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1780A - 一种汽油的相转移催化氧化萃取脱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油的相转移催化氧化萃取脱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1780A
CN102311780A CN201110243283A CN201110243283A CN102311780A CN 102311780 A CN102311780 A CN 102311780A CN 201110243283 A CN201110243283 A CN 201110243283A CN 201110243283 A CN201110243283 A CN 201110243283A CN 102311780 A CN102311780 A CN 102311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oline
extraction
tri
phase
oxi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43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杰
金辉
袁海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to CN2011102432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117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11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17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油的相转移催化氧化萃取脱硫方法,所述的方法是将氧化催化剂和相转移催化剂三正辛胺无机酸盐加入双氧水氧化剂中,制备氧化溶液;用氧化溶液在缓和条件下对汽油进行氧化处理,接着对汽油进行水洗,得到氧化汽油;然后,用萃取溶剂对氧化汽油进行萃取,再次对汽油进行水洗,实现汽油脱硫。本发明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可行、汽油脱硫率高和汽油收率高等特点,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汽油的相转移催化氧化萃取脱硫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油的相转移催化氧化萃取脱硫方法。
(二)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汽车拥有量的剧增,因汽油硫含量高,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世界各国对汽油硫含量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
汽油脱硫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两类,目前人们研究比较多的是非加氢脱硫。汽油非加氢脱硫方法主要包括吸附脱硫、萃取脱硫、络合脱硫、生物脱硫、氧化脱硫、光化学脱硫。赫恩等人在CN1047788C(1999)专利中公开了将烯烃与硫醇在第一个反应分馏系统中反应生成硫化物,在第二个反应分馏塔中加氢脱硫,将硫化物转化为H2S,并除去。菲利浦石油公司CN 1382199A(2002)专利中公开了在氧化锌上负载双金属促进剂,制备吸附剂,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的吸附脱硫。李春义等人在CN 2521218Y(2002)专利中公开了在开发脱硫催化剂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汽油催化裂化脱硫循环流化床反应再生装置,将汽油中的流化物转化为H2S。张继军等人在CN 1393511A(2003)专利中介绍了汽油分子筛吸附脱硫方法。在CN 1429884A(2003)专利中,高步良等人将汽油进入一个反应器使硫醇与二烯烃反应生成高沸点的硫化物、然后对重汽油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在CN 1465668A(2004)专利中,李大东等人将汽油原料切割为轻、重馏分,轻馏分经碱精制脱硫醇,重馏分进行选择性加氢。在CN 1478866A(2004)专利中,石玉林等人将汽油原料切割为轻、重汽油馏分;重汽油馏分经过加氢脱硫反应,再进一步经过加氢脱硫醇脱去硫醇。
加氢脱硫的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较高,并且汽油的辛烷值有所降低。氧化脱硫技术的操作条件缓和,设备投资较少,氧化脱硫是有发展潜力的汽油脱硫过程之一。以双氧水作为氧化剂的现有汽油氧化脱硫方法中,由于在氧化过程中没有采用有效的氧化催化剂,脱硫率较低(一般为40~70%)。关于以分子氧作为氧化剂的汽油氧化脱硫方法,由于采用有效的氧化催化剂和相转移剂,可以达到较高的脱硫率,但是汽油收率偏低(一般为70~80%)。开发脱硫率和汽油收率均较高的汽油氧化脱硫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汽油脱硫率高和汽油收率高的相转移催化氧化萃取脱硫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将氧化催化剂和相转移催化剂三正辛胺无机酸盐加入至质量浓度0.1~50%的双氧水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氧化溶液;所述氧化催化剂为下列之一或其混合物:钨酸、钨酸盐;所述三正辛胺无机酸盐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三正辛胺硫酸盐、三正辛胺盐酸盐、三正辛胺磷酸盐、三正辛胺硝酸盐;所述氧化溶液中氧化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质量浓度均为0.1%~10%;
(2)用氧化溶液对汽油进行氧化处理,沉降分离后,对氧化后的汽油进行水洗,得到氧化汽油;氧化溶液与汽油质量比为1∶50~1∶0.2,氧化温度为0℃~100℃,氧化压力为常压~10MPa,氧化时间1min~120min;
(3)用萃取溶剂对氧化汽油进行萃取,沉降分离后,对萃取后的汽油进行水洗,得到脱硫汽油;所述萃取溶剂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或者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的水溶液: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聚乙二醇、N-甲基二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所述水溶液中水的质量含量不大于50%;所述萃取溶剂与汽油质量比为1∶10~1∶0.5,萃取温度为0℃~100℃,萃取压力为常压~10MPa,萃取时间为1min~120min。
本发明是将汽油选择性氧化与溶剂萃取相结合的脱硫方法。汽油中有机硫化物与具有相似结构的烃类相比,具有较大的极性,而氧化的硫化物如砜或亚砜的极性又远大于未氧化的硫化物极性。因此汽油中有机硫化物的充分氧化是汽油氧化萃取脱硫的关键。以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在氧化催化剂的作用下对汽油进行选择性氧化处理,提高硫化物的极性,然后用极性溶剂萃取,将极性硫化物从汽油中分离出来,实现汽油氧化萃取脱硫。在汽油选择性氧化过程中,添加三正辛胺无机酸盐相转移剂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水相和有机相的充分接触,加速有机硫化物的氧化反应,从而达到提高脱硫率和汽油收率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氧化溶液中氧化催化剂质量浓度为0.2%~2.0%、相转移催化剂质量浓度均为0.3%~3.0%,所用双氧水质量浓度为1.0%~30%。
步骤(2)中,氧化溶液与汽油质量比为1∶5~1∶1、氧化温度为30℃~80℃、氧化压力为常压、氧化时间5min~30min。
步骤(3)中,萃取溶剂中水的质量含量不大于30%,萃取溶剂与汽油质量比为1∶5~1∶1,萃取温度为0℃~70℃,萃取压力为常压,萃取时间为2min~20min。
优选的,步骤(2)和(3)中,所述水洗在常压、温度0~100℃下进行,水与汽油体积比为1∶50~1∶0.1,时间为1min~60min。可以通过汽化或蒸馏回收水中含有的少量溶剂,也可通过吸附剂吸附回收这部分溶剂。
可以对含有少量硫化物的萃取溶剂进行减压蒸馏处理,脱除溶剂中的硫化物;也可以用石脑油、煤油、柴油对溶剂进行萃取处理,或用吸附剂吸附处理,脱除溶剂中的硫化物,溶剂循环使用。
可以采取吸附剂对氧化萃取脱硫汽油吸附处理,进一步降低汽油硫含量。所说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活性白土、氧化铝、氧化钙、分子筛,优选活性白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相转移催化氧化处理结合萃取处理,简单可行,脱硫效果好,汽油脱硫率和汽油收率均较高,具有应用前景。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以浓硫酸与三正辛胺1∶1的摩尔配比,在室温下,酸以滴加方式和三正辛胺在250mL烧瓶中反应1小时,得到三正辛胺硫酸盐,置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备用。
分别称量50ml(55.2g)双氧水(过氧化氢质量含量为30%)和0.552g钨酸钠(双氧水溶液质量的1.0%),0.3g三正辛胺硫酸盐相转移催化剂(双氧水溶液质量的0.5%),移至250ml三口烧瓶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5min,得到氧化溶液;称取硫含量为187.1μg/g的100ml(71.4g)催化裂化汽油,移至氧化溶液的三口烧瓶中,在30℃水浴中搅拌反应20min;然后将反应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静置20min分层,将氧化液从分液漏斗的下层放出;按与汽油体积比为1∶2的比例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去离子水,在室温下摇晃水洗5min,静置20min分层,将下层水放出,得到氧化汽油。
按聚乙二醇-400溶剂与氧化汽油体积比为1∶2的配比,将氧化汽油与溶剂加入三口烧瓶,在30℃、常压水浴中搅拌萃取5min,然后在分液漏斗中静置20min分层,将下层萃取溶剂放出;按与汽油体积比为1∶2的比例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去离子水,在室温、常压下摇晃水洗5min,静置20min分层,将下层水放出,得到脱硫汽油油样。使用RPA-200型微库仑分析仪测定汽油油样的硫含量,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2~实施例4:
分别用3种酸与三正辛胺反应,合成3种三正辛胺无机酸盐相转移剂,并在实施例1的条件下分别进行汽油脱硫实验,实验结果一同列于表1。比较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三正辛胺硫酸盐的相转移催化脱硫效果较好。
表1
Figure BDA0000085444070000051
实施例5~实施例8:
用三正辛胺硫酸盐作为相转移剂,氧化反应温度为60℃,其它脱硫实验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氧化汽油经过不同级萃取的实验结果列于表2。由表2可知,随着萃取级数的增多,汽油脱硫率持续提高,而汽油收率不断降低。
表2
Figure BDA0000085444070000061
实施例9~实施例14:
氧化反应温度为70℃,氧化反应时间15min,分别用不同含水量的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聚乙二醇-400、N-甲基二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溶剂进行萃取,其它脱硫实验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汽油脱硫实验结果见表3。由表3数据可以看出,质量分数90%的聚乙二醇-400水溶液和二乙醇胺溶剂的脱硫效果较好。
表3
Figure BDA0000085444070000062
实施例15:
称取110.4g双氧水(过氧化氢质量含量为30%)、1.104g钨酸和0.6g三正辛胺硫酸盐相转移催化剂,在三口烧瓶中室温下搅拌混合5min,得到氧化液;然后加入142.8g催化裂化汽油,在70℃温度下搅拌反应20min;沉降分离后,对汽油相用100ml去离子水水洗15min,经沉降分离得到氧化汽油。
按聚乙二醇-400溶剂与氧化汽油体积比为1∶2的配比,将氧化汽油与溶剂加入三口烧瓶,在30℃、常压水浴中搅拌萃取5min,然后在分液漏斗中静置20min分层,将下层萃取溶剂放出;按与汽油体积比为1∶2的比例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去离子水,在室温、常压下摇晃水洗5min,静置20min分层,将下层水放出,得到脱硫汽油油样,使用RPA-200型微库仑分析仪测定汽油油样的硫含量,得到脱硫结果包括汽油硫含量43.56μg/g、脱硫率76.72%、汽油收率96.16%。
对比例:
称取2g钨酸和0.6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相转移催化剂,加入反应釜,然后量取400mL汽油,200mL去离子水分别加入反应釜中。在反应釜搅拌转速为600r/min条件下将反应物升温至140℃,通入氧气,氧气分压为1.0MPa,反应60min。反应结束后立即停止通入氧气,开启冷凝水进行冷却至25℃。将反应物排出反应釜,倒入分液漏斗,静置10min分层,得到氧化汽油。在室温、油水体积比为1∶1的条件下水洗10min,沉降分离,得到第一次水洗汽油。接着,在室温、剂油体积比为1∶2的条件下用聚乙二醇-400对氧化汽油萃取15min,沉降分离,取油层重复第一次水洗过程,得到脱硫汽油,测得汽油脱硫率为66.38%,汽油收率77.58%。
上述实施例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出的汽油氧化萃取脱硫方法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可行,汽油脱硫率和收率均较高,具有应用前景。

Claims (5)

1.一种汽油的相转移催化氧化萃取脱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将氧化催化剂和相转移催化剂三正辛胺无机酸盐加入至质量浓度0.1~50%的双氧水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氧化溶液;所述氧化催化剂为下列之一或其混合物:钨酸、钨酸盐;所述三正辛胺无机酸盐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三正辛胺硫酸盐、三正辛胺盐酸盐、三正辛胺磷酸盐、三正辛胺硝酸盐;所述氧化溶液中氧化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质量浓度均为0.1%~10%;
(2)用氧化溶液对汽油进行氧化处理,沉降分离后,对氧化后的汽油进行水洗,得到氧化汽油;氧化溶液与汽油质量比为1∶50~1∶0.2,氧化温度为0℃~100℃,氧化压力为常压~10MPa,氧化时间1min~120min;
(3)用萃取溶剂对氧化汽油进行萃取,沉降分离后,对萃取后的汽油进行水洗,得到脱硫汽油;所述萃取溶剂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或者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的水溶液: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聚乙二醇、N-甲基二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所述水溶液中水的质量含量不大于50%;所述萃取溶剂与汽油质量比为1∶10~1∶0.5,萃取温度为0℃~100℃,萃取压力为常压~10MPa,萃取时间为1min~120mi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溶液中氧化催化剂质量浓度为0.2%~2.0%、相转移催化剂质量浓度均为0.3%~3.0%,所用双氧水质量浓度为1.0%~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氧化溶液与汽油质量比为1∶5~1∶1、氧化温度为30℃~80℃、氧化压力为常压、氧化时间5min~3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萃取溶剂中水的质量含量不大于30%,萃取溶剂与汽油质量比为1∶5~1∶1,萃取温度为0℃~70℃,萃取压力为常压,萃取时间为2min~20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3)中,所述水洗在常压、温度0~100℃下进行,水与汽油体积比为1∶50~1∶0.1,时间为1min~60min。
CN201110243283A 2011-08-23 2011-08-23 一种汽油的相转移催化氧化萃取脱硫方法 Pending CN1023117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43283A CN102311780A (zh) 2011-08-23 2011-08-23 一种汽油的相转移催化氧化萃取脱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43283A CN102311780A (zh) 2011-08-23 2011-08-23 一种汽油的相转移催化氧化萃取脱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1780A true CN102311780A (zh) 2012-01-11

Family

ID=45425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43283A Pending CN102311780A (zh) 2011-08-23 2011-08-23 一种汽油的相转移催化氧化萃取脱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1178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8307A (zh) * 2013-09-13 2013-12-2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方法及装置
CN103911177A (zh) * 2014-03-07 2014-07-09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饱和液态烃深度脱硫方法
CN108753407A (zh) * 2018-06-22 2018-11-06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煤炭氧化脱除有机硫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3455A (zh) * 2008-07-30 2008-12-3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汽油的催化氧化萃取脱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3455A (zh) * 2008-07-30 2008-12-3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汽油的催化氧化萃取脱硫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任杰等: "相转移催化剂对催化柴油氧化脱硫作用的数学模型", 《燃料化学学报》, vol. 36, no. 2, 30 April 2008 (2008-04-30), pages 170 - 175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8307A (zh) * 2013-09-13 2013-12-2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方法及装置
CN103911177A (zh) * 2014-03-07 2014-07-09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饱和液态烃深度脱硫方法
CN103911177B (zh) * 2014-03-07 2015-11-18 湖北华邦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饱和液态烃深度脱硫方法
CN108753407A (zh) * 2018-06-22 2018-11-06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煤炭氧化脱除有机硫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58745B2 (en) Diesel desulfurization method
CN1257254C (zh) 从烃类燃料中除去少量有机硫的方法
US8992769B2 (en) Process,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ving heavy metals from fluids
CN101333455B (zh) 一种汽油的催化氧化萃取脱硫方法
Haruna et al. Sulfur removal technologies from fuel oil for safe and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CN101333454B (zh) 一种汽油的催化氧化吸附脱硫方法
CN100569917C (zh) 一种轻质油品氧化脱硫和脱臭的方法
CN101402877B (zh) 一种汽油的催化氧化脱硫方法
WO2009062390A1 (fr) Catalyseur pour la désulfuration ultra-profonde avec distillation par oxydation de gazole, sa préparation et procédé de désulfuration
CN106669761A (zh) 一种氮掺杂二氧化钛/凹凸棒石/石墨烯复合脱硫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952050B (zh) 一种加氢柴油氧化脱硫的方法
Liu et al. Ion exchange resin immobilised 12-tungstophosphoric acid as an efficient and recoverable catalyst for the oxidative removal of organosulfur targetting at clean fuel
CN101173192B (zh) 一种柴油脱硫的方法
CN102093909B (zh) 一种汽油中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的脱除方法
CN102311780A (zh) 一种汽油的相转移催化氧化萃取脱硫方法
CN1253536C (zh) 石油馏分油催化氧化脱硫法
CN103184068B (zh) 一种双氧水-盐酸氧化脱硫方法
CN101440301A (zh) 二氧化硅介孔分子筛用于柴油催化氧化脱硫的方法
CN102311778A (zh) 一种汽油的氧化萃取脱硫方法
CN101333456B (zh) 一种汽油的氧化萃取脱硫方法
CN101475830B (zh) 一种基于杂多酸—类水滑石层柱材料的油品脱硫方法
US9422483B2 (en) Methods for treating hydrocarbon streams containing mercaptan compounds
CN104694151A (zh) 一种含有硫醇盐碱液的氧化再生方法
Guo et al. Optimization study on deep extractive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with tetrabutylammonium bromide/polyethylene glycol DES
CN102311779A (zh) 一种汽油的过氧甲酸氧化萃取脱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