377136B (zh) 车辆用v型发动机
CN204877575U (zh) 压电晶体电控液压快速vvt及vvl装置
CN203892284U (zh) 使多列篦床同步前进的水泥篦冷机驱动油缸液压装置
CN215520998U (zh) 一种动态停缸驱动装置、发动机及车辆
CN205956104U (zh) 一种多路阀、液压系统及平地机
CN110017189A (zh)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
CN204475391U (zh) 用于挖掘式装载机的液压控制系统
CN202091046U (zh) 汽车发动机电控气门驱动机构
CN102090218B (zh) 水稻机用液压系统
CN210483838U (zh) 一种发动机停缸系统
CN209309248U (zh) 一种自动变速箱内的双泵耦合液压系统
JP2011006838A (ja) 破砕機
CN202851102U (zh) 内燃机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油道结构
CN109578152A (zh) 具有停缸功能的液压连续可变气门驱动机构及控制方法
CN108506480B (zh) 农用耕作机械自动换档多档位变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